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指导书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教案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教案第一章:固体废物的概念与分类1.1 固体废物的定义1.2 固体废物的分类1.3 固体废物的来源与特点1.4 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与影响第二章:固体废物的处理技术2.1 固体废物的物理处理技术2.2 固体废物的化学处理技术2.3 固体废物的生物处理技术2.4 其他固体废物处理技术第三章:固体废物的回收与利用3.1 固体废物回收的意义与重要性3.2 固体废物的回收技术3.3 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利用3.4 固体废物的再利用与循环经济第四章:固体废物的减量化处理4.1 固体废物减量化的意义与重要性4.2 固体废物的减量化技术4.3 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理4.4 固体废物的焚烧与填埋处理第五章:固体废物管理的法律法规与政策5.1 固体废物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5.2 固体废物管理的政策与措施5.3 固体废物环境监管的实践与案例5.4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第六章: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技术发展趋势6.1 新型固废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发展6.2 固废处理技术的创新与优化6.3 固废处理技术的经济性与可行性分析6.4 固废处理技术在不同行业的应用案例第七章: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环境影响评价7.1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7.2 固体废物处理设施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7.3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环境风险评估7.4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的实际案例分析第八章: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经济与管理8.1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成本分析8.2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融资机制8.3 固体废物管理的企业社会责任8.4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信息化管理第九章: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国际经验与启示9.1 发达国家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政策与实践9.2 发展中国家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挑战与机遇9.3 国际固体废物处理技术的交流与合作9.4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全球治理与发展趋势第十章: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案例分析与实践10.1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成功案例10.2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失败案例10.3 案例分析的方法与技巧10.4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实践经验与启示重点解析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教案第一章:固体废物的概念与分类重点:固体废物的定义、分类、来源与特点,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与影响。
固体废物处理课程设计指导书
固体废物处理课程设计指导书一、题目:100m3/d污泥厌氧消化池设计二、内容:设计日处理(80~260)M3的中温定容式污泥厌氧消化池。
三、原始数据及操作条件要求1.污泥的含水率96.5%,污泥全年平均温度25°C,日平均最低温度23°C;2.大气的全年平均温度21°C,土壤冬季计算温度10°C,冬季冻土深度0.6米,土壤全年平均温度23°C,冬季室外计算温度3°C;3.当地底下水位深度7米(距地表);4.采用中温消化,消化温度控制在33—35°C,消化池需加热和搅拌。
四、污泥厌氧消化的概述1.基本定义(什么叫厌氧消化);2.处理的对象(如食品废料,城市废水污泥,……)3.意义作用;4.有机物厌氧消化(厌氧发酵)的基本原理;5.影响厌氧消化的因素;6.厌氧消化池的类型;7.工艺流程。
厌氧消化池的类型:按容积大小可分为:●小型<2500m3●中形≈5000 m3●大型>10000 m3按处理负荷可分为:●标准负荷消化池,无需加热搅拌(消化时间长,已淘汰)●高负荷消化池,有需加热搅拌(消化时间短)按结构可分为:●固定盖式(定容式)●浮定盖式(动容式)按温度可分为:●低温<20°C自然消化(很少采用)●中温30~35°C加热搅拌(人工控制消化)●高温>50°C加热搅拌(人工控制消化)工艺流程:五、 定容式消化池尺寸的计算1. 设计的概述:对四种设计方法进行简介(1) 按污泥的投配率计算,即每天投加的新鲜污泥量(m 3)与消化池容积的比例(%),式中 V — 消化池的计算体积,m 3; w — 每日新鲜污泥量,m 3;n — 污泥投配率,%,对中温消化n=6~8%。
(2) 按有机物负荷计算式中 V — 消化池的计算体积,m 3;S v — 污泥中有机物重量,kg/d ;S — 消化池有机物负荷,kg/ m 3 ²d ,取1.6~3.2。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指导书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A课程设计》指导书学院、部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系、所环境工程授课教师课程名称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A课程设计课程学时2周教材名称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2011年10月28日一、课程设计的目的通过课程设计,1)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理论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2)在工程实施的基本训练中进一步消化和巩固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所学内容及相关知识;3)掌握调查研究、查阅文件、确定系统设计方案的方法;4)提高使用技术资料、认识及遵守国家工程标准、规范和规定、进行设计计算、绘制工程图、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5)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正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初步具备对一般固体废物处理系统的设计能力,为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组织形式课程设计是学生按学校教学计划所规定的课程学习结束后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因此“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A课程设计”安排在“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A”课程讲授之后进行。
具体的形式是教师给学生下达课程设计任务书,在专门的课程设计教室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指导答疑,检查学生的进度与完成情况。
本课程设计要求设计一个固体废物处理系统(城市垃圾收集线路设计、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分选处理系统设计、有机垃圾产沼工艺的设计),50位学生分成10组,每组5人不等,在设计中做到工作各有重点,每一学生设计的内容不同但相互关联,通过同组分工协作,提高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并了解所涉及的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各个环节的具体内容,进一步丰富知识体系,提高整体设计能力,并且要求学生撰写出规范的设计说明书。
三、课程设计步骤设计布骤如下:1、由给定的任务书明确自己要做的工作,查阅相关的文献参考资料;2、分析确定固体废物处理系统的组成;3、对固体废物处理系统进行计算和设备选型计算;4、进行系统布置,完成图纸绘制;5、进行说明书编写。
分选系统的确定系统的物料衡算系统设备的计算选择绘制图纸四、课程设计要点“废物的处置与处理”课程设计的要点是:1、固体废物处理系统工艺流程的选择分析与确定;2、对处理系统内各种处理设备的计算选择和描述;3、处理后固体废物的出路分析;4、厂内辅助建筑物以及道路等的说明;5、固体废物处理系统的总图布置及其他说明成果的图纸;五、课程设计进度安排1)设计动员,布置任务,提出要求,答疑。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教案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教案第一章:固体废物的概念与分类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固体废物的定义、来源和特点使学生掌握固体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体系1.2 教学内容固体废物的定义和来源固体废物的特点固体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体系1.3 教学过程课堂讲解:介绍固体废物的概念、来源和特点案例分析:分析不同类型的固体废物及其分类方法小组讨论:探讨固体废物分类体系的建立和优化1.4 作业与评估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表现第二章:固体废物的环境影响2.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让学生掌握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环境保护原则2.2 教学内容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环境保护原则2.3 教学过程课堂讲解:介绍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原因案例分析:分析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成功案例和存在的问题小组讨论:探讨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环境保护措施2.4 作业与评估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表现第三章:固体废物的回收与利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固体废物的回收与利用方法使学生掌握固体废物回收与利用的技术和工艺3.2 教学内容固体废物的回收与利用方法固体废物回收与利用的技术和工艺3.3 教学过程课堂讲解:介绍固体废物的回收与利用方法及其原理案例分析:分析固体废物回收与利用的成功案例和存在的问题小组讨论:探讨固体废物回收与利用的优化措施3.4 作业与评估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表现第四章:固体废物的减量化处理4.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固体废物的减量化处理方法让学生掌握固体废物减量化处理的技术和工艺4.2 教学内容固体废物的减量化处理方法固体废物减量化处理的技术和工艺4.3 教学过程课堂讲解:介绍固体废物的减量化处理方法及其原理案例分析:分析固体废物减量化处理的成功案例和存在的问题小组讨论:探讨固体废物减量化处理的优化措施4.4 作业与评估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表现第五章: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理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理方法使学生掌握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的技术和工艺5.2 教学内容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理方法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的技术和工艺5.3 教学过程课堂讲解:介绍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理方法及其原理案例分析:分析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的成功案例和存在的问题小组讨论:探讨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的优化措施5.4 作业与评估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表现第六章: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法律与政策6.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让学生掌握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政策体系6.2 教学内容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国家法律法规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政策体系6.3 教学过程课堂讲解:介绍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及其主要内容案例分析:分析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政策实施的成功案例和存在的问题小组讨论:探讨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政策的优化措施6.4 作业与评估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表现第七章:固体废物的资源化与能源化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固体废物的资源化与能源化方法使学生掌握固体废物资源化与能源化的技术和工艺7.2 教学内容固体废物的资源化与能源化方法固体废物资源化与能源化的技术和工艺7.3 教学过程课堂讲解:介绍固体废物的资源化与能源化方法及其原理案例分析:分析固体废物资源化与能源化的成功案例和存在的问题小组讨论:探讨固体废物资源化与能源化的优化措施7.4 作业与评估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表现第八章:固体废物的填埋处理8.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固体废物的填埋处理方法让学生掌握固体废物填埋处理的技术和工艺8.2 教学内容固体废物的填埋处理方法固体废物填埋处理的技术和工艺8.3 教学过程课堂讲解:介绍固体废物的填埋处理方法及其原理案例分析:分析固体废物填埋处理的成功案例和存在的问题小组讨论:探讨固体废物填埋处理的优化措施8.4 作业与评估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表现第九章:固体废物的焚烧处理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固体废物的焚烧处理方法使学生掌握固体废物焚烧处理的技术和工艺9.2 教学内容固体废物的焚烧处理方法固体废物焚烧处理的技术和工艺9.3 教学过程课堂讲解:介绍固体废物的焚烧处理方法及其原理案例分析:分析固体废物焚烧处理的成功案例和存在的问题小组讨论:探讨固体废物焚烧处理的优化措施9.4 作业与评估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表现第十章:固体废物的堆肥化处理10.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固体废物的堆肥化处理方法让学生掌握固体废物堆肥化处理的技术和工艺10.2 教学内容固体废物的堆肥化处理方法固体废物堆肥化处理的技术和工艺10.3 教学过程课堂讲解:介绍固体废物的堆肥化处理方法及其原理案例分析:分析固体废物堆肥化处理的成功案例和存在的问题小组讨论:探讨固体废物堆肥化处理的优化措施10.4 作业与评估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表现第十一章: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经济效益分析11.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经济成本让学生掌握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经济效益分析方法11.2 教学内容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经济成本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经济效益分析方法11.3 教学过程课堂讲解:介绍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经济成本及其影响因素案例分析:分析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成功案例的经济效益小组讨论:探讨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经济效益优化措施11.4 作业与评估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表现第十二章:固体废物的风险评估与管理1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固体废物风险评估的方法使学生掌握固体废物风险管理的原则与策略12.2 教学内容固体废物的风险评估方法固体废物的风险管理原则与策略12.3 教学过程课堂讲解:介绍固体废物风险评估的方法及其应用案例分析:分析固体废物风险管理成功案例及存在的问题小组讨论:探讨固体废物风险管理的优化措施12.4 作业与评估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表现第十三章:固体废物的可持续处理与处置13.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固体废物的可持续处理与处置方法让学生掌握固体废物可持续处理与处置的原则13.2 教学内容固体废物的可持续处理与处置方法固体废物可持续处理与处置的原则13.3 教学过程课堂讲解:介绍固体废物的可持续处理与处置方法及其原理案例分析:分析固体废物可持续处理与处置的成功案例和存在的问题小组讨论:探讨固体废物可持续处理与处置的优化措施13.4 作业与评估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表现第十四章: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未来发展趋势1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现状使学生掌握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未来发展趋势14.2 教学内容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现状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未来发展趋势14.3 教学过程课堂讲解:介绍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现状及其挑战案例分析:分析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未来发展的成功案例和存在的问题小组讨论:探讨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未来发展趋势14.4 作业与评估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表现第十五章: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实践项目15.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实践项目让学生掌握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项目实施与管理的方法15.2 教学内容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实践项目介绍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项目实施与管理的方法15.3 教学过程课堂讲解:介绍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实践项目的实施与管理案例分析:分析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实践项目的成功案例和存在的问题小组讨论:探讨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实践项目的优化措施15.4 作业与评估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表现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十五个章节,涵盖了固体废物的概念、分类、环境影响、回收与利用、减量化处理、无害化处理、法律法规、资源化与能源化、填埋处理、焚烧处理、堆肥化处理、经济效益分析、风险评估与管理、可持续处理与处置、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实践项目等内容。
固体废物课程设计指导书
固体废物课程设计指导书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环境工程专业《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任务书与指示要点重庆大学城环学院环境工程教研室2015年2月13日设计任务书与指示要点一、设计任务书1. 设计题目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根据《御临河流域污染整治规划》,需在石船镇建立一个服务人口为10万人的垃圾卫生填埋场,以消纳渝北区统景、石船、龙兴等7个乡镇的城镇生活垃圾,垃圾填埋场的设计使用年限为15年。
2. 设计目的训练学生全面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垃圾处理方案的比较、垃圾填埋场选址的步骤、对所选场址的评析以及填埋场工程设计。
通过设计,学生应掌握垃圾填埋场设计的一般原则、步骤和方法,了解如何查阅有关资料、手册以及规范,掌握垃圾填埋场主体工程的设计以及设计说明书的编制和设计图的绘制等基本方法。
3. 设计任务及内容根据所提供的资料,完成垃圾卫生填埋场的方案设计,内容包括原始资料的分析,垃圾处理工艺的选择,垃圾填埋场址的评析以及垃圾填埋工程的设计等几部分。
(1)垃圾处理工艺的选择根据所提供资料,城市垃圾的基本性质,通过焚烧、堆肥、卫生填埋几种处理方案比较,选择卫生土地填埋为该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艺。
(2)垃圾填埋场址的评析根据所提供的资料,评价所选场址是否适合,主要从工程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经济因素几方面出发。
(3)垃圾填埋工程设计包括:库容的计算,填埋场范围确定,截洪沟、垃圾坝、截污坝、浸出液调节池以及浸出液处理厂、气体处理设施、防渗工程的设计、计算,另外还包括填埋场的操作方法、步骤,填埋场地的监测以及其他辅助设施的设计。
4. 设计要求(1)绘制设计图纸3张,包括:垃圾卫生填埋场(封场后)总平面布置图一张 (1号);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收集填埋气输导平面布置图一张(1号);垃圾卫生填埋库区纵剖面图一张(2号)。
(2)设计说明书一份,内容包括:前言,主要设计原始资料,垃圾处理工艺方案的比较,场址选择和所选场址自然条件(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气象等)的评析,填埋工艺设计(包括工程设计计算,填埋操作方法以及辅助工程的设计),设计中存在问题及个人体会。
固体废物课程设计指导书
肇环境工程专业莂《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蝿任务书与指示要点聿重庆大学城环学院袂环境工程教研室葿2015年2月13日芇设计任务书与指示要点薄一、设计任务书羂1. 设计题目袀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 : 根据《御临河流域污染整治规划》需在石船镇建立一个服务人口为 10万人的垃圾卫生填埋场,以消纳渝北区统景、石船、龙兴等 7个乡镇的城镇生活垃圾,垃圾填埋场的设计使用年限为 15年。
蚅2. 设计目的训练学生全面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垃圾处理方案的比较、垃圾填埋场选址的步骤、对所选场址的评析以及填埋场工程设计。
肂通过设计,学生应掌握垃圾填埋场设计的一般原则、步骤和方法,了解如何查阅有关资料、手册以及规范,掌握垃圾填埋场主体工程的设计以及设计说明书的编制和设计图的绘制等基本方法。
芁3. 设计任务及内容蒇根据所提供的资料,完成垃圾卫生填埋场的方案设计,内容包括原始资料的分析,垃圾处理工艺的选择,垃圾填埋场址的评析以及垃圾填埋工程的设计等几部分。
莆(1) 垃圾处理工艺的选择膂根据所提供资料,城市垃圾的基本性质,通过焚烧、堆肥、卫生填埋几种处理方案比较,选择卫生土地填埋为该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艺。
蒈(2) 垃圾填埋场址的评析腿根据所提供的资料,评价所选场址是否适合,主要从工程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经济因素几方面出发。
肅 (3) 垃圾填埋工程设计膂包括:库容的计算,填埋场范围确定,截洪沟、垃圾坝、截污坝、浸出液调节池以及浸出液处理厂、气体处理设施、防渗工程的设计、计算,另外还包括填埋场的操作方法、步骤,填埋场地的监测以及其他辅助设施的设计。
袈4. 设计要求薆(1)绘制设计图纸 3 张,包括:袃垃圾卫生填埋场(封场后)总平面布置图一张(1 号);节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收集填埋气输导平面布置图一张(1 号);艿垃圾卫生填埋库区纵剖面图一张(2 号)。
莈(2)设计说明书一份,内容包括:蚂前言,主要设计原始资料,垃圾处理工艺方案的比较,场址选择和所选场址自然条件(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气象等)的评析,填埋工艺设计(包括工程设计计算,填埋操作方法以及辅助工程的设计),设计中存在问题及个人体会。
固废课程设计说明书
固废课程设计说明书一、课程设计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固体废物管理的认识和理解,使其能够掌握固废处理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能力:1.理解固废概念及其分类方法;2.掌握固废处理与管理的原则和方法;3.能够评估固废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4.能够设计并实施固废管理方案;5.能够使用相关仪器设备进行固废处理。
二、课程设置本课程主要由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两个部分组成。
1.理论学习部分:2.实践操作部分:本部分主要通过实验室实践和实地考察的方式,培养学生固废处理与管理的实践技能。
具体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固废样品采集与分析、固废处理设备操作与维护、固废管理方案的设计与实施等。
学生将通过实际操作,熟悉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并学习固废处理的实际操作技巧。
三、课程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主要分为平时成绩和课程设计报告两个部分。
1.平时成绩: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60%,主要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和实践操作表现等。
学生应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按时完成作业,并在实践操作中表现出良好的操作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2.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报告占总成绩的40%,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固废管理方案进行设计与实施,并撰写一份课程设计报告。
报告应包括问题分析、方案设计、实施过程、结果评估和总结等内容。
学生应能够清晰地描述固废管理的目的、方法和效果,并对所选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进行评估。
四、教学资源为了保证课程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学资源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教材和参考书目:提供固废管理相关的教材和参考书目,供学生参阅和学习。
2.实验室设备和材料:提供固废分析和处理所需的实验设备和材料,保证学生能够进行实验操作。
3.实地考察场地:为学生提供实地考察的场地,使他们能够亲自了解和分析实际的固废处理情况。
4.教师支持和辅导:为了提高学生对固废管理的理解和能力,教师应提供课堂辅导和实践指导,回答学生的问题并帮助他们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困难。
固体废物处置与处理-课程设计指导书
《废物的处置与处理》课程设计指导书适用专业:课程代码:学时: 1周学分: 1编写单位:编写人:2015年12月一、课程设计的目的通过课程设计,1)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理论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2)在工程实施的基本训练中进一步消化和巩固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所学内容及相关知识;3)掌握调查研究、查阅文件、确定系统设计方案的方法;4)提高使用技术资料、认识及遵守国家工程标准、规范和规定、进行设计计算、绘制工程图、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5)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正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初步具备对一般固体废物处理系统的设计能力,为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组织形式课程设计是学生按学校教学计划所规定的课程学习结束后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因此“废物的处置与处理课程设计”安排在“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课程讲授之后进行。
具体的形式是教师给学生下达课程设计任务书,在专门的课程设计教室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每天到教室指导答疑,检查学生的进度与完成情况。
本课程设计要求设计一个固体废物处理系统(城市垃圾收集线路设计、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分选处理系统设计、有机垃圾产沼工艺的设计),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5~6人不等,每一学生设计的工艺参数不同,做到一人一题,并且要求学生手写。
三、课程设计步骤设计布骤如下:1、由给定的任务书明确自己要做的工作,查阅相关的文献参考资料;2、分析确定固体废物处理系统的组成;3、对固体废物处理系统进行计算和设备选型计算;4、进行系统布置,完成图纸绘制;5、进行说明书编写。
分选系统的确定系统的物料衡算系统设备的计算选择绘制图纸设计说明书编写四、课程设计要点“固体废物处置与处理”课程设计的要点是:1、固体废物处理系统工艺流程的选择分析与确定;2、对处理系统内各种处理设备的计算选择和描述;3、处理后固体废物的出路分析;4、厂内辅助建筑物以及道路等的说明;5、固体废物处理系统的总图布置及其他说明成果的图纸;五、课程设计进度安排1)设计动员,布置任务,提出要求,答疑。
环境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指导教师:刘智峰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姓名:田龙学号:0811044002日期:2011年6月30日目录0前言 (2)1.设计任务 (2)1.2设计原始资料 (2)1.3设计要求 (3)1.4设计内容 (4)1.5设计成果 (4)2.收集过程的核算 (4)2.1垃圾日产生总量W的估算: (4)2.2每日垃圾收集安排 (4)2.3收集路线设计A (4)2.3收集路线设计B (6)3确定收集车的容积 (7)4. 各小区垃圾产量及所需垃圾容器数量 (7)5.垃圾车的清运路线 (7)6.结论 (8)7.参考文献 (9)丹凤县红枫社区生活垃圾的收集设计摘要:目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的进程之中,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带来了一系列的城市问题。
主要表现:1.产量迅速增加,统计结果表明,从1979年以来,我国的城市生活垃圾平均以每年的8%~10%的速度增长,到2000年,我国垃圾产量预测将达1.2~1.4亿吨;2.由于资金匮乏,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城市生活垃圾有效处置率仅为13%,而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仅有5%左右;3.大量城市生活垃圾未经处理,任意堆置城郊,侵占大量土地,污染土壤,空气,水体,许多城市行程了“垃圾围城”的污染局面,污染事故发生。
本次设计是针对丹凤县红枫社区生活垃圾进行及时收集及清运,通过垃圾的日产生量,合理布置垃圾分布点,及各个分布点垃圾收集容器数量,设计最可行的垃圾清运路线,力求经济合理的收集每天生活垃圾,为生活创造美好的环境。
关键词:污染收集及清运清运路线城市生活垃圾0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增长迅速,城市生活垃圾已经成为中国城市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因此,依靠科技进步,使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及处置系统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实现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置“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这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发展战略任务。
毕业设计任务书指导书模板-固废
长春建筑学院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毕业设计任务书姓名:专业:班级学号:指导教师:日期:城建学院一、设计题目(宋体,小三,加粗,段前段后0.5行)×××省×××市某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工程设计×××省×××市某区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及渗滤液控制系统设计×××省×××市某区城市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与处置的综合设计×××省×××市某区城市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置方案设计×××省×××市某区垃圾卫生填埋场及渗滤液处理工程设计二、设计目的毕业设计是工科大学本科学生在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并取得相应学分后所必须进行的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通过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方案的设计与研究,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深化和扩展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及一定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使学生较系统地受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
三、原始资料本设计涉及的该地区的基本的地质条件、气候条件、当前人口状况资料,学生需要自行查阅有关资料文献确定,根据确定的原始资料,设计适合该地区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的方案,从而实现城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
四、设计任务1、垃圾填埋场的计算(1) 垃圾填埋场的选址(2) 填埋工艺选择及设计(3) 场底防渗系统的设计(4) 场区防洪及排水系统的设计(5) 排渗导气系统的设计(6) 终场覆盖系统的设计2、垃圾渗滤液控制(1) 渗滤液的收集与排放系统(2) 渗滤液处理工艺的比较(3) 渗滤液处理构筑物的设计3、污泥处理设计(1) 污泥量的计算(2) 污泥体积的计算(3) 贮泥池的计算(4) 污泥脱水设计4、垃圾填埋场的总体布置(1) 垃圾填埋场的平面布置(2) 垃圾填埋场高程设计(3) 渗滤液提升泵与污泥泵的选择五、设计成果及要求设计要求1、在教师指导下按时独立完成设计内容,按时提交设计成果。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实验指导书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实验指导书目录实验一固体废物热值、含水率测定 (4)一、实验目的 (4)二、实验原理 (4)三、实验仪器与设备 (4)四、实验步骤 (5)五、数据分析与讨论 (6)六、实验注意事项 (6)实验二:固体废物破碎与筛选 (8)一、实验目的 (8)二、实验原理 (8)三、试验仪器与设备 (9)四、实验步骤 (10)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10)六、实验注意事项 (11)七、讨论 (12)实验三固体废物浸出毒性实验 (13)一、实验目的 (13)二、实验原理 (13)三、试验仪器与设备 (13)四、试验步骤 (14)五、数据分析与讨论 (15)六、实验注意事项 (15)七、讨论 (15)实验四碱溶性金属废物碱浸-电解资源化 (16)Ⅰ、含锌废物中锌含量的测定实验 (17)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7)二、实验原理与测试方法 (17)三、实验仪器和材料 (19)四、实验步骤 (19)五、计算 (20)六、注意事项 (20)Ⅱ、含锌废物强碱浸取实验 (21)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21)二、实验原理 (21)三、实验仪器和材料 (21)四、浸取参数设计 (22)五、实验步骤 (22)六、计算 (23)七、思考与讨论 (23)八、注意事项 (23)Ⅲ、含锌强碱溶液电解回收金属锌实验 (25)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25)二、实验原理 (25)三、实验仪器和材料 (25)四、电解参数设计 (26)五、实验步骤 (26)六、实验结果计算 (27)七、思考与讨论 (28)八、注意事项 (28)实验五固体废物堆肥实验 (29)一、实验目的与意义 (29)二、实验原理 (29)三、实验部分 (30)四、实验结果讨论 (31)实验一固体废物热值、含水率测定一、实验目的为了有效管理固体废物和确定合理的处理处置方法,必须充分分析了解固体废物的性质。
固体废物的物理性质与废物成份组成有密切的关系,它常用组分、含水率和容重三个物理量来表示。
固体废物处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的题目某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分选处理系统设计二、课程设计的目的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巩固本课程所学内容,并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培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分选处理系统设计的初步能力。
通过设计,了解工程设计的内容、方法及步骤,培养学生确定固废处理与处置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设计计算、绘制工程图,应用技术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三、设计原始资料设计规模为X t/d的某城市生活垃圾分选系统。
其中X=150+(学号后两位*5) 垃圾主要成分见表1。
表1 垃圾成分设计参数取值垃圾组分有机物无机物纸类金属塑料玻璃其他含量/% 56.7 28.9 2.88 2.38 4.89. 1.3 2.95有机物组分包括:食品残余、果皮、植物残余等。
无机物组分包括:砖瓦、炉灰、灰尘、粉尘等。
垃圾容重平均值为0.45 t/m3,含水率为47.8%。
垃圾中塑料以超薄型塑料袋为主,废纸以卫生间的废纸为主。
垃圾热值:1923 kJ/kg。
分选系统工作量为X t/d;日工作时间为12h。
四、设计内容和要求(1)垃圾分选系统设计方案的分析确定。
(2)垃圾储料仓的设计计算。
(3)分选系统各设备选型计算:确定选择性破碎机、滚筒筛、简易风选机型号和规格,并确定其主要运行参数。
(4)皮带运输机计算及布置,并计算各段的长度、电机功率。
(5)编写设计说明书:设计说明书按设计程序编写,包括方案的确定,设计计算、设备选型计算和有关简图等内容。
课程设计说明书应有封面、目录、前言、正文、小结及参考文献等部分,文字应简明、通顺,内容正确、完整,装订成册。
(6)图纸要求①垃圾分选系统工艺流程图1张。
流程图应按比例绘制,标出设备、管件编号及标高,并附明细表。
②分选系统平面布置图和分选系统剖面布置图各1张,图中设备、管件应标注编号,图纸应按比例绘制,应能表明建筑物外形和主要结构形式。
在平面布置图中应有方位标志(指北针)。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实验指导书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臵》实验指导书实验一植物残渣的综合利用(木质陶瓷化)(4个学时)一实验目的以麦秸、稻草、木屑、甘蔗渣等为原料, 采用破碎、混合、浸渍、热压成型、烧结等工艺制备出木质陶瓷,制备出了各温度点下的木质陶瓷,对其密度、气孔率、强度、电阻率等性能进行测试,对其性能特征、形成机理及规律进行分析研究。
初步展示了原料配比、酚醛树脂浓度、温度等参数对整个制备过程及木质陶瓷性能的影响。
实验结果证明了通过该工艺用麦秸或甘蔗渣等制备木质陶瓷的可行性, 同时也表明粘结剂和烧结温度对木质陶瓷性能影响很大,实验为麦秸、甘蔗渣等植物残渣的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为木质陶瓷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和空间。
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固体废物处理与处臵》课程中的收集、干燥、破碎、筛分、压实、浸渍、热处理等处理与处臵工艺,熟悉基本过程,制备出试验样品,了解密度、气孔率、强度、电阻率等性能的测试原理与方法。
二实验原理木质陶瓷由日本青森工业试验场的冈部敏弘和斋藤幸司于1990年开发,是一种采用木材(或其它木质材料)在热固性树脂中浸渍后真空碳化而成的新型多孔质碳素材料,其中的木质材料烧结后生成软质无定形碳,树脂生成硬质玻璃。
木质陶瓷最初用天然木材制造,但由于原木及制品存在轴向、径向、切向上的不均匀性和各向异性、烧结尺寸精度低等问题,后多采用中质纤维板(MDF,一般气干比重0.7g/cm3左右,含水8%左右),这样, 原料基本上只有板面与板厚方向的性质区别。
甲醛树脂在木制品中广泛应用, 木质陶瓷制备中常选用其中的酚醛树脂,这多出于它价格低廉、合成方便, 而且游离甲醛较少, 燃烧后只生成CO2和H2O,具有环境协调性。
浸渍时常采用低压超声波技术以提高浸渍率及其均匀性。
碳化过程中伴随有复杂的脱水、油蒸发、纤维素碳链切断、脱氢、交联和(碳)晶型转变等反应变化机理及控制利用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一般来说,木材在400℃左右形成芳香族多环,而后缓慢分解为软质无定形碳,树脂500℃以上分解为石墨多环而后形成硬质玻璃碳。
固体废物处置与处理_课程设计指导书
《废物的处置与处理》课程设计指导书适用专业:课程代码:学时: 1周学分: 1编写单位:编写人:2015年12月一、课程设计的目的通过课程设计,1)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理论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2)在工程实施的基本训练中进一步消化和巩固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所学内容及相关知识;3)掌握调查研究、查阅文件、确定系统设计方案的方法;4)提高使用技术资料、认识及遵守国家工程标准、规范和规定、进行设计计算、绘制工程图、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5)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正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初步具备对一般固体废物处理系统的设计能力,为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组织形式课程设计是学生按学校教学计划所规定的课程学习结束后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因此“废物的处置与处理课程设计”安排在“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课程讲授之后进行。
具体的形式是教师给学生下达课程设计任务书,在专门的课程设计教室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每天到教室指导答疑,检查学生的进度与完成情况。
本课程设计要求设计一个固体废物处理系统(城市垃圾收集线路设计、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分选处理系统设计、有机垃圾产沼工艺的设计),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5~6人不等,每一学生设计的工艺参数不同,做到一人一题,并且要求学生手写。
三、课程设计步骤设计布骤如下:1、由给定的任务书明确自己要做的工作,查阅相关的文献参考资料;2、分析确定固体废物处理系统的组成;3、对固体废物处理系统进行计算和设备选型计算;4、进行系统布置,完成图纸绘制;5、进行说明书编写。
分选系统的确定系统的物料衡算系统设备的计算选择绘制图纸设计说明书编写四、课程设计要点“固体废物处置与处理”课程设计的要点是:1、固体废物处理系统工艺流程的选择分析与确定;2、对处理系统内各种处理设备的计算选择和描述;3、处理后固体废物的出路分析;4、厂内辅助建筑物以及道路等的说明;5、固体废物处理系统的总图布置及其他说明成果的图纸;五、课程设计进度安排1)设计动员,布置任务,提出要求,答疑。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书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班级:环境工程2班姓名:学号:指导老师:目录设计说明书1、绪论1.1生活垃圾1。
2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方法1.3卫生填埋场概述2、工程概况2.1项目背景2.2项目设计原始资料2.3项目设计要求设计计算书3、填埋场的选址3。
1选址的考虑因素3.2选址的程序3。
3地址的选定与所需的容积3。
4 填埋作业工艺4.填埋场的地基与防渗4。
1填埋区基底工程4.2填埋场的防渗系统4。
3防渗材料4.4防渗系统的构造5。
渗滤液的产生及收集处理5.1垃圾渗滤液概念和来源5。
2垃圾渗滤液的水质特征5.3渗滤液收集系统5。
4渗滤液产生量的计算5.4。
1渗滤液产生量的计算5。
4.2渗滤液调节池设计6。
填埋气体的产生与收集处理6。
1填埋气的组成6。
2填埋气体产生量的预测6。
3填埋场气体的收集与导排6。
3.1填埋场的导排方式及选择6。
3.2填埋场气体收集系统的设计6。
3。
3 填埋气体的利用7。
终场覆盖7。
1填埋场封场系统设计7.2填埋场封场后的土地回用8.封场后续工作结语参考文献附图1、绪论目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的进程之中,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带来了一系列的城市问题。
主要表现:产量迅速增加,统计结果表明,从1979年以来,我国的城市生活垃圾平均以每年的8%~10%的速度增长,到2000年,我国垃圾产量预测将达1。
2~1.4亿吨;2。
由于资金匮乏,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城市生活垃圾有效处置率仅为13%,而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仅有%左右;3。
大量城市生活垃圾未经处理,任意堆置城郊,侵占大量土地,污染土壤,空气,水体,许多城市行程了“垃圾围城”的污染局面,污染事故发生。
本次设计是内蒙古包头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的设置,通过对填埋场总容量、填埋总量计算;垃圾填埋工艺流程及填埋作业程序确定;填埋场主体工程工艺设计计算;主体设施的工艺参数计算及主要尺寸的确定等;配套工程及辅助设施和设备的计算与工艺布置;设计最可行的垃圾填埋场,力求经济合理的处置固体废弃物.1.1生活垃圾概述1。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指导书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A课程设计》指导书学院、部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系、所环境工程授课教师课程名称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A课程设计课程学时 2周教材名称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2011年 10月28日一、课程设计的目的通过课程设计,1)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理论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2)在工程实施的基本训练中进一步消化和巩固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所学内容及相关知识;3)掌握调查研究、查阅文件、确定系统设计方案的方法;4)提高使用技术资料、认识及遵守国家工程标准、规范和规定、进行设计计算、绘制工程图、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5)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正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初步具备对一般固体废物处理系统的设计能力,为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组织形式课程设计是学生按学校教学计划所规定的课程学习结束后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因此“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A课程设计”安排在“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A”课程讲授之后进行。
具体的形式是教师给学生下达课程设计任务书,在专门的课程设计教室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指导答疑,检查学生的进度与完成情况。
本课程设计要求设计一个固体废物处理系统(城市垃圾收集线路设计、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分选处理系统设计、有机垃圾产沼工艺的设计),50位学生分成10组,每组5人不等,在设计中做到工作各有重点,每一学生设计的内容不同但相互关联,通过同组分工协作,提高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并了解所涉及的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各个环节的具体内容,进一步丰富知识体系,提高整体设计能力,并且要求学生撰写出规范的设计说明书。
三、课程设计步骤设计布骤如下:1、由给定的任务书明确自己要做的工作,查阅相关的文献参考资料;2、分析确定固体废物处理系统的组成;3、对固体废物处理系统进行计算和设备选型计算;4、进行系统布置,完成图纸绘制;5、进行说明书编写。
分选系统的确定系统的物料衡算系统设备的计算选择绘制图纸四、课程设计要点“废物的处置与处理”课程设计的要点是:1、固体废物处理系统工艺流程的选择分析与确定;2、对处理系统内各种处理设备的计算选择和描述;3、处理后固体废物的出路分析;4、厂内辅助建筑物以及道路等的说明;5、固体废物处理系统的总图布置及其他说明成果的图纸;五、课程设计进度安排1)设计动员,布置任务,提出要求,答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A课程设计》指导书学院、部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系、所环境工程授课教师____课程名称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A课程设计课程学时 2 周 ____________________教材名称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2011年10月28日通过课程设计,1)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理论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2)在工程实施的基本训练中进一步消化和巩固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所学内容及相关知识;3)掌握调查研究、查阅文件、确定系统设计方案的方法;4)提高使用技术资料、认识及遵守国家工程标准、规范和规定、进行设计计算、绘制工程图、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5)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正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初步具备对一般固体废物处理系统的设计能力,为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组织形式课程设计是学生按学校教学计划所规定的课程学习结束后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因此“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A课程设计”安排在“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A”课程讲授之后进行。
具体的形式是教师给学生下达课程设计任务书,在专门的课程设计教室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指导答疑,检查学生的进度与完成情况。
本课程设计要求设计一个固体废物处理系统(城市垃圾收集线路设计、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分选处理系统设计、有机垃圾产沼工艺的设计),50位学生分成10组, 每组5人不等,在设计中做到工作各有重点,每一学生设计的内容不同但相互关联,通过同组分工协作,提高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并了解所涉及的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各个环节的具体内容,进一步丰富知识体系,提高整体设计能力,并且要求学生撰写出规范的设计说明书。
三、课程设计步骤设计布骤如下:1、由给定的任务书明确自己要做的工作,查阅相关的文献参考资料;2、分析确定固体废物处理系统的组成;3、对固体废物处理系统进行计算和设备选型计算;4、进行系统布置,完成图纸绘制;5、进行说明书编写。
分选系统的确定------- k系统的物料衡算―系统设备的计算选择-绘制图纸——设计说明书编写四、课程设计要点“废物的处置与处理”课程设计的要点是:1、固体废物处理系统工艺流程的选择分析与确定;2、对处理系统内各种处理设备的计算选择和描述;3、处理后固体废物的出路分析;4、厂内辅助建筑物以及道路等的说明;5、固体废物处理系统的总图布置及其他说明成果的图纸;1)设计动员,布置任务,提出要求,答疑。
时间天;2)文献查阅,了解、学习城市垃圾收集设计的方法,时间天;3)进行设计计算,时间4 天;4)绘制图纸,时间4 天;5)编写设计说明书(含计算),时间2 天;6)评议,时间1 天。
课程设计总时间14 天。
六、主要技术的案例分析城市垃圾收集线路设计6.1.1 城市垃圾收集线路设计任务书(1)设计资料某城市所在地-- 中兴城镇,2004 年末城市建成区人口202468 人。
根据该城市总体规划,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机械增长率%。
现状城市用地20km2目前有垃圾车21辆,人力车72辆。
城市共设置垃圾收集点87个,街道上设置果皮箱198 个。
规划面积35km2。
该城市环卫现状地形图(比例为1:10000),城市规划设计图(比例为1:5000),能源资料各一份(略)。
(2)设计工程规模、期限及要求①工程设计年限:15 年;②垃圾收集设计总量;③垃圾收集布置、方案及线路设计。
(3)设计成果① 设计说明书(含计算)一册,字数不少于5000 字;② 城市垃圾收集总平面图1 张或城市垃圾收集线路设计图1 张或城市垃圾中转站平面布置图1 张等。
6.1.2 城市垃圾收集线路设计的设计说明书主要内容(正文的部分摘要)1.概述(1)垃圾成分现状根据该城市环卫现状图,与及环卫部门提供的资料及对该城市生活垃圾成份的调查分析,其垃圾成份有如下特点:该城市属于中等发展水平的工业城市,垃圾成分以厨余、果皮、树木、粪便为主;玻璃、塑料、金属、织物、废电池等可回收物质的比例相对较大;城市周围部分居民烧柴或煤,垃圾中煤灰比例相对不按以上垃圾成份特点,经以其他同类城市的垃圾成份进行类比分析,设计该城市生活垃圾成分为:玻璃、塑料、金属、织物、废电池等废品占25%,煤渣土砂石等无机物为35%,厨余物等有机物为40%左右。
本设计暂以上述资料为基础进行技术分析。
建议该城市城建、环卫部门对区内生活垃圾成份进一步进行调查分析,提供全面、准确的现状垃圾成份分析资料和垃圾成份变化预测值。
(2)垃圾成分变化趋势根据目前国内外城市垃圾的一般规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保护知识的进一步普及,城区生活垃圾的成分还会发生变化,即有机物含量会提高,无机物含量相应下降;纸、塑料、金属等可回收物的含量会逐年上升;垃圾量呈现上升一下降一上升趋势。
2 •垃圾收集服务人口及面积该城市现状城市用地20km, 2004年人口202468人。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远期2020年)城市规划用地35km,总人口309625人。
本工程按2020年总人口309625人设计,服务面积35kmt3 .垃圾产率根据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对我国五百多个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的统计分析,目前我国中小城市人均垃圾产生量一般在〜 1.2kg/人.d左右,垃圾密度一般为〜m i o根据该城市环卫站统计数据表明,城区2004年清运垃圾量共计万t,现状城区垃圾产生量平均为t /d,人均垃圾产率为1.000kg/人.d o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主要与城市性质、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消费习惯、城市气候特征、城市燃气使用率等因素密切相关。
根据某城市总体规划,该城市将在未来的十几年内加快城市化进程。
考虑到其社会发展情况及今后垃圾分类收集的逐步实施,并参照国内外城市垃圾产率的变化规律,设计该城市的垃圾产率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一定范围内呈现上升趋势。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其垃圾产率将逐渐呈现下降趋势。
设计预计该城市的人均垃圾产率将由2004年的1.000 kg /人.d上升到2007年的1.030 kg /人・d,之后再下降到2020年的0.962 kg /人・d。
4 .垃圾产生量预测按照规划年限,该城市各年的垃圾产生量如下表所示:5 •城市垃圾收集工程规模根据垃圾产量预测表,现状垃圾日产量d,近期2010年为t/d,远期2020 年为t/d,规划期内平均产生量为275t/d。
以垃圾产生量预测值逐年合计的平均值作为本课程设计的设计规模,规划年限(2005〜2020)内垃圾总量为万t/a。
6. 垃圾收运系统垃圾收运主要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贮运,是由产生垃圾住户或单位将垃圾送至贮存处的运输过程;第二阶段是收集和清运,主要是垃圾的近距离运输,用清运车辆沿一定路线收集清运容器或其他贮存设施中的垃圾并运至垃圾中转站;第三阶段是转运,在城市垃圾中转站将垃圾转运至大容量运输车上,运往垃圾处理场。
在规模较小的城镇也可即收即运,不设中转站,直接用垃圾收集车或压缩式垃圾收运车运往垃圾处理场。
7. 垃圾收运系统(1)垃圾收运规划总体原则:坚持生活垃圾处置“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的原则;坚持“环卫设施与城市建设同步发展”的原则;坚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坚持“规划先行,管理并重”的原则;坚持“科学设计,适当超前”的原则。
(2)垃圾收运模式根据某城市的实际情况,近期垃圾收运体系采用多种方式并存,具体形式为:①对于居民区、商业区的垃圾在实现袋装化的前提下,保证垃圾不落地定时定点收运;②对于商业区和企事业单位及工厂、学校产生的垃圾的收集,采用单位内部的垃圾容器定点收集;③ 上述居民区、商业区和企事业单位及工厂、学校收运体系中,当中转站及运输车配置不足时,采用收运车直接送往垃圾处理场。
收集流程如图6-1-1所示:图6-1-1 某城市垃圾收运系统简图但是这种收集模式,日常运行费用比较高,将被逐步淘汰。
目前多采用图6-1-2所示的新型收运模式,即将散乱的垃圾收集后送至压缩中转站进行压缩,然后有大型中转车集中运到填埋场处理。
I 牛活垃圾 ---------- > 120Li^圾柿----------- > 1吨垃圾车—| 垃圾填埋厂< ------- 8吨中转乍< ------- 垃圾压缩屮转站图6-1-2 某城市垃圾收运系统简图8 •垃圾收集方式城区推广垃圾袋装化,主要街道和商业大街设置垃圾桶,实行定时定点收集;一般次要街道和居民区、企事业单位设垃圾间,部分偏僻地段(城乡结合部等)保留垃圾桶。
考虑到城区垃圾收集方式和收集车辆现状及现有的垃圾收运设施及其完善需要一个过程,近期在部分地区如老城区保留人力车收集垃圾的方式,以后逐步向机动车收集过渡;新城区垃圾仍然由垃圾收集车运至收集站,再由垃圾车运往处理场。
以后将在所有城区逐步建设垃圾中转站,采用大型的垃圾运输车运送垃圾,完善城市垃圾收运系统,并在条件适宜时逐步推广垃圾分类收集和分类处理。
设计垃圾车45辆,现有的人力车72辆将逐步退出。
根据国家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该城市共设置垃圾收集点服务半径不大于200m (约为1115个),占地面积不少于40吊,达到城区1个/万吊。
宽度超过7m以上的街道上设置垃圾箱(或垃圾桶、果皮箱等),间距为:商业大道间距45m交通干道70m;一般街道90m今后根据发展逐渐将单一的垃圾箱逐步改为分类垃圾箱(或桶)等。
吸粪车设计为12辆。
在城市的东、西、南、北四个城区各设计、建设一个中型的垃圾中转站,占地面积不少于1700 m2,并确定每个垃圾中转站的服务区域。
垃圾中转站转运型式方案有三种:① 不压缩方案(地坑式)。
在转运站内挖地坑并放置垃圾集装箱,将垃圾直接投放集装箱,装满后由吊车装上改装过的垃圾集装箱转运车运往垃圾处理场。
② 压缩方案。
转运站内不设地坑,而是放置垃圾压缩箱,将垃圾投放入箱后进行压缩。
垃圾箱装满后由液压装置将箱体升起,由垃圾运输车运往垃圾处理场。
③ 爬背式(拉臂车式)方案。
在转运站内修建坡道和中转平台,平台上设料斗。
垃圾收集车(包括人力车)驶上平台,将垃圾卸入料斗,再装入垃圾自卸车运往填埋场。
与集装箱(地坑式)转运站相比,爬背式方案省去了吊车和集装箱吊装一道工序,操作较为简单,但其占地面积大、土建投资多,人力收集车上中转平台又比较困难,而且如管理不善易造成二次污染。
因此本课程设计不考虑这种转运型式。
根据上述3 种转运型式的特点和城市的实际条件,避免二次污染和扰民,本设计转运站采用压缩式的转运形式。
9. 压缩式中转站设计主要设备:压缩式中转站一次性投资大,设计考虑每个中转站先配4 个压缩箱和4 辆垃圾运输车,今后再逐步完善配套。
主要设备如下:8吨运输车4辆;8吨压缩箱4 个;液压站2 个;吊架2 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