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线打开安全管理规定
管线打开安全管理规定
管线打开安全管理规定管线打开是指为了进行设备检修或维护而必须按需关闭设备的部分管道,并移除其中的任何残留物,以避免环境和健康风险。
管线打开安全管理规定是为了确保在管道打开操作期间的操作安全。
建议在管道关闭前进行详细规划,并确定所有与管道操作相关的安全措施。
在实施管道操作期间务必遵守以下规定:所有人员均需参加安全培训和接受管道打开程序的详细指导在进行任何与管线相关的操作之前,所有工作人员都必须按照计划参加相应的安全培训,以了解设备和管道系统以及相应的安全操作程序。
此外,所有人员还需要在进行管线开启或关闭之前接受详细的指导,以了解所有相关的安全措施。
构建详细的管道操作计划在进行管道操作之前,所有涉及管线的工作应该考虑设备和安全措施。
这可能需要一些额外的时间和精力,但是最终的效果会更加安全、有效和可持续。
确保遵守所有的安全措施在进行管线操作前,应确保管道处于完全关闭状态,并进行监测,以确保它不会在操作期间重新开启。
在操作期间,所有可能的危险源都应该消除。
含有气体的管道应该进行放气,并确保周围没有易燃物。
操作记录和文件在进行管线操作期间,应记录所有相关的信息,包括操作时间、人员、环境监测数据和任何异常情况或意外事件。
这些信息应该存储在指定的文件中,以供将来进行分析和调查。
安全检查和危险源识别在进行管线打开之前,必须检查安全措施,并识别任何潜在的危险源。
如果发现问题,则必须立即采取相关的措施以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
此外,在操作期间,也需要进行周期性的安全检查,以消除任何潜在的危险源。
结论管线操作与人员的安全息息相关,因此一定要严格遵守相应的安全措施,以确保操作期间的安全。
同时,这些操作也需要遵守地方性安全法规和标准,以确保满足当地的政策法规和行业标准。
030 管线打开安全管理规定
1目的为了避免人员在管线打开维修或更换期间受伤或严重暴露于危险之中,特制订本规定;2 范围适用于公司各单位及各类承包商,但本规定不适用于紧急情况下的带压开孔作业。
3 术语和定义3.1 管线打开使用任何方式使输送危险物料的管线的组成部分形体分离,包括通过火焰加热、打磨、切割或钻孔等方式使管线完整性改变的过程。
3.2 危险物料腐蚀物、有毒液体/固体、有毒/挥发气体、热介质(> 60℃)、氧化剂、低温介质、易燃物、高压系统和窒息物。
3.3 清洁管线符合下列三项条件的为清洁管线:a 系统温度低于70℃,高于-30℃;b 已达到大气压力;c 管线内介质的毒性、腐蚀性、易燃性等危险已减低到可接受的水平(以化学物质安全技术说明书为准)。
3.4 受控排放在两个截止阀之间设排放口,排放口装有截止阀并保持敞开,或在两个截止阀之间装压力表检测阀间压力。
3.5 双重隔离凡采用以下方式进行隔离的称双重隔离:a 受控排放;b 截止阀+盲板/盲法兰。
4 职责4.1安全环保部4.1.1安环部是本规定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对管线打开作业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4.1.2负责重大危险作业安全措施的审查。
4.2生产管理部、机械动力部负责落实管线打开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4.3分析检测中心负责各部门申请的针对设备、管线管线打开的取样分析工作;4.4作业负责人4.4.1 负责申请《管线打开作业许可证》,并对现场作业负全面责任。
4.4.2 参与施工方案的讨论、作业内容、作业方案的制定与己方安全准备措施的落实;4.4.3 在作业前确认工艺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详细了解管线打开部位及周围情况;4.4.4 负责向作业人员交代作业任务和管线打开安全注意事项。
4.4.5 作业完成后,负责关闭作业。
4.5 监护人4.5.1 监护人必须通过培训,掌握消防器材和设施的使用方法及其他相关知识。
4.5.2有本岗位的操作合格证。
了解作业区域或岗位的生产过程,熟悉工艺操作和设备状况;有较强的责任心,会正确熟练使用消防器材和设施,出现问题能正确处理,有应付突发事故的能力。
管线打开安全管理办法
管线打开安全管理办法1. 引言随着现代城市的不断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管线系统的建设和使用成为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
然而,管线打开作为管线系统维修和改造的常见操作,涉及安全风险较大,必须严格遵守安全管理办法以确保操作人员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管线打开安全管理办法,包括管线打开前的准备工作、管线打开操作的安全要求以及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
2. 管线打开前的准备工作2.1 安全方案制定在进行管线打开操作前,必须制定详细的安全方案。
安全方案应包括但不限于管线位置、管线材质、相关设备和工具的选择、施工方法以及应急措施等内容。
安全方案应经过安全专家评审并获得相关部门的批准。
2.2 操作人员培训所有参与管线打开操作的人员必须接受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关证书。
培训内容应包括管线系统的原理和结构、相关法律法规、操作规程以及安全注意事项等。
每位操作人员还需要定期进行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与考核。
2.3 管线检查与标识在进行管线打开前,必须仔细检查管线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检查内容包括管道是否有裂纹、渗漏以及是否存在压力等异常情况。
同时,还需要对管线进行标识,清晰地标注管道位置与内容。
2.4 安全防护措施在管线打开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佩戴符合规定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和防护服等。
操作现场应设立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并设置警戒线以限制未经授权人员的进入。
3. 管线打开操作的安全要求3.1 打开前的确认在进行管线打开操作前,应确认管道是否已经停止使用并进行相应的封堵处理。
需要确保相关设备和供电已经切断,并且通知周边的影响单位和人员,确保他们不会受到操作过程的干扰。
3.2 使用合适的工具在进行管线打开操作时,应选择适合的工具,如扳手、钳子等,并确保其质量和状态良好。
使用不当或损坏的工具可能会导致操作事故和安全隐患。
3.3 缓慢放压在打开管线前,必须缓慢地放出管线内的压力。
这可通过逐步调整阀门、缓慢放出气体或液体等方法来实现,以避免压力释放过快引起的意外事故。
HSE管线打开安全管理规定
HSE管线打开安全管理规定1 目的为了有效的规范管线打开作业活动,明确管线打开的要求及作业程序,有效减少作业过程中造成的健康、安全、环境危害与影响,防范事故、未遂事故的发生,制定本规定。
2 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单位在生产、作业区域内任何可能存有介质的封闭管线(设备)的打开作业。
涉及到热分接的管线打开不适用本规定。
3 术语和定义3.1 热分接本规定所称热分接是指用机制的或焊接的方法将支线管件连接到在用的管线或设备上,并通过钻或切割在该管线或设备上产生开口的一项技术。
3.2 作业申请人本规定所称作业申请人是指承担作业的现场负责人。
如施工方项目经理、作业单位负责人、现场作业负责人。
3.3 生产(作业)区域负责人本规定所称生产(作业)区域负责人是指生产区域作业时为基层站队长,非生产区域作业时为项目负责人。
站队长或项目负责人不在时为其指定的管理人员。
3.4 作业批准人本规定所称作业批准人是指批准人为生产(作业)区域负责人或其授权人,批准人委托授权人授权后仍承担作业安全的最终责任。
4 职责4.1 质量安全环保处4.1.1 负责编制公司管线打开作业许可管理的相关制度、规范;4.1.2 负责对公司所属各单位管线打开作业许可管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4.2 各业务主管部门负责对业务主管范围内管线打开作业许可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
4.3 所属各单位安全主管部门负责对基层站队管线打开作业许可管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4.4 所属各单位业务主管部门负责对业务主管范围内管线打开作业许可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4.5 所属各单位项目(作业)主管部门(站队)4.5.1 组织管线打开作业许可的书面审查;4.5.2 组织落实作业过程中的各项风险防控措施并监督执行。
4.6 生产(作业)区域负责人4.6.1 参加管线打开作业许可的书面审查;。
管线打开作业管理规定
第九章 工作交接
第三十六条管线打开工作交接的双方共同确认安全措施或HSE作业计划书,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一)有关安全、健康和环境方面的影响;
(二)隔离位置、已做的清理和确认清理合格的方法;
(一)系统温度介于-10℃~60℃之间;
(二)已达到大气压力;
(三)与气体、蒸汽、雾沫、粉尘的毒性、腐蚀性、易燃性有关的风险已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
第二十四条管线打开前并不能完全确认已无危险,在管线首次打开之后,仍然可能发生事故,因此在管线打开之前应做以下准备:
(一)确认管线清理合格。采用凝固(固化)工艺介质的方法进行隔离时应充分考虑介质可能重新流动;
(一)管线打开作业内容说明;
(二)相关附图,如作业环境示意图、工艺流程示意图、平面布置示意图等;
(三)风险评估结果(如工作前安全分析);
(四)安全措施或HSE作业计划书;
(五)个人防护装备;
(六)相关安全培训或会议记录;
(七)其他相关资料。
第四十三条管线打开作业许可票由作业单位申请。
(一)对含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高温高压介质的管线打开作业,由生产单位业务主管负责人组织生产、维修、工艺设备、安全等相关人员对工作计划进行审查和会签,经现场检查确认后由生产单位属地主管负责人批准。
(六)描述管线打开影响的区域,并控制人员进入。
第十九条作业前HSE作业计划书应与所有相关人员沟通,必要时应专门进行培训,确保所有相关人员熟悉HSE作业计划书的相关要求。
第二十条管线打开前,必须根据管线打开工作计划确认系统已经置换、清洗、吹扫并经气体检测合格(检测记录见附录B)。
管线打开安全管理规定
XXXXXXXXXXX体系文件文件编号:GDGS/ZAH.28-2018修改码/版本:0/F管线打开安全管理规定2018-09-25 发布2018-09-25 实施XXXXXXXXXXX 公司发布1目的为了有效的规范管线打开作业活动,明确管线打开的要求及作业程序,有效减少作业过程中造成的健康、安全、环境危害与影响,防范事故、未遂事故的发生,制定本规定。
2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单位在生产、作业区域内任何可能存有介质的封闭管线(设备)的打开作业。
3术语和定义3.1热分接本规定所称热分接是指用机制的或焊接的方法将支线管件连接到在用的管线或设备上,并通过钻或切割在该管线或设备上产生开口的一项技术。
3.2作业申请人本规定所称作业申请人是指承担作业的现场负责人。
如施工方项目经理、作业单位负责人、现场作业负责人。
3.3生产(作业)区域负责人本规定所称生产(作业)区域负责人是指生产区域作业时为基层站队长,非生产区域作业时为项目分部经理。
站队长或经理不在时为其指定的管理人员。
3.4作业批准人本规定所称作业批准人是指除动火作业外,批准人为生产(作业)区域负责人或其授权人,批准人委托授权人授权后仍承担作业安全的最终责任。
4职责4.1质量安全环保处4.1.1负责编制公司管线打开作业许可管理的相关制度、规范;4.1.2负责对公司所属各单位管线打开作业许可管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4.2各业务主管部门负责对业务主管范围内管线打开作业许可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
4.3所属各单位业务主管部门负责对业务主管范围内管线打开作业许可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4.4所属各单位项目(作业)主管部门(站队)4.4.1组织管线打开作业许可的书面审查;4.4.2组织落实作业过程中的各项风险防控措施并监督执行。
4.5生产(作业)区域负责人4.5.1参加管线打开作业许可的书面审查;4.5.2负责组织所辖生产区域内管线打开作业许可的现场核查和批准;4.5.3负责安排人员对管线打开作业许可执行过程进行现场监督。
管线打开安全管理规定
管线打开安全管理规定管线打开是指为了安装、维护和修理、更换、清洗、检查等需要进入管道内部进行操作的工作。
此类工作不仅需要专业的技术操作,更需要严谨的安全管理,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为了实现管线打开的安全管理,订立规定、订立检查标准、配备必要的工具和设备、进行培训等工作都是必需的。
一、策划与组织1.安全管理体系订立并执行专门的安全管理体系,确保每个步骤都经过了严密的安全措施及防备措施的布置部署,做到万无一失。
2.管线打开的计划订立管线打开工作必需要提前进行计划,包括推测工作量、执行时间、维护和修理内容以及所需人员及资源等。
针对不同的管线打开工作订立逐级工作计划,合理的布置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降低风险3.安全组织机构确定安全管理责任人,确定安全管理队伍,订立相应的安全管理和工作流程,明确对工作负责和安全的责任,建立完善的应急机制和漏洞排查机制。
4.协调与沟通在开始实施管线打开工作前,应依据实际工作需要与相关设备维护工作部门联系沟通,开展协作,确定工作场所安全条件,现场设备检查等内容。
二、管线打开安全技术措施1.管线封堵在进行管线打开操作前,必需对涉及的管线进行封堵。
必要时可以实行多重封堵措施,确保不会由于工作疏忽或漏洞导致安全事故或人员伤亡。
2.管道减压进行管线打开期间,需要实行管道的减压安全措施,确保工作过程中气体或液体在管内正常运行,不受到风险或不安全。
3.通风换气为人员供给良好的通风环境,必需设计和建筑相应的通风系统。
在操作过程中,必需保证特定的风量和风量变化,以保持空气清爽。
4.电气安全进行相关操作必需检查并确保供电系统的安全,特别是在接触电器、照明以及加热设备时。
安装并使用相应的安全设备,保护电器系统在操作过程中的安全5.防爆安全依据工作环境情况,对操作人员的防爆保护做出相关要求,避开火花、静电等造成的不安全和风险。
三、安全操作程序和培训1.设定相关工作程序和规范在实施管线打开工作前,需要设定一套系统的操作规范和程序。
管线打开安全管理标准
管线打开安全管理标准1 目的为了避免人员在管线打开维修或更换期间受伤或严重暴露于危险之中,同时,对管线打开前进行的工作安全分析和危险分析、拟定防护措施等工作提供指导,特制定本标准。
2 范围本标准合用于塔里木油田甲乙方各单位,但本标准不合用于紧急情况下的带压开孔作业。
3 职责生产单位的负责人是管线打开作业的安全直接负责人并负责批准管线打开许可证。
4 术语和定义4.1管线打开使用任何方式使输送危险物料的管线的组成部分形体分离,涉及通过火焰加热、打磨、切割或钻孔等方式改变管线的完整性。
本标准所称管线打开是指无操作规程控制的非平常作业,涉及但不限于以下活动:●打开法兰;●从法兰上去掉一个或多个螺栓;●去掉阀门阀盖和单向(截止)阀;●换盲板;●拆开管接头;●去掉盲板、盲法兰、丝堵和管帽;●断开管线;●断开加料和卸料工艺软管;●用机械方法或其它方法穿透管线;●启动检查孔;●作微小调整(如更换阀门填料);●互连管线的拆除。
4.2危险物料腐蚀物、有毒液体/固体、有毒/挥发气体、热介质(> 60℃)、氧化剂、低温介质、易燃物、高压系统和窒息物。
4.3 清洁管线符合下列三项条件的为清洁管线:●系统温度低于70℃,高于-30℃;●已达成大气压力;●管线内介质的毒性、腐蚀性、易燃性等危险已减低到可接受的水平(以化学物质安全技术说明书为准)。
4.4 受控排放在两个截止阀之间设排放口,排放口装有截止阀并保持敞开,或在两个截止阀之间装压力表检测阀间压力。
4.5 双重隔离凡采用以下方式进行隔离的称双重隔离:a)受控排放;b)截止阀+盲板/盲法兰。
5.标准/指南5.1 工作计划5.1.1 管线打开作业必须由熟悉系统危险的人制定一个保证健康、安全、环境的书面工作计划,并由全体参与作业的人员评审。
5.1.2 工作计划涉及但不限于以下内容:●辨识危害;●隔离计划,涉及描述需要隔离的能量、隔离方式、阀门状态、上锁点的图示等;●排空、置换和清洗计划,涉及排空点、置换介质、置换方法和环节、清洗的介质、方法和时间等。
管线打开安全管理办法范文
管线打开安全管理办法范文《管线打开安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管线打开的安全管理,保障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确保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行,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所有需要打开管线进行维修、检测、清理、安装等工作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管线打开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持有相应岗位证书,熟悉本单位的管线系统和安全操作规程。
第二章管线打开前的准备工作第四条管线打开工作前,需制定详细的操作方案,包括作业人员、作业时间、作业地点、作业流程、安全措施等内容,并经相关责任人批准。
第五条管线打开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安全检查,包括但不限于管线周边环境、设备状态、作业场地等。
确保不存在任何安全隐患。
第六条打开管线前,必须停止相关设备的运行,并断开供电和提前排空管道内的介质。
第三章管线打开的安全操作第七条在打开管线前,必须穿戴符合规定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安全鞋、防护服等。
第八条管线打开作业必须有专人指挥,并在易引发事故的位置设置警示标志和警示灯。
第九条打开管线前,必须提前通知相关单位和人员,以避免可能引发的危险情况。
第十条管线打开时,应采取适当的工具和设备,确保操作规范和安全。
禁止使用老化、损坏的工具进行作业。
第十一条打开管线时,应及时监测管线内的压力、温度等参数,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操作。
第四章管线打开后的安全管理第十二条管线打开作业完成后,必须进行管线的清洁和封闭,在封闭前进行验收和测试,确保管线恢复正常使用。
第十三条打开管线作业产生的废弃物必须妥善处理,不得随意倾倒或破坏环境。
第十四条管线打开作业结束后,必须做好相关记录,在上级部门备案。
第五章管线打开的应急处理第十五条发生紧急事件时,必须采取紧急措施并及时上报,确保生命财产安全。
第十六条紧急事件处理完毕后,必须进行事故分析和总结,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第六章管线打开的责任与处罚第十七条违反本办法的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相关责任人将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管线打开安全管理规定
管线打开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为保障企业内部工作的安全性和员工的身体健康,规定本管线打开安全管理规定,明确管理标准及考核标准,以确保管线打开操作安全顺利进行。
第二章管理标准2.1 管理范围本规定适用于企业内所有相关岗位和人员。
2.2 安全责任1.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推行管线打开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责任。
2.所有岗位和人员必须遵守本规定,严格执行相关安全操作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2.3 岗位培训1.所有从事管线打开操作的员工必须参加相关培训,掌握安全操作知识和技能。
2.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管线打开的操作规程、安全防护器材的使用方法以及应急处置措施等。
2.4 安全设备与防护用品1.管理部门负责检查和维护管线打开所需的安全设备和防护用品,并按时更换和更新。
2.操作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和使用相关的安全设备和防护用品,确保个人安全。
2.5 作业环境管理1.管理部门负责对作业环境进行监控和管理,确保环境符合安全操作要求。
2.需要对作业环境进行改善的,应及时采取措施,杜绝安全风险。
2.6 系统完善与维护1.管理部门负责建立和完善管线打开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及相关记录。
2.监控和评估系统的有效性,及时进行修订和改进。
第三章考核标准3.1 天然气管道打开作业标准1.检查天然气管道是否正常关闭,确保无漏气、无渗漏。
2.使用指定工具、设备和方法打开管道,按规定操作。
3.遵循安全操作流程,配合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和操作。
3.2 设备操作标准1.了解和熟悉相关设备的操作指南,正确操作和维护设备。
2.仅授权人员可以使用相关设备,未经授权人员不得操作。
3.维护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及时报告异常情况。
3.3 安全防护标准1.佩戴合适的安全防护用品,包括但不限于防护眼镜、手套、安全鞋等。
2.根据工作环境和作业内容,正确选择和使用安全防护器材。
3.定期检查和更新安全防护用品,确保其功能完好。
3.4 应急处置标准1.熟悉应急处置流程,能够正确、迅速地应对各类应急情况。
管线打开安全管理办法模版
管线打开安全管理办法模版第一章总则一、为了加强对管线打开作业的安全管理,防止事故的发生,保障作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线打开安全管理办法。
二、本办法适用于所有进行管线打开作业的单位和个人,包括但不限于工程建设、设备维护等领域。
三、对于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第二章管线打开前的准备工作一、任何单位和个人在进行管线打开作业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确保作业的安全可靠。
二、确定打开管线的具体位置、管线类型、管线内容、管线压力等相关信息。
三、进行必要的技术准备,包括检测设备、安全工具、紧急救援设备等的准备和检查。
四、明确作业区域的范围,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域。
第三章管线打开的安全操作一、严格按照相关工艺规程和操作规定进行管线打开作业。
二、在执行管线打开作业前,必须先与管线所属单位进行联系,了解管线的具体情况,并取得相关的操作许可。
三、在进行管线打开作业时必须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并遵守作业规定的安全操作程序。
四、在管线打开作业进行过程中,严禁随意停止或修改作业程序,如需调整,必须经过相关负责人的批准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五、在管线打开的过程中,必须保持通讯畅通,并随时与相关人员保持联系,确保随时能够做出紧急处理。
六、管线打开作业结束后,必须及时清理作业现场,将相关设备和工具妥善存放,保持作业现场的整洁和安全。
七、对于管线打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隐患,必须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第四章管线打开作业的风险控制一、在管线打开作业前,必须对作业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二、在进行管线打开作业时,必须进行标志牌的设置,明确作业区域的范围,确保安全。
三、严格执行作业规定,禁止在管线附近抽烟、使用明火和易燃易爆物品。
四、在进行管线打开作业时,严格控制人员的数量,避免作业区域过度拥挤导致事故的发生。
五、对于特殊情况下的管线打开作业,必须制定详细的操作方案,并经专业人员审核批准后方可执行。
管线打开安全管理办法
管线打开安全管理办法
管线打开的安全管理办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管线开启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管线开启之前,需要对管线进行充分的检查和维护,确保管线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同时,需要对工作区域进行清理,并确保工作人员具备相关技能和知识。
2. 管线开启操作规程:制定管线开启的操作规程,明确管线开启的流程和步骤,指导操作人员进行操作。
包括对开启操作进行详细的描述,要求操作人员按照规程进行操作,并配备必要的工具和设备。
3. 管线开启的安全防护措施:在进行管线开启操作时,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防护措施。
比如,使用防护设备,如手套、护目镜、防护服等,避免对工作人员的伤害;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在必要的情况下,进行封堵和隔离,避免泄漏和事故的发生。
4. 管线开启的监测和检测:在进行管线开启操作时,需要对管线进行实时的监测和检测,确保管线的安全运行。
可以通过使用传感器和监控系统等手段,对管线进行监测和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5. 管线开启后的整理和记录:在完成管线开启操作后,需要对工作区域进行整理和清理,确保工作区域的安全和卫生。
同
时,需要对开启操作进行记录,包括开启时间、操作人员、检测结果等,以备后续查看和分析。
需要注意的是,针对具体的管线开启操作,不同行业和不同的管线类型可能有不同的安全管理要求,上述只是常见的一些通用要点,具体的安全管理办法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管线打开作业安全管理规定课件
不定期抽查
对管线打开作业进行不定期抽查 ,以发现和纠正违规行为。
重点部位检查
对易发生事故的部位进行重点检 查,确保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
整改与处罚措施
整改通知
发现违规行为时,发出整改通知,要求作业单位 限期整改。
处罚措施
对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单位,采取相应的处 罚措施。
通报批评
对违规行为进行通报批评,以提高安全意识。
危险与可操作分析(HAZOP)
01
通过HAZOP分析方法,对管线打开作业进行详细的风险评估。
风险矩阵评估法
02
采用风险矩阵评估法,对识别出的危险因素进行风险等级划分
。
模拟分析
03
针对特定场景或条件,进行模拟分析以评估潜在风险。
风险控制措施
01
02
03
04
制定安全操作规程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详细 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
保演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应急演练实施
按照计划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提高 作业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 平。
应急培训
定期开展应急培训,提高作业人员 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应急处置程序
启动应急响应
信息报告与传递
一旦发生管线打开作业事故或紧急情况, 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程序,调动相关资源进 行处置。
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故情况,确保 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REPORTING
应急预案制定
制定应急预案
根据管线打开作业的特点和可能 出现的风险,制定相应的应急预 案,明确应急组织、救援流程和 资源调配方案。
预案评审与修订
对应急预案进行定期评审和修订 ,确保预案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及时更新相关内容。
管线打开管理规范
管线打开管理规范引言概述:管线打开是指在工业生产中,为了实现管道内介质的流通,需要进行管道的打开操作。
管线打开的管理规范对于保障生产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延长管道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介绍管线打开管理规范。
一、管道打开前的准备工作1.1 管道检查:在进行管道打开操作前,应对管道进行全面检查,包括管道的完整性、连接件的紧固情况、阀门的正常工作等。
确保管道无泄漏、无损坏,以及阀门的灵便开关。
1.2 管道清洗:在打开管道之前,应进行管道清洗,以去除管道内的污垢、杂质等。
清洗方法可以采用化学清洗、机械清洗或者高压水冲洗等,根据管道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清洗方法。
1.3 安全措施:在进行管道打开操作前,必须做好安全措施的准备工作。
包括佩戴个人防护装备、设置警示标识、清理工作现场等,确保工作环境安全。
二、管道打开操作步骤2.1 关闭阀门:在进行管道打开之前,必须先关闭与之相连的阀门,以防止介质的流失和外界杂质的进入。
关闭阀门时,要确保阀门关闭严密,防止泄漏。
2.2 拆卸连接件:在关闭阀门后,可以开始拆卸与管道连接的螺栓、法兰等连接件。
拆卸时要注意力量均匀,避免损坏管道或者连接件。
2.3 打开管道:在完成拆卸连接件后,可以进行管道的打开操作。
可以使用专用工具,如扳手、螺丝刀等,按照规定的方向和力度进行操作。
三、管道打开后的工作3.1 检查管道:在管道打开后,应对管道进行检查,确保管道的打开操作没有造成损坏或者泄漏。
如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
3.2 清洗管道:在管道打开后,应对管道进行清洗,以去除管道内的污垢、杂质等。
清洗方法可以参考管道打开前的准备工作中的内容。
3.3 安装连接件:在清洗完成后,可以开始安装连接件,确保管道连接的坚固和密封。
四、管道打开管理的注意事项4.1 严格操作规程:在进行管道打开操作时,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不能随意操作。
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操作规程,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管线打开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四、管线打开许可管理
非常规临时作业 由管线打开作业单位的现场负责人申请
办理作业许可证, 并提供如下相关资料和设施:
——管线打开作业内容说明; ——相关附图,如作业环境示意图、工 艺流程示意图、 平面布置示意图等; ——风险评估结果(如工作安全分析); ——安全工作方案(如作业计划书);
➢ 停业的油(气)库、加油(气)站检修和新、改(扩)建 项目管线打开作业由分管工程业务的主管领导或职能部门 负责人组织书面审核、现场核查,审批《管线打开作业许 可证》。
四、管线打开许可管理
基 本 概 念
四、管线打开许可管理
许可证审核
在收到作业许可申请后,批准人应组织作业负 责人进行 书面审核和现场核查。许可证核查通过后,批准人 或其授权 人、申请人应在管线打开作业许可证上签字。如书 面审核或 现场核查未通过,对查出的问题应记录在案,申请 人应重新 提交一份带有对该问题解决方案的申请。
四、管线打开许可管理
许可证管理 《管线打开作业许可证》一式四联,并
应编号, 编号由许可证批准人按地区公司规定填写。
——第一联:悬挂在作业现场; ——第二联:张贴在控制室或公开处以 示沟通, 让现场所有有关人员了解现场正在进行的作 业位置 和内容; ——第三联:送交相关方,以示沟通;
四、管线打开许可管理
管线打开的具体操作者。 2.4管线打开作业申请人
二、术语和定义
2.5作业批准人 负责审批管线打开作业许可证的责任人,
是有 权提供、调配、协调风险控制资源的管理人
员。
2.6作业监护人 对管线打开作业的人员及现场安全状况
实施检 查监督的人。一般由负责审批管线打开作业
三、管理要求
➢基本要求 ➢项目设计阶段的要求 ➢作业前准备 ➢打开管线 ➢工作交接 ➢个人防护装备
管道局管线打开安全管理办法
管道局管线打开安全管理办法管线系统一旦需要打开进行维修或检测,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管理人员应根据以下标准操作进行工作。
一、管道运行前准备1.通知相关人员:在进行管线打开前,管理人员应提前通知相关人员,包括维修人员、监控人员等。
确保事先进行通知,减少误解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2.工具的准备:为了确保操作的顺利进行,应提前准备好必要的工具和设备,以方便快速进行维修和检测工作。
同时对于工具和设备的选择,也应严格遵守相关标准,以确保工具和设备符合安全要求。
3.安全庇护准备:在进行管道打开操作时,应为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安全庇护措施,如头盔、手套、护目镜等。
同时应确保作业现场的安全性,严格遵守安全标准规定,如添加足够的照明设备、设置防护挡板等安全措施。
二、操作规范1.操作流程规范:管理人员必须按照操作流程规范进行操作,确保工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重点关注地点要素:在对管线进行打开操作前,管理人员应注意关注管线的种类,如燃气管道、水管道等。
同时要认真检查管道系统的构造,以确定不同的情况可能会造成的影响。
3.管道打开安全操作规范:管道打开操作前,应先停止相关设备,如电源和泵等,在确保管道压力降至零并且其上游或下游压力与环境相等,并进行扫描和检测。
4.安全检查标准:在进行管道打开操作后,工作人员必须按照相应管道检查的标准进行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不得为了节省时间或其他原因而忽视问题。
5.安全记录规范:在工作人员完成维修或检查工作后,应将所做工作内容和检查结果记录在安全工作单上,以便管理人员进行后续的审查和跟踪工作。
三、协同配合1.工作沟通和配合:在进行管道打开操作前,应将所有工作人员召集到作业现场,进行必要的工作沟通和配合。
同时要规范各个人员的工作技能和职责,确保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2.操作的限制:在进行管道打开操作时,应设定相应的操作限制,确保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工作,并制定相应的操作规范。
管线打开安全管理办法
管线打开安全管理办法管线打开是指在工业生产中为了维护管道设备的正常运行,需要进行管线的打开和关闭工作。
在进行管线打开工作时,必须严格按照安全管理办法进行操作,以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本文将从管线打开前的准备工作、管线打开过程中的安全措施以及管线打开后的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阐述,以保障管线打开工作的安全进行。
一、管线打开前的准备工作1. 安全计划编制:在进行管线打开工作时,必须制定详细的安全计划,明确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和安全措施等。
安全计划应列明人员配备情况、使用的设备和工具、施工区域的安全警示标志等。
2. 安全检查:在进行管线打开前,必须对相关设备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包括管道的压力、温度、阀门的开关状态等。
检查应由具备相关资质的人员进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
3. 工作人员培训:所有参与管线打开工作的人员都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并且持有相应的资格证书。
培训内容包括安全操作规程、事故处理措施等,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响应能力。
4. 安全装备准备:在进行管线打开工作时,必须配备必要的安全装备,包括防护服、耐酸碱手套、防护眼镜等。
工作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和使用安全装备,确保身体和面部的安全。
二、管线打开过程中的安全措施1. 管道清理:在进行管线打开工作前,必须进行管道的清理工作,包括清除管道内的杂物、异物等。
清理过程中必须使用合适的工具和设备,并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2. 正确认识管道状态:在进行管线打开工作时,必须正确识别管道的状态和性质,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例如,如果管道内存在高温高压气体,必须采取加压降温的方法,以确保工作的安全进行。
3.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在进行管线打开工作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遵循相应的安全流程和标准。
不能盲目操作,也不能临时更改操作方式,以免造成事故和人员伤害。
4. 安全监测:在进行管线打开工作时,必须进行全程安全监测,包括对管道压力、温度、修复情况等进行监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公司管线打开安全管理规定1.总则为规范公司管线打开作业安全管理,预防动火、受限空间等作业过程中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等事故的发生,根据Q/SY1243-2009《管线打开安全管理规范》,制定本规定。
2.范围2.1.1在易燃、易爆危险区域内、油气容器、管线、装置及盛装过易燃、易爆物品、有毒介质的容器、设备上动火或维修时,涉及易燃、易爆、高温、高压、有毒介质的封闭管线(设备)的打开作业,以下简称作业。
2.1.2管线打开是指采取下列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改变封闭管线或设备及其附件的完整性:⑴解开法兰;⑵从法兰上去掉一个或多个螺栓;⑶打开阀盖或拆除阀门;⑷调换8字盲板;⑸打开管线连接件;⑹去掉盲板、盲法兰、堵头和管帽;⑺断开仪表、润滑、控制系统管线,如引压管、润滑油管等;⑻断开加料和卸料临时管线(包括任何连接方式的软管);⑼用机械方法或其他方法穿透管线;⑽开启检查孔;⑾微小调整(如更换阀门填料);⑿其他。
3.职责3.1 安全质量部负责制、修订作业制度,监督本制度的执行。
3.2工程部负责作业的技术支持与服务。
3.3作业区域所在单位---甲方属地管理单位职责3.3.1向作业单位明确施工现场的危险状况,协助作业单位开展危害识别、制定安全措施;3.3.2为作业单位提供现场作业安全条件;3.3.3审查作业单位《项目HSE计划方案》中有关作业安全措施;3.3.4监督现场作业安全,发现违章作业有权撤销作业许可证。
3.4作业单位---施工承包单位(项目部)对所辖区域内的作业安全管理负责,为作业提供人员、技术、设备、设施保障。
3.5作业许可批准人---甲方属地管理单位现场负责人职责3.5.1是作业区域所在单位的现场负责人和作业的批准人。
其委托授权人书面授权后仍承担作业安全的最终责任。
3.5.2负责向作业方沟通工作区域危害和基本安全要求,核查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审批作业许可证。
3.6作业单位—分公司、项目部3.6.1是作业组织者,督促、检查监护人和作业等人员履行安全责任,对作业安全负责;3.6.2组织进行风险、危害辨识与评估或组织相关人员参加甲方的现场交底,编制《项目HSE计划方案》时编制管线打开作业安全措施,作业安全措施主要内容:(1)清理计划,体描述关闭的阀门、排空点和上锁点等,必要时应提供示意图;(2)安全措施,包括管线打开过程中的冷却、充氮措施和个人防护装备的要求;(3)应急、救援、监护等预备人员的要求和职责;(4)应急预案;(5)描述管线打开影响的区域,并控制人员进入。
编制完成的《项目HSE计划方案》经项目总工程师审核,项目部经理审批后报监理、甲方负责人批准。
3.6.3作业前,确认现场负责人、监护人等关键人员;监督现场负责人对施工人员进行《项目HSE计划方案》、作业区域甲方单位相关制度及要求的培训;3.6.4作业前,组织做好施工准备、现场作业条件核查;3.6.5准备相关资料、提出作业申请,办理作业许可证;3.6.6检查确认《项目HSE计划方案》、作业许可证中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后,发布作业指令,严格按照作业许可证和《项目HSE计划方案》组织作业;3.6.7发生事故时,应立即停止施工、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并立即报告生产单位、本单位上级主管部门。
3.7作业申请人---项目经理(或副经理、总工)职责3.7.1是作业现场负责人,对作业安全负直接领导责任;3.7.2负责编制《项目HSE计划方案》,现场核查、准备相关资料、提出作业申请,办理作业许可证;3.7.3严格按照作业许可证和《项目HSE计划方案》组织实施作业,对作业安全措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负责;3.7.4过程中,随时检查作业现场安全状况,对现场施工人员的“三违”行为或不具备安全作业条件时,有批评教育、制止或处罚权,发现不能保证施工安全时有权停止作业。
3.8监护人员、监督人员3.8.1作业监护人员由工程技术负责人担任;作业监督人员由安全员承担;3.8.2监护人员、监督人员应经过安全培训,对安全负直接监护、监督责任。
3.8.3监督、监护人员由项目部派出,了解区域和部位的状况,熟悉流程工艺和设备状况、应急预案;掌握急救方法,熟练使用消防器材及其他救护器具,能指挥处理异常情况。
3.8.3监护人员严格按方案要求和作业程序进行技术指导、控制进度;监督人员负责确认现场作业条件符合方案要求,在作业过程中对所有违章行为有权制止和纠正;发现不能保证施工安全时,有权要求停止作业。
3.8.4完工后,对现场进行检查,确认无火种、隐患存在时方能离开。
3.9作业人3.9.1是管线打开操作人员,对作业安全负直接责任,遵守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工作方案和许可证的要求,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3.9.2作业前,必须核实作业部位、时间,确认各项安全措施已落实,接到指令后在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均在场的情况下方能作业;3.9.3在过程中,发现不能保证安全时有权停止;3.9.4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器具;3.9.5熟悉并掌握应急措施。
4.作业许可管理。
4.1 在本规定管理范围内的作业必须事先办理作业许可,严禁无许可证的管线打开作业。
4.2 作业许可证的办理4.2.1作业许可证的申请,由作业申请人--(项目经理或副经理、总工)向属地管理单位现场负责人提出,并提供以下资料。
(1)管线打开作业内容说明;(2)相关附图,如作业环境示意图、工艺流程示意图、平面布置示意图等;(3)《项目HSE计划方案》(其中含管线打开作业安全措施);(4)工作前《项目HSE计划方案》中的风险危害确认情况;(5)可燃、有毒气体检测仪器;(6)相关安全培训或会议记录;(7)有毒有害气体、可燃气体等检测记录;(8)其他相关资料。
4.2.2作业许可证的审批属地管理单位现场负责人,收到项目部的作业许可申请,通过书面审核和现场核查后确认符合要求,双方在许可证上签名批准、许可证生效。
审批程序见《CPE 油建公司特殊危险作业许可审批管理办法》。
4.2.3 作业许可的时效(1)许可证的期限不得超过一个班次,延期后总期限不超过24小时;(2)作业中断超过30min,继续前,应重新确认安全条件。
(3)延期只适用于安全措施有效、作业条件、作业环境没有变化的情况。
(4)作业许可证不得涂改,一份只限一次使用;4.2.4 许可证取消当发生下列任何一种情况时,许可证取消(1)作业环境和条件发生变化;(2)作业许可证规定的作业内容发生改变;(3)实际作业与规范的要求发生重大偏离;(4)发现有可能发生立即危及生命的违章行为;(5)现场作业人员发现重大安全隐患;(6)现场存在无负责人、无监护人、作业人员无资格之一的;(7)事故状态下。
4.2.5 与作业相关许可申请作业涉及动火、高处、进入受限空间、挖掘作业等许可的作业,需同时办理许可证,具体要求和程序按照相关许可申请规定执行。
5.管理要求5.1基本要求5.1.1在本规定管理范围内、任何时间、地点进行作业时,应办理作业许可证。
5.1.2凡未办理作业许可证、未落实安全措施或作业方案、未设现场监护人以及作业方案有变动且未经批准的,禁止作业。
5.1.3作业许可证是现场操作依据,只能在作业许可证指定的措施、时间、范围内使用,不得涂改、代签。
5.2作业一般规定5.2.1作业前准备⑴作业前,项目部应组织进行风险、危害辨识与评估或参加甲方组织的现场交底,在编制《项目HSE计划方案》时制定管线打开作业安全措施。
⑵现场负责人按《项目HSE计划方案》要求,核实安全员、监护人、作业人员、设备、设施,确认作业环境满足要求;对作业人员进行作业的危险及步骤、责任、注意事项、应急逃生方法及路线等内容的培训,并清点作业人员。
⑶本次作业许可证已经审批,涉及的动火、高处、进入受限空间、挖掘作业等作业许可证也审批完成,并在作业中同时执行相关规定。
5.2.2工作交接⑴管线打开前与甲方属地管理单位现场负责人或其授权人进行工作界面交接,双方共同确认工作内容和安全工作方案,至少包括以下内容:a.有关安全、健康和环境方面的影响;b.隔离位置、清理和确认清理合格的方法;c.管线(设备)状况;d.管线(设备)中残留的物料及危害等。
⑵与甲方属地管理单位的相关人员在工作交接时应进行充分沟通,明确各自的工作界面及工作责任。
5.2.3清理需要打开的管线或设备必须与系统隔离,其中的物料应采用排尽、冲洗、置换、吹扫等方法除尽。
清理合格应符合以下要求:a.系统温度介于-10℃~60℃之间;b.已达到大气压力;c.与气体、蒸汽、雾沫、粉尘的毒性、腐蚀性、易燃性有关的风险已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
5.2.4隔离⑴隔离应满足以下要求:a.提供显示阀门开关状态、盲板、盲法兰位置的图表,如上锁点清单、盲板图、现场示意图、工艺流程图和仪表控制图等;b.所有盲板、盲法兰应挂牌;c.隔离系统内的所有阀门必须保持开启,并对管线进行清理,防止在管线(设备)内留存介质;d.对于存在第二能源(如伴热蒸汽、电拌热以及换热介质等)的管线(设备),在隔离时应考虑隔离的次序和步骤。
对于采用凝固(固化)工艺进行隔离以及存在加热后介质可能蒸发的情况应重点考虑隔离。
⑵选择黄土或滑石粉、黄油、隔离球等哪种隔离方法,取决于隔离物料的危险性、管线系统的结构、管线打开的频率、因隔离(如吹扫、清洗等)产生可能泄漏的风险等。
⑶作业前应首先切断物料来源并加盲板或断开,经彻底吹扫、清洗、置换后,打开人孔,通风换气;与作业点相连的管线或设备应进行可靠的隔离、封堵或拆除处理。
⑷采用单截止阀隔离时,应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
⑸应考虑使用手动阀门进行隔离,手动阀门可以是闸阀、旋塞阀或球阀。
控制阀不能单独作为物料隔离装置,如果必须使用控制阀门进行隔离,应制定专门的操作规程确保安全隔离。
⑹应对所有隔离点进行有效隔断,并进行标识。
⑺隔离优先顺序a.双截止阀;b.单截止阀;c.凝固(固化)工艺介质;d.其他。
5.2.5可燃气体检测⑴作业前气体检测时间距作业时间不应超过30min。
《项目HSE计划方案》中的作业安全措施应规定作业过程中的气体检测时间和频次。
⑵作业前,应对作业区域或点(容器内、管线内、室内、坑内等)的可燃气体进行检测,使用便携式可燃气体报警仪或其他类似手段分析时,被测可燃气体或可燃液体蒸气浓度应小于其与空气混合爆炸下限的 10%(LEL)。
使用色谱分析等分析手段时,被测的可燃气体或可燃液体蒸气的爆炸下限大于等于4%(V/V)时,其被测浓度应小于0.5%;当被测的可燃气体或可燃液体蒸气的爆炸下限小于4%时,其被测浓度应小于0.2%(V/V);含氧量19.5%-23.5%;H2S浓度<6.5ppm ;并将检测数据填在作业许可证上。
⑶需要打开的塔、罐、容器、槽车等设备和管线,清洗、置换和通风后,要检测可燃气体、有毒有害气体、氧气浓度,达到安全作业浓度才能进行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