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热病诊疗方案(2016年版)
黄热病(CDC)20160514
临床诊断病例
• 疑似病例且黄热病毒IgM抗体检测阳性。
确诊病例
• 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 • 并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 (1)黄热病毒核酸检测阳性;(血或尿液) (2)分离出黄热病毒; (3)恢复期血清寨卡病毒抗体滴度较急性期呈4倍以 上升高,同时排除登革、寨卡等其他常见黄病毒感 染。
鉴别诊断
• 严重出血时补充凝血因子、血小板、血浆;
• 急性肾功衰可予透析或CRRT;
• 脑水肿可予利尿脱水治疗。
出院标准
• 体温正常; • 血液核酸连续检测2次阴性(间隔24小时以上);
• 不能检测核酸者,病程不少于10天。
预 防
• 对疑似、临床诊断和确诊病例均应隔离; • 疫区人员卫生检疫; • 防蚊灭蚊; • 到流行区前接种黄热病疫苗。
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学检查
• 病毒核酸检测:荧光定量RT-PCR检测血清标本; • 病毒抗原检测:ELISA法检测血清标本; • 病毒分离培养;
诊 断
• 疑似病例; • 临床诊断病例; • 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
• 流行病学史:发病前14天内在黄热病流行地区旅行 或居住; • 临床表现:难以用其他原因解释的发热、黄疸、肝 肾功能损害或出血等。
传染源
• 城市型为患者及隐性感染者;
• 丛林型为非人灵长类动物。
传播途径
• 伊蚊叮咬; • 传播媒介主要为埃及伊蚊。
人群易感性
• 人群普遍易感; • 感染过或接种疫苗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流行特征
临床表现
• 潜伏期为3-6天,也有长达10天;
• 大多数无症状或轻症感染;
• 临床过程分四期:感染期、缓解期、中毒期及恢复期
谢 谢!
黄热病-殷慧明
屯溪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殷慧明 2016年
• 一、黄热病流行趋势和风险评估 • 二、黄热病诊疗方案(2016版)
3
当前国内外疫情概况
• 本地发生和传播
– 安哥拉 – 乌干达
• 输入病例、并引起本地传播
– 刚果民主共和国
• 仅输入病例(安哥拉输入)
– 中国(11例)
– 肯尼亚(2例)
安哥拉疫情
• 起于2015年12月份,2016年2月WHO首次通报
• 至4月24日,疑似病例2023例,死亡258例,病死率13%
• 确诊病例653例,首都卢安达占67%,万博省占16%,其 他11个省份占17% • 全国18个省97个地区(58%)有疑似病例报告,13个省67 个地区有确诊病例报告
WHO风险评估(4-6)
• 发生持续的局部传播的风险极低
– 内罗毕的埃及伊蚊密度极低
– 2个病例没有病毒血症
• 从肯尼亚到其他国家的国际传播的可能性低
• 在未免疫的国际旅行者中发现黄热病病例,而该病例来自
于一个强制接种黄热病疫苗的国家,说明仍需加强疫苗接
种
我国疫情
• 至5月5日,我国共报告11例输入性黄热病确诊病例,死
– 蚊媒密度仍较低 – 我国及东南亚地区从未发生过持续的本地传播。 – 黄热病疫苗可有效预防黄热病毒感染,疫苗应急接种可有效控制疫情
扩散
– 我国的疾病监测体系能够及时发现输入性病例及传播苗头,应急反应 体系健全有力
我国已采取措施
• 我国驻安哥拉大使馆不间断发布防范黄热病提示 • 3月14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关于防止安哥拉黄热病传入我国的公告》
暴露史和疫苗接种史
• 暴露史
– 10例发病前6天内有明确蚊虫叮咬史,1例不详
黄热病,黄热病的症状,黄热病治疗【专业知识】
黄热病,黄热病的症状,黄热病治疗【专业知识】疾病简介黄热病(yellow fever)是黄热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经伊蚊传播。
重型患者有发热、黄疸和蛋白尿等。
主要媒介在城市是埃及伊蚊,在农村为趋血蚊和非洲伊蚊,传播途径是经蚊的叮咬。
本病在非洲和南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呈地方性流行。
亚洲尚无本病的报告。
疾病病因一、发病原因黄热病病毒属虫媒病毒B组披膜病毒科,病毒直径约22~38nm,呈球形,有包膜,含单股正链RNA。
易被热、常用消毒剂、乙醚、去氧胆酸钠等灭活,但在血中能于4℃保存1个月,在50%甘油中于0℃下可存活数月,于-70℃或冷冻干燥条件下可保持活力数年。
最初分离的黄热病毒Asibi株通过组织培养弱化成17D株,用以制备减毒活疫苗,预防效果良好。
病原为黄热病病毒(yellow fever virus),属黄病毒科(family Flaviviridae)的黄病毒属(genus Flavivirus),(过去的虫媒病毒B组)与同属的登革热病毒等有交叉免疫反应。
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37~50nm,外有脂蛋白包膜包红,包膜表面有刺突。
黄病毒基因组分为二个区段:5’端1/4编码该病毒3个结构蛋白,即C蛋白(衣壳蛋白)、M蛋白(膜蛋白)和E蛋白(包膜蛋白);3’端3/4编码7个非结构蛋白。
基因组的5’端和3端均有一段非编码区。
黄热病病毒有嗜内脏如肝、肾、心等(人和灵长类)和嗜神经(小鼠)的特性。
经鸡胚多次传代后可获得作为疫苗的毒力减弱株。
易被热、常用消毒剂、乙醚、去氧胆酸钠等迅速灭活,在50%甘油溶液中可存活数月,在冻干情况下可保持活力多年。
小鼠和恒河猴是常用的易感实验动物。
二、发病机制病毒侵入人体后扩散到局部淋巴结,并在其中复制繁殖,数日后进入血循环形成病毒血症,主要累及肝、脾、肾、淋巴结、骨髓、横纹肌等。
以后病毒从血中消失,而在脾、骨髓、淋巴结等处仍可检出。
病毒的强毒株常主要侵犯肝脏,并引起严重病变。
黄热病学习课件
流行病学特点
地理分布
黄热病主要分布在非洲和南美洲 的热带地区,亚洲的热带地区也
有病例报告。
季节性
黄热病在流行地区全年均可发生, 但雨季和干季交替时易出现流行高 峰。
人群易感性
人群对黄热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 可获得持久免疫力,未接种疫苗的 人群感染后重症和死亡风险较高。
02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及流程
病毒分离
采集发病早期患者血液或死亡病例的 肝、肾等组织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可 用于确诊和病毒型别鉴定。
鉴别诊断相关疾病
登革热
与黄热病症状相似,但登革热有 蚊虫叮咬史,且皮疹更为常见。 可通过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进行
鉴别。
寨卡病毒感染
寨卡病毒感染也可引起发热、头 痛、关节痛和结膜炎等症状,但 通常不会出现黄疸。可通过病原
抗病毒治疗
针对黄热病病毒,可使用特定的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如利巴韦林等 。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禁忌症。
预防措施与疫苗接种
01
疫苗接种
接种黄热病疫苗是预防黄热病的有效措施。疫苗可提高人体免疫力,减
少感染和传播的风险。根据当地卫生部门的建议,及时接种疫苗。
02 03
防蚊措施
减少蚊虫叮咬是预防黄热病的关键。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如穿长袖衣服 、使用驱蚊液等。同时,注意居住环境的卫生,清除积水等蚊虫孳生地 。
黄热病
汇报人:XXX
2024-01-22
目录
CONTENTS
• 黄热病概述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治疗与预防措施 • 并发症与风险评估 • 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01
黄热病概述
定义与传播途径
定义
黄热病是一种由黄热病毒引起的 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 传播。
2016年度寨卡病毒病黄热病诊疗方案考试
2016年度寨卡病毒病、黄热病诊疗方案考试姓名:科室:分数:一、填空题(共 40分,每空 5分1、寨卡病毒病是由(引起的一种自限性急性疾病。
2、寨卡病毒病目前尚无疫苗预防,最佳预防方式是( 。
3、 (为寨卡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
4、人群普遍易感,曾感染过寨卡病毒的人可能对再次感染具有( 。
5. 黄热病是由(引起,主要通过(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临床以发热、 ( 、出血等为主要表现。
6、高热时黄热病的治疗宜采用物理降温为主,禁用(退热,因可诱发或加重出血。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 60分,每空 5分1、我国与传播寨卡病毒有关的伊蚊种类主要:(A. 埃及伊蚊B. 赫布里底伊蚊C. 盾纹伊蚊D. 白纹伊蚊2、对感染寨卡病毒3、寨卡病毒病潜伏期可能为(A.3-7天B.3-12天C.7-12天D.14天3、寨卡病毒病的临床表现有(A. 发热B. 流涕C. 皮疹D. 关节痛E. 咳嗽F. 结膜炎4、孕妇感染寨卡病毒后,孕导致新生儿(A. 小头畸形B. 肝损害C. 心脏疾病D. 肾功能异常5、感染寨卡病毒后,约(的人为隐性感染。
A.90%B.80%C.30%D.70%6、感染寨卡病毒仅有 20%的人出现临床症状,一般持续(天后缓解,预后良好。
A.3-7天B.5-7天C.2-7天D.14天7、寨卡病毒病,对症治疗过程中,高热不退患者可服用( ,伴有关节痛患者可使用(伴有结膜炎是可使用(A. 对乙酰氨基酚B. 阿司匹林C. 布洛芬D. 重组人干扰素α滴眼液 8、黄热病按照传播方式,黄热病主要分为(A. 城市型B. 草原型C. 丛林型D. 缓流型9、蚊叮咬感染黄热病毒的人或非人灵长动物后,经(可具传染性。
受感染的蚊可终生携带病毒,并可经卵传代。
A.3天B.8-12天C.14天D.30天10、黄热病辨证分型中毒扰气营证(多见于中毒早期参考方剂是(A. 清瘟败毒饮加减B. 茵陈五苓散加减C. 犀角地黄汤加减D. 甘露消毒丹答案一、填空题(共 40分,每空 5分1寨卡病毒、2、防止蚊虫叮咬。
6种传染病预防控制指南和临床诊疗方案
我国目前尚未发现埃博拉出血热患者,但随着国际交往日益增多,不排除该病通过引进动物或通过隐性感染者及病人输入的可能性。1989年及1990年在美国、1992年在意大利、1996年在美国从来自菲律宾的猴子中检出埃博拉病毒。故应提高警惕,密切注视国外疫情变化。
6种传染病预防控制指南和临床诊疗方案
埃博拉出血热预防控制技术指南
埃博拉出血热( Ebola hemorrhagic fever, EHF) 是由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 EBV)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人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感染动物的体液、排泄物、分泌物等而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出血和多脏器损害。埃博拉出血热的病死率高,可达50%-90%。本病于20 世纪70 年代在非洲首次发现,主要在非洲的乌干达、刚果、加蓬、苏丹、科特迪瓦、利比里亚、南非等国家流行。
埃博拉病毒包括四种亚型:埃博拉-扎伊尔(Ebola-Zaïre)、埃博拉-苏丹(Ebola-Sudan)、埃博拉-科特迪瓦(Ebola-Côte d’Ivoire)和埃博拉-莱斯顿(Ebola-Reston)。前三种亚型埃博拉病毒已证实能够致人类疾病。不同亚型毒力不同, Ebola-Zaïre 毒力强, 人感染后病死率高, Ebola-Sudan 次之, Ebola-Côte d’Ivoire 对黑猩猩有致死性, 对人的毒力较弱。Ebola-Reston对非人灵长类动物有致死性, 而人感染后不发病。不同亚型病毒糖蛋白的基因组核苷酸构成差异较大(同源性为34%-43%),但同一亚型的病毒基因组相对稳定,遗传特性很少发生变化。
4.流行病学调查
黄热病诊疗方案
黄热病诊疗方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中心张福杰教授April6th,2016概述❑黄热病(Yellow fever) 是一种由黄热病毒引起,经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黄疸、出血等。
主要在中南美洲和非洲的热带地区流行❑世界卫生组织估计,2013年非洲因黄热病造成的严重病例为8.4万‐17万例,其中死亡2.9万‐6万例❑安哥拉于2015年12月5日确诊首例病例,至2016年3月20日共报告疑似病例1132例,确诊375例,死亡168例❑我国于2016年3月12日确诊首例输入性黄热病病例,截至2016年3月24日共发现6例输入性病例,均来自于安哥拉黄热病毒病原学黄热病毒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是一组直径比较小(40‐60nm)有包膜、单股正链的RNA病毒黄热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抗原保守,疫苗的保护性很强在基因序列上,黄热病毒分为7种主要的基因型:西非型(2种)中非‐东非和安哥拉型(3种)南美型(2种)黄热病毒病原学黄热病毒基因组 典型的黄热病毒含有10862个核苷酸,由一个10233个核苷酸的单一读码框架和较短的5’端非编码区以及3’端的非编码区组成编码3个结构蛋白和8个非结构蛋白黄病毒属基因组黄热病毒蛋白E蛋白是主要的包膜糖蛋白,含有病毒血凝素和中和抗原决定簇M蛋白能导致病毒的感染性增加,并形成病毒颗粒的表面结构黄热病毒抵抗力❑黄病毒属病毒一般不耐酸、不耐热;❑60℃30分钟即可灭活;❑70%乙醇、0.5%次氯酸钠、脂溶剂、过氧乙酸等消毒剂及紫外线等均能灭活黄热病毒黄热病发病机制靶细胞损害可能为病毒直接作用所致肝脏是主要靶器官,由于肝细胞受损而出现黄染和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同时可见肾脏、心脏等受累肝脏和脾脏的巨噬细胞产生的TNF等细胞因子、氧自由基堆积、内皮细胞损伤、微血栓形成和DIC,是多脏器损害和休克的可能原因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 2001 1, 11-20DOI: (10.1016/S1473-3099(01)00016-0)黄热病肝脏病理肝脏可轻度肿大,肝小叶中央实质性细胞坏死,严重时可发生整个肝小叶坏死,坏死细胞呈现玻璃样变和嗜酸性变,但无明显的炎症反应和纤维组织增生,如有炎症反应,多为并发症所致。
寨卡病毒病诊疗方案
其他: 多有浅表淋巴结肿大。约1/4病例有肝脏肿大及ALT 升高, 个别病例可出现黄疸,束臂试验阳性。
1952年在坦桑尼亚首次发现。
2005年底留尼旺岛基孔肯雅热爆发流行, 全岛70万居民, 1/3人 发病。
1.疑似病例: 符合流行病学史且有相应临床表现。 (1)流行病学史: 发病前14天内在寨卡病毒感染病 例报告或流行地区旅行或居住。 (2)临床表现: 难以用其他原因解释的发热、皮疹 、关节痛或结膜炎等。
2.临床诊断病例: 疑似病例且寨卡病毒IgM抗体检测 阳性。
3.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经实验室 检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
潜伏期为3~6日。
感染后出现临床疾病的约占5-20%,仅少数病人病情严重终 至死亡。
急性起病, 发热39-40℃,寒战, 剧烈头痛、背痛、广泛性 肌肉痛, 结膜和面部充血, 鼻出血和恶心呕吐, 相对缓脉 , 上腹不适, 压痛明显。小便色深, 可有蛋白尿。症状 持续35天。
约15-25%患者症状缓解 12-24h后, 体温再次升高, 全身 症 状重新出现, 频繁呕吐, 上腹痛, 出现黄疸并逐渐加 深, 出 血倾向, 瘀点, 瘀斑, 鼻衄, 粘膜, 牙龈广泛性 出血, 甚至 可以出现大出血, 肾损害。持续3-8天内后渐 入恢复期。
●传染源 – 患者、隐性感染者和寨卡病毒感染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是可能
的传染源 ● 传播途径
– 最主要的途径: 伊蚊叮咬。 传播媒介主要为埃及伊蚊,白纹 伊蚊、非洲伊蚊和黄头伊蚊也可传播该病毒。
– 母婴传播,包括宫内感染和分娩时感染。 – 罕见血源传播和性传播。 ●人群易感性 – 普遍易感。 – 曾感染过寨卡病毒的人可能对再次感染具有免疫力。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埃博拉出血热等6种传染病预防控制指南和临床诊疗方案的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埃博拉出血热等6种传染病预防控制指南和临床诊疗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卫生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08.07.12•【文号】卫办应急发[2008]140号•【施行日期】2008.07.1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传染病防控正文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埃博拉出血热等6种传染病预防控制指南和临床诊疗方案的通知(卫办应急发〔2008〕14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有效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等输入性传染病,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并为做好2008年北京奥运会医疗卫生保障工作提供技术指导,我部组织专家编写了埃博拉出血热、黄热病、拉沙热、裂谷热、西尼罗热、马尔堡出血热等6种输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指南和临床诊疗方案,现印发给你们,以指导各地做好上述6种输入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和临床诊疗工作。
其中马尔堡出血热临床诊疗方案参照《卫生部关于推荐<马尔堡出血热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通知》(卫医发〔2005〕285号)执行。
二○○八年七月十二日附件1埃博拉出血热预防控制技术指南埃博拉出血热( Ebola hemorrhagic fever, EHF)是由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 EBV)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
人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感染动物的体液、排泄物、分泌物等而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出血和多脏器损害。
埃博拉出血热的病死率高,可达50%-90%。
本病于20 世纪70 年代在非洲首次发现,主要在非洲的乌干达、刚果、加蓬、苏丹、科特迪瓦、利比里亚、南非等国家流行。
一、疾病概述(一)病原学。
埃博拉病毒属丝状病毒科(Filiviridae),为不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
病毒呈长丝状体,可呈杆状、丝状、“L”形等多种形态。
毒粒长度平均1000nm,直径70-90nm。
病毒有脂质包膜,包膜上有呈刷状排列的突起,主要由病毒糖蛋白组成。
黄热病诊疗方案(2016年版)
黄热病诊疗方案(2016年版)
佚名
【期刊名称】《传染病信息》
【年(卷),期】2016(0)3
【摘要】黄热病(yellow fever)是一种由黄热病毒弓I起,经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黄疸、出血等。
主要在中南美洲和非洲的热带地区流行。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2013年非洲因黄热病造成的严重病例为8.4万-17
万例,其中死亡2.9万-6万例。
安哥拉于2015年12月5日确诊首例病例,至2016年3月20日共报告疑似病例1132例,确诊375例,死亡168例。
【总页数】4页(PI0001-I0004)
【关键词】黄热病毒;诊疗;世界卫生组织;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热带地区;首例病例;疑似病例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2.8
【相关文献】
1.黄热病防控方案(2016年版) [J],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质检总局
2.黄热病诊疗方案(2016年版) [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3.《6种输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指南和临床诊疗方案》解读 (二)黄热病;(三)拉沙热[J], 陈炎;陈亚蓓;陶荣芳
4.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4年版) [J], 摘自国家卫生计生委网
5.《6种输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指南和临床诊疗方案》解读(二)黄热病;(三)拉沙热 [J], 陈炎;陈亚蓓;陶荣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热病诊疗培训考核试卷
2016年黄热病诊疗培训考核试卷科室:姓名:得分:一、填空题(8空、每空5分)1、黄热病 (Yellow fever) 是一种由()引起,经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出血等。
2、按照传播方式,黄热病主要分为城市型和()。
城市型的主要传染源为()和()。
3、发病后()天内患者血液或死亡病例的组织标本可用于病毒分离。
4、黄热病典型病例临床过程可分为以下4期:( )、缓解期、( )、恢复期。
二、判断题(8题、每题5分)1、黄热病高热时,以药物降温为主。
()2、人对黄热病毒普遍易感。
感染或接种疫苗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3、早期或轻型黄热病例应与流行性感冒、伤寒、斑疹伤寒和拉沙热等鉴别。
()4、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的恢复期只要血清黄热病毒抗体滴度较急性期呈4倍及以上升高的,即可确诊。
()5、一般实验室检查,外周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一般增高。
()6、黄热病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主要为对症支持治疗。
()7、黄热病抵抗力强,耐酸耐热。
()8、住院患者,只要血液核酸检测到1次阴性,即可出院。
()三、单选题(4题、每题5分)1、与传播黄热病毒有关的伊蚊种类主要是:()A、埃及伊蚊B、赫布里底伊蚊C、盾纹伊蚊D、白纹伊蚊2、黄热病的潜伏期可能为()A、4-7天B、3-10C、3-6天D、5-10天3、蚊叮咬感染病毒的人或非人灵长动物后,经()天可具传染性。
受感染的蚊可终生携带病毒,并可经卵传代。
A、3天B、8-12天C、14天D、30天4、疑似和临床诊断病例具备下述那些条件,可确诊为中东呼吸综合征实验室确诊病例:()A、黄热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B、分离出黄热病毒。
C、恢复期血清黄热病毒抗体滴度较急性期呈4倍及以上升高,同时排除登革热、寨卡病毒等其它常见黄病毒感染。
D、以上都是✓✓✓✓填空题1、黄热病毒、黄疸2、丛林型、患者、隐性感染者3、54、感染期、肝肾损害期判断题1、✗2、✓3、✓4、✗5、✗6、✓7、✗8、✗选择题1、A2、C3、B4、D。
寨卡病毒病(Zika_virus_disease)诊疗方案(2016版)解读228
流行病学 • 传染源 患者、隐性感染者和寨卡病毒感染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是可能的传染源 • 传播途径 最主要的途径:伊蚊叮咬。
• 传播媒介主要为埃及伊蚊,白纹伊蚊、非洲伊蚊和黄头伊蚊也可传播该病毒。 母婴传播,包括宫内感染和分娩时感染。 罕见血源传播和性传播。 • 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 曾感染过寨卡病毒的人可能对再次感染具有免疫力。
• 2、女性,10岁;主诉头痛、发热,发病第5天就诊体温 38.2℃,黄疸。血中发现大量疟原虫,血色素9g/dl;凝血 时间正常。尿中无蛋白。6周后康复。
截至目前为止,中国 已确诊了2例输入性 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病例1
• 患者男性,34岁,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人,为东莞市某公司工作人 员,发病前有委内瑞拉旅行史(疫区)。患者于2016年1月28日 在委内瑞拉出现发热伴头晕、头痛症状,曾在当地医院接受门诊 治疗,后于2月2日从委内瑞拉出发,途经香港、深圳,于2月5日 抵达赣州市赣县,6日收入赣县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接受隔离治 疗,经过省市县三级医疗机构专家精心会诊治疗,全部临床症状 均消失,经血清、尿液、唾液检测,结果阴性,经诊疗专家组综 合评估后于2月14日痊愈出院
寨卡病毒病
Zika病毒最早于1947年从乌干达的寨卡丛林中的猕猴中分离。1952年确认人类感染;1954年首例病 例报告,并分离到病毒。 4年后东南亚散发。2007年第一次在雅浦岛爆发流行。截至2016年1月, 在非洲、亚洲、美洲和一些太平洋岛屿至少45个国家有寨卡病毒传播的证据。以巴西疫情最为严重。
节痛、肌肉痛。 • 常有颜面红晕、结膜充血和全身性淋巴结肿大等体征。 • 半数病人皮肤有斑丘疹或白色玫瑰样皮疹,尤其儿童常见。 • 50%病人有肝脏肿大,10%有脾脏肿大。 • 重症病人偶见心肌炎、胰腺炎和肝炎,部分病人还可出现严重的眼痛、结膜水肿、充血和肌肉酸
登革热诊疗方案(完整版)
登革热诊疗方案(完整版)登革热(Dengue fever,DF)是由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引起,经媒介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其临床特征为突起发热、全身疼痛、皮疹、出血及白细胞减少等,严重者出现休克及重要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近年来,我国输入引发的本地传播登革热疫情累及地区呈扩大趋势,有由南方亚热带地区向中、北部温带地区扩散倾向。
为进一步规范登革热临床诊疗工作,在《登革热诊疗指南(2014年第2 版)》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和诊疗经验,制订本诊疗方案。
一、病原学登革病毒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45~55nm,共有4个血清型(DENV-1、DENV-2、DENV-3和DENV-4),均可导致人类感染,引发重症,其中DENV-4型病毒传播力较弱,累及范围较小。
我国本地传播登革病毒流行株血清型与境外输入病毒相关联,以DENV-1型、DENV-2型多见。
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内含单一可读框依次编码3种结构蛋白和7种非结构蛋白。
NS1抗原是非结构蛋白中的一种糖蛋白,在急性期血清中大量存在,可作为早期诊断指标。
登革病毒对热敏感,56℃30 分钟可灭活,在4℃条件下其感染性可保持数周,在-70℃或冷冻干燥状态下可长期存活。
超声波、紫外线、0.05%甲醛溶液、乳酸、高锰酸钾、龙胆紫均可灭活病毒。
二、流行病学(一)传染源。
登革热患者、隐性感染者和带病毒的非人灵长类动物。
(二)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
在我国传播媒介主要为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
图片(三)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部分人发病。
登革病毒感染后,可对相同血清型病毒产生持久免疫力,但对不同血清型病毒感染不能形成有效保护。
(四)流行特征。
登革热在全球存在媒介伊蚊分布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广泛流行,累及全球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
拉丁美洲地区、西太平洋区、东南亚区、东地中海区等地区,登革热传播可常年发生。
我国虽尚未形成稳定的登革热本地传播疫源地,但输入性病例常年可见。
黄热病防控的方案
黄热病防控方案(2016年版)黄热病(Yellow Fever) 是一种由黄热病毒引起,经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是我国的检疫传染病之一。
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黄疸、出血等。
本病主要在中南美洲和非洲的热带地区流行。
我国于2016年3月12日确诊首例输入性病例。
由于与黄热病流行的国家/地区有人员往来,病例输入我国的风险持续存在。
为做好我国黄热病的防控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疾病概述(一)病原学。
黄热病毒(Yellow Fever Virus)为单股正链RNA 病毒,属于黄病毒科(Flaviviridae)黄病毒属(Flavivirus)。
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40-60 nm,外有脂质包膜,表面有棘突,基因组长度约为11kb。
黄热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根据病毒基因组序列特征可分为多个基因型。
该病毒可与同为黄病毒属的登革病毒、寨卡病毒、西尼罗病毒等产生血清学交叉反应。
黄热病毒有嗜内脏如肝、肾、心等(人和灵长类)和嗜神经(小鼠)的特性。
黄热病毒外界抵抗力弱,不耐酸、不耐热。
60℃30分钟可灭活,70%乙醇、0.5%次氯酸钠、脂溶剂、过氧乙酸等消毒剂及紫外线照射均可灭活。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按照传播模式,黄热病主要分为城市型和丛林型。
城市型的主要传染源为病人及隐性感染者,特别是发病5日以内的患者。
丛林型的主要传染源为猴及其他非人灵长类动物,在受染动物血中可分离到病毒。
2.传播途径蚊媒传播为黄热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
蚊媒通过叮咬黄热病毒感染的人或动物而被感染,再通过叮咬的方式将病毒传播。
不同种类的伊蚊和趋血蚊种可传播该病毒。
目前主要有两种类型的传播模式:城市型黄热病:以人-蚊媒-人的方式循环。
在既往流行地区,以埃及伊蚊为主要的传播媒介。
如果受感染的人把病毒带入人口稠密、免疫覆盖率较低的地区,且该地区有伊蚊生存繁殖,伊蚊叮咬感染者后再叮咬健康人,就可导致人群感染。
目前,黄热病主要通过这种方式导致人群中的暴发流行。
寨卡病毒和黄热病诊疗方案
• 二、流行病学特征 (一)传染源。 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感染寨卡病毒的非人灵长类
动物是该病的可能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带病毒的伊蚊叮咬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传
播媒介主要为埃及伊蚊,白纹伊蚊、非洲伊蚊和黄头 伊蚊也可能传播该病毒。亦可通过母婴传播,包括宫 内感染和分娩时感染。乳汁中可检测到寨卡病毒核酸, 但尚无通过哺乳感染新生儿的报道。罕见血源传播和 性传播。
检测阳性。 3.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经实验室
检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
• (1)寨卡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2)分离出寨卡病毒。 (3)恢复期血清寨卡病毒中和抗体阳转
或者滴度较急性期呈4倍以上升高,同时排除 登革、乙脑等其他常见黄病毒感染。
(三)鉴别诊断。 需要和以下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1.主要与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进行鉴别诊 断。 2.其他:与微小病毒、风疹、麻疹、肠道 病毒、立克次体病等相鉴别。
根据监测,我国有与传播寨卡病毒有关的伊蚊种 类主要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其中埃及伊蚊主要分 布于海南省、广东省雷州半岛以及云南省的西双版纳 州、德宏州、临沧市等地区;白纹伊蚊则广泛分布于 我国河北、山西、陕西以南广大区域。
• (三)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曾感染过寨卡病毒的人可能对再
次感染具有免疫力。 三、临床表现 寨卡病毒病的潜伏期目前尚不清楚,现有资料显
•
• 临床表现 • 潜伏期3~6天。多数受染者症状较轻,可仅表现为发
热、头痛、轻度蛋白尿等,持续数日即恢复。重型患 者只发生在约15%的病例。病程经过可分为4期。 • 1.感染期
• 急起高热伴有寒战、剧烈头痛及全身痛,明显乏力、 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患者烦躁不 安,结膜充血,面、颈潮红。心率与发热平行,以后 转为相对心搏徐缓。本期持续约3天,此时病毒在血 中达高滴度,成为蚊虫感染的来源。期末可有轻度黄 疸、蛋白尿。
登革热诊疗方案(2024年版)
➢
工作生活区域周围1个月内出现过登革热
2、临床特征
3、实验室检查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
诊断(WS216-2018)
疑似病例:
➢
发病前 14 天内曾到过登革热流行区,或居住地或工作场所
周围 1 月内出现过登革热病例
➢
符合登革热临床表现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
诊断(WS216-2018)
临床诊断病例:
其他:横纹肌溶解、急性胰腺炎等。
二、临床及辅助检查
重症登革热
危重人群:
➢ 年龄>65岁
➢ 伴有基础疾病者
➢ 晚期妊娠
➢ 营养不良或肥胖者
➢ 二次感染
登革病毒二次感染所致的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 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 ADE)
二、临床及辅助检查
临床表现—极期
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轻症容易忽视,重症死亡率高。
无特效抗病毒药物,国内无疫苗上市。
传播媒介广泛存在,输入病例再传播风险持续。
2型的出血、大出血及死亡率高于其他型
一、概述及病原学
病原学
抵抗力:
➢
不耐热,60℃ 30min,或100℃ 2min均可灭活
➢
耐低温和干燥, -70℃或冷冻干燥4℃可长期保存
➢
不耐酸,乳酸、高锰酸钾均可灭活
➢
乙醚、紫外线、0.05%福尔马林都可以灭活
一、概述及病原学
流行病学
1、传染源:
➢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肾损伤:血清肌酐>176.8μmol/L 或高于正常值上限且超出基
线值 2 倍,或尿量少于 0.5ml/(kg·h)持续至少 24h;
黄热病诊疗方案
黄热病诊疗方案概述黄热病(Yellow fever)是一种由黄热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给人类。
黄热病常见于热带地区,包括非洲和南美洲的部分地区。
本文将介绍黄热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诊断黄热病的诊断通常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史调查等多个方面。
临床表现黄热病患者通常会出现以下症状: - 高热 - 头痛 - 肌肉酸痛 - 寒战 - 恶心、呕吐- 黄疸(黄疸通常在黄热病的后期出现)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有助于确定黄热病的诊断,常见的检查项目包括: - 血清学检测:通过血液样本检测黄热病病毒特异性抗体是否存在 - PCR检测:通过血液样本检测黄热病病毒的核酸是否存在 - 血小板计数:黄热病患者常常会有血小板减少的情况病史调查病史调查有助于了解患者是否接触过黄热病病毒的可能源,例如是否近期去过疫区、是否被蚊子叮咬等。
治疗黄热病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可治愈黄热病。
对症治疗对症治疗包括以下措施: 1. 控制体温:通过物理降温(使用冷毛巾、冷敷等)或药物降温(如对乙酰氨基酚)控制发热 2. 缓解症状:如使用止痛药(如布洛芬)缓解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 3. 补液:黄热病患者常常会有严重的脱水症状,补充足够的液体(口服或静脉输液)是十分重要的支持治疗支持治疗主要是为了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包括: - 监测患者的体温、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 - 观察黄热病患者的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 - 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保证患者有足够的营养摄入 - 提供心理支持:因为黄热病症状较重,患者可能会出现恐惧、焦虑等心理反应,提供心理支持是必要的。
预防黄热病的最佳预防方法是接种黄热病疫苗。
黄热病疫苗是一种活疫苗,针对黄热病病毒的保护作用可持续多年。
一般建议在进入黄热病疫区前接种疫苗,特别是对于那些高风险的人群,如野外工作者和探险者。
除了接种疫苗,还要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减少被蚊子叮咬的机会:使用蚊帐、蚊香等有效的防蚊措施 - 保持环境清洁:清除蚊子的滋生地,避免蚊子滋生 -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食用生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结论黄热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热病诊疗方案(2016年版)黄热病(Yellow fever) 是一种由黄热病毒引起,经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黄疸、出血等。
主要在中南美洲和非洲的热带地区流行。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2013年非洲因黄热病造成的严重病例为8.4万-17万例,其中死亡2.9万-6万例。
安哥拉于2015年12月5日确诊首例病例,至2016年3月20日共报告疑似病例1132例,确诊375例,死亡168例。
我国于2016年3月12日确诊首例输入性黄热病病例,截至2016年3月24日共发现6例输入性病例,均来自于安哥拉。
一、病原学黄热病毒(Yellow fever virus)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属于黄病毒科(Flaviviridae)黄病毒属(Flavivirus)。
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40-60 nm,外有脂质包膜,表面有棘突,基因组长度约为11kb。
黄热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根据prM、E和3-UTR核苷酸序列的差异分为多个基因型。
黄热病毒抵抗力弱,不耐酸、不耐热。
60℃30分钟可灭活,70%乙醇、0.5%次氯酸钠、脂溶剂、过氧乙酸等消毒剂及紫外线照射均可灭活。
黄热病毒可与黄病毒科其他成员如登革病毒、西尼罗病毒、圣路易脑炎病毒、寨卡病毒等产生交叉血清学反应。
二、发病机制与病理改变。
(一)发病机制。
黄热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病毒可在叮咬部位复制,通过淋巴和血液扩散至其他器官和组织,并在其中不断繁殖,然后释放入血,引起病毒血症,主要侵入肝脏、脾脏、心脏、骨髓和横纹肌等。
靶器官损害可能为病毒直接作用所致。
肝脏是主要靶器官,患者由于肝脏受损而出现血清转氨酶、胆红素升高和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同时可见肾脏、心脏等受累。
肝脏和脾脏的巨噬细胞产生的TNF等细胞因子、氧自由基堆积、皮细胞损伤、微血栓形成和弥漫性血管凝血(DIC),是多脏器损害和休克的可能原因。
出血可能是由于血小板减少、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在肝脏合成减少和弥漫性血管凝血(DIC)等原因引发。
(二)病理改变。
本病可引起广泛组织病变,其中肝脏病理变化具有诊断特异性。
肝脏可肿大,肝小叶中央实质细胞坏死,肝细胞浑浊肿胀,胞核变大,呈多发性微小性空泡性脂肪改变,凝固性坏死及嗜酸透明变性,严重时可发生整个肝小叶坏死,但无明显的炎症反应和纤维组织增生,网状结构塌陷少见。
肾脏肿大,肾小管急性坏死(多见于近曲小管),肾小管上皮脂肪变性,脱落或坏死,管腔充满颗粒样碎屑。
肾小球也有破坏,特殊染色发现基底膜Schiff染色阳性,在肾小球囊腔和近曲小管腔有蛋白样物质沉积。
心肌呈脂肪变性,浊样肿胀和退行性变。
脾充血,脾脏及淋巴结中淋巴细胞明显减少,代之以大单核细胞和组织细胞。
脑组织可有小的出血灶及水肿,而无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
此外,尚可见皮肤、胃肠黏膜出血,胸腹腔少量积液。
三、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按照传播方式,黄热病主要分为城市型和丛林型。
城市型的主要传染源为患者和隐性感染者,特别是发病5日以的患者,以“人-埃及伊蚊-人”的方式循环。
丛林型的主要传染源为猴及其他非人灵长类动物,以“猴-非洲伊蚊或趋血蚊属等-猴”的方式循环,人因进入丛林被蚊叮咬而感染。
蚊叮咬感染病毒的人或非人灵长动物后,经8-12天可具传染性。
受感染的蚊可终生携带病毒,并可经卵传代。
(二)传播途径。
主要经蚊叮咬传播。
城市型黄热病传播媒介主要是埃及伊蚊。
丛林型的媒介蚊种比较复杂,包括非洲伊蚊、辛普森伊蚊,趋血蚊属、煞蚊属等。
(三)人群易感性。
人对黄热病毒普遍易感。
感染或接种疫苗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四)流行特征。
1.地区分布:主要流行于非洲和中南美洲的热带地区。
2.季节分布:在流行地区全年均可发病,蚊媒活跃季节高发。
四、临床表现潜伏期通常为3-6天,也可长达10天。
人感染黄热病毒后大多数无症状或轻症感染。
典型病例临床过程可分为以下4期。
(一)感染期。
此期为病毒血症期,持续3-5天。
急性起病,寒战、发热(可达39℃-41℃),全身不适,头痛、畏光、腰骶部和下肢疼痛(特别是膝关节)、肌痛、厌食、恶心、呕吐、烦躁、易怒、头晕等,但症状无特异性。
体格检查可有相对缓脉,皮肤、结膜和牙龈充血,特征性舌苔改变(舌边尖红伴白苔),肝大和上腹压痛。
(二)缓解期。
发病3-5天后,患者进入缓解期,体温下降,症状减轻。
大多数患者开始恢复,但约15%的患者在48小时之病情再次加重,进入第三期(中毒期)。
(三)中毒期(肝肾损害期)。
此期特点是病情再次加重,出现多器官功能损伤表现,常累及肝脏、肾脏和血液系统等。
临床表现为体温再次升高,黄疸逐渐加重,频繁呕吐,上腹痛,可出现多部位出血,如皮肤瘀点、瘀斑、鼻衄、黏膜出血,甚至腔道大出血、休克。
肾功能异常,蛋白尿、血尿,尿量减少,甚至无尿。
心电图可见ST-T异常,少数可出现急性心脏增大。
神经系统表现为躁动、谵妄、昏迷,脑脊液检查压力明显增高,蛋白升高但白细胞升高不明显。
进入中毒期的患者约有50%死亡。
(四)恢复期。
恢复期可持续2-4周。
体温下降至正常,症状逐步消失,器官功能逐步恢复正常。
但疲乏症状可持续数周。
黄疸和转氨酶升高可持续数月。
有报道患者可在恢复期死亡,多死于心律失常。
五、实验室检查(一)一般检查。
血常规:外周血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比例降低,血小板下降。
尿常规:蛋白尿,并有颗粒管型及红细胞。
粪便检查:大便隐血试验可阳性。
生化检查:血清转氨酶升高早于胆红素,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程度高于丙氨酸转移酶(ALT),可达20000 U/L以上。
血清胆红素也可明显升高,可达255-340 µmol/L。
还可见血氨升高、血糖降低等。
凝血功能检查: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下降、凝血因子(II、V、VII、IX和X)下降。
部分病例出现弥漫性血管凝血(DIC)相应凝血功能异常。
肾功能检查:血肌酐水平升高。
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查:心肌损害时血肌钙蛋白明显升高。
其他生化检查:肌红蛋白、血淀粉酶、脂肪酶、尿淀粉酶也可明显升高。
(二)血清学检查。
1.血清特异性IgM抗体:采用ELISA、免疫荧光等方法检测,捕获法检测IgM抗体的结果较为可靠。
一般发病后第5-7天可检出IgM抗体,可持续数年。
2.血清特异性IgG抗体:采用ELISA、免疫荧光抗体测定(IFA)、免疫层析等方法检测。
黄热病毒抗体与其他黄病毒属的登革病毒、寨卡病毒和西尼罗病毒抗体等有较强的交叉反应,易于产生假阳性,在诊断时应注意鉴别。
(三)病原学检查。
1.核酸检测:应用RT-PCR等核酸扩增技术检测血液、尿液及其他体液标本黄热病毒RNA,可用于疾病早期诊断。
2.病毒分离:发病后5天患者血液或死亡病例的组织标本可用于病毒分离。
可用新生乳鼠脑接种或Vero细胞和C6/36细胞等敏感细胞,在BSL-3实验室培养分离病毒。
3.抗原检测:使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组织标本中的病毒抗原;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液等标本中的病毒抗原。
六、诊断及鉴别诊断(一)诊断依据。
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相关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
(二)病例定义。
1.疑似病例:符合流行病学史且有相应临床表现。
(1)流行病学史:发病前14天有在黄热病流行地区居住或旅行史。
(2)临床表现:难以用其他原因解释的发热、黄疸、肝肾功能损害或出血等。
2.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且黄热病毒IgM抗体检测阳性。
3.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经实验室检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1)黄热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2)分离出黄热病毒。
(3)恢复期血清黄热病毒抗体滴度较急性期呈4倍及以上升高,同时排除登革热、寨卡病毒等其它常见黄病毒感染。
(三)鉴别诊断。
早期或轻型病例应与流行性感冒、伤寒、斑疹伤寒和拉沙热等鉴别;发热伴有黄疸者应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损害、钩端螺旋体病等鉴别;发热伴出血应和肾综合征出血热及其他病毒性出血热、登革热、蜱传回归热、恶性疟疾等鉴别。
本病可与疟疾、登革热同时发生。
七、治疗本病无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主要为对症支持治疗。
(一)一般治疗。
急性期病人应卧床休息,采取有效防蚊隔离措施。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有频繁呕吐、消化道出血时应禁食、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二)对症和支持治疗。
高热时予物理降温,必要时予小剂量解热止痛剂,如对乙酰氨基酚,成人用法为250-500mg/次、每日3-4次,儿童用法为10-15mg/kg/次,可间隔4-6小时1次,24小时不超过4次。
禁用阿司匹林。
肝功能损害时,予保肝、降酶、退黄治疗,补充维生素K促进凝血因子合成,严重出血时补充凝血因子、血小板、新鲜血浆等,必要时输注红细胞。
急性肾损伤时,必要时可予肾脏替代治疗。
上消化道出血时可予质子泵抑制剂、凝血酶等治疗。
出现脑水肿时,予渗透性利尿剂(3%高渗盐水或者20%甘露醇)脱水治疗。
(三)中医治疗。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1)湿热郁阻证(多见于感染期)临床表现:发热、恶寒,头、身痛,骨节疼痛,羞明,厌食、呕、恶,烦躁、易怒,尿黄等。
舌边尖红,苔白、厚腻,脉濡缓或浮数。
治法:清热化湿,透表解肌。
参考方药:甘露消毒丹合柴解肌汤加减。
茵、黄芩根、金银花、连翘、柴胡、梗、藿香、滑石、甘草等。
(2)毒扰气营证(多见于中毒早期)临床表现:再次壮热,汗出热不解,神昏、谵语。
眼黄,尿黄、短赤。
皮肤斑、疹,烦渴,呕吐、上腹痛。
舌红、苔白或黄,脉濡或数。
治法:清气凉营,泻火解毒。
参考方药:清瘟败毒饮加减。
生石膏、黄芩、生地、连翘、紫草、栀子、青蒿、丹皮、水牛角、土茯苓、甘草等。
(3)瘀毒入血证(多见于中毒期)临床表现:壮热不解,上腹痛,黄疸加深,可见躁扰不安或神昏不醒,肌肤瘀斑,吐血、衄血、便血或并见其他出血证,少尿,舌暗红,苔薄或腻,少津,脉细数。
治法:凉血止血,解毒化瘀。
参考药物:犀角地黄汤加减。
水牛角、山栀子、生地黄、赤芍、丹皮、大小蓟、白茅根、紫珠草、侧柏炭、地榆、槐花、仙鹤草等。
(4)阳气暴脱证(多见于休克)临床表现:身热骤降,面色苍白,气短息微,大汗不止,四肢湿冷,烦躁不安或神昏谵语,肌肤斑疹或见各种出血。
舌质淡红,脉微欲绝。
治法:回阳救逆,益气固脱。
参考方药:生脉散合四逆汤加减。
红参(另煎兑入)、麦冬、五味子、熟附子、干、肉桂等。
(5)余邪未净证(恢复期)临床表现:倦怠无力,纳可,思饮,尿黄渐轻。
舌淡、苔厚少津或少苔,脉细、数。
治法:清利余热,益气养阴。
参考方药:茵五苓散加减。
茵、茯苓、泽泻、白术、石斛、麦冬等。
2.辨证选择中成药或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可选择清热解毒、凉血化瘀、益气固脱、醒脑开窍类制剂。
八、出院标准综合评价住院患者病情转归情况以决定出院时间。
建议出院时应符合以下条件:1. 体温正常,临床症状缓解。
2.血液核酸连续检测2次阴性(间隔24小时以上);不具备核酸检测条件者,病程不少于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