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上的四次警务改革

合集下载

世界历史上的四次警务改革

世界历史上的四次警务改革

世界历史上的四次警务改革警务工作作为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安全的重要力量,其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多次重大的改革。

这些改革不仅推动了警务理念和实践的进步,也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我们将详细探讨世界历史上的四次具有重要意义的警务改革。

第一次警务改革:英国的“罗伯特·皮尔改革”19 世纪初期,英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社会治安问题日益严峻。

传统的警务模式已经无法有效应对犯罪和社会秩序的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罗伯特·皮尔爵士于 1829 年推动了英国的警务改革。

皮尔改革的核心在于建立了现代职业警察制度。

他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理念和措施,例如,警察的职责是预防犯罪而非仅仅事后惩罚犯罪。

为此,警察需要深入社区,与民众建立密切的联系,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治安隐患。

为了确保警察队伍的专业性和公正性,皮尔还建立了严格的招募和培训制度。

警察需要具备一定的教育水平和道德品质,并接受系统的法律和业务培训。

同时,通过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规范警察的执法行为,防止滥用权力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皮尔改革使得英国的警务工作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过去的业余和分散状态转变为职业化和集中化的模式。

这一改革不仅在英国取得了显著成效,也为其他国家的警务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参考。

第二次警务改革:美国的“社区警务改革”20 世纪 60 年代至 70 年代,美国社会面临着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如种族冲突、犯罪率上升、民众对警察的信任度下降等。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美国在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推行社区警务改革。

社区警务改革强调警察与社区的合作与互动。

警察不再仅仅是执法者,更是社区的服务者和问题解决者。

通过加强与社区居民的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关切和需求,共同制定和实施预防犯罪的策略。

在社区警务模式下,警察更加注重解决社区中的实际问题,如改善治安环境、解决邻里纠纷、提供社会服务等。

侦查信息化有关问题

侦查信息化有关问题

警方悬赏20万元发动群众提供线索
杀人恶魔李宗波在指认作案现场
全自动指纹识别系统1分钟干一个人 一辈子干的活儿—它查1枚指纹1分钟
指纹信息标准采集室必备设备
身高测量尺
油墨捺印仪
油墨捺印台
活体采集仪 摄像设备
由于加强信息化建设,整合了信息资源, 给侦查破案带来了质的发展:
一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办案成 本;
1. 公安信息化代表了智能化的信息技术被高度地、 广泛地、普及地应用于各项公安业务工作中。但不 是单纯的技术问题。
2. 实现公安信息化是覆盖公安工作全局的战略性举 措,主体是全体公安民警。它不是单纯的战术动作, 不是某单位某个人的事。
3. 实现公安信息化是一个相当艰苦的过程,只有开 头,没有尽头。
国家信息化的七大要素
信息安全
信息资源 信息网络
政策法规
国家信息化 体系
技术应用
信息人才
信息产业
公安信息化:在公安部的统一规划、统一领 导和统一组织下,建设网络,利用公安信 息资源,普及应用信息技术,培养信息化 人才队伍,完善法规、政策及标准规范, 加速公安工作现代化的进程。
简单地说:依托公安信息网办理各项公安 业务,并产生出流程化的警务信息,这个 过程就是公安信息化。
实现公安信息化是公安工作向前发展的必由之路, 推行“信息导侦”是侦查破案新的杀手锏。
一、当前侦查信息化发展状况及 侦查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情况
(一)国家信息化(十二金工程) 公安信息化(金盾工程一、二期)
20世纪90年代,国家有关部门相继开展了 “金盾”、“金关”、“金税”、“金卡”、 “金桥”、“金旅”等信息化工程建设,有 力地推进了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其中公 安信息化工程,即“金盾工程”是我国电子 政务建设的12个重要业务系统建设项目之一。

世界历史上的四次警务改革

世界历史上的四次警务改革

世界历史上的四次警务改革警务工作作为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安全的重要力量,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演进和发展。

其中,有四次具有重大意义的警务改革,对全球的执法理念、手段和效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次警务改革发生在 18 世纪末至 19 世纪初的英国。

当时,英国正处于工业革命的浪潮之中,社会结构和经济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传统的治安维护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新的社会需求。

在这种背景下,罗伯特·皮尔爵士推动了建立现代警察制度的改革。

在此之前,英国的治安主要依赖于地方自治和业余的治安力量,缺乏统一的组织和规范。

皮尔的改革建立了一支专业化、集中化的警察队伍,强调预防犯罪和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警察不再仅仅是在犯罪发生后进行追捕和惩罚,更注重通过巡逻、社区互动等方式预防犯罪的发生。

这次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强调警察的形象和职责。

警察被要求以文明、公正和服务的态度对待公众,与民众建立良好的关系。

皮尔提出了“警察即公众,公众即警察”的理念,强调警察与社会的紧密合作。

这一理念为现代警察工作奠定了基础,使得警察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次警务改革发生在20 世纪初的美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美国的犯罪问题日益严重,传统的警务模式面临巨大挑战。

这一时期的改革重点在于引入科学的犯罪侦查方法和技术手段。

警察开始运用指纹识别、弹道分析等科学技术来协助破案,提高了犯罪侦查的效率和准确性。

同时,也加强了警察培训,提高警察的专业素质和执法能力。

在组织架构上,出现了专业化的警察部门,如刑警队、缉毒队等,使得警察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地应对各类犯罪活动。

此外,警察与其他社会机构的合作也得到了加强,形成了综合的犯罪防控体系。

第三次警务改革兴起于 20 世纪 60 年代至 70 年代。

这一时期,社会思潮发生了重大变化,民众对警察的执法公正性和人权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改革的重点在于强调警察执法的合法性和程序正义。

要求警察在执法过程中严格遵守法律程序,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

公安工作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

公安工作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

一、警察产生的历史条件第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是警察产生的经济条件。

第二,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的不可调和性,是警察产生的阶级条件。

第三,维护统治阶级与惩罚犯罪的客观需要,是警察产生的社会条件。

第四,国家机器的形成,是警察产生的政治条件。

二、论大陆型警察制度与海洋型警察的区别第一,大陆型警察制度是中央集权制;海洋型警察制度各国实行的是中央与地方分权的警察体制,全国没有统一的警察制度。

第二,大陆型各国警察职责的种类繁多;海洋型职责的种类要少得多,职责主要集中在治安巡逻、犯罪侦查和交通管理三方面。

第三,大陆型警察的权力大,一般都握有两种重要权力:警察规则权、违警即决权或违警处罚权;海洋型警察则不用有这两种权力。

第四,大陆型国家一般都拥有一支强大的隶属于军队的系统的宪兵力量;海洋型强调警察的文职性和非军事性,更为不同的是海洋型国家都没有与文职警察共同担负社会治安职责的宪兵力量。

三、罗伯特比尔简历的近代警察的十二条原则1.警察应以军队为榜样,建立一支稳定的、行之有效的队伍;2.警察必须在政府的控制下;3.犯罪减少证明警察的效率与效益;4.发布犯罪统计是警察的基本工作;5.一时间和地域科学分配警力;6.礼貌是警察质量的根本保障;7.以形象赢得尊重;8.招募、训练适应人选是有效的执法之本;9.公众安全需要每个警察挂牌服务;10.首脑机关必须接近公众;11.先见习后上岗12.公开警察内部犯罪率。

四、四次警务革命的主要内容(P10-11)第一次警务革命:1829年罗伯特·比尔建立伦敦大都市警察,并制定出十二条原则,强调预防为主以及增加警察的服务职能。

是新旧警察的分水岭。

第二次警务革命: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美国现代警察之父奥古斯特·伍尔倡导的警察专业化运动,警察与政治分离。

是新警察独立与成熟的标志。

第三次警务革命: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逐步终结主要表现为车巡代替步巡、通讯现代化、计算机革命、个人装备现代化以及人、财、物迅速增长。

2024安徽招警试题

2024安徽招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A.1787年《美国宪法》B.1791年《法国宪法》C.1215年英国《自由大宪章》D.1789年《人权宣言》2、公安机关对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必需在逮捕后的内进行第一次讯问。

A.12小时B.24小时C.36小时D.48小时3、下列属于无效民事行为的是A.乘人之危的民事行为B.显失公允的民事行为C.无权代理的民事行为D.因欺诈、胁迫而损害国家利益的民事行为4、关于一罪的类型,属实质的一罪是A.连续犯B.惯犯C.想象竞合犯D.结合犯5、在侦办一起抢劫案件中,犯罪嫌疑人以公安局长是本案当事人的探亲属为由要求其回避,确定该局长回避的是A.上级公安机关负责人B.上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C.同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D.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6、李某交通肇事后,其单位领导张某指使李某逃逸,致使受害人因得不到刚好救助而死亡,李某、张某的行为A.构成有意杀人罪的共同犯罪B.各自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C.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共同犯罪D.李某构成交通肇事罪,张某构成有意杀人罪7、以下哪一个是行政复议的特有原则?A.公开原则B.有错必纠原则C.公正原则D.刚好原则8、对精神病的医学鉴定,应当在的医院进行。

A.县级以上B.市级以上C.省级人民政府指定D.公安部门指定9、属于公民身份权的是A.公民名誉权B.公民肖像权C.公民荣誉权D.公民姓名权10、传唤的适用对象是A.证人B.受害人C.犯罪嫌疑人D.违法嫌疑人11、国家赔偿责任的主体是A.国家B.国家机关C.国家工作人员D.国家机关工作人员12、出租车经营许可属于行政许可的哪种类型?A.核准B.特许C.认可D.登记13、下面关于教唆犯的惩罚,不正确的是A.从重惩罚B.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重惩罚C.应当依据他们在共同犯罪当中所起的作用惩罚D.假如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教唆犯可以从轻或减轻惩罚14、以下哪种不是刑事诉讼的证据?A.现场笔录B.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辩解C.戡验、检查笔录D.被害人陈述15、属于人民警察责任义务的是A.遵守社会公德B.秉公执法,办事公道C.参与抢险救灾D.敬重人民群众的风俗习惯16、世界历史上发生的四次警务革命浪潮依次是A.警察职业化、专业化、社区化、信息化B.警察职业化、专业化、现代化、社区警务C.预防警务、民生警务、社区警务、信息警务D.民生警务、快速反应警务、社区警务、信息警务17、国家依据统治阶级的意志,运用武装的、行政的、刑事的手段,维护国家平安与社会治安秩序的活动体现的是A.警察作用B.警察行为C.警察力气D.警察制度18、关于现代警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第一次国际刑事警察会议的召开是现代警察制度产生的主要标记B.加强反恐工作,普遍建立特种警察部队C.强调为民服务,救急扶危D.强调维护国家平安和社会稳定,军队警察逐步融合19、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公安部部长是A.谭震林B.罗荣桓C.罗瑞卿D.杨奇清20、下列选项不属于公安政策作用的是A.指导作用B.规范作用C.强制作用D.调整作用21、我国公安队伍建设的渊源是A.坚持以军事化为榜样B.坚持警察专业化运动C.把警察建设成为一支高效率、高质量的文职化队伍D.内强素养、外塑形象22、在其次次国内革命斗争时期,国家政治保卫局是A.中国共产党的保卫机关B.人民政权的公安机关C.锄奸防特特地机关D.中共中心警卫机关23、刑事诉讼活动中,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是政策的体现。

论文

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警学体系”形成的政治历史背景说明:今年3月14日,上海、江苏、福建、江西、浙江等部分省市警察协(学)会秘书长会议在湖州召开,座谈会由中国警察协会主办,湖州市公安局承办。

此次座谈会的主题,是讨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警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以及为《中国警学论坛》论文的征集做好准备工作。

会议期间,我在会下私人关系接待了中国警察协会和省警察协会的几位朋友。

之后,拗不过中国警察学会和省警察协会诸位好友的要求,答应写一个材料。

但事后,因为奥运安保任务日趋繁重,加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警学体系”这样大的课题我感到很难下手,一拖再拖,一直到文稿上交截止时间的7月底,我仍未能兑现承诺。

期间,省警察学会的鲍浩东副秘书长多次打来电话,关心进展。

7月31日,鲍浩东副秘书长再次打来电话,我因食言而十分惭愧。

鲍给了我最大的宽容,但却仍然十分坚定,即使推迟几天也要求我完成任务。

我这个人其他优点一般,但答应朋友的事从不含糊,特别是欠的文债,我几乎没有爽约过。

但这次似乎有点例外了。

怎么办?我最后还是决定,迎难而上吧。

于是就拼凑了现在这个稿子。

说拼凑,我也是无可奈何。

因为,目前呈现出来的稿子也几乎已经穷尽了我对这一课题的所有认识。

献丑了。

但也希望能引起一些讨论。

论文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警学体系”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逐步形成的,它是公安学的继承和发展,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公安工作指导思想发生重大变化的产物,也是世界警务革命对中国警务改革产生影响的结果,此外,政府创新理论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关键词:中国特色警学体系背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警学体系”是一个新课题,也是一个大课题。

本文拟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警学体系”形成的背景问题发表一点初浅看法。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警学体系”是一个客观存在物目前学术界与实践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警学体系”是否独立存在还有不同的看法。

本文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警学体系”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同时也是一个需要化力气研究的现实课题。

罗伯特·比尔“九项警务原则”价值思考

罗伯特·比尔“九项警务原则”价值思考

罗伯特比尔“九项警务原则”价值思考解坤;宁珂鑫【摘要】罗伯特.比尔在建警之初提出了"九项警务原则"用于指导警察行为和警务工作,这些原则中所倡导的行为包含了基本的警察理念,比如服务的思想,对于警察权力的观点等。

这些原则历经一百多年的洗礼之后,对于今天的警务活动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At the very beginning of the founding of Metropolitan police of London,Sir.Robert Peel put up with the "Nine Policing Principles" to guide the practices of policing.All the concepts contained in the principles,such as the idea of service,the police power etc.The values of the principles still provide us with the fundamental idea of policing after more than a hundred years.【期刊名称】《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00)001【总页数】2页(P70-71)【关键词】罗伯特.比尔;“九项警务原则”;价值【作者】解坤;宁珂鑫【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100038;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10003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631.191829年,英国内政大臣罗伯特·比尔爵士建立了“大伦敦警察厅”,这成为制服警察制度确立的标志。

“大伦敦警察厅”建立后不久,议会通过了《大都市警察法》,罗伯特·比尔爵士在其中阐释了建立新警察的十二条原则,并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九项警务原则”。

虽然从近代制服警察制度建立到现在已经有180多年之久了,但是这些原则中所提倡的警务理念一直沿用至今,并在时代的发展中不断得到深化,特别是社区警务制度建立后,对其又有了新的认识,赋予其新的内涵。

第四次警务改革

第四次警务改革

第三次警务革命的教训和第四次警务革命“外包警务”的建议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进行的第三次警务革命,对现代警务起到了承前接后的作用。

它奠定了现代警务的技术化、信息化、制度化的厚实基础。

第二次警务革命使得西方主要国家的警务制度达到了一定的专业化和规制化。

然而,两次世界大战、西方的“婴儿潮”以及五十年代开始风起云涌的各种运动,都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系数上升。

旧有的警务制度已经不能满足新的安全形势的需要,以技术化、工具化为主题的第三次警务改革应运而生。

而以计算机、现代通讯技术为代表的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第三次警务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现实保障。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次警务化改革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有些甚至还很严重,值得我们深思。

在大环境下,20世纪20年代到70年代是新的行政体系改革的黄金时期。

以韦伯的官僚制、威尔逊的政治控制理论和泰勒的管理理论为思想源泉的行政体制革命,彻底地把政治和行政在理论上进行了分割,改变了行政机构的职能要求和业务需要,使传统的“人格化”行政转变成了具有广泛“机器”特征的“非人格化”行政。

它也正式建立了制度化、理性化、法律化和技术化的现代行政体系。

然而这种基于以“系统和程序”为主要工具的政治体制改革,却走向了单纯地追寻“系统与程序”的深渊。

它颠倒了手段与目标的关系,最终导致改革后的行政体系机构臃肿僵化、效率低下、缺乏责任制和效果诉求、重标准而不重宗旨。

那么,在此期间进行的第三次警务革命难免会印上时代的烙印,因为警务改革也是行政体系改革的一部分。

因此反思第三次警务革命,在肯定其取得的成果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其导致的问题。

过分地强调技术,就会降低人的作用,导致了严重的“技术依赖”和“程序化臃肿”的现状;警察“机构化”越来越严重,缺乏流动性和绩效管理。

这样导致的结果是:改革的程度越深,越偏离安全对象,离问题的本质就越远。

伴随着警务改革的同时,犯罪率的持续上升便是这一理论的明证。

这说明了以“打击犯罪”为主的警务改革思想的片面性。

现代警务机制改革的法文化思考——以社区警务的改革与完善为研究视角

现代警务机制改革的法文化思考——以社区警务的改革与完善为研究视角

现代警务机制改革的法文化思考——以社区警务的改革与完善为研究视角戚阳阳【摘要】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是整个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安机关驾驭社会治安稳定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基层、体现在派出所、体现在社区和农村.因此社区警务机制改革是公安警务机制改革中不可回避、不能逾越的重要环节.在梳理现代警务革命的落脚点——社区警务发展脉络的基础上,从法律文化的角度,剖析中国古代社会基层治安管理思想和制度,希冀汲取传统法律文化的精华,指导新型的现代社区警务建设.【期刊名称】《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年(卷),期】2013(033)001【总页数】2页(P69-70)【关键词】警务机制改革;法律文化;社区警务【作者】戚阳阳【作者单位】河南警察学院法律系,河南郑州4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922.14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是整个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级公安机关都在积极探索新的警察管理和警务改革模式,进行警务机制改革势在必行。

公安机关驾驭社会治安稳定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基层、体现在派出所、体现在社区和农村。

因此,社区警务机制改革是公安警务机制改革中不可回避、不能逾越的重要环节。

本文在梳理现代警务革命的落脚点——社区警务发展脉络的的基础上,从法律文化的角度,剖析中国古代社会基层治安管理思想和制度,希冀汲取传统法律文化的精华,指导新型的现代社区警务建设。

一、社区警务——现代警务革命的落脚点警务(Policing)是指各种警察事务的总和,它包括预防和打击犯罪,以及社会管理与服务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如果把公安机关的设施、装备和人员等看作有形的“硬件”,那么警务机制就属于无形的“软件”,主要是指公安机关在行政隶属与指挥体系、警力分布与装备配置、案件办理与现场处置等方面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

从西方警务革命看中国警务改革

从西方警务革命看中国警务改革

从西方警务革命看中国警务改革作者:张轶挺来源:《魅力中国》2010年第23期摘要:世界警察经历了较大的、有历史意义的、可谓之革命有四次之多。

第一次是以1829 年英国伦敦大都市警察的诞生为标志; 第二次警务革命是发生在美国的警察专业化运动; 第三次警务革命是欧美各国的警察现代化运动; 第四次警务革命是欧美各国警察中开展的警务改革。

第四次警务革命 , 是对警务现代化 , 即以装备现代化、增加警力、强调快速反应为标志的反应警务风格的否定、反思与发展。

关键词:中西警务;警务改革;趋势中图分类号:D63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8-0389-一、世界四次警务革命的得失以1829年英国伦敦大都市警察的建立为标志,在世界现代警察发展史上,经历了四次大的警务工作改革,或曰警务革命。

第一次警务革命(1829—1920年)是现代警察对古代警察的革命,以英国伦敦大都市警察的诞生为标志。

当时,英国内政大臣罗伯特?比尔提出了著名的《伦敦大都市警察法》,创建了现代职业制服警察,并提出了组建新警察的12条原则。

这次警务革命的核心内容是:强调预防犯罪,增强警察的服务功能,重视警察与公众的关系,实行培训上岗制度。

第一次警务革命是现代新警察与旧警察的分水岭。

第二次警务革命(1920—1930年)启始于20世纪初期,以国际警长协会主席理查德?西尔威斯特所倡导的美国警察专业化运动为主要标志。

这次警务革命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行警察的专业化,来摆脱地方政治集团对警察的控制,减少警察队伍中的腐败现象,把警察队伍建设成高效率、高素质的文职化队伍。

第二次警务革命是现代警察独立和成熟的标志。

第三次警务革命(1930—1970年)以欧美各国警察的现代化运动为主要标志。

改革的内容包括:高新技术和警用装备的应用,大量增加警力并大幅度提高警察开支,同时不断扩大警察的权力。

第三次警务革命强化了警察作为“打击犯罪战士”的概念,警察几乎被用现代化装备武装到了牙齿。

国内外警务改革情况

国内外警务改革情况
显,
公安工作改革势在必行。 为了给我省公安机关的警务改革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本部分将主要介 绍世界警务改革的历史与趋势,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的警察体制,新时代

务改革的趋势与发展模式,及国内有关警务改革的一些情况。
一、世界各国警务改革的历史与发展趋势 如果从警务改革的角度去考量,国外警务工作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我国警察学者王大伟教授将其冠名为 “四次警务革命 ”,即警察职业化、警 察专业化、警察现代化和社区警务。
xx方面。
(三)在警务风格方面,从单一的被动警务转向重视主动提前警务。
西方国家已把工作重点从快速反应转向预防犯罪,强调调查研究在先, 以预防为主。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国家警察现代化进程中形成一 种
警务风格?D?D反应警务。它强调接报案后的快速反应,重视通讯联络与 车辆
现代化,重视被动反应而忽视主动预防。随着这种警务风格的弊端渐显,
80%是社会服务性的要求。因此,越来越多的警察部门开始把工作重点转 移
到社区警务方面,注重宣传教育,增强家庭的安全观念与个人的防范意 识。
(五)在衡量标准上,从单纯重视犯罪率与破案率到多种指标综合评估, 不仅重视警察部门自己的统计,也重视社会的反应。主客观评价相结合,
主观评价为主
许多西方警察和犯罪学家都认为犯罪率不能真实反映犯罪现状。隐案、
第三次警务革命以欧美各国警察现代化为标志。20世纪30年代到70年
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完成了警察的现代化,各国的警察编制、警
察预算均有巨大的增长。第三次警务革命立足于使警察成为 “打击犯罪的战
士”。此时的警察形象,是头顶钢盔、肩别对讲机、手持盾牌、腰挎手枪的
“机械战警 ”。但是,增加警力带来了若干消极后果,在警力不断增长的同

社区警务的含义讲解

社区警务的含义讲解











二、理论反思 1、社会变化,对警察制度产生了巨大的压力, 警察必须要适用这种变迁。 2、全社会都已经意识到了产生犯罪的根源 在社会,抑制犯罪的关键在社区,而不是警 察。 3、公众需要的警察不是武装到了牙齿的机 器人,而是充满同情味,助人为乐的“天 使”。
不同的理解

美国休斯顿警察局的定义是: 社区导向进警务---存在于警方和社区之间的 一种相互作用的过程,旨在共同发现和解 决社区问题。力图在警方和社区之间建立 一种良好的互动的同盟关系,通过双方的 努力,创造更好的邻里生活。


1哲学层次。社区警务应该是新的警察哲学和 理念。社区警务不仅仅是具体的方案或者行 动,而是新的警务哲学,首先是一种的新的 警务指导思想,他指导者警务工作的方方面 面,涉及了对警察的本质,功能,警务活动 的目标以及警察和社会公众 相互关系等一系 列问题重新思考与定位,是一种全新的社会 公共安全思想体系。 三个要素:公众参与、功能广泛、个人服务

三、中国社区警务发展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50到70年代,公安工作以基层基础工作 和预防违法犯罪为中心,以户口管理为基础,以熟 悉常住人口为重点,以群众工作为保障。 第二阶段:面对日益严峻的治安环境,公安机关建 立了三级破案机制,造成了警钟之间职能不分,任 务不明,削弱了派出所的基础工作和防范职能。 第三阶段:90年代从社会实际出发、借鉴了西方社 区警务的理念和经验,提出了社区警务建设的方针。

安德逊的社区警务大树:社区警务是一棵大树, 树干是警察机关,树枝,树叶,果实是警察 机关的各个部门与警种,树下的土壤是社区, 警察这棵大树扎根在教堂,学校,工厂,企 业之中,社区警务树所体现的基本关系是: 警务的核心功效依赖与社区,社区才是抑制 犯罪的主体,也是警察建设的资源,所有警 察工作:包括巡逻,刑事侦查,交通管理, 一切都离不开社区。”

世界历史上的四次警务改革

世界历史上的四次警务改革

世界历史上的四次警务改革警务工作作为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安全的重要力量,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和变革。

以下将详细介绍世界历史上的四次具有重要意义的警务改革。

第一次警务改革发生在 1829 年的英国。

当时,伦敦的治安状况混乱不堪,犯罪率居高不下。

罗伯特·皮尔爵士推动了这次改革,创建了伦敦大都市警察部队。

这一改革的核心在于建立了职业化的警察队伍。

在此之前,治安维护工作往往由非专业的、临时的人员承担,缺乏系统性和专业性。

皮尔引入了严格的招募标准、培训制度和纪律规范,使警察成为一种正式的职业。

警察们有了统一的制服,这不仅增强了他们的辨识度,也赋予了他们一种权威感。

同时,强调预防犯罪的理念,通过巡逻等方式增加警察在街头的可见度,起到威慑犯罪的作用。

第二次警务改革出现在 20 世纪初的美国。

这一时期,美国正经历着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社会问题日益复杂,传统的警务模式难以应对。

改革的重点在于引入科学的犯罪侦查方法和警察专业化分工。

警察机构开始设立专门的侦探部门,运用指纹识别、弹道分析等科学技术手段来侦破案件。

同时,强调警察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

此外,社区警务的理念也开始萌芽,警察与社区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共同解决治安问题。

第三次警务改革发生在 20 世纪 70 年代至 80 年代的欧美国家。

这一时期,社会对警察的合法性和公正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强调警察的服务职能,注重与公众的沟通和合作,提高警察的透明度和问责制。

警察机构加强了内部监督机制,以防止滥用权力和腐败行为的发生。

同时,推行“问题导向警务”,即根据具体的治安问题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而不是采取一刀切的执法方式。

第四次警务改革则是在 21 世纪初,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而展开。

信息技术在警务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如大数据分析、视频监控系统、智能警务平台等。

这使得警察能够更高效地收集和分析情报,快速响应和处理案件。

警务革命资料

警务革命资料

第一次警务革命将警察定位于公民的角色。

罗伯特﹒比尔设计的警察服与当时街头上普通男性的服装毫无二致。

惟一的差别是,这件衣服上挂着警察标牌,以便公众识别。

这一设计的初衷,是提醒警察要始终贴近公众,塑造警民一家的形象。

他的一句名言是:“警察就是公众,公众即为警察”。

当英国警察第一次出现在泰晤士河边时,他们是没有武器的。

即使现在,他们也尽量少使用武器。

第二次警务革命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美国的警察专业化运动,也叫警察独立执法运动。

美国警方提出,警察应当是单独的执法力量,警察只对法律负责,只承担执法的任务,大量非警务活动因此被改革掉。

这是警察史上的一次大革命,是新警察独立与成熟的标志。

这场革命的核心就是要使警察摆脱地方政治集团的控制,成为一支独立、高效的专业化队伍。

为此采取的首要措施,就是招聘雇佣大批优秀人才来管理警察机关。

美国第26届总统西奥多。

罗斯福,早年曾受聘担任纽约市警察局长,为美国警察的专业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第三次警务革命以欧美各国警察现代化为标志。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西方主要国家逐步完成了警察的现代化,各国的警察编制、警察预算均有巨大的增长。

第三次警务革命立足于使警察成为“打击犯罪的战士”,各种警务装备迅速更新。

指挥通信现代化是第三次警务革命的关键环节,它的实现为快速反应机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效地增强了打击犯罪的力度。

现代化使世界警察如虎添翼,促发了今非昔比的深刻变化,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这是警察最辉煌的一段历史,被称为“四个现代化”:车巡代替步巡,通讯现代化,计算机革命,个人装备现代化。

此时的警察形象,是头顶钢盔、肩别对讲机、手持盾牌、腰挎手枪的“机械战警”。

但这次警务革命的结果却是失败的,因为其将警察定位于打击犯罪、快速反应,但是老百姓发现,“车轮子跑得越快,警察却离公众越远”,他们提出了新口号:“宁要更夫,不要机器人”。

增加警力也带来了若干消极后果,在警力不断增长的同时,犯罪率却处于上升较快的状态。

警力下沉福泽百姓改革遗症须得根除———对派出所改革的认识

警力下沉福泽百姓改革遗症须得根除———对派出所改革的认识

警力下沉福泽百姓改革遗症须得根除———对派出所改革的认识孟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摘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这对新形势下的公安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针对日前尾大不掉、人浮于事的局面,公安系统内部进行了一次自上而下的变革,旨在将大部分警力放置基层。

这一改革有多重模式,无疑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但是改革的后遗症尚未得到根除。

【关键词】派出所改革警力下沉社区警务对于公安系统来说,派出所改革是个热门话题。

第二十次全国公安会议提出的把派出所建成“综合性战斗实体”,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涉及派出所组织结构的调整、勤务机制的改革和警力资源的优化,也涉及公安机关的综合配套改革乃至司法体制的整体改革。

世界现代警察的发展,经历了四次大的警务工作的改革,欧美国家的警察在吃尽苦头之后终于领悟到“警力要下沉到基层”的真谛。

我国的派出所改革在世界警务改革的大趋势下稳步展开,与此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和矛盾。

一、当前我国公安派出所改革的几种模式当前,以公安派出所为对象的基层警务改革主要有黑龙江省大庆市、辽宁省、江西省萍乡市、江西新余市、深圳市与广东省等六种模式:1.黑龙江省大庆市公安局在2005年1月进行撤消公安派出所并加强城市公安局对公安分局垂直管理为主要内容的警务体制改革。

2.辽宁省在2003年进行的以加强公安派出所建设、在派出所内成立“社区警务队、刑事侦查队、治安巡防队、内勤综合室”以实现“三警联勤”为内容的警务体制改革。

3.江西省萍乡市公安局在2004年4月对城市公安分局机关大部分业务科室进行了撤并,以将精简的警力充实到公安派出所。

4.江西省新余市公安局在2004年实行警务体制改革,将4个城市公安分局和31个派出所全部撤销,设立11个警务局。

5.深圳市公安局在2006年4月1日起在全市115个派出所推行警务新模式,实施“打破派出所现有的四队一室(刑警队、治安队、社区防范队、巡警队、综合室)设置,整合目前的治安警、社区警、巡警和刑警等警种,全部实行战斗序列队建制。

浅析英国警务及其对中国警务改革的启示

浅析英国警务及其对中国警务改革的启示

在 整合 警 务 资
降低警 务 成本上找 契点
【 关 键 词 】 改 革 ; 启 示 ; 警 务 ; 思 路 ; 资源
警 察作 为人 类社 会 发展 到 一 定阶段 的重 要 组成 部分
, ,
,
既有 一定

的 历 史延 续 性 同时 也 存 在 着不 同 国家 和 地 区 的 差 异 与联 系 英 国 作为 警 察职 业 诞 生 的国家 具 有 最悠 久 和 丰富 的警 察 史 尽 管 英 国 与我 国 存在 着 国家 体 例 社 会制 度 治 安 情况 的 差 异 但 是 其 一百 多年 的警 务 经验 特 别是 四 次警 务革 命取 得 了 明 显 的效果 和 成 就 这对 于 我 国的警 务改 革 不 无启示 虽 然 由于 制 度 理 念 资源 等 多 方面 原 因 我们 不 能 简单 照 抄英 国的做法 但 是 立足 我 国现状 利
。 、 、
,
,
,



因 此 笔 者 认为 要 学 习 英 国的警 务改革 先 要 学 习 英 国警 务 的 先 进 思 想 ( 一 ) 引入警 务经 济理 论 警 务 经 济 理论 是 与警 察 学 经 济 学 公共 经 济学 密 切 相 关 的 边缘 学 科理 论 加 强 警 务经 济理 论 的研 究 对 于 警 学理 论 的 发展 警 务 资源优 化配 置 的 实践指 导 警 务 改革 的理论 支 撑都 具 有十 分重
, , , , ,

要 的 意 义 对警 务 与警 务 的经 济特性 警 务供给 与 需求 警 务 资源 配 置 警 务成本 收 益 等理论 问题 的研 究 既是 警 务 实践 急 待解 决 的 主要 问题 又 是 警 务经 济理 论研 究 的重 点 目 前 我 国对警 务经 济 理 论 的研 究 有 了 起 步 但 还 显 得分 散 单薄 不 成熟 和 不 完善

浅谈如何实现警务效能警力无增长改善

浅谈如何实现警务效能警力无增长改善

浅谈如何实现警务效能“警力无增长改善”提升道路交通管理水平日照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刘明【摘要】:随着交通管理和服务群众任务的日渐繁重,公安交警部门警力需求呈现大幅度增长态势。

日照市公安机关在增人增编还一时难以实现的情况下,通过管理创新、自我变革,实现警力"无增长改善",有效地提升公安机关合成战斗力,有效提升道路交通管控水平。

【关键词】:道路交通管理创新警力无增长改善警力是开展警务工作的第一要素,也是关系公安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资源。

由于警力紧张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公安交警部门现有警力明显不足和民警工作量日益加大的矛盾进一步凸显,成为当前各地公安交警部门普遍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制约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开展的症结。

就如何化解这一矛盾,笔者从日照交警现状、警力无增长改善可能、日照公安机关的实践等方面加以论证,力争能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有益借鉴。

一、目前日照市公安交警警力基本情况日照公安交警支队共有正式在职民警440人,工勤19人,其中,在职硕士研究生学历4人、大学本科学历188人,大专学历141人,中专学历39人,高中及高中以下学历72人;30岁以下141人,31至35岁91人,36至40岁64人,41至45岁55人,46至50岁35人,50岁以上54人。

(一)现有民警数量与承担的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任务不相适应。

全市440名交通民警,占全市总人口总数约万分之一点一,远远低于与我市规模相仿的地级市莱芜(万分之二点二)和威海(万分之二点四)的水平,还不如诸城市(县级市)交警大队的民警总数,却担负着204、206两条国道(分别为64.6公里和83.5公里)、9条省道(414公里)、29条县乡道(1279公里)、2条高速公路(143.3公里)合计1984.4公里的交通秩序管理、事故处理和65.4万台机动车、43.8万名驾驶人的管理任务,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

长期超负荷的工作,使广大民警承受着精神、家庭和身体上的巨大压力,不少民警感到身心俱疲。

公安工作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

公安工作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

一、警察产生的历史条件第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是警察产生的经济条件。

第二,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的不可调和性,是警察产生的阶级条件。

第三,维护统治阶级与惩罚犯罪的客观需要,是警察产生的社会条件.第四,国家机器的形成,是警察产生的政治条件。

二、论大陆型警察制度与海洋型警察的区别第一,大陆型警察制度是中央集权制;海洋型警察制度各国实行的是中央与地方分权的警察体制,全国没有统一的警察制度。

第二,大陆型各国警察职责的种类繁多;海洋型职责的种类要少得多,职责主要集中在治安巡逻、犯罪侦查和交通管理三方面。

第三,大陆型警察的权力大,一般都握有两种重要权力:警察规则权、违警即决权或违警处罚权;海洋型警察则不用有这两种权力。

第四,大陆型国家一般都拥有一支强大的隶属于军队的系统的宪兵力量;海洋型强调警察的文职性和非军事性,更为不同的是海洋型国家都没有与文职警察共同担负社会治安职责的宪兵力量.三、罗伯特比尔简历的近代警察的十二条原则1。

警察应以军队为榜样,建立一支稳定的、行之有效的队伍;2.警察必须在政府的控制下;3。

犯罪减少证明警察的效率与效益;4。

发布犯罪统计是警察的基本工作;5.一时间和地域科学分配警力;6.礼貌是警察质量的根本保障;7。

以形象赢得尊重;8。

招募、训练适应人选是有效的执法之本;9。

公众安全需要每个警察挂牌服务;10。

首脑机关必须接近公众;11.先见习后上岗12.公开警察内部犯罪率。

四、四次警务革命的主要内容(P10-11)第一次警务革命:1829年罗伯特·比尔建立伦敦大都市警察,并制定出十二条原则,强调预防为主以及增加警察的服务职能。

是新旧警察的分水岭.第二次警务革命: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美国现代警察之父奥古斯特·伍尔倡导的警察专业化运动,警察与政治分离。

是新警察独立与成熟的标志.第三次警务革命: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逐步终结主要表现为车巡代替步巡、通讯现代化、计算机革命、个人装备现代化以及人、财、物迅速增长.是狭义警察概念走向鼎盛的标志第四次警务革命: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至今方兴未艾。

社区警务的产生及其理念

社区警务的产生及其理念

4 社 区警 务的基本 理念
对社区警务改革王太元教授如是说 :从 实务看 ,社 区警务 就是 “ 社 区导 向警务” ,是警察带领 、指导 、支持居 民 ,根据社 区安全需要 ,采取各种合法方式构建社区防范网络 ,以全面、 系统 、长效地预防犯罪 、维护社区安全的警务模式 。可以说是 整体防御型警务模式 。从学理方面看 ,社区警务也 就是 “ 社会 化警务” , 是警察 与社 区居 民共同研究社 区问题 、 运用社 区资源 、 改造社 区环境 ,普及 自卫互助 ,进而维护社区治安 、促 进社会 发展 的警务哲学。 王太元教授对社 区警务理念的理解理解 ,归纳起来 有以下

3 社 区警 务 的产 生
社 区警务作为世界警务史上第 四次警务改革。此前的第三 次警务模式是把大量 的现代科技手段用于警务工作 ,警察全副 武装 ,面容严肃 ,立足于使警察 成为 “ 打击犯罪 的战士” 。当时 的警察形象是头顶钢盔 、肩挂对讲机 、手持盾牌 、腰挎手枪的 面部表情铁面无私的 “ 机械 战警 ” 。
科 学 之 友
F r i e n d o f S c i e n c e A ma t e u r s
2 0 1 3 年1 0 月
社 区警务 的产 生及其理念
多杰热 旦
( 西藏警 官高等专科学校 ,西藏 拉 萨 8 5 0 0 0 0 )
摘 要:在世界警务 史上号称第四次警务 革命 的社 区警务作为全新的警务 工作模式 ,我 国 已全面推行 并取得 了良好的治安效果。在此 ,通过对 当前社 区警务 的相 关文献进行分 析 ,简单综述其产 生的现 实背景及基本理念 。 关键 词 :社 区警务 ;现 实背景 ;基本理念 中图分类号 :D6 9 3 . 6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0 -8 1 3 6( 2 0 1 3) 2 0 —0 1 4 6 —0 2

简论警务改革对警察行政手段的影响

简论警务改革对警察行政手段的影响

警察行政手段的选择应 有利 于这一 目标 的实现 。 2 坚持法 治原则。 . 警察行 政手段是法律赋予警察机关 的职责和权力 , 以, 所 警察行政手段的选择和应用必须要有 法 律 依据 。 3坚 持科 学性和效 能性 。 . 这是选择警察行政手段的重 要依 据 。一 是 要 注 意 调 查 研 究 ,实 事 求 是 ,按 科 学规 律 办
力性、 强制性为主, 向以服务性、 转 合作性为主。特别是第 四次警务革命, 这种影响和变化更为明显。四次警务革命 反 映 到 警 察 行 政 手 段 上 , 给 予 我 们 以 下启 示 : 应
1 要 正确 处 理 警察 行 为 目标 和 手 段 的 关 系 。 卫 国家 . 保 安全、 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是警察行 政的最终 目标和要求 。
【 中图分 类号 】 6 1 D 3. 1 【 文献标 识码 】 A 【 文章 编号 ]6 3 2 9(0 10 一o3 一o 17 - 3 1 1)5 0 4 2 2


警 务 改 革 的 历 史 演进
有根本改变, 人们对社区警 务的作用也产生了怀疑。
警 务 改 革 , 称 警 务 革 命 , 指警 察史 上 重 大 的 、 战 又 是 有
很 好 地 完成 警 察 部 门所 设 定 的 工 作 目标 , 人 民真 正 满 意 。 使 社 区警务也并没有像人们 期望 的那样对犯罪产生重大 的抑 制作用。 在社区警务实施几十年后, 犯罪率上升的趋势并没
【 收稿 日期 】 0 1 7 0 2 1 m0 - 6
段有着充实、 善的作用, 完 使得警察行政手段不断适应社会 的需要 , 更好地为大众服务 。警察行政 手段 也从最初 的暴
防为主, 重视警 民关系, 增加警察服务职能。第一次警务革 命被认为是新警 察与 旧警察的分水 岭。第二次警务革命 以 美国的警察专业化运动为标志, 时间是 12 - 13 9 0- 9 0年 。它 强调要摆脱地方政治对警察的控制 , 使警察成为独立、 高效 的队伍 , 加强警察教育培训 , 注重专业化。第二次警务革命 被认为是新警察独立与成熟的标志 。第三 次警务革命 以欧 美 各 国 的警 察 现 代 化 运 动 为标 志 。 间是 13- 1 7 年 。 时 90- 9 0 - 它强调警察 的现代化 , 具体包括武器装 备的现代化、 交通器 材的现代化 、 指挥通讯的现代化 、 信息交流与储存 的现代化 等, 把警 察打 造 成 为 “ 击犯 罪 的战 士 ” 打 。第 四次 警 务革 命 以欧美各国的 “ 新警察模式改革” 也就是社区警务运动 为 , 标 志 ,时间 是 17 至 今 。它 在 l 个 大 的范 围 内对 原 有 9 0年 O 警 察组 织 结 构 、 论 观念 进 行 了反 思和 检 讨 , 调 警 察现 代 理 强 化 技术 与警 察 哲 学 的 理 性 结合 , 回归 警 察 “ 统 更 夫 ” 传 的服 务职 能 。 这四次警务革命都是在追求高标准、 高质量完成警察工 作 目标任务的基础上, 在专业队伍建设、 科学技术使用 、 改善 警 民关 系 等 方面 展 开 工作 。 从警 务 改 革 的效 果 来看 , 并没 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历史上的四次警务改革
世界历史上的四次警务改革
第一次警务革命以1829年伦敦大都市警察机构的建立为标志。18世纪末,英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产生了严重的阶级对立,犯罪增长,治安混乱。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1829年,英国建立现代职业警察,西方公认的世界上最早的正式警察——职业制服警察从此诞生。这支警察队伍强调以预防为主,重视警民关系,增加服务职能,使其成为新旧警察的分水岭,被誉为第—次警务革命。
(四)在工作重点方面,从单一的巡逻与刑侦模式转向社区警务模式。
由于传统警务工作在打击犯罪方面收效甚微,警察不得不把工作重点放到社区警务上来。据调查,在警察接报案的电话中,只有20%与犯罪有关,80%是社会服务性的要求。因此,越来越多的警察部门开始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区警务方面,注重宣传教育,增强家庭的安全观念与个人的防范意识。
(八)在警务合作方面,从单一的警察行动向地区与洲际的警察行动发展,除了交流、协调行动式的国际刑警组织外,国际与洲际的实质性合作也在不断发展。
(九)在警察队伍的性质方面,军事化与平民化警察的差距在逐步缩小,军事化与平民化互相包容。
法国的宪兵是准军事化的代表,英国的警察是平民化的代表。一方面,随着反暴乱、反恐怖的实战需要,平民化警察根据需要建立了军事化、武装性质的快速反应部队。另一方面,由于暴力对抗造成了严重的社会矛盾,“最大限度地限制武力论”成为西方警察行动的准则。宣传上的平民化与准军事化,是警务改革的趋势之一。
第二次警务革命是以美国的警察专业化为标志。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世界各国警察大部分处于初创阶段,美国率先开展了警察专业化运动。其核心是通过专业化摆脱地方政治对警察的控制,使警察成为一支独立的、高效率的文职队伍。第二次警务革命是新警察独立与成熟的标志。
第三次警务革命以欧美各国警察现代化为标志。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完成了警察的现代化,各国的警察编制、警察预算均有巨大的增长。第三次警务革命立足于使警察成为“打击犯罪的战士”。此时的警察形象,是头顶钢盔、肩别对讲机、手持盾牌、腰挎手枪的“机械战警”。但是,增加警力带来了若干消极后果,在警力不断增长的同时,犯罪率处于上升较快的状态。警力与犯罪同步增长,这是人们始料不及的,从而引发了第四次警务革命。
(三)在警务风格方面,从单一的被动警务转向重视主动提前警务。
西方国家已把工作重点从快速反应转向预防犯罪,强调调查研究在先,以预防为主。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国家警察现代化进程中形成一种警务风格——反应警务。它强调接报案后的快速反应,重视通讯联络与车辆现代化,重视被动反应而忽视主动预防。随着这种警务风格的弊端渐显,20世纪70年代后期,警务改革从反应警务向主动提前警务转变。旨在唤起社会与公众的参与,采用各种手段减少犯罪。强调以预防为主,从根本上减少犯罪的社会根源。现代西方国家所进行的社区警务、邻里守望等警务改革都可视为主动提前警务论的组成部分。
(十)在警察队伍构成方面,国家警察与私人警察共同发展,警察社会化的趋势明显。
这四次警务改革几乎都是停留在围绕着警察工作的主要目标——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公众利益,也考虑到为达到公众的满意而进行的单纯服务等层面而进行的优化警察勤务规划的调适性改革。从改革内容方面看,都是在追求高标准完成警察工作目标的基础上,在精心设计警察工作、 科学安排警力、充分发挥科技力量的作用等方面展开工作。从改革的结果来看,不但没有很好地完成警察部门所设定的工作目标,使公众真正满意,相反由于各国警察部门历来都把不能很好地完成工作目标的主要原因归咎于人员少、素质低、装备差、技术落后等因素,加之各国政府又没有有效地控制警察部门的投入,因而使各国警察部门不断膨胀,成为政府最大的部门之一。人类社会正在进入后工业化社会和信息时代,社会政治、经济都在发生着巨大变革。第四次警务革命绝不是警务改革的终结,世界范围的第五次警务革命正在孕育之中。
第四次警务革命是现代化后欧美各国的“新警察模式改革”(主要内容是社区警务运动)。它在以下十个方面对原有的警察组织结构、理论观念进行冲击,返朴归真,是警察现物的巨增长转向“无增长改善论”。
面对增长警力编制的种种弊病,英国在警务改革中提出了“无增长改善论”,它是指警察在不增加人员编制、器材装备的前提下,通过警务改革提高警察完成工作目标的能力。这种理论认为:大幅度提高警察开支,建立庞大的警察队伍是无益的、危险的,它远远超出了社会经济能力所能允许的范围,警察现代化应偏离继续提高警察比例、装备高度现代化的美国模式,因而社区警务是在警务现代化之后警务改革的必然方向。
(六)在力量的主体认识上,从以警察为主体到以社会为主体,逐步认识到产生犯罪的根源在于整个社会,打击犯罪的主体也在于整个社会。只有通过整个社会才能减少犯罪。
(七)在领导体制上,中央集权与地区自治的差距越来越小。
以英美为代表的地区自治(以块为主)正在向加强全国统一协调、统一领导的方向发展;以法国、德国为代表的中央集权警察(以块为主)逐步向分散权力、建立地方警察的方向发展。总之,西方警察体制正在发生明显的交融现象。
(二)在装备方面,从追求“机器人”模式转向追求“传统的更夫”模式,重新重视警察的服务意识与警察道德修养。
[ 转自铁血社区 / ]
欧美发达国家的公众,对“机械警察”十分反感,强烈要求警察重新回到公众当中,发出了“要传统更夫,不要机器人”的呼声。1976年,英国警察进行了一次公众调查——“怎样才能做一个现代化的警察?”公众的回答没有一项是指向装备的,全部答案都指向理解、同情、合作等警察品质与道德方面。
(五)在衡量标准上,从单纯重视犯罪率与破案率到多种指标综合评估,不仅重视警察部门自己的统计,也重视社会的反应。主客观评价相结合,以主观评价为主。
许多西方警察和犯罪学家都认为犯罪率不能真实反映犯罪现状。隐案、漏案现象是各国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片面追求低犯罪率等于变相鼓励弄虚作假。此外,随着社会发展和法律的健全,犯罪率自然要经历一个由低到高的过程,这是犯罪自身的规律,它不以警察的意志为转移。现在英美等国已开始以多种指标综合评价警察的工作,这些指标有:被害人调查、安全感调查、公众对警察的满意程度调查、对警察工作的重点评价调查以及警民关系调查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