《走进花果山---连减》优秀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猴跳水

——连减

教学内容:青岛版数学一上第3单元《走进花果山》信息窗7 第2课时教学目标:

1.理解连减的意义;

2.明确连减的计算顺序,能根据现实情境解释计算顺序的合理性;能够正确的进行计算。

3.让学生进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连减的意义;明确连减的计算顺序,能够正确的进行计算。

难点:能够正确的进行计算,解决有关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课件、实物投影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生谈话:夏天来了,花果山上更热闹了。调皮的小猴子在跳水嬉戏,引来了许多小兔子观看,大家想去看看吗?

板书课题:小猴跳水

1.出示主题图,仔细看图,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重点强调数量的变化。)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

(如果学生有困难,可加以引导。)

3.板书问题:树上还剩几只小猴子?

二、自主合作,解决问题

问题:树上还剩几只小猴子?

出示探究提示:

1.先跳下1只,用加法还是减法?怎样列算式?

2.再跳下2只小猴,怎样列式?

3.算式中,5、1、2各表示什么?

4.怎样计算?

活动方式:

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怎样计算的,强调: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教师巡视,收集不同做法,必要时个别指导,让学生明白运算顺序。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怎样计算?(学生小组代表发言,学生边讲解教师边板书。)

质疑:

1.这个减法和以前的减法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这个减法和昨天学习的“连加”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像这样几个数相减的算式我们叫它“连减”(板书),可以怎样读呢?

3. “连减”按照怎样的顺序运算?

预设:

1.这个减法是3个数连减,以前的减法是2个数相减。

这个减法和昨天学习的“连加”都是分两步计算的。

(都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的。)

2.连减式5-1-2=2可以读作:5减1减2。

3. “连减”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的。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小朋友们有什么收获?

总结:

像这样几个数连续相减的算式叫“连减”;

“连减”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在计算时,要先把前两个数相减的得数记在下面,再用得数减去第三个数,算出结果。

思考:4个数连减怎样计算?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

问题:

(1)如果将3和4的位置互换,得到的式子,9-4-3=2,对吗?

(2)两个式子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设计意图】练习时,让学生借助学具进行操作,把连减的过程摆出来,并让学生边摆边说。让学生直观的感受连减的意义。根据图意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体会两个算式的异同点。

2.

问题:这里的2和3的位置还能互换吗?

【设计意图】能有条理地表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3.维尼小熊们在草地上欢快的跳舞,看他们9个排着整齐的队伍

过来了,可是由于不得已的原因,必须裁掉2个,后来还是不行,

又裁掉1个,最后还有几只可以参加演出呢?

想一想:我们解题时要注意些什么?

9-2-1=6(只)

【设计意图】能有条理地表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4.

【设计意图】这是一道看数轴写算式的题,前面加减法的练习中有相对应的练习,同样是小青蛙跳,不同的是连续跳了两次,从数轴可以直观的看到跳的情况,由此得出连加、连减的算式。

5.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设计意图】检查同学们对“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以便查缺补漏。6.

【设计意图】讲数学故事在本教材中使第四次出现。练习时,要培养学生有序的观察和间接的表达能力,按照题目中的提示用数学语言描述,提出数学问题并列连减算式解决。除了关于青蛙的连减问题,还可以提出关于蜜蜂的连减问题。题目中要求学生将一个身边的故事,教师呀引导学生从此题中扩张出去,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用连减的问题解决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再去掉一部分,就用连减解决。

板书设计:

10以内的连减

像这样几个数相减的算式我们叫它“连减”

“连减”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的

使用说明

1.设计亮点:

(1)动态感知,静态领会

为了让学生通过体验事情的发生过程,来明白算式的含义,我把书上的两个例题以故事的形式讲给学生,并以课件在电脑大屏幕上呈现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例题一目了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画面的意思,在看懂图意的基础上,将连加连减这两个知识点联系起来,列出算式。这一点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一目了然很自然的就列出连加、连减的算式。

(2)重视算法,突破难点

连加、连减难在计算过程中它们都需要分两步进行口算才能算出结果,特别是第二步计算要用第一步算出的得数作加数或被减数。这一环节我主要采用学生自主探索,大胆尝试的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建构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提问“这个式子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提问:“要计算这道题,你得把哪个数记到心里?你是怎么记的?”强调在先计算的两个数下面划一横线,并把得数记录在横线下面,这一点是为了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为以后的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开放应用,凸现价值。

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本课练习环节,我采用的书上的习题,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展现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能各抒己见,争先恐后抢着举手发言,气氛非常活跃。真正做到把知识运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

2.使用建议:

一年级学生注意力易分散,要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在课堂40分钟是需要很大技巧的。不管是在新知环节,还是练习环节都要符合一年级孩子心理特征与认知特征的问题。

3.需破解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