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观光农业研究综述
国外休闲农业研究报告
![国外休闲农业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7708e53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de.png)
国外休闲农业研究报告概述:休闲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和经营的基础上,通过多样化的农业服务与农产品消费结合,为城市人群提供参与农业生产、采摘、观光、娱乐等活动的一种休闲方式。
近年来,休闲农业在国外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成为了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报告主要从国外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特点和经验教训等方面进行研究。
发展现状:休闲农业在国外发展迅速,成为了农村地区重要的经济支柱和旅游资源。
据统计,美国、法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的农业产值中,休闲农业的比重已经超过了30%。
休闲农业旅游的内容多样化,包括农场游览、采摘体验、动物观赏、农产品销售等。
此外,一些地区还开设了农业培训班和农业科普活动,吸引了大量的参与者。
特点:1.多样化的体验项目:休闲农业通过各种不同的体验项目,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
对于想要感受田园生活的城市居民来说,他们可以参与农作物的种植、采摘以及农田的管理;对于喜欢动物的人来说,他们可以观赏农场中的动物和参与动物抚养活动;对于美食爱好者来说,他们可以品尝到新鲜的农产品和农杂粮的制作等等。
2.农业与文化的融合:休闲农业不只是单纯的农业活动,还融入了当地的文化元素。
人们在体验农业活动的同时,也能了解到农村地区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和农业历史。
这不仅丰富了农村地区的旅游资源,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3.基于可持续发展原则:休闲农业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通过有机种植和生态农业的方式,减少对土壤、水源和空气等自然资源的污染。
此外,一些先进的休闲农业企业还引入了可再生能源和节能技术,为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经验教训:1.强调农业与服务的结合:休闲农业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将农业服务与农产品消费结合起来。
农场主可以通过农产品销售、观光导览和教育培训等方式,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服务。
这不仅可以增加收入,还能提高游客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2.注重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休闲农业需要重视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观光农业发展情况及策略
![观光农业发展情况及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865a00f9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ed.png)
观光农业与旅游、文化、教育等产业 融合发展,形成多元化、综合性的产 业体系。
创新驱动与转型升级
创新驱动
观光农业通过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等手段,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
转型升级
观光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提升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
05
案例分析:成功经验与启示
国内外典型案例介绍
国内案例
农业的发展。
完善基础设施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 、通讯、水利等方面的水平,为观 光农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
提高服务质量
加强观光农业从业人员的培训,提 高服务质量和水模式:鼓励企业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如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等,促进观光农业的多元化发展 。
加强国际合作:加强与国际先进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我国观光农业的 国际化发展。
总之,观光农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 共同努力,加强政策支持、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服务质量,推动观光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知名度和影响力。
04
观光农业发展趋势与挑战
绿色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绿色生态
观光农业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通过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等手段,实现农业的可持 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
观光农业在发展过程中,注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推动农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 发展。
文化旅游与产业融合
文化旅游
观光农业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开发具 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促进文 化传承和旅游发展。
竞争格局与主要企业
竞争格局
观光农业市场竞争激烈,企业数量众多,但具有品牌影响力和规模优势的企业 较少。
国外国外休闲农业研究报告
![国外国外休闲农业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b2b1c27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c1.png)
国外国外休闲农业研究报告一、引言休闲农业指的是将农业与旅游相结合,并提供农业体验和乡村休闲活动的产业形式。
随着人们对健康、环境和乡村生活方式的关注,休闲农业在国外得到了快速发展。
本报告将从国外休闲农业的背景、发展和特点三方面进行研究。
二、国外休闲农业的背景1.乡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在现代社会中,乡村地区逐渐失去了传统农业的竞争力,乡村经济陷入停滞。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人们开始将旅游业引入乡村地区,利用乡村的自然资源和人文特色,发展休闲农业。
2.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使人们越来越远离自然环境,对慢生活和自然乡村的向往不断增加。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花时间去参观农场,参与农业体验活动,增加与大自然的接触。
三、国外休闲农业的发展1.农场旅游农场旅游是休闲农业的重要形式之一,它让游客有机会参观农场,了解农业生产过程,并参与农业体验活动。
比如,农场主可以开设农业工作坊,教授游客如何种植农作物或饲养动物。
2.农家乐农家乐是包括住宿、餐饮和娱乐等服务的乡村旅游项目。
游客可以在农村别墅或民宿中享受宁静的乡村生活,品尝新鲜的农产品,参与农村活动如采摘水果、赶牛车等。
3.农村康养农村康养是近年来快速崛起的休闲农业形式,它强调消费者在农村进行休养和放松。
一些度假村和农庄提供丰富的康体项目,包括瑜伽、农田塑形、野外徒步等,让游客远离城市喧嚣,享受宁静的田园生活。
四、国外休闲农业的特点1.多样性国外休闲农业形式多样,可以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和农业特色进行开展。
农场旅游、农家乐和农村康养等形式共同构成了丰富多样的休闲农业产业链。
2.可持续发展国外休闲农业注重可持续发展,将农业与生态环境相结合,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可再生能源,保护和改善农田生态系统,提供有机农产品和绿色休闲环境。
3.农产品消费休闲农业为游客提供新鲜的农产品,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
游客可以亲手采摘果实、品尝乳制品、购买有机蔬菜等,享受田园生活的乐趣。
五、结论国外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乡村经济的转型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国外观光农业研究综述
![国外观光农业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8576eeecf8c75fbfc77db268.png)
结构等, 迄今为止仍保持其原貌, 必将吸引越来越 多的游客, 问题的关键是在大力发展农业旅游事业 的同时如何保护乡村原始的环境、传统文化、社 会—经济结构。普遍认为, 发展观光农业与保护乡 村文化传统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互矛盾的, 其发展策 略应予以重视。 2.4 农业与旅游业关系的研究
观光农业就是农业与旅游业“合而为一”的产 业, 国外也注重了农业与旅游业关系的研究。 Kreha [10] 在对德国阿尔卑斯山 Hindeklang 地区的农 业和旅游业共生系统的研究中, 重点研究了旅游业 和农业的现状、旅游业和农业的共存问题、旅游业 和农业共存条件状况的问题。并试图创造 Hindeklang OKO 模型, 该模型主要目标是以能充 分利用扩展型农业用地的必要性为主要特色, 使该 地区的风景区可以通过深化农业发展, 从而得以最 充分的持续性发展, 同时也能满足来阿尔卑斯山旅 游的游客中喜欢天然的、人文的景区的需求。 Ilbery [11] 也探讨了农场发展与旅游业的关系, 认为 旅游业可作为替代型农场企业 ( AFE) 。 2.5 观光农业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
观光农业文化资源是观光农业资源中的 “质”, 并且在观光农业旅游过程中, 旅游者所携带的文化 是 “强势文化”, 当地居民所携带的文化是 “弱势 文化”, 这样 “强势文化”与 “弱势文化”难免产 生冲突。Hohnhlz [9] 在对马来西亚和德国观光农业 研究中指出: 乡村的环境、传统文化、社会—经济
此外, Greffe [12] 还认为, 固定工作时间制以及 双休日的实施, 收入的增加, 交通基础设施的改 善, 各种旅游形式和种类的日益丰富, 人均寿命延 长等也是观光农业得以发展的重要原因。 2.6 观光农业发展策略和管理研究
第 18 卷
王兴水等: 国外观光农业研究综述
美国农业观光旅游模式研究
![美国农业观光旅游模式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6aec38451e79b89680226f0.png)
2 0 1 7 . 0 4 ( 总4 5 6 )
世毒 噱业 W o A d A c u ] t u r e
的产 品体 系 ,并 且 取 得 了很 大 成果 ,美 国近 几 年 每 年 参 与农 业 观 光 旅 游 的 人 次 在 7 0 0 0万 左 右 ,约 占
成 年人 口的 2 / 3 ,而且 近 3年 的调查 显示 这 个趋 势还
2 . 1 完善 的 旅游 支撑 体 系 美 国农 业 观光 旅游 新 型经 营业 态 的发 展 和成 熟 ,
是以 “ 政府 +法 律 + 企 业 +协 会 +农 户 ” 的联 动 发
各 地发 展农 业 旅 游 强 调 地 方 差 异 性 ,充 分 体 现 和 突 出本地 区 的 农业 自然 景 观 和 农 业 产 业 特 色 ,丰
一 I
业 wo r i d Ag I i c u I t u r e
2 0 1 7 . 0 4 ( 总4 5 6)
美 国农 业 观 光 旅 游 模 式 研 究
马 宝 霞
( 平顶 山学院旅游 与规划 学院 平 顶 山 4 6 7 0 0 0 )
摘 要 :农 业作 为 中国传 统基 础 性 行 业 ,一 直 以 来都 是 以生 产 导 向 为 目标 的发 展 模 式 ,
金融 机 构 、旅 游 协 会 、 中介 机 构 、配套 服 务 机 构 以 及政 府 相关 部 门 的积极性 。
2 . 3 因地 制宜 ,体验 互 动
在 增 长 ,2 0 0 7 年 与农 业 观 光 旅 游 相关 的农 场 项 目达 到2 . 3万个 ,平均 收 入达 到 2 . 4 3万 美 元 ,加 利福 尼 亚 、阿肯 色 、纽 约 等 州 在 农 业 旅 游 方 面 领 先 的农 业 大 州 每年农 场 平均 收 入更是 超 过 了 5 万 美元 L 3 ] 。
国外乡村旅游研究述评
![国外乡村旅游研究述评](https://img.taocdn.com/s3/m/f5c6899c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e7.png)
资源禀赋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不同地区的农业景观、农产品、文化等资 源不同,需要充分挖掘和利用,以提高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2、乡村旅游的规划与开发
乡村旅游的规划与开发是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规划与开发过程中, 需要遵循科学的原则,充分考虑市场需求、资源禀赋、环境保护等各种因素,制 定科学的发展战略和规划方案。同时,要注意保护当地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避 免对环境和文化造成破坏。在实践中,可以采取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社区参与 等多种模式,以促进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
四、总结与展望
本次演示通过对国外乡村旅游的研究述评,总结了乡村旅游的定义与分类、 发展历程、影响因素、规划与开发、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对于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次演示也指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 不足和问题,如研究方法单一、研究内容不深入等。
未来,可以进一步深化乡村旅游的研究内容,拓展研究领域,探索新的研究 方法和技术手段。例如,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提高研究的精度和效 率;可以深入研究游客的消费行为和需求特征,以制定更加精准的市场营销策略; 可以加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探索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旅游形式;可以 推动乡村旅和启示。
国外乡村旅游研究述评
01 一、引言
目录
02 二、文献回顾
03 三、重点阐述
04 四、总结与展望
05 参考内容
一、引言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独特的旅游形式,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 是在发达国家,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了旅游产业的重要支柱之一。本次演示旨在综 述国外乡村旅游的研究成果,以期为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总结:国外乡村旅游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涉及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 旅游活动设计、旅游业的影响等方面。然而,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缺乏深 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缺乏对一些新兴的乡村旅游形式的探讨等。未来研究 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乡村旅游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加强对新兴乡村旅游 形式的和研究,推动乡村旅游研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以更好地指导和推动乡村 旅游的发展。
观光农业 总结
![观光农业 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f0a44c1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48.png)
观光农业总结引言观光农业是一种结合了农业和旅游的新型发展模式,通过提供观光、体验和娱乐等服务,使游客能够亲身参与到农业生产中,增加对农业产业的了解和认识。
观光农业的发展不仅能够带动经济增长,还可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农村环境。
本文将对观光农业进行总结,并探讨其发展前景和挑战。
发展现状观光农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发展。
尤其是在一些农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观光农业已经成为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
例如,日本的农家乐和农村体验园区深受游客欢迎,成为日本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中国也在积极推动观光农业的发展,通过建立农村旅游景区和农产品观光基地,吸引游客前往农村地区参观和体验农业生产。
观光农业不仅在农业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发展,也在一些农业相对落后地区得到了推广。
观光农业的发展给农村地区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条件,同时也保护了农村环境和传统文化的传承。
发展前景观光农业在未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首先,人们对于慢生活和健康饮食的追求不断增加,对有机农产品和农村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观光农业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供新鲜健康的农产品和亲近自然的体验。
其次,观光农业能够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民增加收入,改善农村就业状况。
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农村人口不断减少,农业产业面临着人力短缺的问题。
观光农业能够吸引年轻人回乡创业,促进农业产业的振兴。
最后,观光农业能够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的理念,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水资源和土壤,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挑战尽管观光农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观光农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相对薄弱,需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资,提升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
其次,观光农业需要与传统农业相结合,保持农业生产的稳定性。
观光农业的发展不应该削弱农业的主业地位,而应该更好地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实现农业的协调发展。
国外休闲农业旅游发展情况介绍及几点启示
![国外休闲农业旅游发展情况介绍及几点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b0ebd667c850ad02de80417d.png)
国外休闲农业旅游发展情况介绍及几点启示一、国外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的现状与特点休闲农业旅游在国外一般被称为“乡村旅游”。
1、欧洲欧洲国家的休闲农业旅游以“度假农庄”最为普遍。
早在1865年,意大利就成立了“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专门负责介绍农业旅游。
欧洲的度假农庄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形式:一种是住宿在农家与农家成员共同生活,或是住在由农舍改建而成的游客客房里,由农家提供游客最简单的B&B (Bed and Breakfast)服务。
另一种则是住在紧邻农家的出租小平房里,吃饭自理。
第三种是以美食品尝为主的农场饭店另外还有露营农场、骑马农场、教学农场和狩猎农场等。
2、美州主要是美国。
美国休闲农业发展很快。
主要的形式是“度假农庄”及观光牧场。
据一项研究表明,美国有近三分之二的成年人,在过去的三年中,去美国农村地区旅行过,其中以休闲为目的占90%。
美国人普遍认同的农业旅游类型主要有三种:一是乡村文化遗产旅游二是乡村自然生态旅游三是以休闲和体验以及教育为目的的农业旅游。
3、亚洲日本积极推进绿色旅游理念。
所谓绿色旅游,是到农村进行自然生态、乡土文化、人际交流的住宿型休闲活动。
日本还专门通过法案,支持农村地区发展旅游业;农林水产省提出,农村地区不仅是用于纯农业生产以及农村人口居住之地,而且是“国家的公共财产,是人们可以放松,修身养心的地方”,所以积极推动发展农场旅馆,吸引越来越多的农业旅游者。
甚至以体验农村生活为主题的电视节目、杂志和报纸人气也非常旺盛,电视节目收视率高达20%。
韩国政府也把发展休闲农业旅游作为振兴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的一项计划。
发展初期,主要形式是旅游农场。
目前,在韩国大城市周边的渔村,都建有许多“观光农园”和“周末农场”,这些农场集休闲、体验、收获为一体,吸引了大批市民,生意非常红火。
据韩国有关机构统计,仅2007年,利用周末和暑假到“观光农园”休假的城镇人口达446万,相当于城市人口的1/8。
国外国外休闲农业研究报告
![国外国外休闲农业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f8048c8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8b.png)
国外国外休闲农业研究报告摘要:休闲农业作为一种结合农业、旅游和休闲方式的新兴产业,在国外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发展。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国外休闲农业的研究,探讨其发展现状、特点和启示,以期为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引言休闲农业既可以满足人们对于休闲和娱乐的需求,又能够保护和传承农村的文化和自然资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国外休闲农业的研究成果丰富,不同国家的发展经验值得借鉴。
二、国外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1.欧洲地区:欧洲国家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休闲农业产业体系,农业庄园、农场旅馆、纯天然餐厅等形式多样。
其中,英国的农业庄园和法国的葡萄庄园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2.美洲地区: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发展休闲农业的国家之一,农民市场、农家酒庄和农业参观等形式深受游客欢迎。
加拿大和巴西等国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3.亚洲地区:亚洲国家的休闲农业相对较新兴,日本、韩国和泰国等国已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中国也开始逐渐重视休闲农业的发展。
三、国外休闲农业的特点1.产业链完善:国外休闲农业发展注重整个产业链的完善,包括种植、养殖、加工、销售和服务等环节。
2.体验性强:休闲农业注重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提供农业体验、农产品采摘、农耕活动等活动项目。
3.多元化发展:不同国家和地区休闲农业形式多样,既有农业庄园和农场旅馆,也有农民市场和乡村游览等项目。
4.综合利用资源:休闲农业将农业生产与旅游消费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农村的自然、文化和农业资源。
5.专业化经营:休闲农业发展需要专业化的经营团队和管理体系,注重品牌建设和服务质量。
四、对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的启示1.加强政策支持:我国休闲农业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加强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推动休闲农业产业的发展。
2.创新农业模式:借鉴国外经验,我国可以通过培育农业庄园、农场旅馆等新模式,推动休闲农业的多元化发展。
3.强化品牌建设:通过推进农业品牌建设和提高产品质量,增强我国休闲农业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国内外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综述与借鉴
![国内外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综述与借鉴](https://img.taocdn.com/s3/m/f6b7e627a1c7aa00b42acbb4.png)
专题 国内外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综述与借鉴 一、国外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综述与借鉴(一)国外休闲农业发展综述1、发展综述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农业休闲功能的发挥,也都非常强调农业景观的建设。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休闲农业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形成了产业规模;欧盟为鼓励农民建设农业景观,对农民提供高达50%的经济补偿。
目前,世界各国形成了传统休闲农业、都市型休闲农业、科技型休闲农业、奇异型休闲农业等多种休闲农业经营模式。
一般认为,国外休闲农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1)萌芽阶段。
这一阶段既没有明确的休闲农业概念,也没有专门的休闲农业区,它只是作为旅游业的一个观光项目,主要是城市居民到农村去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作,接待地没有特殊的服务设施、建筑以及辅助娱乐设施。
游客在农民家中食宿,或在农民的土地上搭起帐篷野营。
这一阶段没有专门的管理行为,农民只收取客人少量的食宿费。
(2)观光阶段。
休闲农业的真正发展是在20世纪中后期。
观光不再是对大田景色的观看,而是出现了具有以观光为职能的观光农园,观光内容日益丰富,如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花、草、林、木、果、家禽、家畜等皆可入园。
农园内的活动以观光为主,并结合购、食、游、住等多种方式经营。
这时休闲农业项目主要以观光农牧场和人造公园为主。
(3)度假阶段。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旅游需求的转变,观光农园也相应地改变了其单纯观光的性质,观光农园中建有大量可供娱乐、度假的设施,扩展了观光功能,加强了游客的参与性。
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已有1800万美国人前往观光农场度假。
(4)租赁阶段。
租赁是一个刚出现不久的新型经营方式。
租赁即是农场主将一个大农园划分为若干个小块,分块出租给个人、家庭或团体,平时由农场主负责雇人照顾农园,假日则交给承租者享用。
这种经营方式,既满足了旅游者亲身体验农趣的需求,也增加了经营者的盈利。
2、代表性国家的休闲农业(1)美国互利共赢的市民农园美国休闲农业的兴起可追溯至19世纪上流阶层的乡村旅游,到1970年,仅美国东部就有500处以上的休闲农场。
观光农业可行性研究报告
![观光农业可行性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6541b6b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de.png)
观光农业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引言观光农业是指将农业产业与旅游业相结合,通过为游客提供农业体验活动、农村民俗文化体验和农产品购买等形式,以达到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乡村环境、促进乡村发展的目的。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日益提高,观光农业成为了乡村振兴的一种重要途径。
本报告将从观光农业的概念和发展现状、观光农业的意义、观光农业的发展现状、观光农业的可行性分析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观光农业的概念和发展现状观光农业的概念可以追溯至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当时美国农民受到工业化农业的冲击,通过提供农业观光体验活动来增加农民收入。
随着观光农业的成功经验不断积累,观光农业概念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
目前,观光农业已经成为了全球乡村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乡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中国,观光农业的发展也取得了一定成就。
根据中国农业观光协会的统计数据,目前中国农业观光企业已经超过10万家,年接待游客量达到10亿人次以上,观光农业产值已经超过万亿元。
随着政府相关政策的不断扶持和农民观念的转变,观光农业已成为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支撑。
三、观光农业的意义1. 增加农民收入观光农业可以为农民提供丰富的就业机会,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通过提供游客住宿、餐饮、农产品销售等服务,可以为农村居民提供额外的收入来源。
2. 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观光农业可以使农村成为旅游目的地,吸引游客前往,促进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特色农业观光景点如茶园、果园、花田等,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参观和体验。
3. 保护农村生态环境观光农业可以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业,提高了农村环境的保护意识和建设水平。
同时,观光农业还可以调动农村资源和力量,使农村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
四、观光农业的发展现状在我国,观光农业发展经历了起步阶段、蓬勃发展阶段和规范发展阶段等不同发展阶段。
目前,观光农业呈现出以下几个发展特点:1. 观光农业发展呈现多元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休闲度假需求的提高,观光农业的形式逐渐多元化,如民宿、旅游农庄等。
国外休闲农业研究报告
![国外休闲农业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607781c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cb.png)
国外休闲农业研究报告引言休闲农业是指在农田或农村地区提供休闲娱乐、体验农耕生活的一种农业经营形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生态环境的关注,休闲农业在国外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
本报告将介绍国外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特点及对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1. 国外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休闲农业在国外发展迅速,已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许多国家都在积极推进休闲农业的发展,建设了一批特色农场和农庄供游客参观、体验和购买农产品。
以下是一些国外休闲农业的代表性发展地区:1.1. 欧洲欧洲的休闲农业非常发达,尤其在英国、意大利、法国和荷兰等国家。
这些国家建设了大量的农庄和特色农场,提供各种农业体验活动,如采摘水果、制作手工食品、参观农场动物等。
而且,许多农庄还提供住宿和餐饮服务,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1.2. 美国美国是休闲农业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发展最为成熟的国家之一。
美国的农庄多以农业旅游和农产品销售为主要经营方式。
除了农业体验活动外,一些农庄还提供婚礼、会议等定制化服务,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1.3. 日本日本的休闲农业也非常有特色,以农园、花田和茶园等为主要形式。
游客可以在这些地方赏花、品茗、参与农活等。
日本的休闲农业注重四季景色的变化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吸引了大批游客。
2. 国外休闲农业的特点国外休闲农业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2.1. 拓宽农业经营方式休闲农业不仅仅是传统的农产品生产,还包括农业旅游、农家乐、手工制作等多种形式。
这种多元化的经营方式,使农业产业链更加完整,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2.2. 强调生态环境保护休闲农业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通过合理利用农田和自然资源,打造绿色休闲空间。
同时,休闲农业也倡导可持续发展,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2.3. 提供农业教育和文化体验休闲农业提供了人们了解农耕生活、感受传统文化的机会。
通过农业体验和参与农活,人们可以了解农业生产过程,增强对农业的认识和尊重。
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综述
![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8edd8f00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41.png)
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乡村旅游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兴起,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旅游形式。
本文旨在全面综述国外乡村旅游的研究现状,分析其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和成果,以期为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文首先介绍了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发展背景,阐述了乡村旅游在全球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随后,本文分别从乡村旅游的经济影响、社会文化影响、环境影响、规划与管理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综述。
在综述过程中,本文重点关注了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的理论框架、研究方法、数据来源以及主要结论,同时也指出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和未来研究的展望。
通过本文的综述,可以发现国外乡村旅游研究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其研究内容涵盖了乡村旅游的多个方面,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多个领域。
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为我们深入了解乡村旅游的本质和特征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同时也为乡村旅游的规划和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然而,现有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如研究方法的多样性、数据来源的可靠性以及研究结论的普适性等方面的问题。
因此,未来的研究需要在这些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改进。
本文旨在通过综述国外乡村旅游的研究现状,为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本文也期望能够引起更多学者对乡村旅游的关注和研究,共同推动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二、国外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乡村旅游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可以追溯至19世纪中叶的欧洲。
当时,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居民开始寻求逃离城市喧嚣,寻找乡村的宁静与自然之美。
这种需求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初步发展。
进入20世纪,特别是二战后,随着经济的复苏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乡村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休闲方式。
此时的乡村旅游主要以观光和度假为主,游客可以欣赏乡村的自然风光,体验乡村的生活方式。
20世纪70年代,随着全球范围内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乡村旅游开始注重可持续发展,强调对乡村环境和文化的保护。
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综述
![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78298046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b4.png)
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综述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的关注增加,乡村旅游逐渐成为国外旅游业的热点之一。
国外学者们对乡村旅游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理论,本文将对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的发展进行综述。
一、国外乡村旅游概念的发展乡村旅游的概念在国外有多种不同的解释。
最早的定义是指游客到乡村地区从事农业活动,体验农耕生活。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乡村旅游的定义逐渐扩展,不仅仅包括农业体验,还包括了乡村地区自然环境、文化遗产等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二、国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国外学者们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不同的思路和理论。
其中,农村地区的多元化发展模式被广泛应用。
这种模式认为乡村地区应该利用自身的资源和特色,开展多样化的旅游业务,如农业观光、生态旅游等。
这种模式的前提是保护乡村地区的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以吸引游客并提高乡村居民的收入水平。
三、国外乡村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利用乡村旅游资源的过程中,保护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提升当地居民的经济福祉。
国外学者们提出了一些策略和措施,如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加强乡村旅游的监管和管理等,以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四、国外乡村旅游对当地经济的影响乡村旅游对当地经济的影响是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研究表明,乡村旅游可以带动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
乡村旅游可以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农产品的流通和销售,推动乡村地区的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五、国外乡村旅游的发展挑战及应对策略在国外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相对落后,需要大量投资和改善。
其次,乡村地区的文化遗产需要有效保护和管理,以免过度开发和商业化。
此外,乡村旅游还面临着市场竞争和品牌建设的问题。
为应对这些挑战,国外学者们提出了加强政府支持、培养专业人才、加强乡村旅游品牌建设等应对策略。
观光农业研究报告
![观光农业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cdd6752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8c.png)
观光农业研究报告一、背景介绍观光农业是指将农业与旅游相结合,满足城市居民对乡村生活、农业文化的需求,并通过观光农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一种形式。
观光农业为农民增加收入、促进农村产业升级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途径。
本报告旨在探讨观光农业的特点、发展现状、潜力及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二、观光农业的特点观光农业具有以下特点:1.农业与旅游相结合:观光农业将农业生产与旅游活动相结合,游客可以欣赏农田风光、参与农事活动,并品尝农产品。
2.强调体验与互动:观光农业注重游客的参与感,在农田里体验种植、采摘等活动,增强游客对农业的了解和参与度。
3.农业科普教育:观光农业为游客提供了解农业知识的机会,通过展览、讲解等方式普及农业科普知识。
4.乡村旅游的一种形式:观光农业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接触乡村生活、感受田园风光的机会。
三、观光农业的发展现状观光农业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
截至目前,观光农业已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推广,吸引了大量游客。
3.1 发展区域分布观光农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农业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区,如江浙沪地区、广东、福建等。
这些地区以其独特的农业景观和丰富的农业特色吸引游客。
3.2 发展模式分类观光农业的发展模式可分为以下几种:1.农家乐模式:农家乐是农民将自家农土地改造成游客可入住的农家小院,提供住宿、餐饮、农事体验等服务。
2.特色农产品销售模式:一些农业产区通过开设农产品直销店、农产品展览销售会等方式,将特色农产品推向市场,并吸引游客购买。
3.农田观光模式:农田观光是指游客可以在农田里欣赏农作物生长的过程,参与农田景观的观赏和拍照。
4.农业主题公园模式:农业主题公园以展示农业科技、农产品加工、农事体验等为主要内容,吸引游客参观、学习。
3.3 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观光农业的发展不仅给农民带来了新的收入来源,也推动了农业产业升级和乡村振兴。
观光农业活动还丰富了城市居民的休闲方式,增加了农业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观光农业及其发展研究
![观光农业及其发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5f076285727a5e9856a61d6.png)
一、观光农业的兴起观光农业就是以农业项目(如农产品、农业生产过程、农业设施与设备、农业自然资源与人文景观等)为依托,大中城市游客为服务对象,经规划设计,来满足游客观光、品尝、休闲、娱乐、参与、体验、购物、度假等需求为中心的现代农业。
它既是对传统农业的拓展,也是对旅游产品的开发,是一个“农游合一”,农业旅游化、旅游农业化的交叉产业。
观光农业始于二战后的欧美国家,后在日本、台湾等地充分发展并日趋成熟。
在法国通过“绿色度假”,每年可以给法国农民带来700多亿法郎的收益,相当于全国旅游收入的1/4;荷兰的花卉产业旅游、美国的观光休闲农场、日本的农业公园、新加坡的都市农业科技公园世界闻名;台湾当局更是把观光农业当成农村的支柱产业之一,通过设立专门的机构、制定优惠政策、合理布局等来促进观光农业的发展。
我国的观光农业,萌芽于80年代末,兴起于90年代初。
主要分布在大中城市的近郊,如北京的郊县、上海的浦东、武汉的郊区、广东的珠江三角洲都相继建立起了诸如:“农业大观园”、“农科奇观”、“万果园”、“农林大世界”、“少儿农社”等旅游观光项目。
尤其是北京的郊县,目前已建起大中小观光项目1300多个,2000年接待游客2179万人次,总收入达12亿元。
观光农业的兴起有其内在机理和客观必然性。
首先,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都市的飞速发展,城市居民紧张的生活方式和狭小的生活空间迫切需要在广袤的原野、美丽的田园风光中放松身心,这种内在需求是观光农业兴起的根本原因。
其次,改革开放20年,我国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居民收入大大提高,消费总支出越来越多,按照一般经济规律人们在温饱状态下的消费主要集中在第一产业(农业)的物质产品上;在小康时期,人们的消费热点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加工业)的物质产品(如彩电、冰箱、洗衣机等)上;小康水平以后,人们的消费热点必然向第三产业,尤其旅游业所提供的非物质产品转移。
可以说这种居民收入的迅速增加是观光农业发展的动力所在。
观光农业发展研究
![观光农业发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c4b5187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f3.png)
然而,现有研究大多侧重于个案分析和定性研究,定量研究相对较少。同时, 对于观光农业的发展趋势和未来走向仍需进一步探讨。
研究方法
本次演示采用文献分析法和实地调查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通过收集和 阅读有关观光农业的文献资料,对其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和归纳。其次,设计调 查问卷,选取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观光农业园区进行实地调查,收集一线数 据并进行分析。最后,结合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结果,对观光农业的发展进行 趋势预测和建议。
结论
本次演示通过对观光农业的发展进行文献综述和实地调查,分析了其现状、影 响因素及未来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当前我国的观光农业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 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政策支持不足、市场需求不够旺盛等。因此, 未来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进一步推动观光农业的健康和可持 续发展。
具体建议如下:一是加强政策扶持力度,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二是加强市场调 研,了解消费者需求,开发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三是加强技术创新,提升观 光农业的核心竞争力;四是加强综述
观光农业的发展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内外学者的期刊论文和硕博论文中。这些研 究主要涉及观光农业的概念、发展模式、影响因素等方面。部分学者通过案例 分析,总结了观光农业的成功经验,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此外,也有学者 于观光农业的生态环境影响,探讨了绿色发展、生态旅游等理念在观光农业中 的实践和意义。
引言
观光农业是一种将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形式。它通过提供农业旅游 体验、农产品销售、农业示范等多种方式,满足人们对于休闲、娱乐、学习的 需求。近年来,随着国民旅游需求的不断增长,观光农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然而,面对市场竞争的加剧和资源环境压力的增大,如何实现观光农业的可持 续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休闲观光农业国内外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
![休闲观光农业国内外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0bd8ec8d524de518964b7d77.png)
休闲观光农业国内外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一、国内外发展现状休闲观光农业最初于20世纪30~40年代在意大利、奥地利等国兴起,以后逐步扩展到美国、法国、英国等国家。
到20世纪70~80年代,日本、新加坡和中国的台湾省陆续成为开发热点。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大陆开始进行探索性的研究和开发。
在中国,休闲观光农业的兴起迄今虽仅仅只有20~30年左右的历史,但发展势头十分良好。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台湾省针对长期困扰农业的劳动力外流、成本提高和外国农产品倾销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各种对策,其中包括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内容。
1983年,台湾农政部门制定了“发展观光农业示范计划”,使休闲观光农业的各项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和程序化。
1990年,台湾“农委会”在“改善农业结构提高农民所得方案”中,研讨了“发展休闲农业计划”,定下了休闲观光农业的一些基本条件,如面积至少要大于50hm2,而且必须连在一起;有较多农民参加且受益;有当地产品可供销售;有美丽景观可资观赏;有丰富农业活动可让人体验,并且要能维持农业本质以区别于一般游乐区等。
近十余年来,台湾继开辟大湖草莓园、木栅观光茶园、北投观光桔园、阳明山观光花园、士林观光农园、昆仑森林草药园和内湖观光草莓园等观光场所以后,又建立了有较大面积的苗栗县南庄乡三角湖休闲中心和台北县双溪乡慈晖休闲农场。
到1994年,“农委会”又出台了“发展都市农业先驱计划”,积极辅导各地建立示范性之生活体验型市民农园。
此后,市民农园在台湾各地犹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台湾农政部门及地方政府在资金、技术上大力支持,在经营管理上予以辅导,从而有力地推动了休闲观光农业的健康成长。
在中国大陆,1993年,《北京市农业区域开发总体规划》中首次出现“观光农业”概念。
1996年北京市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发展“观光农业”。
1998年6月正式出台《北京市观光农业发展总体规划》,同年8月成立了观光农业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制订了观光农业发展计划并建立了《郊区民俗网》。
国外农业旅游研究综述
![国外农业旅游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92d85c6eddccda38366baf0f.png)
(Schoo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Abstract: Agritourism, as a form of tourism, developed in order to meet the leisure fitness needs of people to
suburban countryside. Agritourism first sprung up in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dated back to more than 100 years ago.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agritourism has been taken on for a long time aboard, and achieved fruitful results. Carding the achievements systematically not only has references on agritourism in our country appeared in late years, but also to the theoretical study of our agritourism. Through researched the relevant foreign language databases, got more than 370 passages refer to overseas agritourism since 1980. Overseas agritourism research mainly around the following aspects: 1) the rise of agritourism, including rise reasons which from supply and need aspects; 2) the definitions of agritourism from various aspects and the types of agritourism, types of agritourist, types of agritourism producers; 3) the influence of agritourism, mainly on positive effects on visitors and tourism destinations or on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peasants; 4) the developing conditions and obstacles, conditions including internal conditions and external guarantees which consist of financial guarantee, law insurance and organization safeguard; 5) the developing strategies of agritourism, referred to Michigan developing strategy, variable developing strategy, sustainable developing strategy, marketing strategies, price strategy and so on; 6) gender issues in agritourism, especially on the mutual relation between female and agritourism, emphasized on the signification of female in the process of agritourism development; 7) the life cycle of agritourism destination, didn't put forward the exact stages of the life cycle of agritourism; 8) the changes of climate and environment on the development of agritourism, agriculture and tourism both are sensitive to climate and environment. Although aboard research on agritourism started earlier, wide range of research filed and has penetrated into many micro-level.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need continuing researches. The future research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passive effects of agritourism, and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agritourism better.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等, 迄今为止仍保持其原貌, 必将吸引越来越 多的游客, 问题的关键是在大力发展农业旅游事业 的同时如何保护乡村原始的环境、传统文化、社 会—经济结构。普遍认为, 发展观光农业与保护乡 村文化传统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互矛盾的, 其发展策 略应予以重视。 2.4 农业与旅游业关系的研究
观光农业就是农业与旅游业“合而为一”的产 业, 国外也注重了农业与旅游业关系的研究。 Kreha [10] 在对德国阿尔卑斯山 Hindeklang 地区的农 业和旅游业共生系统的研究中, 重点研究了旅游业 和农业的现状、旅游业和农业的共存问题、旅游业 和农业共存条件状况的问题。并试图创造 Hindeklang OKO 模型, 该模型主要目标是以能充 分利用扩展型农业用地的必要性为主要特色, 使该 地区的风景区可以通过深化农业发展, 从而得以最 充分的持续性发展, 同时也能满足来阿尔卑斯山旅 游的游客中喜欢天然的、人文的景区的需求。 Ilbery [11] 也探讨了农场发展与旅游业的关系, 认为 旅游业可作为替代型农场企业 ( AFE) 。 2.5 观光农业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
旅游业的关系、观光农业发展的动力机制、观光农业发展策略和管理、观光农业发展中的女性问题 7 个方面是国
外观光农业研究的焦点。
关键词: 观光农业; 国外; 综述
中图分类号: F59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章编号:1001- 7852 ( 2006) 06- 0075- 04
观光农业的发展最早可追溯到 19 世纪 30 年代 的意大利, 而作为现代社会的一项新兴产业, 始于 二战后的欧美国家, 而后在日本、以色列以及中国 台湾等地充分发展。目前, 国际上并没有对观光农 业、农业旅游、乡村旅游的概念作严格的界定。欧 美国家习惯用乡村旅游 (rural tourism) 的概念, 而 亚洲的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则用观光农业 ( agri- tourism) 这 一 概 念 。 因 此 , 在 搜 集 和 整 理 国 外研究资料的过程中, 难免出现观光农业、农业旅 游、乡村旅游等不同的概念, 在此均作为观光农业 翻译与理解。
观光农业文化资源是观光农业资源中的 “质”, 并且在观光农业旅游过程中, 旅游者所携带的文化 是 “强势文化”, 当地居民所携带的文化是 “弱势 文化”, 这样 “强势文化”与 “弱势文化”难免产 生冲突。Hohnhlz [9] 在对马来西亚和德国观光农业 研究中指出: 乡村的环境、传统文化、社会—经济
问题, 使他们把更多的目光转向了农村; ( 2) 由 于技术的进步和农业生产方式的不断改进, 农村的 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 ( 3)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外 移, 导致乡村地区人口下降, 服务业萧条; ( 4) 随着年轻人口的外移, 乡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 出; ( 5) 农村地区相对贫困, 乡村地区的发展问 题亟待解决。正是在以上背景下, 政界和学术界开 始关注农村问题, 寻找农村的发展之路。而发展旅 游业可以解决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促进劳动力就业 等方面的问题, 因此, 观光农业受到普遍关注, 同 时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2 研究焦点
2.1 观光农业概念的研究 国外学者相当重视观光农业概念的研究, 因
为, 概念的确定关系到理论体系的构建。但目前对 观光农业 概 念 的 界 定 尚 未 统 一 。Inskeep [1] 在 《旅 游规划— ——一种可持续的综合方法》一书中, 将农 业 旅 游 ( Agri - tourism) 、 农 庄 旅 游 ( Farm tourism) 、 乡 村 旅 游 ( Rural tourism) 等 提 法 不 加 区 分 , 认 为 属 于 同 一 概 念 。 Deegan 和 Dineen (1997) 也持同样的观点。并且 Inskeep 将对偏远乡
在观光农业发展的初级阶段, 学者们普遍高估 了其作用, 认为观光农业旅游可以拯救欧洲的乡 村。而随着观光农业旅游的发展, 人们开始认识到 观光农业旅游不是解决失业问题和低收入问题的灵 丹妙药。
Noel[4]在 研 究 法 国 农 村 旅 游 业 发 展 时 认 为 可 以 把旅游业看作是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途径; 并认 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是: 消除分散性、改善农村 居 民 的 服 务 、 通 过 旅 游 发 展 致 富 。Hussey [5] 在 对 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一个渔村旅游业发展时指出: 渔 村旅游业的发展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也产生了不 利的后果; 一方面, 它使不少人致富, 不仅为当地 居民而且也为外来移民提供了非传统的就业机会, 增加了服务设施, 使政府增加了税收和财政收入, 使游客领略了在其它地方无法享受到的海滨风光; 另一方面, 它又导致了这个传统渔村人口膨胀, 环 境受到污染, 改变了原始村落的特点, 也使犯罪率 猛增。Fleischer [6] 等在对以色列观光农业旅游研究 中 , 以 提 供 住 宿 和 早 餐 ( Bed and Breakfast Operation) 的农庄旅游为例, 认为观光农业旅游规 模小, 旅游季节短, 带来的收益低, 对地方经济影 响 不 大 。 Oppermann [7] 和 Hjalager [8] 在 对 不 同 地 区研究中, 也得出过类似结论。但普遍认为, 观光 农业旅游的发展对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农村剩 余劳动力就业、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 促进作用。 2.3 观光农业与乡村文化关系研究
此外, Greffe [12] 还认为, 固定工作时间制以及 双休日的实施, 收入的增加, 交通基础设施的改 善, 各种旅游形式和种类的日益丰富, 人均寿命延 长等也是观光农业得以发展的重要原因。 2.6 观光农业发展策略和管理研究
第 18 卷
王兴水等: 国Βιβλιοθήκη 观光农业研究综述77在欧洲, 政府十分重视观光农业的发展, 政府 对观光农业的管理主要是通过制定开发政策、提供 人力和财政支持、进行专门的机构管理、组织市场 开 拓 等 。Bachleitner [14] 在 研 究 奥 地 利 旅 游 发 达 地 区的农业旅游时, 对其严密组织管理进行了详细阐 述 。 Sharply [15] 在 研 究 塞 浦 路 斯 观 光 农 业 时 也 指 出, 由于缺乏长期的财政支持、基本交通和服务设 施、必要的职业培训和有效的管理机构, 致使该地 区的观光农业面临着诸多的挑战。
同, 发现只有 32%的农户妻子真正从事旅游业。
3 研究方法
国外观光农业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运用社会学和 旅游学研究的方法, 以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统计 法、图表法、比较法和综合法等为主。调查的方式 主要有小范围座谈 ( A small meeting) 、大范围讨论 ( A large open public meeting) 、 一 户 一 户 的 问 卷 调 查 ( A house to house survey) 等。例如, Ahn [19] 等 在研究当地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态度时, 设计了几组 条目量化不同社区对旅游开发的态度。统计要求针 对这些条目, 对社区目前情况和发展旅游后可能导 致的变化分别进行打分, 然后用坐标轴将统计结果 标到图上, 从图上可直接看出, 旅游发展将可能带 来的正反变化。总之, 国外观光农业研究的方法并 不复杂, 但却可以将问题分析得非常清晰、直观。
Evans [16] 等认为, 观光农业潜在地改变了农村 丈夫和妻子的能力分布范围, 在对英国斯堪福德 郡、林肯郡和多塞特郡 212 个农户调查中, 发现了 58%的权利由妻子掌握。Nilsson [17] 的研究也表明: “在观光农业旅游中, 有一件事情是不变的: 妻子 控 制 着 旅 游 业 ”。 而 Gasson [18] 的 调 查 结 果 有 些 不
收稿日期: 2006- 02- 17; 修订日期: 2006- 04- 16. 作者简介: 王兴水 ( 1977- ) , 男, 山东省武城人, 助教, 硕士, 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开发与规划.
76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第 18 卷
村的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旅游称之为农庄旅游 ( Village tourism) 。 Lane [2] 阐 述 了 观 光 农 业 与 农 业 旅 游 、 农 庄 旅 游 的 关系, 认为农业旅游、农庄旅游是观光农业的重要 组 成 形 式 之 一 。 欧 洲 联 盟 ( EU) 和 世 界 经 济 合 作 与发展组织 ( OECD) 将观光农业定义为 发 生 在 乡 村的旅游活动[3]。而 Lane 则认为观光农业的概念远 不仅是乡村地区进行的旅游活动那么简单, 有些城 市和景区旅游并不仅限于城市地区, 有的扩展到乡 村; 而有些乡村的旅游并不在乡村。 2.2 观光农业与乡村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1 研究背景
早在 19 世纪, 观光农业在西方 发 达 国 家 开 始 发展起来, 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区, 美国和加拿大的 落基山区成为世界上最早的观光农业旅游区。目 前, 在德国、奥地利、英国、法国、西班牙、日 本、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观光农业已具有相当 规模, 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正确轨道。观光农业在 国外如此受旅游者的青睐和学者们的关注是有其历 史背景的。 ( 1) 在发达国家, 由于一个多世纪的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 产生了“城市病”的
观光农业的发展对农村妇女具有特殊的意义, 由于妇女与生俱来的善于沟通、细心周到的天性, 使妇女特别适合于旅游服务行业, 因此, 妇女成为 观光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同时, 观光农业的 发展也增加了妇女的就业机会, 提高了妇女的经济 收入和社会地位, 而且通过职业培训及与外界交往 机会的增加, 提高了妇女受教育的程度, 扩大了她 们的视野。
观光农业发展的动因主要归结为供给和需求两 个方面。从需求角度来看是城市居民逃避城市污染 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 渴望回归乡野的心理需求; 从供给角度来看, 观光农业是增加农民收入、改善 农村产业结构和促进农村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在 对观光农业需求研究时, Griffe [12] 把旅游者的需求 由两个轴 ( 一个轴为物质主义者—理想主义者, 另 一个轴为现代的—传统的) 划分为 4 个象限, 认为 观光农业旅游者的兴趣集中在右边两个象限, 以主 题度假和假托度假为主要目标。由于当地居民能够 从观光农业旅游中受益, 对开发当地的农业旅游资 源普遍持支持态度, 为促进当地农业旅游发展起到 了重大的推动作用。Bendl [13] 对奥地利农村旅游研 究时发现, 广大农民支持和欢迎农业旅游, 同时也 乐意并保证保护和管理旅游景观, 积极发展旅游基 础设施, 提供多种旅游的有利条件, 协助外来旅游 者到农村来旅游, 当地农民还提出发展“主题旅 游”的方案, 以充实农村旅游的活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