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湖南省张家界市民族中学高二(下)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文科)-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湖南省张家界市民族中学高二(下)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卷(文科)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1.西周初年,周王对殷王的祖先神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的神与任何族姓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而是整个
天下的保护神。

周王此举有利于()
A. 强化血缘宗法
B. 维护尊卑关系
C. 凸显宗教信仰
D. 加强文化认同
2.“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的同心圆波的性质……以‘己’为中心,像石子
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出现这一现象的制度因素是()
A. 宗法制
B. 皇帝制
C. 世官制
D. 察举制
3.周天子分封诸侯时要举行投士授民仪式,既要给受封者颁赐礼器以作凭据,又规定受封诸侯的一系列
义务,并载之文告。

周天子这一做法旨在()
A. 遏制诸侯国之间的相互攻伐
B. 鼓励诸侯积极开疆拓士
C. 明确周王与诸侯的隶属关系
D. 加强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4.殷商晚期,商王的配偶逐渐有了妻妾之分。

在此基础上,西周将其进一步严格化,并将其由天子、诸
侯推广到卿大夫、士等各级贵族阶层。

这一变化()
A. 强化了天子权力
B. 有利于加强政权稳定性
C. 降低了女性地位
D. 标志着贵族政治的形成
5.文献里关于秦朝“三公九卿”官员的事迹,只有承相、御史大夫及九卿参与国家事务的记载。

另据考
证,秦朝时期太尉一职并没有具体的人员担任。

对此现象符合史实的解释是()
A. 巩固君主专制集权需要
B. 太尉一职实为后人杜撰
C. 秦朝政局保持稳定太平
D. 秦朝中央官制变动频繁
6.秦朝时期,“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

上乐以刑杀为威,天下畏罪持禄,莫敢尽忠”。

这反
映出秦朝()
A. 实行依法治国
B. 百官胆小怕事
C. 皇帝独裁专断
D. 行政机构缺失
7.(2018•河南郑州高二第二学期期末•2)在汉武帝的主持下,察举制度进一步规范,一是规定以儒术作
为取士标准,二是规定察举的内容包括德行、学问、法令和谋略四个方面。

这表明察举制()
A. 促进了汉代教育制度的发展
B. 有助于贵族政治的迅速瓦解
C. 导致了门阀士族政治的兴起
D. 有利于扩大汉朝的统治基础
8.在中华帝国的大多数时候,都存在着皇权与政府约略两分的格局,当政府权力威胁到皇权时,君主往
往会在左右近臣中另觅助手,另外组建一套班子以此限制政府权力。

下列选项体现这种两分格局的是()
A. 秦朝的三公九卿制
B. 汉朝时期的内外朝制度
C. 隋唐的三省六部制
D. 宋朝二府三司制
9.如图反映的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示意图,最有可能出现在()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宋朝
10.永乐九年(1411年),明成祖正式设立奴儿干都指挥使司,作为管辖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的最高地
方军政机构,其主要官员初为流官,后为世袭。

奴儿干都司的设立()
A. 完善了地方监察体制
B. 加强了中央对边疆的管理
C. 改变了中央行政体制
D. 缓解了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11.虽然汉以后,曾有过南北朝的割据局面,但南北政权都争以“中国”为正统。

隋唐两朝,天下一统,
在修史时,将历史上分裂的南北政权,都归入“中国”,纳入正史。

据此可知从汉到隋唐()
A. 统治者注重从法统上坚持统一意识
B. 南北方形成了共同的民族认同感
C.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逐渐加强
D. 中国的内涵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
12.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同现代世界形形色色的民主政治并不一样。

按亚里士多德的说法,个体只有在属
于城邦时才具有存在的意义不属于城邦的个体要么是鬼神,要么是兽类。

这表明古希腊()
A. 群体的意志和利益高于其他一切
B. 雅典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
C. 雅典公民没有个人自由缺乏个性
D. 雅典民主是“多数人的暴政”
13.罗马法将保护未成年人及其他社会弱者的利益看成是一种义务,一种社会公职,强调国家和社会对未
成年人的保护责任。

由此可知,罗马法()
A. 强调法律至上
B. 维护公民平等
C. 追求司法公正
D. 蕴涵人文主义
14.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了推翻詹姆士二世的统治、防止天主教复辟的非暴力政变,这场
革命没有发生流血冲突,因此历史学家将其称之为“光荣革命”。

新贵族与资产阶级联合的重要原因是()
A. 新贵族的政治地位相对较低
B. 新贵族宗教信仰发生改变
C. 新贵族的生产方式发生变化
D. 恢复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
15.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任何法案都必须经两院批准才能生效,参议院和众议院在制定法律的过程中互
有对于另一方的绝对否决权。

美国国会分为参众两院是()
A. 基于对立法权过大的担忧
B. 英国上下院制的翻版
C. 出于对总统行政权的牵制
D. 追求直接民主的体现
16.鸦片战争前,制约英军航行作战的关键是其对中国沿海缺乏地理认知和准确的海图。

为此,鸦片战争
期间,英军在中国沿海展开大范围水文调查,这一行为并没有受到清军的干扰。

这说明()
A. 中英综合国力差距巨大
B. 清朝海上军事实力不足
C. 英国的殖民扩张准备充分
D. 清政府缺乏近代海权观念
17.1858年,英国侵华军司令额尔金率舰队自上海沿江西上。

在天京江面,太平军与其交火。

事后,太平
天国向英方道歉,并同意在事先通知的条件下英国船舰可在长江航行。

由此可见,太平天国()
A. 受《北京条约》影响较深
B. 通晓国际水路交往规则
C. 迫切学习西方的强烈愿望
D. 没有认清列强侵华本质
18.1911年12月,南京临时政府组建时,革命军所用的旗帜,湖北方面是共进会的“十八星旗”,南京方
面是自制的“五色旗”、广东方面是“青天白日旗”。

这反映出()
A. 革命军內部缺乏权威领导
B. 全国的革命形势如火燎原
C. 清王朝统治已经土崩瓦解
D. 革命党人防止袁世凯夺权
19.1930年,武汉、长沙、广州等南方的大中城市,陡然增加了许多豪绅地主,尤其是江西的南昌、赣州
等地,更是在短时间内涌入了十多万地主及其家属。

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国内发生严重经济危机
B.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实践
C.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阻
D.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影响
20.1945年重庆谈判后,国共双方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有学者指出这个通常被称为“双
十协定”的文件并不具有“协定”的性质,其实称“会谈纪要”更为准确,这是因为()
A. 国共双方都缺乏诚意
B. 国共实力悬殊地位不平等
C. 美苏暗中支持国民党
D. 解放区问题没有达成共识
21.抗战时期,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被称作“解放区”;随后长达5年的国共内战时期,由中共控
制的区域亦被称作解放区。

材料中两个“解放区”的含义分别是()
A. 武装割据,人民主权
B. 民主独立,思想解放
C. 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D. 民族解放,民主自由
22.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被称为“第一次真正的人民大会”。

这次大会的主要功绩是()
A. 确立人民代表由海选产生的制度
B. 中国人民开始成为真正的国家主人
C. 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D. 人民有了行使政治权力的唯一机关
23.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从东、西方间的关系这一角度看,马歇尔计划是走向冷战的最后一步。

”对
这一观点的解释最合理的是,马歇尔计划()
A. 通过经济援助造成欧洲事实上分裂
B. 直接导致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出现
C. 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具体运用
D. 具有控制西欧拉拢东欧的双重企图
24.肯尼迪和赫鲁晓夫在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期间,至少有25封信在来往。

最终苏联先撤走了导弹,美
国解除了海上封锁,持续了13天的导弹危机得以解除。

这说明()
A. 美苏在对抗中伴随妥协
B. 冷战加剧世界紧张局势
C. 美苏淡化意识形态冲突
D.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形成
25.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苏联、美国的国力相对下降,日本崛起,欧洲联合发展,西方国家形成经济上美、
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第三世界涌现出一批新兴发展中国家,它们有的已发展成为地区大国。

材料反映出当时()
A. 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
B. 美苏两极格局名存实亡
C. 世界紧张局势的加剧
D. 各种政治力量重新组合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0分)
26.如何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是历朝历代统治者极为关注的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二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

……然而封建之始,郡邑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

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柳宗元《封建论》材料三(元行省)……由中央政府常派重臣镇压地方之上,实为一种变相之封建。

而汉、唐州郡地方政府之地位,渺不再得。

此制大体上为明、清所承袭,于地方政事之推进,有莫大损害。

自此遂只有中央临制地方,而中央、地方共同推行国政之意义遂失。

--钱穆《国史大纲》完成下列要求:
据材料一,指出西周与秦的地方行政制度。

结合所学分析秦地方行政制度的特点。

据材料二,指出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的原因并分析由此产生的后果。

依据材料三,概括钱穆对行省制度的观点。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对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认识。

27.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体现。

阅读下列
材料:
材料一在近代反侵略的进程中,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奋勇抗争,努力地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鼓舞了全国人民反帝爱国的伟大斗志。

在国家安危、民族存亡的历史关头,中国人民表现出了“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前仆后继、救亡图存”的反抗精神,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

也正是中国人民怀着深厚的忧患意识,发扬自强不息、英勇无畏的民族精神,经过一个多世纪艰苦卓绝的斗争,才有最终百年国耻的洗雪。

--宋凌迁《近代反侵略进程中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由甲午一役始也。

……
故非受巨创负深痛,固不足以震动之。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1898年)材料二九一八事变后,尤其是华北事变和七七事变后,日益加重的民族危机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高涨。

……人们常说,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枢纽。

--郑大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完成下列要求: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

这种民族精神的真正觉醒与近代哪一次战争有关?
近代民族主义的兴起、发展和高涨,进一步丰富了民族精神。

据材料二,抗战时期民族精神进一步丰富的原因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如何理解“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枢纽”?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近代中国人民抗争的认识。

28.在国际格局演变中,大国确实是极为重要的力量;但是,在大国之外,也还存在许多其他重要力量。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冷战时期美苏关系的终极性质是超级大国竞争。

数十年的核军备竞赛以其恶性循环加剧了冷战,但也控制了冷战,因为它确立和维持了“恐怖平衡”,使得美苏两国因为惧怕互相毁灭而努力防止它们之间爆发直接军事冲突。

它使得两个超级大国能够彼此对抗和争斗而不兵戎相见。

仅就此而言,冷战时代确实是个“漫长的和平”时代。

--摘编自时殷弘《美苏冷战史:机理、特征和意义》材料二冷战后时代的世界是一个包含了七个或八个主要文明的世界。

文化的共性和差异影响了国家的利益、对抗和联合。

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绝大多数来自不同的文明。

政治和经济发展的主导模式因文明的不同而不同。

国际议题中的关键争论问题包含文明之间的差异。

权力正在从长期以来占支配地位的西方向非西方的各文明转移。

全球政治已变成多极的和多文明的。

--摘编自萨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完成下列要求:
战后,美苏形成冷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理解材料一中“冷战时代确实是个‘漫长的和平’时代”?材料二反映了冷战后的国际格局出现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这种变化的影响。

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影响国际格局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
“改造后的神与任何族姓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而是整个天下的保护神”说明改造的目的就是
让整个天下一个神,也就是加强文化认同。

故选:D。

本题考查的是西周的宗法制,侧重于考查的是宗法制的意义。

本题考查对宗法制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
解决问题的能力。

2.【答案】A
【解析】
A题干中“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符合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分配政治权力和规定等级秩序的宗法制,正确。

BCD与题干无关,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西周宗法制,需要掌握宗法制的内容和影响。

高考中对宗法制的考查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①宗法制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②宗法制的深远影响。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宗法制即宗族法规,是一种权力继承制度,将君位的承传用嫡长子继承制的形式确定下来,完善和巩固分封制,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

宗法制下的等级尊卑观念非常严格,等级森严,尊卑有序,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君臣关系为纲纪,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答案】C
【解析】
A.材料的目的是明确权力和义务,不是遏制诸侯国之间的相互攻伐,故排除;
B.材料的目的是明确权力和义务,不是鼓励诸侯开疆拓士,故排除;C.分封制下诸侯和天子具有隶属关系,诸侯在享有权力的同时,必须对天子仅有义务。

材料“给受封者颁赐礼器以作凭据,又规定受封诸侯的一系列义务”体现出二者之间的隶属关系,故正确;
D.分封制下诸侯权力较大,天子难以实现对地方的直接控制,故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的是西周的分封制,侧重于考查的是分封制的目的。

井田制是西周分封制实行的经济基础,分封制、宗法制建立在井田制的基础之上,春秋时期随着井田制的破坏,分封制、宗法制也随之崩溃。

4.【答案】B
【解析】
A.材料体现的是一种等级制度,没有直接体现出强化天子权力的作用。

B.妻妾之分从天子到地方逐渐的严格有利于形成比较严格的等级制度,缓和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从而加强政权的稳定性。

C.没有体现出女性地位的下降。

D.西周之前就形成了贵族政权。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西周的分封制,要求学生结合商朝和西周分封制度的特征和材料信息来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西周政治制度的特征,还要搞清楚夏商西周政治制度发展的过程。

5.【答案】A
【解析】
A.秦朝设置三公九卿制度,并且太尉官职并没有人担任,主要是为了强化君主的权力。

B.太尉在历史上确实有这一官职。

C.秦始皇统一天下,经过大规模的兼并战争,后来秦末农民起义,也是战争不断。

D.秦朝三公九卿制度确立以后就没有发生过变化。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秦朝的中央官制,要求学生结合三公九卿的职权特征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秦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还要搞清楚三公九卿制度的内容特征。

6.【答案】C
【解析】
皇帝独裁,皇权至上是中国古代皇帝制度的重要特征。

材料中的“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上乐以刑杀为威”反映出秦朝皇帝独裁专断,故C正确。

“上乐以刑杀为威”不能说明实行依法治国,排除A项。

“百官胆小怕事”不能反映实质问题,排除B项。

“行政机构缺失”材料不能反映,也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故选:C。

本题考查秦朝君主专制的相关知识。

关键信息“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7.【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汉代察举制规定以儒术为取士标准,以德行才能为依据,有利于扩大优秀人才的选拔范围,扩大统治基础。

故D项正确。

A项,题干与教育制度无关,排除。

B项,察举制并未促进贵族政治的迅速瓦解,排除。

C项,门阀士族兴起于魏晋时期,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汉代察举制的影响,根据材料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汉代察举制的影响,此题学生应掌握察举制的内容及影响进行分析解答。

8.【答案】B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为分割宰相的决策权,起用身边的近臣组成决策机构,也就是中朝;而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制则成为了执行机构,也就是外朝。

根据材料“当政府权力威胁到皇权时,君主往往会在左右近臣中另觅助手,另外组建一套班子以此限制政府权力”可知内外朝制度正确,B选项符合题意。

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属于丞相制度刚刚诞生,丞相“掌承天子,助理万机”,权力较大,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

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属于集体宰相制,与材料无关,C选项排除。

宋朝二府三司制属于集体宰相制,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汉代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关键信息是“君主往往会在左右近臣中另觅助手,另外组建一套班子以此限制政府权力”
本题考查汉代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本题掌握古代加强皇权的相关措施即可。

9.【答案】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设置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事权、财政权,以加强君主专制,故D正确。

秦朝主要是实行三公九卿制度,排除A。

汉朝主要设立中朝,排除B。

唐朝主要实行三省六部制,故排除C。

故选:D。

本题考查北宋加强君主专制的相关知识。

对题干图片信息的正确解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本题考查学生知识再现能力。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直接得出结论,难度偏低。

10.【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明成祖正式设立奴儿干都指挥使司,作为管辖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的最高地方军政机构”、“其主要官员初为流官,后为世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两个信息所处时代特征是明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空前强化,尤其是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故B正确。

奴儿干都司是地方最高军政机构,并非地方监察机构,排除A项。

奴儿干都司是地方军政机构,非中央行政体制,排除C项。

材料没有反映中央与地方对立才采取此措施,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考查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相关知识。

关键信息有:明成祖正式设立奴儿干都指挥使司,作
为管辖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的最高地方军政机构。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
问题,总体难度适中。

11.【答案】A
【解析】
依据题干材料“南北政权都争以中国为正统”、“隋唐两朝,天下一统,在修史时,将历史上分裂的南北政权,都归入中国,纳入正史”可以看出统治者注重从法统上坚持统一意识,故A项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南北方形成了共同的民族认同感,故B项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故C项错误。

D项不是材料主旨,应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历史文化常识。

需要掌握从汉到隋唐的统一意识。

解题的关键是对“南北政权都争以
中国为正统”、“隋唐两朝,天下一统,在修史时,将历史上分裂的南北政权,都归入中国,纳入
正史”的分析理解。

本题考查对从汉到隋唐的统一意识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
的能力。

12.【答案】A
【解析】
材料中的含义正如亚里士多德的名言“人是城邦的动物”,说明个体的人只有在城邦的共同的
利益下,民主政治才能得到保证,失去城邦,个人的民主也不会存在。

因此A项符合;
BCD项都不是对材料的正确理解,故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古代雅典民主是建立在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基础上,城邦国家的存亡决定民主政治制度存在。

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准确解读和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理解。

雅典民主政治是在独特的地理自然环境和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形成的,为了维护城邦的独立,公民们必须充分发挥个休作用来保护共同的城邦利益。

这就决定了城邦的共同利益高于个休公民利益。

13.【答案】D
【解析】
A.材料没有涉及法律的地位,而是强调罗马法蕴涵人文主义的精神,故排除;
B.材料没有体现罗马法维护公民平等,而是强调罗马法蕴涵人文主义的精神,故排除;
C.材料没有涉及罗马法追求司法公平,而是强调罗马法蕴涵人文主义的精神,故排除;
D.根据材料可知,罗马法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即充分重视每一个合法公民的价值和权利,体现了较为浓郁的人文主义情怀,故正确;
故选:D。

本体考查的是罗马法,侧重于考查的是罗马法的特点。

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

抓住材料关键信息“罗马法将保护未成年人及其他社会弱者的利益看成是一种义务,一种社会公职,强调国家和社会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责任”,结合罗马法的相关史实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
案。

14.【答案】C
【解析】
A.新贵族是资产阶级化的贵族,是生产方式改变的结果,不是政治地位影响的结果,故A项错误;
B.新贵族宗教信仰仍然是基督教,没有发生改变,故B项错误;
C.新贵族是资产阶级化的贵族,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影响的结果,故C项正确;
D.新贵族领导光荣革命,结束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故D项错误。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光荣革命,要求学生结合光荣革命的过程特征和影响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英国光荣革命的背景,过程特征,学生要有较强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