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2教学计划(共11篇)

地理必修2教学计划(共11篇)

人口问题:包括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过度增长带来的教育资源不足、就业因难、住房紧张、社会保险不足、人均收入和健康状况下降,人均耕地、人均资源、人均粮食、人均能源、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及人均收入、人均住房面积等不断下降及解决措施等问题;

包括发达国家由于人口零增长或负增长带来的劳动力不足、老龄人口福利水平下降的新难题(主要表现在欧美等发达国家);

同时还包括由于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人口迁移。站在全球的角度来讲,人口的过度增长是所有人口问题的根源之一。由于地球的人口负担过重,世界出现了相应的耕地、粮食、能源不足,环境污染严重等现实问题。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的不同侧重点:

①发达国家城市:问题: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短缺,制约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措施:

鼓励生育,接纳移民。

②发展中国家城市:问题:人口老龄化,青壮年负担过重以及赡养众多孤寡病残老人。

措施:关心照顾老人,建立社会保障、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当一个国家60岁及6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重达到或超过总人口的10%,或者65岁及65岁以上人口所占比重达到或超过总人口的7%时,称为老年型的国家,这样的社会称为老年型的社会。

中国的人口问题:(1)人口基数大,增长快(2)年龄构成轻,人口增长潜力大(目前青壮年年龄比重较大。虽然低年龄组的比重有所下降,但还会受到潜在人口增长的余波影响)(3)人口结构不合理(资源等人均占有量小、男性比例偏高和人口老龄化问题出现)(4)人口素质较低;

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5)出现老龄化趋势。

城市影响城市形成于发展的区位因素: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资源,交通,政治军事宗教旅游。

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治理措施

问题:环境污染(大气,水,噪声等),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教育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等

治理措施:

1、建立新城和卫星城,开发新区,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

2、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合理规划交通,加强道路建设,发展立体交通加快住宅建设,合理调控房价等。

3、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加强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加强绿化建设,做好城市的合理规划等。

4、对工业企业合理布局,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①气候:类型及特征,太阳辐射,热量,光照,昼夜温差等②地形平坦

③土壤肥沃④水源(河流,湖泊,水库等)充足⑤耕地面积广;

社会经济因素:①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

②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③交通(铁路,公路,水运,航空)便利。④市场广阔,或接近市场。⑤ 工业比较发达。

⑥科技水平高,冷藏保鲜技术的提高。⑦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⑧国家政策扶持。

如何分析某一作物生长的气候条件:1.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个方面去分析;

2.从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气象灾害等方面去分析;

3.从春、夏、秋、冬4个季节的气候条件分段分析。

例如,试分析华北地区棉花生长的气候条件。

有利条件: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秋季雨水少,天气晴朗,有利于棉花后期生长和收摘。

不利条件:播种期适逢春旱,灌溉水源不足。

农业区位条件评价

自然因素:

1、地形有利:地形平坦开阔。不利:地形崎岖。

2、气候有利:热量充足,降水充沛,雨热同期,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太阳辐射强等。不利:热量不足,降水稀少,多旱涝,低温,霜冻,寒潮等灾害。

3、土壤有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有机质多。不利:土层浅薄,土壤贫瘠,有机质少。

4、水源有利:河流,湖泊等灌溉水源充足。不利:河流湖泊地下水等灌溉用水少。

社会经济因素:

1、市场有利:市场广阔,产品供不应求。不利:市场狭小,产品供大于求。

2、交通有利:交通便利。不利:交通落后。

3、科技有利:劳动科技(育种施肥等)发达。不利:农业科技落后。

4、劳动力有利:劳动力数量多且素质高。不利:劳动力不足且素质低。

区分区位因素与区位条件

不同的区位因素对不同区域各种人类活动影响的程度、途径和方式不同,不仅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还要正确理解和区分“主要区位因素”、“主导因素”、“限制性因素”、“区位条件”。

主要区位因素:指某一区域某种人类活动发展所要求的所有因素,若要求分析某种人类活动的主要区位因素,解答时就要完整地罗列出影响其发展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主导因素:指影响某种人类活动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这种因素,也就不会有该种人类活动在该区域分布的可能。

限制性因素:某种人类活动需要满足许多条件才能进行,如果一个地区其他条件都满足,唯有某一个条件不能满足,这个缺乏的条件就是限制性因素。特别要注意的是黄淮海平原发展农业的三大障碍,荒漠化、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气象等自然灾害也都是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区位条件:提取材料中的相关地理信息,分析具体区域人类活动的影响,也可以说是评价区位因素的优劣,其又可分为有利条件(优势条件)、不利条件(限制性条件)。

农业综合开发整治和发展方向:

⑥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积极培育优势产业(山区可走立体农业道路)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良品种,(如我国南方可改良红壤) 促进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走农业产业化之路,推动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提高农民收入退耕还林,还草(或封山育林、育草),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⑦保护耕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⑧发展农业观光旅游

农业生态问题① 坡面开垦→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坡度、植被覆盖率、降水强度、坡面岩性);

② 干旱、半干旱地区过垦、过牧、樵采→荒漠化(降水较少,生态脆弱);

③ 沼泽地开发→破坏湿地→气候恶化(干旱)④ 围湖造田→湖泊面积缩小→调节河流功能减弱→气候干旱、洪涝多发;

⑤ 蒸发量大的地区不合理灌溉→次生盐碱化(地下水位上升);

⑥ 过度引水灌溉→河流中下游和河口水文生态问题(河流水量减少,河流下游断流、河口三角洲萎缩,海岸线后退);

⑦ 内陆河湖水文生态问题(河流流量减少,湖泊萎缩甚至消失,河湖盐度升高,河湖区生态环境恶化);

⑧ 农药化肥→土壤板结、酸化、污染水源

工业区位分析:

① 地理位置② 自然因素:水源(河湖)充足,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丰富,土地平

坦开阔,利于建厂。

③ 社会经济因素:(海陆)交通便利;

劳动力丰富,素质高;

市场广阔,历史悠久;

工农业基础雄厚;

科技力量强;

经济腹地宽广;

工业联系好;

社会协作条件好;

政策扶持;

工业治理的措施:

① 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

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促进产业升级。

② 加强完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美化环境(如建污水处理厂,控制工业废水废气排放,植树造林等)。

③ 发展科技,更新设备,提高产品质量。加大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④ 调整产业布局,治理环境问题(如治理三废,治理荒漠化,水土流失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⑤开拓市场(国内和国际),走产业化之路。

⑥注重专业分工,构建功能齐全的的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信息网络

⑦发展民族工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掌握核心技术,创建品牌,加大宣传力度,注重

品牌效应。

⑧鼓励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如何分析一个地区(省)或者一个城市经济发展区位条件:

①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

② 自然条件(分析气候、地形、土壤、水源)优越;

③ 工农业基础条件(好);

④ 资源条件(丰富),旅游条件;

⑤ 劳动力条件(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

⑥ 市场条件(广阔);

⑦ 国家政策和开放程度,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额(比例多);

⑧ 其他条件(国家大型工程等)

能源利用非常紧张的原因:

①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大;

②耗能大的工业发展快,加剧了能源紧张;

③ 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④ 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经济需求;

⑤ 国际石油价格上涨;

⑥缺少石油储备体系。

能源利用的调整措施:①加强区域合作,采取多元化战略进口石油(即石油进口路线多元化,石油供给的源头多元化);

拓宽能源供应渠道。② 建立石油储备体系;

③ 加大能源勘探、采取,增加能源产量;

④能源调配如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建设;

⑤发展核电;

⑥ 因地制宜地发展沼气、太阳能、水能、风能、海洋能等;

新能源研究和开发,寻求替代常规能源的方法⑦ 加大技术革新,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⑧ 加强宣传,提高公民节约能源的意识;

通过经济杠杆引导能源产业的方向,通过价格因素等调整能源消费的方向等⑨实现产业升级,适当限制耗能大的工业发展;

⑩利用乙醇汽油。

粮食问题:

1.世界粮食问题产生的原因:① 粮食地区生产不平衡;

② 发展中国家粮食生产落后,经济结构单一,人口增长快,贫困问题突出;

③ 受旧经济秩序的束缚。

2.粮食问题解决的主要途径:① 发展农业技术、调整农业结构,努力提高粮食产量;

②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积极发展民族经济;

③ 加强国际合作和对话,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3.中国的粮食问题及对策:a.中国粮食压力产生的原因:① 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粮食需求量大;

② 地形复杂,以高原和山地为主,耕地面积比重小;

③ 土地的生产力参差不齐,农业科技水平整体实力低,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少;

④ 农业自然灾害频繁,粮食生产不稳定;

⑤ 工业和城市用地规模扩大,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⑥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导致传统粮食种植业的地位下降。

b.粮食压力解决主要途径:① 要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② 加大科技投入,培育良种,积极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

③ 在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的同时,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

面向市场。④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满足人民丰富多样的生活需求,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改善人们的食品结构。用科学方法种田,提高单产量。

1.铁路、公路建设的区位因素分析

2.交通运输点的区位因素和选址原则

交通线的区位分析

某地交通运输发展条件一般从区位条件、自然条件、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科学技术因素等方面。

?区位条件;

该事物的空间位置和与其它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某地交通建设的区位条件包括自然地理区位、经济地理区位和战略区位等方面。

?自然条件可从地质条件、地形条件、气候条件等方面分析。①地质条件:地壳构造运动活跃地区,多断层,地震、滑坡、泥石流频繁发生,交通建设难度大,安全性差,应尽量避开。从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地下水的运动等方面来考虑在背斜和向斜两种地质构造中应选择背斜、避开向斜。②地形条件:平原地形对交通线路的限制较少,工程造价较低,选线时要注意少占好地、处理好交通建设和农田水利设施的关系与城镇发展的关系。山区地形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对交通线路的限制很大,工程造价高,应尽量避开沼泽地、陡坡,无

法避开陡坡、山地可修盘山公路或隧道。③气候条件:湿润地区应注意排水、干旱地区应注意防风固沙、高寒地区应注意克服冻土和缺氧带来的不利影响。航空港应选择能见度比较好的地区。

?资源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科学技术因素

意义:①完善交通网,激活各条交通线,加快各地之间联系;

②促进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③促进区域优势产业的形成和壮大,以及相关产业的形成,拉动内需,吸纳劳动力就业,加强加快起止点及沿线的人员、物资、文化、信息交流、传递和贸易的发展;

④有利于我国国防的巩固;

⑤有利于我国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⑥加强区际联系,加快城市化、工业化进程;

⑦提高人们生活质量。⑧缓解交通压力,方便群众出行。

南昆铁路建设的意义:

经济意义:①有利于资源开发和物资输出。② 有利于发挥铁路对经济辐射的作用,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③ 有利于开发旅游资源,

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政治意义:①有利于巩固民族团结。② 有利于加快西南区脱贫速度。③ 有利于社会稳定;

战略意义:① 有利于加快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② 有利于巩固国防,保卫边疆。简述西南地区的地形条件对西南交通建设的不利影响。① 地跨三大阶梯,地势起伏大;

② 青藏高原地势高亢,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多冻土;

③ 横断山区山河相间、纵向排列、山高水深;

④ 四川盆地周围山岭环绕,盆地内部低山丘陵起伏;

⑤ 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发育,地形崎岖⑥ 地壳运动强烈,多地震、滑坡与泥石流。

生态问题的地区分布

东北地区:松嫩平原洪涝灾害和低温冻害;

松嫩平原西部风沙、土地盐碱化、森林火灾与病虫害.东部平原地区:暴雨与洪水灾害,春旱与伏旱、地震、土地盐碱化与沙化,沿海台风与风暴潮、渤海冰冻,寒潮.

(华北平原:春旱,洪涝,风沙,土壤盐碱化,寒潮)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塌陷、滑坡、干旱、地震、雹灾.\\\\华南地区:台风、暴雨、风暴潮、春伏旱、地震、水土流失、洪水.西南地区: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水土流失、森林火灾与病虫害.

蒙新区:风沙与土地荒漠化、盐碱化、雹灾、冻害、地震.、草原病虫害与鼠害

青藏地区:风暴、冰雪与冰雹、地震、草原虫害与鼠害。

我国几个典型地区的生态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

1、水土流失问题(治理方针“保塬、护坡、固沟”):我国典型地区:黄土高原

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

②地表植被稀少;

③黄土土质疏松(2)人为原因:①植被的破坏;

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

③开矿。

治理的措施:①合理利用土地,恢复植被,扩大林、草种植面积;

②植树造林;

③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措施有在沟谷兴修小型水库、打坝淤地,在坡面修建水平梯田,平

整土地,营造防护林,发展节水农业如喷灌滴灌等

2、荒漠化问题:我国典型的地区: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内蒙古等地)

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①处于内陆地区,降水少;

②全球变暖,蒸发旺盛;

③鼠害、蝗害。(2)人为原因: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

②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③交通线等工程建设保护不当。

治理措施: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

控制载畜量;

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

退耕还林、还牧;

建设人工草场;

广轮牧;

禁止采伐发菜,合理利用水资源,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调节农林牧用地关系,多途径解决能源问题等

几种荒漠化对比分析

土地沙漠化:指在脆弱的生态系统下,由于人为过度的经济活动,破坏其平衡,使原非沙漠的地区出现了类似沙漠景观的环境变化过程。凡是具有发生沙漠化过程的土地都称之为沙漠化土地。沙漠化土地还包括了沙漠边缘风力作用下沙丘前移入侵的地方和原来的固定、半固定沙丘由于植被破坏发生流沙活动的沙丘活化地区。

石质荒漠化(又称石漠化):在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下,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而

造成人地矛盾突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生产能力衰退或丧失,地表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岩石逐渐裸露的演变过程。从成因来说,导致石漠化的主要因素是人为活动。由于长期以来自然植被不断遭到破坏,大面积的陡坡开荒,造成地表裸露,加上喀斯特石山区土层薄,基岩出露浅,暴雨冲刷力强,大量的水土流失后岩石逐渐凸现裸露,呈现出“石漠化”现象,随着时间推移,“石漠化”的程度和面积也在不断加深和发展。“石漠化”发展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土地资源的丧失。由于石漠化地区缺少植被,不能涵养水源,往往伴随着严重人畜饮水困难。

次生盐渍化又称“次生盐碱化”:指由于不合理的耕作灌溉而引起的土壤盐渍化过程。主要发生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地下水位较高、地下径流不畅、地下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盐的冲积平原,如我国的华北平原、松辽平原、河套平原、渭河平原等。因受人为不合理措施的影响,使地下水抬升,在当地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条件下,使土壤表层盐分增加,引起土壤盐化。防治的关键在于控制地下水位,故应健全灌排系统,采取合理灌溉等农业技术措施,防止地下水位抬升和土壤返盐。改造盐碱地的关键是使土壤脱盐。土壤脱盐的方法有引淡淋盐、井排井灌、覆盖、生物措施等。

3、干旱缺水问题:我国典型地区:华北地区、西北、长江中下游地区。

例如华北地区:产生原因:(1)自然原因:①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

②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

(2)人为原因: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②水污染严重;

③浪费多,利用率低。

治理措施:(从开源、节流两方面去思考分析)①南水北调;

②修建水库;

③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

④减少水污染;

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

⑤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

⑥发展节水农业;

采用滴灌、喷灌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利用率;

⑦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

海水淡化等。

(拓展思考:华北春旱原因:①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较强②夏季风弱,雨季未到③春耕需水量大,冬小麦返青用水大。东北地区为何没有形成春旱:①春季气温回升慢,蒸发较弱②有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长江中下游伏旱:

7、8月受副高控制,降水少广东冬旱:①冬季盛行大陆风,降水少②冬季气温较高,蒸发较强③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等沙特阿拉伯干旱:热带沙漠气候,终年受副高控制,降水少)4、土壤盐碱化:我国典型地区: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等

华北平原盐碱化原因:(1)自然原因:①地形低洼;

②春秋季节干旱,蒸发量旺盛③土壤中盐分向地表积聚④碱性土壤(2)人为原因:不合理的灌溉(只灌不排、大水漫灌)

治理措施:①引淡淋盐;

②井排井灌;

③生物措施;

农田覆盖;

④合理的灌溉,不能只灌不排;

⑤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

低湿地和盐碱地的不同治理:华北平原地势低平,特别是滨海平原海拔只有4 m左右,并且起伏和缓,在岗间形成许多浅平封闭的洼地;

每到雨季,洼地积水,河水倒灌人注,地下水位升高,致使洼底沼泽化,洼缘盐碱化。

治理低湿地的主要措施是“因洼制宜”,实行“鱼塘——台田”模式:挖鱼塘,在水中养鱼、鸭,栽种水生经济作物;

筑台田,在田地里种粮、果、棉和饲料植物等饲养禽畜。这种模式使鱼塘——台田相互促进、立体开发、综合利用。

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地下水水位高,气候的旱涝变化大,强烈地影响着土壤中含盐的水分迁移。土壤中的水盐运动,具有春季返盐,夏季淋盐,冬季盐分相对稳定的特征。治理盐碱地的核心是以治水为中心,完善排灌系统,使用工程和生物等综合配套技术,科学地调控土壤中的水盐运动。改造盐碱地的关键是使土壤脱盐。土壤脱盐的方法有引淡淋盐、井排井灌、覆盖、生物措施等。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学工作计划

本学期主要学习湘教版地理必修二,这部分内容是立足必修一的基础,选取了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几方面社会经济活动,探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特点及与社会因素、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从而逐步树立起“人地协调发展”的思想。与此同时,掌握地理问题思考、分析的方法,特别是能够对“城市与环境”“区域产业活动”中涉及到现实生产、生活中地理现象、地理问题有深入的认识,做到学有价值、学以致用。

一、指导思想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地理课是

高中学生必修和选修的课程。学习高中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观察和理解整个世界,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适应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做到学有价值、学以致用。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获得比较完备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和参加,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和发展观。教会学生阅读和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地理数据、地理事实材料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运用能力。

三、教材内容分析

本学期所学内容为必修二,侧重于人文地理。人文地理涉及的内容很多,包括经济、人口、聚落、旅游、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地理》(必修二)只选择了四个主题:人口、聚落中的城市、经济活动中的农业、工业与交通、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理论。

四、学生情况分析

高一学生在初中基本没有学习地理,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非常差,而初中地理知识又是进一步学习高中地理知识的基础,这也就是造成高一学生感觉地1 理难学和高中地理教学困难比较大的主要原因。所以,在教学中要针对以上具体问题,适当放慢教学进度,适度补充与高中地理知识相关的知识,以便于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充与高中地理知识相关的知识,以便于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

五、具体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和课程标准,掌握教学重点。

2、继续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努力钻研教育教学技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认真备课,备教学目标、备教学环节、备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备教法和学法、备板书设计等。

4、通过地理故事、地理趣闻、地理谜语、地理新闻以及与地理教学相关的课外知识等,增强学生地理学习兴趣。

5、针对地理教学的特点,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如实验、观察、测量、参观、制作教具、多媒体教学等),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6、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按学校教学思路,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及时写好每一节课的教学反思。

7、加强对学生作业的监督与管理,提高作业的实效性。对课堂教学的例题、习题和学生作业题做到精选精改,注重效率。

8、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地理社会实践活动以及研究性学习,运用所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去认识、分析、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9、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当堂检查、反馈和巩固所学知识。

10、加强对学困生的关心,对学困生做到心中有底,教学时要分层次教学,利用课余时间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经常与学困生谈心,鼓励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只要他们有所进步,就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教学进度

教学进度课时安排第1章人口的变化

第1节人口的数量变化(1课时)第2节人口的空间变化(1课时)

2 第3节人口的合理容量(1课时)问题研究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1课时)第2章城市与城市化

第1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2课时)第2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1课时)第3

节城市化(2课时)问题研究从市中心到郊区,你选择住在哪里(1课时)中段考试及试卷分析

第3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1节农业的区位选择(1课时)第2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2课时)第3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2课时)问题研究龙游的农业区会是什么样(1课时)第4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1节工业的区位选择(1课时)第2节工业地域的形成(1课时)第3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2课时)问题研究煤城城市出路何在(1课时)第5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第1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1课时)第2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1课时)问题研究中国的自行车是多了还是少了(1课时)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发展

第1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2课时)第2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2课时)问题研究绿色食品知多少(1课时)期末总复习(2课时)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基本说明

1.模块:高中地理必修III

2.年级:高中二年级

3.所用教材版本:湖南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二章第四节

5.学时数:1课时

二、教学设计说明:

1、本节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全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因此,农业生产知识属于区域地理学中的基础知识,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密切关系。主要表现在:一是区域农业的发展是区域各种资源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

另一方面,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区域资源的合理利用是整个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节课综合性较强,通过对美国农业发展条件分析,可以提高学生对已有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实现对所学知识和已有能力的迁移。

2、学情分析:

本节课就是以学生已经学过的农业区位选择和农业地域类型以及土地荒漠化、沙尘暴等相关地理知识为铺垫,通过导学案让学生学会分析影响美国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了解农业生产布局的最主要特征-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再进一步学习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通过对美国本土地形、气候等相关地图的判读,培养学生读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尝试运用所学“农业区位”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书本中的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运用到地理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学习体验中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案例的分析归纳能力,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和思维习惯;

同时结合多年的高考、模考命题和趋势,在教学中进行内容和思想的渗透,使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接触高考模考试题,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分析和解题的能力,并能在心理上充满信心。高二学生已经通过高一地理必修

1、2的学习,有一定的地理基础,运用学过的区位分析相关知识去了解某一具体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和存在问题。因此,以新课程教学大纲为指导思想,让学生从课堂教学中的资料、图表和案例中,认知和归纳自然和社会经济规律,激发学生探讨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学习的能力,使学生认知地理学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3、关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教法建议:

这部分内容的课程标准是:“以某区域为例,分析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我们可以将本节内容具体细化为以下四个方面:(1)通过图表资料分析影响该区域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2)掌握农业布局概念和布局方法

(3)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各种模式并用示意图、流程图的方式表示(4)可通过图表资料分析某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和措施教材从美国的气候条件、地形土壤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三个方面来分析美国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目的是在分析的过程中让同学们了解美国农业发展优势条件,进一步找到美国农业发展的特色(一是中部平原地广人稀、农业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二是追求经济效益,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程度高)。结合必修二农业区位因素的分析,不仅有利于复习巩固前面知识,还有助于深化本课教材内容。紧接着教材安排了个活动,通过组织学生活动来分析美国特色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形成的区位因素与影响,以深化对课程标准中进行农业布局必须体现因地制宜的原则。

接下来,教材介绍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如高耗能、高污染的石油农业,农产品的安全性问题、及农业开发过程中破坏生态环境问题;

美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采取了哪些对策,哪些方面值得我国东北地区借鉴。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基本特征是:在强调农业发展的同时,重视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环境的保护。要达到的战略目标:一是积极增加食物生产,并注意食物安全;

二是要努力促进农村综合协调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消除农村贫困状况;

三是要合理利用、保护、改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农业战略目标的方法是:积极推广农业新技术(如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精确农业、处方农业等)与制定保护环境与资源的相关法规政策。

三、教学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