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人教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八单元 复习巩固知识整理课件
(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1.原因:
(1)自身进行民主改革
(2)重视教育、科技
(3)政府制定正确经济战略
内因
(4)适时提出经济发展的口号
“贸易立国”“出口第一”
(5)美国的扶持
外因
(6)抓住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的机会
2.表现:
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70年代 日本重新崛起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复习策略
1.理清一条基本线索:
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的趋势。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 形成、瓦解,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世界格局的多极 化趋势出现并加强。
(1)每次新旧格局的交替,都有一个缓慢的演变过程。 (2)当今世界格局还没有完全形成,多极化只是一种 趋势,但不可避免。 (3)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根源于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 化,它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初露端倪,七八十年代日渐明 朗,九十年代初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更加不可逆转。
知识整合
一、两极格局形成
1、背景:
雅尔塔体体系----奠定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 二战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对比
根本原因-----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
2、两极格局形成的过程:
(1)奠定基础: (2)揭开冷战序幕: (3)冷战表现: (4)正式形成:
3、影响: (1)消极影响: (2)积极影响:
复习策略
2.形成三个观点和认识:
(1)决定一个国家在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地位的最主要因素 是实力,包括经济、政治、军事等,但关键因素是经济; (2)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重大挫折, 但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 (3)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特点是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 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它的最终形成将是一个复杂 而漫长的过程。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知识总结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一)了解“冷战”起源的背景⑴美苏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加剧(根本原因),战时同盟关系破裂。
⑵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宣称要“领导世界”。
⑶战后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易混(错)警示】“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西方阵营之间和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除直接军事交战以外,一切敌对行动的总称,但这并不是说当时世界上没有发生战争。
在冷战的大背景下,美国在局部地区实行“热战”,如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二)了解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1、杜鲁门主义:⑴1947年3月美国杜鲁门总统在演说中提出的“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
⑵实质: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是冷战政策在政治上的表现。
⑶影响:标志着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2、马歇尔计划:⑴含义: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的对欧洲经济援助计划。
⑵目的:以经济手段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道路。
⑶作用:对西欧国家的经济复苏起了很大作用。
⑷实质:是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
(三)了解北约、华约的建立1、北约组织⑴概况:1949年,美英等12个国家在华盛顿集会,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了以美国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即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⑵影响:北约的建立是美国遏止苏联称霸世界的重要行动,加剧了“冷战”的程度。
2、华约组织:1955年,苏联和东欧7国在华沙缔结《友好合作互助条约》,从而建立了以苏联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即华沙条约组织。
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易混(错)警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苏为主导的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只是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并不意味着美苏两极格局的完全形成。
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确立。
(四)了解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1、朝鲜战争(1)背景:1948年,在美苏支持下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先后成立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从此朝鲜分裂。
高中历史 第8单元 第2课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课件 人民版必修1
5.法里德·扎卡里亚是美国《新闻周刊》具有影响力的国际版编辑。 .法里德 扎卡里亚是美国 新闻周刊》具有影响力的国际版编辑。 扎卡里亚是美国《 他在《后美国时代》中写道: 他在《后美国时代》中写道: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 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 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对他的观点理解正确 的有( ) 的有 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 ①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牢牢控制着国际事务 ②新兴国家崛起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③欧盟在国际事务中 俄罗斯日渐衰落, 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④俄罗斯日渐衰落,对国际事务影响力日渐减 小 A.②③ B.①② . . C.②④ D.①④ . . 解析:从题干材料看,法里德·扎卡里亚的意思是国际政治格局出现 解析:从题干材料看,法里德 扎卡里亚的意思是国际政治格局出现 多极化现象,美国的国际地位动摇。 多极化现象,美国的国际地位动摇。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依然是一个 大国、强国,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日渐增强。 大国、强国,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日渐增强。新兴国家特别是中国的 崛起和欧盟的发展都促使世界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崛起和欧盟的发展都促使世界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答案: 答案:A
一、欧共体成立的原因是什么? 欧共体成立的原因是什么? 1.西欧各国面积狭小,地域相连,经济结构和体制相近,政治体制 .西欧各国面积狭小,地域相连,经济结构和体制相近, 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宗教信仰也基本相同,经济发达, 、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宗教信仰也基本相同,经济发达,贸易往来 密切,这些共同点为欧共体的成立提供了可能性。 密切,这些共同点为欧共体的成立提供了可能性。 2.生产力迅速发展的需要。战后生产力大大提高,经济协作范围更 .生产力迅速发展的需要。战后生产力大大提高, 加扩大,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加强,出现了许多大型跨国公司,这就 加扩大,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加强,出现了许多大型跨国公司, 需要有一个超出一国范围的国际机构进行协调。 需要有一个超出一国范围的国际机构进行协调。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为国际间的协调提供了基础。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为国际间的协调提供了基础。 4.战后国际形势和西欧地位的变化促使西欧走联合之路。处在两极 .战后国际形势和西欧地位的变化促使西欧走联合之路。 形势下, 形势下,地位衰落的西欧普遍认识到单靠一国的力量根本无法抗衡美 只有联合才能维护欧洲在世界的地位。 、苏,只有联合才能维护欧洲在世界的地位。 5.战后初期美国对欧洲的政策,客观上推动了西欧的联合。美国推 .战后初期美国对欧洲的政策,客观上推动了西欧的联合。 行马歇尔计划有一个前提, 行马歇尔计划有一个前提,要求西欧国家联合起来向美国提一个总的 援助计划,要求减少关税和贸易壁垒,并允许西德加入北约, 援助计划,要求减少关税和贸易壁垒,并允许西德加入北约,在北约 内解决重新武装德国的问题。这就缓和了法国对德国的恐惧感, 内解决重新武装德国的问题。这就缓和了法国对德国的恐惧感,也使 法德关系缓和下来,有意或无意地加快了欧洲的联合。 法德关系缓和下来,有意或无意地加快了欧洲的联合。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八单元
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A
• 1.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1947年,杜鲁门 主义 • 2.马歇尔计划:1948美国实施的欧洲经济 援助计划,目的在于扶持控制西欧 • 3.北约:美国1949年组织成立,是美国遏 制苏联、称霸世界的重要行动 • 4.华约:苏联的反击措施,1955年苏联等 国组成华约,标志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Βιβλιοθήκη 四、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A
• 1.原因:①战后进行民主改革,消除生产关系中 的封建落后因素;②美国的扶持,包括减免战争 赔款、提供资金和物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时 美国的特需订货等;③国民经济非军事化;④制 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如重视教育、提出 “贸易立国”“出口第一”口号等 • 2.时间: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 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 3.影响:经济实力的膨胀,使日本开始谋求政治 大国地位,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的一支。
五、不结盟运动的兴起A
• 1.背景:二战后,亚非拉新兴民族国家, 为摆脱美苏控制维护自身独立 • 2.成立: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会议在贝 尔格莱德召开,标志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 • 3. 特点;奉行非集团、不结盟政策 • 4.影响:发展中国家成为政治力量登上历 史舞台,冲击两极格局
六、苏联解体和两极格局的瓦解B
二、美苏“冷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B
• 1.美苏两大对峙阵营势均力敌,彼此不敢 轻易动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 • 2.加剧世界紧张局势,全面“冷战”和局 部“热战”交替进行。如朝鲜战争和越南 战争。
三、欧共体的形成A
• 1.过程(联合从经济领域开始到政治领域): • (1)1951年煤钢共同体(法德为主)成立 • (2)1967年,欧洲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欧洲煤钢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 (3)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 • 2.影响: • (1)西欧:促进经济发展;谋求政治地位,摆脱 美国控制;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 (2)世界:动摇美国霸主地位,逐步形成美、欧、 日三足鼎立局面,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案例
思维训练: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时政评说》“两极格局瓦解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依 仗自己的实力与地位,要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以西方价值观念为准 绳,以北约军事力量为后盾的单极世界……因此,”多极“与”一极“之 争将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多极格局的形成尚需待 以时日,多极化作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将在曲折中取得发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欧洲的联合
4、根据材料六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一体化的影响?
材料六 1958—1969年间,欧洲共同体内部贸易年平均增长率为 16.5%。1984年,欧洲共同体10国对外贸易总额达13747亿美元, 超过美国1.43倍。
1971年尼克松说: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 对手。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 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 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 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影响:
雅尔塔 体系确立
美国 冷战
苏联 对抗
杜鲁门 主义
马歇尔 计划
北约 共产党与工 经互会 华约
成立 人情报局
成立
两极格局形成
全面冷战
局部热战
德国 朝鲜半岛 古巴 朝鲜 分裂 分裂 导弹危机 战争
越南 战争
西欧的联合
世
日本的崛起
界
两 极格 60、70年代 局
不结盟运动 中国的振兴
美国(危机)
多 极 化 趋 势 出
扶控东欧 打破封锁 抵抗美国
成
D.称美霸国世马界歇尔计划的推行
军事 1949年,北约
1955年,华约
消极:导致德国(1949年)和朝鲜(1951年)的分裂。
2012年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2012年四川文综,23)二战后,国际组织的发展进入新阶段,除建立几乎包括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普遍性一般国际组织联合国外,区域性的国际组织也大量涌现。
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
A.区域性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B.大国强权政治主导着国际关系
C.民族主义政治诉求不断高涨 D.联合国政府调节机制效力不足
1.【答案】D
2.(2012年江苏历史,19)进入20世纪90年代,日本加快了向“政治大国”迈进的步伐。
1991年4月借“海湾危机”,战后首次向海外派兵:同年12月提出“争取在5年内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日本开始主导日美同盟B.日本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
C.日本急于开拓海外市场 D.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占上风
2.【答案】B
3.(2012年大纲版全国文综,23)冷战期间,美苏两大阵营不断采取针锋相对的措施。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6年后,华沙条约组织于1955年宣告成立。
促使华约成立的直接原因是
A.第一次柏林危机
B.两个德国分立
C.联邦德国加入北约
D.共产党情报局成立
3.【答案】C。
高考一轮复习 必修一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2014届】
国际关系格局变化的根因:
是格局中主角力量的 对比变化。
当 今 世 界 政 治 格 局 的 多 极 化 趋 势
二战后初期,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
(1)杜鲁门主义 (2)马歇尔计划 (3)北约与华约对峙
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新兴力量的逐步崛起(两极 格局下的多极化趋势出现)
(1)欧共 (2)日本崛起(3)中国振兴 (4)不结盟运 体成立 动兴起:
2、“冷战” (COLD WAR)的含义:
二战后,以( 美 )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对( 苏联 )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武力以外 一切手段的 敌对 行动,以遏制 社会主义力量 。 3、表现(过程):
(1)丘吉尔铁幕演说(发出信号) (2) 杜鲁门 主义(正式开始的标志) 马歇尔 (3) 计划(经济对峙的表现) 杜鲁门主义的第一次大规模应用 (4)“ 北约 ”的建立(军事对峙的表现) 加剧了“冷战”的程度
杜鲁门总统在国会发表演说
“美国今天是一 个强大的国家,没 有任何一个国家比 它强大。……这意 味着,我们拥有这 样的力量,就得挑 起领导的担子并承 担责任。” ——杜鲁门
美国总统哈瑞· 杜鲁门
美国应尽力协助世界恢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也就 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 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美 国政府的未来援助,应该不仅是缓和物,而是彻底的治疗。我 们相信任何政府诚意协助复兴工作的,必会得到美国政府的全 部合作。任何政府勾心斗角阻挠他国复兴工作的,必不能享用 我们的援助。 ──马歇尔1947年6月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2014年高考一轮复习
必修一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当今世界,极少数国家或大国垄断世界事 务、支配其他国家命运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 大国关系不断调整,多个力量中心正在形成”。
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知识点总结
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知识点总结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
1、二战后美苏矛盾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冲突。
2、二战后,美国以经济手段扶植和控制西欧的表现是马歇尔计划。
3、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欧洲出现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
4、二战后形成的两级格局解体的标志性事件是苏联解体。
5、二战后美国在亚洲地区的热战主要是侵略朝鲜和侵略越南战争。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1、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的原因: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
现实因素:世界政治经济中心地位丧失;外部因素:美苏争霸的影响;
历史因素:统一情结的历史渊源。
2、“一超多强”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
欧盟经济政治实力增强,推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摆脱美国控制;日本经济发展,实力增强,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俄罗斯国际地位提高,拥有和美匹敌的军事力量;
不结盟运动兴起,第三世界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并发挥越来越大作用;
中国改革开放,综合国力提高,积极致力建立公正合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美国仍然最强大。
高中历史 第8单元 第1课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课件 人民版必修1
(2009年高考江苏卷 年高考江苏卷)1961年,赫鲁晓夫在同美国记者苏兹贝格 年高考江苏卷 年 谈话时说道: 如果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分歧克服了, 谈话时说道:“如果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分歧克服了,如果它们之间建 立了和平合作的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有助于加强世界和平。 立了和平合作的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有助于加强世界和平。”这 段话实质上反映了( 段话实质上反映了 ) A.美苏军事角逐势均力敌 . B.美苏开始由对抗走向对话 . C.苏联试图同美国合作主宰世界 . D.苏联积极谋求世界和平稳定 . [试解 ________ 试解] 试解 [解析 此题考查苏联的外交政策。赫鲁晓夫上台后改变了斯大林 解析] 此题考查苏联的外交政策。 解析 的对外战略,提出同美国“平起平坐” 实现“苏美合作” 的对外战略,提出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苏美合作”、争夺世 界霸权的对外政策,材料反映的正是赫鲁晓夫的这种意图, 界霸权的对外政策,材料反映的正是赫鲁晓夫的这种意图,故C项正 项正 确。 [答案 C 答案] 答案
(2009年高考海南卷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美国先后推出 年高考海南卷)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 年高考海南卷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 了援助希腊、土耳其计划 后称 杜鲁门主义” 和欧洲复兴计划 后称“ 和欧洲复兴计划(即马 了援助希腊、土耳其计划(后称“杜鲁门主义”)和欧洲复兴计划 即马 歇尔计划)。这两个计划的相同之处是 歇尔计划 。这两个计划的相同之处是( A.具有军事援助的性质 . C.促进欧洲经济的恢复 . [试解 ________ 试解] 试解 [解析 “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具体表 解析] 杜鲁门主义” 解析 其目的是维护或稳定资本主义、遏制共产主义, 现,其目的是维护或稳定资本主义、遏制共产主义,具有鲜明的意识 形态的色彩, 项正确 项正确。 杜鲁门主义”的特点是政治干预, 形态的色彩,B项正确。“杜鲁门主义”的特点是政治干预,马歇尔 计划的特点是“经济援助” 项与C项不是其共同点 计划的特点是“经济援助”,A项与 项不是其共同点;D项只符合马 项与 项不是其共同点; 项只符合马 歇尔计划,故本题选择 项 歇尔计划,故本题选择B项。 [答案 B 答案] 答案 )
必修1历史练习(含解析):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单元检测题 含答案
单元检测卷(时间:45分钟分值: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这就是美国对共产主义暴君扩张浪潮的回答”,是“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
最有可能作出这个“回答”的人是( )A.罗斯福B.丘吉尔C.杜鲁门D.尼克松解析:从题干信息看,题目的观点鲜明地反对共产主义。
这与杜鲁门时期的“冷战”政策是吻合的,故选C。
答案:C2.1947年苏联报纸上发表了一幅漫画,一个因战争而奄奄一息的伤者,躺在星条旗铺就的棺材上,一名外科医生正在紧张施救,但仅仅是把一张一张的美元贴到伤者身上而已。
这应该是在讽刺( )A.北约组织B.马歇尔计划C.杜鲁门主义D.“铁幕”演说解析:解题关键是要明白“伤者”和“医生”的含义,再由题目中的“美元”信息,便可想到美国推行的欧洲经济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故选B.答案:B3.在美苏“冷战”中,可喻之为苏联的“马歇尔计划”的行动是( )A.帮助东欧解放B.成立“经互会"C.成立“华约”组织D.进驻朝鲜半岛解析:针对美国推行的马歇尔计划,苏联和东欧国家成立“经互会”以对应。
答案:B4.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全球化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有人却称此时的全球化其实只是“半球化”,其原因在于() A.南北对话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B.两极格局下美苏两大阵营的对峙C.南、北半球经济发展差距悬殊D.宗教矛盾阻断东西方经济交流解析:结合题干“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可知当时两极格局下美苏两大阵营对峙,使世界被人为的分裂为两半,故选B。
答案:B5.就美苏对峙给世界造成的消极影响,老师在黑板上写了四个结论让同学们讨论,最后同学们一致认为有一项不正确,应该是( )A.浪费大量资源,不利于经济发展B.德国和朝鲜分裂C.世界一直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D.东欧剧变解析:美苏两个大国全面对抗,进行军备竞赛,大量资源被浪费,A正确;美苏对峙,使世界形成了两大对立的阵营,德国、朝鲜的分裂与此密切相关,B正确;美苏两国拥有大量的核武器,使世界处于毁灭性的核战争威胁之下,C正确.答案:D6.《联合国的发展与改革》指出:“一大批过去被人瞧不起的中小国家现在终于在联合国内团结起来,向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发起了挑战,改变了超级大国控制联合国的局面。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8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提升课件
• 二、两极格局的发展演变 • 1.历程 • (1)形成:二战后,世界大国基于自身的实力, 按照雅尔塔等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 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1949年、1955年先 后形成了分别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北约、华 约组织,标志着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 的形成,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 (2)变化: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各国的经 济发展和实力增强,世界开始从两极对立走 向多极化。西欧走向联合,欧共体形成;日 本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不结盟运 动诞生,第三世界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国际 政治舞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 共同构成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 (3)瓦解: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 变,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最终瓦解。
• 3.两极格局结束以后 • (1)背景:两极格局结束以后,世界形势总体 上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的主 流。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积极推行单 边主义。而欧盟、日本等政治力量也不断发 展壮大,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 (2)关系:美国试图建立一个由其领导的单极 世界。一方面,积极推行北约东扩,另一方 面,加强与日本的战略合作。世界各国对此 做出了不同程度的反应。从恐惧、愤恨到不 顺从、拒绝与美国合作,直到结成反霸权联
• 材料四 在决定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的 时候,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国际环境, 尤其是欧洲发生的变化,带来了新的问题和 新的机会”,“美国同新欧洲的关系非改善 不可”,“要建立一个比较完善,可维持的 伙伴关系,从而共同合作”。
• 请回答: • (1)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美国战后在欧洲 实施了什么计划?其目的是什么? •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一中美国的目的能否实 现?用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 (3)20世纪70年代初期尼克松在任期间,美国 在调整与中国的关系上进行了哪些活动?有 何历史意义? • (4)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 美国调整对外政策的原因。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八单元单元总结(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课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1945~至今)是两种 社会制度共同发展和相互竞争时期,也是世 界联系进一步加强的时期,世界政治、经济 格局发生了剧烈变化,推动着整体世界迅速 发展。 从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过渡,美苏两国为争夺世 界霸权进行了长时间的冷战,给世界和平与 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单元知识结构
二战后各国实力对比变化 (欧、日衰落,美苏均势) 冷
解析 本题考查二战后的美苏 “冷战”。杜鲁门政府在二战后 推行了一系列“冷战”措施,其 中具有“保卫性”的只有1949年 建立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故 答案为D。 答案 D
【例2】
阅读下列材料:
苏联解体之后, 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认为由美国 领导的国际关系体系的“单极阶段”终于到来了, 于是依靠美国 的权势和价值观来建立“世界新秩序”的主张频频出现在美国 领导人的讲话中. 但是, 继承了原苏联主要遗产的俄罗斯仍然
日本的 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 崛起 大国,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
不结盟
运动
标志着第三世界兴起,冲击两极格局
中国的 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
崛起 济发展迅速,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两极格局 1991年底苏联解体,标志两极
的瓦解
政 治 文 明
格局的瓦解
两极格局瓦
解和多极化
知识体系图
知 识 体 系 总 览
古 代 相 对 隔 绝 世 界 格 局
远古时期
14--17 世纪
知识结构
殖 民 时 代纪
凡 尔 赛 • 华 盛 顿 体 系 20世纪初
雅 尔 塔 体 系
二战后 将来 20世纪中期
世界外交
谢谢大家!
治
文 明
学案34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答案
课堂小结
返回
1
2
3
4
5 6
反馈·训练区
1.20 世纪 80 年代末,华沙条约成员国相继发生危机,社会动荡,风云骤
起,突出表现在( A )
A.社会制度的变化 B.文化观念的变化
C.国家名称的变化
解析
D.民族构成的变化
在东欧剧变的过程中,东欧各国共产党或工人党放弃了社会主义
6. 《参考消息》 2010 年岁末感言 “ 新世纪头十年,地球未按美国愿望 转”,这表明( B ) A.美国已经彻底失去了世界霸权 B.当今世界呈现多极化趋势 C.中国实力的上升 D.中美较量的结果 解析 题干中材料意思是说,21世纪头十年里,美国并没有建立起世界
霸权,世界呈现出多极化趋势。
解析答案 返回
答案
3.特点: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出“ 一超多强 ” 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
步发展。
4.认识:多极化仍然只是一个 发展趋势 ,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
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答案
特别提醒
两极格局已经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但多极化的世界格局还没有形成。 目前世界格局正处于新旧交替之际,“一超多强”是其基本特点。
超级大国。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但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
来越少。至于其他问题,如经济力量,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与
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 ——基辛格1993年的一次谈话
思考
(1) 材料一中指出 “ 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
成”,其原因是什么? 答案 两极格局的瓦解没有世界战争的作用,当今世界新的中心崛起,
美国总统的梦想是将美国的国旗覆盖全球,寓意要称霸全球,C
人教版必修一第8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选择题讲解课件(61张PPT)
A
• 8.下列图片反映了现代国际关系中一系列重大事 件。导致这些事件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
A. 两极格局瓦解 B. 欧洲成为世界的主导 C. 美苏两极对峙 D. 欧洲国家走向一体化
C
•9.二战后,美国的“冷战”政策在 经济上的表现是( ) •A. 出台杜鲁门主义 •B. 实施马歇尔计划 •C. 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 •D. 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3.下列关于欧共体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 是区域性的经济集团 •B. 是区域性的政治、经济集团 •C. 有效的遏制了一些大国对本地区的
B 经济渗透
•D. 有利于增进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
•4.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时,合并的三个 机构是( )
•①欧洲煤钢共同体
•A. 德国分裂
•B. 朝鲜战争 •C. 越南战争 •D. 古巴导弹危机
D
• 33.如图年代尺主题为“20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其 中完整反映两极格局形成与解体的是( )
A. A C. C
C B. B
D. D
•34.下列事件体现了两种社会制度的较量的 是( )
•①两伊战争②朝鲜战争③越南战争④印巴 战争
•A. 20世纪40年代
•B. 20世纪60年代
•C. 20世80年代 •D. 21世纪初
B
•7.第一届不结盟运动筹备会议,决定了有 资格受邀参加不结盟国家会议的五条标准 ,其中一条写道:“不得是……与两大阵 营有关的区域性或双边条约的成员。”这 说明不结盟运动( )
•A. 排斥与美苏结盟的国家
•B. 排斥资本主义国家 •C. 排斥新兴独立国家 •D. 排斥社会主义国家
•A. 一战后 •B. 二战后 •C. 朝鲜战争后 •D. 冷战后
必修1 第八单元
1、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是经济发展的 最大动力。 2、大力发展科技、教育,确立科教兴 国战略。 3、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4、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树立科学的发 展观
• 7.(2010年高考福建文综22题)1961年, 为寻求稳定和平的发展道路,不结盟运动 兴起,这一运动 • A.标志着区域合作进入新阶段 • B.推动国际政治力量向多极化方向转化 • C.动摇了美苏的霸权地位 • D.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
③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 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不结盟运动的原则和任务
原则
独立、自主、非集团、不结盟
任务:反对霸权主义;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2、中国的振兴: 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地位也不断提高,成为世界政 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
日本经济的崛起给我们什么启示
• 3.(2012年上海历史,27)“这条线以 西的欧陆各国,一直根据自己的民族传统 来解决战争所带来的诸多难题,没有受到 英美等国的压力或胁迫。而这条线以东的 欧洲国家的发展,则被打上了外国势力的 明显印记。”上述内容出自( ) A.《开罗宣言》 B.《大西洋宪章》 C.《联合国宪章》 D.《马歇尔计划》
欧洲一体化进程
1951年欧洲 煤钢共同体 1958年欧洲 经济共同体 1958年欧洲 原子能共同 体
合一
统一关税与外贸 1967年 欧 洲 共 同 体 共同的农业政策 趋向货币一体化
发展
趋向政治一体化
共同的外交政策 趋向军事一体化
欧洲一体化有何特点?
成员国不断增加
从单一的经济领域发展 到多种经济领域
1、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形成了全面“冷 战”和局部热战的局面。
(1)德国分裂: (2)朝鲜分裂: (3)侵越战争: 背景: 时间、结果: 1961年—1973年 在越南军民的英勇抗击下,美军被迫于1973年撤出越南。
高中历史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问题1
问题2
【例题2】 下图为朝鲜半岛分界线上的一个标志牌,该分界线的 产生( )
A.意味着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 B.标志着朝鲜半岛的正式分裂 C.推动了美苏“冷战”局面的升级 D.反映了美苏对朝鲜半岛的控制 解析:1945年日本投降后,两个意识形态对立的大国美国和苏联 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占领了朝鲜半岛的南部和北部,图片即反 映了美苏对朝鲜半岛的控制,故正确答案为D项。 答案:D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1.课程标准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 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2.学习要点 (1)美苏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和“冷战”。 (2)两极格局下的国际关系。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一、两极格局的历史背景 1.第二次世界大战极大地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对比。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和日本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 主;苏联的实力不断增强。 2.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剧,苏联成为 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3)苏联的对抗: ①1949年,为打破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经 济封锁,苏联、保加利亚等国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②1955年,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华沙签署《友好合作互 助条约》,成立华约。从此,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 集团对峙的局面,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预习导引
2.美苏“冷战” (1)信号:1946年,丘吉尔在美国发表演说,发出了以美国为首的西 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的最初信号。 (2)实施: ①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要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 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这就是“杜鲁门主义”,它标志着 “冷战”的开始。 ②为了帮助西欧恢复经济,美国实施马歇尔提出的对欧洲经济援 助计划,以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 ③1949年,美、英、法等国签署了《北大西洋公约》,成立了北 约,这是一个反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军事政治集团,它加剧了“冷战” 的程度。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八单元总结: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本课结束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极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
两极格局崩溃,多 “冷战”结束;美国 (2)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根源在于世界
20世纪80年 极化趋势加强,世 成为唯一超级大国; 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发展趋势
代末90年代 界格局暂时呈现 欧盟国际地位提高; (3)新的国际格局的形成需要一个长
初至今 出“一超多强” 日本发展壮大;俄罗 期复杂的过程,但多极化趋势不可
选项
A项
B项 C项 D项
具体分析
结论
题目时间是1949年,与罗斯福新政时间不符,且与漫画中欧洲自立没 有关系
错误
“铁幕”演说是丘吉尔在1946年提出的,与题目中的美国和欧洲无关 错误
1947年,美国提出马歇尔计划,有利于欧洲经济的恢复
正确
欧洲煤钢联营成立于1951年,与题目时间不符
错误
解题技巧
图片、漫画型选择题 解答此类型选择题的关键是要对题目所提供的图片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判读,一般应 做到“四审、三判、二补、一理解”: (1)对图片要“四审”:一审图片所反映的时间和空间,准确界定答题范围;二审 图片反映历史事物的实质和特征,明确定位答题方向;三审图片的关键信息,明确 其内涵和外延;四审多幅图片间是否有明确的联系与变化,确定各图片与题干的关 系类别。 (2)对备选项要“三判”:一是判定每一个备选项是否符合图片所反映的史实,排 除与之相悖的选项;二是判定各备选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排除与题干要求不符的 选项;三是判定各备选项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排除与题干无关的选项。
真题感悟
例题 (2017·北京高考,22)下图取材于1949年美国报纸的一幅漫画,题为“他终于上 道了”。图中①处应填写 A.罗斯福新政 B.“铁幕”演说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08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试题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一、走向联合的欧洲1.进程(1)1951年,西欧六国建立了①,促使政治宿敌法德之间的矛盾逐渐化解。
(2)后来,六国又组成②和③。
(3)1967年,以上三个机构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2.影响(1)西欧经济一体化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
(2)随着欧共体的发展,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④的外交政策,进一步加强政治上的联合。
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1.原因(1)美国推动战后日本政府进行⑤改革,进一步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为经济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2)美国的扶植:1948年后,随着“冷战”的加剧,美国开始帮助日本恢复经济。
(3)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 ⑥中,日本成为美国后勤物资的重要供应地。
(4)经济发展战略:政府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制定出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5)高度重视科技和⑦等。
2.结果: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⑧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1.兴起: ⑨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召开,标志着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
2.内容(1)不结盟国家共同制止⑩和帝国主义统治的一切形式和表现。
(2)始终奉行 ? 和 ? 的政策。
(3)20世纪70年代开始,主要任务是反对 ? ,同时谋求建立 ? 。
3.影响(1)不结盟运动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 ? 的崩溃。
(2)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K知识参考答案/欧洲共同体形成的必要性与可能性1.必要性(1)第二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西欧社会政治和经济力量,西欧已经不再是世界的中心。
在美苏两极格局之下,西欧任何一个国家都无力与美苏相抗衡,只有走联合发展的道路,西欧才能继续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作用。
(2)西欧土地面积狭小,资源相对贫乏,主要从殖民地获取许多重要的资源。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殖民地的相继独立,西欧各国认识到必须在经济上联合起来,实行经济一体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一、选择题:1.美国某总统在其回忆录中写到:“我也希望(藉此机会)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
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
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
美国的这位总统是A.华盛顿 B.林肯 C.杜鲁门 D.尼克松【解析】:C 美国某总统其实是杜鲁门,他的言论反映了美国要干涉别国内政,答案是C。
2.(2010·江苏省南通市高三模拟)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仅仅25年时,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
在战后头几年中十分盛行的世界力量的两极分化已经消失。
”这种状况产生的原因不包括A.美苏展开激烈的军备竞赛B.欧共体、日本经济迅速发展C.美苏两国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矛盾趋向缓和D.发展中国家作为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解析】:C 。
从材料看,是指六七十年代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但是并不意味着美苏矛盾的趋缓。
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表述:经过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
这一认识主要是基于A.二战使欧洲丧失了世界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B.二战后欧洲经济凋敝、政治危机、社会动乱C.二战后来自苏联威胁和美国的渗透、控制加剧D.欧洲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开始了一体化的进程【解析】:C 二战后欧洲成为美苏“冷战”的主战场,受到很大的威胁,欧洲政治家发出“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的呼声。
4.二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欧洲经济在发展中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割据”状态,没有形成全欧洲的紧密联系,其主要原因是A.受欧共体集团排外性的影响B.受欧美各国之间经济竞争加剧的影响C.受“冷战”格局下意识形态对峙的影响D. 受欧美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因素的影响【解析】:C “二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这段时间欧洲被美苏两国所控制,分裂为两派势力,典型地反映在德国的分裂上,所以主要原因是意识形态的对峙。
5.(2010·山东省潍坊市北四县高三监测)在不结盟运动兴起时,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攻击不结盟是“一种不道德的近视的概念”;苏联也预言这个运动“像走钢丝一样长不了”,这些现象说明不结盟运动的兴起A.形成了一个与美苏相抗衡的军事政治集团B.标志着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C.成为美苏“冷战”加速瓦解的根本原因D.成为国际舞台上不可忽视的一支政治力量【解析】:D 不结盟运动兴起时面临美苏两国争霸的局面,其宗旨是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改变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大国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
6.“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时代,而不是对抗时代。
……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在这些地区,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
”(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尼克松认为需要谈判而不是对抗的原因不包括A.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B.欧日崛起,冲击美国地位C.改变策略,建立单极世界D.中国振兴,第三世界崛起【解析】:C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经济出现滞涨,欧洲出现联合,日本经济崛起,美国不得不调整对苏联的政策,采取守势。
7.1945年12月,美国关于日本战争赔偿问题的文件规定:拆迁日本的工业设备,并把日本的工业生产能力维持在20年代后半期的水平,日本人的生活水平不高于亚洲的其他国家。
1949年美国政府决定大幅降低对日本的赔偿要求,1950年5月停止战争赔偿计划。
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政策出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帮助日本恢复经济,推行民主改革B.“冷战”局面的加剧和中国政治形势的变化C.加紧孤立、封锁和威协东欧社会主义国家D.扶植日本,稳定资本主义制度【解析】:B 1949年新中国成立,美国为了加强对中国的封锁、控制,改变了对日的政策,由压制改为扶植,把日本作为反共的桥头堡。
8.柏林墙位于德国柏林,于1961年8月13日建立,是二战以后德国分裂和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
右图所示的一段柏林墙遗迹恰好放置在两辆坦克之间,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西德与东德之间战争频繁B.是美苏两极对峙的著名标志C.是当年两大集团虎视眈眈,剑拔弩张的写照D.是对冷战时期分裂、对抗的反思【解析】:A 本题否定式选择题,一般采用排除法。
图片反映的是冷战,未反应西德与东德之间战争频繁。
9.1992年邓小平说:“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避免的规律性现象。
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挫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进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上述谈话的国际背景是A.东欧剧变、苏联解体B.美苏“冷战”逐步升级C.多极化格局形成D.第三世界迅速崛起【解析】:A 时间是1992年,“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挫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符合以上要求的是A。
10.2009年芝加哥大学政治学教授罗伯特·佩普说:“美国处于前所未有的衰退之中。
在21世纪头10年,美国的相对实力不断下降,而中国的相对实力却一直在增强。
单极秩序正在变得过时,其他国家正在崛起为可以与美国实力抗衡的力量,美国正在失去大部分的战略自由。
”对罗伯特的讲话理解正确的是:①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增强;②中国将取代美国的单极世界;③综合国力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④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影响世界政治多极化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解析】:B 当今世界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同时呈现出多极化的趋势。
美国不能,中国也不会建立单极世界。
故排除②,选B。
11.观察漫画《布什的进攻》。
它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法德俄保护伊拉克B.欧洲国家走向联合C.美国推行单边主义D.美欧关系日趋紧张【解析】:C 根据漫画及其题目《布什的进攻》可以判断出是美国推行单边主义。
欧洲国家走向联合始于欧共体的成立。
A、D两项说法不符合史实。
12.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通过的宣言指出:“现有的军事集团正在发展成为越来越强大的军事、经济和政治集团,根据逻辑和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看来,必然不时引起国际关系恶化。
”这句话中“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是A.互相妥协B.互相竞争C.互相合作D.互相对峙【解析】:D 提取信息,结合所学:“现有的军事集团”指的是美苏两国为首两大军事、政治集团,二者的关系是互相对峙。
13.若以“风”字开头的成语来概括二战后的世界形势的特点,你认为最贴切的是A.风雨同舟 B.风云变幻 C.风调雨顺 D.风平浪静【解析】:B 二战后美苏两国争霸,世界格局由两极格局走向多极化。
在冷战的背后有局部的热战,ACD都太平静,只有B最贴切。
14.20世纪90年代,有人在评论国际局势时说:“当今世界,巨人林立,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美国是萎缩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这说明当今世界A.呈现五极世界格局B.呈现经济多样化特征C.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D.个别大国单独操纵世界局势【解析】:C 提取信息结合所学:题中所说的国家正是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中的几股势力,而且题干中还抓住了几个国家的弱点来进行了分析。
15.“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时代,而不是对抗时代。
……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在这些地区,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
”(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尼克松认为需要谈判而不是对抗的原因不包括A.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B.欧日崛起,冲击美国地位C.改变策略,建立单极世界D.中国振兴,第三世界崛起【解析】:C 建立单级世界绝不是靠谈判能够实现的,排除。
其他三项正是美国霸权地位受到冲击的主要原因。
16.“这些事情(指东欧剧变)来得虽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
”就外部因素而言,东欧剧变是由于①照搬苏联模式,经济发展缓慢②各国党和政府忽视民主法制建设③苏联“新思维”影响④西方“和平演变”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③④D.①②④【解析】:C 注意题中信息:东欧剧变的“外部因素”17.尼克松在1971年曾说:“我们在军事上曾经是世界第一位……现在,美国不再是从经济角度来说的世界头号国家,超群的世界强国,也不再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
当我们从经济角度和经济潜力来考虑问题时,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它们是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当然还有日本。
”尼克松所说的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源是A.欧共体的形成B.日本的崛起C.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D.中国的振兴【解析】:C 解答本题注意两点:一是时间70年代,二是“从经济角度和经济潜力”。
结合这两点就知道根源是经济方面,ABD都是政治方面。
18.(2010·福建省三校高三联考)有美国学者认为,世界政治格局“现在是,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仍将是一个1+X的世界,也就是一个超级大国加若干个大国的世界”。
对“1+X ”中“X”的分析理解错误的是A.是一个常数 B.目前尚不能确定X的值C.是一个动态的数值 D.数值不会很大,有一个大致范围【解析】:A 当今世界,美国是超级大国,但世界正逐渐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究竟这个“多”是多少呢?目前尚无法确定。
仔细研究四个选项,可以发现A与BCD是矛盾的,计算无法理解这些数学概念,也可以通过排除法选出正确答案。
19.1998年,在联合国安理会上中国同意对伊拉克进行武器核查,但在讨论美国提出的动用武力解决核查危机的议案时,投了反对票。
这表明中国在新时期①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②积极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③反对同世界大国建立“伙伴关系”④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解析】:C 提取信息结合所学:中国之所以投反对票并不是反对和世界大国建立“伙伴关系”,实际上中国和很多世界大国建立“伙伴关系”。
20.下列关于当前世界政治格局的表述,正确的是A.苏联解体后两极世界变成了单极世界B.即便是最强大的美国也无法控制当今世界C.中国和美国的综合国力远远超过了其他国家D.第三世界的崛起促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解析】:B 。
A错,当前世界政治格局并非单极世界;C错,中国的综合国力没有超过其他国家;D错,三足鼎立指美日欧资本主义世界的三足鼎立,与第三世界崛起无关。
当今世界格局是多极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选B。
二、非选择题: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43年《星期六晚邮报》发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在战后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政治秩序安排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