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试题集(第一章 物理基础)
超声物理基础试题及答案

超声物理基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模量有关。
以下哪项是正确的?A. 密度越大,速度越快B. 密度越大,速度越慢C. 弹性模量越大,速度越快D. 弹性模量越大,速度越慢答案:C2. 超声波的频率范围通常是指:A. 20 Hz - 20 kHzB. 20 Hz - 20 MHzC. 20 kHz - 20 MHzD. 20 kHz - 20 GHz答案:C3. 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反射、折射和散射,这是由于:A. 超声波的能量损失B. 介质的不均匀性C. 介质的温度变化D. 超声波的频率变化答案:B4. 超声波在液体中的衰减主要与以下哪个因素有关?A. 液体的密度B. 液体的粘度C. 液体的温度D. 液体的表面张力答案:B5. 超声波的聚焦是通过改变哪些参数实现的?A. 发射角度B. 发射频率C. 发射功率D. 发射时间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超声波的波长与频率和传播速度的关系可以用公式_______来表示。
答案:λ = v / f2. 当超声波在两种不同介质的界面上传播时,会发生_______现象。
答案:折射3. 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_______有关。
答案:物理性质4. 超声波的频率越高,其在介质中的衰减_______。
答案:越大5. 超声波的发射和接收通常通过_______来实现。
答案:探头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超声波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
答案:超声波在医学诊断中主要用于成像,如B超,通过超声波的反射和散射特性,可以形成内部器官的图像,用于疾病的诊断和监测。
2. 描述超声波在液体中的传播特性。
答案:超声波在液体中传播时,其波速主要取决于液体的密度和弹性模量。
由于液体的粘性,超声波在液体中的传播会伴随着能量的衰减,且衰减程度与液体的粘度成正比。
3. 说明超声波在固体中的传播与液体中传播的主要区别。
超声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全

第一节超声诊断基础[考核试题]一、单选题1.声频在20kHz以上的称为 ( )。
A.次声 B超声 C.可听声 D.不可听声 E.立体声2.超声探头的换能作用是 ( )。
A.电能转换成光和热 B.电能转换成声能 C.机械能转换成辐射D.声能转换成超声 E.机械能转换成电能5.轴向分辨力为 ( )。
①区分平行于超声束的两个物体的能力;②区分垂直于超声束的两个物体的能力;③与深度、纵向和区域分辨力相同;④与方位、角度及横向分辨力相同。
A.① B.② C.①② D.①③ E.①④6.横向分辨力为 ( )。
①与深度、纵向和区域分辨力相同;②区分垂直于超声束的两个物体的能力;③区分平行于超声束的两个物体的能力;④与方位、角度及横向分辨力相同。
A.① B.③ C.①② D.②④ E.③④7.用哪种探头可提高轴向分辨力 ( )。
A.高频探头 B.低频探头 C.较大的探头D.低阻尼探头 E.以上各项均可9.频率增高时 ( )。
A.分辨率增大 B.声束宽增大 C.穿透力增大D.分辨率减少 E.声束宽不变10.压电效应是 ( )。
A.组织的密度B.高电压加在晶体表面产生机械形变并由此产生超声C.压电晶体受压后在其表面产生电荷D.高电压引起在晶体上的阻尼效应E.声在组织中的速度13.复合扫描的含义 ( )。
A.同时使用多普勒技术与B.型超声技术B.使用不同聚焦长度的多种探头C.用综合各个不同方向扫描信息的方法形成扫描图像D.增加远场的增益E.增加最大显示深度14.下列哪项可以既提高轴向分辨力又提高横向分辨力 ( )。
A.缩短脉冲长度 B.使束宽变窄 C.增大声束直径D.提高探头频率 E.以上各项均不可以15.当远场回声过低,声像图不清楚时应调节下列哪一项 ( )。
A.增大检测深度 B.使用增益补偿(TGC.)调节C.减小增益,调节监视器的显示 D.换用M型观察E.以上各项均可17.通过什么方法可以得到较大的近场区 ( )。
超声诊断试题1200题

超声诊断试题1200题..一、超声基础知识(1~216 题) 1. 超声可以描述为:A. 可通过物质传播的机械振动B. 可通过真空传播的机械振动C. 可通过组织传播的电磁波D. 可穿透软组织的微波 2. 声频低于16Hz 称为: A. 次声B. 可听声C. 超声D. 不可听声3. 声频在20kHz 以上的称为: A. 次声B. 超声C. 可听声D. 不可听声4. 声频在16~20kHz 之间称为: A. 不可听声B. 可听声 C. 超声D. 次声5. 赫兹( Hz) 表示: A. 密度B. 毫瓦每平方厘米(mW/ cm2 )C. 每秒周D. 速度6. 超声探头的换能作用是: A. 电能转换成光和热B. 电能转换成机械能或机械能转换成电能C. 机械能转换成辐射D. 声转换成超声7. 探头内的阻尼材料的作用是: ①减少脉冲宽度②提高轴向分辨力③减少空间脉冲长度④提高横向分辨力A. ① B. ①②C. ①②③D. 以上各项均是8. 人体软组织在37℃时, 超声声速为: A. 1 540米每秒B. 1 540英里每秒 C. 1 500英里每秒D. 1 500米每秒 9. 超声波为:A. 机械波C. 电磁波D. 声能 10. 声阻抗为: A. 组织厚度×声在组织中的速度 B. 组织的密度×声在组织中的速度 C. 探头频率×声在组织中的速度 D. 从一个界面到另一个界面的距离 11. 超声波的周期为:A. 不能探测到的时间B. 取决于占空因数C. 一个波长的时间D. 与频率无关 12. 一个系统的动态范围: A. 在扫描镜面反射体时增加 B. 在出现声影时减少 C. 可通过使用耦合剂减少D. 是系统所处理的最小能量级与最大能量级之比13. 轴向分辨力为:①区分平行于超声束的两个物体的能力②区分垂直于超声束的两个物体的能力③与深度、纵向和区域分辨力相同④与方位、角度及横向分辨力相同A. ① B. ② C. ①③ D. ①④ 14. 横向分辨力为:①与深度、纵向和区域分辨力相同②区分垂直于超声束两个物体的能力③区分平行于超声束的两个物体的能力④与方位、角度及横向分辨力相同 A. ① B. ①② C. ③ D. ②④15. 纵向分辨力又可称为: A. 轴向分辨力B. 侧向分辨力 C. 显现力D. 时间分辨力 16. 纵向分辨力直接取决于: A. 穿透深度B. 空间脉冲长度 C. 阻尼D. 入射角17. 超声系统可控制的最大能量与最小能量之比为:A. 动态范围B. 增益C. 抑制D. 放大因数18. 用哪种探头可提高轴向分辨力? A. 高频探头B. 低频探头 C. 较大的探头D. 低阻尼探头19. 当介质的粒子运动平行于声波传播方向时称发射波为:A. 纵波C. 表面波D. 兰姆波20. 在两种不同介质的界面上, 决定反射量的因素是:①折射系数②超声波频率③声特性阻抗A. ① B. ②C. ③D. 以上各项均是21. 描述声速、波长和频率三者关系的公式为: A.V = fλB. 波长= 频率×速率C. 波长= 2( 频率×速率)D. 波长= 2(频率×速率)2 22. 频率增大时, 波长将: A. 减少B. 增大C. 不变23. 频率减少时, 波长将:..A. 减少B. 增大C. 不变24. 频率增高时, 穿透力将: A. 减少B. 增大 C. 不变25. 频率增高时, 分辨力将: A. 减少B. 增大 C. 不变26. 频率增高时, 声束宽将: A. 减少B. 增大C. 不变 27. 压电效应是:A. 组织的密度及声在组织中的速度B. 高电压加在晶体表面产生机械形变并由此产生超声C. 压电晶体受压后在其表面产生电荷D. 高电压引起在晶体上的阻尼效应 28. 逆压电效应是:A. 组织的密度及声在组织中的速度B. 高电压加于晶体表面产生机械形变并由此产生超声C. 压电晶体受压后在其表面产生电荷D. 高电压引起在晶体上的阻尼效应 29. 镜面反射:A. 当界面大于波长时发生B. 当界面小于波长时发生C. 由于界面小于3mm 而发生D. 与入射角无关 30. 非镜面反射:A. 当界面大于波长时发生B. 当界面小于波长时发生C. 发生于类镜面表面D. 取决于声束角 31. 非镜面反射体是: A. 肝脏表面B. 横膈C. 红细胞D. 不产生强回声的任一结构32. 镜面反射通常出现在下列哪一组织周围: A. 肝脏B. 胆囊 C. 脾脏D. 膈肌33. 混响伪像是下列哪项因素造成的: A. 电噪声B. 仪器时间增益补偿( TGC)设置不当C. 存在两个或多个强反射体D. 入射角过小34. 复合扫描的含义:A. 同时使用多普勒技术与B 型技术B. 使用不同聚焦长度的多种探头C. 用综合各个不同方向扫描信息的方法形成扫描图像D. 增加远场的增益35. 3. 5MHz 的脉冲通过2cm 的软组织后, 会衰减多少分贝( dB) :A. 7dBB. 3. 5dBC. 1. 7dBD. 1. 75dB36. 若振幅增大2 倍, 强度将: A. 增大2 倍B. 减少一半 C. 增大4 倍D. 无变化 37. 软组织中的声衰减: A. 与声波运行距离有关 B. 由TGC 曲线的范围决定 C. 随着波长减小而增大 D. 与软组织结构无关38. 超声波在软组织中的平均速度为: A. 1 540英尺/ 秒B. 3 300米/ 秒 C. 1 540米/ 秒D. 1 560米/ 秒 39. 在下列哪种物质中声速最快:A. 软组织B. 骨骼C. 空气D. 水40. 使超声波出现衰减的原因: A. 波束发散B. 折射 C. 反射D. 以上各项均有 41. 改善轴向分辨力可通过:A. 减小空间脉冲长度B. 增大空间脉冲长度C. 降低探头频率D. 以上各项均可42. 下列哪项可以既提高轴向分辨力又提高横向分辨力:A. 缩短脉冲长度B. 使束宽变窄C. 增大声束直径D. 提高探头频率43. 除了下列哪一项外, 均是指轴向分辨力: A. 深度分辨力B. 距离分辨力 C. 方位分辨力D. 纵向分辨力 44. 下列哪项引起回声增强: A. 强反射结构B. 传播速度误差 C. Snell 定率D. 弱衰减结构 45. 增加脉冲重复周期可:A. 改善分辨力B. 增加最大显示深度C. 减少最大显示深度D. 增大折射 46. 近场区应尽可能短, 这种提法: A. 不太科学B. 有理论根据 C. 正确D. 错误47. 使用5MHz 的探头, 在某一材料中的波速为每秒1 500米, 其波长为: A. 0. 3mm B. 0. 3cm C. 0. 6mm D. 0. 6cm48. 当声波穿过两种不同介质的界面时会发生折射..是因为什么不同: A. 声阻抗B. 声速 C. 密度D. 传播路径49. 两种不同介质界面上的反射因子大小主要取决于声波穿过界面时什么的变化: A. 声阻抗B. 波速 C. 密度D. 声波衰减50. 声波速度主要取决于: A. 角度 B. 反射C. 声波所穿透的材料和振动模式D. 散射51. 当超声束从一个介质到另一个弹性和密度都不同的介质时, 声束方向发生的变化叫: A. 折射B. 衍射 C. 散射D. 反射52. 通过什么方法可以得到较大的近场区: A. 使用高频探头B. 减小阻尼 C. 减小探头直径D. 增大阻尼53. 人体组织中使声衰增加的决定因素: A. 胶原含量B. 脂肪 C. 肌肉D. 红细胞54. 超声引起细胞和组织发生变化的机制是: A. 振动和辐射B. 吸收和反射 C. 直接和间接D. 热和空化效应55. 由各个超声探头阵元边缘所产生的外加声束称之为:A. 边缘声影B. 阻抗伪像C. 旁瓣D. 声误差56. 呈多条平行等间隔线的伪像是: A. 声影B. 偏方向入射 C. 镜面反射D. 混响57. 位于弱衰减结构后的反射体的反射振幅增加是因为:A. 入射角度B. 增强效应C. 反射强度系数D. 有效反射区58. 声束在远场的扩散可通过什么方式减少: A. 使用凸面探头 B. 使用大直径的探头 C. 在近场减少声束强度 D. 使用低频探头59. 周期与某个脉冲中的循环周期数之积为: A. 脉冲重复频率B. 连续波 C. 脉冲重复周期D. 脉冲宽度60. 下面哪种组织对超声传播阻力最小: A. 肌肉B. 脂肪C. 骨骼D. 血液 61. 5MHz 表示:A. 每秒50 万周B. 每秒5 千万周C. 每秒5 千周D. 每秒5 百万周 62. 纵向波的特征:A. 粒子运动平行于波传播轴B. 粒子运动垂直于波传播轴C. 粒子在运动中扭转D. 粒子沿纵向方向运动 63. 横向波的特征:A. 粒子运动平行于波传播轴B. 粒子运动垂直于波传播轴C. 粒子在运动中传播D. 粒子沿横向方向运动64. 下列哪种介质中, 超声难以传播: ①空气②骨骼③硫酸钡④静脉肾盂造影剂( IVP 造影剂) A. ① B. ①②C. ①②③D. 上述各种物质 65. 声衰减指:A. 声波随着其传播逐渐变弱B. 组织密度及声波在组织中的速度C. 超声返回探头的再定向D. 在穿过界面后, 透射声波的弯转 66. 分贝的定义是:A. 两个声强的比值B. 两个声强的和C. 散射量D. 声波的速度67. 超声束越接近垂直于器官表面时: A. 散射越大B. 折射回波越多C. 镜面回波越少D. 镜面回波越多 68. 若空间脉冲长度短则会造成: A. 较好的横向分辨力B. 低频 C. 分辨力差D. 较好的轴向分辨力 69. 声阻抗不取决于下列哪一项: A. 频率B. 密度C. 曲度D. 以上各项均不是70. 功率的意义是下列哪种单位上的能量: A. 质量B. 距离 C. 时间D. 面积71. 在大多数软组织中, 衰减系数的变化关系近似为:A. 与频率成反比B. 频率的平方C. 与频率成对数关系D. 与频率成正比 72. 超声在介质中吸收导致:A. 超声转换成热B. 超声导致介质密度改变C. 超声转换成电压D. 超声导致阻抗改变 73. 在软组织中, 超声衰减值通常为:..A. 2dB/ ( cm2 ·Hz)B. 1dB/ ( cm2 · Hz)C. 2dB/ ( cm2 ·MHz )D. 1dB/ ( cm2 ·MHz) 74. 回声增强发生在下列哪类物体后方: A. 强衰减体B. 弱衰减体 C. 强衍射体D. 弱衍射体 75. 对镜面反射体而言:A. 入射角等于反射角B. 入射角大于反射角C. 不取决于声束的角度D. 入射角等于透射角 76. 介质决定下列哪一项: A. 强度B. 周期 C. 传播速度D. 振幅77. 按传播速度从高到低排列下列介质:A. 空气、脂肪、肌肉、骨B. 骨、脂肪、空气、肌肉C. 骨、肌肉、脂肪、空气D. 肌肉、空气、脂肪、骨78. 频率增加时反向散射将: A. 减少B. 不受影响 C. 增加D. 被反射79. TGC 是下列哪一名词的英文缩写: A. 组织增益特性B. 时间增益补偿 C. 信号发生器控制D. 温度发生器控制 80. 会发生全反射的角度称为: A. 临界角B. 偏角 C. 反射角D. 衍射角81. 因声源与观察者之间的相对运动, 被观测到的声波频率相对声源频率发生了变化叫什么效应: A. 多普勒B. 佛莱森 C. 佛劳霍夫D. 折射 82. 多普勒频移:A. 与血流速度成正比B. 欲测高速血流, 应选较高发射频率C. 在声强级高时较大D. 取决于所用探头阵元数83. 脉冲多普勒系统比连续多普勒系统有较好的深部分辨力, 这种说法: A. 正确B. 错误C. 不科学D. 有一定道理84. 在连续波多普勒分析中, 接收器角度对最终的多普勒频移的影响程度: A. 无影响B. 有影响C. 影响不大D. 影响非常大85. 脉冲重复频率的时间计算单位是: A. 分B. 微秒 C. 毫秒D. 秒86. 当多普勒效应用于诊断超声图时:A. 反射面速度的效应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B. 反射面与声波之间角度为0 时, 没有可供分析的信号C. 反射回来的信号强度与运动着的界面无关D. 被研究结构的速度没有意义 87. 超声仪典型的脉冲重复频率为: A. 1Hz B. 10HzC. 100HzD. 1 000Hz88. 下列哪种物质具有较高的声阻抗系数: A. 固体B. 液体C. 气体D. 上述各种声阻抗系数相等89. 按照距离方程, 计算到达反射体的距离, 需要哪一项:A. 衰减系数、反射体的类型B. 密度、反射体的类型C. 密度、衰减系数的类型D. 传播速度和脉冲往返时间 90. 频率加倍则波长: A. 增大4 倍B. 增大2 倍 C. 减半D. 与波长无关91. 随着距探头的距离而变化的是: A. 横向分辨力B. 频率C. 轴向分辨率D. 空间脉冲长度92. 超声声束通过肝内含脂肪的肿块时, 其后面的膈肌回波显示会:A. 比实际靠近B. 比实际远C. 不受影响D. 看不见93. 下列哪种界面可产生彗星尾伪像: A. 肝-胆界面B. 肌肉-骨界面C. 组织-气体界面D. 气-液界面 94. B 型显示指的是:A. 基本调制器B. 声束运动C. 声束调制器D. 亮度调制95. 脉冲在探头和界面之间往返2 次以上而产生的伪像称为:A. 多途径伪像B. 旁瓣伪像C. 混响伪像D. 散射伪像 96. 多途径伪像是由于:A. 回声直接返回探头B. 回声从间接途径返回探头C. 超声散射D. 以上各项均不是 97. 扩大近场区范围需增加: ①频率②波长③探头直径④带宽A. ② B. ②④ C. ③ D. ①③98. 用于探测频移的仪器称: A. 多普勒仪B. 实时仪..C. B 型仪D. 静态扫描仪99. 由于入射声束与曲面相互作用造成伪像并产生声影, 称为:A. 幻影伪像B. 边缘伪像C. 彗尾伪像D. 振铃伪像100. 最不可能产生假性肿瘤的伪像是: A. 彗尾伪像B. 多途径伪像C. 镜像伪像D. 旁瓣伪像101. 对于旁瓣伪像下列哪种说法不对: A. 由于探头的多个旁瓣引起 B. 仅在实时显示中出现 C. 外表上呈弥漫或镜面状D. 在静态和实时检查中都会出现 102. 产生声影的可能性最小的是: A. 骨质界面B. 手术钢夹 C. 胆结石D. 气体界面103. 小气泡产生的混响回声, 回声强并且以规律间隔出现, 这种伪像称为: A. 多途径伪像B. 镜像伪像 C. 旁瓣伪像D. 振铃伪像104. 诊断超声一般强度范围在: A. 0. 5 W/ cm2 ~2. 0 W/ cm2 SPTA B. 0. 002 W/ cm2 ~0. 5 W/ cm2 SPTA C. 50 W/ cm2 ~100 W/ cm2 SPTA D. 任意强度范围内105. 超声反射波的特性和表现包括: ①只出现在不同组织的交界面上②有用的反射波来源于平行或几乎平行于声束的表面③反射强度不依赖于组织的不同特性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③106. 超声耦合剂不足时, 会产生: A. 回声振幅减少 B. 回声振幅增大C. 探头易于在皮肤上滑动D. 对图像没有影响107. 超声耦合剂的作用是: ①润滑②排除空气③增加透声性④可以不用A. ① B. ② C. ②③ D. ④108. 质量好的耦合剂需具备的条件:①声衰减系数小②声阻抗介于探头与皮肤之间③粘滞性适度④均匀性稳定性好⑤透明度高A. ①② B. ①②③C. ①②③④D. 以上均应具备109. 对B 型超声的描述是:A. 图像是以水平基线上冒出的一条条垂直峰线来表示,垂直波峰的高度代表反射回声的振幅B. 以点显示体内组织结构的两维图像, 点的亮度与回声振幅成正比, 图像可用于实时和静态扫描C. 图形表示运动结构的波形, 提供一组线条代表运动界面相对时间的运动状况D. 一种在π形( 凸形) 或矩形图像上显示出运动体的一维图示、图像仅可用于实时扫描 110. 对M 型超声的描述是:A. 图像是水平基线上冒出的一条条垂直峰来表示, 垂直峰线的高度代表反射回声的振幅B. 以点显示体内组织结构的两维图像, 点的亮度与回声振幅成正比, 图像可用于实时和静态扫描C. 图形表示运动结构的波形, 提供一组线条代表运动界面相对时间的运动状况D. 一种在π形( 凸形) 或矩形图像上显示出运动体的一维图示、图像仅可用于实时扫描111. 人眼可区别多少级灰阶: A. 大约16 级左右B. 32~64 级 C. 64 级以上D. 256 级以上112. 最常用于表浅结构的探头是: A. 5MHz 短焦距B. 3MHz 长焦距 C. 5MHz 长焦距D. 2. 5MHz 短焦距113. 回声信号的波幅以一个相应点的扫描亮度表示的显像类型是: A. A 型B. B 型 C. D 型D. M 型114. 引起衰减的可能最小的是: A. 吸收B. 反射C. 折射D. 散射115. 衍射是指: A. 声束的扩散 B. 声转为热C. 一部分界面反射声束的重新取向D. 声束穿过界面时弯曲 116. 散射是指:A. 声束穿过界面时弯曲B. 声转为热C. 一部分界面反射声束的重新取向D. 多方向声束反射117. 通常医用波长的范围为: A. 0. 1~1. 5mm B. 1. 5~2mm C. 2~5mm D. 5. 5~15mm 118. 密度是:A. 阻尼单位B. 单位面积上的力..C. 力乘以位移D. 单位体积的质量 119. 超声吸收与下列哪项成正比: A. 黏滞性B. 频率 C. 距离D. 以上三项120. 在正常强度级情况下, 组织吸收超声的结果是:A. 传导产生热消耗B. 温度明显提高C. 温度明显降低D. 坏死121. 下列哪种频率和强度结合, 最可能导致空化: A. 高频低强度B. 低频高强度 C. 高频高强度D. 低频低强度 122. 消毒探头的可取方法为: A. 热消毒B. 蒸气消毒C. 氧化乙烯消毒D. 高压消毒123. 需要分别用发射、接收二个晶体的仪器是: A. A 型B. M 型C. 连续波型D. 脉冲波型 124. 连续波多普勒的用途:A. 测量高速血流B. 测量低速血流C. 测量静脉血流D. 测量中速血流125. 若介质界面背离声源运动, 将导致反射波频率:A. 变高B. 变低C. 无变化D. 延迟126. 用于诊断超声的脉冲重复频率范围为: A. 0. 5~4kHz B. 1~10MHz C. 1~7kHz D. 10~15MHz127. 超声脉冲所含的频率范围称为: A. 传播B. 带宽 C. 折射D. 抑制128. 医疗诊断应用的是超声的: A. 横波B. 纵波C. 表面波D. 以上都是129. 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称为: A. 功率B. 强度 C. 增益D. 电压130. 以下哪些条件可使超声束聚集和散焦: A. 凹透镜或凸透镜B. 声透镜C. A 和B 两项D. 超声束不能聚焦仅光线可以聚焦131. 调整乙栏各单位符号的顺序, 使之与甲栏正确对应:甲乙①密度A. W/ cm2 ②速度B. kg/ m3 ③频率C. m④功D. m/ s ⑤强度E. J ⑥波长F. Hz ⑦衰减G. dB132. 哪一项最可能引起回声增强: A. 实性肿物B. 充液肿物 C. 钙化性肿物D. 胆结石133. 人耳可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 A. 1~20Hz B. 5~20HzC. 5Hz ~5kHzD. 16Hz ~20kHz134. 当声波通过介质时造成的波幅和强度的减弱称:A. 吸收B. 衰减系数C. 阻抗D. 衰减135. 1 000 000Hz 的超声可写成: ①1MHz ②100cHz ③1 000 kHz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②③ D. ②③136. 为了计算一个反射物的距离, 必须知道: ①传播速度②脉冲往返时间③反射因素A. ①②③B. ①②C. ①③D. ②③137. 声速的单位面积能量的名称和单位是: A. 频率, 周B. 波长, 米C. 强度, 瓦/ 米2D. 速度, 里/ 秒138. 超声的声波频率应大于: A. 2 000Hz B. 5 000Hz C. 10 000Hz D. 20 000Hz139. 每秒振荡次数称为超声的: A. 周期B. 速度 C. 波长D. 频率140. 反射回来的超声信号的强度决定于: ①被反射回来的超声量②超声的衰减③声波进入界面的入射角度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①②③141. 表达在介质中声衰减的术语是: A. 传导发散B. 波幅吸收系数C. 线性比D. 声吸收142. 在超声中, 每单位时间内的周数是: A. 谐振频率B. 波长 C. 周期D. 频率143. 沿声束轴测量的被探测物与探头间的距离叫: A. 声场B. 范围C. 间期D. 厚度..144. 超声系统分辨两个与声束轴垂直的声学界面的能力是:A. 纵向分辨力B. 横向分辨力C. 声阻抗D. 界面定义 145. 声学变项包括: ①密度②温度③分子运动④压力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③④D. ①③④146. 扇形扫查仪的缺点有:①在所有平面上缺乏焦点变化性②探头口径太小③缺乏探头操作灵活性A. ①②③ B. ①③ C. ①② D. ②③147. 声系统轴向和侧向分辨力主要是超声仪器哪一部分件的功能:A. 放大器B. 扫描发生器C. 脉冲发生器D. 探头148. 超声探头的能转换形式是: A. 机械→声B. 电→机械 C. 热→声D. 辐射→电149. 成功的超声扫查依赖于: ①与反射面有关的超声束方向②反射物的形状③反射物的特性A. ①②③ B. ①③ C. ①② D. ②③150. 两个或两个以上界面之间的多个反射造成的假回声信号称:A. 折射B. 多重反射C. 排斥D. 散射151. 诊断超声对人体软组织会产生: A. 敏感效应B. 生物效应 C. 神经效应D. 压强效应152. 在生物效应研究中, 空化指: A. 气泡的生成和活动B. 坏死 C. 细胞膜破裂D. 染色体破裂153. 最弱的回声由下列哪种控制系统从显示屏中消除掉:A. 增益B. 排斥C. TGCD. 灵敏度154. 下列哪项产生声阻抗: A. 声束宽度和交界面曲度 B. 振荡频率和晶片的体积C. 超声在组织中的声速和组织密度D. 声波能量和组织敏感度155. 确定探头声能输出的主要因素是: A. 探头大小B. 电压峰强度C. 接收器的放大值D. 增益的大小156. 声波引起细胞和组织内产生改变的两个基本机制是:A. 振荡和加热B. 吸收和反射C. 直接和间接D. 发热和空化作用157. 多重反射最可能的原因是反射物的哪项指标过大:A. 宽度B. 体积C. 数量D. 声阻抗158. 沿声束轴的分辨力也可称何种分辨力: ①范围②横向③辐射④方位角A. ① B. ①②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 159. 检测高速血流应选用: A. 高频超声B. 低频超声 C. 与频率无关D. 大口径探头160. 从探头表面发射出的声束受哪些因素影响: ①声束波长②探头材料③压电晶片的直径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161. 在介质中发生吸收现象比率的术语叫: A. 衰减B. 吸收系数 C. 波振D. 放大162. 阻尼控制与衰减器的不同点是:A. 阻尼抑制系统抑制近场; 衰减器抑制远场B. 衰减器影响接收信号; 阻尼控制进入人体的超声量C. 阻尼控制接收信号; 衰减器减少进入人体的超声量D. 无区别163. 发自于各个探头晶片组边缘并与主声束方向不一致的无关声束称:A. 相控排列B. 声阻抗伪差C. 旁瓣D. 声缺陷164. 当各个物体间有清楚的分隔时, 在扫查中所能发现的最小间隙取决于声束的: A. 强度B. 波长 C. 衰减D. 速度165. 调整右栏顺序, 使之与左栏正确对应: ①声波在一个周期中所传播的距离A. 间期②声波每秒钟重复的次数B. 频率..③完成一个周期的时间C. 波幅④声波峰压或波高D. 波长 166. 图像的后处理指:①灰阶变换处理②图像增强处理③边缘检测运算④空间-时间平滑运转A. ① B. ①②C. ①②③D. 以上均是167. 用脉冲多普勒技术除哪项外均可增大检测血流速度最大值:A. 降低发射频率B. 增大cosθ角度C. 减低取样深度D. 移动零位基线 168. 假回声产生的主要途径是: A. 反射B. 衍射 C. 多重反射D. 递减169. 调节超声仪灵敏度的方法:①通过发射频率放大器改变回声波幅②用输出衰减器调节由探头发出的声脉冲强度③调节焦点, 使测量尺光点不易看到A. ① B. ①② C. ①③ D. ①②③170. 动态扫查仪的类型包括: ①程序②电子③机械A. ①② B.①②③ C. ②③ D. ①③171. 增强信号振幅的电子器件称: A. 脉冲仪B. 光栅 C. 放大器D. 转换器172. 每一超声脉冲的周数可通过下列何种措施将其减低:A. 加大TGCB. 增大总增益C. 加大探头阻尼D. 缩短波长 173. 超声探头有时不确切地叫作: A. 电容器B. 转换器C. 脉冲器D. 类星体174. 控制声像图分辨能力的因素是: A. 信号振荡频率B. 有效声束宽度 C. 声阻抗D. 组织密度175. 临床诊断利用超声的主要物理原理是: A. 辐射B. 反射 C. 衍射D. 散射176. 彩色血流信号“溢出”血管外的原因是: ①取样容积过大②滤波器频率过低③增益过高④对高速血流使用过低速度标尺A. ① B. ①②C. ①②③D. 以上均是177. 纵向分辨率直接依赖于: A. 穿透深度B. 空间脉冲长度C. 抑制D. 入射角178. 超声仪的分辨率可定义为:①可在显示仪上区别开来的两点间目标最小的空间间隔②在显示仪上趋于被单独一个点的目标所占据的区域或距离③在显示仪上区别出的两种独立的活动状态的最短时间间隔A. ①B. ①②C. ①②③D. ②③179. 在多普勒超声中, 对于运动界面的显示是靠: A. 组织的不同特性B. 对具有变化节奏和频率的特定声波的认识C. 被研究部分的快速和不规律的运动D. 发现细微, 几乎难以听到的回声180. 显示与声束平行或垂直的两点信息的能力叫: A. 阻尼B. TGCC. 脉冲能力D. 分辨率181. 首先发现多普勒效应的学者是: A. 德国人B. 奥地利人 C. 法国人D. 丹麦人182. 镜面反射在下面哪种情况下发生: A. 频率的波长太低 B. 引起反射的物质太小 C. 反射物与波长相比太大D. 入射角与反射角至少相差45°183. 压电效应只有通过哪种材料才能表现出来: A. 金属材料B. 水晶不对称材料 C. 天然存在的材料D. 塑料材料184. 由于反射和吸收原因造成的声能总消耗称: A. 吸收B. 反射 C. 张弛D. 衰减185. 选择下列之一来完成组织衰减的补偿: A. 边缘增强作用B. 时间增益补偿( TGC) 功能 C. 显示类型D. 发射器186. 声波穿过一个交界面发生的方向改变是: A. 入射角度B. 折射C. 散射D. 绕射187. 接收器的功能包括: ①检波②压缩③排斥④放大A. ②③④B. ①②③④C. ②④D. ①②188. 哪一项最可能引起声影: A. 胆囊B. 充液肿物 C. 钙化性肿物D. 膀胱189. 获得最大的多普勒频移的角度是:。
CDFI上岗证考试学习资料

9、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如遇声阻不同的障碍物(目标点)则声束方向和声强将发生改变,其改变程度与障碍物之大小及声阻抗有关。当障碍物的直径大于1/2λ,在该障碍物表面产生回声反射。10、当障碍物的直径等于或小于1/2λ,超声波将饶过该障碍物而继续前进,反射很少,这种现象称为衍射,故超声波波长越短,能发现障碍物越小。这种发现最小障碍物的能力 称为显现力。 从单纯理论上计算,能测到物体的最小直径,称做最大理论分辨力,在数值上为1/2λ,但实际显示的分辨力要低于理论分辨力5—8倍。
第四节、超声生物效应 一、超声声强概念:
对超声诊断设备的超声辐射,针对人体不同部位,规定了限定值人体不同部位超声强度的限定值 FDA(美国食品药品局)规定 Isppa (W/cm2) Ispta (mw/cm2) Im (w/cm2) 心脏 190 430 310 脉管 190 720 310 眼部 28 17 50 胎儿 190 94 310 Isppa: 空间峰值脉冲平均声强Ispta: 空间峰值时间平均声强Im: 最大声强度Iob: 真实声束声强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1157-92规定Iob < 20 mw / cm2 胎儿Ispta <100 mw / cm2超出这些规定值应公布其声强输出,超声强度超出规定,将造成若干生物效应,如:育龄妇女早熟排卵,受孕率下降,胎儿体重减轻,产后儿童发育迟缓等。
三、病理声像图的特点 1、实质脏器的弥漫病变 急性与慢性病变回声表现 急性病变 慢性病变 脏器大小 增大 增大或减少 脏器边缘 饱满、圆钝 不平或结节状 脏器回声 减低 增加 脏器结构 变化不大 变形或显示不清
2、占位病变①囊性或实性病变的鉴别 囊性病变 实性病变 病变形态 球状或类球状 团块状 边界回声 清晰光滑 可不清楚不光滑 内部回声 无 有 后方回声 回声增强 回声增强或出现声影 周围组织 可有压迫推移 压迫推移或浸润破坏 ②良性或恶性病变的鉴别 良性病变 恶性病变 病变形态 多规则 多不规则 边界回声 清楚光滑 不清楚或浸润状 内部回声 均匀、中等回声 不均匀低回声 周围组织 可有挤压 可有浸润破坏
CDFI第一章

一、超声波的物理基础1.超声波是指频率超过人耳听觉范围(20~20 000Hz)的高频声波,即:超声波频率是>20 000Hz的机械(振动)波。
次声波频率<20Hz。
2.超声波属于声波范畴,它具有声波的共同物理性质。
例如:必须通过弹性介质进行传播,在液体、气体和人体软组织中的传播方式为纵波(疏密波);具有反射、折射、衍射和散射的特性,以及在不同介质中(空气、水、软组织、骨骼)分别具有不同的声速和不同的衰减等。
3.诊断最常用的超声频率是2~10MHz(1MHz=106Hz)。
二、基本物理量超声波有三个基本物理量。
即:频率(f)、波长(λ)和声速(c)。
计算公式如下:λ=c/f ,或者c= λ²f由于频率不同的声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的声速(c)基本相同,因此,当c不变= λ↑²f↓,说明超声波波长(λ)与频率(f)呈反比。
即频率愈高,波长则愈短,穿透力差;频率愈低,波长则愈长,穿透力强,与X线相反,不要搞混了。
在不同的介质中,声速有很大的差别:空气(20℃)344m/s 水(37℃)1524m/s肝脏1570m/s 脂肪1476m/s颅骨3360m/s人体软组织的声速平均为1540m/s,与水的声速相近。
骨骼的声速最高,相当于软组织平均声速的2倍以上。
(一)超声场超声场是指发射超声在介质中传播时其能量所达到的空间区域。
超声场简称声场,或称声束。
(二)声场特性1.扫描声束的形状、大小及声束本身的能量分布,随所用探头的形状、大小、阵元数及其排列、工作频率(超声波长)、有无聚焦以及聚焦的方式不同而有很大的不同。
此外,声束还受人体组织不同程度的吸收衰减、反射、折射和散射等影响,即超声与人体组织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因此,超声束与X线束相比,两者之间有着显然的区别。
人体组织内超声束的具有复杂多变性。
2.声束由一个大的主瓣和一些小的旁瓣组成。
超声成像主要依靠探头发射高度指向性的主瓣并接收回声;旁瓣的方向总有偏差,容易产生伪像。
三基超声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一)超声物理学基础1、超声波是人耳听不到的声波,其频率大于:( )C、20 kHzB、2 000 HzA、1 000 HzD、2 MHzE、10 kHz2、超声波可以纵波、横波、表面波等波型传播,在超声诊断中主要应用的是:( )D、球面波E、以上均不是A、横波B、表面波C、纵波3、声波的周期为:( )E、以上均不是D、与频率无关A、不能探测到的时间C、一个波长的时间B、取决于多种因素4、若频率增大,波长将:( )B、增大E、以上均不是C、增加10倍A、减少D、不变5、下列情况下可获得最大的多普勒频移的是:( )A、当声束以锐角入射血管上时E、以上均不是C、当声束与血管平行时D、声束的角度对多普勒无影响B、当声束以垂直方向入射血管上时6、当介质的运动平行于声波的传播方向时发射波称为:( )D、兰姆波C、表面波A、纵波E、以上均不是B、切变波7、人体软组织中的声速接近:( )E、2 000 m/sC、1 860 m/sA、3 600 m/sB、1 540 m/sD、1 450 m/s8、血液中的声速大约是:( )A、330 m/sB、1 000 m/sC、1 570 m/sD、5 000 m/sE、8 000 m/s9、空气中的声速大约是:( )C、1 570 m/sE、8 000 m/sD、5 000 m/sB、1 500 m/sA、300 m/s10、当超声波通过弹性媒质时,其声能量损失称为:( )C、吸收B、衰减A、反射D、散射E、折射11、可闻声的声波频率范围是:( )E、1~15 HzA、1~20 HzB、5~20 HzD、20 Hz~20 kHzC、5 Hz~5 kHz12、超声多普勒技术可用来检查:( )①血流状态;②血流速度;③血流方向;④脏器的结构E、①②③④A、①②③B、①③C、②④D、④13、A型超声提供的信息是:( )E、衰减A、振幅B、深度与厚度C、时间和振幅D、振幅和运动14、声束能量的丧失是由于反射和吸收等原因,这称为:( )A、吸收E、转换B、反射D、衰减C、松弛15、低频探头的特点是:( )C、波长短和穿透力较弱D、波长长和穿透力较弱B、波长短和穿透力较大A、波长长和穿透力较大E、较差的分辨力和较差的穿透力16、下列组织中对传入的超声衰减最小的是:( )E、气体C、骨骼A、肌肉B、脂肪D、血液17、反射回声的强度取决于:( )①界面两边声阻抗差;②声速的衰减程度;③入射声束与界面的角度;④声束传播距离C、②④B、①③D、④A、①②③E、①②③④18、超声换能器可以:( )A、变机械能为声能B、电能与机械能互变E、变电能为热能D、变任意能为电能C、变热能为声能19、造成混响伪像的主要因素是:( )D、存在两个或多个强反射界面C、入射角过小A、电噪声B、TGC设置不当E、声束剖面过大20、声束穿过界面时方向发生改变,称做:( )C、正常反射B、折射D、后散射A、入射角度E、衰减21、由于反射体的运动使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发生改变,这称为:( )D、自然反射E、混响B、Doppler效应C、传播A、入射角度22、发生镜面反射的条件是:( )B、引超反射的物体较小C、反射面远大于声波波长E、反射面不规则D、入射角与反射角之差大于45°A、频率大于波长23、超声波生物效应主要指:( )B、吸收和反射D、散射与非线性效应C、机械效应、热效应和空化效应E、多普勒效应A、振动和传输热效应24、声速(c)、波长(λ)、频率(f)的正确关系是:( )E、c=f-λB、c=f/λC、c=λ/fA、c=fλD、c=f+λ25、超声换能器(探头)的作用是:( )A、发射超声波B、接收超声波E、滤过超声波C、发射和接收超声波D、放大超声波26、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中的彩色镶嵌表示:( )D、离开探头的血流A、层流B、湍流E、以上都不是C、迎向探头的血流27、在脉冲多普勒系统中可检测出的最高频移只能是脉冲重复率的:( )E、1/16A、1/2C、1/6D、1/8B、1/328、关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的概念,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E、红色表示动脉血,蓝色表示静脉血B、红色代表迎向探头的血流,蓝色代表背离探头的血流,彩色镶嵌代表湍流A、彩色血流图像叠加在二维解剖结构图像上C、颜色亮度表示血流速度,速度越快,亮度越亮,否则越暗D、当血流速度超过尼奎斯特极限时发生彩色混叠29、产生彗尾征的原因是:( )C、镜面伪像A、多次内部混响E、声束失真B、旁瓣伪像D、棱镜伪像30、多普勒能量图的主要特点有:( )E、以上均是B、可显示平均速度极低的灌注区D、不受现象的影响A、显示的信号不受探测角度的影响C、能显示低流量、低速度的血流31、诊断用超声频率一般为:( )A、2.5~5.0MHzE、5.0~7.5MHzB、2.5~7.5MHzC、1.0~10.0MHzD、5.0~10.0MHz32、下列有关多普勒频移的描述,正确的是:( )D、取决于所用探头阵元数C、在声强极高时较大E、连续多普勒最大A、与反射体的速度成正比B、在脉冲多普勒系统中较大33、下列有关软组织中的声衰减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B、由TCG曲线的范围决定D、使用数字转换扫描器时无关紧要E、与频率无关A、随软组织厚度而增加C、随着波长减小而增大34、下列方法中,可以得到较大的近场区是:( )C、减少探头直径E、使扫描速度增加B、在探头上加一个凸透镜A、使用高频探头D、增大阻尼35、下面组织中,对声传播阻碍最小的是:( )C、肝B、脂肪D、血液E、脾A、肌肉(二)心脏36、诊断先天性心脏病首选的技术是:( )C、X线胸片E、CTB、超声心动图D、磁共振A、心电图37、在二维超声扫查时,连枷样二尖瓣尖端在____期,指向____:( )B、收缩;左房A、收缩;左室D、舒张;右房E、以上均是C、舒张;右室38、肺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常见原因是:( )D、肺动脉栓塞E、冠心病C、肺动脉高压B、肺动脉瓣狭窄A、风湿热39、主动脉瓣在M型超声心动图上的形态是:( )D、六角盒形B、M形C、钻石形A、W形E、戒指样40、M型超声心动图中,二尖瓣最早完全关闭点是:( )E、B点B、D点A、C点D、F点C、E点41、等容收缩期的定义是:( )C、二尖瓣叶开放的第一个峰B、二尖瓣关闭到主动脉瓣开放间期E、心室舒张晚期A、心房去极化期D、心室快速充盈早期42、等容舒张期的定义是:( )B、心室快速充盈早期A、主动脉瓣关闭到二尖瓣开放间期D、二尖瓣关闭到主动脉瓣开放间期E、二尖瓣M形曲线的CD段C、心室舒张晚期43、正常成人室间隔厚度与左室后壁厚度的关系是:( )C、前者小于后者A、大致相等D、无一定关系E、前者是后者的2倍B、前者大于后者44、室间隔缺损杂音的听诊位置是:( )B、胸骨右缘第2、3肋间C、胸骨左缘第3、4肋间D、胸骨右缘第3、4肋间E、心尖部A、胸骨左缘第2、3肋间45、房间隔缺损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正确的是:( )B、右心容量负荷加重A、左心容量负荷加重E、左心压力负荷过重D、右心压力负荷过重C、肺动脉收缩压降低46、心尖四腔观常显示正常房间隔回声失落,这是因为:( )C、超声仪器的分辨力不够D、卵圆孔房间隔菲薄并与声束平行E、以上都有可能A、房间隔与声束平行B、房间隔与声束垂直47、能显示动脉导管未闭直接征象的二维观是:( )①主动脉根部短轴观;②心尖四腔观;③胸骨上凹降主动脉长轴观;④胸骨旁左室长轴观B、①③D、④E、①②③④C、②④A、①②③48、左右心室认别的根据是:( )B、房室瓣的位置A、房室瓣数目和开放的形态C、心室内膜面粗糙或光滑D、乳头肌数目E、以上都是49、左右心房的识别可根据:( )A、与肺静脉的连接C、与肝脏的关系E、以上都是D、声学造影B、与腔静脉的连接50、夹层动脉瘤最有特征的声像图是:( )B、血栓E、动脉壁溃疡形成C、狭窄的腔A、双腔征D、内膜瓣51、二维超声心动图诊断二尖瓣狭窄的主要依据是:( )D、瓣膜活动受限A、瓣口开放面积变小B、瓣叶增厚C、腱索粗大E、左房明显增大52、估测二尖瓣瓣口面积最常用、最可靠的方法为:( )C、频谱多普勒连续方程法A、二维测量瓣口面积法B、跨瓣压差测量法D、近端等速表面积法(PISA)E、二尖瓣口压力减半时间法53、心内血栓形成最常见的部位是:( )C、左心室E、肺动脉A、左心耳D、右心室B、右心耳54、风湿性心脏病最常累及的瓣膜是:( )C、肺动脉瓣B、三尖瓣D、主动脉瓣E. 二尖瓣和肺动脉瓣A、二尖瓣55、超声诊断二尖瓣脱垂的标准是:( )D、二尖瓣呈连枷样E、无标准C、CDFI示二尖瓣重度反流A、左室长轴观和心尖四腔观见二尖瓣瓣体凸向左房,跨越二尖瓣环>2 mmB、二尖瓣有皱褶56、正常成人二尖瓣口面积为:( )D、6~8 cm2B、2~4 cm2A、1~2 cm2C、4~6 cm2E、2~3 cm257、引起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最常见的病因是:( )B、主动脉窦瘤C、马凡综合征E、主动脉瓣脱垂A、风湿性心脏病D、升主动脉粥样硬化58、二尖瓣狭窄M型超声的特征性表现是:( )B、CD段出现一个收缩期向前的异常运动D、二尖瓣前叶呈城墙样改变,后叶与前叶呈同向运动C、尖瓣前叶曲线舒张期有高速颤动E、左房增大A、左房后壁活动曲线上的“C”形凹消失59、高血压心脏病的二维声像图特征是:( )B、室间隔和(或)左室后壁增厚D、右室明显增大C、主动脉瓣增厚,开放幅度增大A、双房增大E、左房室瓣增厚60、某患者心肌梗死6个月,出现严重心绞痛,血压140/90 mmHg,心电图示ST段持续抬高,X线透视可见心脏有反常搏动,超声心动图可能表现为:( )E、梗死区心肌变薄,呈灯泡样向外膨出,与正常心肌有一交界点,心动周期中呈矛盾运动D、左房极度增大C、二尖瓣前叶呈连枷样运动A、腔见大量液性暗区B、室间隔回声中断,CDFI见该处有左向右分流61、直接引起左心后负荷加重的瓣膜病变为:( )A、二尖瓣狭窄D、二尖瓣关闭不全E、以上都不是C、主动脉瓣狭窄B、主动脉瓣关闭不全62、“荡击征”是下列何种疾病的超声表现:( )C、心包钙化B、少量心包积液A、大量心包积液D、心包囊肿63、心脏摇摆征见于:( )E、缩窄性心包炎A、法洛四联征B、二尖瓣脱垂C、左室流出道梗阻D、心包积液64、二尖瓣前叶细颤可见于:( )A、二尖瓣关闭不全E、左室内径增大B、主动脉瓣关闭不全D、二尖瓣脱垂C、三尖瓣关闭不全65、房间隔缺损超声心动图的特征是:( )E、左室内径增大A、右室内径小D、左房内径增大B、室间隔矛盾运动C、房间隔回声失落66、川崎病的特征性超声征象为:( )E、二尖瓣反流D、心包积液A、左房增大C、冠状动脉呈瘤样扩张B、左室增大67、室间隔异常运动和右室增大,是下列哪项的特征:( )E、左室容量负荷过重C、右室容量负荷过重D、右室压力负荷过重A、右心衰竭B、左室压力负荷过重68、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常发生在:( )A、左房B、室间隔C、心尖部E、左室底部D、右室69、心房纤颤在M型超声心动图上可出现:( )C、E峰和A峰较正常人容易显示A、E峰消失B、E峰和A峰呈现不清D、A峰消失E、以上都不是70、黏液瘤好发于:( )E、右室流出道B、右房D、右室外C、左室A、左房71、法洛四联征最具特征性的超声征象是:( )D、主动脉前壁与室间隔连续性中断,主动脉骑跨与室间隔B、左室后壁运动减弱C、主动脉瓣收缩期呈渐进性关闭E、房间隔回声失落A、室间隔运动障碍72、评价左室收缩功能的效率性指标是:( )B、射血分数D、左室周径纤维平均缩短速度E、室壁收缩期增厚率C、左室短轴缩短率A、每搏输出73、最常见的心脏肿瘤是:( )C、纤维瘤E、间皮瘤A、横纹肌肉瘤D、错构瘤B、心房黏液瘤74、奇脉最常见于:( ) 指平静吸气时脉搏显着减弱或消失,又称吸停脉。
超声现象物理试题及答案

超声现象物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多少?A. 低于20HzB. 20Hz-20kHzC. 20kHz-1MHzD. 1MHz以上答案:C2. 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其速度与介质的哪种属性有关?A. 密度B. 温度C. 压力D. 所有选项答案:D3. 下列哪项不是超声波的特性?A. 定向性好B. 穿透力强C. 传播速度慢D. 能量易于集中答案:C4. 超声波在医学上主要应用于以下哪个领域?A. 诊断B. 治疗C. 手术D. 所有选项答案:D5. 超声波在液体介质中传播时,其能量损失主要来自于?A. 散射B. 吸收C. 反射D. 所有选项答案:D6. 超声波在固体介质中传播时,其速度通常比在气体介质中传播时?A. 快B. 慢C. 相同D. 不能确定答案:A7. 超声波在医学诊断中,通常使用的频率范围是多少?A. 1MHz-5MHzB. 5MHz-10MHzC. 10MHz-20MHzD. 20MHz以上答案:B8. 超声波在医学上用于治疗时,其主要作用机制是什么?A. 热效应B. 机械效应C. 化学效应D. 电磁效应答案:B9. 超声波在液体介质中传播时,其波长与频率的关系是?A. 成正比B. 成反比C. 无关D. 无法确定答案:B10. 超声波在医学诊断中,通常使用的探头类型是?A. 线阵探头B. 扇形探头C. 凸阵探头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超声波在医学上的应用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诊断B. 治疗C. 手术D. 研究答案:ABCD2. 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现象包括?A. 反射B. 折射C. 散射D. 吸收答案:ABCD3. 超声波在医学诊断中的优势包括?A. 无创B. 实时C. 安全D. 经济答案:ABCD4. 超声波在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包括?A. 热效应B. 机械效应C. 化学效应D. 电磁效应答案:AB5. 超声波在液体介质中传播时,影响其传播速度的因素有?A. 密度B. 温度C. 压力D. 介质类型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超声波在医学诊断中的作用原理。
2020年超声诊断三基三严精选考试题库之超声物理基础

2020年超声诊断三基三严精选考试题库之超声物理基础一、单项选择题1.超声波是人耳听不到的声波,其频率大于:()A.1 000 HzB.2 000 HzC.20 kHzD.2 MHzE.10 kHz2.超声波可以纵波、横波、表面波等波型传播,在超声诊断中主要应用的是:()A.横波B.表面波C.纵波D.球面波E.以上均不是3.声波的周期为:()A.不能探测到的时间B.取决于多种因素C.一个波长的时间D.与频率无关E.以上均不是4.若频率增大,波长将:()A.减少B.增大C.增加10倍D.不变E.以上均不是5.下列情况下可获得最大的多普勒频移的是:()A.当声束以锐角人射血管上时B.当声束以垂直方向入射血管上时C.当声束与血管平行时D.声束的角度对多普勒无影响E.以上均不是6.当介质的运动平行于声波的传播方向时发射波称为:()A.纵波B.切变波C.表面波D.兰姆波E.以上均不是7.人体软组织中的声速接近:()A.3 600 m/sB.1 540 m/sC.1 860 m/sD.1 450 m/sE.2 000 m/s8.血液中的声速大约是:()A.330 m/sB.1 000 m/sC.1 570 m/sD.5 000 m/sE.8 000 m/s9.空气中的声速大约是:()A.300 m/sB.1 500 m/sC.1 570 m/sD.5 000 m/sE.8 000 m/s10.当超声波通过弹性媒质时,其声能量损失称为()A.反射B.衰减C.吸收D.散射E.折射11.可闻声的声波频率范围是:()A.1~20 HzB.5~20 HzC.5 Hz~5 kHzD.20 Hz~20 kHzE.1~15 Hz12.超声多普勒技术可用来检查:()①血流状态;②血流速度;③血流方向;④脏器的结构A.①②③B.①③C.②④D.④E.①②③④13.A型超声提供的信息是:()A.振幅B.深度与厚度C.时间和振幅D.振幅和运动E.衰减14.声束能量的丧失是由于反射和吸收等原因,这称为:()A.吸收B.反射C.松弛D.衰减E.转换15.低频探头的特点是:()A.波长长和穿透力较大B.波长短和穿透力较大C.波长短和穿透力较弱D.波长长和穿透力较弱E.较差的分辨力和较差的穿透力16.下列组织中对传人的超声衰减最小的是:()A.肌肉B.脂肪C.骨骼D.血液E.气体17.反射回声的强度取决于:()①界面两边声阻抗差;②声速的衰减程度;③人射声束与界面的角度;④声束传播距离A.①②③B.①③C.②④D.④E.E.①②③④18.超声换能器可以:()A.变机械能为声能B.电能与机械能互变C.变热能为声能D.变任意能为电能E.变电能为热能19.造成混响伪像的主要因素是:()A.电噪声B.TGC设置不当C.入射角过小D.存在两个或多个强反射界面E.声束剖面过大20.声束穿过界面时方向发生改变,称做:()A.入射角度B.折射C.正常反射D.后散射E.衰减21.由于反射体的运动使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发生改变,这称为:()A.入射角度B.Doppler效应C.传播D.自然反射E.混响22.发生镜面反射的条件是:()A.频率大于波长B.引超反射的物体较小C.反射面远大于声波波长D.入射角与反射角之差大于45°E.反射面不规则23.超声波生物效应主要指:()A.振动和传输热效应B.吸收和反射C.机械效应、热效应和空化效应D.散射与非线性效应E.多普勒效应24.声速( c )、波长(λ)、频率( f )的正确关系是:()A.c=fλB.c=f/λC.c=λ/fD.c=f+λE.c=f-λ25.超声换能器(探头)的作用是:()A.发射超声波B.接收超声波C.发射和接收超声波D.放大超声波E.滤过超声波26.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中的彩色镶嵌表示:()A.层流B.湍流C.迎向探头的血流D.离开探头的血流E.以上都不是27.在脉冲多普勒系统中可检测出的最高频移只能是脉冲重复率的:()A.l/2B.1/3C.1/6D.1/8E.1/1628.关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的概念,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A.彩色血流图像叠加在二维解剖结构图像上B.红色代表迎向探头的血流,蓝色代表背离探头的血流,彩色镶嵌代表湍流C.颜色亮度表示血流速度,速度越快,亮度越亮,否则越暗D.当血流速度超过尼奎斯特极限时发生彩色混叠E.红色表示动脉血,蓝色表示静脉血29.产生彗尾征的原因是:()A.多次内部混响B.旁瓣伪像C.镜面伪像D.棱镜伪像E.声束失真30.多普勒能量图的主要特点有:()A.显示的信号不受探测角度的影响B.可显示平均速度极低的灌注区C.能显示低流量、低速度的血流D.不受现象的影响E.以上均是31.诊断用超声频率一般为:()A.2.5~5.0 MHzB.2.5~7.5 MHzC.1.0~10.0 MHzD.5.0~10.0 MHzE.5.0~7.5 MHz32.下列有关多普勒频移的描述,正确的是:()A.与反射体的速度成正比B.在脉冲多普勒系统中较大C.在声强极高时较大D.取决于所用探头阵元数E.连续多普勒最大33.下列有关软组织中的声衰减量的描述,正确的是:()A.随软组织厚度而增加B.由TCG曲线的范围决定C.随着波长减小而增大D.使用数字转换扫描器时无关紧要E.与频率无关34.下列方法中,可以得到较大的近场区是:()A.使用高频探头B.在探头上加一个凸透镜C.减少探头直径D.增大阻尼E.使扫描速度增加35.下面组织中,对声传播阻碍最小的是:()A.肌肉B.脂肪C.肝D.血液E.脾。
超声诊断的物理基础题库1-1-8

超声诊断的物理基础题库1-1-8问题:[单选]关于超声波在人体中传播时产生的反射,叙述错误的是()。
A.界面反射是超声成像的基础B.声阻抗差千分之一时便产生反射,对软组织分辨力高C.声阻抗相差很小时产生强反射而很少折射D.使用超声耦合剂是为了消除气体干扰E.检查腹部含气的器官要改变体位或探头轻压腹壁问题:[单选]关于超声造影,叙述错误的是()。
A.造影剂从外周静脉经腔静脉进入右心房B.造影剂进入右心后进入肺循环C.经外周动脉注入造影剂D.造影剂通过肺循环经肺静脉进入左心房E.经外周静脉注入造影剂,通过肺毛细血管网从肺静脉回左心房问题:[单选]超声波有纵波和横波2种振态,关于这2种振态,叙述错误的是()。
A.在固体中有纵波、横波B.在液体和气体中有纵波C.在液体和气体中有横波D.在生物组织中有纵波E.在人体组织中有纵波出处:飞禽走兽 https:///;问题:[单选]关于声速,叙述错误的是()。
A.声波在不同组织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组织密度越高,声速越快C.组织密度越低,声速越慢D.空气中声速低于骨组织中声速E.医用超声诊断设备均以软组织中的平均声速作为校正标准问题:[单选]妊娠超声检查中,错误的选择是()。
A.减少妊娠期内超声检查的次数B.尽量选择低声能输出C.缩短对妊囊或胎儿同一位置的检查时间D.采用阴道彩色多普勒探查胎儿脐带血流E.采用脉冲或连续波多普勒探查胎儿脐带血流问题:[单选]谐波成像在临床中的应用不包括()。
A.基波显像良好的组织、器官B.增强心肌和心内膜显示C.增强心腔内声学造影剂的回声信号D.减少超声噪声干扰E.抑制基波回声伪像问题:[单选]下列人体组织中,声衰减最少的是()。
A.血液B.胆汁C.皮下脂肪D.肌肉E.肝。
CDFI 全部考题分类

CDFI 全部考题分类cdfi全部考题分类第一章物理基础1――43.超音波的横向分辨率就是辨别前后两点间最轻的能力,其理论排序值应就是:a.4/1λ(λ波长)。
b.3/1λ。
c.2/1λ。
.p2d.λ=1。
e.λ>1。
29.哪种情况下能获得最佳的超音波散射:a.入射波平行于反射界面。
b.入射波旋转轴声阻抗相同的界面。
.p1c.入射波发生绕射、衍射、折射及表面反射。
d.声束入射与反射间的夹角>90°。
e.声束入射与反射间的夹角<90°。
104.常用的诊断超声频率是:a.大于1.5mhz。
b.在2mhz-10mhz之间。
.p1c.在20mhz-40mhz之间。
d.在40mhz-80mhz之间。
e.大于80mhz110.彩色多五音尔血流显影仪安全标准,以下哪项就是关键性建议:a.检出彩色的敏感性。
b.超音波输出功率不大于规定值。
.p4c.功能丰富。
d.可使用录象、热敏打印。
e.是全数字化技术。
28.人体非政府内引发超声波散射的条件就是:a.相邻两种物质的声阻抗相等。
b.两种物质之间声阻抗存有差别(>1/1000)。
.p1c.声波与界面平行。
d.界面径线小于波长的二分之一。
e.以上均不是。
113.超声波归属于何种波:a.光波。
b.电磁波。
c.机械波。
.p1d.微波。
e.粒子波。
115.超声波就是由波源振动而产生,其最高震动频率不大于:a.3000次/秒。
b.5000次/秒。
c.15000次/秒。
d.18000次/秒。
e.20000次秒。
.p133.人体相同体液的声膨胀存有差异,其中膨胀程度最低的就是:a.尿液。
b.胆汁。
c.囊液d.血性胸腹水。
e.血液。
.p17、p237.人体软组织平均声速是:a.3540m/s。
b.2540m/s。
c.2040m/s。
d.1540m/s。
.p1e.1440m/s。
第二章彩色多谱勒基础4.彩色多谱勒血流显像仪的自相关技术的作用是:a.灰阶转换。
(完整word版)超声诊断学部分试题集与答案.docx

一、单项选择题1.超声波是指频率超过( ) 以上的一种机械波。
A , 10000Hz B,20000Hz C, 30000Hz D , 40000Hz2.超声的三个基本物理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可表达为如下哪种公式:A ,λ =cfB , f=c λC,λ=c/f D,f=c λ?3.现在临床使用的超声诊断主要利用超声的什么物理原理 A, 散射 B, 折射 C,绕射D,反射:4.下列关于超声的分辨力叙述正确的是A,超声的分辨力主要与超声的频率有关。
B,纵向分辨力是指与超声垂直的平面上两个障碍物能被分辨的最小间距。
C,超声的分辨力越高,超声在人体中的传播距离越远。
D,为提高超声的横向分辨力,不可以通过声学聚焦的方法实现。
5.下列不属于彩色多普勒技术的是:多普勒血流成像B,能量多普勒C,频谱多普勒D,多普勒速度能量图6.超声换能器的作用是:A, 将动能转化为势能B,将势能转化为动能C,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D ,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7.人体组织中的反射回声强度可以分为哪几个等级?A ,高回声B,等回声C,无回声D,弱回声8.下列哪种不属于超声伪像?A 混响伪像B,密度伪像C,镜面伪像D,折射伪像9.下列不属于超声成像设备主要组成的是:A 主机B ,超声换能器C ,视频图象记录仪D,视频图象显示仪10.下列不是彩色多普勒成像的显示方式的是:A ,速度型B,能量型 C ,加速度型 D ,运动型二、多项选择题1、层流频谱特征A、速度梯度大B、频谱与基线间有空窗C、速度梯度小.频谱窄D、包络毛刺.多普勒声粗糙刺耳E、包络光滑.多普勒声平滑有乐感2、发生多普勒效应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A、有声源与接收体B、没有回声或回声太弱C、声源与接收体产生相对运动D、有强的反射源与散射源E、声源与接收体两者处于静止状态3、从多普勒频谱图上能了解到血流的参数是:A、血流性质B、时相C、方向D、速度4、声学造影剂须符合下列哪些项的要求:A、微泡小,能安全稳定通过肺循环B、可进入心肌或全身血池C、无毒副作用D、能停留相对较长时间5、用于检查血流速度参数的多普勒技术是A、二次谐波成像B、多普勒血流成像C、连续波多普勒D、脉冲波多普勒E、多普勒组织成像6、连续波多普勒的技术特点是A、出现信号混迭B、间歇发射超声C、选择接收不同深度的回声D、不间断发射超声E、检测高速血流7、增大脉冲波多普勒检查测深度的错误方法是A、提高发射超声脉冲重复频率B、增大超声入射角C、提高超声频率D、降低发射超声脉冲重复频率E、降低超声频率8、彩色多普勒的用途是E、测量A、检出血流B、判断血流方向C、鉴别管道性质D、测量血管体积峰值流速9、右心超声造影的主要用途是A、大血管间左向右分流B、心腔与大血管间的左向右分流C、右心瓣口的反流D、识别心腔解剖结构E、心腔右向左分流10、用彩色多普勒怎么样区别动脉与静脉血流A、动脉血流信号呈闪动显现B、收缩期动脉血流信号强度最高C、静脉血流信号可持续出现D、舒张期动脉可无血流信号E、呼吸可影响静脉血流速度三名词解释1、多普勒效应答:当声源与声接收器之间有相对运动时,接收器所接收到的声波的频率就会发生改变,这种物理现象为多普勒效应。
超声检测物理基础练习题(附答案)

超声检测物理基础练习题(附答案)超声检测物理基础练习题学号姓名一、是非题(对画○, 错画X)1.波只能在弹性介质中产生和传播。
()2.完成五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可以使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五个波长的距离。
()3.在同种固体材料中,纵、横波声速之比为常数。
()4.平面波垂直入射到界面上,入射声压等于透射声压和反射声压之和。
()5.超声波垂直入射到异质界面时,如果底面全反射,则声压往复透射率与声强透射率在数值上相等。
()6.超声波垂直入射时,界面两侧介质声阻抗相差越小,声压往复透射率越高。
()7.超声波倾斜入射到异质界面时,同种波型的折射角总大于入射角。
()8.超声波倾斜入射至有机玻璃/钢界面时,第一临界角约为14.5°。
()9.声阻抗是衡量介质声学特性的重要参数,温度变化对材料的声阻抗也会有影响。
()10.根据公式C=λf可知:声速C与频率f成正比,因此同一波型的超声波在高频时传播速度比低频时大。
( )11.焊缝横波检测时常采用液态耦合剂,说明横波可以通过液态介质薄层。
( ) 12.超声纵波可以在固体或液体介质中传播,而横波只能在固体介质传播,但是表面波可以在固体或液体介质中传播。
()13.吸收衰减和散射衰减是材料对超声能量衰减的主要原因。
()14.面积相同、频率相同的圆晶片和方晶片其声束指向角也相同。
()15.因为有机玻璃/铝界面的第一临界角大于有机玻璃/钢界面的第一临界角,所以前者的第二临界角也大于后者。
()16.超声检测实际声场中,声束轴线上不存在声压为零的点。
()17.当其他条件一定时,若超声波频率增加,则近场区长度和半扩散角都增加。
()18.使用聚焦透镜能提高灵敏度和分辨力,但减小了探测范围。
()19.200mm处Φ4长横孔的回波声压比100mm处Φ2长横孔的回波声压高。
()20.实用AVG曲线只适用于特定的探头,使用时不需要进行归一化处理。
()二、单项选择题1.下面关于机械波的说法,错误的是()A、波动是振动状态和能量的传播过程B、能量的传播是靠物质的迁移来实现的C、由于弹性力作用,振动会由近及远向前传播D、超声波是一种机械波2.以下关于谐振动的叙述,哪一条是错误的()A、谐振动就是质点在作匀速圆周运动。
超声试题集(第一章 物理基础)

超声试题集(第一章物理基础)时间:2008-04-251、超声波归属于何种波?( )A 、光波 B、电磁波 C、机械波 D、微波 E、粒子波2、人体软组织中传播的波是( ) 。
A 、横波 B、纵波 C 电磁波 D、既有横波也有纵波 E、以上都不对3、超声波是由波源振动而产生,其最低振动频率不小于( ) 。
A 、 3000 次/秒B 、5000 次/秒C 、15000 次/秒 D、 18000 次/秒 E 、20000 次/秒4、以下介质中声速最慢的是( ) 。
A 、空气 B、0℃水 C、血液 D 、软组织 E、肌肉5、下列描述波长与频率关系的结论,哪个是错误的?( )A 、波长与频率成反比 B、频率越高,波长越短 C、频率越低,波长越长D、频率越高,纵向分辨率越好 E 、波长与频率成正比6、关于波长、频率、声波及其关系描述错误的是( ) 。
A 、同一传播方向上,相位差为2π,相邻两质点间距为波长B 、波动传播一个波长的时间为一个周期 C、单位时间内质点振动次数为频率D 、С=Т•λ E、С=λ •ƒ7 、将探头直接朝向空气发射时, ( ) 。
A 、反射多于折射 B、折射多于反射 C 、不反射C 、不折射 E、反射与折射一样多8、人体组织内引起超声波反射的条件是( ) 。
A 、相邻两种物质的声阻抗相等 B、两种物质间声阻抗存在差别(> 1/1000)B 、声波与界面平等行 D、界面径线小于波长的 1/2 E、以上都不是9 、声波垂直入射到两层相邻的介质, ( ) 。
A、若两个介质特性阻抗差异越大,反射越强B 、若两个介质特性阻抗差异越大,反射越弱C 、反射能量小于折射能量 D、反射能量与折射能量相同 E、以上都不对10、超声在人体中传播遇到空气时,错误的描述是( ) 。
A 、反射强烈 B、反射多于折射 C、能清晰显示空气后方组织D、很难看到空气后方组织E、回波幅度很大,出现亮点或光团11、选用超声耦合剂错误的是( ) 。
超声试题集第一篇 物理基础

超声试题集(第一章物理基础)时间:2008-04-251、超声波归属于何种波?()A、光波B、电磁波C、机械波D、微波E、粒子波2、人体软组织中传播的波是()。
A、横波B、纵波C电磁波D、既有横波也有纵波E、以上都不对3、超声波是由波源振动而产生,其最低振动频率不小于()。
A、3000次/秒B、5000次/秒C、15000次/秒D、18000次/秒E、20000次/秒4、以下介质中声速最慢的是()。
A、空气B、0℃水C、血液D、软组织E、肌肉5、下列描述波长与频率关系的结论,哪个是错误的?()A、波长与频率成反比B、频率越高,波长越短C、频率越低,波长越长D、频率越高,纵向分辨率越好E、波长与频率成正比6、关于波长、频率、声波及其关系描述错误的是()。
A、同一传播方向上,相位差为2π,相邻两质点间距为波长B、波动传播一个波长的时间为一个周期C、单位时间内质点振动次数为频率D、С=Т•λE、С=땃7、将探头直接朝向空气发射时,()。
A、反射多于折射B、折射多于反射C、不反射C、不折射E、反射与折射一样多8、人体组织内引起超声波反射的条件是()。
A、相邻两种物质的声阻抗相等B、两种物质间声阻抗存在差别(>1/1000)B、声波与界面平等行D、界面径线小于波长的1/2E、以上都不是9、声波垂直入射到两层相邻的介质,()。
A、若两个介质特性阻抗差异越大,反射越强B、若两个介质特性阻抗差异越大,反射越弱C、反射能量小于折射能量D、反射能量与折射能量相同E、以上都不对10、超声在人体中传播遇到空气时,错误的描述是()。
A、反射强烈B、反射多于折射C、能清晰显示空气后方组织D、很难看到空气后方组织E、回波幅度很大,出现亮点或光团11、选用超声耦合剂错误的是()。
A、应满足阻抗匹配条件B、耦合剂越厚越好C、让超声尽量多进入人体E、排除空气,增加透声性E、特性阻抗接近人体(软组织)的特性阻抗12、关于超声探头描述错误的是()。
超声设备试题

超声诊断设备工程技术人员上岗证考试试题库第一章试题(共20题,按考试总量共计100题计,考试抽取3题,每节1题)1.超声诊断设备是医学超声设备中用于临床诊断的设备,它是一门什么学科?(1-1)A.将声学中的超声学应用于医学的学科B.将声学应用于医学的学科C.将电子学应用于医学的学科D.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医学的学科答案:A2.下列哪项不是超声诊断设备的特点?(1-1)A.无创B.对软组织的鉴别力较高C.对人体无辐射伤害D.对人体有辐射伤害答案:D3.下列哪项不适宜使用超声诊断设备进行临床诊断?(1-1)A.心脏B.肺C.肝脏D.血流答案:B4.超声用于医学诊断,始于:(1-1)A.1938年B.1940年C.1942年D.1944年答案:C5.B型超声诊断仪最初使用DSC技术的年代是:(1-1)A.20世纪50年代B.20世纪60年代C.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80年代答案:C6.彩色超声诊断仪问世于:(1-1)A.20世纪50年代B.20世纪60年代C.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80年代答案:D7.我国超声诊断技术发展始于:(1-1)A.1948年B.1958年C.1968年D.1978年答案:B8.超声诊断设备通常可分为几类?(1-2)A.2类B.3类C.4类D.5类答案:A9.下列哪种形式不属于基于脉冲回波技术的超声诊断设备?(1-2)A.A型B.B型C.M型D.D型答案:D10.按成像原理分,超声诊断设备可分为:(1-2)A.A型、B型和M型等型式B.基于脉冲回波技术和基于多普勒频移技术C.一维、二维、三维和四维D.黑白、彩色、全数字和便携式答案:B11.下列哪种形式的超声是B型超声设备的特殊形式?(1-2)A.A型B.C型C.D型D.M型答案:B12.B型超声诊断设备显示的“图像”是:(1-2)A.人体每个深度上不同界面回波信号的幅度图B.人体每个深度上不同界面随时间运动的轨迹图C.亮度调制的人体组织或脏器的二维断层图D.距离换能器某一指定深度处的与超声束垂直的平面图答案:B13.频谱多普勒诊断技术是:(1-2)A.将回波频率与发射频率比较出频移量,计算出血流或组织运动的方向和速度,以声谱图显示出来B.将经彩色编码后的回波信号实时叠加在二维图像上,得到体内解剖结构同时又反映对应血流参数C.将人体组织或脏器的回波进行亮度调制,最终得到人体二维断层图像D.将人体每个深度上不同界面的回波做幅度调制,显示其随时间运动的轨迹图答案:A14.全数字超声诊断设备是指:(1-2)A.采用了A/D变换器对回波信号进行处理B.采用计算机技术对回波信号进行处理C.采用数字技术,使声束接收实现数字化处理D.采用数字声束形成技术,使声束发射和接收都实现数字化处理答案:D15.用于超声诊断的超声回波动态范围一般在:(1-3)A.60db以上B.80db以上C.100db以上D.200db以上答案:C16.超声诊断设备的轴向分辨力是指:(1-3)A.图像深度方向上能够分辨的两个回声点的最小距离B.图像宽度方向上能够分辨的两个回声点的最小距离C.图像明暗度上能够分辨的两个回声点的差异D、整个区域能够分辨的两个回声点的最小距离答案:A17.超声诊断设备的横向分辨力是指:(1-3)A.图像深度方向上能够分辨的两个回声点的最小距离B.图像宽度方向上能够分辨的两个回声点的最小距离C.图像明暗度上能够分辨的两个回声点的差异D、整个区域能够分辨的两个回声点的最小距离答案:B18.时间分辨力是指:(1-3)A.两帧图像间的时间间隔B.显示器扫描两幅图像的时间间隔C.两条声束间的时间间隔D.声束聚焦延时时间间隔答案:A19.超声探头的工作频率是指:(1-3)A.超声探头频带的宽度B.超声探头的中心发射频率C.超声探头发射的最高频率D.每秒钟发射超声脉冲的个数20.超声诊断设备的灰阶是指:(1-3)A.对整个动态范围的回声信号进行亮度调制分级显示的能力B.图像显示器亮度分级显示的能力C.特定二维超声图像亮度调制的分级数D、整个动态范围的回声信号的分级数答案:A第二章试题〔共89题,考试抽取22题,其中(2-1)13题选3、(2-2)10题选2、(2-3)25题选6、(2-4)8题选2、(2-5)6题选2、(2-6)27题选7〕1.任何物理量在某个定值附近周期性变化时,都可称为振动,下列哪项不是振动?(2-1)A.交流电中的电流和电压B.电磁场中的电场强度C.电磁场中的磁场强度D.汽车在行进中产生的颠簸答案:D2.波根据其性质可分为几类?(2-1)A.两类B.3类C.4类D.5类答案:A3.在下列哪种情况下,机械波不能传播?(2-1)A.液体中B.固体中C.真空中D.空气中答案:C4.下列哪项不是波的物理量?(2-1)A.频率与周期B.波长C.压力D.振幅答案:C5.关于声波,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2-1)A.声波是机械波B.声波是电磁波C.声波覆盖了从10-4~1013 Hz的频率范围D.声波一般可分为四个颇段6.高于人听觉阈值频率的声波称为超声波,人听觉阈值频率为:(2-1)A.10KHzB.20KHzC.30KHzD.40KHz答案:B7.医学超声诊断设备中使用的超声波颇率范围一般为:(2-1)A.20KHz~1MHzB.1~10MHzC.10~40MHzD.40~60MHz答案:B8.超声波的传播方式为:(2-1)A.纵波B.横波C.表面波D.多种形式答案:D9.纵波是指:(2-1)A.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的波B.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垂直的波C.介质表面做椭圆运动,椭圆长轴垂直于传播方向的波D.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没有规律的波答案:A10.在超声诊断设备中,主要利用的超声传播方式是:(2-1)A.纵波B.横波C.表面波D.多种形式答案:A11.超声波的三个基本物理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可表达为:(2-1)A.f=c·λB.f=λ/cC.λ=c/fD.λ=c·f答案:C12.超声波与可闻声波相比,具有声波的通性,还具有一系列自己的特性,如:(2-1)A.传播速度相同B.遵守反射定律C.遵守折射定律D.方向性好答案:D13.关于超声波的特性,下列哪种描述是错误的?(2-1)A.能引起明显的反射B.不会引起空化作用C.方向性好D.穿透能力强答案:B14.超声波的声场是指超声波在弹性介质中传播时,充满超声波能量的空间区域,用来描述声场的物理量通常为:(2-2)A.超声功率B.超声波幅度C.超声波频率D.声压或声强答案:D15.通常我们所说的声压是指声压的:(2-2)A.最大值B.瞬时值C.有效值D.平均值答案:C16.声阻抗被用来表征声场中的:(2-2)A.介质对质点振动的阻碍作用B.介质的密度C.介质的振动速度D.介质的声压答案:A17.声阻抗值大小的排序为:(2-2)A.液体>固体>气体B.固体>液体>气体C.气体>固体>液体D.气体>液体>固体答案:B18.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超声波传播方向的单位面积的超声波能量称为超声强度,声强的大小与:(2-2)A.声压成正比B.声压成反比C.声压的平方成正比D.声压的平方成反比答案:C19.关于声强级,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2-2)A.直接比对一标准声强,来表示声强的等级B.采用对数标度来表示声强的等级C.声强级的概念表示超声诊断设备的探测灵敏度D.声强级的单位为贝尔((B)或分贝(dB)答案:A20.不同的超声振源,以及不同的传播条件将形成:(2-2)A.相同超声能量的空间分布,即相同的超声场B.不同超声能量的空间分布,即不同的超声场C.相同超声能量的空间分布,即不同的超声场D.不同超声能量的空间分布,即相同的超声场答案:B21.有关多振元电子探头的声场分布呈“花瓣”状叙述正确的是:(2-2)A.主瓣越粗越好B.副瓣越多越好C.没有副瓣D.主瓣越细越好答案:D22.对超声场的分布描述错误的是:(2-2)A.距离换能器较远时,声场很快发散B.距换能器近处,声场变化较大,振荡剧烈C.与换能器的尺寸有关D.不受发射频率的影响答案:D23.可以获得较长的近场区的方法是:(2-2)A.使用高频探头B.在探头上加一凸透镜C.减小探头直径D.增大阻尼答案:A24.超声在人体组织中传播,不同软组织之间的声速:(2-3)A.差异很大B.差异并不大C.完全一样D.与发射的超声频率有关答案:B25.人体组织的平均声速为:(2-3)A.1500m/sB.1540m/sC.1580m/sD.1600m/s答案:B26.超声诊断设备探测1cm深处的目标所需要的时间约为:(2-3)A.13μsB.15μsC.18μsD.20μs答案:A27.超声波在均匀介质中传播时,会产生:(2-3)A.反射B.折射C.反射和折射D.透射答案:D28.关于超声波反射,下列描述完全错误的是:(2-3)A.入射角等于反射角B.只要分界面尺寸远大于入射超声波长和声束直径,就会产生反射C.在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传播时,就会产生发射D.在同介质中传播时,就会产生发射答案:D29.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决定其声强反射率的是:(2-3)A.超声频率B.超声功率C.介质声阻抗值及声束入射角D.介质的声阻抗值答案:C30.超声波用于临床诊断的物理基础是:(2-3)A.超声波的反射B.超声波的反射和部分透射C.超声波的透射D.超声波的反射和折射答案:B31.超声图像的信息来自于:(2-3)A.超声波的反射B.超声波的折射C.超声波的透射D.超声波的反射和透射答案:A32.人体各种组织、器官的回声具有不同的特征,结构复杂的实质组织的回声特征是:(2-3)A.无反射型B.少反射型C.多反射型D.全反射型答案:C33.当两种介质声阻抗差值较大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声试题集(第一章物理基础)时间:2008-04-251、超声波归属于何种波?()A、光波B、电磁波C、机械波D、微波E、粒子波2、人体软组织中传播的波是()。
A、横波B、纵波C电磁波D、既有横波也有纵波E、以上都不对3、超声波是由波源振动而产生,其最低振动频率不小于()。
A、3000次/秒B、5000次/秒C、15000次/秒D、18000次/秒E、20000次/秒4、以下介质中声速最慢的是()。
A、空气B、0℃水C、血液D、软组织E、肌肉5、下列描述波长与频率关系的结论,哪个是错误的?()A、波长与频率成反比B、频率越高,波长越短C、频率越低,波长越长D、频率越高,纵向分辨率越好E、波长与频率成正比6、关于波长、频率、声波及其关系描述错误的是()。
A、同一传播方向上,相位差为2π,相邻两质点间距为波长B、波动传播一个波长的时间为一个周期C、单位时间内质点振动次数为频率D、С=Т•λE、С=땃7、将探头直接朝向空气发射时,()。
A、反射多于折射B、折射多于反射C、不反射C、不折射E、反射与折射一样多8、人体组织内引起超声波反射的条件是()。
A、相邻两种物质的声阻抗相等B、两种物质间声阻抗存在差别(>1/1000)B、声波与界面平等行D、界面径线小于波长的1/2E、以上都不是9、声波垂直入射到两层相邻的介质,()。
A、若两个介质特性阻抗差异越大,反射越强B、若两个介质特性阻抗差异越大,反射越弱C、反射能量小于折射能量D、反射能量与折射能量相同E、以上都不对10、超声在人体中传播遇到空气时,错误的描述是()。
A、反射强烈B、反射多于折射C、能清晰显示空气后方组织D、很难看到空气后方组织E、回波幅度很大,出现亮点或光团11、选用超声耦合剂错误的是()。
A、应满足阻抗匹配条件B、耦合剂越厚越好C、让超声尽量多进入人体E、排除空气,增加透声性E、特性阻抗接近人体(软组织)的特性阻抗12、关于超声探头描述错误的是()。
A、可将机械能转变成电能B、超声波接收利用了正压电效应B、可将电能转变成机械能D、超声波发生利用了逆压电效应E、以上都不对13、超声波能量在下列哪个组织中衰减最快?()A、水B、血液C、骨髓D、肌肉E、除肌肉外的软组织14、组织的平均超声衰减最低的是()。
A、血清B、脂肪C、肝脏D、皮肤E、骨骼、肺15、检查表浅器官宜选用下列哪个频率?()A、2.0-2.5MHzB、2.5-3.0 MHzC、3.0-3.5MHzD、3.5-5.0MHzE、7.5-10.0MHz16、组织内声衰减程度的一般规律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血液较肝脏声衰减小B、液体内含蛋白成分的声衰减增加B、肝脾比骨组织衰减程度大D、肌肉组织比肌腱衰减小E、组织中含胶原和钙质越多,声衰减越大17、在保证获取必要的诊断资料前提下,采取措施错误的是()。
A、尽可能采用最小辐射强度B、辐照时间长短无所谓C、用最短辐照时间D、早孕胚胎最好不做或少做超声检查E、对3个月以上胎儿检查应控制在3-5分钟内18、评价超声生物效应最具代表性的声声参量是()。
A、探头频率B、辐照时间C、最大瞬时声强ΙsptpC、空间峰值时间平均值声强Ιsptp E、以上都不是19、高频探头(7.5MHz)其()。
A、穿透力好B、横向分辨力高C、侧向分辨力高D、纵向分辨力低E、纵向分辨力高,但穿透力差20、若2MHz声波用于检查人体软组织,其波长接近()。
A、1/2mmB、1/2cmC、3/4 mmD、2 mmE、2 cm21、声束通过一介质后,其振幅和声强的降低称为()。
A、吸收B、衰减效应C、声阻抗D、衰减E、失落22、超声成像过程中,什么样脉冲长度对高分辨力而言是最重要的?()A、短B、等C、不相等D、长E、中等23、速度是指一定方向的()。
A、频率B、音量C、振幅D、声速E、分贝24、超声换能器变哪种能为什么能?()A、机械能,声能B、热能,声能C、电能,机械能D、任意能,电能E、电能,热能25、一图像系统发现微弱回声的能力在于()。
A、抑制B、调制C、增益D、敏感性E、对比26、人体软组织声速接近()。
A、3600cm/sB、1540m/sC、18600m/sD、15400m/sE、2000m/s27、声像图的纵向分辨力与什么有关?()A、信号的频率B、声阻抗C、组织密度D、声速的大小E、以上都不对28、轴(纵)向分辨力直接与什么有关?()A、穿透深度B、脉冲波的长度C、阻尼D、入射的角度E、声束的宽度29、声束能量的丧失是由于反射和吸收等原因,称为()。
A、吸收B、反射C、松弛D、衰减E、转换30、假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
A、反射B、折射C、混响D、消退E、散射31、穿过界面后,声束方向的改变,是由于()。
A、入射角度B、折射C、正常反射D、后散射E、衰减32、反射回声频率的改变,取决于反射体的运动,这称为()。
A、入射角度B、多普勒效应C、传播D、自然反射E、混响33、低频探头的特点是()。
A、波较长和穿透力较大B、波较短和穿透力较大B、波较短和穿透力较弱D、波较长和穿透力较弱E、较差的分辨力和较差的穿透力34、由超声多次发射而引起的伪像叫()。
A、切面厚度伪像B、混响C、声影D、旁瓣伪像E、折射声影35、由多振子电子探头超声束形成的伪影叫()。
A、混响B、切面厚度伪像C、旁瓣效应D、声影E、后方回声增强36、传播超声波的媒介物质叫()。
A、耦合剂B、介质C、探头D、晶片E、超声波37、利用超声方法进行测距的误差在()。
A、5%左右B、10%左右C、1%左右D、0.5%左右E、没有误差38、当障碍物的直径大于1/2λ时,将发生()。
A、折射B、反射C、衍射D、不反射E、不折射39、当障碍物的直径小于1/2λ时,将发生()。
A、折射B、反射C、衍射D、不反射E、不折射40、最大理论分辨力,在数值上为()。
A、4λB、2λC、λD、1/2λE、1/4λ41、囊性物体的声像图特征为()。
A、内部为无回声区B、前壁和后壁回声增强C、侧壁回声消失C、后方有回声增强和侧方声影E、以上都对42、探头直接向空气发射,声像图上近场有均匀条状显示,因为()。
A、折射B、衍射C、增益太大D、增益太小E、多重反射43、声像图中,形成很强回声,其后方留有声影的是()。
A、皮肤B、脂肪C、纤维组织D、结石E、实质脏器44、超声图像中,形成线状强回声的是()。
A、皮肤B、脂肪C、纤维组织D、结石E、实质脏器45、超声图像中,形成均匀低回声的是()。
A、皮肤B、脂肪C、纤维组织D、结石E、实质脏器46、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遇到不同的声阻界面(Z1.Z2)时,()。
A、Z1=Z2,不反射B、Z1<Z2反射存在C、Z1<Z2,产生强反射D、垂直入射时,反射最佳E、以上都对47、超声波透入第二种介质后,由于声速改变会产生()。
A、反射B、折射C、不反射D、不折射E、以上都对48、鉴于超声的生物效应,超声剂量(声强)规定为()。
A、ISPTA<100mW/cm2B、ISPTA<100W/cm2B、ISPTA<20mW/cm2D、ISPTA<20W/cm2E、越大越好49、国际电工委员会规定,真实声束声强I ob对于胎儿为()。
A、I ob>20mW/cm2B、I ob<20mW/cm2C、I ob>100mW/cm2C、I ob<100mW/cm2E、I ob>190mW/cm250、一个非镜面反射体是()。
A、肝脏表面B、横膈C、红细胞D、胰脏E、不产生强回声的任一结构51、纵向分辨力为()。
A、取决于改善聚集带B、取决于TGC(STC)的斜率C、通过DSC而改善D、可通过提高探头频率改善E、通过声透镜改善52、横向分辨力为()。
A、取决于多普勒频移B、取决于声束直径C、提高探头频率E、不能在远场测量E、以上都不对53、混响伪像是由于下列哪项因素造成的?()A、电噪声B、TGC(STC)设置不当C、探头频率D、入射角过小F、存在两个或多个强反射体54、复合扫描的含意为()。
A、同进使用多普勒技术和B形技术B、使用不同聚集长度的多种探头B、用综合不同方向扫描信息的方法形成扫描图像D、增加远场的增益F、使用变频探头55、下列哪项引起回声影像增强?()A、强反射结构B、传播速度误差C、Snell定律C、弱衰减结构E、以上都正确56、若振幅增大2倍,强度将()。
A、增大2倍B、减少一半C、增加4倍D、减少1/4E、无变化57、软组织中的声衰减量()。
A、随组织厚度而增加B、随总增益增大而增大C、随波长减小而增大D、使用DSC时无关紧要E、由TGC(STC)曲线的范围决定58、超声波的周期为()。
A、不再能探测到的时间B、取决于探头振子C、一个波长的时间E、与频率无关E、强度衰减一半的时间59、一个系统的动态范围()。
A、在扫描镜面反射体时增加B、在出现声影时减少C、可通过使用耦合剂减少D、是系统所处理的最小与最大能量级之比E、以上都不对60、当介质的粒子运动平行于声波传播方向时的发射波称为()。
A、纵波B、横波C、表面波D、切变波E、X光61、当介质的粒子运动垂直于声波传播方向时的发射波称为()。
A、纵波B、横波C、表面波D、切变波E、X光62、使用频率为5MHz探头,在某一材料中的波速为1500m/s,其波长为()。
A、0.3mmB、0.6mmC、0.8mmD、0.3cmE、0.15mm63、在两种不同材料的界面上,决定反射量的因素是()。
A、折射系数B、超声波频率C、总增益大小D、声特性阻抗E、多普勒效应64、描述声传播、波长和频率关系的公式为()。
A、υ=ƒλB、Z=рсC、波长=2(频率×速度)D、波长=(频率×速度)E、以上都不对65、当声波穿过两种材料的界面时会发生折射,这是由于什么不同?()A、声阻抗B、声速C、密度D、探头频率E、与上述各项无关66、两种材料界面上的反射因子大小主要取决于声波穿过界面时的什么变化?()A、声阻抗B、声速C、密度D、探头频率E、与上述各项无关67、声波速度主要取决于()。
A、角度B、反射C、超声能量E、声波所透射的材料和振动模式E、与以上各项无关68、当超声束从一个介质穿到另一个弹性和密度都不同于前者的介质时,声束方向将发生变化,该变化叫()。
A、折射B、稀疏C、多普勒效应D、反射E、衍射69、在细胞和组织中,超声能量发生变化的两个主要机制为()。
A、振动和辐射B、吸收和反射C、直接和间接C、热和空化效应E、反射和折射70、呈一条条平等等间隔线的伪像是什么?()A、声影B、偏法向入射C、镜面反射D、混响E、后方回声增强71、超声可以描述为( )。
A、可通过介质传播的机械振动B、可通过真空传播的机械振动B、可通过组织传播的电磁波D、可通过真空传播的电磁波E、可穿透软组织的X线72、声频低于16Hz称之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