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和英语论文:汉语和英语中连词的区别

汉语和英语论文:汉语和英语中连词的区别
汉语和英语论文:汉语和英语中连词的区别

汉语和英语论文:汉语和英语中连词的区别连词在语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连词在句中把各个部分恰当的连接起来,是一个形成句子的关键。连词运用的熟练与否也直接关系到你语言表达是否通畅流利。但是英语中的连词和汉语中的连词有着很大的不同,我们在学习英语中连词的时候往往不适应英语的思维,造成我们在运用中的障碍,因此我们有必要看看英语和汉语中连词的区别。

连词;复句;从属;并列

首先在连词的分类上,汉语和英语就有所不同,汉语中连词是看它连接的是什么,是连接的词和分句?还是连接的分句和句子?还是既可以连接词又可以连接分句。从而依此分为三类,也就是1连接词的“和,跟,同,与,或”等等,这些词都在单句中运用。2连接分句和句子的,也就是汉语中复句或者句群中的“并列,承接,递进,解说,选择,因果,条件,假设,目的和转折”各种关系中的连词。3既可连接词语又可连接分句的,“如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

国。”“只有我们努力学习,爸妈才能高兴。”这两个句中的只有既可以连接词语又可以连接分句。汉语是看你连词连接的是什么,而英语中的连词则是看你连词的作用,连接的成分是并列关系还是从属关系。如果是连接的并列关系就是并列连词,如果是从属关系则是从属连词。只要连接的是并

列关系不管你是所谓汉语中的单句还是复句都是并列连词,只要连接的是从属关系也不管你是单句还是复句都是从属

连词。也就从英语中的连词你看不出来相当于汉语中的单句还是复句。但是汉语中的连词就能知道你在单句中还是复句中运用。“not only tom but also harry was invited to the party.”这个句中的连词在汉语中表现为一个复句关系

“不但汤姆被邀参加聚会,而且哈里也被邀参加。”这里的not only…but also只是连接了两个并列成分。而这个英语句本身是个简单句。同样“i used to play basketball when i was a boy.”“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常常打篮球”英语中用一个从属连词when连接的从属结构本身是个复杂句因为其有多个句子成分,而汉语中这个句子只是一个单句。

我们必须适应英语中连词是以并列和从属来定义的,而不是看你是运用在汉语中所谓的单句或者复句中。英语中以并列还是从属来连接,也只是考虑其连接的成分的关系,并未整体考虑,即连接后形成一个什么,汉语则有这方面考虑。比如汉语中存在联合短语,就是“我和你,学习并借鉴,生存或者死亡”,这些是由连词连接形成的短语。而英语不存在这些短语他只是考虑连接的两者是什么关系,这在一致原则上也可以看出来。如“neither you nor she is wrong.”“你和她都没错。”英语中只是连接了你和她这两

部分,这两部分是一个并列关系,并且是分离的,所以在一致方面就近原则。并未看成一个整体用复数。又如“a year and a half has passed since we last met.”这个句中a year and a half也并未按照一个整体来看,两个成分是独立的,就近原则。再如“n ot only your parents but my father is going there.”同样连接的两个部分是并列关系并且分离的。汉语中用连词连接了两个分句组成了一个复句然后定义此复句是联合中的各种关系还是偏正中的各种关系等等。而英语中不这么考虑,它只是考虑连词连接的是并列还是从属,而不考虑其组成的是一个什么结构。这也是为什么英语中不准出现“though,,, but,,,”这样两个连词在一起的形式,只能出现一个从属连词。这也就造成了汉语中复句的定义和英语的复杂句不一样。英语中的复杂句范围比汉语中的复句广泛。汉语中的复句只是英语复杂句中的一种,英语并没有单独把它列出来。

另一方面,汉语中的复句在英语中的翻译因为连词的不同也存在一些障碍,汉语复句中的偏正复句中的因果,转折,条件,目的,假设关系在英语中有着相应的容易理解的连词,如because, so that, though, as long as, unless, in order that, if等连接了两个从属成分。但是在联合复句中,由于并列连词的不同造成了我们一些认识上的困难,例如并列关

中文学科论文写作

《中文学科论文写作》 一、每一种文体都有自身的写作规范与要求。简述毕业论文写作的总体要求。 毕业论文属于学术论文,从根本上说就必须具备学术性,学术性应是毕业论文区别于其他应用型文章的本质特征。学术论文所应具备的独创性、科学性、理论性在毕业论文中也可以归结为学术性问题。论文是否具有学术性,同论文写作从选题到行文的各个环节均有关系,以下几个环节尤其需要多加注意。首先,研究课题的选择要注意学科意义;其次,内容的表述要注重专业知识的含量;再次,结构的安排应当注重逻辑框架的严整;最后,语言的运用要体现语体特征。毕业论文的学术性问题也是文体规范问题,不具备学术性或者学术性有所欠缺的文章是不合乎毕业论文的文体规范的,因而是不能算作合格的毕业论文。 二、选择的原则,就是衡量课题、决定弃取的标准和根据。简述论文写作过程中选择研究课题的原则。 选择课题,主要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一)要选择客观上有意义的课题1、要选择具有社会意义的课题。选择具有社会意义的课题,主要是指选题着眼于社会的需要,要以满足社会的需要为出发点。2、要选择具有学术意义的课题。主要是指选题要考虑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的需要,选择那些有利于学科的自身完善的课题去研究。(二)要选择主观上有见解的课题1、要选择有能力完成的课题。2、要选择有兴趣的课题。3、要选择有条件完成的课题。总之,选择客观有意义的课题去研究的选题原则,决定了完成论文的客观必要性;选择主观上有见解的课题去研究的选题原则,决定了完成论文的现实可行性。只有同时符合这两条原则的课题才是可选的课题。 三、简述写作计划的作用和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 论文写作计划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进一步明确研究动机,增强工作的目的性。第二,明确工作程序,减少工作的盲目性。大学生和研究生所撰写的开题报告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1.题目;2、学科门类及年级;3、指导老师的姓名及职称;4、选题的缘由、目的和意义;5、选题及研究背景;6、课题研究方法、措施与步骤;7、准备情况;8、预期目标;9、大致进度和完成时间。 四、结合教材,简述文艺学研究论文写作的注意事项。 (一)探讨问题时追求与历史性、实践性的适度结合。文艺学学科体系中的文学批评的实践和文学史的梳理与编写具备极其鲜活的时代品质,并同时促成文学理论的不断修正与更新,最终实现了文艺学作为一个整体的与时俱进。在文艺学学科研究及论文写作过程中,追求与历史、实践性的适度结合同样是我们应该坚持的原则。(二)在理性思辨中不断追求论文的理论品味。一般来说,较为出色的思辨能力体现在形式逻辑的三个层面上,即概念的准确、判断的清晰、推理的周严。 五、结合教材,简述古代文学研究论文写作的注意事项。 (一)关于材料的问题1、素材与学术兴趣。唯有扎实、细致的素材积累与整理,我们才能明确对象、清理思路,不断激发并维持浓厚的学术兴趣,以孕育高质高产、常青的学术生命。2、述评与学术研究。述评包含着对问题的研究的发展方向的预测和发展方向。 (二)关于方法的问题1、文本细读与论文写作,主要强调古代文学论文在撰写过程中对文本乃至更纷繁的文献阅读态度与能力的要求。2、论文指导与论文写作,对于古代文学论文写作者而言,引入必要的理论,在理论的烛照下取研究的意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研究的突破乃至飞跃。

英语作文常用连接词

(二)巧用连接词 要想使文章有整体性、连贯性,就要学会正确使用连接词 1.表示罗列增加 First, second, third, First, then / next, after that / next, finally For one thing … for another…, On (the) one hand…on the other hand, Besides / what’s more / in addition / furthermore / moreover / another / also, Especially / In particular, 2.表示时间顺序 now, at present, recently, after, afterwards, after that, after a while, in a few days, at first, in the beginning, to begin with, later, next, finally, immediately, soon, suddenly, all of a sudden, at that moment, as soon as, the moment, form now on, from then on, at the same time, meanwhile, till, not…until, before, after, when, while, as during, 3.表示解释说明 now, in addition, for example, for instance, in this case, moreover, furthermore , in fact, actually 4.表示转折关系 but, however, while, though, or, otherwise, on the contrary, on the other hand, in contrast, despite, in spite of, even though, except (for), instead, of course, after all, 5.表示并列关系

英语和汉语的差异

一、英语重形合(句子间通过连接词,比如连词、关系代词、关系副词、介词等,进行有形连接),汉语重意合(不注重句子外在的有形连接,而是靠内在结构和语义来连接) 随手找一些例子我们来阐述一下。 爱情也罢,灾难也罢,无论影片会拍成何样,能触及到那样一场夹杂在家国情仇动荡年代的“旧事”,已经是对悲情历史的一次打捞与情绪,甚至是反省,就像那艘被命名为“太平”的轮船,永远承载着中国人对太平的巨大渴望。 这段话的句与句之间,除了“无论”以外,没有其他有形的外在连接,可以说相当松散,但其内在的语义仍然是清清楚楚的。这就是典型的中文句式。 那我们来看看典型的英文句式是怎么写的:

The feeling of affinity, the participation in a common culture and traditions, the awareness of a common destiny, which are of the essence of national sentiment and patriotism, are transformed by nationalism into a political mysticism in which the national community and the state become super human entities, apart from and superior to their individual members, entitled to absolute loyalty and, like the idols of old, deserving of the sacrifice of men and goods. 上面句子中出现了大量的连接词,如果没有它们,我们很难想象一句英文句子能够成立。 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我很负责任地告诉你,黎叔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英语”作文连词句子经典汇总

英语作文连词经典汇总 (一) 段落开头常用词语 As far as... is concerned 就……而言,就……而论in my opinion 在我看来 As the proverb/saying goes 有句谚语说道…… What calls for special attention is that... 值得引起特别注意的是…… (二)表示举例常用词语 for instance 例如for example 例如take … as an example 以……为例An interesting example is that... 一个有趣的例子是…… As is shown by the case of... 正如同……的例子说明…… (三)表对比和转折 conversely 相反的是to the contrary/on the contrary 恰恰相反 similarly 与之相似地,……whereas... 可是…… while ; however , ; nevertheless; although ; but (although和but 不能连用); although, …yet(although 和yet 可以连用)(四)表因果 Consequently,... 所以,……结果,Accordingly 因此 Hence; therefore; thus; for this reason; so Due to / because of 由于Owing to... 因为……Thanks to... 因为……多亏lead to 导致lie in 在于 consist in 以某事物为其主要的或唯一的因素或特点; 存在於某事物之中 (五)表递进和补充 Moreover, furthermore 还有in addition 另外 what's more 另外besides 除此之外,还有……as well 也,又 (六)表强调 more importantly,更重要的是undoubtedly 毫无疑问 without a doubt/there is no boubt 毫无疑问 (七)表结论 To make (cut) a long story short,... 简而言之 Therefore,we have every reason to believe that...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 To sum up,... 总之To summarize,总之To recapitulate,总之 in conlusion ; in summation;in a word; in short; in brief; all in all 总之 英语作文连接句型经典汇总 1.表示原因 1)The reasons for this are as follows. 2)The reason for this is not far to seek. 2.表示好处 1)It has the following advantages. 2)It is beneficial to us. 3)It is of great benefit to us. 3.表示坏处 1)It has more disadvantages than advantages. 2)It does us much harm.

现代汉语课程总结报告

现代汉语课程总结报告 现代汉语是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科基础课,主要讲授现代汉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现代汉语的分析研究和应用能力。现代汉语课由文学院现代汉语教研室承担教学工作。我校建校以来,文学院就开设了现代汉语课。开课以来,始终重视课程建设工作。特别是近几年来,现代汉语课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处理古与今、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学与用之间的关系,加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注重处理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技术协调应用的关系,开发并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课程建设系统化、科学化、现代化,逐渐形成了自身特色。 一、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新颖,体现现代汉语课程的时代性。教学内容体现时代特点,体显学术前沿的动态。我们除了在教材内容中体现时代性外,在教学中还适当补充现代汉语学科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材料。正确处理基础与应用的关系、经典与现代的关系、掌握知识与培养思维能力的关系、传授知识与推动先进文化发展的关系、本课程与相关课程内容的关系。担任现代汉语后续课程的教师反映,学生的现代汉语理论知识扎实,运用得当,思维活跃,对学好后续课程帮助很大。 在知识传授的同时注重能力培养,为此,我们根据现代汉语课程的特点,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特别强调理论的实用性,在教学内

容和教学环节中加大能力培养的内容,以此体现课程培养目标的要求。我们要求学生把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养成结合起来,逐步形成比较系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由于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书育人工作,强调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因此,引发了学生对现代汉语课程学习的兴趣。近年来,学生选题撰写现代汉语及语言学范围的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人数不断增加,选题范围和深度有所扩展,论文内容更加丰富,论文质量不断提高。 二、教学条件 在现代汉语课程建设中,我们十分重视教材建设。在这方面,一直选用优秀教材,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指定了有效的文献资料。现代汉语课为学生提供了阅读书目和学术期刊,作为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这些资料数量充足、版本齐全,图书馆都有存书,学生借阅率高。学生主动学习中提出的问题补充丰富了我们的教学内容。 现代汉语课程组有供实践教学使用的多媒体教室,条件完备,能够满足教学要求,能够进行开放式教学,且教学水平明显。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现代汉语课程教师积极探讨教学方法的创新,力求最佳的教学效果,如采用启发式、参与式、调研式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能,加强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积极进行教学效果和考试方法的改革,注重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

英语作文常用连接词及作文万能

英语作文常用连接词及 作文万能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英语作文常用连接词及作文万能模板 一、连接词类型 1.表因果:because,sinceas,nowthat,therefore,thus,so,asaresult(of),becauseof=onaccountof, dueto…,owingto,thanksto,forthisreason,ifso,ifnot 2;表转折(然而): yet,andyet,but,while,onthecontrary,ontheotherhand,however,atthe sametime 3.表解释说明: thatis,thatistosay,inotherwords,suchas,forinstance,andsoon,andt helike等。 4.表递进强调: notonly…but(also),what, smore,inaddition,worsestill,moreover,aboveall等。besides况且what'smore更重要地是thus这样aboveall首先indeed的确 infact/asamatteroffact事实上inotherwords换句话说inthatcase那样的话orrather更确切地说particularly特别地 5.表总结: ina/oneword简言之、一句话、总之generallyspeaking一般说来inshort简言之inconclusion=lastly最后地onthewhole从总体来看、大体上therefore因此thus这样ashasbeenmentioned正如所提到的itisquiteclearthat很显然thereisnodoubtthat毫无疑问itiswell-

英语和中文的区别

We have learned ten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Please list three differences impressd you deeply and try to illustrate them with examples. 我们已经学习了英语和汉语之间的十种差异。请列出三个不同外加你并试图说明他们的例子. 一、英语多长句,汉语多短句 由于英语是"法治"的语言,只要结构上没有出现错误,许多意思往往可以放在一个长句中表达;汉语则正好相反,由于是"人治",语义通过字词直接表达,不同的意思往往通过不同的短句表达出来。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考研(论坛) 英译汉试题几乎百分之百都是长而复杂的句子,而翻译成中文经常就成了许多短小的句子。 例如: ① Interest in historical methods had arisen less through external challenge to the validity of history as an intellectual discipline (身心的锻炼,训练;纪律,风纪,命令服从;惩戒,惩罚;学科,科目)and more from internal quarrels among historians themselves。 译文:人们对历史研究方法产生了兴趣,这与其说是因为外部对历史作为一门知识学科的有效性提出了挑战,还不如说是因为历史学家内部发生了争吵。 英文原句是个典型的长句,由27个词组成,中间没有使用任何标点符号,完全靠语法结构使整个句子的意思化零为整:less through...and more from构成一个复杂的状语修饰动词arisen。在中文翻译中,"产生兴趣"这一重要内容通过一个独立的句子表达,两个不同的原因则分别由不同的句子表达,整个句子被化整为零。 ②We wanted to avoid the mistake made by many couples of marrying for the wrong reasons, and only finding out ten, twenty, or thirty years later that they were incompatible, that they hardly took the time to know each other, that they overlooked serious personality conflicts in the expectation that marriage was an automatic way to make everything work out right. 许多夫妻因为错误的理由结了婚,结果在10年、20年或30年后发觉他们原来合不来,他们在婚前几乎没有化时间去互相了解,他们忽视了严重的性格差异,却指望婚姻会自然而然地解决一切问题。我们希望避免重蹈复辙。 英文原句是一个典型的长句,of后接了两个动名词短语来修饰couples,第二个动名词finding又跟了三个that宾语从句和一个介词短语引起的状语。句子结构清晰,逻辑关系严密。像行云流水般连绵不绝。而译文的句法结构与译文完全不同,根据事件发生的先后和汉语的特点,化整为零,分成6个短句来分层表达,而且意思表达得清楚明白。充分体现了英语多长句,汉语多短句的特点。 二、英语多从句,汉语多分句 英语句子不仅可以在简单句中使用很长的修饰语使句子变长,同时也可以用从句使句子变复杂,而这些从句往往通过从句引导词与主句或其它从句连接,整个句子尽管表面上看错综复杂却是一个整体。汉语本来就喜欢用短句,加上表达结构相对松散,英语句子中的从句翻成汉语时往往成了一些分句。 例如: ①Can you answer a question which I want to ask and which is puzzling me? 译文:我有一个问题弄不懂,想请教你,你能回答吗?

现代汉语修辞论文

论 广 告 语 言 中 的 修 辞 专业:汉语言文学 班级:108511 姓名:赵瑞 学号:99088706

论广告语言中的修辞 摘要: 广告语修辞对消费者心理的影响广告自诞生之日起便具有了强烈的功利性,它是一门浓缩的、综合的艺术。修辞是一种个性化、意图化的认知方式,广告修辞将这一意图直接指向商品本身。广告修辞的过程是使消费者对品牌产生认同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双向过程,既有解读广告中受众对广告话语的认知也有构建广告的广告人对受众的劝说。广告作为一种功利性的传播活动必然追求效果,希望消费者购买。广告修辞不但使消费者更形象地感知产品的特性,还在消费者对品牌认同、消费引导等方面产生重要作用。。 关键词:修辞手法,广告,广告效应 一、当前的信息时代,五光十色千姿百态的广告令人目不暇接。然而,广告真正吸引人们注意力的除了其色彩、画面、音乐等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广告语,它是广告的灵魂所在。作为广告的重要载体——广告语,在传达广告的内容时,主要通过丰富多彩的修辞,来宣传商品,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激起人们强烈的购买欲望。修辞是语言的艺术化,它是指用各种表现手法对文字语句积极地进行调整和修饰,以使语言表达更准确、鲜明、生动而有力,是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一种手法。

在现代广告中,运用修辞对广告语进行创意,一方面能准确无误地传达商品的特点,实现广告的信息功能;另一方面,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进而给受众以启示和联想,在相当短的时间内缩短商品生产者、销售者和受众之间的距离,激起受众强烈的购买欲望,产生预期的广告效应。 二、广告语中经常使用的修辞技法 1、比喻 比喻是利用事物的相似点,通过打比方来使某一事物更形象生动,更有感染力、说服力的一种修辞方式。这种修辞格契合了广告语要在很短的时间内传达完美信息的特性,使人产生深刻的印象。秦牧说:“精致的比喻就像童话中的魔棒,碰到哪儿,哪儿就发出奇特的变化。”它可以把深奥的道理说得浅显易懂,可以将抽象的事物进行形象的表现,可以把陌生的概念变成熟悉的事物,可以将平淡表现为生动。所以,比喻也是广告语中常用的修辞手法。运用比喻可以使广告语生动、鲜明形象,引发受众的想象,帮助受众更加具体地认识产品的特征 例如: (1)雪馥儿童护肤系列,纯净、柔和、全心呵护,恰似妈妈的温柔。(雪馥儿童护肤广告) 对孩子的呵护莫过于妈妈的温柔了,因此用“妈妈的温柔”来比喻儿童护肤系列,奇特地、艺术地说明了它对孩子皮肤的全心呵护和它带给孩子的舒心与快乐。这则广告紧紧抓住了广大妈妈对孩子的爱护之

英语和汉语的十大区别

英语和汉语的十大区别 一、英语重结构,汉语重语义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曾经说过:“就句子的结构而论,西洋语言是法治的,中国语言是人治的。”(《中国语法理论》,《王力文集》第一卷,第35页,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 我们看一看下面的例子: Children will play with dolls equipped with personality chips, computers with inbuilt (成为固定装置的,嵌入墙内的;内在的,固有的)personalities will be regarded as workmates rather than tools, relaxation will be in front of smell television, and digital age will have arrived。 译文:儿童将与装有个性芯片的玩具娃娃玩耍,具有个性内置的计算机将被视为工作伙伴而不是工具,人们将在气味电视前休闲,到这时数字时代就来到了。 这句英语是由四个独立句构成的并列句,前三个句子都用简单将来时,最后一个句子用的是将来完成时,句子之间的关系通过时态、逗号和并列连词and表示得一清二楚。而汉语译文明显就是简单的叙述,至于句子之间的关系完全通过句子的语义表现出来:前三个句子可以看成是并列关系,最后一个句子则表示结果。 二、英语多长句,汉语多短句

由于英语是法治的语言,只要结构上没有出现错误,许多意思往往可以放在一个长句中表达;汉语则正好相反,由于是人治,语义通过字词直接表达,不同的意思往往通过不同的短句表达出来。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考研英译汉试题几乎百分之百都是长而复杂的句子,而翻译成中文经常就成了许多短小的句子。 例如:Interest in historical methods had arisen less through external challenge to the validity of history as an intellectual discipline (身心的锻炼,训练;纪律,风纪,命令服从;惩戒,惩罚;学科,科目)and more from internal quarrels among historians themselves. 译文:人们对历史研究方法产生了兴趣,这与其说是因为外部对历史作为一门知识学科的有效性提出了挑战,还不如说是因为历史学家内部发生了争吵。 英文原句是个典型的长句,由27个词组成,中间没有使用任何标点符号,完全靠语法结构使整个句子的意思化零为整:less through...and more from构成一个复杂的状语修饰动词arisen。在中文翻译中,产生兴趣这一重要内容通过一个独立的句子表达,两个不同的原因则分别由不同的句子表达,整个句子被化整为零。 三、英语多从句,汉语多分句 英语句子不仅可以在简单句中使用很长的修饰语使句子变长,同时也可以用从句使句子变复杂,而这些从句往往通过从句引导词与主句或其它从句连接,整个句子尽管表面上看错综复杂却是一个整体。汉语本来就喜欢

汉语和英语思维方式的差异

?语篇思维模式 ?作者:韩红梅王京华杨馥卿 ?汉语和英语思维方式的差异 ?一、语句表达的差异1.指称——人称与物称在中国人的主体思维习惯的影响下,汉语语句表达主观性较强,多采用第一人称,且习惯上用人做主语。英国人倾向于进行客体思维,语句表达注重客观性,因此以物做主语的情况比较多。例如: ?(1)Recognition and sadness flooded her face. ?(2)Hisweariness and the increasing heat determined him to sit down in the first convenient shade. ?而中国的英语学习者由于受到母语的习惯影响,将同样的意思表达为:(3)She recognized me and her face was filled with sadness.(他认出我了,于是一脸悲伤。) ?(4)He was tired and it‘s getting increasingly hot,so he decided to sit down in the first convenient shade.(他疲惫不堪,天气也越来越热。他于是下了决心,一碰到舒适的阴凉处就坐下休息。) ?在英语母语者看来,这样的表达客观性意味较弱,句式缺少变化和起伏,在对人物心理的描绘上不及(1)和(2)生动形象。 ?2.语法结构——话题型与主谓型汉语受整体综合思维模式的影响,注重先表达信息中心(话题),然后进行对话体的阐述、说明、铺叙等。赵元任先生认为,50%以上的汉语句子结构是话题说明框架,属于典型的话题型语言。 ?而西方人习惯于进行逻辑思维,因此英语语言结构严谨,逻辑性极强,一般遵循主语+谓语(主谓型)的基本框架,辅之以其他修饰、限制、补充成分,构成层层搭架的语句结构。中国学生用英语写作时,容易受到整体思维模式的影响,以话题+述题结构去构建英语句子。 ? ?例如:(1)Our policies 0f reform and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have won great success. ?(2)To make good impressions on the interviewer Should make good preparations for the job interview. ?这两个句子是以主语作为话题为中心构建的,其他成分用来进一步阐述话题的内容。 如果按照英语的写作思维模式来进行分析。会发现句中主语与谓语之间并不存在逻辑上的主谓关系,真正的主语被省略掉了,造成句子结构错误,概念表述含混不清。 二、语篇铺排的差异1.段落发展方式——螺旋式与直线式“汉语的篇章发展往往采用迂回的方式,不直截了当地阐述主题,而是以一种螺旋式的反复暗示逐步引出主题。”西方人习惯于抽象思维,因此英语语篇“在写作手法上就注重开宗明义,有的放矢,言简意赅,一语中的”。一般作者在文章的开头明确设定论述的主题;阐述和证明论点时毫不旁顾,或解释原因,或举例论证;最后的结论水到渠成,戛然而止,或重申主题,或提出建议,语言简明扼要,决不拖泥带水。有些中国学生在写作时,总是不自觉地使用汉语的段落发展方法,通过间接迂回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下面是中国学生写的一篇以The key to Success为题的文章的开头段: ?There is no doubt that everyone wants to be a success.Winning a great success bring us a

英语常用连词汇总

英语常用连词汇总;1.表增补(Addition);inaddition,furthermore,a;2.表比较(Comparison);inthesameway,likewise,si;like,as,conversely,while;3.表对照(Contrast);whereas,incontrast,onthe;nevertheless,unlike,e 英语常用连词汇总 1.表增补(Addition) in addition, furthermore, again, also, besides, moreover, what’s more, similarly, next, finally, further, most important, too ,and then, indeed .. 2.表比较(Comparison) in the same way, likewise, similarly, equally, in comparison, just as, at the same time, in contrast, like ,as ,conversely ,while ,on the contrary. 3.表对照(Contrast) whereas, in contrast, on the other hand, instead, however, nevertheless, unlike, even though, on the contrary, while 4.表因果(Cause and effect) because, because of, for, since, due to, owing to, thanks to, as a result(of), accordingly, hence, so, thus, as, therefore ,in that, consequently, as a consequence ,so that, to this end. 5.表强调(Emphasis) certainly, above all, indeed, of course, surely, actually, as a matter of fact, chiefly, especially, primarily, in particular, undoubtedly, absolutely, most important 6.表让步(Concession)

汉语言文字学重要论文和著作

汉语言文字学重要论文和著作 现代汉语部分: 著作类: 理论语言学: 《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德]威廉·冯·洪堡特,商务印书馆,1997年。 《普通语言学教程》,[瑞士]费尔德南·德·索绪尔,商务印书馆,2001。 《语言论》,[美]布龙菲尔德,1933/1980 ,商务印书馆 Semantics,An 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Meaning , Ullman,S , Oxford Oxford:Blackwell, 1962. Principles of semantics, Ullman,S., Oxford Oxford:Blackwell ,1951. Words and their Use, Ullman,S., N.Y Oxford Oxford:Blackwell, 1951, 《历史语言学中的比较方法》,A·梅耶(法),岑麒祥译,科学出版社,1957。 《语言学概论》,L.R.帕尔默,李荣等译,商务印书馆,1983。 Language and Mind, Chomsky,N., New york :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1972 . Essays on Form and Interpretation, Chomsky,N. , London Fontana ,1977 . Rules and Representation, Chomsky,N,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80. 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Halliday,M.A.K , London: Edward Arnold ,1978. Women,Fire,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 Lakoff,G.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Historical Linguistics, R.L.Trask, 周流溪导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北京,爱德华·阿诺德出版社,2000。 《历史语言学》,徐通锵,商务印书馆北京,1990。 《语言论》,徐通锵,东北师大出版社,1997 。 《不对称和标记论》,沈家煊,江西教育出版社南昌,1999。 《语言问题》,赵元任,商务印书馆,1980。 《语言哲学》,陈嘉映,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认知语言学概论》,赵艳芳,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上海,2001。 《周祖谟语言文字论集》,周祖谟,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语言学方法论》,桂诗春、宁春岩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语音学: 《汉语非线性音系学》,王洪君,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汉语方言语音的演变和层次》,王福堂,语文出版社,1999。

英语作文常用连接词及作文万能

英语作文常用连接词及作文万能模板 一、连接词类型 1.表因果: because ,since as ,now that, therefore,thus,so,as a result (of),because of=on account of ,due to …,owing to, thanks to ,for this reason,if so,if not 2;表转折(然而): yet, and yet, but , while, on the contrary, on the other hand, however, at the same time 3.表解释说明: that is, that is to say, in other words, such as, for instance, and so on, and the like等。 4.表递进强调: not only…but (also), what,s more, in addition, worse still, moreover, above all等。besides 况且 what's more 更重要地是 thus 这样 above all 首先 indeed 的确 in fact/ as a matter of fact 事实上 in other words 换句话说 in that case 那样的话 or rather 更确切地说 particularly 特别地 5.表总结: in a/one word 简言之、一句话、总之 generally speaking 一般说来 in short简言之 in conclusion=lastly 最后地 on the whole从总体来看、大体上 therefore 因此 thus 这样 as has been mentioned 正如所提到的 it is quite clear that 很显然 there is no doubt that 毫无疑问 it is well-known that 大家都知道 as we all know=as is known to us all 大家都知道 as/so far as I know 据我所知 to sum up= in summary 总之 6.表时序 Firstly, secondly, thirdly…finally first of all, next then, lastly 7.表列举 for example&for instance 例如:…… namely 即…… that is (to say) 也就是说 such as 如…… take…for example 拿……来说 8、表增补 and 而且 both…and 不但……而且 not only…but also 不但……而且 as well as 不但……而且 also=besides=furthermore=more over 此外、而且 in addition 并且 apart from 除了……之外 what's more 而且、更重要的 for another 另一方面 worse still=what's worse=to make matter worse 更糟糕的是 including 包括 9.表结果 Evidently ,first of all,undoubtedly,therefore,as a result, thus,accordingly,consequently 二、作文连接词应用 一、引出开头 1:It is well-known to us that……(我们都知道……)==As far as my knowledge is concerned, …(就我所知…) 2:Recently the problem of…… has been brought into focus. ==Nowadays there is a growing concern over ……(最近……问题引起了关注) 3:Nowadays(overpopulation)has become a problem we have to face.(现今,人口过剩已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汉语与英语在语音上的差别

汉语与英语在语音上的 差别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汉语与英语在语音上的差别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英语和汉语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两种语言。如果能够精通这两门语言,在世界各个领域内的交流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而对我们大学生来说意义更是非同凡响的。既然学好英语和汉语有诸多好处,那么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们就真的很有必要学好英语和汉语了。英语和汉语在学习的过程中有诸多的共同处,但是英语和汉语也有很多的差别,比如二者在语音上的差别就很大。 下面我们对两者在音素、音位、音节、语调、及节奏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 语音的最小单位是音素,但在言语交际中能区别意义的最小单位是音位。音位分为音段音位和超音段音位两种,前者包括元音、辅音、元音与辅音、辅音与辅音在词中的组合,即音位组合成音节;后者则指重音、音程、节奏、音调、语调及音渡等。英汉两种语言选择发音的部位和方法有很大的共性,例如都使用双唇、舌尖、舌面、口、鼻、齿、腭、声带等部位,都采用塞、擦、塞擦、送气、阻碍等方法。 一元音辅音和声母韵母 英语属印欧语系,汉语属汉藏语系,普通话是汉民族的代表语言。汉语的声母一般位于音节的开头,韵母是声母后面的一部分,一般由元音如ao、ou、 ai,或元音加辅音n、ng构成的16个鼻复

韵母,如 an、 ian 、uan、en、in、un、 ang 、ong、iong等。英语的单元音数量比普通话多,而且分得很细。普通话里只有6个单韵母;英语有9个单元音,分为前、中、后元音。英汉近似音如/i/, /u/,在普通话里发音的舌位比英语更靠前,英语则更靠后。 普通话的复韵母/ei, ai, ao,ou/和英语的双元音/ei,ai, ao, ou/虽都以强元音为主,发音时向弱元音滑动,但普通话较快而且并没有达到弱元音的位置,念起来两者浑然一体;英语的双元音滑动较明显,两者相对独立。同时发音部位也不同:发复韵母/ei, ai, ao, ou /的口型张的小于发双元音/ei, ai, ao, ou/,单舌位略靠后。普通话和英语都有三元音,发音方法各不相同:发普通话的三元音是由弱到强,再由强到弱,中间元音紧张度强,形成一个音节,如/iao, uai, iou, iau/等;英语的三元音由双元音加音标符号//组成,但不出现在同一个音节里,其发音方法是由强到弱,再由弱到次强。普通话和英语的辅音音位也存在异同。英语的辅音多是清浊成对的,如/p, b/,/t, d/,/k, g/等,而普通话的辅音多数分为送气和不送气的辅音,如 b, p, t, d, k, g, j, q, x, zh, ch, sh, z, c, s等,浊辅音只有 r, m, n, l, ng 5 个。不送气的/p/和送气的/p‘/是英语和汉语都有的两个音素,(汉语拼音方案/p/写作b,/p‘/写作p)但它们的作用大不一样:汉语的/p/和 /p‘/在汉语里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语音单位,有区别词义的作用,如“表”/piao/和“飘”/p‘iao/,它们是对立的。而在英语里,/p/只出现在/s/的后面,/p‘/只出现在词的开头和其他

浅谈中英文在文化上的差异

浅谈中英文在文化上的差异中国与英语国家在文化上的差异体现在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也体现在地域文化的差异,习俗文化的差异,姓名与称呼用语的差异,交际用语的差异,数字内涵,委婉语和对应词及其内涵方面。我从中选取几个方面来,通过对这些方面的讨论来探讨中英文在文化上的差异性。 首先要讨论两国语言在文化上的差异就应该了解什么叫文化,以及文化与语言的关系。 所谓文化就是一个群体的人们在其发展过程中引导其生活、保障其生存的全部内容的总和。我们每一个人,无论生长何地,都是各自特定文化与表达文化的语言的产物。鲁斯·本尼迪克特在《文化类型》中说道:“一个人从他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他周围的环境与风俗习惯就影响着他的经历和行为。等到他咿呀学语的时候,他已成为此文化熏陶的一个小生灵了。待到他长大成人,能够参与社会活动时,这一特定的文化习惯便成了他的习惯,其特有的观念也变成了他的观念,其禁忌也就变成了他的禁忌。”这高度概括了文化对我们每个人的影响。 同时,语言与文化相依为命,不可能脱离另一方面而独立存在,语言反映文化特征并预示文化发展的方向,两者的关系可简单地比作内容与形式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关系。 中英文在文化上的差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地域文化的差异 地域文化主要指地理环境、自然环境方面的文化。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不同民族在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上存在差异。有些事物在一种语言中为美,而在另一种语言中为丑;有些事物在一种语言中有丰富的内涵,而在另一种语言中毫无意义。地域文化上的差异又体现在: 1.中英文动物词文化的差异 在中国,龙被视为神物,集力量、智慧、运气、喜庆、威严、威武、权力于一身。封建时代的皇帝常把自己比做“龙”,中华民族也称自己为“龙的传人”,“龙的子孙”。而在英语中,dragon被看作“邪恶”、“恐怖”,甚至“战争”的代名词。《圣经》里多次提到的魔鬼撒旦就是一个与上帝作对的诱惑者和叛逆者的形象,它被称作the old Dragon。英国着名作家狄更斯在《艰难时世》中也以“Dragon”这个词来描述斯巴塞太太:……镇上的人们走来走去看见她坐在那儿,却把她看作这个银行的“毒龙”(Bank dragon)。 2.中英文植物词文化的差异 竹子这种植物与中国文化有着深厚的关系,历代文人墨客赏竹、画竹、咏竹。郑板桥的竹画享誉世界,邵谒的名句“竹死不变节,花落有余香”深入人心,竹子逐渐成了中国人坚强不屈、高风亮节的性格的象征。但bamboo一词在英语里只不过是一种很普通的植物,没有任何外延意义。 二.习俗文化的差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