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民国印坛五大流派”者——赵叔孺篆刻作品欣赏

合集下载

一代大家赵叔孺:出身四明望族终成印坛巨擘

一代大家赵叔孺:出身四明望族终成印坛巨擘

一代大家赵叔孺:出身四明望族终成印坛巨擘主讲人张奕辰张奕辰,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篆刻》副主编、台湾《大观》杂志篆刻栏目主编。

赵叔孺画作赵叔孺印章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出身于宁波世家望族的海上名家赵叔孺,以书法、绘画、篆刻与鉴定这“四绝”驰誉大江南北,当时艺坛高手如林,但像赵叔孺那样素养全面且造诣高深者仍属凤毛麟角。

赵叔孺儒雅高贵的名士风骨,以古为新、兼容通达的艺术风格,于当今篆刻书画界仍具有切实的研究价值与借鉴意义。

少年时即兴画马曾令“一座惊叹”赵时(1874-1945),初字献忱,后易名时,字叔孺,号纫苌。

其家族世居浙江鄞县,为四明望族。

父赵佑宸,清咸丰时入翰林,曾为同治帝启蒙师,官至大理寺正卿,称廷尉公。

赵佑宸曾以名翰林选拔到江苏江宁府为官,后调守镇江府。

1874年3月12日,赵叔孺诞生于镇江府署。

他天资聪颖,幼为其父所钟爱,其兄赵时桐在《舍弟叔孺太守六旬征文启》中回忆道:“光绪丁丑,甫四岁,先公指楹联中浅近之字授之,辄能默识……一日,抱入先公签押房见显皇帝御笔画马,口呼而手指之,一若不胜欢喜者。

先公乃握笔,为白描状元骑马,以一笔绘成。

叔孺得之,呈先妣徐太夫人珍藏焉。

……叔孺幼善属对,一日,先公方食刀鱼,即以命对,叔孺应声曰‘炝蟹’;有家人六指者,即以‘歧指’命对,叔孺应声曰‘花翎’,其敏捷有如此者……叔孺每于课暇,或画马于纸,或刻几案,凡经叔孺所用之几案,多有刻划痕迹,其书画雕刻,殆天授也。

”少年时,赵叔孺就在课余专心书画,尤好画马,“立者、卧者、嘶者、下饮者、倚于树者,有所见,默识神会之”。

有一次,其父宴宾客于官署,客人都是知名人士。

席中,林寿图(道光年间进士,官至陕西布政使)说,向来听闻叔孺善于画马,请当筵试之。

于是,叔孺“伸纸挥洒,顷刻而成,神骏非常,一座惊叹,诧为神童”。

林寿图极为赏识,几天后,就请人来说媒,许其七女为叔孺配。

新书推荐印坛巨擘赵叔孺之集印大成面世,410枚精选

新书推荐印坛巨擘赵叔孺之集印大成面世,410枚精选

新书推荐印坛巨擘赵叔孺之集印大成面世,410枚精选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是“民国迷”,常把“民国”当做“魏晋”来阅读。

民国虽然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可是民国篆刻艺术在这一瞬中却放出了灿烂的光芒。

而赵叔孺先生就是“民国印坛五大流派”中耀眼的一颗星星。

他被陈巨来称赞道:“迩来印人,能臻化境者,当推安吉吴昌硕及先师鄞县赵叔孺时㭎先生,可谓一时瑜亮。

”赵叔孺像赵叔孺先生1874年生于江苏镇江,1945年病卒于上海家中。

初名润祥。

后名㭎,字献忱。

再后易名时㭎,号纫苌,字叔孺,以字行。

因家中藏有东汉延熹、魏景耀二弩机(古代机械弓箭),故言所居曰“二弩精舍”,晚年自号“二弩老人”。

赵叔孺先生之父佑宸,官至大理寺正卿。

叔孺少慧,好读,爱艺事。

尤其喜研究金石字画。

十岁时,应邀当众画马,观者无不叹服。

之后闽县林寿图招之为婿,后居岳父家三年,闭门读书,潜心研究三代(夏、商、周)吉金文字,唐宋元明古迹,昕夕挥毫奏刀,寒暑不辍,于是诸艺皆臻高境界。

辛亥革命后,移家上海,以鬻书画,印诸艺自给,以金石书画驰名海内外。

赵叔孺书法赵叔孺画作“一老岿然起东渐,书画金石蔚三绝”(王季迁语)叔孺先生书擅四体,行楷出入赵松雪,魏碑则拟赵撝叔,俱得神韵;篆书能得石鼓、阳冰、石如诸体貌,并皆佳妙。

绘画以鞍马、花鸟为多,人物较少,所画八骏有“一马黄金十笏”之称。

在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赵叔孺的鞍马、吴湖帆的山水、冯超然的人物、吴待秋的花卉,有“四家绝技”之称誉。

尤其值得称道,更受人注目的是赵叔孺先生的篆刻,兼皖浙两派之长,得之谦之精髓,不自局囿,又上追秦汉印,及宋元人朱文,工整秀雅、气韵堂皇,能于缶翁外别树一帜。

正如诗人沈禹钟《印人杂诵》所谓:“悲盦家法得心传,壁垒能争缶老贤”。

赵叔孺先生于篆刻似乎没有正式拜过师。

他治印极崇拜赵之谦。

他曾说:“咸同以来,篆刻之妙,当推吾家撝叔。

”同时沉浸于三代彝器,古玺秦汉印中。

综观他的一生,在金石篆刻方面成就最大。

赵叔孺隶书题跋的别韵新姿

赵叔孺隶书题跋的别韵新姿

赵叔孺隶书题跋的别韵新姿作者:***来源:《书画世界》2020年第05期趙叔孺是民国时朗艺术界的重要人物之一,其兴趣爱好广泛,于书画、篆刻、鉴藏等皆有较高造诣,对书法篆、隶、楷、行四体用功尤勤,其篆书和篆刻的面目也最为人们熟知。

本文选取鲜为人们关注的赵叔孺隶书作为切入点,进而探究其隶体题跋书法的别样风采。

一、赵叔孺的隶书取法明王铎“一日临帖,一日应请索”,直至晚年都坚持如此,其书法深深扎根于传统经典又能独出己意,可见临帖于书家创作和独特风格面目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

赵叔孺临古亦如此,其隶书取法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取法汉隶经典碑帖,进行临摹和集字模拟性创作;二是直取近人,直接师法赵之谦。

为了便于论述,本文以上海书画出版社2014年刊行的《赵叔孺书画全集(上册、下册)》中收录的隶书作品和题跋为主要考察对象。

(一)临摹汉隶经典碑帖赵氏1922年节临的隶书《西狭颂》扇面,录碑中“年谷……”等27字成一面,其背面配有赵氏所绘山水图。

该临作用笔精到、体势舒展,字在芑虽小,却较好地再现了《西狭颂》敦厚朴茂的原碑特色,且书写在布满折皱的成扇之上,体现出赵叔孺较强的临古功底。

赵氏1935年所临《石门颂》,选取原碑中“君德明……”近30字成一幅中堂作品,落款中有“临石门颂以应寿白世仁兄雅属”字样。

该临作用笔圆起圆收,结体开阔,“君”字的撇画收笔处略显迟涩生硬,总体上瑕不掩瑜,称得上是临古中的佳品。

此外还有一件赵氏节临《礼器碑》的作品,录有“东海博河东……”等24字,款中没有注明临习时的具体年代。

其用笔抓住了《礼器碑》瘦硬劲挺的特征,尤其是“东”“海”“河”“令”“宣”等字,捺脚和横画收笔处呈明显的“修脚刀式”方切笔形态,突出了《礼器碑》原碑中的捺脚处理特色。

(二)集字模拟创作赵氏集字模拟性创作与上述几件纯粹的临古作品不同,以大字对联形式为主。

如1922年所书《旧传熹获七言联》,集《礼器碑》字,款中有“属书礼器”字样,由于是命题“属书”,临得像就成了首要考虑的问题。

西泠印社近现代名家篆刻作品欣赏

西泠印社近现代名家篆刻作品欣赏

西泠印社近现代名家篆刻作品欣赏
书法 2021年9月18日下午6:50 220 0 jumingart 名作欣赏
西泠印社五周年拍卖近现代名家篆刻作品欣赏
方去疾刻青田石瑞兽钮章
方去疾刻青田石闲章
韩登安刻竹节形寿山石黄洁自用闲章
胡镢刻白芙蓉闲章
胡镢刻芙蓉石象钮陈汉第自用章
胡镢刻青田石章
胡镢刻寿山石章
钱松刻寿山石沈树镛自用印
黄士陵刻芙蓉石章
童衍方刻寿山石高浮雕鱼龙钮对章
王禔刻杜陵石章
王禔刻寿山石对章
徐三庚刻广东绿石章
徐三庚刻青田石章
徐三庚刻青田石章2
徐三庚刻芙蓉石兽钮章
徐三庚刻田黄石章
叶潞渊刻青田石陈运彰自用章
赵叔孺刻雕高山石龙钮章
叶潞渊刻青田石章
赵叔孺刻高山石马钮章
赵叔孺刻寿山狮钮章
赵之琛刻青田石闲章
赵之琛刻青田石章三方
醉芙蓉石双螭钮章。

赵叔孺和吴湖帆对陈巨来印学观的影响

赵叔孺和吴湖帆对陈巨来印学观的影响
是 年秋 , 陈 巨来 在 钮 姓 长 者 宴 会 中 与 赵 叔 孺 同 座 , 便 请 赵 叔
赵( 吾丘衍 、 赵子昂) , 其篆法章法 , 上 与古 玺 汉 印 , 下 及 浙 皖 等 派
相较 , 当另是 一番境 界 , 学之亦 最为 不易 , 要 之 圆 , 笔划不 尚增 减 , 宜细 宜工 , 细则 易弱 , 致柔 软无 力 , 气 魄
上 成 就 都很 高 , 但 老 师题 许学 生 为第 一 , 这 可 见 老 师 对 陈 之 器
重, 也 可 见 陈确 是 在 圆 朱 文 印 上 成 就 非 常 之 高 。后 来 , 陈 巨 来 对 圆 朱 文 印 也 提 出 了 他 自 己独 到 的 见 解 : “ 宋、 元 圆朱 文 , 创 自吾 、
毫无 , 工则易板 , 犹 如奇 剞蒯 中之宋 体书 , 生 梗 无 韵 。 必 也 使 布
置匀整 , 雅静 秀 润 , 人所 有 , 不必有, 人 所无 , 不必 无 , 则 一 印 既 成, 自然 神情 轩 朗 。 ” 文 中旬 句 道 出 了 圆 朱 文 印 的 精 华 所 在 , 可 见
除 了对 陈 巨来 影 响 深 远 的 篆 刻 师 长 外 , 还 有 许 多 对 篆 刻 有
独到见 解 的著名 画家 , 如吴湖 帆 、 张大干 等 , 也对 陈巨来 产生 了 积 极 作 用 。本 文 根 据 陈 师 赵 叔 孺 的 印 学 观 , 结 合 与 陈 巨来 有 交 往的画家吴湖帆交 住 , 试 图 进 一 步 探 讨 陈 巨 来 的 印 学 观 形 成 之
陈巨来 ( 1 9 0 5 -1 9 8 4 ) 无 疑是 近代 篆刻 界 的杰 出代 表 , 他的 印 学 观 的形 成 与 其 所 接受 的 教 育 是 分 不 开 的 。 陈 巨 来 的 祖 上 有 为官者 , 其 中有 他 的 曾 祖 、 祖 父 及 父 亲 。正 如 陈 的高 足 徐 云 叔 先 生说 : “ 陈巨来先生对 于传 统 文化有 一种 物我 相融 的喜 好 , 更 有 透 彻深刻的理解 。 ” 中 国古典 艺术 都讲究 文化 的熏 陶濡 养之 功 , 陈 巨 来 出生 的 家 庭 就 有 很 好 的 儒 学 文 化 底 蕴 。其 中 , 对 陈 巨 来 印学观影响最大 的一位 老师 便是 赵叔 孺 , 而 赵 氏 正 是 陈 父 在 福 建 时 的 同寅 。所 以 , 陈 巨 来 的 家 庭 人 际 关 系 的 广 泛 为 其 艺 术 的

赵叔孺篆刻作品,印章拍卖计48品赏析,高清原石印蜕边款

赵叔孺篆刻作品,印章拍卖计48品赏析,高清原石印蜕边款

赵叔孺篆刻作品,印章拍卖计48品赏析,高清原石印蜕边款赵叔孺(1874~1945),名时棡,字献枕、叔孺,号纫云,晚号二弩老人,室名二弩精舍、南碧龛等,浙江鄞县人。

书工四体,花鸟山水,皆擅胜场。

富收藏,精鉴别。

求艺于其门下者达五十余人。

为海上名家之一。

291 赵叔孺刻田黄石奚光旭自用印印文:鄂庐所得边款:叔孺师法悲盦。

出版:《赵叔孺印存》P86,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

尺寸:1.4×1.3×2.5cm 11.8g印面主人简介:奚光旭(1880~1919),一作奚旭,初字振镛,后字萼铭、鄂铭、埜鹤,斋名鄂庐(萼庐)、室名文彝轩、小冬花庵,江苏澄江人。

花翎二品顶戴,候选户部郎中,太学生,诰授资政大夫。

清末民国初上海颜料巨商,收藏家。

奚氏与沪上诸名家如蒲华、吴昌硕、张祖翼、褚德彝、赵叔孺等相友善,尤与余杭褚德彝最为莫逆。

436 赵叔孺刻寿山石双鱼钮闲章1921年作印文:学吃亏边款:“学吃亏”三字系先外舅欧斋公写予,梁氏大姨冕之索刻此,盖不忘祖训也,辛酉春叔孺并记。

出版:1.《中国鉨印源流》P163,钱君匋、叶潞渊著,梅舒适编,日本木耳社,1984年。

2.《赵叔孺印存》P94,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

3.《赵叔孺印举》P77,上海书画出版社,2012年。

437 赵叔孺刻寿山石闲章1910年作印文:好古边款:宣统二年,叔孺作。

尺寸:2.4×1.4×3.9cm753 赵叔孺刻寿山芙蓉石双螭钮闲章印文:六石道人边款:叔孺为六石道人刻,六字见汉六安太守封泥。

旧款:荷屋为香冻院长作,庚午二月。

尺寸:3.1×3.1×6.3cm755 赵叔孺刻寿山石马钮章印文:求真边款:叔孺。

尺寸:1.1×1.1×5.3cm761 赵叔孺刻寿山石蝉钮闲章1934年作印文:墨戏边款:甲戌秋月,叔孺。

出版:《赵叔孺印存》P71,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

不拘一格,珠圆玉润——赵叔孺篆书欣赏

不拘一格,珠圆玉润——赵叔孺篆书欣赏

不拘一格,珠圆玉润——赵叔孺篆书欣赏
赵叔孺(1874-1945),浙江鄞县(今浙江宁波)人。

原名润祥,字献忱、叔孺,后易名时棢,号纫苌,晚年自号二弩老人,以叔孺行世。

清末诸生,曾任福建同知。

民国后,隐居上海。

金石书画、花卉虫草、鞍马翎毛,无不精擅,尤擅画马,可称“近世之赵孟頫”。

赵叔孺活跃于海上印坛之初,正是吴昌硕声誉如日中天之时。

沙孟海在《沙村印话》中称:“历三百年之推递移变,猛利至吴岳老(吴昌硕),和平至赵叔老(赵叔孺),可谓惊心动魄,前无古人。


赵叔孺篆书
△昔圣王之治天下,咸建诸侯,以临其民,国有常君,上下相安,政如一家,秦兼天下。

△挥兹一觞,未知明日事;远之八表,正赖古人书。

△愿花长好月长圆人长寿,但饥时餐倦时卧醉时謳。

△偶逢新语书红叶,难得闲人话白云。

△履责思冲居盈念损,则明分爽观象洞元。

△道德神仙增荣益誉,福禄欢喜长乐永康。

△鸡豚异日为同社,鱼鸟依然笑我顽。

△喜气成兰怒气成竹,无酒学佛有酒学仙。

△学道有涯真可喜,安心是药本无方。

△诸子百家文章之海,名山天府人才若林。

△汧殹沔烝,烝彼淖渊。

鰋鲤处之,君子渔之。

沥有小鱼,其游散散。

帛鱼皪皪其筵。

△世里平原多古树,一殹流水走杨华。

△月已到窗何不醉,某今如此可无诗。

金石印坊微店。

明清各家闲章原印精品

明清各家闲章原印精品

明清各家闲章原印精品明清各家闲章原印精品如何修炼一双鉴印的利眼今天,不仅是我国历史上空前开放与发展的时代,而且也是现代信息传媒迅猛发展和高度发达的时代。

在社会巨变中,现代的中国人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获取地球村古今中外的人类文明成果信息,真正实现了"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一瞬",视野极为开阔的理想境界。

由此,在知识结构、鉴赏观念、收藏方式等方面也必然会发生变化,使审美情趣与收藏鉴赏取向产生新的飞跃。

生活中宽带互联网络的运用,使收集信息的手段和获取速度又大大超过了前人,常常出乎人们意料,何苦担心不会篆刻而不敢涉及。

其实,加强相应的文史修养,了解了印章的历史、制度、流派,及各类印材的感性认识,鉴印藏印便不是件玄之又玄的难事。

日积月累,聚印成谱,肩负一个藏印家的称谓决不是幻想。

一、识篆养底气从《说文解字》入手用看惯熟视现代字体的眼光来识别篆字、欣赏篆字,确实感到非常陌生,两者的差异很大。

许多收藏爱好者之所以不敢问津印章,原因就在篆字上。

篆字是以"形"为中心发展而成,虽然后来已经变为"意象",但探其本源,总有形的影迹可循。

所以,篆字从一开始就具备美术性。

其实,篆字不过是古人的平常字体,是因为时代变迁才使它演化成了现在人们日常书写和阅读的字体。

而印章印文,特别是闲章、书画用的艺术印章,却始终习惯沿用古人的篆体,印章多以篆字来体现它的价值。

,东汉许慎著的《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以六书理论系统地分析字形、解释字义的字典。

清代乾嘉学派的著名学者段玉裁对它做了大量的注解,其学术价值是多方面的。

好印者如果因此而生发对文字学的兴趣,那么,由此入门乃为正道。

当然,对一位刚入门的藏印者来说,手头置一部((说文解字》,再加上《中国书法大字典》、《中国篆刻大辞典》,犹如安下大本营,进可通晓古玺文,退可领会汉印文。

有这么几册最需要、最实惠的工具书在案,底气渐盛,步到古肆,亦有一半胆力可以支撑。

不看陈巨来,你怎么知道篆刻之美?!|画事

不看陈巨来,你怎么知道篆刻之美?!|画事

不看陈巨来,你怎么知道篆刻之美?!|画事画事君说浅显有趣的深度艺术美学干货@民国画事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已交由专业版权机构代理,严禁门户网站、自媒体平台、阅读类App等未经授权复制、抄袭或抓取,违者必以法律手段起诉。

今天画事君很兴奋,要带来两本极有价值的书(很久没有见到这样让人兴奋的出版了),而且内容是大名鼎鼎的陈巨来。

画事的朋友们很多人知道陈巨来可能首先是因为《安持人物琐忆》这本大八卦,但是,陈巨来正经的身份是,中国近代篆刻超级大家。

陈巨来年轻时师从赵叔孺,隔三差五带着《十钟山房印举》去请教赵叔儒。

而赵叔儒根据陈巨来的性格,让他不要只研究秦玺汉印,跳脱出来,多学几种,这样一来,陈巨来发现自己的天分更适合元朱文,于是专注研习。

他的元朱文是一绝,绝到让外行都一见倾心!陈巨来刚刚出道,吴湖帆就二话不说下定,并且以后的自用印都在陈巨来这里刻,张大千自从认识陈巨来以后,自用印也都从这儿下单了,还向别人称陈巨来是“国朝第一手”!吴湖帆把家里的收藏随便借给陈巨来看,汪关的《宝印斋印式》十二册,陈巨来生生借走研究了7年。

而张大千则是一向的豪气,我的画你随便拿,想要啥我就给画啥!陈巨来为吴湖帆刻的梅景书屋陈巨来为张大千刻的“大千居士”陈巨来一下变成篆刻界的当红炸子鸡,那也不是没有两手的,他的元朱文,线条遒劲利索,又珠圆玉润,让人十分喜爱。

而让吴湖帆和张大千称道的,不仅是这些,还有他对印面的处理,不仅铲的很深,(这样可以让印章使用的够久,不怕磨损)而且连铲下去的印面,都处理的干干净净,平平整整,这是一般篆刻家都不会处理的!而这些细节,从哪里能看到呢,除了陈巨来的印章原石,就是这今天我带来的这两本书了!陈巨来自言平生刻印不下三万方,虽然是个估值,但也差不了多少,在民国后期至建国后的几十年中,无论公卿贵人,亦或书画大家,以及诸多馆藏单位,陈巨来都是众人争相求印的对象。

例如陈巨来为张大千、吴湖帆、赵叔孺、钱镜塘等书画收藏大家以及上海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等馆藏单位创作的作品,上佳的存世作品又属陈巨来外孙孙君辉先生保存的自用印为最佳。

晚清印章原石与篆刻拓片赏析

晚清印章原石与篆刻拓片赏析

晚清印章原石与篆刻拓片赏析打开音乐体验不一样的观赏感受!。

晚清印章原石及印拓赏析湖山胜处清王应绶1835年作寿山石古兽钮边款:榖翁二兄命作此印并记,乙未四月子若。

一片冰心在玉壶清李渔1657年作寿山石边款:丁卯三月仿虞世南印,湖上笠翁。

一生辛苦为情多冯康侯刻竹节螭钮高山石边款:康侯李尹桑刻寿山、青田石二方印文:1.与世无争 2.贤者而后乐此边款:1.玉斋先生命刻,乙丑秋月玺斋。

2.乙丑秋玺斋刻石。

李尹桑刻青田石闲章二方1925年作印文:1.闲情偶寄 2.常恨世人新意少边款:1.玺斋刻 2.玉斋先生命刻,时乙丑九月,玺斋。

陈子奋刻寿山石子母兽钮闲章1969年作印文:山不厌高边款:乐山仁兄正,己酉三月,子奋。

陈子奋刻青田石暗八仙钮闲章1969年作印文:以介眉寿边款:乐山仁兄正之,己酉四月,子奋。

邓大川刻寿山石古兽钮闲章二方1979年作印文:1.赏心悦目 2.吉时有祥边款:1.邓大川制 2.邓大川拟让翁,一九七九年冬月。

武钟临刻青田闲章1937年作印文:长年边款:丁丑重九后一日拜丁刻于居敬庐。

高络园刻青田石闲章印文:获无上斋边款:弋虬仿小松叶潞渊刻青田石双龙戏珠钮闲章一对1968年作印文:1.绿树多生意 2.白云无尽时。

边款:1.潞渊刻 2.戊申六月赵叔孺刻寿山石蝉钮闲章1934年作印文:墨戏边款:甲戌秋月,叔孺。

赵叔孺刻三色高山石螭钮闲章1933年作印文:豳斋边款:癸酉正月仿古玺,叔孺。

清钟以敬刻寿山石随形闲章印文:养素边款:矞申清罗浚刻寿山芙蓉石古兽钮闲章印文:胸中一点分明处,不负高天不负人。

边款:庚午秋日朗秋作于黄冈官舍。

清杨澥刻寿山芙蓉石螭钮闲章印文:俸薄俭常足,官卑清自尊。

边款:龙石。

清杨澥刻寿山石云龙钮闲章印文:此道茫然边款:龙石清赵之琛刻田黄闲章1817年作印文:浩气横秋宇边款:丁丑嘉平二十四日,次闲制。

王褆刻寿山石古兽钮闲章印文:百年庸里过边款:竹卿仁兄嘱刻白香山诗句,福广治印。

王褆刻寿山石古兽钮闲章1923年作印文:吴带当风边款:癸亥福广刻于京师唐醉石刻寿山石闲章印文:不俗即仙骨边款:醉石制于休景斋中邓尔雅刻寿山水洞朱砂石闲章印文:寿如金石边款:尔疋刻为子寿兄以充文房之用。

十位篆刻大师篆书大比拼,你喜欢谁的作品?

十位篆刻大师篆书大比拼,你喜欢谁的作品?

十位篆刻大师篆书大比拼,你喜欢谁的作品?
印谱印人印讯
有人曾这样说过:“十个篆刻家里一般会有九个篆书家,但十个篆书家里未必会有一个篆刻家。

”仔细想想,也不无道理。

因为,几乎公认的是篆书是篆刻学习中的必修课!下面是邓石如、吴昌硕、赵之谦、齐白石、陈巨来、来楚生等十位篆刻大师的篆书作品,您更喜欢谁的篆书?
邓石如篆书
吴让之篆书
赵之谦篆书
吴昌硕篆书
黄牧甫篆书
齐白石篆书
赵叔孺篆书
方介堪篆书
陈巨来篆书
来楚生篆书
篆刻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而篆书的学习是其必修课之一。

金石君列举出十位影响力十足的篆刻大家的篆书作品,更多的目的是想说:学习篆刻,从重视篆书开始!
书法订阅
权威发布全国书法比赛展览资讯和名家动态。

公众号。

陈巨来印存——精选推荐

陈巨来印存——精选推荐

1:赵氏书印赵叔孺2:赵叔孺氏珍藏之记,叔孺得意,赵叔孺长年又大吉3、赵时棡印,赵叔孺,赵时棡印,叔孺,赵时棡4、沈尹默印、王籂之印,默印之印5、叶浅予,悲鸿、永保秋光,沈钧儒印6、吴倩湖帆之印7吴湖帆潘静淑8、吴湖帆潘静淑,梅景书屋9、吴湖帆潘静淑,吴湖帆,湖帆10、待五百年后人定论,倩龕11、湖帆鉴赏,梅景书屋,吴湖帆印12、湖帆长寿、梅景书屋秘籍13、张学良,韩登安,松窗居士14、稚柳,谢稚印,谢稚,谢稚15、任政,潘伯鹰印,谢稚,谢稚印16、大风堂珍藏印17、张爰之印,大千,张爰之印,大千,张爰之印18、大千,张爰印,张爰私印,大千居士19,三千大千,张爰私印,张爰,爰居阁王20、大千居士,张爰,大千,蜀郡张爰21、大千、张爰印信,张爰,大千22,大千玺,张爰之印,大千居士,张爰印23、大千居士、张爰之印、大千玺,张爰私印24、爰印,张大千,张爰印,张爰之印,大千,张爰,大千居士25、大千,张爰,张爰,大千,张爰,大千居士,张爰之印,大千26、张大千,张爰之印,鸿嫔掌记,张爰27、大风堂弟子、张大千、大千父28、三十六疲秋色,大风堂上走,下里巴人29、张爰私印,藏之大千,张爰之印30、得心应手、大千居士,张爰之印信,蜀郡张爰31、百岁千秋32且休教玉关人老、历劫不磨、劫灰外物33、程潜、程潜私印、程潜印信、程潜印信34、张成之印,张成私印,程潜、张成之印35、张群、岳军、岳军秘笈36、徐伯郊家珍藏、伯郊所藏、徐伯郊藏书记37、吴兴徐伯郊、大雅,徐伯郊38、心翰墨39、吴华源、吴华源印、吴华源、子深40、子深珍藏、子深书画、吴华源印、子深经眼41、靖侯笈玩、方若之印、靖侯珍藏、李广平42朱靖侯家珍藏,43、溥儒长寿,溥儒,溥儒之刻,溥儒44、季迁、王季迁、苦肯斋45、王季迁、王季迁印、季迁心赏、季迁长寿46、王季迁印、徐旁私印、季迁长寿,徐旁之印47、清气轩、清气轩主、清气轩主48、虎痴张泽,张泽、张泽之印,49、相逢有味是偷闲、王飞景印,王飞景印50、云松馆、高野侯印、高野侯印51、燕氏笙波鉴赏、藏悉轩,藏悉轩52、程祖麟印、程祖麟、程祖麟印。

“太阴”之韵:赵叔孺印学探赜

“太阴”之韵:赵叔孺印学探赜

“太阴”之韵:赵叔孺印学探赜
近日,赵叔孺教授在博客上分享了一份名为《论太阴牵连于印学之意义》的文章,对太阴文化与印学进行了探讨。

文章中,赵叔孺提到,太阴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符号,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独特的地位。

太阴象征着阴柔、暗藏、隐晦的力量,是印学中的重要主题之一。

而在印学中,印章、书法、纸张等都是太阴文化的体现。

赵叔孺教授认为,太阴文化与印学有着深刻的关联,是必须深入研究的一个课题。

他在文章中引用了许多历史文献和实例,阐释了太阴文化与印学的内在联系和意义。

文章发表后,引起了学术界和文化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许多学者和爱好者对此表示认同和支持,认为赵叔孺教授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赵叔孺篆书

赵叔孺篆书

赵叔孺篆书
赵叔孺的习书以赵孟頫、赵之谦为主。

他的小篆由《峄山碑》及唐李阳冰《三坟记》入手,结合赵之谦篆书笔势,而去其姿肆泰甚处,以求更加飘逸优雅,舒展修长,笔墨凝练,气息渊雅,运笔饱墨中锋,苍润遒劲,金石之味跃然纸上。

他的玉筯小篆取法李少温、钱十兰,修长优美,线条瘦劲温润,婉转顺畅,曲折见致,如琢玉屈铁,洋溢着一种平和轻松,秀丽典雅的书卷气息,观之令人神清目爽。

他的大篆上溯探源,得力于商周金文。

由于他对旧学金石书刻具有深厚的素养,鉴藏较多,耳濡目染,故他的大篆方圆并举,厚重而不呆板,结字也极平正,无险峭之造型。

他不像吴昌硕那样大胆结字,而是基本忠实于范本原貌,然并未落前人窠臼,因而更着意在气息韵致上古调新纳,绰约其神。

这一点,连他自己都十分自负,因此,在《赵叔孺润格》中,他特地说明“篆隶魏碑行草同值,钟鼎石鼓加半”。

赵叔孺的篆书主要表现为他在个性发挥上的适度与节制。

这种品位的形成,实源自于他对历代名绘法书的会赏交流,揣摩品鉴及艺术创作中对传统的敬畏与虔诚之心相关。

驰名印坛的二弩老人赵叔孺

驰名印坛的二弩老人赵叔孺

驰名印坛的二弩老人赵叔孺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离我们并不遥远,仿佛就像昨天一样,如果介绍此时的印人可能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陌生,如果大家这么觉得可能就真的错了。

如果提吴昌硕,提齐白石您多少都会有点印象,如果要提赵叔孺,估计大多数人一脸懵逼,不是赵叔孺没有名气,而是赵叔孺在现当代几乎就不彰名,为什么呢?时代变了,什么都变了,艺术也一样,不过这是一时,长远来看,基本上还是会回归他原有的样子。

如果你搜赵叔孺的资料,估计大多数都会先介绍他的徒子徒孙们,打头阵的肯定是陈巨来,元朱文五百年来第一的主儿,然后就是方介堪,鸟虫篆独步天下,后面再跟着一个叶潞渊和陶寿伯,捎着沙孟海,玩收藏鉴定估计得挂着张鲁庵和徐邦达,如果喜欢绘画的肯定还会说一下陈子受,再升级一点专说画马的话也会抬出来赵鹤琴和戈湘岚,顺道拿这俩人跟徐悲鸿比一比。

说来也奇怪,但凡是要讲究点名声座次的领域中国人都喜欢排排坐,人活着的时候相轻,人死了时候排队,再赶上一个时代巨变,那就真不是这么简单一件事了,不拿死人做对标就拿活着的人排排看,比完师傅比徒弟,吴昌硕和赵叔孺这两人以及身后的徒弟们都没有逃过这个怪圈。

有的时候我就再想啊,如果黄士陵能活到民国,如果吴昌硕能活到解放后,如果赵叔孺也活到解放后,那印坛到底会是一个什么状况,会不会更热闹一些,如果当初西泠印社赵叔孺当了首任社长而不是吴昌硕又会怎么样?当然了这些都是假设,沙孟海沙老曾经说猛利如无缶老,平和至赵叔老,可谓一语中的,不过二人的面目也不耽于此,缶老也有平和之作,叔老也有猛利的作品,只是比较稀见罢了,而且个别风格并不能完全的代表二人的风格。

话题比较转移的比较快,我们还是转到赵叔孺身上来,赵叔孺身上的标签有这么几个,金石学泰斗鉴定大家,元朱文近二百年来第一,近代鞍马第一,近代贴学大家,赵佑宸的儿子,林颖叔的女婿,陈巨来、方介堪、徐邦达、沙孟海等等的老师,这么列下去还能来半篇。

还是说点正经的吧,但凡要学些中国的传统书画篆刻,师法古人肯定是要做的第一要务,就没听说过哪个大家不是这么过来的,当然了当代的角儿比较特殊,我们就不论了,赵叔孺一样也免不了俗,听听其弟子叶潞渊怎么记述赵叔孺的篆刻学习路径的,估计大家就能了解各大概:“其篆刻由浙派入手,后精研于秦汉玺印、宋元圆朱,于皖派则完白、悲庵,能得其神髓,在平实处见生动,秀雅中见雄伟,绝无板滞之失,又无妄怪之嫌,名闻当代,蜚声海外。

名家篆刻赏析25:赵叔孺

名家篆刻赏析25:赵叔孺

名家篆刻赏析25:赵叔孺
印文:南阳郡
此印乃赵叔孺为弟子叶藜青刻。

元朱文是以元代赵孟頫为典范的以小篆入印的一种篆刻形式,工整平正,严谨匀称。

赵叔孺对于元朱文的复兴有着重要作用,其在本印的边款中指出:宋元人朱文,近世已成绝响。

后来陈巨来得以成大名,正是得力于赵叔孺。

此印取法秦篆及李阳冰小篆一路,得元朱文要义。

印文外形略压扁,重心居中,除“南”字最上部与边框相连,其余皆不搭边,周边留有较宽的间距,全印气韵疏朗。

三字从上至下,南字独体字左右对称,阳字左小右大,郡字左大右小。

全印平中见动,和谐中有对比,有一种参差错落之美。

线条干净利落,清淡工秀,有着文人雅士的情趣。

赵叔孺篆刻。

西泠网拍·十一月拍名家篆刻及印石精选

西泠网拍·十一月拍名家篆刻及印石精选

西泠网拍·十一月拍名家篆刻及印石精选▲图录号:5010陈巨来刻寿山石闲章寿山石1947年作1.5×1.5×7.1cmRMB:28,000-40,000印文:物外游边款:丁亥年六月,巨来作。

▲图录号:5009赵叔孺刻寿山芙蓉石双面印寿山芙蓉石1.7×1.7×4.1cmRMB:10,000-20,000印文:驼厂羡季边款:叔孺。

印面主人简介:顾随(1897~1960),本名顾宝随,字羡季,笔名苦水,别号驼庵,河北清河县人。

先后任教于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河北大学,周汝昌、史树青等一批著名学者为其高足。

精于书法艺术,曾师从书法大师沈尹默先生,草楷皆工。

著有《顾随全集》。

▲图录号:5011王个簃刻青田石贺天健用印青田石2.1×2.1×4.7cmRMB:8,000-15,000印文:天健诗书画记边款:偶拈劣石刻奉天健道兄粲政,个簃王贤。

出版:《近现代书画家款印综汇》P976“天健诗书画记”,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年。

印面主人简介:贺天健(1891~1977),晚号健叟,斋名开天楼,江苏无锡人。

工山水,精诗文画理。

曾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央美术学院民族美术研究所研究员、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上海文史馆馆员、西泠印社社员。

▲图录号:5012吴朴堂刻寿山石闲章寿山石2.6×0.8×3cmRMB:8,000-15,000印文:瓣香羲献边款:朴堂刻。

▲图录号:5003清· 赵之琛刻青田石闲章青田石1.9×1.9×5.2cmRMB:28,000-40,000印文:秀墅亭长边款:次闲篆。

▲图录号:5004清· 陆泰刻昌化石闲章昌化石1895年作3.5×3.5×6cmRMB:8,000-12,000印文:云根樵子边款:仿赵文敏法,乙未七月,岱生时年六十有一。

▲图录号:5006清· 青白玉犬钮闲章一对玉3.3×3.3×7.5cm×2RMB:6,000-8,000印文:1.读古人书;2.清平如意。

人古不泥 别开一宗——赵古泥篆刻艺术暨“虞山印派”初探

人古不泥  别开一宗——赵古泥篆刻艺术暨“虞山印派”初探

人古不泥别开一宗——赵古泥篆刻艺术暨“虞山印派”初探盛静斋
【期刊名称】《书画艺术》
【年(卷),期】1996(000)003
【摘要】赵石,字石农,号古泥,别署泥道人。

生于一八七四年,卒于一九三三年,享年六十。

他一生治印逾万,传世作品有《拜缶庐印存》四十卷和各家所辑之《赵古泥印存》多种。

赵古泥出生于江苏常熟的一个贫寒人家,他幼年在小药肆当学徒时便热衷于书法篆刻艺术,二十多岁时,经他的启蒙老师李虞章引荐,终于成为他仰慕已久的艺术大师吴昌硕先生门下弟子。

吴见古泥才艺出众,料知此材可造,立言“当让此子出一头地”,并将古泥介绍到自己的好友,常熟大收
【总页数】3页(P41-43)
【作者】盛静斋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292.4
【相关文献】
1.赵古泥印选 [J], 赵古泥;
2.赵古泥篆刻艺术刍议——特种印材金属、晶、玉印的治理 [J], 归之春;
3.守成不泥脱成不背——记程派宗师、京剧表演艺术家程砚秋 [J], 邵章
4.张永基:传承与创新要师古不泥 [J],
5.师古不泥气韵夺人 [J], 武宜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民国印坛五大流派”者——赵叔孺篆刻作品欣赏
书画家,不用小编说大家也应该知道不少吧!今天小编要向大家介绍一位既是书画家又是篆刻家的艺术家——赵
叔孺,他以书画闻名但其篆刻也不容小觑。

下面小编要展示的是他在篆刻上的优秀作品,一起来驻足观看吧!赵叔孺画像赵叔孺,(1874-1945),浙江省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人。

原名润祥,字献忱、叔孺,后易名时棢,号纫苌,晚年自号二弩老人,以叔孺行世。

曾任福建同知。

民国后,隐居上海。

金石书画、花卉虫草、鞍马翎毛,无不精擅,尤擅画马,可称“近世之赵孟頫”。

清末即与吴昌硕齐名,又与黄士陵、齐白石、王福厂并开“民国印坛五大流派”。

赵叔孺爱好
书画,尤以画马最佳,主要是传承了宋代李公麟和元代赵孟頫的画法,又借鉴清初宫廷画师郎世宁的西洋画法,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赵叔孺一生之中,绘画不过百帧,但他的画少而精,有“一马黄金十笏”之称。

更值得称道的是赵叔孺的
篆刻,他兼浙皖两派之长,得前辈赵之谦的精髓,又精研古金石学,另成一家,营造出典丽恬静的气象,时人推崇其为二百年来第一。

印文赵叔孺篆刻边款赵叔孺作为一名艺术家,他在其领域的贡献是可以说是极其深远的。

其中陈巨来、方介堪、潘子燮等人受他影响甚多,深得师承。

连著名书法家沙孟海也曾尊赵叔孺为师。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点赞本
篇的人都喜欢看关注寿山石文化网将继续为您推送关于他们的更多作品↑长按二维码关注寿山石文化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