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6浅析吊脚楼民居建筑的绿色节能价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吊脚楼民居建筑的绿色节能价值
——以乐元修建性详细规划为例
胡馨月梁燕陈杰
【摘要】吊脚楼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古老建筑,最原始的雏形是一种干栏式民居。

当人类的记忆尚处于模糊不清的原始时代的时候,有巢氏创造的吊脚楼就作为最古老的民居登上了历史舞台。

它临水而立、依山而筑,采集青山绿水的灵气,与大自然浑然一体。

吊脚楼是建筑群中的小家碧玉,精致小巧,端庄清秀,古朴之中也显现大自然的美。

吊脚楼民居建筑各部位的节能构造设计,主要是在满足其作为建筑的基本组成部分的要求之外,通过对各部位(屋顶、楼板、墙体、门窗等)的造型、结构、材料等方面加以进一步设计,充分利用建筑外部气候环境条件,达到节能和改善室内微气候环境的效果。

【关键词】吊脚楼;生态适宜技术;绿色节能;传统民居
1.吊脚楼的起源与发展
1.1吊脚楼的起源
吊脚楼,也被称为“吊楼”,是苗族(贵州等)、壮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族传统民居,在我国的湘西、鄂西、贵州地区分布着很多的吊脚楼。

干栏应该全部都悬空的,因为吊脚楼为半悬空式,所以称吊脚楼为“半干栏式”建筑。

传说土家人祖先因家乡遭了水灾才迁到鄂西来,土家人们先搭起的“狗爪棚”常遭到猛兽袭击。

人们为了安全就烧起树蔸子火,在里面埋起竹子节,火光和爆竹声吓走了来袭击的野兽,但还是常常受到毒蛇、蜈蚣的威胁。

后来一位土家老人想到了一个办法,修建起架空的楼房,从此再也不怕毒蛇猛兽的袭击了,这种建造“空中住房”的办法传到了更多人的耳中,后来这种“空中住房”也就演变成了现在的吊脚楼。

1.2吊脚楼的发展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吊脚楼存在的一些偏远山区与外界的交流日渐增多,特别在靠近公路的一些村落发生着较大的变化,建筑正在使用砖、水泥和钢筋混凝土等现代材料。

当在传统建筑上的大量地缘特征和文化记忆,被钢筋混凝土的现代建筑所取代的时候,我们已经很难像过去那样,通过观察一个地方的建筑物,来判断出它所处的地理和文化区域。

然而,吊脚楼,这种古老的干栏式建筑,至今仍被广大西南少数民族人民广泛使用。

建筑,作为人
类文明的最大承载体,是了解一个民族文化体系的捷径。

当今,对于传统的吊脚楼民居采取何种态度,是建筑与文化工作者、当地居民以及管理部门需要面对的问题。

2.吊脚楼的设计
2.1基本特点
是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和正房相连,其余三边皆悬空,靠柱子支撑。

吊脚楼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楼板下还能够放杂物。

吊脚楼具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优雅的“丝檐”和宽绰的“走栏”使吊脚楼独具一格。

这类吊脚楼比“栏干”较成功地摆脱了原始性,含有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

2.2类型
2.2.1苗族
吊脚楼是苗乡的建筑一绝,是中国南方特有的古老建筑形式,楼上住人,楼下架空,被现代建筑学家认为是最佳的生态建筑形式。

它依山傍水,鳞次栉比,重叠而上。

任何事物的形成都有其原因,吊脚楼的形成有历史的原因,也有自然的原因。

据建筑学家说,苗族吊脚楼是干栏式建筑在山地条件下富有特色的创造,属于歇山式穿斗挑梁木架干栏式楼房。

从历史来看,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的考古发现证实了苗族先民的民居就是干栏式建筑。

凤凰吊脚楼:凤凰古城的吊脚楼起源于唐宋时期,目前凤凰古城的吊脚楼多保留着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

凤凰古城具有浓郁苗族建筑特色的古建筑群之一,吊脚楼群的吊脚楼均分上下两层。

属五柱六挂或五柱八挂的穿斗式木结构,上层宽大,工艺复杂,做工精细。

下层随地而建,很不规则。

屋顶歇山起翘,有雕花栏杆及门窗。

体现了苗族
独特的建筑工艺,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观赏价值。

凤凰古城河岸上的吊脚楼群以其壮观的阵容在当今十分稀罕。

2.2.2侗族
在湖南省通道侗族的住房,仍保留了百越民族“干阑”式建筑的特色,多为三屋以上的干阑式木楼,底层为猪牛等养牲杂屋,楼上住人(与傣族吊脚楼相似),其木楼有走廊伸出,装饰有栏杆,栏杆边备有固定式长凳供人休息。

这种木楼,其中有高达五六层的,结构谨严,不用一颗钉子,全是卯榫嵌合,显示出了侗族建筑工艺的高超。

一般一家一栋,也有栋栋相连的,在楼的二层设有火塘,是做饭和待客的地方。

侗族是个爱美的民族,如房屋的柱头,喜欢把它雕成竹子的形式,木楼喜配上走廊和雕花栏杆。

2.2.3瑶族
瑶族是一个山地民族,住所往往依山傍水而建。

因山地限制,很少有可供成片建造房屋的平地,所以他们便选择坡度较为平缓的地方,一半平整土地,另一半依据山势用长短不一的杉木柱头支撑,架木铺板,与挖平的屋场地合为一个平坦的整体,再在此整体上建房。

2.2.4土家族
土家屋结构大体可以分为“一”字型、“7”字型、“撮箕口”、“四合院”等四种类型。

无论哪种类型都注重正屋的风水和堂屋的造型。

正屋设“吞口”(即在大门前留一步水),吞口后是堂屋。

堂屋的大门极为讲究,是由六扇大小相同的门组成,所以又称“六合门”。

脚楼的建造是土家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第一步要备齐木料,土家人称“伐青山”,一般选椿树或紫树,椿、紫因谐音“春”、“子”而吉祥,意为春常大,子孙旺;第二步是加工大梁及柱料,称为“架大码”,在梁上还要画上八卦、太极图、荷花莲籽等图案;第三道工序叫“排扇”,即把加工好的梁柱接上榫头,排成木扇;第四步是“立屋竖柱”,立屋竖柱之后便是钉椽角、盖瓦、装板壁。

富裕人家还要在屋顶上装饰向天飞檐,在廊洞下雕龙画凤,装饰阳台木栏。

室外栏板雕花室内特色雕花
2.3建筑形式
2.3.1单吊式
这是最普遍的一种形式,有人称之为“一头吊”或“钥匙头”。

它的特点是,只正屋一边的厢房伸出悬空,下面用木柱相撑。

最基本的住宅形式由三间正屋并列,中间为堂屋,两侧为人间(鄂西称为“房屋”)。

堂屋是祭祀、迎宾、办理红白喜事的场所,人间为卧室,一般父母住左边,孩子住右边。

人间又以柱为界,前为伙房(又叫“火铺堂”), 后为卧室,中间设火坑。

人间上部为天楼,主要用以贮藏粮食,伙房上可熏烘腊肉。

正房中堂靠近大门一边设燕子楼。

“一”字屋正屋一般不吊脚,但随着地形变化亦有吊脚,形成明三暗五的格局。

2.3.2双吊式
又被称为“双头吊”或“撮箕口”,它是单吊式的发展,即在正房的两头皆有吊出的厢房。

单吊式和双吊式并不以地域的不同而形成,主要看经济条件和家庭需要而定,单吊式和双吊式常常共处一地。

这种形式的吊角楼,三间并排的正房并没有改变,只是进一步扩大占地面积,扩展空间的一种变形。

这种吊脚楼适合大家庭居住,在土家族地区也较为普遍。

2.3.3四合水式
这种形式的吊脚楼又是在双吊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特点是,将正屋两头厢房吊脚楼部分的上部连成一体,形成一个四合院。

两厢房的楼下即为大门,这种四合院进大门后还必须上几步石阶,才能进到正屋。

2.3.4二屋吊式
这种形式在单吊和双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一般吊脚楼上再加一层。

单吊双吊均适用。

2.3.5平地起吊式
这种形式的吊脚楼也是在单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单吊、双吊皆有。

它的主要特征是,
建在平坝中,按地形本不需要吊脚,却偏偏将厢房抬起,用木柱支撑。

支撑用木柱所落地面和正屋地面平齐,使厢房高于正屋。

3.绿色节能意义
3.1内涵
建筑能耗和节能减排问题日益受人关注,成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从传统民居建筑技术中挖掘出“生态适宜技术”,也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绿色节能。

它是充分考虑适宜性、高效性和生态性的一种低碳、环保、节能的技术[1]。

该技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进步,在不同地域环境通过建筑自然通风组织、天然采光和建筑材料的选择等优化组合,达到低碳节能、生态的效果,创造适宜人生存的环境,更好更大程度创造良好社会生活。

建筑环境发展的五个阶段
建筑设计目标的演变过程
节能减排任务的艰巨性
3.2绿色节能的九大指标
(1)能源系统:避免多条动力管道入户。

对住宅的围护结构和供热、空调系统要进行节能设计,建筑节能至少要达到50%以上。

(2)水环境系统:设立中水系统、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等;景观用水系统要专门设计并将其纳入中水系统一并考虑。

小区的供水设施宜采用节水节能型。

(3)气环境系统:室外空气质量要达到二级标准。

居室内自然通风,卫生间具备通风换气设施,厨房设有烟气集中排放系统。

(4)声环境系统:采用隔音降噪措施使室内声环境系统满足:日间噪音小于35分贝、
夜间小于30分贝。

(5)光环境系统:室内尽量采用自然光,居住区内防止光污染,提倡由新能源提供的绿色照明。

(6)热环境系统:冬季室内适宜温度:20℃至24℃;夏季:22℃至27℃。

采暖、空调应该采用清洁能源。

(7)绿化系统:应具备三个功能,一是生态环境功能,二是休闲活动功能,三是景观文化功能。

(8)废弃物管理与处置系统:生活垃圾的收集要全部袋装,密闭容器存放,收集率应达到100%。

垃圾应实行分类收集,分为有害物、无机物、有机物三类,分类率应达到50%。

(9)绿色建筑材料系统:提倡使用3R材料(可重复使用、可循环使用、可再生使用);选用无毒、无害、有益人体健康的材料和产品。

4.绿色节能在吊脚楼中的运用
4.1因地制宜:
运用当地特色树种,节省建筑原料成本;不用挖方,依山就势,节省了劳动力,节省占地空间,减少对自然的破坏,这是吊脚楼绿色节能中最重要的优势。

吊脚楼节省占地空间
4.2空气学原理(自然通风的组织):
传统民居中,确保建筑中的良好自然通风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南方夏季炎热的气候条件,通过对建筑布局和环境设计,可以享受到舒适的自然风,经济适用、生态环保。

由于吊脚楼是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和正房相连,其余三边皆悬空,靠柱子支撑,符合南方夏季炎热、湿度大、空气流通需求量高的特点。

吊脚楼有很多好处,高悬地面既通风、降温、干燥、防潮、净化空气,因此吊脚楼在自然通风上是节能的。

在最新规划中,我们对于吊脚楼建筑就作出了充分的建筑分析与研究:
吊脚楼飞檐的运用,也加强了通风散热的作用,如图所示:
当热气从底层进入房屋内部,翘起的飞檐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快散热的速度。

使房屋整体空气能够循环。

4.3材质节能
屋顶采用瓦片,既节省了建筑成本,又起到了降温隔热的作用;房屋整体采用了木头建造,呼应了因地制宜原则,保温隔音、节约能源。

木材是很好的电绝缘体,有低传导性,另外,木结构利用夹层保温和空气屏障的原理,使得木结构具有很好的保温隔热性能,能源消耗少,大大地为消费者节省了能源费用。

施工期短:木结构房屋的施工期一般是传统房屋的
1/2,降低了成本;木结构房屋隔音效果好,另外木质的房屋耐久性强且寿命长。

4.4自然采暖
堂屋是迎客间,两侧各设二三小房作为卧室或厨房,房间大多宽敞明亮,自然采光很好。

日照及朝向选择的原则是冬季能获得足够的日照并避开主导风向,夏季能利用自然通风并防止太阳辐射,因此一般吊脚楼是符合绿色节能指标中热环境系统的要求的。

一般吊脚楼的朝向、方位以及它总平面的设计应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建筑受到当地历史文化、地形、城市规划、道路、环境等条件的制约,要想使吊脚楼的朝向均满足夏季防热和冬季保温是困难的,因此,只能权衡各个因素之间的得失,找到一个平衡点,选择出这一地区的最佳朝向和较好朝向,尽量避免东西向日晒。

不同朝向采光示意图
传统民居建筑选址与朝向,土家族民居讲究吉祥和风水,喜欢依山傍水、背风朝阳的地方,或者坐北朝南,或坐南朝北,不喜欢东西向的。

修建房屋讲究厚实,左右不虚。

呈虎坐
形,风水上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为最好选址。

4.5天人合一原理
美人靠,阳台,高台的设计,与环境相融合,保持了户宅的间距,可以使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自然。

美人靠(自然靠背)的设计,一般采用弧形,贴心舒适;镂空的图纹的不同也取决于个人喜好以及民族文化的差异性。

让人们可以休息放松的同时,还可以看到外部风景。

视野:由于吊脚楼视野高,设计依山就势,层叠而上,所以人们可以看到美丽的自然风光,登高望远,疏解心情。

乐元建筑设计之一
5.吊脚楼设计上的优劣势
5.1优势:
因地制宜,灵活布局。

吊脚楼不但在功能上满足生活的要求,在结构上满足了牢固的要求,而且巧妙地将建筑纳入环境设计中。

坡地吊脚楼示意图
吊脚楼的建筑哲学不强调规制的约束,而是强调依附于自然、顺应于自然,强调建筑造型与山地空间环境之间的自然平衡,充分利用山地自然空间,并由此自然形成了千变万化的建筑风格和城市风貌。

吊脚楼根据山地独特地质特点和气候特征的适应性,采取了底层架空形式,它能更好地解决潮热气候下对房屋隔潮和通风的要求。

5.2劣势:
地势的多样化和险恶造成交通特别的不变;楼后导致通电难;部分窗户开的高且小,室内采光不足;房屋结构时间长了易变形;冬天只有一处取暖,屋内太冷;样式陈旧;防火问题。

吊脚楼防火:在河岸上浩荡着数百栋的吊脚楼群每栋屋宇都隔有封火墙并一致地安装有鳌头。

封火墙,实际为防火。

封火墙的作用则是阻止火势蔓延。

万一有失,损失也只是局部,不至于演绎成“火烧连营”。

地势的原因使其与外界联系少,当地有很多居民还过着自给自足与世隔绝的农耕生活。

交通的落后很自然也就导致那里的生活极其落后,通电就更是难了,有的地方都还用着煤油灯,又的虽说通电了,可是山路太崎岖电压很低,稍有自然灾害也就常处于断电中。

又因为全部的材料都是木材,木材没有透光性,因此没开窗的地方,即使是白天室内的光线都很弱。

6.对现代吊脚楼绿色节能良好发展的建议
6.1理论支持
国家提倡节能十几年了,而节能工作却一直推而不广。

其原因,一方面政策不配套,其次就是由于投入不够,另外民族建筑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重要原因之一是我们的建筑理论体系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对建筑发展的知道作用没有发挥出来。

由于历史原因
的影响,至今在建筑界还没有形成一个对自己民族建筑形式、建筑文化的统一看法,没有形
成我们自己完善的建筑理论体系。

6.2公众节能意识的加强
公众在整个社会发展中占有很大的作用,建筑物的修复工作与节能工作在很大程度应该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节能与民族建筑的保护是社会性的,是与每一个公众分不开、紧密相连的。

6.3原有吊脚楼在现代住宅建设中的保护与节能改造
吊脚楼居民保护要因地制宜,既要继承传统,保持风貌特征,又要改造与发展,提高它的建筑品质。

首先我们要知道,完全仿古的吊脚楼不可能成为现代人居住的住宅,必须加以改造。

比如,可以改进吊脚楼建设所使用的建筑材料,使其具备现代居住生活所需的卫生、防火、抗灾等条件。

具体而言,在新的设计中按照总体规划要求和居民自身使用的需求改造住宅,例如扩大居住空间,完善厨房和卫生设备,改善采光和照明条件,提高隔音和防火性能等。

6.4绿色节能现代吊脚楼的推广
现在许多人追求的是建筑与生态结合的居住环境,并且由于土地的珍贵性,以及吊脚楼设计的独特性,许多仿吊脚楼山地建筑就应运而生了。

吊脚楼本身具有的绿色节能设计,可以对现代建筑有许多启发意义,因此在对原有吊脚楼节能改造之下,又对当代建筑有互补性。

现代建筑节能设计示意图
6.5开发现代吊脚楼——坡地建筑
形式是服从于内容的,现代人生活方式在日益进步,建筑科技也取得很大的发展,因此,要根据人们对居住空间的新要求,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去改造和完善过去的传统居住形式,让它成为继承传统又满足现代的新建筑模式。

7.总结
现在国家相关部门倡导和相关政策支持节能减排,当下正是我国节能环保行业发展的机遇,但与此同时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吊脚楼的绿色节能还需要现代科技的改进,我国城市节能工作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视觉化的外观,传统概念的内部、生态质量、能源保存等这些方面,在中国近几十年的建筑很少体现出来。

有的只是一味的照搬外国的建筑,而拥有中国文化精髓的建筑却随之被人们给丢弃、淡忘。

我们只有先对本土的传统建筑有所研究,对构成传统建筑的风格和影响设计因素的事物有所认识,才可能继承与传承这种民居建筑。

建筑节能研究是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

在我国现阶段,一定不可为片面追求低能耗目标而不顾经济成本,大量使用节能新技术。

同时注重太阳能、风能、地能等可再生自然能技术的研究和开发,降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成本,逐步实现我国建筑节能既定目标。

参考文献:
[1]崔世昌.现代建筑与民族文化.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杨缜初.湖南传统建筑.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8
[3]沈福熙.人与建筑.上海.学林出版社.1989.12
[4]张良、李玉祥.老房子——吊脚楼.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
[5]钱建峰.适宜生态技术的探讨与运用研究[D].东南大学
[6]郑忱.房屋建筑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4
[7]卢求、刘飞.生态节能建筑的开发与设计[N]建筑晚报.2005
[8]陆文军.节能建筑不能停留在概念阶段[N]中国建设报.2005
[9]郑鑫邸凡.关中传统民居空间形态解析[J].西安科技大学
[10]朱昌廉.重庆吊脚楼民居的保护与改造策略[J].住宅科技.2003.(2)30—32
[11]徐科峰.传统民居“生态适宜技术及在现代低碳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12]张丹、毕迎春、张怡.吊脚楼特征及其生态技术初探[J].东北林业大学
[13]梁锐、张群、刘家平.西北乡村民居适宜性生态建筑技术实践研究. [J].5,30(3)
[14]陈晓扬.地方性建筑与适宜技术[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15]龙玉杰.谈木结构吊脚楼的保护与发展.龙岩学院学报.2006.7
作者简介:胡馨月(1990- ),云南西部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景观规划师。

梁燕(1990- ),云南西部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景观建筑设计师,助理工程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