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初学古琴者容易遇到的一些问题的看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对初学古琴者容易遇到的一些问题的看法
赵承桥
一转眼学琴快两年了,总的来说进度没有达到我预期的目的,但可能比有些琴友还是要快一些。

起初的困惑和疑问,伴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得到了答案。

的确,有些问题不经过亲自实践而只是道听途说,未必会有深切的体会和收获。

为了给像我这样的初学者提供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我建立了“青岛古琴吧”QQ群。

同时,我把自己在学琴过程中的一些浅薄的管见,不断地发在我的博客上(赵承桥的博客),一个目的是给自己留下行进的足迹,另一个目的是希望给别人提供一点参考。

但是不可否认,我所撰写的心得体会存在许多的不足,对某些问题的看法也有不成熟乃至错误的地方。

写完那些学琴笔记以后,我并没有再去翻看它们,对于明显的错误之处也没有去改正,为的是留下作为一名初学者在学琴道路上最为真切的印迹。

然而,不论是在我的群里,还是在其他的一些论坛上,总有初学者像我当年一样不断提出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浅显的问题对于高手来说都是不屑于作答的,然而对于一个刚刚接触到古琴的人来说却是无法绕过去的困惑。

我犹记得自己初学时的艰辛,所以不揣鄙陋,把自己对于这些问题的看法做一次梳理,希望对初学者提供一点点的帮助。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某些问题的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能说谁对谁错,别人的意见只是参考,重要的还是自己的主见。

其次,我没有任何功利性的目的,所讲的都是实话,可能有些认识比较偏颇,不当之处还请多多原谅。

最后,虽然这些东西都是登不了大雅之堂的,却也属于个人劳动成果,如果需要转载,劳烦请注明一下末学赵承桥是原作者。

问题一:学古琴有没有年龄和性别的限制?
答:据我所知,任何乐器都没有对性别的限制。

何况在现今男女平等的社会,任何的性别歧视都是对我国《宪法》的挑衅。

关于年龄,我觉得也不是问题,但小孩子要学的话最好在五六岁以后。

相比于其他乐器,成人学古琴比小孩儿更具有一定的优势,所以,不必再纠结于是不是年龄太大了不适合学古琴这类的问题。

问题二:学古琴难不难?需不需要具有一定的乐理知识?
答:一位前辈曾说古琴是“难学易忘不中听”,说的非常有道理,但换一个角度来讲,却又没道理。

我觉得古琴的入门比其他多数乐器要简单得多,不需要像钢琴那样从小练就过硬的基本功。

以一个资质普通的人来讲,两三个月学会弹奏三四首简单的小曲还是不成问题的。

学古琴到高层次,掌握一些律学的知识还是很有必要的。

但对于西方的乐理知识,我觉得并不是完全必要掌握的。

我到现在也看不懂五线谱,也不会按照简谱进行视唱。

对于我来说,认识简谱的唯一目的是按谱弹奏的时候把握大致的节奏。

问题三:怎么开始学古琴?找老师还是自学?
答:我觉得最初开始学的时候还是找位老师带一带比较好。

古琴的指法基础非常重要,有位老师从旁指点总比自己摸索要好得多吧。

不过,现在古琴老师水平良莠不齐,要善于辨别选择。

我觉得并不是弹得好就能教得好,所以要找“明师”而不是“名师”。

有了老师教,自己勤学苦练也很重要。

一般来说在初学阶段,每周上一次课,每天坚持练两个小时左右还是比较适当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实在找不到老师,自学也没问题的。

现在网络这么发达,找一些老师的讲课录像来模仿也不失为一个办法,个人比较推荐李祥霆和戴晓莲两位老师的课程,讲的清楚明白也比较系统,对于初学来讲已经足够了。

问题四:有没有参考书可以推荐?
答:我入门的时候看过一些书,所以选择几本推荐给大家。

瑞典林西莉女士的《古琴》一书是我接触古琴的启蒙教材,我觉得这本书对于了解古琴的源流、特点及相关门类艺术非常有帮助,写的浅显易懂,非常容易上手。

有一点古文和繁体字基础的琴友,个人强烈推荐顾梅羹先生编纂的《琴学备要》(上下册)。

没有这方面基础的琴友,个人推荐李祥霆先生的《古琴实用教程》(配教学VCD)。

此外,许健先生的《琴史初编》也可以加深对古琴历史的了解。

有点基础以后,可以参看各代的琴谱,有一定经济条件的琴友推荐购买一套《琴曲集成》(30册),阅读收藏两不误。

问题五:怎么购买古琴?
答:这个问题是最不好回答的,但也是问的最多的。

首先我要明确的讲,尽量不要在淘宝等网站上购买古琴,特别是那些标价非常便宜的古琴。

按照我一位斫琴的朋友测算,完全按照古法制作的古琴,其成本价应该在两千元左右。

所以,淘宝上那些标价几百元的古琴肯定是偷工换料的,不合规范不说,寿命也不会长久。

目前在练习琴这个档次,扬州的厂琴还是最有挑选余地的,价格方面我觉得三四千元的就完全够用。

但如果要买的话,一定要有懂行的人去厂家现场挑选。

此外,厦门龙人琴坊、扬州南风、北京钧天坊、蜀人张以秋等出品的练习琴都可选择,但价格方面可能会略高一些,大概在五六千到一万几之间吧,估计用不了多久稍有点名气的练习琴就将统一迈入万元大关了,学琴的门槛将会进一步提高。

初学者一般没有太大的必要直接上名家琴(经济条件很宽裕的除外),等以后有了基础可以按照自己对音色的喜爱再进行选择,不过近些年名家琴(王、李、马、曾、何、倪、裴)的涨幅速度还是蛮惊人的(一般增速都在每年百分之二十以上,多的会达到百分之五十),十万元在目前已经只能算是入门级别的了,所以早下手比晚下手强。

名家琴各有其特点,接触多了自然就明白,不过我除了自己的李琴,别的都还没摸过,汗。

说来说去,最简单的一个买琴途径就是去老师家里买。

一般教琴的老师都会代理某一个或几个品牌的古琴,其入门琴以扬州厂琴居多。

比较负责任的老师通常会去厂家亲自挑选,所以质量还是比较信得过的。

当然有的教琴老师利欲熏心,把厂家的残次品拿来糊弄学生,这种情况也是有的,需要特别注意。

虽然从老师那买琴可能会多花一些钱,但既有售后保障,又可博得老师的欢心,教琴的时候会更细心耐心一点,也算是一种补偿了。

作为练习琴,不能对音色过于苛求(而这恰恰是最为重要的),杉木、桐木的也无所谓,只要是采用传统技艺制作,外形合乎规范,没有打板、煞音等毛病就可以了,抗指只要别太严重,也可以接受。

在这里多说一句,其实高手挑选古琴的时候关键就是看音色,其他的外形不甚美观、个别配件不是原装、有点煞音打板啥的都统统无所谓的,这是后话,懂行的人自然明白的。

问题六:青岛有哪些老师教琴,学费多少?
答:据我所知,青岛教琴的老师有如下几位(不全):
姜抗生先生,北京古琴研究会老琴家,师从卫仲乐、溥雪斋、查阜西、吴景略等先生。

每年的冬天会在青岛深圳路的寓所教琴,其他时间可能会外出到各地参加活动。

姜先生也是我的古琴启蒙老师。

妙镜法师,湛山寺监院,师从广陵派徐永先生。

中道琴社,吴门弟子田斌先生主持,其中一个地址在昌乐路文化市场。

台湾袁中平先生经常到社。

萧彦女士,姜抗生先生弟子,现在太清路三学堂国学书院教授古琴。

李方女士,学院派,在李村寓所教琴。

按照青岛的行情,一般每个学时的课时费平均在100元左右,低可能到80,高可能到150,收费多少看个人的缘法了。

问题七:弹琴必须要留指甲吗?
答:没有法律规定弹琴必须留或不留指甲,也没人拿尺子去量你指甲的长短。

没留指甲弹得超级好的也有,比如我们敬爱的管平湖先生。

不过他老先生也是没办法,得了灰指甲想留也留不了。

我曾经反复多次剪掉指甲又留起来进行实验,得出切身的体会是:不留指甲的话,抹、勾、托出来的声音太闷,一点亮度也没有,而且声音偏小;挑、剔、劈的音色影响不大。

指甲留的太长的话,甲声太重音色也不好。

比较适当的长度是,张开手指,从手掌方向往外平视,指甲露出肉的长度在一到两毫米左右即可。

问题八:必须把全部指法都学完才能开始学曲子吗?
答:我跟姜抗生老师学琴的时候,第一堂课学了右手几个基本指法,第二堂课就开始学《仙翁操》,第三堂课直接过完《秋风词》就接上《阳关三叠》了。

当然我的进度可能偏快一些,并不利于基本功的巩固,所以只能作为参考。

依我看,把右手的“抹、挑、勾、剔”和左手的“绰、注、上、下、滔起”等基本指法用两三堂课的时间学完以后,就可以上手《仙翁操》了。

开头学这首小曲的目的也在于掌握调弦的基本方法。

随后,可以一边学指法一边学曲子,在弹曲子的过程中更便于理解掌握指法的要领。

一般来讲初学曲目的顺序是(仅供参考,各派不同):仙翁操、秋风词、阳关三叠、良宵引、关山月、酒狂、醉渔唱晚、平沙落雁、普庵咒、渔樵问答、梅花三弄。

当然曲目之间的顺序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这个要根据老师的教授方法和个人的领会程度来定。

一般学完《梅花三弄》就算是入门了,此后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喜欢的曲子学习,自学也就具有了基础。

问题九:初学指法容易犯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答:我个人的体会是不会放松的问题。

经常在网上看到初学者的视频,大多存在僵硬不自然的问题。

古谱讲“弹欲断弦、按令入木”,容易让人理解为用力弹用力按,导致错误地用蛮力。

岂不知还有句话叫做“用力不觉”,可见前人所说的用力并非用蛮力。

妙镜师父经常讲到“放松”的问题,讲究自然的发力。

我自己的理解是如同一条自来水管道,自然状态下,水会非常通常的从这头流到那头。

如果在中间用外力加以弯曲扭曲,水流便不能顺畅的通过。

同理,弹琴时身体的腰、肩、臂、肘、腕、掌、指等各个部位都足够放松的话,腰部的力量便会一路顺畅地到达指尖。

如果中间的某些部位僵硬不灵活的话,力道便会减弱甚至扭曲。

做到放松的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是:端坐凳上,两臂自然放松的放在双腿上,然后两臂平抬上来放于琴上进行弹奏,这个姿势便是最自然、最便于发力的姿势了。

问题十:如何把握曲子的节奏?
答:经常听到有的琴友说自己弹曲子磕磕绊绊、支离破碎,我想这是由于没有正确把握曲子节奏的问题。

古琴曲的节奏和西方音乐不同,不以节拍为主而是以句子为主,这一点非常重要。

我们
按谱弹奏的时候,必须要分出句读来,一句一句地弹,把每一句都弹熟了,再把句子连成曲子,这样对于把握全曲的节奏应该是有帮助的。

《溪山琴况》中讲到“篇中有度、句中有候、字中有肯,音理甚微。

若紊而无序,和又何生?”对这个问题做了非常深刻明确的解答,应仔细领会。

问题十一:是否必须学会上弦调音?
答:上弦调音在以前是学琴的第一课,因为以前都是弹丝弦琴,弦特别容易断,自己不会上弦的话是个大麻烦。

建国以后,钢弦琴普遍代替了丝弦琴,钢弦要断并不容易,而且比较稳定,所以省却了上弦的麻烦。

久而久之,初学者便越来越没有机会学习上弦了。

但是我觉得上弦是一门必须修炼的课程,许多教科书也都对上弦的方法进行了详细具体的解释,没事的时候自己把弦卸下来自学一下,还是很有好处的。

当然,如果你确实懒得去做,也没有关系的,大不了需要上弦的时候请旁人来帮忙就是了。

但是,调音一定要会,不然的话,你整天弹着音都不准的琴,耳朵没准儿会麻痹到坏掉。

通常调音的办法是用泛音和泛音互相比对(具体方法略去),然后用散音和按音进行校对,这对耳朵对于音高的判断是一种考验,也是一种必要的锻炼。

一般在弹曲子之前,都要对七条弦的音高进行检查调整,这应该成为弹琴的一个必要步骤,不可省略。

问题十二:学院派和传统派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答:学院派的叫法也就是近些年才开始有的,以前都是属于传统派的,虽然期间也分过什么儒派、山林派、江湖派。

从常规的理解来看,现在仍存在并比较活跃的诸如广陵派、九嶷派、浙派、虞山吴派、吴门、诸城派、梅庵派、岭南派、川派等等都属于传统派的范畴;而学院派则是特指各大音乐学院和其他院校古琴专业的师生所构成的群体,其特点是结合西方音乐理论和实践进行教学。

我觉得两者的主要区别是:传统派重视传统技法的传承,并重视古琴文化的学习;而学院派重视乐理知识和弹奏技巧的学习,并倾向于把古琴的指法程式化。

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条件限制下,古琴的传承一般是采取口传心授的方法,某一派的特点会相对完整地流传下来。

而在现今交通便利、网络发达的条件下,派别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各派传授的曲目也有很大一部分互有借鉴。

可以预见,
在不久的将来,派别之间的差异将会进一步缩小,甚至在老一辈琴家过世以后,派别的逐步消亡也并非没有可能。

这虽然算不得是一件幸事,但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所以,对于初学者来讲,没有必要斤斤计较于传统派和学院派孰优孰劣、谁是谁非(虽然我本人对学院派也不怎么感冒)。

专心弹自己的琴,随着琴艺的成长,有些东西自然会有自己的理解和判断。

问题十三:在世的琴家谁弹琴最好?
答:对于这个脑残的问题,我只能给出脑残的解答:“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倘若需要正经一点的解答,我个人比较敬佩的有郑珉中、叶名佩、吴文光、成公亮、汪铎等几位先生。

囿于眼界太窄,还有许多好琴家我没有接触过。

就现在琴界名声如雷贯耳的几位琴家,我的个人评价是:李祥霆先生技巧太过纯熟、程式化痕迹太重;龚一先生风格太过华丽、内涵不厚重;赵家珍、陈雷激两位手舞足蹈,失于浮华。

还有一些步入耄耋之年的老琴家,只能说是廉颇老矣、风采不再。

琴界的混乱也就是这些年的事儿,自我炒作之风盛行,琴家之间互相压制排挤讽刺诋毁,其弟子们互相谩骂攻击之风更甚。

所以,在现今弹琴的好坏需要和名气的大小完全脱钩,极端地说一句,活着的人都不看也罢,多听听“老八张”啥都有了。

然而,我比较倾向于相信世间仍有大师存在,只不过都是世外高人,隐藏在我们不知道的所在,或许就在你我的身边。

问题十四:初学弹钢弦琴好还是弹丝弦琴好?
答: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除吴门以外,几乎都会异口同声地说还是先弹钢弦琴为好。

我想这种看法的理由有二:一是钢弦琴比较适合于打下巩固的指法基础,二是目前的练习琴如果张上丝弦未必适合。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其一,在钢丝弦产生之前的数千年间,丝弦是一统天下的,也没见那些大师的指法基础有啥问题,所以初学弹钢弦琴还是丝弦琴都可以。

其二,钢弦琴和丝弦琴由于弦的物理特性不同,所使用的指法还是有一些差别的,我觉得如果初学时既弹钢弦琴又弹丝弦琴的话,可能会不利于指法的学习。

可参看成公亮先生的《漫话五十年来的琴弦》一文。

其三,现在的古琴绝大多数都是按照匹配钢丝弦的规范来做的,张上丝弦未必会取得良
好的音色,当然也有例外,汪铎先生在《丝桐讲习》中曾讲过一个规律,即张钢丝弦音色发闷的琴如果换成丝弦,音色可能会变得清越。

所以也会出现个别练习琴张上丝弦反而声音大好的情况。

其四,我在之前的博文中讲过,丝弦的维护保养麻烦,而且还有随时断掉的危险,初学者未必能有极大的耐心来伺候它,相反钢丝弦的使用和维护都非常简便。

关于琴弦的选择,目前钢丝弦有上音和乐圣两种品牌都是不错的,上音清亮乐圣古朴,可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不过要注意别买到假货,特别是在淘宝商家上音的弦假货还是很多的。

丝弦里比较好的有太古和今虞两个品牌,技术都是一家的,太古精制的质量相对好一点,但近一年来基本买不到了。

除钢丝弦和丝弦外,还有一种选择,那就是龙人的合成纤维弦,采用航天材料做内芯,比较好的解决了钢丝弦金属味过重的问题,喜欢的话不妨一试。

问题十五:古琴不弹时该如何放置?
答:有三种方法可供选择。

一是平放在桌子上,也许很多人会说长时间的平放会导致琴体塌腰(这算是比较致命的问题),但对于工艺合格、木材和大漆都相对稳定的琴来说,并不会产生这种后果。

当然,如果对自己的琴没有把握,那还是不要去冒这个险为妙。

二是头朝上、尾朝下竖放在地上,不过要选个安全的地方,避免一不小心一脚踢倒,到那时就后悔莫及了。

三是头朝下、尾朝上悬挂在墙壁上,这是最为稳妥也是最普遍的一种做法,但要注意钉子(或其他东西)要稳固,不能有锐利的尖,最好用布条、胶布等加以缠绕,以免碰伤琴体。

问题十六:配件该如何选择?
答:如果要满足一下自己小小的虚荣心,顾及面子的好看,那有如下一些配件可供选择。

一是琴桌,太硬或太软的木质都不合适,会干扰正常的琴音,太贵重的木材属于收藏级别,不在我讨论的范围。

个人感觉比较常见的木材中榆木可算是既实用又不失档次的一种选择。

琴桌的尺寸规格网上已有资料可查,在此就不赘述。

不过还是推荐琴面开孔的那种,具体可参见王世襄先生旧藏花梨木大琴桌的相关资料。

这种琴桌的好处是把护轸纳入孔内,琴的安全性能得以保障。

二是琴荐,比
较常见的有汽车用的黑色橡胶防滑垫,还有一种白色的网状泡沫垫,但最好还是自己动手缝制两个沙袋,既合古法又稳固一些。

三是琴穗,淘宝上一大把,按照和琴体颜色相匹配的原则选择就是了。

四是桌旗,网上比较常见的是印有减字谱的那种,各种颜色都有,做工精致漂亮,不弹的时候可以用来覆盖琴体,起挡灰的作用。

我当初不懂怎么用,拿来铺在桌子上,弹琴的时候总是打滑,还以为这东西的材质有问题,汗。

五是琴盒、琴囊,如果经常要携带外出的话,最好给自己心爱的古琴配上一个琴盒,内衬泡沫,能够确保古琴的安全,琴囊用比较厚的棉制的即可。

六是香炉和香,这个可别露怯,点那种祭祀用的长条香,焚香自古以来都是很讲究的,要么不弄,要弄就要合乎规矩,可查阅各种古典名著,网上也有专门的资料可以参考。

七是谱架和调音器,谱架有没有都没关系,我就是用我老婆的立式相框当谱架,拿一个大铁架子夹单张的琴谱,也挺好用。

调音器的选择,我在以前的笔记里介绍过一款卓乐的,挺好用。

这东西也不贵,大约三四十块钱一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