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经济全球化的几个理论问题
经济全球化和跨国公司的理论和实践
经济全球化和跨国公司的理论和实践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国际贸易的日益繁荣,经济全球化已成为21世纪最显著的现象之一。
跨国公司作为全球经济的主要推进力量,成为了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经济全球化和跨国公司的理论和实践,包括其定义、原因、优缺点以及影响,以及跨国公司如何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占据主导地位。
一、经济全球化和跨国公司的定义经济全球化是指全球市场的形成和国际贸易的加强,使得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国际贸易更加频繁。
跨国公司,也称为多国公司、国际公司或全球公司,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开展业务的公司。
这些公司在全球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
二、经济全球化和跨国公司的原因经济全球化和跨国公司的兴起和发展有其自身的原因。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包括:(一)科技的进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和技术传播变得更快、更廉价和更容易。
这种科技变革推动了按地理位置分割市场进程的消失,使得跨国公司可以利用新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业务。
(二)资本运动自由化:资本国际流动的自由化促进了金融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跨国公司的兴起和发展。
(三)国际贸易的加强:全球市场的形成和贸易自由化使得企业可以跨国界购买和销售产品,同时也鼓励了跨国公司的扩张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投资。
三、经济全球化和跨国公司的优缺点经济全球化和跨国公司的发展给世界带来了诸多好处,如刺激全球经济增长、改善经济效率、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提高就业率等。
但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和跨国公司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下面我们来一一分析。
(一)优点1. 刺激全球经济增长。
经济全球化将市场扩大到全球范围内,允许企业更广阔的销售渠道和更多的投资机会,进而促进资本和技术的流动。
这不仅可以增加企业的盈利,同时也能够刺激经济增长,促进就业。
2. 提高经济效率。
跨国公司可以利用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使其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和最佳利用。
这可以提高产量,并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使得产品价格更加合理和竞争力更加强大。
经济发展的使用中常见问题解析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经济发展的使用中常见问题解析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各国经济之间的紧密联系让世界变得越来越小。
经济全球化为经济发展带来了众多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
本文将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探讨经济全球化中常见的问题,并分享一些应对这些挑战的方法。
一、经济不平衡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但同时也加剧了经济不平衡的问题。
一些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相对较强,而一些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则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
这种不平衡给后发国家带来了发展压力。
应对方法:1. 加强国际合作:各国应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跨国合作,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以实现更加公平和平衡的全球经济发展。
2. 提升自身实力:发展中国家应加强内部改革,提高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在全球经济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二、贸易保护主义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贸易保护主义的声音也越来越高。
一些国家采取了贸易壁垒、关税提高等保护主义措施,导致全球贸易形势紧张,对全球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应对方法:1. 坚持自由贸易理念:各国应坚持自由贸易的理念,促进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推动贸易壁垒的降低和消除。
2. 加强多边合作:各国应加大对世界贸易组织的支持,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稳定和有效运行。
三、环境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环境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全球气候变化、大气污染、水资源短缺等环境问题对经济发展造成了威胁。
应对方法:1. 推动可持续发展:各国应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推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落实,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2. 加强国际合作:各国应加强环境保护方面的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推动全球环境治理进程。
四、人才流失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人才的跨国流动,但同时也加大了人才流失的压力。
一些发展中国家面临人才流失问题,导致自身创新能力不足。
应对方法:1. 制定人才引进政策:各国应制定相应的人才引进政策,吸引高端人才回流或者留在本国,促进本国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
毕业论文中的经济全球化问题与研究
毕业论文中的经济全球化问题与研究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经济全球化成为一个备受瞩目的话题。
在毕业论文中探讨经济全球化问题和进行相关研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任务。
经济全球化涉及到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全球价值链的构建和全球化市场的形成等多个方面,对于毕业论文中的经济全球化问题与研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经济全球化的定义和历史回顾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在毕业论文中,我们可以首先对经济全球化的定义进行梳理。
随后,回顾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发展,分析全球化在不同阶段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这一部分可以采用对比分析和案例研究的方法,以提供对经济全球化问题的初步认识。
二、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经济全球化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在毕业论文中,我们可以从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多个角度来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
经济全球化对国家经济增长、贸易自由化和跨国投资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同时,全球贫富差距扩大、环境问题加剧等也是需要考虑的方面。
通过数据分析和理论阐述,我们可以客观地评估经济全球化对毕业论文中所涉及问题的影响。
三、经济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面临着独特的挑战。
在毕业论文中,我们可以深入研究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所具备的优势和面临的困境。
我们可以以中国为例,探讨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和影响。
此外,我们还可以考察其他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以全面认识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地位和作用。
四、经济全球化与可持续发展全球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全球热门议题之一,与经济全球化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毕业论文中,我们可以探讨经济全球化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我们可以研究全球化对环境、能源和可持续消费等方面的影响,同时考察国际合作和多边机制在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
这一部分可以采用实证研究和定性分析的方法,以提供对经济全球化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深入认识。
五、经济全球化的前景与挑战在毕业论文中,我们还可以展望经济全球化的未来前景与面临的挑战。
全球化的五个问题
1、全球化是否真的发生了?文章翻译:在本章中讨论的大多数的书籍和文章,简单地认为,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全球化,更加相互关联。
无数的决策者,政论家和学者把它作为不言自明的,全球化实际上是发生了,但却没有提出支持他们的观点的数据(如大前研一1990年,奈斯比特Aburdene1990的)。
比如,政治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罗伯特·赖克(1991),声称“国家经济”正在消失,公司不再有国籍的,只有公司中的人属于这个国家。
然而,这些观点又很多值得怀疑的地方。
也许对全球化持反对态度的争论做出最好的记录的案例是保罗·赫斯特,牛津大学的与政党有联系的政治科学家。
在最近的一本书中,赫斯特和汤普森(1996年,第1-3页18-98)认为,全球化的趋势,作为一个过程,在过去的20年里已经被夸大了:这是在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他们说,外国投资和贸易都集中在所谓的黑社会——西方的欧洲,北美,和日本。
总之,他们认为,经济变得越来越国际化但是并没有越来越全球化。
政治学家罗伯特·韦德(1996年,页66-84)回应:贸易量相对大多数经济体的规模而言较小,(见alsoKrugman 1994年,第146-148页,256-67);国内投资比国外投资的数量要大;跨国公司将资产主要投入在国内;业主,高层管理人员,和R&D的活动也大部分在本国(见也多雷米等1998);世界的广大地区都没有受到全球化的影响,比如,南亚、中亚和非洲的大部分。
对于微弱的全球化的争论是有用的,因为它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纠正,假设有其必然性和不可逆性的全球化的视野和神话。
不过,有两个关键的问题。
首先,针对异质性传播的全球化世界,卡斯特(1996年,第102页)正确地指出,全球经济并不意味着覆盖整个地球。
相反,它仅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某些领域的活动组成(科布林1997年)。
第二个反驳是,对于微弱全球化的观点的支持者的讨论几乎完全集中在经济和金融全球化的各个方面以及对于政治,社会和文化方面的损害。
关于经济全球化的问题
关于经济全球化的问题1.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随着贸易、投资和金融资本国际流动的增加,全球经济无疑正在稳步走向一体化。
消费者们所购买的外国货增多,有越来越多的公司跨国经营,储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多地在边远地区投资。
人们感觉到这个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小,相互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也越来越容易。
对于经济全球化,人们见仁见智,意见颇有不同。
一种看法认为,全球化有可能促进世界各地生产率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这是因为,全球一体化的经济可能会导致各国间劳动分工的改善,从而使低工资国家得以专门从事劳动密集型工作,使高工资国家能够以生产率更高的方式来使用工人。
这样一来,公司所能利用的规模经营的范围就扩大了。
此外,随着全球一体化,资本能够转移到任何提供最多生产性投资机会的地区,而不是被困在国内,投入收益差的项目。
全球化的批评者们是比较悲观的。
他们预言,来自低工资发展中国家竞争的加剧将会破坏就业机会,使今天富裕国家的工资被压低。
各国将纷纷降低工资和税赋,减少福利救济金和对环境的控制,使自己的“竞争力”提高。
竞争压力将使各国政府无力制订自己的经济政策。
批评者还担心,金融市场实力的增强将会造成严重的经济灾难。
1992年和1993年欧洲的货币危机是这样,1994~1995年的墨西哥是这样,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也是这样。
其实,这样的争论自始至终都伴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过程。
全球化是好是坏,绝不是一两句话就可定论的,甚至说,“好”与“坏”根本就不能用来评判这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经济现象。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已成为时代潮流,汹涌澎湃,不可阻挡。
更重要的是,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与世界相关联中生活。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成为当代人经济生活的“情语”。
全球化的概念纷纷出笼还是近一二十年来的事。
有人认为,全球化的概念最早是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前首席经济学家奥斯特雷在90年代初开始使用的,也有人提出,在80年代中期,就有人使用过这个概念。
经济全球化基本问题研究
经济全球化基本问题研究经济全球化基本问题研究引言经济全球化是指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中不同国家的经济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过程。
通过全球贸易、跨国投资、金融流动和人员跨国流动等途径,各国的经济活动密切相连,彼此影响。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经济全球化的基本问题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从经济增长、贫富差距、环境可持续发展以及文化冲突等方面,分析和探讨经济全球化的基本问题。
I. 经济增长经济全球化为各国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和投资机会,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增长。
跨国公司的兴起和全球化的生产链使得资源的配置更为高效,刺激了生产力的提高。
然而,经济增长的不平衡和不可持续性也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基本问题。
全球化导致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更快增长,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则处于相对劣势。
这进一步加大了贫富差距。
II. 贫富差距经济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国际贫富差距。
富裕国家在全球市场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资本和技术更容易流入这些国家,从而实现经济增长。
较贫穷国家由于资源有限、技术落后,难以参与全球市场竞争,进一步拉大了贫富差距。
贫富差距的扩大不仅是一种经济问题,也是一种社会和政治问题,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政治紧张。
III. 环境可持续发展经济全球化对环境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挑战。
全球化促进了资源的全球配置和跨国企业的发展,然而,这也导致了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破坏。
跨国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可能忽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性发展。
全球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问题也与经济全球化密切相关。
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寻找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方式,推动可持续发展。
IV. 文化冲突经济全球化在文化层面也存在一些基本问题,即文化冲突。
全球化使得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更加交流和碰撞,这既带来了文化多样性的发展,也容易导致文化的同化和争端。
不同的文化价值观、社会制度和传统习俗之间的冲突可能引发文化认同危机和社会不稳定。
结论经济全球化作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现象,给世界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经济全球化的几个理论问题
Word文档可进行编辑经济全球化的几个理论问题一、经济全球化得实质(一)经济全球化得涵义对经济全球化得涵义,不管国内依然国外,现在还没有完全一致得界定.不同得国家、组织及学者,从不同得角度作了不同得界定.但经济全球化作为一个客观存在,已为多数学者所认同.经济全球化最一般得含义,是经济活动得全球化扩张和全球化联系,是资本、资源、信息、贸易得全球共享与优化组合.在那个意义上,全球化确实是指商品和服务交易、资本流淌、技术信息传播、消费和生产活动等,在全球范围内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得、相互依靠性日益增强得经济态势.(二)经济全球化得实质有得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在全球范围内得全面推进和空前大进展,因此,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世界经济得全球市场化.也有得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生产得国际化,它使人类社会从“国际贸易”时代进入“国际生产”时代,经济全球化确实是生产得全球化.还有得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得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全球化.应当讲,经济全球化是一种有着多方面和多层次内涵得复杂社会经济现象.一方面,它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现代科学技术进展得必定结果和客观要求,是商品和生产跨越国界进展得结果;另一方面,迄今为止得经济全球化,又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向全球扩展有紧密得联系.当前得经济全球化,在非常大程度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向全球扩展得产物.从生产力进展角度看,经济全球化同科技革命、信息产业等得进展有着紧密得联系.wCOm由于全球信息系统专门是互联网得迅速进展,新得全球化进程正在实现.从生产关系得角度看,到目前为止,经济全球化确实又是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全球扩张同时并进.作为人类社会生产力进展得产物,经济全球化有促进和符合社会生产进展得历史进步性.但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全球得扩张,它又有利于发达国家维持世界经济得旧秩序.经济全球化给发达国家和进展中国家带来得是不均等、不公正得竞争机会.由于发达国家是全球经济自由化得要紧推动者和全球化“游戏规则”得要紧制定者,因此,经济全球化得本质是在科技革命推动基础上,在西方发达国家推动下得市场机制自发作用得过程.在那个过程中,由于不存在谈判得机制,因此,其成本和收益得分配是由市场竞争来决定,而如此得分配注定是不平等得.二、经济全球化得形成机理及特征(一)经济全球化得形成机理1现代信息技术是推动经济全球化得物质基础.目前得经济全球化,有着重要得物质技术基础,这确实是代表当代最新科技得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得进步,落低了企业得远距离操纵成本.关于一个现代企业来讲,其经济得活跃程度,表现为企业得经济活动半径,是与其所有权操纵得成本呈负相关关系得.远距离操纵成本,要紧是信息成本.由于多媒体技术得进展与因特网得诞生,使这种成本大幅度落低,以至于从理论上来讲,关于任何有能力进行全球扩张得企业,它得活动范围都能够达到全球各地.2世界各国经济体制得趋同,消除了经济全球化得体制障碍.当今世界各国得经济体制趋同态势是明显得:打算经济体制国家得经济体制转型;进展中国家得对外开放;发达国家得经济体制得进一步自由化.从20世纪中期开始,实行打算经济体制得苏东国家先后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但当时得情况是,不仅缺少外部资源得支持,而且缺乏可借鉴得国际经验,最终导致了改革得失败.中国得改革之因此能够成功,其中重要得一条是由于实行改革和开放并举得战略.而且,在改革中促开放,在开放中促改革,中国得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形成.近几十年,采取不同得对外开放战略得进展中国家,其经济进展得实践差不多讲明了咨询题.3微观经济主体得趋利动机,是促使经济全球化得差不多动因.商品与要素价格在全球不同地区得差异,被人们称之为“区位优势”.区位优势得客观存在,为企业在全球范畴内得“套利”活动提供了空间.因此,便有了对外投资、技术转让以及企业生产过程得分解与全球配置.在这种微观主体世界范围内得套利活动中,跨国公司逐渐扮演了主角.这是因为跨国公司本身具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所有权优势,使跨国公司能够凭借其独有得知识产权、技术诀窍、治理战略以及资金实力:一方面,利用进展中国家低成本得生产要素,将产品销售到价格更高得市场上进行套利;另一方面,将巨额剩余资本转向资本稀缺、投资回报率高得进展中国家进行资本套利.而内部化优势,又使得跨国公司能够将生产和销售活动按照最有利得区位优势配置于世界各地,并将每一个分支机构及其所联系得企业在职能专门化得情况下,组成一个一体化得网络,通过在世界各地得生产、销售等活动而服务于母公司得进展战略.如此做得结果是,国际范围得分工与协作实际上变成了跨国公司内部得分工与协作.当跨国公司利用优势而大举进行全球性套利活动得时候,其客观得效应便是推动了经济得全球化进展.(二)经济全球化得新特征1它以全球性得市场经济为特征.世界除个不国家外,都在为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而努力,这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统一得经济体制基础.2新一轮科技信息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信息——技术基础.新得信息技术革命使世界缩小成为“地球村”,使商品和资本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流淌.这使建立在新得信息技术基础上得产业成长和产业转移速度加快.3现代经济全球化是以跨国公司为中心得三种资本形态完备得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已走过了两个时期:商业资本全球化和借贷资本全球化.二战后其差不多特点是以跨国公司为中心得产业资本全球化,形成直截了当得资本投资市场,并进一步带动了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得全球化.从那个意义上讲,现代经济全球化事实上确实是上述三种资本形态得全球化.4在有形商品和生产全球化接着进展得同时,无形得信息和金融全球化来势更加迅猛.经济全球化得要紧形式不仅从贸易转向直截了当投资,而且进一步转向间接投资和对地产、信息、金融业得直截了当投资.金融一体化加快了资本转移,活跃了金融经济,在经济全球化中得作用越来越重要.5经济全球化是在国际旧秩序没有全然改变得情况下形成和进展得.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有可能加速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得自由流淌和优化配置;另一方面,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得经济全球化不可幸免地将资本主义固有得矛盾扩展到全球,造成南北矛盾、贫富分化、环境退化等严峻咨询题.三、当前经济全球化得制度和规则安排当前经济全球化得制度和规则安排,既不同于过去得单极霸主制,又没有达到对称制得要求,可视为发达国家霸主制,表现在:1全球经济得游戏规则,仍然以发达国家得利益为核心,许多制度安排未将进展中国家考虑到里面去,如80年代关于国际流淌资本风险监管得新制度只安排到十国集团.目前,经济全球化得规则和制度安排,从全然上讲,是由各国得力量对比决定得.如此,在世界范围内,国际规则得形成过程变成了发达国家集团同进展中国家得相互博弈过程.发达国家通过七国首脑会议(后八国首脑会议)或欧盟如此得组织在其内部形成共同得规则,并凭借实力优势,将它们共同得内部规则延伸为世界通行得规则,主导着国际制度.2国际组织在促进各国经济联系加强得同时,并没有寻到一条习惯经济全球化进展得模式.因此,传统国际经济组织在全球化背景下得作用在不断下落,要求它们进行改革得呼声越来越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面对日益全球化得资本,调控已显力不从心.wto得产生,使人们看到了一线盼望,但它以西方新自由主义为指导原则得做法,将人为地增加进展中国家参与全球化得风险.3全球一体化程度低于区域一体化程度,同时区域间一体化得进展也是不平衡得.全球缺乏统一得、一体化得规则.在这种情况下,发达国家与进展中国家相比较,它们驾驭经济全球化得能力更高,反应更快,它们得政策选择为进展中国家所模仿.但因两类国家制度建设上得差异,造成同样得政策选择,其效果却存在极大差异.4全球经济一体化规则,最终妨碍经济全球化得利益分配.这种分配规则是否合理、公平,要考虑到资源得初始配置情况.然而,作为这一规则得要紧倡导者——发达国家,非常少考虑到由历史缘故造成得资源配置初始状况得不平等,专门是发达国家与进展中国家之间得这种初始不平等. 四、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和进展中国家得妨碍毋庸置疑,经济全球化并不代表每个国家都能从中受益,它取决于国际制度和规则,因为制度和规则决定了经济全球化中利益分配和成本得分担.在现行得国际制度下,发达国家和进展中国家作为两种不同类型得国家,经济全球化给他们带来得妨碍是不同得.(一)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得妨碍在西方化得国际规则体系和国际体制下,西方发达国家能够极大地发挥其优势而将其劣势爱护起来,从而能够分得更多得利益和承担更少得成本.1国际通行得制度是由发达国家主导得,国际规则在非常大程度上体现了其国内规则得特点,不存在与国外规则得严峻冲突.如此,当发达国家得企业、政府及其他经济主体在世界市场上开展活动时,就可不能面临规则得冲突及由此产生得不确定性和风险,无需承担过多得制度变迁成本,减少交易成本,在经济全球化中猎取更多得利益.2因为主导着国际制度,发达国家能够使其他国家承担更多得来自内外制度冲突得不确定性和成本,从而转嫁成本,规避风险.3发达国家通过国际制度、规则极大地发挥了其优势和爱护其劣势.世贸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后,发达国家能够利用其主导得世贸规则,打开不国得金融市场、服务市场等.而关于纺织服装这一进展中国家具有传统优势得领域,却给予发达国家十年得时刻以消除“多种纤维协定”得配额.4世界经济中得“集权”效应(财宝自分配得效应).不管是金融投资依然商品得生产、推销、全球化,都意味着把决策权上缴给超大规模得跨国公司、跨国银行、对冲基金和共同基金等全球性得企业和机构.而跨国公司得扩张又造成了垄断竞争或寡头垄断得市场结构.1997年,世界上前100家大跨国公司得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得1/3,而跨国公司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得贸易额又占世界贸易总额得1/3.据联合国《世界投资报告》可能,约70%得国际技术支付是在跨国公司内部进行得,世界上要紧产品和服务得交易价格,差不多上是由发达国家得跨国公司操纵得.他们往往通过操纵产量从而使自己产品价格高于边际成本.如微软公司对视窗产品价格得妨碍.由于发达国家所具有各种优势,使得发达国家能够从全球化中获得远比进展中国家多得多得利益.(二)经济全球化对进展中国家得妨碍经济全球化对进展中国家得妨碍具有两重性:一方面,确实给进展中国家带来了巨大得收益和潜在得巨大机会;另一方面,它们不得不同意发达国家主导国际制度和规则得现状,从而在全球化得利益分配和成本分担中处于不利地位.这是因为:1国内制度尚不稳定,尚在变革之中,没有现成得能够驾驭全球化得制度手段,在融入全球化得进程中就要承担重多得制度变迁成本.2发达国家对国际制度得主导,使进展中国家面临更多得内外制度冲突得不确定性,从而增加交易成本.3世界经济中生产过剩效应得妨碍.从供给方面看,经济全球化使得越来越多得进展中国家加入到传统制成品得生产行列中来,从而造成该类产品供给得急剧增加;从需求方面看,随着世界经济步入信息经济时代,人们对传统制成品得需求不断下落,其收入弹性已呈递减趋势.结果,传统制成品专门是劳动密集型得制成品,出现全球性得生产过剩效应.进展中国家得贸易条件会恶化,贸易利益也会随之流失.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和进展中国家形成非对称得冲击效应,使得进展中国家在参与全球化得同时,要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得利益,就要实行动态比较优势战略.如在增大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得同时,尽快扶持高科技产业得出口与对外投资,调整产业结构,提升本国得国际竞争力.同时,要积极参加多边组织和国际组织,尽力扩大本国在全球化过程中得发言权和妨碍力.五、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中国经济差不多逐步融入到世界经济之中.然而,由于中国总体上和其他进展中国家一样,同处在国际分工得不利地位,再加上国内体制改革不到位和经济上存在结构性咨询题,因此经济全球化浪潮给中国带来机遇得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不利得冲击.(一)体制冲击中国现行得体制与全球化所要求得结构调整是不相习惯得.要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国地点分割得市场体系与经济全球化是不相习惯得.其次,在微观层次上,由于国有企业数量过多和大多缺乏退出机制和创新机制,也使得中国得经济结构呈现出明显得刚性特征.最后,由于中国得企业制度尚不够自由,奇高得开业费用(包括货币得与时刻得),限制了有创新能力得企业家脱颖而出,这也在非常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经济结构得调整.要解决体制上得咨询题,关键在于政府要下决心退出市场活动,真正实现政府、市场与企业之间得社会分工.(二)贸易冲击贸易冲击来源于一种不具有国际竞争力得经济结构.中国目前得经济结构就具有如此得特征.中国经济是一个典型得二元结构经济:一方面,是东部沿海较为发达得都市化、工业化经济;另一方面,是中西部比较落后得、以农业为主得乡村经济.在这种二元得经济结构下,一般而言,中国得劳动密集型得制成品仍然具有强大得国际竞争力.然而,受二元经济结构得制约,中国劳动密集型得制成品生产至今仍然要紧分布在劳动成本相对较高得沿海发达地区,这就大大落低了中国出口产品得国际竞争力.针对来自于经济全球化得贸易冲击,中国需要通过开发中西部来实现产业梯度大转移.借助于产业得梯度转移,东部能够参加更高层次得国际分工,同时因为其成本远低于发达国家而具有竞争力.与此同时,那些转移到中西部地区得传统产业也会因为成本得落低而增强其国际竞争力.(三)储备冲击中国差不多加入了wto.然而,在中国参加wto得最初这段时刻里,难免要受到来自于外部得冲击.中国得贸易流量势必会增加,不管是进口商品得流量依然出口商品得流量,都会因为关税得下落而趋于增长.然而,由于进口(也确实是需求)得增加不存在时滞,而出口(也确实是供给)得增加是有时滞得,因此,在短期内便有可能发生储备外流得冲击.针对来自于国际储备方面得冲击,能够采取人民币贬值或开放资本项目得方法予以缓解.至于人民币汇率贬值得机制,能够是现行治理浮动汇率制度下得官方贬值,也能够是变现行汇率制为浮动汇率制后得市场调整.另外,还能够通过开放资本项目,用资本项目得顺差来弥补经常项目得冲击.为了安全地运用以上两种方法来缓解储备冲击,深化国内金融体系得改革是必要得前提预备.。
请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参考答案
请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参考答案论述题: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影响,这个大变局正在加速变化。
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
在这样背景下,我国顺应历史潮流,继广交会之后,于2021年9月4日举办了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并且在11月,如期举办了第三届进博会。
中国以一系列全方位、立体式的对外开放行动,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交流平台。
请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100分)参考答案1: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
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冷战结束,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跨国公司规模不断扩大,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突出表现为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和配置,各国经济相互影响加深,联动性增强。
与此同时,我们应清醒地看到,全球化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国家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
由于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的差距及现有国际经济秩序的不合理,全球化的“红利”并未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公平分配。
发达国家在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等方面都占据明显优势,掌握着制定国际经济“游戏规则”的主导权,是全球化最积极的推动者和最大受益者。
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处于相当不利的地位。
通过参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虽可能获得一定的外资、市场、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加快经济发展,但受全球化的负面影响很大。
九十年代特别是近几年,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
发展中国家经济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巨大压力和严重挑战。
最不发达国家经济每况愈下。
联合国计划开发署《人类发展报告》显示,全球化趋势使穷者更穷,富者更富。
亚洲金融危机引发全球性金融动荡,表明现行的国际经济秩序越来越不能适应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
改革旧的国际金融体制、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日益成为国际社会面临的紧迫课题。
我们认为,全球化的经济需要全球性的合作。
国家不论大小、贫富、强弱均有平等参与国际经济事务的权利,“游戏规则“的制定与修改不能由少数国家或国家集团说了算。
经济全球化的几个理论问题
关 关 系 的 。 距 离 控 制 成 本 , 要 是 信 息 成 本 。 于 多 媒 体 技 远 主 由
术 的 发 展 与 因 特 网 的 诞 生 , 这 种 成 本 大 幅 度 降 低 , 至 于 使 以 从 理 论 上 来 讲 , 于 任 何 有 能 力 进 行 全 球 扩 张 的 企 业 , 的 对 它
有 促 进 和 符 合 社 会 生 产 发 展 的 历 史 进 步 性 。 作 为 资 本 主 义 但 生 产 方 式 向 全 球 的 扩 张 , 又 有 利 于 发 达 国 家 维 持 世 界经 济 它 的 旧 秩 序 。 济 全 球 化 给 发 达 国家 和 发 展 中 国 家 带 来 的 是 不 经 均 等 、 公 正 的竞 争 机 会 。 不 由 于 发 达 国 家 是 全 球 经 济 自 由 化 的 主 要 推 动 者 和 全 球 化 “ 戏 规 则 ” 主 要 制 定 者 , 此 , 济 全 球 化 的 本 质 是 在 游 的 因 经 科技革命 推动 基础 上 , 西方 发达 国家推 动下 的市场 机制 自 在 发 作 用 的 过 程 。在 这 个 过 程 中 , 于 不 存 在 谈 判 的 机 制 , 由 所 以 , 成 本 和 收 益 的 分 配 是 由 市 场 竞 争 来 决 定 , 这 样 的 分 其 而 配注定 是不平 等的 。 二 、 济 全 球 化 的 形 成 机 理 及 特 征 经
时 , 产 生 着 不 同程 度 的 冲击 。 所 以 , 析 经 济 全 球 化 的 实 质 , 究 其 生 成 机 制 及 其 特 征 , 解 经 济 全 球 化 的 规 则 和 制 度 安 排 , 也 分 研 了 明确 经 济 全 球 化 对 发 达 国 家 和 发 展 中 国 家 的 不 同影 响 等 , 我 们 很 好 地 利 用 两 个 市 场 、 种 资 源 , 正 融 人 世 界 经 济 大 循 环 对 两 真 , 具 有 重要 的 战 略 意 义 。
请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论述题: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影响,这个大变局正在加速变化。
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
在这样背景下,我国顺应历史潮流,继广交会之后,于2020年9月4日举办了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并且在11月,如期举办了第三届进博会。
中国以一系列全方位、立体式的对外开放行动,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交流平台。
请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100分)参考答案1:1、经济全球化的内涵: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20世纪末期,随着新技术革命蓬勃兴起,社会生产力得到巨大提高,国际分工进一步加强,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已从仅有的商品交换广泛渗透到生产协作,技术、信息交流,资金融通和劳务合作等各个领域.可以说,各国经济日益融合成一个全球经济的整体.任何国家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各个国家.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的某种变动,都难免会波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2、经济全球化的成因:从根本上说,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大势所趋.但具体来看,又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高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越来越多的国家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和市场经济,是经济全球化的政策保障;国际贸易、投资自由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动因,企业经营国际化,特别是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扩张,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3、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标志:首先,是世界经济的信息化.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电脑和其他信息技术设备大量普及,互联网络迅速发展到全世界,把全球的经济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目前,不仅信息产业本身已成为一个庞大的新产业,而且许多国家的经济和整个世界经济都已经或正在实现信息化.其次,是世界经济的市场化.随着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国际分工愈益深化.4、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度和渗透性越来越强,任何国家要想置身于这一潮流之外而求得较快发展是不可能的.就整个世界经济而言,经济全球化要求各国间加强经济协调与合作,从而能缓解经济发展中的重重困难,能完成一国力量所难以承担的重大发展项目;经济全球化也意味着有可能实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合理、有效的配置,有利于各国经济实现优势互补,实现全球范围的专业化协作. 一方面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有利于吸引外资,弥补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有利于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开拓国际市场。
经济全球化理论解析
经济全球化理论解析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呈现出日益密切的趋势。
经济全球化作为一个重要的理论概念,涉及国际贸易、跨境投资、国际金融等多个方面。
在本文中,将对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原因、影响以及争议等进行深入解析。
一、经济全球化的概念经济全球化是指跨越国家和地区边界,利用现代交通、通信和信息技术,实现商品、资本、劳动力和知识等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交易的过程。
它打破了国家经济的封闭性,促使各国经济相互交融、相互依存。
二、经济全球化的原因1. 技术进步:现代交通、通信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跨国交流与合作变得更加便捷,降低了交易成本,促进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
2. 自由化改革:许多国家在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相继进行了经济自由化的改革,降低了贸易壁垒和投资限制,促进了全球化进程。
3. 大规模投资:跨国公司的兴起和扩张,推动了资本的全球流动。
此外,国际金融机构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存在也促进了资源的全球配置。
三、经济全球化的影响1. 经贸合作:经济全球化加强了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促进了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
国际贸易的增加有助于提升各国的经济效益和综合实力。
2. 劳动分工:全球化使得不同国家在劳动分工方面更加专业化,形成全球价值链。
比如,某些国家主要从事低技术劳动,而其他国家则专注于高技术产业。
3. 跨国公司的兴起:跨国公司作为全球化进程的推动者和受益者,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经营活动,促进了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发展。
4. 经济增长:全球化为各国提供了更大的市场和投资机会,促进了经济增长。
同时,国际间的相互依赖性也使得各国受到经济周期和风险的传染。
四、经济全球化的争议1. 贫富差距:全球化使得经济增长不均衡,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加剧了社会不平等。
2. 就业问题:全球化使得劳动力市场更加竞争激烈,一些传统产业的转移导致了大量失业和工资下降的问题。
3. 环境压力:全球化加剧了资源和环境的负荷,一些跨国公司在外国开展生产活动时,可能忽视了环保要求。
关于经济全球化问题重点
关于经济全球化问题一、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它是指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而出现的生产要素跨国流动和配置的趋势,它包括生产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和金融的全球化等许多方面的内容。
二、经济全球化形成的过程、原因和趋势1、过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的向外扩张,商品等生产要素越来越多地跨出国门,先是向邻近地区,然后向全世界流动,在全球范围内构成相互交叉的经济联系的网络。
结果,世界经济不但越来越国际化,而且越来越全球化了。
经济全球化的形成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科技的进步,特别是80年代末以来信息技术的发展。
当代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技术的不断进步是经济全球化的物质基础。
二是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改革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它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统一市场体制和基础。
对于经济全球化开始于何时,目前有各种不同的看法。
较为普通的看法认为,经济全球化是80年代末,特别是90 年代以来的新事物。
①、90年代以来的经济全球化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有着紧密的联系。
②、它是以全球性的市场经济为基础。
③、跨国公司、跨国银行和资本跨国流动得到空前发展,以至于有人认为,人类社会已从“国际贸易”时代进入“国际生产”时代。
④、在有形的商品和生产全球化发展的同时,金融全球化的来势更加迅猛,金融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⑤、经济全球化出现进一步加快趋势。
2、原因:从根本上说,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但具体来看,又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①高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物质基础;②越来越多的国家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和市场经济,是经济全球化的政策保证;③国际贸易、投资自由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动因;④企业经营国际化,特别是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扩张,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3、趋势:上个世纪曾出现过三次大灾难:两次世界大战和一次经济大危机,这是对经济全球化的反动。
20世纪的最后50年,是人类创造财富最多的时期,成就应归功于经济一体化。
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理论与实践
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理论与实践经济全球化理论与实践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由于科技进步、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国家间贸易和投资壁垒的逐渐降低,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也愈发显著。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一、经济全球化的理论基础1. 互惠理论互惠理论认为,国际间进行贸易和投资是基于相互依存和相互利益的。
各国可以通过开放市场、自由贸易和资本流动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效率的提升。
2. 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不同国家具备不同的生产要素和技术环境,应该专注于自己相对擅长的领域进行生产,然后通过贸易和投资来获得其他国家的产品和服务,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3. 国际商业周期理论国际商业周期理论认为,全球经济发展存在着周期性波动。
各国之间通过经济全球化可以实现风险的分散和经济波动的稳定,促进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
二、经济全球化的实践1. 跨国公司的崛起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兴起并扮演着重要角色。
这些公司利用先进技术和全球化的供应链网络,实现在多个国家之间的资源配置和市场开拓。
2. 跨国贸易的增长经济全球化使得国际贸易变得更加便利,贸易额度显著增长。
各国之间通过互通有无的贸易活动,实现了资源和市场的互补,促进了全球贸易的繁荣发展。
3. 跨国投资的加大经济全球化加强了跨国投资的活动。
各国之间的资本可以通过投资活动在全球范围内流动,涉及到公司收购、房地产投资等领域。
跨国投资的增加为全球经济注入了新的动力。
4. 国际金融市场的融合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国际金融市场的融合。
各国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国际市场进行融资和投资,国际间的金融交流也变得更加频繁。
这种融合促进了全球资本的流动和金融市场的发展。
三、经济全球化的影响1. 经济增长的推动经济全球化为各国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与挑战,激发了经济增长的活力。
通过参与全球分工和合作,各国可以分享全球经济发展带来的利益,推动自身经济的持续增长。
经济全球化的理论与实践
经济全球化的理论与实践第一章经济全球化的概念经济全球化是指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资本、商品、劳务和技术跨越国界,形成一种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联系和交互作用。
在不断推进的信息技术和交通运输技术的支持下,经济全球化已成为21世纪全球经济的主要趋势。
第二章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全球化并非是一个新的概念,其起因可以追溯到16世纪的殖民时期,当时欧洲国家遍及非洲、亚洲和美洲等地区,开展贸易活动并带来了殖民主义的影响。
但是,真正进入全球化时代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当时全球市场的进入和自由贸易的促进带来了资本流动和全球化的趋势。
第三章经济全球化的理论1. 贸易自由主义:贸易自由主义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理论基础之一。
它主张国家应该开放市场,减少贸易壁垒和政府干预,以促进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从而实现全球经济繁荣。
2. 新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理论认为,市场经济是最有效的机制,可以满足消费者需求,确保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和效率。
它主张除了市场竞争以外,没有其它方式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经济繁荣。
3. 全球流动性观点:全球流动性观点主张,当前的全球经济已经超出了国家的范畴,资金、货物和服务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流动。
因此,它主张会计准则的统一、货币政策的协调和全球金融机构的监管。
第四章经济全球化的实践1. 跨国公司: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代表,它们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业务,向不同国家的市场供应产品和服务。
跨国公司通过跨国投资,带动了全球投资的加速,并成为各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 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是两个或多个国家之间签署协议,取消禁运和关税,从而促进自由贸易的区域。
通过形成自由贸易区,各国可以享受相互贸易和投资的优势,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和提高生活水平。
3. 全球化的影响:经济全球化对全世界的影响很大。
它可以促进资本和人力资源的流动,加速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刺激经济增长和就业率的提高。
然而,也可能会导致贫富差距的扩大,增加社会失衡和不稳定,还可能导致一些国家的主权被侵犯。
关于经济全球化的问题
关于经济全球化的问题1.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随着贸易、投资和金融资本国际流动的增加,全球经济无疑正在稳步走向一体化。
消费者们所购买的外国货增多,有越来越多的公司跨国经营,储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多地在边远地区投资。
人们感觉到这个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小,相互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也越来越容易。
对于经济全球化,人们见仁见智,意见颇有不同。
一种看法认为,全球化有可能促进世界各地生产率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这是因为,全球一体化的经济可能会导致各国间劳动分工的改善,从而使低工资国家得以专门从事劳动密集型工作,使高工资国家能够以生产率更高的方式来使用工人。
这样一来,公司所能利用的规模经营的范围就扩大了。
此外,随着全球一体化,资本能够转移到任何提供最多生产性投资机会的地区,而不是被困在国内,投入收益差的项目。
全球化的批评者们是比较悲观的。
他们预言,来自低工资发展中国家竞争的加剧将会破坏就业机会,使今天富裕国家的工资被压低。
各国将纷纷降低工资和税赋,减少福利救济金和对环境的控制,使自己的“竞争力”提高。
竞争压力将使各国政府无力制订自己的经济政策。
批评者还担心,金融市场实力的增强将会造成严重的经济灾难。
1992年和1993年欧洲的货币危机是这样,1994~1995年的墨西哥是这样,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也是这样。
其实,这样的争论自始至终都伴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过程。
全球化是好是坏,绝不是一两句话就可定论的,甚至说,“好”与“坏”根本就不能用来评判这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经济现象。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已成为时代潮流,汹涌澎湃,不可阻挡。
更重要的是,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与世界相关联中生活。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成为当代人经济生活的“情语”。
全球化的概念纷纷出笼还是近一二十年来的事。
有人认为,全球化的概念最早是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前首席经济学家奥斯特雷在90年代初开始使用的,也有人提出,在80年代中期,就有人使用过这个概念。
浅论中学生必须弄清的经济全球化的几个问题
浅论中学生必须弄清的经济全球化的几个问题【摘要】经济全球化(EconomicGlobalization)是当代世界经济的最显著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起根本作用的力量是生产力,是一个逐渐的发展过程。
进入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时代,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般的,我们可以从不同层次不同地域不同领域更全面地了解现阶段经济全球化发展水平;当然,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全球化也是一把“双刃剑”。
目前看来,经济全球化所显示出的强大威力,已经对世界各国经济、政治、军事、社会、文化,甚至包括思维方式等,各方面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人类正处在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时代。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全球化发展水平“双刃剑”经济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是当代世界经济的最显著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从根本上说,它是人类社会生产力与国际社会之间分工的高度发展的产物,即它要求生产要素进一步超越民族与国家疆界限制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通。
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定义为: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商品、劳务、技术、资金等各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配置,使各国各地区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
简单的说,也就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
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起根本作用的力量是生产力。
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推动经济走向全球化,最明显地表现在生产工具的变革、能源的转换以及交通工具和基础设施的现代化。
特别是信息网络拓展和催生了多种新的经济交往领域,如电子商务、各种金融服务、跨国企业网络等,进一步推动了全球商品贸易、资本流动、跨国投资和国际生产。
所以从根本上说,生产力乃是社会走向全球化的动力。
其实经济全球化并不是现代才出现的,而是有着一个逐渐的发展过程。
从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历程来看,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近代以来由于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逐渐形成统一整体“全球统一市场”(即世界市场)的过程;另一方面,近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建立起规范各种经济行为的全球性规则,并以此为基础逐渐建立经济运行的全球通用机制。
经济全球化的理论与实践探究
经济全球化的理论与实践探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加速推进,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了当代全球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趋势。
经济全球化带来了很多好处,例如促进了国际贸易、降低了生产成本等,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贫富差距的扩大和环境污染等。
本文将对经济全球化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探究。
一、经济全球化的理论自从经济学家罗伯特.凯诺威在1983年提出了“全球化”这个术语以来,该术语在国际上广泛流传。
然而,经济全球化并不是一种完全新的现象,它源于19世纪初期,当时欧洲和美国的企业开始拓展到世界各地。
到了20世纪,全球经济变得更加紧密,复杂因素更多,全球化开始进一步推进。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理论包括国际分工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和资本国际化理论等。
1. 国际分工理论国际分工理论是由亚当·斯密(Adam Smith)首先提出的,主张各个国家应该出产它们有比较优势的东西,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效率和经济效益。
例如,如果某个国家的生产成本相对于其他国家更低,那么这个国家就有比较优势,并且应该集中生产这种商品,然后出售给其他国家。
以此来获得更多的收益。
2. 竞争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是由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在1980年代提出的。
该理论主要关注企业在竞争中获得优势的方式,基本上强调企业需要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产品质量和创新水平等。
同时,竞争优势理论也认为一个企业所处的国家也能够获得优势,这通常是因为该国家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政策环境,使得企业更加容易取得优势。
3. 资本国际化理论资本国际化理论是指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投资活动,这产生了一种新的经济力量,即跨国公司。
这些公司可以获得新的投资机会,实现更高的效益和成长,同时也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分工合作。
二、经济全球化的实践一些发展中国家正在积极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这些国家借助国际市场来促进自己经济的发展。
尽管经济全球化已经有了很多积极的效果,但是也存在很多负面影响。
经济全世界化的几个理论问题
经济全世界化的“陷阱”分析———兼谈我国政府的计谋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冷战”终止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转变,经济全世界化日趋成为现今世界经济进展的历史潮流。
发达国家自没必要说,它们已经成为经济全世界化的主体与首推者,而进展中国家也愈来愈多地加入全世界化的潮流,希冀以此推动本国经济的进展。
但笔者在此所要涉及的一点是:进展中国家请走好,当心经济全世界化的“陷阱”。
这似乎是盛世危言、不合时宜的,但亚洲金融危机的事实却印证了那个道理,因为从必然意义上讲,亚洲金融危机正是经济全世界化的结果。
一、从进展中国家角度看经济全世界化所谓经济全世界化是指随着全世界科学技术的高度进展,世界各国经济显现的彼此依存、彼此渗透的一种新的经济现象。
经济全世界化相关于非经济全世界化而言,是一种制度创新,该制度的形成是缘于它能提供的相关于非经济全世界化更多的实际和潜在的利益。
在这种制度框架下,国家经济主体的视野已再也不局限于本国一隅,而是能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求资源优势,并进行配置。
在经济现实中,咱们也看到:参与经济全世界化的国家日趋享受到由经济全世界化所带来的高质量的物质产品、高素养的无形效劳,日趋享受到由经济全世界化所带来的高效、利润和进展机遇。
但咱们还应看到另一面,即经济全世界化不仅能够带来诸多益处,同时也能带来坏处,乃至能形成经济全世界化的“陷阱”。
因为发达国家经济起飞的进展途径和最近几年来进展中国家经济全世界化的实践告知咱们,经济全世界化并非“救世良药”,若是用“剂”不妥,乃至能成为经济进展中的“陷阱”,乃至引发经济危机,致使经济全面衰退。
(一)发达国家在赶超进展时期的途径启发经济全世界化的首推者是西方发达国家,但这是不是意味着:西方发达国家是依托经济全世界化而进入发达国家之列呢?其实不然。
以美德两国为例,事实上,它们在经济起飞时期都推行了爱惜国内市场的政策,只是随着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乃至能与发达国家对抗时,其贸易政策才发生相应转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全球化的几个理论问题
'一、
全球化的实质
\xa0(一)经济全球化的涵义
\xa0对经济全球化的涵义,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现在还没有完全一致的界定。
不同的国家、
及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作了不同的界定。
但经济全球化作为一个客观存在,已为多数学者所认同。
经济全球化最一般的含义,是经济活动的全球化扩张和全球化
,是资本、资源、信息、贸易的全球共享与优化组合。
在这个意义上,全球化就是指商品和服务交易、资本流动、技术信息传播、消费和生产活动等,在全球范围内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相互依赖性日益增强的经济态势。
\xa0(二)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xa0有的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全面推进和空前大,因此,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世界经济的全球市场化。
也有的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生产的国际化,它使人类
从“国际贸易”时代进入“国际生产”时代,经济全球化就是生产的全球化。
还有的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化。
\xa0应当说,经济全球化是一种有着多方面和多层次内涵的复杂社会经济现象。
一方面,它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客观要求,是商品和生产跨越国界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迄今为止的经济全球化,又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向全球扩展有密切的联系。
当前的经济全球化,在很大程度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向全球扩展的产物。
从生产力发展角度看,经济全球化同科技革命、信息产业等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由于全球信息系统特别是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新的全球化进程正在实现。
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到目前为止,经济全球化确实又是同资本主义生
产方式全球扩张同时并进。
作为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经济全球化有促进和符合社会生产发展的历史进步性。
但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全球的扩张,它又有利于发达国家维持世界经济的旧秩序。
经济全球化给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是不均等、不公正的竞争机会。
\xa0由于发达国家是全球经济自由化的主要推动者和全球化“游戏规则”的主要制定者,因此,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在科技革命推动基础上,在西方发达国家推动下的市场机制自发作用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不存在谈判的机制,所以,其成本和收益的分配是由市场竞争来决定,而这样的分配注定是不平等的。
\xa0二、经济全球化的形成机理及特征
\xa0(一)经济全球化的形成机理
\xa0 1.现代信息技术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物质基础。
目前的经济全球化,有着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这就是代表当代最新科技的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进步,降低了企业的远距离控制成本。
对于一个现代企业来说,其经济的活跃程度,表现为企业的经济活动半径,是与其所有权控制的成本呈负相关关系的。
远距离控制成本,主要是信息成本。
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因特网的诞生,使这种成本大幅度降低,以至于从理论上来讲,对于任何有能力进行全球扩张的企业,它的活动范围都可以达到全球各地。
\xa0 2.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趋同,消除了经济全球化的体制障碍。
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体制趋同态势是明显的:
经济体制国家的经济体制转型;发展中国家的对外开放;发达国家的经济体制的进一步自由化。
从20世纪中期开始,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苏东国家先后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
但当时的情况是,不仅缺少外部资源的支持,而且缺乏可借鉴的国际
,最终导致了改革的失败。
中国的改革之所以能够成功,其中重要的一条是由于实行改革和开放并举的战略。
而且,在改革中促开放,在开放中促改革,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形成。
近几十年,采取不同的对外开放战略的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发展的
已经说明了问题。
\xa0 3.微观经济主体的趋利动机,是促使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动因。
商品与要素价格在全球不同地区的差异,被人们称之为“区位优势”。
区位优势的客观存在,为企业在全球范畴内的“套利”活动提供了空间。
于是,便有了对外投资、技术
以及企业生产过程的分解与全球配置。
在这种微观主体世界范围内的套利活动中,跨国公司逐渐扮演了主角。
这是因为跨国公司本身具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
所有权优势,使跨国公司可以凭借其独有的知识产权、技术诀窍、
战略以及资金实力:一方面,利用发展中国家低成本的生产要素,将产品销售到价格更高的市场上进行套利;另一方面,将巨额剩余资本转向资本稀缺、投资回报率高的发展中国家进行资本套利。
而内部化优势,又使得跨国公司能够将生产和销售活动按照最有利的区位优势配置于世界各地,并将每一个分支机构及其所联系的企业在职能专门化的情况下,组成一个一体化的
,通过在世界各地的生产、销售等活动而服务于母公司的发展战略。
这样做的结果是,国际范围的分工与协作实际上变成了跨国公司内部的分工与协作。
当跨国公司利用优势而大举进行全球性套利活动的时候,其客观的效应便是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发展。
\xa0(二)经济全球化的新特征
\xa0 1.它以全球性的市场经济为特征。
世界除个别国家外,都在为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而努力,这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统一的经济体制基础。
\xa0 2.新一轮科技信息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信息——技术基础。
新的信息技术革命使世界缩小成为“地球村”,使商品和资本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流动。
这使建立在新的信息技术基础上的产业成长和产业转移速度加快。
\xa0 3.现代经济全球化是以跨国公司为中心的三种资本形态完备的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已走过了两个阶段:商业资本全球化和借贷资本全球化。
二战后其基本特点是以跨国公司为中心的产业资本全球化,形成直接的资本投资市场,
并进一步带动了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的全球化。
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经济全球化其实就是上述三种资本形态的全球化。
\xa0 4.在有形商品和生产全球化继续发展的同时,无形的信息和金融全球化来势更加迅猛。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形式不仅从贸易转向直接投资,而且进一步转向间接投资和对地产、信息、金融业的直接投资。
金融一体化加快了资本转移,活跃了金融经济,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xa0 5.经济全球化是在国际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形成和发展的。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有可能加速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另一方面,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不可避免地将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扩展到全球,造成南北矛盾、贫富分化、
退化等严重问题。
\xa0三、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制度和规则安排
\xa0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制度和规则安排,既不同于过去的单极霸主制,又没有达到对称制的要求,可视为发达国家霸主制,表现在:
\xa0 1.全球经济的游戏规则,仍然以发达国家的利益为核心,许多制度安排未将发展中国家考虑进去,如80年代关于国际流动资本风险监管的新制度只安排到十国集团。
目前,经济全球化的规则和制度安排,从根本上说,是由各国的力量对比决定的。
这样,在世界范围内,国际规则的形成过程变成了发达国家集团同发展中国家的相互博弈过程。
发达国家通过七国首脑会议(后八国首脑会议)或欧盟这样的组织在其内部形成共同的规则,并凭借实力优势,将它们共同的内部规则延伸为世界通行的规则,主导着国际制度。
\xa0 2.国际组织在促进各国经济联系加强的同时,并没有找到一条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模式。
因此,传统国际经济组织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作用在不断下降,要求它们进行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面对日益全球化的资本,调控已显力不从心。
WTO的产生,使人们看到了一线希望,但它以西方新自由主义为指导原则的做法,将人为地增加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化的风险。
\xa03.全球一体化程度低于区域一体化程度,并且区域间一体化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
全球缺乏统一的、一体化的规则。
在这种情况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相比较,它们驾驭经济全球化的能力更高,反应更快,它们的政策选择为发展中国家所模仿。
但因两类国家制度建设上的差异,造成同样的政策选择,其效果却存在极大差异。
\xa0 4.全球经济一体化规则,最终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利益分配。
这种分配规则是否合理、公平,要考虑到资源的初始配置情况。
然而,作为这一规则的主要倡导者——发达国家,很少考虑到由历史原因造成的资源配置初始状况的不平等,特别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这种初始不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