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硅光扩散剂、有机硅微球

合集下载

有机硅微球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有机硅微球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有机硅微球的制备及性能分析尹晓东;邵青霞;杨凤【摘要】以二氯二甲基硅烷(DMDCS)和正硅酸乙酯(TEOS)为单体,采用水解-缩合法合成有机硅微球.重点研究反应条件,如单体配比,单体浓度,偶联剂使用等对产物形态的影响,并进一步表征产物的疏水性及其耐热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单体配比、单体浓度、硅烷偶联剂的使用对反应过程和产物颗粒形态有重要影响;产物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600℃下质量热损失率仅为10.5%;同时,产物还具有高疏水性,静态接触角达138.6°.%In this paper, organic silicone microspheres were synthesized by hydrolysis-condensation method using dimethyl dichloride silane( DMDCS ) and tetraethyl orthosilicate (TEOS) as comonomers. The influence of reaction conditions, such as monomer feed ratios, monomer condensation, and the introduce of silane coupling agent on the morphology of the product was studied mainly. Moreover, the hydro- phobicity and heat resistance properties were studied also.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onomer feed ratios, monomer concentration and silane coupling agent showed great influence on reaction process and particle's morphology. The obtained particles exhibited excellent thermal stability,the weight loss is only 10. 5 % at 600 ℃ ;and it also had high hydrophobicity,the contact angle is high up to 138. 6 degree.【期刊名称】《沈阳化工大学学报》【年(卷),期】2012(026)003【总页数】6页(P236-241)【关键词】有机硅微球;疏水性;粒子形态;热稳定性【作者】尹晓东;邵青霞;杨凤【作者单位】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142;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142;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1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264.17有机硅微球分子结构上既含有无机硅氧烷骨架结构,又含有多种有机侧基,这种特殊的化学组成和分子水平上的有机-无机复合结构,使其兼具无机材料与有机材料的优异性能[1].与一般的硅树脂相比,具有更优异的耐热性、电绝缘性、耐候性、耐辐照性、疏水自洁性等,在橡胶、塑料、涂料、胶黏剂以及化妆品等多种工业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2-3].有机硅微球的合成方法主要是水解-缩合法[4],即在酸或碱催化下,前驱体烷氧基硅烷在水为溶剂的体系下发生水解-缩合反应.将不同有机基团接枝到无机硅氧烷骨架结构上,最常采用的方法是将硅前躯体生成的预聚物与某些硅烷偶联剂发生化学接枝反应,将硅烷偶联剂上的有机基团引入到无机硅氧烷骨架上[5];另一种方法是四烷氧基硅烷[Si(OR)4]与带一有机基团的三烷氧基硅烷[R’Si(OR)3]共缩合制得有机硅微球[6].利用上述方法,可在无机硅氧烷骨架上引入甲基、乙烯基、苯基、辛基和氨丙基等多种有机基团.本文以正硅酸乙酯和二氯二甲基硅烷为单体,采用水解-缩合法合成有机硅复合微球.TEOS预先水解缩合得到表面布满硅羟基的预聚物,之后引入DMDCS,通过DMDCS水解产物与TEOS预聚物表面的硅羟基共缩合,在预聚物的表面引入甲基,保证材料高的热稳定性的同时,还赋予材料高的疏水性.1 实验部分1.1 主要药品二氯二甲基硅烷(CH3)2Cl2Si(DMDCS),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正硅酸乙酯(C2H5O)4Si(TEOS),分析纯,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甲苯,分析纯,沈阳力诚试剂厂;氢氧化钠,分析纯,沈阳市试剂三厂;氯化钾,分析纯,天津市博迪化工有限公司;无水乙醇,分析纯,天津市博迪化工有限公司;丙酮,分析纯,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CH2=CHSi(OC2H5)3,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以上药品都未经过处理,直接使用.1.2 有机硅微球的制备采用水解缩合法合成有机硅微球.氮气保护下,将一定配比的甲苯、丙酮、TEOS倒入配置有搅拌器、滴液漏斗、球形冷凝管的250 mL三口反应瓶中,25℃下搅拌10 min;搅拌下将一定量的DMDCS和水以每3 s滴1滴的速度分别滴加到上述三口瓶中.25℃反应3 h后,升温至50℃,继续反应2 h;加入一定量的硅烷偶联剂继续反应2 h.产物经抽滤,干燥后备用.1.3 测试与表征有机硅微球的红外光谱(IR)测定在美国热电公司生产的NEXUS 470红外分析仪上进行,制样方法为溴化钾压片.采用日本理学公司JSM-60LV型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产物形貌.将少量粉末置于水中,常温超声振荡后涂在1 cm ×1 cm的玻璃片上,干燥后喷金处理,再观察产物形态.采用KRüSS公司生产的液滴形状分析仪DSA10测试产物的静态接触角.将少量粉末置于载玻片上,盖玻片轻压平整,测量样品的静态接触角;样品热稳定性测试在德国耐驰仪器制造有限公司制造的STA-449C综合热分析仪上完成.测试温度范围:室温~900℃,N2氛围,升温速率为10℃/min.2 结果与讨论2.1 反应条件对产物粒子形态的影响2.1.1 单体配比对产物形态的影响图1为不同单体配比的产物SEM照片.图1 单体配比对有机硅微球形态的影响Fig.1 The influence of monomer feed ratios on the morphology of the obtained particles从图1可以看出:图1(a)为完全凝胶的块状体;图1(b)为许多小球粘连而成的“葡萄状”粒子;图1(c)中的粒子形貌与图1(a)类似,但小球之间的联接更为紧密,且粒径也明显小,凝胶明显增多;图1(d)则又为不规则凝胶体.两单体的官能度不同,活性不同,在本实验条件下,二者的不同配体导致不同的反应进程,进而导致产物形态完全不同.当DMDCS用量较少时(n(DMDCS)/n(TEOS)=0.5),四官能度的TEOS占绝对优势,因此很容易交联过度,得到块状凝胶产物,如图1(a)所示.随着DMDCS用量的增加,TEOS预先水解缩聚所形成的高Si—OH含量的球形粒子,与DMDCS快速水解产物发生共缩合,球形粒子进一步长大.但由于单体浓度等其他反应条件的影响,并不能完全避免凝胶生成,因此得到粘连的“葡萄状”粒子,如图1(b)所示.而当DMDCS的用量占优势时,由于DMDCS的活性明显高于TEOS[7],反应速率增加,因此粒径减小,且凝胶含量增加,如图1(c)所示,甚至形成不规则的凝胶物,如图1(d)所示.2.1.2 单体浓度对产物粒子形态的影响图2为不同单体浓度的产物SEM照片.从图2可以看出:样品(a)为形状不规则的块状凝胶,凝胶表面可见少量类球形粒子;与(a)相比,样品(b)的凝胶明显减少,产物为部分凝胶和规则球形粒子的混合体;而样品(c)中凝胶状物质基本消失,产物为规则球形粒子的团聚体.图2 单体浓度对有机硅微球粒子形态的影响Fig.2 The influence of monomer concentration to morphology of the organic silicone resin易凝胶化是溶胶-凝胶法合成有机硅粒子的主要问题之一[4].原因在于一方面,Si—OH的反应活性较高,容易过度交联,产生凝胶;另一方面,实验使用二甲基二氯硅烷作为单体之一,导致体系呈酸性,且反应过程中生成大量氯化氢气体,加速了硅醇的缩聚,使反应体系更易凝胶化.降低体系中的单体浓度,可降低有效碰撞几率,进而减小凝胶化的几率.此外,降低单体浓度,可减缓反应速率,保证水解和缩合反应都可在稳定体系中缓和地进行,有利于形成形状规则的球形粒子.2.1.3 硅烷偶联剂对粒子形态的影响硅烷偶联剂是对微小粒子表面进行修饰的一种常用分散剂,它是一类具有双官能团的物质,其通式为YnSiX(4-n),Y为有机基团,X为水解基团.X基团决定偶联剂的水解和缩合速度,同时也决定偶联剂使用的介质环境[8-9].在微小粒子体系,硅烷偶联剂不仅可以改善粒径的分散性,还可以赋予粒子表面不同的官能团.图3(a)为未加入偶联剂的产物形貌图.从图3(a)可以看出产物为球形粒子和凝胶的团聚体,且球形粒子的粒径大小分布非常不均匀.图3(b)为加入硅烷偶联剂体系的产物形貌图.从图3(b)可以看出产物都为球形粒子,无凝胶的存在,粒子的分散性得到明显改善,且粒径大小分布较均匀.说明偶联剂的加入改善了产物在介质中的分散情况,同时分散稳定性提高[10].值得注意的是,加入偶联剂体系的产物粒径不仅没有减小,反而增大.这是因为,偶联剂是在聚合后期加入到体系中的,所采用的偶联剂中含有3个烷氧基,在水存在的情况下,可以水解成硅醇,并与体系中已生成的粒子表面的羟基反应,使粒子二次生长,因此粒径增加.图3 硅烷偶联剂对有机硅微球粒子形态的影响Fig.3 The influence of silane coupling agent to morphology of the organic silicone resin2.2 有机硅微球的IR分析由图4可知:2 969 cm-1处有一尖锐吸收峰,此吸收峰为Si—CH3上C—H键的伸缩振动;在1 265 cm-1处有一尖锐吸收峰,此吸收峰为Si—CH3中甲基的对称弯曲振动峰;849 cm-1处的吸收峰是CH3—Si—CH3键中甲基的平面摇摆振动.上述峰证明所得产物中硅甲基结构的存在[11].1 000~1 160 cm-1处宽而强的吸收带归属于Si—O—Si的对称和反对称伸缩振动,807 cm-1处是Si—O的伸缩振动吸收峰[10].上述峰证实无机Si—O骨架结构的存在.根据IR图谱可以判断,所得球形粒子为有机硅微球.图4 有机硅微球的红外光谱图Fig.4 Infrared spectrogram of the organic resin 2.3 有机硅微球的疏水性分析高疏水性材料独特的表面性能,如防水、自洁、防腐等,在很多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因而备受关注[12-14].鉴于有机硅微球的化学组成及产物微观形貌满足疏水性的要求[15],因此通过静态接触角考察产物的疏水性.根据图5可知,静态接触角为138.6°,虽然该值<150°,并没有达到超疏水材料的要求,但仍可说明该材料具有很好的疏水特性.高疏水性由有机硅微球表面的化学组成和微观几何结构共同决定[14].首先,在本实验中,TEOS预先水解-缩合得到表面布满硅羟基的球形粒子,球形粒子表面的硅羟基很容易与DMDCS的水解产物共缩合,使硅羟基被疏水性的甲基取代.富含甲基的粒子表面赋予其非常低的表面自由能.其次,根据图6可知,样品表面为大小不一的球形粒子堆砌而成,大的粒子直径在3 μm左右,而小者直径小于1 μm.这种紧密型微细粗糙结构同样赋予材料高的疏水性.最后,粒子界面间存在大量空隙,间隙间充满空气,也降低了表面自由能,赋予材料高的疏水性.图5 图2中c样品的接触角测试照片Fig.5 Contact angle photographs of the organic-inorganic microsphere图6 图2中c样品放大倍数的SEM图Fig.6 The magnification SEM figure of sample c in picture two2.4 有机硅微球的热稳定性分析图7为所得有机硅微球的DSC-TG曲线.DSC曲线出现3个峰,对应温度分别为380℃,480℃和800℃,说明其热分解是按3种不同的机理进行的.380℃附近的质量热损失主要是有机基团的失去,包括—OH和—OR,同时伴随着Si—OR、Si—OH间的缩合[16];480℃为分解速率最大的峰,这是硅树脂的热解聚,即Si—O—Si键的断裂、重排反应[17];800℃附近的质量热损失对应于甲基的失去,从而实现聚合物材料向无机材料的转化[16,18].从TG曲线中可以看出,在500℃时质量热损失约为8.0%,在600℃时质量热损失也仅为10.5%;说明该产品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并优于苯基硅树脂[19].图7 有机硅微球的DSC-TG曲线Fig.7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curve of organic-inorganic microsphere3 结论实验以二氯二甲基硅烷和正硅酸乙酯为单体,采用水解-缩合法合成了有机硅微球.重点考察了单体配比、加水量、单体浓度、硅烷偶联剂等因素对产物形态的影响.并对产物的疏水性,热稳定性能进行了表征和分析.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讨论,得出以下结论:(1)单体浓度、单体配比、硅烷偶联剂的引入对反应过程和产物形态影响很大.硅烷偶联剂的引入明显改善了产物粒子的团聚现象,且使粒子粒径增大.(2)红外光谱分析得出,产物为有机硅微球.(3)有机硅微球具有较好疏水性,静态接触角为138.6°.(4)有机硅微球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500℃下质量热损失为8%,在600℃时质量热损失也仅为10.5%.参考文献:【相关文献】[1]戴珍,李燕芳,刘海云,等.分子水平上有机-无机杂化的聚有机硅倍半氧烷材料研究进展[J].中国材料进展,2009,28(2):1-6.[2]华军利,文秀芳,郑大锋,等.有机-无机杂化超疏水涂层的制备[J].电镀与涂饰,2009,28(12):49-52.[3]王江波,辛忠,陆馨.微米级共聚有机硅球的制备工艺[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版,2008,34 (5):694-698.[4] Sankaraiah S,Lee J M,Kim J H,et al..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urface-functionalized Polysilsesquioxane HardSpheres in Aqueous Medium[J].Macromolecules,2008,1(16):6195-6204.[5]罗仲宽,刘剑洪,田德余,等.溶胶-凝胶法制备抗原子氧涂层及性质研究[J].无机材料学报,2004,19(2):367-372.[6]颜薇,李文铎,陈晋南.“SiO2-有机硅”共聚物耐热涂料[J].化工学报,2002,53(1):45-49.[7]徐清钢.有机硅树脂的制备及改性研究[D].山东:山东轻工业学院,2010:1-80.[8]廖俊.硅烷偶联剂及其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J].化工新型材料,2001,29(9):26-28. [9]姜承永.有机硅助剂在复合材料和填充塑料中的应用[J].塑料工业,2008,36(4):71-73. [10]苏瑞彩,李文芳,彭继华,等.硅烷偶联剂KH550对纳米SiO2的表面改性及其分散稳定性[J].化工进展,2009,28(9):1596-1599.[11]李伟,贾梦秋,吴超波,等.含亚苯基甲基苯基硅树脂的合成及表征[J].化工新型材料,2010,38(1): 49-54.[12]Miwa M,Nakajim A,Fujishima A,et al.Effects of the Surface Roughness on Sliding Angles of Water Droplets on Super-hydrophobic Surfaces[J].Langmuir,2000,16(13):5754-5760.[13]郭志光,周峰,刘维民.溶胶凝胶法制备仿生超疏水性薄膜[J].化学学报,2006,64(8):761-766.[14]高雪峰,江雷.天然超疏水生物表面研究的新进展[J].物理,2006,35(7):559-564. [15]钱斯文,吴文健,王建方,等.仿生超疏水表面研究进展[J].材料工程,2006,1:482-488.[16]王芳,陈敬中,刘剑洪.TEOS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硅/有机硅复合体系[D].武汉:中国地质大学,2006:1-98.[17]赵维,齐暑华,郭锦歌.耐高温硅树脂的合成[J].有机硅材料,2008,22(5):273-27. [18]Baney R H.Thermal and Oxidation Behavior of Silicones[M].Wayne State Unit:Polymer Conf.Series,1986:20.[19]孙举涛,黄玉东,曹海琳,等.耐高温有机硅树脂的合成及其耐热和固化性能研究[J].航空材料学报,2005,25(1):25-29.。

有机硅光扩散剂的制备及表征分析

有机硅光扩散剂的制备及表征分析

有机硅光扩散剂的制备及表征分析摘要制备有机硅类光扩散剂过程极具复杂性,所涉及内容相对较多,且需注重对其各项表征层面分析,实现有机硅类光扩散剂高效制备。

故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检索方法,先检索国内与有机硅类光扩散剂等相关的研究报告、学术论文、图书杂志、文集文章等等,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化地梳理及总结分析,并围绕着有机硅类光扩散剂制备和表征开展深入研究及探讨。

本次课题研究可谓是运用到各种学科方法、基础理论及成果,并从整体入手综合研究本课题,以保证本次课题研究的客观性及精准性,期望可以为后续更多研究学者对此类课题的实践研究提供有价值的指导或者参考。

关键词:光扩散剂;有机硅;制备;表征;前言有机硅类光扩散剂研发及应用发展,属于发光的二极管(LED)业实现快速发展重要产物。

LED属于第四代的一种创新光源,所具备优势集中表现于长寿命、安全、环保节能各个层面,信号指示、照明、显示各个领域当中均实现相对广泛化的运用。

但国内LED产业却常常面对着一些发展阻碍,特别是国外垄断LED眩光所需应用到光扩散剂这一主要材料层面问题,对LED产品在国内更好地应用及相关产业持续发展较为不利。

因而,综合分析有机硅类光扩散剂制备和表征,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1.有机硅类光扩散剂有机硅类光扩散剂,其是有机类型一种光扩散剂,依托于硅氧键,有效连接着三维立体形式聚合物结构微球,在一定程度上,光扩散剂自身属于白色粉末形状,添加材质不同树脂当中,基体中均匀分散透明细微玻璃球体,通过和不同基材相互间产生折射率层面差异,实现光源穿透形式折射,光行进基本路线得以改变,匀光及透光目的得以实现,可满足于雾度值、透光率层面需求[1]。

光扩散剂加入至聚甲基丙的烯酸甲酯、聚碳酸酯相关透明塑料内部,能够促使透明塑料自身更具光散射性及其透射性,能够把发光源还有刺眼光源遮住,透明树脂整体所发出光更为高雅、美观、柔和,透光却不透明这一舒适效果均可以达到。

光扩散剂,其以无机型和有机型为主。

光扩散粉 分子量

光扩散粉 分子量

光扩散粉没有统一的分子量,因为它可以是不同类型的材料。

光扩散粉是一种用于改善光的分布特性的材料,它通过散射作用将点光源或线光源转化为面光源,广泛应用于LED照明、液晶显示屏背光模组等领域。

光扩散粉体材料可以分为无机粉体和有机微球粉体材料,它们的分子量取决于具体材料的化学组成。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光扩散粉类型及其特点:
1. 无机光扩散粉:通常由硅酸盐、氧化物等无机物质组成,具有优良的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

2. 有机微球粉体:如聚甲基倍半硅氧烷(PMMA)等有机聚合物微球,它们具有较好的透光性和易加工性。

3. 有机硅光扩散剂:这类材料通常是由特殊的有机硅树脂制成的球形精细微粉,具有高效的光扩散性能和出色的热稳定性。

此外,在选择光扩散粉时,除了考虑其分子量或粒径分布,还需要考虑其与基材的折射率差异、添加量以及光扩散效率等因素。

例如,添加量越大、总表面积越大以及与基材折射率差越大的光扩散剂,通常具有更高的光扩散效率,但可能会降低全光穿透率。

总的来说,光扩散粉的分子量并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根据所选材料的类型和用途而有所不同。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产品要求和性能标准来选择合适的光扩散粉。

有机硅微球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有机硅微球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长兴特殊材料(珠海)有限公司珠海市519000摘要:有机硅微球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性材料,在生物医学、能源和环境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综述了有机硅微球的合成方法和性能研究,并探讨了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水解缩聚法、溶胶-凝胶法和界面聚合法是目前常用的合成方法。

有机硅微球在生物医学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在能源和环境领域,有机硅微球也有着潜在的应用,例如催化剂、吸附剂和传感器等方面。

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有机硅微球的进一步应用和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有机硅微球;合成方法;性能研究;应用研究一、有机硅微球的合成方法1.1 水解缩聚法水解缩聚法是合成有机硅微球的一种常用方法。

在水解缩聚法中,有机硅前驱体和催化剂在水或有机溶剂中反应,形成三维网状结构,进而生成有机硅微球。

水解缩聚法合成的有机硅微球表面具有一定的羟基,便于后续修饰。

水解缩聚法的反应条件比较温和,适用于制备尺寸较小的有机硅微球。

此外,该方法制备的有机硅微球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可用于制备纳米复合材料和催化剂等。

但是,水解缩聚法的制备过程需要添加大量的催化剂,可能会影响有机硅微球的生物相容性。

1.2 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合成有机硅微球的方法。

在溶胶-凝胶法中,有机硅前驱体在有机溶剂中分散,形成溶胶,随着溶剂的挥发,有机硅前驱体形成固体凝胶,进而生成有机硅微球。

溶胶-凝胶法制备的有机硅微球表面较为平整,粒径较大,孔隙率较低,但是制备过程相对简单,不需要添加催化剂。

同时,溶胶-凝胶法制备的有机硅微球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化学稳定性,可用于药物递送和生物医学领域。

1.3 界面聚合法界面聚合法是一种将有机硅前驱体通过界面聚合的方法合成有机硅微球。

在界面聚合法中,有机硅前驱体在水相中形成微米级乳液,随着聚合剂的加入,有机硅前驱体在水油界面上聚合形成有机硅微球。

界面聚合法制备的有机硅微球表面较为光滑,粒径可调,孔隙率较高,且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高温稳定性。

有机硅光扩散剂系统知识

有机硅光扩散剂系统知识

1、美国MSE公司到底是做啥的?看他们有机硅光扩散剂做的很好,但是百度上找不到一点他们的资料啊。

美国MSE公司专业做有机硅产品的,2012年底才进入中国大陆市场,以有机硅光扩散剂为突破口,美国MSE有机硅光扩散剂透光率高,雾度好,耐温性达400°,性价比更高,对日本信越的590市场冲击较大。

目前中国大陆总代理是深圳海扬粉体。

2、有机硅光扩散剂到底是什么东西?有没有详细资料介绍一下。

美国MSE有机硅光扩散剂属于有机类的光扩散剂,是一种核壳结构的丙烯酸酯类聚合物,这种光扩散剂本身为一种白色粉末状,加入不同材质的树脂中,会以一种细微的透明玻璃球体均匀的分散在基体中,通过与不同基材的折射率的差异,光源穿透式的进行折射,改变光的行进路线,达到匀光而又透光的目的。

同时满足雾度值和透光率的需求。

目前主要品牌有美国MSE和日本进口的。

3、美国MSE有机硅光扩散剂特点是什么?1、相对于无机类光扩散剂,扩散效率高、且与基体树脂相容性好、分散性好、比重小、吸水率低、拨水疏水性佳、透光性与匀光性更平衡;2、相对于传统丙烯酸系光扩散剂,光扩散效率高、添加量低、耐热性优异,亮度高,同时,能够保持理想的透光率;3、相对于丙烯酸系光扩散剂,耐热耐高温性能更好,灯管灯箱灯罩使用寿命更长。

且光扩散效率更高,添加量较低。

性价比高。

4、可针对不同的光扩散及透光率平衡要求,可以提供不同规格的纯有机硅系高效光扩散剂;5、光扩散效率高,添加量低,一般0.5-0.8%左右,具体视厚度、表面微细结构及与其它助剂的复配情况等因素而调整。

4、光扩散剂主要用途有哪些?美国MSE光扩散剂,为有机硅球形树脂微球,主要用在涂料,LED灯罩,扩散板,开口剂,化妆品等行业。

大陆总代理为深圳海扬粉体。

主要作用如下:1、涂料油墨适合于具有较高的耐热性、耐溶剂的涂料和油墨添加剂。

2、高透明消光粉:海扬有机硅光扩散剂球状微粉添加到涂料中后,可在涂膜表面形成微小的凹凸不平。

光扩散剂590有机硅光扩散率的简介

光扩散剂590有机硅光扩散率的简介

光扩散剂590有机硅光扩散率的简介光扩散粉体粒子(590 )●特性►可分为「树脂型」与「复合型」。

可针对应用而选用。

►指触手感佳,具极佳滑细绵密感,可避免喷涂coating之后的指纹残留。

►防沾黏性,可使用于工业用涂料加工及薄膜防回黏。

►普遍使用于光扩散膜、涂料油墨添加、化妆品添加、薄膜抗黏。

●性能延伸►提升合成树脂、橡胶之光滑性,增加耐摩耗性并防止塑胶膜的黏着。

普遍用于LCD光扩散板使用。

较PMMA树脂有较高的耐温性。

►具有付予涂料、油墨、涂布剂表面之平滑性、雾面性。

并拥有蜡质(wax)延展性及表面平滑性。

►使用于化妆品的添加,除了silicone对人体无毒的特性外,并赋予化妆品极佳的触感和滑感,给予肌肤更光华细致的柔嫩。

►增强合成树脂的耐冲击性,提升橡胶表面的平滑性、耐摩耗性、离型性、耐热性、耐寒性。

给予涂料、油墨、涂布剂表面之平滑性、雾面性、缓和应力显微镜图最新售230 /KG技术指标指标(Index)规格数据( Data) 备注(Remarks)外观纯白色、规整球型微粉2.0平均粒径(um)折射率 1.43 低于丙烯酸系列及PS/PMMA/PC等透明树脂耐热性>400℃非常出色、不黄变、不产生黑点密度 1.3光扩散粉590是一种多功能特种有机硅树脂球形微粉,具有三维交联网状的分子结构,呈现出优秀的耐热性能、分散性能,用途非常广泛、应用领域众多。

尤其适合并已广泛应用于高端透明PC 灯/灯管/灯箱、平板液晶光扩散板等领域。

应用范围1)可应用于PC、PS、MS、PMMA等透明聚合物体系,耐热性优异(>400℃),分散性好,不黄变。

具有优良的光扩散效果降低炫光感,同时,保持高透光性与高扩散性的良好平衡, 更好地实现透光不透明的舒适及特殊的艺术显示效果。

2)用于高端LED封装中改善荧光粉的沉淀问题,有效将荧光粉扩散均匀,区别于传统工艺利用光折射达到去光斑目的的扩散粉。

作用: 可以在树脂中形成立体三维分子链,有效的分散和吸附荧光粉,使之均匀分布,消除光斑\黄圈,提升光通量,同时可以改善树脂的流变性,提高成品率和一致性.抗沉淀剂本身的透光性强,耐老化,为LED大功率照明行业提供制成解决方案。

进口有机硅光扩散剂品牌有哪些

进口有机硅光扩散剂品牌有哪些

1、PC光扩散剂有哪些品牌?我们做pc扩散板的。

一.美国MSE有机硅光扩散剂MSE有机硅光扩散剂为美国MSE公司自主研发新产品,完美的解决的了进口有机硅光扩散剂粒度分布不稳定,透光率低和雾度不好的问题。

美国MSE有机硅光扩散剂中国总代理为深圳海扬粉体,主要型号有HY-690和HY-690A两种,其中HY-690平均粒径为2个微米,光折射率为1.43.具有分散性优越,润滑性好的特点。

更值得一提的是HY-690A的耐热性能比一般的丙烯酸微粉末高很多,即使PC料老化也不会变黄。

与PC等树脂的相容性、分散性尤为出色,甚至单螺杆即可实现良好分散,光扩散效率更佳、亮度更高,不变色、不泛黄、不发灰;挤出灯管灯罩过程中不易生成黑点,成品率高。

HY-690A为窄分散较大粒径有机硅微球,可实现更高透光率;二.进口其他品牌有机硅光扩散剂大部分为进口产品,主要有日本,韩国等一些企业,透光率和雾度效果也可以,但是最致命的问题则是粒度分布不稳定。

其中日本信越产品较为出色,但是由于大陆总代理鱼龙混杂,一般很难拿到一手货源,从而出现了供应过程中的系列问题2、美国MSE光扩散剂添加量多少啊?我们之前用日本进口的,现在有个朋友推荐我用这个,想了解一下。

MSE有机硅光扩散剂为美国MSE公司自主研发新产品,完美的解决的了进口有机硅光扩散剂粒度分布不稳定,透光率低和雾度不好的问题。

美国MSE有机硅光扩散剂中国总代理为深圳海扬粉体,主要型号有HY-690和HY-690A两种,其中HY-690平均粒径为2个微米,光折射率为1.43.具有分散性优越,润滑性好的特点,添加量一般为0.5-0.8%。

更值得一提的是HY-690A的耐热性能比一般的丙烯酸微粉末高很多,即使PC料老化也不会变黄。

与PC等树脂的相容性、分散性尤为出色,甚至单螺杆即可实现良好分散,光扩散效率更佳、亮度更高,不变色、不泛黄、不发灰;挤出灯管灯罩过程中不易生成黑点,成品率高。

HY-690A为窄分散较大粒径有机硅微球,可实现更高透光率;3、美国MSE光扩散剂中国总代理在哪里啊?听说这个产品和日本的更好,想看看怎么样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恒微材料 产品简介 HW-C-10011
恒微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贵州省贵阳市高新科技产业园 QQ 1569987621
有机硅光扩散剂
简介
有机硅光扩散剂是一种多功能特种有机硅氧烷树脂球形微
粉,具有三维交联网状的分子结构,具有不溶、不熔特性,优异
的耐热性能、分散性能,应用于PC 、PMMA 、PS 等透明塑料材料
中作为光扩散添加剂,从而赋予基体材料高雾度、高透光率的光
扩散性能,尤其适合并已广泛应用于高端LED 灯罩、灯管、灯箱、
液晶显示器光扩散板等领域。

本产品为外观雪白色、规整、流动性好的球形微粉,经独
自开发的工艺技术合成、添加量少、光扩散性好、光透过率高。

在树脂中分散性好、可以直接添加、耐高温至400℃不变色等。

技术指标
指标(index ) 规格数据
备注(remarks ) 外观
纯雪白色、易流动、正球形微粉 粒径 2.0
粒径分布1.8-2.4微米,2.0微米占绝大多数 2.5
粒径分布2.2-3.2微米,2.5微米占绝大多数 3.0
粒径分布2.5-4微米,3.0微米占绝大多数 折射率
1.43 低于丙烯酸系列及PS/PMMA/PC 等树脂,根据全反射原理,光扩散剂与基体材料的折射率差值越大,光扩散效果就越好! 耐热性
>400℃ 不黄变、不产生黑点、微失重 密度 1.3
应用范围
1)可应用于PC 、PS 、MS 、PMMA 、环氧树脂、有机硅树脂等透明聚合物体系。

具有优良的光扩散效果,消去炫光感,使材料保持高透光率与高雾度的良好平衡。

本产品一般添加量为0.5-1.0%,客户可根据基体材料、实际用途、材料厚度、表面处理情况及其他需要灵活调整。

2)用于高端LED 封装中,改善荧光粉的沉淀问题、有效将荧光粉扩散均匀、区别于传统工艺利用光折射达到去光斑目的的扩散粉。

作用:可以在树脂中有效分散和吸收荧光粉,使之均匀分布、消除光斑、黄圈,提升光通量,同时可以改善树脂的流变性,提高成品率和一致性。

特性优点
1)相比于无机类光扩散剂,有机硅光扩散剂与基体树脂的相容性好、分散性好、比重小、吸水率低、疏水性优异、透光率高、雾高。

2)相比于传统聚丙烯酸酯(PMMA )类、聚苯乙烯(PS)类有机光扩散剂,有机硅光扩散剂光扩散效果佳、耐候性佳、抗紫外、不黄变、耐热性优异(在基体材料的加工温度范围内,不变形,球形度保持完整,而其他类型的有机光扩散剂由于耐热温度低则容易受热变形,进而导致光扩散效果不理想)。

3)有机硅光扩散剂材料微观上,为透明的球形体,所以提供了优越的光透过性,同时由于极低的折光率1.43(相比于丙烯酸类1.50左右,苯乙烯乙烯类1.55左右),在赋予光扩散材料高光透过率的同时,赋予材料高的雾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