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杨朔、刘白羽、秦牧的抒情散文10月26号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朔、刘白羽、 杨朔、刘白羽、秦牧散文之比较
4.从语言上看,杨以诗为文,常将口语与诗词结 合,形成新颖、轻快、明丽的风格;秦语言自然, 生动流畅,富有逻辑性与表现力,夹叙夹议。刘从 大处落笔,取全境,选择一系列绚丽明亮、铿锵、 气势磅礴的大词,纵横恣肆地铺排,时引名言警句, 富有鼓动性和感召力。
二、三大家散文现象检讨
2.散文结构、形式上的诗意特征。 2.散文结构、形式上的诗意特征。以古典诗词的托 散文结构 物言志,借景抒情之法创造意境,结构上布局精巧、 物言志,借景抒情之法创造意境,结构上布局精巧、 “曲径通幽”、“疏密有致” 。 曲径通幽” 疏密有致” 《雪浪花》是写得较好的一篇,人、景、情、理交 雪浪花》是写得较好的一篇, 融。①情景交融,理从事出,自然妥贴。②形象鲜 情景交融,理从事出,自然妥贴。 明,感情真挚。③中心突出,升华自然,从“叫浪 感情真挚。 中心突出,升华自然, 花咬的”开始,涵盖全篇, 花咬的”开始,涵盖全篇,此后丰富的细致地展示 了老人的生活劳动场面。 了老人的生活劳动场面。
将抒情性与知识性、趣味性融于一体, 将抒情性与知识性、趣味性融于一体,是秦 牧散文的重要特点。 牧散文的重要特点。其散文是杂文与随笔的 调合, 知识性,兼以趣味性 思想性, 趣味性, 调合,重知识性,兼以趣味性,思想性,以 知识性去生发趣味性,以思想性统领知识性, 知识性去生发趣味性,以思想性统领知识性, 往往围绕的事物谈天说地,评古论今, 往往围绕的事物谈天说地,评古论今,中外 杂谈,从中贯穿着知识、趣味, 杂谈,从中贯穿着知识、趣味,但落脚点在 现实,即对社会主义生活的感受、理解, 现实,即对社会主义生活的感受、理解,所 以他的散文有明显的观念框架和逻辑线索, 以他的散文有明显的观念框架和逻辑线索, 名篇有《社稷坛抒情》 名篇有《社稷坛抒情》、《花城》、《土 花城》 古战场春晓》 地》、《古战场春晓》等,其散文结构是博 而能一,滚雪球式的。 而能一,滚雪球式的。
2.从散文结构上看,杨虚实相间,从虚构的小故事 .从散文结构上看,杨虚实相间, 结构上看 中造境,以事情理的“卒章显志” 中造境,以事情理的“卒章显志”达到托物言志的目 的,秦松散自然,以知识生发趣味,以思想统领知识, 秦松散自然,以知识生发趣味,以思想统领知识, 如滚雪球一般,刘把现实与历史的镜头剪接, 如滚雪球一般,刘把现实与历史的镜头剪接,不加过 渡,组成一幅幅典型的图画,涵蕴哲理意味。 组成一幅幅典型的图画,涵蕴哲理意味。 3.从抒情特点看,杨将主观感受赋予具体的小景物 . 抒情特点看 创造了“意境美” 吸收古文“赋比兴”的特点; 中,创造了“意境美”,吸收古文“赋比兴”的特点; 秦在谈天说地的形式中寄寓对人事的褒贬,知识博杂, 秦在谈天说地的形式中寄寓对人事的褒贬,知识博杂, 意境开阔,情感自然流露;刘借景抒情, 意境开阔,情感自然流露;刘借景抒情,在自然景观 中将哲理、幽思、政论与抒情相结合,富有力度, 中将哲理、幽思、政论与抒情相结合,富有力度,但 形象模糊,说教味浓。 形象模糊,说教味浓。
来自百度文库
其次,1956年胡乔木提出 复兴美文” 年胡乔木提出“ 其次,1956年胡乔木提出“复兴美文”,要继承五四散 文的优秀传统,一时抒情散文蔚然成风, 文的优秀传统,一时抒情散文蔚然成风,散文由写实转到 写意境,如杨朔《香山红叶》 碧野《天山景物记》 写意境,如杨朔《香山红叶》、碧野《天山景物记》、秦 社稷坛抒情》 一些老作家老舍、丰子恺、叶圣陶、 牧《社稷坛抒情》;一些老作家老舍、丰子恺、叶圣陶、 吴伯萧,曹靖华等纷纷著文,叙写人生感受, 吴伯萧,曹靖华等纷纷著文,叙写人生感受,但五七年反 五八年大跃进,散文创作又一度陷入困境,直到1961 右,五八年大跃进,散文创作又一度陷入困境,直到1961 年文艺大调整, 人民日报》上开辟“笔谈散文”专栏, 年文艺大调整,在《人民日报》上开辟“笔谈散文”专栏, 才又重续前面“复兴美文” 才又重续前面“复兴美文”潮。这一期散文有拿散文当诗 写的杨朔 奉献了《雪浪花》 杨朔, 荔枝蜜》 茶花赋》 写的杨朔,奉献了《雪浪花》、《荔枝蜜》、《茶花赋》, 偏重于政论的刘白羽 刘白羽有 长江三日》 樱花》 偏重于政论的刘白羽有《长江三日》、《樱花》、《红玛 日出》 有杂文与随笔相结合的秦牧写下了《 秦牧写下了 瑙》、《日出》;有杂文与随笔相结合的秦牧写下了《土 花城》 古战场春晓》 地》、《花城》、《古战场春晓》,吴伯萧的延安小品也 是这一时期重要成果。 是这一时期重要成果。
1.思想意境具有诗意,“在斗争中、劳 思想意境具有诗意, 在斗争中、 思想意境具有诗意 动中、生活中时常会有些东西要‘ 动中、生活中时常会有些东西要‘反复 思索” 形成文中的意境” 思索”,“形成文中的意境”(《东风 第一枝》小跋), ),也就是说其散文反映 第一枝》小跋),也就是说其散文反映 了时代生产、生活中的诗意因素, 了时代生产、生活中的诗意因素,他在 茶花、蜜蜂、海市、 茶花、蜜蜂、海市、雪浪花等事物寄托 了时代内容,抒发了时代的情感, 了时代内容,抒发了时代的情感,从侧 面表达了对社会主义生活的热爱。 面表达了对社会主义生活的热爱。
第四节 秦牧的散文 作家简介: 一、作家简介:学者型的散文家
秦牧(1919~1992),原名林觉夫, ),原名林觉夫 秦牧(1919~1992),原名林觉夫,广东 澄海人,生于香港。1994年 澄海人,生于香港。1994年,人民文学出 版社出版了《秦牧全集》 共十卷) 版社出版了《秦牧全集》(共十卷),汇 集了秦牧的全部创作。 贝壳集》 集了秦牧的全部创作。《贝壳集》、《潮 汐和船》 花城》 长河浪花集》 汐和船》、《花城》、《长河浪花集》是 他最重要的四本散文集,文艺随笔《 他最重要的四本散文集,文艺随笔《艺海 语林采英》 拾贝》 拾贝》、《语林采英》受到文学爱好者的 欢迎。 欢迎。
二、《社稷坛抒情》赏析 社稷坛抒情》
《社稷坛抒情》是一篇极为出色的抒情散文,作者将 社稷坛抒情》是一篇极为出色的抒情散文, 爱国激情,融合于思古幽情之中, 爱国激情,融合于思古幽情之中,抒发了自己对祖国 的泥土、 的泥土、大地和生活在这泥土大地之上的劳动者以及 由他们所创造的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和衷心赞颂。 由他们所创造的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和衷心赞颂。 本文充分显示了知识性和趣味性结合的特点。由于社 本文充分显示了知识性和趣味性结合的特点。 稷坛是祭地的,所以作者首先扣住土地联想, 稷坛是祭地的,所以作者首先扣住土地联想,想到古 代帝王祭地的仪式,想到劳动者, 代帝王祭地的仪式,想到劳动者,想到土壤的形成等 又由于社稷坛中央是五色土,进而想到五行, 等。又由于社稷坛中央是五色土,进而想到五行,想 到中国的思想文化。而后从五色土的紧紧拼合, 到中国的思想文化。而后从五色土的紧紧拼合,想到 了国土的统一。 了国土的统一。本文的趣味性正是源于知识与知识的 自然衔接。当然,本文真正灵魂是在思想而不在趣味。 自然衔接。当然,本文真正灵魂是在思想而不在趣味。 遥接万代的联想说到底是为了“穿过历史的隧洞, 遥接万代的联想说到底是为了“穿过历史的隧洞,回 到阳光灿烂的现实” 到阳光灿烂的现实”。
第二节 杨朔的散文 一、作家简介:诗人型的散文家
杨朔(1913-1968),山东蓬莱人。 主要有散文集《亚洲日出》、《海 市》、《东风第一枝》、《生命泉》 等九部,其中《雪浪花》、《荔枝 蜜》、《茶花赋》、《海市》写于 1956-1962年,正是“复兴美文” 时期的“诗化散文” 。
二、“拿散文当诗写”是杨朔散文的一 “拿散文当诗写” 个重要特征,其诗意主要表现为: 个重要特征,其诗意主要表现为
17年的散文 第五章 17年的散文
第一节 五六十年代散文概述
首先,五十年代初,纪实性的通讯、报告、特写 在散文中占有绝对的分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为朝鲜战场上生活的速写、通讯、报告文学,如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刘白羽《朝鲜在战火中 前进》,巴金《生活在英雄们中间》;一是对“新 时代”的歌颂,对当时展开的“社会主义建设”的 描述。 这些创作带浓厚的叙事性和纪实性,风格偏重 于热烈、刚健、朴实。
二、《长江三日》的简析 长江三日》
《长江三日》从重庆到武汉旅途见闻与经历, 长江三日》从重庆到武汉旅途见闻与经历, 阐发了“战斗——航进 航进——穿过黑夜走向黎 阐发了“战斗 航进 穿过黑夜走向黎 明”的社会、人生的哲理。作品把航行情景 的社会、人生的哲理。 与社会、人生、历史规律联系起来, 与社会、人生、历史规律联系起来,“迷人 的画廊,就是这样战斗航行, 的画廊,就是这样战斗航行,穿过黑夜走向 黎明” 闯过险滩到达坦途 闯过险滩到达坦途” 黎明”,“闯过险滩到达坦途”,最把这与革 现实的思考联系起来, 命、现实的思考联系起来,具有诗的激情与 人生哲理的结合, 人生哲理的结合,生活的美感与革命豪情统 一,是“激流涌进之美”的意境。 激流涌进之美”的意境。
1.相对普遍的社会主题的趋同性,三人散文创作都 .相对普遍的社会主题的趋同性, 部分地取消了个人情感,以及日常生活的独立价值。 部分地取消了个人情感,以及日常生活的独立价值。 杨朔散文中出现“诗意的追求与解构”的矛盾,一方 杨朔散文中出现“诗意的追求与解构”的矛盾, 面在花鸟草虫的诗意抒发, 面在花鸟草虫的诗意抒发,另一方面既成观念对诗意 的破坏,前者是个人情感,后者是社会观念。 的破坏,前者是个人情感,后者是社会观念。刘的感 情单一,感受淡薄而空疏。秦明显地具有逻辑框架, 情单一,感受淡薄而空疏。秦明显地具有逻辑框架, 将历史知识与感情杂合,出现了知识有余,理性有余, 将历史知识与感情杂合,出现了知识有余,理性有余, 而感性不足的毛病,教师爷的习气、平庸的资质使然。 而感性不足的毛病,教师爷的习气、平庸的资质使然。 2.时代主题的彰显与时代生活内容的虚化,构成了 .时代主题的彰显与时代生活内容的虚化, 尖锐的矛盾。 尖锐的矛盾。 3.三人创作具有模式化:单调的叙事模式,单调的 .三人创作具有模式化:单调的叙事模式, 思维模式和单调的抒情方式。 思维模式和单调的抒情方式。
第五节 杨朔、刘白羽、秦牧散文现 象的检讨
一、 三人散文之比较 1.从散文品格上说,杨属小品文一格,短小 精悍,情意盎然,情感成分浓,追求意境; 秦属杂文一格,理性成分重,逻辑论证框架 明显,追求知识、趣味与思想的统一,灵活 多变;刘属于政论散文一类,从自然景观上 发掘诗意,深入拓展,抒发战士的豪情,哲 理味浓。
三、杨朔散文模式
杨朔散文由于过分追求散文的诗意, 制造曲径通幽的阅读悬念,欲扬故抑、 先抑后扬的策略与模式,有时不免给人 以拔高生活,雕琢斧凿之感。“开头设 悬念,卒章显其志”的杨朔散文模式在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为读者所诟病。
第三节 刘白羽的散文
一、作家简介:战士型的散文家 刘白羽(1916-2005),北京人, ),北京人 刘白羽(1916-2005),北京人,有军人作 家之誉, 家之誉,经常采用现实生活场景和战争年代记 忆相交织的构思方式。 忆相交织的构思方式。 1962年出版的《红玛瑙集》 1962年出版的《红玛瑙集》是其最有影响 年出版的 的散文集, 日出》 长江三日》 的散文集,《日出》、《长江三日》、《灯 红玛瑙》 秋窗偶记》 火》、《红玛瑙》、《秋窗偶记》、《樱花漫 等名篇都收在这本集子里。 记》等名篇都收在这本集子里。刘白羽的散文 充满作者的革命激情,热情洋溢、雄浑豪放, 充满作者的革命激情,热情洋溢、雄浑豪放, 充满理想主义的浪漫情怀。 充满理想主义的浪漫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