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概念设计的分析

合集下载

《专题一第三节渗透现象和渗透压》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中职化学高教版21医药卫生类

《专题一第三节渗透现象和渗透压》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中职化学高教版21医药卫生类

《渗透现象和渗透压》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渗透现象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其实验操作。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渗透压的概念,并能将渗透现象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如了解生物细胞内外液体的平衡等。

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以及科学探究的思维方式。

二、教学重难点本课的重点是渗透现象和渗透压的原理,需要学生准确掌握相关概念及其物理化学意义。

难点在于对渗透实验的操作步骤及观察结果的理解和分析,需注意操作过程中的细节以及准确解读实验现象与结果之间的关系。

教师将通过讲解与示范,结合学生的互动和练习来突破这些难点。

三、教学准备课前准备包括准备渗透实验所需的器材和试剂,如半透膜、烧杯、葡萄糖溶液等。

同时,教师需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渗透现象的动画演示、实验操作步骤的图文说明等,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此外,还需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对渗透现象和渗透压有初步的认识。

通过学习更加直观的知识内容。

对于难度较高的概念和现象,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例如视频、图片等形式,以便学生更形象地理解和把握。

同时,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能够从实际生活中感受到渗透现象和渗透压的存在和影响,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为了更好地巩固和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布置相关的作业和练习题。

这样不仅能检验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可以帮助他们通过实践加深对渗透现象和渗透压的理解。

此外,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或者开展课堂互动,让学生互相交流、探讨、互相学习,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在预习和学习的过程中,还需不断地为学生提供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本环节以激发学生对《渗透现象和渗透压》的兴趣为核心。

首先,教师会利用实验展示渗透现象,例如通过一个简单的半透膜实验来模拟细胞膜的渗透过程。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实数》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实数》单元教学设计

《实数》单元教学设计1.了解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算数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和数轴上点一一对应.2.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立方根,会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平方根,用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立方根,能用计算器计算平方根、立方根和进行简单的探索.能用有理数估算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能进行简单的实数四则运算.通过专题复习和单元评价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提高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缜密思考、细心探索的科学精神.【重点】算数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无理数、实数的概念及其相关运算.【难点】1.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概念.2.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专题一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专题分析】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是把有理数学习拓展到实数学习的开始,平方根和立方根的知识在实数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考试题中单独命题的情况较少,多与勾股定理、一元二次方程等知识结合考查.解答此类问题主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开平方和开立方的区别;二是熟悉计算器的使用;三是看题目的要求,弄清被开方数.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1);(2)6;(3)(-10)2.〔解析〕运用开平方与平方是互逆运算来求各数的平方根.解:(1)因为=,所以的平方根是±.(2)因为6=,=,所以6的平方根是±.(3)因为(-10)2=100,102=100,所以(-10)2的平方根是±10.【针对训练1】(1)求下列各式的值.①;②-;③±.(2)求下列各式的值.①-;②;③;④.〔解析〕第(1)题,是求算数平方根;- 是求负的平方根;±是求平方根.第(2)题都是对一个数开立方.解:(1)①20.②-.③±.(2)①-.②.③-.④6.要到玻璃店配一块面积为1.21 m2的正方形玻璃,那么该玻璃的边长为m.〔解析〕正方形的边长是其面积的算术平方根,故该玻璃的边长为=1.1(m).故填1.1.用开平方或开立方解决实际问题,要注意计算结果的实际意义.【针对训练2】已知b=a3+2c,其中b的算术平方根为19,c的平方根是±3,求a的值.〔解析〕因为b的算术平方根是19,所以b=192=361.因为c的平方根是±3,所以c=(±3)2=9.代入已知条件即可求出a的值.解:因为b的算术平方根是19,所以b=192=361.因为c的平方根是±3,所以c=(±3)2=9.所以a3=b-2c=361-18=343,a=7.用计算器求21.52的平方根(精确到0.001).〔解析〕先用计算器求21.52的算术平方根,再写出其平方根.解:±≈±4.639.本题易错写成21.52的平方根为4.639或错写成≈±4.639.解题的关键是正确使用计算器.【针对训练3】用计算器计算的值.(精确到0.001)〔解析〕本题考查用计算器求数的立方根,解题方法按求立方根的程序进行.本题的易错点是输入被开方数时错误地输入334÷17×3.解:≈1.871.用计算器求数的立方根的程序(计算器不同,按键顺序也会不同):①按第二功能键2nd F;②按方根运算键;③输入被开方数;④按=.专题二实数的有关概念及计算【专题分析】这部分内容一直以来都是中考的热点,也是必考内容,主要考查对实数的有关概念的理解及运用,例如:正确区分有理数和无理数,实数的相反数、绝对值、倒数等性质,与数轴的对应关系及简单的计算等,多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在-7.5,,4,,-π,0.,中,无理数的个数是()A.1B.2C.3D.4〔解析〕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对照无理数的这一定义即可求解.在-7.5,,4,,-π,0.,中,,-π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所以共有两个无理数.故选B.【针对训练4】下列实数,,,()0,3.14159,-,(-)2,中无理数的个数是()A.1B.2C.3D.4〔解析〕对实数进行分类不能只看表面形式,应先化简,再根据结果去判断.故选C.计算-+=.〔解析〕这是一道实数的加减运算题,可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通分后进行加减.-+==-.故填-.类比思想是根据两对象都具有一些相同或相似的属性,并且其中一个对象还具有另外某一属性,从而推出另一对象也具有与该对象相同或相似的性质.本章中类比平方根的定义去理解立方根的定义,类比有理数的相反数、绝对值、比较大小、混合运算等学习实数的相反数、绝对值、比较大小、混合运算等.【针对训练5】已知≈0.8138,≈3.777,≈1.753,则≈,≈.〔解析〕开立方运算时要注意小数点的变化规律,开立方是三位与一位的关系,开平方是二位与一位的关系.〔答案〕0.0813837.77比较3-1与1+2的大小.〔解析〕当a-b=0时,可知a=b;当a-b>0时,可知a>b,当a-b<0时,可知a<b.作差后一定要与0比较大小,然后确定两个数(或式子)的大小.解:因为(3-1)-(1+2)=3-1-1-2=-2<0,所以3-1<1+2.【针对训练6】比较2和3的大小.〔解析〕当a>0,b>0时,a>b⇔a2>b2.解:因为(2)2=12,(3)2=18,12<18,所以2<3.实数比较大小的原则是:一般地,数轴上右边的点表示的实数比左边的点表示的实数大,即正数大于0,0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常用到的比较方法有:直接比较法、作差法、作商法、平方法、取近似值法.专题三数形结合思想【专题分析】实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是数形结合思想的具体表现,通过把实数在数轴上直观地表示出来,可以形象、直观地感受实数的客观存在,为理解实数的概念及其相关性质提供了有利的帮助.本专题的数形结合思想主要体现在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通常借助于数轴比较实数大小、实数化简、直角坐标系内的相关计算等.涉及本单元的中考题型主要以选择、填空为主,或者渗透到其他知识中进行考查.实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a+b|+.〔解析〕要化简|a+b|+,就得化去绝对值和根号,此时只要分别判断a+b和b-a的符号即可.解:由实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可以知道a<0,b>0,且|a|>|b|.所以a+b<0,b-a>0,所以|a+b|+=-(a+b)+(b-a)=-2a.【针对训练7】如图所示,在数轴上点A和B之间的整数点有个.〔解析〕解本题的关键是确定-与之间有哪些整数,由于-2<-<-1,2<<3,所以-与之间的整数有-1,0,1,2,所以A,B两点之间的整数点有4个.故填4.(1)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关系.(2)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右边的数总是比左边的数大.已知数轴上有A,B两点,且这两点之间的距离为4,若点A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3,则点B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解析〕本题要分为两种情况进行分析:①当B点在A点的左边时,3-4=-,故B点表示的数是-;②当B点在A点的右边时,4+3=7,故B点表示的数是7.综上,点B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或7.故填-或7.【针对训练8】实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a-b|-的结果是()A.2a-bB.bC.-bD.-2a+b〔解析〕先由数轴判断实数a,b的正负,再判断a-b的正负,最后化简、合并.由数轴知a>0,b<0,|a|>|b|,所以a-b>0,所以|a-b|-=a-b-a=-b.故选C.专题四非负数的性质及应用【专题分析】非负数是正数和零的统称.在初中阶段常见的非负数的形式有三种,即实数的绝对值、实数的平方、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能够灵活运用它们的值大于等于零的特性,能为我们解决问题找到较好的途径,如:几个非负数的和为零,则这几个非负数都为零,由此可建立方程或方程组,解决求某些字母的取值的问题.若与互为相反数,则x2+y2=.〔解析〕因为与互为相反数,所以+=0,而≥0,≥0,所以2x-1=0,1+y=0,所以x=,y=-1,所以x2+y2=+(-1)2=+1=.故填.【针对训练9】(2014·张家界中考)若+(y+2)2=0,则(x+y)2014等于()A.-1B.1C.32014D.-32014〔解析〕因为+(y+2)2=0,所以=0,(y+2)2=0,所以x=1,y=-2,所以(x+y)2014=(1-2)2014=1.故选B.本章质量评估(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计算的结果是()A.±3B.3C.±3D.32.从实数-,-,0,π,4中挑选出的两个数都是无理数的为()A.-,0B.π,4C.-,4D.-,π3.下列各组数中,两个数相等的是()A.-2与B.-2与-C.-2与D.|-2|与-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无限小数是无理数B.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C.无理数的相反数还是无理数D.两个无理数的和还是无理数5.比较2,,的大小,正确的是()A.2<<B.2<<C.<2<D.<<26.一个自然数的算术平方根为a,则和这个自然数相邻的下一个自然数是()A.a+1B.a2+1C. D.+17.用计算器求23的值时,需相继按“2”“∧”“3”“=”键,若小红相继按“”“2”“∧”“4”“=”键,则输出结果是()A.4B.5C.6D.168.有一个数值转换器原理如下:当输入x=16时,输出的数是()A.8B.2C.D.9.计算的结果估计在()A.4至5之间B.5至6之间C.6至7之间D.4至6之间10.如图所示,数轴上A,B两点表示的数分别为1和,点B关于点A的对称点为点C,则点C所表示的数是()A.-1B.1-C.2-D.-2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1.-的相反数是;-的绝对值是.12.计算:-(-1)2=;比较大小:7 .13.已知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2a-2和a-4,则a的值是.14.已知x为整数,且满足-≤x≤,则x=.15.已知的整数部分为a,小数部分为b,则a-b=.16.一种药的外包装盒的体积为478厘米3,它可以近似地看成一个正方体,你估算它的棱长是.(误差小于0.1厘米)17.把右图折成正方体后,如果相对面所对应的值相等,那么x的平方根与y的算术平方根之积为.18.若+=0,则a+b的算术平方根是.三、解答题(共58分)19.(9分)已知数-,-1.,π,3.1416,,0,42,(-1)2,-1.424224222….(1)写出所有有理数;(2)写出所有无理数;(3)把这些数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并用符号“<”连接.20.(9分)求下列各式的值.(1)|-2|-|-1|;(2)×++;(3).21.(8分)如图所示,在△ABC中,∠B=90°,AB,BC边足够长,点P从点B开始沿BA边向点A以1厘米/秒的速度移动,同时,点Q也从点B开始沿BC边向点C以2厘米/秒的速度移动,几秒后,△BPQ的面积为36平方厘米?22.(10分)星期天,小明和小刚一起到“学农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恰巧基地刚刚挖完一个立方体形状的养鱼池.小明走到旁边一看:“哇,好深呀,足足有5米深!”小刚在一旁听到马上说道:“才不止呢,我看已经超过10米啦.”两个人争吵着谁也不服谁,他俩一起找到正在工作的工人叔叔,工人叔叔看着他俩微笑着说:“我们这里挖出的土都运到砖窑了,现在一共运走了700米3的土.”请你运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判断一下小明和小刚谁说得对,并说明理由. 23.(10分)(1)已知2a-1的平方根是±3,2是3a+b-1的立方根,求a+2b的值.(2)设2+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别是x,y,试求x,y的值与x-1的算术平方根.24.(12分)某地气象资料表明:当地雷雨持续的时间t(h)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估计:t2=,其中d(km)是雷雨区域的直径.(1)如果雷雨区域的直径为9 km,那么这场雷雨大约能持续多长时间?(2)如果一场雷雨持续了1 h,那么这场雷雨区域的直径大约是多少(结果精确到0.1 km)? 【答案与解析】1.D(解析:根据开立方的意义得到答案.因为33=27,所以=3.故选D.)2.D(解析: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所给各数中-,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故选D.)3.C(解析:因为=2,=-2,|-2|=2,所以-2与相等.)4.C(解析:例如,A.0.333…是无限小数也是有理数,故选项错误;B.0.3030030003就是有理数,故选项错误;C.无理数的相反数还是无理数,故选项正确;D.+=0,它们的和就是有理数,故选项错误.)5.C(解析:因为23=8,()3=5≈11.2,()3=7,所以<2<.故选C.)6.B(解析:因为一个自然数的算术平方根为a,所以这个自然数是a2.所以和这个自然数相邻的下一个自然数是a2+1.故选B.)7.A(解析:由题意知,按“2”“∧”“3”,表示求23的值,所以按“”“2”“∧”“4”“=”键表示求的4次幂,结果为4.故选A.)8.D(解析:根据数值转换器,输入数x后,必须先取算术平方根,结果是无理数的,即输出,是有理数的,再次取其算术平方根,直至得到无理数为止.故本题的转换流程是:x=16→=4→=2→=→输出.)9.B10.C(解析:由数轴上A,B两点表示的数分别为1和,可知OA=1,OB=,而点C和B关于点A对称,所以AC=AB.设点C表示的数为x,则有1-x=-1,所以x=2-.故选C.)11.12.4<(解析:原式=5-1=4.因为7=,而<,所以7<.)13.2(解析:因为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2a-2和a-4,所以2a-2+a-4=0,解得a=2.)14.-1,0或1(解析:因为-2<-<-1,1<<2,所以x应在-2和2之间,则x=-1,0,1.)15.8-(解析:因为16<23<25,所以4<<5,所以a=4,b=-4.所以a-b=4-(-4)=8-.)16.7.8厘米或7.9厘米(解析:由于一个正方体体积为478厘米3,根据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即可求出它的棱长,即,并估计在哪两个数之间.因为<<,所以它的棱长是7.8厘米或7.9厘米.) 17.±(解析:依题意得x-1的相对面是1,x+y的相对面是3,所以x-1=1,x+y=3,所以x=2,y=1,所以x的平方根与y的算术平方根之积为±.)18.19.解:(1)-,-1.,3.1416,,0,42,(-1)2.(2)π,-1.424224222….(3)-1.<-1.424224222…<-<0<<(-1)2<π<3.1416<42.20.解:(1)原式=-(-2)-(-1)=-+2-+1=3--.(2)原式=0.2×+12+=12.(3)原式=×-×=1-6=-5.21.解:设x秒后,△BPQ的面积是36平方厘米,根据题意得PB=x厘米,QB=2x厘米,因此,x×2x=36,所以x2=36,解得x=6(x=-6舍去),所以6秒后,△BPQ的面积是36平方厘米. 22.解:小明和小刚说得都不对,理由如下:设立方体养鱼池深度为x米,则x3=700,所以x=,因为83=512,93=729,而512<700<729,所以8<x<9,所以养鱼池的深度在8米和9米之间,因此小明和小刚的说法都不对,相比较而言,小刚的估算更准确一些.23.解:(1)依题意得2a-1=9,3a+b-1=8,解得a=5,b=-6.所以a+2b=-7.(2)因为<<,即2<<3,所以2+的整数部分是4.由题意知x=4,y=2+-4=-2,则x-1=3,所以x-1的算术平方根为.24.解:(1)当d=9时,有t2=,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t= =0.9(h),所以如果雷雨区域的直径为9 km,那么这场雷雨大约能持续0.9 h.(2)当t=1时,有=12,根据立方根的意义,d=≈9.7(km),所以如果一场雷雨持续了1 h,那么这场雷雨区域的直径大约是9.7 km.。

空间数据库复习资料最终版

空间数据库复习资料最终版

一、名词解释1.空间数据库:描述与特定空间位置有关的真实世界对象的数据集合。

2.数据库:统一存储和管理数据的基地3.空间数据:指以地球表面空间位置为参照,用来描述空间实体的位置、形状、大小及其分布等诸多方面信息的数据4.空间认知:对现实世界的空间属性包括位置、大小、距离、模式、运动和物体内部关系的认知,是通过获取、处理、存储、传递、和解译空间信息,来获取空间知识的过程5.矢量数据结构:利用欧式几何学中的点、线、面及其组合体来表示地理实体空间分布的一种数据组织方式6.栅格数据结构实际实质就是像元阵列,即像元按矩阵形式的集合7.空间关系:空间目标在一定区域上构成的与空间特性有关的联系。

8.四面体网格:将目标空间用紧密排列但不重叠的不规则四面体形成的网格来表示,其实质就是2D TIN结构在3D空间上的拓展9.空间数据库系统:指带有数据库的计算机系统,采用现代数据库技术来管理空间数据。

10.空间数据引擎:用来解决如何在关系数据库存储空间数据,实现真正的数据库方式管理空间数据,建立空间数据服务器的方法11.空间索引:指在存储空间数据时依据空间对象的位置和形状或空间对象之间的某种空间关系,按一定顺序排列的一种数据结构,其中包含空间对象的概要信息。

12.空间链接查询:是空间数据库系统一种重要的多路查询,即从两个数据集合中检索出所有满足某一条件的空间对象。

13.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用于描述数据的内容、质量、表示方式、空间参照系、管理方式、数据的所有者、数据的提供方式以及数据集的其他特征14.空间元数据:描述地理信息数据集内容、表示、空间参照、质量以及管理的数据二、填空1.空间数据特征包括:时空特征、多维特征、多尺度性、海量数据特征2.空间数据库的作用:①空间数据处理与更新②海量数据存储于管理③空间分析与决策④空间信息交换与共享3.空间数据库的特征:综合抽象特征、非结构化特征、分类编码特征、复杂性与多样性4.空间数据管理的五种方式:基于文件管理方式、文件与关系数据库混合型空间数据库、全关系型空间数据库、对象-关系型空间数据库、面向对象空间数据库5.空间类型的表现形式:感知空间、认知空间、符号空间6.空间认知模式:空间特征感知、空间对象认识、空间格局认知7.空间认知的三层模型:空间概念数据模型、空间逻辑数据模型、物理数据模型8.矢量数据结构主要有spaghetti结构和拓扑矢量数据结构9.最基本的拓扑关系:关联、临接、包含10.栅格数据结构实际实质就是像元阵列,即像元按矩阵形式的集合11.栅格数据取值的四种方法:中心归属法、面积占优法、长度占优法、重要性法12.四叉树编码的方式:规则四叉树、线性四叉树、一对四式四叉树13.栅格数据的存储:全栅格式存储、链式编码、行程编码、块式编码、四叉树编码14.空间关系可分为:拓扑关系、度量关系、顺序关系15.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涉及四个抽象概念:分类,概括,聚集,联合、以及继承和传播两个语义模型工具16.TIN常用的算法:逐点插入法、分治算法、三角形生长法17.空间构模方法可归纳为:基于面模型、基于体模型、基于混合模型18.根据模型所具有的主要特征大致可以将其分为4类:三维矢量模型、三维体元模型、混合或集成数据模型、面向实体的数据模型19.图形数据与专题数据的链接基本上有4种方式:图形数据与专题属性数据分别管理、对通用DBMS扩展以增加空间数据库的管理能力、属性数据与图形数据有统一的结构、图形数据与属性数据自成体系20.目前空间索引技术超过50多种,可概括为树结构、线性映射和多维空间区域变换三种类型,从应用范围上可以分为静态索引和动态索引21.典型的空间索引技术包括:R树索引、四叉树索引、网格索引22.四叉树索引的方法有:点四叉树索引、MX四叉树索引、PR四叉树索引、CIF四叉树索引、基于固定网格划分的四叉树索引、线性可排序四叉树索引23.SQL查询语言的优点:非过程化语言、统一的语言、所有关系数据库的公共语言24.SQL查询语言的功能:查询、操纵、定义、控制25.SQL可细分为:DDL、DML、DCL26.主要的空间查询包括:点查询、区域查询、最邻近查询27.空间查询采用的算法:过滤筛选步骤、细化步骤28.查询分析的类型:属性查询、空间查询、空间分析29.空间数据交换的方式:①外部数据交换模式②直接数据访问模式③基于空间数据转换标准的转换④空间数据互操作模式30.空间数据库的设计可分为: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数据库的实现,数据库的运行和维护6个阶段31.空间数据库需求分析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用户基本需求调研、分析空间数据现状、系统环境/功能分析三、问答题1.空间数据库与传统数据库的差异:①信息描述差异。

专题教学设计教案模板范文

专题教学设计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专题内容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专题内容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专题内容的核心知识、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教学难点:专题内容的综合运用、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结合实际生活,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做好铺垫。

2. 主体教学- 讲解专题内容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

- 通过实例、案例等,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 设计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3. 巩固提高- 通过课堂练习、课后作业等形式,巩固学生对专题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 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难题。

4. 总结与反思-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 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经验教训。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互动交流、实践操作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专题内容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3. 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专题内容的综合运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包括专题内容的基本概念、原理、案例等。

2. 教学视频:展示实践操作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

3. 教学案例:结合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 教学工具:如计数器、模型等,用于辅助教学。

六、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分析学生对专题内容的掌握程度,反思教学方法的合理性。

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意见和建议,改进教学方法。

3. 教学创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注:本模板仅供参考,具体教学设计可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和学情进行调整。

数学教案高中概念分析模板

数学教案高中概念分析模板

数学教案高中概念分析模板学科:数学年级:高中课题:概念分析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和解释概念的定义和特性2. 能够运用概念进行问题的解决3. 能够辨别不同概念之间的关系和联系教学重点:1. 概念的定义和特性2. 概念之间的关系和联系教学难点:1. 运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2. 把握概念之间的细微差别教学准备:1. 教材:高中数学教科书2. 教具:黑板、彩色粉笔、学生作业本教学内容与流程:教师先向学生介绍概念分析的重要性和意义,激发学生对概念的兴趣。

第一步:引入概念(10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动的例子引入一个具体的数学概念,让学生感受到概念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

第二步:概念的定义和特性(2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这个概念的定义和特性,让学生理解概念的含义和范围。

第三步:应用概念解决问题(3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运用这个概念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在解题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概念的实际意义和应用方法。

第四步:概念之间的关系和联系(20分钟)教师对比不同概念之间的关系和联系,让学生能够清楚地区分不同概念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第五步:小结与作业(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概念分析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布置相关作业。

教学方式与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和举例子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概念的定义和特性。

2. 合作学习: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讨论解决问题。

3. 提问导向: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评价与反思: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概念的掌握情况。

同时,可以针对教学效果及时反思,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初中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1)x2=4
(2)(x+3)2=9
2、什么是完全平方式?
利用公式计算:
(1)(x
3、解方程:(梯子滑动问题)
x2+12x-15=0
解:x 十 12x 一 15=0,
引入:像上面第 3 题,我们解方程会有困难,是否将方程转化为第 1
题的方程的形式呢?
2、解方程的基本思路(配方法)
解:移项,得:x2+8x=9
配方,得:x2+8x+42=9+42 (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
方)
即:(x+4)2=25
开平方,得:x+4=±5
即:x+4=5 ,或 x+4=―5
所以:x1=1,x2=―9
小结:1、配方法定义
2、配方法的主要步骤:
三、课堂练习
课本 P49 随堂练习 1
1.解下列方程
本单元采用的主要学习方式:合作探究法。设置丰富的问
题情境,重视学生的探究活动,让学生真正经历模型化的过 程,注重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力争每个学生都能过解法一 关,尤其是配方法和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说明:将主题单元规划的思维导图 导出为 jpeg 文件后,粘贴在这里;如果提交到平台,则需要 使用图片导入的功能,具体操作见《2013 学员教师远程研修 手册》。)
专题问题 配方法、公式法、分解因式法的过程有什么区别?
设计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相关习题,自己制作的速算卡
学习活动设计(以配方法为例)
复习:1、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 9 ,则这个数是 ,若一个数的 平方等于 7,则这个数是 。一个正数有几个平方根,它们具有 怎样的关系? 2、用字母表示完全平方公式。 3、用估算法求方程 的解?你喜欢这种方法吗?为什么?你能设法求 出其精确解吗? 情境引入 1、解下列方程:

《专题一第一节缓冲溶液》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中职化学高教版21农林牧渔类

《专题一第一节缓冲溶液》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中职化学高教版21农林牧渔类

《缓冲溶液》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缓冲溶液的概念,掌握缓冲对和缓冲容量等基本知识。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分析缓冲溶液的性质和应用,提高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缓冲溶液的性质和应用,缓冲对和缓冲容量的理解。

2.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和理解缓冲溶液的缓冲作用,以及其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用具:PPT课件,缓冲溶液实验器材,试管、滴定管、试纸等。

2. 准备实验材料:提前配置好各种缓冲溶液,以及相应的试剂和试纸。

3. 安排教学内容:提前为学生讲解缓冲溶液的相关知识,做好课前预习。

4. 安排课堂活动:在课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组织学生讨论缓冲溶液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缓冲溶液的概念1. 介绍缓冲溶液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血液中的缓冲物质,防止血液因酸碱变化而改变pH。

2. 提出问题:为什么缓冲溶液能够抵抗外来酸碱的影响?其内部机制是什么?(二)介绍缓冲对的组成及性质1. 介绍缓冲对的概念,如NaHCO3/Na2CO3对、NH3·H2O/NH4Cl对等。

2. 通过实验演示,观察缓冲对中两种物质在水溶液中的颜色变化,以理解缓冲对的性质。

(三)讲解缓冲溶液的组成和计算1. 讲解缓冲溶液的组成,即由一种或多种缓冲对组成。

2. 讲解缓冲容量B的计算,以及缓冲范围(pH±一个缓冲单位的范围)的确定。

(四)讲解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1. 根据实际情况,介绍不同种类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

2. 强调配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避免引入其他杂质离子等。

(五)探究实验:自制缓冲溶液1. 学生分组,按照提供的试剂和仪器,自行设计一份缓冲溶液配方并进行配制。

2. 对自制缓冲溶液进行初步检测,了解其pH值、缓冲容量等基本性质。

初中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一元一次方程的单元设计适用年级七年级所需时间课内共用12课时,每周5课时;课外共用3课时主题单元学习概述⒈本章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方程是数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数学里,始终贯穿着方程的知识和它的应用. 一元一次方程是内容最基本、形式最简单的方程,在初中代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章知识的学习,在整个代数知识的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对已学过的知识—代数式、有理数运算、整式的加减的巩固和加深,又能为今后学习分式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组、函数、一元一次不等式等内容奠定基础。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一节,是在代数式、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之后,继续学习的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它是前面知识的深化与应用。

“列方程解应用题”是初中代数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本节又是今后学习列二元一次方程组、分式方程、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的基础,所以这一节又是整个列方程解应用题的重点。

2.重难点分析:重点是理解等式的两条基本性质,会运用字母表示它们,并能熟练地运用等式基本性质解方程;归纳移项法则,并熟练运用移项法则等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理解方程的解的含义,并会运用方程的解的含义解决有关问题。

难点是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正确抓住其中的等量关系,设列方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求解较复杂的方程。

⒊学情分析:在初一数学教学中,列方程解应用题是一个难点,由于学生受小学算术解法思维定势的影响,学生受小学算术解法思维定势的影响,习惯于把未知量置于特殊地位,不能把它与己知量同等对待、发挥未知量在分析问题过程中的作用,所以接受起来有一定困难,有时还会产生畏难情绪,影响了教学效果。

另外,初一学生思维能力较弱,初学解应用题,有时不能全面透彻理解题目的文字含义,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正确引导。

4、学习方式及预期成果:让学生在小学已有的方程知识的基础上,结合自学指导提纲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加强数学建模思想,提高分析为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体会“建模”思想方法。

浙江版高中通用技术专题一 技术与设计的基础概念考点知识清单课件

浙江版高中通用技术专题一 技术与设计的基础概念考点知识清单课件

技术性能等方面能否达到预定的设计要求。一般说来,测试要达到下列目 标:(1)确保产品完成了设计所承诺或公布的功能; (2)确保产品满足性能的要求; (3)确保产品能适应用户环境。
例6 [2020届浙江名校协作体联考,15(5),1分]如图1所示的置物架,由面板 和三角支架组成,可安装在墙上。其中三角支架由横托杆、支撑杆和固定 杆组成(横托杆、固定杆为槽钢,支撑杆为扁钢),它们之间均用直径5 mm的 销轴连接,主要尺寸如图2所示。使用过程中发现置物架不能折叠。请你 对该三角支架进行改良,要求如下:
A.扇叶可以收缩折叠隐藏在灯后,考虑了静态尺寸与动态尺寸 B.配备遥控器控制扇叶多挡转速,实现了高效的目标 C.该灯可以切换白光和暖光,满足了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 D.灯座用金属膨胀螺丝安装在天花板上,保证了安全的目标
解析 本题考查人机关系。A项中,扇叶可以收缩折叠隐藏在灯后,这是在 设计过程中考虑了该产品与环境的空间占用关系,并不属于人机关系,更未 考虑静态尺寸与动态尺寸,因此A项符合题意。 答案 A
1.允许专利所有权人对专利技术具有一定的垄 断性,使其专利技术和产品在一定时间内⑨ 独 占市场 2.专利权不能自动取得,必须履行《专利法》所 规定的专利⑩ 申请 手续
考向突破 技术的综合性与两面性的分析比较 1.关于技术的综合性的判定
属于技术的综合性 多学科
多方面知识 多种原理 多种技术 多种研究领域
在技术实现其价值的过程中,应保护技术发明人的⑧ 知识产权
温馨提示 科学与技术的区别和联系
三、对知识产权的理解
含义 内容 产生原因 特征
专利申请流程
人们基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 理活动的标记、信誉而依法享有的权利
狭义上包括: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

2024新高考浙江版高中通用技术专题一 技术与设计的基础概念 知识点归纳讲解PPT

2024新高考浙江版高中通用技术专题一 技术与设计的基础概念 知识点归纳讲解PPT

二、技术的性质 1.目的性:技术总是从一定的具体目的出发,针对具体的问题,形成解决的 办法,满足人们某方面的具体需求。 2.实践性:技术是根据人的需要把自然物加工成具有某种使用价值的人 造物的活动。一方面,技术产生于实践之中;另一方面,技术只有在人的实 践活动之中才能变为现实。 3.综合性:技术具有跨学科的性质,需要综合运用多个学科、多方面的知 识。 4.创新性: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常常表现为技术发明和技术革新。 1)技术发明:以原创的技术为核心。 2)技术革新:在原有技术基础上的变革或改进。
解析 手机接口两面对称设计,主要是为插接高效,体现了设计的实用原 则,A项错误。采用了绝缘阻燃材料,没有体现环保等可持续发展思想,不 体现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体现了一定的技术规范原则,B项错误。设 计没有综合性原则,C项错误。 答案 D
例6 高二同学在通用技术课上开展“相框的设计和制作”的项目,从设 计的一般过程分析,对相框进行了设计分析后,接下来应该做的是 (
二、设计的一般过程 发现与明确问题 制订设计方案 制作模型或原型 优化设计方 案(测试、评价、优化) 编写产品说明书 三、制订设计方案的步骤 收集信息 设计分析 方案构思 方案呈现 方案筛选
例4 如图所示是一款电源接线板,以下设计分析中,不能体现技术规范 原则的是 ( ) A.材质采用阻燃材料 B.接线板要安装电源开关 C.两孔插孔之间的间距和孔的大小 D.三孔插孔之间的倾斜角度 解析 材质采用阻燃材料、两孔插孔之间的间距和孔的大小、三孔插 孔之间的倾斜角度均有规范标准,而电源开关并不要求一定要有,故B项 不体现技术规范原则。 答案 B
4.道德原则:产品的设计不能只将产品视为一个孤立的实体,还必须考虑 它与人、社会、环境的关系,必须遵循道德原则,禁止设计生产假冒伪 劣、甚至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产品。 5.美观原则:产品外观的美是通过对产品造型、大小比例、使用材料、 色彩搭配、装饰图案等的设计组合来表达的。 6.技术规范原则:技术规范是有关使用设备工序,执行工艺过程以及产 品、劳动、服务质量要求等方面的准则和标准。 7.可持续发展原则:产品的设计既满足当代发展的需求,又考虑未来发展 的需要,不以牺牲后人的利益和长远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需 求。

2024新高考浙江版高中通用技术专题一 技术与设计的基础概念 真题练习

2024新高考浙江版高中通用技术专题一 技术与设计的基础概念 真题练习

专题一技术与设计的基本概念考点一技术的价值与性质1.(2022台州九校期中,4)如图是一款智能手环,内置USB 充电接口,充电方便快捷。

该手环能检测血氧饱和度、监测睡眠质量、24 小时心率监测,并能支持划船、椭圆机等九种运动实时数据监测。

该手环还有秒表、遥控拍照、天气推送、手环找手机、智能闹钟等功能。

并且该手环防水达到50 m,在洗澡或游泳时根本不用担心。

下列关于该手环的说法正确的是()A.手环有秒表、遥控拍照、天气推送、手环找手机、智能闹钟等功能体现了技术的综合性B.防水达到50 m,在洗澡或游泳时根本不用担心手环损坏体现了技术保护人C.支持划船、椭圆机等九种运动实时数据监测,体现了技术发展人的价值D.该手环功能强大,操作方便,但是价格较高,不能体现技术的复杂性答案D2.(2022精诚联盟期中,1)如图所示送餐机器人,在北京冬奥会期间为运动员提供送餐、送药、送水等基础配送服务。

下列关于该机器人有关技术的说法中不恰当的是()A.有效防止新冠病毒的扩散,体现了技术保护人的作用B.能够提供自助配送服务,体现了技术解放人的作用C.在冬奥会期间各类服务机器人得到充分的应用,体现了技术的实践性D.虽然该机器人内部设有应急预案程序,但遇到特殊情况反应不如真人灵活,体现了技术的复杂性答案D3.(2023届精诚联盟联考,1)中科院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颠覆性的淀粉制备方法,不依赖植物光合作用,以二氧化碳、电解产生的氢气为原料,成功生产出淀粉,使淀粉生产从传统农业种植模式向工业车间生产模式的转变成为可能。

下列关于该技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技术以二氧化碳、电解产生的氢气为原料,成功生产出淀粉,体现了技术的创新性B.该技术使淀粉生产从传统农业种植模式向工业车间生产模式转变,体现了技术具有解放人的作用C.该技术以二氧化碳、电解产生的氢气为原料,体现了技术的综合性D.技术的发展,改变了生产方式,提高了生产效率答案C4.(2023届精诚联盟联考,3)2021年6月28日,世界第二大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投产发电。

数学教案高中概念分析怎么写

数学教案高中概念分析怎么写

数学教案高中概念分析怎么写课题:概念分析目标:1. 了解概念是什么,概念在数学中的重要性。

2. 掌握如何进行概念分析,包括概念的形成、特征和分类。

3.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内容:1. 概念的概念:概念是指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所构成的思维对象,是认识事物的基本单位。

概念的构成包括概念意义、概念内涵和概念外延。

2. 概念的特征:概念具有普遍性、稳定性、确定性、继承性和差异性等特征。

3. 概念的分类:概念可以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特征进行分类,包括范畴概念、属性概念、操作概念和规则概念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例引入概念分析的主题,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概念,并解释概念分析在数学中的重要性。

2. 概念的构成: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了解概念的构成方式,包括概念的意义、内涵和外延。

3. 概念的特征:让学生学习概念的特征,并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体会概念的普遍性、稳定性等特征。

4. 概念的分类:通过案例引导,让学生了解如何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特征对概念进行分类。

5. 拓展:通过讨论和思考,引导学生对概念分析进行拓展,让他们自主发现和总结。

评价方法:1. 课堂表现:考察学生对概念分析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概念分析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对答案进行讨论和反思。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概念分析经验和体会。

教学反思:本节课重点教授了概念分析的概念、特征和分类等知识点,通过案例和实例的引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同时,通过课后作业和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应该注重概念分析在数学学习中的应用,帮助学生理清数学知识的逻辑关系,提升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

土地信息系统知识点汇总

土地信息系统知识点汇总

土地信息系统知识点汇总第一章1 .信息与数据信息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客观世界事物的特征及诸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抽象反应。

数据(data)是为了满足处理,传播的需要,通过文字、数字、符号、图形、图像和声音等多种可以识别的符号或介质表示或者记录事件、事物、现象等的内容、数量或特征的信息载体。

2 .土地信息特征空间特征:土地属于空间信息,其空间位置的识别是和数据联系在一起的,这是土地信息区别与其他类型信息的最显著的标志。

多维特征:在二维空间的基础上,土地信息还具有多维的属性特征,对应的土地数据有时又称为非空间数据,是描述特定空间目标的自然、经济或社会特征的定性或定量指标。

时变特征:地球自身和人类活动使得土地系统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因此土地信息时序变化的特征如周期性变化,波动性变化十分明显。

3 .土地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土地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硬件设备、计算集软件设备、数据和用户。

4 .土地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与其他应用软件一样,土地信息系统一般包括数据输入,预处理,数据库管理,数据处理,产品输出,以及用户接口等等。

土地信息系统采集、管理土地数据,分析和输出土地数据的主要功能如下:1)数据采集、检验与编辑。

2)数据格式化、转换、概化。

3)数据存储与组织。

4)查询、统计与计算。

5)空间决策分析。

6)信息显示与输出。

第二章1地球椭球体大地水准面是一个假想的与处于流体静力平衡状态的海洋面重合,并延申扩展到大陆内部形成的不规则的闭合曲面。

大地水准面是一个重力等位面。

测量上把与大地水准面符合的最理想的旋转椭球体叫地球椭球体。

2 .参考椭球体参考椭球体是一个数学定义上的地球表面,就是一种具有几何参数的地球椭球,通常以参考椭球体的长半轴a、短半轴b和扁率阿尔法来表示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我国在1952年以前采用的是还福特椭球体,从1953年起改用克拉索夫斯基(北京1954坐标系),1978年决定采用1975年第十六届国际大地测量以及地球物理联合会推荐的新球体,称为GRS (1975),并以此建立了我国独立的大地坐标系(西安1980坐标系)。

《专题一第一节缓冲溶液》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中职化学高教版农林牧渔类

《专题一第一节缓冲溶液》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中职化学高教版农林牧渔类

《缓冲溶液》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缓冲溶液的概念和作用原理。

2. 掌握缓冲溶液的组成和计算。

3. 学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和使用缓冲溶液。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缓冲溶液的作用原理和组成。

2. 难点:缓冲溶液的组成计算。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含图片、动画和视频等多媒体素材。

2. 准备缓冲溶液实验用品。

3. 准备相关案例,用于解释缓冲溶液的应用。

4. 设计互动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5. 提前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和需求,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缓冲溶液的概念1. 介绍缓冲溶液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如血液中的缓冲溶液维持血液的pH稳定,胃酸的缓冲溶液帮助人体消化食物。

2. 提问:为什么缓冲溶液能够抵抗外加作用力,保持溶液的稳定?引导学生思考缓冲作用的原因。

(二)讲解缓冲物质及其组成1. 介绍常见的缓冲对,如NaHCO3/Na2CO3、H3PO4/NaH2PO4等。

2. 讲解缓冲物质中共轭酸碱对之间的平衡关系,以及pH值与浓度、平衡关系等因素的关系。

(三)实验:缓冲溶液的配制与性质1. 演示缓冲溶液的配制过程,强调注意事项。

2. 让学生自己动手配置几种常见的缓冲溶液,并测定其pH 值。

3. 通过实验观察缓冲溶液的性质,如抵抗外来酸碱的能力、保持溶液pH值稳定的能力等。

(四)讲解缓冲容与缓冲溶液的浓度对缓冲能力的影响1. 通过实验数据或图表,展示不同缓冲容和浓度的缓冲溶液对缓冲能力的影响。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缓冲溶液。

(五)讨论缓冲溶液的局限性及注意事项1. 讨论一些特殊情况下缓冲溶液可能失效的情况,如强酸、强碱过量等。

2. 强调使用缓冲溶液时的注意事项,如避免过量的酸碱、注意保存方式等。

(六)布置作业和思考题1. 布置与缓冲溶液相关的作业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思考题:设计一种新的缓冲对,并说明其应用前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点引导与分析方法——
专题一:概念设计的分析:
●第一步骤:概念关键词
即:概念关键词的提取。

●第二步骤:概念来源
即:概念关键词的提取来源于哪里,例如灵感的来源于某大师的设计方案、文章(诗歌、散文、歌曲)中的某一点内容、绘画作品(也包含儿童作品)、摄影作品、民俗艺术品、雕塑品、织物以及各类文化(各史类文化、建筑文化、地域民族文化、民俗艺术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

可以有以上各种案例的分析、归纳可借鉴的内容、总结。

●第三步骤:概念推衍
1、可以从谐音语义上推衍。

2、可以从象征寓意上推衍。

3、可以从图片内容上捕捉要点:颜色、设计元素、纹理、文化比喻、花语。

4、交叉其他基础学科《图形创意》设计方法,进行交互设计与重组设计,启发
学生思考、激发设计灵感。

方法如下:
(1)图形创意的思维方法:联想系列思维(形的联想、材料的联想、功能的联想、表象联想、相关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强制联想、离奇联想、质疑联想)、类比系列思维(直接类比、拟人类比、象征类比、幻想类比、因果类比、对称类比、仿生类比、综合类比)、发散思维、收敛思维、反向思维、形象思维。

(2)图形设计10 种方法:共生图形、异影图形、双关图形、文字图形、聚集图形、同构图形、异变图形、隐形图形、无理图形、立体图形等。

将以上的思维方式运用到软装设计(色彩、家具、灯具、布艺、饰品、花品、画
品)、材料、空间类型(结构空间、开敞空间、封闭空间、动态空间、静态空间、悬浮空间、流动空间、虚拟空间、虚幻空间、共享空间、母子空间、交错空间、下沉空间、地台空间、凹入空间、外凸空间、迷幻空间)、界面设计(表现结构的面、表现材质的面、表现光影的面、表现几何形体
的面、面与面的自然过渡、表现层次变化的面、运用图案的面、表现倾斜
的面、表现动态的面、趣味性的面、开各种洞口的面、仿自然形态的面、有垂悬物或覆盖物的面、导向性的面、有主题文化的面、运用虚幻手法的面、绿化植被的面)、空间的限定方式(围合、覆盖、凸起、下沉、架起、设立和质地变化)当中,可以进行第四步骤的概念分析部分。

(3)现代艺术风格:立体主义艺术、未来主义艺术、达达主义艺术、超现实主义艺术、风格派主义艺术、波普艺术、光效果艺术。

●第四步骤:概念
即:用30字以内进行归纳总结方案的概念内容。

●第五步骤:概念分析
概念是如何体现在空间的设计当中,可以辅以概念意向图分析,可以辅以自己手绘草图、手绘效果图、电脑效果图分析。

研究方法同上:软装设计、材料、空间类型、界面设计、空间的限定方式分析,以上内容取一种逻辑性分析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