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歌词文学美

合集下载

有文学鉴赏的歌曲

有文学鉴赏的歌曲

有文学鉴赏的歌曲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音乐和文学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但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许多歌曲都通过其深厚的文学内涵引起人们的共鸣和共振。

这些歌曲不仅仅是简单地传达歌手的情感,还融入了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和鉴赏,使听众在享受音乐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文学的魅力。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几首具有文学鉴赏价值的歌曲。

让我们来欣赏一首旋律优美、歌词优雅的歌曲——《红尘客栈》。

这首歌曲是歌手李宗盛的经典之作,歌词充满了扣人心弦的文学意境。

歌曲以一家客栈为背景,讲述了许多心事和故事。

歌曲中的每句歌词都充满了哲理和情感,让人感慨万千。

李宗盛通过这首歌曲巧妙地将宿命、爱情和人生的思考融入让听众在欣赏歌曲的同时也能领略到文学的深意。

另一首具有文学韵味的歌曲是《十年》。

这首歌曲由陈奕迅演唱,歌词由周耀辉创作。

歌曲讲述了一个男人对于失去爱情的痛苦和沉思,歌词表达了很多人心中的共鸣和情感。

《十年》的歌词简洁明了,却又意味深长,通过对时间的描绘和抒发情感,让人们更加深刻地思考人生和爱情的真谛。

这首歌曲不仅仅是一首流行歌曲,更是一首让人陶醉其中的文学佳作。

除了以上两首歌曲,还有许多其他具有文学鉴赏意义的歌曲,比如周杰伦的《青花瓷》、姚若龙的《星辰大海》等等。

这些歌曲都通过其精美的歌词和动人的旋律,打动了无数听众的心灵,让人们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能品味到其中的文学之美。

音乐和文学是两个互相交融、相得益彰的艺术形式。

具有文学鉴赏意义的歌曲不仅仅是简单的流行歌曲,更是一种能够引发人们对文学的思考和热爱的艺术作品。

希望大家在欣赏音乐的也能多多品味其中的文学韵味,感受到音乐和文学在艺术创作中的奇妙互动。

第二篇示例:有文学鉴赏的歌曲,在音乐界中并不少见。

这类歌曲以优美的旋律和深刻的歌词著称,既能让人陶醉于动人的旋律中,又能让人深思细品其中的文字之美。

这些歌曲大多由才华横溢的音乐人创作,他们注重音乐和歌词之间的契合,以及对文字的精准把控。

歌词中的文学美

歌词中的文学美

THE
END
组长:王栋 小组成员:魏芸秀 晋爱蓉 钟慧 杨艳琼 张玉堂 李晓光 谢发财 马文慧 屈敬辉 马克 龚玉婷 张昭帮 罗永瑾 张成凤 石磊
一首完整的词,无疑它能完整地表
方文山在抒发失恋感情的代表作品也有数不胜数:《彩虹》、
《珊瑚海》、《蒲公英的约定》、《夜曲》、《回到过去》、 《轨迹》等等,其中在《彩虹》高潮部分的一句歌词,让我们 记忆犹新,“也许时间是一种解药,也是我现在所服下的毒 药。”在这里方文山把失恋的感情比作像喝了毒药一样无可救 药,表达一种失恋带给人的深深的痛,让人痛不欲生。又比如 《说好的幸福呢》中“你的回话凌乱着在这个时刻我想起喷泉 旁的白鸽 甜蜜散落了 怎么了 你累了说好的 幸福呢 我懂了 不说了 爱淡了梦远了”这句歌词中,由最初爱情的甜蜜到累了 到不说了,接着导致爱淡了,梦远了。描述了爱情变质的过程, 让人痛心,无法挽回的遗憾。说好的幸福呢?就这样消失了。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歌词中的文学美
研究目的:寻找歌词中的文学美
研究分工 图片搜集:魏芸秀 晋爱蓉 钟慧 杨艳琼 张玉堂 资料收集:李晓光 谢发财 屈敬辉 马克
石磊 音乐搜集:马文慧 龚玉婷 张昭帮 罗永瑾 张成凤 后期制作:王栋
(一)意象美
意象是寓“意”之“象”。在文 学作品中,它是寄托作者思想感情的 物象。在歌词中,意象同样是必不可 少的元素。方文山擅长拆解语言使用 的惯性,重新浇灌文字重量,赋予其 新的意义。其创作的词中充满强烈的 画面感、浓郁的东方风。 《东风破》 可说是中国风的分水岭!这首歌奠定 了中国风的标准,成为中国风的正宗 开山鼻祖。 这首《东风破》在歌词 创作中运用了“一盏离愁、一壶漂泊” 抽象的写法描述忧愁,并且又运用 “琵琶、枫叶、篱笆外的古道”等事 物加以描绘,渲染了一种忧伤、凄美 的氛围,抒写了男主人公对自己深爱 多年的爱人想爱又不敢表达的哀愁。 曲风低调,散发出浓浓的忧伤。

流行歌曲中的歌词分析

流行歌曲中的歌词分析

• 一、丰富多彩的修辞手段 歌曲能否“先声夺人”,除了靠配 上美妙悠扬的曲子外,歌词是否“动 听”也是一个重要方面,以下修辞手 段能增强语言的音乐性。
• 1.压韵 古人写诗作赋讲究压韵,现在有些歌词语言很美,不 失活泼,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有意识地在句尾运用同韵 的字。如:
①“朝花夕拾杯中酒,寂寞的我在风雨之后,醉人 的笑容你有没有,大雁飞过菊花香满楼。” (《中华民谣》) ②“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看成败, 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从头再来》) ③“爱就一个字,我只说一次,你知道我只会用行 动表示,承诺一辈子,付出了坚持,行动永远不 太迟。”(《爱就一个字》)
• 散句结构不同,所用的句式也多种多样, 因此它所表达的内容不象整句那么集中, 但散而不乱,也比较灵活,容易避免单调 呆板,能取得生动感人的效果。如: • ①“水千条,山万座,我们曾走过,每一 次相逢和笑语都彼此铭刻。在阳光灿烂欢 乐的日子里,我们手拉手啊,想说的太 多。”(《同一首歌》) • ②“花,静静地绽放,在我忽然想你的夜 里。一年一年,风霜遮盖了笑颜,你寂寞 的心有谁还能够体会。”(《懂你》)
• 4.超常搭配 • “词语与词语之间的搭配,有其内在的联系和规 律,除了在句法结构上要符合组合原则外,重要 的是要语意内容和逻辑范畴的制约。言语交际中 的这么一种特殊现象,即词语与词语之间的搭配 符合语法规则,但又超出了词语之间的词义内容 和逻辑范畴的常规,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作词语超 常搭配。”⑶ • “寺院,金黄色的钟声,将夕阳击落,野草丛 中。”(《春》)描写黄昏静穆中给人印象最深 的钟声,“钟声”是“金黄色”的,在作者的感 觉中钟声被夕阳染成了金黄色,而且钟声把夕阳 击落了,这本身也是不可能的,但作者十视觉形 象金黄色的夕阳和听觉形象的钟声叠加在一起, 这样就把黄昏给人的一瞬间感觉立体化和流动化 了。

被写进教科书的5首流行歌曲

被写进教科书的5首流行歌曲

被写进教科书的5首流行歌曲近年来,流行音乐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许多歌曲以其优美的旋律和深刻的歌词吸引了众多听众的关注,其中一些歌曲甚至被写进了教科书。

本文将介绍五首被写进教科书的流行歌曲,探讨它们为何被选入教科书,并分析它们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

一、《春天里》《春天里》是中国著名歌手韩红演唱的一首歌曲,歌曲的歌词由著名作家席绢创作。

这首歌曲被写进了中国的小学语文教材,成为了孩子们学习文学的重要素材之一。

这首歌曲以春天为主题,歌词中充满了对春天的赞美和爱慕之情。

歌曲中的词句简洁明了,旋律优美动人,深深地打动了许多人的心灵。

同时,歌曲中的情感和思想也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可以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爱情转移》《爱情转移》是中国著名歌手陈奕迅演唱的一首歌曲,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这首歌曲被写进了一些高中语文教材,成为了学生们学习文学的重要素材之一。

这首歌曲以爱情为主题,歌词中充满了对爱情的思考和感悟。

歌曲中的词句简洁明了,旋律优美动人,深深地打动了许多人的心灵。

同时,歌曲中的情感和思想也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可以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人生观。

三、《Let It Go》《Let It Go》是迪士尼电影《冰雪奇缘》的主题曲,由美国女歌手伊迪娜·门泽尔演唱。

这首歌曲被写进了一些国外的英语教材,成为了学生们学习英语的重要素材之一。

这首歌曲以自由为主题,歌词中充满了对自由的追求和向往。

歌曲中的词句简洁明了,旋律优美动人,深深地打动了许多人的心灵。

同时,歌曲中的情感和思想也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可以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We Are The World》《We Are The World》是一首由美国艺人合唱的歌曲,旨在为非洲饥荒筹集资金。

这首歌曲被写进了一些社会学教材,成为了学生们学习社会问题的重要素材之一。

这首歌曲以全球团结为主题,歌词中充满了对世界和平和人道主义精神的呼吁。

流行音乐歌词的文学性与社会意义

流行音乐歌词的文学性与社会意义

流行音乐歌词的文学性与社会意义研究主题:流行音乐歌词的文学性与社会意义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流行音乐歌词的文学性与社会意义,并分析其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通过收集大量流行音乐歌词作为研究数据,结合文学理论和社会学研究方法进行分析,本研究发现在歌词创作过程中,词作者通常会注重表达方式、意义呈现以及对社会现象的关注。

这些歌词既具有较高的文学性,也承载着丰富的社会意义。

同时,研究还发现流行音乐歌词与当代社会的关系十分密切,歌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听众的价值观念、情感表达以及文化认同。

本研究的结果有助于加深对流行音乐歌词的理解,同时也为文学研究和社会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切入点。

1. 引言在当代社会中,流行音乐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对年轻人尤其具有深远的影响。

然而,长期以来,对于流行音乐歌词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审美和商业层面,对其文学性以及社会意义的探讨相对较少。

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流行音乐歌词的研究,揭示其文学性和社会意义,并对其对当代社会的影响进行分析。

2. 研究问题与背景2.1 研究问题本研究旨在回答以下研究问题:- 流行音乐歌词是否具有较高的文学性?- 流行音乐歌词中所承载的社会意义是什么?- 流行音乐歌词对当代社会的影响是什么?2.2 研究背景流行音乐作为一种流行文化表现形式,通过歌曲的形式传达情感、表达文化与社会观点。

随着时代的变迁,流行音乐歌词也日趋多样化并且对听众的情感需求和文化认同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因此,研究流行音乐歌词的文学性与社会意义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价值。

3. 研究方案与方法3.1 研究方案本研究采用文学研究与社会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收集流行音乐歌词作为研究数据,结合相关理论进行分析。

3.2 数据收集本研究收集了大量代表性的流行音乐歌曲,并提取其中的歌词内容作为研究数据。

选择著名的流行歌曲以及不同风格的音乐作为样本,以确保研究结果的代表性。

3.3 数据分析在数据分析阶段,结合文学理论和社会学研究方法,对收集到的歌词进行深入分析。

英语流行歌词的文学意义

英语流行歌词的文学意义

英语流行歌词的文学意义英语流行歌曲是如今音乐界的主流,而歌词作为一首歌曲的灵魂,一直被音乐爱好者所追捧。

在英语歌曲中,歌词的文学意义非常深刻,它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现方式,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

本文将从句子结构、词汇运用、句式变化以及隐喻手法等方面探讨英语歌词的文学意义。

一、句子结构英语歌曲的歌词在句子结构方面常常较为简洁明了。

由于歌曲的演唱周期短暂,而且需要让听众更易于理解,因此歌词往往采用简单的句式。

例如蕾哈娜的《Diamonds》中的歌词:“Shine bright like a diamond”(像钻石一样闪耀)就只由一个主语和一个谓语构成,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颂。

这种简洁明了的句子结构在歌曲中广泛运用,使得歌曲的歌词更加易记易懂。

二、词汇运用英语歌曲的歌词中出现了许多精彩的词汇运用,这些词汇通过形象化的表达,使歌词更加地具有感染力和深度。

例如艾德·希兰的《Shape of You》中的歌词:“We push and pull like a magnet do”(我们像磁体一样相互吸引、相互排斥)利用比喻手法,恰当地表达了两个恋人间的复杂心理。

另外,英语流行歌曲中也经常使用背景音乐所不能表达的生动词汇来增加歌曲情感的表现力。

例如泰勒·斯威夫特的《Love Story》中的歌词:“You'll be the prince and I'll be the princess”(你将会成为王子,我将成为公主)这些词汇通过精彩的抒情词汇来表现歌曲中的主题和情感。

三、句式变化英语歌曲中通过句式的变化和转化来表达丰富的情感。

例如惠特尼·休斯顿的《I Will Always Love You》中的歌词:“I hope life treats you kind, and I hop e you have all you've dreamed of”(我希望生活对你友善,我希望你拥有曾经梦想过的一切)在歌曲的过程中,这个短小的句子表达了非常丰富的情感和想法。

有文学鉴赏的歌曲

有文学鉴赏的歌曲

有文学鉴赏的歌曲
《一起幸福》:这首歌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活化的场景,展现了精准扶贫工作者的奉献精神。

歌词没有直接描述他们的付出,而是选择了几个典型的生活场景,使得作品既形象又生动。

它体现了“ 出之贵实而用之贵虚”的艺术创作原则,即在艺术加工时注重反映生活的真实。

《漫漫长路》:这首歌以新的视角写了长征的历史,避免了传统的雪山、草地等意象,而是通过“你”来象征理想信念,从而展现了对信仰坚定追求的人物内心活动。

这种创新性的构思和不落俗套的表现手法,使其具有独特的个性和风格。

周杰伦的《烟花易冷》:这首歌以北魏洛阳城的背景为基础,融合了古典元素和现代音乐,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对过去的回忆。

它的旋律优美动人,历史感深邃,通过歌词传达了一种强烈的情感冲击力。

其他歌曲:包括张雨生的“《玫瑰的名字》、张国荣的“《沉默是金》、卢冠廷/莫文蔚的《一生所爱》、许巍的《旅行》、唐朝乐队的《在水中央》等多首歌曲,它们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和艺术价值,是中国流行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歌词的文学特色和风格

现代歌词的文学特色和风格

现代歌词的文学特色和风格随着现代音乐的不断发展,歌词作为音乐的灵魂之一,也在逐渐演变和成熟。

现代歌词以其独特的文学特色和风格,成为了当代文化的代表之一。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论述现代歌词的文学特色和风格。

一、语言的变化
现代歌词的语言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和创新。

相对于传统文学作品中较为古典的语言,现代歌词使用更为口语化和生活化的语言,更贴合人们现实生活中的情感和心理状态,更容易引起听众的共鸣和接受。

例如,林宥嘉的《说谎》一曲中,他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用现代人更加熟悉的语言说出了关于人际关系中的一个真相。

二、表达情感
现代歌词注重情感的表达和描绘,简洁而生动地传达出人们对爱情、友情、亲情等的情感体验。

在情感表达方面,像顺子的
《寂寞沙洲冷》和李健的《假如爱有天意》等歌曲,用深情的旋律和深思熟虑的歌词,将听众带入感情升华的境界。

三、广泛的文化内涵
现代歌词的文化内涵十分广泛,涵盖了生活中各种人际关系和问题。

歌手们常常从自己的生活和成长经历中汲取灵感,表达他们对生命、爱情、人生的理解。

例如,邓紫棋的《光年之外》一曲是对未来科技时代的探索,直接引用了太空探索中广泛使用的术语,表达了她对探索与未知的向往。

四、曲风的多样性
现代歌词的曲风也十分多样,包括流行、摇滚、民谣等等。

不同的曲风在音乐结构上有着不同的特点,也带来了不同的歌词表达方式。

例如,陈奕迅的《浮夸》一曲中,他生动地描写了现代社会的虚荣和浮华,引发了很多人的思考和共鸣。

总之,现代歌词在文学特色和风格上有着独特的表现方式和魅力,作为音乐的灵魂之一,它的发展将继续推动现代文化的创新和进步。

当代流行歌曲歌词的语言表达艺术

当代流行歌曲歌词的语言表达艺术

当代流行歌曲歌词的语言表达艺术王苹【摘要】As a popular art, pop songs have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partof people's spiritual and cultural life. Their lyric language art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displaying their impact. Beautiful melody, harmonious rhythm, and cadenced tone form the musical beauty characteristic of lyrics. Modal particles, reduplicated words, classical poetry and Chinese and English words are widely used, thus making what is conveyed in lyrics meticulous and emotional; defamiliarization devices such as flexible use of parts of speech, unique collocation and complication of syntactic constituent highlight the focus of lyrics and bring about the experience of novelty and peculiarity. And diverse rhetorical devices such as metaphor, analogy and metonymy make lyrics lively and easy to sing, presenting songs’ unique artistic charm.%流行歌曲作为一种大众艺术形式,已成为人们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中歌词语言艺术承载着表现其影响力的重要作用。

略论流行歌曲的文学之美

略论流行歌曲的文学之美

ON THE LITERARY BEAUTY OF POPULAR SONGS 作者: 马树春[1]
作者机构: [1]广西右江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广西百色533000
出版物刊名: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59-62页
主题词: 流行歌词;语言美;意象美;结构美;音乐美;意义
摘要:作为一种音乐文学作品,流行歌曲歌词既有'谱曲可唱'的音乐性,又有'离谱能赏'的文学性,形成了'别是一家'的审美特征,因而可以并且有必要对其进行文学研究.其文学之美主要体现在语言美、意象美、结构美、音乐美等几个方面.由于这方面的研究几乎还处于'缺席'状态,如果予以拓展,必将大有可为.。

试论中国流行歌曲歌词美学特性中的文学性

试论中国流行歌曲歌词美学特性中的文学性

不 可 当 的姿 态 进 入 了人 们 的视 野 。


几个基本概念的界定
流 行 歌 Leabharlann (o ua s n ) 称 通 俗 歌 曲 , 流 行 音 乐 中 的 p p l o g 又 r 是

考 察 流行 歌 曲歌 词会 发 现 ,几 乎 每 一 首歌 曲 的歌 词都 离
不 开 叙 事 与抒 情 。歌词 通 过 对事 件 和 活 动 的叙 述 以及 对感 情
部分 流 行 歌 曲歌 词 之所 以能 够 经久 不 衰 , 仅 仅 是市 场 炒 作 。 不 除 了其能 很好 地迎 合 市场 经 济 体制 外 ,更 多 的是 因为 其 中有
内容 与形 式 完 美 融合 作 品 的 大量 存 在 。 流行 歌 曲 歌 词 自身 本
统 , 融 合 了现代 元 素 , 为 了一 种新 的诗 歌 体 式 。流 行歌 曲 并 成
对今 后 的 词 曲创作 起 到 指 导 作 用 。 关键 词 : 行歌 曲 歌 词 文 学性 意 境 语 言 流
中 图分 类 号及 文献 标 识 码 10 2 2 7.3
歌 词 ,和 歌 剧 的剧 本 、说 唱艺 术 的 唱词 等 同 属 于音 乐 文 学 , 音 乐 文 学 的一 个 重要 组 成 部 分 。和 戏 剧文 学 、 是 电影 文 学 等 一 祥 , 乐 文学 也 是 文学 的一个 分 支 。究 其本 质 而 言 , 词 音 歌 是 属 于文 学 的 , 本 质属 性 是 文学 性 。 其 歌 词 是 一种 特 殊 样式 的文 学作 品 , 即音 乐 文 学作 品 。 它具
歌词有着 自身的创作规律和 美学特 色, 目前 关于这方面的研 就 属 于俗 文 化 , 所 展示 的世 界 是 当代 社 会 大众 生 活 的缩 影 . 它 究还很 不够, 因此从流行歌 曲歌词的文学性角度 出发 , 对流行 从 对 它 的美 学 研 究我 们 看 见 的是 今 天 人们 的社 会 生 活 。所 谓 歌 曲的歌词的 审美特性进行探讨很 有必要 。此文章通过分析 “ 诗可 以兴 , 以 观 , 以群 , 以怨 ” 是如 此 。 可 可 可 正 流 行歌 曲 的现 状 归 纳 出其 歌 词 中应 该具 备 的 审 美特 性 , 旨在 三、 歌词的文学性

论流行歌词的文学性

论流行歌词的文学性
l Y i n Y u e W u D a o ・ 音乐舞蹈l —● — 一
论流行歌词 的文学性
崔楠 四川 音 乐学 院流行音 乐学院
摘要 : 歌 词 又称 音 乐文 学 , 优 秀的歌 词 必 然是 优 秀的 文 学作 品 。 本 文通 过 对 流行 歌 词 进 行 具 体 分析 来论 证 流 行 歌词的文学性。 关键词 : 流行 歌 词 音 乐文 学 古诗 词 修 辞 意 象
于野 . 寓雅 于俗 。” 【 1 ] 下 面我们 来 看看 当代 中 国流 行 歌
词 的文学 性 。

峰之 作 , 而《 在 水 一方 》 在 情感 和意 境 上虽 逊 色 一 些 , 但《 在 水一 方 》 作 为歌 词更 加通 俗 易懂 , 加 上 邓丽 君 的
演唱。 也称得 上是 一首成 功 的作 品。

“ 广 征 博 引 、引经 据典 ’ L
与 古诗 词 完美 结

陈小奇 作词 作 曲 , 毛宁 演 唱 的《 涛声 依 旧》 借鉴 了
当今 中国乐 坛 ,中 国风 流行 歌 曲越 来越 受欢 迎 ,
唐诗《 枫桥 夜泊 》 , 这 样将 古 典诗 词 引用 到 流行 歌词 中
既丰 富了歌词 的 内容 , 又 能增加 歌词 的文学 色彩 。
影成双, 形 影相 吊 , “ 念 天地之 悠悠 , 独伧 然 而涕下 ” 。
作 品其 高 远 的立 意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能 反 映 出 正 确 的 人
生 哲理 。
前 面 分 析 过 的《 菊 花 台》 以“ 菊花 ” 为中心 , 融 合 “ 弯月 ‘ 楼 阁” “ 霜夜” “ 朱窗” “ 冷雨 ” 等 多个 意象 来 营 造 出凄冷哀 婉 的 意境 , 而这 些 也是 古 典 诗词 中常 用 的 意 象— — 在词 人 李 清 照 的笔 下 , 菊花而下 , 找寻她 的方 向 ( 歌 曲《 在 水一 方》 歌词) 。

流行歌词与古典诗词

流行歌词与古典诗词
• 不管怎么说,作为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探视唐诗宋词永远都 会对现代包括今后的流行歌曲创作起着这样或那样的影响,现 代文化对古典文化的借鉴与沿袭是永远不会停止的。唐诗宋词 会是流行歌曲创作中以歌不可舍弃的主题,一种取用不尽的源 泉,一个无法回避的诱惑,从遣词造句,主题营造以及铺陈方 面,都为现代的创作者提供了很多好的思路。
虞美人
词 李煜 曲 谭健常 演唱 邓丽君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但愿人长久
词 苏轼 曲 梁弘志 演唱 邓丽君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唯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
本曲后经多人翻唱,到了天后王菲 翻唱后更受大家欢迎。
总结一
• 直致所得式
• 以邓丽君这张《淡淡幽情》为例,流行歌词与古典诗歌的结合有如专 辑中歌曲一样的“直致所得”这样的形式。即直接引用古典诗词的流行 歌曲。 • 古典诗词本身对遣词造句的要求就非常的高,有韵律,句尾压韵,而 且他们本身就具有很强的音乐性,读起来朗朗上口,很适合吟唱,因此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流行歌曲突变的今天,都有部分的流行歌曲直接取 材于古典诗词,吸收其精华。 • 类似这样的歌除了《淡淡幽情》里的歌曲,还有比如张明敏《满江 红》;徐小凤《别亦难》(词取自李商隐《无题》);安雯的《月满西 楼》(词取自李清照《一剪梅》)。
前言
在中国的流行歌曲初初发展的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也 许不会有太多的人主动地将流行歌曲和古典诗词联系在一起。 但是随着音乐人的创新推动,到了今天,古典诗词与流行歌 曲已经有了不可磨灭的关系。 接下来,让我们赏析几首与古典诗词相结合的流行歌曲, 分析、感受一下两者完美结合的方式吧——

对语文有帮助的歌曲

对语文有帮助的歌曲

听一些有深度的歌曲确实可以帮助提高语文能力,尤其是对于词汇、表达和文学鉴赏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对语文学习有帮助的歌曲,它们不仅歌词优美,而且富有哲理和深度:1. 《青花瓷》- 周杰伦这首歌曲的歌词非常优美,充满了文学色彩和历史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

2. 《滚滚长江东逝水》- 杨洪基这首歌曲的歌词是《三国演义》的开篇词,气势磅礴,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

3. 《但愿人长久》- 王菲这首歌曲的歌词取自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通过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

4. 《千千阙歌》- 陈慧娴这首歌曲的歌词非常富有诗意,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创作灵感。

5. 《在水一方》- 邓丽君这首歌曲的歌词取自《诗经》中的《蒹葭》,通过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古代诗歌的表达方式和韵律。

6. 《断桥残雪》- 许嵩这首歌曲的歌词描绘了杭州西湖的断桥残雪,充满了文学性和画面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7. 《庐州月》- 许嵩这首歌曲的歌词富有诗意,描绘了庐州(今合肥)的美丽景色和人文历史,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地方文化和历史。

8. 《半壶纱》- 姚贝娜这首歌曲的歌词非常有哲理,表达了人生和爱情的复杂情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情感认知和表达能力。

9. 《红昭愿》- 音阙诗听音乐社这首歌曲的歌词取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歌曲中融入了大量的文学元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

10. 《牵丝戏》- 周深这首歌曲的歌词充满了文学色彩,表达了人生如戏的主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和写作能力。

当然,除了以上这些歌曲外,还有许多其他优秀的歌曲可以帮助提高语文能力。

重要的是,学生在欣赏这些歌曲的同时,要注意歌词的表达方式和意境,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经验进行思考和感悟。

浅谈流行歌曲歌词的文学性

浅谈流行歌曲歌词的文学性

浅谈流行歌‎曲歌词的文‎学美一、引言流行歌曲是‎一种音乐文‎学作品,具有“谱曲可唱”的音乐性和‎“离谱能赏”的文学性,形成了“别是一家”的审美特征‎。

“音乐性”要求作者必‎须“唱着写”,使歌词成为‎“乐化的诗”,具有形式的‎可谱性、内容的可唱‎性和语言的‎可听性等艺‎术特征;而“文学性”则要求作者‎不仅要用语‎言反映生活‎,抒情写意,更重要的是‎要讲究“情韵”,富有“诗意”,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把更广阔的‎空间留给音‎乐,使音乐能适‎时地从词尽‎之处起”。

正因为这种‎“情韵”和“诗意”,使得歌词既‎具有“音乐始于词‎尽处”的引发功能‎,同时还具有‎相对独立的‎文学价值——“离谱能赏”二、语言美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歌词作为一‎种音乐文学‎,同样是以语‎言为物质材‎料显现在人‎们眼前的。

但歌词与一‎般的文学作‎品又有区别‎,有它自己的‎独特性。

由于它的受‎众大部分是‎文化水平不‎高的大众,它就不能艰‎深晦涩,必须得明白‎易晓、通俗易懂。

但歌词若只‎追求“通俗易懂”,而没有余味‎与“回味再三”的韵致的话‎,便只能流行‎一时一地,而不能成为‎广为传唱的‎经典。

况且,大众的审美‎需要是多样‎化的,“下里巴人”的需求固然‎占主要地位‎,但“阳春白雪”的需求也不‎可忽视。

正如乔羽先‎生指出:“音乐这种诉‎诸听觉的时‎间艺术严格‎地制约着它‎的歌词,使歌词这种‎文学体裁区‎别于任何其‎他文学体裁‎,即它不是看‎的而是听,不是读的而‎是唱的,因此它必须‎寓深刻于浅‎显,寓隐约于明‎朗,寓曲折于直‎白,寓文于野,寓雅于俗。

”乔先生的五‎个“寓于”,实则是对音‎乐文学之语‎言提出了一‎项要求,即质文相谐‎。

一方面,它追求口语‎化与自然化‎的质朴之实‎;另一方面,在通俗易懂‎的基础上,它还追求华‎丽精巧、优美生动的‎文饰之美。

三、意象美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包含作者‎思想感情的‎物象。

意象是诗歌‎的重要元素‎,也是歌词的‎魔方,可以旋转出‎不同的审美‎天地。

隐藏在流行音乐背后的文学秘密——解读方文山的歌词

隐藏在流行音乐背后的文学秘密——解读方文山的歌词
三两棵 , 长人奈何 ” 夜 。这 句 中 的字 眼是 “ ” , 连 三个 惹 字 一
这样看来题 目“ 青花 瓷” 也成 了一个 意象 : 自古 以来追求 虚无 缥缈 、 可望不可 即 的“ 人 ” 众多 文人 心 中蕴藏 的千 年 美 美 是 梦, 青花 瓷延续 了这 个 千年 之 梦 , 表 了缠绵 悱 恻 的爱 情 。 代
青花瓷 中最难烧制 出的釉 色 , 并且 只能 在雨过天 晴后才 可以
联 想起江南 的苏 州园林 。而“ 蕉” 芭 这种植 物在唐 诗宋 词 中 出现的频率 还是 很高 , 如杜 牧的 《 芭蕉 》 “ 蕉 为雨 移 , 向 :芭 故
窗前种 。怜渠点 滴声 , 留得 归乡梦 。梦 远莫 归乡 , 来 一剁 觉
2 1 年第 6 0 1 期
( 7 总 8期 )
辽 宁 师 专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
JU N LO IO IGTA H R O LG SCA IN E D'O ) O R A FLA NN E C E SC LE E(O ILS E C S I N C E f l
NO. 01l 62
的文化源 泉。

不同。前两句中“ ” 是被动的 , 惹 字 因为芭蕉与 门环都 是客观 的实物 , 能被 动地 静静 等待 着骤 雨 的降临 , 待着岁 月的 只 等
侵蚀所形成的绿铜。而第三句 中出现 的“ 是与芭蕉 、 我” 门环
不一样的 , 我” 不是被 动地等 待你 , “ , 而是 主动地 去认识 你。 当然 , 惹” “ 字也不是方文 山独创 的 , 在古代 诗词 中“ ” 同 惹 字


其次 , 我们再来 分析 被喻为《 青花瓷》 中最为经典传神 的

流行歌词修辞格的运用

流行歌词修辞格的运用

流行歌词修辞格的运用刘挺【摘要】本文以流行歌曲为研究对象,对流行歌曲进行界定,并对流行歌曲中的辞格运用进行了研究。

通过研究,发现流行歌词中的修辞格运用能使事物表现得生动活泼,使思想表现得深刻隽永,使意境表达得更加深远,使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它可以增强语言的可感受性,从抽象到具体,化无形为有形,化单调为生动,达到情与景的高度融合,最终成为一种难以诠释的语言美。

%This paper focuses on pop music by defining it and studying the rhetoric in it.Research shows that rhetoric used in pop songs' lyrics can make things lively,and convey thought deeply;it can also make a song's mood profound and lasting,and express emotions vividly.It can enhance the perceptibility of language,and transform it from abstract to concrete,from invisibility to visibility,from monotonousness to vividness,creating a high degree of integration of the scene and the feeling and eventually a beauty of language beyond description.【期刊名称】《绵阳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30)012【总页数】4页(P121-123,138)【关键词】流行歌词;修辞格;语言美【作者】刘挺【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山西临汾041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5一首好的歌曲,曲调优美固然重要,然而如果没有生动形象的歌词传情达意,也不会起到打动人心的作用。

浅析风歌曲中的文学内涵

浅析风歌曲中的文学内涵

浅析中国风歌曲的文学内涵摘要:近年来;中国元素走向世界;中国流行音乐不断发展;中国风歌曲作为一道彩色风景闯入乐坛;成为一道清新的风景线;为大众所喜爱..本文着重于分析流行中国风音乐歌词中的文学内涵;展现中国传统诗词艺术特色;展示中国传统文学色彩及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展现中国风歌曲的艺术美..关键词:中国风歌曲文学近年来;中国音乐市场不断繁荣;各路天王天后大放异彩;各类曲风也不尽相同;中国风歌曲也应运而生;以其独特的古典旋律和优美的歌词意境深受人们喜爱..其中;歌词是介于音乐与文学的艺术;它既可入乐而唱;又可离乐而诵..因此;作词者在歌词创作方面;往往喜欢运用文学的创作手法;以增强其文学内涵..这样;不仅扩大了中国近现代的文学领域;也有助于深入探究歌词文学的本质..1·中国风歌曲阐释所谓“中国风歌曲”即在歌曲中加入中国古代一些典故作为创作背景;用现代的音乐唱出古典的味道;唱法多样;曲风偏向传统的东方演奏;加入的是一些东方乐器;通曲音调婉转;回环;有一种传统东方的美感..中国风词风注重语言的简洁;精炼及语境的意用;用一些诗词文的化用;通过汉语的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借代等来以表现曲的意境;比如;周杰伦的发如雪、烟花易冷等..中国风歌曲大致特点是三古三新;即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歌词具有中国文化内涵;使用新派唱法和编曲技巧烘托歌曲氛围;歌曲以怀旧的中国背景与现在节奏的结合;产生含蓄、忧愁、幽雅、轻快等歌曲风格..中国风分纯粹中国风和近中国风两种;纯粹中国风是满足以上六大条件的歌曲;近中国风是某些条件不能满足而又很接近于纯粹中国风的歌曲..中国风现代流行音乐的开创者是周杰伦;他凭一曲东风破;为中国风歌曲在华语乐坛开辟了一席之地;此后;许多当红歌手都陆续演唱创作了中国风歌曲;如林俊杰的醉赤壁;胡彦斌的月光、红颜;与此同时;在网络上还出现一批专门创作演唱中国风歌曲的网络歌手;如董贞、河图..中国风让歌曲创作的范围一下子拓展开来;作为音乐创作者;可以不只停留在现代人的情感基础上;而是积极努力的去学习历史;学习中国文化;把我们的国粹一一挖掘出来;表现在大众传播的歌曲上;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方向..2.中国风歌词的文学美一、意境美意境;泛指文学作品中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以及由此诱发和开拓的想象空间..它是寄托作者思想感情的物镜;在歌词中;意镜同样是必不可少的元素..方文山擅长拆解语言使用的惯性;重新浇灌文字重量;赋予其新的意义..其创作的词中充满强烈的画面感、浓郁的东方风..烟花易冷便是中国风歌曲的代表;第一句“繁华声遁入空门折煞了世人”便采用拟人的手法;将“繁华声”这虚无缥缈的声音拟人化;成为一个“遁入空门”的人;诗人浮想联翩;情思绵绵..“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借景抒情;运用雨、草..木等意象;构成一幅细雨绵绵中;破旧的城门、屋舍空无一人;只剩满目苍凉;枯草哀木;想的荒凉;破败..就如汉乐府中十五从军行所描述的“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让人不由心酸叹息..方文山曾说过:“我要求我的歌词一定要有天马行空的画面感、历史感;就像一部电影..”“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我听闻;你始终一个人;斑驳的城门;盘踞着老树根;石板上回荡的是再等;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我听闻;你仍守着孤城;城郊牧笛声;落在哪座野村;缘分落地生根是我们..”通过借景抒情;城门、树根、石板、孤城、牧笛、野村;一系列意象;哀凉;悲伤;构成一幅一幅人去留空;斯人不再的画面;只剩孤身一人;手持佛珠;在潺潺雨声中;孤单单的跪在佛前;苦苦哀求;刻骨相思;一寸一寸吞噬者所有熟悉之景;单薄之身..可惜;缘分早已注定;没有结果;没有结局;只是无尽的;苍凉的;漫长的;等待;等待……除了周杰伦的烟花易冷;河图的歌曲如花更具有此等意境之美..“他在夜里把灯点;四书五经读几遍;是她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守在一边;她在灯下把墨研;荆钗布裙一双眼;看他寒窗苦读十年誓要上得金殿..”陈述句一般的语气;将青梅竹马恩爱非常的夫妻画面描绘出来;眼前便浮现一位手执泛黄书卷;在星星灯光下吟诗苦读的少年;旁边的棋子;荆钗布裙;衣着简单;却不失端庄大气;不辞辛苦;在灯下为他研磨点灯..“她在夜里把灯点;江阔云低望几遍;云里几声断雁西风吹散多少思念;想他灯下把墨研;一字千金是状元;等他衣锦还乡等过一年又是一年..”江水悠悠;良人不在;送君千里;那人;此时已不再..那可怜的女子;漠然看着天边云卷云舒;心心念念的丈夫;从此了无音讯;不知是遗失在那明月楼;还是遭遇不测..而她;依然固执的守着当初的承诺;一直等待着等待着……“那孤帆去悠悠;把她年华全都带走;千丝万缕堤上的柳;挽不住江水奔流;看春花开又落;秋风吹着那夏月走;冬雪纷纷又是一年;她等到;雪漫了眉头..”女子一生;何其漫长;又何其短暂;伴着源源江水;思念遥遥无期;唯有无止境的等待;等到红颜老去;等到霜雪白头;等到地老天荒;只是她一直不知道;等待的人;还会不会回来..两首歌曲;同样塑造了两位为爱等待的女性;意境深远;引人深思;勾勒起无限遐想与回忆..二、古典美中国风的歌曲;无时无刻不充斥这“古典”;古典的故事;古典的语句;古典的景物;以及;古典的人物..诗意韵味十足;处处散发着古典美的气息..如董贞的重阳;第一句便引用李清照的词“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后面的“烟雨”、“红楼”“明月”、“酒”、“清风”无一不透着浓浓古风..恰有“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的意蕴..“怎奈何悲欢离合;谁人能参透;邀明月;把酒送清风..怨酒浓;凭栏醉芙蓉..暮秋时候;望乡台回眸;那日初相逢..笑语如昨;但看朱花红..重阳约;仿若古道中..你执手;欲把古琴奏..琴意悠悠;弹指已深秋..离歌唱不休..曲终人依旧;如南柯一梦..”无一不透着古风;古韵..点点离愁就这样从字里行间流淌出来..同样董贞的青衫隐;一听名字;便颇具古风..青衫磊落;不似白衣鲜华;不似黑衣诡秘;一袭青衣;就像看到一个美目清秀的少年;目光流远;充满雄心抱负;壮志凌云..“掩木门;月冷回旧地;凝眸处;寒烟衰草凄..”木门、月、寒烟衰草;一开始;便勾勒了寒冷、凄清的情景;古色古香;引人遐想..“暮云低;朔风卷酒旗;交错的;今时或往昔;琴音声声若泣;晚风急;残月看尽多少别离..”如古诗词一般的语言;写出淡淡哀思;“朔风”、“琴音”;勾画出别离的景象;奠定了全曲哀伤的基调..“望雪落千里;将青衫隐去;隔天涯;不盼有相见期;酌酒独饮;再剑舞风起;空阶雨;多少成追忆..;乱云飞;青锋三尺义;杜鹃醉;傲骨隐青衣;不过一眼望去;相思意;眉间心上无力回避..”注定离别;曾经江湖豪气;仗剑天涯;全被埋藏在满目苍白的大雪之中;连同心底最深处的爱恋;统统被大雪淹没;青衫隐去;从此;世上再无此人;所有故事;已伴着这场大雪;烟消云散..三、音韵美尚书·虞书:“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诗即歌词..流行音乐的中国风;必须符合诗歌创作的韵律美..如Finale的又何用;“独坐斜阳微暮轻寒成霜;云随雁字长..舞罢霓裳羽衣又歌滥觞;殷勤理旧狂..犹记陪君欢言醉笑一场;放浪又何妨..此去经年迅景如梭流光;高楼谁与上..”每一句都是压“ang”韵;句式整齐;排列有序;恰如最严谨的古诗词;悠远流畅;美得不可方物..“圆圆缺缺新月又如眉;长笛谁教月下吹;奈何拟把疏狂暂图一醉;相思已成灰..”则压的是“ui”韵;歌词错落有致;旋律优美动人;让人怎能不爱..他的词作读来都合辙押韵;起承转合间;仿佛回到前朝..3.中国风歌曲中的文学内涵细品中国风的定义我们发现;中国风音乐跟中国古典文化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就是由于中国千年沉积的厚重文化才使使人耳目一新的中国风音乐的出现有了可能..歌词涉及面之广泛让人叹为观止..它包括了中国古典人物;典故;戏剧;古典状物意境;还有古代诗词的翻唱等等诸多方面..一:首先;写古人的歌曲..如河图的阳光调;“刀光;不依不饶;跌进谁的怀抱;午夜战场大漠荒烟;如狂草..霜降;满城萧条;冷了长亭短桥;眉间朱砂乱世年华;如刻刀;塞上;乌衣年少;换谁遗世的笑;剑指天山西出阳关;人迹渺..”虽然没有点名道姓;但却写出驻守阳关的少年将领的寂寞孤独..远离家乡;远离爱人;带着梦想与热血;来到哭喊的边境..“雪落苍茫;雪若白发;雪若花凋;惹乱飞鸟;同望苍霞;同去天涯;同穿素缟;明月同邀;断了弓弦;断了心跳;断了浮生;望断缥缈;心如三月;心如荒草;心如泥沼;陷了也好..”满目萧条;雪落大地;淹没一切;前途茫茫;不知何去何从..一首歌;概括所有镇守边关的将领;心中苦闷;迷茫;正如范仲淹词中所述;“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黯乡魂;追思旅;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让人同情;也让人叹息..二:典故入歌董贞的天净沙·秋思;便是直接引用马致远的曲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再看董贞的天净沙·秋思“离乡路;脚步染尘土;青衣顾;留一抹楚楚;山河暮;眼模糊;可曾依稀记来路;老树枯;只剩鸦声话如故;马蹄孤;追逐不停驻;千山渡;仍义无反顾;游子苦;向谁诉;西风路过去何处;天涯路;可有乡音伴归途;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个中国典故;让我们感到爱的含义;我们还能从中国五千年文化中得到什么呢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话题;也就是说;我们的先辈已经为这一代中国风音乐人留下了很多很多的文化遗产;我们要坚决做一个对历史负责的考古学家..对于听众来说;中国风是一本连环画;它让你看完有兴趣去看一本正传..对于中国风音乐人来说;写一首歌;必须看一本书;甚至还不止..三:古词翻唱在中国风之前就有一种形式的歌曲就是翻唱古词..把古词拿来谱曲;当然是现代的曲艺;然后演唱出来也别有风味..不管是射雕中罗文翻唱的满江红;还是王菲的明月几时有;甚至是邓丽君的人约黄昏后翻唱欧阳修的生查子词;都在古词的基础上谱曲;演唱出来第一让我们体会到诗词之中的幽婉或是豪迈之情;另外在传唱之际;也为文化普及做出了贡献..中国风歌曲在中国歌坛越来越成为一股流行力量;相信这些融汇了中国5千年来的古典文化的歌曲;一定会给越来越轻浮的中国乐坛一股清新的风..。

当代流行音乐歌词的文学价值研究

当代流行音乐歌词的文学价值研究

当代流行音乐歌词的文学价值研究当代流行音乐的歌词是流行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可以反映出当下社会的价值观念、情感表达和审美趋势。

因此,对当代流行音乐的歌词进行文学价值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文将从文学性、审美性和社会性三个方面探讨当代流行音乐歌词的文学价值。

首先,当代流行音乐的歌词具有一定的文学性。

流行音乐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形式,其歌词往往具有通俗易懂的特点,同时也融合了大量的文学元素。

例如,一些歌曲的歌词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修辞手法,展现了作者独特的情感表达和思想深度。

此外,一些流行音乐歌词还包含了对当代社会现象和人性的观察和反思,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思辨性。

因此,当代流行音乐歌词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文学性,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欣赏。

其次,当代流行音乐的歌词具有一定的审美性。

流行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歌词往往是音乐作品的灵魂,是表达作者情感和思想的重要方式。

一首优秀的流行音乐作品往往是在优美的旋律和深刻的歌词相互配合下产生的。

因此,当代流行音乐的歌词需要具有一定的审美品位和表达能力,才能吸引听众和传递作者的情感。

一些成功的流行音乐作品往往凭借其优秀的歌词成为经典之作,受到广大听众的热爱和追捧。

最后,当代流行音乐的歌词具有一定的社会性。

流行音乐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形式,其歌词往往反映了当下社会的审美趋势和文化氛围。

一些流行音乐歌词包含了对社会现象和价值观念的观察和评论,引起了听众的共鸣和反思。

一些歌曲的歌词还涉及到当代社会的热点问题和社会现实,具有一定的社会批判性和探讨性。

因此,当代流行音乐歌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下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对于我们理解和研究当代社会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综上所述,当代流行音乐的歌词具有一定的文学性、审美性和社会性,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关注。

通过对当代流行音乐歌词的文学价值进行研究,不仅可以拓展我们对文学形式的认识和理解,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当代社会的文化脉搏。

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当代流行音乐歌词的文学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推动流行音乐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行歌词文学美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引言;语言美;意象美;音乐美;意境美,对流行歌词文学美进行讲述。

其中,主要包括:流行歌曲是一种音乐文学作品,具有“谱曲可唱”的音乐性和“离谱能赏”的文学性,形成了“别是一家”的审美特征、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包含作者思想感情的物象、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韵律、意境是中国古典文论的独特概念,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意境有时也称为境界,出于佛经,佛家常把希望达到的某种悟道的理想境界地称为“境”或是“境界”,看成一种心灵派生的虚幻的东西、“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一首歌词,其长短也不过百字左右,承载量非常有限、说理原非诗歌所长,过去更是歌词之忌、流行歌曲歌词的文学之美不只以上六个方面,另外,还有结构美、情志美、意蕴美、风格美等,限于篇幅,在此不一一阐述,具体材料请详见:摘要:作为一种音乐文学作品,流行歌曲歌词既有“谱曲可唱”的音乐性,又有“离谱能赏”的文学性,形成了“别是一家”的审美特征,因而可以并且有必要对其进行文学研究。

其文学之美主要体现在语言美、意象美、音乐美、意境美、情趣美、理趣美等几个方面。

关键词:流行歌词文学美意义一、引言流行歌曲是一种音乐文学作品,具有“谱曲可唱”的音乐性和“离谱能赏”的文学性,形成了“别是一家”的审美特征。

“音乐性”要求作者必须“唱着写”,使歌词成为“乐化的诗”,具有形式的可谱性、内容的可唱性和语言的可听性等艺术特征;而“文学性”则要求作者不仅要用语言反映生活,抒情写意,更重要的是要讲究“情韵”,富有“诗意”,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把更广阔的空间留给音乐,使音乐能适时地从词尽之处起”。

正因为这种“情韵”和“诗意”,使得歌词既具有“音乐始于词尽处”的引发功能,同时还具有相对独立的文学价值——“离谱能赏”。

以创作《卡秋莎》《红莓花儿开》等歌词而获得第一届“斯大林文艺奖”的苏联词作家伊萨柯夫斯基就曾明确指出:“好的歌,它的词都具有不依赖音乐的独立艺术价值。

”这里需要指出一个极其重要却往往被人们忽略的事实是,原先的“诗”其实就是“歌词”,或者说是一种“可唱的诗”,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是一部“入乐可唱,离乐可诵”的歌词集,故《孟子·公孟》有“诵诗三百,歌诗三百”的记载,《史记.孔子世家》也有“三百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舞、雅、颂之音”的话……虽然当时与这些歌词“共存”的乐曲如今早已“烟消云散”,但它们依然能够“独立存有”且成为“文学经典”。

流行歌曲歌词也具有这种“独立”功能。

在日常交际、说话作文、商品广告等现实生活行为中,人们常常运用唐诗宋词那样,有意无意地借用、活用它们来表情达意,如用“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作为情书用语,用“明明白白我的心”来做核桃广告……这种“辐射”现象,说明歌词并非音乐的附庸,它不仅可“唱”可“赏”,而且还可“用”。

既然流行歌曲歌词也是“文学作品”,那么,对中国流行歌曲进行文学研究,既有学术价值,也有实际意义。

二、语言美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歌词作为一种音乐文学,同样是以语言为物质材料显现在人们眼前的。

但歌词与一般的文学作品又有区别,有它自己的独特性。

因为它的受众大多数是文化水平不高的大众,它就不能艰深晦涩,必须得明白易晓、通俗易懂。

但歌词若只追求“通俗易懂”,而没有余味与“回味再三”的韵致的话,便只能流行一时一地,而不能成为广为传唱的经典。

况且,大众的审美需要是多样化的,“下里巴人”的需求固然占主要地位,但“阳春白雪”的需求也不可忽视。

正如乔羽先生指出:“音乐这种诉诸听觉的时间艺术严格地制约着它的歌词,使歌词这种文学体裁区别于任何其他文学体裁,即它不是看的而是听,不是读的而是唱的,因此它必须寓深刻于浅显,寓隐约于明朗,寓曲折于直白,寓文于野,寓雅于俗。

”乔先生的五个“寓于”,实则是对音乐文学之语言提出了一项要求,即质文相谐。

一方面,它追求口语化与自然化的质朴之实;另一方面,在通俗易懂的基础上,它还追求华丽精巧、优美生动的文饰之美。

歌词,做到质朴之实,容易被大家接受,便流传得广;又能兼顾文饰之美,便如一坛陈年老酒,经得起品,便能流传得久。

综观当代歌坛,真正被人们记住的经典之歌,无一不是质文相谐的典范,如歌手邰正宵演唱的《九百九十九朵玫瑰》:“往事如风,痴心仅仅难懂/借酒相送,送不走身影蒙蒙/烛光投影,映不出你颜容/仍只见你独自照片中/夜风已冷,回想前程如梦/心似云动,怎堪相识不相逢/难舍心痛,难舍情已如风/难舍你在我心中的芳踪/我早已为你种下/九百九十九朵玫瑰/从分手的那一天/九百九十九朵玫瑰/花到凋谢人已憔悴/千盟万誓已随花逝湮灭//夜风已冷,回想前程如梦/心似云动,怎堪相识不相逢/难舍心痛,难舍情已如风/难舍你在我心中的芳踪/我早已为你种下/九百九十九朵玫瑰/从分手的那一天/九百九十九朵玫瑰/花到凋谢人已憔悴/千盟万誓已随花逝湮灭。

”平白如话的语言,让人一听就能明白歌词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歌词中用“风”、“酒”、“烛光”、“玫瑰”、“云”等词语加以修饰,增添了文采,尤其用“九百九十九朵玫瑰”的夸张手法,反复吟唱,达到了一种情深意切的感人效果。

质文相谐的歌曲还有很多,如陈红曾唱响大江南北的《常回家看看》,之所以人听人爱,除了其题材上抓住“老年问题”、主题上呼吁“亲情回归”外,也是因为口语艺术化的结果。

比如开头一节:“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带上笑容/带上祝愿/陪同爱人常回家看看……”粗略看上去,就像百姓平日在聊家常,词中之语与日常口语无异,但仔细琢磨,其实它们是进行了不露痕迹的修饰,这只要略看“找点”与“带上”、“领着”与“陪同”两对句子就不难发现。

三、意象美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包含作者思想感情的物象。

意象是诗歌的重要元素,也是歌词的魔方,可以旋转出不同的审美天地。

同一意象在不同的词作者手里,会有不同的处理方法与主观色彩入词,给歌曲带来不同的境界与氛围。

“歌词首先是一种艺术形式,是与小说、散文、诗歌等一样,有独特的叙述方式,独特的审美角度,独特的结构形式的艺术表达形式,歌词的文学性语言必须能概括地表达歌曲的意境和氛围,”这一点受到了古典诗词很大的影响和启发。

如“月亮”早古典诗词中多是以思乡、思家的意象出现的。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诗人面对寂静的夜月,思乡、忆弟之情油不过生。

现代流行歌曲有的也沿袭了这一意象的思乡情怀,如《月之故乡》(彭邦祯词,延生、刘庄曲)“天上一个月亮/水中一个月亮/天上的月亮在水里/水里的月亮在天上。

”到了《透过开满鲜花的月亮》中“透过开满鲜花的月亮/依稀看到你的模样……你像那天上月亮/停泊在水的中央/永远停在我的心上。

”月亮纯净而美丽,透过开满鲜花的月亮,望向思慕已久的心上人,是何等的清新柔美、深情款款。

这时“月亮”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早已成为美丽心上人的代名词了。

再如“龙”历来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很多人都以龙的子孙而自豪。

一曲《龙的传人》(侯建德词曲)唱遍大江南北,更是激起很多人的民族自豪感。

“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叫中国/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都是龙的传人。

”不过在《龙的命运》(陈小奇词,毕晓世曲)中,作者利用最新的考个资料对历史文化进行了翻新的审查与反思,并且用充满隐患意识的内核与风趣幽默的语言做外壳,对“龙”这一意象做出了新的诠释:“龙”同时也是阿Q精神的沉淀。

所以“从此后不再崇拜龙的伟大,从此后不再迷信龙的威力,从此后我们懂得龙的命运,不在天不在地就在我们手里。

”四、音乐美无论诗词,都追求“诵之行云流水,听之金声玉振”的音乐美。

诗的“音乐性”是为了增强自身的可诵性,甚至也可以置之不理(如现代诗);而词的“音乐性”,是为了适于入乐,便于传唱。

所以,词作家金波在《词刊》1990年第一期撰文强调要“唱着写”:“歌词作者要有独特的写作方式,这就是从创作一首歌词开始,就习惯于在内心深处默默地歌唱着去构思、去提炼,以至于字斟句酌地去推敲语言。

”歌词的音乐美,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鲜明的节奏节奏是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现象。

歌词的节奏是通过歌词语言的句式结构来呈现的,这种节奏的句式结构往往是两句一组,回旋反复,形成歌词的音乐性。

如《月朦胧,鸟朦胧》(琼瑶词):“月朦胧/鸟朦胧/萤火照夜夜空/山朦胧/鸟朦胧/秋虫在呢哝//花朦胧/夜朦胧/晚风叩帘拢/灯朦胧/人朦胧/但愿同入梦。

”这首歌词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节奏十分鲜明。

第一句以xxx形式的节拍反复两次,第二句以xxxxx形式的五字句的节拍,与第一句共同组成统一的句式结构。

这个句式结构,又在第二、三、四句结构中循环出现,使歌词的音乐性非常强烈。

这种音乐性给人的感觉是平和的、柔美的,恰当地表达了思念、祝愿的主题。

(二)和谐的韵律鲁迅先生说:“新诗先要有节调,押大致相近的韵,给大家容易记,又顺口,唱得出来。

”这里所说的“押大致相近的韵”是指同一个韵脚杂歌词中有规律的反复出现。

这样做,可以使歌词更加和谐,更加流畅,从而增添歌词的音乐性。

如《命运不是辘轳》(张藜词):“白涯涯的黄沙岗/挺起棵钻天杨/隔着篱笆有一座海青房/没有的总想有/得到的还盼望/盼来盼去谁愿盼个透心凉/女人不是水呀/男人不是缸/命运不是那辘轳/把那井绳缠在自己身上//黑油油的铁脊梁/汗珠子滚太阳/风吹篱笆雨洗窗/泪花泡月亮/人心可难测量/啥事都能碰上/挑水的媳妇谁愿挑着黄水汤/女人不是泥呀/男人不是筐/命运不是那辘轳/要挣断那井绳/牛铃摇春光。

”这首歌词中的“岗”、“杨”、“房”、“望”、“凉”、“缸”、“上”和“梁”、“阳”、“亮”、“量”、“上”、“汤”、“筐”、“光”,都是同一个“江阳韵”,所以读起来和听起来都很和谐好听,音乐性特强,这也是押韵在歌词中的重要作用。

五、意境美意境是中国古典文论的独特概念,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

意境有时也称为境界,出于佛经,佛家常把希望达到的某种悟道的理想境界地称为“境”或是“境界”,看成一种心灵派生的虚幻的东西。

唐代以后进入文艺理论领域。

王国维曾对“意境”做出这样的明确界定:“何以谓之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如其口出是也……故能写出真景物、真情感者,谓之有境界。

”由此可见,意境是诗人主观的情志意向与客观景物的有机融合。

意境不久是意象的综合结晶,还是意象的拓展、重建与升华,既有鲜明立体的时空感,形成一幅完美的形象画面,给予人感观上的美感,同时也蕴涵着无限丰富的情思寓意,能激发读者无穷的想象与思索,产生感情的共鸣。

对一首歌词来说作者营造的意境是否感人,是否新鲜独特,也决定了一首歌词的成败。

可以这样说有独特完美审美意境的歌词,一定是一首好词。

如李海鹰创作的《弯弯的月亮》“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小桥的旁边/有一条弯弯的小船/弯弯的小船悠悠/是那童年的阿娇……”展现在人民眼前的是一幅南国水乡风情画,对那一种有距离的爱情的重温和怀想,言词简洁、真挚,没有审美高深词汇却让人感到一种人性的温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