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桓台县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4月月考语文试题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二中高三月月考一轮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二中高三月月考一轮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a76de025c52cc58ad6be61.png)
2013年12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注意事项:第Ⅰ卷为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择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直接写在本试卷上。
一、(15分。
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船舷.(xián) 恫吓.(hè) 喝.(hè)倒彩喁.(yú)喁私语B、模.板(mó) 确凿.(záo) 豁.(huò)免权不足齿数.(shǔ)C、遒劲.(jìng) 馄饨.(dun) 补给.(jǐ)舰直栏横槛.(jiàn)D、供.(gòng)认行.(háng)伍压轴.(zhòu)戏削.(xiāo)足适履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璀璨钉书机劳燕分飞如切如磋,如琢如磨B、返聘三部曲黄发垂髫差之毫厘,谬以千里C、遴选过渡期得隆望蜀麻雀虽小,五脏俱全D、行迹佼佼者为人处世己所不与,勿施于人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有些企业领导趁企业改制,想方设法要职工下岗待业,而去________工价低廉的外地民工。
②为了侦破“11·9”连环大爆炸案,英国警方________了大量目击者,从中发现了一些破案的线索。
③今年卫生部和世卫组织对当前中国的艾滋病疫情进行了联合________,认定中国的感染人员共约7万人。
A、雇佣查访评定B、雇用察访评估C、雇用查访评估D、雇佣察访评定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镇水神兽’被挖引发四川暴雨成灾”的言论在网上流传,记者就此事采访了相关专家,专家表示,这样的说法纯属不经之谈....。
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模块学分认定语文试题(扫描
![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模块学分认定语文试题(扫描](https://img.taocdn.com/s3/m/4a69d1f5c281e53a5902ff24.png)
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模块学分认定语文试题(扫描试卷说明:一、l.B(A项quān/juàn,b?i,jì/zhì;?B项jìng,bāo,qū;C项kù/kuà,zhòu,huà/huá;D项tòng/dòng,xiāo/xiào,k?/kē)2.A(B积一集C坐镇D关联词)3. C(①处置,意为“处理;发落、惩治”,一般是用在协议签订中,特指物品的所有处理权利。
处治,意为“处分;惩治”,一般是用在法律范畴中,用在对人的发落比力多。
说更通俗点是“处置”是指东西,“处治”是指人。
②勘查,意为“实地查看或调查”如地质勘查;勘察,意为“实地考察或调查”如勘察地形。
③“不是……而是……”是并列关系,否定前者而必定后者;“不是……就是……”是选择关系,并不能表白说话人的最终态度,这与句首“严格地讲”不太相符。
或许,是表示猜测语气的副词;或者,是表示选择关系的连词。
)4.D(A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宏伟,不消于形容建筑以外的其他事物,对象误用。
B蔚然成风: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
与热情搭配不妥。
C愧汗怍人:没有地方可以让本身藏起来,形容十分羞愧。
用在此处不妥。
D 维妙维肖: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5.B (A项,搭配不妥,“学习”与“素养”不搭配。
C项,句式杂糅,去掉“应该”或“较为安全”;D项,成分残缺,在“那些环境……”前加上“对”)二、6.D(A项错,原文为“与其他文化进行比力。
整体上说只能足各有所长”;B项说“抵御外来文化的入侵”是无中生有;C项错,“推广快速而高效的中国模式”违背作者文化交流的不雅点)7.A(原文中无“极端仇视西方”的信息和内容)8.C(A项有意曲解,原文没有与其他文化相融之意;B项为主不雅臆断,原文为“‘蛮夷’归化以后,就必需接受中国的主流文化”;D项中“成人之美”为无中生有)三、9.D (贷:饶恕)10.A(助词,在动词前,与动词组成“所”字结构,属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等。
山东省桓台县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
![山东省桓台县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a621daa5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d6.png)
高三语文试题第Ⅰ卷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赤水,我做梦都(神往/前往)的地方!最近终于走进了这片神奇的土地,圆了我的夙.愿。
这里拥有上千平方千米的丹霞奇观。
巨大的海拔高差,使得这一带峡谷(密集/密布),沟壑.纵横,形成众多引人入胜的峡谷奇观。
三千多个大小瀑布分布在区域境内,形态各异,一步一景,①。
在这些数.不胜数的峡谷中,风溪河尽头的赤水大瀑布峡谷当推第一。
驱.车前往,很远就能听到大瀑布先声夺人的雄浑.轰鸣声。
瀑声震彻山谷,如千人擂鼓,似万马捣蹄,像冲天爆竹,类拍岸浪涛。
沿石径向瀑布移步,穿行遮天蔽.日的林荫道,心神振.颤摇荡,胸怀宽广豪放。
峡谷深处,②;一天到晚,不论昼夜,时时(飘扬/飘洒)着漫天的雨雾。
如此神奇的峡谷,在赤水数千大小不一的峡谷中绝无仅有,怎能不总是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1. 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A. 壑(hé)夙愿B. 数(shù)驱车C. 浑(hún)蔽日D. 笼(lǒng)振颤2. 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 前往密布飘扬B. 神往密布飘洒C. 神往密集飘扬D. 前往密集飘洒3. 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①美不胜收,闻名遐迩②一年四季,不分寒暑B. ①闻名遐迩,美不胜收②一年四季,不分寒暑C. ①闻名遐迩,美不胜收②不分寒暑,一年四季D. ①美不胜收,闻名遐迩②不分寒暑,一年四季【答案】1. C 2. B 3. A【解析】1. 试题分析:本体考查学生字音字形辨析能力。
提供要求选出“加点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A项,“壑(hé)”应读“hè”。
B项,“数(shù)数(shù)”应读“shǔ”。
D项,“振颤”应为“震颤”。
故选C。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词语能力。
提供要求选出“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第一处:神往:心里向往。
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df4fde4e1a37f111f0855b1e.png)
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第I 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齐白石授徒时有一句名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李苦禅谨记老师的这句话,因此他学的是老师独到的艺术匠心,而不是简单地描摩老师的艺术样式。
在绘画(题材/体裁)上,齐白石一生“为万虫写照、百鸟传神”,“万虫”“百鸟”寄托了齐白石对自然生活的思念。
而李苦禅则有意避开老师常画的风物,更强调对象的象征意义,(赋予/付与)对象某些人格内涵。
如综合了鹰、鹫等多种猛禽特点的“雄鹰”形象,是阳刚的化身;风中伫立的劲竹是刚正不阿的人格写照;①“雪侮霜欺芳益烈’’的白梅则表现了竖贞不屈的品格……② 在艺术修养方面,齐白石是诗、书、画、印四全,自谓“印第一,诗第二,书第三,画第四”;李苦禅未着意印学,诗不及齐,书法过之,较之老师又增武术戏曲之功。
李苦禅认为:“齐老师治印是以金石艺术融入大写意,我把要这功夫尽用在读碑贴和欣赏 铜器图文和砖石刻画的拓片上——③体会它的金石味道,融进自己的书画里,习得齐派 治印的真精神。
”此外,李苦禅对《易经》很感兴趣,他在绘画中追求一种“禅境”,齐白石赞扬他“能将有法为无法”。
齐白石爱画暮鸦归林,从鸟的朝飞暮还中(领悟/领略)人生的真谛:李苦禅每临自然生机景象,往往喃喃念叨陶渊明的诗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④1.文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文字,都正确的一项是A.授徒 伫(c C .念叨 着(zhu ó)意 D .碑贴 拓(t à)片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题材 付与 领悟 B .体裁 付与 领略 C.题材 赋予 领悟 D .体裁 赋予 领略3.文中A .①B .②C .③D .④4.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便用正确的一项是A.家园被毁,亲人受伤,但战士何伟说:“我知道家中亲人没有生命危险就可以了,这里的群众更需要救援。
”这是何等境界?无独有偶,这样的事也发生在武警四川总队中队长杨昌军身上。
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高三语文4月检测试题鲁人版
![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高三语文4月检测试题鲁人版](https://img.taocdn.com/s3/m/62e1f7a6ccbff121dd3683cc.png)
桓台第二中学2014届高三4月检测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共36分)注意事项:第Ⅰ卷为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择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直接写在本试卷上。
一、(15分。
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的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庇护/麻痹谙熟/喑哑牵强附会/强人所难B.游弋/友谊拘泥/忸怩怨声载道/一年半载C.熟稔/哂笑眼睑/入殓一哄而散/哄堂大笑D.壳斗/甲壳嗔怪/瞋目自怨自艾/方兴未艾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白皙大拇指察言观色众口铄金,积毁销骨B.喋血一炷香轻歌曼舞盛名之下,其实难符C.端详有内含不落言荃黄钟毁弃,瓦釜雷鸣D.法码撒手锏春寒料峭言者无罪,闻者足戒3.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受到民众欢迎的平价药店________了传统的药品销售流通模式。
别的药店的流通模式是从厂家到各级批发商和代理商,再到零售药店;平价药店则是直接从厂家和大型批发商那里进货,并采用现金结账的________。
这就大大________了中间环节,有效降低了运营成本,也就能给出更低的药价。
A.打破方式减少B.打击方式缩减C.打击形式减少 D.打破形式缩减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一些学者专家的文章之所以那么僵硬呆板,枯燥无趣,味同嚼蜡,不堪卒读,并不完全是一个文字表述能力问题,而是态度问题。
B.36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从历史角度看,不过是吉光片羽;然而对于许多亲身经历这场社会变革的人们来说,感觉是漫长而深刻的。
C. 在投资过程中,人们专注于低点买进高位抛出的时点研究,对于一些常规却置之度外,忽略向基金公司补全或及时更新自己的资料。
2020-2021学年山东省淄博市桓台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
![2020-2021学年山东省淄博市桓台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bc52ffd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7c.png)
2020-2021学年山东省淄博市桓台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文学是人类感恩自然的最佳途径人类在征服世界的征途中,渐渐地失去了自己的灵魂。
尤其现代社会,红尘滚滚,人心浮躁,我们若想与喧嚣都市抗衡,也许最佳选择就是投入到自然中去,享受星辰、山河、森林、海洋,让生命从中获得身心滋养,获得真正的愉悦与幸福;而我们从自然中领受到的身心感悟,一旦化为文字,就成为了自然文学。
中国人讲求顺应自然、强调天人合一,将美好的品质赋予自然,比如山水、树木、花草、虫鸟;古人写文章,大多写山水、游记,即使当今的散文写作领域,游记文章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事实上,中国文化历来注重探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欧美几十年前也兴起了写山水、荒原、旷野即写大自然的热潮,名之为“自然主义写作”,也就是自然文学。
所谓自然文学,从内容上看,主要思索的是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从形式上说,当代的自然文学,主要包括环境文学和生态文学。
河山信美,但要以文学手法来表现好她,无论散文、诗歌、小说,都需要真诚深切的心灵,要具有大情怀。
“非有大情怀,即无大艺术”,人应该有所敬畏,首先要敬畏大自然。
以前,山青水绿海晏河清,正是大自然对敬畏天地的人类的回报,现在人们乱砍滥伐破坏生态,自然灾害到处频发,也正是大自然对胡作非为的人类的惩罚。
在大自然面前,人类太渺小。
中国古代文人大多纵身、纵情山水,因为其精神家园是山水。
对他们来说,在大自然中超脱现实、圆融身心,能使生命更快乐,人生也更有意义和价值。
的确,当人回归自然,灵魂就会与宇宙相通。
人要与自然和谐共处,就要善待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
无论在哪个民族的心目中,土地都至尊至荣。
“土能生万物,地可载山川”,人类的一切,都由土地养育和承载。
在古代中国,土地就代表社稷,皇城里必建有社稷坛,用五色土拼成,皇帝每年都要祭坛拜土。
从世界范围来说,只有维护好所有的土地山河,才能保持全人类的健康。
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
![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41568a2fa6c30c2259019e7c.png)
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一、现代文阅读(23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争吵两千年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之谜今古文经学之争是汉代始兴的儒学内部的一场派系斗争。
作为学术发展不可缺少的备件之一,学术流派之争也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
耐人寻味的是,今古文经学之争却是旷日持久,长达两千余年,其范围也远远超出了学术论争。
本文的“经”即指儒家经典部分,古老的经书内容深奥,主要靠经师的传授得以流传。
由于讲授者对经书的理解各不相同,于是,便产生了以经书为研究对象的学问——经学。
所谓今古文的“文”,是指记载经典所使用的文字。
今文指的是汉代通行的隶书,古文则指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的古文字。
秦初,秦始皇实行愚民政策,大搞“焚书坑儒”,只有“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得以幸免,西汉时期,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将经过董仲舒改造过的儒家思想,作为官方认可的统治思想,可是,西汉流行的儒学经典多无旧典文本,而是靠幸存的经师口授相传,由习经生们记录下来,他们记录所用的文字便是西汉通行的隶书,属当时代的“今文”,故而这类经书被称之为今文经。
从表面来看,今古文经学之争主要表现在文字及对经义的理解、解释的不同。
一般来讲,解经时,今文经学注重阐述经文中的“微言大义”,而古文经学则注重文字训诂;今文学派竭力把经书和神学迷信相联系,特别在西汉,今文经学家为迎合统治者的喜好,解经时喜欢掺杂当时流行的谶纬迷信。
他们把经学和阴阳五行相附会,把经书说得神乎其神,古文学派虽然还未能完全摆脱神学迷信的羁绊,但却反对讲灾异谶纬,注重实学。
汉代的今古文学派之间的斗争非常尖锐。
西汉时期,今文经学盛行,王莽改制失败后,东汉光武帝又废古文经倡今文经,但古文经仍在民间有相当的影响,随着今文经学研究的日渐走向繁琐,其影响也日益衰退。
到东汉中叶以后,古文经学崛起发展,并压倒今文经学。
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堪称大师级的古文经学家,值得一提的著名经学大师郑玄,他本是马融的高足,属古文经学派,但他不拘泥于师说,也兼通今文经,并善于吸收今文经学中的一些学说,从而使古文经学更加完善,也使得古文经学最终压倒了今文经学。
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高二语文4月月考试题
![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高二语文4月月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11bfbfb7a0116c175f0e489a.png)
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4月月考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代关于良法善治的追求,大致可以概括为几个方面:以礼法为良法善治之法,以中道为良法善治之道,以德政为良法善治之政,以乡治为良法善治之基,以刑罚为良法善治之剑。
而“中道”则一以贯之于其他几方面之中,成为传统中华法系的“法统”。
传统中华法系中的“中道”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中和”。
礼之用,和为贵。
“和”是“中道”的基本涵义。
和谐、和合、和衷共济、和而不同,都是“中和”的衍生词。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儒家将自然、社会与人看成一个相互联系、生生不息的大系统,“中和”便是这个系统存在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一种基本状态。
人与人之间、家与家之间、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乃至人与自然之间、天人之间,都是和为贵。
这种观念深深地渗入到中国古代法律文化之中。
对于政出多门、朝令夕改、立法偏私等等,古人将其斥为恶法、败法、非法之法,皆因这些法背离了中和。
法是一定社会关系的调节器、稳定器,它所维护的是社会关系的平衡、稳定。
稳定性是法的基本属性之一。
“中和”之道求统合、求和谐、求稳定的价值取向正与法的这一属性和功能相契合。
二是“中正”。
中,含有适当、适度、公平、准确、不轻不重、不偏不倚等内涵。
正,意为端正、公正、合规矩。
程子云:“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可见,中道即是正道。
中正而不偏颇是中道的又一基本义,其核心是追求公平、正义。
这也正是法的基本价值和属性。
孔子主张博施济众、忠恕爱人、立人达人,反对聚敛和不教而杀;认为治国理民重在导德齐礼、宽严相济;要求统治者“使民以时”,做到“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提出“政者,正也”,强调执政者首先要正己,言行合规范,秉公办事。
从这些主张中可以看出,他所追求的正是“天下有道”,“有道”,即有仁道,仁道也就是“正道”,亦即“中道”,体现了公平、正义的价值。
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2025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2025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166eb65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16.png)
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2025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疫灾的发生,既受社会规律制约,也受自然规律制约。
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人口密度不断提升,人口流动性不断增强,不仅疫灾流行的频度越来越高,而且疫灾流行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同时,随着人类干扰自然和破坏自然程度的加深,疫病种群不断增多,疫灾的破坏性不断增强。
从自然规律看,寒冷期气候变化大,疫灾相对频繁;温暖期气候较稳定,疫灾也相对稀少。
同时,有的病原体具有自然疫源性,这类疫病所导致的疫灾流行,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如鼠疫、血吸虫病等。
还有的病原体存活需要较严格的生态环境,这类疫病也有一定的地方性,如疟疾、黑热病、霍乱等。
从春秋战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720年间,我国至少有893年为疫灾流行之年。
其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疫灾频度为20.99%,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疫灾高峰期;北宋以来,疫灾频度不断上升,明清疫灾频度高达2.34%,是第二个疫灾高峰期。
在中国古代,每当疫灾发生,政府蠲免租税,赈济钱粮,施医给药;下罪己诏,祭祀神灵,请求上天宽宥。
民间则捐钱捐粮,施医给棺;行巫道术,驱逐厉鬼;抬神巡游,求神保佑。
民国时期,疫灾的应对渐渐步入科学的、制度化的轨道。
但是,当时公共卫生体系毕竟处于草创阶段,社会又动荡不安,疫灾流行之时,政府和民间的应对效率,总体而言仍然非常低。
(摘自《疫灾的历史地理学思考》,有删改)材料二:“新冠肺炎”具有强大的人传人特性,从很大程度上说,普通民众的行动决定了这场战“疫”的成败。
关注普通民众在这场重大公共危机中的行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021年高三4月半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4月半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8455400722192e4536f6ff.png)
2021年高三4月半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范围。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礼是外部对你言行的制约和限定,在这种制约和规范中,包含了很多礼的思想,形成了一种礼教,对人起到了教化作用,从而使人产生君子意识。
理学,是一种精神的自我肯定,特别讲究“内省”的功夫,向内观察自己。
它只是教化,没有刑罚的手段来制约和规定。
礼学的功效是巩固社会秩序,而理学使人的精神得到了升华。
礼是由外到内的,是由不断地学习,不断地重复你的行为,逐渐形成的一种习惯,再用习惯来逐渐改变你的人格。
孟子说“动容周旋中礼”。
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能够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但是你内心究竟怎么样,别人不知道。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有外部表现和内部精神不相吻合的情况,这种状态,我们即称其为“虚伪”。
礼是一种人格面具,是必需的。
礼强调每个人在社会中,不同的地位就要有时自己不同的要求。
一个人在社会中要接触的人是很多的,接触不同的人要相应地改变自己的身份。
人接触的对象是不断改变的,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也在不停地改变。
所谓的“人格面具”也不是一套,是多变的。
跟不同的人接触,虽然都是礼,但是是有差别的,这是由社会地位和身份差别来决定的。
既然礼是人格面具,这样就产生了一种扮演意识,你的行为总是要符合自己的角色。
礼培养的是角色性人格,不能统一人精神的内在模式,不能为我们提供道德因子,同时也不能为我们提供精神依归。
所以说,礼有一定的局限性。
比如说先秦礼是盛于当时的分封制的社会,秦始皇以后由分封制变为郡县制,整个社会结构和先秦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于是,不断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同时先秦有的一些问题,到了后代已经不存在了,而有些先秦礼中没有的情况后代却出现了。
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a8f636c5ed630b1c58eeb500.png)
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B.火炮/炮制闷热/闷葫芦流量/相机行事C.开拓/拓本空隙/空白点星宿/三天两宿D.游说/说辞间距/间隔号庇荫/绿树成荫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水蒸竭泽而B.伏笔循环赛暗度陈仓半部论语治天下C.录像一窝蜂世外桃D.宣泄制高点引经据典3.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驱除充溢纵然? B.祛除充满虽然C.驱除? 充满虽然D.祛除充溢纵然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山体与楼群的接壤处,就不让山随心所欲了,而是生生地切开,浇筑了水泥,免得突如其来的山雨冲得牛骥同皂。
洛克伦市C.阿谁夜晚我们住在山谷深处的酒庄,安静得能够听到植物的呼吸。
早晨拉开窗帘,伴侣忍不住一声惊叹,窗外的景色就像一幅山水画,动感,质感,灵感,百感交集。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衢大道是城市的“面子”,背街小巷是城市的“里子”,“面子”可以充分展现一座城市的经济实力,而“里子”的好坏则检测了城市文明水平、宜居程度。
C.不少商家将地图元素纳入到领带、围巾的设计中,创造出了独树一帜的产品,广受时尚界和文化人士所欢迎。
D. “樽”是古代的饮酒器具,规划方案中,六个“樽”在火车站广场前摆布排开,寓意“把酒相迎四方客”,展示济南人好客之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激活传统话诗词周笃文中华诗词遗产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成磨灭的巨大贡献的,我们在以敬慕的表情认真学习的同时,也要有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的历史使命感,承担起激活传统的历史责任,使中华诗词在传承中焕发出时代光彩。
萧子显在《南齐书文学卷》中主张文学必需开一代之新,续千古之雄风。
这对于中华诗词也同样是适用的。
任何文化传统都有一个继承、吸收与创新的过程,传统必需吸收时代新元素,加以激活,才能永葆其活力。
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最新高二4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最新高二4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23d128770bf78a652954df.png)
高二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考好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第Ⅰ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巍巍长白山,绵延千里,向世人尽情地(昭示/展示)着她鬼斧神工的形态、①_______;悠悠鸭绿..江.,清清松江水,奔流东去,述说着这片土地历史的苍桑..、古老的风韵和蓬勃的生机。
钟灵毓秀....,孕育了千年文化渊源流长....,(滋养/滋润)了关东沃土热情奔放,也(造就/铸就)了物华天宝的名城通化激情飞扬。
走在白山黑水之间,满目是历史的印迹,随处是文化的气息。
孰不知...,就在这绿水萦绕的山丘之上,6000多年前的先民们用简单的器具刀耕火种....,繁衍..生息;也许在我们行走着的这片土地深处,秦砖汉瓦正默默地守候着一段尘封已久的恢宏..的历史;②_______;满清贵族祖先的赫赫战功还在这里彪炳..千秋,傲视群雄;眼前这鳞次栉比的小镇曾是清王朝在边外设立的祭祖台...站,庄重浩大的祭祖场面早已随着岁月的流逝而不复存在,但飞速发展的禁封之地依然留下了清王朝发详地...的尊贵和显赫。
历史不能重演,注定是人去楼空,物是人非。
但没有改变的是这里的灵山秀水描绘出的一幅幅令人心驰神往、留恋忘返....、心旷神怡的绝美画卷.1.文中加点的词语读音和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 繁衍 鸭绿.(l ǜ)江 渊源流长 B。
苍桑 发详地 钟灵毓.(y ù)秀 C 。
恢宏 祭祖台 刀耕火种.(z hòng ) D .彪.(b iāo )炳 孰不知 流恋忘返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展示滋养造就B。
昭示滋润造就C。
昭示滋养铸就 D。
展示滋润铸就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A.①博大丰厚的物产和神奇迷离的传说②这里还久久回荡着渤海国骠悍的铁骑纵横疆场的嘶鸣B。
山东省桓台县第二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桓台县第二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191a951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9e.png)
山东省桓台县第二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语文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二说之前,孟子还先行提出过“知言养气”说。
“知言”与“养气”说并非直接论文学,却受到历代文论家的____________,并经后人发展演绎而成为重要的文学批评理论。
“知言”指具有辨别言辞的能力,“养气”指内心的道德修养功夫,二者之间的联系是____________的。
因为对于言辞好坏优劣的辨别能力,必定依赖道德思想等方面修养的高低。
()。
虽然孟子对“知言”与“养气”的关系没有明言,但他显然将“养气”作为“知言”的基础和前提来谈的。
“知言养气”说将“气”的概念引入语言和文学领域,使“气”开始获得文学和美学意义,并在古代文学批评理论中__________。
曹不的“文气”说、刘勰的“务盈守气”、韩愈的“气盛言宜”等理论无不______于“知言养气”,从中可看到孟子思想的深远影响。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厚爱息息相关贯穿始终滥觞B.重视息息相关薪火相传滥觞C.厚爱显而易见薪火相传发轫D.重视显而易见贯穿始终发轫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当然,识别言辞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这种素养的加强。
B.当然,识别言辞能力的提高也会影响到这种素养的加强。
C.而这种修养的加强,自然也有助于识别言辞能力的提高。
D.而这种修养的加强,也将影响到识别言辞能力的提高。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孟子虽然对“知言”与“养气”的关系没有明言,但他显然将“养气”作为“知言”的基础和前提来谈的。
B.孟子虽然对“知言”与“养气”的关系没有明言,但显然将“养气”作为“知言”的基础和前提来谈的。
2021-2022年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II)
![2021-2022年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II)](https://img.taocdn.com/s3/m/27cb80e767ec102de3bd896f.png)
2021-2022年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II)1.下列词语中画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巷(xiàng)道憧憬(jǐng)汤匙(chí)病入膏肓(huāng)B.横(héng)财胆怯(qié)解剖(pōu)参(cēn)差不齐C.谄谀(yú)禅(chán)让纤(qiàn)夫提纲挈(qiè)领D.邂(xiè)逅确凿(záo)铜臭(xiù)鄙夷不屑(x iè)2.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国际数学界的中国科学院院土谷超豪获得了xx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从业务水平、科研能力、领导才干等方面来衡量,谷超豪获此殊荣都是实至名归。
B.最近我们的电视荧幕很是热闹,先是二十多年前的四大名著电视剧在各频道轮番重播,继而刚翻拍的《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又粉墨登场,一时间新旧齐飞,生老并现,观众可谓“大饱眼福”。
C.科学家的研究试验揭开了“泰坦尼克”号沉没之谜。
原来导致这艘豪华游轮沉没的罪魁祸首竟是船体的钢板,撞上冰山后船体钢板不仅向内凹陷,甚至断裂,最终酿成惨剧。
D.大学生创业,普遍存在着有激情、无资金的问题,仅注册资金、经营场所这两道门槛,就会令无数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望而却步。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北接陆上丝绸之路、南连海上丝绸之路,将于xx申遗的“中国大运河”,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以及浙东运河组成。
B.韩国大邱世界田径锦标赛意外迭出。
博尔特因抢跑比赛资格被取消,而罗伯斯则在比赛中因干扰刘翔被剥夺到手的金牌。
C.年大西洋飓风季的首个飓风“艾琳”(Irene)在美国东部时间27日早7时在北卡罗来纳州登陆,已导致10人死亡,至少超过二百万人撤离家园。
D.事实证明,由于人类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地球,从而使维持了一万年稳定的气候出现急剧变化。
2021桓台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1桓台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d86f5f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2b.png)
2021桓台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项不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要求?A. 理解和掌握语言文字B. 培养阅读和写作能力C. 掌握数学计算方法D. 增强文学素养2. 下列哪个朝代不属于古代文学史上的“唐宋八大家”?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3. 下列哪个作品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A. 《呐喊》B. 《彷徨》C. 《故事新编》D. 以上都是4. 下列哪个诗人被尊称为“诗仙”?A. 杜甫B. 白居易C. 李白D. 王之涣5.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左传》?A. 画龙点睛B. 亡羊补牢C. 纸上得来终觉浅D. 一鼓作气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2021届山东省桓台二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2021届山东省桓台二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2a96c34f680203d8cf2f2432.png)
2021年山东省桓台二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
出青州城南五里,有一山名云门山。
自山脚下遥望山顶,崖上隐隐有一寿字,这就是人们要来看的奇迹。
一条石阶小路折转而上,两边一色翠柏,枝枝蔓蔓,撒满沟沟壑壑。
树并不很粗,却坚劲挺拔,都生在石上。
树根(缘/沿)石壁而行,如闪电裂空;(1),如大旗迎风。
偶有一两株树直挡路中,那是修路时不忍斫损,特意留下的,(2)。
环视四周,让人感到往日岁月的(细密/细致)。
片刻我们爬到半山望寿阁,在这里小憩,山顶石壁上的大红寿字已(历历在目/赫然在目)。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寿字,是书法的精品、极品,日本的书道专家还常渡海西来鼎礼膜拜呢。
这是明代嘉靖三十九年,青州衡王为自己祝寿时所刻,距今已四百多年。
山上残雪未消,我在料峭春风中,细细端祥这个奇迹。
这字高七点五米,宽三点七米,也不知当初怎样写上去、刻出来,却又这样不失间架结构,点画笔意。
这衡王创造了奇迹,但他当时的目的并不为艺术。
衡王刻字(希冀/期望)自己长寿百岁,同时也向老百姓摆摆皇族的威风。
但是数代之后衡王府就被抄家,命不能永存,威风也早风吹雨打去。
倒是这个有艺术价值的寿字,寿到如今。
1.文中划线字的注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A.枝枝蔓蔓(wàn)料峭B.砍斫(zhuó)端祥C.坚劲(jìng)间架结构D.小憩(qì)鼎礼膜拜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沿细密历历在目期望 B.缘细密赫然在目希冀C.缘细致赫然在目期望 D.沿细密历历在目希冀3.填入文中画线处的语句,恰当的一项是()A.树干破石而出树皮已被游人摸得油光B.破石而出的树干树皮已被游人摸得油光C.树干破石而出游人已把树皮摸得油光D.破石而出的树干游人已把树皮摸得油光阅读下列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佛教石窟艺术李泽厚宗教是异常复杂的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桓台县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4月月考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赤水,我做梦都(神往/前往)的地方!最近终于走进了这片神奇的土地,圆了我的夙.愿。
这里拥有上千平方千米的丹霞奇观。
巨大的海拔高差,使得这一带峡谷(密集/密布),沟壑.纵横,形成众多引人入胜的峡谷奇观。
三千多个大小瀑布分布在区域境内,形态各异,一步一景,①。
在这些数.不胜数的峡谷中,风溪河尽头的赤水大瀑布峡谷当推第一。
驱.车前往,很远就能听到大瀑布先声夺人的雄浑.轰鸣声。
瀑声震彻山谷,如千人擂鼓,似万马捣蹄,像冲天爆竹,类拍岸浪涛。
沿石径向瀑布移步,穿行遮天蔽.日的林荫道,心神振.颤摇荡,胸怀宽广豪放。
峡谷深处,②;一天到晚,不论昼夜,时时(飘扬/飘洒)着漫天的雨雾。
如此神奇的峡谷,在赤水数千大小不一的峡谷中绝无仅有,怎能不总是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A.壑(hé)夙愿B.数(shù)驱车C.浑(hún)蔽日D.笼(lǒng)振颤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前往密布飘扬B.神往密布飘洒C.神往密集飘扬D.前往密集飘洒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①美不胜收,闻名遐迩②一年四季,不分寒暑B.①闻名遐迩,美不胜收②一年四季,不分寒暑C.①闻名遐迩,美不胜收②不分寒暑,一年四季D.①美不胜收,闻名遐迩②不分寒暑,一年四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西游记》为何以神话小说定型竺洪波按一般文学史常识,以书名“西游记”所标,表现“西天取经”母题的《西游记》理应是一部名人旅行记或英雄历险记,正如《马可•波罗游记》和《鲁滨逊漂流历险记》。
当然,从“取经求法”的佛教题材上看,《西游记》则更有理由是一部弘扬佛法的宗教小说。
然而令我们深感诧异的是,《西游记》却偏偏是一部恣肆汪洋、瑰玮壮丽的神话小说。
这一“反差”中隐含着《西游记》演化的机制与线索。
最早记载取经史实的是玄奘《大唐西域记》。
大唐初年,国门未开,虽然历史上不乏张骞、班超、朱士行、法显等先贤的“通西域”之旅,但国人对西域的认知尚停留在想象层面。
西域,狭义所指为我国西部领土,广义上则泛指包括今亚洲中、西部,印度半岛,欧洲东部和非洲北部在内的广大地区。
玄奘《大唐西域记》所指大约介于两者之间。
因为地理、气候、语言、宗教和历史的特殊性,《大唐西域记》所记西域见闻颇具神奇性,有的径直就是微型神话。
另一部重要史著是慧立、彦悰所著《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玄奘取经归来,唐太宗特制《圣教序》予以表彰,慧立、彦悰为了美化师尊的人格、功绩,又在传记里加入了许多神话因素。
仿佛玄奘取经是“承天命”,有神力相助。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玄奘取经史实最为详尽,胡适称它为“中国传记中第一部大书”,“极大地强化了玄奘取经的‘神话化’方向”。
据目前资料,今存最早的“西游”文学作品是无名氏的俗讲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正是它既有的神话品质为《西游记》奠定了发展的基础和方向。
就神话渊源而论,《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的影响之一是首次加入神话人物。
最重要的是首次加入猴行者,替代玄奘成为作品主人公,直接奠定了后世《西游记》神魔小说的性质。
另一神话人物是北方毗沙门大梵天王。
他曾邀请三藏法师在天界水晶宫讲《法华经》,作为奖赏,赐隐形帽、金镮锡杖、钵盂三件法宝。
由于猴行者等神话形象的加入并成为主人公,直接影响到《西游记》内容和结构的变化。
玄奘是得道高僧,然终为凡人,以人的思维方式感受世界,所以取经途中所见所闻不过是西域之道里风俗,所历险难也不外是恶劣的自然条件和毒虫猛兽的危害。
而猴行者的出现,一举突破了真人真事的局限,他亦人亦猴,亦仙亦妖。
这样人物必然有超越常人的生活逻辑:他能腾云驾雾,变化作法,自然灾难不足以成为其对手,故必须引入妖魔鬼怪;为了保证取经成功,他到北方毗沙门大梵天王水晶宫求得护法之宝隐形帽、金镮杖、钵盂各一件,这就使作品引入了神;一般得道高僧只是精通佛理而已,既不能长生,又无诸般神功可言,所以取经对象必须是一位若即若离、至高无上的佛主。
这样,神、佛、魔三者齐集,作品内容和结构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此外,《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开启了降妖模式。
玄奘取经,历难无数,《西游记》作九九八十一难,历难的主要模式是降妖伏怪。
而这无疑是以《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为首见。
今存《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可以确定的历难故事为树人国遇妖术、火类坳遇白虎精、九龙池遇九头鼍龙。
三难数量虽少,但意义远大。
它将历史上玄奘所历“此等危难,百千无以备述”的情形拟人化,将历难对象由恶劣的自然条件转变为妖魔鬼怪。
这三个除妖故事也为后世《西游记》中九九八十一难提供了基本类型。
胡适认为它是《西游记》唐僧历难的主要来源和缩影。
(节选自2021年04月28日《文汇报》)4.关于《西游记》,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按文学史常识分类,《西游记》既不是名人旅行记或英雄历险记,也不是弘扬佛法的宗教书,因而被定义为恣肆汪洋、瑰玮壮丽的神话小说。
B.《西游记》取材于最早记载我国古代先贤“通西域”之旅的《大唐西域记》,《西游记》内有我国西部、印度半岛、欧洲东部和非洲北部等地区的记载。
C.在成书过程中,《西游记》还借鉴了对玄奘取经史实记载最为详尽的《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进一步强化玄奘取经仅是人力所为这一事实。
D.今存最早的“西游”文学作品是无名氏的俗讲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它既有的神话品质为《西游记》奠定了发展的基础和方向。
5.下列关于《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对《西游记》影响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首次加入神话人物,并让神话人物替代玄奘成为作品主人公,奠定了后世《西游记》神魔小说的性质。
B.在《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猴行者的出现,一举突破了真人真事的局限,也直接影响到《西游记》内容和结构方面的变化。
C.《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引入北方毗沙门大梵天王这一神话人物,并让他赐予三藏法师法宝,为后世《西游记》有关佛的描写奠定基础。
D.《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开启的降妖模式,虽然见于记载能确定的历难数量少,但为后世《西游记》中九九八十一难提供了基本类型。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玄奘《大唐西域记》中所记的西域见闻非常神奇,这与他走过地区的地理、气候、语言、宗教和历史的特殊性等因素有很大关系。
B.本文在第三段最后引入胡适的观点,是为了进一步佐证《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对《西游记》神话化影响的观点。
C.玄奘是得道高僧,然终为凡人,以人的思维方式感受世界,所以,他的主人公地位必然要被猴行者等神话形象所取代。
D.《西游记》第二十八回“黑松林三藏逢魔”故事类型显然受到了《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里的降妖伏怪模式影响。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疯子鲍仁文王安忆鲍仁文缠定了老革命鲍彦荣,要了解他的生平,以著成一部长篇小说。
题目已经起定,就叫作《鲍山儿女英雄传》。
老革命这一生尽管有过几日峥嵘岁月——跟着陈毅的队伍打了好几个战役,可谓是九死一生,眼下每月还从民政局领取几元津贴——可他极不善于总结自己,也一无自我荣耀的欲望。
他最关心的是一家六七张口,如何填得满。
见了鲍仁文成天拿了个本本问那早已作了古的事,而且问了一遍又一遍,心下早已烦了。
想起身而去,又经不住鲍仁文烟卷的笼络。
十分的受折磨。
“我大爷,打孟良崮时,你们班长牺牲了,你老自觉代替班长,领着战士冲锋。
当时你老心里怎么想的?”鲍仁文问道。
“屁也没想。
”鲍彦荣回答道。
“你老再回忆回忆,当时究竟怎么想的?”鲍仁文掩饰住失望的表情,问道。
鲍彦荣深深地吸着烟卷:“没得工夫想。
脑袋都叫打昏了,没什么想头。
”“那主动担起班长的职责,英勇杀敌的动机是什么?”鲍仁文换了一种方式问。
“动机?”鲍彦荣听不明白了。
“就是你老当时究竟是为什么,才这样勇敢!是因为对反动派的仇恨,还是为了家乡人民的解放……”鲍仁文启发着。
“哦,动机。
”他好象懂了,“没什么动机,杀红了眼。
打完仗下来,看到狗,我都要踢一脚,踢得它嗷嗷的。
我平日里杀只鸡都下不了手,你大知道我。
”“这是一个细节。
”鲍仁文往本子上写了几个字。
“大文子,你赔了这么多工夫,还搭上烟卷,是要干啥哩?”他动了恻隐之心,关切地问道。
“我要写小说。
”鲍仁文回答他。
“小说?”“就是写书。
”“是民政局让你写的?”“不是。
”“是公社要你写的?”“不是。
”“那是给谁写的呢?”问到了文学的目的,鲍仁文作难了。
这是历代多少大文豪争辩不清的问题,他小小的鲍仁文作何回答。
他只草草地说了一句:“我自己想写呢!”“写成书能得钱吗?”老革命锲而不舍地问道。
“没得钱。
‘文化大革命’了,稿费取消了。
”鲍仁文耐着性子解释道。
“那你图啥?”又回到了“文学的目的”的问题上。
鲍仁文不再回答,只是微笑了一下,笑得有点忧郁。
停了一会儿,他又问:“我大爷,你老再说说涟水战役可好?”鲍彦荣沉默了一会儿,从兜里摸出烟袋。
“你老吸这个。
”鲍仁文递上烟卷。
“我还是吸这个过瘾。
”鲍彦荣执意不接受烟卷,他忽然觉着自己在小辈面前做的有点不体面。
鲍仁文只得自己点了一支吸起来。
烟雾缭绕着一盏油灯,一点火光跳跃着,把人的影子投在墙上,鬼似的乱扭着。
影子在霉湿的墙上扭着,忽而缩小,忽而护张起来,包围住整间屋子。
人坐在影子底下,渺小得很。
“我要写一本书。
”他心想。
他在县中念了二年,晓得苏联有个高尔基,没上过一天学堂,结果成了大作家;他有一本《创业史》,听说那作家是在乡里的;他有一本《林海雪原》,听说那作家是个行伍出身,不识几个字的……古今中外,无穷的事实证明,作家是任何人都能做得的,只要勤奋。
“勤奋出天才”,他写在自家床上。
他没日没夜地写着,写在中学里没用完的练习本上,写了有几厚本了。
他大他娘要给他说媳妇,他也拒绝了。
先著书,后成家,这也是他的座右铭,记在了心里。
人家叫他“文疯子”,这里有着几重的意思,也真有点意味深长啊……面对大家善意的讥讽,他不动声色,心里想着他记在本子上的又一句话:“鹰有时飞得比鸡低,而鸡永远也飞不到鹰那么高。
”现今文艺刊物多起来了,天南海北,总有几十种。
鲍仁文往四面八方都寄了稿。
寄出去一份,他就增加一份期待。
他的生活里充满了期待,没有空隙去干别的了。
他和他老娘那三亩四分地里,苗比别人少,草比别人多。
有一年发大水,村里出了一个舍己救人的小英雄,鲍仁文熬了几宿,写出一篇报告文学。
地区的《晓星报》收到稿子,编辑传阅了一下,都觉得事迹是可以的。
就是,怎么说呢?文章还要润色。
报社就派一位胡姓记者来和鲍仁文同志合作,一起完成这篇报告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