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防空警报
关于防空警报的介绍及应对

兆时发放,要求人员开始疏散。 + 鸣叫方式:鸣36秒,停24秒,3遍为一个周 期。 + 示意图:
+ 2.空袭警报 + 用途:空袭警报是在敌方对我方将要攻击
时发放。 + 鸣叫方式:鸣6秒,停6秒,15遍为一个周 期。 + 示意图:
+ 3.解除警报
+ 用途:解除警报是在空袭或战情暂时缓解
时发放。 + 鸣叫方式:鸣3分钟为一个周期。 + 示意图:
+ 所有人应配合人防专业队伍尽快展开人员的自
救互救,将近救护伤员、找寻被困群众、扑灭 火灾、协助维护治安、消除潜在威胁。 + 警报消除以后,人们仍要收听广播电台播出的 注意事项。如:哪些道路不能走,哪些食物、 水源不能食用,哪些地段有放射污染、消毒情 况,关注疫情通报,了解敌空袭规模及城市被 毁情况通报,以及下次敌空袭的预测,有效地 做到防敌再次空袭的准备。
地上作业的人员。 2、准备好随身携带的物品。包括证件、应急食品、服装、防护 器具、照亮灯具、生活用品、药品、急救用品和收音机、地图、 通讯录、居民防空防灾手册等。 3、消除火灾隐患。熄灭炉火、关闭燃气、切断电源、关闭门窗、 自来水、圈住家禽、宠物、转移易燃物品,准备好灭火器、将 水桶、盆注满水,尽快将露出地面的地下室窗户堵住。 4、了解附近的防空工事及其他隐藏场所的位置和标志,熟悉周 围环境,路线,背上应急包,扶老携幼,快速进入指定的人防 工事或紧急疏散地域。 5、有社区、街道人防任务的居民和人防志愿者,应携带防空应 急包尽快到达预定位置,履行人防职责。 6、在公共场合的居民,一般不要立即回家,应就近防护或到临 时疏散地域掩蔽。所有这些动作要求有几分钟到十分钟内完成。
+ 防空警报设备是国防
福州市人民防空警报设施管理办法-

福州市人民防空警报设施管理办法正文:---------------------------------------------------------------------------------------------------------------------------------------------------- 福州市人民防空警报设施管理办法(2005年8月30日福州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2005年11月19日福建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批准)第一条为加强人民防空警报设施管理,保障警报信号迅速、准确地传递、发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福建省人民防空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人民防空警报设施包括固定和移动警报台(站)及其控制设备、供电设备、警报器等设施。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人民防空警报设施(以下简称警报设施)的规划、建设、使用、管理和保护。
第四条市人民防空主管部门负责本市行政区域警报设施的管理工作。
县(市、区)人民防空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辖区内警报设施的管理工作。
规划、建设、公安等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人民防空警报设施的有关管理工作。
第五条市、县(市)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应当会同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编制本行政区域警报设施建设规划,报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六条市、县(市、区)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警报设施建设规划和技术规范确定警报设施设置点,建设警报设施。
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建设警报设施,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提供安装地点和条件,不得阻挠。
警报设施建设与维护经费列入同级人民政府财政预算。
第七条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物被确定为警报设施设置点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规划要求在该建筑物顶层提供警报设施专用房、专用线路管孔和电源。
第八条警报设施建成后,市、县(市、区)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向规划、公安、无线电管理、通信、供电等部门提供警报设施有关资料。
2019年防空基本防护知识

2019 年防空基本防护知识918 事变的纪念日又到了,下面应届毕业生为您介绍防空基本防护知识,希望大家喜欢!(一)•防空警报信号防空警报是城市防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平时用于抗灾救灾及突发重大事故情况下的灾情预报、紧急报知,战时用于人民防空,是各级人民政府实施人防指挥、组织民众疏散的基本手段。
熟悉并迅速判断防空警报信号是做好防护工作的前提。
国家规定的人民防空警报有三种:预先警报、空袭警报和解除警报。
1 、预先警报:鸣36秒,停24秒,重复3遍。
实施防护或紧急疏散。
2 、空袭警报:鸣6秒,停6秒,重复15遍。
3 、就近就地隐蔽。
4 、解除警报:长鸣3 分钟。
迅速消除空袭后果,防备敌人再次空袭。
5 、紧急疏散时,市民听到预先警报信息后,应迅速关闭煤气、水管阀门、切断电源和妥善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并在民防管理人员的指挥下进入人防工事。
无法进入人防工事的应利用地形地物就近隐蔽。
(二)•空袭前的准备行动1 、了解现代空袭兵器的基本知识,如不同的轰炸机及导弹的外型,识别不同国家的飞机符号。
2 、熟悉周围的防空隐蔽设施,明确疏散隐蔽路线。
3 、准备好随身携带的生活用品和药品,如手电筒、饮用水、急救包等。
4 、房间的玻璃窗均应贴上“米”或“井”字形的纸条或布条,以防玻璃伤人。
•空袭时的防护行动1 、听到预先警报时,应立即关闭煤气,熄灭炉火,切断电源,携带准备好的用品,照顾老人和小孩迅速、有序地进入指定的防空设施。
2 、听到空袭警报时,应就近进入防空设施隐蔽。
如情况紧急无法进入防空设施时,要利用地形地物就近隐蔽。
3 、在街上:车辆应迅速停靠路边。
行人要就近进入地下室、地铁车站或钢筋混凝土建筑底层等处隐蔽,不要在高压电线、危险房屋和油库等易燃易爆处停留。
4 、在公共场所:商店、影剧院及车站、码头的人员应听从指挥有秩序地利用地形地物分散隐蔽,不要慌张、拥挤。
5 、在室内:可在钢筋混凝土楼房(5 层以上)的底层、走廊或底层楼梯下,或在跨度较小的独用卫生间、灶间等处隐蔽。
湖北省人民防空警报设施管理规定

湖北省人民防空警报设施管理规定【发文字号】湖北省人民政府令第343号【发布部门】湖北省政府【公布日期】2011.05.23【实施日期】2011.08.0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政府规章湖北省人民政府令(第343号)《湖北省人民防空警报设施管理规定》已经2011年5月16日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8月1日起施行。
省长:王国生二○一一年五月二十三日湖北省人民防空警报设施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人民防空警报设施管理,规范人民防空警报信号鸣放行为,适应战时应战、平时应急报警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和《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人民防空警报设施,是指专门用于战时应战、平时应急鸣放警报信号的设备设施系统,包括固定和移动的警报信号鸣放、控制设备及相关的通信、供电线路和构筑物等附属设施。
第三条本省行政区域内人民防空警报设施的设置、维护和使用,以及人民防空警报信号鸣放等活动,应当遵守本规定。
第四条人民防空警报设施建设实行长期准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本行政区域人民防空警报设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第六条人民防空警报设施的建设、维护费用是人民防空经费的组成部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担的人民防空经费,应当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民防空主管部门(以下简称人民防空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人民防空警报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组织人民防空警报信号的鸣放。
财政、住房和城乡建设、经济和信息化、广播电影电视、无线电管理、电力、通信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相关保障工作。
新闻媒体应当配合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做好人民防空警报信号鸣放、试鸣的公告工作。
第八条人民防空警报设施属于战备设施,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依法履行保护义务。
防空警报是城市防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平时用于抗灾救灾与突发事故情况下的灾情预报与紧急报知,战时用于

防空警报是城市防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平时用于抗灾救灾和突发事故情况下的灾情预报和紧急报知,战时用于人民防空,是各级人民政府实施人民防空指挥,组织人员疏散的基本手段。
是在城市受到空袭威胁时鸣响的提醒人们防空的警报。
目录1操作设备2警报种类3疏散措施4试鸣方式5试鸣日期6在台湾1操作设备警报器又分电动警报、电声警报、手摇警报三种。
电动警报器是由电动机作为该警报器的主要器件,把电能转为声音;电声警报器是由主机功放和扬声器组成;手摇警报器是电动警报器和电声警报器的补充预警设备。
控制设备又分为有线控制和无线控制二种。
供电系统又分市电供电和自供电二种。
扩音设备有高音喇叭和平音喇叭。
防空警报声音频率500±20HZ警报种类防空警报分为预先警报、空袭警报和解除警报这三种。
预先警报: 鸣响36秒,停24秒,反复3遍为一个周期,时间3分钟。
市民立即停止一切“工作”,把家中电源拉闸断电,关好煤气、熄灭火种、关好门窗,携带有效证件,生活必需品及防护器材,迅速撤离到附近地下防空避难所,人防工程、防空洞。
空袭警报: 鸣响6秒,停6秒,反复15遍为一个周期,时间3分钟。
无法进入地下防空避难所,人防工程、防空洞,市民利用地形地物就近隐蔽,趴在地上双手抱头。
解除警报:连续鸣响一长声,时间3分钟,市民可以走出地下防空避难所,人防工程、防空洞,恢复正常“工作”。
3疏散措施编辑一般防空警报设备都设置在城市的建筑物楼顶,由武装部门或街道、企事业单位的保卫部门管理。
(1)早期疏散,是指国家预测并侦察到战争将要爆发至国家宣布进入战争状态之前时间内,按照国家或战区发布的动员令,组织城市居民、物资、工厂、设施等按计划分批进行的疏散。
(2)临战疏散,是指国家在宣布战争状态后至战争爆发之前这段时间内,按计划组织以城市居民为主的疏散。
(3)紧急疏散,通常指首次空袭前24小时内,或在空袭的间隙中实施的撤退隐蔽行动。
在组织紧急疏散时,应根据城市的地形条件、人口数量和密度、工事布局等情况,按照统筹兼顾、保障重点的原则,进行全面安排,有重点地分配使用人防工事,组织各种保障;科学确定疏散工作的程序,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运用好专业力量,迅速将计划疏散的人员疏散到预定地区和工事内。
盘点防空警报有几种类简介整理

让知识带有温度。
盘点防空警报有几种类简介整理每年为了纪念九一八事变,都会拉起防空警报,但有许多人不清晰为什么要拉防空警报,对鸣响警报时的细节也会有许多疑问?那么以下是我为大家预备了盘点防空警报有几种类简介,欢迎参阅。
防空警报有几种类防空警报分为预先警报、空袭警报和解除警报这三种。
预先警报:鸣响36秒,停24秒,反复3遍为一个周期,时间3分钟。
市民马上停止一切工作,把家中电源拉闸断电,关好煤气、熄灭火种、关好门窗,携带有效证件,生活必需品及防护器材,快速撤离到四周地下防空避难所、人防工程、防空洞。
空袭警报:鸣响6秒,停6秒,反复15遍为一个周期,时间3分钟。
无法进入地下防空避难所,人防工程、防空洞,市民利用地形地物就近隐藏,趴在地上双手抱头。
解除警报:连续鸣响一长声,时间3分钟,市民可以走出地下防空避难所,人防工程、防空洞,恢复正常工作。
918防空警报时间大部分城市选择在年9月18日9时18分拉响九一八防空警报,个别城市因详细状况有所不同。
防空警报,是城市防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常用于抗灾救灾和突发事故状况下的灾情预报和紧急报知,战时用于人民防空,是各级人民政府实施人民防空指挥、组织人员疏散的基本手段,也是在城市受到空袭威逼时鸣响的提示人们防空的警报。
而9月18日当天的第1页/共3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防空警报则更多的是承载一种对历史的纪念和警醒。
战时听到防空警报信号,该如何应对在鸣放预先警报时,说明此时敌人还没有动手,这是即将发动空袭的信号。
第一步:离开家之前应当关闭燃气,切断电源,关闭门窗、自来水,熄灭炉火,圈住家畜宠物,盖严食品、水井,转移易燃物品等。
之后,背上应急背包、携幼扶老,快速进入指定的人防工事或紧急疏散地。
全部这些动作要求在几分钟到10分钟内完成。
其次步:空袭警报响起,有的人来不及进入人防工事的时候,可以就近隐藏在矮墙、花坛、涵洞、墙角、桌下等重型屏障的旁边或底下,同时可以用头盔、被子、塑料盆、木板爱护头部等重要部位。
人民防空知识资料

人民防空知识资料人民防空是指国家对于全体人民在空袭时的防护、疏散、救护等工作组织和实施的总称。
在现代战争中,空袭是敌人打击本国军民资源的重要方式之一,人民防空是保障国家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人民防空知识应成为每个公民必备的基本知识之一。
一、空袭警报信号空袭警报信号是指空袭来临时,各级人民防空组织采用的警报措施和信号方式。
空袭警报信号按照遵循的步骤,可分为三级警报:一级警报:单发长鸣警笛或警铃声,预示着可能有空袭来袭,要求群众尽快到有防护措施的地方躲避。
二级警报:连续上下摇晃或变调音连续呜鸣5次或3次(随地区而定),表示空袭已经开始,要求群众迅速疏散到地下防空工事或集中避难点。
三级警报:短促鸣响,表示空袭已经结束,群众可以安全撤离防空工事或避难点。
二、防空工事和设备防空工事是指在城市和乡村等地方建设的用于防空的掩蔽、遮蔽、抗爆作用的建筑物、防护措施和设备。
包括通风口、进出口、保护门、逃生口、空气过滤器、加壳门、顶棚、遮阳面、光线设施等。
为确保防空工事的效果,应定期检查和进行消防维护。
三、人民防空组织人民防空组织是国家实行人民防空政策的机构,是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
它按照国家和地方领导的指示,实行不间断的准备工作、组织防护、疏散疏散和救伤保障等职责。
它包括政府领导、物资保障、警戒警报、防空工程、通讯联络、医疗救护、民防宣传等方面的工作。
四、集中避难点空袭来袭时,人民群众可以到集中避难点避险。
集中避难点的设立需要考虑到易于进出、防虫、保暖、通讯联络等因素。
群众可以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了解所在地区的集中避难点位置。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正确的人民防空应急措施和应对方式至关重要,而正确的防空知识只有通过彻底、实践性的演练体验才能真正掌握。
人民防空演练旨在检验人民防空体制所设计出的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考察社区或学校的防空应急准备情况,提高广大群众的防空意识和应急响应能力。
防空警报

任务一:认识电路
任务三:电路制作与调试
接通电源,若电路正常,按下按钮发声频率升高,松开按钮, 发声频率下降,类似空袭警报的声音。
任务四 电路测试与分析
• 测试1、用万用表分别测量按下和松开 按钮时三极管VT1、VT2的各级电位。 • 测试2、用万用表观察按下和松开按钮 时电容器C1两端电压的变化情况。
测试项 目 Vb VT1
按下按钮时 Vc Ve Vb
松开按压 的 变 化 情 况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 么收获呢?
上网查找声控闪光灯还有哪些 应用,试着发现,动动手吧!
防空警报电路
防空警报是城市防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平时用 于抗灾救灾和突发事故情况下的灾情预报和紧急报 知,战时用于人民防空,是各级人民政府实施人民 防空指挥,组织人员疏散的基本手段。是在城市受 到空袭威胁时鸣响的提醒人们防空的警报。一般防 空警报设备都设置在城市的建筑物楼顶,由武装部 门或街道、企事业单位的保卫部门管理。这节课我 们就来一起动手制作防空警报电路。
桂林市人民防空警报设施建设管理规定-

桂林市人民防空警报设施建设管理规定正文:---------------------------------------------------------------------------------------------------------------------------------------------------- 桂林市人民防空警报设施建设管理规定(2004年10月20日)第一条为加强人民防空警报设施的建设和管理,确保战时迅速、准确地发放防空警报信号,有效地组织人民防空行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办法》,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人民防空警报设施是战时防备敌人空袭的基本工具,包括警报器、控制设备、专用线路、信道、警报工作问及其他附属设施等。
第三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一切组织和个人均应遵守本规定。
第四条市人民防空办公室是本市的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各县、城区人民防空办公室是各县、城区的人民防空主管部门,负责本规定的组织实施和检查、监督。
计划、财政、建设、规划、通信、电力、新闻、公安、无线电管理等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助实施本规定。
第五条人民防空警报设施建设和管理,按下列分工由市、县、城区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和各有关单位实施:(一)市人民防空主管部门会同建设规划部门负责编制全市防空警报设施建设规划。
人民防空主管部门负责组织防空警报设施建设:指导各县、城区防空警报设施维护管理工作:组织防空警报信号发放和警报试鸣工作;组织实施警报设施维护管理工作检查和警报设施技术测试。
(二)各县、城区人民防空主管部门负责拟定本辖区内防空警报器布点方案,报市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和建设规划部门审定;负责本辖区内防空警报设施维护和管理工作;负责本辖区内防空警报试鸣的具体落实;在本辖区内协助市人民防空主管部门进行警报设施建设,配合市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开展警报设施检查。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人防办关于加强人民防空警报建设的意见的通知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人防办关于加强人民防空警报建设的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8.05•【字号】川办发[2008]33号•【施行日期】2008.08.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军事综合规定正文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人防办关于加强人民防空警报建设的意见的通知(川办发[2008]33号二○○八年八月五日)省人防办《关于加强人民防空警报建设的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予转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人民防空警报建设的意见(省人防办)人民防空警报设施,承担着战时防空袭和平时抢险救灾的警报报知任务,作用不可替代,地位十分重要。
根据未来反空袭作战要求以及平时应对突发事件的需要,结合“5·12”汶川特大地震我省人民防空警报建设暴露出的问题,为切实加强全省人民防空警报体系建设,提高警报报知能力,减少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现就加强全省人民防空警报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防空警报设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所在地城镇、城区人口1万人以上的镇(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必须建立人民防空警报体系。
警报台的数量,按音响覆盖主城区面积95%的总要求,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警报器的种类,以固定为主,移动和手动多种手段相结合;警报的型号,以电声警报为主,多种电源保障相结合,全面实现二次报警;警报的发放,采用集中控制,广播、电视、网络、移动电话、报纸等多媒体发放。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止警报在建筑物上设置。
二、防空警报管理根据《四川省人民防空警报系统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159号)的规定,各级人民防空主管部门,负责辖区内城市人民防空警报系统的规划建设。
公共区域的警报台,由所在辖区街道办事处指定专人负责日常维护管理;单位内的警报台,由该单位指定专人负责日常维护管理;人民防空主管部门要定期对警报设备的管理情况进行检查。
武汉市人民防空警报设施管理办法

武汉市人民防空警报设施管理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汉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1998.04.25•【字号】武汉市人民政府令第98号•【施行日期】1998.04.25•【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已被修订•【主题分类】军事综合规定正文武汉市人民政府令(第98号)现将《武汉市人民防空警报设施管理办法》发布施行。
1998年4月25日武汉市人民防空警报设施管理办法第一条为加强人民防空警报设施管理,适应平时和战时报警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及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与人民防空警报设施有关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人民防空警报设施(以下简称警报设施),是战时防备敌人空袭,平时用于洪涝、地震、核化事故等严重灾害报警的基本工具,包括警报器、控制设备、供电设备、中间控制站、中央控制站等。
第四条市人民防空主管部门是全市警报设施管理的主管部门,负责检查指导警报设施维护管理、提供有关器材和进行维修技术指导、办理警报设施迁移、报废、更新及局部地区报警审批手续、按上级机关要求组织实施警报试鸣等工作。
区(县)人民防空主管部门负责各自行政区域内警报设施管理及有关工作。
建设、电信、电业、新闻、无线电管理等部门应配合做好警报设施建设和管理的有关工作。
第五条市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制订警报设施建设规划,经城市规划部门综合平衡并报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六条市和区(县)人民防空主管部门根据规划安装警报设施时,警报设施的所在单位应按技术要求提供条件。
警报设施的所在单位应按国家规定负责安装在本单位的警报设施的维护管理,使其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发现影响警报设施正常使用的情形,应采取必要措施并及时报告人民防空主管部门。
警报设施的所在单位应根据上级机关或市人民政府的命令,在市、区(县)人民防空主管部门的指挥下实施统控或自控形式的警报信号的发放。
第七条安装警报设施的建筑物的权属发生变更时,原权属单位和取得权属单位应共同就警报设施及管理责任移交事项到区(县)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办理备案手续。
人民防空警报分为哪三种

人民防空警报分为哪三种---------------------------------------------------------------------- 防空警报分为预先警报、空袭警报和解除警报这三种。
防空警报是城市防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平时用于抗灾救灾和突发事故情况下的灾情预报和紧急报知,战时用于人民防空,是各级人民政府实施人民防空指挥,组织人员疏散的基本手段,是在城市受到空袭威胁时鸣响的提醒人们防空的警报。
各地的防空警报试鸣日:沈阳防空警报试鸣日:每年9月18日上午9:18,并在柳条湖9.18博物馆门前广场举行撞“警世钟”仪式,警示民众勿忘国耻。
哈尔滨防空警报试鸣日:每年9月18日9:00,9.18悼念,警示民众勿忘国耻。
长春防空警报试鸣日:每年9月18日9:18~9:42分,9.18悼念,警示民众勿忘国耻。
安徽省防空警报试鸣日:每年9月18日上午9点18分至31分,9.18纪念,警示民众勿忘国耻。
宁波防空警报试鸣日:每年9月18日16: 00,9.18悼念,警示民众勿忘国耻。
昆明防空警报试鸣日:每年9月18日10:00~10:13分,9.18悼念,警示民众勿忘国耻,居安思危。
武汉防空警报试鸣日:每年10月25日16:00。
2003年起,每年在10月25日这一天鸣响防空警报。
1938年10月25日,日军占领武汉,武汉沦陷。
黄石防空警报试鸣日:每年7月13日10∶00~10∶33分,(1938年7月13日,日军首次轰炸黄石)警示民众勿忘国耻,居安思危。
海南防空警报试鸣日:每年10月29日上午9:30~9:49分,海南省防空警报试鸣日。
威海防空警报试鸣日:每年的5月24日(1898年5月24日英军强登威海卫之日)为威海市全市城市(含威海市区及荣成、文登、乳山3市区)防空、灾害警报试鸣日。
每年的11月12日,上午,纪念河北省石家庄市胜利解放,也会鸣防空警报,以此来纪念解放纪念日。
烟台防空警报试鸣日:每年8月15日上午10点整,纪念烟台历史上首次遭受空袭。
四、人民防空警报信号规定:

四、人民防空警报信号规定:1、预先警报:鸣36秒,停24秒,重复3遍。
相关行动:实施防护或疏散。
2、空袭警报:鸣6秒,停6秒,重复15遍。
相关行动:就地就近隐蔽。
3、解除警报:长鸣3分钟。
相关行动:迅速消除空袭后果,防备敌人再次空袭。
三防技术用于避免和减轻核、化学、生物武器杀伤破坏的技术。
主要包括发现报警技术、侦察技术、防护技术、洗消技术和救治技术。
核武器、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的杀伤破坏作用各不相同,防护技术也各有差异,但有的技术亦可通用。
所以三防技术之间既相互独立又有所结合。
三防技术是在与三种武器的斗争中,首先在防化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一、防化学武器技术二、防核武器技术三、防生物武器技术一、防化学武器技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化学武器显示出巨大的威力,各种防护技术应运而生。
首先使用的是呼吸器官防护技术,随后是气肤防护技术,并由个人防护扩大到集体防护,由防护发展到发现报警、侦察、洗消和救治。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化学战的威胁使防化技术得到了全面的发展,新型化学侦察、报警、防护、消毒器材以及急救治疗药物相继投入使用,逐步形成了包括侦察技术、防护技术、消毒技术和救治技术等比较完整的防化技术。
战后,随着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防化技术又有了新的发展。
1、呼吸道防护2、皮肤防护3、眼睛防护1、呼吸道防护配有面具的人员应立即闭眼、停止呼吸,将面具迅速准确地戴好,在睁眼前要呼一口气;没有防毒面具的人员可使用事先自制的浸、浸碱和包土颗粒的口罩、纱布、毛巾、手帕等简易器材防护呼吸道。
这对防护任何一种毒剂的侵袭都是至关重要的。
2、皮肤防护除了穿戴制式防毒衣外,还可利用就便器材进行防护,如需要通过染毒地域时,可利用雨靴对腿部进行防防,也可捆扎塑料布、帆布或毯子进行防护。
若要通过染毒树林,可利用雨衣、油布等隔绝材料对全身进行防护。
这对神经性毒剂和糜烂性毒剂的侵袭防护尤为重要。
3、眼睛防护在没有面具的情况下,可用自制简易防毒眼镜、改制的防风眼镜等对眼睛进行防护。
防空警报信号种类

防空警报信号种类
防空警报信号是国家规定的城市人民防空的报警音响,用于向城市居民预告敌人可能实施的空袭,让大家做好防空准备,防空警报信号分为预先警报、空袭警报、解除警报三种,简称预报、警报、解除警报。
预告敌人可能队城市实施空袭,发放预先警报;当敌机(导弹)即将到达城市上空时,发放空袭警报;空情解除后,发放解除警报。
防空警报设备包含几个部分:
1.警报器:警报器又分电机型和电声型二种。
电机型是有电动机作为该警报器的主要器件,把机械能转为声音。
电声型是由主机功效和扬声器组成。
2.控制设备:控制设备又分为有线控制和无线控制二种。
3.供电系统:供电系统又分市电供电和自供电二种。
我国城市人防音响警报报知网现在所使用的主要是电动警报器,今后将主要采用电声警报器。
电动警报器发放的防空警报信号的识别方法是:
1.预先警报:
用途:预先警报是在敌方对我方攻击有预兆时发放,要求人员开始疏散。
鸣叫方式:鸣36秒,停24秒,反复3遍为一个周期,时间为3分钟。
2.空袭警报:
用途:空袭警报是在敌方对我方将要攻击时发放。
鸣叫方式: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为一个周期。
时间为3分钟。
3.解除警报:
用途:解除警报是在空袭或战情暂时缓解时发放。
鸣叫方式:连续鸣3分钟。
防空警报的意义与反应方式

防空警报的意义与反应方式在现代社会中,防空警报作为一种重要的警示手段,承载着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责任。
它在国家安全和民众安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防空警报的意义以及反应方式,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相关知识,并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一、防空警报的意义1. 防空警报是战时的重要信号防空警报最初来源于战争时期,用于向人们传达即将到来的空袭袭击,提醒民众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在战时,敌对国家可能发动突袭,通过防空警报能够更早地得到警告,以做好应对准备,保障人民安全。
2. 防空警报是突发自然灾害的预警手段防空警报不仅在战争中发挥作用,还可以用于预警自然灾害。
例如,在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来临前,防空警报可以提前发出警示,让人们有充足的时间采取紧急避难措施,减少伤亡和财产损失。
3. 防空警报是国土安全的一部分现代社会的国家安全不仅涵盖了军事战略和国际政治,还包括了对国内安全的保障。
防空警报作为国土安全的一部分,起到了国家安全的提醒作用。
通过发出防空警报,国家可以加强对边境地区的监控,防止非法入侵或其他威胁。
4. 防空警报是提高民众安全意识的重要手段防空警报的发出,不仅能够及时告知民众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也能够提高民众的安全意识,使人们更加重视自身安全和防护措施。
通过定期的警报演练和安全教育,可以增强民众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减少恐慌和混乱,提高生存机率。
二、防空警报的反应方式1. 保持冷静,听从指挥当防空警报响起时,首先要保持冷静和镇定,听从指挥。
不要慌乱和随意行动,尽量避免外出,待在室内或者指定的安全地点。
2. 寻找避难场所并迅速前往在防空警报响起后,应迅速寻找最近的避难场所,并前往。
在城市中,避难场所可以是地下室、洞穴或者纯净的水潭等,这些地方能够提供较好的防护效果。
3. 关闭门窗和关闭电源在前往避难场所的途中,需要关注自身安全的同时,记得关闭家中的门窗以及电器的电源开关。
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燃烧的可能,确保人身及财产的安全。
徐州市人民防空警报设施管理办法

徐州市人民防空警报设施管理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徐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3.07.12•【字号】徐州市人民政府令第90号•【施行日期】2003.08.01•【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已被修订•【主题分类】军事综合规定正文徐州市人民防空警报设施管理办法(2003年7月9日徐州市人民政府第1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2003年7月12日徐州市人民政府令第90号公布)第一条为加强人民防空警报设施的建设、维护和管理,确保及时地传递、发放防空、防灾警报信号,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和《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人民防空警报设施(以下简称警报设施)的建设、维护、使用和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警报设施是指专用于人民防空的无线电台、交换机、警报控制设备、终端设备、警报器、警报通信车、天线、通信线缆、设备用房及配套有线电路、防雨棚(罩)等设施。
第四条市人民防空主管部门负责全市警报设施的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
县(市)、区人民防空主管部门依照本办法的规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警报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规划、无线电管理、市政、广播电视等部门和通信、供电等单位应当在各自权限和职责范围内配合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共同做好警报设施建设和管理的有关工作。
第五条市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制定本市警报设施建设规划,报市政府批准后由市人民防空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第六条警报设施的设计、施工及选用的产品、设备,应当符合国家防空警报技术要求。
第七条警报设施的安装,由市、县(市)、贾汪区人民防空主管部门统一组织实施;已规划设点的单位应当给予施工作业配合并提供便利条件。
第八条已设有警报设施的单位,应当确定专职或者兼职管理维护人员,负责警报设施的日常管理维护。
第九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迁移、拆除警报设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防空
一、人民防空警报
防空警报设备是国防设施的组成部分,战时用于人民防空,组织人员疏散,平时用于抗灾、救灾和突发事故情况下的灾情预报和紧急报知。
一般防空警报设备都设置在城市的建筑物楼顶,由所在单位负责管理,人民防空办公室是该区域内的主管部门。
(一)防空警报音响信号区分
(二)对防空警报信号的响应
1、对预先警报的响应
预先警报是人防指挥部根据空中情报判明敌空袭兵器有进入本市空袭的征候时发放的一种警报信号。
转入战时后,每个人员都要经常收听广播或电视台关于敌方威胁和人防的指示、号令,准备个人的防护必备物品即应急包。
应急包内物品要齐全,体积不超过肩宽,重量为15—20千克。
家里每个成员的东西要分开放。
为了空出双手,动作更方便,应急包应尽量采用双肩背式。
当听到预先警报信号后,居民要立即开始行动:
家庭成员要分工行动,密封包装食品、贮存饮水并盖紧、切断电源、转移易燃物品,警报名称
鸣叫方式 用途 预先警报 鸣36秒,停24秒,3遍为一个周期 预先警报是在敌方对我方攻击有预兆是发
放,要求人员开始疏散
空袭警报 鸣6秒,停6秒,15遍为一个周期 空袭警报是在敌方对我方将要攻击时发放 解除警报 鸣3分钟为一个周期 解除警报是在空袭或战情暂时缓解时发放 灾害警报 省、市自行规定 听从指挥进行避灾
关闭煤气、关闭门窗等。
②背起应急包、带好小孩,帮助老幼病残,快速进入紧急疏散地,或奔向人防工程掩蔽。
所有动作要在10分钟内完成。
③在公共场所的居民,不宜立即回家,应就近防护。
2、对空袭警报的响应
空袭警报是敌空袭兵器有明显迹象进入本地区上空时的一种警报信号。
空袭警报时,居民应该:
①在人防工程内的,应关闭防护工程密闭门,启动核化生报警值班系统,工程内防化管理人员要坚守职责。
掩蔽的人员要遵守各项规定,不准离开工程。
②来不及进入人防工程的人员,就近掩蔽疏散,可隐蔽在矮墙、花坛、墙角、桌下等重型屏障的旁边或底下,或用头盔、被子等保护头部等重要部位,以减轻空袭伤害。
③每个居民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镇静和谨慎,因为匆忙、惊慌、反应错误都会使危险性增加。
3、对解除警报的响应
解除警报是判明敌人的一个波次的空袭已经结束的一种警报信号。
解除警报过后,居民应该:
①配合人防专业队伍开展消除空袭后果的抢救抢修工作,如就近救护伤员、找寻被困人员、扑灭初起火灾,挟住维持治安、堵漏、消除潜在危险、消除沾染、修复通信等。
②注意收听广播,了解解除警报后人员行动的注意事项,如哪些道路不能行走;哪类食物、饮水不能食用;关注疫情通报、放射性沾染、染毒或带菌情况通报;了解敌空袭规模、方式及城市破坏情况通报,以及对下一次空袭的预测等,以便有效地做好再次防空行动的准备。
二、人防工程
人防工程是为保障人民防空指挥、通讯、掩蔽人员等免受或减轻核、化、生武器和常规炸弹杀伤破坏而专门建造的防护建筑。
地下室、地道、坑道等均可改做人防工程。
它在战时与平时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像地铁,
平时它是城市的重要交通干道,战时又是理想的避难所。
就是平时的住宅,经过站前加固改造,在防空袭和防震等灾害面前也能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
1、人防工程的特点
人民防空工程具有防护能力强、防护设备完善的特点。
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御冲击波、光热辐射、核辐射、毒剂、放射性和生物制剂污染空气、常规爆炸碎片等各种杀伤因素的危害。
防空地下室与普通地下室的主要区别在于各自的防护特点上。
防空地下室(亦称附建式防空地下室)是有预定防护功能的地下室,而普通地下室是无防护要求的地下室。
具体体现在:
人防地下室顶板、侧墙、地板都比普通地下室更厚实、坚固,除了承重外还有一定抗冲击波和常规炸弹爆轰波的能力。
人防地下室结构密闭,有滤毒通风设备,有防化学、生物战剂的设备和能力,而普通地下室没有。
人防地下室有室外安全出入口,而普通地下室没有。
人防地下室的抗震能力要比普通地下室好。
2、人防工程的防护作用
战时可以有效地防备敌人的突然袭击,有效地掩蔽人员和物资,保存战争潜力,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避免和减少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
平时可对增强城市防备自然灾害和突发事故灾害,减少对城市生活、生产造成的损失,确保城市的正常运行,起到重要作用。
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国家鼓励平时利用人民防空工程为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服务,这是缓解城市发展矛盾,增强城市综合发展能力的重要措施。
3、进出人防工程及在工程中隐蔽的方法和要求
①人员进入人防工程的时间要尽量缩短,这是防空的基本要求。
因此,所有待掩蔽人员都要熟悉入口标志、工程口部结构及预定位置;携带应急包包裹体积要小,儿童、老人应有专人分头负责,在进入人防工程时要听从工作人员疏导,按标志方向行动,不要大声喊叫。
在无灯光时,一律靠右侧、用右手探摸墙壁行动。
②进入人防地下室后,应禁止吸烟和随地大小便,应看好小孩。
③解除警报后,要防止人员突然拥出人防工程。
因空气环境突然改变,要防止老人、病人不适晕倒。
走出人防工程前要搞清外面的破坏程度、安全方向、必要的防护措施和注意事项。
人员出去后,工程管理人员要立即对工程进行整理、排污、补充物资,准备工程再次启用。
4、如何爱护人防工程
①不向人防工程设施内及孔口附近排泄废水、废气、倾倒垃圾。
②不向人防工程设施内存放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和腐蚀性物品。
③不损坏人防工程设施及其附属设备。
④不得在危及人防工程设施安全范围内采石、挖砂、取土;不得擅自埋设各种管线和修建地面工程设施。
⑤不得擅自改造人防工程设施,确需改造的,必须经人防部门批准,并按人防工程技术要求施工。
三、疏散防护
疏散防护,通常是指战争爆发前后,把城市或重要目标内的人员、物资等有计划地转移到安全地区,以达到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保存战争潜力的目的。
主要对象,首先是人力资源。
其次是交通、通信、能源等重要设施。
疏散防护的时机可为早期、临战和紧急疏散三种。
①早期疏散,是指国家预测并侦查到战争将要爆发至国家宣布进入战争状态之前,按照国家或战区发布的动员令,组织城市居民、物资、工厂、设施等按计划分批进行的疏散。
②临战疏散,是指国家在宣布进入战争状态后至战争爆发之前这段时间内,按计划组织以城市居民为主的疏散。
③紧急疏散,通常指首次空袭前24小时内,或在空袭的间隙中实施的撤退隐蔽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