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科物理知识点总结
高二文科物理知识点总结电流
高二文科物理知识点总结电流电流是物理学中重要的基础概念之一,也是理解电学现象的关键要素。
在高二文科物理学习中,电流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高二文科物理中关于电流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1. 电流的定义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量度。
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为I = Δq/Δt,其中I代表电流,Δq代表通过导体的电荷量,Δt代表通过导体的时间。
2. 电流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
1安培等于1库仑/秒(A = C/s)。
3. 电流的方向电流的方向由正电荷的流动方向决定。
在导体中,正电荷的流动方向为从正极到负极,电流的方向则相反,即从负极到正极。
4. 电流的测量电流可以通过安培计进行测量。
安培计是一种能够测量电流的仪器,常用于实验室和电路中。
安培计的原理是基于电磁感应。
5. 电流的分布在一个导体中,电流的分布是均匀的。
在导体的截面上各点的电流强度相等,且保持不变。
6. 电路中的电流在电路中,电流沿着回路闭合循环流动。
根据基尔霍夫定律,一个节点(交叉路口)处的电流代数和为零。
7.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描述了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电阻为常量,表达式为I = U/R,其中I代表电流,U代表电压,R代表电阻。
8. 瞬时电流和平均电流瞬时电流是指电流在某一瞬间的数值,而平均电流是指电流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值。
9.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在电路中各器件之间保持不变。
而在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10. 电流的影响因素电流的大小受电压和电阻的影响。
增加电压或减小电阻都会导致电流的增大。
11. 电流的应用电流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如电子设备、家用电器、电磁炉等。
电流也是电路中的重要参数,对于电路的设计和分析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结:在高二文科物理学习中,电流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对电流的定义、单位、方向、测量、分布、电路中的电流、欧姆定律、瞬时电流和平均电流、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电流的影响因素以及电流的应用进行了总结。
高中文科物理知识点
高中文科物理知识点对于高中文科学生来说,物理学科虽然在学业水平考试中的要求相对较低,但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物理知识点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这不仅有助于拓宽知识面,还能培养科学思维和逻辑能力。
以下是一些高中文科物理的重要知识点。
一、力学1、运动的描述(1)位移和路程:位移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则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
(2)速度和速率:速度是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是矢量;速率是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是标量。
(3)加速度: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它描述了速度变化的快慢和方向,是矢量。
2、匀变速直线运动(1)规律:速度公式 v = v₀+ at,位移公式 x = v₀t + 1/2at²,速度位移公式 v² v₀²= 2ax。
(2)自由落体运动:初速度为零,只在重力作用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 g。
3、相互作用(1)常见的力:重力、弹力、摩擦力。
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弹力是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而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摩擦力包括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其大小和方向的判断是重点。
(2)力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4、牛顿运动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即 F = ma。
(3)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二、热学1、分子动理论(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2)布朗运动: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固体微粒的无规则运动,它不是分子的运动,但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2、内能(1)分子动能:由于分子做热运动而具有的动能。
高中文科物理会考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要点解读(文科)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描述要点解读一、质点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而具有质量的点。
2.实际物体看作质点的条件: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相对于所要研究的问题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可看作质点。
二、描述质点运动的物理量1.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为一线段,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于一点。
与时间对应的物理量为过程量,与时刻对应的物理量为状态量。
2.位移:用来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是矢量,用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
路程是标量,它是物体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
只有当物体作单方向直线运动时,物体位移的大小才与路程相等。
3.速度:用来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1)平均速度:运动物体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方向和位移的方向相同。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时刻或位置的速度。
瞬时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
(3)速度的测量(实验)①原理:tx v ∆∆=。
当所取的时间间隔越短,物体的平均速度v 越接近某点的瞬时速度v 。
然而时间间隔取得过小,造成两点距离过小则测量误差增大,所以应根据实际情况选取两个测量点。
②仪器:电磁式打点计时器(使用4∽6V 低压交流电,纸带受到的阻力较大)或者电火花计时器(使用220V 交流电,纸带受到的阻力较小)。
若使用50Hz 的交流电,打点的时间间隔为。
还可以利用光电门或闪光照相来测量。
4.加速度(1)意义:用来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2)定义:tv a ∆∆=,其方向与Δv 的方向相同或与物体受到的合力方向相同。
(3)当a 与v 0同向时,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当a 与v 0反向时,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与速度没有必然的联系。
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匀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等的直线运动。
(2)特点:轨迹是直线,加速度a 恒定。
当a 与v 0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反之,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文科物理知识点总结
文科物理知识点总结文科物理知识点总结:1. 物理的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方法。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物质的性质、能量和运动规律。
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宇宙中的各种物质,如固体、液体、气体等,还包括各种力和能量的相互作用。
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和理论两种方法,实验为理论提供了验证的依据,理论为实验提供了解释的原理。
2.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包括物质、质量、体积、密度、力、功、能、功率、速度、加速度、力矩、功率、摩擦力等。
这些概念是物理学研究的基础,对于了解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公式非常重要。
3. 物理学的基本定律和公式。
物理学有许多基本定律和公式,如牛顿力学的三大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电磁感应定律、光的反射定律等。
这些定律和公式是物理学研究的核心,也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
4. 力与运动。
力与运动是物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物体的运动状态取决于所受到的力的作用。
根据牛顿力学的第二定律,力等于物体质量乘以加速度,可以推导出许多与力与运动相关的公式,如速度、加速度、位移等。
5. 能量与功。
能量与功是物理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能量是物体具有的做工能力,可以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如势能、动能、热能等。
功是力在物体上的作用,功等于力乘以位移。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物体的总能量在封闭系统中保持不变。
6. 电磁学。
电磁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电场和磁场的相互作用。
根据库仑定律,同性电荷之间的作用力是吸引力,异性电荷之间的作用力是斥力。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磁场的变化会产生感应电流。
电磁学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电磁波等领域。
7. 光学。
光学是研究光的性质和光的传播规律的学科。
光传播的基本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光线的反射和折射。
根据光的波动理论,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的性质。
光学在镜面反射、折射、光的干涉和衍射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8. 声学。
声学是研究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的学科。
高一文科物理选修一知识点
高一文科物理选修一知识点:力学基础引言:在高一文科物理课程中,力学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和力的学科,它涉及到我们日常生活中许多现象和实际问题。
本文将重点介绍力学的基础内容,包括力、质量、牛顿运动定律以及摩擦力的概念和应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一、力的概念和性质:1.定义和单位:力是使物体产生形状改变或者改变其状态的作用。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
2.力的性质:力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等性质。
力的大小用数值表示,方向由箭头表示,作用点是施力的物体接触的位置。
二、质量和重力:1.质量的概念和单位:质量是物体所固有的属性,描述物体惯性大小。
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
2.重力的定义和计算:重力是地球或其他物体对物体的吸引力。
重力的计算可使用公式F=mg,其中F是重力大小,m是物体的质量,g是重力加速度,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9.8 m/s²。
三、牛顿运动定律:1.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如果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2.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受力时,其加速度与受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公式F=ma表示了力学的基本关系,其中F是力,m是质量,a是加速度。
3.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对于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彼此施加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四、摩擦力的概念和应用:1.摩擦力的定义:摩擦力是物体间相互接触时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2.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是静止物体受到的力,其大小等于施加在物体上的力或物体所施加的最大力。
滑动摩擦力是物体滑动时受到的力,大小与物体所受力相等。
3.摩擦力的应用: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如车辆行驶时的轮胎摩擦力、滑雪运动员由于摩擦力过大,需要减小摩擦力等。
结论:了解和掌握力学基础内容对于理解物体运动和实际问题解决非常重要。
通过学习力学,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世界的运动规律,解释和预测物体的运动状态。
高二文科物理会考知识点
高二文科物理会考知识点一、力学1. 速度、加速度和位移的关系2. 牛顿第一定律3. 牛顿第二定律4. 动量守恒定律5. 能量守恒定律二、热学1. 热量和温度的关系2. 物体的热膨胀3. 热传导和热辐射4. 热力学第一定律5. 热力学第二定律三、光学1. 光的直线传播2. 光的折射和折射定律3. 镜子和透镜的成像原理4. 光的干涉和衍射5. 光的偏振现象四、电学1. 电流和电压的关系2. 电阻和电路的基本原理3. 安培定律和欧姆定律4. 电容和电磁感应5. 麦克斯韦方程组五、原子物理1. 原子和分子的结构2. 元素周期表的基本原理3. 放射性和核反应4. 物质的稳定性和核能利用5. 粒子物理学的基本介绍六、力学实验1. 弹簧的伸长实验2. 斜面上物体滑动实验3. 力的合成与分解实验4. 简单机械原理的验证实验5. 动量守恒实验七、热学实验1. 热胀冷缩实验2. 热传导实验3. 球面反射和折射实验4. 焦耳定律的验证实验5. 相变和热容实验八、光学实验1. 光的直线传播实验2. 玻璃棱镜的折射实验3. 平面镜成像实验4. 透镜成像实验5. 双缝干涉实验九、电学实验1. 电流测量实验2. 电阻测量实验3. 串联和并联电路实验4. 电容充放电实验5. 电磁感应实验十、原子物理实验1. 射线的散射实验2. 元素周期表的实验认识3. 辐射强度的实验测量4. 放射性定年实验5. 粒子物理实验的基本原理以上为高二文科物理会考的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可以为考试打好基础。
注意在实践中进行实验操作,加深对物理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以学科知识为基础,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分类文科物理自己总结
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分类文科物理自己总结文科物理是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涵盖了多个知识点。
对于学业水平测试来说,了解并掌握文科物理的各个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准备考试。
下面是我对文科物理学科进行的知识点分类总结。
一、运动的描述和物理量1.物理量的概念和分类:常见物理量、基本物理量、推导物理量等。
2.运动的描述:位移、速度、加速度等。
3.各种运动的图象、公式和实际意义:匀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自由下落运动等。
4.匀速圆周运动的描述和物理量:弧长、角度、角速度等。
二、力和运动1.力的性质和分类: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2.牛顿三定律:惯性定律、动量定理、作用-反作用定律等。
3.物体受力情况的分析与计算:水平受力、竖直方向受力、斜面上受力等。
4.简单机械原理:杠杆原理、滑轮原理、斜面原理等。
三、能量和能量守恒定律1.功和功率:功的定义、功的计算公式、功率的定义和计算等。
2.动能和势能:动能的计算、势能的计算、转化关系等。
3.能量守恒定律:封闭系统中能量守恒、能量转化的实例等。
4.摩擦力和机械能损失:机械能损失的计算、能源转化效率等。
四、流体静力学和流体动力学1.流体及其性质:理想流体、实际流体、压强、密度等。
2.流体静力学:流体压强、帕斯卡定律、大气压强等。
3.流体动力学:流体流速、流量、连续性方程、伯努利定律等。
五、机械振动和波动1.机械振动:简谐振动、振幅、频率、周期等。
2.波动:机械波和电磁波、波长、频率、声音等。
3.声音的传播和听觉现象:声速、反射、折射、声音的强度等。
4.光的传播和视觉现象: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等。
六、电荷和电场1.电荷和电场:电荷的性质、电场的概念和性质等。
2.静电场:静电场强度、电场线、电势能等。
3.电场对电荷的作用:电场力、电势能等。
4.电场的图象表示和电势分布:电场力线、电势场线等。
七、电流和磁场1.电流和电路:电流的概念、电流强度、电阻等。
2.静电场和静电平衡:静电平衡条件、静电平衡的应用等。
文科物理知识点总结
文科物理知识点总结一、力学部分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使物体产生运动、改变运动状态或形状的原因。
在力学中,力通常用矢量表示。
2. 牛顿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静止的物体保持静止,运动的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受到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方向与力的方向相同。
即 F=ma。
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有互相作用的力,且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3. 力的合成与分解当物体同时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这些力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
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以通过矢量的方法求解。
力可以分解为多个垂直方向的分力和平行方向的分力。
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以通过三角函数求解。
4. 弹簧力、摩擦力弹簧力是指当弹簧受到压缩或拉伸时产生的恢复力。
根据胡克定律,弹簧力与弹簧的伸长(或缩短)成正比。
摩擦力是由于物体表面间的不平整而产生的力,可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压力成正比。
5. 圆周运动当物体做圆周运动时,会受到向心力的作用。
向心力可以通过物体的速度、质量和转动半径来求解。
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是描述物体做圆周运动的重要物理量,可以通过物体的线速度和转动半径来求解。
二、热学部分1. 温度与热量温度是描述物体热量高低的物理量,通常用摄氏度、华氏度或开尔文度来表示。
不同温度标度之间的转换可以通过公式进行计算。
热量是物质内的分子或原子之间的运动形式的能量,它是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热量的传递方式有传导、对流和辐射。
2. 热力学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它表明能量不可能从一个热源自行传入冷源而不发生其他改变。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不可能自行从低温传到高温,也就是说热永远只能从高温流向低温。
热力学第三定律:绝对零度是理论上达不到的温度,当物体温度接近于绝对零度时,它的熵值也会趋于最低。
3. 热容量物质的热容量是指单位质量的物质升高(或降低)1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文科物理高考知识点
文科物理高考知识点一、力学部分1. 牛顿运动定律(1)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2) 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3) 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 动能和动量(1) 动能定理物体动能的变化等于物体所受的净作用力所做的功。
(2) 动量定理物体的动量变化等于物体所受的净作用力。
3. 万有引力(1) 引力的普适性和质量之间的关系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着万有引力,其大小与物体质量成正比。
(2) 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大小与它们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4. 弹力和弹簧振动(1) 霍克定律弹簧的伸缩变形与所受的弹力成正比。
(2) 弹簧振动弹簧的振动周期与质量和弹簧劲度系数有关。
二、热学部分1. 热力学第一定律系统吸收的热量等于系统对外界做功和系统内能的增加之和。
2. 热传递(1) 热传导热量通过物质的分子热运动进行传递。
(2) 热辐射红外线和可见光的电磁波传输热能。
(3) 热对流流体的对流传热方式。
3. 热力学第二定律(1) 热机效率热机输出的功与吸收的热量之比。
(2) 卡诺循环由等温膨胀和绝热膨胀两个过程组成的理想热机。
三、光学部分1. 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速度光在均匀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恒定,光的传播遵循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2. 光的折射和反射(1) 折射定律出射光线在界面上的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关系。
(2) 反射定律光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3. 透镜和光的成像(1) 薄透镜成像规律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和物体与像的距离与透镜的焦距之间的关系。
(2) 球面镜成像凹凸面镜的成像规律。
四、电磁学部分1. 电场和电场力(1) 电荷和电场电荷产生电场,电荷在电场中受到电场力。
(2) 库仑定律两个电荷之间的电场力与它们的电荷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文科生会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文科生会考物理知识点总结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学科,对于文科生来说可能并不是重中之重。
然而,在高中会考中,物理作为一门必考科目,依然需要文科生们掌握一定的物理知识。
本文将对文科生可能会考到的物理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文科生们更好地备考物理科目。
第一章:力学1.运动和力–运动的描述:位移、速度、加速度–牛顿三定律:惯性定律、动量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弹力2.力的作用与能量的转化–功与功率–动能与势能–机械能守恒定律–简单机械原理3.物体的平衡–平衡条件–杠杆原理–浮力与浮力平衡条件第二章:热学1.温度与热量–温度的度量与温标–热量的传递:传导、传导、辐射–热平衡与热不平衡2.物质的热性质–热膨胀–比热容和显热–相变3.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的性质–高中课程中最常见的理想气体定律:气体状态方程、查理定律、玻意耳定律第三章:电学1.电荷与电场–电荷守恒定律–电场与电场力线–电场强度2.静电场–静电力与库仑定律–电势能与电势差–电容与电容器3.电流和电阻–电流与电流强度–电阻与电阻率–欧姆定律–串联和并联电路第四章:磁学1.磁场与磁感应强度–磁场的描述–磁感应强度–磁场力线和磁感线2.定直线电流的磁场–安培定律–定直线电流的磁场–定直线电流的磁场力3.电磁感应–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动势与自感–电磁感应的应用:发电机、变压器以上是文科生可能会考到的物理知识点的一个总结。
希望通过本文的梳理和归纳,能够帮助文科生们更好地备考物理科目。
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重点理解物理概念、掌握物理公式、进行大量的例题练习都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祝愿各位文科生们在物理科目上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中文科物理会考知识点总结
高中文科物理会考知识点总结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它研究物质、能量和它们相互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
高中物理涵盖了许多基础知识和重要概念,掌握这些知识和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对高中文科物理会考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
一、力学1. 运动的基本概念2. 线性运动3. 平抛运动4. 圆周运动5. 牛顿三定律6. 力的合成与分解7. 弹簧力和万有引力8. 力的平衡9. 动量与冲量二、热学1. 热力学基本概念2. 温度与热量3. 热量传递4. 理想气体定律5. 热机效率三、光学1. 光的直线传播2. 光的反射和折射3. 光的色散和衍射4. 光的波动性5. 光的偏振和光的双折射四、电磁学1. 电荷与电场2. 电场中的静电力3. 电场中的静电势4. 同质点电荷的运动5. 电流与电路6. 磁场与磁感应7. 电磁感应以上就是高中文科物理会考的主要知识点,接下来,我们会对每个知识点进行具体的分析和总结。
一、力学在高中文科物理中,力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模块。
它主要研究物体的运动、变形和相互之间的相互作用。
力学的基础是牛顿力学,主要包括运动学和动力学。
在这里,我们重点关注的是运动学的内容。
1. 运动的基本概念运动是物体在空间中位置的变化。
在运动的研究中,常用来描述运动状态的物理量有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位移是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距离和方向的变化,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和方向,加速度是指速度的变化率。
2. 线性运动线性运动是物体沿着直线运动的运动状态。
在线性运动的研究中,我们主要关注物体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当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时,称其为匀速直线运动;当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发生改变时,称其为变速直线运动。
3. 平抛运动平抛运动是指物体在一定初速度的情况下,在竖直方向上受重力作用的影响,同时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
高二文科物理学考知识点
高二文科物理学考知识点高二文科物理学是学习物理学的重要阶段,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下面将介绍一些高二文科物理学考试的重要知识点。
一、力学部分1. 牛顿三定律:物体的运动状态由外力决定,力的大小和方向决定物体受力后的加速度。
2. 运动学:包括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匀速运动、变速运动等基本概念。
3. 动力学:力的概念、合力和分力、平衡力、动能和势能的转化等。
4. 弹性力学:弹簧的弹性系数、胡克定律、弹性势能等。
5. 万有引力定律:质点间的引力与质点的质量和距离有关。
6. 机械能守恒:在一个孤立系统中,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总和)保持不变。
7. 动量守恒:在一个孤立系统中,总动量保持不变。
二、热学部分1. 温度和热量:温度是反映物体热状态的物理量,热量是能够传递热量的物体间的能量转移。
2. 热平衡和热传导:热平衡是指物体之间不存在温度差异,热传导是指物体间的热量通过分子碰撞传递。
3. 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其中P表示压强,V表示体积,n表示物质的物质量,R是气体常数,T表示温度。
4. 热力学第一定律:内能的变化等于系统对外做功和吸收的热量的和。
5.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能无法自然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热量仅能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
6. 热功定理:系统对外做功等于系统吸收的热量减去热量转化为对外做功的部分。
三、电学部分1. 电荷和电场:电荷是构成物体的基本单元,电场是由电荷产生的物理场。
2. 电场力和电势差:电荷在电场中受到的力称为电场力,电势差是单位正电荷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所需的能量转化。
3. 电容和电容器:电容是指导体上一对等效电荷与其电势差之间的比值,电容器是能够存储电荷的装置。
4. 电流和电阻:电流是单位时间内通过截面的电荷的量,电阻是电路中阻碍电流流动的物理量。
5. 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6. 磁感应强度和电磁感应:磁感应强度是描述磁场强度的物理量,电磁感应是由磁场变化引起的感应电流。
高二文科生会考物理知识点
高二文科生会考物理知识点在高二阶段的文科学习中,物理往往是让许多学生感到头痛的一门学科。
然而,在高考中,物理作为共同科目之一,同样需要我们文科生掌握一定的知识点。
下面,将为大家总结高二文科生会考物理的知识点。
一、力学1. 运动和力:包括运动的物理量、力的分类、力的合成与分解等内容;2. 动力学:涵盖质点及质点受力下的运动规律、力的合成与分解等内容;3. 质点系和刚体:这一部分的内容包括质点系的受力分析、刚体平衡条件等;4. 万有引力和宇宙:讲解万有引力的概念、引力定律、行星运动和卫星运动等内容。
二、振动与波动1. 振动的基本概念:包括简谐振动的描述、振动的参数等内容;2. 机械波和光波:涵盖机械波的传播、波的相互作用、光的反射与折射等基本知识;3. 声音和光学:涉及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光的折射和色散等内容。
三、热学1. 热现象:包括热量和温度的概念、热传递等内容;2. 热学定律和热能转化: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涵盖热平衡定律、热力学定律等;3. 状态变化:讲解气体的状态方程、热力过程等内容。
四、电磁学1. 电荷和静电场:包括电荷的概念、库仑定律等内容;2. 电流和电路:涉及电流的基本概念、电路中的电阻、电源等内容;3. 磁场和电磁感应:主要介绍磁场的基本性质、电磁感应现象等知识点;4. 电磁波:涵盖电磁波的基本概念、特性等内容。
五、光学1. 光的特性:包括光的传播特性、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等知识点;2. 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讲解光的波粒二象性、干涉和衍射等内容;3. 光的应用和光学仪器:主要涵盖光学仪器的使用和光的应用等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是高二文科生在物理学习中的重点,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认真学习和针对性的练习,掌握这些知识点。
物理虽然对于文科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克服困难,相信一定能够取得好的成绩。
祝愿大家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会考文科物化生知识点总结
会考文科物化生知识点总结文科物化是指文科类考试中涉及到的物理和化学知识,主要包括了物理和化学两个学科的基础概念、基本原理以及相关应用。
下面是对文科物化知识点的总结。
一、物理知识点总结:1.运动学:包括平抛运动、竖直上抛运动等基本概念和公式。
2.力学:包括牛顿运动定律、功和能量、机械振动等基本概念和公式。
3.波动光学:包括光的传播、折射、反射、干涉、衍射等基本概念和公式。
4.电学:包括静电场、电流、电阻、电磁感应等基本概念和公式。
5.热学:包括热能传递、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热力学等基本概念和公式。
二、化学知识点总结:1.化学反应:包括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等基本概念和公式。
2.化学平衡:包括化学平衡的条件、平衡常数、酸碱平衡等基本概念和公式。
3.化学物质:包括元素周期表、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等基本概念和分类。
4.化学结构:包括共价键、离子键、分子结构、分子式等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5.化学实验:包括实验操作、实验器具、实验原理等基本概念和实验方法。
三、物化知识点应用总结:1.地理学科中的应用:物理知识点可以用来解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气候变化等现象;化学知识点可以用来研究地球上的化学元素和化学反应。
2.政治学科中的应用:物理知识点可以用来解释物体的运动和力的作用;化学知识点可以用来研究化学物质的性质和反应。
3.历史学科中的应用:物理知识点可以用来解释历史事件中的力和能量的转化;化学知识点可以用来研究历史上的化学发现和应用。
4.文学学科中的应用:物理知识点可以用来描述物体的形态和运动;化学知识点可以用来描述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文科物理会考知识点_高中物理会考必背知识点
文科物理会考知识点_高中物理会考必背知识点高中物理会考必背知识点包括以下内容:1.力学-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当且仅当合力为零。
-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相互作用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动能定理:物体的动能等于它所受的外力所做的功。
-动量定理:物体的动量改变等于作用在它上面的合外力的冲量。
-弹性碰撞:碰撞前后两物体的总动量和总动能守恒。
2.动力学-加速度公式:a=(v-u)/t,其中a是物体的加速度,v是末速度,u 是初速度,t是时间。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两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开普勒三定律:行星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行星在其椭圆轨道上的径向速度与它与太阳的距离有关;所有行星的公转周期的平方与它们离太阳的平均距离的立方成正比。
-快慢槽原理:在一个绝热容器中,其中一种理想气体经过一个绝热过程和一个等温过程,总热量等于绝热过程的冷热量加上等温过程所吸收的热量。
3.电学-电流和电量的关系:I=Q/t,其中I是电流,Q是通过截面的电量,t是时间。
-电阻和电压的关系:U=IR,其中U是电压,I是电流,R是电阻。
-伏安特性: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关系。
-雷诺法则:导线放置在磁场中时,导线两端产生的电动势与磁场的变化率成正比。
-磁感应强度和线圈匝数、电流的关系:B=μ*n*I,其中B是磁感应强度,μ是磁导率,n是匝数,I是电流。
-楞次定律:一个线圈中发生变化的磁通量会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
4.光学-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的折射定律: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正弦比等于两个介质的折射率的比。
-光的反射定律:入射角和反射角相等。
-成像公式:1/f=1/v-1/u,其中f是焦距,v是物体到透镜的距离,u是像到透镜的距离。
-光的干涉:当两束光线相遇时,会发生干涉现象,根据光程差和波长的关系可以确定干涉波的相位。
高二文科物理知识点
高二文科物理知识点在高二文科的学习中,物理虽然不是重点学科,但掌握一些基本的物理知识点对于提高综合素质和应对学业水平考试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高二文科物理的主要知识点。
一、电场1、电荷与电荷守恒定律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电荷守恒定律指出,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2、库仑定律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其表达式为:$F =k\frac{q_1q_2}{r^2}$,其中$k$为静电力常量。
3、电场强度电场强度是描述电场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
定义为放入电场中某点的电荷所受的电场力$F$跟它的电荷量$q$的比值,即$E =\frac{F}{q}$。
电场强度是矢量,其方向与正电荷在该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相同。
4、电场线电场线是为了形象地描述电场而引入的假想曲线。
电场线的疏密表示电场的强弱,电场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电场强度方向。
二、恒定电流1、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流的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即$I =\frac{Q}{t}$。
2、电源和电动势电源是通过非静电力做功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电动势是描述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本领大小的物理量,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
3、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I$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R$成反比,即$I =\frac{U}{R}$。
4、电阻定律导体的电阻$R$跟它的长度$l$成正比,跟它的横截面积$S$成反比,还跟导体的材料有关,其表达式为$R =\rho\frac{l}{S}$,其中$\rho$为电阻率。
5、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Q$跟电流的二次方$I^2$、导体的电阻$R$和通电时间$t$成正比,即$Q = I^2Rt$ 。
物理文科现象总结
物理文科现象总结引言物理是一门研究自然界中各种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它不仅仅是自然科学的一部分,还与人文社会科学有着紧密的联系。
本文将总结一些物理学中与文科相关的现象和规律,从而展示物理学在理解和解释文化、历史、艺术等人文社科领域的重要性。
光的干涉与衍射现象光的干涉与衍射是光学中的重要现象,它们在解释一些文化现象中起着重要作用。
比如,光的干涉现象可以用来解释音乐中的走音现象。
当一个乐器发出的声音被其他乐器同时发出的声音干涉时,会产生走音现象,音乐的音质也因此而改变。
另外,光的衍射现象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绘画和摄影中,通过调整光的入射角度和衍射片的位置,可以产生出令人惊叹的视觉效果,从而营造出某种特定的氛围和情感。
动力学与人体运动动力学是物理学中研究运动的学科,它对于解释人体运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例如,牛顿第二定律可以应用于描述摔倒时人体的运动。
当一个人跌倒时,他的质量和受到的重力决定了他的加速度,而摔倒的过程则受到各种力的作用,如地面的反作用力和空气的阻力。
通过对这些力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为什么人会如何摔倒以及如何减少受伤。
此外,动力学还可以用来解释人体运动的优化问题。
例如,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目的地,如何使体力消耗最小等问题。
经过计算和模拟,可以找到最佳的动作策略和路径规划,从而提高人体运动的效率。
声音传播与音乐表现声音传播是声学中的重要内容,它在解释音乐表现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共鸣现象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一些乐器有着不同的音色特点。
共鸣是指在一个系统中,当外力作用频率与系统共振频率相匹配时,可以出现突增的效应。
在乐器中,各种部件和空腔的共鸣频率会影响乐器的声音特点,从而使不同的乐器有着不同的音色。
此外,声音传播还可以解释音乐表演中的声像效果。
通过调整音源的位置和声音的反射路径,可以创造出身临其境的音效,从而增强音乐表演的艺术效果。
热力学与历史人文热力学是物理学中研究能量转化和能量传递的学科,它在解释历史人文现象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高二物理必修三文科知识点
高二物理必修三文科知识点高二物理必修三文科知识点涵盖了力学、热学、电学等多个领域,对于文科生而言,理解这些知识点不仅有助于形成科学的世界观,还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物理原理解决问题。
以下是对高二物理必修三文科知识点的详细解读。
一、力学基础1. 力的作用与反作用: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力的作用。
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 力的合成与分解: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需要将多个力合成为一个等效的合力,或者将一个力分解为几个分力。
掌握力的合成与分解对于分析物体受力情况至关重要。
3. 摩擦力:摩擦力是物体间接触面之间的阻力,它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接触面的性质以及物体间的正压力有关。
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如行走、刹车等。
二、热学原理1. 热传递:热传递是热能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包括导热、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
了解热传递的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和节约能源。
2. 热膨胀与冷缩:物质在受热或冷却时,其体积会发生改变。
这一现象在建筑工程、材料科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3. 气体定律:气体定律描述了气体状态的变化规律,如波义耳定律、查理定律等。
这些定律对于理解大气压力、气候变化等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三、电学基础1. 静电现象:静电是由于物体间电子的转移而产生的电荷积累现象。
静电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如衣服上的静电、雷电等。
2. 电流与电压: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的流动,而电压则是驱动电荷流动的力量。
掌握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有助于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
3.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关系的基本定律。
通过学习欧姆定律,可以计算电路中的电流和电阻,对于电路设计和分析具有重要作用。
四、光学与波动1. 光的反射与折射:光在遇到不同介质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
这两个现象是光学仪器设计的基础,如镜子、透镜等。
2. 波的基本特性:波是能量的传播方式,包括机械波和电磁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要点解读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描述要点解读一、质点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而具有质量的点。
2.实际物体看作质点的条件: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相对于所要研究的问题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可看作质点。
二、描述质点运动的物理量1.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为一线段,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于一点。
与时间对应的物理量为过程量,与时刻对应的物理量为状态量。
2.位移:用来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是矢量,用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
路程是标量,它是物体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
只有当物体作单方向直线运动时,物体位移的大小才与路程相等。
3.速度:用来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1)平均速度:运动物体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方向和位移的方向相同。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时刻或位置的速度。
瞬时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
(3)速度的测量(实验) ①原理:tx v ∆∆=。
当所取的时间间隔越短,物体的平均速度v 越接近某点的瞬时速度v 。
然而时间间隔取得过小,造成两点距离过小则测量误差增大,所以应根据实际情况选取两个测量点。
②仪器:电磁式打点计时器(使用4∽6V 低压交流电,纸带受到的阻力较大)或者电火花计时器(使用220V 交流电,纸带受到的阻力较小)。
若使用50Hz 的交流电,打点的时间间隔为。
还可以利用光电门或闪光照相来测量。
4.加速度(1)意义:用来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2)定义:tv a ∆∆=,其方向与Δv 的方向相同或与物体受到的合力方向相同。
(3)当a 与v 0同向时,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当a 与v 0反向时,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与速度没有必然的联系。
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匀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等的直线运动。
(2)特点:轨迹是直线,加速度a 恒定。
当a 与v 0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反之,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基本规律①速度时间关系:at v v +=0②位移时间关系:221at t v x += (2)重要推论①速度位移关系:ax v v2202=- ②平均速度:202tv v v v =+=③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的位移之差:Δx =x n+1-x n =aT 2。
3.自由落体运动(1)定义:物体只在重力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的运动。
(2)性质: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3)规律:与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相同。
第三章相互作用要点解读一、力的性质1.物质性:一个力的产生仅仅涉及两个物体,我们把其中一个物体叫受力物体,另一个物体则为施力物体。
2.相互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受力物体受到施力物体给它的力,则施力物体也一定受到受力物体给它的力。
3.效果性:力是使物体产生形变的原因;力是物体运动状态(速度)发生变化的原因,即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4.矢量性:力是矢量,有大小和方向,力的三要素为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5.力的表示法(1)力的图示:用一条有向线段精确表示力,线段应按一定的标度画出。
(2)力的示意图:用一条有向线段粗略表示力,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受到了某个力的作用。
二、三种常见的力1.重力(1)产生条件: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
(2)三要素①大小:G=mg。
②方向:竖直向下,即垂直水平面向下。
③作用点:重心。
形状规则且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
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2.弹力(1)产生条件:物体相互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
(2)三要素①大小:弹簧的弹力大小满足胡克定律F=kx。
其它的弹力常常要结合物体的运动情况来计算。
②方向:弹簧和轻绳的弹力沿弹簧和轻绳的方向。
支持力垂直接触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
压力垂直接触面指向被压的物体。
③作用点:支持力作用在被支持物上,压力作用在被压物上。
3.摩擦力(1)产生条件:有粗糙的接触面、有相互作用的弹力和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2)三要素①方向: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②大小:A.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 f=μF N。
其中μ为动摩擦因数。
F N为滑动摩擦力的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之间的正压力,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
B.静摩擦力的大小要根据受力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
静摩擦力的大小范围为0<F f≤F m。
③作用点:在接触面或接触物上。
三、力的运算合力与分力是等效替代关系,力的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分力为平行四边形的两邻边,合力为两邻边之间的对角线。
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是矢量运算法则。
1.力的合成:已知分力求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实验探究:探究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1)实验原理:合力与分力的实际作用效果相同。
实验中使橡皮条伸长相同的长度。
(2)减小实验误差的主要措施:①保证两次作用下橡皮条的形变情况相同(细绳与橡皮条的结点到达同一点)。
②利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办法记下力的方向,所以两点的距离要适当远些,细绳应长一些。
③将力的方向记在白纸上,所以细绳应与纸面平行。
④实验采用力的图示法表示和计算合力,应选定合适的标度。
2.力的分解:已知合力求分力叫做力的分解。
力要按照力的实际作用效果来分解。
3.力的正交分解:它不需要按力的实际作用效果来分解,建立直角坐标系的原则是方便简单,让尽可能多的力在坐标轴上,被分解的力越少越好。
学法指导一、弹力的求解1.判断弹力的有无形变不明显时我们一般采用假设法、消除法或结合物体的运动情况判断弹力的有无。
2.计算弹力的大小对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我们利用胡克定律求解;对非弹簧物体的弹力常常要结合物体的运动情况,利用动力学规律(如平衡条件和牛顿第二定律)求解。
二、静摩擦力的求解1.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静摩擦力方向与受力物体相对施力物体的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对相对运动趋势不明显的情形,我们可以依据不同情况,利用下面两种办法进行判断。
(1)假设法。
假设接触面光滑,看物体是否有相对运动。
有则相对运动趋势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同;无则没有相对运动趋势。
(2)效果法。
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主要看物体的加速度,利用动力学规律(如牛顿第二定律和力的平衡条件)判定。
2.计算静摩擦力的大小静摩擦力的大小要根据受力物体的运动情况(主要是看加速度)),利用动力学规律(如牛顿第二定律和力的平衡条件)来计算。
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三、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1.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骤:(1)选取合适的研究对象,把对象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
(2)按一定的顺序对对象进行受力分析:首先分析非接触力(重力、电场力和磁场力);接着分析弹力;然后分析摩擦力;再根据题意分析对象受到的其它力。
(3)最后画出对象的受力示意图。
高中阶段,一般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规律,我们可把研究对象看作质点,画受力示意图时,可把所有外力的作用点画在同一点上(共点力)。
2.受力分析的注意事项:(1)防止多分析不存在的力。
每分析一个力都应找得出施力物体。
(2)防止漏掉某些力。
要养成按照“场力(重力、电场力和磁场力)→弹力→摩擦力→其他力”的顺序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的习惯。
(3)只画物体受到的力,不要画研究对象对其他物体施加的力。
(4)分析弹力和摩擦力时,应抓住它们必须接触的特点进行分析。
绕对象一周,找出接触点(面),再根据它们的产生条件,分析研究对象受到的弹力和摩擦力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一、牛顿第一定律与惯性1.牛顿第一定律的含义: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2.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二、牛顿第二定律1.牛顿第二定律揭示了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的合力和质量之间的定量关系。
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力的方向相同,加速度随合力同时变化。
2.控制变量法“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的关键点(1)平衡摩擦力时不要挂重物,平衡摩擦力以后,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2)当小车和砝码的质量远大于沙桶和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时,沙桶和砝码盘和砝码的总重力才可视为与小车受到的拉力相等,即为小车的合力。
(3)保持砝码盘和砝码的总重力一定,改变小车的质量(增减砝码),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小车质量之间的关系;保持小车的质量一定,改变沙桶和砝码盘和砝码的总重力,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小车合力之间的关系。
(4)利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通过描点连线画出a—F和a—1图线,最后通过m图线作出结论。
3.超重和失重无论物体处在失重或超重状态,物体的重力始终存在,且没有变化。
与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相比,发生变化的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
(1)超重:当物体在竖直方向有向上的加速度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重力。
(2)失重:当物体在竖直方向有向下的加速度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重力。
当物体正好以大小等于g的加速度竖直下落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为0,这种状态叫完全失重状态。
4.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处于共点力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
三、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揭示了物体间的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关系: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性质相同。
而一对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力的性质不一定相同。
第五章曲线运动要点解读一、曲线运动及其研究1.曲线运动(1)性质:是一种变速运动。
作曲线运动质点的加速度和所受合力不为零。
、 vx B (2)条件:当质点所受合力的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质点做曲线运动。
(3)力线、速度线与运动轨迹间的关系:质点的运动轨迹被力线和速度线所夹,且力线在轨迹凹侧,如图所示。
2.运动的合成与分解(1)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
(2)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一是合运动与分运动具有等效性和等时性;二是各分运动具有独立性。
(3)矢量的合成与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就是要对相关矢量(力、加速度、速度、位移)进行合成与分解,使合矢量与分矢量相互转化。
二、平抛运动规律1.平抛运动的轨迹是抛物线,轨迹方程为2202xv g y 2.几个物理量的变化规律(1)加速度①分加速度:水平方向的加速度为零,竖直方向的加速度为g 。
②合加速度:合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大小为g 。
因此,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2)速度①分速度:水平方向为匀速直线运动,水平分速度为0v v x =;竖直方向为匀加速直线运动,竖直分速度为gt v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