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测量控制技术专利分析

合集下载

软测量技术研究及其专利分析

软测量技术研究及其专利分析

软测量技术研究及其专利分析宋海荣;赵鹏翔;李思彤;樊金鹏;李江【摘要】产品生产工艺的提高体现在对现代工业过程控制的提高上,即在生产过程使用了更为苛刻的条件(如高温、高压),但是高温、高压和复杂工业过程中很难或者无法由硬件感测器直接测量某些数据,而这些数据又是实现对工业过程自动化控制所必不可少的数据,因此催生了软测量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本文对软测量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其应用的领域以及相关专利分布,并对软测量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进行了分析.【期刊名称】《河南科技》【年(卷),期】2015(000)024【总页数】3页(P1-3)【关键词】软测量;建模;工程设计;专利【作者】宋海荣;赵鹏翔;李思彤;樊金鹏;李江【作者单位】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河南中心,河南郑州450000;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河南中心,河南郑州450000;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河南中心,河南郑州450000;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河南中心,河南郑州450000;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河南中心,河南郑州4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911.4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工业过程的更高程度的自动化控制,使各行各业的生产过程,如冶金、石油开采/冶炼、化工生产和电力等基础行业或原子能、核能等高新科技行业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由于硬件感测器(各种仪表、传感器)安装维修保养困难,分析数据滞后,导致控制质量性能下降,难以满足实际生产需求[1]。

软测量技术正是为解决上述类似的问题发展起来的。

软测量技术理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由Brosilow提出的推断控制思想发展而来[2]。

本文研究了目前软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结合专利数据,分析了专利申请的特点以及领域分布,以进一步研究软测量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之间的关系,期望能够通过分析促进软测量技术专利技术到实际生产的应用。

软测量技术把计算机科学技术融于自动化控制理论和实际生产过程中,通过选择其他一些易于测量的变量(也称之辅助变量),并基于这些易于测量的变量构成与难于测量或暂时没有条件测量的主导变量之间的某种数据关系构造一种关系模型[3-4],最终通过关系模型的推导处理而得到待测的主导变量。

煤矿井下测量平面控制相关问题及技术分析

煤矿井下测量平面控制相关问题及技术分析

煤矿井下测量平面控制相关问题及技术分析摘要:近几年来,改革开放工业化建设进程也得到快速发展,人们对矿产的需求量也在逐步提升,这就对煤矿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不断的提高井下测量平面技术来满足人们需求,但是在实际井下测量平面控制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着我国煤矿行业的快速发展。

所以本文就煤矿井下测量平面控制相关问题及技术进行。

关键词:煤矿;井下测量平面控制;问题;技术分析煤矿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便是井下的平面测量,而井下平面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井下作业的安全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井下测量是煤矿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能有效的保证井下作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实践的操作过程中,平面控制过程中因各种原因会出现一些问题,但只要采取有效的技术性措施还是可以有效的避免和防止的,总体而言要保证测量数据的精确度,保证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1煤矿井下测量的作用煤矿井下测量是指在矿山建设和采矿的过程中,对矿山的规划设计、勘探建设、生产和运营管理及矿山报废等进行测绘的一系列工作,其是矿山建设和生产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

测量工作的涉及面不仅仅在地面上,更多的在井下。

测量的数据为之后的安全生产提供有效的信息,方便决策层以此为依据对安全生产作出决策,同时为矿山生产建设服务。

煤矿井下测量是矿山建设生产过程中保证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是矿井顺利运作的眼睛,是煤矿搞好生产技术管理,特别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

煤矿井下测量过程中一旦出现任何的疏忽或者严重的误差都有可能会影响生产的进行甚至还有可能导致严重事故的发生。

2煤矿井下测量平面控制的要求井下平面测量是煤矿矿井测量中的十分重要的测量方法之一,该方法主要是指在煤矿井下建立一个平面测量的控制网,通过测量来为煤矿的测绘、巷道标定和回采工作提供科学可靠的资料,同时也是为了满足贯通测量的要求。

井下平面测量易受井下巷道空间条件的限制,测量导线仅仅能沿着巷道铺设。

一种测量控制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测量控制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测量控制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赵春华
申请号:CN200510103317.9申请日:20050916
公开号:CN1852078A
公开日:
20061025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控制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测量控制消息的处理过程复杂、处理能力较低及处理过程中资源占用较多的问题。

UTRAN向UE发送测量控制消息,UE如果能正确处理测量控制消息则返回测量控制完成消息,若UTRAN在预定时间内收到UE反馈的测量控制完成消息,则判定UE处理测量控制消息成功,否则,判定UE处理测量控制消息失败。

本发明在现有技术的测量控制流程中增加了测量控制完成消息,使UTRAN只需对测量控制消息的反馈消息进行处理,从而简化了测量控制消息的处理流程,减少了在等待定时器超时过程中对系统资源的占用,提高了UTRAN 对测量控制消息的处理能力。

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518129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总部办公楼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黄志华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CN209976537U】一种油井井下压力、温度实时监测与无线传输短节【专利】

【CN209976537U】一种油井井下压力、温度实时监测与无线传输短节【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655922.4(22)申请日 2019.05.09(73)专利权人 青岛大地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地址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金水路171号青岛国际院士港8号楼(72)发明人 刘化普 沈雪敏 房堃 温庆志 (74)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竹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0代理人 吕利敏(51)Int.Cl.E21B 47/06(2012.01)E21B 47/07(2012.01)E21B 47/12(2012.01)(54)实用新型名称一种油井井下压力、温度实时监测与无线传输短节(57)摘要一种油井井下压力、温度实时监测与无线传输短节,包括:短节管柱、在所述短节管柱上设置有凹槽、在所述凹槽表面盖设有凹槽盖,所述凹槽和凹槽盖形成监测信号腔;在所述凹槽盖上设置有传感器槽孔;在所述监测信号腔内设置有油井井下压力、温度监测装置,其中,包括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嵌入设置在所述传感器槽孔内。

本实用新型采用新颖的部分短节结构连接于所述井下油管,并将参数传感器一体式嵌入所述短节主体内,实时采集油井井下压力、温度参数,并通过无线方式将井下压力、温度信息传输至井上接收服务端,大大减少了布线的复杂度,提高了油井井下环境监测的可移动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6页CN 209976537 U 2020.01.21C N 209976537U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209976537 U1.一种油井井下压力、温度实时监测与无线传输短节,其特征在于,包括:短节管柱、在所述短节管柱上设置有凹槽、在所述凹槽表面盖设有凹槽盖,所述凹槽和凹槽盖形成监测信号腔;在所述凹槽盖上设置有传感器槽孔;在所述监测信号腔内设置有油井井下压力、温度监测装置,其中,包括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嵌入设置在所述传感器槽孔内。

煤矿井下巷道贯通测量技术及其精度控制研究

煤矿井下巷道贯通测量技术及其精度控制研究

煤矿井下巷道贯通测量技术及其精度控制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矿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在煤矿开采中,井下巷道的贯通测量技术及其精度控制问题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煤炭资源的贮存通常埋藏在地下深处,开采煤矿必须在地下进行,因此井下巷道的贯通测量技术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井下巷道贯通测量技术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如何提高贯通测量技术的精度控制。

一、井下巷道贯通测量技术的现状井下巷道贯通测量是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矿井的生产和安全。

目前,井下巷道贯通测量主要采用传统的测量仪器和手工方法,这些方法存在着测量精度低、工作效率低、费时费力等问题。

传统的测量方法不能满足煤矿生产对测量的实时性、准确性和高效性的要求。

井下巷道贯通测量技术也受到煤矿地质条件、地表地质条件以及测量设备和人员操作技能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测量结果的精度不能得到保障。

在煤矿井下,地质条件往往非常复杂,地质构造不稳定、地下水位变化大、巷道内部受到矿压和地质应力的影响等都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因此煤矿巷道的贯通测量技术亟待提高精度和可靠性。

为了解决井下巷道贯通测量技术存在的问题,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找到提高测量精度的有效方法。

需要对井下巷道的地质条件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了解地下构造和地质条件对巷道的影响,为提高测量精度提供有力的支持。

需要研发先进的测量设备,将先进的技术手段应用到井下巷道的测量中,提高测量的精度和准确性。

还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意识,避免人为因素对测量结果造成影响。

井下巷道贯通测量技术的精度控制研究需要加强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提高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通过计算和分析得出准确的测量结果。

还可以通过加强精度控制的手段,如对测量设备进行校准和调试,确保其测量精度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煤矿井下基本控制导线测量方法的改进与创新

煤矿井下基本控制导线测量方法的改进与创新

2 三连架 的应 用及 其局 限性
随着防爆全站仪在井下测量中的广泛应用 ,很 多地方都淘汰了落后 的传统测量方法 ,采用一种新 的方法 即三连架法进行井下基本控制导线测量 ,现 在 的全站仪均 配备 了配套 的棱镜 和通用 的基座设
3 测量方法的改进与创新
三连架法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该方法
JNG iI o I u—n ,WA GY - e,Z A i -i g a N u w i H O Xa j n o a
1 传统测量方 法概述
传统的煤矿井下基本控制导线测量方法是逐站 进行整平对 中,用 比长的钢尺 ( 或光 电测距仪 ) 量 边 。这种方法费工费力 ,且在测量过程 中会产生中
误差。
生 产发 生 冲突 。
( )采用三连架法测量时 ,巷道中的雾气对 3
边 长 的光 电测量会 产 生严重 的 影响 ,在邢 台矿 十一
采 区测量时有一个边 的边长不是 3 ,却 因为雾 On i 气太大使用全站仪测不 出距离。若临时加点则费工 费力 , 因为短边的增多而会降低整体测量精度 。 且
5 9
进行观测 ,2 点观测完毕后 ,将 l 点的三脚架连 同
棱镜搬至 4 点进行整平对 中,同时将仪器从 2 点基 座拔出后搬 至 3 点进行观测 ,由于每站都需要将上

井下等级导线测量中,尽量使相邻导线边长大
致相等 , 但受条件限制导线布设不可避免会遇到短 边 的情况 。 当从 长边 向短 边过 渡 或 由短 边 向长边 过 渡 ,前、后视边长值相差较大时 ,调焦镜的运行范 围增大 ,调焦镜运行误差会造成较大 的方 向误 差 ; 在短边测角时 ,受仪器和觇标对中误差 的影响 ,会
引起较大的测角误差。采用延伸三角形进行方位角 传递 ,在几何定向中已得到了广泛 的应用。在一些

井上下控制测量方法与精度研究

井上下控制测量方法与精度研究

井上下控制测量方法与精度研究煤矿井下测量是矿山生产建设过程中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一环,是一项重要而严谨的技术性工作,是煤矿搞好生产技术管理、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

摘要:由于目前铁矿建设地形地貌复杂、井下贯通导线距离长、精度要求高,同时受地面及井下各种条件制约,如坡度大、测量边较短、风大影响对点精度、井下施工及运输机车等,施测时占用巷道时间长,不仅影响生产,也增加了测量人员的工作量及难度,其施测精度也直接决定矿井大型贯通能否顺利、准确贯通。

为解决该项技术难题,确保矿井大型贯通的顺利、准确完成,需要采用高精确度的测量方法,才有助于取得相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井上下;方法与精度;研究;控制测量引言随着我国矿产资源的开发以及矿井建设的发展,矿井开采地形、地貌及井下的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井下巷道贯通距离越来越长,施工速度越来越快,给予测量的时间没有增加,而工程本身需要的贯通精度越来越高。

在这种生产与技术要求的矛盾下,改变传统的测量方法,切实提高关于复杂地形地貌条件下井上下联系精确测量的实用技术,确保大型贯通的精度。

一、井上下精确测量实用技术工艺原理复杂地形地貌条件下地面控制测量采用GPS网观测技术,代替了传统的导线网控制测量技术1、传统导线控制网一般情况下导线网是目前工测控制网较常用的一种布设形式,它包括单一导线和具有一个或多个结点的导线网。

也就是说,在测区内布设好测量点,构成一定的几何图形,观测几何图中的角度(或方向)和边长。

但导线网的缺点主要是:导线网中的多余观测数较同样规模的三角网要少,有时不易发现观测值中的粗差,垂线偏差对高程的影响在山区和大山区是很大的,因此,在这些地区测量时,视线的长度受到限制。

因而可靠性不高。

又因观测工作是在野外复杂条件下进行的,由于观测人员和仪器的局限性以及外界因素的影响,误差主要为:一是观测过程中引起的人差;二是外界条件(大气的温度、湿度、密度、太阳照射方位及地形、地物等因素)引起的误差;三是仪器(仪器本身和操作过程中)误差。

矿山井下巷道测量探讨

矿山井下巷道测量探讨

矿山井下巷道测量探讨摘要:在布设矿区测量控制网时,应在井口附近建立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以便将地面的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传递到井下,这类基准点被称为近井点和井口高程基点。

由近井点通过井筒将地面坐标和方位角传递到井下井底车场的固定边上,以这个边作为起始边,沿矿井主要巷道敷设井下平面控制网。

由于在井下巷道中进行测量工作,不宜采用三角网、三边网或边角网,只能建立导线或导线网作为井下平面测量控制。

因此,矿山井下平面控制测量实际上是导线测量。

由此可知,井下巷道测量的主要任务是导线测量。

关键词:矿山井下巷道测量;控制导线;测量工艺中图分类号:TD175文献标识码:A引言井下巷道测量工作环境复杂,测量难度较高一直是矿山测绘工作的难点之一。

井下巷道测试根据测试工艺以及测试位置可以分为平面测量和高程测量两个部分。

巷道测试是保障矿井安全生产以及规划发展的重要测试工作,其测量工作质量对矿井开采施工的施工效率、施工方法选择的正确性以及施工安全有较大的影响,课题研究由此出法,对现阶段我国矿山井下巷道测量技术展开探讨,分析优势劣势,并提出对应的完善策略。

1巷道平面测量巷道测量工艺中,首先要选择合理的导线点,导线点需要根据测试具体要求和测试内容制定具体的设置地点,一般分为永久性导线点和临时导向点两种。

其中永久导线点一般在顶板后位置安放,也有部分设置在顶板附近的物理性质相对稳定的岩石中,临时导线点设置地点较多可以根据巷道环境进行选择,多设置于顶板岩石和结构钢架中。

为了便于管理和识别,导线点设置后应对其进行编号,并绘制识别效果明显的编号标识。

导线点的设置方式根据设置位置区别主要分为三种,其一,在顶板上利用三角顶进行固定,固定后进行固定剂或水泥浇筑。

其二,在顶板导线点位置安装木质框架,在木质框架安装带孔三角测试钉和线绳。

其三,在巷道的钢制框体支架后方嵌入木质辅助固定条,然后使用对应的机械设备打入测钉,完成导线井下测距以及测角的测量原理与地面测量基本一致,但由于井下巷道测量环境的特殊性,测量过程中数值的观测方法以及测量方法均存在较大的差别。

油气井井下测量控制技术专利分析

油气井井下测量控制技术专利分析
超过总数 的一半 ,说 明 2 0 0 0年后 ,该领域 的技术发展
” 卜 测 量柠制 技术 领域 ,目前 尚处在关 键技 术突破 和
较 为迅 速 。
1 . 1 . 2 生长 曲线
初 步 成J 、 用 阶段 ,在研 究攻 关和进行 技术 升级改 造
} j l f ,也 需 要对 竞争 对手在 该领域 的知识 产权状 况有 充
分的 r 解, 已知 彼 ,百 战不殆 。
生长 曲线 ,又名 S形 曲线 ,呵反映经 济 、技 术发 展 ,人 口增长变化 的一 般特征 。因为很 多技术 、经 济 、
基金项 目:中国石油化 工股份有 限公 司科技项 目 “ 井下智能控制技术专利战略研 究”( 编号:y k 5 1 2 0 1 7)部分研究成果 第一作者简介 :王敏生 ,1 9 7 3 年 生,1 9 9 5年 毕业 于江汉石 油学院钻 井A 2 . 程 专业,2 0 0 9年 获中国石 油大学 ( 华东 )油气井工程
期 。国 内要加 强主要 竞争对手的研发动 态和 专利信 息的监测利用 ,通 过专利 热点技 术的研发 ,形成 自主知识产权 ,强化存 在较大专利空 白技 术领域的针对性研发 ,逐 步扩大技术领地 ,超前部署前 瞻技术领域的研发 ,抢 占技 术制 高点。
关键词 :油 气井 井下 测量 控制 专利
油气 井井下测量控制 技术专 利分析 冰
I 王敏生 李 婧 I中国 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 程技术 研究院 。. 摘 要: 油 气 井 井 下 测 量 控 制 技 术 是井 筒 工 程 技 术 的 核 心 技术, j 其内 容 括井 丁 量 带 j 相 关 譬 论 和 5 s " 法 、 控制 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井下测量控制技术专利分析
发表时间:2019-07-24T10:07:04.86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作者:余小峰
[导读] 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新的采矿工艺以及生产技术都应用到当前的矿井测量工作中,这一方面为我国矿山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却使得整个工程的建设项目大大增加,也使得开采的内容日趋的烦琐。

山东黄金矿业(莱州)有限公司三山岛金矿山东省莱州市 261400
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新的采矿工艺以及生产技术都应用到当前的矿井测量工作中,这一方面为我国矿山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却使得整个工程的建设项目大大增加,也使得开采的内容日趋的烦琐。

矿山的井下测量工作是为了有效地监督和指导矿井的安全生产,矿山的井下测量工作意义重大。

关键词:井下测量;控制技术;专利
在金属矿山的井下测量工作中,由于测量环境恶劣。

这样一来,会给测量人员的工作带来不利影响,不仅会影响到测量工作的进行,还会导致测量工作的不准确性。

这就要求测量工作者,应该针对测量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提高测量的精确性。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更好的利用高新技术手段,来增强测量的准确性,从而能够保证测量数据的精确。

1矿山井下数据的测量特点
在金属矿山的测量过程中,井下的环境较为恶劣,并且具有不稳定性。

在矿山井下测量过程中,测量的时间和空间是不确定的。

在进行测量的过程中,由于巷道狭窄,而且井下的能见度较低。

不仅如此,在井下还存在着一定的巷道积水现象。

倘若矿山井下的湿气过大,还会影响到测量人员的仪器使用,当空气中含水量会过高时,会影响到全站仪在使用过程中的瞄准性,从而会导致测量数据的不精确性。

这样一来,不仅会影响到人们的判断,还会影响到测量工具的使用。

这就要求研究人员在进行数据测量的过程中,要更好的利用高新技术手段来提高测量数据的精确度。

2金属矿山井下测量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2.1观测员不认真造成测量数据不准确
通常在井下测量工作的工作中,金属矿山井下是否能正常进行开展是由测量能否正常开展观测工作人员所决定,因为他们的工作态度对测量结果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这部分的工作人员的错误经常会出现在对整度的记录上。

当前我国大部分矿山井下的测量工作所用设备都是电子设备,虽然其准确度大为的提升,然而这些电子设备往往会受到特殊地质条件的影响,如矿山井下的重金属以及井下的湿度等都会对测量仪器带来一定的影响,造成误差的出现。

2.2井下工具遗漏
测量人员在开展井下工作时,个别人员会因为粗心大意导致测量工具遗漏地面的场所。

如有些人员已经进入井下时才发现忘记带记录本、垂球、工具、笔等测量必需品,这就造成这些测量人员很难准确的完成测量任务,然而返回地面拿工具就会大大的耽误测量工作的进行,从而造成工作效率低下,延误了施工工期。

2.3观测数据的遗漏
矿山井下测量工作需要有着非常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而且还需要有一定的工作经验,然而部分测量人员因为马虎或者是失误造成测量数据出现遗漏,这就对后期的工作带来不小的影响。

井下测量数据的遗漏或者是丢失会造成测量的数据不完整,不准确,如在进行测量前视点高时,不少测量人员因为忙着标定,却忽略了相关数据的记录,这就造成巷道的标高难以准确的计算出来。

3矿山井下测量工作内容
3.1建立井下的地面控制网
要想进行矿山井下测量工作,首先我们要选择好测量地点,在选点的过程中,应该提高矿山井下的亮度。

选点的工作人员可以使用矿灯或者电筒进行目测,然后再选好的地点,安置好仪器。

做好选点工作之后,我们要测量矿山井底的各项数据,并将这些数据进行一定的处理,通过品平差软件进行平差处理之后,得到各个点的坐标。

之后我们就可以根据所收集的数据绘制地形图。

3.2确定巷道规格以及掘进量
当我们绘出井下巷道的图纸后,要利用全站仪对,巷道进行相应的定位,确定巷道的施工位置和决定方向。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根据井下巷道中线的坐标方位角,来确定好的起点坐标。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般会使用到全站仪,对巷道中线的坐标方位角进行确定。

在确定中线的过程中,我们要确保标定坐标的准确性,这样才能更好的控制巷道的水平方向。

除此之外,在选择中心点的过程中,要保证周围地质的稳定性,中线也要选择地质稳定,中线顶部的岩石不会受到矿山爆破的影响。

这要求我们所选择的中线点上方的岩石要足够的坚固。

必要时可以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

3.3测量巷道的腰线
在矿山斜坡道路的施工过程中,测量人员应该测量出斜坡道的中腰线,中腰线是我们进行巷道掘进的重要参数之一。

在掘进过程中,巷道底板和中腰线有一米的差值,巷道底板要铺设于斜道坡的两侧。

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井下巷道的稳定性。

我们在测量坡道腰线的过程中要使用到水准仪,要通过水准仪,来保证腰线的精确度。

但是在腰线的测量过程中,采用水准仪的精确率较低,而且适用范围较为狭窄,主要是适用于倾角小于八度的小巷道中。

因此我们在确定矿山斜坡的过程中,还可以采用其它的辅助方法,比如全站仪中线标定腰线法。

这样一来,可以更好的保证数据的精确性。

4金属矿山井下的测量工作有效方法及技巧
4.1金属矿山井下的测量准备工作
对相关的资料进行搜集,对原有的相关资料进行检查核对,是否出现问题,如果出现问题进行有效解决。

在测量之前对测量人员分配好工作,准备好相关的仪器设备,在井下工作都要完成自己的任务,这样不仅有质量,而且还有效益。

4.2高程点的设置
在井下的高程点,进行设置一些固定设备,这样可以保存的时间长。

自井底车场的高程基点起,应该在300m~500m之间设置一组,
但是每组不能多于3个,最好的间距为30~80之间。

在高程点也可以使用永久导线点。

同时在高程点对标号进行统一,并且也要在点的周围做好明显的标记。

4.3熟练掌握控制测量部分,设置高程联系测量
通常在井下开采的施工过程中,要队施工加强控制,并且认真的测量定线放样,在定线测量的阶段中,首先要根据计划来进行实行。

对井下施工中控制测量过程中,一定要把两个部分进行结合再进行联系测量,这样就形成一套高程系统的控制平台。

现在平面联系测量通常采用的就是运用三角形测量方式,把地面靠近矿井的控制点坐标及方向传输到井下的控制点上,从而得到井下的起算坐标与方向。

而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技术也不断地应用进矿井测量工作中来。

在必要的情况下,要对地面建筑物以及井下的掩体系统进行全面地观察、测量,从而对施工中的变化进行全方位的监控,保证施工安全。

4.4测点观测
前视测量工作人员。

要做到统一编号、选点恰当、标记点好;监督前方车辆及人员动静;照好标记;做好前视点工作;必须等待仪器搬至前视点后方可离开。

后视测量员。

找准点号;注意后方来往车辆及人员;做好后视工作;携带仪器箱。

观测人员观测。

找准点号,安置仪器,按照规程规范规定的测量方法及精度要求进行施测;读数要清楚,量仪器高。

4.5加强员工培训
单位要提高业务培训能力,培养测量人员专业知识和素质,使每个测量工作人员在实际中进行多学习多联系,加强自身对工作的责任心,是他们对工作形成良好的习惯;在地面对算的过程中首先要认真对数据和检查井下测量角度进行核对,对相关资料的整理做到准确无误;在井下实行测量的过程中,测量的工作人员在测量之前对影响测量的因素进行清除,相关领导也应该亲自在实际施工中进行核实测点和前后视测点的位置,这样能够有效地避免工作人员用错测点。

结论
总而言之,测量的工作开始到结束主要注重质量管理,提高质量管理水平,主要在于测量技术人员,培养他们对工作坚持认真负责的态度,能够通过自己所了解的理论知识,在根据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思考和分析,结合自己的想法对工作的经验总结,吸取教训,慢慢地改进工作方式,提高自身素质,矿产一定会安全生产,保障了矿产单位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对国家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得到了保障。

参考文献:
[1]陈洁文.金属矿山勘探测量控制网布设的方法研究[J].地球,2015(12):34-65.
[2]游昆鹏.金属矿山井下测量常用方法及技巧[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32):44-75.
[3]黄海豹.现代矿山测量中最常用的几种导线测量方法[J].金属矿采矿科学技术,2017(3):12-23.
[4]谢志军.全站仪在矿山井下测量中的应用探究[J].科技展望,2017(43):23-75.
作者简介:余小峰(1988.05),性别:男,籍贯:四川广安,学历:本科,职称: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矿山测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