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弗洛姆的《内心的自由》看人的个性失落的发生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弗洛姆的《内心的自由》看人的个性失落的发生机制
发表时间:2011-04-27T09:18:47.890Z 来源:《魅力中国》2011年1月下作者:梁祥云马绪亮
[导读] 本文力求梳理弗洛姆《内心的自由》关于个性失落的观点,实施个性化教育提供“靶机”。
◎梁祥云马绪亮 (武汉纺织大学,湖北武汉 430073)
中图分类号:I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1-098-02
摘要:西方发达的社会生产力下尚且存在个性的普遍压抑,作为后起之秀的发展中国家如何避免弯路、如何“环保”地增强学生思考能力、提升他们适应社会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青年一代具有较好的创新精神,让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核心引擎的时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件任重道远的大事。本文力求梳理弗洛姆《内心的自由》关于个性失落的观点,从自发性受到压抑、原创思想被扭曲、愿望活动缺乏创造性三个层面来分析个性失落的机制,为从教者实施个性化教育提供“靶机”。
关键词:个性;压抑;失落
个性的发展和彰显是人类追求的方向,弗氏指出,“人类特有个性的成长与实现是唯一的目的,决不可拿其它假定更具尊敬的目的,来取代此一目的。”①人类在经历资本主义的物质繁荣的时候,人类的精神也得到了有史以来的巨大进步,人的个性比以往时候可以得到更多的彰显。然而物质的繁荣不必然或实时地推导出个性的发展,现实正如弗氏所批判的那样拿其它假定的目的来取代。个体的个性发展之路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新的,都需要自己在社会中搜索着前进。在这个过程中就难免有些人因为海市蜃楼的影响无法抵达个性成长的目的地。人们普遍认为,现代自由民主制度把个体从束缚中解放了出来,西方社会有着广泛的言论自由,特别是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的做法几乎自动地保证了公民的个性,自此自发情感有了表达的良好平台。弗否定了传统的看法:认为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的前提条件值得质疑的,他认为“表达我们思想的权利,只有在我们能够有自己的思想时才有意义。只有内在的心理状况能使我们确立自己的个性时,摆脱外在的权威,获得自由才是永久的”。他进一步指出了自由给现代人带来的消极影响之一便是个性的失落。
弗氏从人的自发性受到压抑、思想的原创性被扭曲、愿望缺乏创造性三个层面阐述了个性失落的发生。
一、自发性受到压抑
自发感及真个性从儿童时期就已经开始受到压抑了。教育的初衷是促进儿童的内在独立与个性,在于促进其成长和完善,但我们的文化指导下的教育常常是扼杀自发性的过程:“外在的感觉、思想和愿望取代了原始的心理活动”。弗氏特别指出了这个受到压抑的思想并非就一定是背离了正确的方向。他以最早受压抑“敌视”和“厌恶”为例剖析了受压抑的的成因。儿童一开始因为和阻碍他们发展的周围世界发生冲突便会自发的产生敌视与叛逆倾向,但在现实中由于力量弱小便一开始就不得不常常屈服。而教育的过程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除掉这种敌对反应,起到帮助儿童“屈服”达到与外界“和谐”的效果,教育的药效直达自发性并最终压抑自发性。他指出了几中常用的帮助手段如恐吓、惩罚、哄骗等。在他看来,儿童的自发性在立体的打击下,很容易成长到一般成年人的“成熟”程度。当然,除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会使人受到压抑外,“屈服”教育或自学会在社会中继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没能实现的目标会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由社会压力来完成。
受压抑的不只是“敌视”、“厌恶”情感,“屈服”教育培植了伪友善来压抑真友善。压抑培训后的结果便是,人们在大多数场合失去了辨别伪感觉与自发友善的能力,“友好”、“欢愉”、“微笑”能表达感觉的表情“都像电开关一样,成了自动的反应”。
受压抑的还有性和悲剧感。由于弗洛伊德建立了以性压抑为中心的理论体系,因而只是简略地指出了性压抑的后果:不仅影响了性还削弱了人在其它所有方面自发表达的勇气。
尽管现实情况是“‘有情感’已成为不健全、不正常的同义词”,但另一方面,由于情感并不能被完全扼杀掉,“压抑总是这样,它虽把被压抑的因素驱走了,但它仍然存在。”②因此情感饥渴的人们把真情寄托在电影和流行歌曲这个虚假的空间里,这也正解释了电影和流行歌曲广受欢迎的原因。
二、思想的原创性受到扭曲
自发性的情感是思想的“原始”生产与“积累”阶段,是产生创造性思想的基础。弗氏说,“所有创造性思想及所有其它创造性活动无疑是与情感密不可分的,但不带情感去思想和生活已成为理想”③,所以自发情况受到压抑也直接使得人的创造性思想受到扭曲。
弗直白地指出了教育一开始就不鼓励原创性思想,把准备好的思想灌输到人的脑子里。他还是以儿童为对象研究讨论了灌输思想与学习求知追求“真理”的联系来展开论证的。他说,儿童处在一个陌生强大的世界里,追求“真理”是自我定位寻找方面的最安全办法。但是事实并不怎么如愿:“他们并未受到认真的对待,无论态度怎样,都没多大关系,或公开蔑视,或假惺惺地献殷勤――――虽然这种态度严重地挫伤了儿童的独立思考能力,然而这不算是最坏的,最坏的是往往出于无意的不诚实,而这正是一般成人对待儿童的典型方式。这种不诚实的表现方式之一便是成人把关于世界的虚构假象灌输给儿童。”④他指出了两种主要的打击原创性思想的方式:一是对掌握知识重要性的过份强调,让学生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更多的关于事实的知识,使用于思考的时间和精力进一步缩小。另外一个方式就是认为科学努力就是要排除主观因素,不带任何情感与利益因素观察世界。而弗旗帜鲜明地指出:“事实上,正像思想一般产生于支配物质生活的需求,追求真理的根源也在于个人和社会群体的利益与需求。没有这种利益,寻求真理的动力也就丧失了,真理总能促进某些群体的利益”⑤。
弗也提到了造成成人创造思想一团糟的其它因素,“就个人与社会生活的所有基本问题,对于心理、经济、政治及道德问题,我们大部分的文化所能做的只有一点,就是把这些问题弄糊涂。”⑥措施之一就是断言问题太复杂。“专家”常常把简单的问题搞得错综复杂,并借以打击人的自信心摧毁人在思想上的“自给自足”即独立思考的愿望,让人们不相信自己有能力思考那些真正重要的问题。结果就是一让人怀疑讽刺所有说的或印刷的东西,二是天真地相信权威所说的任何东西。根本性后果便是打击自己思考自己决策的能力。他还提出麻痹批判思维能力的另一种方法便是破坏所有对世界的结构性看法。
三、愿望活动缺乏创造性
我们的愿望、思想、感觉并不真是我们自己的,而是外界强加于我们的。人们的愿望太多而更多的是无法实现,弗指出了当前普遍的病象:人们把全部的精力都花在自身想得到的目的上,却从未认真思考这个需要是否真是自我所需。愿望是人活动的基础。然而更多的人不敢正视目前正在进行的自以为是的目标。他还指出了一个问题:人们常常错误地以为积极行动是行为自决的证据。权威与自由,“在现代历史的进程中,国家的权威取代了教会的权威,良心权威取代了国家权威,到了我们这个时代,常识及作为趋同工具的公共舆论之类的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