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常识及ESD防护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电知识

一,静电的类型:

一、静电

1.根据分子和原子结构的理论 ,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 而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单质的分子由一个或几个相同的原子组成 , 化合物的分子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原子组成。高分子材料具有更复杂的原子结构点阵排列,并含有更多种类及数量的原子。原子是构成一切化学元素的最小粒子,它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围绕原子核旋转的电子组成,电子的个数及排列层次因元素而异。

2.在自然状态下,原子中的这种正、负电荷是相等的,物质处于电平衡的中性状态,即不带电。在静电学中称不带电的物体为电的中性体。在某种条件下,当物质原子中的这种电平衡状态被打破,丢失或获得电子,物质即由中性状态改变为带电状态。处于带电状态的物体在静电学术语中称为带电体。物质在获得电子而形成带电体时称为电子带电,所带电荷称为负电荷;因失去电子而形成带电体时,称为空穴带电,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

3.物体呈现带电的现象,称为带电现象。物质的带电现象是一种自然现象。按照物质所带电荷的存在与变化状态可分为动电(流电)现象和静电现象。静电现象指相对于观察者而言,所带的电荷处于静止或缓慢变化的相对稳定状态,动电现象则与此相反。显然,在静电情况下,由于电荷静止不动或其运动非常缓慢,故它所引起的磁场效应较之电场效应来说可以忽略不计。

4.静电可因多种原因而发生,例如物体间的摩擦、电场感应、介质极化、带电微粒附着等许多物理过程都有可能导致静电

二、静电的类别

静电防护材料通常以其电阻率作为类别划分标志。分为静电导体(导静电)材料和静电耗散(耗散静电)材料。早期有抗静电材料类别的提法

1.静电导体材料

指其表面或物体内部导电的材料,一般将表面电阻率小于或等于 1 × 105Ω /m2或体积电阻率小于或等于 1 × 104Ω• cm 的静电防护材料划归静电导体材料类。其中,又将表面电阻率小于× 104Ω/ m2或体积电阻率小于或等于 1 × 103Ω• cm 的材料定义为静电屏蔽材料,即静电屏蔽材料属于静电导体材料的一部分。

2.静电耗散材料

指能快速耗散其表面或物体内部静电荷的材料。其所具有的电阻率范围一些标准规定不一,较多的标准(例如现行 MIL 标准和最近两年出台的 IEC 标准草案)规定,表面电阻率大于1 × 105Ω / m2但小于或等于 1 × 1012Ω / m2,或体积电阻率大于 1 × 104Ω• cm 但小于 1 × 10 11 Ω• cm 的静电防护材料为静电耗散材料。

3.抗静电材料

有的标准,例如 1980 年片的美军标准 MIL-HDBK-263 ,将表面电阻率大于 1 × 109Ω / m2但小于和等于 1 × 1014Ω / m2范围的静电防护材料定义为抗静电材料。许多常用材料事实上都在此范围之内,例如密胺薄层材料、高电阻的体导电塑料、干净棉花、硬质纤维板、本制品、纸制品等。 1991 年发布的修订 A 版,改变了这种划类方法,不再使用抗静电材料的概念。在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 )有关防静电材料标准的讨论中,专家们比较倾向的意见认为“抗静电材料”这个概念比较笼统,主张不宜再用。

4.绝缘材料

绝缘材料是指那些其电阻率超过静电耗散材料的上限的材料。绝缘材料不属于静电防护材料的范畴。由于它的划分与静电耗散材料连在一起,故有关标准也不太一致。较多的也较权威的现行标准的规定为,具有表面电阻率大于 1 × 1012Ω / m2,或体积电阻率大于 1 × 1011Ω• cm 的材料属于绝缘材料

二,静电常识:

静电是一种客观的自然现象,产生的方式很多,如接触、磨擦、冲流等等.其产生的基本过程可归纳为:接触→电荷→转移→偶电层形成→电荷分离.设备或人体上的静电最高可达数万伏以至数十万伏,在正常操作条件下也常达数百至数千伏.人体由于自身的动作及与其它物体的接触-分离、磨擦或感应等因素,可以带上几千伏甚至上万伏的静电.静电是正、负电荷在局部范围内失去平衡的结果.它是一种电能,留存在物体表现, 具有高电位、低电量、小电流和作用时间短的特点.

静电控制的主要措施有:静电的泄漏和耗散、静电中和、静电屏蔽与接地、增湿等。

静电放电引起的元器件击穿损害是电子工业最普遍、最严重的静电危害,它分硬击穿和软击穿。硬击穿是一次性造成元器件介质击穿、烧毁或永久性失效;软击穿则是造成器件的性能劣化或参数指标下降.

静电敏感元器件和印制电路板在生产过程中工序之间的传递和储放,必须使用防静电上料箱、元件盒、周转箱、周转托盘等。以防止静电积累造成危害。静电敏感元器件和印制电路板,作为成品进行包装时必须采用防静电屏蔽袋、包装袋、包装盒、条、筐等,避免运输过程中的静电损害.

电子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其元器件、组件成品经常与设备工具等发生接触、分离,磨擦而产生静电,必须使用防静电坐垫、周转小车、维修包、工具、工作椅(凳)等,并通过适当的接地,使静电迅速泄放.

磨擦起电和人体静电是电子、微电子工业中的两大危害源,但产生静电并非危害所在,危害在于静电积累及由此产生的静电电荷放电,因此必须予以控制。带静电的物体,在其周围形成静电场,会产生力学效应,放电效应和静电感应效应。由于静电的力学效应,空气中的浮游的尘粒会吸附到硅片等电子元器件上,严重影响电子产品的质量,因此,对净化工作空间必须采取防静电措施.

净化室的墙壁、天花板和地板等都应采用防静电的不发尘材料,对操作人员及工件、器具也应采取一系列的静电防护措施.

为了解生产过程静电起电情况,判别生产过程中静电的影响程度以及检验静电防护用品、装备质量都需要测量静电及有关参数。静电的测量,主要是对静电电压、材料电阻、接地电阻、静电关衰期、静电电量、静电消除器消电性能、布料电荷面密度等的测量.

静电防护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任何环节的疏漏或失误,都将导致静电防护工作的失败,必须时时防范,人人防范.

三、静电是如何产生的

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分子是由原子组成,原子中有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荷的质子组成。在正常状况下,一个原子的质子数与电子数量相同,正负平衡,所以对外表现出不带电的现象。但是电子环绕于原子核周围,一经外力即脱离轨道,离开原来的原子儿而侵入其他的原子B,A原子因缺少电子数而带有正电现象,称为阳离子、B原子因增加电子数而呈带负电现象,称为阴离子。造成不平衡电子分布的原因即是电子受外力而脱离轨道这个外力,包含各种能量(如动能、位能、热能、化学能……等)在日常生活中任何两个不同材质的物体接触后再分离,即可产生静电。

当两个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时就会使得一个物体失去一些电荷如电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其带正电,而另一个体得到一些剩余电子的物体而带负电。若在分离的过程中电荷难以中和,电荷就会积累使物体带上静电。所以物体与其它物体接触后分离就会带上静电。通常在从一个物体上剥离一张塑料薄膜时就是一种典型的“接触分离”起电,在日常生活中脱衣服产生的静电也是“接触分离”起电。

固体、液体甚至气体都会因接触分离而带上静电。为什么气体也会产生静电呢?因为气体也是由分子、原子组成,当空气流动时分子、原子也会发生“接触分离”而起电。所以在我们的周围环境甚至我们的身上都会带有不同程度的静电,当静电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放电。

四,静电在生产中的危害

·如塑壳生产线,由于静电造成塑壳喷漆,电镀,表面粗糙,沙眼多,手感差。

·在卷桶纸,皮革,塑料,化工布/膜等流水线,由于材料绝缘性高,运转速度快,表面电荷不易散失,静电极高,当操作人员触及会有触电感,更能使材料层间击穿,影响产品质量。·在电子行业,IC,LCD,LED,等精细组装线,据统计,由于静电给电子器件制造业,每年会造成两百多亿美元的损失!

·在印刷包装企业由于静电会造成设备控制失灵;进纸不稳,收纸不齐;在传输印刷中,更会造成套印精度低,墨须严重,严重影响产品品质。

我们知道,静电在工业生产中的危害很大,不仅影响生产,而且容易引发各种火灾爆炸事故等,研究发现,静电对人体也是有害无利。人体长期在静电辐射下,会使人焦躁不安、头痛、胸闷、呼吸困难、咳嗽。在家庭生活当中,静电不仅化纤衣服有,脚下的地毯、日常的塑料用具、锃亮的油漆家具及至各种家电均可能出现静电现象,静电可吸附空气中大量的尘埃而且带电性越大、吸附尘埃的数量就越多,而尘埃中往往含有多种有毒物质和病菌,轻则刺激皮肤,影响皮肤的光泽和细嫩,重则使皮肤起癍生疮,更严重的还会引发支气管哮喘和心律失常等病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