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抽取系统需求说明书
PRD产品需求规格说明书标准模版
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 XX系统-XX需求版本:V0.9发布日期2017年05月03日文档描述目录1引言 (5)1.1背景 (5)1.2目标 (5)1.3范围 (5)1.4干系人 (5)1.5术语缩略语 (5)1.6规范性文件 (6)2业务需求说明 (6)2.1用户说明 (6)2.2业务期望 (6)2.3业务流程 (6)2.4业务规则 (6)3功能概述 (6)3.1需求树分解 (6)3.2多系统间功能流程描述 (7)3.2.1XX系统改造描述 (8)3.2.2YY系统改造描述 (8)3.2.3AA系统改造描述 (8)3.2.4BB系统改造描述 (8)3.3接口清单 (9)4本系统需求概述 (9)4.1系统流程图 (9)4.1.1XXXX流程图 (11)4.1.2XXXX流程图 (11)4.2关键业务逻辑或算法 (11)4.3需求功能清单 (11)4.4数据字典 (12)5功能需求 (12)5.1XXX功能模块 (12)5.1.1执行者 (12)5.1.2条件说明 (12)5.1.3菜单索引 (12)5.1.4主界面原型 (12)5.1.5流程及规则说明 (13)5.1.6用例/操作说明 (13)5.1.6.1用例/操作XXX1说明 (13)5.1.6.2用例/操作XXX2说明 (14)6用户角色及权限 (14)7历史数据处理 (15)8非功能需求 (15)8.1运行环境和资源要求 (15)8.2设计和实现约束 (15)8.3性能需求 (15)8.4安全性需求 (15)8.5版本发布需求 (15)8.6质量标准需求 (15)8.7维护服务支持需求 (16)9附件列表 (16)10待确定问题列表 (16)1引言1.1背景【描述需求的背景来源、现状分析】1.2目标【描述需求实现的目的、此需求实现后带来的优势,确认目标读者】1.3范围【描述需求实现具体范围界定,涉及的业务部门及用户,解决的业务问题。
包含:业务范围界定、使用部门范围界定、系统集成范围界定等】具体对应关系见下表:1.4干系人1.5术语缩略语【描述文中涉及到的相关业务术语,行业术语、缩略语,并做简要解释】【如果没有,可以裁剪。
数据抽取软件(ETL)通用技术规范
数据抽取软件(ETL)通用技术规范数据抽取软件(ETL)采购标准技术规范使用说明1.本标准技术规范分为通用部分、专用部分,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数据抽取软件(ETL)通用物资集中采购。
2.通用部分包括一般性技术条款,原则上不需要项目招标人(项目单位)填写,不能随意更改。
如通用部分相关条款确实需要改动,项目单位应填写《通用部分技术条款\技术参数变更表》并加盖该网、省公司物资采购管理部门的公章,及辅助说明文件随招标计划一起提交至招标文件审查会。
经标书审查同意后,对通用部分的修改形成《技术通用部分条款变更表》,放入专用部分中,随招标文件同时发出并视为有效。
3. 本标准规范的专用部分主要包含货物需求及供货范围一览表、必备的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供货表、工程概况、使用条件、技术参数要求等内容,项目单位和设计单位在招标前应结合技术发展并根据实际需求认真填写。
4. 本标准规范的投标人应答部分主要包括技术参数应答表、技术偏差表、产品部件列表、投标产品的销售及运行业绩表、培训及到货需求一览表等内容,由投标人填写。
5. 本标准规范的页面、标题等均为统一格式,不得随意更改。
6. 本规范将根据技术发展和市场变化定期或不定期做出修编,各使用单位注意查询最新版本,以免物资采购出现差错。
目录1 总则 (4)1.1 一般规定 (4)1.2 投标人应提供的资质及相关证明文件 (4)1.3 投标人响应要求 (5)1.4 供货与进度 (5)1.5 到货、安装、调试、验收 (5)1.6 文档交付 (6)2 需求说明 (6)2.1 软件一般性需求 (6)2.2 其他需求 (7)3 技术支持、售后服务 (7)3.1 技术支持 (7)3.2 售后服务 (7)4 培训 (8)4.1 培训总则 (8)4.2 培训要求 (8)4.3 培训费用 (8)1 总则1.1 一般规定1.1.1 投标人应具备招标公告所要求的资质,具体资质要求详见招标文件的商务部分。
数据仓库设计与建模的数据抽取与数据加载的设计方法(八)
数据仓库设计与建模的数据抽取与数据加载的设计方法随着企业数据规模的增长和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数据仓库成为了企业管理和决策的重要基础。
而数据仓库的设计与建模中,数据抽取(Extract)与数据加载(Load)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就数据仓库设计与建模中的数据抽取与数据加载的设计方法进行论述。
一、数据抽取的设计方法数据抽取是指将源系统中的数据提取出来,经过一系列的转换与整理后,加载到数据仓库中。
在设计数据抽取过程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1. 定义抽取范围:根据业务需求和数据仓库的目标,明确需要从源系统中抽取哪些数据。
可以通过对源系统的数据结构和业务流程的分析,确定需要抽取的数据表、字段和关系。
2. 确定抽取方式:根据源系统的特点和数据量大小,选择适合的抽取方式。
常见的抽取方式包括全量抽取、增量抽取和增量抽取的增量。
3. 设计抽取逻辑:在抽取数据的过程中,可能需要进行一些转换和整理操作,以满足数据仓库的需求。
例如,可以通过数据过滤、数据合并和数据清洗等方式对抽取的数据进行规范化和清理。
4. 定义抽取时间窗口:为了保证数据仓库中的数据与源系统的数据同步,需要确定数据抽取的时间窗口。
一般可以根据数据仓库的更新策略和源系统的数据更新情况来确定抽取时间窗口。
二、数据加载的设计方法数据加载是指将经过抽取、转换和整理后的数据加载到数据仓库中。
在设计数据加载过程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1. 设计数据加载方式:根据数据仓库的数据结构和目标系统的要求,选择适合的数据加载方式。
常见的数据加载方式包括全量加载和增量加载。
2. 确定加载目标:根据数据仓库的结构和目标系统的要求,确定数据加载的目标表和字段。
可以根据数据模型和目标系统的数据要求进行映射。
3. 设计加载逻辑:在加载数据的过程中,可能需要进行一些数据转换和处理操作,以满足数据仓库的需求。
例如,可以进行数据分割、数据合并和数据聚合等处理。
4. 确定加载策略:为了提高数据加载效率和数据质量,需要确定数据加载的策略。
主数据_需求规格说明书
主数据信息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1.项目概括1.1 项目背景随着中梁运营管控体系的提升,发展进入快速化轨道,集团改革创新方案,财务管理的制度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势在必行。
中梁的目标是锻造“高效财务、精益财务、阳光财务”,打造“稳健、高效、增值、服务”的财务文化,构建财务管理体系,为公司转型升级、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提供坚强的财务保障,打造千亿房企。
基于中梁财务共享项目的建设,必须实现各个业务系统之间基础数据交互的打通,为共享财务信息化平台建设服务,基础主数据在各个业务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互是非常频繁且复杂的,如何实现各个业务系统之间使用的基础主数据是统一,不重叠,维护源头唯一是非常重要的,基础主数据平台的建设就是将各类基础主数据统一管理,为财务共享系统建设提供数据收集,初始化,维护管理,数据分发管理的提供统一平台,打通各个业务之间基础主数据交互。
1.2应用现状随着各个业务条线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信息化系统的不断增加,应用于推广程度不断加深,大量重要数据以多种形式分布于不同的业务系统,包括HR系统,法务系统,项目360系统,明源成本系统,明源销售系统,金蝶财务核算系统等。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现状:➢数据各自表述,管理口径,统一口径不一致,数据标准缺失,形成信息应用孤岛,影响业务系统直接的数据交互;➢数据定义不正确,编码各异,大量冗余,给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带来挑战,制约IT 信息化系统建设目标;➢管理需求和各业务系统的不断变化,使数据生成内容缺失,信息失真,影响数据的价值,无法为企业精细化管理提供支撑;➢数据责任不明确,数据的产生,使用,管理缺乏沟通管理,出现问题不明原因,不知道找谁,不清楚如何处理,影响IT信息化系统提升企业营运与管理效率的诉求各业务系统之间信息共享,基础数据互通的需求急需解决,数据标准的建立,基础主数据管理平台的建立是财务共享系统的基础,统一各业务系统基础主数据,实现基础数据在业务系统之间无障碍交互非常重要。
建筑工程抽样方案数字说明
建筑工程抽样方案数字说明建筑工程抽样是指在建筑工程过程中,根据一定的抽样原则和方法,从大批的数据中选取一部分数据进行检验分析,以确定整体质量水平或者推测整体的情况。
建筑工程抽样旨在检验工程质量和合同要求的一致性,提供准确的质量信息,为工程项目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本文将针对建筑工程抽样方案进行数字说明,以期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确保工程质量。
二、抽样目的1. 掌握工程进度和质量建筑工程抽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掌握工程进度和质量情况。
通过抽样检测,可以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符合要求。
2. 确保工程质量符合标准建筑工程抽样还可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提高工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 减少成本和时间通过抽样检测,可以减少对所有数据进行检测的成本和时间,提高工程管理的效率。
三、抽样方法1. 随机抽样随机抽样是指从一定范围内,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方法,随机地抽取若干样品进行检测。
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或者抽签等方式进行随机抽样,保证抽样的随机性和客观性。
2. 分层抽样分层抽样是指将抽样范围按照一定的因素划分成若干层,然后在每一层中进行抽样检测。
这样可以更好地反映出不同层次的情况,提高抽样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3. 系统抽样系统抽样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方法,从一定的顺序中选择样品进行检测。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抽样的效率,减少人为干扰,适用于规律性比较强的情况。
四、抽样方案1. 抽样数量根据建筑工程的具体情况和要求,确定抽样的数量。
一般来说,抽样数量要能够反映出整体情况,同时也要考虑到成本和时间的限制。
2. 抽样频率确定抽样的频率,即在什么时间点和周期内进行抽样检测。
一般来说,可以根据工程的关键节点和施工进度来确定抽样的频率。
3. 抽样地点确定抽样的地点,即在什么位置进行抽样检测。
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和要求,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抽样检测。
4. 抽样标准确定抽样的标准和方法,即根据什么标准和要求进行抽样检测。
XX项目XX子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模板
密级:内控XX项目XX子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公司名称2020年01月09日公司名称版本记录深圳航天智慧城市系统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目录1前言 (1)1.1编写目的[保持一致,无需改动] (1)1.2项目背景[单一项目保持一致] (1)1.3术语定义[根据各子系统定义确定需要的解释术语] (1)1.4参考资料[子系统设计参考资料,全部列出] (1)2任务概述 (2)2.1目标[该子系统需求规格编写目标] (2)2.2运行环境[系统运行环境,下面内容参考] (2)2.3条件与限制[子系统开发的条件与限制,没有写无] (2)3数据描述 (3)3.1静态数据[子系统开发所需静态数据,没有写无;格式不限,说清楚即可] (3)3.2动态数据[子系统运行产生的动态数据,没有写无;格式不限,说清楚即可] (3)3.3数据库介绍 (3)3.4数据词典[系统开发所需数据字典] (3)3.5数据采集[感知设备采集相关数据] (3)4功能需求 (4)4.1功能1 (4)4.1.1子功能1 (4)5性能需求 (5)5.1数据精确度[子系统数据精度要求] (5)5.2时间特性[如响应时间、更新处理时间、数据转换与传输时间、运行时间等] (5)5.3适应性[在操作方式、运行环境、与其他软件的接口以及开发计划等发生变化时,应具有的适应能力]56运行需求 (6)6.1用户界面[如屏幕格式、报表格式、菜单格式、输入输出时间等] (6)6.2硬件接口[与硬件直接通讯接口,一般写无。
] (6)6.3软件接口 (6)6.4故障处理[常发生故障处理机制,没有写无] (6)公司名称7运行需求 (7)深圳航天智慧城市系统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1前言1.1编写目的[保持一致,无需改动]该文档的主要目的是为后续的UI设计、系统研发、系统测试提供依据。
1.2项目背景[单一项目保持一致]项目背景介绍。
1.3术语定义[根据各子系统定义确定需要的解释术语]●终端:中控显示屏及主机设备。
评审专家随机抽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评审专家随机抽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随机抽取系统是一种可以在给定的一组对象中随机选择一个或多个对象的系统。
这种系统常用于抽奖、随机分组、抽样等场景中。
在实际应用中,设计和实现一个高效、可靠的随机抽取系统非常重要。
在设计随机抽取系统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系统的需求和目标。
对于抽取系统来说,主要的设计目标有两个:一是确保结果的随机性,即每个对象被选中的概率应该是相等的;二是提供高效的性能,即在给定时间内能够快速进行抽取。
实现一个随机抽取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输入对象:首先需要定义抽取系统的输入对象。
这些对象可以是一个数组、列表或者数据库中的记录。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来存储和管理对象。
2.随机数生成:随机抽取系统的核心是生成随机数。
在计算机中,随机数是通过伪随机数生成器来产生的。
常见的随机数生成算法包括线性同余法、梅森旋转算法等。
在选择随机数生成算法时,需要注意生成的随机数应该是均匀分布的,并且具有足够的随机性。
3.抽取算法:定义一个抽取算法来选取随机对象。
最简单的抽取算法是从对象集合中随机选择一个对象。
可以通过生成随机数来确定选取的对象的索引。
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设计不同的抽取算法,例如按权重抽取、按概率抽取等。
4.抽取结果:抽取完成后,需要将选中的对象返回给用户。
根据具体需求,可以返回一个对象、一组对象或者对象的唯一标识。
同时,为了确保结果的可复现性,可以将生成的随机数和抽取算法的参数保存下来,以备日后验证或重现抽取结果。
5.性能优化:为了提高系统的性能,可以考虑使用一些优化技术。
例如,可以将对象集合进行分片或分组,从而减小随机数生成的范围;可以使用缓存来存储已抽取的对象,避免重复抽取;可以使用并行计算来加速抽取过程。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例如并发性、数据安全性、可扩展性等。
特别是在大规模场景下,随机抽取系统可能需要支持多线程或分布式计算,并且需要考虑数据的一致性和并发冲突等问题。
环保监测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操作手册
环保监测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操作手册第一章系统概述 (2)1.1 系统简介 (2)1.2 系统功能 (3)第二章系统安装与配置 (3)2.1 系统安装 (3)2.2 系统配置 (4)第三章数据采集设备 (5)3.1 设备选型 (5)3.2 设备安装与调试 (5)3.3 设备维护与保养 (6)第四章数据采集流程 (6)4.1 数据采集原理 (6)4.2 数据采集方法 (6)4.3 数据采集异常处理 (7)第五章数据传输与存储 (7)5.1 数据传输方式 (7)5.2 数据存储策略 (8)5.3 数据备份与恢复 (8)第六章数据预处理 (9)6.1 数据清洗 (9)6.1.1 识别错误与异常 (9)6.1.2 处理错误与异常 (9)6.1.3 验证清洗效果 (9)6.2 数据整合 (9)6.2.1 数据来源与格式 (9)6.2.2 数据匹配与关联 (10)6.2.3 数据转换与合并 (10)6.3 数据标准化 (10)6.3.1 标准化方法 (10)6.3.2 标准化的应用 (10)第七章数据分析 (10)7.1 数据分析方法 (10)7.2 数据可视化 (11)7.3 数据挖掘与应用 (11)第八章报表管理 (12)8.1 报表 (12)8.2 报表输出 (12)8.3 报表维护 (13)第九章系统管理 (13)9.1 用户管理 (13)9.1.1 用户创建 (13)9.1.2 用户维护 (13)9.1.3 用户删除 (13)9.2 权限管理 (14)9.2.1 权限分类 (14)9.2.2 权限分配 (14)9.2.3 权限验证 (14)9.3 系统日志 (14)9.3.1 日志分类 (14)9.3.2 日志存储 (15)9.3.3 日志查看与导出 (15)第十章系统安全 (15)10.1 数据安全 (15)10.2 系统安全 (15)10.3 网络安全 (16)第十一章故障排除与维护 (16)11.1 常见故障处理 (16)11.2 系统升级与维护 (17)11.3 用户支持 (17)第十二章系统培训与使用 (17)12.1 系统操作培训 (17)12.1.1 培训对象 (17)12.1.2 培训内容 (18)12.1.3 培训方式 (18)12.2 系统使用指南 (18)12.2.1 系统概述 (18)12.2.2 系统安装与配置 (18)12.2.3 系统操作流程 (18)12.2.4 常用功能模块介绍 (18)12.2.5 系统维护与故障排除 (18)12.3 系统维护与升级 (18)12.3.1 系统维护 (19)12.3.2 系统升级 (19)第一章系统概述1.1 系统简介本文旨在对某一特定系统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概述。
软件系统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模板
软件系统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模板附件三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版本历史1.引⾔1.1.⽬的例如:规定系统的边界和⽬标,描述系统的功能性需求和⾮功能性需求。
1.2.读者对象及阅读建议说明:指明本⽂档⾯向的读者群,及相应的阅读意见。
1.3.⽂档范围【可选】说明:对本⽂的范围做阐述,本⽂档改动时,受到影响的范围,例如,本⽂引⽤到的⽤例模型,系统原型,系统测试⽤例等⽂档。
1.4.参考⽂档说明:列出本⽂档的所有参考⽂献(可以是⾮正式出版物),包括计划任务书、合同、批⽂、引⽤到的⽂件、资料及软件开发标准等。
1.5.术语与缩写解释说明:列出本⽂件中⽤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缩写词的原词组,并给予解释,以便于所有读者达成共识。
2.综合描述2.1.系统背景【可选】说明:介绍系统的预期效果、历史原因。
2.2.问题说明【可选】提供⼀段说明,总结此项⽬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采⽤以下格式:2.3.系统范围说明:阐述本项⽬“适⽤的业务领域”和“不适⽤的业务领域”,本产品“应当包含的内容”和“不包含的内容”。
说清楚系统范围的好处是:(1)有助于判断什么是需求,什么不是需求;(2)可以将开发精⼒集中在产品范围之内;(3)有助于控制需求的变更。
●完整⽽准确的定义本产品的⼲系⼈;●明确本产品所影响到的部门和业务;⽤图表或者⽂字描述产品的范围,概要的定义产品的功能。
2.4.⼲系⼈与⽤户说明【可选】2.4.1.⽤户环境【可选】详细说明⽬标⽤户的⼯作环境。
以下是⼏项建议:该任务由多少⼈来完成?是否总在变化?⼀个任务周期需要多长时间?执⾏每项活动要⽤多长时间?是否总在变化?是否有特殊的环境约束:移动、户外、乘机旅⾏等?⽬前使⽤的是哪些系统平台?以后会使⽤哪些平台?还在使⽤哪些应⽤程序?您的应⽤程序是否需要和这些应⽤程序集成?在此处可以从业务模型中摘录⼀些内容来概述所涉及的任务和⾓⾊等等。
2.4.2.⼲系⼈简档【可选】通过在下表中填写各⼲系⼈的相关信息来说明系统中的各个⼲系⼈,详尽的简档应包括各种⼲系⼈在以下⽅⾯的信息:2.4.3.关键的⼲系⼈/⽤户需要列出⼲系⼈认为现有解决⽅案存在的关键问题。
ETL数据抽取方法
ETL数据抽取方法概述:ETL(Extract, Transform, Load)是一种数据集成和数据处理的方法,主要用于从源系统中抽取数据,经过转换处理后加载到目标系统中。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ETL数据抽取的方法,并提供一些示例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
一、数据抽取方法:1. 增量抽取:增量抽取是一种根据数据变化的情况,只抽取最新数据的方法。
常见的增量抽取方式包括:- 时间戳增量抽取:根据数据表中的时间戳字段,只抽取最近更新的数据。
- 日志增量抽取:通过监控数据源的日志文件,抽取新增或更新的数据。
- 标志位增量抽取:在数据源中设置一个标志位字段,表示数据是否已经被抽取,只抽取标志位为未抽取的数据。
2. 全量抽取:全量抽取是指将源系统中的所有数据都抽取出来的方法。
常见的全量抽取方式包括:- 批量抽取:一次性抽取所有数据,适用于数据量较小的情况。
- 分页抽取:将数据按照页的方式进行抽取,每次抽取一页数据,直到抽取完所有数据。
- 分区抽取:将数据按照分区进行抽取,每次抽取一个分区的数据,直到抽取完所有分区的数据。
3. 增量-全量混合抽取:增量-全量混合抽取是一种综合使用增量抽取和全量抽取的方法。
常见的混合抽取方式包括:- 增量抽取+全量抽取:先进行增量抽取,再进行全量抽取,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 增量抽取+日志增量抽取:先进行增量抽取,再通过监控数据源的日志文件抽取新增或更新的数据。
二、数据抽取工具:1. 数据库工具:- SQL Server Integration Services(SSIS):适用于Microsoft SQL Server数据库,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抽取、转换和加载功能。
- Oracle Data Integrator(ODI):适用于Oracle数据库,具有强大的ETL功能和可扩展性。
- Informatica PowerCenter:支持各种数据库和数据源,提供了可视化的ETL 开发环境。
游戏BI系统需求文档
XX游戏平台2.0BI系统需求说明书V0.3 ————————————————————————————撰写人:XX适用开发版本:2.0.0修订记录:目录XX游戏平台2.0 (1)BI系统需求说明书V0.1 (1)1概述 (3)1.1目的 (3)1.2范围 (3)1.3定义与约束 (3)1.4参考资料 (3)1.5缩略语 (3)2BI规划和结构说明 (3)2.1基础指标报表和统计分析部分 (4)2.2数据挖掘部分(待定) (4)2.3BI系统结构 (5)3业务流程和结构化指标体系 (6)3.1用户获取 (7)3.2用户活跃 (7)3.3用户转化 (7)3.4用户流失 (7)4BI系统标准化指标 (8)4.1用户获取(推广数据) (8)4.1.1渠道广告URL生成工具*(URL Builder) (8)4.1.2广告URL点击次数(Clicks) (9)4.1.3访问次数(Visits)[GA统计] (9)4.1.4着陆页面跳出率(Bounce Rate%)[GA统计] (10)4.1.5注册目标到达数(Goal Transactions)[GA统计] (10)4.1.6注册用户数(RU) (10)4.1.7注册用户留存数和留存率 (10)4.2用户活跃 (11)4.2.1日活跃数据 (11)4.2.2周活跃数据 (11)4.2.3月活跃数据 (11)4.2.4活跃天数分布 (12)4.2.5平均同时在线 (12)4.2.6最高同时在线 (12)4.3用户转化 (13)4.3.1每日充值收入 (13)4.3.2历史充值总收入 (13)4.3.3每日付费用户数 (13)4.3.4历史付费总用户数 (14)4.3.5每日付费新用户数 (14)4.3.6单笔订单金额 (15)4.3.7 (15)1概述1.1目的本说明书是为了详细描述BI系统规划、各业务模块的各项指标的具体含义和统计算法而写,阐述指标体系方案,明确开发需求和指标含义。
XX县XX医院单病种管理系统项目采购需求
XX县XX医院单病种管理系统项目采购需求一、建设背景2020年7月3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单病种质控工作认识,指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将单病种质控作为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切入点,在国家单病种质控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充单病种质控工作覆盖范围。
《通知》进一步扩大了国家单病种质控范围。
病种数量扩展至51个,覆盖了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及儿童白血病等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并在眼科、口腔等社会办医活跃的领域选取代表性的病种进行质控。
从质量控制、资源消耗两个维度对51个单病种的诊疗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制定了质量监测信息项。
2022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单病种质量监测数据填报工作的函。
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医疗质量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该函在原有51个病种的基础上新增了7个病种,共计58个病种进行单病种质量管理。
2023年国家卫生健康委更新发布的《三级医院评审标准》、《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国家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XX省综合医院等级评审标准(2019版)》中将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纳入其中,并将其作为重要考核指标,明确表明医院需要做好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促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二、建设目标通过信息化系统建设,满足以下单病种管理相关建设目标:1、数据采集自动化,减轻临床工作压力通过与医院系统对接,自动抓取填充国家要求需上报的数据,减轻临床医生工作压力,让数据填报更加高效、便捷、规范。
●2、病种标准同步化,上报数据无缝对接单病种质量管理系统可同步更新国家单病种上报平台的病种指标标准,同时接口规范与国家单病种平台一致,病例数据可一键上报到国家平台。
●3、流程管理精细化,管理水平显著提高数据提交、审批、上传采用标准流程管理方式,助力单病种精细化管理。
取数需求模板
取数需求模板需求标题:数据获取需求需求描述:我们需要从一个或多个数据源中获取特定的数据,用于支持我们的业务流程和决策制定。
数据获取的目标是获得高质量的数据,以便进行分析、报告和预测。
用户需求:1. 数据源选择:我们需要能够选择适合我们的业务需求的数据源。
这些数据源可以包括数据库、API、文件等。
我们希望能够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的数据源。
2. 数据过滤:在从数据源中获取数据之前,我们需要能够对数据进行过滤,以便获取符合指定条件的数据。
这样可以减少数据集的大小,同时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可用性。
3. 数据抽取:我们需要能够从数据源中抽取出需要的数据。
抽取的方式可以包括按行、按列或按条件抽取等。
我们希望能够灵活地选择不同的抽取方式,以满足我们的需求。
4. 数据转换:获取到的数据可能需要进行一些转换和加工,以适应我们的业务需求。
我们希望能够对数据进行简单的计算、过滤、合并等操作,以便得到准确和可用的数据。
5. 数据定时更新:对于需要定期更新的数据,我们希望能够设置定时任务,自动从数据源中获取最新的数据,保证我们始终使用的是最新的数据。
6. 数据安全性:在获取数据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合适的身份验证和权限控制,确保只有授权的人员才能访问和获取数据。
7. 错误处理:由于各种原因,获取数据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错误和异常情况。
我们希望系统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这些错误,提供相应的错误提示和日志记录,以便我们能够快速定位和解决问题。
技术要求:1. 数据获取方式:系统需要支持多种数据获取方式,如SQL查询、API调用、文件读取等。
并能够根据需要灵活选择不同的数据获取方式。
2. 数据筛选和抽取:系统需要提供灵活且高效的数据筛选和抽取功能,以便根据用户指定的条件和方式从数据源中获取需要的数据。
3. 数据转换和加工:系统需要提供简单、易用的数据转换和加工功能,以便将获取到的数据进行必要的处理和转换,以满足业务需求。
ETL数据抽取方法
ETL数据抽取方法概述:ETL(Extract, Transform, Load)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用于从源系统中抽取数据,并进行转换和加载到目标系统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ETL数据抽取的方法和步骤。
1. 数据抽取方法:数据抽取是ETL过程中的第一步,它的目标是从源系统中获取数据。
以下是常用的数据抽取方法:1.1 增量抽取:增量抽取是指仅抽取源系统中发生变化的数据,以减少数据抽取的时间和资源消耗。
常用的增量抽取方法有:- 时间戳增量抽取:通过记录数据的时间戳,只抽取最近发生变化的数据。
- 日志增量抽取:通过解析源系统的日志文件,识别出变化的数据。
- 标志位增量抽取:在源系统中设置标志位,标识数据是否发生变化。
1.2 全量抽取:全量抽取是指抽取源系统中的所有数据。
全量抽取常用于首次抽取数据或者源系统数据量较小的情况。
常用的全量抽取方法有:- SQL查询全量抽取:通过执行SQL查询语句,从源系统中获取所有数据。
- 文件导出全量抽取:将源系统中的数据导出为文件,再进行数据加载。
2. 数据抽取步骤:数据抽取过程中通常包括以下步骤:2.1 确定数据源:在进行数据抽取之前,需要确定数据源的类型和位置。
常见的数据源包括关系型数据库、文件系统、Web服务等。
2.2 配置抽取规则:根据具体的需求和数据源的特点,配置数据抽取规则。
包括选择抽取方法(增量抽取或者全量抽取)、设置抽取时间范围、选择抽取字段等。
2.3 实施数据抽取:根据配置的抽取规则,实施数据抽取操作。
根据选择的抽取方法,可以使用相应的工具或者编写自定义的抽取程序。
2.4 监控和日志记录:在数据抽取过程中,应设置监控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同时,记录数据抽取的日志,方便后续的数据追溯和问题排查。
3. 数据抽取工具:为了简化数据抽取过程,提高效率和准确性,通常使用专门的数据抽取工具。
以下是常见的数据抽取工具:3.1 ETL工具:ETL工具是一种集成开辟环境,提供了可视化的界面和丰富的功能,用于配置和管理ETL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ETL数据抽取方法
ETL数据抽取方法概述:ETL(Extract, Transform, Load)是一种常用的数据集成和处理方法,用于从源系统中抽取数据、进行转换处理,最后加载到目标系统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ETL数据抽取的方法和步骤。
一、数据抽取方法:1. 增量抽取:增量抽取是指仅抽取源系统中发生变化的数据。
常用的增量抽取方法有:- 基于时间戳:通过记录数据的时间戳,抽取最新更新的数据。
- 基于日志:监控源系统的日志,抽取被修改、新增或者删除的数据。
- 基于标志位:在源系统中设置标志位,表示数据是否发生变化,根据标志位的变化进行抽取。
2. 全量抽取:全量抽取是指抽取源系统中的所有数据。
常用的全量抽取方法有:- 定时抽取:按照预定的时间间隔,定时抽取源系统中的所有数据。
- 手动触发:由操作人员手动触发抽取任务,抽取源系统中的所有数据。
- 样本抽取:抽取源系统中的一部份数据作为样本,进行数据质量和准确性的验证。
3. 增量-全量混合抽取:在某些场景下,可以采用增量抽取和全量抽取相结合的方式。
首先进行全量抽取,然后再进行增量抽取,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二、数据抽取步骤:1. 确定数据源:确定需要抽取数据的源系统,包括数据库、文件、API等。
2. 设计抽取策略:根据实际需求和数据源特点,选择合适的抽取方法和策略。
3. 建立连接:与数据源建立连接,获取访问权限。
4. 执行抽取任务:- 增量抽取:根据抽取策略,从源系统中抽取发生变化的数据。
- 全量抽取:根据抽取策略,从源系统中抽取所有数据。
- 增量-全量混合抽取:先进行全量抽取,再进行增量抽取。
5. 数据转换:对抽取的数据进行清洗、格式化、转换等处理,以满足目标系统的要求。
6. 数据加载:将转换后的数据加载到目标系统中,可以是数据库、数据仓库等。
7. 数据校验:对加载后的数据进行校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8. 错误处理:处理抽取、转换、加载过程中浮现的错误和异常情况,保证数据处理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兴业银行RWA系统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V0.3(软件需求)_引擎部分
XX系统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管理信息类)V3.01前言1.1背景及目标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于 2004 年正式发布了《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它代表了国际先进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提高了资本监管的风险敏感度和灵活性,有助于商业银行改进风险管理和推动业务创新。
为积极响应巴塞尔委员会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新资本协议的监管要求,中国银监会于2007 年 2月公布了《中国银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指导意见》,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新资本协议实施政策文件和指引,对国内银行实施新资本协议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
2011年4月银监会又发布了《中国银监会关于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11】44号),规定“新资本监管标准从2012年1月1日开始执行,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应分别于2013年底和2016年底前达到新的资本监管标准”。
当前,第一批实施新协议的六家银行(工、农、中、建、交、招商)已经进入合规评估阶段;其余自愿实施新协议银行实施工作也已开展了数年,相关工作正在持续推进中。
本行积极响应监管要求,制定了新资本协议实施规划,计划通过RMCA体系项目群(共8个项目)建设、推广和应用,推进新资本协议实施工作,于2014年达到监管指引的合规要求。
目前本行已完成内部评级法(初级法)非零售项目,内部评级法零售项目正在实施中,预计2012年底完成。
根据本行新资本协议实施规划,在完成内部评级法项目、实现违约概率(PD)等参数计量后,即须推进信用风险RWA计量项目的建设。
通过信用风险RWA计量项目的建设,将构建本行信用风险RWA计算子系统,实现按照权重法和内部评级法分别计算信用风险加权资产,满足监管机构计算监管资本的要求,同时也为本行的统一授信管理、限额管理等日常风险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手段。
1.2术语定义RWA:Risk Weighted Asset,风险加权资产。
PD:Probability of default,违约概率。
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_模板
XXXXXX公司信息刊物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V 1.0版本更新信息本版本创建/修改、维护、批准涉及人员如下:创建/修改者:维护者:批准者:具体版本更新记录如表1-1:表1-1 版本更新记录修改方式:A-增加M-修改D-删除以下是本文档的电子签名信息:目录1引言 (1)1.1编写目的 (1)1.2项目背景 (1)1.3术语定义及编写说明 (1)1.4引用标准 (2)1.5参考资料 (2)1.6版本更新条件 (2)2系统定义 (3)2.1系统目标 (3)2.2系统结构 (3)2.3各组成部分结构 (4)3应用环境 (6)3.1硬件环境 (6)3.2软件环境 (6)3.3用户操作模式 (8)3.3.1用户需要完成哪些工作 (8)3.3.2是否熟练型 (8)3.3.3用户期望的系统模式 (8)3.4当前应用环境 (8)3.4.1网络环境 (8)3.4.2硬件环境 (9)3.4.3软件环境 (9)3.4.4外部系统接口 (9)4功能规格 (9)4.1.1信息上传 (10)4.1.2信息编辑 (11)4.1.3信息审核 (12)4.1.4信息发布 (12)4.1.5信息检索 (12)4.1.6基本信息维护 (13)4.1.7用户及权限管理 (15)4.1.8刊物格式维护 (16)4.1.9统计分析 (18)5性能需求 (19)5.1数据精确度需求 (19)5.2系统响应时间需求 (19)5.3系统可移植性和可扩展性需求 (19)5.4系统安全性需求 (19)6产品提交 (21)6.1产品提交方式 (21)6.2产品提交时间 (21)6.3产品安装需求 (21)1引言1.1 编写目的我们编写此规格说明书的目的就是要把前一个阶段的调研结果,即XXXXXX公司对本系统的业务需求,用户需求和软件功能需求作一个详细的列举,汇总,再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提取,抽象,以抽取每一个单位所公有的对于这个信息期刊系统的需求,用于作本系统的概要设计的一个根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写成员:Java 动力(第四组) 秦文翠、周园、黄书福、李亮 发布版次:1.1日期:2011-6-15变更记录1概述 (3)1.1目的 (3)1.2系统简介 (3)1.3范围 (3)1.4术语定义 (3)1.5运行环境 (4)1.6预期的读者和阅读建议 (5)2需求说明 (5)2.1系统功能层次图 (5)2.1.1 数据库系统 (6)2.1.1.1 新建数据库 (6)2.1.1.2 删除数据库 (7)2.1.1.3 操作数据库 (8)1概述1.1目的本说明书目的在于明确说明系统需求,界定系统实现功能的范围,指导系统设计以及编码。
本说明书的预期读者为客户、项目经理,系统分析员,系统设计人员,开发工程师,测试经理以及测试设计人员等。
1.2系统简介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s),是由数据库及其管理软件组成的系统。
它是为适应数据处理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数据处理的核心机构。
它是一个实际可运行的存储、维护和应用系统提供数据的软件系统,是存储介质、处理对象和管理系统的集合体。
1.3范围数据库研究跨越于计算机应用、系统软件和理论三个领域,其中应用促进新系统的研制开发,新系统带来新的理论研究,而理论研究又对前两个领域起着指导作用。
1.4术语定义数据记录、属性、字段、列、行:在关系数据库中,数据表是存储数据的基本单元,由行和列两部分组成的。
其中,行用来实体中的具体数据,在数据表中每一行中的数据被称为一条数据记录,也可以简称为记录;字段是表中的一列,用来保存数据表中某一条记录中的特定信息。
字段在关系数据库中也可以成为列。
行是数据表中的一条记录。
INSERT和REPLACE:他们都是向表中插入新的数据。
这两条语句的语法类似。
它们的主要区别是如何处理重复的数据。
UPDATE:它的功能是更新表中的数据。
这的语法和INSERT的第二种用法相似。
必须提供表名以及SET表达式,在后面可以加WHERE以限制更新的记录范围。
DELETE:它可以通过WHERE对要删除的记录进行选择。
TRUNCATE TABLE:将删除表中的所有记录。
1.5运行环境软件环境硬件环境1.6预期的读者和阅读建议列举了产品需求规格说明所针对的不同读者,例如开发人员、项目经理、营销人员、用户、测试人员或文档的编写人员。
描述了文档中剩余部分的内容及其组织结构,提供了最适合于每一类型读者阅读文档的建议。
2需求说明2.1 系统功能层次图2.1.1 数据库系统2.1.1.1 创建数据库a) 使用SHOW语句找出在服务器上当前存在什么数据库:b)创建一个数据库abccsmysql> CREATE DATABASE abccs;注意不同操作系统对大小写的敏感。
c)选择你所创建的数据库mysql> USE abccsDatabase changed此时你已经进入你刚才所建立的数据库abccs.2.1.1.2 删除数据库a)删除一个已经确定存在的数据库mysql> drop database drop_database;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00 sec)b)删除一个不确定存在的数据库mysql> drop database drop_database;ERROR 1008 (HY000): Can't drop database 'drop_database'; database doesn't exist发生错误,不能删除'drop_database'数据库,该数据库不存在。
mysql> drop database if exists drop_database;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1 warning (0.00 sec)//产生一个警告说明此数据库不存在mysql> create database drop_database;Query OK, 1 row affected (0.00 sec)mysql> drop database if exists drop_database;//if exists 判断数据库是否存在,不存在也不产生错误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00 sec)2.1.1.3 操作数据库2.1.1.3.1 创建数据库表首先看现在你的数据库中存在什么表:mysql> SHOW TABLES;Empty set (0.00 sec)接着说明刚才建立的数据库中还没有数据库表。
下面来创建一个数据库表mytable:例如:建立一个公司员工的生日表,表的内容包含员工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出生城市。
注意:由于name、birthadd的列值是变化的,因此选择VARCHAR,其长度不一定是20。
可以选择从1到255的任何长度,如果以后需要改变它的字长,可以使用ALTER TABLE语句。
);性别只需一个字符就可以表示:"m"或"f",因此选用CHAR(1);birth列则使用DATE数据类型。
创建了一个表后,可以看看刚才做的结果,用SHOW TABLES显示数据库中有哪些表:创建表名为T_student的学生信息表。
CREATE TABLE T_student(stuId varchar(15) PRIMARY KEY,stuName varchar(10) NOT NULL,age int NOT NULL,sex varchar(2) NOT NULL,birth datetime NOT NULL)2.1.1.3.1.1增加数据表信息关键字:INSERT和REPLACEINSERT和REPLACE语句的功能都是向表中插入新的数据。
这两条语句的语法类似。
它们的主要区别是如何处理重复的数据。
a) INSERT的一般用法MySQL中的INSERT语句和标准的INSERT不太一样,在标准的SQL语句中,一次插入一条记录的INSERT语句只有一种形式。
数据抽取系统需求说明书 数据抽取系统需求说明书 系统INSERT INTO tablename(列名…) VALUES(列值); 而在 MySQL 中还有另外一种形式。
INSERT INTO tablename SET column_name1 = value1, column_name2 = value2,…; 第一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将列名和列值分开了,在使用时,列名必须和列值的数一致。
如下面的语句向 users 表中插入了一条记录: INSERT INTO users(id, name, age) VALUES(123, '姚明', 25); 第二种方法: 第二种方法:允许列名和列值成对出现和使用,如下面的语句将产生中样的 效果。
INSERT INTO users SET id = 123, name = '姚明', age = 25; 如果使用了 SET 方式,必须至少为一列赋值。
如果某一个字段使用了省缺值 (如默认或自增值),这两种方法都可以省略这些字段。
如 id 字段上使用了自增 值,上面两条语句可以写成如下形式: INSERT INTO users (name, age) VALUES('姚明',25); INSERT INTO uses SET name = '姚明', age = 25; MySQL 在 VALUES 上也做了些变化。
如果 VALUES 中什么都不写,那 MySQL 将使 用表中每一列的默认值来插入新记录。
INSERT INTO users () VALUES(); 如果表名后什么都不写,就表示向表中所有的字段赋值。
使用这种方式,不 仅在 VALUES 中的值要和列数一致,而且顺序不能颠倒。
INSERT INTO users VALUES(123, '姚明', 25); 如果将 INSERT 语句写成如下形式 MySQL 将会报错。
INSERT INTO users VALUES('姚明',25);Java 动力第 11 页 共 21 页数据抽取系统需求说明书 数据抽取系统需求说明书 系统b) 使用 INSERT 插入多条记录 例如: 例如:INSERT INTO users(name, age) VALUES('姚明', 25), ('比尔.盖茨', 50), ('火星人', 600); 上面的 INSERT 语句向 users 表中连续插入了 3 条记录。
值得注意的是,上面 的 INSERT 语句中的 VALUES 后必须每一条记录的值放到一对(…)中,中间使用"," 分割。
假设有一个表 table1 CREATE TABLE table1(n INT); 如果要向 table1 中插入 5 条记录,下面写法是错误的: INSERT INTO table1 (i) VALUES(1,2,3,4,5); MySQL 将会抛出下面的错误 ERROR 1136: Column count doesn't match value count at row 1 而正确的写法应该是这样: INSERT INTO t able1(i) VALUES(1),(2),(3),(4),(5); 当然,这种写法也可以省略列名,这样每一对括号里的值的数目必须一致, 而且这个数目必须和列数一致。
如: INSERT INTO t able1 VALUES(1),(2),(3),(4),(5);Java 动力第 12 页 共 21 页数据抽取系统需求说明书 数据抽取系统需求说明书 系统2.1.1.3.1.2 删除数据表信息 .2删除数据表信息连接数据库否是否链接成功是删除相应信息删除成功关键字:DELETE 和 TRUNCATE TABLE 在 MySQL 中有两种方法可以删除数据,一种是 DELETE 语句,另一种是 TRUNCATE TABLE 语句。
DELETE 语句可以通过 WHERE 对要删除的记录进行选择。
而 使用 TRUNCATE TABLE 将删除表中的所有记录。
因此,DELETE 语句更灵活。
如果要清空表中的所有记录,可以使用下面的两种方法: DELETE FROM table1 TRUNCATE TABLE table1Java 动力第 13 页 共 21 页数据抽取系统需求说明书 数据抽取系统需求说明书 系统其中第二条记录中的 TABLE 是可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