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育种方案设计题

合集下载

作物育种学模拟题及答案九

作物育种学模拟题及答案九

《作物育种学》模拟题(九)一填空题(每空0. 5分,共10分)L品种的主要类型包括自交系品种、 ---------- 、群体品种和-------- o2.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是作物品种的 -------- 变异现象和--------- 学说。

3.作物授粉方式的分类是根据自然异交率高低而定的,一般自然异交率在4%以下的是典型的............ •授粉作物;自然异交率在50% —100%的是典型的------ 授粉作物;常异花授粉作物的自然异交率介于二者之间,一般为4%-50% o4.引种的基本原理是指------ 相似性原理,生态条件和-------- 相似性原理。

5.杂交育种按具指导思想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 ------- 育种,另一种是------ 育种。

6.往回交育种中用于多次回交的亲本称------ 亲本,因为它是有利性状(目标性状)的接受者,又称为受体亲本:只有一次杂交时应用的亲本称为------ 亲本,他是目标性状的提供者,故称供体亲本。

7.远缘杂种天亡和不育的跟本原因;有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其遗传系统的破坏,包括核质互作不平衡;----------- 不平衡;------ 不平衡和不协调。

8.按照雄性不育花粉败育发生的过程雄性不育可分为--------- 不育和一一---不育两种类型。

9.作物群体改良是通过鉴定选择、人丁控制下的自由交配等一系列育种手段,改变基因、基因型频率,增加优良基因的重组,从而达到提高------- 和一----- 的频率。

10.普通小麦是------ 倍体,有42条染色体;玉米是------ 倍体,有20条染色体。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L作物育种学的涵义是0A)研究遗传和变异的科学B)一门人工进化的科学C)研究选育和繁合优良品种的理沦与方法的科学D)一门综合性强的应用科学2.选择育种中选择的基本方法有0A)系谱法和混合法B)株行C)品系D)株系群3.稳定不分离的株系称为0A)品种B)株行C)品系D)株系群4.与91—1—2—5—4-3亲缘关系最近的系统是0A)91—2—3—5—4—3B) 91—1—2—5—3—3C)91-l-3-5-4-3D) 91-1-2-5-4-55.作物品种与植物分类学上亚种的主要差别在于0A)经济性B)抗病性C)适应性D)抗逆性6.区域试验一般进行0A)l-2年B)2〜3年C)3〜4年D) 4〜5年7二环系是从()中选育出来的。

大学作物育种实验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作物育种实验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作物育种实验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是什么?A. 提高作物产量B. 增强作物抗病性C. 提升作物营养价值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杂交育种的步骤?A. 亲本选择B. 花药培养C. 人工授粉D. 后代筛选答案:B3.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的主要优势是什么?A. 快速鉴定遗传特性B. 降低育种成本C. 缩短育种周期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4.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作物遗传变异的环境因素?A. 温度B. 光照C. 土壤类型D. 基因编辑答案:D5. 作物杂交育种中,杂种优势通常指的是什么?A. 抗病性增强B. 生长速度加快C. 产量提高D. 适应性增强答案:C6. 以下哪个不是作物育种中的选择方法?A. 质量选择B. 数量选择C. 混合选择D. 随机选择答案:D7. 哪些因素会影响作物的杂交成功率?A. 亲本的遗传差异B. 环境条件C. 授粉技术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8. 在作物育种中,自交和回交的目的是什么?A. 纯化遗传背景B. 增加遗传多样性C. 引入新的性状D. 提高产量答案:A9. 以下哪个不是作物育种中的细胞工程技术?A. 花药培养B. 体细胞杂交C. 基因枪转化D. 组织培养答案:C10. 作物育种中,远缘杂交的主要挑战是什么?A. 杂交不亲和性B. 后代不育C. 遗传重组困难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作物育种中的“三系法”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雄性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12. 作物杂交育种中,常用的人工授粉技术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去雄、套袋13. 分子育种技术中的“MAS”代表的是________。

答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14. 作物育种中,通过________技术可以快速获得纯合系。

答案:单倍体培养15. 作物育种中,选择指数的制定需要考虑性状的________和________。

作物育种基础试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基础试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提高产量B. 增强抗病性C. 增加作物种类D. 提高抗逆性答案:C2. 以下哪种方法不属于传统的作物育种技术?A. 杂交育种B. 诱变育种C. 基因工程D. 选择育种答案:C3. 作物育种中,杂种优势通常指的是什么?A. 杂交后代的产量高于亲本B. 杂交后代的抗病性高于亲本C. 杂交后代的适应性高于亲本D. 所有上述情况答案:D4. 作物的自交不亲和性是指什么?A. 同一植株的雌雄蕊不能进行授粉B. 不同品种的作物不能进行杂交C. 同一品种的作物不能进行杂交D. 同一植株的花粉不能在其他植株上授粉答案:A5. 作物育种中,选择压力通常指的是什么?A. 人为施加的选择标准B. 环境对作物的自然选择C. 作物对环境的适应性D. 作物的遗传变异答案:B6. 作物育种中,多倍体育种的目的是什么?A. 增加作物的抗病性B. 增加作物的产量C. 改变作物的生长习性D. 所有上述情况答案:D7. 以下哪种作物不是通过人工选择培育出来的?A. 玉米B. 稻谷C. 野生稻D. 小麦答案:C8. 作物育种中,基因流是指什么?A. 基因在不同个体间的流动B. 基因在不同物种间的流动C. 基因在不同种群间的流动D. 基因在不同染色体间的流动答案:C9. 作物育种中,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主要优点是什么?A. 加速育种进程B. 提高选择的准确性C. 降低育种成本D. 所有上述情况答案:D10. 作物育种中,以下哪种方法可以用于鉴定作物的遗传纯度?A. 表型观察B. 分子标记分析C. 杂交试验D. 所有上述情况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作物育种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作物的产量?A. 遗传因素B. 环境因素C. 管理措施D. 病虫害答案:A、B、C、D2. 作物育种中,以下哪些是常用的诱变育种方法?A. 辐射诱变B. 化学诱变C. 温度诱变D. 基因编辑答案:A、B、C3. 作物育种中,以下哪些是常用的分子标记?A. RFLPB. SSRC. SNPD. AFLP答案:A、B、C、D4. 作物育种中,以下哪些是常用的杂交方法?A. 人工授粉B. 自然授粉C. 机械授粉D. 蜜蜂授粉答案:A、C5. 作物育种中,以下哪些是常用的抗病性育种策略?A. 抗性基因的导入B. 抗性基因的堆叠C. 抗性基因的沉默D. 抗性基因的表达调控答案:A、B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作物育种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作物的经济效益。

作物育种各论题库(水稻、棉花、小麦、大豆、油菜)

作物育种各论题库(水稻、棉花、小麦、大豆、油菜)

作物育种各论题库水稻部分(1) 雄性不育系:具有雄性不育特性(花粉败育)的品系或者自交系——S(rr)。

(2) 保持系:其花粉给不育系授粉,后代具有保持其雄性不育特性的品系或者自交系——N(rr)。

(3) 恢复系:其花粉给不育系授粉后代正常的品系或者自交系——N(RR)、S(RR)。

(4) 二系水稻:由光温敏核不育水稻不育系和恢复系杂交育成的杂交水稻,此法实现了一系二用,省去了保持系。

(5) 三系水稻:由三系的不育系和保持系制备的不育系和恢复系杂交制成杂交种水稻。

(6) 太空育种:利用航天工具搭载种子进入太空,利用其高真空、微重力、强的宇宙射线使种子发生诱变从而育种作物新品种的方法。

(7)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由光照和温度主导其育性的转换,在其低温短日条件下可育高温长日条件下核不育的水稻。

(8) 孢子体不育:是指花粉育性的表现受孢子体(母体植株)的基因控制与花粉(配子体)本身的基因无关。

(9) 配子体不育:是指不育系的花粉败育发生在配子体形成阶段,花粉的育性受配子体本身基因型控制。

因此配子体基因为不育时花粉表现不育,配子体基因为可育时花粉表现正常。

(10) 诱变育种:是利用理化生的方法诱导作物发生变异,再经过人为选择育成作物新品种的方法。

(11) 变异体:没有经过人为施加压力使作物自然发生变异经过选择形成的变异个体。

(12) 突变体:经过人为的施加压力使作物发生变异筛选出的无性系变异。

(13) 原生质体:是指没有细胞壁的、裸露的、具有生命力的原生质团。

(14) 胞质杂种:是指在原生质体融合的前提条件下,是其中之一的细胞核有目的消失形成的细胞质杂交的种。

(15) 广亲和性基因:是指一些中间型水稻与籼稻和粳稻都能杂交成功,这种水稻称广亲和性水稻,这种水稻所具有的基因称为广亲和性基因。

(16) 垩白大小:垩白的投影面积占整个米粒投影面积的百分比。

(17) 垩白率:具有垩白米粒占整个供试验米粒的百分数。

(18) 垩白度:垩白率和垩白大小的乘积,要求垩白率(大小)均小于5%。

植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植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植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植物育种学的主要任务是()。

A. 提高作物产量B. 改善作物品质C. 培育新品种D. 以上都是答案:D2. 植物育种的基本途径不包括()。

A. 自然选择B. 人工选择C. 基因工程D. 随机变异答案:D3. 以下哪种方法不属于杂交育种()。

A. 回交B. 远缘杂交C. 自交D. 杂交答案:C4. 植物育种中,利用杂种优势的主要方法是()。

A. 杂交B. 自交C. 回交D. 突变答案:A5. 以下哪种因素不是影响植物育种的因素()。

A. 环境条件B. 遗传基础C. 社会需求D. 植物种类答案:D6. 植物育种中,选择的基本原则是()。

A. 早代选择B. 晚代选择C. 连续选择D. 随机选择答案:C7. 植物育种中,以下哪种方法可以提高育种效率()。

A. 单倍体育种C. 基因工程育种D. 以上都是答案:D8. 植物育种中,以下哪种方法可以改变植物的染色体数目()。

A. 杂交B. 基因工程C. 多倍体育种D. 诱变育种答案:C9. 植物育种中,以下哪种方法可以改变植物的遗传物质()。

A. 杂交B. 基因工程C. 多倍体育种答案:B10. 植物育种中,以下哪种方法可以产生新的基因()。

A. 杂交B. 基因工程C. 多倍体育种D. 诱变育种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植物育种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A. 育种目标的确定B. 亲本的选择与配组C. 后代的选择与培育D. 新品种的推广与应用答案:ABCD2. 植物育种中,常用的人工选择方法包括()。

A. 单株选择B. 混合选择C. 集团选择D. 系统选择答案:ABCD3. 植物育种中,以下哪些因素可以影响杂交育种的效果()。

A. 亲本的遗传差异B. 亲本的亲缘关系C. 杂交后代的适应性D. 环境条件答案:ABCD4. 植物育种中,以下哪些方法可以用于改良植物的抗病性()。

A. 抗源筛选B. 抗性基因的导入C. 抗性基因的标记D. 抗性基因的表达答案:ABCD5. 植物育种中,以下哪些因素可以影响诱变育种的效果()。

农学作物育种学考试题库

农学作物育种学考试题库

农学作物育种学考试题库一、选择题1. 作物育种学的主要目标是什么?A. 提高作物产量B. 改善作物品质C. 增强作物抗性D. 所有以上选项2. 以下哪个不是作物遗传改良的方法?A. 选择育种B. 杂交育种C. 基因工程D. 物理育种3. 杂交育种中,亲本选择的原则是什么?A. 亲本性状完全相同B. 亲本性状差异大C. 亲本性状相似D. 亲本性状随机选择4. 以下哪个是作物育种中的分子标记技术?A. 基因枪B.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C. 基因编辑D. 基因测序5. 作物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主要通过哪种方式?A. 种子库B. 基因库C. 植物标本D. 以上都是二、填空题6. 作物育种的基本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7. 作物育种中的“三系”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8. 作物杂交育种中,常用的人工授粉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9. 作物抗性育种中,常用的抗性筛选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0. 作物育种中的“双亲本”指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

三、简答题11. 简述作物育种中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12. 描述作物杂交育种中,如何进行亲本的选配和后代的筛选。

13. 解释分子标记技术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和优势。

14. 阐述作物遗传资源的重要性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15. 说明作物育种中,如何通过基因工程实现作物改良。

四、论述题16. 论述现代生物技术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7. 讨论作物育种中,如何平衡产量、品质和抗性之间的关系。

18. 分析作物育种中,环境因素对育种效果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19. 阐述作物育种中,如何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进行精准育种。

20. 论述作物育种中,如何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以确保新品种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作物进化的基本因素有: ( )A. 遗传B. 变异C. 选择D. 漂变2.作物育种的实质: ( )A. 遗传B. 作物的进化C. 选择D. 作物的人工进化3.作物育种学的基本理论是( )。

A. 遗传学B. 生物学C. 植物学D. 生物进化论4.在人工选择的过程中,自然选择起作用吗? ( )。

A. 不起作用 B.起一定作用 C.起主要作用 D.起有利作用5.从生态学上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

A. 地区型B. 地理型C. 地域型D. 生态型6.在育种历史上,大幅度提高了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育种途径是哪些?( )。

A.系统育种 B.抗病育种 C.矮化育种 D.杂种优势利用E.辐射育种7.品种是人类根据一定地区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创造的一种作物群体,它具有( )。

A.遗传性状的相对稳定性B.遗传性状的相对一致性C.遗传性状的新颖性 D.区域性 E.时间性8.作物育种的基本任务是( ) 。

A. 研究作物牲状的遗传规律 B.搜集、研究和创造种质资源C.培育作物新品种 D.研究育种方法 E.研究种子生产技术二、填空:1.作物进化与生物进化无本质区别,它们都涉及、、这几个主要因素。

是植物进化的基础,能够巩固和积累优良的变异,可使变异向有利方向巩固和发展,形成新类型、新物种。

2.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学研究的对象是:三、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如果是杂交种,在品种标准中,除说明栽培技术要点外,还需要说明杂交制种技术。

( )2.农业种子可归纳为三种类型,即真正的种子、类似种子的果实,营养器官。

()3.作物育种学又称为人工进化的科学。

它是利用人工创造的遗传变异,而不是利用自然发生的变异培育新品种。

( )4.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是生存竞争、变异和选择( )。

5.从生态学来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地区型。

( )6. 品种是植物学上的分类单位。

作物育种方案设计题

作物育种方案设计题

作物育种方案设计题高产、稳产、优质、高效是农作物育种的目标。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作物育种方案设计题,欢迎喜欢的朋友们来查阅。

农作物远缘嫁接诱变育种技术是一种利用不同科/属/ 种的植物间远缘非特异性嫁接产生的可遗传变异进行品种选育的育种新技术。

该技术是将一个科/属/种的植物幼苗嫁接于与之不同科/属/种的植物体上,融合成活后接穗通过砧木获得生长所需的营养和水分,并在逆境条件下产生诱导变异,20-30天后接穗产生自生根并能独立生长至成熟,在其后代中出现可遗传的变异和分离,通过系谱法选育农艺性状优良的作物新品系。

该技术能够综合利用砧木和接穗的优点,扩大遗传基础;性状稳定快,缩短育种年限;操作技术简单,易于掌握;对试验条件要求低,所需成本小。

利用该技术进行嫁接的成活率高,实践中对绿豆、小麦、大豆、油菜、谷子、芝麻、玉米、高粱、棉花和水稻等多种农作物利用甘薯、马铃薯、蓖麻、山药、大姜、油葵、仙人掌、何首乌、板蓝根、雪莲等多种植物作砧木进行嫁接,均已获得成功,并在其后代中出现在产量、品质或抗逆性方面表现突出的可遗传变异。

农作物远缘嫁接诱变育种技术是植物育种技术领域的一个创新,与果树嫁接有根本的区别,即农作物远缘嫁接后并无共生根,而果树嫁接则是同体共生。

这一技术是农作物育种史上的一次重大创新、一次新的革命,开创了9000年来人类栽培农作物历史的先河,对世界的农作物育种技术的发展也将会产生突破性影响,更标志着在世界范围内育种技术与方法已开始步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一项科技发明可以推进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如:9世纪50-60年代,奥地利牧师、业余科学家孟德尔采用“杂交试验法”用纯种的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作亲本,在它们的不同植株间进行异花传粉,观察研究了8年,从而发现了生物遗传的规律。

又如:前苏联植物育种学家和农学家米丘林,经过60 年的连续研究,育成了 300多个果树和浆果植物新品种。

他从有机体与其生活条件相统一的原理出发,提出关于遗传性、定向培育、远缘杂交、无性杂交、气候驯化改变植物遗传性的原则和方法,发展成为米丘林学说,在世界生物学史上产生重要影响。

育种学考试题目及答案

育种学考试题目及答案

育种学考试题目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以下哪种方法不属于传统育种方法?A. 杂交育种B. 诱变育种C. 基因工程育种D. 选择育种答案:C2. 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其后代中纯合子的比例是多少?A. 25%B. 50%C. 75%D. 100%答案:B3. 下列哪个因素不是影响杂交育种成功的关键因素?A. 亲本的选择B. 杂交技术C. 环境条件D. 杂交后代的性别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因素可以影响植物的杂交育种?A. 亲本的遗传差异B. 杂交技术C. 环境条件D. 人工选择答案:ABCD2. 基因工程育种与传统育种方法相比,具有哪些优势?A. 育种周期短B. 目标性状明确C. 可以克服远缘杂交障碍D. 可以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答案:ABCD三、填空题1. 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的个体杂交,其后代的基因型为______。

答案:Aa2. 植物的自交不亲和性是指______。

答案:植物不接受自身花粉的授粉3. 诱变育种中常用的物理诱变因素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辐射、紫外线、激光四、简答题1. 简述基因工程育种的基本原理。

答案:基因工程育种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目标基因导入到受体生物的基因组中,使其获得新的遗传性状,从而实现定向育种的目的。

2. 描述一下杂交育种过程中的人工选择步骤。

答案:杂交育种过程中的人工选择步骤包括:首先,根据育种目标选择合适的亲本进行杂交;其次,对杂交后代进行筛选,淘汰不符合目标性状的个体;然后,对筛选出的优良个体进行进一步的自交或回交,以稳定和纯化目标性状;最后,对稳定遗传的优良个体进行田间试验和品种审定,以确定其在实际生产中的适用性。

五、论述题1. 论述传统育种方法与现代分子育种技术的主要区别,并举例说明。

答案:传统育种方法主要依赖于自然变异和人工选择,如杂交育种、选择育种等,其过程往往耗时较长,且目标性状的改良效果有限。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作物育种的最终目标是什么?A. 提高产量B. 改善品质C. 增加抗性D. 以上都是2. 以下哪个不是作物遗传改良的方法?A. 选择育种B. 杂交育种C. 基因编辑D. 土壤改良3. 杂交优势利用的基本原理是什么?A. 基因重组B. 基因突变C. 染色体变异D. 环境适应4. 作物育种中,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选择效果的?A. 选择压力B. 遗传力C. 环境条件D. 种子大小5. 以下哪个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MAS)的特点?A. 需要大量种子B. 需要明确目标基因C. 需要复杂的设备D. 可以在早期筛选6. 什么是基因型和表型?A. 基因型是遗传信息,表型是表现型B. 表型是遗传信息,基因型是表现型C. 两者都是遗传信息D. 两者都是表现型7. 以下哪个不是作物育种中的选择方法?A. 质量选择B. 数量选择C. 环境选择D. 人工选择8. 什么是杂种优势?A. 杂交后代比亲本具有更好的生长性状B. 杂交后代比亲本具有更差的生长性状C. 杂交后代与亲本生长性状相同D. 杂交后代与亲本没有关系9. 以下哪个不是作物育种中的遗传资源?A. 野生种B. 地方品种C. 改良品种D. 植物化石10. 什么是基因流?A. 基因在不同种群间的迁移B. 基因在不同个体间的迁移C. 基因在不同染色体间的迁移D. 基因在不同细胞间的迁移####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描述作物育种中的杂交育种过程。

2. 解释什么是基因型-环境互作,并举例说明。

3. 阐述作物育种中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

####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作物育种中选择压力的重要性及其对育种效果的影响。

2. 讨论基因编辑技术在作物育种中的潜力与挑战。

#### 答案#### 一、选择题1. D2. D3. A4. D5. D6. A7. C8. A9. D10. A#### 二、简答题1. 杂交育种过程包括亲本选择、杂交、后代筛选、稳定系的建立等步骤。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不是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A. 提高产量B. 增强抗病性C. 改善品质D. 减少生育期答案:D2. 下列哪种育种方法属于有性杂交育种?A. 系谱法B. 回交法C. 杂交法D. 辐射育种答案:C3. 下列哪个作物属于自花授粉作物?A. 水稻B. 玉米C. 小麦D. 高粱答案:C4. 下列哪个育种方法属于无性繁殖育种?A. 有性杂交B. 组织培养C. 营养繁殖D. 辐射育种答案:C5. 下列哪个因素对育种工作影响最大?A. 品种资源B. 育种技术C. 市场需求D. 政策支持答案:A6. 下列哪个作物育种方法可以提高品种的抗逆性?A. 抗性育种B. 诱变育种C. 资源育种D. 生态育种答案:A7. 下列哪个育种方法可以缩短育种周期?A. 有性杂交B. 无性繁殖C. 组织培养D. 辐射育种答案:C8. 下列哪个作物育种方法适用于改良品种的抗病性?A. 抗性育种B. 诱变育种C. 杂交育种D. 选择育种答案:A9. 下列哪个作物育种方法可以培育出多抗性品种?A. 抗性育种B. 诱变育种C. 多抗性育种D. 选择育种答案:C10. 下列哪个作物育种方法可以提高品种的适应性?A. 生态育种B. 抗性育种C. 选择育种D. 杂交育种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作物育种的基本程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品种选育、品种试验、品种审定、品种推广12. 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提高产量、增强抗病性、改善品质、适应生态环境13. 有性杂交育种的主要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系谱法、回交法、杂交法14. 无性繁殖育种的主要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田作物栽培测试题(含答案)

大田作物栽培测试题(含答案)

大田作物栽培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45题,每题1分,共45分)1.解决棉花迟发晚熟的有效措施是()A、地膜覆盖B、提早播种C、合理施肥D、温水浸种正确答案:A2.晚稻育秧期间处于高温季节,秧苗易徒长,为培育多蘖壮苗,可施用()A、多效唑B、过磷酸钙C、尿素D、复合肥正确答案:A3.水稻全田总茎数和最后穗数相同的日期,称为()A、有效分蘖终止期B、无效分蘖终止期C、分蘖始期正确答案:A4.玉米攻穗肥应重施,一般玉米穗肥应在()时施用A、开花期B、吐丝期C、大喇叭口期D、抽雄期正确答案:C5.为缩短水稻育种进程,加速种子繁殖,育种工作者常利用海南省()的高温短日条件进行“南繁”。

A、四季B、夏季C、秋、冬季D、春、夏季正确答案:C6.不利于水稻分蘖发生的措施是()A、稀插B、浅灌C、晒田D、浅插正确答案:C7.下列选项中,属于绿肥作物的是()A、马铃薯B、小麦C、水稻D、紫云英正确答案:D8.下列哪一项是小麦分蘖的最适温度()A、13--18B、20--25C、18--20D、10--13正确答案:A9.目前栽培最广泛的棉花是()A、亚洲棉B、草棉C、陆地棉D、海岛棉正确答案:C10.下列关于马铃薯的田间管理的做法中,错误的是()A、齐苗后结合中耕施尿素作提苗肥B、植株徒长喷施多效唑加以控制C、现蕾期开花前施钾肥促块茎生长D、开花以后施尿素和钾肥促进块茎膨大正确答案:D11.北方冬性强的油菜引至南方()A、迟抽穗或冻害B、迟抽穗或不能抽薹开花C、早抽穗或不抽穗D、早抽穗或冻害正确答案:B12.棉花属锦葵科棉属,是我国主要的()A、经济作物B、粮食作物C、特种植物D、油菜作物正确答案:A13.油菜角果发育最适宜的温度为()A、15℃--20℃B、20℃--30℃C、30℃D、30℃--35℃正确答案:A14.玉米的需水临界期是()A、花粒期B、大喇叭口期至抽雄期C、抽雄期D、成熟期正确答案:B15."双低油菜把握"施足底肥,早施活棵肥,补施冬腊施,普施、重施()"的施肥原则。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模拟试题(含答案)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模拟试题(含答案)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模拟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6题,每题1分,共16分)1.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生产试验时,关于衡量新品种优劣的标准,下列选项最符合的是()A、产量高于对照15%以上B、产量之外的其他主要经济性状显著优于对照C、满足A或者B条件之一D、A和B要同时满足正确答案:C2.化学诱变获得多倍体的方法,处理的对象是0A、萌动的种子B、茎生长点C、果树的新梢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3.有性杂交过程中,去雄的时间是()A、刚现蕾时B、开花前后都看以后C、花朵完全开放时D、将要开花时正确答案:D4.大楼桃在种植时一般都要同时搭配种植几个不同的品种,是因为()A、可以提高品质B、可以提高产量 .C、可以提高抗病性D、可以延长采收期正确答案:B5.下列常用于芽变选种的植物是()A、玉米B、甘蓝C、苹果D、西瓜正确答案:C6.影响植物生长分布的土壤因素中,属于限制因子的是()A、土壤结构B、土壤含水量C、土壤肥力D、土壤酸碱度正确答案:D7.下列不属于迁地保存方式来保存种质资源的是()A、自然保护区B、花卉园.C、药用植物园D、原种场正确答案:A8.作为保存种质资源的细胞和组织培养物不包含()A、愈伤组织B、花粉C、幼胚D、子叶正确答案:D9.可以获得雄性不有材料的途径有()>A、自然变异B、人工诱变C、远缘杂交D、以上都可以正确答案:D10.下列属于按来源分类的种质资源的是()A、品系B、引进国外品种C、品种群D、野生晶种正确答案:B11.种质资源的超低温长期保存,保存温度最接近的是O。

A、-200CB、-150CC、-100CD、-50C正确答案:A12.原产北方的长日照植物引种到南方时,生育期可能会()A、延长B、缩短C、不一定D、没有变化正确答案:A13.可以解决杂交-一代的后代中杂种优势下降问题的技术是()A、无性繁殖法B、平衡致死法C、双二倍体法D、以上都可以正确答案:D14.防治生物入侵最重要的措施是)A、消毒B、实地调查C、研制特效药D、检疫正确答案:D15.影响植物生长分布的土壤因素中,属于限制因子的是()A、土壤紧实度B、土壤含盐量C、土壤有机质含量D、土壤质地正确答案:B16.种质资源的搜集方法不包括()A、个人互相交换B、育种单位互相交换C、从种质资源机构搜集D、野外考察搜集正确答案:A二、判断题(共84题,每题1分,共84分)1.在孟德尔的豌豆试验中,红花对白花为显性,当父母本均为红花时,F1代可表现为红花,也可表现为白花。

育种方案试题

育种方案试题

育种方案试题(正文)尊敬的育种专家们:感谢你们参与本次育种方案试题的评审工作。

为了进一步推动农业发展,提高农作物品质和产量,我们向各位请教并征求你们的意见与建议。

下面是本次试题的相关信息和要求,请您认真研究后给予评价,谢谢!1. 背景介绍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多和粮食需求的日益紧迫,育种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次试题旨在寻找一种育种方案,以提高大豆的产量和抗逆能力,为农业生产做出贡献。

希望各位专家结合自身经验与专业知识,提供可行的育种策略。

2. 育种目标- 提高大豆的产量,实现高产稳产。

- 增强大豆的抗逆能力,提高适应不良环境的能力。

3. 育种方案要求- 方案应基于科学的原理和具体的实验数据,具备可行性。

- 方案应综合考虑环境条件、种质资源和遗传背景等因素。

- 方案可包括但不限于遗传改良、基因编辑和生物技术等手段。

- 方案需提供相应的调查分析和实施步骤,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4. 提交要求- 请将您的育种方案以电子文档形式提交,不限字数。

- 文档应包括题目、作者姓名、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

- 文档应清晰、整洁,语句通顺,逻辑严谨。

可以适当使用图表、数据等辅助说明内容。

5. 评审标准- 方案的创新性和可行性。

- 方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 方案的实用性和经济效益。

- 方案的文档质量和表达能力。

请您将您的意见和建议在指定时间内提交给我们。

我们将对各位专家的意见进行整合和分析,选取最佳方案,并在之后的工作中进行实施。

再次感谢您的参与和专业支持!衷心祝愿本次评审工作圆满成功!此致敬礼!。

高考生物复习—育种方案设计类试题

高考生物复习—育种方案设计类试题

失分防范:漏掉“杂交二代自交”不得分
信息⑤:新品种基因型为 aabbdd,即都是隐性基因 解读⑤:生物一旦表现出隐性性状, 即为纯合体,因此获得基因型为 aabbdd的新品种最简单的育种方法 是杂交育种
【述】
首先,把 abc基因中的两个组合到一起,如Ⅰ与Ⅱ杂交得到 【审】 【析】 F1(AaBbDD);然后,把另一个组合进来,如F 1与Ⅲ杂交得到F2 (AaBbDd),最后,F2自交得到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

失分防范:答“花粉离体培养”不得分
可能用到秋水仙素的过程有________( C、F 用图中字母表示)。
失分防范:答“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不得

【述】:
图中A→B→C为单倍体育种,其中B为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具 有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的作用;因此,从单 倍体幼苗到纯合子(即能正常生长发育的植株)及从种子或幼 苗到多倍体的过程,都需要秋水仙素。
下图为水稻的几种不同育种方法示意图,据图回答:
信息④:由种子或幼苗→染色体组加 倍的的种子或幼苗→新品种,即通过 对种子和幼苗的处理得到多倍体,选 择后得到新品种
解读④:由信息④可知,图中F为多 倍体育种;特点是器官大,营养物质 含量高,但发育延迟,结实率低;其原 理为染色体变异。
(1)B过程常用的方法是___花药离体培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失分防范:答“杂交育种”不得分
因控制的,为缩短育种时间常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__( A 、B、C 用图中的字母表示)。 失分防范:漏掉“A或C”不得 分
【述】
生物一旦表现出隐性性状,即为纯合体,因此,通过杂交 育种直接从子代中选出具有该性状的个体即可。明显缩短 育种时间的方法是单倍体育种。

育种课题方案

育种课题方案

育种课题方案一、背景介绍育种是农作物生产中的关键性工作之一,也是提高农作物品质和产量的重要手段。

在农作物育种中,通过选取优良的亲本进行杂交、选择和筛选,以获得更具优势的种质资源和品种。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种育种课题方案,旨在提高玉米的产量和适应性。

二、育种目标本育种课题的目标是培育出适应不同气候条件下的高产玉米品种。

具体目标包括: 1. 提高玉米种子的萌发率和发芽率; 2. 增加玉米产量,提高单株产量水平;3. 改善玉米的适应性,使其能够适应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栽培环境;4. 提高玉米的抗病虫害能力,减少农药使用量。

三、育种方案为了实现上述育种目标,我们将采取以下步骤和方法:1. 亲本选择选择具有丰产潜力、抗逆性较好和抗病虫害的玉米品种作为亲本进行杂交。

通过对不同品种进行综合评价,选取略有差异但互补的亲本组合。

2. 杂交实施将选定的亲本进行杂交授粉,采用人工授粉的方式,确保每个雌穗受到充分和均匀的授粉。

杂交后的穗进行标记和记录。

3. 后代选择杂交后的种子进行培养和种植,观察并记录每株后代植株的表型特征和生长情况。

根据产量、耐逆性和抗病虫害能力等指标,筛选出表现卓越的后代植株作为下一轮育种的亲本。

重复以上步骤,逐渐积累优良基因。

4. 环境适应性评估选取不同气候条件下的试验田进行栽培,对选育出的优良品种进行环境适应性评估。

观察玉米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生长情况、产量和品质表现,筛选出适应性较强的品种。

5. 抗病虫害评估引入常见的玉米病害和虫害进行人工感染,观察和记录不同品种的抗病虫害能力。

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和对照组的表现,筛选出具有较好抗病虫害能力的玉米品种。

6. 产量评估和优胜杂交育种在选出的具有较好适应性和抗病虫害能力的品种中,进行大面积的产量评估和试种。

通过对比和统计分析,选取最高产的品种作为玉米育种的成果,并保留其作为优胜杂交种。

四、预期成果通过上述育种方案的实施,我们预期能够获得以下成果: 1. 培育出适应不同气候条件下的高产玉米品种; 2. 提高玉米种子的萌发率和发芽率,确保良好的苗期生长; 3. 增加玉米产量,提高单株产量水平,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 4. 改善玉米的适应性,使其能够适应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栽培环境; 5. 提高玉米的抗病虫害能力,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育种实验设计专题

育种实验设计专题

育种实验设计专题发表时间:2012-07-17T17:41:33.51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2年9月总第64期供稿作者:◆兰宝明[导读] 其次要熟练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兰宝明江西省临川二中344100一、杂交育种:一般需要5~8年(两个亲本应具有互补性)【例题】现有甲、乙两个水稻品种,甲为高秆抗病(AABB),乙为矮秆不抗病(aabb),要求通过杂交育种的方法,培育出矮秆抗病(aaBB)的新品种,请你设计一个合理的育种程序。

【答案】实验步骤:1.将甲、乙两个水稻品种的植株杂交,得F1的种子。

2.种植F1,让其自交,得F2的种子。

3.种植F2,用病原体感染的方法从中筛选出矮秆抗病(aaB )植株,并对其不断进行自交和选育,最后得到能够稳定遗传的矮秆抗病(aaBB)类型。

二、诱变育种【例题】野生青霉菌分泌青霉素很少,产量只有20单位/mL,要求通过诱变育种的方法,培育出高产的青霉菌菌株,请你设计一个合理的育种程序。

【答案】实验步骤:1.对野生的青霉菌多次进行X射线、紫外线照射以及综合处理,使之产生基因突变,并进行分离培养。

2.从中筛选出符合要求的高产青霉菌菌株。

三、单倍体育种(一般只用于植物育种,只需两年)【例题】现有甲、乙两个水稻品种,甲为高秆抗病(AABB),乙为矮秆不抗病(aabb),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培育出矮秆抗病(aaBB)的新品种,请你设计一个合理的育种程序。

【答案】实验步骤:1.将甲、乙两个水稻品种的植株杂交,得F1的种子(AaBb)。

2.种植F1,取其花粉离体培养成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发育成正常植株。

3.用病原体感染的方法从中筛选出矮秆抗病植株,让其自交结实得F2(aaBB)。

4.种植F2,发育成新的植株。

四、多倍体育种(一般只用于植物育种)【例题】四倍体番茄所含的维生素C比二倍体大约多了一倍,现有一番茄品种(2n),要求通过多倍体育种方法,获得四倍体番茄,请你设计一个合理的育种程序。

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育种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方法不属于植物的人工授粉技术?A. 自然授粉B. 手授粉C. 昆虫授粉D. 机械授粉答案:A2. 以下哪种育种方法可以提高作物的抗病性?A. 杂交育种B. 辐射育种C. 基因工程育种D. 选择育种答案:C3. 基因突变在育种中的作用是:A. 有害无益B. 有益无害C. 有害无害D. 有害有益答案:D4. 以下哪种植物是通过多倍体育种技术培育的?A. 四倍体小麦B. 单倍体小麦C. 六倍体小麦D. 八倍体小麦答案:A5. 以下哪种方法可以用于植物的远缘杂交?A. 人工授粉B. 组织培养C. 基因工程D. 嫁接答案:B6. 以下哪种因素不是影响植物杂交成功的关键因素?A. 花期B. 花粉量C. 授粉方式D. 土壤湿度答案:D7. 以下哪种技术不属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A. RFLPB. AFLPC. SSRD. 人工授粉答案:D8. 以下哪种植物是通过胚培养技术培育的?A. 马铃薯B. 玉米C. 番茄D. 棉花答案:A9. 以下哪种方法可以用于植物的快速繁殖?A. 组织培养B. 嫁接C. 扦插D. 种子播种答案:A10. 以下哪种植物是通过基因工程育种技术培育的?A. 抗虫棉花B. 抗旱小麦C. 抗病水稻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植物的杂交效果?A. 亲本的选择B. 授粉时间C. 授粉方法D. 气候条件答案:ABCD2. 以下哪些方法可以用于植物的基因突变育种?A. 化学诱变B. 物理诱变C. 生物诱变D. 人工选择答案:ABC3. 以下哪些技术可以用于植物的基因工程育种?A. 基因枪B. 电穿孔C. 农杆菌介导转化D. 基因编辑答案:ABCD4.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植物的组织培养效果?A. 培养基成分B. 培养条件C. 植物材料D. 操作技术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方法可以用于植物的远缘杂交?A. 胚培养B. 体细胞杂交C. 基因工程D. 人工授粉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植物的人工授粉技术可以提高杂交成功率。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讲解学习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讲解学习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一、解释名词:二、1、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学:是研究选育和繁育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和技术的科学。

三、植物学上的种子:指种子植物由胚胎发育而成的繁殖器官。

四、2、农业生产上的种子:指凡在农业生产上可以直接被利用作为播种材料的植物器官都统称为种子,有真正的种子,类似种子的果实,营养器官三种类型。

五、3、品种:指某一栽培作物适应于一定的自然生态和生产经济条件,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性和充分一致的生物学特性和形态特征,并以此与同一作物的其它类似群体相区别的生态类型。

六、4、地方品种(农家品种):指在一定地区的自然和生产条件下,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培育而成的品种。

七、5、改良品种:是育种工作者通过系统育种,杂交育种,辐射育种、倍性育种等科学的方法培育而成的品种。

八、6、杂交种:指选用性状优良、遗传基础差异大,配合力强的亲本组合进行杂交产生杂交种。

九、品种标准化:指大田推广的优良品种必须符合其品种标准。

十、7、品种标准:就是对优良品种具有的主要特征特性作出准确的说明,对它的栽培要点加以总结概括,作出科学的技术规定。

十一、8、育种目标:指在一定的自然栽培和经济条件下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选育具有什么样优良性状的品种。

十二、9、高产育种:就是培育具有合理的株型和良好的光合性能,可以充分利用水、十三、肥、光、气、热等合成光合产物,并能高效地运转到穗、粒中去而获得高产。

十四、10、本地品种资源:指原产于本地或本地栽培很久的古老地方品种和当前推广的改良品种。

十五、11、品种资源:又叫种质资源,指可用于育种或栽培的栽培作物类型,品种,近缘野生植物及人工创造的各种植物遗传材料的总称。

十六、12、野生植物资源:指育种工作中有利用价值的各种野生种或近缘野生植物类型。

十七、13、外地品种资源:指从国外和其它地区引进的品种或类型。

十八、14、人工创造的品种资源:指人们通过选择、杂交、诱变等方法创造的供进一步培育新品种用的原始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物育种方案设计题高产、稳产、优质、高效是农作物育种的目标。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作物育种方案设计题,欢迎喜欢的朋友们来查阅。

农作物远缘嫁接诱变育种技术是一种利用不同科/属/种的植物间远缘非特异性嫁接产生的可遗传变异进行品种选育的育种新技术。

该技术是将一个科/属/种的植物幼苗嫁接于与之不同科/属/种的植物体上,融合成活后接穗通过砧木获得生长所需的营养和水分,并在逆境条件下产生诱导变异,20-30天后接穗产生自生根并能独立生长至成熟,在其后代中出现可遗传的变异和分离,通过系谱法选育农艺性状优良的作物新品系。

该技术能够综合利用砧木和接穗的优点,扩大遗传基础;性状稳定快,缩短育种年限;操作技术简单,易于掌握;对试验条件要求低,所需成本小。

利用该技术进行嫁接的成活率高,实践中对绿豆、小麦、大豆、油菜、谷子、芝麻、玉米、高粱、棉花和水稻等多种农作物利用甘薯、马铃薯、蓖麻、山药、大姜、油葵、仙人掌、何首乌、板蓝根、雪莲等多种植物作砧木进行嫁接,均已获得成功,并在其后代中出现在产量、品质或抗逆性方面表现突出的可遗传变异。

农作物远缘嫁接诱变育种技术是植物育种技术领域的一个创新,与果树嫁接有根本的区别,即农作物远缘嫁接后并无共生根,而果树嫁接则是同体共生。

这一技术是农作物育种史上的一次重大创新、一次新的革命,开创了9000年来人类栽培农作物历史的先河,对世界的农作物育种技术的发展也将会产生突破性影响,更标志着在世界范围内育种技术与方法已开始步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一项科技发明可以推进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如:9世纪50-60年代,奥地利牧师、业余科学家孟德尔采用“杂交试验法”用纯种的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作亲本,在它们的不同植株间进行异花传粉,观察研究了8年,从而发现了生物遗传的规律。

又如:前苏联植物育种学家和农学家米丘林,经过60年的连续研究,育成了300多个果树和浆果植物新品种。

他从有机体与其生活条件相统一的原理出发,提出关于遗传性、定向培育、远缘杂交、无性杂交、气候驯化改变植物遗传性的原则和方法,发展成为米丘林学说,在世界生物学史上产生重要影响。

农作物远缘嫁接诱变育种法的深入研究会带来什么结果?其中又会蕴涵什么科学道理和奥妙呢?我们坚信这项技术发明会贡献社会、福泽民生。

目前,各种植物间远缘融合诱变育种的方法已申请国家专利100多项。

经过多年的研究试验,创造出了农作物远缘嫁接诱变育种技术,分别建立了小麦与甘薯、生姜,大豆与蓖麻、山药、土豆、甘薯,绿豆与甘薯、南瓜,油菜与甘薯、蓖麻、油葵等不同科属植物间的嫁接诱变育种技术体系。

通过农作物远缘嫁接诱变技术,创制出了一批农作物新种质,其中有绿豆、小麦、大豆、油菜、谷子、芝麻、玉米、红小豆、高粱、水稻和棉花等500多个农作物变异新材料。

从这些新材料中,经过2-3年的选育稳定后,创制出的农作物新品系有:昊坤麦1-12号小麦、昊坤豆1-6号大豆、昊坤绿1-8号绿豆、昊坤谷1号谷子、昊坤油1-3号油菜等,统一定名“昊坤”系列。

通过在不同区域的大田试验种植,农作物新材料变异性状突出表现为高产、优质、抗性强、适种范围广等特点。

三、技术应用领域技术应用的必要性农作物远缘嫁接诱变育种技术作为农业创新技术,在发展农业生产、培育农作物新品种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

“十一五”期间,依据《国家农业科技发展规划》、《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和《863计划“十一五”发展纲要》,在现代农业技术领域紧紧围绕着新阶段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对农业高新技术的重大需求,以“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为目标,利用创新技术培育农业物新品种,争取重要突破,大幅度提升我国农业高新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与国际竞争力,为提高我国农业整体效益和资源高效利用率,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食品安全提供高新技术保障。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产品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关系到我国十几亿人口温饱问题的解决,关系到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在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或是发展中国家,都高度重视农业发展问题。

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切实保护我国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能力,既是粮食安全问题,也是国家经济安全问题。

长期以来,尤其在新时期新阶段,党和各级政府十分强调农业的产业基础地位,不断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增强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在以粮食为主体的农产品生产方面,采取了多方面的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技术等要素的投入,有力促进了农业跨越式发展。

随着人口不断增长,我国对主要农产品的需求则呈现刚性增加。

在农作物新品种选育中的应用由于采用农作物远缘嫁接诱变育种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取材方便、成本低廉、育种周期短等特点,能够快速地培育出各种农作物新品系,通过国家审定后培育出多种农作物新品种。

国家“十一五”《农业科技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中规定:“培育40个左右主要农作物主导品种,新品种增产潜力提高10%以上,保障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在亿吨左右;动植物新品种产品品质明显改善,自主供种能力大幅提高;培育一批高产、高能量、广适性、低成本的能源作物新品种。

”新一代动植物新品种培育任务:重点研究动植物遗传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技术,应用常规技术、转基因技术、分子定向育种技术以及航天诱变育种技术等,培育动植物新品种。

特别是在超级稻、优质专用小麦、高产多抗玉米、转基因杂交抗虫棉、优质多抗蔬菜、高油油菜、杂交大豆等方面取得较大突破。

我国未来育种发展方向将是以下目标:育种目标从追求以高产为主向优质、专用方向发展;遗传资源与材料创新已成为育种研究的重要内容,对资源的竞争已成为农业产业竞争的焦点;杂种优势的利用在更广泛的农作物种类和更高的层次上,实现品质、抗性和高产的有机结合;越来越重视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的结合,生物技术正加速走向实用化。

创制出新的农作物种质资源以农作物远缘嫁接诱变育种技术,建立起了不同科属植物间的远缘嫁接诱变育种技术体系。

目前,已运用远缘嫁接诱变育种技术在农作物和不同植物间进行几百种形式的组合,培育出500多个新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其中:小麦系列402个,大豆22个,谷子9个,绿豆39个,玉米49个,红小豆31个,油菜6个,芝麻10个,高粱3个,水稻21个,棉花3个等。

产生了疑似新物种,以土豆为砧木,以无芒麦和野燕麦杂交的后代为接穗,通过远缘嫁接诱变产生了新的植物类型。

株高1米以上,株型类似野燕麦,茎杆细而柔韧,叶色浅绿,叶鞘紫红色,小穗纺锤型,穗长5厘米左右,无芒。

颖片成心形,籽粒小而黑,如油菜籽大小。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苏都莫日根教授参观后说:“这绝对是世界上又出现的新物种”。

中国科学院耿副院长说:“把这个东西保护完整,绝对是世界上出现的新物种”。

培育出的农作物新品系在农业生产中起到作用农业技术创新是提高粮食产量的关键点,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种子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在促进粮食产量增加的诸多科技因素中,新品种的科技贡献率达36%以上。

凡在育种上有所突破,就会给农业生产带来一次飞跃,因此,农作物育种在农业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核心作用。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产品的需求量将大幅度增加,同时面对全球气候变暖、有效利用土地面积减少、人口不断增加等不利因素,对支撑农产品生产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的农作物育种有了更高的要求,并对农作物育种研究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品质、更加多元化、更加高效的要求。

XX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出现了耕地面积、粮食播种面积、粮食产量和人均占有量“四个连年减少”。

针对我国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面临的新形势,科技部、农业部等联合启动“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小麦、玉米丰产高效技术研究”作为“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的重要课题之一,由政府直接领导组织实施。

在确保粮食增产的诸多要素中,如品种、农药、化肥、灌溉等,育种技术的突破和创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农作物超高产新品种的研究是“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的主课题。

目前,已选育出的农作物新品系有小麦、大豆、绿豆、油菜和谷子等,由于这些材料具备高产、品质优、抗逆性强等特点,很快地就被农民接受并进行大面积生产试验,取得了明显的效益。

在科学研究领域的应用远缘嫁接技术在果树和蔬菜方面应用较广,农作物远缘嫁接尚无记载。

对该项技术应用于理论研究,在植物栽培生产、育种实践及开展对远缘嫁接诱变变异生理学及分子生物学机理等方面的研究意义重大。

(一) 育种方法的创造性1、把嫁接技术应用于各种农作物,将其嫁接在与之远缘植物上并使其成活,国内外尚无先例。

比如:小麦与甘薯、人参、生姜、何首乌等嫁接。

2、将一个科的作物幼苗接于另外一个相同或不同科、属的植物体上融合成活,期间产生诱导变异,约20-30天左右产生自生根后脱离砧木独立生长。

这是区别于果树、蔬菜嫁接技术的主要创新点。

3、建立了不同农作物与植物间的远缘嫁接诱变育种体系。

农作物新材料的创新1、利用农作物远缘嫁接诱变育种创新技术,快速创造出了多种农作物种质资源,目前已有500多种。

2、已培育出多种农作物新品系,并应用于农业生产。

如:小麦、大豆、绿豆、油菜和谷子等。

3、创制出了疑似新的物种。

育种方法与新材料的先进性远缘嫁接诱变作为农作物育种创新技术,具有以下先进性:1、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能够运用该技术延伸研究领域。

2、远缘嫁接诱变育种技术与太空诱变育种、化学诱变育种、转基因育种、远缘杂交育种相比,具有操作相对简单、成本低廉、取材广泛等特点。

3、后代变异明显。

比如变异产生的黑色和黄色绿豆、黑色大豆,多种穗型的小麦等。

4、育种周期短,2-3年后代即可稳定。

5、农作物新材料变异性状表现为高产、抗逆性强、优质、适种范围广等突出特点。

1、开展合作研究项目。

2、建立试验基地3、区域合作进行市场推广。

经过对远缘嫁接诱变作物新材料试验种植的跟踪调查得出:新材料性状普遍表现突出,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好。

老百姓非常认可,自发种植的积极性极高。

就以小麦为例,种植结果表明:亩产能比现有的作物品种在同等条件下种植提高亩产200市斤以上,小麦最高亩产已突破850公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