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创建工作会议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数据局,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公布日期】2024.05.14•【文号】发改数据〔2024〕660号•【施行日期】2024.05.1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发改数据〔2024〕66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数据管理部门、财政厅(局)、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城市是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的综合载体,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智慧化发展,是面向未来构筑城市竞争新优势的关键之举,也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数字中国建设的决策部署,以数据融通、开发利用贯穿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建设始终,更好服务城市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支撑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建设,特制定本意见。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充分发挥数据的基础资源和创新引擎作用,整体性重塑智慧城市技术架构、系统性变革城市管理流程、一体化推动产城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大动力。
到2027年,全国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一批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各具特色的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有力支撑数字中国建设。
到2030年,全国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全面突破,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提升,涌现一批数字文明时代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式现代化城市。
二、全领域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一)建立城市数字化共性基础。
2023年智慧城市建设政策解读
2023年智慧城市建设政策解读在当今数字化、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智慧城市建设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趋势和方向。
2023 年,一系列有关智慧城市建设的政策相继出台,为城市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指导和支持。
这些政策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城市治理等,旨在提升城市的品质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首先,我们来看看基础设施方面的政策。
2023 年的政策明确提出,要加大对 5G 网络、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
5G 网络的高速、低延迟特性将为智慧城市中的各种应用提供强大的支撑,比如智能交通系统、远程医疗等。
物联网则能够实现城市中各类设备和设施的互联互通,让城市的运行更加高效和智能。
例如,通过物联网技术,路灯可以根据光线和人流量自动调节亮度,垃圾桶可以在装满时自动通知垃圾处理部门。
在公共服务领域,政策强调了推动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比如,在线教育平台的建设将让更多人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无论身处何地。
远程医疗服务的普及能够让患者在家就能获得专家的诊断和治疗建议,大大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同时,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也能让更多人方便地接触和了解丰富的文化遗产。
城市治理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
今年的政策鼓励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通过对城市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政府可以更加精准地了解城市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例如,利用交通大数据可以优化信号灯设置,缓解交通拥堵;通过环境监测数据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改善空气质量。
此外,政策还注重数据的安全和隐私保护。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中数据量的不断增加,数据的安全和隐私问题日益凸显。
2023 年的政策强调了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
只有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智慧城市建设才能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在资金支持方面,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智慧城市建设。
这不仅为智慧城市项目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还能够引入更多的创新理念和技术。
顶层设计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首要
顶层设计是智慧城市建设的⾸要2019-08-18智慧城市是我国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和环境优美,探索⼯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融合道路的重要途径。
2014年3⽉颁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以⼈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态⽂明、⽂化传承”的中国特⾊新型城镇化道路,也明确指出推进绿⾊、智慧、⼈⽂城市建设。
2014年8⽉,国家发改委、⼯信部、科技部、公安部、财政部、国⼟资源部、住建部、交通部共同提出《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2015年政府⼯作报告的年度⼯作部署中也指出“发展智慧城市,保护和传承历史、地域⽂化”。
⽬前,各部委已经开展了数量众多的智慧城市相关试点实践⼯作。
2012年底开始,住建部启动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作,先后已公布3批试点城市名单,把智慧城市创建和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及安全运⾏、城市管理、便民服务等结合起来,引导各地更加智慧化地管理城市和服务公众,探索新型城镇化推进模式;⼯信部⾃2013年开始开展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前已公布了两批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名单;2014年8⽉,国家发改委等12部门确定全国80个城市为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国家旅游局分两批确定了33个城市为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科技部组织智慧城市研究课题研究,现已完成“⼗⼆五”国家科技⽀撑计划“智慧城市管理公共信息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范”、863计划“智慧城市(⼀期)”的项⽬研究,并继续⽀持相关的后续研究;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牵头展开智慧城市相关的标准制定⼯作。
现如今,智慧城市已不再是种种⼝号和概念,⽽是迈⼊了实际的建设阶段,在此阶段,应更注重建设实效和保证建设质量。
从笔者本⼈的观察和了解来看,第⼀、⼆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虽然已经过了两三年的探索实践,但还是有点“纠结”,即虽然在顶层设计等⽅⾯已经做了不少⼯作,但仍存在着4个⽅向的问题。
第⼀是顶层设计问题,如何协调城市各个委办局之间的关系,这⼀点还需要从体制机制上进⾏理顺并合理设计;第⼆是建设主体的问题,现在国家提倡以“政府引导、市场运营”的模式来建,但这也不是全⾯适合,具体项⽬采⽤何种模式,在建设主体或者投资主体的问题上,地⽅政府还是⽐较困惑的;第三是关于数据和资源的共享问题,各个部门间的⾏政壁垒造成了资源、信息难以共享,导致重复建设,形成信息孤岛;第四个问题在于投融资⽅⾯,对此,我们仍然没有找到最好的突破⼝。
智慧城市:系统地推进城市发展——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杨德海处长
“ 智慧城市”是产业发展 的需要
说 到 近 二 百 个 智 慧 城 市 建 设 的 试 点 , 杨 处 长 为 我 们 讲 起 了 智 慧 城 市 工 作 的 开 始 、 试 点 城市 的建立 。 “ 最 初 是 建 设 部 承 担 的 科 技 部 8 6 3智 慧 城 市 课 题 ,进 行 智 慧 城 市 公 共 信 息
市 经 常 与 数 字 城 市 、 感 知 城 市 、无 线 城 市 、
智 能 城 市 、 生 态 城 市 、 低 碳 城 市 等 发 展 概 念 相 交 又 ,甚 至 与 电 子 政 务 、 智 能 交 通 、 智 能
电 网等 行 业信 息 化 概 念 产 生混 淆 。对 智慧 城
市 概 念 的 解 读 也 经 常 各 有 侧 重 , 有 的 观 点 认 为 在 于 技 术 应 用 , 有 的 观 点 认 为 在 于 网 络 建 设 , 有 的 观 点 认 为 在 于 人 的 参 与 , 有 的 观 点
慧 城市 ” 的建设 发展 问题 。
何 解 决 城 市 发展 所 带 来 的诸 多 问题 、实现 可 持 续发 展 成 为城 市 规划 建设 领域 的重要 命题 。
在 此背 景 下 ,“ 智 慧城市 ”作 为解决 城市 发展 问 题 的 一 条 可 行 道 路 被 提 出 来 ,也 是 未 来 城 市 发展 的趋 势。
智慧城市 : 系统地推进城市发展
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杨德海处长
文 l本 刊记者 张 杰 李 文姹
首批 国家智 慧城市 试 点共 9 0个 ,其 中 地 级 市 ( 包含 省会 城 市 ) 3 4个 ; 区 、县 ( 含 县 级市 ) 5 3个 ; 镇 3个 ,建 设 部 与 这 些 试 点 城 市 及 相 应 省 建 设 厅 签 订 了 共 同 推 进 智 慧 城 市 创 建 的 任 务书 。2 0 1 3年 8月 5 日 ,建 设 部 公 布 第 二 批 国 家 智 慧 城 市 试 点 名 单 ,再 度 确 定 1 0 3个 城市 ( 区 、 县 、镇 ) 为 国家智慧 城市试 点 。 “ 智 慧 城 市 ” 一 时 声 名 鹊 起 ,社 会 上 各 种 机 构 都 对 这 一 概 念 给 予 了 极 大 关 注 。 智 慧 城
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含一批、二批)
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含一批、二批)智慧城市试点名单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智慧城市已成为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
智慧城市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手段,将各种城市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和利用,以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和居民的生活品质。
为了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国家对各地进行了试点示范,本文将介绍一批和二批智慧城市试点名单以及相关的进展情况。
一、一批智慧城市试点名单1. 北京市作为首都和经济中心,北京市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的前沿地区。
目前,北京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并被列为一批智慧城市试点。
在北京,智慧城市建设涵盖了如交通管理、环境保护、公共服务等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 上海市作为中国的金融中心和国际大都市,上海市一直致力于推动智慧城市建设。
通过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资源,上海已经在城市交通、医疗健康等领域进行了大规模的智能化改造。
同时,上海还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3. 广州市广州在智慧交通、智慧环保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特别是在智慧交通领域,广州通过建设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有效缓解了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
4. 成都市成都市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也是一批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城市之一。
成都通过建设智慧市民卡、智慧公交等项目,提高了城市基础设施的信息化水平。
此外,成都还注重发展数字经济,积极推动互联网+行动,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二批智慧城市试点名单1. 青岛市青岛市是中国东部的重要城市,也是一批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城市之一。
青岛通过建设数字政府、智慧能源等项目,提高了城市管理的效率和公共服务的质量。
特别是在智慧旅游和智慧医疗方面,青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2. 深圳市深圳市是中国南方的经济特区,也是一批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城市之一。
深圳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推动了城市快速发展。
通过建设智慧交通、智慧环境等项目,深圳提高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典范。
阜阳
阜阳,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华北平原南端。
西北部与河南周口市,西与驻马店市相邻,西南部与信阳市接壤,北部、东北部与亳州市毗邻,东部与淮南市相连,南部与六安隔淮河相望。
阜阳辖颍州区、颍泉区、颍东区三区和太和县、临泉县、阜南县、颍上县四县及省直辖县级界首市。
阜阳是皖北中心城市,也是淮海经济区、中原经济区、豫皖城市群成员城市。
2013年,阜阳全市户籍人口为1039.8万人,是安徽省人口最多的市。
被誉为“酒都盛地”、“黄牛之乡”,盛产小麦、水稻、棉花、玉米、大豆、红薯和中药材,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优质棉、肉类生产基地和全国山羊板皮重点产区。
经济:全年生产总值1062.5亿元,2013年阜阳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总量不断上台阶,经济实力实现新突破,GDP总量突破千亿元大关,达1062.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7%,占皖北六市的19.7%,居皖北六市第1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8.0亿元,占皖北六市的24.6%,居皖北第1位;财政总收入157.1亿元,占皖北六市的19.4%,居皖北第3位;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突破600亿,达645.3亿元,占皖北六市的14.3%,居第5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355.7亿美元,占皖北六市的15.2%,居第4位。
2013年全市人均GDP为13839元,比上年增加1223元,增长9.7%。
人均GDP折合2269美元,突破2000美元关口。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城乡个体投资)645.3亿元,比上年增长25.3%。
全年进出口总额13.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4.5%。
其中,出口11.1亿美元,增长24.4%;进口2.5亿美元,增长24.8%。
区位交通:阜阳是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是安徽3大枢纽之一。
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相互衔接的立体交通网已经形成。
6个方向的铁路在此交汇,成为全国重要的铁路枢纽,最高峰日发送旅客达10万人。
已建成运行的界阜蚌、合淮阜、阜亳、阜周高速公路、阜新高速公路使阜阳形成东引京沪、西通京珠、南连沪汉、北接南洛的高速公路网。
寿光市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寿光市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了寿光市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实施方案的初稿上。
我泡了杯清茶,望着窗外繁忙的城市景象,思绪开始飘散,回忆起这十年来的方案写作经验,此刻,我将这些经验融入笔端,让文字在键盘上跳跃。
一、项目背景寿光市,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我们提出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建设方案。
这既是响应国家战略的举措,也是提升城市竞争力、满足市民需求的必然选择。
二、建设目标1.构建高速、智能、安全的信息基础设施。
2.推动城市管理、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等领域智能化。
3.提高市民生活品质,提升城市竞争力。
三、实施方案1.信息基础设施建设(1)加快5G网络覆盖,提升网络速度。
(2)推进光纤到户,实现千兆宽带接入。
(3)构建物联网感知体系,为智慧城市提供数据支持。
2.城市管理智能化(1)推进智慧交通,优化交通资源配置。
(2)建立智慧环保系统,提升环境监测能力。
(3)实施智慧安防,提高公共安全水平。
3.公共服务智能化(1)打造智慧医疗,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2)推进智慧教育,实现教育资源公平分配。
(3)构建智慧社区,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4.产业发展智能化(1)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2)发展智能制造,提高生产效率。
(3)推动数字农业,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四、保障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2.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创新能力。
4.强化项目监管,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五、项目预期成果1.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市民生活品质显著提升。
2.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城市竞争力增强。
3.为全国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有益经验。
时光荏苒,当我重新审视这份方案时,仿佛看到了寿光市新型智慧城市的未来。
那些曾经困扰我们的问题,在智慧城市的照耀下,都将得到解决。
而我,也将继续用手中的笔,为这座城市的发展献出一份力量。
在这份方案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将紧密围绕建设目标,细化任务分工,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伊宁:建设独具特色的示范型智慧城市
伊宁:建设独具特色的示范型智慧城市2013年8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外公布了2013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确定103个城市(区、县、镇)为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伊宁市成为伊犁州首个入围城市伊宁市是祖国西部边陲的一座花园城市,气候宜人,物产丰富,自然禀赋得天独厚,素有“中国绿谷”、“塞外江南”的美誉,所在的伊犁河谷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中国十大新天府,2010年被南方人物周刊评选为中国十座宜居中小城市之一。
今年8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外公布了2013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确定103个城市(区、县、镇)为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伊宁市成为伊犁州首个入围城市,如何把伊宁市美好的自然条件和智慧城市建设相结合成为伊宁面临的新课题。
伊宁市将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整合信息资源、统筹业务应用系统、优化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构建新的城市管理生态系统。
目前,伊宁市已经完成了智慧城市发展规划和顶层设计编制工作,围绕“产业经济活力注入”、“和谐社会信息惠民”、“城市运行绩效提升”和“信息发展能力进阶”四大主题,以智慧门户为引导,以智慧政务为突破口,以智慧安防、智慧校园、智慧社区建设为重点,综合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现代科学技术,引导和推动各行业的信息化应用,提升伊宁市的城市发展实力。
一、“数字伊宁”基础平台初步形成。
伊宁市是新疆自治区第四个“数字城市”建设试点城市,通过开展数字伊宁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工作,实现现有基础地理信息资源的整合与有效利用,从根本上促进伊宁市的信息化建设。
2012年6月15日,新疆测绘局与伊宁市政府签订了“伊宁市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
目前,伊宁市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简称“数字伊宁”)基础平台已初步形成,该平台整合和利用现有的基础地理信息资源,促进伊宁市的信息化建设,提高城市的公共服务、应急管理和科学决策的能力和水平,实现各部门、各行业以及社会公众之间的地理信息资源共享。
作为“数字伊宁”的一个子系统,也是核心项目,伊宁市土地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直接推动了“数字伊宁”的快速实施和完善。
中国移动-智慧社区解决方案
鞍山市智慧城市智慧社区解决方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辽宁有限公司鞍山分公司2016年1月目录第一章智慧社区概述 (4)1.1 行业背景 (4)1.2 智慧社区的概念与内容 (6)1.3 智慧社区系统设计思想 (6)1.4 智慧社区系统功能提要 (7)第二章智慧社区方案设计 (8)2.1 智慧社区拓扑图 (8)2.2 智慧社区系统原理 (8)2.2.1系统组成 (8)2.2.2工作原理 (9)第三章智慧社区功能实现 (10)3.1 家居安全与智能化 (10)3.2 节能管理 (10)3.3 联网报警管理(管理中心——住户) (10)3.4 社区商务服务(商户——住户) (11)3.5 社区信息服务(信息中心——住户) (12)3.6 社区医护服务与居家养老服务(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住户) (13)3.7 门禁与可视对讲系统(楼宇门口——住户) (14)第四章智慧社区优势比较 (16)4.1 基于互联网而不是基于小区局域网 (16)4.2 全无线智能家居 (16)4.3 以高级加密算法保证网络数据安全 (16)4.4 创造大物业概念 (17)4.5 全面而广泛的智慧社区 (17)第五章经济效益分析 (18)5.1 政府是智慧城市和智慧社区的支持者和推动者 (18)5.2 运营商网络智慧社区建设的基础 (18)5.3 地产商是智慧城市和智能家居行业发展的推手 (18)5.4 物业管理公司是智慧服务的执行者和受益者 (19)5.5 创造新的网络服务模式,服务业受益 (19)5.6 社区住户享受安全和智能化生活 (19)第一章智慧社区概述1.1 行业背景关于物联网:2010年底,国家把大力发展物联网写入十二五规划,从此拉开了智能化、智慧化时代的大幕。
什么是物联网?简言之,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等各种需要的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
鹰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鹰潭市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鹰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鹰潭市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鹰潭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09.19•【字号】鹰府办字[2014]140号•【施行日期】2014.09.19•【效力等级】地方工作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人力资源综合规定正文鹰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鹰潭市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鹰府办字〔2014〕140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龙虎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鹰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市信江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为加强对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领导,经市政府研究同意,成立鹰潭市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组长:熊茂平市政府市长副组长:王家林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张福庆市政府副市长辜清市政府副市长成员:吴炳生市政府秘书长江金街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卫生局局长胡志新市政府副秘书长、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主任柯嘉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商务局局长黄忠市发改委主任高华市工信委主任王碧龙市教育局局长敖高源市科技局局长谢军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周永江市民政局局长李涛市司法局局长吴文戈市财政局局长吴南平市人社局局长彭伟市国土局局长李怡市城乡规划局党组书记艾农市城乡建设局局长童细宏市城管局局长喻霞市环保局局长齐群策市交通局局长龚著宝市水利局局长陈强市农业局局长蔡江市林业局局长黄顺茂市文广新局局长吴建辉市审计局局长周华爱市旅游局局长俞奇市房管局局长吴岩市国资公司总经理吕文杰市物流委主任胡海俊市信息办主任程芦山贵溪市政府市长张子建余江县政府县长刘军生月湖区政府区长毛建华龙虎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主任梅峰鹰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吴震亮信江新区管委会主任汪祖源中国电信鹰潭分公司总经理罗钢江西移动鹰潭分公司总经理吴萍江西联通鹰潭分公司总经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吴炳生兼任办公室主任,艾农、敖高源、胡海俊任办公室副主任,工作人员从市城乡建设局、市科技局、市信息办抽调并在市城乡建设局集中办公。
住建部智慧城市管理办法及指标
附件1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一、总则第一条智慧城市建设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为加强现代科学技术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运行中的综合应用,整合信息资源,提升城市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产业转型,指导智慧城市试点申报和实施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智慧城市试点的围包括设市城市、区、镇。
第三条住房城乡建设部成立智慧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组织实施工作。
第四条试点城市(区、镇)人民政府是完成当地试点任务的责任主体,负责试点申报、组织实施、落实配套条件等工作。
二、申报第五条由申报城市(区、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所在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送住房城乡建设部。
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的申报由城市人民政府直接报送住房城乡建设部。
第六条申报智慧城市试点应具备以下条件:(一)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已列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或相关专项规划;(二)已完成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纲要编制;(三)已有明确的智慧城市建设资金筹措案和保障渠道,如已列入政府财政预算;(四)责任主体的主要负责人负责创建智慧城市试点申报和组织管理。
第七条申报智慧城市试点需提供下列材料:(一)申请文件及所在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推荐意见(签章)。
(二)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纲要。
纲要应体现以现代科学技术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理念,明确提出建设与宜居、管理与服务、产业与经济等面的发展目标、控制指标和重点项目。
(三)智慧城市试点实施案。
具体容:1.基本概况。
包括经济、社会、产业发展现状,社会公共服务和城市基础设施情况等。
2.可行性分析。
包括创建智慧城市的需求分析、基础条件和优势分析及风险分析等。
3.创建目标和任务。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对照《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提出合理可行的创建目标和建设任务,以及建设期限和工作计划。
4.技术案。
支撑创建目标的实现和服务功能的技术路线、措施和平台建设案。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确定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第一批试点城市的通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确定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第一批试点城市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日期】2021.04.28•【文号】建城函〔2021〕51号•【施行日期】2021.04.2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本建设正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确定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第一批试点城市的通知建城函〔2021〕5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委、管委、局)、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工作的通知》(建办城函〔2020〕594号)有关工作安排,在各城市申报和省级主管部门审核基础上,经组织专家评审和实地调研,确定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长沙、无锡等6个城市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第一批试点城市。
请试点城市按照建办城函〔2020〕594号文件要求,制定完善试点工作方案,经专家评审通过后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
试点城市要建立健全统筹协调机制,落实资金等保障措施,确保试点工作取得成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有关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业和信息化部门要加大对试点城市的指导支持力度。
请试点城市确定 1名工作联系人并报两部门,试点中有关情况和问题,及时沟通联系。
联系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张旭亮电话:************联系人: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陈春梅电话:************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2021年4月28日。
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
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2012年11月22日正式印发《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并做好2012年度申报试点有关工作。
目录1通知2办法全文▪总则▪申报▪评审▪创建过程管理和验收▪附则3指标体系1通知编辑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建办科〔2012〕42号内容:智慧城市是通过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整合信息资源、统筹业务应用系统,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新模式。
为探索智慧城市建设、运行、管理、服务和发展的科学方式,决定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
现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和《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并做好2012年度申报试点有关工作。
一、建设智慧城市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各地要高度重视,抓住机遇,通过积极开展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产业转型发展。
二、申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的城市(区、镇),应制定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纲要,对照《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根据当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国家智慧城市创建目标并编制实施方案,建立相应的政策、组织和资金保障体系。
三、请抓紧组织开展申报工作,并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提出推荐意见,于2012年12月31日前将申报材料连同电子文档报送我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1]。
2办法全文编辑总则第一条智慧城市建设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为加强现代科学技术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运行中的综合应用。
整合信息资源,提升城市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产业转型,指导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申报和实施管理,制定本办法。
[2]第二条本办法所指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的范围包括设市城市、区、镇。
[2]第三条住房城乡建设部成立智慧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组织实施工作。
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智慧婺源
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智慧婺源一、从“数字婺源”向“智慧婺源”迈进信息化是21世纪主要时代特征,是推动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是国家竞争力的战略重点和制高点。
我国在“十二五”期间,“智慧城市”相关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取得重大成就,许多城市将“智慧城市”技术应用到国土、规划、公安、城管、旅游等领域。
正是在此背景下,为了实现婺源创新社会管理、提升经济发展、公共服务和领导决策的科学化、信息化水平的目标,婺源县委、县政府决定启动“智慧婺源”项目建设,从“数字婺源”到“智慧婺源”建设,是婺源县信息化发展符合大数据时代的一次又一次跨越。
2013年智慧婺源建设项目正式通过国家住建部审评,成为全国第二批20个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县(镇)之一。
该项目建设期为2013年至2018年,分起步、扩展、成熟三个阶段,主要从产业转型发展、城市智能管理、政务服务高效、民生保障改善四个方面,实施5大类、12个重点建设项目,总投入约10亿元。
项目建成后,将全面提高婺源县的城市建设与管理水平,提升城市功能和智慧化水平。
2014年10月,婺源县政府正式启动了“智慧婺源”一期项目,项目“运营商投资建设维护,政府购买服务”模式,由深圳市迪威视讯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参与承建,目前项目已竣工并投入运营。
二、核心:一个中心、两个平台智慧婺源项目以“一个中心、两个平台”为主线,采用搭建基础、叠加应用的方式,先急后缓、先易后难,逐步实现“智慧城管、智慧平安、智慧交通、智慧社区、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旅游、智慧政务、智慧环保、智慧国土、智慧产业、智慧项目”十二大智慧应用建设。
图1 智慧城市综合管理运营体系架构智慧婺源一期项目,主要完成“一个中心、两个平台”(“一个中心”为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
“两个平台”为城市公共管理平台和市民公共服务平台),以及城防监控、智能交通、智慧教育、地理空间信息库以及全城免费WiFi项目的建设。
运营管理中心是为以智慧城市综合管理服务为出发点,集智慧城管、综治网格、应急指挥、治安防控等多项城市管理应用系统以及110/119/122、12345、12315等市民服务系统,融合成一体的综合处置平台,充分满足现代化的各项城市管理需要,并预留未来业务扩展的需求空间。
太原市成为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
近日, 太原留 学人员 太
创业园获批国家级科技企 原 业孵化器,同批获批还有 留
长治 高 新区 创业 服务中 心 学
和 阳泉 市高新 技术创 业 服
太钢人 的梦想 。其 中 ,不锈 钢产量 3 l 1 万t 。连续 四年保 持全 球第 一 ;
实现营业收入 1 4 0 5 亿元 .实现利润 4 亿元 ,居行业前列 。在 国内钢 材价格大幅跌落的情况下 ,太钢吨钢平均售价 比 2 0 1 1 年提高 1 2 . 8 %。
近日 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首批 9 0 个 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 中,太原市榜上有名。 智慧城市是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 的支撑下形成的一种新型信息化的城市形态。试点城 市将经过 4 至5 年创建期 ,由有关部 门组织评估 ,对评估通过的试点城市进行评定 ,评定等级 由低到高分 为一星 、二星和三星。智慧城市是贯彻落实党 中央、国务 院城镇化战略部署的具体任务 ,也是扩大内需 、 启动投资、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的新要求。 ( 本栏目 信息由 编辑 部组稿)
■技之窗
太原 : 科技特派员成农村科技服务主力军
在近 日 举行的太原市农村科技特派员 、社区科技特派员工作推进会上 8 0 名优秀科技特派员受到表彰
奖励 。 近 年来 .太原 市农 村 科技 特 派员 面 向农 村 、农 业 和农 民 ,紧 紧围绕 “ 实施 一 个项 目,推广 一项 技 术 , 带 动一 批农 户 ,致 富一方 百 姓” 的 目标 ,以农 业技 术承包 项 目为载体 ,广 泛开 展 农业科 技 培训 、农 业 适 用 技术 推 广和科 技 成果 转 化 。实施 农业 技 术 承包 项 目 l 1 7 4项 ,推 广农 业新 品种 、新技 术 、优 良品种 和先 进
从智慧城市的发展浅析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从智慧城市的发展浅析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摘要: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我国开始利用大数据与城市建设结合,在市域治理的层面实现多方位现代化,推行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展。
本文主要以智慧城市为切入点,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的发展变迁,通过借鉴典型的智慧城市案例,对我国在新冠疫情影响下新型智慧城市的发展作出新的建议。
关键词:市域治理现代化;城市;智慧城市;探究分析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镇化建设现已取得巨大成就。
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
市域社会治理,顾名思义,即为在城市行政管辖的全部地域上进行管理,从基层解决群众问题,以党建为引领,以人民为中心,以法治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结合现代化水平,打造智慧城市,将完备的社会治理现代化体系发挥到实处,发挥市域社会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的管理水平,促进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城市的历史变迁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演进的过程。
考古资料表明,人类最早的城市聚落可追溯到公元前九千年左右,出现于约旦河注入死海北岸的古里乔。
关于城市的起源,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起源学说。
马克思的劳动地域分工理论表示,城市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某一民族的内部分工,首先引起工商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的分离,从而也引起城乡的分离和城乡利益的对立。
”在此后的发展中,城市开始朝着不同的性质和规模变迁发展。
(一)基层治理体制变迁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城市基层治理体制发展至今大致经历了单位制、街居制、和社区制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新中国成立之后的计划经济时期。
为了解决当时“总体性危机”的严峻形势,我国主要实行单位制,国家和政府为单位的个体提供使其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所有资源(简称总体性资本)。
第二个阶段,改革开放到二十一世纪初期。
全国人大一届四次会议确立了街居制,即有了国家和政府层面之外的社会力量参与,通过组织街道居民来减轻政府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