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流行词语与流行文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性学习
流行词语与流行文化
一.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了神州大地30年,让祖国各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文化交流,许多以前从未出现过的词语、短句——即“新词新语”,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

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网络的飞速发展,以网络用语为主的新词新语开始从各个方面影响着好奇最强烈、精力最旺盛的群体——中学生。

这本是时代进步的特征,但情况却不容乐观。

新词新语开始成为中学生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影响到了正常的交流与写作,这极大地加深了与父母之间的代沟;新词新语还呈现低俗化的趋势。

如何正确看待新词新语,了解它的影响,如何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应当成为现今中学生思想教育的重点。

二.调查研究方法
1.综合全组同学的意见,设计并向汉沽一中高一年段学生发放了180份调查问卷,共
收回了162张问卷。

2.访问校外专家和部分学生家长,查找了相关资料,针对实际分析中的现象和问题,
与其进行了细致的交流,从中获得了众多建设性的意见。

3.对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参考全组同学的建议,总结并分析了与本课题相关的问题,
并客观地提出结论及应对建议。

三.调查分析
(一)调查问卷统计
(二)分析
从调查问卷的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许多问题。

新词新语对中学生或多或少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对新词新语有所了解的同学占到了88%,甚至在生活中有使用过新词新语的同学也高达87.7%,新词新语的普及现象也高达73.4%。

但是在对新词新语的认知上大家还是有些偏差,把新词新语单纯的等同于网络用语或流行用语的占到了
半数以上。

大家了解新词新语的途径也多为网络。

在应对的态度上,大家还是较谨慎的,大多数同学能慎重对待新词新语的流行和使用,这是好的现象。

大家也提出了许多独特的见解和意见。

受邀专家对于现在中学生之间新词新语的流行现象作出了自己的概括:世界在变,万物皆流,语言作为社会交际的工具,自然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现代新词新语反映了我国现代社会的物质文化变迁。

新词新语又是反映新时代、新生活的一面镜子,以现代中学生的生活圈所产生的新词新语为例,我国现代中学生的新词新语体现了学生的流行文化。

如:表示“我很吃惊,我很气愤”,学生常说“我晕”、“我倒”;形容人长得丑用“恐龙”、“青蛙”;形容技术水平差用“菜鸟”;用“酷毙了”来表示“帅极了”或“很有气质”等新词新语。

要深入了解新词新语对中学生的影响,我们不妨将其分类进行讨论,逐个进行深入的分析。

1、专业术语的活用。

由于近年来科学技术和计算机等学科的普及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反映这些专科行业的某些词语逐渐被吸收到普通话中来。

还有一些是重大事物和新兴事物的简称或俗称,体现了对政事的关注。

诸如此类的有厄尔尼诺、治污倒计时、西部大开发、高科技成果、可持续发展、澳门回归年、经济复苏期、旅游黄金周、国际空间站、豆腐渣工程、经济一体化、复合型人才、一票否决制、跨越式发展、信得过单位、五十年不变、劳动合同制、送温暖工程、出口转内销、下岗再就业、家政服务业、特困生助学、新经济时代、巴氏消毒法、不正当竞争、数字化战场。

还有WTO,MTV,KTV,XO,NBA,CBA,APEC,CD,DOS,MBA,PICC,CCTV等英文缩写。

这些新词新语不但影响着中学生,还深刻影响着每一个生活在改革开放年代的中国人。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旅游黄金周”这个我们现在普遍地用来形容国庆长假的词语,就是为了形象生动地概括一周长假给旅游业带来的滚滚商机而创造的,如今经过几年的媒体宣传,这个新词新语已经被我们每个中国人普遍接受了,频繁地出现在各大媒体上和人们的日常交流中,成为了国庆长假的代名词。

实际上,这些新词新语经过媒体宣传,已经成为大家惯用的词语,客观上能方便大家的生活和交流,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也侧面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和中国的富强。

这些新词新语已然成为我们中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是益处颇多的。

2、外来词语。

这些新词新语多是音译词或中英结合,如“迷你”源于英文Mini,“迷你”
除了“小”,还包含着“使你陶醉,使你着迷”。

BP 机,AA制,OK镜,X线,B超,T恤,E时代,T型台,CT片,CD口红,IC卡,IP电话,甲A(联赛),AD钙奶等。

卡拉OK一词看似这一种外来词,但它比较特殊,因为它来自两种外语,"卡拉"来自日语,"OK"沿用英语字母。

还有.TAXI---的士,TOEFL---托福,DINK---丁克,GOOL---酷,SPRITE---雪碧,ROBUSF---乐百氏,BIKINI---比基尼。

与此同类的再如:巴士(大巴,中巴),麦当劳,肯德基,百氏可乐,摩托罗拉,诺基亚等。

这些词语一方面体现了中国的开放程度,另一方面也丰富了中学生的生活。

比如TOEFL---托福,就是音译Test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美国教育考试中心主办的对非英语国家学生进行的英语水平考试)的缩写,这个词语的出现,其实就是中国现在越来越多学生出国留学的现象的缩影。

在这些外来词语中,有些词语却被赋予了另类的意义,成为80后的专利,如high代表心情愉快,深受中学生喜爱并习惯使用。

但因此却会出现与父母之间认识上的代沟,所以要注意使用的分寸,避免不必要的误会或对父母的不理解。

有些词语还代表着攀比和拜金现象,要引起警示。

3、吸收方言词语。

这些新词新语多是文化交流、文艺表演的产物。

比如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赵本山等众笑星为大家带来欢笑,随后小品里出现的各地方言就红遍大江南北,如“忽悠”、“干啥玩意”、“唠嗑”这些东北方言都成了中学生之间展示模仿天赋或纯粹娱乐的工具。

还有来自广东话的“靓仔”、“炒鱿鱼”、来自湖南话的“妹陀”和来自上海话的“嗲”等。

再有台湾人的语调、方言都成了大陆青年的口头禅,比如“超赞”(特别好)、“不爽”。

这些新词新语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学生,但大多出自好玩和跟风的动机,也不必深究。

4、新造词语。

新造词语一般伴随着新事物新现象的出现而出现,并随着网络和媒体的传播以及名人效应而普及开来。

新造的词语也有它本身的特殊时代性和代表性。

“超女”、“快男”一度红极全国,随之产生的“玉米”,“笔迷”等FANS(粉丝)团遍布全国,这些新名词也开始进入中学生的生活。

还有“无厘头”文化、麦霸等词语,都是出现时间不长,却广泛和迅速的影响到全国的中学生。

这些词语大多代表着流行文化,体现了中学生的好奇心和青春活力。

但过分的普及却揭示了追星现象的泛滥,这也是80后代沟的体现,不容轻视这类新词新语的影响。

5、网络用语。

这些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普及而产生的“年轻”新词新语,却在极短的时间内成为在中学生中影响范围最广、影响范围最深、使用最广泛的一类。

网络用语大致有这
几类:网络交流惯用语,如“潜水”(隐身或不说话)、“灌水”(发表意义不大的评论)、“抢沙发”(第一个看帖子或日志的人)、“置顶”(将某帖子放在列表最上方)、“拍砖”(对帖子提出意见、批评)、“楼上”(在自己之前发表评论的人)、“裸奔”(没有登录就回帖,匿名发言)等,多出自论坛;聊天用语,多是“火星文”,不是缩写就是符号,“我倒”、“我闪”、“我呕”、“我晕”、“我顶”短短两个字就足以表达说话人的心情,用orz表示五体投地,或是把汉字拆开来,比如“强”拆成“弓虽,以及用数字代替文字,88(或者886)表示“拜拜”(再见),184表示“一辈子”,520表示“我爱你”……还有一些是网络流行语,如08~09年很流行的“雷到”、“囧”(取自废用的古汉字)、“山寨”等。

对于网络用语的构成法,专家也进行了简要的概括:
1、有数字谐音的
例如:88(或者886)表示“拜拜”(再见);184表示“一辈子”520表示“我爱你”687表示“对不起”,777表示“急急急”,885表示“帮帮我”等。

2、有汉字谐音的
例如:“大虾”表示“大侠”,“打点化”表示“打电话”,“酱紫”表示“这样子”“虾米”指“什么”,“米国”指“美国”。

3、有英译的
例如:“拷贝”即“copy 复制”,“伊妹儿”即“e-mail 电子邮件”,“黑客”即“hacker 不速之客,暗地而来,来者不善”,“烘培鸡”即“homepage 个人主页”,“瘟都死”即“windows 一种软件名”。

4、有拼音缩略的
例如:BT即“变态”GGDD即“哥哥弟弟”,PMP即“拍马屁”, SL即“色狼”LP即“老婆”
这些词语成为了网虫们的标识,体现了年轻人天马行空的想象,但却严重加深了与父母、师长的代沟,并且有着低俗化的趋势,许多中学生深受“毒害”,甚至到难以自拔的地步。

现在我们再认真说一下网络用语。

专家对于网络用语出现和流行的原因,说出了自己的见解:学生们普遍认为使用这些新词网语是最新潮,最时髦的标志,谁不会几句,准会受到同学群体耻笑。

我们认为这些新词新语在中学生中流行的原因,是现代中学生具有追新、
追奇、追时尚和追求与众不同的心理所致。

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蓬勃发展,互联网的方便,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活跃了他们的思想,过去那种循规蹈矩、追求一律的状况被打破了。

在这种心理支配下的生活方式的变化,必然会带来语言的解放,于是大量新词网语产生了。

这些新词网语中不乏有以违规短语和句子的组合、搭配的规则,以及以东拉西凑字、词的形式出现的。

尽管语言学界截然反对,青年学生却对“新词网语”和新的语法构成情有独钟,而且还创造了不少网络的、数字的语言。

新词新语的流行固然鱼龙混杂,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它或许也是对传统语言规范中那些束缚人们语言表达的某些语言形式的一种反叛。

同时,新词新语之所以受到现代人,特别是现代中学生的青睐,恰恰表明这样的语言在某种意义上适应了当今时代青年学生的思想意识和心理需求。

网络用语的出现是网络发展和中学生个性发展的必然产物,体现了中学生对于个性文化的需求。

但作为在中学生中影响最深的一类新词新语,它造成的影响弊大于利,而且由于网络的复杂性,其造成的消极影响是十分严重的。

在谈到“火星文”——网络用语时,有位接受访谈的母亲这样谈到:当我第一次在我儿子QQ中看到“火星文”中,真将我“雷”到了;我无法接受这东倒西歪、奇形怪状的字,如同电脑中的乱码,辨认半天,也没读出一个完整的句子。

经过与孩子沟通,才让我明白,“火星文”在中学生中很有市场。

孩子盲目跟潮流,求酷求炫。

这种现象对学习语文极为不利。

在与孩子就“火星文”沟通后,我说:“照这样下去,汉字全都变形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传统全都可以丢掉了。

”让孩子摆正学习的方向。

家长们谈到的这种现象其实是非常普遍的。

现在的学生对聊天很是有一套,想聊点什么又怕被父母看到,便发明了缩写词、数字密码,或者老词新用等。

举个例子,男朋友说成“BF”,变态写成“BT”,“恐龙”表示丑女,“青蛙”表示丑男,不高兴的时候骂两句“TNND”,家长绝对猜不到是什么意思。

如果家长站在旁边,发过去一个“paw”(parents are watching)即可,要是对方和你有默契的话,还能假装发两道题请教你一下。

要再见的时候,可以发一个“886”表示告别。

类似数字密码还有“531”(我想你)、“7456”(气死我了)等等。

另外,网络交谈中还常常出现“偶”(我)、“素”(是)、“粉”(很)、“表”(不要)、“酱紫”(这样子)、“捏”(呢)、“稀饭”(喜欢)等。

这种有意和家长划清界线的现象很不好,标新立异是中学生的天性,但以加深与父母之间的代沟为代价,实在不值得。

而且网络用语由于网络的复杂性,越来越呈
现出低俗化的趋势,并且开始进入中学生的日常生活。

比如在网络上出现的“我日”、“牛X”等用于骂人的词语,现在在校园里的使用随处可见,并且许多同学还热衷于创造这些低俗的词语,随之带来的是一些庸俗的情趣。

这非常不利于中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思想教育。

这里有一个真实的案例:07年,武汉一位母亲简某一日接到自己孩子的班主任的电话,说她儿子金某的考试作文得了0分,原因是她儿子写作文用的全是阅卷老师看不懂的“火星文”!母亲在惊诧之余去批评儿子,金某还理直气壮的说这才是现代中学生的个性,直怪老师和母亲“老土”。

简某没想到自己为奖励儿子考上重点高中而买的新电脑,却成为儿子把聪明才智用于发明创造这些“火星文”上的工具。

90后深受以网络用语为主的新词新语影响,以致于蒙蔽了理智,在严肃的考试中使用“火星文”!虽然这只是个别的极端例子,但由此可见,要正确认识新词新语对我们中学生的影响,对我们的正常学习生活有多么大的意义。

专家也在访谈中就网络用语对中学生的影响辨证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社会的复杂性决定了文化的多样性,反映社会文化变迁的新词新语在丰富汉语语言的词义及使汉语语言表达更趋灵活多样化的同时,也难免带有一些语法未规范的,或表示消极、庸俗文化的词语出现。

现代新词新语从语言变化角度来看,在趋向平民化、港化、洋化、学科词交融互借化的同时,又掺杂了一种痞子化、崇洋化、崇港化的色彩。

这些不健康的新词新语的流行,折射出了一些人崇尚消级和庸俗文化,沉沦在这些庸俗文化中寻开心,找刺激,甚至丧失进取心,倾情于色欲的心理,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助长了庸俗文化的传播。

尤其是对于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视,他们有很大的好奇、涉猎心理,对新事物总想究其所以。

这些不健康的新词新语的流行,对他们的心灵造成了不容忽视的伤害,在他们的意识中埋下了庸俗文化的根,使他们的成长受到较大的影响。

特别是“裸聊”、“泡妞”这类新词新语在学生群体中十分流行,这种刺眼的新词会使许多学生常有所思,甚至偷偷尝试,难以自拔。

曾有父亲掐死正在线裸聊的女儿的报道,这就说明,现今的庸俗文化对青年一代影响极大,而反映庸俗文化现象的新词新语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所以说,这些不健康的新词新语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庸俗文化的流行,毒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这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我认为中学生流行的新词新语是把双刃剑,它既有助于中小学生心理的扩散,但由于其部分内容的粗俗、低级趣味,因而又会影响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它既能提高中小学生自觉
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又因为它们的不规范性,不利于培养中小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良好习惯。

从调查数据和访谈中我们知道,以网络用语为主的新词新语在中学生中的普及程度和影响之深,已经超乎家长和老师的想象。

这些新词新语的流行虽然是社会进步和中学生特殊心理的必然要求,但是其造成的影响却是喜少忧多,如果没能及时引起各方面的注意并加以正确引导,这个现象将必然成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大障碍。

综上几点的分析,可见新词新语已从各个方面影响着现在的中学生,这种影响正逐渐地通过我们的生活方式体现出来。

中学生好奇心强,独立意识也强,但辨别是非和自制能力较弱,容易受到新词新语的消极影响,所以我们更需要在父母、老师的帮助下,正确认识新词新语潮流并善于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对其加以利用。

四.建议
在访谈中,家长和专家都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经验。

一位母亲这样谈到:孩子正处在青春萌动期,正是活泼、敏感又叛逆的人生易迷糊。

这时我觉得不能粗暴,而应该春风化雨的教育他,让他认识到“火星文”对语文学习的危害及规范书写的不当是对自己也是对老师、同学的不尊重,不利于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学。

但现实中,口语化和娱乐中适当用到新词新语,能调节工作或生活环境的压力。

我们不妨调侃自己一下:我有时也会被“雷到”喔!所以,任何事物放在特定的环境中,有不同的见解。

建议成长中的孩子,在掌握好科学知识的同时,参与社会实践,陶冶自己的情操,提高综合能力。

专家的意见是:面对这把双刃剑,我们必须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运用新词新语:
一、要培养中学生的语言评判、鉴别能力。

二、要对学生中在新词新语方面出现的问题要多疏导,少堵压。

三、要加强古今中外优秀文学作品的教育和学习,使学生在感受这些优秀文学作品的真善美熏陶的同时,又得到较为规范、高雅的语言教育。

针对以上分析得出的结论,综合各方面的意见,我们小组现提出以下几项建议,希望大家能够选择性地采纳,一起应对新词新语对中学生的影响。

老师和学校:
1、可以增加一些关于正确对待新词新语的专题讲座,让同学们都正确认识并积极应对
这个潮流。

2、老师可以主动了解新词新语方面的知识,在与学生的交流和教育中能够占据主动地位,能够更顺畅地和学生沟通,因势利导地进行思想教育,而不做学生眼中的“异类”。

家庭:
1、改变粗暴干涉的教育方式,采取平等、细致的沟通方式,了解孩子的想法,成为孩子的朋友。

太强势的教育方式会更加重孩子的叛逆心理,加深代沟,不利于引导孩子正确对待新词新语的影响。

2、主动了解新词新语方面的知识,在与孩子的交流和教育中能够占据主动地位,能够更近距离地和孩子沟通,因势利导地进行思想教育,而不做孩子眼中的“异类”,跨过代沟障碍,构建和谐的家庭氛围。

学生:
1、培养自己的自控能力和辨别是非能力,对新词新语要批判地接受和使用,对网络的影响要有深刻的认识,切不可追求标新立异而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

2、积极同老师和家长沟通,交流对于新词新语的理解,寻求他们的引导和教育,把握
住正确的方向。

五.总结
作为社会发展和中学生特殊心理的产物,以网络用语为主的新词新语已经通过媒体的宣传和网络的发展在中学生中广泛的流行起来。

通过调查、访谈和进一步的分析,我们得出了结论:新词新语是一个时代社会风貌的缩影,其中有的新词新语代表了社会的进步,也能够方便人们的生活;但是以网络用语为主的一部分新词新语却在中学生的个性特点和90后代沟作用下造成了许多消极的影响,对于维护中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家庭氛围十分不利,也不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全面培养。

我们在综合各方面意见后提出了上述几条建议,旨在引起全面的关注,共同来引导中学生正确对待这个潮流,加强中学生的思想教育,做到趋利避害。

六.后记
以上就是我们小组关于新词新语对中学生的影响进行的粗浅的研究和分析。

我们组在1个月左右的时间内,终于顺利地完成了这个课题的各项研究任务。

虽然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的困难,如:没有足够的时间,受访对象无暇接受访问等。

可是在全组每个同学的通力合作和努力下,我们还是克服了困难,取得了最后的成功。

在这次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我们每个同学都利用繁忙学习中的宝贵空闲时间,放弃娱乐和运动,积极参与调查问卷的发放、回收和统计工作以及最后的成果展示的准备。

但我们每个成员的心里都很快乐,并从中学到了很多课本外的知识,取得了不错了成果。

也许这次研究性学习的成果还有一些不足,但我们在这次研究性学习中培养了自己探索、坚持的精神和探究的能力,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将来的研究和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我们坚信:我们一定能做得更好!
七.资料来源
《家庭》08年3月下半月版
百度百科
八.研究组成员及辅导老师
组长:
组员:
指导教师:
所属班级:
所属学校:
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