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围绕“人与自然”这一主题展开,教学内容包括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描述,自然规律的探究,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具体包括《山行》、《江雪》、《大自然的声音》和《观潮》四篇课文的学习。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并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并能用课文中的词语造句。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观察等方式,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力和观察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难点1. 正确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长句。

2.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受自然的美,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明白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教具学具准备1. 课文插图。

2. 生字词卡片。

3. 自然界的声音录音。

4. 学生自备笔记本和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自然界的录音,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自然的美,然后请学生分享他们的感受。

2. 课文学习: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生字词,分析课文的写作手法。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自然现象,每组选择一个自然现象进行深入研究。

4. 学生展示: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

5. 总结提升: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引导学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板书设计1. 课题:人与自然2. 课文《山行》、《江雪》、《大自然的声音》、《观潮》3. 生字词:山、水、雪、声音、潮等4. 重点句子:课文中的优美句子和哲理句子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

2. 用课文中的词语造句。

3. 写一篇关于自然的短文。

课后反思通过本单元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感受自然美和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上有了一定的提升。

但在表达自己的感受时,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习作》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习作》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习作》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和理解《习作例文·习作》的内容和要求。

2.能够正确借鉴《习作例文·习作》的写作技巧和特点。

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其审美意识和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素材:《习作例文·习作》的教材及相关练习题3.工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等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习作例文·习作》相关内容或题材的图片或视频进行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内容呈现1.通过课文的朗读和解读,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分析《习作例文·习作》的写作技巧和特点,指导学生如何在写作中运用。

3.设计一些针对性练习,让学生感受并掌握写作技巧。

3. 激发思考通过提问、小组讨论或其他互动方式,激发学生对《习作例文·习作》的主题和内涵的深入思考。

4.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在家里巩固所学内容,并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习作例文·习作》的情节理解和写作技巧掌握还有待加强。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技能,并通过更多的实例和练习来帮助学生提高。

五、教学延伸教师可在课后提供更多相关阅读材料或写作指导,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拓展写作思路。

六、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习作例文·习作》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掌握,写作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升。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以上就是本次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的内容,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和指导。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爬天都峰》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爬天都峰》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爬天都峰》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爬天都峰》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课文讲述了作者一家四口去黄山旅游,攀登天都峰的过程。

通过讲述爬山的经历,展现了天都峰的高大雄伟和自然景观的秀丽,同时也表达了只有勇敢、坚持、互相鼓励,才能克服困难,达到目的的主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但由于年龄特点,他们的注意力和理解力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课文,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天都峰的高大雄伟和自然景观的秀丽;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勇敢、坚持、互相鼓励的精神,培养他们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2.难点:理解课文中所展现的天都峰的高大雄伟和自然景观的秀丽,以及课文所表达的主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视频等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所描绘的景色和情感;2.问题驱动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深入理解课文;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分享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2.与课文相关的图片、音乐、视频等资料;3.学生分组合作的准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音乐,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去爬山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和情感。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所描绘的景色和情感。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查找资料、提问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古代“困兽犹斗”典故的故事内容。

2.掌握“龟兔赛跑”这个寓言故事的主要情节。

3.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及寓意。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

2.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分析思考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坚强意志。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教授“困兽犹斗”和“龟兔赛跑”寓言故事的内容、寓意和教育意义。

•难点:引导学生从寓言故事中领悟背后的道理,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1. 导入老师通过提出一个问题或者引用一个相关的寓言故事,激发学生对这个主题的兴趣。

2. 学习“困兽犹斗”•老师讲解“困兽犹斗”的故事内容和寓意。

•学生跟读故事,尝试理解故事的内涵。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困兽犹斗”这个故事中的主题和教训。

第二课时1. 复习“困兽犹斗”让学生通过口头表达或书面表达的方式回顾学习过的“困兽犹斗”。

2. 学习“龟兔赛跑”•老师介绍“龟兔赛跑”寓言故事的情节。

•学生跟读故事,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

3. 分角色讨论让学生分角色讨论“龟兔赛跑”中不同角色的心态和行为,引导学生思考故事背后的道理。

第三课时1. 小组探讨让学生自主分组,在小组内共同探讨“困兽犹斗”和“龟兔赛跑”这两个故事的异同点。

2. 课堂展示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小组讨论的成果,让全班同学一起分享和学习。

3. 总结老师和学生一起总结这两个寓言故事所传达的哲理和教育意义,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和概括。

四、课堂作业1.仿写其他寓言故事。

2.写一篇读后感。

五、教学评价方式1.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展示和互动中的表现。

2.课后布置作业,评价学生的课后表现。

六、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情感培养。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的主题是“走进大自然”,包括《观潮》、《走月亮》、《繁星》三篇课文。

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描写大自然美景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大自然有一定的认知和感悟。

但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参差不齐,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描述能力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大自然的美好;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情感,提高他们对美好事物的感悟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大自然的美好。

2.教学难点: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的运用;观察、思考、表达和创作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互相讨论、交流,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写作指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指导他们如何将所观察到的事物用文字表达出来。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报:展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图片和自然景观。

2.教学素材:准备与课文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视频等素材。

3.作业本:用于学生书写作文和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自然景观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从而引出本单元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中描绘的自然美景。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四上第五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创办《生活万花筒》班刊一、单元教材解读本单元为习作单元,习作单元从三年级上册开始设置,每册一个。

习作单元都是围绕某项关键的习作能力编排的,在结构体系上与其他单元有较大的区别,一般由五部分组成: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单元习作,习作单元的全部内容都以习作能力的达成为目标,各部分联系紧密。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习作要素是“写一件事,把事情写清楚”。

两篇精读课文《麻雀》《爬天都峰》学习目标定位是通过课文阅读领会怎样算是将事情写清楚了,作者是如何做到将事情写清楚的,都是为写提供方法建构经验,开阔思路的。

“交流平台”是基于精读课文对写事方法进行梳理、总结。

“初试身手”是让学生初步运用学到的方法练习表达。

“习作例文”给同学提供可以借鉴的范例,同时借助批注再次提醒学生写事的要点。

“单元习作”《生活万花筒》让学生选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按一定顺序把这件事写清楚,运用学习到的习作方法进行实践,整个单元都是围绕习作能力的达成展开。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自己经历的、看到的亦或是听说的事,其中肯定有自己印象深刻的。

本单元的习作任务就是选择一件事写一写,目标是“写清楚”。

如何算是写清楚呢?认真研读课文,分析课后题,结合交流平台和习作例文批注,可以发现写清楚有两层要义:第一,写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让读者能够读明白起因、经过、结果,《麻雀》《爬天都峰》课后的第一题都指向了课文的整体把握: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交流平台、习作例文也提醒学生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清楚,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清楚叙事。

这一点和刚刚学习过的第四单元紧密相连。

第二,写清楚是要将最能表现主题的内容写的细致、充分,而无关紧要的内容信息简单写或者不写。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从故事的开始到结束,将一件事情按顺序写出来,可能不是太难的挑战。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习作例文》单元旨在通过阅读和分析典型例文,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培养其独立写作的能力。

本单元涉及的内容包括对记叙文的阅读理解、写作思路的拓展以及语言表达的丰富性。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理解并分析例文的写作结构和特点,学会运用例文中的写作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个人思考和写作实践,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自信,鼓励学生勇于表达个人观点和情感。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理解并运用不同的写作手法和结构,如叙事、描写、对比等。

2. 帮助学生将阅读中学到的写作技巧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3.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个性化的表达。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学课件:包含习作例文及相关分析。

2. 写作练习本:供学生课堂练习和个人创作使用。

3. 评价量表:用于学生自评和互评写作作品。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通过简短的故事或生活实例引入写作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2. 例文阅读与分析(15分钟)- 分发例文,学生自主阅读并标记关键信息。

- 小组讨论,分析例文的写作手法和结构特点。

3. 写作技巧讲解与练习(20分钟)- 教师根据例文讲解写作技巧,如开头、结尾的写法,情节的展开等。

- 学生进行课堂小练笔,尝试运用所学技巧。

4. 创意写作(30分钟)- 学生根据所给主题或自选主题进行独立写作。

- 教师巡回指导,提供个性化反馈。

5. 作品分享与评价(10分钟)- 学生自愿分享自己的作品,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 使用评价量表进行自评和互评。

6. 总结与反思(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改进方向。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教学重点。

可以包括以下部分:- 习作例文标题- 写作技巧的关键点- 学生写作的注意事项作业设计1. 完成一篇以“我的假期”为主题的作文,运用课堂上学到的写作技巧。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第五单元单元分析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第五单元单元分析

第五单元单元分析人文主题本单元为习作单元,围绕人文主题“我手写我心,彩笔绘生活”,教材编排了《麻雀》《爬天都峰》两篇精读课文和《我家的杏熟了》《小木船》两篇习作例文,四篇课文都是以第一人称叙写了发生在身边的事例,生活气息较浓。

全部内容都以习作能力的达成为目标,各部分联系非常紧密。

课文编排《麻雀》写了老麻雀面对猎狗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故事,事件脉络清晰,叙述生动;《爬天都峰》写了“我”和老爷爷互相鼓励攀登天都峰的事。

两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把事情写清楚。

《我家的杏熟了》《小木船》两篇习作例文借助旁批和课后题,提示学生怎样把事情写清楚。

语文要素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习作要求是“写一件事,把事情写清楚”。

本单元所选取的两篇文章——《麻雀》和《爬天都峰》,都具体地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故事。

学习这单元的课文,不仅要求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还要学会如何把一件事情写清楚。

在课文学习的基础上,本单元的“交流平台”总结了写清楚事情的方法,“初试身手”引导学生初步运用所学方法,把过程写清楚,把重要内容写清楚。

单元习作《生活万花筒》要求学生选择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按照一定顺序写清楚,是对本单元所学的综合运用。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力争使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学会把事情写清楚。

学生的身心特点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经验学生的个体差异可能遇到的困难其他1.知道可以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清楚展现事情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内容。

2.知道抓住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

3.总结把一件事情写清楚的方法,并初步尝试口语表达。

4.选择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按一定的顺序把这件事情写清楚。

任务群类型任务群目标基础型学习任务群1.认识11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21个字和29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及写作顺序。

发展型学习任务群1.可以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清楚展现事情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内容。

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五单元教学计划7篇

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五单元教学计划7篇

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五单元教学计划7篇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五单元教学计划篇1幸福是什么》教学目标:★认识6个生字。

★读懂课文内容,知道什么是幸福,受到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的教育。

★能把课文演一演。

教学重点:★初步形成自己的幸福观。

★演课本剧。

教学难点:★初步形成幸福观。

★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这是一篇阅读课文,主要是学生通过自学来理解。

现在请你自己读一读这篇课文,看看你能读到什么。

2.学生交流,并谈谈自己的幸福观。

3.认读生字。

二、学习新课。

(一)了解文章内容1.牧童们开始时,认为幸福是什么?(不知道)2.牧童们后来认为幸福是什么?(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自由发言。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做了什么?注意:指导学生阅读第13至22段。

3.小结:正是因为他们从自己的劳动中感受到了帮助人的快乐……4.智慧的女儿是怎样回答三个牧童的?(她肯定了三个牧童的体会,指出: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知道什么叫“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吗?(“义务”就是应尽的责任。

例如,作为学生,应尽的责任是好好学习;作为子女,应尽的责任是孝顺父母。

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都做得很好,就是智慧的女儿说的“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

)5.重复阅读:睿智女儿的话:幸福靠劳动,靠做好自己的本分,做对人有益的事。

建议: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来理解。

6.谈谈你的幸福观,并以名言的方式概括成一句话。

注: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在这个环节的积极性是比较高的,所以老师要在这里通过各种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争取出彩。

(二)演课本剧1.分角色朗读。

建议:在这个过程中,要对学生的眼神、语气作指导,为演做好准备。

2.学生排练,教师巡视。

3.汇报演出。

三、作业布置阅读自己喜欢的童话。

四、本课小结(根据当时情景而定)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五单元教学计划篇2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熟读成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生活万花筒》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生活万花筒》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生活万花筒》教学设计小结:首先要明确自己要写什么事情,这就叫——言之有物。

4.过渡:孩子们,咱们以例文《我家的杏熟了》为例,开课时我们已经对这篇文章的写作顺序以及如何把重要的内容写清楚,进行了体会和学习,接下来,我们就利用思考板,看看写作前如何组织写作材料。

(1)确定要写的事。

(2)出示开头,结合第一处批注,明白开头通过“说杏”“数杏”介绍了杏好、杏多,为下文要发生的事情做铺垫。

活动意图说明:先引导学生阅读单元习作导语,明确习作要求,借助教材的提示,让学生明白,既可以写我们亲身经历的事,也可以是我们看到的或听说的事。

分享印象深刻的事,唤起回忆,确定习作内容。

然后指导开头,再组织学生借助思考板和开课时对《我家的杏熟了》的学习,填写思考板,学习组织写作材料。

环节四:理清思路,言之有序(指向目标2)1.回忆开课时对《我家的杏熟了》的学习,和老师一起填写思考板,明确写作顺序。

2.回忆开课时对《我家的杏熟了》的学习,和老师一起填写思考板,明确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1.孩子们,作文开头写好了,我们接着就要写发生的事儿了。

为了写清楚我们描写的事情,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而记事类文章我们常采用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填写思考板。

2.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填写思考板。

1.学生能和老师一起,在思考板中正确填写《我家的杏熟了》的写作顺序。

2.学生能和老师一起,在思考板中正确填写《我家的杏熟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活动意图说明:借助思考板,理清写作顺序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言之有序。

环节五:把握重点,言之有法(指向目标2)1.回忆开课时对《我家的杏熟了》的学习,和老师一起填写思考板,明确文中重点写的内容。

2.回忆开课时对《我家的杏熟了》的学习,和老师一起填写思考板,明确文中作者把重要内容写清楚选用的方法,以及关键词句,填入思考板。

3.根据老师出示的完整的思考板,学习利用思考板组织写作材料。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五单元习作:生活万花筒 教案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五单元习作:生活万花筒 教案

教学要求1.进一步体会按一定顺序写事,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

2.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一件事写清楚。

教学课时一课时。

1.进一步体会按一定顺序写事,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

2.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一件事写清楚。

课件。

一谈话导入生活就像万花筒,每天都有许多的事情发生,有令人感动的,有令人悲伤的,也有令人赞叹不已的。

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让自己印象深刻的事,也许其中有一些给了你人生的启迪,今天,我们就试着把自己心中最难忘的事写下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板书:生活万花筒)设计意图:谈话导入新课,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自然地进入习作学习中。

二审题指导1.以“生活万花筒”为主题,选择自己亲身经历的或是看到的、听到的一件事写下来,注意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完整、写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读读习作例文《我家的杏熟了》和《小木船》,交流这两篇文章分别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学生自由交流)3.教师指导。

(1)所记的是一件印象深刻的事,要集中笔触写好这件事,写清事情发生的时间,可以发生在不久前,也可以是过去发生的;还要写清地点,可以在学校,也可以在街头巷尾;要按一定的顺序把这件事情写清楚。

(2)要认真思考,打开写作的思路,可以参考教材给出的题目,从中得到启发,进而确定选材的内容。

设计意图:让学生快速了解题目,把握写作重点。

三组织材料1.学习习作提示,确定写作材料。

(1)默读习作提示,思考:教材中列举了哪些事情?(出示课件2)(2)学生交流。

可以是好事,也可以是吸取教训的错事,日常生活中的新鲜事、乐事,总之是有意义的,写下来能给人以启发的事。

(3)回顾亲身经历的事,看看有没有印象深刻的,把它写下来。

2.思考你想写什么事,是什么原因让你对这件事印象深刻,是激动,是伤心,还是害怕……(1)说一说这是一件什么事。

(2)说一说这件事情令你印象深刻的原因。

3.汇报自己的选材。

请习作较好的同学先汇报,其他学生认真听,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主题是“关心与爱护”,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本单元包括两篇课文《麻雀》和《猫》,以及语文园地中的词语和句子练习。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对于关心和爱护他人的概念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具体的情境中,还需要引导和培养他们学会关心他人,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子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会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子的运用。

2.教学难点:学会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和引导式教学法,通过设定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学会关心他人。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2.课文相关图片或视频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人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展示《麻雀》中母雀和小雀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他们的关系。

2.呈现(10分钟)老师朗读课文,学生认真听,并及时跟读。

在朗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关心和爱护他人的细节。

如,在《麻雀》一课中,引导学生关注母雀为了保护小雀而付出的努力。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模仿课文中人物的动作和情感。

如,在《麻雀》一课中,学生可以模仿母雀的保护动作,感受母爱的伟大。

4.巩固(10分钟)老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答。

如,问:《麻雀》一课中,母雀为了保护小雀付出了哪些努力?学生回答后,老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关心和爱护他人的事例,大家共同分享。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麻雀》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麻雀》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麻雀》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麻雀》这篇课文是一篇描写动物生活的文章,通过讲述一只母麻雀在寒冷的冬天里,为了保护小麻雀而奋不顾身的故事,展现了母爱的伟大。

本文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寓意深刻,适合四年级的学生阅读。

课文结构紧凑,情节引人入胜,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同时,本文也涉及到了一些生僻字和词语,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重点掌握。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对于文章的大意和主题能够进行简单的理解和分析。

但是,对于一些生僻字和词语的掌握还不够熟练,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和讲解。

此外,学生对于母爱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思考和感悟。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和主题。

2.能够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僻字和词语。

3.能够理解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同情心。

4.能够通过课文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僻字和词语的掌握。

2.对母爱的理解和感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内容。

2.互动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3.情感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感悟母爱的伟大。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生僻字和词语的资料。

3.与课文相关的故事或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麻雀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主题。

然后,简要介绍课文的大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观察课文中的生僻字和词语。

老师对课文进行翻译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老师挑选一些生僻字和词语,进行讲解和示范,让学生跟读和模仿。

然后,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这些生僻字和词语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老师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和分析。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爬天都峰》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爬天都峰》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爬天都峰》教学设计【作业设计】1.一锤定音(在加点字正确读音后画"√")笔陡zǒu()发颤zhàn()汲取jī()dǒu()chàn()jí()鲫鱼jì()攀登bān()铁链liàn()jǐ()pān()lián()2.火眼金睛,辨字组词纪()绝()级()辫()记()决()汲()辩()3.我是小法官(阅读课文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爬天都峰》写的是我在爸爸的鼓励下爬上天都峰的事情()《爬天都峰》主要讲在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与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互相鼓励,一起登上天都峰的事()4.按课文内容填空。

1.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望:啊,峰顶这么(),在()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

2.文章分为3个部分,请写出具体的自然段。

:爬山前()爬山时()爬上顶峰()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爬天都峰》教学设计【作业设计】一、按要求写句子1.天都峰真高。

(改为感叹句)2.我奋力向封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用加点的词仿写句子二、句段练习啊,封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1.用横线画出描写天都峰“高”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描写天都峰陡的句子。

2.我爬得上去吗?是()句,说明我再爬天都峰前产生了()的心理,侧面衬托了天都峰的“险”三、品读文章爸爸听了,笑着说:“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1.爸爸说的“有意思”体现在()A.我爬不动的时候,老爷爷帮助了我。

B.老爷爷爬不动的时候,我帮助了他。

、C.我和老爷爷都能从对方的行动中收到鼓舞,汲取到力量。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单元教学计划和教学反思)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单元教学计划和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教学计划一、单元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幸福和希望”这个主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风筝》《麻雀》两篇课文组成。

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到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快乐生活,能使学生明白爱能战胜一切思想感情。

本次习作是生活万花筒,内容是写一件印象深刻的事。

重点是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引导学生学会审题、选材、明确习作要求,通过口述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

引导学生运用互评法互相点评习作。

二、单元教学重难点1.能引导学生根据情感变化感受生活的快乐。

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无不体现了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之情。

拼死救子的老麻雀,新颖的构思,精练、优美的语言文字,热情地歌颂了“亲子”“母爱”这“一种强大的力量”。

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感受人物的感情变化。

2.教学时应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了解对不同的角色的神态、动作的具体描写,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3.结合课文提示对习作进行指导,引导学生学会审题、选材、明确习作要求,运用互评法互相点评习作。

三、单元课时安排16 风筝…………………………………………………………………2课时17 麻雀…………………………………………………………………2课时习作:生活万花筒………………………………………………………1课时16 风筝教学目标:1.会认“憧、憬、歇”等4个生字,会写“筝、拔、蝴”等12个生字。

正确读写“精心、希望、依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3.知道课文围绕“风筝”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明白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具体的。

能模仿作者的写作方法,把一件事写具体完整。

4.能模仿作者心理描写的方法,能较为具体地写出自己不断变化的心情。

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在朗读中感悟“我们”的情感变化。

教学难点:明白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具体的。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爬天都峰》优秀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爬天都峰》优秀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爬天都峰》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汇。

2.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流畅地表达。

3.引导学生学习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和诗句。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场景。

2.熟练朗读课文,体会诗歌的意境。

四、教学准备1.调整课室环境,创设课文场景。

2.准备课件,包括课文内容的PPT展示。

3.布置相关的课前阅读任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观看一段与天山相关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天山的壮丽景色,引起学生对本课主题的兴趣。

2. 学习课文1.老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2.解释课文中生词,引导学生理解整个故事情节。

3.学生分组合作,共同朗读课文,尝试感受诗歌的韵律。

3. 诗歌赏析1.分析课文中的诗句,让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

2.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诗句,感受诗歌的节奏和美感。

4. 想象与表达1.设计一些情景提问,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描述他们认为的“天都峰”景观。

2.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展示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 拓展延伸1.播放关于天山风景的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天山。

2.通过一些游戏或活动,巩固本课所学内容。

六、课堂总结1.复习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引导学生发表对于“天都峰”的想象和感受。

七、课后作业1.完成与课文相关的习题,巩固课文内容。

2.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之地,借鉴课文中的描写手法。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爬天都峰》这篇课文,感受诗歌的美感,培养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希望每位学生都能在本节课中有所收获,增强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朗读课文《春晓》。

2.能够理解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

3.能够运用正确的书写技巧正确描写春天的景色。

4.能够在小组合作中展示自己的作品。

二、教学重点1.课文《春晓》的朗读。

2.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复述。

3.描写春天的景色。

4.小组合作展示作品。

三、教学难点1.复述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表达。

2.用优美的语言描写春天的景色。

四、教学准备1.课文《春晓》的课件。

2.黑板、彩色粉笔、书写工具等。

3.春天的图片或实物。

4.小组合作展示的准备材料。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听一段春天的音乐,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向往和好奇。

2.引导学生谈论春天的特点以及他们心目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

第二步:学习课文《春晓》1.教师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多遍,感受其中的节奏和韵律。

2.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内容并用自己的话复述。

第三步:描写春天的景色1.展示春天的图片或实物,激发学生描写的兴趣。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写春天的景色,注意用生动的词语和形象的比喻。

第四步:小组合作展示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描写春天的景色。

2.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展示他们的作品,其他组员补充描述。

第五步:总结反思1.教师带领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回顾课文,分享描写春天的经验。

2.学生就本节课的收获和困难进行自我反思,展示反馈意见。

六、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作业《春天的诗句》。

2.收集春天的图片或实物,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准备。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春晓》,感受春天的美丽。

愿大家在描写春天的过程中,用心感受春的气息,让文字生动地展现春天的景色。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课教案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课教案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课教案【学习目标】1.复习课文内容,及其生字词语。

2.能引导学生根据情感变化感受生活的快乐。

3.了解对不同角色的神态、动作的具体描写,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核心素养】能引导学生根据情感变化感受生活的快乐。

【重难点】1.能引导学生根据情感变化感受生活的快乐。

2.了解对不同角色的神态、动作的具体描写,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评价任务】掌握本单元生字词语。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二、复习本单元学习内容1.生字、词语。

学生认读,抽查学生听写。

2.课文复习学生浏览一下问题,回顾单元重点内容:(1)《麻雀》A. 本文主题本文讲述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自己的幼儿免受猎狗伤害的故事,抒发了作者对老麻雀的敬佩之情,赞扬了母爱的无私伟大。

B. 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什么?课文写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自己的幼儿免受猎狗伤害的故事。

起因:猎狗发现小麻雀。

经过:老麻雀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

结果:“我”被震撼,唤回猎狗。

(2)《爬天都峰》A.本文主题本文叙述了“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我们”互相鼓励一起爬上天都峰的事。

告诉我们在苦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B.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课文写了“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我们”相互鼓励,一起爬上天都峰的事。

文章是按照“爬山前——爬山中——爬上峰顶后”的顺序写的。

)(3)这次“交流平台”向我们介绍了写清楚一件事情的方法。

要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时间、地点、人物要交代明白。

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

要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写下来。

三、反馈矫正,深化提高。

1.矫正。

教师根据学生复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纠正错误,使他们对所学知识形成正确、清晰的印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理解诗词《悯农》的意思,能够背诵诗词。

–掌握“格”字的读音、书写和意义。

–了解古诗词的特点,培养对文学的感受和审美情趣。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劳动、爱农民的情感。

–培养学生的细心观察、感受和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诗词《悯农》的意思,背诵诗词。

–掌握“格”字的读音、书写和意义。

2.难点:–理解古诗词的意蕴,培养对文学的感受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课件、PPT等。

3.实物:农具、农产品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讨论“农民”、“农村”等概念,并引出本课学习内容。

学习活动(25分钟)1.学习诗词《悯农》。

2.诗词鉴赏,理解诗的意思。

3.朗读诗词,背诵。

拓展(10分钟)用“格”字会意填空,巩固学生对“格”字的意义的了解。

作业布置(5分钟)让学生回家背诵诗词《悯农》,并写一段话谈感想。

第二课时复习(10分钟)让学生朗读自己背诵的诗词,共同理解诗词的意思。

学习活动(30分钟)1.写“格”字,强化对字形的学习。

2.感悟农民的辛勤、勤劳。

实践与巩固(10分钟)让学生描述自己家中或在农村看到的农民劳作的场景。

作业布置(5分钟)让学生完成《悯农》课后习题,复习所学内容。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古诗词《悯农》,引导学生关注农民的生活和辛勤劳作,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对劳动的尊重。

同时,通过学习“格”字等字形的学习,拓展了学生的字形知识,提高了字词的书写水平。

不过在课堂中也需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避免枯燥乏味,提高课堂互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第五单元)16 麻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嗅、奈”等6个生字,会写“嗅、呆”等13个字,会写“打猎、猛烈、无可奈何”等17个词语。

2.知道可以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事,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

3.知道可以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清楚展现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4.体会老麻雀为保护小麻雀表现出的不畏强暴的精神,感受母爱的伟大。

过程与方法:通过听、读、悟、演、写的方法逐步深入了解老麻雀对小麻雀深深的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动人故事中,懂得动物也有伟大的母爱。

【教学重点】知道可以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事,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

【教学难点】1.知道可以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清楚展现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2.体会老麻雀为保护小麻雀表现出的不畏强暴的精神,感受母爱的伟大。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母爱的事例。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嗅、奈”等6个字,会写“嗅、呆”等13个字,会写“打猎、猛烈、无可奈何”等17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百多年前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写的一部文学作品的片段。

屠格涅夫小时候在农村长大,有许多机会接触大自然,他深深地爱上了大自然,他的作品常常反映他对农奴的同情,对大自然的热爱。

今天学习的《麻雀》就是其中的一篇。

(板书:麻雀)设计意图:设计这一环节,让学生深入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二、自学——引导学生了解大意。

1.出示课件1:先自读课文,弄清楚有几个角色?弄清楚人物关系,谁是弱者?谁是庞然大物?(板书:小麻雀老麻雀猎狗)2.你还读懂了什么?三、再自学——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1.出示课件2,提示:小麻雀从巢里掉下来后,猎狗和老麻雀分别是如何做的?猎狗:张开大嘴露出牙齿愣住向后退老麻雀:飞下来掩护准备搏斗2.出示课件3:根据刚才的讨论,从文中找出具体写猎狗和老麻雀的做法的语句。

小麻雀从巢里掉下来了。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准备着一场搏斗。

猎狗愣住了,慢慢地向后退。

3.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出示课件4,课文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3自然段):写打猎回来的路上,“我”的猎狗发现了一只掉在地上的小麻雀。

第二部分(4~6自然段):写猎狗想伤害小麻雀,老麻雀飞落下来,保护小麻雀。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写“我”急忙唤回猎狗,走开了。

其中第1~3自然段是事情的起因,第4~6自然段是事情的经过,第7自然段是事情的结果。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读通、熟读的基础上感知文本的内容。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分析记忆字形。

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

出示课件5,会认字“嗅、奈、拯、嘶、哑、庞”“奈”是上下结构;“嗅、嘶、哑”都是口字旁。

提示:“奈”是鼻音,“拯”是翘舌音,“嘶”是平舌音,“拯、庞”是后鼻音。

2.书写指导。

出示课件6,会写字:“嗅、呆、奈、巢、齿、躯、掩、护、幼、搏、庞、量、愣”指导书写:“嗅”别忘记“大”上有一点;“口”加“木”是“呆”;“掩”字“大”下面是“电”。

“幼”的第一个撇折较平,第二个撇折向右上倾斜。

“躯”中的“身”作偏旁时要变窄,撇画不出头。

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五、范读课文。

通过朗读感受鲜明的形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六、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

抄词。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知道可以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事,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

3.知道可以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清楚展现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新词。

1.听写生字。

2.出示课件7,认读词语:打猎、猛烈、无可奈何等17个词语。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二、讲读课文。

(一)学习第1自然段,指名读课文,读后回答问题: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时间:打猎回来时。

地点:林荫路上)(二)学习第2自然段,自由读课文,读后师生讨论问题。

1.讨论事情发生的起因,出示课件8:(1)猎狗发现了什么猎物?(发现了一只掉在地上的小麻雀)(2)站在地上的小麻雀是什么神态?(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无可奈何”是什么意思?“呆呆地”“无可奈何”两个词语可以用来描写人或动物的哪些方面?(神态、心理等)(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麻雀才出生不久,是从巢里掉下来的?(它拍打着小翅膀,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中的“猛烈”写出了风很大,要重读;“呆呆地”“无可奈何”写出了小麻雀毫无办法,不知怎么办,声音要拖长一些。

“嫩黄”“绒毛”要读得稍重一些。

(教师示范)学生练习,然后指名朗读。

2.讨论事情的经过。

(1)猎狗发现小麻雀后,是怎样做的?接着又发生了什么?出示课件9,默读第4自然段。

①回答上面第一个问题。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板书:吃)指导朗读:读这句时,要突出紧张的气氛。

②回答上面第二个问题。

(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它挲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怎样理解“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引导学生讨论。

“绝望”是什么意思?注意此时老麻雀的样子。

(板书:救)指导朗读:第二句要读出老麻雀的急切和绝望。

(2)老麻雀这么急切地飞下来,要做什么?齐读第5自然段。

学生回答: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

怎样理解“拯救”一词?一只麻雀斗得过一只猎狗吗?老麻雀知不知道这一点?出示课件10:(用文中句子回答)明知斗不过,为什么还要飞下来?(板书:斗)(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怎样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要引导学生回答得充分、具体。

(板书:强大的爱)(3)面对如此无畏的老麻雀,猎狗是怎样做的?默读第6自然段。

猎狗为什么会愣住?“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说明了什么?指导朗读:“愣住”“这么大”要读得稍重一些,两个“慢慢地”要读得声音长些,表现出猎狗的发愣和犹豫。

3.讨论事情的结局。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想一想作者为什么唤回猎狗,把它带走。

三、朗读全文,总结全文。

由于老麻雀对小麻雀的爱,它不畏凶残的猎狗,勇敢地飞下来准备与猎狗搏斗,猎狗竟然在小小的麻雀面前愣住了,后退了,这告诉了我们什么呢?出示课件11,结论:正是这种强大的爱,拯救了小麻雀;正是这种强大的爱,吓住了猎狗;正是这种强大的爱,感动了“我”。

四、拓展作业。

出示课件12:你对母爱有什么体会?用一两句话写出来,写好后给大家读一读。

【板书设计】16麻雀17 爬天都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级、链、攀”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相”,会写“级、链”等9个字,会写“假日、抬头、云彩”等14个词语。

2.知道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事情,抓住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

3.理解课文是如何把“我”爬山的过程写清楚的。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读课文。

2.讨论、品味重点词句,体会其中的含义。

3.学习作者抓住重要内容把事情写清楚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懂得面对困难要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教学重难点】1.知道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事情,抓住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

2.理解课文是如何把“我”爬山的过程写清楚的。

3.读懂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爸爸说的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级、链、攀”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相”,会写“级、链”等9个字,会写“假日、抬头、云彩”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交流热身。

1.出示课件1:天都峰文字图片资料,游人爬天都峰片段。

2.学生交流,概述各自眼中的天都峰。

3.教师相机小结过渡:刚才我们通过观看和交流,对天都峰有了大概的了解,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爬天都峰》。

(板书课题)二、读题质疑。

1.学生读课题。

2.抓住动词“爬”,名词“天都峰”,展开探究,出示课件2:(1)谁?怎样爬天都峰?(2)天都峰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别的地方?3.梳理疑问。

谁爬天都峰?怎样爬天都峰?(板书:谁爬天都峰?怎样爬天都峰?)三、循疑读书。

1.示范朗读课文。

2.交流初读课文后的整体印象。

要点:爬天都峰的人物有哪些?课文里的天都峰是怎样的? (要点:我和爸爸,老爷爷;高、险)3.再读课文。

(1)学生画出生字词,对照工具书,拼一拼,读一读。

出示课件3,指导读准本课会认字。

级、链、攀、辫、呵。

提示:对比识记“辫”和“辨”。

(2)指导学习本课多音字“相”,读准字音,组词。

(3)出示课件4,本课会写字。

(4)指导观察“辫、攀”两个生字的笔顺笔画和间架结构,把字写正确,写美观。

4.整体感知。

(1)出示课件5:用“谁”“做什么”的句式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提示:假日里,爸爸带“我”去黄山,爬天都峰。

(2)出示课件6:怎样爬天都峰?提示: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

(3)出示课件7:以“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的思路理清课文叙述顺序。

提示:先写爸爸带“我”爬天都峰;接着写“我”在山脚仰望天都峰心里发颤,遇到老爷爷互相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我”爬上峰顶;最后写在峰顶上“我”与老爷爷相互致谢。

四、小结启思。

这节课我们通过“谁”“做什么”的句式了解了课文主要内容,知道如何爬天都峰,用“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的思路理清了课文叙述顺序,收获不小。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知道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事情,抓住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

3.理解课文是如何把“我”爬山的过程写清楚的。

【教学过程】一、温故引新。

1.阅读第2自然段,出示课件8。

(1)读句子,想象画面。

(2)背诵展示。

设计意图:第二课时的导入采用“温故引新”的方法尤其恰当。

在巩固了上节课重要内容的同时,为进入新的学习内容作好心理准备。

2.品句子,丰富语感。

(1)抓住“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等语句品味天都峰的高,和“我”怀疑能否爬得上去的心情。

(2)抓住“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等语句品味天都峰的陡和“我”信心不足的心情。

(3)概括段意,出示课件9:①思维导航:这个自然段,写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天都峰的高和陡,二是“我”缺少信心的心情。

②引导概括:天都峰又高又陡,“我”信心不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