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出疹性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合集下载

保育员 婴幼儿常见传染病预防与隔离措施

保育员   婴幼儿常见传染病预防与隔离措施
传染源 1)早发现。 2)早上报。 3)早隔离。
(2)切断传染途径 1)针对通过空气传播的传染病,如麻疹、百日 咳等。 2)针对通过生活接触传染的疾病,如手足口病 等,保育员要经常清洗婴幼儿的日常用品,如毛巾、 衣被等。 3)针对通过饮食传染的疾病,如细菌性痢疾, 应搞好食品卫生,生吃的瓜果最好削皮;保护好水 源,饮用水严格消毒;保持厨房环境的卫生等,防 止病从口入。 4)针对通过昆虫等动物传播的疾病,如流行性 乙型脑炎等,要通过灭虫、除饲养的动物等措施, 阻止其与婴幼儿直接接触,从而预防感染。
第38课 婴幼儿常见传染病预防与隔离措施
• 传染病基础知识 • 婴幼儿常见病毒性急性出疹性传染病及其防治 • 婴幼儿其他病毒性传染病及其防治 • 婴幼儿细菌性传染病及其防治 • 婴幼儿常见寄生虫病及其防治
一、传染病基础知识
1.传染病的特性 (1)由病原体引发。 (2)具有一定传染性。 (3)具有免疫性。 (4)病程具有一定规律性。
3.流行性乙型脑炎 (1)病因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于感染乙脑病毒引起的急性 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简称乙脑。 (2)症状 乙脑潜伏期为10~15天,起病急,体温急剧上升至39~ 40℃,表现为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头痛、恶心和呕吐,部 分病人有嗜睡或精神倦息,并有颈项轻度强直,病程1~3天。 经过积极治疗大多数症状可在半年内恢复,但因此病发生于脑 部,患儿容易留有后遗症,如智力减退、身体瘫痪等。
4.水痘 (1)病因 水痘是传染率较高的急性传染病, 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可通 过呼吸道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染,主要发 生于婴幼儿中。一次患病,可终身免疫。 2)症状水痘潜伏期为2~3周,一 般为14~15天。
(3)防治 第一,患儿应进行隔离至全部水疱干缩、结 痂为止,其污染物、用具可用煮沸或曝晒法消毒, 密切接触者应进行3周左右的检疫。 第二,对有接触史的高度易感儿可在3日内注 射水痘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以减少发病的危险性。 第三,患儿应多喝水,饮食应清淡,防止抓 挠水疱,以免皮肤留下疤痕。 第四,正常易感儿可以通过接种水痘病毒活 疫苗进行预防。

【儿科学文献知识】传染病——水 痘

【儿科学文献知识】传染病——水 痘

传染病——水痘水痘是由水痘时邪(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强的出疹性疾病,以发热,皮肤黏膜分批出现皮疹,丘疹、疱疹、结痂同时存在为主要特征。

因其疱疹内含水液,形态椭圆,状如豆粒,故中西医均称为水痘。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二季发病率高。

任何年龄小儿皆可发病,90%为10岁以下小儿,以6~9岁儿童最为多见。

本病一般预后良好,一次感染水痘大多可获终生免疫,当机体免疫功能受损时或已接种过水痘疫苗者,也可有第二次感染,但症状轻微。

水痘潜伏期为10~21天。

水痘结痂后病毒消失,故传染期自发疹前24小时至病损结痂,约7~8天。

[病因病机]小儿水痘的发生为感受水痘时邪所致。

在气候变化,水痘流行期间易被感染。

当小儿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外邪乘虚侵入而成水痘。

水痘病在肺脾两经。

肺主皮毛,脾主肌肉,水痘时邪由口鼻而入,蕴郁于肺脾,时邪袭肺,且与内湿相搏,而出现发热,流涕,水痘布露等症。

1.邪伤肺卫水痘时邪从口鼻而入,蕴郁于肺。

肺司宣肃,外邪袭肺,肺卫为邪所伤,宣降失常,则致发热,流涕,咳嗽;病邪深入,郁于肺脾,肺主皮毛,脾主肌肉,正气抗邪外出,时邪夹湿透于肌表,正盛邪轻,则致水痘稀疏,疹色红润,疱浆清亮,随后湿毒清解,疱疹结痂向愈。

2.毒炽气营若小儿素体虚弱,加之感邪较重,调护不当,邪盛正衰,邪毒炽盛,则内传气营。

气分热盛,致壮热,烦躁,口渴,面红目赤;毒传营分,与内湿相搏外透肌表,则致水痘密集,疹色暗紫,疱浆混浊。

小儿感受水痘时邪后,若邪毒炽盛,易毒热化火。

加之小儿肝常有余,心火易炎,邪毒易于内陷,可出现壮热不退,神志模糊,甚至昏迷、抽搐等证,此为邪毒内陷心肝之变证。

小儿肺脏娇嫩,感邪之后,若邪毒内犯,闭阻于肺,肺失宣肃,出现高热,咳嗽不爽,气喘,鼻煽,口唇青紫等证,此为邪毒闭肺之变证。

[临床诊断]1.诊断要点(1)起病2~3周前有水痘接触史。

(2)周身可见疱疹,以躯干部为主。

疱疹呈椭圆形,大小不一,内含水液,周围红晕,常伴有瘙痒,结痂后不留疤痕。

常见出疹性传染病的临床诊治对策分析

常见出疹性传染病的临床诊治对策分析

常见出疹性传染病的临床诊治对策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常见出疹性传染病的临床诊治对策。

方法筛选2018年6月—2019年7月在某院就诊的63例出疹性传染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诊断和治疗方法。

结果所有患者经过诊断,57.14%为病毒感染性出疹,41.27%为过敏性出疹,1.59%为细菌感染性出疹;所有患者在对症治疗后100%恢复正常。

结论出疹性传染病临床表现呈多样性,要及时进行诊断和鉴别,在隔离的同时给予对症治疗,避免病情大范围蔓延,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关键词:常见出疹性传染病;临床诊治对策引言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发展非常迅速,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自身健康的重视也越来越高。

出疹性传染病主要是由细菌、病毒感染所引发的,以皮疹为主要临床特点的传染性疾病。

此类疾病起病较急,准确的诊断对后期治疗方案的确立具有重要意义,对临床治疗效果具有决定性影响。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筛选2018年6月—2019年7月在某院就诊的63例出疹性传染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2例,女31例,年龄最小1岁,最大27岁,平均年龄(13.8±2.7)岁,其中1岁-15岁28例,16岁-28岁23例,≥29岁12例;患病时长1d-9d,平均(4.6±1.2)d。

1.2方法1.2.1诊断方法询问患者生活及工作环境中是否具有传染病感染者,对患者的疫苗接种史、与感染者的接触时间进行基本了解。

询问患者近期的服药情况,排除药物过敏引起皮肤出疹的可能性;询问患者的过敏史,排除因食物、物品引发过敏而导致皮疹发生的可能性。

调查患者出疹后是否具有发热症状,记录发热与出疹二者间的时间间隔。

查看出疹部位及出疹面积,如周身多处部位具有皮疹出现则询问各部位的出疹顺序,明确皮疹是向心分布、离心分布或是周身均衡分布。

进行常规实验室检查,查看白细胞及嗜伊红细胞的检测结果,明确患者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

水痘的症状及预防措施措施PPT课件

水痘的症状及预防措施措施PPT课件

个人卫生习惯培养要点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避免搔抓皮疹,以防 止继发感染。
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 、衣物等个人物品, 以减少病毒传播的机 会。
勤洗手,尤其是在接 触公共物品或可能受 到污染的环境后。
避免接触传染源途径探讨
避免与水痘患者密切接触,尤其是在患者出疹期间。
在水痘高发季节,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公共浴室、游乐场等。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诊断中应用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检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DNA,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快速简便等优点,已成为确诊 水痘的重要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
在PCR基础上加入荧光探针,实现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DNA的定量检测,有助于判断病 情严重程度和预后。
核酸杂交技术
利用特异性探针与病毒DNA进行杂交,可检测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DNA序列,但操作相 对复杂,较少用于临床诊断。
提高公众认知度途径探索
加强水痘知识宣传教育
通过媒体宣传、健康讲座、宣传册等途径,向公众普及水痘的基本知识、预防措施和护 理方法。
开展水痘疫苗接种宣传
鼓励适龄儿童接种水痘疫苗,提高疫苗接种率,有效预防水痘疫情的发生。
加强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的防控工作
指导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制定科学的水痘防控方案,加强晨检、隔离、消毒等措施 的落实,防止疫情扩散。
01
高热
重症水痘患者可能出现高热,体温可达39-40℃,并伴有全身不适、头
痛、肌肉疼痛等症状。
02
皮疹融合
重症患者的皮疹可能融合成大片,形成坏死性大疱型水痘,病情危重,
病死率较高。
03
并发症
水痘患者可能并发水痘肺炎、脑炎、肝炎等严重并发症,表现为咳嗽、

传染病的防控措施

传染病的防控措施

传染病的防控措施每天学生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学校,由于少年儿童是传染病的易感人群,学校是传染病的集散场所。

而小学生的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抵御各种传染病的能力较弱,一旦传染病发生,易于传播和流行,并可能扩散到家庭和社会。

因此,学校、应采取有力的防控措施,对学生中的传染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有效防控学校传染病,保护学生的身体健康,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一、学校常见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种类及症状:1、出疹性疾病: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因全省多次组织麻疹疫苗的强化免疫,目前多为散发。

好发于冬春两季。

临床特征为发热、流涕、咳嗽、眼结膜炎、口腔粘膜斑及全身皮肤斑丘疹。

常可并发肺炎,而危及婴幼儿生命。

其发疹特点为先热后疹,皮疹颜色深,疹间参差不齐,手摸粗糙,疹后皮肤呈皮糠样改变。

传染期一般为出疹前5日至出疹后5日,以潜伏期末到出疹后1、2日传染性最强。

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第二次发病者较少见。

隔离期限: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隔离至出后10天。

风疹: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因疫苗接种率普遍不高,儿童普遍易感,易呈暴发流行。

流行季节为冬春季,临床特征为为发热,皮疹,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

皮疹颜色淡,出疹均匀,整齐,疹后皮肤光滑,干净如常。

隔离期限: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隔离至出后10天。

2、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为主。

在学校及幼托机构易造成暴发流行。

临床特征为发热及腮腺肿、痛。

腮腺炎其病虽不可怕,然而其并发症却十分可怕。

可能导致:1、男生睾丸炎:较大儿童及体弱患儿易并发睾丸炎,常有一侧或双侧睾丸肿大、疼痛。

若治疗不及时出现睾丸萎缩而引起无精症,故而不生育;2、卵巢炎:10岁以上女患儿易并发卵巢炎。

症状是小腹部及腰骶部疼痛、全身乏力,发烧较重可达39℃以上。

治疗不及时,婚后不孕;3、脑膜脑炎:在腮腺肿大一周后出现嗜睡、呕吐、头痛、颈项强直、发烧39℃以上,一般无抽搐。

幼儿园风疹防治应急处置预案

幼儿园风疹防治应急处置预案

幼儿园风疹防治应急处置预案
一、背景
风疹是一种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幼儿园作为孩子们
日常活动和研究的场所,风疹的防控工作至关重要。

为了及时、有
效地应对风疹感染的紧急情况,制定本应急处置预案。

二、目标
本预案的目标是保护幼儿园内所有儿童、教职员工和家长免受
风疹感染的威胁,及时发现并控制疫情的蔓延。

三、预防措施
1. 定期进行风疹疫苗接种,确保所有儿童和教职员工都完成疫
苗接种并定期复查;
2. 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儿童、教职员工和家长的卫生意识,注重手卫生和个人卫生惯的培养;
3. 定期清洁、消毒教室、公共区域及玩具,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4. 做好入园前的健康检查工作,对有发热、皮疹等风疹症状的
儿童采取隔离措施。

四、应急处置措施
1. 发现风疹症状的儿童或教职员工应立即隔离,并通知家长及相关卫生部门;
2. 疫情发生后,幼儿园应及时组织人员进行疫情调查,明确感染者及密切接触者,并将相关信息报告给卫生部门;
3. 根据卫生部门的指导,进行相关人员的检疫、治疗及消毒工作,并及时通知家长;
4. 对患者接触过的区域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封闭疫源地;
五、协调与合作
1. 幼儿园应与相关卫生部门建立密切联系,及时报告风疹相关病例和疫情信息;
2. 对于家长提供的风疹疫苗接种证明等信息,进行核实并及时更新相关档案。

预案负责人:(填写负责人姓名及联系方式)
编写时间:(填写编写时间)
以上为幼儿园风疹防治应急处置预案,旨在保障幼儿园儿童和教职员工的安全与健康。

如有最新情况或相关法规、标准更新,预案将随之调整更新。

幼儿常见传染病与防止

幼儿常见传染病与防止

二、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三个环节 1.传染源——被病原体感染的人或动物
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 原体的人或动物。 (1)病人:病人是主要传染源 (2)病原携带者:是指无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的 人或动物。 (危险,不容忽视,如乙肝) (3)受感染的动物:如狂犬病、鼠疫、乙脑。
2.传播途径
• 4、预防
(1)管理传染源
隔离病人至出疹后5天,有并发症者延长至10天。接触者检疫3周,曾接 受被动免疫者检疫4周。
(2) 切断传播途径
病房通风,易感者流行期尽量少外出,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
(3)增强人群免疫力 A、主动免疫
我国计划免疫定于8月龄初种,7岁时复种。应急接种时,最好在麻疹流行 季节前1个月。接种12日后产生抗体。
• (1)病初1-2天有低烧,以后出现皮疹。皮疹先见于躯干、头部,逐渐 延及面部,最后达四肢。皮疹分布以躯干为多,面部及四肢较少,呈向 心性分布。
• (2)皮疹开始为粉红色帽针头大的斑疹,数小时内变为丘疹,再经数 小时变为疱疹,多数疱疹数日后结痂,干痂脱落后,不留疤痕。
• 部分皮疹从斑疹→丘疹→疱疹→开始结痂,仅6~8小时,皮疹发展快是 该病待征之一。 • (3)有的痂疹愈合后,在正常皮肤上又有新的皮疹出现,故在病程中 可见各期皮疹同时存在。 出诊期间,皮肤刺痒。
病原体由传染源传给易感者,在外界环境所经历的全部过程,称为传播 途径。主要的传播途径有以下几种:
(1)空气飞沫传播——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 (2)食物传播 ——肠道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 (3)水源传播——肠道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 (4)土壤传播——寄生虫等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 (5)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 (6)虫媒传播 • (7)直接接触传播 • (8)医源性传播

传染病学(医学高级):风疹测考试题模拟考试练习.doc

传染病学(医学高级):风疹测考试题模拟考试练习.doc

传染病学(医学高级):风疹测考试题模拟考试练习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问答题 简述风疹的控制策略及主要措施。

本题答案:风疹无特殊治疗,其控制策略主要在预防,其主要措施为注射 本题解析:风疹无特殊治疗,其控制策略主要在预防,其主要措施为注射风疹疫苗。

2、单项选择题 确诊风疹有赖于( )A .临床表现 B .病毒分离 C .补体结合试验 D .生化检测 E .血凝抑制试验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3、填空题 风疹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___________,能被________ __及___________杀灭,但对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有一定的耐受力。

本题答案:较弱;紫外线;多种消毒剂;寒冷;干燥环境 本题解析:较弱;紫外线;多种消毒剂;寒冷;干燥环境 4、问答题 欧阳,女,12岁,汉族,未婚,农民,南昌县人。

因发热3天,全身皮疹2天于2003年3月14日入院。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3月11日起无诱因发热,体温37.6~38℃,无明显畏寒、寒战。

3月12日起全身细小色淡的皮疹,瘙痒不明显。

入院体查:体温37.6℃,脉搏86次/分,呼吸20次/分,巩膜无黄染,淋巴结无肿大。

皮疹呈充血性斑丘疹(如图)、咽充血,扁桃体不大,双肺呼吸音清,腹无压痛,肝肋下未及,脾肋下未及。

血常规:白细胞12.5109/L,中性粒细胞0.43,淋巴细胞0.57,血色素157g/L,血小板258109/L。

风疹及其预防知识

风疹及其预防知识

风疹及其预防知识风疹(Rubella),又称德国麻疹,是一种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风疹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感染者常出现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特别是对于孕妇来说,风疹病毒感染可能导致胎儿出生缺陷,如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为了减少风疹病例的发生,保护孕妇和胎儿的健康,以下是风疹及其预防知识的详细介绍。

1. 风疹的病因和传播途径:风疹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感染者在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会释放含有病毒的飞沫,其他人吸入这些飞沫后可能感染。

此外,风疹病毒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分泌物或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体而传播。

2. 风疹的症状:风疹感染后,潜伏期通常为14-21天。

感染者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热、皮疹和淋巴结肿大。

皮疹通常从面部开始,然后扩散到全身。

其他可能的症状包括头痛、咽喉痛、肌肉疼痛和眼结膜炎。

3. 风疹的并发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风疹是一种相对轻微的疾病,但对于孕妇来说,感染风疹病毒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如果孕妇在怀孕的前三个月感染风疹病毒,胎儿可能会患上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这种综合征可能导致胎儿的多个器官受损,包括眼睛、耳朵、心脏和大脑。

4. 风疹的预防:目前,最有效的预防风疹的方法是接种风疹疫苗。

风疹疫苗是一种活病毒疫苗,含有弱毒的风疹病毒。

接种风疹疫苗可以提供长期免疫保护,减少感染的风险。

通常,建议儿童在12-15个月时接种第一剂风疹疫苗,然后在4-6岁时接种第二剂疫苗。

成年人如果没有接种过风疹疫苗或未感染过风疹,也可以接种疫苗。

5. 风疹疫苗的安全性:风疹疫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疫苗,已经在全球范围内使用多年。

接种风疹疫苗可能会引起一些轻微的副作用,如注射部位的红肿、低烧或轻微的皮疹。

严重的副作用非常罕见。

对于孕妇来说,如果已经怀孕或计划怀孕,应在接种疫苗之前咨询医生的建议。

6. 其他预防措施:除了接种疫苗,还有其他预防措施可以减少风疹的传播。

首先,避免与已经感染风疹的人密切接触。

其次,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触摸面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

麻疹风疹腮腺炎的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麻疹风疹腮腺炎的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Shandong06-20
Hunan07-6
Jiangsu07-14
JiangsuΒιβλιοθήκη 7-12Shandong07-41
Shandong07-32
Shandong07-39
Jilin06-1
China9463
Chin9427
Chin9435
Chin9372/H1 Chin9312
H1c
Chin9334
✓ 咽拭子或尿液标本分离到风疹病毒,或检测到风疹病毒核酸。 ✓ 血清风疹IgM抗体阳性(一个月内未接种过风疹减毒活疫苗)。 ✓ 恢复期血清风疹IgG抗体或风疹血凝抑制抗体滴度较急性期升高
≥4倍。 ✓ 急性期抗体阴性而恢复期抗体阳性。
+ 孕妇早期感染风疹可导致先天性风疹综合征,是影响优 生优育的重大问题
1
上臂外侧三角 肌下缘附着处
皮下 注射
0.5ml
疫苗及免疫程序介绍
--免疫程序3
+ 对麻疹、风疹、腮腺炎的免疫预防实行2剂次麻风 腮疫苗(MMR)的免疫程序。
+ 最终目标:全国实现麻风腮疫苗2剂次免疫程序。 + 考虑到目前麻风腮疫苗供应不足,采用过渡期免
疫方案,即:8月龄接种麻疹-风疹联合疫苗; 18~24月龄接种麻风腮疫苗,麻风腮疫苗供应不 足的部分,使用麻疹-腮腺炎联合疫苗替代。 + 根据我国麻疹流行现状和2012年消除麻疹目标要 求,使用麻疹疫苗开展强化免疫和应急免疫。
符合下列任何一条
+ 单侧或双侧腮腺和(或)其他唾液腺肿胀、疼痛,张口和咀 嚼或进食酸性食物时疼痛加剧(2.2.2); 和发热、头痛、乏力、食欲不振等(2.2.1)。
+ 符合2.2.2和伴脑膜脑炎时有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或意识 改变。

风疹的病因、症状和预防措施

风疹的病因、症状和预防措施

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
传播途径
风疹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患者污染的物品传播。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以儿童为主要发病人群,且易感者接触后几乎全部发病。
发病机制探讨
01
02
03
病毒侵入与复制
风疹病毒侵入人体后,在 上呼吸道及淋巴结处生长 繁殖,然后入血引起病毒 血症。
免疫反应与症状
机体针对风疹病毒的免疫 反应可导致发热、皮疹等 症状的出现。
药物治疗选择
抗病毒治疗
在疾病早期,可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等,以减轻病毒 血症和缩短病程。但需注意,抗病毒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 用。
对症药物治疗
针对患者出现的发热、头痛等症状,可使用解热镇痛药物如 对乙酰氨基酚等进行对症治疗。同时,可使用外用药物如炉 甘石洗剂等缓解皮肤瘙痒。
并发症处理方案
脑炎处理
家属参与
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过程,提供 情感支持和生活照顾,减轻患者的负担。
有效沟通
与患者及家属保持密切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需 求和病情变化,解答疑问,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 建议。
沟通技巧
采用倾听、同理心、肯定等沟通技巧,与患者建 立良好医疗管理
对风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减少病毒传播;同时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诊疗水平。
05
风疹治疗原则与方法
一般治疗原则
对症治疗
风疹患者需保持卧床休息,加强护理,给予易消化且富有营养的食物,保持皮肤 清洁,避免抓挠引发感染。
隔离治疗
风疹具有传染性,患者应进行隔离治疗,直至出疹后5天。同时,应避免与易感 人群接触,以防止疾病传播。
增强免疫力
保持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 适当的锻炼,以提高身体免疫力

小儿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与处理PPT课件

小儿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与处理PPT课件

传播方式
03
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如咳嗽、打喷嚏等方式将 病毒传播给周围人群。水痘患者是唯一的传染
源。
预防
04
接种水痘疫苗可有效预防水痘的发生,同时避 免接触水痘患者及带状疱疹患者也可降低感染
风险。
手足口病等其他疾病
手足口病
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为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 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
检测意义不大。
3 病原学检查
通过咽拭子或血液标本进行病毒分离或核酸检测,可明确病 原体。
影像学检查在鉴别诊断中应用
胸部X线
麻疹患儿可能出现肺部纹理增粗 等间质性肺炎表现,风疹和幼儿 急疹一般无异常表现。
超声心动图
对于疑似并发心肌炎的患儿,可 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评估心脏 功能。
误诊原因分析及避免措施
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 搔抓破损,减少继发感染 的风险。
饮食调整
给予清淡易消化食物,补 充足够的水分和维生素。
隔离措施
对麻疹等传染性强的疾病 采取隔离措施,防止交叉 感染。
并发症预防和处理策略部署
01
02
03
04
预防继发感染
加强皮肤护理和口腔卫生,避 免破损处感染。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 发症,如肺炎、脑炎等。
诊断依据
诊断小儿出疹性疾病需结合患儿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 检查结果。医生通常会询问患儿的病史,观察皮疹的形态、 分布和演变过程,并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病 毒学检测等,以确定病因和诊断。
02
常见小儿出疹性疾病介绍
麻疹
传染性
麻疹是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 传染性很强。

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及应对措施

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及应对措施
提醒:疥疮易复发,应坚持彻底治愈,员工复工前需携带传染病医院医务室康复证明到医务室备案。
疥疮: 病因和传播途径 疥螨又称疥虫,分为人疥螨和动物疥螨,人患的疥疮主要由人疥螨引起。 临床表现: 疥螨常侵犯皮肤薄嫩部位,皮疹为小米粒大丘疹或丘疱疹,多见于指缝、腕部、肘窝、腋窝、乳房下、脐周、腰部、下腹部、股内侧、等处。成人头、面、常跖等处不易受累,但婴幼儿例外。有时可见遂道,自觉剧痒,尤以夜间为甚。可继发染而发生脓疱疮、毛囊炎、疖、淋巴节炎甚至发展为肾炎等。对有感觉神经病变或严重体残的患者,因对瘙痒不能起反应或不能搔抓,容易发生结痂性疥疮(又称“挪威疥疮”),表现为大量鳞屑、结痂、红皮病或疣状斑块,有传染性。 传染源:患者之间进行传播。 传播途径:接触被有疥螨污染的衣服、用具等可能被传染。 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
流行性感冒: 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 临床表现: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同流感病毒主要侵入呼吸道,但其毒素对全身器官有广泛的毒性作用,临床上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与白细胞减少等症状。少数情况下,病毒也可能进入血液累及全身而引起呼吸道以外的病理改变和临床征候。 传染源:流感的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为1周。 传播途径:流感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人群易感性: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对同型的免疫力可维持较久,对同一亚型的变种间也有交叉免疫力,但维持的时间不长,病毒不断发生变异,可引起反复感染发病。 预防措施:流感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多见。隔离病人是减少传播的有效途径,隔离期为1周。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公共集会,室内注意通风。
传播途径:大多是通过呼吸道飞沫散播传染,也可通过患患者口、鼻及眼睛的分泌物直接传染给被接触者。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预防传染病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人民的健康,保证社会安定,促进国家现代化建设。

为此,需要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采取综合性防疫措施,认真贯彻预防方针。

首先,要管理传染源。

针对不同传染病,制定不同的管理措施。

例如,对患者和病原体携带者要求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积极治疗患者。

对病原携带者进行管理与必要的治疗,对传染病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留观、集体检疫,必要时进行免疫法或药物预防。

对感染动物的管理与处理也非常重要,有经济价值的野生动物及家畜应隔离治疗,必要时宰杀,并加以消毒,无经济价值的野生动物发动群众予以捕杀。

其次,要切断传播途径。

根据传染病的不同传播途径,采取不同防疫措施。

例如,肠道传染病要做好床边隔离,吐泻物消毒,加强饮食卫生及个人卫生,作好水源及粪便管理。

呼吸道传染病要使室内开窗通风,空气流、空气消毒,个人戴口罩。

虫媒传染病要有防虫设备,并采用药物杀虫、防虫、驱虫。

最后,要保护易感人群。

对于易感人群,要采取措施进行保护,例如,加强健康教育,提高个人卫生意识,增强体质,注重营养,保证充足睡眠等。

总之,预防传染病需要采取多种措施,从源头上控制病原体的传播,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才能达到预防传染病的目的。

为了提高人群的免疫力,我们可以有重点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的特异性免疫力。

人工自动免疫是指对易感者进行疫苗、菌苗、类毒素的接种,接种后免疫力在1-4周内出现,可以持续数月至数年。

而人工被动免疫则是在紧急情况下注射抗毒血清、丙种球蛋白、胎盘球蛋白、高效免疫球蛋白等,注射后免疫力会迅速出现,但只能维持1-2个月。

水痘是一种常见、多发的儿童传染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可产生反复持续的、无临床症状的潜伏感染。

其临床特点是皮肤和粘膜出现瘙痒性水疱疹。

在发展中国家,水痘是儿童的主要传染病之一,严重威胁着儿童的健康。

因此,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这种传染病的有效措施。

据流行病学调查,水痘多发生在冬未、初春季节。

幼儿园的常见常见传染病防控的办法

幼儿园的常见常见传染病防控的办法

病原体: 风疹病毒
传染源: 风疹患者、无症状带毒者和先天性风疹患者。
传播途径: 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流行特征: 多在冬春季发病,多见于1~5岁儿童,男女发病 率均等。母亲的抗体可保护6个月前婴儿不发病。 广泛使用疫苗后发病率降低,发病年龄提高。
临床表现: 潜伏期:
病原体: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肠道病毒71型。
传染源: 手足口病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飞沫经呼 吸道传播。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以学龄前儿童度快,短时间可造成大流行。 2.流行区域:
托幼机构易发生集体感染。 3.流行季节:
患儿隔离期: 经过系统抗生素治疗,症状彻底消失1周
班级隔离期: 1周
防疫措施: 猩红热没有疫苗等自动免疫制剂,因此,预防本 病的关键在于控制传染源。对体弱及免疫功能低 下的密切接触者,应用青霉素预防。带菌者应接 受10天青霉素治疗。疾病彻底痊愈后,方可解除 隔离。在猩红热流行期间,应避免带孩子到公共 场所和人多处,室内应注意通风。对可疑猩红热、 咽炎患儿及带菌者,都应给予隔离治疗。
临床表现: 潜伏期:
1 ~ 3天 主要症状:
突然出现的高热、寒战、头痛、肌肉酸痛、全身 不适。 呼吸道症状: 呼吸道症状轻微,伴或不伴流涕、咽痛、干咳。
患儿隔离期: 1周
班级隔离期: 1周
防疫措施:
高峰期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及时隔离流感样病
例及与流感样病例密切接触者。
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频繁有效的对流通风至关重要)。 2.咳嗽、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等,避免飞沫传播。 3.经常彻底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 4.流行期间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及时就医,并减少接触他人,尽量居家休息。 5.流感患者应呼吸道隔离1周或至主要症状消失。患者用具及分泌物要彻底消毒。 6.加强户外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抗病能力。 7.秋冬气候多变,注意加减衣服。 8. 接种流感疫苗是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最有效预防流感及其并发症的手段。

风疹PPT演示课件

风疹PPT演示课件

药物治疗选择及注意事项
抗病毒药物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因此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等 可用于治疗。但需注意抗病毒药物的使用时机和剂量,避 免滥用。
对症治疗
针对患者出现的发热、咳嗽等症状,可给予相应的退热、 止咳等对症治疗。但需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禁忌症。
免疫调节剂
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可使用免疫调节剂如干扰素等 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病情恢复。但需注意免疫调节剂的 使用时机和剂量。
中医辨证论治方法探讨
辨证分型
根据中医理论,风疹可分为风热型、湿热型和血热型等证型。不同证型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选择有所不同。
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风疹以清热解毒、凉血祛风为主。常用中药如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等具有清热 解毒作用;生地、丹皮等具有凉血作用;荆芥、防风等具有祛风作用。但需注意中药的配 伍禁忌和剂量控制。
史。
05
风疹治疗原则及措施
一般治疗原则和方法
隔离与休息
风疹患者应进行隔离,避免传染 给他人。同时,患者应卧床休息 ,保持室内安静、空气新鲜,减
少探视和外界刺激。
饮食调理
患者应进食清淡、易消化、富含维 生素的食物,如稀粥、面条、新鲜 蔬菜和水果等。避免进食辛辣、油 腻、刺激性食物。
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搔抓皮疹 ,防止继发感染。可用温水擦浴, 禁用肥皂水擦洗。
麻疹的皮疹形态与风疹相似,但 麻疹患者症状较重,高热、咳嗽
等明显,且常伴有并发症。
与猩红热鉴别
猩红热的皮疹为弥漫性充血性针 尖大小的丘疹,疹间无正常皮肤
,伴有杨梅舌等特征性表现。
与药物过敏鉴别
药物过敏引起的皮疹形态多样, 可伴有瘙痒等症状,但无发热、 呼吸道症状等风疹表现。在鉴别 诊断时,应注意询问患者的用药

《小儿常见出疹性疾》课件

《小儿常见出疹性疾》课件

饮食与生活指导
饮食调整
根据宝宝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适当 调整宝宝的饮食,给予易消化、营养 丰富的食物。
多喝水
鼓励宝宝多喝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 入,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充足的休息
保证宝宝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避 免过度疲劳。
增强免疫力
鼓励宝宝进行适当的运动和户外活动 ,增强免疫力。
病情监测与记录
观察病情变化
真菌通过接触感染部位或 吸入孢子等方式侵入人体 ,在体内繁殖并引起皮肤 反应,导致出疹。
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04
传染源
小儿出疹性疾病的传染源主要 是患儿本身和带菌者。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接 触传播。
易感人群
儿童普遍易感,特别是免疫力 较低下的儿童更容易感染。
流行季节
四季均可发病,但春秋季节更 容易流行。
详细描述
麻疹并发肺炎的患儿护理中,首先要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室内空气流 通。同时,要预防交叉感染,对患儿进行隔离,避免与易感人群接触。此外,要给予患儿充足的营养 支持,遵医嘱喂养,保证患儿获得足够的营养和水分。
案例二:风疹并发心脏疾病的患儿治疗
总结词
风疹并发心脏疾病的患儿治疗需要特别关注患儿的心脏状况,控制病情进展,以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出现皮疹。
传播途径
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 触感染者的疱疹液传播。
预防措施
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的有效方 法,同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避免与感染者接触。
03
小儿出疹性疾病的治疗与预防
治疗原则与方法
治疗原则
根据不同疾病类型,采取相应 治疗措施,以缓解症状、缩短

风疹最怕三个土方法

风疹最怕三个土方法

风疹最怕三个土方法风疹,又称流行性风疹,是一种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风疹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患者在发病初期及其感染力较强,因此风疹传染性较强,易在人群中流行。

风疹的传播途径主要有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

风疹的潜伏期一般为14-21天,患者在潜伏期内即可传染,且传染性较强。

一旦患上风疹,容易引起咽喉炎、结膜炎、发热、皮疹等症状,严重者还可能引发脑炎、心肌炎等并发症,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对于风疹,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避免感染。

下面,我将介绍三个最怕的土方法,帮助大家更好地预防风疹。

首先,勤洗手。

风疹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而飞沫又很容易沾染在人们的手上。

因此,勤洗手是预防风疹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公共场所或者接触过患者后,一定要及时用肥皂洗手,彻底清洁双手,避免将病毒带入口腔、鼻腔或眼睛。

其次,保持室内通风。

风疹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而密闭的环境容易造成病毒的滞留和传播。

因此,保持室内通风是预防风疹的重要措施之一。

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办公场所,都应该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减少病毒在空气中的传播。

最后,避免接触患者。

风疹患者在发病初期即可传染,因此接触患者是预防风疹的重要环节。

避免接触患者,尤其是在患者发病初期,可以有效减少感染的风险。

同时,对于接触过患者的人群,也应该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一旦出现发热、咽喉炎、结膜炎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除风疹感染。

综上所述,风疹是一种传染性较强的疾病,对人们的健康造成较大威胁。

为了预防风疹,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如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避免接触患者等。

只有做好预防工作,才能有效避免风疹的传播,保障人们的健康。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风疹的预防工作,做好个人防护,共同营造健康的生活环境。

麻疹的控制与预防策略

麻疹的控制与预防策略

传, 经常开窗 通风 , 式 清扫 , 持室 内空气 清 洁新 鲜。流行 期 湿 保 间, 应大力宣传患 者不 出门 , 接触者应 隔离 检疫 3 , 者要 隔离 周 患
至出疹 后 5d 伴有并发 症者住 院隔离 , , 隔离 期延 长 5d 。对 接触
患 者 的 医 护 人 员 应 增 强 自我 防 护 意 识 , 作 时 应 采 取 戴 口罩 、 工 穿
隔离衣等防护措施 。 3 3 保 护易感人群 . 凡未患过麻疹 或未 接种 过麻疹疫苗者 均为
据中华人民共 和国卫生部 公布 的全 国法 定传染 病疫 情报告 了解 ,0 7年以来 , 国麻疹疫 情呈快 速增长态 势 , 20 全 1月 ~2月报 告病例数明 显高 于 前两 年 同 期水 平 , 部 地 区 出现暴 发 疫 情 。 局 20 07年 1 月发病 24例 , 0 居传染病第 5位 。
疗, 做到有病早治 , 病早 防。有 了健 康的 身体才 能搞好 社会 主 无 义农村 建设 , 创造苏南农村 的再 一次辉煌 。
对体重指数超标 , 高脂血症 , 脂肪肝 等异常指标并不重视 , 殊不知 这些指标不但 是发 生心 脑 血管疾 病 的最 主要 危险 因素 , 与血 还
糖、 血压、 肝肾功能等其他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健康体检作为
积极进行麻疹 的健康 教育 , 加强体育 锻炼 , 提高免疫力 , 以有效地
预 防传 染病 的 发 生 和 流 行 。 参 考 文 献
3 1 免疫 接种 .
按 规定 , 儿童满 8月龄时 , 基础免疫接 种一剂麻
疹减毒活疫苗 , 半 时可 复种一 剂 , 学 一年 级 、 中一年 级 、 1岁 小 初
魏 忠君
黑龙 江省疾病预 防控 制 中心预防保健 门诊 ( 黑龙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出疹性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发表时间:2015-07-23T08:52:38.133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9期供稿作者:郑玲[导读] 患儿与健康人群必须隔离,并采取抗生素治疗,足程足量治疗后通常不再具有传染性,隔离是否解除视情况而定。

郑玲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大许镇中心卫生院? 江苏徐州 221124)【摘要】目的:探讨出疹性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方法:观察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出疹性传染病患者,对症进行预防及治疗。

结果:出疹性传染病包括45例病毒感染患者、31例过敏性患者及4例猩红热患者。

全部患者经对症治疗后,病情均有明显好转。

对于不同类型的出疹性传染病,根据其特点进行预防和控制。

结论:出疹性传染病的病情复杂多样,应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平时注意个人卫生及生
活习惯,按时接种疫苗予以预防。

对发病者进行隔离,控制感染源,在确保对症治疗的同时注重疾病传播的控制。

【关键词】出疹性疾病;临床诊治;预防与控制【中图分类号】R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9-0338-02 国内儿童传染病发病率中,发病率排在前三位的疾病为手足口病、水痘和猩红热,而其它种类的出疹性传染病也会在一年四季中随时发生。

因此医院工作人员需要提高警惕,做好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出疹性传染病的传播性较强,患者一般需要被隔离,治疗时可服用利巴韦林和阿昔洛韦等药物,同时进行退热、止痒等辅助治疗,注意饮食调节和控制,从而确保患者病情的有效治愈。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80例出疹性传染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 0.5-14岁,平均年龄(6.45±2.41)岁;病情治疗时间0.7-11天,平均时间5.8天。

1.2 方法
根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诊断标准对本组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价和分析[1]。

全部患者经隔离后采取对症治疗,以阿昔洛韦、利巴韦林治疗病毒性感染患者;高热时给予退热处理,采用止痒药物帮助患者缓解瘙痒症状,应用清热解毒类药物进行治疗[2],同时注意饮食的调节和改善。

2.结果
临床诊断结果显示:80例出疹性传染病患者中,45例为病毒感染患者,其中风疹6例、肠道病毒感染5例、水痘22例、手足口病4例、麻疹5例、幼儿急疹者3例;31例为过敏性患者,其中荨麻疹6例、过敏性紫癜14例、湿疹2例、丘疹性荨麻疹9例;其余4例为猩红热患者。

全部患者经对症治疗后,经过1-3个月的随访观察,所有患者的病情均有痊愈或者明显好转。

3.出疹性传染病的诊断3.1 过敏性疾病
湿疹:湿疹患者为局部原发性多发性皮疹,皮肤瘙痒明显,并可渗出浆液,留有结痂。

丘疹性荨麻疹:受损皮肤呈纺锤形,出现颜色泛红的丘疹,质硬且瘙痒现象比较严重。

荨麻疹:患者伴有皮肤瘙痒现象,属于突发的急性病,瘙痒现象较为严重,短时间内可产生风团,且程度不同。

过敏性紫癜:易患于四肢,皮肤容易受到损伤,可出现紫色斑点,严重者会出现关节肿痛、呕吐、呕血等现象。

3.2 病毒感染性疾病水痘:水痘一般发于儿童,发热24小时内可出现皮疹,皮疹通常先发作于患儿头部和躯干,之后逐渐蔓延至面部和四肢。

临床特点表现为相继出现皮肤黏膜,伴随结痂和疱疹等不同的皮疹。

可出现全身不适或发热等现象,一般由头部和躯干向四肢蔓延。

手足口病:手足口病由各种肠道病毒所致,是常见的一种传染病。

其特征主要包括:四不特征,临床诊断表现为不结痂、不结疤、不痒、不痛四个特征;四不同,手足口病出现的疹子与药疹、水痘、口唇牙龈疱疹、蚊虫咬出现的疹子不同;四部曲,儿童的手、足、口、臀四个地方容易发作手足口病[3]。

一般情况下斑丘疹和疱疹会出现在脚掌和手掌上,且均在脚掌和手掌的曲侧部位,或为红色的疱疹和斑丘疹,或为白色的水疱,疱疹四周呈炎性红晕。

患儿可伴随发热现象,丘疹、小疱疹出现在手、足、臀、口四处,磁共振检查显示异常现象。

麻疹:风热、皮疹为麻疹患者的临床表现,同时可诱发脑炎、肺炎等疾病。

麻疹存在潜伏期,时间一般为8-13天。

患者发热3天左右可出现皮疹现象,开始发作于患儿耳边,之后逐渐蔓延至患儿全身,5天左右皮疹完全长出。

当皮疹现象消失时,患处会留有浅褐色色素斑。

风疹:风疹患者常常伴随发热现象,淋巴结肿大发作于枕后和耳后。

风疹的潜伏期大约在3周左右,发病前两天会出现皮疹,迅速蔓延至面部、四肢、颈部。

常出现风疹团,为其显著特征,严重者全身可出现皮疹,呈浅红色。

幼儿急疹:幼儿急疹即婴儿“玫瑰疹”,幼儿发热5天内体温不低于39℃,退热后皮肤出现疹子,呈红色斑丘状。

部分患者会发生咳嗽、眼睑水肿等现象。

3.3 细菌感染
猩红热:猩红热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所致,是一种急性传染病。

一般多见于儿童患者,患儿扁桃腺红肿,发生高热、咽痛等现象,时间十分突然,1d后颈部、躯干、四肢逐渐出现疹子,呈细小密集的弥漫性红斑。

48小时皮疹可达到高峰,呈弥漫性猩红色。

猩红热患者的病程一般为7-8d,出疹的先后顺序会有所不同,之后皮疹逐渐消退,伴糠皮样脱屑。

猩红热疾病的特征是高热、扁桃腺红肿,全身可出现疹子,呈弥漫性猩红色。

4.出疹性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4.1 麻疹的预防控制易感人群注射疫苗,婴儿出生8个月后接种疫苗,隔一年后加强。

出现麻疹者及早隔离进行治疗,保持个人卫生,居室进行开窗通风,暴晒被褥,隔离并观察28天;对密切接触者满8月龄者应急接种麻疹疫苗;未满8月龄密切接触者,可给予丙种球蛋白接种,以提高免疫抵抗力,并医学观察自接触起14天。

4.2 风疹的预防控制
易感人群接种风疹疫苗,一次自然感染后可终身免疫。

对育龄妇女风疹抗体进行筛查,对风疹抗体阴性者,可在妊娠前进行疫苗注射,妊娠期禁止接种。

4.3 水痘的预防控制
易感人群可接种水痘疫苗,健康儿童与患者禁止接触,水痘流行期避免孩子在人群密集处游玩。

水痘出现前1~2日至皮疹干燥结痂时具有传染性,患者需要进行隔离,前驱期及出疹早期最容易传染。

水疱污染的被服用具进行消毒处理,室内通风或进行紫外线照射消毒。

4.4 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
疾病流行期避免在人群密集处滞留,发病患儿发病后至少被隔离两周以上,发病第一周疾病的传染性最强。

预防控制遵循:常消毒、勤洗手、勤通风、吃熟食、控传染五个关键原则[4]。

肠道病毒在紫外线及干燥环境下比较脆弱,100℃以上的温度可使其病毒死亡,采用高浓度的氧化剂可杀灭病毒。

4.5 猩红热的预防控制
确保患儿居室通风换气,同时使用煮沸消毒过的食具。

痊愈后进行彻底消毒,用具均用肥皂水擦洗一遍,或户外暴晒l~2小时。

高发季节,患儿需要及时就医,家长密切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出现发热或皮疹时送往医院进行诊治。

患儿与健康人群必须隔离,并采取抗生素治疗,足程足量治疗后通常不再具有传染性,隔离是否解除视情况而定。

【参考文献】
[1]江宇泳.药疹误诊为出疹性传染病的18例分析[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0,1:11-12.
[2]虡瑞尧.发疹性传染病与药疹的鉴别诊断与治疗[J].传染病信息,2010,20(1):23-24.
[3]靳喜朋,褚秀玲,霍惠玲,等.水泡性口炎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诊治[J].张家口农专学报,2003,19(2):8-9.
[4]廖春光.一起出疹性传染病暴发调查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1,17(4):34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