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安全生产管理实务

班组安全生产管理实务
班组安全生产管理实务

班组安全生产管理实务

第一讲零事故安全生产管理的价值(上)

第二讲零事故安全生产管理的价值(下)

第三讲安全生产四要素(一)

第四讲安全生产四要素(二)

第五讲安全生产四要素(三)

第六讲安全生产四要素(四)

第七讲基于行为的安全管理--BBS(上)

第八讲基于行为的安全管理--BBS(下)

第九讲自我安全管理与现场安全监控(上)

第十讲自我安全管理与现场安全监控(下)

第十一讲安全生产常识(上)

第十二讲安全生产常识(下)

第一讲零事故安全生产管理的价值(上)关于安全生产,从图1-1这幅画会联想到什么?

图1-1 从一幅画想到的……

危险无处不在,头上的苹果掉下来也会把人砸伤;

要勤于思考,随时发现较有价值的东西;

安全管理就是让所见所想在自己的企业里有效落实。

触目惊心的数字

安全是相对的,在任何一个场所都可能会存在一些风险。

“9·11”事件中死去的那些高级白领可能年薪不止百万,曾被认为是最安全的一批人,但是一下子死了3000多;

全世界每年发生各类伤亡事故约2.5亿起,每天发生的交通事故有2.5亿起,平均

每分钟475起;

由于工作场所的问题、工作环境的问题、工作方法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平均每年死于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人数大概在110万左右,每天有3000人死于工作中;

在我国,2003年各类交通、工业生产各种场所的死亡事故大概有137000人,2004年死亡136000人,2005年发生718000起事故,死亡人数127000人,2006年发生六十几万起事故……

重视才会有行动,才会有一个好的改变结果,图1-2是新浪网首页的新闻标题。

图1-2 新浪网首页的新闻标题

【图解】

第一个内容是和安全有关的《建设部紧急通知加强地铁建设安全管理》。还有一条是关于山西左云矿难的。矿难的新闻经常在电视上、报刊上、网络上出现,包括北方、南方都会有这种事情发生,说明安全管理的现状还是很有问题的。虽然情况有所好转,但是还存在相当多的问题,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安全事故所产生的损失:直接与间接

由于安全事故危及人的生命并要浪费大量金钱,所以需要管理,管理的时候也是要花费成本的。安全事故会造成成本的浪费,是成本的损失。

(一)直接成本

直接成本通常指看到的成本,是由于发生了事故进行的一些人员的抢救、补偿、工资或者医疗等费用,这些是要直接掏钱出去的。这个数字可能并不是非常多,赔偿的费用实际上只占了很小的部分。

(二)间接成本

间接成本通常指不是一眼就可以看得到的,需要分析整理才得出来的成本。前几年松花江污染,不只企业要受罚,同时政府治理污染的时候还要投入,俄罗斯方面还要索赔等,而

这些后面的成本非常高。

这些间接的成本会包括什么呢?包括以下几种:

对人员的培训的费用;

财物的损失;

事故调查牵扯的精力;

为了能够有保障做保险的费用;

管理费用;

员工士气受挫而产生的损失等。

(三)安全事故冰山理论

图1-3 安全事故的冰山理论

【图解】

图1-3中,冰山露出来的这一部分,浮在海面上,能被人们看到,如同那些直接费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冰山下面会隐藏着几倍、几十倍的损失,例如,设备维护、安全事故出现造成设备的损坏维修、负面的社会影响,特别是被国家定义为重大性质的安全事故,会使企业形象变得非常糟糕,还会有一些法律纠纷的费用等。

做安全管理的成本也是非常多的,不只是所看到的,涉及的面很广。根据美国的一项统计,实施安全健康的管理,投入1美元就会节约4~6美元,意味着当我们愿意花1美元投入到安全改进或事故预防中的时候,将来会节约4~6美元。所以,应该去花钱预防,而不是花钱买药或送给医院。

有效安全生产管理的好处

图1-4 漫画:有效安全管理的好处

【图解】

图1-4中的漫画是要提醒人们,如果能投资建一个小型的安全培训中心,通过培训,让人员知道如何去安全生产、如何去保证自己在安全的环境中,从而有安全生产的意识和能力。否则就需要建设一个大型的事故救护站,出了问题再去救。

有效安全管理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减少相关的伤害和疾病,让员工、同事全都健康安全;

另外一种情况是没有事故发生,士气高昂,生产力也高,还能降低一点工资成本。

员工是宁可拿少一点的工资,也要去一个安全的地方工作的。如果有潜在风险,对员工工资的投资就要多一些,要付高额的成本;反之,在安全的地方,人员工资可以适当降低。

谁从安全中获益(一)

谁将从安全生产这个过程中获得效益呢?

(一)员工个人

明确并消除工作场所的危险;

保护员工免受伤害和职业病;

避免工厂的生命损失;

培养员工的警觉性并能为其自身安全及同事的安全承担责任;

提升员工士气。

员工可以明确并消除工作场所的危险,把自己的工作场所打造得非常安全,努力做事情,只有员工自动自发工作的时候,管理人员才会省事省力。

此外,可以保护他们免受伤害和职业病困扰,避免工厂的生命损失和死亡事故发生。同时,也让员工能够共同承担这个责任,安全的工作场所会使员工的士气高昂。

(二)管理人员

作为管理人员,最怕听到的两个坏消息是什么?一个是出了安全事故,二是质量事故。出了这两种事情,整个人就得完全投入到解决事情中,这样的事情只是在救火,是没有产出的。所以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所有的管理人员都会受益,工作会更轻松。

1.管理人员会按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去操作

之前的矿难或者重大事故,经常听到一些附带的消息,说哪个老板逃掉了。一发生这种重大事情,老板先跑了,因为他怕承担责任。所以,只有做好安全管理系统,才会有很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的环境。

2.提升工作效率

做老板的、做管理的,都希望下面人干活的效率越高越好,而只有将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设起来了,效率才会提升。

3.提升劳动生产率和质量保证

安全的环境对质量也起到促进的作用,是互相提升的。

第二讲零事故安全生产管理的价值(下)

谁从安全中获益(二)

(三)企业

实现安全生产,除了员工、管理人员会受益,企业是更直接的一个受益者,企业的受益是从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体现出来的。

安全成本有直接成本,也有间接成本,安全生产做到了,这两个成本就会节约下来,整体业务就会有提升。安全生产同样预示着整体业绩的提升。因为:

预防事故的成本远远低于处理事故的成本;

降低事故伤害与职业病发生;

降低员工的工资成本;

降低工作时间损失;

控制设备破坏和产品损失。

【自检1-1】

谁将从安全中获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见参考答案1-1

答案1-1

返回员工;管理者;企业。

什么是安全生产

(一)安全的概念

关于“安全”的概念有很多,例如:

安全火柴,不会随意点燃,安全在这里是为了消除这些危险;

安全灯罩,强调一个个体的保护,安全在这里是从保护的角度去做到安全;

安全的护栏、安全罩,安全在这里强调的是通过隔离的手段,达到安全的目的;

安全系数、安全度、安全率等。

所谓的安全生产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就是能消除的消除,消除不了就降低,降低不了就想办法保护人,人保护不好就把危险隔离开,通过这些手段达到消除危害、控制危险的作用,这就是安全。

所以说安全的本质是在生产或者经营的过程中,避免各种事故的发生,确保人和财产的安全。

(二)安全生产的挑战

安全第一;

领导重视;

员工的参与。

【案例】

安全生产管理的口号,反映了安全管理观念的不断发展:

建国初期,是“安全是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生产是根本,安全是一个手段;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再次强调了安全生产的必要性;

1985年,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强调安全的重要性,同时也有了关于如何实现安全生产的手段。

点评:从口号的变化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安全管理的方法和理念在不断地提升和改变。

(三)安全认识观的发展与进步

1.从“宿命论”到“本质论”(事故)

对安全的认识观念是在不断发展与进步的。早时,关于安全事故的认识,是“宿命论”,认为发生安全事故是一定的,能做的是事后的处理。

后来慢慢发展到“本质论”,认为发生事故是有一定的原因的,并不是老天安排好的,人可以进行相关的管理。

2.从“就事论事”到“系统防范”(事因)

之前对于安全事故强调的是就事论事,发生一起处理一起。处理火灾就把火灾调查好,泄漏事故就把泄漏事故处理好,只针对单一的事故进行处理,结果不会影响到其他的方面。

系统防范强调事情的发生是有因果关系的,要去查事故发生的原因,然后进行防范,从管理体系等各个方面进行调整。

3.从“安全常识”到“安全科学”(学术)

虽然人们都会有一些安全常识,但是都只是停留在个人层面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安全科学是使之成为一个有着共同认识的科学学科。

4.从“劳动保护”到“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范围)

以前是针对个人的简单的劳动保护,现在发展到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例如,ISO14000、ISO18000、OHS、MS等管理体系,已经从个人简单的劳动保护发展到一个管理体系而存在。

5.从“事后处理”到“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方法)

从事后处理到考虑安全生产长效机制,都体现了认识是不断发展的。同时,企业的管理理念也是在不断发展的,以前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的宣传,现在越来越落实。

安全生产原理

安全生产也是有原理的,基于这个原理可以进行有效管理。

(一)系统原理

这意味着人们生活在一个系统中,工作也是在一个系统中。系统包括输入和输出,输入就是人、财、物、法、环等工厂里面经常提到的五大要素,这些输入经过处理加工,过程中有一些管理行为,最终产生出一个结果,安全或者是不安全,这个结果还会反馈给输入端再进行调整。

这个系统其实就是最常见的PDCA的理论,计划、实施、检查、行动,通过这个理论循环,达到一个有效的管理。而这个系统原理有以下几个原则:

整分合原则

系统是一个整体,其中每一个工作环节,例如某一个车间、某一个岗位,各自都是单独的,只有所有的环节都做到位了,才会有好的产出,从而达到目标。

反馈原则

安全事故发生了,必须从事故的源头来追究为什么会发生事故,应该进行什么样的调整。

封闭原则

系统相对来说是独立的,是完整的一体。

动态相关原则

在一个工作系统里,各个环节都是相关的,不是完全独立存在的一个个体。

(二)人本原理

安全管理更强调人本原理,也有以下几条原则:

层级原则

企业里面有高层、中层、基层,人本原理指在每个层面,自己做自己的事情,自己有自己的职责。

动力原则

人愿意或不愿意做事情,是有动力的。也就是说人的工作是有动力的,有精神动力,还有经济动力,或者物质动力,员工有动力去做事情的时候,他才会真正参与进来。

人的需求有五个层次,人最低的需求层次是生存,第二个层次是安全,第三个层次是社交,第四个层次是尊重,第五个层次是最高的层次,叫自我实现。在安全管理的时候,要考虑员工的需求到底在哪个层次,想办法去满足相关的需求,或者是把哪个需求放在前面让员工往前去冲,用这个办法去激励员工。

激励原则

人为什么会被激励呢?其实人是有需求的,有什么样的需求就有什么样的动力,就会想办法去努力追求自己的目标。需求会转化成行为,行为会转化成结果。

人本原理就是要知道怎么去激励人,要知道员工想要什么,然后有针对性地给予提供,让员工自动自发地做事情。

(三)预防原理

安全事故的发生有一些偶然因素,但是也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原因到底是什么?先预测到,再进行预防,这是预防原理。预防原理中有一个3E原理。

预防原理要做到本质安全,本质安全就是环境、设备、生产体系,这三者本身不会存在任何的缺陷,是安全的,这才不会产生问题。

(四)强制原理

必须通过一些监督的手段控制,有了事情之后,该奖的奖,该罚的罚,要有强制的措施。例如,有些车间要求必须戴耳塞,不戴耳塞时,就可以进行处罚,用这种强制的手段来保证安全生产可以落实到位。

企业在投产一个项目、投产一个生产线的时候,所有和生产相关的设施都应该到位,安全设施也应该到位,再去生产。只有做到这种强制的同步,才能真正做到安全第一。

【自检1-2】

简述安全生产的四个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见参考答案1-2

答案1-2

返回系统原理,人本原理,预防原理,强制原理。

第三讲安全生产四要素(一)

事故发生的基本特点

(一)事故发生的周期

从事故发生的过程来看,是有一个这样的周期:孕育——发展——发生——伤害(损失)。

有一些因素存在才会孕育事故,例如现场的一些不稳定状态,人的一些不安全行为,这

些会成为安全事故的诱因。不稳定因素慢慢扩大发展,趋势会越来越明显,到了一定的阶段,导致了事故的发生。事故发生是有一个周期的,可长可短。

【案例1】

当年齐桓公问扁鹊:你们家三个兄弟,谁的医术最高?

扁鹊回答说:大哥水平最高,二哥稍次,我是最差的。

齐桓公又问扁鹊:那为什么你最有名呢?

扁鹊做了一个解释:我大哥治病的时候,是在病人没有发生任何病症的时候,就已经采取了手段,把病治好了,给外人的感觉是他不会治病,所以不是名医。

二哥是当这个人稍微的有一点点病症的阶段,对症下药,给别人的印象是他只能治小病,当然也不是名医了。

我是当别人已经病入膏肓的阶段,再采取针灸放血以及各种高难的手段,把病人救活,人们就知道扁鹊是专门治疑难杂症的,于是我就出名了。

点评:在事故孕育期就制止掉的话,好像显得没有功劳,但实际上这时做是最有效果的,而且成本都要低得多。

【案例2】

某个世界500强电子企业的负责人说,他们的一些员工养成了一种习惯:明明知道有问题,看到苗头了,但就是不管,心想管了之后别人不知道我的成绩,就把这个毛病一点点的养大,养到最后一天,出了问题了。这个员工就站出来说,他能处理。这似乎就能显示出他的重要价值,就像扁鹊一样,要做名医,要治疑难杂症。在工厂里,会救火的人才受老板重视,有成绩可以表彰,可以说他过去解决了什么样的重大问题。

点评:很多企业都会有这种文化氛围,但一定要知道,在问题发生的早期进行介入,将更容易处理。

(二)事故发生的特点

1.因果性

事故的起因是在环境系统中,一些不安全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到一定的条件下,发生突变,从一些简单的不安全行为酿成了一个安全事故。

2.偶然性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形式、规模和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是不确定的。不确定性让人很难把握事故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3.必然性

危险客观存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必然会发生事故,采取措施预防事故,只能延长发生事故的时间间隔、减小概率,而不能杜绝事故。

4.潜伏期

事故发生之前存在一个量变过程。一个系统,如果很长时间没有发生事故,并不意味着系统是安全的。当人麻痹的时候,事故就出来了,而且会造成事故扩大化。

5.突变性

事故一旦发生,往往十分突然,令人措手不及。安全管理一定要有预案,当有突发事件的时候知道如何去应对。

所以,安全管理首先要了解事故发生的特点,然后有针对性地下药、解决。

(三)事故与风险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