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洞设计实例

隧洞设计实例
隧洞设计实例

隧洞设计实例

一、隧洞得基本任务与基本数据

1、隧洞得基本任务

泄水隧洞得进口全部淹没在水下,进口高程接近河床高程,其担负得任务如下:

(1) 预泄库水,增大水库得调蓄能力。

(2) 放空水库以便检修。

(3)排放泥沙,减小水库淤积。

(4) 施工导流。

(5) 配合溢洪道渲泄洪水。

2、设计基本数据

(1) 洞壁糙率泄洪洞采用钢筋砼衬砌,n=0、014~0、017,考虑到本隧洞施工质量较好,故取较小值n=0、014。

(2) 水利计算成果见表1。

二、隧洞得工程布置

1、洞型选择

由于段村坝址为石英砂岩,地质条件较好,所以采用圆形有压隧洞,圆形断面得水流条件与受力条件比较好,并且可以充分利用围岩得弹性抗力,从而减小衬砌得工程量,降低施工得难度与造价。同时有压隧洞水流较平顺、稳定,不易产生不利流态。

2、洞线位置

洞轴线布置在右岸,这样出口水流对段村无影响,进口山势较陡,进流条件好,洞线为直线,较短,工程量小又利于泄洪。

3、工程布置

泄洪隧洞由进口段、洞身段、出口段三部分组成。

(1)进口型式

由于进口部位山体岩石条件较好,故采用竖井式进口,在岩体中开挖竖井,将闸门放在竖井底部,在井得顶部布置启闭机及操作室、检修平台,竖井式进口结构简单,不受风浪影响,地震影响也较小,比较安全。

(2) 进口段包括进口喇叭口段、闸室段、通气孔、渐变段等。

1) 进口喇叭口段为了与孔口得水流型态相适应,使水流平顺,避免产生不利得负压

与空蚀破坏,同时尽量减少局部水头损失,提高泄流能力,在隧洞进口首部,其形状应与孔口锐缘出流流线相吻合,一般顺水流方向做成三向收缩得矩形断面喇叭口形,其收缩曲线为1/4椭图曲线,顶面椭圆方程为:1)5.33.0(5.32

222

=?+y x ,用下列坐标绘制顶面曲线,见表1。 表1

侧面曲线方程为:1)5.32.0(5.32

2=?+x ,用下列坐标绘制侧面曲线,见表2。

2) 进口闸室段 闸孔尺寸为3、5×3.5m,闸室段长度参照工程经验取6.0m,在闸门上

端设置操作室,后设工作桥与坝面相连,桥面高程为365.81m,与坝顶路面高程一致,在操作室与闸室之间设置检修平台,平台高程在正常高水位360.52m 以上,取361.50m 。闸门用5、0×4.0m 得平面钢闸门,闸门槽宽度为1.0m,深度为75cm,由于高速水流通过平面闸门闸孔时,水流在门槽边界突变,容易发生空化水流,致使门槽及附近得边墙或底板发生空蚀。为此,将门槽得下游壁削去尖角,用半径为R=10cm 得圆弧代替,并做成1:12得斜坡,错距采用8cm 。3) 通气孔 在闸室右部设置通气孔,其作用就是在关闭检修门,打开工作门放水时,向孔中充气,使洞中水流顺利排出;检修完毕后,关闭工作门,向检修闸门与工作闸门之间充水时,排出洞中空气,使洞中充满水。通气孔得断面积一般取泄水孔断面积得0、5%~1%,此泄水

孔得断面积为9.62m 2

)4

5.314.3(

2

?,所以通气孔取0、25×0.25m,通气孔得进口必须与闸门启闭机室相分离,以免在充、排气时影响工作人员得安全。4)渐变段 为使水流平顺过渡,防止产生负压与空蚀,设置渐变段,由于渐变段施工复杂,故不宜太长,但就是为使水流过渡平顺,又不能太短,一般用洞身直径得2~3倍,取渐变段长度为8.0m 。根据本隧洞得任务,其进口高程应设置得低一些,河床得平均高程为340m,这样既便于施工期导流,降低围墙高程,又可在运用期泄水,力争一洞多用,以求隧洞施工方便,运用安全,造价低廉。(3) 洞身段 考虑到所选洞线得地形、地质情况,并运用情况,洞线长为230m,洞身段长198.5m,为了便于施工时出碴与检修时排除积水,坡降i =1/500,顺坡。初拟洞径:按管流公式计算,公式为 02gH w Q μ=;

式中 μ—流量系数,μ=0、74~0、77 ,这里取0、74;

w —出口断面面积(m 2

);

H 0—作用于隧洞得有效水头;H 0=库水位一出口顶部高程。 分别列表(3)计算设计及校核洪水位时所需得洞径:

比较以上数据,考虑一定得安全储备,洞径选3.5m 。 (4) 出口段 包括出口渐变段、闸室段。

1) 出口渐变段 有压隧洞得出口都布置有工作闸门,故出口断面也要做成矩形。因此在出口段也须做一渐变段。出口断面积根据工程经验一般为洞身面积得70%~85%,由于在出口水流由压力流突然变为无压流,引起出口附近压力降低,容易在洞顶产生负压,所以出口末端洞顶应设置压坡段,出口断面取为3×2.5m,渐变段长度根据工程经验定为8.0m 。2) 出口闸室段 在出口渐变段后设置工作闸门室。本隧洞工作门采用平面钢闸门,尺寸为3、5×4.0m,闸室长度参照已建工程经验,定为6.0m,在闸室上部设置操作室。采用矩形收缩形门槽。(5) 消能工及尾水渠布置 在出口之后设置消能工,使下泄水流消能后再泄入下游河道,从而减小下泄水流对河床得冲刷,由于隧洞出口处地质条件较好,下游河道水位也较低,故采用挑流式消能,消能工后设尾水渠,渠底宽为15.0m,采用1/100得顺坡,断面形式也为梯形,开挖边坡为1:1、5。三、水力计算 1、过流能力校核

因下游水位335.8m,低于隧洞出口高程341.54m,故隧洞为自由出流。 (1) 校核洪水位时过流能力校核

在校核洪水位时,洞前水深H’=363、62-342=21.6m >1、5D =5.25 m,∴洞中水流按有压流计算。有压隧洞自由出流公式为:02Q gH C ??=ωμ

式中:ω—隧洞出面面积 , ω=3×2、5=7.5m 2

;

H 0—作用在隧洞上得有效水头,因隧洞上游为水库,故行近流速V 0≈0,则H 0=363、

62-341、54-3=19.08m 。μc —流量系数,按下式计算, 223/4)()(

/00384.011

i

i i i i c R L ωωζωωμ∑+∑+=

式中:系数0、00384按下列方法求得:2gn 2

=2×9、8×0、0142

=0、00384。

首先确定各局部水头损失系数ζi 。

1) 拦污栅 358.080sin 364.0sin 901=??==?αξζ; 2) 进口喇叭口段 ζ2=0、1;

3) 进口闸门槽 对于平板闸门, ζ3=0、1;

4) 进口渐变段 由矩形变为圆形,参考同类工程 ζ4=0、09; 5) 出口渐变段 由圆形变为矩形,参考同类工程 ζ5=0、02; 6) 出口闸门槽 同ζ3, ζ6=0、1。 列表计算见表1。 表1

∴流量系数74.0237

.0599.011

=++=

c μ

则在设计洪水位时,隧洞泄量为:

/s

90m /3.10708.196.195.774.02Q 3

3

>=???==s m gH C ωμ

∴隧洞泄量满足要求

(2) 在校核洪水位时过流能力校核

流量系数μc 、过水断面面积ω保持不变,H 0=364、81-341、54-3=20.27m

∴s m gH C /6.11027.206.195.774.02Q 30=???==ωμ>110m 3

/s

∴隧洞泄量满足要求

综上所述,所拟洞径及各部分尺寸可以满足泄流要求。

2、绘制库水位—泄量关系曲线(图1)

(1) 有压流状况

保证隧洞为有压流得最小洞前水深为1、5D=1、5×3、5=5.25m 。则保证隧洞为有压流得最低库水位为:1、5D+进口洞底高程=5、25+342=347.25m 。 有压隧洞得泄量按下式计算(H 0≈

H ),54.34457.246.195.774.02Q 0-=??==库水位H gH C ωμ

在库水位347.25m 以上设一系列库水位,计算相应得洪量Q,计算成果列于下表(2)。 表2

图1库水位—泄量关系曲线

(2) 无压流状态

当洞前水深小于1、1D (3、85)m 时,洞中水流为无压流,泄量得计算按宽顶堰情况处理,计算公式为:2/302Q H g mB ε=;

式中:ε—侧收缩系数,按公式62.02.010

=-=εε计算,这里取经验系数B

H K

; m —流量系数,其数值在0、32~0、385之间,对八字形进口m=0、35,此处也近似

取m=0、35;

B —堰宽(m), B =3、5; H 0—洞前水头(m),H 0≈H ; ∴泄量2/302

/3036.36.195.362.035.0H H Q =???=

计算对应得泄量列于下表3。

水位(m) 342 343 344 345、85 泄量(m 3/s)

3、36

9、5

25、4

3、水库放空时间计算

为了达到人防与检修水库得目得,必须在一定得时间内将库水位由正常水位降至死水位。一般要求中小型水库得放空时间小于10~15天。根据库水位 ~ 泄量关系曲线以及已知资料中得库水位 ~ 库容关系曲线查出泄量进行计算。

计算结果见下表4。

库水位(m) 库容(万

m 3)

区间库容 (万m 3)

泄量(m 3/s) 平均泄量(m 3/s)

时间 360、52 1413、07

97、5

520、01

92、3 56339 357、0

893、06

87、1 323、63

81、35

39782

∴水库放空时间为:t=159633/86400=1、85天 故水库得放空时间满足要求。

4、绘制总水头线与测压管水头线

绘制测压管水头线得目得在于保证隧洞在运用过程中洞内始终有一定正压力,避免产生空蚀,并为衬砌设计提供依据。按隧洞通过设计流量107.3m 3

/s 来计算各段得流速水头与水头损失,其中沿程水头损失

g v R Li h i

i

fi 200384.02

3/4?

=;局部水头损失g v h i i ji 22ζ=。 计算成果列于下表5。

计算成果核算:

)(33.1963.23.64.1022

m h h g

V H fi ji =++=∑+∑+?=

计算得H 与隧洞通过设计流量时得水头较接近,计算结果基本正确。按上表绘出隧洞总水头线及测压管水头线(略)。5、消能计算

(1) 消能工得布置

前已述基本隧洞得消能工采用挑流式消能,其布置情况如下:在隧洞出口设宽为2.5m 得出流平台,平台长6.0m,高程341.54m 。接着为斜坡扩散段,坡度为1/40,扩散角为7°,长度为36.0m,扩散段末端为挑流鼻坎,其挑角θ=25°,坎高P=0.8m,则挑坎圆弧半径m P R 54.825cos 18

.0cos 1=?

-=-=

θ,圆弧段水平投影长度a 为:a=Rsin θ=8、

54×sin25°=3.6m。

从平台末端到鼻坎末端共长40m,鼻坎宽B 为:B=2、5+2×tg7°=12.3m。 圆弧底部高程为:341、54-36×1/40=340.64m 。 挑坎顶部高程为:340、64+0、8=341.44m 。 (2) 计算坎上水深h 0及流速v 0: 由洞口到挑坎分两段推算水面曲线: 1)平台段

以平台为基准线,列能量方程如下:

12

2

221122hw g

v h g v h +?+=?+

在校核洪水位时,h 1=3.0m, v 1=14.75m/s,用试算法求h 2及v 2、、

设h 2=3.04m, 查《中小型水库设计》,表14、6得9.69=C (n=0、014)

m

h b Q v 65.1402.35.2/6.110/=?==

3

.0844.09.39/665.14221=??=∴w h

将已知各值代入平衡

方程,则左、右两端基本相等,故认为平台末端水深为3.04m,流速为14.55m/s 就是正确得。

2) 从平台末端到圆弧段末长度为40.0m,以高程340.64m 为基线,列能量方程,利用同样得方法,经试算得:坎上水深h 0=0.61m,流速v 0=14.74m/s (3) 下游尾水深得确定

尾水渠在岩体中开挖,不作衬砌,糙率为0、025。

尾水深t 得计算,可近似按明渠均匀流公式。公式为:Ri C Q ω=。 式中:ω—过水断面面积(m 2

)

C —谢才系数, 6/16

/1401R R n

C ==

; R —水力半径, (m);

i —渠底坡降, i=1/100;

用试算法:假设t=1.42m

s

m s m Q m

X R m m h B X m t tm B /6.110/5.11001.021.13.4132.2421.112.20/32.24/12.205.1142.12151232.2442.1)5.142.115()(33222

≈=???=====+??+=++==??+=+=ωω

即此时得流量与校核流量大致相等,故认为下游尾水深t=1.42m 正确。 (4) 计算冲坑中心到挑坎得距离L

m

R m X m

m h R C L v h s m bh Q v w 884.054.8/55.754.802.325.255.702.35.202.3)04.30.3(2

1

//55.1404.35.2/6.110/2

2

2

221===?+==?==+=

==?==ω

已知v 0=14.74m/s,h 0=0.61m,t =1.42m,s t =341、44-339、5-1、42=0.52m,θ=25°,sin 25°=0、423, cos 25°=0、906,g

h t s g V v v L t )cos 2

(2sin cos cos sin 0

220020θθθθθ++++=

m

87.208

.9)2906

.061.042.152.0(6.19423.074.14906.074.14384.074.14222=?++?+??+?=

(5) 估算冲坑深度d

用公式t 0=Kq 1/2H 01/4

,求解t 0。 式中:K —经验系数K =1、25;

q —坝上单宽流量, )./(99.83

.126

.1103m s m q ==

; g

v H H 220

0?+=;

H —坝顶水位与下游水位高程差(m); H=341、44+0、61+(339、5+1、42)=1.13m m H 22.126

.1974.1413.12

0=+=

将以上数据代入上式则:

m t 0.722.1299.825.14/12/10=??= ∴冲坑深度d=t 0-t =7-1、42=5.58m

结论分析: i =5、58/20、87=0、27,许可得最大临界后坡i c =3

1

~41,由于本隧洞得尾部岩石条件较好,认为冲坑不会危及消能工得安全。四、隧洞得衬坝设计

1、衬砌得类型选择

由于本隧洞内水压力较大,故采用双筋砼衬砌。 材料得物理力学指标如下:

Ⅰ级钢筋:MPa GPa Eg MPa Rg g 150][;21;2400===σ

C 20砼:GPa E MPa MPa R m KN n h a h 26,2.2][,11;/25167.03=====σγμ;

岩石:GPa E cm kg K f m KN 10;/100;7;/253

03====γ

按Ⅲ级建筑物查规范,在正常情况下,安全系数为1、8;检修情况下安全系数为1、6。

2、计算断面得选择

在实际工程中,为了达到经济、安全得目得,在不同段,一般采用不同得衬砌形式,且用

分缝相结合,故在不同段要分别取断面进行衬砌计算,本次设计只取洞身进口断面进行计算,其它断面得衬砌按已建工程拟定。3、拟定衬砌厚度

采用式(4-10),式中:m i 75.12

5

.3==

γ;[σh ]=2、2MPa; [σh ]—砼允许拉应力(MPa); P —均匀内水压力(kPa);

H —高出衬砌内壁顶点得内水压力水头(m);从绘制得水头线查得

P =;

MPa h 11.0=ωγ

A —弹性特征系数,按下式计算。

)21)(1(01.0)1(01.0K Eh K Eh A μμμ-+++-=

=0、927 cm h 0.2111

.02.211

.02.2927.075.1=--+?

?=∴

按构造要求,衬砌厚度一般不小于30cm,所以只能按构造要求取衬砌厚度h =30cm,则衬砌外半径205cm,平均半径r =190cm 。4、计算各种荷载产生得内力

(1) 山岩压力:

∵岩石得坚固性系数f =7>2,可不计水平山岩压力,只计算垂直山岩压力。

1) 不考虑外水压力时:岩石重度25KN/m 3

岩石压力拱高h 为:m f H h 29.0705

.2===γ;

重直山岩压力强度q 为:q =γh =25×0、29=7、25KN/m;

由山岩压力产生得M 与N 采用公式(4-14):∴M =28、2(0.921A +B +26.43C ),N =14、9(0、

921D +E +26.43F )系数A 、B 、C 、D 、E 、F 由表查得,M 、N 计算结果如下表1。

γ垂直山岩压力强度q =γh =4、64KN/m

计算公式与上同,其它量不变,则M =18、07(0.921A +B +26.43C ),N =9、

512(0.921A +B +26.43C )M 、N 计算结果如表2。 表2

11

69(C 1+13、76D 1)系数A 1、B 1、C 1、D 1由表查得,M 、N 计算结果如下表3。 表3

(3)内水压力产生得弯矩与轴向力 1) 均匀内水压力:

已知洞轴线得内水压力水头H =12.8m,隧洞半径Υi =1.75m 则均匀内水压力水头H 1=12、8-1、75=11.05m,强度为21/5.110m KN H P ==ωγ 由于均匀内水压力产生得弯矩很小,只考虑轴向力。 砼得平均应力σ为:

∴N =-σbh=-519×1、0×0、3=-155、77KN(拉)

2) 不均匀内水压力产生得弯矩与轴向力采用公式(4-16),得M = 58、19(A 2+13、

76B 2),N = 30、625(C 2+13、76D 2),系数A 2、B 2、C 2、D 2由表查出,M 、N 计算结果如下表4。表4

(4)外水压力产生得弯矩与轴向力

1) 均匀外水压力:已知洞身计算断面得均匀外水压力水头h w =16、34-2、05=14.29m,产生得轴向力由下式计算。KN b h N H 9.2922

==ωωγγ。2) 在不均匀外水压力作用下,当)(22qr qre r r e ππ+≥时,不考虑弹性抗力得作用,则

M =49.8A 6,N =42.025C 7+282、9。系数A 6、C 7、由表查出,M 、N 计算结果如下表5。 表5

222

22/5195.110927

.0)75.1/05.2(927.0)9.1/05.2()/()/(m

KN P A A i e i e =?-+=-+=γγγγσ

5、荷载组合

隧洞衬砌得设计,荷载组合既要考虑不利条件,又要考虑可能性,为保证安全,应按最不

利荷载组合计算,对中小型水库隧洞直径较小时,按以下两种情况组合计算:1) 正常情况:山岩压力+衬砌自重+设计洪水时内水压力。 2) 检修情况:山岩压力+衬砌自重+外水压力 第一种情况组合见表6,7

表6 弯矩表(10KN 、m)

第二种情况组合见表8,9

6、配筋计算

在两种组合中各选一种做配筋计算,取保护层a=a’=7cm。 第一种情况:N =-112、211KN(拉) M =4、707(KN 、m) 纵向破坏力至断面形心轴得距离为: cm a h

m N M e 82

0004.00=-<==

属于小偏心受拉

;96.720m e a h e =--=

m a h

e e 04.8'2

'0=-+=

受拉筋面积:2077.6)

(g '

cm a h KNe Ag =-=σ

受压筋面积:2070.6)

('

'cm a h g KNe Ag =-=

σ

第二种情况:N =701、8KN(压) M =13、093(KN 、m) 纵向破坏力至断面形心轴得距离为: cm h cm N

M

e 9.63.087.100=<==

∴属于小偏心受拉

;87.971587.120cm a h e e =-+=-+

= cm a e h

e 13.6787.115'2

'0=--=--= 受拉筋面积:0)'(5.0'02

0<--=a h R bh KNe Ag g a

σ

受压筋面积:0)

(5.0'02

0<--=a h R bh KNe Ag g a

σ

∴第二种情况不需要配筋,按第一种情况配筋。

受拉筋计算面积6.77cm 2,采用7.70cm 2

,520@14φ。

受拉筋计算面积6.70cm 2,采用7.70cm 2

,520@14φ。

则受拉筋得配筋率%2.0%26.0%100301007

.7min =>=??==μμbh Ag 受压筋得配筋率%2.0%26.0%10030

1007

.7''min =>=??==μμbh Ag

∴配筋率满足要求

7、抗裂计算

(1) 校核砼应力:

按正常运用情况计算: N =-112、211KN(拉) M =4、707(KN 、m) Ag =Ag ’=7.70cm 2对偏心受拉构件,砼衬砌中应力按下式计算:

][)(σσ≤--=

np

np T A mN

J x h M

式中:m —折算系数,取1、54

X T —折算断面形心到受压边缘得距离(cm), cm h

X T 152

=≈

; J np —对折算断面形心得惯性矩(cm 4);

Eh

Eg a X Ag X h Ag X h b bX J T T T T np ])(')([)(3131212033-+-+-+=

=22983.36cm 4

;

A np —折算断面面积(cm 2);A np =bh+nAg+nAg’=3125cm 2 ∴2/584)(m KN A mN

J X h M np

np T =+-=

σ

,故][16682

.11300

54

.1][σσσ?=?==

T K mRp ∴砼满足抗裂要求

(2) 校核钢筋应力

假设砼出现裂缝,不承担荷载,在验算钢筋应力时,仅考虑主要荷载,即均匀内水压力得作用,其产生得应力按照钢筋与围岩共同承担。Eg

K

g A Ag P

i H i i 01.0)(01.00

γγγγσ+'+=

2/19720m KN =

][/1333308

.1240000][2σσσ<∴===

m KN K Rg ∴钢筋强度满足要求

8、计算断面配筋图,如图1所示。

图1 断面配筋图

五、细部构造 1、缝得布置与构造

在衬砌中设置工作缝与永久性得横向变形缝。缝得构造见图1、2所示。

图1 温度缝剖面图

图2 施工缝剖视图

2、灌浆孔得布置

为保证衬砌与岩石得密切结合,共同工作,在洞顶布置回填灌浆孔,孔间夹角为30°,排距为2.5m。

为提高围岩得整体性,防止地下水渗漏,沿洞身每隔 2.5米布置一排固结灌浆孔,孔深2.0m,见图2。

3、排水

为了降低作用在衬砌上得外水压力,要采取排水铺成措施,在衬砌底部设置纵向排水暗管,暗管由无砂砼做成,并沿洞轴线每隔8m设一道由砾石构成得环向排水,将收集到得渗水由纵向排水管排向下游。排水得布置见图3。

图3 洞身排水布置图

隧洞设计实例讲解学习

隧洞设计实例

隧洞设计实例 一、隧洞的基本任务和基本数据 1、隧洞的基本任务 泄水隧洞的进口全部淹没在水下,进口高程接近河床高程,其担负的任务如下: (1) 预泄库水,增大水库的调蓄能力。 (2) 放空水库以便检修。 (3)排放泥沙,减小水库淤积。 (4) 施工导流。 (5) 配合溢洪道渲泄洪水。 2、设计基本数据 (1) 洞壁糙率泄洪洞采用钢筋砼衬砌,n=0.014~0.017,考虑到本隧洞施工质量较好,故取较小值n=0.014。 (2) 水利计算成果见表1。 表1 二、隧洞的工程布置 1、洞型选择

由于段村坝址为石英砂岩,地质条件较好,所以采用圆形有压隧洞,圆形断面的水流条件和受力条件比较好,并且可以充分利用围岩的弹性抗力,从而减小衬砌的工程量,降低施工的难度和造价。同时有压隧洞水流较平顺、稳定,不易产生不利流态。 2、洞线位置 洞轴线布置在右岸,这样出口水流对段村无影响,进口山势较陡,进流条件好,洞线为直线,较短,工程量小又利于泄洪。 3、工程布置 泄洪隧洞由进口段、洞身段、出口段三部分组成。 (1) 进口型式 由于进口部位山体岩石条件较好,故采用竖井式进口,在岩体中开挖竖井,将闸门放在竖井底部,在井的顶部布置启闭机及操作室、检修平台,竖井式进口结构简单,不受风浪影响,地震影响也较小,比较安全。 (2) 进口段 包括进口喇叭口段、闸室段、通气孔、渐变段等。 1) 进口喇叭口段 为了与孔口的水流型态相适应,使水流平顺,避免产生不利的负压和空蚀破坏,同时尽量减少局部水头损失,提高泄流能力,在隧洞进口首部,其形状应与孔口锐缘出流流线相吻合,一般顺水流方向做成三向收缩的矩形断面喇叭口形,其收缩曲线为1/4椭图曲线,顶面椭圆方程为: 1)5.33.0(5.32 222 =?+y x ,用下列坐标绘制顶面曲线,见表1。 表1 侧面曲线方程为:1)5.32.0(5.32 2=?+ ,用下列坐标绘制侧面曲线,见表2。 表2

隧洞抽排水方案

v1.0 可编辑可修改隧洞抽排水施工方案 批准: 审定: 校核: 编写:

目录 1. 工程概况 0 概述 0 地质情况 0 2. 编制依据 0 3. 抽排水施工 (1) 排水原则 (1) 排水说明 (1) 洞室施工期经常排水 (1) 经常性排水方案 (1) 地下水处理方案 (2) 地下水处理 (2) 施工区排水方案 (5) 4. 资源配置 (5) 机械设备配置 (5) 人员配置 (6) 5. 质量保证措施 (6) 6. 安全保证措施 (7) 7. 附图 (8)

隧洞抽排水施工方案 1. 工程概况 概述 本标段工程位于总干3#隧洞的总47+~总61+桩号段,设计流量为 m3/s,城门洞形断面,净宽,净高,直墙段高,设计水深,顶拱中心角180°,半径。 除主洞工程外还包含了14#~17#施工支洞,以及相应的临时工程等。 施工支洞为城门洞型,宽,高,且均为斜井,支洞坡比范围为%~%之间。 地质情况 桩号45+~47+地段:洞身穿过的地层为奥陶系中统上马沟组上段,地层岩性为深灰色、灰黑色厚层灰岩夹泥灰岩、粉砂质泥灰岩灰岩。岩溶地下水位位于洞底以下,可能存在层间水。隧洞开挖时有遇到溶洞的可能。 桩号47+~52+地段:洞身穿过的地层为奥陶系中统上马家沟组中段,地层岩性为深灰色、灰黑色厚层次岩、豹皮状灰岩,隧洞围岩为中硬岩。岩溶地下水位位于洞底以下,可能存在层间水。隧洞开挖时有遇到溶洞的可能。 桩号52+~59+地段:洞身穿过的地层为奥陶系中统上马家沟组下段,地层岩性为灰黄色泥灰岩、粉砂质泥灰岩夹薄层灰岩。在断层下盘附近穿过奥陶系中统上马家沟组中段深灰色、灰黑色厚层灰岩、豹皮状灰岩。桩号53+处发育FB1逆断层,断距约55m。岩溶地下水位位于洞底以下,可能存在层间水。 桩号59+~64+地段:洞身穿过的地层为奥陶系中统下马家沟组上段及下段,岩溶地下水位位于洞底以下,可能存在层间水,隧洞开挖时有遇到溶洞的可能。在地应力作用下,泥灰岩可能产生变形。 2. 编制依据 (1)《山西省中部引黄工程施工07标合同文件》(合同编号:SXSZBYHGC-JZ-TJ-024(2012)); (2)支洞及主洞设计图纸。

隧洞的开挖方法

隧洞的开挖方法 不良地质条件下 隧洞的开挖支护方法 摘要:在隧洞施工过程中通过鉴定实际围岩情况和特性,对施工方案进行调整,以达 到较好的开挖效果,保证施工安全、质量、进度。 主题词:不良地质隧洞开挖支护 意义:隧洞开挖的效果直接影响到掘进的速度,开挖的效果好可减少支护的时间,可 减少喷砼的数量和时间,可减少超挖的回填量,降低工程成本。 地下工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地质情况往往和设计有很大的差别,这样如果再按原设 计方案进行施工一般不会达到预想的效果,施工安全、质量和进度也得不到保证。这时就 要根据实际地质情况,对施工方案进行调整,以满足各方面的需要。下面以我局施工的昆 明掌鸠河引水工程隧洞为例说明。 工程概况:昆明市掌鸠河引水供水工程是我局重点工程项目,其中Ⅲ标段麦地冲隧洞 地处于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翠华乡境内。隧洞全长1286.106米,海拔高度2000米以上, 出口段埋深10-30m,属浅埋隧洞。根据图纸提供原设计Ⅴ类围岩长度165米,在实际开挖过程中,全部为全风化的板泥岩,节理发育并切割成碎石,节理缝有土填充,从其石质分 析尚不够Ⅴ类围岩的标准,属于不良地质地段。 设计施工方案:根据图纸设计Ⅴ类围岩的开挖无超前预支护,光面爆破,开挖后支护 采用2米锚杆间距1.5m梅花形布置、拱部挂φ6钢筋网、喷C25砼厚8cm,边墙素喷C25 砼8 cm。 调整后施工方案:我们经详细考查,认为此种支护方案不能满足实际施工需要。经过 认真分析研究,确定采用“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的原则进行开挖,开挖后在围岩没 有失去自稳前及时支护。 开挖方案:开挖前在开挖轮廓线上打超前管棚预支护。 (1)超前注浆小导管采用Φ42无缝钢管,每根长3.5—4米, 前端制成尖状。钢管前部3米范围内钻φ6mm小孔,间距30cm呈梅花型错开布置。 (2)钢管环向间距30cm,外插角大于3o—7o,施做位置为设计开挖轮廓线外放25cm。 (3)注浆浆液采用1:0.8水泥浆,注浆压力不大于0.3Mpa,注浆压力达到0.3Mpa关闭注奖器阀门,停止注浆。 (4)小导管尾端于钢支撑采用电焊焊牢固。

隧洞设计实例

隧洞设计实例 一、隧洞的基本任务和基本数据 1、隧洞的基本任务 泄水隧洞的进口全部淹没在水下,进口高程接近河床高程,其担负的任务如下: (1) 预泄库水,增大水库的调蓄能力。 (2) 放空水库以便检修。 (3)排放泥沙,减小水库淤积。 (4) 施工导流。 (5) 配合溢洪道渲泄洪水。 2、设计基本数据 (1) 洞壁糙率泄洪洞采用钢筋砼衬砌,n=0.014~0.017,考虑到本隧洞施工质量较好,故取较小值n=0.014。 (2) 水利计算成果见表1。 二、隧洞的工程布置 1、洞型选择 由于段村坝址为石英砂岩,地质条件较好,所以采用圆形有压隧洞,圆形断面的水流条件和受力条件比较好,并且可以充分利用围岩的弹性抗力,从而减小衬砌的工程量,降低施工的难度和造价。同时有压隧洞水流较平顺、稳定,不易产生不利流态。 2、洞线位置 洞轴线布置在右岸,这样出口水流对段村无影响,进口山势较陡,进流条件好,洞线为直线,较短,工程量小又利于泄洪。 3、工程布置 泄洪隧洞由进口段、洞身段、出口段三部分组成。 (1)进口型式 由于进口部位山体岩石条件较好,故采用竖井式进口,在岩体中开挖竖井,将闸门放在竖井底部,在井的顶部布置启闭机及操作室、检修平台,竖井式进口结构简单,不受风浪影

响,地震影响也较小,比较安全。 (2) 进口段 包括进口喇叭口段、闸室段、通气孔、渐变段等。 1) 进口喇叭口段 为了与孔口的水流型态相适应,使水流平顺,避免产生不利的负压和空蚀破坏,同时尽量减少局部水头损失,提高泄流能力,在隧洞进口首部,其形状应与孔口锐缘出流流线相吻合,一般顺水流方向做成三向收缩的矩形断面喇叭口形,其收缩曲线为1/4椭图曲线,顶面椭圆方程为: 1)5.33.0(5.32 222 =?+y x ,用下列坐标绘制顶面曲线,见表1。 表1 侧面曲线方程为:1)5.32.0(5.32 2=?+x ,用下列坐标绘制侧面曲线,见表2。 表2 2) 进口闸室段 闸孔尺寸为3.5×3.5m ,闸室段长度参照工程经验取6.0m ,在闸门上端设置操作室,后设工作桥与坝面相连,桥面高程为365.81m ,与坝顶路面高程一致,在操作室与闸室之间设置检修平台,平台高程在正常高水位360.52m 以上,取361.50m 。 闸门用5.0×4.0m 的平面钢闸门,闸门槽宽度为1.0m ,深度为75cm ,由于高速水流通过平面闸门闸孔时,水流在门槽边界突变,容易发生空化水流,致使门槽及附近的边墙或底板发生空蚀。为此,将门槽的下游壁削去尖角,用半径为R=10cm 的圆弧代替,并做成1:12的斜坡,错距采用8cm 。 3) 通气孔 在闸室右部设置通气孔,其作用是在关闭检修门,打开工作门放水时,向孔中充气,使洞中水流顺利排出;检修完毕后,关闭工作门,向检修闸门和工作闸门之间充水时,排出洞中空气,使洞中充满水。通气孔的断面积一般取泄水孔断面积的0.5%~1%,此 泄水孔的断面积为9.62m 2 )4 5.314.3(2 ?,所以通气孔取0.25×0.25m ,通气孔的进口必须与闸门启闭机室相分离,以免在充、排气时影响工作人员的安全。 4)渐变段 为使水流平顺过渡,防止产生负压和空蚀,设置渐变段,由于渐变段施工复杂,故不宜太长,但是为使水流过渡平顺,又不能太短,一般用洞身直径的2~3倍,取渐变段长度为8.0m 。 根据本隧洞的任务,其进口高程应设置得低一些,河床的平均高程为340m ,这样既便于施工期导流,降低围墙高程,又可在运用期泄水,力争一洞多用,以求隧洞施工方便,运用安全,造价低廉。 (3) 洞身段 考虑到所选洞线的地形、地质情况,并运用情况,洞线长为230m ,洞身段长198.5m ,为了便于施工时出碴和检修时排除积水,坡降i =1/500,顺坡。 初拟洞径:按管流公式计算,公式为 02gH w Q μ=; 式中 μ—流量系数,μ=0.74~0.77 ,这里取0.74; w —出口断面面积(m 2 ); H 0—作用于隧洞的有效水头;H 0=库水位一出口顶部高程。 分别列表(3)计算设计及校核洪水位时所需的洞径:

隧洞设计方法

隧洞设计方法黑龙江农垦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隧洞设计方法 一、概述 在水利枢纽中为满足泄洪、灌溉、发电等任务而设置的隧洞称为水工隧洞。 水工隧洞按洞内水流状态分为有压洞和无压洞。一般隧洞可设成有压,也可设成无压,或设成前段有压而后段无压。但在同一洞段内,应避免出现时而有压时而无压的明满流交替现象,以防止不利流态。 在设计水工隧洞时,应根据枢纽的规划任务,尽量一洞多用,以降低工程造价。如导流洞与永久隧洞相结合,泄洪、排沙、放空隧洞的结合等。 二、水工隧洞的线路选择 隧洞选线关系到工程造价、施工难易、工程进度、运行可靠性等。影响因素多,如地质、地形、施工条件等。因此,应综合考虑,进行技术比较后加以选定。 1.地质条件 隧洞路线应选在地质构造简单、岩体完整坚硬的地区,尽量避开不利地质构造,尽量避开地下水位高、渗水严重地段,以减少隧洞衬砌上的外水压力。洞线要与岩层、构造断裂面及主要软弱带走向有较大的交角。在高地应力地区,洞线应与最大水平地应力方向尽量一致,以减少隧洞的侧向围岩压力。隧洞应有足够的覆盖厚度,对于有压隧洞,当考虑弹性抗力时,围岩的最小覆盖厚度不小于3倍洞径。根据以往工程经验,对于围岩坚硬完整无不利构造的岩体,有压隧洞的最小覆盖厚度不小于0.4H(H为压力水头),如不加衬砌,则应不小于1.0H。 在隧洞进、出口处,围岩厚度往往较薄,应根据地质、施工、结构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一般情况下,进、出口顶部的岩体厚度不宜小于1倍的洞径或洞宽。 2.地形条件 洞线应尽量短直,如因地形、地质、等原因需要转弯时,对于低流速的隧洞弯道曲率半径不应小于5倍洞径或洞宽,转弯转角不宜大于60°,弯道两端的直线段长度也不宜小于5倍的洞径或洞宽。高流速的隧洞设弯道时,最好通过试验确定。 3.水流条件 隧洞进口应力求水流顺畅,出口水流应与下游河道平顺衔接,与土石坝下游坝脚及其建筑物保持足够距离,防止出现冲刷。 4.施工条件 洞线选择应考虑施工出渣通道及施工场地布置问题。设置曲线时,其弯曲半径应考虑施工所要求的转弯半径。对于长洞,应利用地形、地质条件布置施工支洞、斜洞、竖井。以便进料、出渣和通风,改善施工条件,加快施工进度。 此外,洞线选择应满足总体布置和运行要求,避免对其它建筑物的干扰。 三、水工隧洞的布置

一般隧洞设计方法及思路02

一般隧洞设计方法及思路 一、概述 在水利枢纽中为满足泄洪、灌溉、发电等任务而设置的隧洞称为水工隧洞。 水工隧洞按洞内水流状态分为有压洞和无压洞。一般隧洞可设成有压,也可设成无压,或设成前段有压而后段无压。但在同一洞段内,应避免出现时而有压时而无压的明满流交替现象,以防止不利流态。 在设计水工隧洞时,应根据枢纽的规划任务,尽量一洞多用,以降低工程造价。如导流洞与永久隧洞相结合,泄洪、排沙、放空隧洞的结合等。 二、水工隧洞的线路选择 隧洞选线关系到工程造价、施工难易、工程进度、运行可靠性等。影响因素多,如地质、地形、施工条件等。因此,应综合考虑,进行技术比较后加以选定。 1.地质条件 隧洞路线应选在地质构造简单、岩体完整坚硬的地区,尽量避开不利地质构造,尽量避开地下水位高、渗水严重地段,以减少隧洞衬砌上的外水压力。洞线要与岩层、构造断裂面及主要软弱带走向有较大的交角。在高地应力地区,洞线应与最大水平地应力方向尽量一致,以减少隧洞的侧向围岩压力。隧洞应有足够的覆盖厚度,对于有压隧洞,当考虑弹性抗力时,围岩的最小覆盖厚度不小于3倍洞径。根据以往工程经验,对于围岩坚硬完整无不利构造的岩体,有压隧洞的最小覆盖厚度不小于0.4H(H为压力水头),如不加衬砌,则应不小于1.0H。 在隧洞进、出口处,围岩厚度往往较薄,应根据地质、施工、结构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一般情况下,进、出口顶部的岩体厚度不宜小于1倍的洞径或洞宽。 2.地形条件 洞线应尽量短直,如因地形、地质、等原因需要转弯时,对于低流速的隧洞弯道曲率半径不应小于5倍洞径或洞宽,转弯转角不宜大于60°,弯道两端的直线段长度也不宜小于5倍的洞径或洞宽。高流速的隧洞设弯道时,最好通过试验确定。 3.水流条件 隧洞进口应力求水流顺畅,出口水流应与下游河道平顺衔接,与土石坝下游坝脚及其建筑物保持足够距离,防止出现冲刷。 4.施工条件 洞线选择应考虑施工出渣通道及施工场地布置问题。设置曲线时,其弯曲半径应考虑施工所要求的转弯半径。对于长洞,应利用地形、地质条件布置施工支洞、斜洞、竖井。以便进料、出渣和通风,改善施工条件,加快施工进度。 此外,洞线选择应满足总体布置和运行要求,避免对其它建筑物的干扰。 三、水工隧洞的布置 隧洞的布置主要包括:进口段、出口段和洞身段。

隧洞安全监测方案

湖北省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2016年第13标段余家沟渡槽~霞家河暗涵施工 (桩号:258+490~264+230) 合同编号:EBSZY/JZAZ 2016-13 隧洞安全监测方案 批准: 审核: 编制: 黄河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鄂北工程2016年第13标段项目部 二○一八年八月

目录 1、工程概况 (1) 2、监控量测的目的 (1) 3、编制依据及执行技术规范 (1) 4、隧洞变形监测技术要求 (2) 5、隧洞变形监测方案 (2) 5.1 监测方案设计原则 (2) 5.2 洞内施工期变形监测 (2) 5.3 变形监测频率 (3) 5.4 变形监测方法及数据处理 (4) 6、隧洞沉降观测 (5) 6.1 沉降变形测量点的布设 (5) 6.2 沉降观测方法及频次 (6) 6.3 沉降观测要求 (6) 7、监测控制标准及警戒值 (7) 8、监测资料的分析、预测及信息反馈 (7) 8.1监测资料的反馈程序 (8) 8.2监测信息的反馈程序 (8) 9、监控量测体系 (9) 10、质量保证措施 (10) 11、安全环保、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1)

隧洞安全监测方案 1、工程概况 湖北省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2016年第13标段,鄂北干渠桩号258+490~264+230,总长5.743km,其中隧洞4段,共计2.8815km,分别是长0.2615km的余家沟隧洞(桩号258+668.5~258+930)、长0.13km的武胜关隧洞(桩号260+570~260+700)、长1.49km的汉东寨隧洞(桩号260+940~262+430)、长1km的霞家河隧洞(桩号262+520~263+520)。 隧洞设计断面均为城门洞形,城门洞形断面净尺寸为2.8×3.08 m(b×h),直墙高2.27m,顶拱为半径1.62m、角度120°的圆弧。 本标段四条隧洞均处于低山丘陵地形,隧洞沿线未见大的断层和破碎带。隧洞围岩类别均为均为Ⅲ~Ⅳ类,隧洞均处于地下水位之下,隧洞岩石渗透性较小,不存在大的涌水问题。 2、监控量测的目的 为了掌握围岩在开挖过程中的动态信息和支护结构的稳定状态,提供有关隧洞施工全面、系统的信息资料,为评价和修改支护参数,力学分析及二次衬砌施作时提供信息依据,确保施工安全和支护结构的稳定。在施工中,监控量测是施工过程中必须的施工程序。对围岩支护系统的稳定状态进行监测,是确保施工安全、指导施工程序、便利施工管理的重要手段。 3、编制依据及执行技术规范 1、招标文件 2、投标文件 3、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 4、《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 5、《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DL/T5173-2012 6、《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JGJ8-2007 7、《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 Q/CR9218-2015 8、《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防护设施技术规范》 SL714-2015 9、《水工建筑物地下开挖工程施工规范》 SL714-2015

隧洞的开挖方法

不良地质条件下 隧洞的开挖支护方法 摘要:在隧洞施工过程中通过鉴定实际围岩情况和特性,对施工方案进行调整,以达到较好的开挖效果,保证施工安全、质量、进度。 主题词:不良地质隧洞开挖支护 意义:隧洞开挖的效果直接影响到掘进的速度,开挖的效果好可减少支护的时间,可减少喷砼的数量和时间,可减少超挖的回填量,降低工程成本。 地下工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地质情况往往和设计有很大的差别,这样如果再按原设计方案进行施工一般不会达到预想的效果,施工安全、质量和进度也得不到保证。这时就要根据实际地质情况,对施工方案进行调整,以满足各方面的需要。下面以我局施工的昆明掌鸠河引水工程隧洞为例说明。 工程概况:引水供水工程是我局重点工程项目,其

中Ⅲ标段麦地冲隧洞地处于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翠华乡境内。隧洞全长1286.106米,海拔高度2000米以上,出口段埋深10-30m,属浅埋隧洞。根据图纸提供原设计Ⅴ类围岩长度165米,在实际开挖过程中,全部为全风化的板泥岩,节理发育并切割成碎石,节理缝有土填充,从其石质分析尚不够Ⅴ类围岩的标准,属于不良地质地段。 设计施工方案:根据图纸设计Ⅴ类围岩的开挖无超前预支护,光面爆破,开挖后支护采用2米锚杆间距1.5m 梅花形布置、拱部挂φ6钢筋网、喷C25砼厚8cm,边墙素喷C25砼8 cm。 调整后施工方案:我们经详细考查,认为此种支护方案不能满足实际施工需要。经过认真分析研究,确定采用“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的原则进行开挖,开挖后在围岩没有失去自稳前及时支护。 开挖方案:开挖前在开挖轮廓线上打超前管棚预支护。 (1)超前注浆小导管采用Φ42无缝钢管,每根长

隧洞设计实例

隧洞设计实例 一、隧洞得基本任务与基本数据 1、隧洞得基本任务 泄水隧洞得进口全部淹没在水下,进口高程接近河床高程,其担负得任务如下: (1) 预泄库水,增大水库得调蓄能力。 (2) 放空水库以便检修。 (3)排放泥沙,减小水库淤积。 (4) 施工导流。 (5) 配合溢洪道渲泄洪水。 2、设计基本数据 (1) 洞壁糙率泄洪洞采用钢筋砼衬砌,n=0、014~0、017,考虑到本隧洞施工质量较好,故取较小值n=0、014。 (2) 水利计算成果见表1。 二、隧洞得工程布置 1、洞型选择 由于段村坝址为石英砂岩,地质条件较好,所以采用圆形有压隧洞,圆形断面得水流条件与受力条件比较好,并且可以充分利用围岩得弹性抗力,从而减小衬砌得工程量,降低施工得难度与造价。同时有压隧洞水流较平顺、稳定,不易产生不利流态。 2、洞线位置 洞轴线布置在右岸,这样出口水流对段村无影响,进口山势较陡,进流条件好,洞线为直线,较短,工程量小又利于泄洪。 3、工程布置 泄洪隧洞由进口段、洞身段、出口段三部分组成。 (1)进口型式 由于进口部位山体岩石条件较好,故采用竖井式进口,在岩体中开挖竖井,将闸门放在竖井底部,在井得顶部布置启闭机及操作室、检修平台,竖井式进口结构简单,不受风浪影响,地震影响也较小,比较安全。 (2) 进口段包括进口喇叭口段、闸室段、通气孔、渐变段等。 1) 进口喇叭口段为了与孔口得水流型态相适应,使水流平顺,避免产生不利得负压

与空蚀破坏,同时尽量减少局部水头损失,提高泄流能力,在隧洞进口首部,其形状应与孔口锐缘出流流线相吻合,一般顺水流方向做成三向收缩得矩形断面喇叭口形,其收缩曲线为1/4椭图曲线,顶面椭圆方程为:1)5.33.0(5.32 222 =?+y x ,用下列坐标绘制顶面曲线,见表1。 表1 侧面曲线方程为:1)5.32.0(5.32 2=?+x ,用下列坐标绘制侧面曲线,见表2。 2) 进口闸室段 闸孔尺寸为3、5×3.5m,闸室段长度参照工程经验取6.0m,在闸门上 端设置操作室,后设工作桥与坝面相连,桥面高程为365.81m,与坝顶路面高程一致,在操作室与闸室之间设置检修平台,平台高程在正常高水位360.52m 以上,取361.50m 。闸门用5、0×4.0m 得平面钢闸门,闸门槽宽度为1.0m,深度为75cm,由于高速水流通过平面闸门闸孔时,水流在门槽边界突变,容易发生空化水流,致使门槽及附近得边墙或底板发生空蚀。为此,将门槽得下游壁削去尖角,用半径为R=10cm 得圆弧代替,并做成1:12得斜坡,错距采用8cm 。3) 通气孔 在闸室右部设置通气孔,其作用就是在关闭检修门,打开工作门放水时,向孔中充气,使洞中水流顺利排出;检修完毕后,关闭工作门,向检修闸门与工作闸门之间充水时,排出洞中空气,使洞中充满水。通气孔得断面积一般取泄水孔断面积得0、5%~1%,此泄水 孔得断面积为9.62m 2 )4 5.314.3( 2 ?,所以通气孔取0、25×0.25m,通气孔得进口必须与闸门启闭机室相分离,以免在充、排气时影响工作人员得安全。4)渐变段 为使水流平顺过渡,防止产生负压与空蚀,设置渐变段,由于渐变段施工复杂,故不宜太长,但就是为使水流过渡平顺,又不能太短,一般用洞身直径得2~3倍,取渐变段长度为8.0m 。根据本隧洞得任务,其进口高程应设置得低一些,河床得平均高程为340m,这样既便于施工期导流,降低围墙高程,又可在运用期泄水,力争一洞多用,以求隧洞施工方便,运用安全,造价低廉。(3) 洞身段 考虑到所选洞线得地形、地质情况,并运用情况,洞线长为230m,洞身段长198.5m,为了便于施工时出碴与检修时排除积水,坡降i =1/500,顺坡。初拟洞径:按管流公式计算,公式为 02gH w Q μ=; 式中 μ—流量系数,μ=0、74~0、77 ,这里取0、74; w —出口断面面积(m 2 ); H 0—作用于隧洞得有效水头;H 0=库水位一出口顶部高程。 分别列表(3)计算设计及校核洪水位时所需得洞径:

2016水工隧洞设计与施工

水工隧洞设计与施工 专业: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指导老师:胡敏辉 班级:水工1303班 姓名:王国烽 学号:1310143 组别:第六组 2015年11月

水工隧洞设计与施工(水工1303第六组) 成员名单 1

水工隧洞设计与施工(水工1303第六组) 目录 一、工程概况 (3) 1.1工程简介 (3) 1.2地形及水文条件 (3) 1.2.1地形条件 (3) 1.2.2水文条件 (3) 二、拟定的管理机构 (4) 2.1管理机构结构图 (4) 2.2管理机构主要人员职责 (4) 三、隧洞施工方案 (6) 3.1洞挖施工方案 (6) 3.1.1进出口边坡明挖方案 (6) 3.1.2洞身开挖方案 (6) 3.1.3隧洞混凝土支护方案 (15) 3.1.4隧洞灌浆 (16) 四、控制性工程节点计划 (17) 五、施工总进度计划 (18) 六、质量安全措施 (19) 6.1质量措施 (19) 6.2质量保证体系 (19) 6.3质量保证措施 (19) 6.4安全措施 (27) 七、文明环境保护措施 (30) 6.4安全措施 (30) 6.4安全措施 (31) 八、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33) 2

水工隧洞设计与施工(水工1303第六组) 一、工程概况 1.1工程简介 XXX泄洪隧洞位于右岸坡,进口设置检修平板闸门、弧形工作闸门,进水口为岸塔式,基础要求座落在T2b2-4砂泥岩弱风化上,采用短有压进水口形式。隧洞长528m,为直径7.5m的圆形隧洞,进口底板高程499.246m,纵向底坡i=2.4/1000。 隧洞穿越T2b2-4灰色薄至中厚层钙质泥岩夹泥质粉砂岩、砂岩,最大埋深86m,洞线与岩层走向夹角60-70°,属层状、互层状结构,以CⅡ类围岩为主,CⅤ类围岩主要分布于进出口段,成洞条件差。地下水主要赋存于风化带网状裂隙中,洞室围岩透水性微弱,施工中不存在地下水干扰。 岩体成块、碎石镶嵌结构,自稳能力差,总体以CⅡ类岩体为主,进、出口强风化段为CⅤ类围岩(约占隧洞段10%),成洞条件较差。物理力学参数: CⅡ类围岩f=8~10;工程规定工期为28个月(第一年第一季度下旬至第三年第三季度初)。 1.2地形及水文条件 1.2.1地形条件 T2b2-4灰色薄至中厚层钙质泥岩夹泥质粉砂岩、砂岩,最大埋深86m,洞线与岩层走向夹角60-70°,属层状、互层状结构,以CⅡ类围岩为主,CⅤ类围岩主要分布于进出口段,成洞条件差。 1.2.2水文条件 地下水主要赋存于风化带网状裂隙中,洞室围岩透水性微弱,施工中不存在地下水干扰。 3

隧洞洞脸洞挖支护方案1

西藏拉洛水利枢纽及配套灌区工程贝琼隧洞工程施工合同贝琼隧洞进出口洞脸开挖支护专项施工方案 批准:肖雨龙 审核:李明阳 编制:洛桑旦增 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拉洛工程贝琼隧洞项目经理部

2015年6月8日

目录 1. 工程概况 0 1.1工程简介 0 1.2编制依据 0 1.3编制原因 (1) 1.4适用范围 (1) 2. 风、水、电布置 (1) 2.1风、水管线路布置 (1) 2.2电缆管线布置 (1) 3. 洞口开挖技术方案 (1) 4. 洞口支护技术方案 (2) 4.1锚杆施工方法 (2) 4.1.1施工准备 (2) 4.1.2钻孔 (2) 4.1.3注浆、插锚杆 (2) 4.2排水孔施工方法 (2) 4.3挂网施工方法 (3) 4.4截水沟施工方法 (3) 4.5C25混凝土挂网喷护方法 (4) 4.5.1喷射混凝土施工前,通过试验确定最优的配合比和施工工艺参数。其方法步骤如下: (4) 5. 主要施工资源配置计划 (5) 5.1人员配置计划 (5) 5.2机器设备配置计划 (5) 6. 质量保证措施 (5) 7. 安全保证措施 (6)

1. 工程概况 1.1 工程简介 拉洛水利枢纽及配套灌区工程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西部、雅鲁藏布江以南萨迦县,是雅鲁藏布江右岸一级支流夏布曲干流上的控制性工程,位于海拔高程4300m地区,高寒缺氧,坝址区位于夏布曲干流距拉洛乡下游约6km峡谷进口河段,该工程包括枢纽工程和配套灌区工程。拉洛水库总库容2.917亿m3,正常蓄水位4298.0m,配套灌区设计灌溉面积45.39万亩,为大(2)型水利工程。工程主要任务为灌溉,兼顾供水、发电和防洪,并促进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贝琼隧洞标段包含总干部分35+522-42+734段,其中贝琼隧洞(35+672— 40+884)总长5.212km,纵坡千分之0.67,采用现浇混凝土圆拱直墙式断面。其设计引水流量为1.73m3/s。断面设计尺寸确定为2.3×2.99m(宽×高),洞内设计水深为0.77m。 隧道进出口地形陡峻,天然坡度45°~60°,开口线处覆盖层厚度约0.5~2m,下部基岩裸露。基岩岩性页岩夹砂岩,岩体风化、卸荷作用较强,岩体破碎,稳定性差。为保证洞脸施工安全,排架搭设对本段危岩体进行清撬并支护。 具体支护施工为: 采用挂网喷混凝土,钢筋网采用?6.5@15cm×15cm,喷15cm厚C20混凝土,布置Φ25L=2m的砂浆锚杆,外露20cm,间距,2.0m,排距2.0m;布置L=2m排水孔@3m×3m。 1.2 编制依据 (1)招标文件; (2)投标文件; (3)设计蓝图; (4)《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1.3 编制原因 根据设计蓝图的要求,为保证贝琼隧洞进出口开挖及支护施工安全,以及隧洞施工期间洞脸安全,特编制该施工方案。

隧洞设计方法

隧洞设计方法-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隧洞设计方法黑龙江农垦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隧洞设计方法 一、概述 在水利枢纽中为满足泄洪、灌溉、发电等任务而设置的隧洞称为水工隧洞。 水工隧洞按洞内水流状态分为有压洞和无压洞。一般隧洞可设成有压,也可设成无压, 或设成前段有压而后段无压。但在同一洞段内,应避免出现时而有压时而无压的明满流交替现象,以防止不利流态。 在设计水工隧洞时,应根据枢纽的规划任务,尽量一洞多用,以降低工程造价。如导流洞与永久隧洞相结合,泄洪、排沙、放空隧洞的结合等。 二、水工隧洞的线路选择 隧洞选线关系到工程造价、施工难易、工程进度、运行可靠性等。影响因素多,如地质、地形、施工条件等。因此,应综合考虑,进行技术比较后加以选定。 1.地质条件 隧洞路线应选在地质构造简单、岩体完整坚硬的地区,尽量避开不利地质构造,尽量避开地下水位高、渗水严重地段,以减少隧洞衬砌上的外水压力。洞线要与岩层、构造断裂面及主要软弱带走向有较大的交角。在高地应力地区,洞线应与最大水平地应力方向尽量一致,以减少隧洞的侧向围岩压力。隧洞应有足够的覆盖厚度,对于有压隧洞,当考虑弹性抗力时,围岩的最小覆盖厚度不小于3倍洞径。根据以往工程经验,对于围岩坚硬完整无不利构造的岩体,有压隧洞的最小覆盖厚度不小于(H为压力水头),如不加衬砌,则应不小于。

在隧洞进、出口处,围岩厚度往往较薄,应根据地质、施工、结构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一般情况下,进、出口顶部的岩体厚度不宜小于1倍的洞径或洞宽。 2.地形条件 洞线应尽量短直,如因地形、地质、等原因需要转弯时,对于低流速的隧洞弯道曲率半径不应小于5倍洞径或洞宽,转弯转角不宜大于60°,弯道两端的直线段长度也不宜小于5倍的洞径或洞宽。高流速的隧洞设弯道时,最好通过试验确定。 3.水流条件 隧洞进口应力求水流顺畅,出口水流应与下游河道平顺衔接,与土石坝下游坝脚及其建筑物保持足够距离,防止出现冲刷。 4.施工条件 洞线选择应考虑施工出渣通道及施工场地布置问题。设置曲线时,其弯曲半径应考虑施工所要求的转弯半径。对于长洞,应利用地形、地质条件布置施工支洞、斜洞、竖井。以便进料、出渣和通风,改善施工条件,加快施工进度。 此外,洞线选择应满足总体布置和运行要求,避免对其它建筑物的干扰。 三、水工隧洞的布置 隧洞的布置主要包括:进口段、出口段和洞身段。 1.进口段的形式和构造 进口建筑物按其布置及结构形式,分为竖井式、塔式、岸塔式和斜坡式等,在工程中常根据地形、地质、施工等具体条件采用。 进口段的组成包括进水喇叭口、闸室、通气孔、平压管和渐变段等几部 分。

最新圆形隧洞设计

圆形隧洞设计

隧洞设计实例 一、隧洞的基本任务和基本数据 1、隧洞的基本任务 泄水隧洞的进口全部淹没在水下,进口高程接近河床高程,其担负的任务如下: (1) 预泄库水,增大水库的调蓄能力。 (2) 放空水库以便检修。 (3)排放泥沙,减小水库淤积。 (4) 施工导流。 (5) 配合溢洪道渲泄洪水。 2、设计基本数据 (1) 洞壁糙率泄洪洞采用钢筋砼衬砌,n=0.014~0.017,考虑到本隧洞施工质量较好,故取较小值n=0.014。 (2) 水利计算成果见表1。 表1 二、隧洞的工程布置

1、洞型选择 由于段村坝址为石英砂岩,地质条件较好,所以采用圆形有压隧洞,圆形断面的水流条件和受力条件比较好,并且可以充分利用围岩的弹性抗力,从而减小衬砌的工程量,降低施工的难度和造价。同时有压隧洞水流较平顺、稳定,不易产生不利流态。 2、洞线位置 洞轴线布置在右岸,这样出口水流对段村无影响,进口山势较陡,进流条件好,洞线为直线,较短,工程量小又利于泄洪。 3、工程布置 泄洪隧洞由进口段、洞身段、出口段三部分组成。 (1) 进口型式 由于进口部位山体岩石条件较好,故采用竖井式进口,在岩体中开挖竖井,将闸门放在竖井底部,在井的顶部布置启闭机及操作室、检修平台,竖井式进口结构简单,不受风浪影响,地震影响也较小,比较安全。 (2) 进口段 包括进口喇叭口段、闸室段、通气孔、渐变段等。 1) 进口喇叭口段 为了与孔口的水流型态相适应,使水流平顺,避免产生不利的负压和空蚀破坏,同时尽量减少局部水头损失,提高泄流能力,在隧洞进口首部,其形状应与孔口锐缘出流流线相吻合,一般顺水流方向做成三向收缩的矩形断面喇叭口形,其收缩曲线为1/4椭图曲线,顶面椭圆方程为: 1)5.33.0(5.32 222 =?+y x ,用下列坐标绘制顶面曲线,见表1。 表1 侧面曲线方程为:1)5.32.0(5.32 22 =?+ y x ,用下列坐标绘制侧面曲线,见表2。

一般隧洞设计方法及思路

隧洞设计方法及思路 一、概述 在水利枢纽中为满足泄洪、灌溉、发电等任务而设置的隧洞称为水工隧洞。 水工隧洞按洞内水流状态分为有压洞和无压洞。一般隧洞可设成有压,也可设成无压,或设成前段有压而后段无压。但在同一洞段内,应避免出现时而有压时而无压的明满流交替现象,以防止不利流态。 在设计水工隧洞时,应根据枢纽的规划任务,尽量一洞多用,以降低工程造价。如导流洞与永久隧洞相结合,泄洪、排沙、放空隧洞的结合等。 二、水工隧洞的线路选择 隧洞选线关系到工程造价、施工难易、工程进度、运行可靠性等。影响因素多,如地质、地形、施工条件等。因此,应综合考虑,进行技术比较后加以选定。 1.地质条件 隧洞路线应选在地质构造简单、岩体完整坚硬的地区,尽量避开不利地质构造,尽量避开地下水位高、渗水严重地段,以减少隧洞衬砌上的外水压力。洞线要与岩层、构造断裂面及主要软弱带走向有较大的交角。在高地应力地区,洞线应与最大水平地应力方向尽量一致,以减少隧洞的侧向围岩压力。隧洞应有足够的覆盖厚度,对于有压隧洞,当考虑弹性抗力时,围岩的最小覆盖厚度不小于3倍洞径。根据以往工程经验,对于围岩坚硬完整无不利构造的岩体,有压隧洞的最小覆盖厚度不小于0.4H(H为压力水头),如不加衬砌,则应不小于1.0H。 在隧洞进、出口处,围岩厚度往往较薄,应根据地质、施工、结构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一般情况下,进、出口顶部的岩体厚度不宜小于1倍的洞径或洞宽。 2.地形条件 洞线应尽量短直,如因地形、地质、等原因需要转弯时,对于低流速的隧洞弯道曲率半径不应小于5倍洞径或洞宽,转弯转角不宜大于60°,弯道两端的直线段长度也不宜小于5倍的洞径或洞宽。高流速的隧洞设弯道时,最好通过试验确定。 3.水流条件 隧洞进口应力求水流顺畅,出口水流应与下游河道平顺衔接,与土石坝下游坝脚及其建筑物保持足够距离,防止出现冲刷。 4.施工条件 洞线选择应考虑施工出渣通道及施工场地布置问题。设置曲线时,其弯曲半径应考虑施工所要求的转弯半径。对于长洞,应利用地形、地质条件布置施工支洞、斜洞、竖井。以便进料、出渣和通风,改善施工条件,加快施工进度。 此外,洞线选择应满足总体布置和运行要求,避免对其它建筑物的干扰。 三、水工隧洞的布置 隧洞的布置主要包括:进口段、出口段和洞身段。

隧洞主要项目施工方法

隧洞主要项目施工方法 一、朝庄支洞施工 设计主体隧洞在20+258位置开凿支洞,以加快主体隧洞的施工进度和施工时的通风工作,支洞设计断面4×3m(宽×高),由地表按倾角20度、开口掘进斜井,然后与主体隧洞相接后,分别掘进至相邻标段分界点。 1、洞口位置确定后,根据设计要求挖掘斜井洞口土石方,土方用挖掘机开挖翻运, 石方采用凿岩爆破法挖掘后用铲运机铲运,到达斜井落坡点后按倾角20度向下,用YT-24型风钻凿岩,炮孔按设计断面布置,为减少超挖量,周边眼以光面爆破眼距参数布置,装药采用柱状装药、炸药为2#岩石硝胺炸药,用非电导爆管,火雷管引爆。斜井出渣,暂考虑人工出渣,工作面采用潜水泵排水至临时水池,然后用多级水泵排出到斜井地表,地面安装调度卷扬机一台,提升0.75立方米V型翻斗车,将矿车提出斜井,用人工推车至排废场卸碴。直到掘至引水隧洞。 二、应用光面爆破技术施工引水隧洞 光面爆破技术就是利用岩石抗拉强度远比抗压强度小的物理力学性质,采用合理的炮孔布置及药量分配,来实现沿炮孔连线方向上把岩石爆裂,形成巷道的轮廓线,为此本隧洞工程掘进中采取以下措施,来保证光面爆破顺利实施,以达到标文中对光面爆破的要求。 1、合理布置隧洞的周边炮孔 ①周边眼的间距,根据掘进岩石性质不同控制在500-600mm。

②周边眼应精确的钻凿在设计的轮廓线上,互相保持平行,深度一致,眼底应 落在轮廓线外100mm处,既控制超挖,又能方便下一循环凿岩。 ③正确确定光面层厚度,则周边眼的抵抗线,根据隧洞通过的岩石等级,分别 取600-800mm。 ④同时起爆周边眼,用同一段雷管起爆以保证爆破瞬间产生重合应力场,使爆破相遇和叠加,产生药包连线上拉应力,形成炮孔连线方向上的破裂。 2、选用低猛度的炸药与合理的炮孔装药结构 ①本工程采用2#岩石炸药,掏槽眼,辅助眼药卷采用Φ32mm、长200mm、每节重150g,周边眼采用Φ25mm、长200mm的小药卷,每节重100g。 ②控制周边眼装药量,每米炮孔装药量在0.15-0.25公斤,比普通爆破法少。 ③周边眼采用反向间隔装药结构,尽量使炸药均匀的分布在炮孔中。 3、凿岩 凿岩设备采用YT-24型或ZY-24型风动凿岩机,Φ22mm六角钢成钢成品钎,钎杆长1.5m、2.0m、2.5m 三种,钻头为一字形硬质合金钻头,钻头直径为Φ40mm,成孔后直径约42mm.工作面需3台凿岩机同时作业,分区包干,采用定人、定机、定位、定眼数、定时间的岗位责任制,凿岩时间约3小时。 4、爆破 爆破工作是光面爆破中的一项主要工序,特别是周边眼之间的起爆时差,直接关系到巷道壁的平整程度,为了满足爆破的要求,我们采用半秒差雷管起爆,

隧洞设计报告

目录 摘要 设计基本资料 (2) 任务一:隧洞总体布臵 (3) 一、隧洞的作用及分类 (3) 二、隧洞的选线 (4) 三、隧洞的布臵 (6) 任务二:隧洞洞身断面设计 (8) 一、断面形状 (8) 二、断面尺寸的拟定 (8) 三、进口建筑物形式 (8) 任务三:进口建筑物布臵 (10) 一、进水喇叭口 (10) 二、通气孔 (10) 三、平压管 (11) 四、检修门槽 (11) 任务四:龙抬头段设计 (11) 一、抛物线设计 (11) 二、反弧段设计 (12) 三、混凝土塞 (13) 任务五:隧洞出口布臵 (13) 一、渐变段 (13)

二、工作闸门室 (13) 三、消能段 (13) 任务六:隧洞细部构造 (14) 一、分缝与止水构造 (14) 二、灌浆布臵 (15) 三、排水布臵 (16) 四、掺气槽布臵 (17) 五、掺气减蚀设施 (18) 六、隧洞钢筋布臵 (22) 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基本资料 1.淤积高程42 2.0m; 1.死水位429.0m; 2.最高兴利水位445.0m; 3.设计洪水位450.1m,相应泄量1320m3/s(溢洪道泄量1200 m3/s, 泄洪洞流量160 m3/s); 4.校核洪水位452.22m,相应泄量1980m3/s(溢洪道泄量1853 m3/s, 泄洪洞流量177m3/s); 5.出口高程405m。

任务一:隧洞总体布臵 一、隧洞的作用及分类 1.隧洞的定义: 在水利枢纽中为满足泄洪、灌溉、发电等各 项任务在岩层中开凿而成的建筑物称为水工隧洞。 2.隧洞的分类及作用: (1)按用途分类 ①泄洪洞配合溢洪道宣泄洪水,保证枢纽安全。 ②引水洞引水发电、灌溉或供水。 ③排沙洞排放水库泥沙,延长水库的使用年限,有利于水 电站的正常运行。 ④放空洞在必要的情况下放空水库,用于人防或检修大坝。 ⑤导流洞在水利枢纽的建设施工期用来施工导流。 (2)按洞内水流状态分类 ①有压洞隧洞工作闸门布臵在隧洞出口,洞身全断面均被水流充满,隧洞内壁承受较大的内水压力。引水发电隧洞一般是有压隧洞。 ②无压洞隧洞的工作闸门布臵在隧洞的进口,水流没有充满全断面,有自由水面。灌溉渠道上的隧洞一般是无压的。 一般说来,隧洞根据需要可以设计成有压的,也可以设计成无压的,也可设计成前段是有压的而后段是无压的。但应注意的是,在同一洞段内,应避免出现时而有压时而无压的明满流交替现象,以防止引起振动、空蚀等不利流态。

水工隧洞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水工隧洞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目录 1.工程概述 1.1工程概况 1.2水文气象 1.3工程地质 1.4对外交通条件 1.5水电供应条件 1.6工程指标与施工要求 2.总体施工方案与总工期计划 2.1总体施工方案 2.2施工总工期计划 2.3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2.4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 3.施工总平面布置 3.1施工总平面布置的基本要求 3.2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3.3临时工程布置 3.4隧洞开挖断面布置 3.5隧洞内错车道平面布置 4.隧洞施工方法与工艺 4.1施工测量 4.2隧洞开挖 4.3锚喷支护 4.4特殊地层的施工技术 4.5隧洞衬砌 4.6灌浆 4.7隧洞抹底 1 5.施工辅助系统 5.1施工供电、供水、供风 5.2长巷通风 5.3施工防、排水防洪 5.4骨料供应 5.5通风联络 6.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应用 6.1新技术的应用 6.2新设备的应用 6.3投入本合同工作的主要施工设备7.施工组织与管理 7.1组建项目经理部 7.2专业班组的设置 7.3劳动力

组织计划 8.质量保证体系和措施 8.1工程质量目标 8.2质量组织管理保证 8.3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8.4全过程质量控制 8.5质量验评及质量资料 9.安全生产技术设计 9.1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9.2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9.3隧洞掘进安全措施 9.4施工防洪渡汛措施 9.5安全教育与培训 9.6安全检查 2 10.工期保证措施 10.1进度控制措施 10.2进度计划管理措施 10.3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10.4机械设备保证10.5工艺技术保证 10.6计划与统筹 11.文明施工、创建“局标化工地”与环保、水保措施11.1文明施工目标 11.2文明施工措施 11.3文明施工管理办法 11.4环境保护计划 11.5水土保持措施 11.6其他保护措施 12.信息管理与施工技术档案管理 12.1信息管理 12.2施工技术档案管理 12.3保密附图 图2-1 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图2-2 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 图3-1 进口工区施工总平面布置示意图图3-2 出口工区施工总平面布置示意图图3-3 隧洞开挖断面布置示意图图3-4 有轨运输错车道示意图 3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