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乐精华之十大名曲以作品产生的大致年代先后为序

合集下载

中国爱乐乐团演奏十大名曲

中国爱乐乐团演奏十大名曲

中国爱乐乐团演奏十大名曲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中国爱乐乐团简介
2.中国十大名曲列表
3.中国爱乐乐团演奏十大名曲的情况
4.总结
正文
中国爱乐乐团是我国著名的交响乐团,成立于 2000 年,是在中国广播交响乐团基础上组建的国家级交响乐团。

乐团以推动中国的交响乐事业为使命,确立了国内一流、亚洲前列、世界著名的发展目标。

中国爱乐乐团在 2009 年被英国《留声机》杂志评为世界十大最具影响力的乐团。

中国的十大名曲包括:《梅花三弄》(编钟与乐队)、《月儿高》(民乐合奏)、《塞上曲》(琵琶与乐队)、《渔樵问答》(琴、箫)、《夕阳萧鼓》(琵琶、箫)、《阳春白雪》(宋琴)等。

这些名曲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代表了中国音乐的精髓和灵魂。

中国爱乐乐团演奏十大名曲,是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这些名曲经过中国爱乐乐团的演绎,既保留了原有的中国特色和韵味,又融入了现代交响乐的元素和表现手法,使得这些传统音乐更具现代感和表现力。

总的来说,中国爱乐乐团演奏十大名曲,是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扬。

第1页共1页。

中国现代十大名曲[精华]

中国现代十大名曲[精华]

有先秦的琴师伯牙的《高山流水》;汉魏时期嵇康的《广陵散琴曲》;明朝的《平沙落雁》;古曲《梅花三弄》楚汉战争时期的《十面埋伏》;古乐曲《夕阳萧鼓》后编成丝竹乐曲《春江花月夜》;历代传谱的《渔樵问答》汉末汉文姬的《胡笳十八拍》;汉代的《汉宫秋月》;春秋时期晋国师旷的《阳春白雪》。

高山流水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

伯牙惊曰:“善哉,子之心与吾同。

”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断弦,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高山流水》一曲被录入金唱片上,于1977年8月22日发射到太空,向宇宙星球的高级生物传道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明信息。

广陵散据《琴操》记载:战国聂政的父亲,为韩王铸剑,因延误日期,而惨遭杀害,聂政立志为父亲报仇,入山学琴十年,身成绝技,名扬韩国。

韩王召他进宫演奏,聂政终于实现了刺杀韩王的报仇夙愿,自己也毁容而死。

后人根据这个故事,谱成琴曲,慷慨激昂,气势宏伟,为古琴著名大曲之一。

据《琴议》记载:嵇康非常喜爱《广陵散》,经常弹奏它,以致招来许多人前来求教,但嵇康概不传授。

死前索琴弹奏此曲,并慨然长叹:“《广陵散》如今绝矣”。

南京西善桥南朝墓出土模制嵇康画像砖,描绘了嵇康席坐抚琴,气宇昂轩的形象。

平沙落雁明朝此曲称《落雁平沙》。

曲调悠扬流畅,通过时隐时现的雁鸣,描写雁群降落前在天空盘旋顾盼的情景。

对于曲情的理解,有“取清秋寥落之意,鸿雁飞鸣”来描写秋天景物的;有“取秋高气爽,风静沙平,云程万里,天际飞鸣,借鸿鹄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的;也有从鸿雁“回翔瞻顾之情,上下颉颃之态,翔而后集之象,惊而复起之神”。

“既落则沙平水远,意适心闲,朋侣无猜,雌雄有叙”,发出世事险恶,不如雁性的感慨的。

现在流传的多数是七段,主要的音调和音乐形象大致相同,旋律起而又伏,绵延不断,优美动听;基调静美,但静中有动。

梅花三弄曲中泛音曲调在不同徽位上重复了三次,故称“三弄”。

中国古典十大名曲,你知几首?

中国古典十大名曲,你知几首?

中国古典十大名曲,你知几首?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古国之一,音乐也同样源远流长。

而中国古典音乐是其中绚烂的一章。

当古典音乐流泻出的一刹那间,你可以体悟到空气中流动的是高山、是流水、是丝竹、是冬雪,是千古缠绵不绝的生命的呼唤。

那份说不清、道不尽的感觉,正是中国古典音乐特有之美。

素有中国十大古乐之称的乐曲又是怎么样的呢?No.1《高山流水》是古筝传统曲目中最具知名度及最为代表性的曲目,为我国十大古曲之一。

乐曲取中国古代著名的音乐故事“伯牙摔琴谢知音”为题材,表现一种“巍巍乎若高山,洋洋乎若江海”的境界。

全曲以清弹为主,由高山和流水两个部分组成。

No.2《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用琴、筝、笙、筑等乐器演奏,是古代一首大型琴曲,它是汉族音乐史上非常著名的古琴曲,也是我国著名十大古曲之一。

全曲共45段,全曲贯注一种愤慨不屈的浩然之气,“纷披灿烂,戈矛纵横”。

No.3《平沙落雁》又名《雁落平沙》,是一首中国古琴名曲,有多种流派传谱,其意在借大雁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

“逸士心胸”中的逸士,虽身处隐逸之地,犹胸怀“鸿鹄之志”。

曲调悠扬流畅,意境苍茫恬淡而又生趣盎然。

No.4《十面埋伏》流传甚广,是传统琵琶曲之一,又名《淮阴平楚》。

其演奏为独奏,乐曲激烈,震撼人心,清楚地表现出了当时项羽被大军包围时走投无路的场景。

在《十面埋伏》高昂的曲调中,传来的不仅仅是胜利者的欢快的号角,还有失败者非凡的气概。

No.5《胡笳十八拍》汉族古琴曲,据传为蔡文姬作,由18首歌曲组合的声乐套曲,由琴伴唱。

"拍"在突厥语中即为"首",起"胡笳"之名,是琴音融胡茄哀声之故。

此曲全段都离不开一个"凄"字,被改编成管子独奏,用管子演奏时那种凄切哀婉的声音直直的透入人心,高则苍悠凄楚,低则深沉哀怨。

No.6《汉宫秋月》现流传的演奏形式有二胡曲、琵琶曲、古筝曲、江南丝竹等。

国乐精华之九大新民乐

国乐精华之九大新民乐

国乐精华之九大新民乐
(03:35)

九、《美丽的塔什库尔干》
这首小提琴独奏曲是作曲家陈钢根据吐尔逊卡 尔所作的歌曲《美丽的塔什库尔干》和刘富荣改编 的笛子独奏曲《帕米尔的春天》改编,完成于1976 年。其中应用了新疆塔吉克族的音乐素材。
国乐精华之九大新民乐
(07:02)

国乐精华之九大新民乐
以作品产生的大致年代先后为序
一、《思乡曲》(05:43) 二、《牧歌》(04:58)
三、《春节序曲》(04:58)
四、《新疆之春》(02:23) 五、《梁祝》(27:39) 六、《哈尼情歌》(04:42) 七、《海滨音诗》(05:15) 八、《苗岭的早晨》(03:35) 九、《美丽的塔什库尔干》(07:02)
国乐精华之九大新民乐
(04:58)

四、《新疆之春》
小提琴独奏曲《新疆之春》由马耀中、李中汉 创作于1956年。具有浓郁的维吾尔族民间音乐风格 和奔放热情的性格特征。该曲曾被改编为重奏、齐 奏、管弦乐和民乐合奏等多种器乐曲形式。
国乐精华之九大新民乐
(02:23)

五、《梁祝》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是由当时还是上海音乐 学院学生的何占豪(1933-)、陈刚(1935-)在 1959年创作完成的毕业作品。取材于越剧《梁山伯 与祝英台》的主要旋律。 1959年5月27日首演时,由两位作者的学习小提 琴专业的同学、当时只有18岁的俞丽拿担当独奏, 一举获得轰动。有华侨称为“有太阳的地方就有 它”。
国乐精华之九大新民乐
(05:43)

二、《牧歌》
小提琴曲《牧歌》是当时还是上海音乐学院学 生的沙汉昆于1953年创作的作品,采用内蒙民歌呼 伦贝尔盟的长调民歌《乌和日图和灰腾》的素材创 作而成。

盘点十大古曲

盘点十大古曲

盘点十大古曲十大古曲是指中国传统音乐中最为经典的十首曲目,它们流传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这些古曲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的代表之一。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这十大古曲。

1.《广陵散》《广陵散》是中国古代琴曲中的代表作品之一,由东汉时期的名琴师吕奇所创。

它以其独特的音乐韵律和优美动听的旋律,成为了中国古典音乐中不可或缺的经典之一。

2.《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是唐代画家张择端所绘制的卷轴绘画作品,也是中国传统音乐中最著名的器乐曲之一。

它通过音乐来再现了宋朝时期繁华热闹、人物众多、生活场景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场景。

3.《二泉映月》《二泉映月》是由二胡演奏家阿炳所创作的一首二胡独奏曲,它以其清新脱俗的旋律和深情浪漫的情感表达,成为了中国传统音乐中最具代表性的古曲之一。

4.《梅花三弄》《梅花三弄》是由明代琴师杨洪基所创作的一首琴曲,它以其简约明快的音乐风格和清新淡雅的旋律,成为了中国古典音乐中不可或缺的代表作品之一。

5.《阳关三叠》《阳关三叠》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诗歌《登鹳雀楼》中提到的一首琴曲。

它以其优美动听、富有抒情气息的旋律和深邃含蓄、意境丰富的表现手法,成为了中国传统音乐中最为经典和优美的古曲之一。

6.《十面埋伏》《十面埋伏》是中国民间艺术中最具代表性、最为流行的民歌之一。

它以其悠扬动听、节奏明快、旋律优美、抒情深沉等特点,成为了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广为传唱的经典之作。

7.《百鸟朝凤》《百鸟朝凤》是中国传统音乐中最具代表性的器乐曲之一,它以其独特的音乐结构和优美动听的旋律,成为了中国古典音乐中不可或缺的经典之一。

8.《大漠谣》《大漠谣》是中国古代民歌中最著名、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它以其深情浪漫、抒情激昂、节奏明快等特点,成为了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广为传唱的经典之作。

9.《长恨歌》《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中国传统音乐中最具代表性的声乐曲目之一。

国乐精华之十大名曲 以作品产生的大致年代先后为序

国乐精华之十大名曲 以作品产生的大致年代先后为序

国乐精华之十大民歌以作品产生的大致年代先后为序一、《天涯歌女》(02:32)二、《在那遥远的地方》(03:51)朱哲琴的另种唱法(05:21)三、《半个月亮爬上来》(02:30)四、《康定情歌》(02:44)五、《紫竹调》(02:27)远征的唱的不同版本(02:21)六、《敖包相会》(02:50)七、《茉莉花》(02:14)八、《蝴蝶泉边》(04:39)九、《草原之夜》(03:28)朱哲琴的另种唱法(03:51)十、《花儿为什么这样红》(02:23)一、《天涯歌女》《天涯歌女》是1941年上海国泰影片公司拍摄的《马路天使》中的插曲,词曲作者分别是鼎鼎大名的田汉(1898-1968,国歌的词作者)和贺绿汀(1903-1999,曾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由30、40年代著名的歌星“金嗓子”周璇(1920-1957)演唱。

曲调采用了江南民歌的音乐素材。

而周璇也凭借在此片中的出色表演一举奠定了她在当时上海电影界以及后来中国电影史中不可动摇的地位。

而提到这部电影《马路天使》,就不能不提也为此片谱写过插曲的、当时有“歌王”之称的陈歌辛(1914-1961)。

他是当时最著名的作曲家,他的代表作是40年代的一首《玫瑰玫瑰我爱你》。

旋律奔放、节奏明快,巧妙地将典型的中国民族音调与跃动的现代城市节奏相融合——特别是在50年代被译成英语传入美国,并由Frank Laine加以爵士化的演绎后,使之更为国际化,从而荣登美国1951年流行音乐排行榜(Billbroad)榜首。

这是到今天唯一一首由中国人创作的Billbroad榜首歌曲。

另外,他的儿子就是写出《梁祝》等著名作品的作曲家陈刚。

这里播放的是周璇在《马路天使》中演唱的原始录音。

歌词:天涯呀海角,觅呀觅知音。

小妹妹唱歌郎奏琴,郎呀咱们俩是一条心。

哎呀哎呀哎呀,咱们俩是一条心。

家山呀北望,泪呀泪沾襟。

小妹妹想郎直到今,郎呀患难之交恩爱深。

哎呀哎呀郎呀,患难之交恩爱深。

人生呀谁不惜呀惜青春。

中国古典十大名曲赏析

中国古典十大名曲赏析

中国古典十大名曲赏析中国古典十大名曲赏析中国十大古典名曲“高山流水”、“春江花月夜”、“梅花三弄”、“胡笳十八拍”、“十面埋伏”、“汉宫秋月”、“广陵散”、“阳春白雪”、“渔樵问答”、“平沙落雁”。

听了这些名字就已经神为之夺,中国韵味之美,由此可见一斑。

俞伯牙在江边抚琴,唯钟子期从中听懂山之雄浑、水之幽深;春江明月初升,一叶扁舟,一点渔火,在月下随水漂浮;寒梅迎霜傲雪,疏影弄月,暗香轻度,清奇挺拔;离乡背井的凄凉中夹杂着离别后的思念,如泣如诉;身陷十面埋伏,耳听四面楚歌,空有拔山之力,可惜英雄气短,别姬自刎,痛何如哉;秋月秋风秋夜长,孑影徘徊思故乡,如此寂寞,卿何以堪;自稽康辞世,从此而绝的广陵散,再现当年聂政刺王的侠肝义胆,今人有兴有幸得见,可谓幸甚。

.一、高山流水《高山流水》,汉族古琴曲,中国十大古曲之一。

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

伯牙惊曰:“善哉,子之心与吾同。

”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断弦,终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高山流水》和伯牙钟子期这一段千古佳话,之所以能在两千多年里广为流传,概因其包含了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文化精神在这段佳话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明代朱权的《神奇秘谱》对此做了精当的诠释:“《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

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乐山之意。

后志在乎流水,言智者乐水之意。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高山流水》蕴涵天地之浩远、山水之灵韵,诚可谓中国古乐主题表现的最高境界。

然而,伯牙的《高山流水》琴曲并没有流传于世,后人无从领略伯牙所弹之曲的绝妙之处。

二、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原名《夕阳萧鼓》,意境深远,乐音悠长。

后取意唐诗名篇《春江花月夜》更名,由此曲改编的古筝曲名为《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是一首抒情写意的文曲,旋律雅致优美。

左手多用推、拉、揉、吟等演奏技法,描绘出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卷。

【音乐百科】国乐精华之十大名曲

【音乐百科】国乐精华之十大名曲

【音乐百科】国乐精华之十大名曲以作品产生的大致年代先后为序。

一、《流水》(古琴)“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高山流水》的乐谱最早见于明代《神奇秘谱》,后分为《高山》、《流水》两曲。

“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乐山之意。

后志在乎流水,言智者乐水之意。

至唐分为两曲,不分段数。

至来分高山为四段,流水为八段”。

经常被后人演奏者多为《流水》。

此曲曾入选美国70年代的“旅行者2号”飞船的太空唱片,在太空中播放,向外星文明展示人类文明的精华。

此太空唱片的使用寿命据估计超过地球的年龄,也就是说在地球毁灭之后,这首曲子仍然存在。

二、《阳春白雪》(琵琶)战国时楚人宋玉在《对楚王问》中说:“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

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

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是其曲弥高,其和者弥寡……” 看来,所谓“阳春白雪”、“下里巴人”者,是我国已知最早的高雅音乐与通俗音乐的对立了。

可惜后世只传下了这首“阳春白雪”。

此曲以清新流畅的旋律、活泼轻快的节奏,生动表现了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万物向荣,生机勃勃的初春景象。

三、《十面埋伏》(琵琶)此曲描写的是韩信以“十面埋伏”在垓下大败楚霸王项羽的战争场面。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的意境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四、《广陵散》(古琴)东汉蔡邕的《琴操》中记载有与此曲相关的历史故事:聂政是战国时期韩国人,其父因为韩王铸剑,违了期限,被韩王所杀。

聂政为父报仇行刺失败,但他知道韩王好乐后,遂毁容,入深山,苦学琴艺10余年。

身怀绝技返韩时,已无人相识。

于是,找机会进宫为韩王弹琴时,从琴腹内抽出匕首刺死韩王,他自已当然也是壮烈身亡了。

近代琴家杨时百,其所编《琴学丛书》的《琴镜》中就认为此曲源于河间杂曲《聂政剌韩王曲》。

此曲听来隐隐有英雄气,盖非无因。

【十大精华】中国民乐十大名曲

【十大精华】中国民乐十大名曲

【⼗⼤精华】中国民乐⼗⼤名曲中国民乐⼗⼤名曲赏析中国民族⾳乐源远流长,底蕴深厚,遗产⾮常丰富,从上千⾸民乐中选出⼆⼗⾸候选曲⽬,难免会出现不能囊括各个地区各种风格的曲⽬的情况,⽽且在挑选时主办者还考虑到了以后要将部分曲⽬制作成动画⽚,故事性强的曲⽬会⽐较容易表现,太抽象的曲⽬则因不好表现⽽被割舍。

⽽评委则主要由北京⾳协的成员组成。

⼗⼤民乐简介:1.梅花三弄(编钟与乐队)彭修⽂改编《 梅花三弄》原是⼀⾸古琴曲,“三弄”就是演奏三遍的意思,是中国传统乐曲的⼀种曲体,旋律优美刚劲,清秀⾼雅。

2.⽉⼉⾼(民乐合奏)古曲彭修⽂改编原为⼀⾸琵琶曲,乐曲描述了祖国⼭河美丽壮阔的夜⾊,借以抒发热爱祖国的激情。

3.塞上曲(琵琶与乐队)古曲张⼤森改编原为清末李芳园根据华秋萍《琵琶谱》中五⾸⼩曲加以发展组合⽽成,现⽤琵琶与乐队演奏的《塞上曲》是依据传谱,拔引“⽂姬归汉”的故事。

4.春江花⽉夜(民乐合奏)古曲彭修⽂改编原名《浔江琵琶》,最早是⼀⾸琵琶古曲,后为丝⽵乐俣奏⽽⼴泛流⾏。

⼗段⾳乐均以渔⾈为主线,通过不同侧⾯刻画出祖国⼭河的美丽景⾊。

5.⼆泉映⽉(⼆胡与乐队)华均曲彭修⽂改编该曲为中国民间艺⼈阿炳的代表作。

乐曲不仅将⼈引⼈夜深⼊静,泉清⽉冷的意境,更使⼈体会到⼀个盲⼈艺⼈在向⼈们倾吐他坎坷的⼀⽣和对幸福的向往。

6.彩云追⽉(民乐合奏)任光曲彭修⽂改编乐曲集中了⼴东⾳乐特⾊,以富于中国民族⾊彩的五声性旋律,通过不同乐器的演奏,形象地描绘了南国景⾊和皓空的迷⼈景⾊。

7.不屈的苏武(⼆胡协奏)彭修⽂曲乐曲选⾃中国古代历史故事,乐曲以⼆胡协奏的形式通过风雪孤忠,思汉怀乡,执节荣归三个乐章表现了苏武热爱祖国的坚贞诚挚的情怀。

8.交响诗《流⽔操》(民乐合奏)彭修⽂曲作品以古琴曲《流⽔》为素材,构思成篇,写于1979年,乐曲⽣动地描写了长江⼤河从源头的满⽔汇集成河不断壮⼤,终成滔滔之势,向着东洋⼤海,万⾥奔流不息。

9.幻想曲《秦·兵马俑》(民乐合奏)彭修⽂曲1984年,彭修⽂⽼先⽣以秦佣坑为题材,以秦始皇统治时期的史实为背景,塑造了出⼟的秦兵马俑的⾳乐形象。

中国古代十大古筝名曲

中国古代十大古筝名曲

中国古代十大古筝名曲中国古代十大名曲:《高山流水》《广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阳箫鼓》《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汉宫秋月》和《阳春白雪》扩展资料:高山流水相传《水仙操》和《高山流水》这两首古琴曲都是伯牙当时成就的。

从此,他的琴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但却始终没能找到一个知音。

后来,俞伯牙到晋国做了大夫。

一日,他奉命出使楚国。

因遇大风,只好在汉阳江口停留。

待风平之后,一轮仲秋之月便从浮云中漫步而出。

伯牙站立船头,仰视明月,俯视江面水波,琴兴大发,便抚琴而弹。

一曲即终,忽从草丛中跳出一个樵夫来,此人对伯牙的琴艺赞叹不已。

伯牙大惊,便问道:“你会听琴吗?”伯牙大惊,便问道:“你会听琴,你能识琴之优劣吗?”樵夫接琴观之,答道:“此琴叫瑶琴,是伏羲氏所造,取树中良材梧桐的中段做成。

其树必高三丈三尺,截为三段,上段声音太清,下段声音太浊,只有中段,清浊相济,轻重相兼。

后再把此木漫在水中七十二天,择吉日良时,凿成乐器。

最初,此琴有五条弦,外按金、木、水、火、土,内按宫、商、角、徵、羽。

后来,周文王添弦一根,称为文弦,周武王又添弦一根,称为武弦。

因此,这琴又称文武七弦琴。

”伯牙听罢,心悦诚服,便又调弦抚琴,时而雄壮、高亢,时而舒畅、流利。

樵夫时而曰:“善哉,峨峨乎若泰山。

”时而曰:“善哉!洋洋乎若江河。

”伯牙大喜,推琴而起,使礼而问道:“天下贤士,请教高名雅姓?”樵夫还礼,说:“在下姓钟,贱字子期。

”伯牙叹曰:“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即命童子焚香,燃烛,与子期结为兄弟。

并相约来年仲秋再在此地相会。

第二年仲秋时节,伯牙如期而至,谁料想此时已是与好友阴阳相隔,子期已离他而去。

伯牙在子期的坟前,抚琴而哭,弹了一曲《高山流水》,曲终,以刀断弦。

并仰天而叹:“知己不在,我鼓琴为谁?”说毕,琴击祭台,琴破弦绝。

后人感其事,就在汉阳龟山尾部,月湖侧畔筑一琴台,以资纪念。

《高山流水》一曲被录入金唱片上,于1977年8月22日发射到太空,向宇宙星球的高级生物传道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明信息。

中国古典名曲10首

中国古典名曲10首

中国古典名曲10首我国是一个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音乐文化也是源远流长,在我国古代有很多优美的乐曲流传至今,下面带大家了解一下中国十大古典名曲。

1. 高山流水高山流水这收曲子有很多个版本的曲谱,主要为琴曲和古筝曲,两种风格完全不相同。

这是曲子是取材于伯牙和鼓琴遇知音的故事。

2. 梅花三弄梅花三弄也是流传的著名古典乐曲,一共分为三篇,现在演奏的是1820年清朝诛仙主编的琴谱谐声。

3. 夕阳萧鼓夕阳箫鼓是顾明的琵琶,文曲在明清时期特别流行。

节奏委婉质朴,旋律流畅,曾经在1925年被上海大同乐社改编成丝竹乐曲春江花月夜。

4. 汉宫春秋汉宫春秋的曲调比较凄凉婉转,给人一种清苑忧郁的感觉,这首乐曲主要表现的是古代宫女寂寥清冷的一生。

5. 阳春白雪阳春白雪据传是春秋时期流传下来的琵琶曲,到了现代的琴谱当中,主要分为阳春和白雪两首乐曲流传着两个不同的版本。

6. 渔樵问答这首曲子至今也流传了数百年,最早的时候是在1560年编纂这首曲子悠然洒脱,生动明快,主要表达的是隐士对于樵夫的生活向往。

7. 胡笳十八拍这首曲子是古代著名的文人,蔡文姬做的一首琴曲,主要表达的是他对故乡的思念以及他骨肉分离的极道矛盾是一首比较委婉悲伤的曲子。

8. 广陵散广陵散是明代末年的名曲,杠杆激昂,气势恢宏,是现在非常有名的古典名曲之一,最早出现在战国策和史记当中。

9. 平沙落雁平山落雁是一首古琴曲,这首曲目有五十多种,流派传谱,曲调悠扬,动听,绵延不绝,听着音乐仿佛你就能感受到天空中的雁群盘旋顾盼。

10. 十面埋伏十面埋伏这首曲子是非常流行的,在很多影视剧作品当中都出现过,所要展现出来的意思就是楚汉之争之后决战的情形慷慨激昂。

中国十大古曲中国古典音乐十大名曲

中国十大古曲中国古典音乐十大名曲

中国十大古曲中国古典音乐十大名曲一、《高山流水》《列子·汤问》记载:伯雅善弹琴,钟子期善听琴。

一次,伯牙弹了一首高山屹立、气势雄伟的乐曲,钟子期赞赏地说:“巍巍乎志在高山。

”伯牙又弹了一首惊涛骇浪、汹涌澎湃的曲子,钟子期又说:“洋洋乎志在流水。

”钟子期能深刻地领会伯牙所弹奏乐曲《高山流水》的内涵。

从此,他们俩人结成了知音,被传为千古佳话。

据文献记载,《高山流水》原为一曲,自唐代以后,《高山》与《流水》分为两首独立的琴曲。

其中《流水》一曲,在近代得到更多的发展,曲谱初见于明代《神奇秘谱》(朱权成书于1425年)。

管平湖先生演奏的《流水》曾被录入美国太空探测器的金唱片,于1977年8月22日发射到太空,向茫茫宇宙寻找新的“知音”。

二、《广陵散》《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是我国古代的一首大型器乐作品,为汉魏时期相和楚调但曲之一。

嵇康因反对司马氏专政而遭杀害,临刑前曾从容弹奏此曲以寄托。

据《神奇秘谱》载录,此曲原是东汉末年流行于广陵地区(即今安徽寿县境内)的民间乐曲,曾用琴、筝、笙、筑等乐器演奏,现仅存古琴曲。

《神奇秘谱》所载《广陵散》,分开指、小序、大序、正声、乱声、后序共45段。

乐曲定弦特别,第二弦与第一弦同音,使低音旋律同时可在这两条弦上奏出,取得强烈的音响效果。

此曲之所以能跻身十大古曲之一,还得部分归功于嵇康。

魏末著名琴家嵇康因反对司马氏的专政而惨遭杀害,在临行前嵇康从容弹奏此曲以为寄托,弹奏完毕他叹息道,《广陵散》今天成为绝响。

之后《广陵散》名声大振,人们在理解这首乐曲时又多了一层意义,它蕴涵了一种蔑视权贵、愤恨不平的情绪。

三、《平沙落雁》《平沙落雁》是一首展景抒怀的琴曲,又名《雁落平沙》、《平沙》,作者传有唐代陈子昂、宋代毛逊、明代朱权等,众说不一。

曲谱最早载于公元1634年(明末崇祯七年)刊印的藩王朱常淓纂集《古音正宗》。

此曲原为四段,在流传的过程中发展成六段、七段、八段等不一。

中国十大经典古筝名曲

中国十大经典古筝名曲

中国十大经典古筝名曲古筝是我国传统的基弦乐器,属于一种古老的乐器,是我们民族乐器的瑰宝,外形古朴典雅,声音优美动听,自古至今流传下来很多古筝名曲,下面带大家了解一下中国十大经典古筝名曲。

1. 高山流水高山流水最早的时候是一首古琴曲,随着历史的演变,后世把它分为高山和流水,两首乐曲,而同名古筝曲和古琴曲没有太大关系。

2. 汉宫秋月汉宫秋月这首曲子是为了古代宫女创作的一首曲子,主要表现出宫女们在深宫当中的哀怨愁绪。

这首曲子也是分为二胡,琵琶,古筝,江南丝竹等很多种演奏方式。

3. 梅花三弄这首曲子的曲调优美动听,最开始的时候这是一首琴曲,后来被改编成了古筝名曲,到了现在演奏的方式也分为很多种,古琴古筝等都可以演奏。

4. 渔舟唱晚渔舟唱晚是一首歌,著名的古筝名曲,是属于现代创造的一首乐曲。

这首曲目在如今非常流行,现在也被改编成了小提琴版和电子琴版。

5. 寒鸦戏水寒鸦戏水是属于潮州音乐,主要描写寒鸦在水里面悠闲自得的场景,旋律优美清新。

给人一种非常轻松自在的感觉。

6. 战台风战台风也是近代创作的这首古筝曲创作于1965年是上海码头的工人和台风搏斗为灵感创作的一首古筝名曲。

7. 出水莲这首古筝名曲的曲调古朴淡雅,优先速度轻快,以典雅清新的旋律表现出出水芙蓉的神态和气质。

8. 柳青娘这首古筝曲最早的时候是元明杂剧的词牌,在历史当中不断的演变,我来转换为纯气,乐曲可以由多种乐器演奏。

9. 庆丰年庆丰年是一首古筝独奏曲,是1955年创作的利用多变的手法,表现出小桥流水的旋律,也能够体现出锣鼓喧天的喜庆。

10. 林冲夜奔林冲夜奔是浙江古筝派的代表曲目,主要表现为林冲的气愤,无奈以及悲壮的心情,用了比较复杂的手法,弹奏出来的古筝名曲。

中国古典十大名曲欣赏

中国古典十大名曲欣赏

中国古典十大名曲欣赏中国古典音乐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它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和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的十大名曲,更是古典文化的经典。

第一曲,《梅花三弄》,古筝曲,是宋代音乐家胡令能的著名曲子,该曲结构简单,音乐十分抒情,又不失大气,演奏时常带有伤感的气质,深受中国乐迷的喜爱。

第二曲,《满江红》,传统京剧名曲,由宋代宫廷音乐家乐维所作,其音乐抒写了君子不惧物损,尊重自然,反抗外来侵略的古典精神,深受观众喜爱。

第三曲,《夜上海》,清代竹笛曲,由著名曲艺家秃葱子编写,古典优美,深沉动人,更有浓郁的江南气息,是许多爱好古典音乐人士最喜欢的传统名曲之一。

第四曲,《桃花扇》,古筝曲,由宋朝音乐家全宪梓老师创作,改编自南宋词人黄庭坚《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音乐结构严谨,有如芳草般的清甜,演唱者需要上乘的音律功底才能将它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五曲,《秋歌行》,中国古典民歌,据说宋代的音乐家晏殊写给慈禧太后的一首曲子,把大自然奇妙而刚毅的精神描绘得生动传神。

第六曲,《渔舟唱晚》,中国民俗小调,由清朝的音乐家苏改编,本是一首流行歌曲,但它的抒情古雅,让人感受到淡淡的忧萧之情。

第七曲,《青花瓷》,中国传统古典乐曲,乐曲把青花瓷的美景和芬芳描绘得非常优美,是一首传统音乐中最受欢迎的曲子之一。

第八曲,《画堂春》,宫廷音乐,由明代的音乐大家王旭所作,抒情清新,颇具宫廷色彩,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被视为中国古典音乐殿堂级名曲。

第九曲,《多情自古伤离别》,古筝曲,该曲把伤离别的凄情呼唤出来,清新优美,让人听了总有一种心酸之感。

第十曲,《但愿人长久》,古筝曲,由中国古典名曲作者曹雪芹编曲,编曲大方优美,把一种重新望故乡的温馨情怀融入其中,充满浓浓的乡愁情绪。

以上就是中国古典音乐的十大名曲,它们历久弥新,仍能激荡出许多不可言喻的情感,而这些情感,也让古典文化走进我们的生活,让我们聆听古典音乐,去感受它久远地历史,它清新的曲调,它优美动人的抒情,以及它深深的文化底蕴。

中国十大古代名曲简介

中国十大古代名曲简介

中国古典音乐简介中国古典音乐简介说到“古典音乐”,大家肯定会想起许许多多的音乐家:贝多芬、莫扎特、萧邦……,耳边也会回旋起许多世界名曲的旋律:《小提琴浪漫曲》、《第九交响曲》、《小夜曲》……。

这些都是世界闻名的西方古典音乐,确实美妙动听,让人陶醉,不知迷倒了多少音乐发烧友。

中国古典音乐简介可是你们知道中国也有古典音乐吗?你知道中国音乐也能发烧吗?中国古典音乐历经时代沧桑,依然在不知不觉中触动了我们的灵魂,在那亘古不变的太阳下,跨越时间、空间,其悠扬的回音正如钻石一样——依然经典、永恒、温馨、浪漫。

十大名曲中华古韵,向有十大名曲一说!这十大古代名曲分别为:《高山流水》、《广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阳箫鼓》、《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汉宫秋月》和《阳春白雪》。

一、被善意无限夸大了的交情――《高山流水》高山流水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

伯牙惊曰:“善哉,子之心与吾同。

”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断弦,终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然而,伯牙的《高山流水》琴曲并没有传播于世,后人无从明白伯牙所弹之曲的绝妙之处。

以是,后人虽不停赞美《高山流水》的故事,完全是“心向往之”,对音乐并无切身体会。

高山流水音乐赏析:全曲以清弹为主,由高山和流水两个部门组成:前半部运用了相隔两个八度的带按滑的“大撮”,浑厚而精致的音色,描画了高山之雄伟苍劲;乐曲的后半部门则在按滑的同时大量而一连的使用了上下行刮奏本领,风雅地刻划了流水的差别形态,由细流涓涓低迴婉转直至汇流成河的壮丽情形。

《高山流水》是一首绘景得意的作品,旋律婉转流通,气势派头淡雅清新,音韵古朴典雅,意境深远绵长。

二、刺客的高义,名士的绝响――《广陵散》广陵散《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

是古代一首大型琴曲,它至少在汉代已经出现。

其内容向来说法不一,但一般的看法是将它与《聂政刺韩王》琴曲联系起来。

中国古代10大名曲

中国古代10大名曲

中国古代10大名曲中国古典十大名曲是指《高山流水》《梅花三弄》《夕阳箫鼓》《汉宫秋月》《阳春白雪》《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广陵散》《平沙落雁》《十面埋伏》。

一、《高山流水》《高山流水》——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曲中高山流水之意。

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与吾心同。

”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生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高山流水》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有多种谱本。

有琴曲和筝曲两种,两者同名异曲,风格完全不同。

战国时已有关于高山流水的琴曲故事流传,故亦传《高山流水》系伯牙所作。

乐谱最早见于明朝《神奇秘谱》,此谱之《高山》《流水》解题有:“《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

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乐山之意。

后志在乎流水,言智者乐水之意。

至唐分为两曲,不分段数。

至来分高山为四段,流水为八段。

”两千多年来,《高山》和《流水》这两首著名的古琴曲与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一起,在人民中间广泛流传。

随着明清以来琴的演奏艺术的发展,《高山》《流水》有了很大变化。

《传奇秘谱》本不分段,而后世琴谱多分段。

明清以来多种琴谱中以清朝唐彝铭所编《天闻阁琴谱》(1876年)中所收川派琴家张孔山改编的《流水》尤有特色,增加了以“滚、拂、绰、注”手法作流水声的第六段,又称“七十二滚拂流水”,以其形象鲜明,情景交融而广为流传。

据琴家考证,在《天闻阁琴谱》问世以前,所有琴谱中的《流水》都没有张孔山演奏的第六段,全曲只八段,与《神奇秘谱》解题所说相符,但张孔山的传谱已增为九段,后琴家多据此谱演奏。

另有筝曲《高山流水》,音乐与琴曲迥异,同样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

现有多种流派谱本。

而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则是浙江武林派的传谱,旋律典雅,韵味隽永,颇具“高山之巍巍,流水之洋洋”貌。

山东派的《高山流水》是《琴韵》《风摆翠竹》《夜静銮铃》《书韵》四个小曲的联奏,也称《四段曲》《四段锦》。

河南派的《高山流水》则是取自于民间《老六板》板头曲,节奏清新明快,民间艺人常在初次见面时演奏,以示尊敬结交之意。

最新-中国十大古曲 精品

最新-中国十大古曲 精品

中国十大古曲
篇一:中国十大古曲中国十大古曲十大汉族古曲,指《高山流水》、《梅花三弄》、《夕阳箫鼓》、《汉宫秋月》、《阳春白雪》、《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广陵散》、《平沙落雁》、《十面埋伏》。

单单听了这些名字就已经神为之夺,再加上由汉族传统乐器演奏,声音优雅,尽现中国韵味之美,由此可见一斑,是汉族传统音乐的精髓。

篇二:中国十大古琴曲中国十大古琴曲古琴,是中国历代文人雅士所崇尚的乐器之一。

弹弦乐器。

古代称琴、瑶琴。

现代称古琴、七弦琴。

在中国古代文献《诗经》、《左传》、《国语》、《吕氏春秋》等都有记载。

在东周时,各国乐官多精通琴艺,如楚国钟义、晋国师旷等。

孔子琴艺娴熟,他教授的“六艺”中,即有弹琴诵诗的内容。

汉魏以来的司马相如、蔡邕、嵇康都以弹琴著称。

唐代李峤、李欣、李白、韩愈、白居易、张枯等诗人,为弹琴写下了不朽的诗句。

宋徽宗赵佶热爱琴艺,曾广搜天下名琴藏于特设的“万琴堂”。

南宋末年以来,随着古琴演奏艺术的发展,由于演奏风格、师承渊源、所据传谱的不同,形成众多的琴派,各有卓越的琴家和琴曲。

著名琴派有浙派、虞山派、广陵派。

近代有浦城派、泛川派、九嶷派、诸城派、岭南派等。

古琴的造型精美,音色圆润清脆,音响细腻,丰富多变。

古人演奏古琴,非常讲究。

演奏之前,要沐浴更衣,点上香柱,然后双腿盘坐,把琴放在腿上或桌上演奏。

鼓琴时,用左手拨弹琴弦,右手按弦取音,演奏时完全靠琴徽来标记,音准要求非常严格。

中国古代文人与古琴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高山流水志国家

高山流水志国家
流水》 《广陵散》 《平沙落雁》 《梅花三弄》 《阳春白雪》 《渔樵问答》 《胡笳十八拍》 《汉宫秋月》 (筝曲、琵琶曲) 《十面埋伏》 (琵琶曲) 《夕阳箫鼓》 (琵琶曲)
《高山流水》

此曲“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乐山之意。 后志在乎流水,言智者乐水之意”。起首 二、三两段叠弹,俨然潺流滴沥,响彻空 山;四、五两段幽泉出山,风发水涌,时 闻波涛,已有汪洋浩瀚不可测度之势;至 滚拂起段,极腾沸澎湃之观,具蛟龙怒吼 之象。息心静听,宛然坐危舟过巫峡,目 眩神移,惊心动魄,几疑此身已在群山奔 赴,万壑争流之际矣。七、八两段轻舟已 过,势就徜徉,时而余波激石,时而颠簸 起伏。
广陵散

据《琴操》中所载:聂政,战国时期韩国 人,其父为韩王铸剑误期而被杀。为报父 仇,上泰山刻苦学琴十年之后,漆身吞炭, 改变音容,返回韩国,在离宫不远处弹琴, 高超的琴艺使行人止步,牛马停蹄。韩王 得悉后,召进宫内演奏,聂政趁其不备, 从琴腹抽出匕首刺死韩王。为免连累母亲, 便毁容自尽。 此曲结构复杂严谨,曲调气 势磅礴,激昂跌宕,一鼓息万动,再弄泣 鬼神,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
古琴

琴体由狭长条的一块桐木面板和一块梓木 底板胶合而成,外表涂以大漆。琴面外侧 嵌有十三个小圆点,称之为“徽”,为泛 音和按音音位标志。琴面系弦七根,外侧 至内侧由粗到细,外侧为低音,依次向内 渐高。定弦方式多样,常见的是将七根弦 由外而内依次定为:徵、羽、宫、商、角、 少徵、少羽。即C、D、F、G、A、c、d, 称为正调。
高山流水遇知音

故事出自《列子· 汤问》。成语“高山流 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
俞伯牙从小就酷爱音乐,他弹起琴来,琴 声优美动听,犹如高山流水一般。有一天, 俞伯牙遇到柴夫钟子期,钟子期感叹俞伯 牙的音乐“巍巍乎若高山,荡荡乎若流 水。”这就是著名的“高山流水”。钟子 期死后,俞伯牙认为世上已无知音,终身 不再鼓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乐精华之十大名曲
(03:27)

九、《良宵》(二胡)
此曲由著名的民族音乐家及教育家刘天华先生( 18951932)作于1927年,原名《除夜小唱》。1927年除夕,刘天 华的几个学生到他家过年,那晚他心情特别好,再加上受到 除夕欢乐气氛的感染,即兴拉弦作曲,一气呵成。
国乐精华之十大名曲
(02:06)
国乐精华之十大名曲
(05:02)

七、《春江花月夜》(古筝)
《春江花月夜》又名《夕阳箫歌》、《浔阳夜月》。大 概得名于唐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诗。所谓“春江潮水 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情景,在此曲中用细腻、委婉 的旋律得到了完美的表达。海外华人中此曲享有盛名
国乐精华之十大名曲
(09:03)Leabharlann 国乐精华之十大名曲
(08:53)

六、《阳关三叠》(古琴)
《阳关三叠》是根据唐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而谱 写的一首琴歌。王维这首诗在唐代就曾以歌曲形式广为流传, 并收入《伊州大曲》作为第三段。唐末时人陈陶曾写诗说: “歌是《伊州》第三遍,唱着右丞征戍词。”后来又被谱入 琴曲,以琴歌的形式流传至今。流传下来的各种版本基本都 上用一个曲调作变化反复,叠唱三次,故称“三叠”。
国乐精华之十大名曲
(06:10)

五、《梅花三弄》(古筝、洞箫合奏)
关于此曲的来历,一般认为是源自《世说新语》中的一 个故事。《世说新语·任诞》载:桓伊(字子野)善吹笛, 王微之(字子猷)早闻其名,但两人从未谋面。一次王徽之 乘舟将发,这时岸上过来一队车马,从人告诉他车中坐的就 是桓伊。于是王徽之邀请桓伊演奏。桓伊下车,坐胡床吹笛, 奏三调后即离去。随后,客主两人乘车上舟各奔前程,从头 至尾,不交一言。而这首《梅花三弄》,据说就是桓伊当时 演奏的曲子。 此曲另有筝、小提琴等演奏的其他版本。但依在下浅见, 表现孤傲的梅花,恐怕还是洞箫更合适一些。而且在中国传 统的神话中,仙人大多也是吹箫的,这与梅花身份的高洁正 好也是一个映衬。

十、《二泉映月》(二胡)
《二泉映月》的曲作者叫华彦钧(1893-1950),小名阿炳,江苏无锡人。他从小随做道士的父亲 在道观里长大,道士们做道场用的乐器竹笛、三弦、二胡、琵琶等乐器他逐渐地全都学会了。十五、六 岁时,他已成长为无锡道教界一名出色的乐师。1928 年,他双目失明,人们从此习惯地叫他“瞎子阿 炳”。由于社会动乱,生活无着,道产也变卖一空,他开始了流浪的卖艺生涯。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 就是在这种比乞丐强不了多少的流浪卖艺中度过的。 阿炳演奏的许多乐曲,都是他自编的,《二泉映月》就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首乐曲就像他悲惨 一生的真实写照,作品的旋律,委婉流畅,跌宕起伏,意境深邃。 1950年暑假,当时在中央音乐学院任教的杨荫浏(1899-1984)、曹安和(1914-2004)两位音乐家, 携带学院刚刚买到的一台进口钢丝录音机回到家乡无锡,找到久仰大名的民间音乐家瞎子阿炳,要为他 的演奏录音。当时阿炳已经多年不演奏乐器了,手头也没有乐器,杨荫浏就从乐器店现买了琵琶、二胡 各一把,阿炳练习了三天之后,录下了《二泉映月》等两首二胡曲和三首琵琶曲。 第二年当他们再去看望阿炳时,这位饱经沧桑的民间音乐家已经因病去世了,他们录制的《二泉映 月》等乐曲,成了阿炳仅存于世的绝响。当年为《二泉映月》这首乐曲录音后,杨荫浏问起这首乐曲的 曲名,阿炳说这首乐曲没有名字,是他随便拉的。杨荫浏又问他常在什么地方拉,他说在街头,也常在 惠山的亭子上拉。因为惠山脚下有一泓美丽的泉水,名为“天下第二泉”,杨荫浏说,那就叫《二泉映 月》吧!此曲的曲名就从此而来。 据中央音乐学院终生院长赵沨先生回忆:“我永远不能忘记的是: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在中央音乐 学院第一次听到用二胡演奏《二泉映月》时泪流满面的情况,并且以东方人所特有的那种虔诚的态度来 说:这种音乐只应该跪下去听,并且真正的从椅子上顺势要跪下去,当我枝着他的手又把他扶在座位上 之后,他又哺哺地向我说:如果我听了这次演奏,我昨天绝对不敢指挥这个曲目,因为我并没有理解这 首音乐,因此,我没有资格指挥这个曲目。
八、《渔舟唱晚》(古筝)
《渔舟唱晚》是一首古筝曲,标题取自唐代诗人王勃 《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的诗句。乐 曲描绘了江南水乡晚霞辉映下渔人载歌而直至月光如水、万 家灯火的动人画面。有关乐曲的由来,众说纷纭尚无定论, 一种认为是30年代中期古筝家娄树华根据明、清时期的古曲 《归去来》加以改编而成的,另一说法是山东古筝家金灼南 早年将家乡的民间传统曲《双板》等乐曲改编而成的。
国乐精华之十大名曲
(07:27)

三、《十面埋伏》(琵琶)
此曲描写的是韩信以“十面埋伏”在垓下大败楚霸王项 羽的战争场面。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 私语”、“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的意境在这 里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国乐精华之十大名曲
(09:01)

四、《广陵散》(古琴)
国乐精华之十大名曲
以作品产生的大致年代先后为序
一、《流水》(古琴)(04:54) 二、《阳春白雪》(琵琶)(07:27) 三、《十面埋伏》(琵琶)(09:01) 四、《广陵散》(古琴)(06:10) 五、《梅花三弄》(古筝、洞箫合奏)(08:53) 六、《阳关三叠》(古琴)(05:02) 七、《春江花月夜》(古筝)(09:03) 八、《渔舟唱晚》(古筝)(03:27) 九、《良宵》(二胡)(06:09) 十、《二泉映月》(二胡)(06:09)
东汉蔡邕的《琴操》中记载有与此曲相关的历史故事: 聂政是战国时期韩国人,其父因为韩王铸剑,违了期限,被 韩王所杀。聂政为父报仇行刺失败,但他知道韩王好乐后, 遂毁容,入深山,苦学琴艺10余年。身怀绝技返韩时,已无 人相识。于是,找机会进宫为韩王弹琴时,从琴腹内抽出匕 首刺死韩王,他自已当然也是壮烈身亡了。 近代琴家杨时百,其所编《琴学丛书》的《琴镜》中就 认为此曲源于河间杂曲《聂政剌韩王曲》。此曲听来隐隐有 英雄气,盖非无因。 虽然西晋嵇康临刑前弹奏此曲,并叹曰:“《广陵散》 于今绝矣!”其实此曲并未失传。现在普遍认为明人朱权的 《神奇秘谱》所载的曲谱为真本。
此曲曾入选美国 70 年代的“旅行者 2 号”飞船的太空唱 片,在太空中播放,向外星文明展示人类文明的精华。此太 空唱片的使用寿命据估计超过地球的年龄,也就是说在地球 毁灭之后,这首曲子仍然存在。
国乐精华之十大名曲
(04:54)

二、《阳春白雪》(琵琶)
战国时楚人宋玉在《对楚王问》中说:“客有歌于郢中 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 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 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是其曲弥高,其和者弥寡……” 看来,所谓“阳春白雪”、“下里巴人”者,是我国已 知最早的高雅音乐与通俗音乐的对立了。可惜后世只传下了 这首“阳春白雪”。此曲以清新流畅的旋律、活泼轻快的节 奏,生动表现了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万物向荣,生机勃勃 的初春景象。

一、《流水》(古琴)
“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不必再多说什么了。
《高山流水》的乐谱最早见于明代《神奇秘谱》,后分 为《高山》、《流水》两曲。“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初 志在乎高山,言仁者乐山之意。后志在乎流水,言智者乐水 之意。至唐分为两曲,不分段数。后来分高山为四段,流水 为八段”。经常被后人演奏者多为《流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