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
重金属和轻金属的划分依据
重金属和轻金属的划分依据
重金属和轻金属是根据元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来进行划分的。
重金属通常指密
度较高的金属元素,而轻金属则是密度较低的金属元素。
判断金属元素是属于重金属还是轻金属可以依据其密度来进行。
一般来说,密
度大于5克/立方厘米的金属元素可以被归类为重金属,反之则被称为轻金属。
举例来说,铁(Fe)、铅(Pb)、铜(Cu)等金属元素都属于重金属,因为它们的密度远远大于5克/立方厘米。
而铝(Al)、镁(Mg)、钠(Na)等金属元素
则属于轻金属,因为它们的密度较低。
重金属和轻金属之间还有其他的区别。
重金属通常具有较高的熔点、较高的硬
度和较高的电子亲和能,而轻金属则相对较低。
此外,重金属往往具有较高的毒性,对环境和生物产生更大的危害。
划分重金属和轻金属主要是为了研究和分类金属元素的特性和应用。
不同的金
属有着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工业和科学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了解金属的分类和特点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它们。
总结起来,重金属和轻金属的划分依据是根据金属元素的密度。
密度大于5克/立方厘米的金属元素被称为重金属,密度较低的则被称为轻金属。
重金属和轻金属在物理和化学性质上有所不同,也具有不同的应用领域。
这一划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研究和应用金属元素。
重金属测定 国家标准
重金属测定国家标准重金属是指密度大于5g/cm3的金属元素,包括铅、镉、汞、铬、镍等。
这些重金属在环境中的积累和超标排放会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因此重金属的测定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国家标准对重金属的测定方法进行了详细规定,以保障环境和人民健康。
首先,重金属测定的样品处理非常关键。
样品的采集、保存、预处理等工作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
在采集样品时,应选择代表性好、干净无污染的样品,避免外界因素对样品的影响。
采集后,样品应尽快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或者进行适当的保存处理。
对于不同类型的样品,国家标准也有相应的处理方法,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其次,重金属测定的方法选择也是十分重要的。
国家标准中规定了多种测定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等。
在选择测定方法时,应根据样品的性质和测定要求进行合理选择,以获得准确可靠的测定结果。
同时,在进行测定时,还需要注意实验条件的控制,保证测定的精确度和可重复性。
另外,国家标准还对重金属测定的质量控制进行了严格规定。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配制标准溶液、进行平行样品测定、进行质控样品测定等工作,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实验室的设备、仪器也需要定期校准和维护,以保证测定的准确性。
最后,重金属测定的结果处理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获得测定结果后,需要进行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同时,还需要对测定结果进行评价和比对,以确定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对于超标的样品,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处理,以保障环境和人民健康。
总之,国家标准对重金属测定工作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样品处理、方法选择、质量控制和结果处理等方面。
遵循国家标准进行重金属测定工作,可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环境保护和人民健康提供有力的支持。
重金属规定
重金属规定重金属是指相对密度大于5的金属元素,如铅、铬、汞、镉等。
这些重金属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并因其毒性而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为了保护公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重金属规定,限制其在环境中的排放和使用。
重金属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直接毒性和积累毒性。
直接毒性是指人体直接接触到重金属后引起的急性中毒反应,如头晕、呕吐、腹泻等。
积累毒性是指人体长期暴露在重金属中,逐渐积累形成慢性中毒,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如神经系统损伤、肾脏功能异常、癌症等。
为了减少重金属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各国制定了严格的重金属规定。
重金属规定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排放标准和使用限制。
首先是排放标准。
各国制定了严格的工业废水、废气和废弃物中重金属的排放标准。
这些标准主要限制重金属的浓度和排放量,确保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对环境造成过多的污染。
此外,还要求工业企业必须配备相应的污水处理和废气处理设施,将重金属排放降到最低。
其次是使用限制。
各国限制了重金属在特定产品中的使用。
例如,欧盟对于电子电器设备中的铅限制在0.1%以下,对于儿童玩具中的银等重金属也有相应的限制。
这些限制旨在减少人们接触到重金属的机会,从根源上保护公众的健康。
此外,还有一些国际组织制定了统一的重金属规定,促进全球范围内的重金属污染防控。
例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制定了《全球污染源调查项目》,旨在了解全球范围内的重金属污染状况,并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总之,重金属规定是保护环境和公众健康的重要手段。
通过制定严格的排放标准和使用限制,可以减少重金属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同时,国际间的合作和统一标准的制定也能够促进全球范围内的重金属污染防控,共同构建一个更加清洁和健康的世界。
重金属污染及其防治措施
重金属污染的来源
工业生产
采矿、冶炼、电镀、 化工等工业生产过程 中会产生大量含有重 金属的废气、废水和 废渣。
采矿
采矿活动会释放大量 重金属元素,如汞、 铅、镉、砷等。
废气排放
汽车尾气排放和燃煤 发电厂排放的废气中 常常含有重金属。
污水灌溉
使用含有重金属的污 水进行灌溉会导致土 壤和农作物受到污染 。
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
加强对重金属排放的监管和执法力度 ,严厉打击违法排放行为。
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减少重金属的使 用和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治理重金属污染的方法
01
物理方法
通过物理方法,如吸附、过滤、 沉淀等,去除水体中的重金属离 子。
化学方法
02
03
生物方法
通过化学方法,如氧化还原、化 学沉淀等,将重金属离子转化为 无害或低毒的物质。
对经济的影响
重金属污染会导致农产品质量下 降,影响农业生产和经济效益。 同时,治理重金属污染需要投入 大量资金和人力物力,对经济造
成一定负担。
02
重金属污染的防治措施
预防和控制重金属污染的排放
制定严格的排放标准
制定和实施严格的排放标准,限制重 金属的排放,从源头上控制重金属污 染。
推广清洁生产技术
使用重金属制品
使用含有重金属的制 品,如化妆品、食品 包装材料等,也可能 导致重金属污染。
重金属污染的影响
对环境的影响
重金属污染会导致土壤、水体和 大气受到污染,破坏生态平衡,
影响生物多样性。
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长期接触或摄入重金属会对人体 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如影响神经 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
重金属排放标准
重金属排放标准重金属是指相对原子质量较大的金属元素,如铅、汞、镉、铬等。
它们在工业生产和生活排放过程中,如矿山开采、冶炼、化工生产、废水处理等环节,会产生大量的重金属废物和排放。
这些重金属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会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制定和执行严格的重金属排放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重金属排放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护环境。
重金属物质一旦进入土壤、水体和大气中,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例如,镉会在土壤中蓄积,进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汞进入水体后,会转化为甲基汞,对水生生物和人类造成毒害。
因此,通过制定严格的重金属排放标准,可以限制重金属物质的排放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平衡。
其次,重金属排放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护人体健康。
重金属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长期而潜在的。
例如,铅对儿童的智力发育有严重影响;铬对呼吸系统和皮肤有害;汞对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造成损害。
因此,通过严格控制重金属排放标准,可以减少人体暴露于重金属物质的机会,保障公众健康。
在制定重金属排放标准时,需要考虑到不同行业的特点和实际情况。
不同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重金属排放量和种类各不相同,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排放标准。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技术和经济可行性,避免对企业造成过大的负担,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重金属排放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是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只有严格执行重金属排放标准,才能有效地减少重金属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希望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能够高度重视重金属排放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共同努力,为建设美丽中国,推动绿色发展做出贡献。
重金属的毒理作用
6/20/2024
10
致癌作用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英国铅管工人支气管肺癌校 正死亡率较高,铅对BaP诱发工人肺癌可能有协 同作用。
大鼠的研究表明口服或皮下注射铅盐,可引起肾 肿瘤;氧化铅和BaP对仓鼠有协同致癌作用;四 乙基铅可使小鼠发生肝病。
重金属的毒理
6/20/2024
1
重金属指比重大于5的金属(一般指密度大 于4.5克每立方厘米的金属)。约有45种, 一般都是属于过渡元素。如铜、铅、锌、
铁、钴、镍、锰、镉、汞、钨、钼、金、
银等。尽管锰、铜、锌等重金属是生命活
动所需要的微量元素,但是大部分重金属
如汞、铅、镉等并非生命活动所必须,而 且所有重金属超过一定浓度都对人体有毒。
6
机理
甲基汞对神经系统损害作用的机制之一是影响乙 醇胆碱的合成,抑制神经兴奋传导。8—氨基— 7—酮戊酸脱水酶参与乙酰基代谢,甲基汞可与 该酶的巯基结合,从而影响乙酰胆碱的合成。此 外,甲基汞的亲脂性强,易集中于细胞膜,对神 经系统细胞膜产生溶解作用。甲基汞还能与大量 存在于脑组织中的缩醛磷脂结合,这也可能是引 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原因
此外,甲基汞还可随血流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具有致畸作用。孕妇摄 入甲基汞可危及胎儿健康,重者可造成流产或死胎,轻者使婴儿成为 甲基汞中毒病儿。主要表现为严重的精神迟钝、原始反射(口腔反射、 握物反射等)差、协调运动障碍(如共济失调、运动失调等)、生长发育 不良、肢体变形、斜视、精神运动性发作等。
6/20/2024
6/20/2024
12
镉
急性中毒: 镉对胃肠黏膜有刺激作用,故口服镉化合物可引
起呕吐,并可引起腹泻、休克和肾功能障碍。人 在生产环境中大量吸人镐烟尘和蒸气也可引起急 性镉中毒,口有金属味,出现头晕、头痛、咳嗽、 呼吸困难、恶寒、呕吐、腹泻等,并产生肺炎和 肺水肿。此外,还引起肾功能不良。
重金属的标准
重金属的标准重金属是指相对密度大于5的金属元素,通常具有较高的毒性和对环境的持久性影响。
由于其特殊的性质,重金属的使用和排放受到了严格的监管和标准限制。
本文将就重金属的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读者对其有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重金属的标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工业生产和环境排放。
在工业生产中,重金属的使用受到了严格的限制,必须符合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标准和规定。
这些标准通常包括重金属的含量限制、生产工艺要求、废水处理等方面的规定。
通过严格的标准,可以有效地减少重金属对工人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其次,在环境排放方面,重金属的排放也受到了严格的限制。
各国和地区都有相关的环境排放标准,对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这些标准旨在保护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减少重金属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和污染。
重金属的标准制定过程通常经历了科学研究、立法和实施三个阶段。
首先,科学研究阶段是制定重金属标准的基础,通过对重金属的毒性、生物累积性、迁移转化规律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为后续的标准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立法阶段是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法律法规,通过立法的方式对重金属的使用和排放进行明确的规定。
最后,实施阶段是通过监督检查和处罚奖励等手段,确保重金属标准的有效实施和执行。
在实际应用中,重金属的标准对于企业和个人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企业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标准,加强生产过程中的重金属污染防治措施,减少排放量,保护环境和员工健康。
而个人也应该关注重金属标准的执行情况,避免接触和摄入过量的重金属,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总之,重金属的标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手段,它对于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制定和执行严格的标准,可以有效地减少重金属对环境和健康造成的危害,促进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福祉。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重金属的标准,引起大家对环境保护和健康安全的重视。
重金属的概念
什么是重金属?(也有两个说法)这里为您提供两种解释都比较有道理第一种说法:重金属指比重大于4或5的金属,一般指密度大于4.5克每立方厘米的金属, 约有45种,如铜、铅、锌、铁、钴、镍、锰、镉、汞、钨、钼、金、银等。
尽管锰、铜、锌等重金属是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微量元素,但是大部分重金属如汞、铅、镉等并非生命活动所必须,而且所有重金属超过一定浓度都对人体有毒。
如汞中毒的临床表现有,全身症状为头痛、头昏、乏力、发热。
口腔及消化道症状表现为齿龈红肿酸痛、糜烂出血、牙齿松动、龈槽溢脓,口腔有臭味,并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腹泻。
皮肤接触可出现红色斑丘疹,以四肢及头面部分布较多。
少数患者可有肾损害,个别严重者可有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绀紫等急性间质性肺炎的表现。
重金属中毒会使体内的蛋白质凝固,这个你可以从高三的化学书看到,如果轻微中毒,就大量喝牛奶,牛奶中的蛋白质会和重金属反应,这样不会损伤到你自身的身体机能,喝了以后马上就医第二种说法:对什么是重金属,目前尚没有严格的统一定义,在环境污染方面所说的重金属主要是指汞(水银)、镉、铅、铬以及类金属砷等生物毒性显著的重元素。
重金属不能被生物降解,相反却能在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下,成千百倍地富集,最后进入人体。
重金属在人体内能和蛋白质及酶等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使它们失去活性,也可能在人体的某些器官中累积,造成慢性中毒。
重金属元素由于某些原因未经处理就被排入河流、湖泊或海洋,或者进入了土壤中,使得这些河流、湖泊、海洋和土壤受到污染,它们不能被生物降解。
鱼类或贝类如果积累重金属而为人类所食,或者重金属被稻谷、小麦等农作物所吸收被人类食用,重金属就会进入人体使人产生重金属中毒,轻则发生怪病(水俣病、骨痛病等),重者就会死亡。
所以我们不要过量地进食海产,每次进食前一定要把海产彻底煮熟,以免吃入细菌。
波尔多液是一种保护性的杀菌剂。
有效成分为碱式硫酸铜,可有效地阻止孢子发芽,防止病菌侵染,并能促使叶色浓绿、生长健壮,提高树体抗病能力。
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和危害
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和危害一、导言重金属污染是当代社会面临的严峻环境问题之一。
本文将介绍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和危害,并提供解决方法以减轻其影响。
二、来源1. 工业排放:重金属作为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料,其使用和排放成为主要来源之一。
2. 农药和化肥: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农药和化肥中常含有重金属,如汞、铅等。
3. 饮用水和食品:地下水和一些农作物往往受到工业废水和农药的污染,导致饮用水和食品中重金属的含量超标。
4. 垃圾焚烧和废弃物填埋: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当废弃物进入垃圾填埋场或焚烧时,重金属会渗漏出来。
三、危害1. 生态环境破坏:重金属从工业废水中进入土壤和水体,造成植物和动物的中毒,破坏生态平衡。
2. 人体健康问题:长期接触重金属会引发多种疾病,如铅中毒、汞中毒等。
严重的情况可能导致癌症、神经系统损害等。
3. 水质问题:重金属的排放会使水质变差,威胁到饮用水安全,导致水源地污染。
四、减轻重金属污染的方法1. 排放控制:加强工业企业的污染治理,强化大气、水体和土壤的重金属排放控制。
2. 替代和减量:推广使用无重金属或含量较低的替代品,如无重金属电池代替传统电池。
3. 循环利用:加强废弃物的回收和资源再利用,减少重金属在填埋场和焚烧过程中的排放。
4. 科学农业: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减少其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
五、结论重金属污染的来源主要包括工业排放、农药和化肥、饮用水和食品以及垃圾处理等。
其主要危害包括生态环境破坏、人体健康问题和水质问题。
为减轻重金属污染的影响,我们应采取排放控制、替代和减量、循环利用以及科学农业等措施。
六、参考文献[1] Smolders E, Oorts K. Assessment of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metal contaminated sedimen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13, 182: 408-420.[2] Fenghua W, Naiqiang Y, Xie Y, et al. Influence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plant metal uptake and transport. Environmental Reviews, 2017, 25(2): 180-193.。
重金属检测的国家标准
重金属检测的国家标准重金属是指相对密度大于5的金属元素,包括铅、汞、镉、铬等,它们在环境中的积累会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危害。
为了保障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关的重金属检测标准,以监控和控制重金属的排放和使用。
在中国,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重金属限量》(GB 2762-2017)对食品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了规定,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则对大气中的重金属进行了监测和评估。
首先,重金属检测的国家标准主要是为了保障公众健康。
食品中的重金属超标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例如铅中毒、镉中毒等。
因此,制定了食品中重金属的限量标准,对食品生产企业进行严格的监测和控制,确保食品安全。
而大气中的重金属超标也会导致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因此需要对大气中的重金属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采取措施减少排放。
其次,重金属检测的国家标准还是为了促进产业升级和环境保护。
通过对重金属的监测和控制,可以促使企业加强生产工艺和设备的改进,减少重金属的排放。
同时,也可以推动企业加大环保投入,提高环保设施的运行效率,降低环境风险。
这有利于促进产业升级,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此外,重金属检测的国家标准还对重金属检测方法和技术进行了规范。
对于食品中的重金属检测,标准规定了采样方法、样品处理、仪器设备、分析方法等内容,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对于大气中的重金属监测,标准规定了监测点位、监测频次、监测方法等内容,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科学性。
这为重金属检测提供了技术支撑和方法指导,保障了重金属检测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总的来说,重金属检测的国家标准是为了保障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促进产业升级和环境保护,规范重金属检测方法和技术。
通过严格执行这些标准,可以有效地控制重金属的排放和使用,减少重金属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危害,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因此,各相关部门和企业应当认真遵守和执行这些标准,共同维护公众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安全。
重金属的标准
重金属的标准
重金属是指相对密度大于5的金属元素,它们在自然界中存在丰富,具有较高的电导率和热导率,因此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然而,由于重金属具有较高的毒性和生物积累性,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因此对重金属的标准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重金属的标准应包括对重金属的排放标准。
工业生产中排放的重金属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排放标准,限制重金属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和总量,保护环境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
其次,重金属的标准应包括对重金属在土壤和水体中的质量标准。
土壤和水体是重金属的重要扩散媒介,重金属污染对土壤和水体的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需要对土壤和水体中重金属的含量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保护土壤和水体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此外,重金属的标准还应包括对重金属在食品和饮用水中的安全标准。
重金属污染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因此需要对食品和饮用水中重金属的安全含量制定相应的标
准,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最后,重金属的标准还应包括对重金属在工作场所和生产过程
中的职业接触限值。
工业生产中的工人可能会接触到重金属,长期
接触重金属会对工人的健康造成危害,因此需要对工作场所和生产
过程中重金属的职业接触限值制定相应的标准,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和权益。
综上所述,重金属的标准应包括排放标准、土壤和水体质量标准、食品和饮用水安全标准以及职业接触限值,这些标准的制定和
执行对于保护环境、维护人体健康、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加强对重金属标准的研究和制定,提高重金属管理的科学
性和有效性,共同保护我们的家园和健康。
重金属分类标准
重金属分类标准
重金属是指相对密度大于5的金属元素,由于其毒性和生态危害性,对其进行分类十分重要。
根据重金属对环境和生命的危害程度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四类:第一类:高毒性重金属,包括铅、汞、镉等,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危害非常大,应当严格控制其使用和排放。
第二类:中等毒性重金属,包括铬、钴、锰等,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危害较大,需要进行监测和控制。
第三类:低毒性重金属,包括铜、锌、铁等,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危害相对较小,但在大量积累下也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第四类:微量重金属,包括钼、钒、锑等,虽然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危害极小,但也需要进行监测和控制。
以上分类标准主要针对重金属的毒性和生态危害性,以便进行相应的污染物排放控制和环保监测工作。
- 1 -。
重金属的概念及种类
重金属的概念及种类
重金属是指密度大于5克/厘米³的金属元素,通常具有较高的
原子量和原子序数。
这些金属通常具有较高的毒性,并且对环境和
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重金属在工业生产、采矿和废物处理中被
广泛使用,因此对于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常见的重金属包括铅、汞、镉、铬、镍和铜等。
这些金属在自
然界中存在,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它们在环境中的浓度不断增加。
例如,工业废水和废气中的重金属排放、农业化肥和杀虫剂的
使用,以及废弃电子产品和废旧电池的处理都是重金属污染的重要
来源。
重金属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土壤污染、水体污染和大气污染。
当重金属进入土壤和水体后,会长期积累并进入食物链,最终对生
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例如,铅中毒会导致神经系统和肾脏
损伤,汞中毒会影响人体的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镉中毒会导致骨
骼疾病和肾脏损害。
为了减少重金属污染的影响,需要加强对重金属排放的监管和
管理。
工业企业应当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减少重金属排放。
此外,对于废弃电子产品和废旧电池等含重金属的废物,应采取合适的处理方式,以防止重金属进入环境。
总之,重金属污染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威胁。
只有通过加强监管和管理,减少重金属排放,才能有效减少重金属污染的影响,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对重金属的认识
对重金属的认识在生活中种重金属有正反面两种作用,有必不可少的作用,也有危害重重的作用。
咱们一起简单了解一下吧!1、什么是重金属重金属指比重大于5的(一般指密度大于4.5g/cm3的金属),而原子量大于55的金属。
如铁的原子量为56,大于55,故也是重金属。
重金属约有45种,一般都是属于过渡元素。
如铜、铅、锌、铁、钴、镍、锰、镉、汞、钨、钼、金、银等。
尽管锰、铜、锌等重金属是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微量元素,但是大部分重金属如汞、铅、镉等并非生命活动所必须,而且所有重金属超过一定浓度都对人体有毒。
从环境污染方面所说的重金属是指:汞、镉、铅、铬(六价)以及类金属砷等生物毒性显著的重金属。
对人体毒害最大的有5种:铅、汞、铬(六价)、镉、砷。
这些重金属在水中不能被分解,人饮用后毒性放大,与水中的其他毒素结合生成毒性更大的有机物。
重金属中任何一种都能引起人的头痛、头晕、失眠、健忘、神精错乱、关节疼痛、结石、癌症(如肝癌、胃癌、肠癌、膀胱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及乌脚病和畸形儿)等;尤其对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的细胞、脏器、皮肤、骨骼、神精破坏及为严重。
2、重金属对人体的危害2.1铅的危害一般认为血铅的相对安全标准不应超过10~14微克/升;长期接触铅化合物或吸入金属铅尘埃,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铅中毒”病症(血清中铅浓度大于40微克/升);人体吸入过多会危害人的神经系统、心脏和呼吸系统,导致不同程度的铅中毒;人体中铅能与多种酶结合从而干扰有机体多方面的生理活动,导致对全身器官产生危害;儿童发生铅中毒的机会远远超过成年人;临床特点为剧烈的腹绞痛、贫血、中毒性肝病、中毒性肾病、多发性周围神经病。
表现为头晕全身无力、肌肉关节酸痛、不能进食、便秘或腹泻、肝脏肿大、肝区压痛、黄疸、血压升高。
医学检查:除铅中毒指标明显升高外,胆红质升高、ALT升高;尿中可见红细胞、白细胞,尿仆胆原阳性;血色素和红细胞均下降。
神经系统检查,可发现四肢末端呈手套袜子型感觉减退,肌肉萎缩及肌无力。
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在的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其中,环境污染和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困扰人们的大问题。
尤其是重金属污染,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非常严重。
本文将从重金属的危害、重金属污染的来源以及预防措施三个方面来详细阐述。
一、重金属污染的危害重金属是指密度大于5克/立方厘米的金属元素,具有较高的毒性和生物蓄积性。
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接触到的重金属有铅、汞、镉、铬等。
这些重金属不仅污染环境,而且进入人体后会对各个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1、神经系统重金属污染对神经系统的危害最为严重。
进入人体后,重金属会破坏神经细胞的结构,干扰神经冲动的传递,引起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出现头痛、头晕、昏迷等症状。
2、造血系统重金属污染还会对造血系统造成危害,导致红细胞减少,贫血等问题。
这些问题会导致人们精神不振,易疲劳,健康状况持续恶化。
3、免疫系统重金属污染还会对人体免疫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当铅、汞等重金属进入人体后,会破坏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影响细胞的分裂和增殖,造成免疫系统的失调。
严重时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细菌和病毒。
二、重金属污染的来源重金属污染,源源不断地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那么究竟哪些因素导致了重金属污染呢?1、工业废水和废气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和废气中,往往会含有大量的钢铁、电子、化工等行业所使用的重金属元素。
这些重金属进入水和气体,经过排放后,就深入人们的生活环境,导致污染。
2、农药和化肥目前在农村地区,广泛使用的一些农药和化肥含有较多的重金属成分。
这些物质会在渗透到土壤和水源之后,逐渐污染着农作物和地下水。
3、人工制品如今,人们常常使用的一些人工制品,如矿物质奶粉、化妆品、矿泉水等,存在着重金属污染的风险。
因此,人们要尽量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品牌,减少重金属的摄入。
三、预防措施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
为了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我们应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增强环境意识作为每一个公民,我们都应该自觉地保护环境,减少污染。
重金属污染及其防治措施
通过与国际组织和先进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引进 先进的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和经验。
3
培养专业人才
加大对重金属污染防治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 ,为科技创新提供人才保障。
THANK YOU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重金属污染会导致资源损失、生产能力下降、产品质量下降等问题,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02
土壤重金属污染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定义及来源
定义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超过了安全阈值,对土壤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现象。
来源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主要包括工业排放、农业投入品、汽车尾气和大气沉降等。其中,工业排放包括采矿、冶 炼、化工等活动的废水、废气排放;农业投入品包括农药、化肥和农用薄膜等;汽车尾气主要是指汽车排放的含 重金属的废气;大气沉降主要是指大气中的重金属元素因物理化学作用而沉积到土壤中。
来源
大气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农业活动 和自然因素等。
大气重金属污染的危害
01
02
03
生态系统
大气重金属污染会对生态 系统造成严重影响,如植 物生长受阻、水质恶化、 土壤污染等。
人类健康
大气重金属污染会对人类 健康造成威胁,如呼吸系 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 癌症等。
经济发展
大气重金属污染会阻碍经 济发展,如农业生产受阻 、工业生产效率下降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来源
水体重金属污染的来源主要包括采矿、冶炼、化工、农药等工业废水排放,以 及水土流失导致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通过地表径流、地下渗漏等方式进入水体 。
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危害
生态危害
水体重金属污染会对水生生物产生毒 害作用,影响其生长、繁殖和生存, 甚至可能导致生物群落的改变和生态 平衡的破坏。
重金属名词解释
重金属名词解释重金属是指相对密度大于等于5的金属元素。
由于其原子质量较大,原子半径较小,因此具有较大的原子序数和电荷数。
重金属具有许多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使其在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中具有一定的危害性。
重金属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包括铅、汞、镉、铬、镍、锌、铜等。
它们常常以离子的形式存在于水体、土壤、空气和生物体中。
重金属可以通过自然界的地壳运动、火山喷发和人类活动如矿山开采、工业生产、废物排放等进入环境中。
重金属对环境和生物体的危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生物毒性:重金属可以通过氧化还原反应、配位反应和竞争结合等方式对生物体产生毒性作用。
它们可以影响酶的活性和抑制基因表达,导致生物体生理功能异常、免疫系统紊乱、发育异常等。
2. 累积性:重金属具有长期积累的特点,即它们可以在生物体内积累,造成慢性中毒。
特别是在食物链中,较低等级的生物会通过摄取或吸收重金属富集,然后被高等级的食物摄取,使重金属在生物体中逐级积累。
3. 持久性:重金属在环境中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不易被分解和降解。
因此,一旦进入水体、土壤或空气中,它们将长期存在,并对环境造成潜在的危害。
4. 光污染:一些重金属如铜、铅和铬可以吸收、散射和吸收可见光,导致环境光污染。
光污染会干扰夜间动物的行为和生理节律,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物种的繁殖。
为了减少重金属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监管和控制:严格监管和控制重金属污染的排放源,例如对工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处理要求。
2. 开展环境修复工作:对重金属污染严重的地区,进行环境修复工作,包括土壤修复、水体净化等。
3. 推广环境友好的生产技术:推广和应用低重金属含量的原材料和环境友好的生产技术,减少重金属污染的生成和释放。
4. 强化教育和宣传:加强对公众和相关行业的教育和宣传,提高对重金属污染和其危害的认识,促进大众参与环境保护。
总之,重金属作为一种常见的环境污染物,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一定的危害。
重金属
重金属原义是指比重大于5的金属,包括金、银、铜、铁、铅等,重金属在人体中累积达到一定程度,会造成慢性中毒。
密度在4.5g/cm3以上的金属,称作重金属。
原子序数从23(V)至92(U)的天然金属元素有60种,除其中的6种外,其余54种的相对密度都大于4.5g/cm3,因此从相对密度的意义上讲,这54种金属都是重金属。
但是,在进行元素分类时,其中有的属于稀土金属,有的划归了难熔金属。
最终在工业上真正划入重金属的为10种金属元素:铜、铅、锌、锡、镍、钴、锑、汞、镉和铋。
这10种重金属除了具有金属共性及密度大于5以外,并无其他特别的共性。
各种重金属各有各的性质。
重金属- 存在无论是空气、泥土,甚至食水都含有重金属,如引起衰老的自由基、对肌肤有伤害的微粒、空气中的尘埃、汽车排气等,甚至自来水都对肌肤带来重金属,甚至有些护肤品如润肤乳等的一些重金属原料如镉,也是其中之一。
重金属累积后对人体的危害相当大。
食入性中毒:急性期会有恶心、呕吐、腹痛、血便、休克、低血压、溶血、肝炎、黄疸、急性肾衰竭、昏迷、抽搐。
亚急性期会有周边神经炎、指甲上有Mee's line出现。
吸入性中毒:咳嗽、呼吸困难、胸痛、肺水肿、急性呼吸衰竭。
氢化砷中毒:在高浓度暴露后2-4时发作,引起大量溶血,会有腹痛、血尿及黄疸(triad)的典型症状,急性肾衰竭并不少见。
24小时尿液的砷含量大于100ug/l(吃海产也会上升),但是慢性中毒者血中浓度往往正常或稍微偏高。
急性中毒--支持性治疗及D-penicillamine, BAL,DMSA, DMPS等解毒剂。
DMSA可改善慢性中毒症状。
对什么是重金属尚无严格的定义,化学上跟据金属的密度把金属分成重金属和轻金属,常把密度大于4.5g/cm3的金属称为重金属。
如:金、银、铜、铅、锌、镍、钴、铬、汞、镉等大约45种。
从环境污染方面所说的重金属是指:汞、镉、铅、铬以及类金属砷等生物毒性显著的重金属。
重金属污染来源
重金属污染来源1. 引言重金属是指相对于其他金属而言具有较高的密度和原子量的金属元素。
虽然重金属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过度暴露于重金属污染物可能对生物和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
本文就重金属污染的来源进行探讨,并分析了其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2. 重金属污染的常见来源重金属污染是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常见的重金属污染来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工业排放工业活动是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许多行业如矿业、冶金、电子、化工等产业都使用了大量的重金属,随之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废渣中含有高浓度的重金属物质。
这些废料直接排放或未经处理后排放到环境中,对周围土壤、水体和大气造成严重污染。
2.2 农业活动农业活动也是重金属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
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肥料和农药中往往含有重金属成分。
长期的过度使用和不恰当的处理方式,导致重金属在土壤中积累。
同时,养殖业中喂养动物所使用的饲料中也可能含有重金属,动物粪便和农田的污水将重金属引入环境中。
2.3 废弃物处理废弃物处理也是重金属污染的来源之一。
当废弃物被垃圾填埋或焚烧时,其中含有的重金属物质可能会渗入土壤、水体和大气中。
此外,废弃电子产品的处理和回收也会导致重金属释放,造成环境的污染。
2.4 土壤和水体污染重金属在土壤和水体中的污染也是重要的来源。
这主要是由于工业、农业及废弃物处理等活动导致的。
重金属通过废水和废气排放进入水体,然后沉积在河床和湖泊中,对水生生物产生毒害。
同时,通过封闭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和废水排放,重金属进入土壤中,影响土壤生态系统的健康。
2.5 大气沉降大气中的颗粒物通过沉降也是重金属污染的来源之一。
工业废气和交通尾气中的重金属颗粒物随着风力或降雨沉降到地面,影响土壤和水体质量。
此外,燃煤和焚烧过程中产生的气溶胶也会引入大气中。
3. 重金属污染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3.1 人类健康风险重金属污染物如铅、汞和镉等对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威胁。
长期暴露于重金属会引发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肾脏疾病和癌症等疾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吸附法被认为是一种处理大规模低浓度重金属废水的理想方法,其中啤酒酵母可以 吸附多种重金属离子和放射性核素,且受水中的一些常见离子 K+、Na+、Ca2+、Mg2+及盐度 对其吸附的影响很小,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实用潜力的生物吸附剂。在酵母细胞外侧有 0.1~ 0.3 μm 的 3 层细胞壁,主要由葡聚糖、甘露聚糖与两者之间的蛋白质共同组成,为吸附金属 离子的主要部位。啤酒酵母的吸附机理受到自身生理结构和外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因此 变得相当复杂,目前还处于进一步探索和研究阶段。不过,根据酵母细胞吸附的位置,大致 可以归纳为 3 个吸附机理,即细胞外吸附机理、细胞表面吸附机理和细胞内吸附机理[5]。废 啤酒酵母为死菌体,比活菌体性能稳定,适应环境能力强。因此啤酒废酵母也可以归纳为这 三个吸附机理。
杨玉山[13]等在分析固定化啤酒酵母吸附对锶离子的作用过程中发现,Sr2+初始浓度在 0~150mg/L 内,利用Freundlich方程能较好地描述啤酒酵母对Sr2+的等温吸附过程,表明固 定化酵母菌对Sr2+的吸附以物理吸附为主,固定化酵母菌与Sr2+之间主要通过分子间引力产 生吸附。陈灿和王建龙[14,15]发现,在酵母吸附Zn2+、Pb2+、Ag+离子过程能够促进酵母释放 细胞自身的K+、Na+、Ca2+、Mg2+,以酵母吸附Ag+为例,5 min内上述四种阳离子释放量分 别达到了640~700 μmol/g、80~100 μmol/g、14~16μmol/g、4~25 μmol/g,说明离子交换 机制在酵母吸附重金属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代淑娟[16]等分析了水洗废啤酒酵母对镉的吸附 机理,其结果表明,废啤酒酵母经过水洗后菌体表面阳离子(K+、Na+、Ca2+等)离开菌体, 因此酵母表面荷电变负,增大了对Cd2+的吸附能力;在进行红外光谱分析后发现,~OH、S=O、 ~NH2等基团中N、O、S等提供的孤对电子与有空轨道的镉离子配位,改变了基团的极性, 进而证实吸附过程有静电吸附和化学络合作用存在。谢丹丹等[17]在扫描电镜下观察接触 PdCl2溶液前后的固定化酵母菌体时发现,啤酒酵母废菌体不仅能吸附Pd2+,还能将Pd2+还原 成Pd0,证明细胞表面对金属离子吸附过程中存在有氧化还原机理。Strandberg[18]等人对啤酒 酵母细胞吸附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细胞表面有厚约0.2 μm的铀沉淀,外形呈针状纤 维层,这种纤维层可以通过化学方法洗脱掉,进而证实了吸附过程中存在有无机微沉淀机理。
啤酒酵母属真菌,是一种单细胞微生物,细胞呈圆形或卵形,细胞大小为 (3μm~7μm)×(5μm~10μm);啤酒酵母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等构成。 酵母细胞壁含 β~葡聚糖 50%,甘露糖 20%,蛋白质 10%~15%,脂类 8%~9%,几丁质 10% 或更少。啤酒酵母细胞含水分 75%~85%,干物质占湿重的 15%~25%,细胞壁主要组成为葡 聚糖。啤酒酵母外侧有 0.11 mm 左右的 2 层细胞壁,内侧还有细胞荚膜,是金属离子主要积 累的场所,其主要官能团包括-OH、-SH、-NH、-OP、C=O、P=O、S=O 等,这些多糖中的 氮、羧基、硫醇、醇、磷酸及其衍生物等与金属离子通过静电吸附、离子交换、络合和氧化 还原等生物吸附机理,使溶液中的金属离子被吸附[4]。 1 啤酒废酵母的吸附作用机理
1.2 细胞表面吸附机理
啤酒酵母的细胞壁是金属离子积累的主要场所。从分子结构层面来看,当啤酒酵母暴露 在金属溶液中时,细胞壁是重金属离子遇到的第一层生物屏障,而细胞壁中含有许多能够与 之进行配位络合的官能团,这些官能团中的氮、羧基、硫醇、醇、磷酸及其衍生物等与金属 离子通过静电交感、离子交换、配位络合、氧化还原和无机微沉淀等生物吸附机理,使溶液 中的金属离子被吸附[10~12]。
预处理:在吸附之前,对啤酒废酵母进行预处理,增强啤酒酵母对重金属的吸附量。如 徐慧娟[24]等研究啤酒酵母吸附镉采用 0.5 mol/L NaOH 于 80 ℃水浴处理,结果表明:适当 时间的碱处理有助于酵母对 Cd2 +的吸附,处理时间 3~4 h 较好。其原因在于微生物细胞壁 上的胺、酰胺和羧基等表面基团依赖于介质的 pH 值而结合或解离质子,对啤酒酵母进行碱
1.3 细胞内吸附机理
啤酒酵母吸附重金属离子的机理与酵母形式有关,当酵母为活体细胞时,细胞体内某种 酶的活性与吸附紧密相关。Blackwell[19]等验证了啤酒酵母内积累的 Sr2+、Mn2+、Zn2+分别有 70%、90%、60%在液泡内,其余的少数存在于细胞质或细胞膜上。Volesky[20]等用活性啤酒 酵母吸附 Cd2+,结果表明,Cd2+结合为磷酸盐形式进行沉淀,在细胞内的液泡中发现大量的 镉酸盐沉淀物,而在酵母细胞壁上没有镉沉淀物,认为是细胞中磷酸酶将 Cd2+运输进入细 胞。 2 啤酒废酵母的处理手段
解吸:这是回收贵重金属的途径,啤酒酵母处理重金属污水后需要脱附再生才能再次投 入使用。去离子水、碱溶液、盐溶液、盐酸等都可以作为脱附剂。其中 HCl 是啤酒酵母的 主要脱附剂,它利用氢离子与吸附的重金属竞争吸附位点,从而把被吸附的重金属离子洗脱 下来,此外,Cl- 可与重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从而使重金属离开吸附剂上的官能团而与之 结合。张超[22]等研究不同解吸剂对菌体吸附的 Cr6+分别解吸表明:1.0 mol/L 盐酸的解吸效 果最佳,解吸率达 94.1%。谢丹丹[17]等研究不同解吸剂对已吸附 Pd2+的固定化菌体颗粒解吸 附,结果表明:浓度为 0.5 mol/L 盐酸解吸效果最好,洗脱率达 98.7%。 3 近年来啤酒废酵母吸附重金属的部分研究情况
As3+
1.96mg/g
[29]
1h
Pb2+起始浓度 100mg/L,菌体浓度 1.44g/L,pH=5,25℃,处理
Pb2+
51.35mg/g
[30]
180min
采用胱氨酸修饰,Hg2+浓度 60mg/L ,20℃,pH 为 0.83~3.29,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Hg2+
29.6mg/g
[31]
吸附 50min
Pd2+起始浓度 100mg/L,菌体浓度 1.8g/L,pH=3.5,30℃,振荡
处理能使其表面去质子化,减少重金属和质子之间的斥力[11]。另外,碱处理还能去除细胞 壁上的无定形多糖,改变葡聚糖的结构,从而允许更多的重金属吸附在其表面。
固定细胞:由于微生物细胞小、机械强度低,与水较难分离,易造成二次污染,采用细 胞固定包埋技术,一方面可控制生物颗粒大小,增强处理效果和稳定性;另一方面固液易于 分离。目前主要的固定化方法有海藻酸钠~明胶包埋法、海藻酸钠包埋法、聚乙烯醇(PVA)~ 海藻酸钠包埋法、海藻酸钠~明胶~PVA 包埋法。张帅等[23]研究固定化啤酒废酵母对 Cr(Ⅵ) 的吸附特性时,表明用 2%海藻酸钠与 1%明胶混合作为包埋剂固定啤酒废酵母其吸附效率 最高,达 93.24%。崔秀霞等[25]研究固定化啤酒废酵母对 Pb2+吸附性能的研究表明:海藻酸 钠+明胶包埋法固定化酵母菌体对溶液中铅离子的吸附效果明显高于其他包埋剂制备的固定 化酵母小球,吸附率达 91.22%。
我国啤酒工业发展迅速,至 2013 年,我国已连续 13 年成为世界啤酒产量最大的国家。 截止 2013 年 1~10 月,中国啤酒行业累计产量 4469.23 万 kL。啤酒废弃酵母量也相当的大, 共计约 90 万 t,其排放量约为啤酒产量的 2%[1]。国内对啤酒废酵母大多在食品、医药和饲 料工业中广泛研究应用。但有研究表明,废弃啤酒酵母在对处理含重金属废水方面有很好的 效果[2,3]。利用啤酒废酵母吸附废水重金属离子,不仅可以提高啤酒工业中废酵母的利用价 值,而且对节约废水处理成本、回收重金属离子以及最终达到治理废水目的都有着重要的意 义。
啤酒废弃酵母可以富集大多数有毒重金属以及贵重金属。表 1 列出了啤酒废酵母对不同 金属离子的生物吸附性能。
表 1 啤酒废酵母对金属离子的吸附策略及吸附能力
金属
策略
吸附效果
引用出处
固定化酵母的最佳吸附条件为:Cu2+起始浓度 100mg/L,酵母浓 吸 附 量 为
Cu2+
[26]
度 5g/L,pH=4,25℃,吸附 24h
Ni2+起始浓度 0.4mg/mL,酵母添加量为 18~20g/L ,pH=6,35℃,
Ni2+
77.85%
[33]
吸附 150min
4 结论 啤酒废酵母作为一种低成本的生物吸附剂去除废水中有毒重金属和回收贵金属,具有高
效、经济、简便的优点,可以实现废物的综合利用。除此之外,近年来已有废弃啤酒酵母吸 附染料废水、难降解有机废水等方面的研究,均取得不错的效果。然而,值得关注的是,目 前国内啤酒废酵母对重金属的生物吸附应用还未能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大规模的推广。针对这 一问题,作者认为主要有两点需要做:强化重金属离子在酵母上的吸附过程的热力学及动力 学的研究;加强对如何改善吸附工艺、降低处理成本(改善固定化技术等)的探讨。啤酒废弃 酵母在废水治理上的有效利用,对我国啤酒工业的健康发展、减少环境污染、走循环经济发 展之路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