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城区间过铁路专项监测方案word参考模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杭州地铁1号线
秋涛路站至城站站区间隧道(3号盾构)工程
秋涛路站至城站站区间
穿越城站铁路专项监测方案
苏州工业园区同济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2010年11月
目录
第一章监测方案总说明--------------------------------------------------------------------------------------------- 1 1.1 本监测方案编制的技术依据 -------------------------------------------------------------------------------------1 1.2 工程施工概况--------------------------------------------------------------------------------------------------------1第二章监测内容和范围 ---------------------------------------------------------------------------------------------- 1第三章盾构通过铁路轨道监测 ------------------------------------------------------------------------------------- 4 3.1 盾构通过铁路监测 ---------------------------------------------------------------------------------------------------4 3.2 盾构通过火车站出站通道以及候车室的监测-----------------------------------------------------------------4 3.3现场巡查制度 ----------------------------------------------------------------------------------------------------------5第四章监测相关技术要求 ------------------------------------------------------------------------------------------- 6 4.1 监测精度要求--------------------------------------------------------------------------------------------------------6 4.2 监测频率与进度计划 ----------------------------------------------------------------------------------------------6 4.3 监测变形控制标准--------------------------------------------------------------------------------------------------6
4.3.1 变形控制标准确定的原则-----------------------------------------------------------------------------------6
4.3.2 预警值的确定 --------------------------------------------------------------------------------------------------7第五章监测资料整理分析 ------------------------------------------------------------------------------------------- 7
5.1 监测资料的提交-----------------------------------------------------------------------------------------------------7 5.2 监测资料的分析处理 ----------------------------------------------------------------------------------------------8第六章仪器设备、人员组织 ---------------------------------------------------------------------------------------- 8
6.1 仪器设备投入--------------------------------------------------------------------------------------------------------8 6.2 人员组织安排--------------------------------------------------------------------------------------------------------8第七章应急处理及质量保证措施 ---------------------------------------------------------------------------------- 9
7.1 紧急情况应急处理--------------------------------------------------------------------------------------------------9 7.2 专项措施 --------------------------------------------------------------------------------------------------------------9 7.3 监测质量管理------------------------------------------------------------------------------------------------------ 10 7.4 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10
第一章监测方案总说明
1.1 本监测方案编制的技术依据
1)业主提供的杭州地铁秋涛路站~城站站区间线路纵断面图;
2)施工组织设计及业主提供的有关监控量测相关文件;
3)《工程测量规范》(国家标准)(GB50026-2007);
4)《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 12897-2006);
5)《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
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7)《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8);
8)《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9)《盾构法隧道施工与验收规范》 GB50446-2008
10)《关于印发杭州地铁工程监测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杭州地铁工程[2009]31号);
11)国家、地方、行业的有关技术规范及相应的法律、法规。
1.2 工程施工概况
杭州地铁1号线秋涛路站~城站站(桩号K9+922.311~K11+042.894)区间线路沿规划的东城路向西北走行,穿越大片街坊、贴沙河、铁路、杭州火车站至城站站,线路穿越高架候车室、铁道综合大楼,从其桩基间预留的轨道交通走廊穿越,工程环境复杂。
第二章监测内容和范围
施工监测的目的在于掌握隧道施工过程中铁路设施的变形情况及其规律性,及时分析、处理监测所反馈的信息,并根据监测信息指导施工,调整掘进参数,确保整个工程安全顺利地进行。
监测内容为铁路路基沉降
监测范围:
隧道轴线两侧各20米
以下是贴沙河至城站区间下穿情况一览表:
第三章盾构通过铁路轨道监测
3.1 盾构通过铁路监测
盾构通过铁路轨道,将根据有关部门意见进行特别监测。
本单位组织技术人员对铁路段落的监测方案的确定进行了多次研究讨论。
该铁路是重要的 I 级繁忙铁路运输干线,每天通过和到发列车达134列,因此在过铁路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线路路基沉降,铁路正常运营和通过列车的行车安全。
而掌握过铁路施工对线路影响最直接的手段是对线路路基和两侧电线支柱的沉降变形进行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可及时调整施工进度和推进参数。
为此,在隧道掘进施工过程中,在线路股道中间布置了轨道沉降测点。
随隧道开挖进程对地表线路沉降进行跟踪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实时调整推进参数。
根据线路股道和隧道位置,每股道布置 13 个测点,布点间距约5米,其中测点编号说明如下:GD201~GD213 表示第2股道由上海至杭州方向的股道沉降测点编号,其中“G D”表示股道,后面第 1 位数字表示第2股道,再后面的两位数字表示该点在本股道的编号,其他股道依次类推,预计共布设约180个沉降点。
3.2 盾构通过火车站出站通道以及候车室的监测
对于盾构下穿火车出站通道时,需加强测,由于出站通道时刻处于营运状态,人流较大,在监测时,我们将为此建立独立的监测体系,既在地道内,离盾构施工较远地方布设两控制点,专门作为监测地道之用,以减少倒站次数,提高监测效率,地道的布点将沿隧道轴线布设地表点,地道均属于钢筋混凝土浇注而成,厚度之大,开孔显然不可行,我们将直接用钢钉打入地表用油漆做好标记。
布点间距按5米一点,当侧穿地道时,在隧道轴线与地道侧墙交汇处加密监测点。
候车室的监测将在室外各墙角或柱子上布设沉降监测点,监测时将和地面监测点同时采集数据。
3.3现场巡查制度
本区间的现场监测应采用仪器监测与巡视检查相结合方法。
整个施工工期内,每天将安排专人进行巡视检查,并对每项巡检内容进行记录。
巡视检查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铁路轨道、路基有无明显下沉出现;
2、隧道上方道路路面有无裂缝、沉陷;
3、基准点、测点完好状况;
4、有无影响观测工作的障碍物。
巡视表格如下:
第四章监测相关技术要求
4.1 监测精度要求
1、各项沉降观测按国家二等水准要求进行,各项技术指标如下:
2、在测量过程中固定观测人员和仪器,测量成果必须严密平差。
4.2 监测频率与进度计划
根据施工进度同步实施跟踪监测。
为确保施工安全,监测点的布设立足于随时可获得全面信息,监测频率必须据监控量测项目内容和施工需要进行调整。
在推进面前3天连续2次观测取均值作为初始值;正常掘进情况下,切口前方20环至后方30环范围,每天监测2次;建筑物将按照每天4次监测。
推进面后30环~100环内新完成区段,每周监测1次;推进面后100环~200环内区段,每月监测1次;沉降速率小于0.01~0.04mm/d,视为稳定,可停测,否则继续月测直至稳定。
对数据达到和超过报警值时,应适当增加监测频率。
4.3 监测变形控制标准
4.3.1 变形控制标准确定的原则
满足设计计算的要求,不能超出设计值。
满足测试对象的安全要求。
对于相同的测试对象,应针对不同环境不同的施工因素而确定。
满足各保护对象主管部门提出的要求。
满足现行相应规范、规程要求。
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人力财力投入。
4.3.2 预警值的确定
按地铁施工测量监测等相关规定和经验,正常段落各项监测变形控制建议值如下:铁路线路每小时隆起量≤2mm;每小时沉降量≤4mm
每昼夜累计隆起量≤4mm;每昼夜累计沉降量≤10mm
两轨顶水平高差≤2mm;半年内最终线路的累计隆起量≤10mm;累计沉降≤40mm 各监测项目的控制标准设置相应的预警值,按控制标准值的2/3执行。
当监测值接近报警值时提前引起有关单位注意,当监测值达到报警值时即时报警。
第五章监测资料整理分析
5.1 监测资料的提交
监测工作提交的成果,一般包括日常监测报表、阶段监测报告和监测总结报告三种形式。
监测负责人对监测数据及时进行整理分析,形成报表提交向工程部签收。
(1)测量及监测结果在测量工作结束后当天及时提交;并监测报告均用正式的记录表格,出现险情时,初速报当场提供监测数据,并每天汇总提交正式报表;
(2)报表要对应工况,工况要说明施工时间、进度及相应施工参数。
这样有利于对监测报表进行综合分析,提高报表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3)对监测项目应有正常或异常的判断性结论;
(4)对达到或超过监测报警值的监测点应有报警标示,并有原因分析及建议;
(5)对巡视检查发现的异常情况应有详细描述,危险情况应有报警标示,并有原因分析及建议;
(6)每一施工阶段结束后一周内提交有数据、有分析、有结论(沉降变化曲线)的阶段小结;其中阶段性小结包括下列内容:
①该监测期相应的工程、气象及周边环境概况;
②该监测期的监测项目及测点的布置图;
③各项监测数据的整理、统计及监测成果的过程曲线;
④各监测项目监测值的变化分析、评价及发展预测;
⑤相关的设计和施工建议。
⑥阶段性监测报告应标明工程名称、监测单位、该阶段的起止日期、报告编号,并应有监测单位章及项目负责人、审核人、审批人签字。
(7)全部工程结束后一个月,提交监测总结报告。
5.2 监测资料的分析处理
取得监测数据后,要及时进行整理,分施工阶段必要时绘制位移随时间或空间的变化曲线图,实施时,多采用位移—空间曲线,即监测结果随工作面与洞室跨度比值的关系散点图。
在取得足够的数据后,还应根据散点图的数据分布状况,选择合适的函数,对监测结果进行回归分析,以预测该测点可能出现的最终位移值。
全部监测数据均由计算机管理。
监测日常报表文件及时提交后,由工程部对监测资料要及时进行评判,并将评判结果向项目总工程师汇报,同时向业主驻地工程师通报,将监测数据上传远程监控系统实现共享。
若遇监测值达到预警值或危险值时,项目总工程师要立即汇同监测人员、项目经理、驻地工程师等有关人分析原因,制定对策措施,以保证施工安全。
工程部对监测的解析结果进行理论分析:根据监测数据分析结果,确认、评价施工方法对构造物的影响,以确保安全;根据监测数据分析结果,确认、评价地下水位变化对结构的影响;根据监测数据分析结果,确认、评价施工方法的合理性,指导下一步施工。
第六章仪器设备、人员组织
6.1 仪器设备投入
(1) DINI 12精密电子水准仪配相应铟瓦条码标尺:1台套
(2)光学水准仪及相应铟钢尺:1台套
(3)先进办公电脑1台及打印设备:1套
6.2 人员组织安排
施工组织是决定本次监测质量的关键,成立本项目专门监测项目部,确保工程顺利展开,项目管理网络图如下。
第七章应急处理及质量保证措施
7.1 紧急情况应急处理
工程出现紧急情况或监测数据超过预警值时,应采取如下的应急预案措施,配合相关部门实施工程应急预案:
(1)立即按照相关程序向本公司主管部门和地铁公司质安部及工程部报告现场情况;
(2)组建应急监测工作小组;
(3)增加监测人员和监测仪器设备;
(4)增加监测对象或项目、监测点和监测频率;
(5)做好与紧急情况或监测数据超过预警值时工程场地现状的各种文字、影像记录;
(6)协助相关部门处置紧急情况,并对工程应急处置工作提出建议。
7.2 专项措施
(1)穿越时,加大监测频率,每天监测六次,以至实时跟踪监测。
(4)监测后,及时将监测信息反馈给工程部,以便根据监测信息优化技术参数。
(5)若监测结果达到警戒值时,立即实施应急措施。
详见《秋涛路站~城站站区间盾构下穿房屋专项应急预案》
7.3 监测质量管理
监测是施工的眼睛,监测工作为信息化施工提供准确的数据。
为保证真实、及时、准确地做好监测数据预报工作,监测人员首先要对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主动、积极有的放失地做好工作。
我公司要求项目部的人员做到如下要求:(1)要了解工地周围环境和地质地层情况;
(2)要了解监测内容的预计变化值及变化规律;
(3)要结合现场工况来分析监测数据,一旦数据变化异常时,能及时提出问题;
(4)对采集到的各类监测数据要结合工况进行计算机处理,对变化较大的数据要进行复核;
(5)速率变化是监测的重要信息,是监测单位提供报警的重要依据。
严格控制速率,首先要掌握速率变化的规律和不同施工阶段、施工区域的速率变化安全值,做到心中有数;
(6)当数据变化超常规时,不管是否有合理的解释,都应当提出报警。
为保证监测成果质量,项目部将执行如下控制措施:
(1)24小时在现场值班,及时根据现场工况需要,提供及时周到的监测服务;
(2)确保投入监测工作水准仪、测距仪、全站仪等仪器都经过标定,保证仪器正常工作;
(3)工作时,定人定仪器进行测量,以减小人为的误差;
(4)严格执行我公司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标准进行监测工作。
7.4 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1)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工地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接受并服从有关部门和管理人员的监督管理。
进入工地须穿好工作服,带好安全帽;
(2)作业期间负责科学、文明监测,并按时参加工地施工例会;
(3)加强内部管理,实行项目管理制度,内部实行岗位责任制;
(4)本项目人员要分工协作,互助配合,团结友爱,并保持与工程项目其它单位人员的友好密切协作,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友情提示:方案范本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本范文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供参考!最好找专业人士起草或审核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