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车辙剂沥青混合料及水稳定性能分析

抗车辙剂沥青混合料及水稳定性能分析
抗车辙剂沥青混合料及水稳定性能分析

抗车辙剂沥青混合料及水稳定性能分析

摘要:本文研究了添加抗车辙剂以及添加抗车辙剂后再用水泥替代矿粉、加入界面改性剂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添加抗车辙荆后,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都得到了提高,但是冻融劈裂强度比下降。再采用水泥替代矿粉作为填料后,掺加抗车辙剂的沥青混合料的冻融劈裂强度比有很大提高,而采用在沥青中混入钛酸酯偶联剂作为界面改性剂的试图改善掺加抗车辙剂的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做法不理想.

关键词:抗车辙剂;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rutting resistance additive and rutting resistance additive and cement, and then mineral powder, the interface modifier is added to the effect on performance of asphalt mixture. Add rutting Jing, asphalt mixture high temperature stability performance is all improved, but the freeze-thaw splitting intensity ratio decreased. The cement instead of mineral powder as filler, adding anti rut asphalt mixture freeze thaw splitting strength ratio is greatly improved, and used in asphalt mixing titanate coupling agent is the interface modifier to improve mixing the anti rutting agent of water stability of asphalt mixture is not ideal.

Key words: anti rutting agent; asphalt mixture; high temperature stability; water stability

为了增强中面层的抗车辙能力和耐久性,在沥青混合料中掺加了不同比例的抗车辙剂进行路用性能室内试验。室内试验结果表明,掺加抗车辙剂大幅度提高了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并减小了其车辙深度,极大地改善了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但却带来了水稳定性能一定程度下降的负面影响。而我国南方地区夏季炎热高温并且降水量较大,这就意味着水损坏几率有较大程度的增加. 为减小抗车辙剂带来的负面效应,本研究试图寻找一种合适的处理措施对其水稳定性能进行改善。因此,分别采取水泥替代矿粉作为填料和在沥青中混入钛酸酯偶联剂两种措施进行试验研究,旨在改善掺加抗车辙剂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能。

1 试验材料及其主要技术指标

1.1 沥青结合料

试验采用SK一90基质沥青以及国琳SBS-I—C型改性沥青。

1.2 抗车辙剂颗粒

试验中所用的PE颗粒是专门研制的用于改善热拌沥青混合料的特性尤其是其高温性能的添加剂,其主要技术指标:外观为黑色固体颗粒,粒径为2 mm-6

抗车辙剂沥青混凝土施工工艺

抗车辙剂施工工艺 1、施工控制要点 1.1施工准备 施工现场的抗车辙剂应选择较高较平的位置存放,避免雨淋和长时间浸泡。 1.2拌和 (1)控制集料的加热温度为185~200 ℃。只有在高温条件下,抗车辙剂才能被充分熔融和分散,发挥出最佳效果。 (2)混合料拌和时间以沥青均匀裹覆矿料为度,干拌时间应在原来的基础上延长5~10s左右为宜。 1.3 摊铺 摊铺前熨平板应提前0.5~1小时预热至不低于120℃。 1.4 碾压 (1)根据抗车辙剂沥青混合料的温度特性,抗车辙剂沥青混合料必须在高温区(120~145℃)范围内完成达到规定压实度所必需的压实遍数,最后在80℃进行终压收光。 (2)碾压过程若出现推移现象,应立即停止钢轮压路机碾压,改用胶轮碾压。 1.5 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更改混合料的配合比例,施工现场油石比的检测建议采用燃烧炉法。 2、沥青混合料的拌和 为使抗车辙剂能够均匀地分散到沥青混合料中,抗车辙剂加入后应与集料进行干拌,然后再喷入热沥青进行湿拌。掺加抗车辙剂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应高于普通沥青混合料5℃~10℃。应严格控制拌和温度及拌和时间,每盘料拌和温度差异应小于5℃,拌和时间差异小于5秒。 (1)干拌时间:在拌合加料计量控制下,将抗车辙剂和热集料同时加入到拌合缸中进行干拌。干拌时间比常规集料干拌时间延长5~10秒左右,建议干拌总时间为20秒左右,不超过30秒;

(2)沥青温度:普通沥青预热温度控制在160℃-170℃; (3)湿拌时间:在抗车辙剂和热集料干拌后,喷入预热到160℃-170℃的热沥青,进行湿拌。湿拌时间比常规湿拌时间延长5秒左右,建议湿拌总时间控制在35~40秒左右,以拌合均匀无花白料为宜; (4)出料温度: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约为170℃-180℃。 3、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3.1运输车辆 根据运距、拌和产量配备数量足够的自卸汽车,要求运力必须大于拌和机产量,要求每台汽车载重量不小于15吨。汽车应有紧密、清洁、光滑的金属底板和墙板,底板应涂一薄层适宜的防粘剂,不得有余残液积留在车厢底部。 防粘剂可以采用洗衣粉水、废机油水等,但不宜采用柴油水混合液。汽车必须备有用于保温、防雨、防污染用的毡布,其大小应能完全覆盖整个车厢。 3.2装料 装料时汽车应按照前、后、中的顺序来回移动,避免混合料级配离析。无论运距远近,无论气温高低,装完料后必须覆盖保温毡布,以防止混合料温度离析。 3.3运输 车辆在进入工程现场时,可以在沥青面层前设置湿草袋等措施,确保轮胎洁净,以免造成污染。 4、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4.1施工准备 ⑴抗车辙剂沥青路面的施工,严禁在10℃以下以及雨天、路面潮湿的情况下施工。 ⑵透层油宜采用高渗透性透层油,用量为1.0~1.2kg/m2(沥青含量50%)。 ⑶粘层油宜采用SBS改性乳化沥青,应保证路面均匀满布粘层油,用量0.5~ 0.7 kg/m2(沥青含量50%)。 4.2摊铺机 抗车辙剂沥青混合料应采用履带式摊铺机,每台摊铺机应配备两套长度不小于16m的平衡梁和两套自动滑橇。 4.3找平

抗车辙剂在沥青路面中的应用

抗车辙剂在沥青路面中的应用 1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健康发展,道路交通量大幅度增加,不仅是高等级公路的交通渠化严重,随着各地工业园区的大力发展,城市主干道以及部分城市次干道因施工车辆和超载重载车的频繁碾压也对路面结构产生了很大的破坏。加上近几年罕见的历史高温,沥青路面在高温和持续重荷载作用下,产生显著的永久变形并累积形成车辙。沥青路面车辙的出现将严重影响路面结构的服务能力,不但直接影响到路面的平整度和行车安全性,而且会进一步诱发其它病害,影响沥青路面的使用品质和使用寿命。道路沥青路面早期破损问题十分突出,已成为影响我国道路健康发展的主要矛盾。在沥青路面的早期损坏中尤其以高温车辙破坏最为突出,在收费站、弯道以及长大纵坡等路段因紧急刹车、车速慢导致轮胎接地时间长等原因,车辙尤为严重。车辙病害已成为公路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关心和亟待解决的难题。 长期以来,国内外科研单位和公司都在探索和开发改善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新技术新产品。目前,从沥青层面来说,预防车辙的常用措施有: ①对沥青进行改性,在基质沥青中添加SBS、SAS等常规改性剂。常规沥青改性剂可通过提高沥青的黏度使其高温稳定性增加,同时提高沥青的强度和劲度,但由于常规改性剂的成品沥青热储存稳定性差,难以在沥青中分散均匀,已分散的聚合物在熔点以下易结团,且在运输途中和储存过程中会出现改性剂与沥青的分层离析,导致改性沥青的性能迅速衰减,所以常规沥青改性剂在实际施工中对沥青路面的改善并不明显。 ②在沥青混合料中外掺各种抗车辙剂或采用SMA、LSAM、ATPB等结构层。抗车辙剂外观为黑色颗粒,可长期存放,因其良好的高温熔融性,在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中,可直接添加于沥青拌合锅,通过与集料之间的机械拌和,部分熔融于集料表面,对集料进行预改性,从而提高集料的粘结性。加入沥青后的湿拌和成品混合料运输过程中,部分改性剂在高温条件下将继续溶解或溶胀于沥青中,提高沥青的胶结能力,使沥青的软化点提高、黏度增大、温度敏感性降低。 2 抗车辙剂对沥青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2.1 原材料 沥青:重交沥青AH-70。 矿料:符合《公路工程集料试验工程》的玄武岩。

抗车辙性能强的合理沥青路面结构初探

抗车辙性能强的合理沥青路面结构初探 孙兆辉 王铁滨 侯 芸 郭祖辛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沈阳110122) (哈尔滨建筑大学交通学院,哈尔滨150008) 摘 要 本文利用系统车辙预估模型,分析研究不同沥青路面结构的车辙反应,为寻求抗车辙性能强的合理路面结构提供了一条研究途径。 关键词 沥青路面结构 车辙预估模型 车辙反应1 前言 综观国内外所进行的有关车辙问题的研究,可以看出普遍存在“重材料轻结构”的现象。大量的技术措施集中在表层材料的选择和沥青混合料的组成设计等方面,随着研究的深入,路面结构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由于缺乏同类地区各高等级公路的路况实测资料,本文仅以西安试验路13种路面结构为研究对象,认为应用系统车辙预估模型(简称V ESRM 模型)分析研究不同路面结构的车辙反应,为寻求抗车辙性能强的合理路面结构提供了一条研究途径。2 VESR M 模型 (1)数学模型 R D = ∫ N 2 N 1U ΒSYS N -ΑSYS dN (1) 式中:U -荷载重复作用下的路表位移(轮下位移); ΑSYS 、Β SYS -路面结构体系永久变形特征参数;N -标准轴载(B ZZ -100)作用次数。 假定每次荷载作用下轮下弯沉不变,故U 值可取在一次荷载作用下的轮下弯沉。本模型U 值采用后轴重为100kN 的汽车在路面投入使用后第n (n ≥1)年不利季节实测的轮下位移值。 (2)参数确定 本模型通过大量预估值与实测值的比较,建立了模型参数ΑSYS 与ΒSYS 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即ΒSYS = U U r (1-ΑSYS )(2) 式中:U -荷载重复作用下的路表弯沉(意义同前);U r -荷载重复作用下的路表回弹弯沉(轮下回 弹弯沉); 其余同前。 其参数确定的具体步骤如下: 1)编制V ESRM 程序,采用高斯积分法计算车辙深度。 2)输入数据U 、N 1、N 2及参数初值ΑSYS0、ΒSYS0。根据服务中的道路车辙深度实测值反算其参数,建议路面结构体系永久变形特征参数初值ΑSYS0取0.75,再由ΒSYS 与ΑSYS 的相关关系确定ΒSYS0。 3)运行V ESRM 程序,将预测结果与实测数据相比较,如果二者数值相接近 ,误差不超过±5%,则停止运行,记录所确定的参数值,否则,通过V ESRM 程序调整参数,直至预估值与实测值非常 接近,误差控制在前述容许误差范围内,从而确定模 型参数ΑSYS 和ΒSYS 值 。其模型参数确定流程见图1。3 西安试验路概况 西安试验路铺筑在西三(西安-三原)线一级公 ?8?东 北 公 路2000年

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评价

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评价 目前,国内外采用多种方法来评价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例如:浸水马歇尔试验、真空饱水后的马歇尔试验、真空饱水冻融后劈裂强调试验和浸水抗压强度试验等,我国目前常采用浸水马歇尔试验来评价。如表5-1所示为用浸水马歇尔试验评价AC-12I型沥青砼的水稳定性结果。表5-2为用冰融劈裂试验方法评价的结果。 浸水马歇尔试验结果表5-1 表中:S 1——60℃水中浸泡30min的稳定度(KN) S 1——60℃水中浸泡48h的稳定度(KN) S r——残留稳定度(%) 表4-6表明,石料性质或不同岩石类型对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有较大影响。石灰岩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最好,不同沥青混合料的残留稳定度在80%~90%之间。片麻岩沥青混合料的残留稳定度在25%~74%之间。花岗岩沥青混合料的残留稳定度在0~64%之间。此结果与前述沥青和石料的粘附性评价是一致的。此外,不同品种的沥青对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也有明显影响。就石灰岩碎石而言,各种沥青的残留稳定度都能满足要求。片麻岩和花岗岩则没有一种沥青制成的沥

青混合料的残留稳定度能满足现行的《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 冻融劈裂试验结果表5-2 马歇尔试验方法总体是一致的,虽略有差异但不影响大局。例如,用浸水马歇尔试验方法评价结果,按水稳性大小来区分沥青为:克—沥青﹥单—沥青﹥兰—沥青﹥辽—沥青﹥欢—沥青﹥胜—沥青﹥茂—沥青﹥,而用冰融劈裂试验方法评价结果,按水稳性大小排列沥青的顺序为:克—沥青﹥兰—沥青﹥单—沥青﹥辽—沥青﹥欢—沥青﹥胜—沥青﹥茂—沥青﹥,从实际出发,显然浸水马歇尔试验方法要简单方便的多

基于抗车辙性能的AC-25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

基于抗车辙性能的AC-25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 摘要:以密实度最大为原则,采用逐级填充方法,研究了粗集料级配和细集料级配;采用理论计算法确定了粗细集料比例和最佳油石比。在此基础上,通过室内车辙试验进行二次级配优化,提出了用于中面层的抗车辙型AC-25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分析表明:抗车辙型AC-25沥青混合料的高稳定性和水稳定性明显优于规范级配沥青混合料,低温稳定性与规范级配沥青混合料相差不大,表明其具有优秀的路用性能。 关键词:道路工程;AC-25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抗车辙性能;路用性能Abstract: the principle of maximizing the compactness, the filling step-down method, coarse aggregate gradation and fine aggregate gradation; The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method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degree of aggregate ratio and the optimum proportion. On this basis, through the indoor rutting test two subprime optimized mix, puts forward the applied in surface layer anti-rutting type AC-25 asphalt mixture. Way-use performanc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anti-rutting type AC-25 asphalt mixture of high stability and water stability is obviously superior to standard gradation asphalt mixture, low temperature stability and the standard gradation asphalt mixture differ not quite, that it is the way of the good with performance. Keywords: road engineering; AC-25 asphalt mixture; The gradation design; Anti-rutting performance; Way-use performance 0引言 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公路交通事业迅速发展,为推动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沥青路面因其良好的行车舒适性和优异的使用性能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随着公路交通量的增加、车辆轴载的增大和渠化交通的形成,沥青路面的病害问题也越发突出,车辙更是其中问题最尖锐、危害最严重的一种[1~2]。研究表明,沥青面层内部最大剪应力分布于路面深度4~10cm范围内,而该区域一般为沥青路面结构的中面层位置,因此可以确定沥青路面的中面层为主抗车辙区。目前,我国高等级公路沥青面层基本上是按全功能要求设计的,结果必然顾此失彼,很难与各沥青层力学和功能要求相适应,从而造成沥青路面早期损坏。为了最大程度的缓解路面多功能要求所引起的矛盾,且充分发挥材料潜力,降低成本,有必要针对路面各结构层的层位功能的要求对沥青面层材料组成设计进行研究。 基于此,本文首先采用逐级填充的方法,以密实度最大为原则研究了粗集料级配和细集料级配,其次采用理论计算法确定了粗细集料比例和最佳油石比,最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记录表.doc

陕蒙高速公路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记录表 ------------------------------------------------------------------------------------------装 订 线------------------------------------------------------------------------

美文欣赏 1、走过春的田野,趟过夏的激流,来到秋天就是安静祥和的世界。秋天,虽没有玫瑰的芳香,却有秋菊的淡雅,没有繁花似锦,却有硕果累累。秋天,没有夏日的激情,却有浪漫的温情,没有春的奔放,却有收获的喜悦。清风落叶舞秋韵,枝头硕果醉秋容。秋天是甘美的酒,秋天是壮丽的诗,秋天是动人的歌。 2、人的一生就是一个储蓄的过程,在奋斗的时候储存了希望;在耕耘的时候储存了一粒种子;在旅行的时候储存了风景;在微笑的时候储存了快乐。聪明的人善于储蓄,在漫长而短暂的人生旅途中,学会储蓄每一个闪光的瞬间,然后用它们酿成一杯美好的回忆,在四季的变幻与交替之间,散发浓香,珍藏一生! 3、春天来了,我要把心灵放回萦绕柔肠的远方。让心灵长出北归大雁的翅膀,乘着吹动彩云的熏风,捧着湿润江南的霡霂,唱着荡漾晨舟的渔歌,沾着充盈夜窗的芬芳,回到久别的家乡。我翻开解冻的泥土,挖出埋藏在这里的梦,让她沐浴灿烂的阳光,期待她慢慢长出枝蔓,结下向往已久的真爱的果实。 4、好好享受生活吧,每个人都是幸福的。人生山一程,水一程,轻握一份懂得,将牵挂折叠,将幸福尽收,带着明媚,温暖前行,只要心是温润的,再遥远的路也会走的安然,回眸处,愿阳光时时明媚,愿生活处处晴好。 5、漂然月色,时光随风远逝,悄然又到雨季,花,依旧美;心,依旧静。月的柔情,夜懂;心的清澈,雨懂;你的深情,我懂。人生没有绝美,曾经习惯漂浮的你我,曾几何时,向往一种平实的安定,风雨共度,淡然在心,凡尘远路,彼此守护着心的旅程。沧桑不是自然,而是经历;幸福不是状态,而是感受。 6、疏疏篱落,酒意消,惆怅多。阑珊灯火,映照旧阁。红粉朱唇,腔板欲与谁歌?画脸粉色,凝眸着世间因果;未央歌舞,轮回着缘起缘落。舞袖舒广青衣薄,何似院落寂寞。风起,谁人轻叩我柴扉小门,执我之手,听我戏说? 7、经年,未染流殇漠漠清殇。流年为祭。琴瑟曲中倦红妆,霓裳舞中残娇靥。冗长红尘中,一曲浅吟轻诵描绘半世薄凉寂寞,清殇如水。寂寞琉璃,荒城繁心。流逝的痕迹深深印骨。如烟流年中,一抹曼妙娇羞舞尽半世清冷傲然,花祭唯美。邂逅的情劫,淡淡刻心。那些碎时光,用来祭奠流年,可好? 8、缘分不是擦肩而过,而是彼此拥抱。你踮起脚尖,彼此的心就会贴得更近。生活总不完美,总有辛酸的泪,总有失足的悔,总有幽深的怨,总有抱憾的恨。生活亦很完美,总让我们泪中带笑,悔中顿悟,怨中藏喜,恨中生爱。 9、海浪在沙滩上一层一层地漫涌上来,又一层一层地徐徐退去。我与你一起在海水中尽情的戏嬉,海浪翻滚,碧海蓝天,一同感受海的胸怀,一同去领略海的温情。这无边的海,就如同我们俩无尽的爱,重重的将我们包裹。

沥青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的影响因素及检测方法

沥青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的影响因素及检测方法 引言 随着公路事业的发展,道路的行车速度有了很大提高,与此同时,交通事故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路面的抗滑能力直接影响高速行驶车辆的安全性,因此公路建设部门和养护管理部门越来越重视路面的抗滑性能,并将其作为高等级公路交、竣工验收及养护质量检查评定中的一项重要指标。 路面抗滑性能是指车辆轮胎受到制动时沿表面滑移所产生的力,是保证公路行车安全及维护必要的允许行车速度的一项重要指标,同时该指标也是路面设计、筑路材料、施工工艺、养护等各项技术水平的综合反映。 1 影响沥青混凝土抗滑性能的因素 一般来说,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的因素主要有两大方面:一个是路面的外在因素,另一个是路面的内在因素。 1.1 外在因素 ○1.路面潮湿程度 当路表面处于潮湿、积水状态时,摩擦系数会减小很多。因此在公路交通事故中,雨天发生的事故所占比例很高。雨水在路表面积聚,形成水膜,车速越快,轮胎与水膜接触区的水越来不及排出,使轮胎与路面不能充分接触,因此路面抗滑能力大幅度下降。 ○2路面的污染 当路面有杂物,如矿物质的尘埃、路面的油渍、轮胎磨损产生的橡胶粉末等时,也会降低路面的抗滑能力。经测试,受污染路面的摩擦系数会降低5~20%。 1.2 内在因素 ○1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沥青的用量 沥青用量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沥青在沥青混凝土中起粘合作用,沥青用量过大,除在混凝土中形成结构沥青外,还将有自由沥青存在,自由沥青在夏季高温状态下较不稳定,会溢出路面表面,形成路面沥青膜,俗称“泛油”。泛油的沥青路面被车辆碾压后形成高低不平的形状,造成雨水排不出去,路面抗滑性能大大下降,极易导致交通事故;另外在高温时的重交通情况下,由于沥青高温强度较低,会使路面表面矿料被压入下层,而使沥青被

抗车辙剂对普通沥青基本指标的改性数据

1 前言 摘要:该文研究开发了一种抗车辙剂,并探讨了其作用机理。该抗车辙剂能够显著改 善密级配沥青混凝土的高温稳定性能,并且其他路用性能满足规范要求。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抗车辙剂;动稳定度 沥青混凝土,通常指AC一25、AC一2O、AC一16、AC一13等类型沥青混凝土,具有沥青用量低、疲劳耐久性好、水稳定性好、渗水小、抗老化性能好、耐磨性好、施工简便、成本适中的巨大优势,目前仍是我国高等级公路、城市道路所采用的最为普遍的路面材料。但是这类沥青混凝土由于本身的结构导致其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抗车辙能力差,难以满足现代交通需要。采用改性沥青替代重交通沥青或采用SMA沥青混合料,虽然能够改善抗车辙能力,但是成本增加很多。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开发试验了一种抗车辙剂,能够在增加少量成本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密级配沥青混凝土的抗车辙能力。 2 抗车辙剂作用机理 本文所开发的抗车辙剂以塑料、树脂类材料、橡胶粉以及少量助溶剂按比例加工而成。抗车辙剂对沥青混凝土的抗车辙能力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集料增粘作用。拌和时抗车辙剂首先与集料干拌,由于混合时间短,部分熔融于集料表面,提高了集料的粘结性,相当于对集料进行了预改性。 (2)对沥青的改性作用。抗车辙剂在湿拌过程中,部分溶解或溶胀于沥青中,具有提高软化点温度、增加粘度、降低热敏性等沥青改性作用,这个作用非常关键。为进一步验证抗车辙剂对沥青的改性作用,本文将抗车辙剂按比例投入重交通AH一7O沥青中,维持170℃机械搅拌30 min,充分混合后测试有关性 能,具体见表1。 表1 抗车辙剂对普通沥青基本指标的改性数据 AH一7o AH一7O AH一7O 性能指标AH一70 +5 抗+7%抗+9 抗 车辙剂车辙剂车辙剂 由表1可以看出,抗车辙剂对沥青性能改善是非常明显的,特别是高温性能提高很多,可以保证沥青混凝土在高温时稳定不变形,同时随着抗车辙剂用量的增加,沥青粘度逐步增大,进一步提高了沥青混凝土中自由沥青抵抗蠕动变形的能力;由于橡胶粉的作用,低温时仍保持相当的延度,使沥青混凝土低温时仍富有弹性,同时橡胶粉中含有的碳黑,化学活性很大,能够与众多物质发生物理吸附和化学结合反应,有利于提高沥青混凝土的耐久性。 (3)纤维加筋作用。抗车辙剂的软化点只有120~145℃,低于混凝土拌和温度,因拌和时间短,拌和过程中抗车辙剂不能完成熔化,部分被拉丝成塑料纤 厚德交通https://www.360docs.net/doc/8d6074225.html, 1期沥青混凝土抗车辙剂研究及应用165维,在集料骨架内搭桥交联而形成类似纤维加筋作用。 (4)细集料骨架作用。少量抗车辙剂在搅拌中临时软化但未熔化,这些颗粒在碾压过程中热成型,相当于具有高粘附性的单一粒径细集料填充了集料骨架中的空隙,增加了沥青混合料结构的骨架作用。 (5)变形恢复作用。抗车辙剂的弹性成分颗粒细小,在较高温度时具有使沥青混凝土的变形部分具有弹性恢复的功能,因而降低了沥青混凝土的永久变形。 3 抗车辙剂对沥青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3.1 原材料 胶结料:国产AH一70重交通沥青。

层间接触对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的影响

层间接触对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的影响 ? 层间接触对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的影响层间接触对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的影响彭妙娟,赵文宣(上海大学,上海200444) 摘要:针对沥青路面车辙的影响因素,建立了沥青路面车辙分析的有限元模型,采用黏弹塑性理论,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分析了层间接触对沥青路面车辙的影响。对不同荷载、不同层间接触和不同路面结构的沥青路面的剪应力和车辙深度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对半刚性基层路面和柔性基层路面,良好的层间接触均能提高沥青路面的抗车辙能力;在相同荷载和层间摩阻力下,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的车辙变形要大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对于半刚性基层路面,基面层的接触状态对沥青路面车辙的影响要比中下面层的接触状态大;在不同的层间接触和不同的沥青路面结构下,随着荷载的增大,层间接触较差的路面车辙变形大,超载对柔性基层路面车辙变形的影响要大于半刚性基层路面。关键词:道路工程;沥青路面;有限元法;车辙;黏弹塑性理论;层间接触0引言车辙是在渠化交通的道路上,沥青路面在车辆荷载反复作用下产生的竖向累积永久变形,表现为沿行车轨迹产生纵向的带状凹槽,严重时车辙的两侧会有隆起变形,是沥青路面主要的早期破坏形式之一,而层间接触状态直接影响车辙的产生。我国的道路设计一般

假设道路是层状弹性体系,然而在道路设计与施工中,由于各层材料的差异性,要达到完全黏结的状态几乎无法实现,特别是铺筑沥青面层之前,由于水稳性基层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护,表面的灰尘清除不净等问题,经常造成层间不连续程度的加剧,导致沥青道路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因此,对沥青路面层间接触的研究非常必要。Romanoschi应用弹性层状理论对层间接触和水平轮载对柔性路面使用寿命的 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应力和应变分布受沥青路面层间接触条件影响很大[1]。Mariana对柔性路面路用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水平剪切模量定量反映层间接触情况,利用层状线弹性程序对路面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联结层与基层的不良接触导致路面寿命缩短可多达80%;在表面层和联结层接触不良的情况下,路面寿命对水平交通荷载特别敏感,水平力是引起表面层和联结层层间接触不良的主要原因[2]。Hyunwook等人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对考虑层间接触状态下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进行了模拟计算[3]。张起森根据弹性层状体系层间接触的实际状态,提出了一种考虑层间非线性的有限元增量子结构分析法,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分析方法较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假定接触界面完全滑动或完全连续的分析结果更为合理[4]。关昌余等引用古德曼(Goodman)层间结合力学模型来描述多层柔性路面结构层间的半结合状态,并基于这种力学模型给出

第4.4节 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试验检测方法

第四节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试验检测方法 由水引起的沥青路面损坏通称为水损坏,它是一个普通的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注意,道路工作者对此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提出了许多理论方法。就评价沥青路面水稳性方面)通常采用的方法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沥青与矿料的粘附性试验;这类试验方法主要是用于判断沥青与粗集料(不包含矿粉)的粘附性,属于这类的试验方法有水煮法和静态浸水法;第二类是沥青混合料的水稳性试验、这类试验方法适用于级配矿料与适量沥青拌和成混合料、制成试样后,测定沥青混合料在水的作用下力学性质发生变化的程度,这类方法与沥青在路面中的使用状态较为接近。测试方法有浸水马歇尔试验、真空饱水马歇尔试验以及冻融劈裂试验(“八五”攻关最新研究成果)。 一、沥青与矿料的粘附性试验方法 1.目的和适用范围 (1)沥青与矿料粘附性试验是根据沥青粘附在粗集料表面的薄膜在一定温度下,受水的作用产生剥离的程度,以判断沥青与集料表面的粘附性能。 (2)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沥青与矿料的粘附性及评定集料的抗水剥离能力。根据沥青混合料的最大集料粒径,对于大于13.2mm及小于(或等于)13.2mm的集料分别选用水煮法或水浸法进行试验,对同一种料源既有大于又有小于13.2mm不同粒径的集料时,取大于13.2mm水煮法试验为标准,对细粒式沥青混合料以水浸法试验为标准。 2.仪具与材料 本试验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 (1)天平:称量500g感量不大于0.01g。 (2)恒温水槽:能保持温度80℃±1℃。 (3)拌和用小型容器:5mL。 (4)烧杯:100mL。 (5)试验架。 (6)细线:尼龙线或棉线、铜丝线。 (7)铁丝网。 (8)标准筛9.5mm、13.2mm、19mm各1个(也可用圆孔筛:10mm、15mm、25mm 代替)。 (9)烘箱:装有目动温度调节器。 (10)电炉、燃气炉。 (11)玻璃板:200mm x 00mm左右。 (12)搪瓷盘:300mm x 400mm左右。 (13)其他:拌和铲、石棉网、纱布、手套等。 3.适用于大于13.2mm粗集料的试验方法(水煮法) (1)准备工作 ①将集料用13.2mm、19mm(或圆孔筛15mm、25mm)过筛,取粒径13.2-19mm(圆孔筛15-25mm)形状接近立方体的规则集料5个,用洁净水洗净,置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然后放在干燥器中备用。 ②将大烧杯中盛水,并置加热炉的石棉网上煮沸。 (2)试验步骤 ①将集料逐个用细线在中部系牢,再置于105℃土5℃烘箱内1h。准备沥青试样。 ②逐个取出加热的矿料颗粒用线提起,浸人预先加热的沥青(石油沥青130℃-150℃、煤沥青100℃-110℃)试样中45s后,轻轻拿出,使集料颗粒完全为沥青膜所裹覆。 ③将裹覆沥青的集料颗粒悬挂于试验架上,下面垫一张废纸,使多余的沥青流掉,并在

抗车辙新型沥青路面Word版

得分:_______ 研究生课程论文 2014~2015学年 第2学期

二〇一五年五月 抗车辙新型沥青路面 摘要:我国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现象严重,其中高温车辙破坏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我国从混合料的级配设计方法、改性沥青方法和外掺剂方法三个方面入手研发抗车辙沥青路面,其施工需要注意拌合、运输、摊铺、碾压等关键技术。 关键词:抗车辙;沥青;混合料的级配设计;改性沥青;外掺剂。 0 引言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损问题,己成为影响我国公路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损坏时间早。有的建成使用后1-2年,就出现严重的损坏现象,个别路段通车当年就出现大面积损坏,远远达不到设计寿命。(2)损坏范围宽。全国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路面过早损坏问题。(3)损坏程度重。有的损坏不是局限在沥青表面层,而是基层也发生损坏,不得不进行路面重建。在沥青路面的早期损坏中尤其以高温车辙破坏最为突日。 1 车辙的形成 车辙是行车道轮迹带上产生的永久变形,由轮迹的凹陷及两侧的隆起组成。根据车辙的不同形成过程,可将车辙分成三大类型:失稳型车辙,是指当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不足时,沥青路面结构层在车轮荷载作用下,其内部材料因流动而产生横向位移,通常发生在轮迹处,这也是车辙的主要类型;结构型车辙,指沥青路面结构在交通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整体永久变形。这种变形主要是由于路基变形传递到路面层而产生的;磨耗型车辙,为沥青路面结构层的材料在车轮磨耗和自然环境因素作用下不断地损失而形成的车辙。汽车使用了防滑链和突钉轮胎后,这种车辙更易发生。 以上三种车辙中以失稳型车辙最为严重,其次为磨耗型车辙。由于我国大多数沥青路面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 1目的与适用范围 1.1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能力,供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的高温稳定性检验使用,也可用于现场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检验。 1.2车辙试验的温度与轮压(试验轮与试件的接触压强)可根据有关规定和需要选用,非经注明,试验温度为60℃轮压为0.7Mpa。根据需要,如在寒冷地区也可采用45℃,在高温条件下试验温度可采用70℃等,对重载交通的轮压可增加至1.4MPa,但应在报告中注明。计算动稳定度的时间原则上为试验开始后45~60min之间。 1.3本方法适用于按T0703用轮碾成型机碾压成型的长300mm、宽300mm、厚50~100mm的板块状试件。根据工程需要也可采用其他尺寸的试件。本方法也适用于现场切割板块状试件,切割试件的尺寸根据现场面层的实际情况由试验确定。 2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

2.1车辙试验机:它主要由下列部分组成: 2.1.1试件台:可牢固地安装两种宽度(300mm及150mm)规定尺寸试件的试模。 2.1.2试验轮:橡胶制的实心轮胎,外径200mm,轮宽50mm,橡胶层厚15mm。橡胶硬度(国际标准硬度)20℃时为84±4,60℃时为78±2。试验轮行走距离为230mm±10mm,往返碾压速度为42次/min±1次min(21次往返/min)。采用曲柄连杆驱动加载轮往返运行方式。 注:轮胎橡胶硬度应注意检验,不符合要求者应及时更换。 2.1.3加载装置:通常情况下试验轮与试件的接触压强在60℃时为0.7MPa±0.05MPa,施加的总荷载为780N左右,根据需要可以调整接触压强大小。 2.1.4试模:钢板制成,由底板及侧板组成,试模内侧尺寸宜采用长为300mm,宽为300mm,厚为50~100mm,也可根据需要对厚度进行调整。 2.1.5试件变形测量装置:自动采集车辙变形并记录曲

运用QC提高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

运用QC提高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 李建松 一、选题理由据国际性的统计资料表明,大约80%的沥青路面维修养护都因车辙变形引起。与其他开裂、水损害等病害相比,车辙病害的危险性最大,它直接威胁交通安全。与其它病害相比,车辙的维修也最难,因为它不仅发生在表面层,也经常发生在中下面层。在我国,随着汽车重车数量急剧增加及轴载的加大(特别是超载重车),车辙破坏表现为沥青混凝土路面最主要的破坏形式。产生车辙破坏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沥青混凝土高温稳定性不足。如何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抗高温性能?通常采取的措施,一选用较粗级配类型,即增加粗集料用量减少细集料用量使沥青混合料类型为骨架密实结构;二采用改性沥青,仅靠混合料级配优化提高抗车辙能力是有限的,大量试验结果表明,再利用重交通A级沥青的条件下,通过减少细集料和增加粗集料将悬浮密实结构优化到骨架密实结构混合料,最多将动稳定度提高到原来的2~2.5倍。在此情况下可采用高温粘度大的低标号沥青或改性沥青,可将动稳定度在提高1~2倍。三添加外掺剂,比如说抗车辙剂、纤维、水泥、石灰等。 连霍国道主干线红山口—鄯善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第十三合同段,起点:ZK3785+000,终点:ZK3844+600,全长59.6Km。本合同段位于戈壁荒漠地,属百里风区,夏季地表温度高达60多度;冬季风沙大,温度低至零下28.7度;年平均降水量25.5mm。其沥青路面设计型式为: 上面层:12.25米宽4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C型); 下面层:12.33米宽6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F型)。 此结构设计与现行规范存在冲突;1结构层厚度与最大公称粒径,规范要求沥青层一层的压实厚度厚度不小于最大公称粒径的2.5~3.0倍,即AC—25沥青混凝土单层铺筑厚度为7~8CM,AC-16沥青混凝土单层铺筑厚度为5CM(在内地基本上如此设计)。结构层厚度与

抗车辙剂沥青混合料及水稳定性能分析

抗车辙剂沥青混合料及水稳定性能分析 摘要:本文研究了添加抗车辙剂以及添加抗车辙剂后再用水泥替代矿粉、加入界面改性剂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添加抗车辙荆后,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都得到了提高,但是冻融劈裂强度比下降。再采用水泥替代矿粉作为填料后,掺加抗车辙剂的沥青混合料的冻融劈裂强度比有很大提高,而采用在沥青中混入钛酸酯偶联剂作为界面改性剂的试图改善掺加抗车辙剂的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做法不理想. 关键词:抗车辙剂;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rutting resistance additive and rutting resistance additive and cement, and then mineral powder, the interface modifier is added to the effect on performance of asphalt mixture. Add rutting Jing, asphalt mixture high temperature stability performance is all improved, but the freeze-thaw splitting intensity ratio decreased. The cement instead of mineral powder as filler, adding anti rut asphalt mixture freeze thaw splitting strength ratio is greatly improved, and used in asphalt mixing titanate coupling agent is the interface modifier to improve mixing the anti rutting agent of water stability of asphalt mixture is not ideal. Key words: anti rutting agent; asphalt mixture; high temperature stability; water stability 为了增强中面层的抗车辙能力和耐久性,在沥青混合料中掺加了不同比例的抗车辙剂进行路用性能室内试验。室内试验结果表明,掺加抗车辙剂大幅度提高了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并减小了其车辙深度,极大地改善了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但却带来了水稳定性能一定程度下降的负面影响。而我国南方地区夏季炎热高温并且降水量较大,这就意味着水损坏几率有较大程度的增加. 为减小抗车辙剂带来的负面效应,本研究试图寻找一种合适的处理措施对其水稳定性能进行改善。因此,分别采取水泥替代矿粉作为填料和在沥青中混入钛酸酯偶联剂两种措施进行试验研究,旨在改善掺加抗车辙剂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能。 1 试验材料及其主要技术指标 1.1 沥青结合料 试验采用SK一90基质沥青以及国琳SBS-I—C型改性沥青。 1.2 抗车辙剂颗粒 试验中所用的PE颗粒是专门研制的用于改善热拌沥青混合料的特性尤其是其高温性能的添加剂,其主要技术指标:外观为黑色固体颗粒,粒径为2 mm-6

沥青混合料的车辙试验

沥青混合料得车辙试验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就是用标准得成型方法,制成标准得混合料试件(通常尺寸为300mm*300mm*50mm),在60℃得规定温度下,以一个轮压为0、7Mpa得实心橡胶轮胎在其上行走,测量试件在变形稳定时期,每增加1mm变形需要行走得次数,即动稳定度,以次/mm表示。 动稳定度就是评价沥青混凝土路面高稳定性得一个指标,也就是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得一个辅助性检验指标。 一、试验目得 (1)测定沥青混合料得高温抗车辙能力,供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进行高温稳定性检验使用。 (2)辅助性检验沥青混合料得配合比设计。 二、仪具与材料 1、CZ-4型车辙试样成型仪(见图1-1) 1)、用途:\o\ac(○,1)主要用于车辙试验时,对沥青混合料式样做碾压成型。(图1-1)错误!适用于沥青混合料其她物理力学性能实验得轮碾法式样制作。 2、主要技术指标 碾压轮: 半径500mm宽300mm 碾压轮温度范围: (可任意设定)室温~200摄氏度 承载车走行速度:6次往返/分 承载车走行距离: 300mm 承载车走行次数:0~999次(任意设定) 碾压轮压力范围: 0~12KN 碾压轮线压力(轮宽300mm,正压应力为9KN): 300N/cm 试样模型尺寸:300*300*50 cm3 整机轮廓尺寸: 200cm(长)*63cm(宽)*136 cm(高) 整机重量: 1、2吨 2.车辙试验机(见图1-2) 主要由下列部分组成: 错误!试件台:可牢固地安装两种宽度(300mm与150mm)得规定尺寸试件得试模。(图1-1) ②试验轮:橡胶制得实心轮胎。外径φ200mm,轮宽50mm,橡胶层厚15mm。橡胶硬度(国际标准硬度)20℃时为84±4;60℃时为78±2,试验轮行走距离为230mm±10mm,往返碾压速度为42次/min±1次/min(21次往返/min),允许采用曲柄连杆驱动试验台运动(试验轮不动)得任一种方式。 ③加载装置:使试验轮与试件得接触压强在60℃时为0、7MPa±0、05MPa,施加得总荷载 为78Kg左右,根据需要可以调整。 ④试模(图1-3):钢板制成,由底板及侧板组成,试模内侧尺寸长为300mm,宽为300mm,厚为50mm。

抗车辙剂在市政道路中的运用分析

抗车辙剂在市政道路中的运用分析 抗车辙剂在市政道路中的运用分析 摘要:在夏季,由于温度比较高,普通的沥青路面受车辆荷载的影响,很容易出现车辙。车辙往往会导致道路的使用寿命降低,给国家经济带来损失。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以某市市政新建道路以及改造道路为例,对抗车辙剂的适用条件、工作机理、配合比设计等具体应用进行简单分析,重点对抗车辙剂的施工方法及效果进行阐述,分析抗车辙剂在市政道路建设中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抗车辙剂;市政道路;适用条件;施工工艺 Abstract: In the summer, because the temperature is relatively high, ordinary asphalt pavement affected by vehicle load, is prone to rutting. Rut often leads to reduce the using life of the road, bring a loss to national economy. Therefore, it is need to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solve this problem. Based on new roads and municipal road reconstruction as an example, anti-rutting agent applicable conditions, working mechanism, mix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a simple analysis, and the effect on anti-rut agent construction method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the application effect analysis of Anti-rutting agent in municipal road construction project. Key words: anti-rutting agent; municipal road; applicable conditions;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U215.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后,路面车辙问题并不严重,但是进入新世纪后,车辙问题重新成为新的问题。尤其是在近些年,不管是南方或者北方,普遍出现持续高温天气,导致很多城市在道路建设中,不断遇

【CN109761542A】一种抗车辙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208441.3 (22)申请日 2019.03.19 (71)申请人 湖州市公路管理局 地址 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龙溪北 路290号 申请人 中南大学 (72)发明人 邓海斌 邓德毅 杜银飞 王嘉诚  陆新民  (74)专利代理机构 长沙永星专利商标事务所 (普通合伙) 43001 代理人 何方 (51)Int.Cl. C04B 26/26(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抗车辙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车辙沥青混合料及其 制备方法,属于道路工程材料领域,各组分按重 量份计包括:集料90~100份、SBS改性沥青5~ 6.5份、矿粉0~10份、漂珠0.5~2.5份、胶粉0.6 ~2.8份、沥青-胶粉相容剂0.01~0.1份;本发明 提供的这种抗车辙沥青混合料,通过加入橡胶 粉,配合漂珠进一步提高混合料的阻热性能,并 且混合料本身高温性能还能得到增强;同时本发 明在混合料中掺入沥青-胶粉相容剂,改善了沥 青和胶粉之间的相容性,进一步提高了橡胶沥青 施工时的和易性和橡胶沥青的性能,将该沥青混 合料用于上面层,其阻热性能提高后,可大幅降 低最易发生车辙的中面层温度,从而显著提高整 个路面结构的抗车辙性能。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CN 109761542 A 2019.05.17 C N 109761542 A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109761542 A 1.一种抗车辙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分制成,各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集料90~100份、SBS改性沥青5~6.5份、矿粉0~10份、漂珠0.5~ 2.5份、胶粉0.6~2.8份、沥青-胶粉相容剂0.01~0.1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车辙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胶粉相容剂为硬脂酸酰胺、2-巯基苯并噻唑、叔丁胺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车辙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漂珠为粉煤灰漂珠,粒径≤200目,0.075mm通过率大于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车辙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粉是由废旧的轮胎磨细制得,粒径为20~60目,密度为1.05~1.25g/cm3,其中,天然橡胶含量大于22%,灰分含量小于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车辙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料和矿粉的混合物为矿料,矿料级配为间断级配,最大公称粒径为9.5mm或13.2mm。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抗车辙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对集料、矿粉和SBS改性沥青进行预热; (2)将集料、矿粉、胶粉、沥青-胶粉相容剂依次倒入提前预热至预定温度的搅拌锅中进行搅拌; (3)将步骤(1)所得预热后的SBS改性沥青缓缓倒入搅拌锅中进行搅拌; (4)将步骤(3)搅拌好的混合料置于烘箱中,保温时间为1.5h以上; (5)将混合料放入150~160℃的烘箱中,待混合料温度均匀后,即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车辙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将集料、矿粉提前预热至180±3℃,将SBS改性沥青提前预热至150~16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车辙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搅拌锅的温度为180±3℃,搅拌时间为30s。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车辙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搅拌时间为150s。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车辙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烘箱的温度为180±3℃,保温时间至少为1.5h。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