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养浩简介张养浩简介

张养浩简介张养浩简介
张养浩简介张养浩简介

张养浩简介-张养浩简介

张养浩为官清廉,爱民如子。天历二年,因关中旱灾,被任命为陕西行台中丞以赈灾民。他隐居后,决意不再涉仕途,但听说重召他是为了赈济陕西饥民,就不顾年事已高,毅然应命。他命驾西秦过程中,亲睹人民的深重灾难,感慨叹喟,愤愤不平、遂散尽家财,尽心尽力去救灾,终因过分操劳而殉职。他死后,“关中之人,哀之如先父母”。《山坡羊·潼关怀古》便写于应召往关中的途中。《元史·张养浩传》说:“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张养浩为陕西行台中丞。张养浩简介登车就道,遇饥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张养浩在“关中大旱”之际写下了这首《山坡羊》。

张养浩自幼才学过人,曾向平章不忽木献书,被提拔,后任堂邑县尹、监察御史等职,因评时政,得罪当权者被罢官,为避祸不得不隐姓埋名;后被召

起,官至礼部尚书。50岁时辞官归隐于济南云庄,关中旱灾时被重新任命,赶赴陕西救赈灾民。多年的宦海沉浮,让他把功名富贵都参破,不再在意统治者对自己的评判;济南云庄的归隐生活,不仅让他欣赏礼赞自然的风光,更让他体察民生只艰辛;尊奉孟子民本之思想,让他深深懂得民生之重要;刚正不阿、仗义执言的性格,让他有勇气面对现实说出心中真实的想法。张养浩简介元代百姓生活之苦被作家以怀古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忧民之心使他“到官四月,倾囊以赈灾民,每抚膺痛哭,遂得病不起。”这是一个有良知的读书人真实的本性和真实的生活,也是当时社会所难得一见的。

元代的统治者对读书人实行民族歧视政策,直到元仁宗延祐二年才正式实行科举取士制度,况且这种制度也是不公平的,这就造成下层读书人在很大程度上对元统治者失去信心,对社会缺少责任感,所以同时期其他作家怀古作品

济南简介

简介 济南,地处北纬36°40',东经117°00',南依“天下第一山”——泰山,北跨“母亲河”——黄河,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日照充分,年平均气温14摄氏度,年平均降雨量650到700毫米。[1]济南,又联合国国际艺术广场——泉城广场 称“泉城”,下辖6区、3县、1市,总面积8227k㎡,人口681.4万,其中市区人口433万。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城市综合实力排名中,济南综合实力居全国城市第13位。济南地处中国知识人才密集的齐鲁大地,人力资源齐备,高等院校众多,科研机构密集。现有各类高校40所,在校大学生近60万人,科研机构200多个。其中10个国家级实验室,53个省级科研院所,2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科技人员达35万人,能够满足各类企业、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电子信息、交通装备、机械制造、生物制药、食品纺织等主导产业在国内外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济南高新技术、信息产业发达,IT产业在中国列第四位,并被国家批准成为“中国软件名城”。拥有占地20公顷、亚洲最大的环形建筑——国家级软件基地“齐鲁软件园”,及“CIIIC国家信息通信国际创新园”、“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等一批电子信息研发机构,现已有1200余家国内外IT研发企业入园发展。济南现代服务业繁荣发达、服务功能健全,市区范围共有各类商业网点数量近40000个,其中购物中心、济南夜色 商场、超市、便利店等布局合理、数量庞大,商业潜力雄厚。济南也具有良好的农业资源,悠久的蔬菜种植传统,享有“中国精品菜篮”的美誉,培育出“章丘大葱、鲍芹”、“商河大蒜、彩椒”、“平阴玫瑰、阿胶”、“仁风西瓜、曲堤黄瓜”、“张而草莓”、“张夏玉杏”、“马山栝楼”、“买买茶”、“买卖茶”等一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在国际市场亦具有较高知名度。投资环境优势。济南市成立了“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美丽泉城”领导小组,由市四大班子领导挂帅,以大力促进“发展实体经济、建设美丽泉城、优化发展环境、创新社会管理”,努力将济南市政府打造成——全国“审批最快、服务最优、效率最高”的廉洁高效服务型政府,并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及扶持政策,大大提高了投资者在济南投资的效率及便利水平。济南抓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实现三步走的阶段性战略目标,2011年在全市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4406亿元,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建立起现代化省会城市的发展框架;到2020年城市人口将达到800万,建成区面积达1000平方公里,把济南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化的区域中心城市。济南自然风光秀丽,自古素有“泉城”之美称。尤以趵突泉、黑虎泉、五龙潭、珍珠泉四大名泉久负盛名,自古享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柳”之美誉。济南拥有的泉水之多,流量之大,景色之美,独步天下。泉水纵横分布,错落有致,既有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又有郊区泉群散落各处,誉称72名泉。众泉如翡翠在济南大地镶嵌,日夜叮咚,光彩闪耀。众泉汇流成的护城河流淌到大明湖,与周围的千佛山、鹊山、华山等构成了“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独特风光。济南,也成为世界少有的集“山、泉、湖、河、城”于一体的独特魅力城市。2012年根据央视的调查,幸福感排名前十的省会城市(十大幸福之城)济南位列第八。[2]编辑本段名称由来秦朝建立郡县制时,今天的济南地区属于济北郡。汉初,设立济南郡,含义为“济水之南”,是地理方位形成的地名。济水即俗称大清河,古济水(音己,三声)发源于现河南省济源市,流域大致相当于现在的黄河山东段。后因黄河改道被其夺取河床,成为了黄河下游的干流河道。而济源、济南、济阳、济宁等地名还是保存了下来,济南由此得名。自明朝以来,济南一直山东省省会。1929年7月设立济南市。[3] 济南行政区划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济南市现辖7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魅力--济南(40张)市辖区:市中区、历下区、天桥区、槐荫区、历城区、高新区、长清区;县:平阴县、济阳县、商河县;县级市:章丘市。编辑本段人口民族根据《济南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全市常住人口为681.40万人。济

细胞蜡块诊断淋巴瘤18例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HISTOCHEMISTRY AND CYTOCHEMISTRY 第29卷第2期2020年4月 V ol.29.No.2April.2020 〔收稿日期〕2019-12-06 〔修回日期〕2020-04-10〔基金项目〕武汉市科技计划项目(2017060201010172);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引导基金(RMYD2018M27) 〔作者简介〕柯晓康,男(1991年),汉族,住院医师 *通讯作者(To whom correspondence should be addressed):185082159@https://www.360docs.net/doc/8d9753526.html, 细胞蜡块诊断淋巴瘤18例 柯晓康1,张清平2,袁静萍1,刘琳1* (1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武汉430060;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病理生理学系, 武汉 430030) 〔摘要〕目的 探讨18例浆膜腔积液中细胞学诊断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间由浆膜腔积液诊断为淋巴瘤患者18例,通过常规液基涂片、制作细胞蜡块、HE 染色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个别病例采用基因重排检测或流式细胞学检查,并部分对照其细胞学诊断和活检组织病理诊断的符合率。结果 18例均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结果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无淋巴瘤病史的有12例:包括4例弥漫性大B 细胞淋巴瘤;1例淋巴浆细胞样淋巴瘤;1例浆细胞瘤;2例T 淋巴母细胞淋巴瘤;1例NK/T 细胞淋巴瘤;1例外周T 细胞淋巴瘤,非特殊类型;2例T 细胞淋巴瘤。其余6例均有淋巴瘤病史,其中4例为弥漫性大B 细胞淋巴瘤,2例为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 细胞淋巴瘤。结论 浆膜腔积液是淋巴瘤的较常见并发症,细胞病理学诊断淋巴瘤难度虽相对较大,但通过制备细胞蜡块,在镜下观察肿瘤细胞成分单一,表现为大量散在分布的不成熟淋巴样细胞,细胞之间无黏附性,同时结合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等相关检测方法,可明确诊断,值得推广。 〔关键词〕浆膜腔积液;淋巴瘤;细胞学;细胞蜡块;免疫细胞化学 〔中图分类号〕R-331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6705/ j. cnki. 1004-1850. 2020. 02. 010 Diagnosis of 18 cases of lymphoma using cell wax blocks Ke Xiaokang 1, Zhang Qingping 2, Yuan Jingping 1, Liu Lin 1* (1Department of Pathology, Renmin Hospital of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60, China;2Department of Pathophysiology, Tongji Medical College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30, P .R.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immunophenotype, diagnosis, differential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of cytological diagnosis of serous cavity effusion from 18 cases of lymphoma. Methods 18 patients with lymphoma diagnosed by serous cavity effusion from January 2016 to December 2018 in Renmin Hospital of Wuhan University were collected, these cases were performed with conventional liquid-based smear, cell wax block, HE staining and immunocytochemical staining, seldom cases were subjected to gene rearrangement detection or flow cytology. And the coincidence rates of cytological diagnosis and biopsy histopathological diagnosi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ll 18 cases were performed with immunocytochemical staining, all of which were diagnosed as non-Hodgkin’s lymphoma. There were 12 cases without lymphoma history, including 4 cases of 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 1 case of lymphoplasmacytoid lymphoma; 1 case of plasmacytoma; 2 cases of T lymphoblastic lymphoma, 1 case of NK/T cell lymphoma; 1 case of 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 not otherwise specified; 2 cases of T-cell lymphoma. The remaning 6 cases had known lymphoma history, 4 cases of which were 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 2 cases of angioimmunoblastic T cell lymphoma. Conclusion Serous effusion is a common complication of lymphoma, and the cytopathological diagnosis of lymphoma is relatively difficult. However, the diagnosis can be confirmed by observing the morphology of tumor cells through cell blocks (the tumor cell composition is uniform under the microscope, showing a large number of immature lymphoid cells scattered in the distribution, no adhesion between cells) and combined with immunocytochemical staining and other related detection methods, the diagnosis can be confirmed, which is worth promoting. 〔Keywords 〕Serous effusion; lymphoma; cytology; cell wax blocks; immunocytochemical 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 NHL )引起浆膜腔(胸腔、腹腔和心包腔)积液并不罕见,其中以胸腔积液最为常见,而腹腔和心包腔积液相对少见[1]。据报道,恶性渗出液中淋巴瘤的发生率约为20%~30%[2],是继肺癌、乳腺癌和卵巢癌之后引起恶性浆膜腔积液最常见的原因[3]。本文

中国诗歌发展脉络简介

中国诗歌发展脉络简介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诗歌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时期: 1、开端和发展——古体诗时期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诗歌集是在公元前六世纪中叶最后编定的《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共三百零五篇。在体例上它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十五“国风”所反映的是来自民间的社会呼声,它叙述劳动人民之间的婚姻恋爱,展示思妇、军人对沉重的国家赋税、兵役制度的不满,揭露、讽刺统治阶级的繁重剥削和荒淫无耻的生活——所有这些,都构成了十五“国风”的主要内容;而“雅”、“颂”则是社会上层统治阶级宴乐祭祀、点缀升平的一种高雅方式,诗篇记叙周王的各种祭祀、征战、朝议活动,歌颂王公们清明的统治,描写各种宴饮的繁华富丽,当然,偶尔它也会流露出“大厦将倾”的哀叹——所有这些,则构成了“雅”、“颂”的主要内容。总之,一部《诗》三百篇,就是一轴反映周初到春秋中叶五百年间社会生活的生动画卷。 如果说《诗经》的创作是现实主义的话,那么,在战国时期兴起的“楚辞”的诗歌创作则表现了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楚辞”是《诗经》之后兴起的完全不同于《诗经》的一种新诗体,而楚国人屈原则是这一新诗体的杰出代表。屈原以他崇高、热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对人格和美好理想的执着追求,以及糅合神话传说、历史人物和自然现象编织奇幻的理想世界的艺术手法,创作了以《离骚》为代表的大量诗篇。这些诗篇和其他一些楚人的诗篇一起,以其想象丰富、辞采瑰丽的艺术风格而成为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远祖。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有深远影响的作家。《诗经》和“楚辞”,分别以其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为我国诗歌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秦、西汉、东汉共四百多年的时间,官府比较重视民间声乐和歌谣的采集,设立了专门的采集机构——乐府。乐府为着政府采集了大量民间歌诗、民间声乐。流传至今的乐府篇章《病妇行》、《东门行》、《陌上桑》、《十五从军征》等都是优秀的诗歌,而其中尤以揭露封建礼教妇女的深重罪恶的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最为突出。西汉的乐府民歌是对《诗经》中“风诗”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它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两汉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的思想情感;它的叙事性和典型性标志着现实主义传统在民歌中的发展,它深刻的思想价值和优良的民歌艺术特色对后世的诗歌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两汉时期,史传、辞赋的繁荣吸引了大量文士的注意力,但到了东汉后期,在接受民间文学优良成分的基础上,文人的诗歌创作再次兴起,而文人五言诗的创作则表现得更为显著。五言诗的形式,为语言、音节的变化和运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因而更便于叙事和抒情,因此它很快代替了四言诗的旧形式,而成为诗人创作最主要的一种诗体。东汉文人五言诗的成熟作品是现存所谓无名氏的《古诗十九首》。 文人五言诗兴起以后迅速形成汉末魏初时期的建安文学、正始文学的高峰。建安文学以“曹氏三父子”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而其中尤以曹操和曹植的成就最为突出。建安文学继汉乐府之后,第一次掀起了文人诗歌的高潮,诗人们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被后人称为

元曲简介

中国元代蒙古族的统治者入主中原,社会形态出现变化。市民阶层对通俗文化的需求增强,因科举废行而入士无门的下层知识分子的介入,以及戏剧自身的发展,促成了元杂剧在短时间走向繁荣。被称为“元曲四大家”河北籍作家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开创了中国文化艺术的新时代,也造就了河北文化的辉煌时期。 元曲的兴起对于我国民族诗歌的发展、文化的繁荣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卓越的贡献,元曲一出现就同其他艺术之花一样,立即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它不仅是文人咏志抒怀得心应手的工具,而且为反映元代社会生活提供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崭新的艺术形式。 元曲的组成,包括两类文体:一是包括小令、带过曲和套数的散曲;二是由套数组成的曲文,间杂以宾白和科范,专为舞台上演出的杂剧。“散曲”是和“剧曲”相对存在的。剧曲是用于表演的剧本,写各种角色的唱词、道白、动作等;散曲则只是用作清唱的歌词。从形式上看,散曲和词很相近,不过在语言上,词要典雅含蓄,而散曲要通俗活泼;在格律上,词要求得严格,而散曲就更自由些。散曲从体式分两类:“小令”和“散套”。小令又叫叶儿,体制短小,通常只是一支独立的曲子(少数包含二三支曲子)。散套则由多支曲子组成,而且要求始终用一个韵。散曲的曲牌也有各式各样的名称,如《叼叨令》、《刮地风》、《喜春来》、《山坡羊》、《红绣鞋》之类,这些名称多很俚俗,这也说明散曲比词更接近民歌。元曲以其作品揭露现实的深刻以及题材的广泛、语言的通俗、形式的活泼、风格的清新、描绘的生动、手法的多变,在中国古代文学艺苑中放射着璀璨夺目的异彩。 元曲的兴起与发展,有着复杂的原因。首先,先代的社会现实是元曲兴起的基础,元朝疆域辽阔,城市经济繁荣,宏大的剧场,活跃的书会和日夜不绝的观众,为元曲的兴起奠定了基础;其次,元代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化,促进元曲的形成;再次,元曲是诗歌本身的内在规律及文学传统继承、发展的必然结果。 元曲兴起并代表这一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就其本身而言则是由于元曲确立并完善了体制形式,曲的体制具体表现为以下六个方面: 1、宫调:宫调是指中国古代音乐的调式,曲与宫调出于隋唐燕乐,南北曲常用的有五宫四调,通称九宫或南北九宫,包括有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五宫)、大面调、双调、商调、越调(四调),曲的每一个宫调都有各自的风格,或伤悲或雄壮,或缠绵或沉重。元曲中的戏曲套数和散曲套数,是由两支以同一宫调的不同曲牌相联而成。 2、曲牌:俗称“曲子”,是对各种曲调的泛称,各有专名,如《点绛唇》、《山坡羊》等总数很多,元代北曲共335个,每一个曲牌都有一定的曲调、唱法,同时也规定了该曲的字数、句法、平仄等。据此可以填写新曲词,曲牌大都来自民间,一部分由词发展而来,故曲牌名也有和词牌名相同的,但是内容并不完全一致。此外,还有专供演奏的曲牌,但大多只有曲调而无曲词。 3、曲韵:元曲在押韵方面严守《中原音韵》十九部的要求而分平、上、去,用韵上有以下特点:平仄通押,不避重韵,一韵到底,借韵、暗韵、赘韵、失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作者简介以及文体概述

作者及作品概述 1.《藤野先生》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姓周,幼名樟寿,后改名树人,字豫山,后改名为豫才。“鲁迅”是发表《狂人日记》是开始使用的笔名。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第一篇划时代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成为五四思想革命和文化革命的第一声号角。接着,发表包括《阿Q正传》在内的14篇小说,1923年结集为《呐喊》出版,1924~1925年,发表《祝福》《伤势》等11篇短篇小说,结集为《彷徨》出版。并发表了散文诗集《野草》。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等。 2.《我的母亲》 胡适(1891-1962),现代作家,学者,字适之,安徽绩溪人。曾提倡文学改革,为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物。1920年创作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 3.《我的第一本书》 牛汉,现当代著名诗人,原名史成汉。生于1923年,四十年代开始写诗,有诗剧《智慧的悲哀》、诗歌《鄂尔多斯的草原》、诗集《彩色的生活》等。 4.《列夫·托尔斯泰》 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茨威格在诗歌、短论、小说、戏剧和人物传记写作方面均有过人的造诣,尤以小说和人物传记见长,代表作有小说《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恐惧》《感觉的混乱》《人的命运转折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个小时》《危险的怜悯》等,传记有《三位大师》《同精灵的战斗》《三个描摹自己生活的诗人》等。茨威格对心理学与弗洛伊德学说很感兴趣,作品擅长细致的性格刻画,以及对奇特命运下个人遭遇和心灵的热情描摹。 5.《再塑生命》 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女作家、教育家。主要作品有《我的一生》《我的宗教》《中流——我以后的生活》等。作为盲聋哑人,海伦的成就是空前的,她被誉为美国英雄。 6.《雪》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 散文集:散文诗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它像散文那样不分行、不押韵,不受字数、声韵的限制,可以自由地采用散文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段来叙事抒情。它又是诗,有诗的想象、诗的激情和诗的意境;有诗一样的节奏感和跳跃性,便于抒发强烈的思想感情。总体来看,它的主要特征是:散体、灵活、浓缩。 7.《雷电颂》 郭沫若(1892—1978),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县沙湾镇,是中国现代杰出的诗人、作家和戏剧家,又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他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主要作品有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 8.《短文两篇》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现代著名文学家。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小说,《复仇》《将军》等短篇小说集和《龙·虎·狗》等散文集。“文革”后出版了《随想录》,引起巨大反响。 9.《海燕》 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社会活动家。父亲早

张养浩简介张养浩简介

张养浩简介-张养浩简介 张养浩为官清廉,爱民如子。天历二年,因关中旱灾,被任命为陕西行台中丞以赈灾民。他隐居后,决意不再涉仕途,但听说重召他是为了赈济陕西饥民,就不顾年事已高,毅然应命。他命驾西秦过程中,亲睹人民的深重灾难,感慨叹喟,愤愤不平、遂散尽家财,尽心尽力去救灾,终因过分操劳而殉职。他死后,“关中之人,哀之如先父母”。《山坡羊·潼关怀古》便写于应召往关中的途中。《元史·张养浩传》说:“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张养浩为陕西行台中丞。张养浩简介登车就道,遇饥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张养浩在“关

中大旱”之际写下了这首《山坡羊》。 张养浩自幼才学过人,曾向平章不忽木献书,被提拔,后任堂邑县尹、监察御史等职,因评时政,得罪当权者被罢官,为避祸不得不隐姓埋名;后被召起,官至礼部尚书。50岁时辞官归隐于济南云庄,关中旱灾时被重新任命,赶赴陕西救赈灾民。多年的宦海沉浮,让他把功名富贵都参破,不再在意统治者对自己的评判;济南云庄的归隐生活,不仅让他欣赏礼赞自然的风光,更让他体察民生只艰辛;尊奉孟子民本之思想,让他深深懂得民生之重要;刚正不阿、仗义执言的性格,让他有勇气面对现实说出心中真实的想法。张养浩简介元代百姓生活之苦被作家以怀古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忧民之心使他“到官四月,倾囊以赈灾民,每抚膺痛哭,遂得病不起。”这是一个有良知的读书人真实的本性和真实的生活,也是当时社会所难得一见的。 元代的统治者对读书人实行民族歧

视政策,直到元仁宗延祐二年才正式实行科举取士制度,况且这种制度也是不公平的,这就造成下层读书人在很大程度上对元统治者失去信心,对社会缺少责任感,所以同时期其他作家怀古作品都深刻地打上时代地烙印:他们或感伤古王朝之覆,发一通思古之幽情;或感叹古今之巨变,流露对世事人生把握不定之惶恐;或有感于岁月流逝,抒发个人沉沦不遇之忧情。惟有《潼关怀古》洋溢着沉重的沧桑感和时代感。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简介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简介 一、春节 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俗称“过年”。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是“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是一年的开始。传统的庆祝活动则从除夕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每到除夕,家家户户阖家欢聚,一起吃年夜饭,称“团年”。然后一起守岁,叙旧话新,互相祝贺鼓励。当新年来临时,爆竹烟花将节日的喜庆气氛推向高潮。王安石《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我国北方地区在此时有吃饺子的习俗,取“更岁交子”之意。而南方有吃年糕的习惯,象征生活步步高。守岁达旦,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送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另外,各地还有互相登门拜年,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逛花市,赏灯会等习俗。二、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夜,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汉代以正月十五日为祭祀、祈福之日,后受到道教思想影响,以此日为“上元”,又称灯节。后世以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以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共称“三元”。至北魏时已成为固定节日。至唐代,张灯成为最主要、盛大的活动,其夜又称“元夜”、“元夕”。此夕京城内,宫廷与民间盛陈灯彩,金吾不禁夜,纵士女尽兴游观。至宋代更为繁盛,又有食汤圆、灯谜、百戏、烟火等活动,后世相沿,遂增加,一般自十三日开始,称“上灯”,至十八日止,称“落灯”。正月十五闹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会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宋朱淑真《元夜》诗:“十里绮罗春富贵,千门灯火夜婵娟。”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词:“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三、清明节 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清明的前一天称寒食节。两节恰逢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桃红柳绿。寒食节的设立是为了纪念春秋时代晋朝“士甘焚死不公侯”的介子推。清明寒食期间,民间有禁火寒食、祭祖扫墓、踏青郊游等习俗。另外还有荡秋千、放风筝、拔河、斗鸡、戴柳、斗草、打球等传统活动。自宋以下,民间更于这天插柳条于门,出郊游园饮酒,以贺佳节。《淮南子.天文训》:“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唐张说《清明日诏宴宁王山池》诗:“今日清明宴,佳景惜芳菲……承恩如改火,春去春来归。”宋吴自枚《梦梁录.清明节》:“至日……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坟,以尽思时之敬。车

画家张清平简介

张清平简介 张清平,艺名阿泰。中国艺术学会会员,深圳长城书画院副院长,深圳南山区艺泰画廊专业书画家。书画培训老师。 张清平生于著名画家关山月的故乡、书画诗词楹联之乡-——广东阳江,自幼即受到书画艺术的矄陶。在校时就有国画《伟岸》、《秋江垂钓图》等作品在市级报刊上发表。2003年,在惠州工作其间,惠州电视台在艺术专题节目中,祥细报道了其书画艺术的成就。成为当地书画界的焦点人物。同年,书法作品被美国西雅图博物馆收藏展出。 书法方面,善长隶书,从曹全碑入手,广泛涉足于乙瑛、史晨、泰山铭、石门颂、张迁碑等多种书帖,尤其精研张迁碑。国画师从当代画家刘克宁、王自凡先生。画风清奇雅致,富湖山水泊气息。是一个书画的多面手。很多作品被美国、加拿大、英国、与及港台和国内收藏家、书画爱好者购买收藏。 继2013年的《彩绘芥子园》之后,2014年、2015年张清平着手于《米雒词意系列山水》和《古意山水系列》创作,两个系列创作作品,都有喜人的成就,《米雒词意》注重的是山水画配词的意境,画家用灵敏的艺术触角来诠释米雒先生的词句,达到词与画的天然浑合,水乳交融的艺术境界。该系列国画作品得到了米雒先生本人的高度评价。 《古意山水》是张清平老师沿《芥子园画谱》的制作思路创作的一系列山水小品,是《芥子园画谱》的外延与聚变,画家以仿古宣为绘制介质,以大胆的笔法、娴熟的积染技法纵横涂抹,画面既有粗犷豪迈的山壑云涯,又具清新别致的泉林小调,观之如品茗酌醪,余音绕梁。 张清平的作品画风清奇雅致,富湖山水泊气息。画家对湖山水泊的景色情有独钟,他的笔下,小桥流水,云腾雾蔚,或境界千里,目不能极,或水洼一角,林泉小筑,景致天成,别有意趣。许多观赏过他画作的人都说,画中的景色很像曾经到过的某个地方,甚至连他江苏藉的一个学生也惊讶他的某些画作就像自己家乡的某个景点。 “小隐隐于林,大隐隐于市。”作为一个身处闹市、而每日又忙于教学和其他俗务的画家,张清平老师用手中的画笔来追求和塑造一种清淡恬静的生活境界,这种追求也在画家题跋中时有流露,正如他的《湖山帻杖图》等画作中自作诗所写的:“绿树青山掩窗前,小桥流水年复年,儿时竹马门前剧,而今策杖步缓延,帆影千重云里出,渔歌万遍山中传。愿得此生能偷懒,暮年来与白鸥闲。”“日伴青山夜伴月,丹青未就诗先成。”傍青山、伴明月、吟诗作画、与及内心的宁静安逸,正是画家的不懈追求。

中国历代诗人简介及其代表作

中国历代诗人简介及其代表作 1. 屈原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诗歌充满追求进步的生活热情和深厚的爱国感情,表现了他憎恶黑暗、坚持正义的高洁人格。想象丰富,辞藻绚烂,常用大胆幻想和夸张的手法,融化神话传说与历史故事,构成雄奇壮丽的境界,富于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大纲选其《离骚》(节选)和《湘夫人》2首。 2. 曹操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其诗或反映汉末动乱现实,或抒发个人宏大抱负。情感深沉,慷慨悲凉。大纲选其《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3首。 3. 曹植东汉末期,三国初期魏国其诗前期大都表现游乐生活和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后期作品则充满愤激情绪,有的还能反映人民疾苦。笔力雄健,词采华茂,在学习乐府民歌的基础上,讲究形式美,对五言诗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大纲选其《七步诗》《白马篇》(白马饰金羁……视死忽如归)2首。 4. 陶渊明东晋人其大量田园诗描绘农村风光和劳动情景,流露出对污浊社会的憎恶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风格平淡自然,韵味隽永。语言简洁含蓄,深厚而富有意境。大纲选其《归园田居》(其一)《归园田居》(其三)《饮酒》(其五)3首。 5. 骆宾王初唐四杰之一。其诗题材丰富,感情真挚。大纲选《咏鹅》1首。 6. 王勃初唐其诗于清丽婉畅之中带有宏放浑厚的气象。人称“诗杰”。大纲选其《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首。 7. 贺知章唐朝人写景之诗,较清新通俗。自号“四明狂客”。因其诗豪放旷放,人称“诗狂”。大纲选其《咏柳》《回乡偶书》(少小……) 8. 王之涣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其诗雄奇豪放,音乐性强,脍炙人口。大纲选其《登鹳雀楼》《凉州词》2首。 9. 孟浩然唐代诗人其诗多写隐居闲适生活和羁旅愁思。诗风清淡自然,以五言见长。大纲选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春晓》《宿建德江》3首。 10.王昌龄盛唐的边塞诗人其诗多写边塞军旅生活,也有闺怨、宫怨、送别之作,于七绝用力最专,常以精炼的语言表现丰富的情致,意味浑厚深长,有"七绝圣手"之誉。大纲选其《出塞》(其一)《从军行》《芙蓉楼送辛渐》3首 11.王维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其诗前期多写边塞生活,后期多写山水诗。绘影绘形,有写意传神、形神兼备之妙。苏轼评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被誉为“诗佛”。大纲选其《使至塞上》《鹿柴》《竹里馆》《山居秋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送元二使安西》6首。12.李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风格雄奇奔放,前无古人,想象丰富奇特,语言清新自然,音律和谐多变,达到了古代积极浪漫主义的艺术高峰。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被誉为“诗仙”。大纲选其《古朗月行》《静夜思》《秋浦歌》《望庐山瀑布》《赠汪伦》《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早发白帝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渡荆门送别》《独坐敬亭山》《望天门山》《行路难》《将进酒》《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梦游天姥吟留别》《越中览古》《蜀道难》17首。 13.崔颢唐代早期多写闺情,流于浮艳;后体验边塞生活,诗风变为雄浑奔放。大纲选其《黄鹤楼》1首。 14.王翰唐朝恃才不羁,诗多壮丽之词,多属边塞风格。大纲选其《凉州词》1首。 15高适唐朝以边塞诗著名,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情调悲壮苍凉,笔势豪健(雄壮奔放,激昂慷慨)。大纲选其《别董大》1首。 16.刘长卿唐朝其诗多写政治失意之感(贬谪漂流的感慨)和山水隐逸之情。他善于描写自然景物,风格清雅洗练,接近"王孟",擅长五言,尤工五律,有"五言长城"之称。大纲选其《逢雪宿芙蓉山主人》1首。

梅溪湖项目介绍

晟通·梅溪湖A城营销策划书 一、目标 品牌目标: 打造一个优良资源汇聚的平台,为客户成功持续创造价值。通过项目的运营成功,真正树立晟通置业“中国首家服务型地产”的品牌形象。 销售目标: 完成2013年度2.6个亿的销售任务。 二、项目定位及价值系统 1、定位系统: 项目定位:卓越企业与成功者的摇篮 形象定位:5A级·大服务家 主广告语:全心全意为成功服务

三、客群定位 客户特点 1、拥有较高学历,收入丰厚,追求生活享受,崇尚自然,积极进取,具有较强独立思 考能力的一类人 2、他们最崇尚和实践这样的一种生活方式:既可以获得物质财富的积累,又能同时保 持精神上的独立与自由 3、他们已过而立,有事业心,有追求目标,有品位,心高而不气傲,时尚不保守,他 们是这个城市的中坚力量,讲究物质层面的精细化享受,又标榜生活方式的浪漫与自然 4、他们都是企业的领导者或者中高管,对于企业的持续发展非常关注,对于资源、人 脉、圈层等关键词非常看重,对于他们而言,资源的集合比景观的集合更加具有诱惑力。 客户接触信息的渠道: 不等同于一般刚需客户,我们的客户在信息的渠道选择也有别于一般客户; 高端客户认知: 1.属于私企的老板或外企、国企的高层领导; 2.日常社交出入于高档场所; 3.有自己固定的生活交际圈子。 主要信息获取途径: 被动信息获取途径:户外广告牌、朋友介绍、经常接触的媒体 主动信息获取途径:房地产专业媒体、房地产专业人士、房地产网站 工作渠道1、关注财经信息2、行业内权威杂志3、浏览飞机上的杂志 生活渠道1、朋友圈子的信息传播2、高档场所杂志3、公路上的广告牌 寻求房地产信息的渠道1、房地产专业媒体2、房地产网站 3. 房地产业内人士

作家简介

先秦作家 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仁”。《论语》是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所作。 2墨子:名翟,春秋时代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著有《墨子》一书,现存五十八篇。 3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时代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共八十一篇。 4孙子:名武,字长卿,春秋后期齐国人,军事理论家,著有《孙子》一书,一名《孙子兵法》,十三篇,“兵经”,是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 5孟子:名柯,字子舆,战国时邹县人,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著有《孟子》一书。 6庄子:名周,战国时蒙城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现存《庄子》一书三十三篇,又名《南华经》,代表作《逍遥游》。 7屈原: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期楚国人,是楚王的后代。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的奠基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中国的屈原。著作有《九歌》《九章》《天问》 8荀子:名况,尊号卿战国时赵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著作有:《荀子》32篇,《劝学》《天论》 9韩非:战国末期的韩国人,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著作有:《韩非子》55篇。 10吕不韦:战国末期的韩国大商人,曾为秦国的相国,《吕氏春秋.》 11列子:名御寇,战国时郑人,被道家尊为公元前辈,著有《列子》8篇。 秦汉作家 1贾谊:洛阳人,西汉政论家、文学家,《新书》10卷58篇;代表赋作有《吊屈原赋》《鹏鸟赋》。 2刘安:沛郡人,西汉思想家、文学家,汉高祖之孙,淮南王。《淮南子》 3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人,太史令司马淡之子。西汉文学家、史学家,《史记》 4刘向: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说苑》《新序》 5王充:字仲任,上虞人,东汉唯物主义思想家、文学家、批评家,《论衡》 6班固:字孟坚,扶风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包举一代。 魏晋作家 1曹操:字孟德,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2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梁父吟》《出师表》 3曹丕:字子桓,三国时文学家《燕歌行》《典论·论文》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 4曹植:字子建,三国时魏诗人,陈思王,《曹子建集》 5陈寿:字承祚,西晋文学家,国别体《三国志》 6陆机:西晋文学家《文赋》 7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谥号靖节先生,字号五柳先生,东晋诗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陶渊明集》《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 8干宝:字令升,东晋文学家,史学家,第一部神话小说集《搜神记》 南北朝作家 1范晔:字蔚宗,南朝宋代史学家、散文家。《后汉书》 2刘义庆:南朝宋代小说家,著有第一部笔记本小说集《世说新语》 3刘勰:字彦和,南朝梁代文学理论家,我国第一部文学理论专著《文心雕龙》50篇 4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水经注》40卷 5钟嵘:字仲伟,南朝梁代文学批评家,著有我国第一部诗歌理论专著《诗品》 隋唐五代作家 1魏征:字玄成,唐初政治家《谏太宗十思疏》

张养浩《山坡羊·未央怀古》翻译及赏析

张养浩《山坡羊·未央怀古》翻译及赏析 山坡羊 未央①怀古 三杰②当日,俱曾此地,殷勤纳谏③论兴废。见遗基④,怎不伤悲!山河犹带英雄气,试上最高处闲坐地⑤。东,也在图画里;西,也在图画里。 注释 ①未央:汉朝宫殿名。故址在今陕西西安。 ②三杰:指汉代张良、萧何、韩信三人,他们帮助刘邦统一中国。 ③纳谏:古代君主采纳臣下的进谏。 ④遗基:指残留的未央宫废墟。 ⑤闲坐地:闲坐着。 参考译文 当年汉室三杰,都曾在这里聚会,汉朝建立后,他们还经常向刘邦诚挚地进谏,谈论历朝历代的交替兴废。一千多年过去了,如今看到他们当年的遗迹,往事涌上心头,怎不令人无限伤悲!人事沧桑不断,而这里的山河还到处诱发着他们当年的英雄气概,“鸟尽弓藏”令人悲!登上这未央宫遗址的最高处,坐地观看:东面,也是如画的河山;西面,也是如画的河山。可是,有谁能保有这壮丽的河山永在!

创作背景 该曲子大约是张养浩于公元1329年(元文宗天历二年)在陕西救灾期间所写。 未央宫,在汉长安西南部的西安门内,为刘邦的开国宰相萧何负责监修而成,是由承明、清凉、宣室、麒麟、凤凰等四十多个宫殿台阁组成的一个面积很大的宫殿群。在整个西汉王朝,它是最高统治集团政治活动的中枢,富丽堂皇,连刘邦开始也觉得太过分了。故址在今西安西北郊十余华里处,前殿遗址的高大土台基,在十几里之外即可望见。 作者简介 张养浩(1270-1329年),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人。自幼聪明苦读,被荐为东平学正。 赏析: 这支怀古曲由缅怀历史人物写起,缘事抒情,感情的旋律始抑终扬,先含蓄后明快,起伏跌宕,韵味悠长。 “三杰当日,俱曾此地,殷勤纳谏论兴废。” 一句写的是作者来到未央宫殿的遗址,登上那高大的土台基,思接千载,想到“三杰”,将兴汉到治汉的历史概括出来。感情至浓,是敬佩、赞美、欣赏的语气。张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萧何作后勤保障,从未拖过大军后腿,为刘邦解了后顾之忧;韩信足智多谋,将兵多多益善。当时臣忠主信,各尽其能。对比反思自己,宦途坎坷,如今“白发满头新”而壮

常见诗人风格简介

常见诗人风格简介 1.屈原诗歌充满追求进步的生活热情和深厚的爱国感情,表现了他憎恶黑暗、坚持正义的高洁人格。想象丰富,辞藻绚烂,常用大胆幻想和夸张的手法,融化神话传说与历史故事,构成雄奇壮丽的境界,富于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大纲选其《离骚》(节选)和《湘夫人》2首。关键词:爱国主义浪漫主义楚辞体 2. 曹操其诗或反映汉末动乱现实,或抒发个人宏大抱负。情感深沉,慷慨悲凉。大纲选其《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3首。关键词:思想积极质朴刚健(建安风骨) 3. 曹植其诗前期大都表现游乐生活和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后期作品则充满愤激情绪,有的还能反映人民疾苦。笔力雄健,词采华茂,在学习乐府民歌的基础上,讲究形式美,对五言诗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大纲选其《七步诗》《白马篇》(白马饰金羁……视死忽如归)2首。关键词:建功愤激笔力雄健词采华茂 4. 陶渊明其大量田园诗描绘农村风光和劳动情景,流露出对污浊社会的憎恶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风格平淡自然,韵味隽永。语言简洁含蓄,深厚而富有意境。大纲选其《归园田居》(其一)《归园田居》(其三)《饮酒》(其五)3首。关键词:田园生活平淡自然简洁含蓄 5. 骆宾王初唐四杰之一。其诗题材丰富,感情真挚。大纲选其《咏鹅》1首。 6. 王勃其诗于清丽婉畅之中带有宏放浑厚的气象。大纲选其《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首。 7. 贺知章写景之诗,较清新通俗。大纲选其《咏柳》《回乡偶书》(少小……) 8. 王之涣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其诗雄奇豪放,音乐性强,脍炙人口。大纲选其《登鹳雀楼》《凉州词》2首。 9. 孟浩然其诗多写隐居闲适生活和羁旅愁思。诗风清淡自然,以五言见长。大纲选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春晓》《宿建德江》3首。 10.王昌龄其诗多写边塞军旅生活,也有闺怨、宫怨、送别之作,于七绝用力最专,常以精炼的语言表现丰富的情致,意味浑厚深长,有“七绝圣手”之誉。大纲选其《出塞》(其一)《从军行》《芙蓉楼送辛渐》3首。关键词:气势雄浑格调高昂 11.王维其诗前期多写边塞生活,后期多写山水诗。绘影绘形,有写意传神、形神兼备之妙。苏轼评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大纲选其《使至塞上》《鹿柴》《竹里馆》《山居秋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送元二使安西》6首。 12.李白其诗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风格雄奇奔放,前无古人,想象丰富奇特,语言清新自然,音律和谐多变,达到了古代积极浪漫主义的艺术高峰。大纲选其《古朗月行》《静夜思》《秋浦歌》《望庐山瀑布》《赠汪伦》《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早发白帝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渡荆门送别》《独坐敬亭山》《望天门山》《行路难》《将进酒》《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梦游天姥吟留别》《越中览古》《蜀道难》17首。关键词:雄奇奔放清新自然浪漫主义 13.崔颢早期多写闺情,流于浮艳;后体验边塞生活,诗风变为雄浑奔放。大纲选其《黄鹤楼》1首。

张养浩简介

张养浩简介 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山东济南人。历任县尹、监察御史、礼部尚书。以直言敢谏著称。弃官归隐后,因关中大旱,复出治旱救灾,劳瘁而死。散曲集有《云庄休居小乐府》,多写寄情林泉之乐。间亦有关怀民瘼之作。、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人,元代著名散曲家。曾任监察御史,因批评时政而免官,复官至礼部尚书,又辞官隐居济南云庄,天历二年(1329年),征拜陕西行台中丞,到官四月病卒。张养浩自幼好学,上自儒家经典,下至诸子百家,唐诗、宋词、笔记小说,无所不读,又诗赋、文章无所不能,尤长于散曲。他隐居济南云庄8年期间,登华不注,游大明湖,览龙洞,赏泉水,“寄傲山林,纵情诗酒”,创作了大量诗文散曲。其作品流传下来的有散曲小令160多首,诗近400首,各类文近百篇。 张养浩(1269—1329年),汉族,字希孟,山东济南人。号云庄。元代著名散曲家。诗、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称。 张养浩少年知名,19岁被荐为东平学正,历官堂邑县尹、监察御史、翰林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因看到元上层统治集团的黑暗腐败,便以父老归养为由,于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辞官家居,此后屡召不赴。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关中大旱,特拜陕西行台中丞,遂“散其家之所有”“登车就道” (《元史》本传),星夜奔赴任所。到任四月,劳瘁而卒。追封滨国公,谥文忠。 从政 张养浩居官清正,敢于犯颜直谏。在堂邑县,他关心民瘼,抑制豪强,赈灾济贫,做了不少好事。拜监察御史之后,他绳纠贪邪,荐

举廉正,弹劾不避权贵,举荐不疏仇怨,“入焉与天子争是非,出焉与大臣辨可否”(《风宪忠告》),蹈厉风发,“道之所在,死生以之”(同上)。其门人黄溍说他“力排权奸,几蹈祸而不悔”(《滨国公张文忠祠堂碑》)。武宗时,曾因议立尚书省事,与权臣意见牴牾,被构罪罢官;英宗时,又因谏在内廷张灯为鳌山事,险遭不测。怀有“致君泽民”理想的张养浩,本想干一番利国济民的事业,但统治集团中“忠直为国者少,阿容佞诈、惟己之为者多”(《元史》本传),自己犯颜撄鳞,时有性命之虞,便借故辞官归隐,“远是非,绝名利”(《普天乐·辞参议还家》),回到自己的故乡济南。 成就 张养浩从政期间的诗文并不多,而归隐田园则使他成为一个著名散曲家。历经宦海风波,感受到了上层统治集团的黑暗,其体会自然真切感人:“才上马齐声儿唱道,只这的便是送了人的根苗。直引到深坑里恰心焦。祸来也何处躲?天怨也怎生饶?把旧来时威风不见了”(《朱履曲·警世》)。当其归隐之初,如鸟儿返林、鱼儿纵渊,心情十分愉快:“离省堂,到家乡,正荷花烂开云锦香。游玩秋光,朋友相将,日日大筵张。汇波搂醉墨淋浪,历下亭金缕悠扬,大明湖播画舫,华不注倒壶觞,这几场忙杀柘枝娘!”(《寨儿令·辞参议还家连次乡会十余日,故赋此》)。他给自己隐居的别墅起了一个雅号,叫云庄,云庄内修建了一座绰然亭(也叫翠阴亭),亭后盖了一座遂闲堂。“绰然一亭尘世表,不许俗人到。四面桑麻,一带云山妙。”(《雁儿落兼清江引》)“绰然亭后遂闲堂,更比仙家日月长,高情千古羲皇上。北窗风,特地凉。客来到,尊酒淋浪。花与竹,无俗气;水和山,有异香”(《水仙子·咏遂闲堂》)。这一时期的散曲大多抒写个人心境与所见所闻,而吟咏故乡的山光水色之作,工丽清新,取得较高艺术成就。“自隐居,谢尘俗,云共烟,也欢虞。万山青绕一茆庐,恰便似画图中间里。著老夫对着无限景,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