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产品生产与安全控制

合集下载

畜禽产品安全整治实施工作方案

畜禽产品安全整治实施工作方案

畜禽产品安全整治实施工作方案

一、立足现状:当前我国畜禽产品安全形势严峻,各类安全事故频发,问题突出。

二、全面摸底:全面排查全国畜禽产品生产经营企业,确保全覆盖。

三、加强监管:加大对畜禽产品生产过程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规范运作。

四、强化法律法规执行:对违法企业依法依规进行处理,绝不姑息。

五、加强宣传教育:加强畜禽产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

六、推动行业自律:引导畜禽产品生产经营企业自觉遵守行业规范,形成自律机制。

七、加强技术支撑:加大对畜禽产品安全技术研发的投入,提高产品安全技术水平。

八、人才培养推动:加强畜禽产品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提升行业整体素质。

九、加强协作机制:建立畜禽产品安全协作机制,强化各部门合作。

十、绩效考核全面:建立畜禽产品安全整治绩效考核制度,不达标企业将受到惩罚。

十一、强化跟踪监控:建立畜禽产品生产经营全过程监控体系,实现全程追溯。

十二、严格惩处违法行为:对制售假冒伪劣畜禽产品的违法企业依法打击,绝不手软。

通过以上工作方案的全面实施,相信我国畜禽产品的安全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加放心的产品。

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及控制措施

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及控制措施
物和使用过 的药瓶。药物储藏应符合使用说 明书的 要求, 在适 当的温度下储藏在安全、 上锁的地方 。
养殖场。养殖场还应建立畜禽识别机制 , 所有畜禽应
有 唯一 的识别码 , 能够被单独识别 , 并能识别出特定 的、 有要求 的畜禽 , 例如正在接受治疗 的和休药期结
束前 的畜 禽 。
养殖 场 除有 足 够适 宜 的空 间 , 风 良好 , 通 并保 持
实施环境 、 设备 、 工具等 的卫生防疫消毒 , 对粪污 、 染 疫、 病死畜禽及时无害化处理或隔离 。 在饲养过程 中,
对重大动物疫病定期实施检测 , 阳性者及时淘汰。
适宜畜禽生长的温度、 湿度外。场 区、 饲养区、 畜禽舍 的 门 口必须 设 有适 合 工作 车 、 人员 消 毒 用 的消 毒 池 、
添 加 了违 禁药 物 的 饲料 ,不仅 会 影 响 动物 体 的生 理 机能 , 引起 动 物 发病 , 而且 污染 物 也 会在 动物 体 内滞 留或 蓄 积 , 以残 留方 式 进人 畜 产 品 中 , 而形 成严 重 从
的安全 危害 。
13 生 产 环 境 .
饲养环境 对畜禽 产 品的质量 安全也有 重要 影
也包括各项生产记录 ,是养殖场实现专业养殖 的规 范性文件和见证 。管理制度包括养殖场动物免疫及 防疫制度 、 畜禽标识制度 、 产地检疫 申报制 度 、 养殖 档案制度 、 消毒管理制度 、 害化 处理管理 制度 等 ; 无
养殖记 录包括免疫程序 、 生产记录、 饲料及饲料添加
剂和兽药使用记录 、 消毒记 录、 免疫记录、 诊疗记录 、 防疫监测记录、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记录。生产单位 需制 定全面的、 符合畜 要求 的各项管理制度。

动物农场产品质量与安全管理的质量控制方法

动物农场产品质量与安全管理的质量控制方法

动物农场产品质量与安全管理的质量控制方法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质量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动物农场产品质量与安全管理变得尤为重要。

动物农场产品包括肉类、奶制品、禽蛋等,其质量控制方法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探讨动物农场产品质量与安全管理的质量控制方法。

首先,动物农场产品质量与安全管理的质量控制方法之一是加强动物饲养管理。

动物的饲养环境和饲料质量直接影响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因此,动物农场应加强对动物饲养环境的管理,确保动物生活在洁净、舒适的环境中。

同时,饲料的选择和配比也至关重要,动物农场应合理选择饲料,确保其营养均衡,并且严格控制饲料中的有害物质,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其次,动物农场产品质量与安全管理的质量控制方法之二是加强动物疾病防控。

动物疾病对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动物农场应加强动物疾病的预防和控制,采取科学的免疫措施,确保动物健康。

此外,动物农场还应加强对动物的定期检查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问题,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第三,动物农场产品质量与安全管理的质量控制方法之三是加强生产过程的监管。

动物农场应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从生产环节入手,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动物农场应严格执行生产标准和规范,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监管,确保生产过程的卫生和安全。

此外,动物农场还应加强对生产设备和工具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最后,动物农场产品质量与安全管理的质量控制方法之四是加强产品检测和监测。

动物农场应建立完善的产品检测和监测体系,对产品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测和监测,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动物农场应加强对产品中有害物质的检测,如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以保证产品的安全性。

同时,动物农场还应加强对产品的质量检测,如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等,以保证产品的质量。

综上所述,动物农场产品质量与安全管理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加强动物饲养管理、加强动物疾病防控、加强生产过程的监管以及加强产品检测和监测。

生物制品的生产与安全

生物制品的生产与安全

生物制品的生产与安全在现代医学中,生物制品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药物类别。

它们通常是从人体或动物组织中提取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如癌症、风湿病、肝炎等。

然而,由于生物制品具有高度复杂性,其生产和使用也带来了相应的风险,特别是安全性问题。

本文将就生物制品生产与安全展开探讨。

1.生物制品生产目前常见的生物制品包括蛋白质药物、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等。

这些生物治疗剂均需要通过复杂的生产过程获得。

一般来说,生物制品的生产包括以下几个核心环节:来源物材料采集、细胞培养及药物制备。

首先,来源物材料采集是获得生物制品的第一步。

针对不同的生物制品类型,来源物材料也有所区别。

蛋白质药物通常来自大肠杆菌或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的发酵产物;而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则需要获得人类或动物的细胞或组织样品。

不同的来源物材料需要经过相应的处理和质量控制,以确保获得的细胞或产物质量符合要求。

其次,细胞培养是生物制品生产的主要环节之一。

在细胞培养过程中,原料细胞会分裂并不断扩增,最后产生大量的目标治疗剂。

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细胞培养需要在高度洁净的条件下进行,以防止细菌、真菌或病毒的污染。

因此,生产厂家需要有完整的洁净室设施和严格的工艺流程,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最后,药物制备是将细胞产物转化为可供临床使用的治疗剂的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对细胞产物的纯化、剂量确定、制剂设计以及物料流等环节。

其中,剂量和制剂的选择需要注意因剂量而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同时,物料流控制和质量控制的过程也十分重要,它们需要确保制造过程中各项参数符合标准,例如压力、温度、湿度、pH 值、浓度等等。

2.生物制品安全生物制品虽然带来了治疗多种疾病的价值,但也同样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其中,最常见的问题包括因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问题导致的制品污染、感染、免疫反应和副作用等。

制品污染是指生产过程中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污染导致的问题。

发生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制备过程中未能严格控制洁净度或未能准确识别特定的微生物污染。

肉制品质量安全保障措施

肉制品质量安全保障措施

肉制品质量安全保障措施肉制品质量安全保障措施肉制品是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近年来,肉制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给消费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保障肉制品的质量安全,各国政府、企业和消费者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一、生产环节的质量安全控制1.选用健康饲料:动物生产过程中,饲料是直接影响肉制品质量安全的因素之一。

为了确保饲料的健康与安全,开展严格的饲料质量监控,并建立稳定的供应链,保证饲料的来源可追溯。

2. 强化兽药和疫苗管理:为了防止潜在的药物残留和传染病的传播,农民应严格按照标准使用对人体安全的兽药和疫苗,加强兽药使用记录和兽医签字管理,确保动物的健康与安全。

3. 建立健全的养殖环境:提高养殖环境的卫生标准,加强污染物治理,保证养殖场的空气和水质的安全,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4. 加强动物防疫:对养殖动物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并建立养殖动物的档案,追溯养殖动物的来源,做到防范于未然。

5. 严格控制屠宰和加工过程:加强屠宰场的管理,严格执行动物宰杀前的检疫,确保屠宰环节无污染。

同时,加强肉品加工过程中的科学管理,确保产品的卫生与安全。

二、加强肉制品流通环节的监管1. 提高进货渠道的可追溯性:加强对肉制品的进货渠道的监管,确保供应链的可追溯性,确保畜产品的安全与卫生。

2. 严格市场准入门槛:加强对肉制品生产企业的准入门槛和监管,对没有相关资质和许可证的企业进行取缔。

对于存在问题的企业,进行处罚和整改,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

3. 加强市场监管:加大对肉制品市场的执法力度,加强对市场流通环节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肉制品的生产和流通行为。

4. 建立消费者投诉机制:建立健全的消费者投诉机制,鼓励消费者对质量问题进行举报和投诉,及时处理和调查投诉问题,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三、加强肉制品质量安全监测1. 定期抽检:加强对肉制品的质量监测,定期对市场上的肉制品进行抽检,检测食品中的添加物、兽药残留、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确保产品的卫生与安全。

畜产品安全监管责任书模版

畜产品安全监管责任书模版

畜产品安全监管责任书模版尊敬的领导: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制度,为确保畜产品的安全,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我单位特向贵单位提出畜产品安全监管责任书,现将相关内容如下:一、安全管理职责我单位作为负责畜产品管理的部门,应当严格履行安全管理职责,确保畜产品的安全生产和市场运行。

1. 加强畜产品的来源管理,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畜产品的源头安全。

对进货渠道进行严格审核,确保畜产品的来源合法、清洁、无污染。

建立健全畜产品生产企业的台账,并定期对企业进行检查和监督。

2. 完善畜产品的生产管理,加强对畜禽养殖场、屠宰场、加工场等环节的监督。

严格执行相关生产标准和操作规程,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卫生安全控制措施得以有效执行。

加强对养殖单位和屠宰加工企业的技术指导,提高其生产管理水平和安全意识。

3. 加强畜产品的质量监控,建立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

对畜产品进行常规的质量检测,并组织有关部门进行抽样检验。

对检验结果不合格的畜产品,实施严格的处理和追责制度,确保不合格产品不流入市场。

4. 加强畜产品的流通管理,建立健全畜产品市场监管机制。

对畜产品的流通渠道进行监督,加强对市场经营者的检查和监管。

严禁无证经营、假冒伪劣畜产品的销售行为,对违法行为严肃查处,保障畜产品的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二、应急处理职责我单位应当做好畜产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保障广大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权益。

1. 建立畜产品安全事故的报告和处理制度,确保及时、准确地报告畜产品安全事故发生情况。

对畜产品安全事故进行适时的调查和评估,做好信息公开工作,及时向社会公布事故情况,维护公众的知情权。

2. 指导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组织应急演练活动,加强应急处理能力的培训和提高。

及时指导和协调各方力量,组织抢救和善后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畜产品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

3. 根据畜产品安全事故情况,追究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

依法依规对责任单位进行处罚,对直接负责的责任人进行问责和追责。

畜产品无公害生产技术与监控培训课件

畜产品无公害生产技术与监控培训课件

畜产品无公害生产技术与监控培训课件一、引言畜产品的无公害生产是指在畜禽饲养、屠宰、加工等环节中,不使用有毒有害物质,严格控制兽药使用和饲料添加剂的使用,以及对环境污染的控制,从而保证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

本课件旨在向从事畜产品生产的人员介绍无公害生产技术,并提供监控方案,以确保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

二、无公害生产技术2.1 饲养环境管理1.畜舍建设:–畜舍选址要远离人口密集地、水源和环境敏感区;–畜舍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排污和保温性能。

2.饲养密度控制:–合理控制饲养密度,避免动物间的拥挤;–定期清洁和消毒饲舍,防止疾病传播。

3.饲料管理:–严格选择饲料原料,确保无公害、无污染;–设计合理的饲料配方,满足动物的营养需求。

2.2 疾病防控1.疫苗接种:–根据动物的生长阶段和疫病流行情况,制定合理的疫苗接种计划;–采用规范的接种方法和程序,确保疫苗的有效性。

2.兽药使用:–合理使用兽药,遵守药物使用说明书中的剂量和使用方法;–严格控制兽药的使用周期和间隔,避免兽药滥用。

2.3 屠宰与加工环节1.屠宰环节:–选择合格的屠宰场,确保屠宰设施和操作规范;–屠宰前进行体检,筛查患病动物,确保屠宰畜禽的健康与安全。

2.加工环节:–制定合理的加工工艺流程,确保畜产品的卫生与安全;–对加工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三、无公害生产监控方案3.1 监测指标1.兽药残留:–检测动物产品中的兽药残留,确保兽药使用符合规定;–按照国家标准,设置合理的兽药残留限量。

2.重金属污染:–检测动物产品中的重金属污染,确保产品安全;–制定合理的重金属限量标准。

3.2 监测方法1.兽药残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或气相色谱法(GC)检测兽药残留;–根据产品的不同需要,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2.重金属污染:–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检测重金属污染;–根据产品的不同特点,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畜产品质量安全详解

畜产品质量安全详解

畜产品质量安全详解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也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详细解析畜产品质量安全的概念、重要性,以及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并提出一些改善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建议。

一、畜产品质量安全概述畜产品质量安全是指畜禽养殖过程中,保证畜禽和畜禽产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没有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物质残留和微生物污染。

畜产品质量安全对于保护消费者身体健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二、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1. 饲料质量:合格的饲料是保证畜禽健康成长的基础。

饲料中存在的动物性成分、激素、抗生素等物质的过量使用都会严重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

2. 养殖环境:良好的养殖环境可以有效预防畜禽疾病的传播,减少使用抗生素的数量。

但如果环境脏乱差、空气质量差等,则会增加畜禽疾病的发生率,进而影响畜产品的质量安全。

3. 养殖管理:科学的养殖管理措施能够降低疾病的发生风险。

合理的饲养密度、及时的疫苗注射、规范的屠宰程序等都是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

4. 抗生素滥用:抗生素在畜禽养殖中的滥用导致了一系列问题,例如抗性菌株的产生、抗生素残留等,严重威胁着消费者的健康。

5. 疫病防控:畜禽养殖中,疫病的预防和控制非常重要。

疫苗接种、疾病监测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疾病传播,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

三、改善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建议1. 加强监管:政府部门应加强对畜禽养殖过程的监管,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加大对养殖场的检查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2. 促进科学养殖:鼓励农户、养殖场使用科学的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水平,减少抗生素的使用,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3. 宣传教育:加强对消费者的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提高消费者的安全意识,引导消费者更加理性地选择畜产品。

4. 建立溯源系统:建立健全的畜产品溯源体系,对畜产品从源头到终端的全过程进行监管,追溯畜产品的生产、饲养、加工等环节,确保畜产品安全可追溯。

畜产品安全实施方案

畜产品安全实施方案

畜产品安全实施方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畜产品的安全和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畜产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制定一套科学的畜产品安全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等环节入手,提出一套全面的畜产品安全实施方案。

首先,畜产品的生产环节是确保畜产品安全的基础。

在畜产品养殖过程中,应严格控制饲料和药物的使用,禁止使用违规添加剂和激素。

加强养殖场的环境卫生管理,定期清理畜舍,保证畜禽的生长环境清洁卫生。

对于疫病防控,建立健全的疫病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理疫情,确保畜产品的生产安全。

其次,加工环节也是影响畜产品安全的重要因素。

加工企业应严格按照卫生标准进行生产,保证生产设施和设备的清洁卫生。

加强从业人员的健康管理,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做好个人卫生防护。

加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原料的来源和质量,杜绝使用变质和有毒原料,确保畜产品加工过程的安全和卫生。

此外,畜产品的运输和销售环节也是关键。

在运输过程中,要保证运输工具的清洁卫生,避免交叉污染。

对于畜产品的包装和标识,应严格按照卫生标准进行,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在销售环节,加强对销售场所的监督管理,杜绝假冒伪劣产品的流入市场,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总之,畜产品安全实施方案需要从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等多个环节全面把控。

只有做到全程监管,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标准,才能保证畜产品的安全和质量。

同时,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也要加强合作,共同推动畜产品安全实施方案的落实,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放心的畜产品。

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能够建立起一套健全的畜产品安全管理体系,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畜牧业养殖动物产品安全与质量控制

畜牧业养殖动物产品安全与质量控制

畜牧业养殖动物产品安全与质量控制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关注日益增加,养殖动物产品的安全与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畜牧业作为重要的农业领域,如何保障养殖动物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本文将从畜牧业的角度出发,介绍一些关键的安全措施和质量控制方法,以确保消费者能够放心享用健康的养殖动物产品。

一、畜牧业养殖动物产品安全措施养殖动物产品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

为了保障养殖动物产品的安全,畜牧业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养殖环境管理养殖环境的卫生状况对养殖动物产品的安全性有着直接的影响。

畜牧业企业应加强畜禽舍的清洁消毒工作,定期清理粪便和杂草,并保持合理湿度和通风。

动物饮水设施也需保持清洁,避免污染。

2. 饲料安全管理饲料直接影响养殖动物产品的质量。

畜牧业企业应严格选用优质饲料,并确保饲料的质量稳定。

在饲料储存和使用过程中,要防止霉变和异物混入,以确保养殖动物的饮食安全。

3. 动物健康管理养殖动物的健康状况对产品的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

畜牧业企业应加强动物的防疫工作,定期进行兽医检查和疫苗接种。

对于生病的动物,要及时隔离和治疗,避免疾病传播。

4. 消毒和卫生管理在养殖动物产品的加工过程中,消毒和卫生管理非常重要。

畜牧业企业要加强对养殖场、加工设施以及人员卫生的管理,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工作,确保产品的安全。

二、畜牧业养殖动物产品质量控制方法除了安全性外,养殖动物产品的质量也是关注的焦点。

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畜牧业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控制方法:1. 优化养殖管理养殖动物的生长环境和管理水平对产品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畜牧业企业应采用科学的养殖管理方法,合理安排饲养密度,保证动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定期检测动物的生长情况,调整饲养方案,并进行必要的营养调整。

2. 严格质量监控养殖动物产品的质量监控是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畜牧业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通过对产品的抽样检验和实地检查,确保产品符合卫生标准和质量要求。

畜牧业中的畜产品质量与安全管理

畜牧业中的畜产品质量与安全管理

畜牧业中的畜产品质量与安全管理畜牧业是指人类通过驯化和饲养动物来获取畜产品的一种经济活动。

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是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从畜产品质量与安全的重要性、质量管理与监测、安全管理与控制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畜产品质量与安全的重要性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合格的畜产品不仅满足人们对食物的营养需求,还能提供高品质的食材和制品。

然而,如果畜产品质量不合格或存在安全隐患,可能导致食物中毒、传染病等健康问题的发生。

因此,畜牧业中的畜产品质量与安全管理至关重要。

二、质量管理与监测1. 养殖环境管理畜牧业中,养殖环境是影响畜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合理管理养殖环境,包括养殖场的卫生条件、空气质量、饲料质量等,可以降低畜产品患病率和减少污染物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2. 动物饲养管理动物饲养管理是保障畜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

合理选用饲料、科学配方和合理投喂,可使畜禽体质健康,提高产品品质。

同时,加强动物疫病的预防与控制,减少疾病传播和药物残留,也是保障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3. 畜产品质量监测畜产品质量监测是保障产品质量的有效手段。

通过监测畜产品的营养成分、微生物指标、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等指标,可以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同时,建立质量追溯体系,追踪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等全过程,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的可控性和可追溯性。

三、安全管理与控制1. 兽药使用管理兽药的合理使用是保证畜产品安全的重要环节。

应根据动物疫病等需要,合理选择兽药种类和使用方法,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使用,避免滥用和误用。

同时,加强兽药残留监测,确保畜产品的兽药残留在国家标准限量范围内。

2. 饲料安全管理饲料安全管理对畜产品安全至关重要。

应严格控制饲料原料的质量,杜绝含有有害物质和添加剂残留的饲料使用。

加强饲料生产的监管和抽检,确保饲料的安全性和营养性。

3. 畜产品加工与储存控制畜产品的加工和储存也是保证产品安全的重要环节。

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

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

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汇总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包括:1.畜禽养殖环节养殖环节的安全问题主要关注药物使用,如饲料安全、兽药残留、重金属、霉菌毒素等。

预防控制动物疫病,合理使用兽药,严格遵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

2.生产加工环节要防止有毒有害物质污染,保证生产环境清洁、水质、布局、安全卫生的要求。

在生产过程中应保证产品原料的安全,对原料进行严格的检验,生产加工过程应符合相应的卫生要求,成品应符合相应的安全、卫生标准。

3.贮存运输环节贮存运输环节应保证产品原料的安全,对成品进行严格的检验,贮存运输过程应符合相应的卫生要求。

4.上市销售环节应保证产品原料的安全,对产品进行严格的检验,销售过程应符合相应的卫生要求。

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归纳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归纳一、加强投入品监管,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二、加强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认证和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工作,鼓励和引导发展绿色生产。

三、深入推进“瘦肉精”专项整治,建立“瘦肉精”排查抽检、监管、打击惩处等长效机制,严防“瘦肉精”等违禁添加物进入养殖环节,杜绝不合格畜产品流入市场。

四、加快推进标准化生产,督促规模养殖场、定点屠宰厂(场)建设和完善养殖、生产、加工、贮藏、销售各环节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实现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的“无缝”衔接,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五、各相关单位、部门要积极引导养殖业发展无公害生产,推行投入品采购与产品销售分开制度,推行“放心牧场”建设,督促规模养殖场、定点屠宰厂(场)严格执行有关安全规定。

六、各相关单位、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养殖业主(户)对“瘦肉精”专项整治工作的认识,自觉抵制使用“瘦肉精”,引导养殖业主(户)建立诚信养殖的良好风尚。

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大全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大全如下:1.畜禽产品的食物安全:给畜禽提供营养均衡、无污染的饲料,避免饲料里添加违禁药物和重金属物质,确保畜禽的肉、毛皮、羽毛、血液等产品质量安全。

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5篇)

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5篇)

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一、畜产品产地准出制度做好出区境销售生猪的“瘦肉精”监督检测,根据省农业厅产地准出规范化管理试点要求,在生猪家禽等主导产品上建立规范化试点,组织畜产品产地准出试点单位,在产品上市销售前开展质量安全自检,出具产地证明、检疫证明和质量证明,做好与市场准入工作的衔接。

二、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是指经认证的无公害、绿色、有机畜产品和经检测符合国家质量安全指标要求的畜产品准予市场销售,对未经认证或经检测不合格的畜产品禁止进入市场销售的监督管理制度。

检测主要针对盐酸克伦特罗(俗称“瘦肉精”)这种有害物质。

动物屠宰加工场所要有质量安全管理人员,有动物收购、屠宰检疫、肉品检验制度和记录,畜产品经营批发市场、超市要有质量安全管理人员、有完善的质量安全管理记录。

对入市销售的生鲜畜产品有《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产地来源证明,同时禁止____种情形的畜产品入市销售:1.无检疫证明、验讫标志的;2.染疫、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3.含有国家规定的禁用药物及其他化合物的;4.药物残留或者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5.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质的;6.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屠宰、加工的;7.国家规定禁止经营的其他畜产品。

未取得市场准入证的畜产品生产、加工及销售单位不得进入市场。

进入畜产品市场的企业必须通过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证或产品认证,或者是区畜牧管理部门资质审查认定的企业。

三、报告制度建立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定期报告制度,各乡镇按时将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进展情况、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及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经验上报区畜牧兽医局,区畜牧兽医局将及时汇总后上报市局。

四、监测制度一是建立畜产品安全预警机制,组建一支快速处理突发事件的专业队伍,配置必要的仪器及设备,制定相应的处理应急预案,确保畜产品安全事件得到有效控制。

二是对畜产品生产进行全程监控,建立畜产品溯源制度,加大对重点产品、重点企业、农贸市场、规模养殖场的监测和监督抽查力度。

水产养殖中的水产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控制措施

水产养殖中的水产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控制措施

水产养殖中的水产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控制措施水产养殖业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行业之一,而水产品的质量与安全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确保水产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措施。

本文将详细探讨水产养殖中的水产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控制措施。

1. 健康状况评估水产养殖的第一步是评估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的健康状况。

只有在水生动物健康的情况下,才能产出高质量的水产品。

养殖场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确保水产动物没有患上任何疾病或感染。

2. 水质管理水质是决定水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养殖场应该监测水中的氧气含量、酸碱度、溶解氧等指标,以确保水体的适宜度。

保持水体的清洁和适宜的水质将有助于预防疾病的传播和水产品的健康生长。

3. 饲料管理合理的饲养管理对水产品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养殖场应确保所选用的饲料符合国家标准,并提供适量的饲料给水生动物,以满足其生长所需的营养。

定期检查饲料的品质,并对不合格的饲料进行淘汰,以减少对水产产品质量的不良影响。

4. 疫病防控疫病是水产养殖中的一大难题,它对水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产生直接影响。

针对常见的水生动物疫病,养殖场应该加强疫苗接种,定期对养殖环境进行消毒,并采取隔离措施,以防止疾病的传播和扩散。

5. 环境控制水生动物的生长环境直接影响其质量和安全。

养殖场应保持适宜的温度、光照和湿度,并合理排放废水和废料,以维持水产动物的生长环境清洁良好。

同时,养殖场还应定期监测水体和土壤的污染情况,防止有害物质的积累。

6. 采摘和加工水产产品的采摘和加工环节对产品质量和安全也有着关键影响。

养殖场应确保在合适的时机采摘水产产品,并采用适宜的加工方法,避免污染和损坏产品。

此外,加工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卫生标准,保持操作人员的卫生,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总结起来,水产养殖中的水产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控制措施至关重要。

养殖场应从健康状况评估、水质管理、饲料管理、疫病防控、环境控制和采摘加工等方面入手,确保水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我国动物产品安全的控制措施

我国动物产品安全的控制措施

法律法规宣传到位 、 执行落实到位。对新建设的屠宰 加工厂 , 要进行充分 的论证 , 选择符合要求 的地理位 置, 确保环境无污染。建立健全符合标准的各类车间
及 各 种设 施 和设 备 , 在 建设 的过 程 中 , 有 关 部 门必 须
监管到位 , 确保施工质量和建设标准。在屠宰环节 , 必须严 格执行 《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动物屠 宰操作规 程》 和各种技术规范。真正做到规范检疫 、 全面检疫 到位 。当检疫出病害动物 、 动物产品时 , 必须及时按
控工作 , 必须做到依法防控 、 及时防控 、 督导防控 、 群
防群控 。同时 , 把动物疫病 的监测 和检测落实到位 , 实 行定 期 定 项 监测 和检 测 同 随时 监 测 和检 测 相 结合
的方法 进行 , 实 现及 时发现 及 时控 制 的 目标 。卫 生 防 疫 监控 部 门要 做好 宣 传 工 作 ,使 人 们不 断 提 高 自我
几方面 : ① 由于动物防疫监督体制不健全不规范 , 加
之 动 物疫 病 防治 技术 的研 究 与应 用 相 脱节 ,动 物 防
疫监督管理不到位 ,致使一些重 大动物疫病 时有发 生。 ②动物产品药物残 留严重超标 。 ③饲料添加剂使
级地方人 民政府亲 自 研究确定辖 区内无公害动物产 品生产基地 的建立 , 确定建设 地点 、 建设标准 、 建设 施工责任人 ( 单位 ) 。二是 由大中型肉类联合加工厂 为龙头 , 采用 “ 公 司 +农 户 ”的方 式 建 立无 公 害 动 物
无 公 害 动 物 产 品生 产 基 地 的建 设 要 获得 产 地 环
5 加 强动物产 品贮运和销售过 程 中监督管理
动物 产 品 的贮 运 和 销售 过 程 是造 成 二 次污 染 的

浅谈动物产品安全控制措施

浅谈动物产品安全控制措施

受污 染 。其 次 ,加 强 定 点屠 宰场 肉类运 输 专 用车 辆
管理 坚 持专 车 专用 ,避 免一 车 多用 ,用 后 进 行彻底 清洗 和 消毒 。同 时 , 肉类 销 售过 程 中要做 好 防止 再
次污染的措施 ,经常性 的对经营工具进行消毒和清理。
4 10 河 南省 太康 县 高 贤 乡畜牧站 6 40
的在 公 共卫 生方 面 对 人有 重 要影 响 的人 畜 共 患病 约
9 0种 ,其 中在 我 国流 行 的主 要 人 畜共 患 病 有 3 0余
21 建 立 无 公 害 畜 禽 生 产 基 地 。无 公 害 畜 禽 生 产 .
基 地 的建 立 主要 是获 得 产地 环 境条 件 认证 ,要求 无
加 在饲 料 中 ,有 时不 遵 守休 药 期 的规 定 ,致 使 畜产
23 加 强 肉类 贮 运 和 销 售 过 程 中 的卫 生 管 理 。 肉 . 类 贮 运 及 销 售 过 程 是 造 成 肉类 二 次 污 染 的重 要 环 节 ,加 强这 些 环节 的卫 生管 理是 保 证 畜产 品质 量 的 重 要措 施 。首 先 ,要 求 定 点屠 宰场 的冷 库 在 建筑 设 施上 要符 合 要 求 ,设 有冷 藏 设施 ,使屠 宰 后 的热鲜 肉尽 快得 到 冷 却 ,避 免 肉类 在屠 宰 加工 过 程 中再 次
1 . 饲 料 添 加 剂 使 用 不 规 范 。 饲 料 添 加 剂 是 指 3 “ 为满 足 畜禽 特 殊 需 要 而 加入 饲 料 中 的少 量 或 微 量 营养性物质 ” ,它 在 配 合 饲料 中起 着 完 善饲 料 营养 价 值 和 全 价 性 , 改 善饲 料 品 质 , 提 高 饲料 利 用 率 , 抑 制有 害物 质 , 防 治畜 禽疾 病 及增 进 畜 禽健 康 的 作 用 ,从而达 到 改进 畜 产 品 品质 ,提 高 畜 禽 生产 能 力 节 约饲 料及 增 加 经济 效 益 的作 用 。然 而 ,一些 投 机 生 产 经 营 者 ,不 惜 以 危 害 广 大 消 费 者 的 身 体 为 代 价 ,把 一此 不 允许 作 为饲 料 添 加剂 的物 质 ,如 : 某

2024年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方案范文(二篇)

2024年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方案范文(二篇)

2024年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方案范文____年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方案一、背景介绍畜产品是指由动物生产的食品,是我国人民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近年来,由于一些不合理的饲养管理和制度缺陷,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发,对人民群众的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我国必须加强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工作。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人民群众健康饮食。

2. 原则:(1) 防范为主,综合施策。

(2) 切实加强监管力量,提高监管水平。

(3) 强化责任意识,严格追责问责。

(4) 鼓励创新,持续改进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

三、措施和具体工作1. 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1) 完善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法律法规,提高监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 健全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加强人员培训,提高监管能力。

(3) 建立完善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应对风险。

(4) 加大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提高监管的精准性和效率。

2. 强化畜产品生产环节监管(1) 加强饲养管理规范的宣传和培训,严禁使用禁用药物和添加剂。

(2) 加强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的管理,严格执行审批制度,确保质量安全。

(3) 建立畜产品生产环节的溯源体系,追溯畜产品的生产、饲养等环节,从源头上控制风险。

(4) 加强养殖场、屠宰场等生产场所的规范管理,提高生产环境卫生标准。

3. 强化畜产品流通环节监管(1) 加强对畜产品流通环节的监管,加强对批发市场和超市的日常监测。

(2) 加强对冷链物流的监管,确保畜产品冷链运输中的质量安全。

(3) 完善畜产品质量标识制度,加强对产品标签的抽检,防止虚假宣传和误导消费者行为。

4. 强化畜产品市场监管(1) 建立健全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严格控制无照经营、非法经营等违法行为。

(2) 加强对畜产品市场的日常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障市场秩序。

(3) 加强对网上畜产品交易平台的监管,打击虚假信息、假冒伪劣产品等违法行为。

畜牧业中的食品安全和卫生管理措施

畜牧业中的食品安全和卫生管理措施

畜牧业中的食品安全和卫生管理措施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们的饮食安全和健康意义重大。

然而,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卫生问题关注度的提高,畜牧业中的食品安全和卫生管理措施也变得日益重要。

本文将就此展开探讨。

一、畜牧业中的食品安全管理措施1. 建立健全的养殖管理制度畜牧业从业者应建立并执行科学的养殖管理制度,包括养殖环境的控制、饲养管理的规范、动物疫病的预防和治疗等。

只有在良好的管理制度下,才能有效保障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2. 定期进行兽医检测和疫苗接种兽医检测是确保畜产品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它能够及时发现和治疗动物身上的疾病,防止疫情扩散。

此外,合理的疫苗接种也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3. 加强饲料和药品的管理饲料和药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畜产品的安全。

畜牧业从业者应选择正规渠道采购饲料和药品,严密控制饲料中有害物质的含量,合理使用药品并遵守使用期限。

4. 加强畜产品质量监管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的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严格把关畜产品的出厂检验和流通环节的质量监督。

同时,对违规操作的畜牧业从业者进行处罚和整改,以确保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二、畜牧业中的食品卫生管理措施1. 增强畜牧业从业者的食品卫生意识畜牧业从业者应加强食品卫生知识的学习和宣传,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食品卫生习惯。

他们应时刻保持清洁,做好手部卫生和用具的消毒,防止因个人卫生不当导致食品污染。

2. 加强生产环节的卫生管理在养殖和屠宰过程中,应加强对场所、设备、工具等的清洁和消毒工作,防止感染源的传播。

此外,还应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确保操作规范、流程清晰,以保证食品的卫生安全。

3. 健全监测和风险评估体系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定期对畜产品进行抽检,检测其质量和安全状况。

同时,还应进行风险评估,分析可能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4. 完善畜产品追溯体系建立畜产品追溯体系,可以对畜产品的生产、流通过程进行全程监控,有效追溯每一件产品的来源和去向。

动物产品安全的影响及防范措施

动物产品安全的影响及防范措施

03
驱虫药
为了预防和治疗动物寄生虫病,养殖户可能会使用驱虫药。这些药物
的残留可能对人体产生毒性作用,导致神经系统异常、肝肾损伤等。
重金属污染

动物产品中若含有过量的铅,可能对人体神经系统、造血系统、消化系统等造成损害。铅 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饲料、水源和环境中的铅污染。

汞是一种有毒元素,可在动物体内蓄积。长期食用汞含量超标的动物产品可能导致人体神 经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等受损。汞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环境、饲料和水质中的汞污 染。
法律法规
动物产品安全的法律法规是保障动物产品安全的基础,包括动 物防疫法、畜牧法、兽药管理条例等。
规章制度
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对动物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进 行规范,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司法解释
司法解释对法律法规进行补充和完善,使法律法规更具可操作性 和实效性。
组织机构体系
政府机构
政府机构是动物产品安全监管的主要力量,包括农业农村部、国 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
行业协会
行业协会在政府与市场之间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协助政府进行 行业管理。
企业主体
企业是动物产品生产的主体,也是保障动物产品安全的第一责任 人。
技术支撑体系
检测检验
建立完善的检测检验体系,对动物产品进行严格 的质量检测和安全检验。
风险评估
开展动物产品的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 ,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李斯特菌
李斯特菌是一种能够引起人类脑膜炎、败血症等严重疾病的致病菌。动物产品中可能携带 李斯特菌,需要通过充分加工和储存来避免其传播。
兽药残留
01 02
抗生素
在动物养殖过程中,为了预防和治疗动物疾病,兽医可能会使用抗生 素。然而,抗生素的残留可能导致人类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降低治 疗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产品安全生产现状与展望课程:食品保藏原理专业班级:农产品质量与安全121班姓名:杨雨婷学号: 1209010375 指导教师:王修俊日期: 2015年12月2日目录摘要 (2)引言 (4)第一章动物产品安全生产原则 (5)第二章动物产品生产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6)2.1 动物产品生产中抗生素的科学合理使用 (6)2.2 饲草饲料的污染 (7)2.3 药物残留现象 (7)2.4 动物疾病因素 (7)2.5 动物饲养环境 (8)第三章动物产品安全生产的措施与依据 (8)3.1 动物生产过程中的措施 (8)3.2 动物产品市场规范中的措施 (9)3.3 借鉴国外经验科学处理畜牧场废弃物 (9)第四章展望 (10)结语 (11)参考文献 (12)动物产品安全生产现状与展望摘要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随着动物产品的发展和普及,动物产品的安全生产对市场经济的重要性越来越强,动物产品安全性的高低是企业有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之一。

为此,本文以动物产品为分析对象,在分析动物产品安全生产现状的基础上,依据基本理论,运用一系列专门的调查方法,研究探讨动物产品安全生产的现状与展望。

关键词:动物产品;安全;生产现状;展望。

Animal products safety production situation and ProspectAbstractIn today's increasingly developed market economy,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opularization of animal products, animal products safety the importance of the market economy is more and more strong, the animal product safety level is the enterprise has the embodiment of one of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Therefore, based on animal produc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safety production of animal products, according to the basic theory, using a series of special investigation methods,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 of animal products safety production research.Keywords: animal products; safety production; status; prospect.引言动物产品(Animal Product),指以动物的身体各部位经加工制成的产品。

通常包括五类:(1)家畜、家禽产品:包括羊毛、驼毛、牦牛毛、兔毛、皮张、肠衣、猪鬃、马尾、羽毛等;(2)畜禽类:包括猪、牛、羊、鸡、鸭、鹅肉及其副产品和野生动物肉,野禽肉等。

(3)各种罐头。

(4)蛋及蛋制品。

(5)水产品:包括海水和淡水产品。

在国际贸易中,出口动物产品要经特别的卫生检验或检疫。

如图所示:第一章动物产品安全生产原则1、凭证经营《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从事动物、动物产品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的单位和个人都要达到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规定的动物防疫条件,办理《动物防疫合格证》;在县境内流通的动物凭《动物检疫合格证明B》、免疫标识运输、屠宰;出县境的动物、动物产品凭《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B》、免疫标识、非疫区证明运输、屠宰、销售;动物产品凭《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胴体加盖检疫印章、分割产品凭检疫标志上市交易。

2、动物防疫预防为主的方针是根据我国动物饲养的实际情况和动物疫病流行的特点而提出的。

我国的畜禽饲养以农户为主,生产分散,防疫基础薄弱,疫病种类多,蔓延范围广。

国家规定对饲养的家畜实行强制免疫和计划免疫,强制免疫和计划免疫名目由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公布。

3、报检制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本省行政区域内对依法应当检疫的动物和动物产品,实行报检制度。

凡是加工、屠宰、运输、交易的动物、动物产品必须凭法定的检疫手续,必须主动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检。

第二章动物产品生产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2.1 动物产品生产中抗生素的科学合理使用一、抗生素饲料添加剂使用现状目前,抗生素及药物饲料添加剂的用法比较混乱。

大病使用,小病也使用,与致病微生物有关的病使用,与致病微生物无关的病也使用,对人使用,对动物也使用。

当然,在不同的国家滥用和大量使用抗生素的情况与程度有所不同,一种普遍现象是发展中国家较多地使用或滥用抗生素,而发达国家则反而对使用抗生素比较保守。

二、滥用抗生素类饲料添加剂的危害一是滥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产生抗药性,据研究报道,在我国的中、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养殖业发展迅速,饲料用量大,抗生素应用频繁,二是长期使用抗生素会造成动物机体免疫力下降,直接影响免疫过程,会对疫苗的接种产生不良影响。

三是滥用抗生素会引起动物体内菌群失调和内源性感染,进而腹泻或发病、死亡,有些甚至致畸、致残、致癌。

四是滥用抗生素会在动物产品和环境中造成残留。

抗生素被动物机体吸收后,会随血液循环分布全身各个器官,抗生素的代谢途径多种多样,但大多数以肝脏代谢为主,经胆汁由粪便排出体外,也会通过泌乳和产蛋过程残留在乳和蛋中。

2.2 饲草饲料的污染饲料是影响动物安全生产的关键因素,饲草饲料的安全是动物产品卫生质量安全的保证和前提。

动物长期采食兽药、农药以及工业废料污染的饲草和饲料后,不仅诱发各种疾病,而且严重影响动物产品的卫生质量安全。

2.3 药物残留现象饲草饲料生产加工企业,造成农药残留超标,从而直接导致动物产品农药残留超标;饲料中药物性添加剂的滥用,我国目前动物产品中药物残留主要是抗生素的残留量超标,由于过量添加药物、不按停药期规定停药和对动物全群用药造成的;饲料中某些元素缺乏或过量都会影响肉的品质,如缺乏VE造成白肌病,饲喂过多的胡萝卜,会造成黄色素沉积,造成黄脂肉。

2.4 动物疾病因素目前在已知的350多种动物疫病中,其中有200多种可以在人类和动物之间互相感染和传播,我们称之为人畜共患病,给人的健康带来的危害是无法估量的。

所以只要保证动物的健康,才能保障动物产品的卫生质量和安全。

2.5 动物饲养环境养殖场的生产环境包括空气环境,圈舍环境、草场、饮水水质等,这些不仅影响畜禽的正常生长,同时还会降低动物产品的品质口感。

动物生产对环境的污染随着畜牧业高度规范化、集约化的发展,动物粪尿如不及时有效的合理处理,将会成为动物产品的污染源。

第三章动物产品安全生产的措施与依据3.1 动物生产过程中的措施(一)化学农药对环境和农作物的破坏和污染是影响绿色动物最主要因素。

因此,要避免作为饲料原料的农作物本身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成一些具有毒性的代谢物,要有效预防饲料在贮存、运输、加工过程中受到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要防治破坏饲料中营养成分而导致营养缺乏症;要防止破坏饲料中的营养成分而导致营养缺乏症;要防止饲料被微生物及农业、鼠药等化学物质污染,要尽量采用生物防治和生物农药。

(二)强化动物饲养全过程的无公害,全面实现畜牧业生产健康、高质、高效发展。

动物饲养的环节,是确保动物产品无公害最重要最基础的环节。

一是必须建立健全科学的饲养管理规范、严格按照科学规定的标准进行饲养,实现科学化管理、环保型生产。

二是要严格规范投入品的使用,必须选用无公害的投入品。

严格禁止使用禁用品,认真贯彻落实农业部关于“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的有关规定。

三是严格规范兽药的使用,禁止滥用兽药,必须使用与动物疫病相适应的兽药。

从而实现科学化、规范化饲养,无公害生产。

3.2 动物产品市场规范中的措施农贸市场的规范化管理,是确保无公害动物产品流通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建立健全市场的准入制度,并且要严格规范认真执行。

在动物产品进入市场前严格进行检查,查验有效的检疫合格证明,确认检疫证明在有效期内、且产品合格、证物相符、方可进入市场销售。

市场管理部门必须严格把好这一关,要确定专人专管、并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全面实现市场的规范化管理,真正做到把有害、不合格的动物产品控制在市场之外,使无公害的动物产品规范化流通。

维护消费者利益,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3.3 借鉴国外经验科学处理畜牧场废弃物在粪便处理过程中,首先要彻底杀灭病原体,并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

其次,大规模养殖生产中产生的大量粪便不可能在畜牧场周围全部利用,粪便的异地利用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必须减少粪便的体积,最好加工成固态产品,并密封包装,以便减少运输费用,避免在运输过程中造成环境污染。

第三,处理工艺应当高效节能,尽可能降低处理成本,使粪便处理能产生一定经济效益。

我们应加快借鉴国外的经验,将粪便进行发酵或干燥灭菌除臭处理,然后再运出使用。

第四章展望一、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

可对染疫动物的来源及去向进行快速追踪和溯源,最终实现控制动物疫病,最大可能地缩小经济及社会损失。

二、提高消费者对动物安全的信任。

三、有助于消除进口国对出口国动物卫生和动物产品安全的顾虑,有效克服国际畜产品市场技术壁垒,促进动物产品国际贸易。

10结语短暂的大四上半学年很快就要结束了,王修俊老师乐观、正直、朴实的生活态度,令我深深敬佩。

感谢王修俊老师的谆谆教诲,将使我终生受益。

祝愿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事业上取得更大成功,一生平安!11参考文献:[1] 叶雪平.关于渔药评审的几点意见[J].中国动物保健.2009.(5);33-34[2]樊详国.战文斌.我国渔药的发展概况和安全使用体系建设研究[J].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7.16(3):287-292[3]廉超,敏义,宫瑞.浅析我国渔药研发、管理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J].水产学杂志.2012.25(01):58-63[4]崔效亮,薛克友,王玉莲,等.我国兽药研究开发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兽药杂志,2005.39(7):16-19[5]杨玲巩,俊霞张,延华,等.科学使用渔药提高水产品的安全性[J].内陆水产,2005.(12):31-32[6]赵同刚,阚学贵.我国动物产品安全控制与管理[C].中国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高层论坛材料汇编,北京: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2001.102-124[7]梅方权.关于食物安全保障概念的发展分析[J].中国食物,2002(5).4-6[8]张莉,李全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