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小学生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小学生安全教育地震知识(2篇)
![小学生安全教育地震知识(2篇)](https://img.taocdn.com/s3/m/04deeeec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cf.png)
第1篇一、地震概述地震是地球表面及内部岩石在力的作用下发生破裂,引起震动的一种自然现象。
地震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造成了无数的生命财产损失。
因此,了解地震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二、地震的危害1. 地震破坏性极大:地震可以使建筑物倒塌,道路断裂,桥梁损坏,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2. 地震引发次生灾害:地震可能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海啸等次生灾害,给灾区人民带来更大的伤害。
3. 地震对心理造成影响:地震过后,灾区人民可能会出现恐慌、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三、地震前的征兆1. 地震前动物异常:地震前,一些动物会出现异常行为,如鸡飞狗跳、老鼠搬家等。
2. 地震前地质变化:地震前,地壳会发生变化,如地面裂缝、地面隆起等。
3. 地震前气象变化:地震前,天气会出现异常,如地震云、地震雨等。
四、地震时的逃生与自救1. 保持冷静:地震发生时,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慌张。
2. 保护头部:地震发生时,迅速用枕头、书包等物品保护头部,防止被坠落的物体砸伤。
3. 躲避位置:选择安全的地方躲避,如坚固的家具下、卫生间等。
4. 避免电梯:地震发生时,不要乘坐电梯,以免被困。
5. 躲避火灾:地震发生时,如果发生火灾,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撤离火场。
6. 紧急疏散:地震发生时,听从老师、家长的指挥,迅速有序地撤离到安全地带。
五、地震后的自救与互救1. 保持清醒:地震发生后,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迅速了解周围情况。
2. 检查伤势:地震发生后,首先要检查自己的伤势,如有伤口,要用干净的布料包扎。
3. 拨打救援电话:地震发生后,如果被困,要尽快拨打救援电话,寻求帮助。
4. 互救互助:地震发生后,要学会互救互助,帮助受伤的人脱离险境。
5. 注意饮食卫生:地震发生后,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物中毒。
六、地震防范与自救知识普及1. 了解地震知识:小学生要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如地震的形成、危害、逃生方法等。
2. 学习自救技能:小学生要学习自救技能,如包扎伤口、拨打救援电话等。
小学生的防灾减灾知识
![小学生的防灾减灾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4063406a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87.png)
汇报人:
目录
01 防灾减灾基本知识 03 学校防灾减灾措施 05 防火安全知识
02 家庭防灾减灾措施 04 交通安全知识 06 地震安全知识
防灾减灾基本 知识
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危害和应对方法
添加标题
地震的危害:破坏建筑、道路等设施,造成人 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应对方法:保持冷静,迅 速躲到墙角或桌子下,等待地震结束。
学校应急疏散和避难场所选择
应急疏散通道:确保疏散通道畅通无阻,定期进行疏散演练
避难场所选择:选择安全、空旷、易于逃生的场所作为避难所,如操场、空地等
交通安全知识
行人和骑车安全知识
注意观察路况:在路上行走 或骑车时要时刻注意观察周 围路况,预防意外发生。
保持安全距离:骑车时要保 持安全距离,避免追尾事故
添加标题
地震后的注意事项: 地震后应尽快撤离到 安全地带,注意观察 周围环境,避免使用 明火、电源等危险物 品,保持备:家庭 成员应了解地震基本 知识,提前制定家庭 防震计划,准备必要 的防震物品,如急救 箱、手电筒、水等, 定期进行家庭防震演
练。
家庭防灾减灾 措施
家庭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
定期检查家中的电 线、电器、燃气设 备等是否安全可靠。
检查家中的窗户、 阳台、楼梯等是否 安全,确保没有安 全隐患。
定期检查家中的消 防设施是否完好, 灭火器是否在有效 期内。
检查家中的易燃易 爆物品是否妥善存 放,避免与火源接 触。
家庭应急物资储备和准备
火灾逃生和自救互救方法
熟悉环境,牢记出 口:在入住新环境 时,应先了解疏散 通道、安全出口及 逃生门的位置。
迅速撤离,不贪财 物:发生火灾时, 应迅速逃生,不要 贪恋财物。
防震科普知识 一年级
![防震科普知识 一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f0f95964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10.png)
防震科普知识一年级
防震科普知识(适合一年级学生)
1. 地震是地球上的岩石层发生断裂和移动引起的地壳震动现象。
2. 地震是自然灾害之一,它会造成房屋倒塌、道路毁坏、火灾等危险。
3. 我们可以采取一些防震措施来保护自己,例如在地震发生时躲到桌子下或者靠近墙角等安全的地方。
4. 在地震发生后,我们要保持冷静,遵守教师或者家长的指示,不要惊慌失措。
5. 我们可以参与地震演习,学习如何正确行动和保护自己,在发生地震时能够更加安全。
6. 地震预警系统可以提前发出警报,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采取安全措施。
7. 地震的震级用Richter震级或者里氏震级来表示,数值越大,地震的破坏力越强。
8. 地震不仅发生在陆地上,还会发生在海洋中,引发海啸。
9.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我们无法预测地震何时发生,但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研究和观测来了解地震的发生规律。
10. 我们要学习防震知识,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以便在地震发生时能够正确行动,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小学生避震安全教育
![小学生避震安全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ef7c9979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69.png)
一、引言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它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在我国,地震频繁发生,尤其是近年来,地震灾害频发,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掌握避震安全知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本文将针对小学生进行避震安全教育。
二、地震的基本知识1. 地震的定义地震是指地球内部岩石因受力达到一定限度而发生突然破裂,释放出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的一种自然现象。
2. 地震的分类(1)根据震源深度,可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
(2)根据震级,可分为小震、中震和大震。
3. 地震的成因地震的成因主要与地球内部岩石的构造运动有关,包括板块运动、地壳运动等。
三、地震的危害1. 人员伤亡地震发生时,强烈震动会导致建筑物倒塌、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2. 财产损失地震破坏了基础设施,如道路、桥梁、供电、供水等,给国家和人民群众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3. 心理创伤地震给受灾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如恐惧、焦虑、抑郁等。
四、小学生避震安全知识1. 学习地震相关知识小学生应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包括地震的定义、分类、成因、危害等,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2. 掌握避震方法(1)在家中:当发生地震时,应迅速躲到坚固的家具下,如床、桌子等,并用书包或枕头保护头部;远离窗户、墙壁等易倒塌的物体。
(2)在学校:当发生地震时,应立即停下手中的活动,迅速躲到课桌下或教室的墙角处,用书包或书本保护头部;听从老师的指挥,有序撤离教室。
(3)在公共场所:当发生地震时,应迅速离开建筑物,远离高压线、广告牌等危险物品,寻找开阔地带躲避。
3. 学会自救互救(1)自救:在地震发生时,若被困在废墟中,应保持冷静,寻找呼吸空间,用哨子、敲击物体等方式发出求救信号。
(2)互救: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参与救援行动,帮助他人脱离险境。
五、总结地震是一种不可预测的自然灾害,提高小学生的避震安全意识,掌握避震安全知识,对于减少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生防震减灾安全教育
![小学生防震减灾安全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2e0aed78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69.png)
一、引言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增强他们的自救互救能力,我们有必要开展小学生防震减灾安全教育。
本文将从地震基础知识、地震发生时的逃生与自救、地震后的自救互救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
二、地震基础知识1. 地震的定义地震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地壳内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突然释放出来,引起的振动现象。
2. 地震的分类根据地震发生的成因,可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等。
3. 地震的震级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能量大小的指标,分为微震、小震、中震、大震、强震等。
4. 地震的烈度地震烈度是衡量地震对地面建筑物、设施及人造成破坏程度的指标。
三、地震发生时的逃生与自救1. 保持冷静地震发生时,首先要保持冷静,迅速判断周围环境,迅速采取行动。
2. 避免使用电梯地震发生时,电梯可能会停止运行,造成被困。
因此,地震发生时,不要使用电梯。
3. 避免到窗边、阳台、楼顶等危险区域地震发生时,建筑物可能会出现裂缝,甚至倒塌。
因此,要避免到窗边、阳台、楼顶等危险区域。
4. 躲避到安全地带地震发生时,要迅速躲避到坚固的家具下、墙角等安全地带。
5. 保护头部地震发生时,要用手保护头部,避免被掉落物品砸伤。
6. 不要慌张跳楼地震发生时,不要慌张跳楼,这样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四、地震后的自救互救1. 检查身体状况地震发生后,首先要检查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无大碍,要尽快与家人、朋友联系,告知自己的安全情况。
2. 检查房屋结构地震发生后,要检查房屋结构是否完好,如发现裂缝、倾斜等异常情况,要及时撤离。
3. 救助伤员地震发生后,要尽快对伤员进行救助,如止血、包扎、搬运等。
4. 防止火灾地震发生后,要注意防止火灾的发生,如关闭电源、水源等。
5. 保持通讯畅通地震发生后,要保持通讯畅通,及时了解灾情,获取救援信息。
五、防震减灾安全教育的重要性1.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通过防震减灾安全教育,使小学生了解地震的危害,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小学生防震安全知识整理介绍(优秀8篇)
![小学生防震安全知识整理介绍(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a2ce982c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9a.png)
小学生防震安全知识整理介绍(优秀8篇)地震是自然界10大灾害之一,也是损失最为严重的灾难,为了在地震的时候减少伤害,小学生要学习一些防震安全知识。
下面是白话文整理的小学生防震安全知识整理介绍(优秀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根据各家不同情况,可采取以下措施:1)学习地震知识,掌握科学的自防自救方法。
2)分配每人震时的应急任务,以防手忙脚乱,耽误宝贵时间。
3)确定疏散路线和避震地点,要作到畅通无阻。
4)加固室内家俱杂物,特别是睡觉的地方,更要采取必要的防御措施。
5)落实防火措施,防止炉子、煤气炉等震时翻倒;家中易燃物品要妥善保管;浴室、水桶要储水,准备防火用沙;学习必要的防火、灭火知识。
6)学会并掌握基本的医疗救护技能,如人工呼吸、止血、包扎、搬运伤员和护理方法等。
7)适时进行家庭应急演习,以发现弥补避震措施中的不足之处和正确识别地建筑物要有坚固的地基。
如果一些动物反常在道路上狂奔,这是地震的预兆,要即使让人们离开建筑物到空旷的地方去。
要做到预测到以后以最快的速度让人民知道,及时疏散开,减小人的损失。
一、学校的避震1、正在上课时,要在老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背向窗户(防止碎玻璃划伤头面部),用书包或软的坐垫保护头部。
服从老师指挥,有组织地撤离,防止发生踩踏。
不可慌乱冲出教室,并避免慌张地上下楼梯。
不可跳窗逃生。
2、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就地蹲下或趴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电线杆、树、体育器材、围墙等)。
不要回到教室去。
3、检查教室的照明灯具、橱柜、吊扇等,并应加以固定。
二、家庭的避震1、躲在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内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注意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阳台上去。
2、关闭电源、火源及煤气。
三、公共场所的避震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免拥挤,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书包等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小学生防震减灾常识
![小学生防震减灾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e50d70d152ea551810a687f7.png)
小学生防震减灾常识一、地震前兆地震前兆,指地震前出现的与该地震孕育和发生相关联的现象,动物异常是其中之一。
动物习性异常是接近临震前出现的超短期前兆现象,这对于大地震的临震预报有一定的意义。
大量的震例资料表明,震前动物习性异常的前兆时间,多数集中在发震的前一天。
地震动物异常言语震前动物有前兆,家鹅展翅高处飞,鸡飞上树猪外窜。
发现异常要报告,鸭不下水岸上闹,老鼠搬家往外逃。
鱼浮水面向上跃,鸽子傍晚离巢去,狗在静夜狂奔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牛羊恐惧四处跑,兔子竖耳蹦又跳。
二、家庭防御地震方法1、家庭成员平时应掌握包扎、人工呼吸简易急救方法,并准备必要的急救药物。
2、应准备好食物、水、手电筒、毛巾、简便衣物、塑料布和简易帐篷、收音机、呼叫机等,要熄火并对煤气、电闸等做好关闭的应急准备。
3、房屋正门、楼道,走廊内不准堆放杂物,以利人员疏散。
4、室内悬挂物品要用物件系紧和加固,以防掉下伤人。
5、较高家俱上不堆放笨重物品,室内高柜要采取相应加固措施,以免倾倒砸人。
6、老人、儿童的寝室内少放家俱和杂物,尤其不放高大物体。
7、卧床不宜放在玻璃窗边及屋梁下。
8、易燃易爆、剧毒物品不宜放在室内。
9、震前一定要取下阳台围栏上的花盆、杂物。
10、发布临震预报后,家庭成员要听从当地政府的指挥,指定路线和地点疏散。
11、震后尽快离房,以免强余震再次震塌房屋伤人。
12、震后住在防震棚等处人员要特别注意饮水卫生和食品卫生,防止传染病蔓延。
13、有条件的家庭加固一、二间居室或在床上增设抗震框架,成为地震时避难场所。
14、震前个人和家庭办理人寿和财产保险手续,受灾后可以得到保险部门的经济赔偿。
三、如何避震(一)在家怎样避震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
1、楼房内家庭成员震时可暂躲在牢固的床、桌子等坚固家具下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或躲在楼房卫生间等小开间房内。
2、震时人员都要用随手物件护头和捂住口鼻,以免砸伤或被子沙泥烟尘呛住。
小学防灾避灾安全教育
![小学防灾避灾安全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6579c94b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99.png)
一、引言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地震、洪水、台风等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本文将针对小学生开展防灾避灾安全教育,旨在让小学生掌握基本的防灾避灾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
二、地震灾害1. 地震基本知识地震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一种方式。
地震发生时,地壳会发生剧烈的震动,造成房屋倒塌、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2. 地震发生前的预兆地震发生前,会出现一些预兆,如小震、动物异常行为、地光、地声等。
当发现这些预兆时,要保持冷静,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3. 地震发生时的自救互救(1)在家中:地震发生时,迅速关闭电源、煤气,躲避到卫生间、厨房等结实的地方。
(2)在学校:地震发生时,立即躲到课桌下,保护好头部,等待地震结束后有序撤离。
(3)在公共场所:地震发生时,保持冷静,不要慌乱,尽快躲到结实的柱子、墙角等地方。
4. 地震发生后的自救互救(1)保持冷静,不要恐慌。
(2)检查周围环境,确认安全后,迅速撤离危险区域。
(3)帮助受伤者,进行简单的急救。
(4)等待救援。
三、洪水灾害1. 洪水基本知识洪水是指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因降雨、融雪、冰凌等因素导致水位上涨,超出警戒水位,给人们生活、生产带来严重危害的自然灾害。
2. 洪水发生前的预兆洪水发生前,会出现一些预兆,如降雨量增大、水位上涨、山体滑坡等。
当发现这些预兆时,要保持警惕,及时撤离危险区域。
3. 洪水发生时的自救互救(1)在家中:洪水来临时,迅速关闭电源、煤气,转移贵重物品,撤离到高处。
(2)在学校:洪水来临时,听从老师指挥,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
(3)在公共场所:洪水来临时,保持冷静,迅速寻找高地或稳固的建筑物躲避。
4. 洪水发生后的自救互救(1)保持冷静,不要恐慌。
(2)检查周围环境,确认安全后,迅速撤离危险区域。
(3)帮助受伤者,进行简单的急救。
(4)等待救援。
小学生安全防震防火自护小常识范本
![小学生安全防震防火自护小常识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f35c7125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9c.png)
小学生安全防震防火自护小常识范本小学生安全是家庭和学校应当非常重视的问题。
地震和火灾是安全威胁的两个主要因素。
为了帮助小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安全防震防火的自护常识,以下是一份____字的范本,供您参考。
一、地震安全1. 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造成地壳震动的自然现象。
地震的强度用“震级”来衡量,范围从1到15。
全球每年都有数十万次地震,大多数地震的震级较小,不会造成很大的破坏。
2. 安全地点选择在地震发生时,选择一个安全的地方非常重要。
避免站在大门、窗户、梁柱附近,以及书架、柜子等可能会倒塌的家具附近。
最好躲避到桌子、床下或桌子旁边的墙角处避难。
3. 培养正确的避难反应当地震发生时,要保持冷静,迅速寻找安全地点。
用手捂住头部,保护好自己的头部和颈部。
在地震结束后,跟随老师和家长的指引,有序地离开教室或家庭,前往指定的安全地点。
4. 学会正确的逃生方法如果你被埋在倒塌的建筑物下,要尽量保持镇静,不要乱动。
用手或硬物发出有规律的声音,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
当救援人员靠近时,用手指或硬物指向自己的方向,帮助他们找到你。
5. 了解应急疏散路线在学校或家庭中,了解应急疏散路线非常重要。
学校会有疏散指示标志,要学会识别并牢记这些标志的含义。
在家庭中,家长会制定疏散计划,你要和家人一起讨论和制定疏散路线。
6. 参与地震应急演习学校会定期进行地震应急演习,你要积极参加。
在演习中,学会如何正确地躲避和逃生,并熟悉学校的安全疏散通道。
通过反复的演习,你可以提高自己的应急反应能力。
二、火灾安全1. 火灾的危害火灾的危害性非常高,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火灾的主要原因有用火不慎、电器故障、燃气泄漏等。
了解火灾的危害性可以让我们更加重视火灾安全。
2. 火灾预防火灾预防是非常重要的,要时刻保持警惕。
家庭中不要私自使用明火,家长使用火源时要严格遵循安全操作规程。
不要随意挤揉电线和插座,定期检查电器和燃气管道是否漏气。
防震减灾教育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的必备知识
![防震减灾教育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的必备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ca8605ea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78.png)
防震减灾教育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的必备知识地震是自然界常见的地质灾害,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提高中小学生的地震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各地普遍设立了防震减灾教育日。
在这个特殊日子里,学校和家庭都应该将地震防范和应对措施向学生进行广泛宣传,让孩子们了解地震的危害性以及如何保障自己的安全。
以下是中小学生在防震减灾教育中需要掌握的必备知识。
1. 认识地震地震是地球表面产生的一种自然现象,通常是由地球内部的板块运动所引起。
地震会造成地面晃动、破坏建筑物,并可能引发火灾、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
学生们应该了解地震的基本原理和危害,明白它对人们生命和财产的影响。
2. 预防地震虽然我们不能控制地震的发生,但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来减轻地震带来的伤害。
在学校和家庭中,安装地震报警器、地震灾害应急包等设备可以提前发现地震迹象并做好应对准备。
此外,加强建筑物的抗震性能,确保构造牢固,能够承受一定强度的地震。
3. 逃生自救当地震发生时,正确的逃生自救方法可以最大程度地保障人生安全。
首先,要保持冷静,迅速找到安全的避难场所,如床下、桌子下等坚固的避难点。
切忌躲藏在易倒塌的家具旁边或靠近玻璃等危险地带。
在逃生过程中,要迅速、有序地离开建筑物,遵守教师或指挥员的指示。
4. 地震后的应急救治地震过后,可能会发生人员伤亡和家园破坏的情况。
因此,孩子们应该学会急救知识,如如何处理轻伤、骨折、出血等常见伤病。
另外,学生们应配合救援人员的工作,保持耐心、安静,用手电筒等信号工具吸引救援人员的注意。
5. 恢复重建地震过后,灾区需要进行恢复重建工作。
学生们可以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帮助打扫废墟、搜救失踪人员等。
他们还可以通过捐款等方式,为灾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让那里的人们早日重建家园。
总结起来,防震减灾教育对中小学生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掌握地震的基本知识、了解预防措施、学会逃生自救和应对地震后的应急救治,孩子们可以在地震发生时保护自己,同时也能够为灾区提供帮助。
小学生安全教育防震
![小学生安全教育防震](https://img.taocdn.com/s3/m/f30d2b47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62.png)
正文: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项非常重要的安全知识——防震。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了解防震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掌握的技能。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防震的安全知识吧!一、地震的基本知识1. 地震的定义地震是地球内部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引起地面震动的一种自然现象。
地震的发生与地球板块的运动有关,当板块之间的应力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地震。
2. 地震的分类根据地震的震源深度,可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
其中,浅源地震对地表的影响较大,破坏力强。
3. 地震的震级地震的震级是衡量地震能量大小的一种指标。
震级越高,地震的能量越大,破坏力也越强。
二、地震前的预防措施1. 了解地震预警信号我国已建立了地震预警系统,当地震发生时,预警系统会发出警报。
同学们要了解地震预警信号,一旦听到警报,要立即采取行动。
2. 做好家庭防震准备(1)在家中,要将易碎物品放置在安全的地方,避免地震时造成伤害。
(2)了解家中的逃生路线,确保在地震发生时能迅速撤离。
(3)准备好应急物资,如手电筒、急救包、饮用水、食物等。
3. 注意校园防震措施(1)了解学校防震逃生路线,确保在地震发生时能迅速撤离。
(2)学校要定期进行地震应急演练,提高师生的防震意识。
(3)在学校,要注意遵守纪律,听从老师指挥,有序撤离。
三、地震发生时的应对措施1. 保持冷静,不要慌张地震发生时,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慌张,以免造成更大的伤害。
2. 快速撤离地震发生时,要迅速找到最近的逃生路线,快速撤离。
在撤离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避开高大建筑物、广告牌、电线杆等易倒塌物体。
(2)不要乘坐电梯,选择楼梯逃生。
(3)不要拥挤,以免造成踩踏事故。
3. 遇到危险时,要机智应对(1)如果被困在废墟中,要保持冷静,保存体力,等待救援。
(2)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要尽量发出声音,让救援人员发现。
(3)不要盲目自救,以免造成更大的伤害。
小学生防震减灾安全知识大全
![小学生防震减灾安全知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6b9afafe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92.png)
小学生防震减灾安全知识大全地震非常可怕,因为它不可预测,威力大,但是如果我们做好了挑战“天灾”的思想准备,地震的威力也就在它没有发生前降低了许多。
同学们,平时看一些自我保护方面的书籍,为我们的安全保驾护航。
一、通过学谚语和顺口溜,初步了解地震前自然界的异常表现,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地震预兆震前井水变化的谚语:井水是个宝,地震有前兆。
无雨泉水浑,天干井水冒。
水位升降大,翻花冒气泡。
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动物反常情形的谚语: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
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着小鼠跑。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跃水面惶惶跳。
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
家家户户都观察,发现异常快报告。
植物在震前也有异常反应,如不适季节的发芽、着花、结果或大面积枯萎与异常繁茂等。
二、有关地震时应注意的问题:学校避震正在上学时,要在西席批示下快速捧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躲开高峻修建物或风险物。
不要回到教室去。
万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阳台上去!家庭避震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备实际性,而室内XXX坍毁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许多人得以幸存的相对于安全所在,可称其为避震空间。
这主要是指大块坍毁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
室内便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处所是:炕沿下、坚韧家庭用具附近;内墙墙根、墙角;庖厨、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处所。
防震自救小知识小常识一:万一灾难发生后不幸运被压住,要先断根口鼻旁边的杂物,保持呼吸流通,然后断根胸前的杂物,慢慢搬除身边的杂物,以制止再次被压。
小常识二:不要使用有焰的火,尽管即使远离不安全因素。
小知识三:制止身板上方的不安全悬挂物或不茁壮的支撑物,以避免物体坠落伤了本身。
小常识四:扩展保存空间用物体撑住大的杂物,让本身有更大的空间,并防止发生余震时,情况更糟糕。
小学安全教育知识防震
![小学安全教育知识防震](https://img.taocdn.com/s3/m/af2102ce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7e.png)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自然灾害的频发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地震作为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等特点。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本文将重点介绍小学防震安全教育知识,帮助孩子们掌握地震自救的基本方法。
一、地震的基本知识1. 地震的定义地震是指地球表面或内部岩石在地质构造运动过程中突然破裂、释放能量而引起的振动现象。
地震可以造成地表破裂、建筑物倒塌、山体滑坡、海啸等次生灾害。
2. 地震的类型根据震源深度,地震可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
浅源地震震源深度一般在0-70公里之间,中源地震震源深度一般在70-300公里之间,深源地震震源深度一般在300公里以上。
3. 地震的成因地震的成因主要与地球板块运动有关。
地球表层由多个板块组成,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导致地壳岩石发生破裂,释放出能量,从而引发地震。
二、地震前的预兆1. 地声地震发生前,有时会听到类似火车行驶、机器轰鸣或远处雷声的声音,这种声音称为地声。
2. 地光地震发生前,天空或云层中可能出现微弱的闪光,这种闪光称为地光。
3. 地面变形地震发生前,地面可能出现裂缝、隆起或下沉等现象。
4. 动物异常行为地震发生前,一些动物会出现异常行为,如鸡飞狗跳、鱼儿跃出水面等。
三、地震自救方法1. 地震发生时的自救(1)保持冷静,迅速判断自己所在的位置。
(2)如果在室内,应立即躲在桌子、床下等坚固的家具旁,或卫生间、厨房等面积较小的空间内,尽量保护头部和颈部。
(3)如果在室外,应迅速远离高大建筑物、电线杆、树木等,选择空旷地带躲避。
(4)如被困在废墟中,要保持呼吸畅通,寻找水源和食物,等待救援。
2. 地震后的自救(1)检查身体状况,如有受伤,应先进行简单的包扎处理。
(2)保持通讯畅通,及时了解地震相关信息。
(3)有序撤离危险区域,避免拥挤踩踏。
(4)遇到被困人员,应尽量提供救援,如条件允许,可拨打救援电话求助。
小学生安全防震防火自护小常识
![小学生安全防震防火自护小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53af1966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ed.png)
小学生安全防震防火自护小常识1. 安全防震常识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小学生应该了解以下安全防震常识:- 发生地震时,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
- 快速找到避难位置,远离窗户、大型家具和易倒物品。
- 小学生在室内时,要及时躲到桌子下或者强壁边,保护头部,避免受伤。
- 在户外时,应尽快找到空旷地带,远离高楼、电线杆等危险物体。
- 地震过后,要待在安全位置,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
- 在地震发生时,要尽量与家人保持联系,确保互相安全。
2. 安全防火常识火灾是一种危险的事故,小学生需要掌握以下防火常识:- 切忌玩火,不要随意点燃火柴、蜡烛等容易引起火灾的物品。
- 在家中,要养成随手关灯、关炉灶的好习惯,确保用电用气安全。
- 不要乱扔烟蒂,避免引发草地等可燃物起火。
- 睡觉前、离开家时,要确保熄灭所有明火,断开电器的电源。
- 在火灾发生时,要及时报警并迅速撤离现场。
- 如果衣物着火,应该迅速用湿毛巾或滚动在地上扑灭火焰。
- 遇到烟雾时,要尽量低姿势,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量避免吸入有毒气体。
3. 自护常识小学生应该学会自护,保护自己的安全:- 不要随意接近陌生人,不要随意进入陌生人的车辆。
- 不要随意外借贵重物品给他人,避免引发不必要的纠纷。
- 如果有人拦住你,要保持冷静,大声呼救,并尽力脱身。
- 遇到交通事故时,要迅速报警,并在安全的地方等待救援。
- 带上自己的身份信息,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联系到家人。
- 小学生在校外活动时,要留意周围的道路交通情况,保持警惕。
- 学会拨打紧急电话,如110和120,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寻求帮助。
4. 安全常识总结在日常生活中,小学生应该时刻保持安全意识,遵守常识,从而保护自己的安全:- 不要乱穿马路,要在通过人行横道时先观察左右是否有车辆。
- 不要在游泳池等水域玩耍时,避免发生溺水事故。
- 避免接触不洁和有害物质,尽量保持卫生与健康饮食习惯。
- 尊重师长和长辈,不要参与欺凌行为,帮助身边的同学。
防震减灾安全教育小学
![防震减灾安全教育小学](https://img.taocdn.com/s3/m/a5e8694a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1b.png)
一、引言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灾害,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培养他们在地震发生时的自救互救能力,我们有必要开展防震减灾安全教育。
本文将从地震基础知识、地震时的自救互救方法、地震后的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小学生提供全面的防震减灾知识。
二、地震基础知识1. 地震的定义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突然释放出来的能量,引起地球表面及周围介质振动的一种自然现象。
2. 地震的成因地震主要发生在板块交界地带,由于板块运动、地壳应力积累等原因,导致地壳发生断裂,从而引发地震。
3. 地震的等级地震的等级分为里氏震级和面波震级,其中里氏震级是国际上常用的地震等级划分方法。
4. 地震的危害地震会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海啸等次生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三、地震时的自救互救方法1. 保持冷静地震发生时,首先要保持冷静,迅速判断自己所在的位置,了解地震的震级和震中距离。
2. 寻找安全区域(1)室内:选择坚固的家具下或墙角等不易被倒塌物体砸到的位置躲避;远离玻璃、窗户、外墙等易碎物品;如身处高楼,可迅速转移到电梯井、楼梯间等安全区域。
(2)室外:远离高大建筑物、电线杆、广告牌等易倒物体;选择开阔地带,避开狭窄街道。
3. 自救措施(1)地震发生时,如被困废墟,应尽量保持呼吸畅通,保持体力,等待救援。
(2)如有条件,可用手机、哨子等发出求救信号。
4. 互救措施(1)了解被困者受伤情况,如有伤口,应及时进行包扎。
(2)如被困者意识清醒,可进行简单的安慰,鼓励其保持信心。
(3)如有必要,可利用现场材料制作简易担架,将受伤者转移至安全区域。
四、地震后的应对措施1. 检查安全地震后,首先要检查自身及周围环境是否安全,如有火灾、煤气泄漏等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
2. 寻找水源地震后,水源可能会受到污染,要寻找安全的水源,确保饮用水安全。
3. 联系家人地震后,尽快联系家人,了解他们的安全情况,同时告知家人自己的位置。
小学生安全防震防火自护小常识模版
![小学生安全防震防火自护小常识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64a6fe59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70.png)
小学生安全防震防火自护小常识模版一、防震常识1. 室内安全- 在遇到地震时,首先要保持冷静,迅速躲到桌子下或者坚固的家具旁边。
切勿躲在窗户、大门以及其他易倒、易碎的物品旁边。
- 不要乱跑、乱叫,以免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 如果身边没有家具可躲避,尽量蹲下,用手保护头部,减少受伤的可能性。
2. 室外安全- 在震后,要迅速远离建筑物、电线杆等可能倒塌的地方,尽量选择开阔的空地。
- 不要靠近山体、河岸、海滩等可能发生滑坡、泥石流、海啸等地方。
- 积极听从教师或者家长的指挥,有组织地赶往安全的集结点。
二、防火常识1. 预防火灾- 不要将火柴、打火机等火源物品随意放置,尽量放在成人能看到、掌握得到的地方。
- 不要玩弄火柴、打火机等火源物品,切忌用火烧东西。
2. 室内火灾自救- 发现火灾时,要首先保持冷静,迅速向家长或者老师报警。
- 在等待救援时,用湿毛巾或者衣物捂住口鼻,防止吸入有毒烟雾。
- 如果途径被火封堵,应尽量找到窗户或者阳台等地方等待救援。
- 切勿乱窜、跳楼,以免造成更大伤害。
三、自我保护常识1. 安全出行- 出门前要提前告诉家长或者老师自己的去向和计划。
- 不要搭乘陌生人的车辆,要坚持搭乘有牌照的出租车或者大巴等公共交通工具。
- 如果遇到陌生人的拐骗,要及时大声呼救,并寻找有人气的地方寻求帮助。
2. 网络安全- 在使用互联网时,不要随意泄露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家庭地址、联系方式等。
- 不要随意点击陌生链接或者下载不安全的软件,以免造成电脑病毒的感染。
- 如果在网上遇到了不文明、不安全的信息或者图片,要及时关闭,并告知家长或者老师。
3. 突发情况应对- 在遇到地震、火灾、闪电等突发情况时,要迅速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并及时寻找成年人的帮助。
- 不要慌张,保持冷静的头脑,有序地进行自救和互助。
四、家庭和校园安全1. 家庭安全- 家里的电线应该定期检查并及时更换老化的电线,以预防电线老化引发火灾。
- 燃气用具要定期检查,保证安全使用。
小学生防震减灾知识教育
![小学生防震减灾知识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412ca0d7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e4.png)
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小学生防震减灾知识教育东街小学一、震时是跑还是躲,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
避震应选择辿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处开阔、安全的地方。
身体应采取的姿势: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学校避震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险物。
不要回到教室去。
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
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阳台上去!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
家庭避震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
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
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内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逛等开间小的地方。
公共场所避震,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免拥挤,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书包护头部;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在商场、书店、展览、地铁等处: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
在行驶的电(汽)车内: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
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户外避震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不要随便返回室内。
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过街桥、立交桥;高烟囱、水塔下。
小学生防震避险安全教育
![小学生防震避险安全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f8d9cfd0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31.png)
引言: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在我国,地震灾害频发,因此,加强小学生的防震避险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地震知识普及、防震避险技能培养、心理素质提升等方面,对小学生进行防震避险安全教育。
一、地震知识普及1. 地震的定义地震是地球表面因地壳运动引起的震动现象。
地震可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
天然地震是由地球内部的地壳运动引起的,人工地震则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
2. 地震的成因地震的成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地壳板块运动,另一种是构造应力积累。
地壳板块运动是地震的主要原因,而构造应力积累则是地震的直接原因。
3. 地震的特点地震具有突发性、破坏性、不确定性等特点。
地震发生时,地面会剧烈震动,造成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严重后果。
二、防震避险技能培养1. 建立正确的避震观念地震发生时,首先要保持冷静,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
小学生应树立“自救、互救”的观念,学会在地震中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2. 掌握基本的避震动作(1)室内避震:地震发生时,若在室内,应迅速躲到桌子、床下等坚固的家具旁边,保护好头部,避免被坠物砸伤。
(2)室外避震:若在室外,应迅速离开建筑物,到开阔地带躲避。
3. 学会使用防震工具(1)防震垫:地震发生时,可将防震垫放在床下、桌子下等地方,以减轻坠物对人体的伤害。
(2)防震包:防震包内装有防震头盔、防震手套、防震鞋等,可帮助学生在地震中更好地保护自己。
三、心理素质提升1. 培养勇敢面对地震的心态地震发生后,小学生可能会产生恐惧、焦虑等心理。
因此,要培养他们勇敢面对地震的心态,让他们学会在地震中保持冷静,积极应对。
2. 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地震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创伤是不可忽视的。
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帮助他们走出地震带来的阴影。
四、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1. 家庭教育家长要关注孩子的防震避险教育,与孩子共同学习地震知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小学生防震安全教育知识
![小学生防震安全教育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1e972e5f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2a.png)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它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地震发生时,强烈的震动会摧毁房屋、道路、桥梁等建筑设施,造成人员伤亡。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防震意识,掌握基本的防震自救技能,以下是小学生防震安全教育知识。
一、地震的基本知识1. 地震是什么?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突然释放出来,引起地壳的震动现象。
地震可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种。
2. 地震的成因地震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板块运动:地球的外壳分为若干个板块,板块之间相互作用,产生地震。
(2)断层活动:断层是地壳中岩石破裂的地方,断层活动会导致地震。
(3)火山喷发:火山喷发时,地壳内部的岩浆喷出地表,产生地震。
3. 地震的特点(1)破坏性强:地震发生时,强烈的震动会摧毁房屋、道路、桥梁等建筑设施,造成人员伤亡。
(2)突发性强:地震往往突然发生,难以预测。
(3)范围广:地震波可以传播到很远的地方,影响范围广泛。
二、地震前的预防措施1. 了解地震知识:小学生要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提高防震意识。
2. 熟悉防震标志:学校、公共场所等地方设有防震标志,小学生要熟悉这些标志的含义。
3. 家庭防震措施:(1)加固房屋:房屋的抗震能力要符合国家规定,定期检查房屋结构,确保安全。
(2)储备物资:家中要储备必要的防震物资,如食物、水、手电筒、急救药品等。
(3)制定应急预案:家庭成员要共同制定防震应急预案,明确地震发生时的应对措施。
4. 学校防震措施:(1)开展防震教育:学校要定期开展防震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防震意识。
(2)制定应急预案:学校要制定详细的防震应急预案,包括疏散路线、集合地点等。
(3)组织演练:学校要定期组织防震演练,让学生熟悉地震发生时的应对措施。
三、地震发生时的自救互救1. 保持冷静:地震发生时,要保持冷静,不要慌张。
2. 寻找安全地点:(1)室内:地震发生时,应迅速躲到坚固的家具下,如桌子、床下等。
(2)室外:地震发生时,远离高大建筑物、电线杆、广告牌等危险物品。
小学生地震防灾知识点归纳
![小学生地震防灾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3846893f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18.png)
小学生地震防灾知识点归纳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经常发生在地球表面。
对于小学生来说,了解地震的知识非常重要,因为地震发生时,正确的应对措施可以帮助他们保护自己的安全。
本文将归纳一些小学生应该了解和掌握的地震防灾知识点。
1. 地震的定义和原因地震是指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一种自然现象。
它是由地球的板块运动引起的,这些板块相互碰撞、移动或滑动,释放出的能量导致地壳的震动。
2. 地震前兆地震通常会有一些前兆,这些前兆可以帮助我们提前预测地震的可能发生。
例如,地震前可能会出现地面的突然震动、地质构造的变化、动物的异常行为等。
小学生应该学会观察和识别这些前兆,以便在地震来临之前做好准备。
3. 安全避难的地方在地震发生时,选择一个安全的避难地点非常重要。
小学生应该了解哪些地方是相对安全的,例如桌子下面、墙角、门框等。
在地震发生时,迅速移动到这些地方可以减少受伤的风险。
4. 防止家居物品造成伤害地震时,家居物品可能会倒塌或坠落,给人们带来伤害。
小学生应该了解如何固定家居物品,例如书柜、电视、花瓶等。
可以使用绳子或钉子将这些物品固定在墙上,以减少地震时的危险。
5. 逃生和自救技巧当地震发生时,小学生应该知道如何快速而安全地逃离建筑物。
首先,保持冷静,迅速找到最近的安全出口。
如果没有安全出口,应该尽量远离窗户、石头墙等可能会造成伤害的物体。
在逃离过程中,低头保护头部,并用双手保护颈部。
6. 地震后的安全注意事项地震结束后,可能会出现余震,这些余震也是非常危险的。
小学生应该等待余震结束后再返回房屋或建筑物。
此外,还应该注意观察周围是否有火灾、燃气泄漏等危险情况。
如果可能,尽量保持离开受损建筑物,寻求安全的开阔地区。
7. 寻求帮助在地震发生后,小学生应该学会如何寻求帮助。
如果他们被困在建筑物中,应该大声呼救或用手机发送求救信息给周围的人。
如果身边有大人或教师,应该及时向他们寻求帮助。
8. 地震预警系统一些地区拥有地震预警系统,可以提前几秒钟甚至几分钟通知人们地震即将来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内容介绍>>
1.地震的前兆
(1)井或泉成为人们观察地震前兆的“窗口”
(2)动物行为异常
多次震例表明,某些动物可能是观察地震前兆的“活仪器”,它们往往在震前出现各种反常行为,向人们预示灾难的临近。
目前已发现有上百种动物震前有一定反常表现,其中异常反应比较普遍的有20多种。
并不是说动物有反常表现就一定是地震前兆,所以,我们发现异常后不要慌张,应及时反映给地震部门,以便作出正确判断。
(3)地声与地光
地声与地光,好像是一对孪生兄弟,它们往往在大震快要来临时,匆匆跑来向人们发出警报。
地声的特点
——多数出现在临震前或震时,但有时也出现在震前几小时或几天。
——声音类似于机器轰鸣声、雷声、炮声、狂风呼啸声、撕布声等。
地光的特点
——一般出现在临震前或震时,也有出现于震前数小时或更早的。
——形状各异,有带状光、片状光、球状光、柱状光、火样光等。
——颜色多样,呈红、白、紫、橙等色。
2.利用预警时间紧急避震
从地震发生到房屋破坏,时间虽然很短,但仍可以大致划分出三个阶段:
——地面上下颠动(先颠),一般伴有声、光等现象,即预警现象出现;
——地面大幅度水平晃动(后晃),一般伴有地面旋转、塌陷、喷砂冒水,人有眩晕感;
——房屋倒塌。
也就是说,从地面开始上下颠动到房屋倒塌有个时间差,这个时间差称为大震的预警时间。
一般大震的预警时间与离震中的距离有关。
粗略估计,唐山地震的预警时间约为10~20秒,而汶川地震的预警时间更长。
特别提醒:①不要慌张,一定要听从老师或家长的正确指挥
②抓紧预警时间,行动迅速,紧急避震
3.应急避震应注意什么
(1)在家里如何紧急避震
①家住楼房怎样避震
室内较安全的避震地点
②家住平房怎样避震
有条件时尽快跑到室外避震
如果屋外场地开阔,发现预警现象早,可尽快跑到室外避震。
室内避险较安全的地点
——炕沿下或低矮、牢固的家具边;
——牢固的桌子下或床下。
特别提醒:震时要注意
——千万不要滞留在床上;
——千万不能跳楼;
——千万不要到阳台上去;
——不要到外墙边或窗边去;
——千万不要去乘电梯;如果震时在电梯里,应尽快离开;若门打不开要抱头蹲下,抓牢扶手;
——千万不要到处乱跑,特别不要到楼道等人员拥挤的地方去。
(2)在学校怎样紧急避震
①正在上课时怎样避震
——无论教室是楼房还是平房,同学们都要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躲在各自结实的课桌下;
——千万不要慌乱拥挤外逃,待地震过去后,在老师带领下有组织地疏散;
——如果教室是楼房,前面要求家住楼房的同学不要做的事,在学校也一定不要做。
②在操场或室外怎样避震
——若在开阔地方,可原地不动,蹲下,注意保护头部;
——注意千万要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震时千万不要回到教室去;
——不要乱跑、乱挤,待地震过去后,再按老师指挥行动。
特别提醒
一切行动听从老师的指挥
同学之间要互相照顾
——大同学要照顾年小体弱的同学;
——要关心、照顾残疾同学。
(3)在公共场所怎样紧急避震
①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
——就地蹲或趴在排椅旁;
——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
——用书包等保护头部;
——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②在商场、书店、展览馆、地铁等处
——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
——避开玻璃门窗、橱窗和柜台;
——千万避开高大不稳和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
——千万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
③在行驶的电(汽)车内
——抓牢扶手,低头,以免摔倒或碰伤;
——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以防发生事故时受伤;
——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特别提醒
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
不要慌乱拥挤
(4)在户外怎样紧急避震
①迅速避开各种高大的危险物
楼房、危墙、高烟囱、水塔、变压器、电线杆、路灯、广告牌、吊车、立交桥、建筑材料堆放处等。
②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
——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
——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
③不要随便返回室内
(5)在野外怎样紧急避震
①避开水边的危险环境
——河边、湖边、海边,以防河岸坍塌而落水,或上游水库坍塌下游涨水,或出现海啸;
——不要停留在水坝、堤坝上,以防垮坝或发生洪水;
——迅速离开桥面或桥下,以防桥梁坍塌时受伤。
②避开山边的危险环境
——山脚下、陡崖边,以防山崩、滚石、泥石流等;
——陡峭的山坡、山崖上,以防地裂、滑坡等。
③避开其他危险场所
——变压器、高压线下,以防触电;
——生产危险品的工厂;
——危险品,易燃、易爆品仓库等;
以防发生意外事故时受到伤害。
特别提醒
假如,地震时你正在野外郊游;或者,你家住农村,正在野外游玩、拾柴或放牛,这时你该怎么办呢?
迅速离开山边、水边等危险环境
选择开阔、稳定的地方就地避震
——蹲下或趴下,以防摔倒;
——避风,背朝风向,以免吸进有毒气体(如果附近有化工厂等)。
震后不要独自在野外停留
(6)遇到地震次生灾害怎么紧急避震
①在室内遇到次生灾害怎么办
火灾
——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地震停止后向安全地方转移,必要时要匍匐前行;
——设法隔断火源。
毒气泄漏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千万不要使用明火;
——不要慌乱拥挤;
——待地震停止后再设法转移。
②在野外遇到次生灾害怎么办
水灾
——如果江河湖海涨水,要向高处跑;
——迅速离开桥面。
毒气泄漏
——遇到化工厂等着火,并有毒气泄漏,不要朝顺风的方向跑,要尽量绕到上风方向去;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山崩、滑坡、泥石流等
——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垂直于滚石前进的方向跑,切不可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
——也可躲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沟坎下;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头部。
小贴士:(此块内容可根据版面需要散放在“三、”中任何地方)
震时是跑还是躲
目前多数专家普遍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
这是因为,震时预警时间很短,人又往往无法自主行动,再加之门窗变形等,从室内跑出十分困难;如果是在楼里,跑出来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若在平房里,发现预警现象早,室外比较空旷,则可力争跑出避震。
躲在什么地方避震
——室内结实、不易倾倒、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或物体旁,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
——室外远离建筑物,到开阔、安全的地方。
应采取什么姿势
——趴下,使身体重心降到最低,脸朝下,不要压住口鼻,以利呼吸;
——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
——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以防摔倒或因身体移位,暴露在坚实物体外而受伤。
怎样保护身体重要部位
——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和后颈;有可能时,用身边的物品,如枕头、被褥等顶在头上;
——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
——保护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
怎样避免其他伤害
——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充溢;
——要避开人流拥挤场所,不要乱挤乱拥。
无论在什么场合,街上、公寓、学校、商店、娱乐场所等,均如此。
因为,拥挤中不但不能脱离险境,反而可能因跌倒、踩踏、碰撞等而受伤。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