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0)

各设区市、县(市、区)文体旅(教体局)、发展改革委: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9〕43号)精神,省体育局会同省发展改革委制定《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江苏省体育局江苏省发展改革委

2020年4月17日

附件

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9〕43号),更好发挥体育产业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的重要作用,结合我省实际,现就推动江苏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制定如下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大力实施健康中国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深化体育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集聚要素资源,创新发展模式,优化市场环境,激发消费潜力,努力推动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让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提供有力支撑。

二、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

(一)加强体育赛事管理服务。落实体育赛事审批制度改革要求,优化确需保留的安全许可及道路、空域、水域、无线电使用等行政审批流程,建立跨部门的体育赛事活动综合服务机制或例会制度。研究建立体育赛事运营组织机构等级评定机制及赛事综合评估体系。制定体育竞赛表演活动办赛指南和服务规范,完善体育竞赛表演综合信息平台。按照国家分类制定允许开展的体育赛事活动目录、申请条件和程序,推动公共资源向体育赛事活动开放,促进自行车、运动船艇、滑雪板等体育器材装备的公路、铁路、水运、民航便利化运输。落实全国体育场馆安保等级评价制度和标准。(省体育局、省公安厅、省自然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民航江苏监管局)

(二)深化场馆运营管理改革。继续推进体育场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改革试点,推动公共体育场馆改造功能、改革机制,鼓励支持职业体育俱乐部主场场馆改革。大力引进和培育专业体育场馆运营企业和机构,积极推动体育场馆品牌和管理模式输出。政府投资新建体

育场馆,不宜单独设立事业单位管理,应委托第三方企业运营。(省体育局、省发展改革委)

(三)推动体育社会组织发展。推动实现省属体育社团与行政机关脱钩,引导体育社会组织通过公开竞争方式,积极承办体育行政部门主办的体育赛事活动、培训、国民体质检测与健身指导等项目。鼓励各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加大对体育社会组织改革与发展的扶持。体育社会组织符合直接登记条件的,可直接向民政部门依法办理登记。(省体育局、省民政厅)

(四)引导职业体育改革发展。规范专业体育资源参与职业体育发展,支持职业体育俱乐部做大做强,加快俱乐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挖掘体育明星市场价值,完善职业体育赛事运作、场馆运营、门票销售、电视转播、无形资产开发及纪念品特许经营等一体化运作与服务。(省体育局、省发展改革委)

三、着力提升体育产业发展质效

(五)培育壮大体育服务业。加快体育服务业内容、业态和商业模式创新,培育一批优质健身俱乐部和高端体育服务品牌,扶持体育培训、策划、咨询、经纪、营销等领域发展。加强户外运动产业统筹规划和项目布局,发展水上、山地户外、冰雪、航空、马拉松、自行车、击剑、武术等引领性强的运动项目产业,打造运动项目产业集群。实施《推动江苏体育竞赛表演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打造一批高水平体育赛事品牌和专业体育赛事运营企业,加快构建赛事策划、运营、服务、营销、推广全产业链。到2022年,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体育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0%以上。(省体育局、省发展改革委、省公安厅、省自然资源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省文化和旅游厅、民航江苏监管局)

(六)推动体育用品制造业升级。加大体育用品制造业科技创新力度,大力开发科技含量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推动智能制造、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体育制造领域应用,支持可穿戴运动设备、智能运动装备、冰雪装备器材、家庭小型健身器材的研发与制造。强化产业链龙头企业引领作用,促进体育用品制造企业从生产制造环节向研发设计、营销推广、运营服务等上下游领域延伸。(省体育局、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七)增强体育市场主体竞争力。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着力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和品牌影响力突出的领军体育企业,支持省市体育产业集团做大做强,支持打造“独角兽”体育企业和体育类上市公司,鼓励符合条件的体育企业申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加强体育产业创新载体、特色基地、园区建设,支持成立各类体育产业孵化平台,打造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体育品牌。(省体育局、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商务厅、省体育产业集团)

四、持续释放体育消费动能

(八)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大力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宣传科学健身知识和方法,积极推广健康生活方式。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运动水平等级评定制度,加强青少年、妇女、老年人、农民、职业人群、残疾人等群体的体质健康运动干预。推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推动每名青少年学生熟练掌握1项以上运动技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达

93%以上。进一步完善教育、体育、卫健等部门联席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丰富节假日体育赛事供给,打造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江苏品牌,举办全省业余体育俱乐部联赛。(省体育局、省教育厅、省卫生健康委、省体育产业集团)

(九)促进体育消费水平提升。鼓励各地采取灵活多样的市场化手段促进体育消费,培育体育网络消费、定制消费、体验消费、智能消费、时尚消费等新热点。发展山地户外、自行车、马拉松、电子竞技等大众参与度高的时尚运动项目赛事。支持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和体育运动项目经营单位延长开放时间,提供多样化健身产品和培训服务。鼓励体育、购物、文娱、餐饮、观光等业态融合发展,打造一批夜间特色体育消费项目。进一步改革体育消费券发放方式,加强申领人资格审核、发放进度与资金监管,提高体育消费券发放效益。(省体育局、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文化和旅游厅)

(十)优化体育消费市场环境。完善体育市场监督管理体制,严格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审批和管理。落实体育市场黑名单制度,建立健全信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大失信联合惩戒力度。加大对体育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完善体育无形资产评估标准和制度,推进体育标准化建设。(省体育局、省发展改革委、省市场监管局)

五、不断深化体育产业融合互动发展

(十一)促进体医融合发展。建立健全体医融合发展部门协调机制,制定贯彻国家有关体医融合健康促进政策。完善国民体质监测体系,引导体检机构和国民体质检测机构融合发展。支持运动康复医院、健康促进服务中心建设,鼓励大型综合医院增设运动康复科室。创新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方式,引导各地探索体育与健康融合发展模式,支持南京市溧水区建设“健康江苏”实践示范区。(省体育局、省卫生健康委)

(十二)促进体教融合发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利用优质体育资源开展中小学、幼儿园体育服务,鼓励体育教练员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进中小学、幼儿园开展体育服务。大力发展青少年阳光体育和校园足球活动,提升中小学和幼儿园体育教师专项技能。在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大力推广幼儿足球、小篮球、趣味田径、快乐体操、游泳等项目,遴选一批省级体育特色学校(园)。通过省队校办等方式,加强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拓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渠道。共同打造江苏省大学生校园马拉松联赛,鼓励发展校际体育赛事,进一步探索商业化运营模式。(省体育局、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十三)促进体旅融合发展。实施体育旅游发展行动计划,加快培育一批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示范项目、精品线路和赛事。结合全域旅游示范区、旅游度假区(景区)、旅游小镇等建设,拓展特色体育项目和主题赛事活动。推动登山、自行车、徒步、越野跑、定向拓展等体育运动项目,融入乡村旅游、森林旅游发展。定期推介发布“江苏时尚体育好去处”。(省体育局、省发展改革委、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林业局)

六、高水平打造体育产业载体平台

(十四)培育多元载体。鼓励各地因地制宜、错位发展,打造一批特色体育城市。加强各类平台载体的标准引领和动态管理,到2022年,建设100个以上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示范单位和示范项目,认定60个体育服务综合体,培育一批体育产业特色鲜明、生产生活生态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