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中美育实践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术教学中的美育实践

【摘要】中小学的美术课兼负着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使命,但在美术课的实施过程中,怎样具体的落实美育教育的教学目标,这是一个值得思的问题。它与教师的美育观念及对教学的情感认知息息相关。在平日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既要好好研究学生的特点,也要设计好教学的过程,才能真正实现美术美育的教学目的。【关键词】美术教学;美育实践;理性思考

中图分类号:g613.6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进行美育教育,我想首先要回答美术教育与美育的关系。这似乎是一个多余的问题,因为美术的自身构成要素诸如画作的线条、色彩、图案布局等本身就是美的存在,面对美的存在还用讨论什么是美吗?

当然,对于美还是不美就不用讨论了,但是怎样进行美育就有讨论的必要啦。如果把对美术的赏析当成了知识传授,学生只是识记一些僵死的知识,或许美感就会大打折扣,也或许就会被理性的知识概括把对美的感受冲到九霄云外了,这样的美术教学美育就会落空。

还用一种情形就是对于动手操作的美术,比如绘画或做手工,在基础教育阶段,只是一种素养教育,学生的差异很大,有的动手能力强,有的善于思考,但不擅于绘画和做手工。这一类学生,如果不能得到老师的正确评价,极易丢掉对美术的兴趣。这就阻碍了美术的美育的落实。作为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并比较

开明地尊重学生的不足。只有正确理解了美术的育人功能,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受到美术之美的感染熏陶。

那么关于美术的育人功能到底怎样表现,作为基础教育尤其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必须明确艺术教育并不是以培养小画家为

目的的,而是通过艺术教育手段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审美情趣、认知能力、意志品质等。正如《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试用稿)》认为的:“美术课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以培养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为目的,它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美育,固然是是美术教育永恒不变的主题。但它培养的更多的是一种对美的直接感受,而不是抽象的理论认知。我国著名的艺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对美术的教育功能概述的非常浅显易懂,但也抓住了美术教育的本质,他说:“我教艺术科,主张不求直接效果,而注重间接效果;不求学生能作直接有用之画,但求涵养其爱美之心。能用作画的一般心来处理生活,对付人生,则生活美化,人世和平。此为艺术最大效用。”丰子恺先生的论述一针见血地道出美术的教育的根本目的还是培养人的美的态度和美的心灵。这一点很值得我们美术教育实践中重知识传授、轻情绪体验的教学观念的反思。

由以上论述,我们可以得知美术教育当然是美育的绝佳途径之一,但是美育能否最终实现,还与教师的施教观念、学生观念及对教育的理解和认可等息息相关。这看似简单实则内涵丰富的问题直接决定着教育目的的实现程度。

关于教师的施教观念,我们不得不承人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受师道尊严的影响,往往还理所当然地把教师在教学中居于绝对权威的地位,这是对学生应有地位的无视或蔑视。抑或可以理解为是教育中学生观念的偏差。教师一定要搞清楚主导教学绝对不等于控制学生。更要避免把课堂理解为学生对教师的配合。而应细细推敲学生面对新的知识时的心理体验和情感准备。同时,在施教观念中,还包括教师对美术教育和美育的理解程度。不要仅仅把美育理解为简单的赏析几幅画,简单的做几个手工制作。要认识到这些仅仅是一些表象,作为教师要对教育的相关要素有更深的本质认知,和自己的经验体悟,并经常运用此类积累的教学财富反思提升自己。比如对美育不但要知道美育一词是德国启蒙时期的剧作家、美学家席勒在其《美学书简》中首次提出使用的。美育就是审美教育,也称美感教育,是通过人们对美的形象的观察培养对美的情感,纯洁心灵,以达到人的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还应体认到美育是通过现实生活和艺术中的美来打动学生的感情,使他们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或感化。由此,启发教师在教学中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精神领域的变化。学生心灵的塑造,不可量化也不能量化,这就要教师发挥自己敏锐的洞察力,靠观察和直观的感知作出判断。如果能自如地运用以上办法,在美术教学实现美育的目的就非常容易啦。

关于美育实践中的教师的学生观,笔者以为我们要真正做到立足学生的心灵塑造,非常温和地细化教学过程的安排,既要有完整的总体规划还应要有突发事件的备案。还应把学生的任何错误理解为

在正常不过的事情,恰恰这些错误构成了学生能力或美感的触发点,或思想迸发的引爆点。

在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落实美育实践,除了建立在教师对美术教育和美育的理性思考基础之上外,笔者以为还要积极建立新形势下融洽的师生关系,因为这不仅是教育顺利开展的和谐要素,更因为这本身就是人际之美的构成,既是美育的促成手段,也是美育的构成要素。

理想的美育课堂不等于现实的教育实践,我们总把理想说成是丰满的,而把现实用骨干来形容其不尽如人意。现实的差距不能无视,理想的坚守同样不能偏颇。既然选择了教师行业就要努力提升的专业素养,时时拂拭灵动的心性,用充满热情的胸怀和好奇的双眼时时发现生活中的种种美,并不断借助教育理论对美术美育的相关要素进行理性思考,美术教学的美育实践就会做得更加成功。

【参考文献】

[1]罗才泉.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美术教学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2(10).

[2]夏辉贵.农村初中美术教学实践探讨[j].新课程:下,2012(4).

[3]蔡仪.《.美的欣赏》.北京教育出版社,1984年1月版.

[4]沈周.新美术[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