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人口第2节人口迁移

合集下载

第一章人口迁移PPT课件-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一章人口迁移PPT课件-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2)请你列出主要的推力因素和拉力因素。
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为90°,一年中只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即一年中只有一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
②画竖线:东经度(时区)写在东面,西经度(时区)写在西面。
在明确地球自转方向的基础上:
危1.形害状:和①大淹小没工厂和农田,造推成作力物因减产素;②破坏房屋、建筑战、水争利工、程自设施然、交灾通设害施、、电环力设境施污等;染③有、的贫会危困及人民的生命。
迁居人口的主要影响因素 为经济因素
人口迁移坐标图的判读方法
使江西、贵州的人口数量减少
使江西、贵州的人口数量减少
信息3
第四批及以上批次迁居人口 主要为婴幼儿和老年人
迁居人口的主要影响因素 为家庭因素
答案:(1)B (2)D
三步判断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第一步:明确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哪些,做到分析判断有 目标。 第二步:分析迁移人口的构成特点,对比分析迁出地与迁入 地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差异,做到分析判断有依据。 第三步:分析迁入地和迁出地对人口迁移产生巨大拉力和 推力的因素,其中影响最大的拉力和推力因素就是人口迁 移的主导因素。
经济因素
B.
信息1
是指由 造成的人口数量变化。
第一批次迁居人口的年龄主 要为20~44岁,以男性为主
迁居人口的主要影响因素 为经济因素
①迁移者获得更多的 和更高的 。
如上图中横、纵坐标的单位为百分比。
解答自答案然本 :因政题素治关、键军是事抓、住文图化中等的。有信B效. 信息息2进行第要分析二 为: 1批5次~迁44居岁人,以口女的性年为龄主主
(2)人文因素。
①理解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起着主导作用的原因。
各地区间存在经济发展水平 的差异,人们为了获得更好的

中图版地理第一章第二节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中图版地理第一章第二节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第二节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知识清单一人口迁移1.概念: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其他地区,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

2.类型:按照人口迁移的范围是否跨域国界,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知识清单二国际人口迁移及其特点1.新大陆发现后: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跨洲迁移活动。

2.“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1)人口迁移流向发生一些变化:欧洲由人口净迁出区变为净迁入区;拉丁美洲由人口净迁入区变成人口净迁出区;北美洲和大洋洲仍是最大的移民迁入地区。

(2)劳务输出逐渐成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

(3)国际难民数量增加,持续时间长。

(4)发展中国家专业人才移民。

知识清单三国内人口迁移及其特点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为了开发内地与边疆,主要表现为有组织地移民支援内地、边疆工农业建设。

2.改革开放后:人口流动频繁,迁移规模大,呈现出以下两个特点:(1)人口向城镇迁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人口从农村进入城镇。

(2)人口向东部迁移。

中国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势,是从中西部向东部和东南沿海一带移动。

温馨提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流向从内地迁往沿海,山区迁往平原,农村迁往城市,落后地区迁往发达地区,并出现了大规模的“民工潮”。

知识清单四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温馨提示人口迁移往往不是由单一因素引起的,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例如,俄罗斯目前人口迁移的方向是由自然条件较温和,经济、科技较发达的欧洲部分迁往自然条件恶劣、经济较为落后的西伯利亚,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政策因素的影响。

人口流动是人口在地区之间所作的各种各样短期的、重复的或周期性的运动。

根据人口流动的时间,可以把人口流动划分为:(1)长期人口流动。

即离开户口登计地在1年以上,在外寄居,而户口仍留在原地。

(2)暂时人口流动。

指离开户口登记地1天以上、1年以下,在外寄居或停留,而户口仍在原地。

(3)周期性人口流动。

即有规律地定期离开户口登记地和返回户口登记地。

人口迁移 课件 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人口迁移  课件  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人教版必修二
第一章 人口
第二节 人口迁移
出门求学 外出打工 旅游出行 春运回乡
人 口 迁 移 ?
一、什么是人口迁移一?、什么是人口迁移
1.概念 人口居住地发生长期或永久改变的人口移动。
条件
前提条件 空间移动 时间限度
(1)居住地变更 (2)跨越行政区域界线 (3)长期或永久性(一年以上)
其中任一条件 不足都称之为
一、什么是人口迁移一?、什么是人口迁移
2.分类
①按迁移空间范围划分
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分为: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
②按迁移方向划分
农村→城市 城市→农村
农村→农村 城市→城市
发达国家历史上和 发展中国家当前人 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3.人口机械增长
人口迁移使得某一区域的人口数量发生变化
人口机械增长率
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通常为1年), 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又称人口 净迁移率。
(3)军事战争
2、人文因素
(4)宗教(文化)
2、人文因素
二、影响人口迁移因素
探究
“闯关东”
光绪六年(1880年),朝廷以放荒、免税、补助奖
励移垦东北。自此,历史上著名的“闯关东”开始了。
山东、直隶、河南、山西乃至云贵、江南、湖北都有移
民迁往东北,其中以鲁、直、豫为主要构成,仅鲁人就
占了移民整体的80﹪。
人口迁移
影响人口迁 移因素
自然因素 人文因素
气候、矿产资源、 水资源、自然灾害
政策、婚姻、文化 教育、经济水平
三、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民族大熔炉是如何炼成的?
北美大陆的原住民是印第 安人,但现在的美国是一个多人 种国家,有白种人、黄种人、黑 种人等,这是为什么呢?这些肤 色不同的人以及他们的祖先来自 哪里,是怎么来到美国的呢?

第一章第二节人口迁移

第一章第二节人口迁移
思考、总结: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自然因素:①气候②水源③土壤 ④矿产资源
社会经济因素:①经济因素②交通和 通讯③文化教育④婚姻家庭 ⑤政治因素⑥个人对生活或职业的需 求变化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人口迁移是多因素综合影响的 结果,但在特定的情况下,任何 一种因素都可能是决定性的。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推拉理论
4. 在某种特定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
决定性因素,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的决定性因素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⑥
课堂练习
2019年春运从1月21日到3月1日,共计40天。据此,回答5~6题。
5. 春运所带来的旅客流属于( )
A. 国际人口迁移
B. 国内人口迁移
问题探究: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
1.在城市里农民工主要从事哪些行业?
建筑业、纺织服装业、传统服务业等
2.分析促使这种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
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城乡差距大
3.分析农民工进城务工分别给城市和乡村带来了什么有利和不利影响? ①对乡村:有利: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更好的开发利 用土地资源;加强与外界的文化交流。不利:造成劳动力 缺失或人才外流 ②对城镇:有利:增加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城市 化水平。不利:人口密度加大;城市环境压增大;社会问题 增多;城市管理难度加大
第 13页
板书
• 概念 • 人口迁移和
人口流动的 判断
人口迁移及 特点
• 推力
• 自然因素
• 社会经济因 素• 拉力• 然因素• 社会经济因 素
影响人口迁 移的因素
• 对迁入地 • 有利影响 • 不利影响
• 对迁出地 • 有利影响 • 不利影响

高中地理必修二 学习笔记 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迁移

高中地理必修二 学习笔记 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迁移

第二节 人口迁移学习目标 1.通过具体实例,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及分类。

2.结合图文资料,描述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目标1 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1.什么是人口迁移(1)人口移动⎩⎪⎨⎪⎧人口流动: 性的,如探亲访友、出差、旅游等人口迁移:人口居住地发生长期或 改变(2)人口迁移类型: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________人口迁移和_______人口迁移。

(3)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人口迁移使得某一区域的____________发生变化,这种人口数量的变化称为人口机械增长。

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是由________________和机械增长共同决定的。

人口增长率⎩⎨⎧自然增长率⎩⎪⎨⎪⎧为 时,该区域出生率>死亡率为 时,该区域出生率<死亡率机械增长率⎩⎪⎨⎪⎧为正时,该区域为人口 区为负时,该区域为人口 区判断人口迁移思考 2022年的高考,广西一个学生顺利被北京的一所大学录取,该学生去北京报到上学,该学生的行为是人口迁移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推拉理论①推力因素:________、自然灾害、环境污染、贫困等,迫使人们迁出。

②拉力因素:________、教育、工作、食物、城市生活、和平、医疗等,促使人们迁入。

(2)影响因素①自然因素②人文因素口迁移起的人口迁移军事战争等军事破坏了人类正常的生活环境和秩序,并引发人口迁移2011年持续至今的战争导致叙利亚人口外迁文化改变人们的生活期望和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促进人口迁移科技移民材料一从清朝初期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迫于生计的大批华北穷苦百姓历尽艰辛,闯荡到东北大地谋求生存。

(新教材)2020春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课件:第一章第二节人口迁移

(新教材)2020春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课件:第一章第二节人口迁移
23
24
[探究] (1)“支边支内,上山下乡”和“民工潮”这两次大规模人口迁移的特 点有何不同?
(2)改革开放后,“孔雀东南飞”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 (1)“支边支内、上山下乡”是有组织、有计划的,“民工潮”是自发 的。 (2)经济因素,务工经商。
25
素养凝练 1.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推拉理论将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分为“推力”和“拉力”两个方面。推力是消 极因素,因为这些因素促使移民离开原居住地;拉力是积极因素,因为这些因 素吸引怀着改善生活愿望的移民迁入新的居住地。
20
素养应用 (综合思维)2018年5月8日联合国国际移民组织与全球化智库联合发布了《2018 世界移民报告》。这份报告对1970至2015年间,全球和区域两个层面对移民进行 了数据统计,其中也发表了与中国有关的移民数据。2015年全球国际移民数量为 2.44亿,占世界总人口的3.3%。大约每30人中就有1位国际移民。截至2015年,美 国仍旧是全球最大的移民目的国,接收了4 600万移民;而印度则成为世界最大的 移民输出国,移民人口超过1 500万,其次是墨西哥和俄罗斯,中国排在第四位。
第二节 人口迁移
1
课标内容
核心素养目标
1.结合资料,说出人口迁移的含义。 运用资料,描述 2.结合图文资料,描述人口迁移的特点。(区域认知+综 人口迁移的特点 合思维) 及其影响因素 3.通过不同区域间的人口迁移实例,说明影响人口迁移
的主要因素。(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2
知识清单一 什么是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的概况
(2)墨西哥是一个移民国家,历史上主要是人口迁入,而目前则是人口迁出。
22
任务清单二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情境探究

第一章第二节 人口迁移课件-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一章第二节 人口迁移课件-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2.阅读教材第9页活动,认识人口迁移的影响。 (1)正面影响。 ①迁移者获得更多的 工作机会 和更高的 经济收入 。 ②减轻迁出地的 资源环境 压力。 ③缓解迁入地 劳动力 短缺的状况。 ④有助于不同地方之间的 文化交流 。 (2)负面影响。
对迁入地 对迁出地
带来 就业压力 ,影响社会治理、
劳动力 减少, 人 外流 才
探究点二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例2】流动人口的家庭化迁移已成为我国未来人口流动 的主要趋势。下图为我国近年来家庭分批迁居人口的性别 年龄结构图。读图,回答(1)~(2)题。
北京人口迁入率增加
答案:(1)C (2)B
人口迁移坐标图的判读方法
(1)读坐标轴。即明确横轴、纵轴各表示的内容,同时注意
把握纵、横坐标提供的单位数值。如上图中横、纵坐标的 单位为百分比。 下图为我国部分省份2005—2010年人口净迁移率(迁入率与迁出率之差,正数表示人口净迁入,反之为净迁出)与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布图。
B.
(1)人口移动与人口迁移。 读图,回答(1)~(2)题。
答案:由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共同决定。
如上图中安徽省的净迁入率最低,上海市的净迁入率最高。
提 第高四迁批出 及区 以人 上口 批的 次出 迁生 居率人①口主有要为的婴幼人儿和口老年移人 动只是暂时性的,如探亲访友、出差、旅游等;
有的人口移动具有 永久性质 ,如从国内的一地迁居另一地 当人口机械增长率为正时,为人口净 ;当人口机械增长率为负时,为人口净 。
18,完成下表,归纳国际人口迁移的知识。
①自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和资源丰富的地区是人们向往的定居地,对人口迁移产生巨大的 。
或移居国外。 阅读教材第10~11页内容,认识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迁移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迁移教学设计
5.利用网络、书籍等资源,了解世界范围内的人口迁移现象,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地区或国家,分析其人口迁移的特点、原因及影响。要求字数不少于1000字,并附相关地图、图表等资料。
注意事项:
1.作业提交时,请注意字数要求,确保内容充实、结构清晰。
2.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力求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针对本章节内容,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迁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已具备以下基础:掌握了人口的基本概念、人口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等基础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地图阅读、数据分析和图表解读能力;同时在初中阶段对社会调查、实地考察等活动有所体验,具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然而,学生对人口迁移的深层次原因、规律和影响可能缺乏系统认识,对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分析能力有待提高。此外,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对于人口迁移背景下的地区发展、环境保护和多元文化交融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全面提升地理素养和人文关怀。
3.针对以下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形成共识,并以小组为单位提交一份不少于800字的讨论报告:
a.人口迁移对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b.如何解决人口迁移过程中出现的城乡差距、环境污染等问题;
c.人口迁移背景下的多元文化交融与包容。
4.请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人口迁移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以“我眼中的人口迁移”为主题,撰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感悟文章。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探究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2.运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从具体实例中总结人口迁移的一般规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第一单元第二节人口迁移

第一单元第二节人口迁移

地理大发现和新航线的开辟、资本主义的发 展和殖民主义扩张 由“旧大陆”流向“新大陆” 由已开发地区向未开发地区迁移
特点
具体流 向
欧洲→美洲、大洋洲、非洲 非洲→美洲、亚洲 中国、日本、印度→东南亚、美洲
比较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差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原因
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永久性定居移民比例明显减少; 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 迁移形式更加多样化。 北美洲、欧洲、大洋洲为迁入地区; 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为迁出地区。
特点
具体流 向
比较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差异
国际人口迁移
对迁出国: 缓和国内人口压力,增加侨汇收入; 但也造成人才外流。
提供廉价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 影 对迁入国: 但也造成就业压力和不安定因素。 响 种族 民族 客观上促进了__________ 、__________ 融合和 经济文化 的交流与发展;也造成国际社会不安定。 __________
3、造成当今人口移动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自然条件的差别 B.国家政策 C.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 D.文化背景 4.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自然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 响是( ) A.逐步增强,是主要因素 B.逐步增强,是基础因素 C.逐步减弱,甚至没有影响 D.逐步减弱,仍是基础因素 5.人口流动的强度取决于 ( ) A.经济、文化发展的水平 B.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 C.自然条件的地区差异 D.交通运输条件
20世纪50年代美国老年人口迁移路线
气候
自然环境因素
思考
分析下列人口迁移的主导 影响因素
⑶新华社报道:2006年5 月,在叙利亚北部靠伊拉克 边境地区,一名巴勒斯坦男 孩在难民营里搬运一条毯子。 在约旦于今年3月关闭约伊边 境之后,许多滞留边境的伊 拉克难民终于有了容身之地。

第一章第二节什么是人口迁移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教学设计

第一章第二节什么是人口迁移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播放人口迁移的视频
学生认真看视频
选择这一情景的原因:一是通过播放视频,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求知欲,驱动学习动机。二是引导学生对人口迁移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深化。让学生从情境中寻找本节课需要探究的问题,培养发现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探索新知
活动一:什么是人口迁移?
课堂总结
教师后进行总结
学生先进行总结
培养学生自主总结能力
板书设计
人口分布
一、人口迁移
1.概念
பைடு நூலகம்2.判断标准
3.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的区别
4.分类
5.人口迁移的影响
(1)对迁出地的影响
(2)对迁入地的影响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人口迁移的动力
2.影响因素
(1)自然因素
(2)社会经济因素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清楚了什么是人口迁移,人口迁移的分类有哪些,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在学习的过程中,采取了实例分析法、分组讨论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法等多种方法,课堂气氛比拟活泼,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表述问题的能力,学生的掌握程度也较高。
投影播放人口迁移的推力和拉力
学生观看
组织学生表演
课前准备表演内容:三名同学分别扮演主持人、记者、移民进行对话。
联系身边的地理情景,培养学生能够从地理角度看待生活中的事物。
学生总结之后,教师总结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学生观看完情景短剧之后总结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是学生能够绅士并探究身边的环境,让野生知道地理问题往往来源于生活中的事例,启发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产生的原因,探寻地理原理。
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根据概念列举几个人口迁移的例子?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迁移》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迁移》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迁移》知识点总结思路分析:知识点总结:一、人口迁移1.概念:人口居住地发生长期或永久改变的人口移动,称为人口迁移。

2.条件(与人口移动的区别)(1)改变居住地。

(2)改变居住地需持续一段时间(通常为一年)。

(3)跨越一定的行政界线。

3.人口机械增长(1)含义:人口迁移引起的区域人口数量变化。

(2)影响:区域人口机械增长率为正时,该区域为人口净迁入区;区域人口机械增长率为负时,该区域为人口净迁出区。

(3)人口机械增长率:在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通常为1年)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又称人口净迁移率。

计算公式:人口机械增长率=年内迁入人口数−年内迁出人口数×100%年平均人口数4.人口自然增长:指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人口的自然增长数,即一定时期内的人口出生数减去人口死亡数。

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内出生人口数−年内死亡人口数×100%年平均人口数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数量变化是由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共同决定的。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推拉理论该理论认为,人口迁移的动力是由迁出地的推力(排斥力)与迁入地的拉力(吸引力)共同构成。

(1)推力因素:战争、自然灾害、环境污染、贫困等。

(2)拉力因素:收入、教育、工作、食物、城市生活、和平、医疗。

值得注意的是人口迁移往往不是由单一因素引起的,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一种有意识的主观行为。

可分为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等。

①自然因素气候、水资源、土壤和矿产资源等都会影响人口迁移。

②经济因素区域间经济差异越大,越能影响人们迁移。

如人们从发展中国家迁移到发达国家。

③政治因素国家的政策法规、军事也能影响人口迁移。

如巴西将首都迁至内陆的巴西利亚导致的人口集聚。

④社会文化因素婚姻、文化差异、宗教信仰在一定程度能影响人口迁移。

如唐人街、印巴分治导致的穆斯林和印度教徒的迁移。

三、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1.国际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1)19世纪以前特点:以集团性、大规模移民为主。

课件1:1.2人口迁移

课件1:1.2人口迁移
√×
三峡地区居民 江苏有计划的
搬入沿海城市 抽调医护人员
安家落户
支援武汉对抗

× 新冠病毒
人口机械增长
人口迁移使得某一区域的人口数量发生变化, 这种人口数量的变化称为人口机械增长。
人口机械增长率(净迁移率):是指一
定区域、一定时间内(通常为1年),净迁入人 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人口机械增长率
=
年内迁入人口数一年内迁出人口数 年平均人口数
1845年起| 爱尔兰连续数年, 土豆因病害歉收,引发大饥 荒,形成大规模的移民潮
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自然因素----矿产资源开发
大庆市位于松嫩平原中部,距哈尔滨159公里。1960年以前是草原与沼泽。 1959年9月26日松基三井打出石油,正值建国十周年大庆前夕,故定名大庆油田。 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人口239万,其中城市面积5505平方公里,人口103万。
国际人口迁移-----19世纪以前
国际人口迁移的总特点:
集团性、大规模移民为主。
➢ 地理大发现 ➢ 新航线的开辟
人口迁移的方向:
旧大陆→新大陆 (欧洲人→美洲、非洲;
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
殖民主义扩张
15-19世纪人口向新大陆迁移示意
国际人口迁移---- 19世纪到20世纪上半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欧洲人口继续迁移至美洲和大洋洲等地
美国本土人口迁移非常频繁,曾出现几次迁移的高 潮。19世纪中期南北战争造成人口大规模西移; 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伴随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 展,人口由乡村大量流向城市;20世纪20年代到 60年代,由于农业危机、自然灾害等原因,南部人 口大量迁往北部;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东北 部老工业区的人口大量迁往南部和西部油气资源丰 富、新兴工业兴起的“阳光地带”。

人口的空间变化 课件 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

人口的空间变化 课件  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
②改变居住地必须达 到一定时间
③须跨越一定行政界线 大批卢旺达难民向国外迁移
2、分类 按照是否跨越国界
国际人口迁移 指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 (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
国内人口迁移 指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 另外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
人口迁移与行政区 域的关系
国内人口迁移: A1向B1 C1向A2 国际人口迁移:C1向D
流向
迁往自然条件 较好的地区
新中国成
立到20世
当 代
纪80年代 中期
20世纪80
年代中期
以来
国家实行计划 经济体制、严 格的户籍管理 制度
由东部迁往西
有计划、有组 北和东北;由
织的迁移
沿海迁往内陆
由西部迁往东部
改革开放政策、 迁移的流量增大,沿海城市和工矿
地区发展不平衡 自发流动
区;由农村迁往
城市
我国古代的几次人口迁移
我国古代人口大规模迁移的因素主要有:
①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脆弱,不断失去土地,不得不流亡他乡; ②频繁的各种内战和民族战争,使人们流离失所; ③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④政府组织的“屯垦戍边。”
P9 读图思考题
80年代下半期我国人口流动主要是自发性的,迁移和流 动人口外出的目的主要是务工和经商。但是,这一时期 因学习、培训和分配工作的迁移人数也逐步增多。
A.人口密度
B.交通运输
D C.环境承载力
2.生态移民工程的成功实施( )
D.移民意愿
①促进了迁入区的资源开发 ②缓解了迁出区人口老龄化程度
③减轻了迁入区的就业压力 ④实现了迁出区人口的脱贫致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人口的迁移 课件 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人口的迁移  课件 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1 推拉理论
个人因素
不同的人进行迁 移决策时往往考虑 不同的因素
推力
①环境污染 ②经济发展慢,就业机会少 ③人口增长快,劳力过剩 ④自然灾害 ⑤生活条件差 ⑥战争 ……
中间阻力 ﹏﹏﹏﹏
距离远近 交通便利程度 语言相通/不通 文化和宗教信仰差异 国家政策
拉力
①就业机会多 ②收入水平高 ③气候适宜、环境优美 ④文化、教育、住房、医疗 条件好 ⑤社会稳定(和平) ……
三、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1 国际人口迁移
(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国际人口迁移
观察并思考: 1.观察图中哪些地区是人口迁
出区?哪些地区是人口迁入区?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观察图中箭头的含义,说说
二战后的人口迁移主要有哪些原 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二战后的人口迁移人口从发展 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外籍工人逐 渐成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2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请思考:以下案例中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因素
原因
典例
水源
自然 因素
资源
动植物的生长以及人 的生存需要水
案例3:我国游牧民族的逐水草而 居
因发现、开发某种矿 产资源吸引大量人口 迁入
案例4:攀枝花因矿产资源开发形 成城市,导致大量人口迁入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课堂小结
再见
原因
工业化和城镇化;改 革开放政策;沿海经 济快速发展
特点
务工经商为主, 人口流动规模大
课后活动
三、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调查家庭人口迁移情况
步骤一:确定调查研究主题——家庭人口迁移的 时代背景分析
步骤二:准备阶段(查阅资料、准备调查问卷、 联系调查对象)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迁移优秀教学案例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迁移优秀教学案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人口迁移现象的关注与同情,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2.使学生认识到人口迁移在推动区域发展、促进民族团结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3.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的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关注人口迁移中的人文关怀。例如,在讲解人口迁移对迁入地与迁出地的影响时,我会引导学生从公平、正义的角度思考问题,让学生认识到我国政府采取的人口迁移政策对于促进区域发展、实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同时,我会教育学生尊重事实、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使他们在面对人口迁移现象时,能够以理性的态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问题驱动法、小组讨论法等,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课堂导入环节,我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身边有哪些人口迁移的现象吗?它们是怎样的过程?”以此引发学生对人口迁移的思考。在案例分析环节,我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地区的人口迁移现象进行讨论,分析人口迁移的原因、影响及我国政府采取的措施。在课堂总结环节,我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观点和感受,以此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人口迁移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和探究。
2.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组织小组展示和分享,让学生在交流中,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讨论和探究中,共同解决问题。例如,在分析人口迁移的影响时,我会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人口迁移对迁入地与迁出地的利弊进行讨论和探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我会组织小组展示和分享,让学生在交流中,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

第一章人口高一地理下学期末复习备考重点讲解课件(人教版2019)

第一章人口高一地理下学期末复习备考重点讲解课件(人教版2019)

4.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
(1)读构成 可直接读出该地区不同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如下图)。
(2)定类型 根据人口金字塔图所反映的人口年龄构成特点可将 其划分为三种类型:年轻型、成年型和老年型。
主要特点
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大,各年龄组人口比重 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小,
老年人口比重小 大致均衡
老年人口比重大
2.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图的判读
三角形统计图是一个三轴坐标图,给出一个正三角 形,在内部作若干条三条边平行线,并标注出三个 坐标所代表的变量,通常用来表示三个变量的地理 事物局部与整体的百分比结构。读三角形统计图时 必须注意,图中数据只表示相对量,即“比重”或 “比例”,不表示绝对量;图中每个点都能够读取三 个变量的坐标数值,各构成要素所占比重的总和必 然是100%。
低-低-低
原始型 传统型 现代型
出生率
高 高 低
死亡率
高 低 低
自然增长率
低 高 低
人口增长特征
增长缓慢 增长迅速 增长缓慢
不同类型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
人口增长
原始型
模式
“高—高—低”
传统型 “高—低—高”
现代型 “低—低—低”
特点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 高出生率、低死亡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
低自然增长率
如上图中“*”表示各年龄段的人口比重,可以采用平行线法,该法分三步: (1)沿着三个坐标轴数值增大的方向画出三个箭头,如图中的箭头①②③。 (2)过图中标出的点“*”,分别画出与上述三个箭头平行且延伸方向一致的三条斜线 。注意:在图中平行斜线应取a,而不是取b(因为斜线b的延伸方向与箭头②不一致)。 (3)读出上述斜线与三个坐标轴的交点坐标,这就是待求点在三个坐标轴上的坐标。 在图中待求点“*”的三个坐标是0~14岁为23%,15~64岁为73%,65岁及以上为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人口迁移一、什么是人口迁移1.概念:人口居住地发生□01长期或□02永久改变的人口移动,称为人口迁移。

2.人口机械增长:□03人口迁移使得某一区域的人口数量发生变化,这种人口数量变化称为人口机械增长。

3.人口数量变化: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是由人口□04自然增长和□05机械增长共同决定的。

1.判断正误。

(1)全球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人口机械增长和自然增长。

(×) (2)人口迁移的正面影响大于负面影响。

(×) 2.下列现象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 A .人口在两地间的空间移动B .由北京出发到欧洲旅游C .我国大学生赴欧美留学D .人口空间移动距离大于1 000千米 答案 C解析 人口迁移通常涉及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长期或永久改变。

旅游、购物及出差等活动的地理位置变化是临时性的,不属于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也没有具体距离的界定。

3.每年春节以后,有大批的劳动力去外地打工,这是不是人口迁移?提示 不一定是。

要判断是不是人口迁移必须依据空间位移、时间限度、居住地的变更这三个条件进行具体分析。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人口迁移的动力由□01迁出地的推力(排斥力)与□02迁入地的拉力(吸引力)共同构成。

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因素地区之间自然环境的差异,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口迁移有重要的影响。

自然环境优美、□03气候宜人和□04资源丰富的地区是人们向往的定居地,对人口迁移产生巨大的拉力。

环境问题、□05自然灾害等对人口迁移产生巨大的推力。

(2)人文因素主导因素:□06经济因素。

其他因素:□07政治、□08军事、□09文化等多种人文因素也会影响人口的迁移。

1.判断正误。

(1)叙利亚局势动乱,对人口迁移产生了巨大的推力。

(√)(2)海南省吸引了大量东北地区老年人定居,主要与气候因素有关。

(√)2.下列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主要属于经济因素的是( ) A .文化教育及婚姻家庭 B .交通和通信的发展 C .战争引起的难民潮 D .深圳吸引大量人口迁入答案 D解析 深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们为了获得更好的工作、更高的收入和更有前途的发展,而迁入深圳。

属于经济因素。

3.目前影响我国人口向西部迁移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提示 政策因素,即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影响。

————————————————————————————————— 三、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1.国际人口迁移2.国内人口迁移 (1)规律工业化以前,大规模的□05垦荒、严重的□06自然灾害、战乱等往往引发国内人口迁移潮。

工业化以后,07从农村向城镇的迁移是最为广泛的一种国内人口迁移。

人口□(2)我国人口迁移1.判断正误。

(1)西亚、北非产油国迁入人口主要为外籍工人。

(√)(2)改革开放前,我国人口迁移主要是自发性的。

(×)2.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以集团性、大规模的移民为主B.迁移方向以从发达国家迁往发展中国家为主C.定居性移民增多,长短期移民均衡D.欧美发达国家成为主要的迁入地区答案 D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迁移的特点和方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迁移方向以从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为主;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

集团性、大规模的移民是19世纪以前的情况。

3.改革开放后,我国主要人口迁移方向有什么特点?提示人口由农村向城镇迁移,由内陆向沿海迁移。

任务探究人口迁移及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材料一20世纪30年代,一场大旱灾使美国俄克拉何马州及其附近地区赤地千里,许多农民举家逃离了这片灾难的土地。

有些人选择迁居东部,但大多数人则向西迁往加利福尼亚州。

材料二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里,巴尔干半岛上的国家中,除希腊、马其顿和斯洛文尼亚外,其他各国人口数量均大幅度减少。

其中波黑人口下降幅度最大,总人口减少了17%,约70万。

材料三1947年,英属印度被分割为印度、巴基斯坦两国。

印度人多信仰印度教,而巴基斯坦则是穆斯林建立的伊斯兰共和国。

为了躲避宗教歧视和迫害,当时南亚次大陆出现了空前的人口迁移。

印度境内有1 500万左右的穆斯林迁入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境内则有200万左右的印度教徒迁入印度。

材料四不同时期户籍迁移记忆漫画。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1)上述四则材料分别反映了哪些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还有哪些?(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人口大量迁入城市,主要原因是什么?[成果展示] (1)材料一——自然因素(生态环境因素),材料二——政治军事因素(战争),材料三——社会文化因素(宗教信仰),材料四——社会文化因素、经济因素。

(2)个人动机和需求;迁出地和迁入地之间的距离;国家政策等。

(3)经济因素,城乡收入的巨大差异。

1.人口迁移(1)判断人口迁移的依据①居住地变更。

一般以跨越行政区域界线作为判断人口迁移的依据。

②时间较长。

居住地□01长期或□02永久(至少为一年)的改变。

(2)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3)人口迁移的影响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因素(2)人文因素读模拟人口移动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2)关于图中人口移动对甲、乙两地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缓解乙地人地矛盾②阻碍乙地的经济发展③加大甲地交通压力④加强两地的交流合作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科学思维人口迁移及其影响的分析思路第(1)题,人口迁移需要跨越行政边界。

村界不属于行政边界。

第(2)题,甲地为人口迁入地,乙地为人口迁出地。

人口迁移有利于缓解人口迁出地的人地矛盾;促进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发展;加强两地的交流合作;加大迁入地交通压力。

[答案] (1)C (2)D提升运用能力读下面两则人口资料,回答1~2题。

1.影响刘小妹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社会经济B.政治文化C.交通运输D.自然环境答案 A解析湖南人到江苏打工是为了获得更高的收入。

2.影响史密斯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资源开发B.劳务输出C.气候优越D.水源丰沛答案 C解析美国南部气候条件优越,温暖湿润,吸引东北部退休老年人迁入。

任务探究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新华社北京2018年12月25日电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8》。

《报告》指出,2010~2015年流动人口增长速度明显下降;2016~2017年,流动人口缓慢下降。

下图为1949年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图。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1)1949~1986年期间的人口迁移主要有哪两大方向?人口迁移的原因是什么?(2)20世纪80年代后期人口流向是怎样的?人口迁入数量较多的地区有哪些?这些地区吸引大量人口迁入的原因是什么?(3)近两年,我国人口迁移的新特点是什么?[成果展示] (1)一是从东部和中部流向西部,二是流向东北部地区。

人口向西部迁移主要是国家为改变西部经济落后、人才匮乏的局面而进行的移民;人口向东北地区迁移主要是为了开发东北地区森林、矿产及荒地资源而进行的移民。

(2)由中西部流向东部沿海地区。

京津唐、沪宁杭、珠江三角洲。

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工资收入高。

(3)人口迁移规模呈缓慢下降的趋势;向东部迁移的规模缩小,向中西部迁移的规模扩大。

1.世界人口迁移(1)19世纪前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迁移方向的变化(2)现代国际人口迁移的新特点04劳务输出和国际难民迁移在目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国际人口迁移表现出了新的特点,科技移民、□是三种常见形式。

2.我国的人口迁移(1)我国不同时期的人口迁移(2)我国目前的“民工流”现象下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及附近地区人口迁移方向示意图”(箭头表示二战后主要移民路径,圆圈内的区域为欧洲核心区)。

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 )A.由核心区向周围的边缘地区B.由欧洲沿海向内陆地区C.由周围的边缘地区向核心区D.由经济发达区域向经济落后区域(2)图中能够表现出来的跨大洲的人口迁移方向是( )A.由亚洲迁往欧洲B.由非洲迁往欧洲C.由北美洲迁往欧洲D.由大洋洲迁往欧洲科学思维分析人口迁移时空特点的方法第(1)题,由图可知,图中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由周围的边缘地区向核心区域。

第(2)题,图中所有的箭头中,只有从北非向欧洲核心区进行的是跨大洲的人口迁移。

[答案] (1)C (2)B提升运用能力读中国、美国(本土)两国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成1~2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国内人口迁移主要是( )①受东北部工业区的吸引产生的②因南北战争引起的③因气候等环境因素引起的④受新兴产业的吸引产生的A.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②③答案 B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本土人口主要是从东北部老工业区向西部和南部资源丰富、新兴工业兴起的“阳光地带”迁移。

2.与我国20世纪50~80年代中期相比,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主要表现为( )①自发性人口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②向西部地区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③务工、经商成为人口迁移与流动的主要动力④民工流动的人数已大大减少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答案 C解析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流向东部地区的规模比流向西部地区的规模要大得多,民工流动的人数也远比20世纪50~80年代中期多。

教材活动巧点拨[教材第9页活动]思路点拨人口迁移的正面影响,可从迁移者、迁入地、迁出地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人口迁移的负面影响,主要从迁入地和迁出地两个角度分析。

成果展示对人口迁出地来说,正面影响有: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压力等;负面影响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等。

对人口迁入地来说,正面影响有: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劳动力,促进迁入地经济的发展等;负面影响有: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大等。

对迁移者来说,主要是正面影响: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

[教材第10页思考]思路点拨推力因素属于人口迁移的消极因素,这些因素促使移民离开原居住地;拉力属于人口迁移的积极因素,这些因素吸引着改善生活愿望的移民迁入新的居住地。

成果展示[教材第12页活动]思路点拨 1.美国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受经济因素影响,人口由农村流向城市;在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受经济因素、自然灾害因素影响,人口由南部向北部和西部迁移;从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受经济因素和气候因素影响,人口由东北部迁往南部和西部。

2.可从迁出地的推力因素和迁入地的拉力因素两方面分析人口大规模迁移。

成果展示略。

[教材第15页活动]思路点拨 1.结合教材问题和自身实际进行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