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活动中实践,在实践中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活动中实践,在实践中创新
发表时间:2018-08-13T13:43:28.00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8年8月总第273期作者:屠益琼[导读] 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报告中说核心素养就是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实践创新核心素养在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基础培养
◆屠益琼浙江省杭州市文海实验学校310018
摘要:本文利用部编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内容,挖掘新教材的特色,通过创设活动,实践锻炼,从生存生活、简单的解决问题和实践创新意识、兴趣三个层面,设计《我是自理小达人》、《我是策略小达人》、《我是玩创小达人》三个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实践,在实践中创新,从而实现一年级学生实践创新核心素养的基础发展。
关键词:学生实践创新核心素养活动
一、实践创新核心素养
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报告中说核心素养就是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实践创新核心素养主要是学生在日常活动中解决问题、适应挑战等方面逐步形成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行为表现。
二、实践创新核心素养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基础培养
从小学阶段来说,学生实践创新素养的培养应该根据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分阶段进行。低段的培养是一种基础性的培养,重点在于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引起创新的欲望;能独立解决简单的问题;有生存生活能力,有比较广泛的兴趣喜好。那么,怎么实现这一基础培养呢?
下面我将具体从生存生活、独立解决简单问题和创新兴趣、创新意识三个方面,以《我是自理小达人》、《我是策略小达人》和《我是玩创小达人》三个主题活动来谈。
1.《我是自理小达人》。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一共四个单元,分别是“我是小学生啦”、“校园生活真快乐”、“家中的安全与健康”、“天气虽冷有温暖”。梳理内容发现第一单元《爱新书,爱书包》一课,第二单元《上课了》一课的课前准备,第三单元《吃饭有讲究》一课、《别伤着自己》一课、《早睡早起》一课,第四单元《健康过冬天》一课都涉及到学生简单的独立生存生活能力,这些内容可以整合为一个主题活动《我是自理小达人》。将课内外结合起来,不仅延长了学生的实践期,帮助弱势学生慢慢学会生活自理,还对优势学生具有持续地激励作用。
2.《我是策略小达人》。梳理教材内容发现,也有很多内容是关注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比如第一单元《我认识您了》一课“该请谁来帮帮我”这一部分。独立解决简单问题的角度来重点进行学生实践创新素养的基础培养,为此设计了《我是策略小达人》的主题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定是在实际遇到困难、解决困难的实践过程中培养起来的,知道怎么做并不代表就会做。
纵观内容和插图,我们可以看到教材在引导儿童过一种安全、有序、有创意的生活,希望唤起儿童对自然、对生活的好奇心和激情。这些心灵的状态是学生实践创新力生发的前准备,没有好奇心和热情便很难有创造力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选择教材已有内容的,充分使用教材现有编排的插图。
每个单元都设计了一个“小同伴”,以问题的形式,调动学生真实的生活经验,引发学生的思考。“小同伴”主人式的发问,促进学生从被动地接受书本内容转变为主动地思考。教师重视学生独特的思考,鼓励表达不同的想法,首肯想得和别人不一样,创新兴趣、创新意识便悄悄萌发了。创新素养源于创新意识,这种创新意识的开端就是主动思考。“小同伴”不仅有主人式的问,还有邀请。比如《我认识您了》中的“一起去认识他们吧!”《你会跟它们玩吗》中“让我们一起玩吧!”“小同伴”的这些邀请,都是推动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积极实践的助推器,使原本被动的学生转变为主动。这种主动积极,都蕴含着实践创新意识。
3.《我是玩创小达人》。一上《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玩个课间小游戏》、第三单元《玩得真开心》、第四单元《冬天真好玩》都在引导学生好好玩,这三块内容是可以整合的。如今城市里的小学生越来越不会玩,不知道玩什么,也不清楚怎么玩是比较有意思地玩,而不是瞎玩瞎闹。学校为了营造安静有序的学习氛围,一般也是要求学生文明游戏,但究竟怎么个文明法,什么游戏是学生喜欢玩又不显得闹腾,学生是糊涂的,学校也是缺少相应的示范具体的引导的。这三个单元都有意引导学生玩得好,“小同伴”说的话就是一种引导。
因此,我整合三块内容,设计《我是玩创小达人》主题活动,通过该主题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素养。
活动中注重过程性评价,重点评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兴趣、创造性,突出学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个人想法、个性思维。建构学生、教师、学校、社区多方评价的平台,使学生从内心体验到实践的快乐、创新的喜悦,体会到个人想法被采纳、个人创作被认可的自豪感和成功感,使实践创新的思维在这样一次次的活动中萌芽。
参考文献
[1]鲁洁德育课程的生活论转向.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
[2]吴志华中小学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教育科学,2006年10月。
[3]陈自强活动为“媒”——谈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中有效活动的开展[J].上海教育科研,2007,(8)。
[4]郭雯霞部编《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解读及使用建议上[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