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初中信息技术上册教案

合集下载

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全套)

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全套)

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全套)第一章:信息技术概述1.1 信息技术的定义与分类讲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包括信息技术的基本定义和特点。

介绍信息技术的分类,如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

1.2 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分析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科学研究等领域的应用。

举例说明信息技术在不同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实例。

1.3 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探讨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如5G、物联网、等。

引导学生思考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挑战。

第二章:计算机基础知识2.1 计算机的硬件组成介绍计算机的主要硬件组成部分,如CPU、内存、硬盘等。

讲解各硬件组件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2.2 计算机的软件组成讲解计算机的软件分类,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介绍常用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如Windows、macOS、Linux等。

2.3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讲解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如启动和关闭计算机、使用鼠标和键盘等。

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第三章:网络与互联网3.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功能和分类,如局域网、广域网等。

介绍网络拓扑结构,如星型、总线型、环型等。

3.2 互联网的基本概念与结构讲解互联网的起源、发展和现状。

介绍互联网的基本结构,如物理网络、协议层、应用层等。

3.3 互联网的使用讲解如何使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搜索、在线交流、文件等。

引导学生学习网络安全知识和保护个人隐私的方法。

第四章:文字处理与演示制作4.1 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讲解文字处理软件(如Word)的基本功能和界面布局。

介绍文字输入、编辑、格式设置等操作。

4.2 演示制作软件的基本操作讲解演示制作软件(如PowerPoint)的基本功能和界面布局。

介绍演示文稿的制作、编辑、动画设置等操作。

4.3 实践项目:制作一份个人介绍演示文稿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制作一份包含个人介绍的演示文稿。

指导学生运用文字、图片、动画等元素展示个人特点和才能。

第五章:电子表格与数据处理5.1 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讲解电子表格软件(如Excel)的基本功能和界面布局。

苏科版2023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苏科版2023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苏科版2023初中信息技术教案一、概述信息技术是当今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教育也愈发重要。

而在初中阶段,信息技术教育更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让学生全面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苏科版2023初中信息技术教案应运而生。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包括计算机操作、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2.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其信息获取、加工、应用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其学科综合能力。

4. 帮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性,培养其对信息技术的正确应用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内容1. 计算机操作-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原理- 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使用- Office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2. 网络技术- 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 使用网络资源的方法和技巧3. 多媒体技术- 图像处理技术- 音频制作和编辑技术- 视瓶制作和编辑技术四、教学方法1. 多媒体教学- 利用多媒体技术,结合图文、音视瓶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 实践教学- 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

3. 项目教学- 开展信息技术相关的项目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手段1. 多媒体设备- 利用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设备,帮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信息技术知识。

2. 实验室- 利用信息技术实验室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实践能力。

3. 教学软件- 利用各类信息技术教学软件,辅助教师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资源1. 教材- 选用适合初中生的信息技术教材,内容丰富、有趣、易学。

2. 多媒体课件- 制作或采用相关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3. 实验设备- 配备信息技术实验室,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

苏教版初中信息技术的教案

苏教版初中信息技术的教案

苏教版初中信息技术的教案课程名称:苏教版初中信息技术课时:2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包括开关机、鼠标和键盘的使用。

3. 学会使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上网浏览、收发邮件等基本操作。

教学重点:1.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2. 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

教学难点:1. 计算机操作的熟练程度。

2. 文字处理软件的高级功能。

教学准备:1. 计算机教室,每台计算机安装有苏教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软件。

2. 投影仪,用于展示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信息技术应用,如手机、电脑、电视等,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信息技术。

2. 学生分享自己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和例子。

二、学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15分钟)1. 教师讲解计算机的开关机、鼠标和键盘的使用方法。

2. 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三、学习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20分钟)1. 教师讲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如新建文档、编辑文字、保存文件等。

2. 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5分钟)1. 教师提问学生,检查他们对计算机基本操作和文字处理软件使用的掌握情况。

2. 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展示。

二、学习上网浏览和收发邮件(20分钟)1. 教师讲解如何使用浏览器上网浏览信息,如何收发邮件。

2. 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三、课堂小结(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收获。

教学评价:1. 课后跟踪调查,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熟练程度。

以上是苏教版初中信息技术的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设计全套上册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设计全套上册

第一章走进信息世界课时一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信息及其特征”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初中《信息技术》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

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

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

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

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

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

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

……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

苏教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苏教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一、教案主题:苏教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常用工具。

2.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他们在生活中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计算机、互联网、移动终端等。

2. 常用信息技术工具:办公软件、网络浏览器、搜索引擎等。

3. 信息素养的培养: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交流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讲解常用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践:学生动手操作,实践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信息处理和交流。

4.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信息素养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信息技术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常用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熟练度。

3. 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六、教学策略:1. 采用案例教学法,以实际案例引导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

2. 运用任务驱动法,布置实践任务,让学生在操作中掌握信息技术工具。

3.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学PPT:展示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常用工具。

2. 案例素材:提供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

3. 实践任务单:布置实践任务,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八、教学步骤:1. 第一步:介绍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分类。

2. 第二步:讲解常用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方法,如办公软件、网络浏览器等。

3. 第三步:开展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4. 第四步:布置课后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介绍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常用工具。

2. 反思教学过程:是否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苏教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苏教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苏教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

(2)学会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包括开关机、鼠标和键盘的使用等。

(3)掌握浏览网页、搜索信息、保存文件等基本网络操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方式,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安全、文明上网的良好习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

(2)培养学生遵守网络规则,注重信息伦理与道德。

二、教学内容第1课:信息技术概述1. 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2. 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3.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第2课:计算机基本操作1. 计算机的开关机2. 鼠标和键盘的使用3. 文件的基本操作第3课:网络的基本操作1. 浏览网页2. 搜索信息3. 保存文件第4课:电子邮件的使用1. 申请电子3. 接收和回复电子邮件第5课:网上交流与娱乐1. 利用QQ进行线上交流2. 网上娱乐活动3. 网络安全与自我保护三、教学方法1. 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2.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采用案例教学法,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信息技术。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观察学生在完成信息技术任务时的操作准确性、速度和创造力。

2. 学生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合作等。

3. 学生作品:评价学生作品的内容、设计、创意等方面。

五、教学资源1. 教材:苏教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材。

2. 计算机设备: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接触到计算机。

3. 网络资源:提供丰富的网络资源,用于学生搜索和获取信息。

4. 教学软件:使用合适的教学软件辅助教学,如PPT、搜索引擎等。

5. 辅助材料:提供与教材相关的辅助材料,如案例、实例等。

江苏科技出版社初一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江苏科技出版社初一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第十一课自动套用格式和条件格式
第十二课在工作表中插入图片
第十三课工作表的操作
第十四课使用批注
第十五课创建统计图表
第十六、十七课修改统计图表
第十八课窗口操作
第十九课页面设置和打印
第二十课认识PowerPoint
第二十一课制作幻灯片
第二十二课幻灯片的管理
第二十三课观察演示文稿
第二十四课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
一、学生看书:
二、精讲:
1、通信技术的应用
2、微电子技术及其应用
3、电子计算机及其应用
科学处理
数据处理
实时控制
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教学
办公自动化
人工智能
多媒体应用
网络应用
三、小结:
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
四、练习:
什么是信息技术?它由那些技术组成?
什么是通信技术?
电子计算机主要用于那些领域?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信息技术的发展
教学目的:了解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学过程:
一、学生看书:
二、精讲及板书:
1、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2、通信技术的发展
3、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小型化
网络化
4、生物计算机
三、小结: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四、练习:
1、计算机发展经历了那几代?
2、计算机向什么方向发展?
3、我国计算机发展的情况怎样?
四、课时安排:
本期从9月开学到放假,共计22周,除去半期、期末考试用时2周,还有18周,共计18学时,现分配如下:
1.1信息与信息社会1课时
1.2信息技术及其应用1课时
1.3信息技术的发展1课时
1.4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及其原理1课时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全册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全册

第十中学
学年度第一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第十中学
学年度第一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第十中学
学年度第一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第十中学
学年度第一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第十中学
学年度第一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第十中学
学年度第一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第十中学
学年度第一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第十中学
学年度第一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第十中学
学年度第一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第十中学
学年度第一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第十中学
学年度第一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第十中学
学年度第一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第十中学
学年度第一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全集(上册)

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全集(上册)

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全集(上册)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 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件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1.2 教学内容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的组成部件:CPU、内存、硬盘、显示器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开关机、使用鼠标和键盘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组成部件实践法:学生动手操作计算机1.4 教学资源计算机教室教学课件1.5 教学评价学生能熟练开关机,使用鼠标和键盘学生能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件第二章:操作系统使用2.1 教学目标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熟悉桌面、窗口、菜单等基本操作学会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2.2 教学内容Windows操作系统的界面及基本操作桌面、窗口、菜单的使用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创建、复制、移动、删除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操作系统的界面及基本操作实践法:学生动手操作计算机,进行文件管理2.4 教学资源计算机教室教学课件2.5 教学评价学生能熟练操作桌面、窗口、菜单学生能进行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第三章:文字处理3.1 教学目标掌握Word的基本操作学会编辑和排版文档能够制作简单的简历和作文3.2 教学内容Word的启动和退出文档的编辑:字体、段落、颜色等文档的排版:、分栏、页边距等制作简历和作文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Word的基本操作实践法:学生动手操作,制作简历和作文3.4 教学资源计算机教室教学课件3.5 教学评价学生能熟练编辑和排版文档学生能制作简单的简历和作文第四章:电子表格4.1 教学目标掌握Excel的基本操作学会编辑和格式化表格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据统计和分析4.2 教学内容Excel的启动和退出表格的编辑:行、列、单元格的操作表格的格式化:字体、颜色、边框等数据统计和分析:求和、平均值、最大值等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Excel的基本操作实践法:学生动手操作,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4.4 教学资源计算机教室教学课件4.5 教学评价学生能熟练编辑和格式化表格学生能进行简单的数据统计和分析第五章:演示文稿5.1 教学目标掌握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学会设计和制作演示文稿能够进行演示文稿的播放和展示5.2 教学内容PowerPoint的启动和退出演示文稿的制作:幻灯片设计、文本输入、图片插入等演示文稿的播放和展示:动画效果、切换效果等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实践法:学生动手操作,设计和制作演示文稿5.4 教学资源计算机教室教学课件5.5 教学评价学生能熟练设计和制作演示文稿学生能进行演示文稿的播放和展示第六章:网络基础与应用6.1 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掌握Internet的基本使用方法学会搜索和信息6.2 教学内容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局域网、广域网、互联网Internet的基本使用方法:浏览器使用、网页浏览、信息搜索信息:网页、图片、文档等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实践法:学生动手操作,进行信息搜索和6.4 教学资源计算机教室教学课件6.5 教学评价学生能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学生能熟练使用Internet进行信息搜索和第七章:电子邮件与通讯工具7.1 教学目标掌握Outlook Express的基本操作学会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了解网络通讯的基本礼仪7.2 教学内容Outlook Express的启动和退出创建和发送电子邮件接收和回复电子邮件网络通讯的基本礼仪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Outlook Express的基本操作实践法:学生动手操作,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7.4 教学资源计算机教室教学课件7.5 教学评价学生能熟练使用Outlook Express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学生能了解并遵守网络通讯的基本礼仪第八章:计算机编程基础8.1 教学目标了解编程的基本概念掌握一种简单的编程语言(如Scratch)学会编写简单的程序8.2 教学内容编程的基本概念:算法、编程语言、程序Scratch编程语言的基本操作:角色、舞台、代码块编写简单的程序:控制角色移动、显示消息等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编程的基本概念实践法:学生动手操作,学习Scratch编程8.4 教学资源计算机教室教学课件8.5 教学评价学生能理解编程的基本概念学生能使用Scratch编写简单的程序第九章:多媒体技术基础9.1 教学目标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掌握多媒体素材的采集和处理方法学会制作简单的多媒体作品9.2 教学内容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音频、视频、图像、动画多媒体素材的采集:数字相机、麦克风、扫描仪等多媒体素材的处理:图像编辑、音频剪辑、视频剪辑等制作简单的多媒体作品:PPT、电子相册等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实践法:学生动手操作,处理多媒体素材9.4 教学资源计算机教室教学课件9.5 教学评价学生能理解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学生能采集和处理多媒体素材学生能制作简单的多媒体作品第十章:计算机安全与道德10.1 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安全的基本概念掌握计算机安全的防护措施学会遵守计算机道德规范10.2 教学内容计算机安全的基本概念:病毒、黑客、个人信息保护计算机安全的防护措施:防火墙、杀毒软件、安全更新计算机道德规范:不侵犯他人隐私、不制造和传播病毒等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计算机安全的基本概念和防护措施实践法:学生动手操作,进行病毒防护和个人信息保护10.4 教学资源计算机教室教学课件10.5 教学评价学生能理解计算机安全的基本概念学生能采取措施保护计算机安全学生能遵守计算机道德规范重点解析本文档为“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全集(上册)”,共包含十个章节。

苏教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苏教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苏教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2)学会使用操作系统进行基本操作;(3)掌握常用办公软件的基本用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践,学会使用计算机;(2)通过合作、探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习惯;(3)培养学生遵守网络规则、信息安全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1课时:计算机的认识1. 计算机的基本概念2.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3. 计算机的软件系统第2课时:操作系统的使用1. 操作系统的简介2. 桌面环境的基本操作3. 文件与文件夹的基本操作第3课时:常用办公软件(一)1. 文字处理软件Word的基本用法2. 表格处理软件Excel的基本用法3. 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的基本用法第4课时:常用办公软件(二)1. 网络搜索引擎的基本用法2. 电子邮件的基本用法3. 即时通讯软件的基本用法第5课时:网络的基本应用1. 浏览器的使用2. 网上信息搜索与交流3. 网络安全的注意事项三、教学资源1. 计算机教室2. 教学课件3. 教学素材4. 网络环境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参与度、合作程度、问题解决能力等;2. 作业完成情况:练习题、实验报告等;3. 技能测试:实际操作计算机完成指定任务。

五、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2. 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信息素养;3.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4.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5. 定期进行技能测试,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内容第6课时:图片处理软件Photoshop的基本用法1. Photoshop的基本操作2. 选区和裁剪3. 色彩调整和图像美化第7课时:音频和视频处理软件1. 音频处理软件Audacity的基本用法2. 视频处理软件Moviemaker的基本用法3. 音视频的综合应用第8课时:编程入门1. 编程概念和原理2. Scratch编程软件的基本用法3. 简单的编程实例第9课时:网络编程和网页制作1. HTML基本语法2. 网页制作软件Dreamweaver的基本用法3. 发布和维护个人网页第10课时:信息技术与社会1. 信息社会的特点和影响2. 信息技术与生活的融合3. 信息伦理和道德七、教学资源1. 计算机教室2. 教学课件3. 教学素材4. 网络环境5. Photoshop、Audacity、Moviemaker、Scratch、Dreamweaver等软件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参与度、合作程度、问题解决能力等;2. 作业完成情况:练习题、实验报告、编程作品等;3. 技能测试:实际操作计算机完成指定任务;4.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音视频作品、编程作品等。

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全套)第一章:信息技术概述1.1 信息技术的定义与分类讲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包括信息技术的基本定义和特点。

介绍信息技术的分类,如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

1.2 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分析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如教育、医疗、金融等。

引导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对生活的影响和改变。

1.3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概述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从古代到现代的信息传递方式。

讲解计算机、互联网等关键技术的发明和普及对信息技术的影响。

1.4 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探讨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如5G、、物联网等。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跟上信息技术的发展步伐,提升自身素质。

第二章:计算机基础2.1 计算机概述讲解计算机的定义、功能和分类,如台式机、笔记本电脑等。

介绍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组成。

2.2 计算机操作系统讲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如Windows、macOS、Linux等。

引导学生学习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2.3 计算机常用软件介绍文字处理软件、表格处理软件、演示软件等。

讲解如何获取、安装和使用这些软件。

2.4 计算机网络基础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功能和分类,如局域网、广域网等。

介绍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第三章:计算机操作基础3.1 键盘和鼠标操作讲解键盘和鼠标的正确使用方法,包括指法练习。

引导学生熟悉键盘快捷键的使用。

3.2 文件和文件夹管理讲解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如创建、删除、移动等。

引导学生掌握文件管理的技巧。

3.3 系统设置与优化讲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设置,如显示、声音、网络等。

引导学生了解如何优化计算机性能。

3.4 常用硬件设备的使用介绍打印机、扫描仪、摄像头等硬件设备的使用方法。

引导学生学会连接和配置这些设备。

第四章:文字处理与表格制作4.1 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讲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如字体设置、段落排版等。

引导学生学会编辑和打印文档。

4.2 表格制作软件的使用讲解表格制作软件的基本功能,如单元格设置、公式计算等。

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全套)第一章:信息技术概述1.1 信息技术的定义与发展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内涵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现状1.2 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应用的兴趣和认识第二章:计算机基础知识2.1 计算机的硬件组成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和功能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的认识和操作能力2.2 计算机的软件组成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软件组成和作用培养学生对计算机软件的认识和操作能力第三章: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3.1 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功能让学生了解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功能培养学生对操作系统的认识和操作能力3.2 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让学生了解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对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能力第四章:网络的基本概念与使用4.1 网络的概念和类型让学生了解网络的概念和类型培养学生对网络的认识和理解4.2 网络的使用和注意事项让学生了解网络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培养学生安全、合理地使用网络的能力第五章:计算机常用软件的使用5.1 常用软件的介绍与使用让学生了解常用软件的功能和用途培养学生对常用软件的操作能力5.2 软件的获取、安装与卸载让学生了解软件的获取、安装与卸载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安装和使用软件的能力第六章: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6.1 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让学生了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培养学生对文字处理软件的认识和操作能力6.2 文字处理软件的高级应用让学生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高级应用技巧培养学生高效利用文字处理软件进行文档编辑的能力第七章: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7.1 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让学生了解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培养学生对电子表格软件的认识和操作能力7.2 电子表格软件的高级应用让学生掌握电子表格软件的高级应用技巧培养学生利用电子表格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管理的能力第八章:演示文稿软件的使用8.1 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操作让学生了解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操作培养学生对演示文稿软件的认识和操作能力8.2 演示文稿软件的高级应用让学生掌握演示文稿软件的高级应用技巧培养学生创作专业、美观的演示文稿的能力第九章:数据库的基本概念与使用9.1 数据库的概念和类型让学生了解数据库的概念和类型培养学生对数据库的认识和理解9.2 数据库的使用和注意事项让学生了解数据库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培养学生安全、高效地使用数据库的能力第十章:信息素养与网络安全10.1 信息素养的培养让学生了解信息素养的内涵和培养方法10.2 网络安全知识让学生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和防护措施培养学生保护个人信息和网络资源的安全意识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信息技术的定义与发展补充说明: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生活的改变,如互联网、智能手机等。

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全套)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一、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3. 学会使用鼠标和键盘进行操作。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硬件和软件。

3. 鼠标和键盘的使用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基本组成。

2. 难点:鼠标和键盘的操作。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基本组成。

2. 示范法:演示鼠标和键盘的操作。

3. 练习法: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

2. 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3. 讲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硬件和软件。

4. 演示鼠标和键盘的操作,讲解使用方法。

5. 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六、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2. 练习使用鼠标和键盘,提高操作速度和准确性。

第二章:操作系统的基本使用一、教学目标:1. 了解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功能。

2. 学会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进行基本操作。

3. 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方法。

二、教学内容:1. 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功能。

2. Windows操作系统的界面和基本操作。

3. 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创建、删除、移动、复制。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操作系统的概念、Windows操作系统的界面和基本操作。

2. 难点: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方法。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讲解操作系统的概念、Windows操作系统的界面和基本操作。

2. 示范法:演示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方法。

3. 练习法: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功能。

2. 讲解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功能。

3. 讲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界面和基本操作。

4. 演示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方法,讲解操作步骤。

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全集(上册)

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全集(上册)

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全集(上册)教案章节一: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理解计算机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2. 学会使用键盘和鼠标,掌握基本的操作方法。

3. 熟悉计算机的开机、关机、桌面操作等基本操作。

【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发展史2. 计算机的特点和应用领域3. 键盘和鼠标的使用方法4.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进行教学。

【教学步骤】1. 讲授计算机的发展史,引导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过程。

2. 演示计算机的特点和应用领域,让学生理解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3. 讲解键盘和鼠标的使用方法,并进行示范操作。

4. 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教案章节二:操作系统的基本使用【教学目标】1. 学会使用操作系统,掌握基本的操作方法。

2. 熟悉操作系统的界面,理解操作系统的功能。

3. 学会管理文件和文件夹,掌握基本的文件操作方法。

【教学内容】1. 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功能2. 操作系统的界面3. 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进行教学。

【教学步骤】1. 讲授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功能,让学生了解操作系统的作用。

2. 演示操作系统的界面,引导学生熟悉操作系统的操作环境。

3. 讲解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方法,并进行示范操作。

4. 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使用方法。

教案章节三: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教学目标】1. 学会使用文字处理软件,掌握基本的操作方法。

2. 熟悉文字处理软件的界面,理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功能。

3. 学会编辑和排版文档,掌握基本的文档编辑和排版方法。

【教学内容】1. 文字处理软件的概念和功能2. 文字处理软件的界面3. 文档的编辑和排版【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进行教学。

【教学步骤】1. 讲授文字处理软件的概念和功能,让学生了解文字处理软件的作用。

2. 演示文字处理软件的界面,引导学生熟悉文字处理软件的操作环境。

苏教版初中信息与技术教案

苏教版初中信息与技术教案

苏教版初中信息与技术教案课程名称:初中信息技术教材版本:苏教版年级:八年级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学会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包括开关机、输入输出设备的使用等。

3. 掌握常用的信息处理软件,如文字处理软件、表格处理软件等。

4.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他们在生活中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领域。

2.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3. 常用的信息处理软件及其使用方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信息技术应用实例,如手机、电脑、互联网等,引导学生思考信息技术的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和认识。

二、教学内容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包括信息的定义、特征、分类等。

2. 教师讲解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包括开关机、输入输出设备的使用等。

三、实践操作(2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练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常用的信息处理软件,如Word、Excel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软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学生分享自己对信息处理软件的了解和认识。

二、教学内容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常用的信息处理软件及其使用方法。

2. 教师通过实例演示,引导学生掌握信息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

三、实践操作(2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练习信息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回答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领域的问题。

苏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上学期)

苏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上学期)

[参考资料]计算机的发展历史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即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

这台计算机总共使用了18000多只电子管,1500多个继电器,重量达30多吨,占地180平方米,耗电150千瓦,其运算速度为每秒钟5000次。

虽然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十分庞大,性能也不是很高,但是它却奠定了计算机的发展基础,在科学技术发展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的纪元。

[参考资料]一、计算机的特点早期的电子计算机主要用于数值计算,电子计算机也因此得名。

现代的电子计算机早已超出了数值计算的范畴,已经成为运算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的信息处理工具。

电子计算机主要有以下特点:1.运算速度快计算机采用了高速的半导体器件,处理信息的速度极快,再加上先进的计算技术,现代的电子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已经达到几十上百亿次,过去需要几天、几个月的大量复杂的科学计算,现在只要几分钟、几个小时就能完成,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2.计算精度高由于电子计算机内可以通过程序使计算精度得以改变,因此只要改进算法技巧,就可以使得电子计算机的精度越来越高。

3.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电子计算机的存储设备可以存储大量的程序和数据,为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奠定了基础。

随着存储容量的不断增大,电子计算机能够记忆的信息也越来越多。

电子计算机可以对提供的信息进行识别、比较和判断,并确定下一步该完成的操作。

计算机具有的逻辑判断功能,使自动计算成为可能,且使得计算机能够进行诸如资料分类、情报检索、逻辑推理等具有逻辑判断性质的工作,大大地扩展了计算机的应用范围。

4.有自动处理能力只要人们将事先编制好的计算机程序输入到计算机中,电子计算机就能根据程序的要求自动执行,而不需要人的干预,自动化程序极高。

[参考资料]冯.诺依曼:冯.诺依曼(John Von Nouma)是美籍匈牙利科学家(1903-1957)。

信息技术 教案 苏科版 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全一册

信息技术 教案 苏科版 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全一册

《信息技术》教案年级:七年级教材版本:苏科版课时:1课时(45分钟)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学生能够列举出信息技术的基本应用领域。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例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他们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帮助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教学重点:1. 信息技术的定义和重要性。

2. 信息技术的基本应用领域。

教学难点:理解信息技术在不同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及其影响。

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讨论法3. 案例分析法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包含信息技术的定义、应用领域等)2. 黑板、粉笔3. 学生分组讨论用纸笔4. 相关信息技术应用实物或模型(可选)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物品(如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并提问:“这些物品有什么共同点?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了什么角色?”2.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这些物品都是信息技术的产物,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那么,什么是信息技术呢?它又有哪些应用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讨。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信息技术的定义: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信息技术的定义:“信息技术是指获取、处理、存储、传输和利用信息的各种技术。

”教师解释定义,并强调信息技术在信息处理过程中的作用。

2. 信息技术的基本应用领域:教师列举信息技术的基本应用领域,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技术、感测技术、控制技术等,并针对每个领域给出简要解释和实例。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能想到哪些日常生活中应用了这些信息技术的例子?”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并补充。

三、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提供几个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案例(如智能家居、在线学习平台等),让学生分析这些案例中应用了哪些信息技术,并讨论它们给生活带来的便利和改变。

【精品】江苏初中信息技术上册(123单元)教案(可编辑

【精品】江苏初中信息技术上册(123单元)教案(可编辑

江苏初中信息技术上册(123单元)教案------------------------------------------作者------------------------------------------日期课题:信息与信息技术(第1单元第1节第1课时)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通过列举身边的各种信息,体会信息的含义;通过实验总结信息的基本特征。

(2)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史,领会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过程与方法:(1)通过三个探究实验,理解信息的含义和特点。

(2)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形成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创新与行为:加深对信息与信息技术的理解,关注与日常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信息技术新发展,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其他学科的学习。

教学方法:体验学习、游戏学习、探究学习、实验学习。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教师展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活动的有关图片,请学生回答看到每一幅图片想到了什么。

●新课讲授:教师:这些图片向我们传达了某种信息。

所谓信息,是指数据、消息所包含的内容和意义。

人们生活在充满信息的世界里,每时每刻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鉴别实验,体会在生活中是如何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

实践学习一:准备甲、乙、丙三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杯,分别装有酒、酱油和盐水三种不同液体,杯子上都没有贴标签。

根据液体发出的某些信息,鉴别酒、酱油和盐水,请说出你的鉴别方法并记录操作过程。

学生:回答问题并填表。

教师:可见,不同的事物所包含的信息是不同的。

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利用耳闻、目睹、鼻嗅、口尝、触摸等方式直接获取外界的信息,根据颜色、气味等各种不同特征来鉴别事物。

但是人类的感官功能是有限的,对于感官无法直接看到、听到、摸到的事物,如何获取信息呢?学生:(发明工具、仪器来延伸感官,提高收集信息的能力)教师:请举例说明。

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全集(上册)

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全集(上册)

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全集(上册)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的发展史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过程,从电子管计算机到集成电路计算机,再到现在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各个部件及其功能。

1.2 计算机的启动与关闭让学生掌握启动和关闭计算机的正确方法。

让学生了解启动过程中各个步骤的含义。

1.3 计算机的操作系统让学生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

让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

第二章:文字处理2.1 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让学生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界面布局。

让学生了解输入文字、编辑文字的基本方法。

2.2 设置文字格式让学生了解文字格式的设置方法。

让学生掌握改变文字字体、字号、颜色等格式的技巧。

2.3 制作文字文档让学生了解文档的基本结构。

让学生掌握插入、段落、图片等元素的方法。

第三章:电子表格3.1 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让学生掌握电子表格软件的界面布局。

让学生了解输入数据、编辑数据的基本方法。

3.2 设置表格格式让学生了解表格格式的设置方法。

让学生掌握改变表格边框、背景色等格式的技巧。

3.3 数据处理与分析让学生了解数据排序、筛选的方法。

让学生掌握使用公式、函数进行数据计算和分析的技巧。

第四章:演示文稿4.1 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操作让学生掌握演示文稿软件的界面布局。

让学生了解创建幻灯片、编辑幻灯片的基本方法。

4.2 设计演示文稿让学生了解演示文稿的设计原则。

让学生掌握插入文本框、图片、图表等元素的方法。

4.3 演示文稿的播放与展示让学生了解演示文稿的播放方式。

让学生掌握控制幻灯片播放、切换幻灯片的技巧。

第五章:网络基础5.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功能和发展历程。

让学生了解网络中的各种设备及其作用。

5.2 互联网的基本操作让学生掌握上网浏览、搜索信息的方法。

让学生了解电子邮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5.3 网络安全与道德让学生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让学生掌握预防病毒、保护个人信息的技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信息与信息技术(第1单元第1节第1课时)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通过列举身边的各种信息,体会信息的含义;通过实验总结信息的基本特征。

(2)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史,领会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过程与方法:(1)通过三个探究实验,理解信息的含义和特点。

(2)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形成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创新与行为:加深对信息与信息技术的理解,关注与日常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信息技术新发展,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其他学科的学习。

教学方法:体验学习、游戏学习、探究学习、实验学习。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教师展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活动的有关图片,请学生回答看到每一幅图片想到了什么。

新课讲授:教师:这些图片向我们传达了某种信息。

所谓信息,是指数据、消息所包含的内容和意义。

人们生活在充满信息的世界里,每时每刻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鉴别实验,体会在生活中是如何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

实践学习一:准备甲、乙、丙三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杯,分别装有酒、酱油和盐水三种不同液体,杯子上都没有贴标签。

根据液体发出的某些信息,鉴别酒、酱油和盐水,请说出你的鉴别方法并记录操作过程。

学生:回答问题并填表。

教师:可见,不同的事物所包含的信息是不同的。

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利用耳闻、目睹、鼻嗅、口尝、触摸等方式直接获取外界的信息,根据颜色、气味等各种不同特征来鉴别事物。

但是人类的感官功能是有限的,对于感官无法直接看到、听到、摸到的事物,如何获取信息呢学生:(发明工具、仪器来延伸感官,提高收集信息的能力)教师:请举例说明。

学生:显微镜、电话、网络……教师:各种传播媒体的运用,使人类收集信息的能力突破时空限制,如广播、电话等相当于听觉的延伸;摄像机、照相机相当于视觉的延伸;电影、电视相当于视觉、听觉的延伸;网络更是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信息空间,使人体会到“信息就在指尖上”的神奇。

正因为如此,信息的来源很多,获取信息的途径也很多,让我们通过下面的探究活动,体会信息来源的多样性,以及如何科学地选择获取途径。

探究学习:假如我们想知道室外的气温,有多少种途径呢它们各自的操作步骤又是什么所获取的气温精确度如何学生完善教材P4页的表格。

教师:早晨起床,我想知道今天的气温,以便增减衣服,需要上网查询吗你会选择哪种方法学生:(直接到室外感觉以下即可。

)教师:我准备外出旅游,需要了解目的地未来几天的天气情况,如何获取这些信息呢学生:(天气预报。

)教师总结:信息来源多种多样,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信息需求和物质条件,选取适当的方法。

以上我们通过两个实践活动,了解了信息的含义,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总结什么是信息。

学生:……教师:信息是事物及其运动所具有的一种普遍属性,具有许多特征,下面让我们做一个游戏,体会并总结信息的主要特征。

实践学习二:将班级成员平均分成四组,每组指定一名同学做裁判,记录活动完成时间,防止违规现象。

然后展示游戏规则,分发纸条,注意纸条上的号码各不相同。

四组学生同时按规则开始游戏,各组裁判记录游戏过程,比较传输结果和原始电话号码是否相同。

讨论:为什么大家都知道了纸条的内容教师:总结存储性(纸条、磁盘文件)、传递性学生:请网虫组同学打开各自的文件,发现共享的信息没有丢失。

教师:总结共享性。

讨论:哪几组所传的电话号码准确无误哪几组所传的电话号码误差很大为什么教师:总结信息的失真性。

讨论:假如我有一个好消息想告诉远方的朋友,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呢假如传递信息的范围扩大到全球,那么传输方式及传输效果又会发生哪些变化教师:当传输范围扩大到全球后,可能采用的信息传输方式将变为广播、电视、电话、E-mail、QQ、MSN、邮局邮寄信件等,相应的传输条件、速度、结果又将发生改变,同时还会带来费用问题,我们要根据情况选择经济适用的途径来传输信息。

请同学们根据以上实验,尝试归纳信息的主要特征。

小结:今天我们通过三个实践活动,分别从事物本身所传达出的信息、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输三个角度,进行了探究和讨论,归纳出信息的含义和5个主要特征,它们分别是普遍性、存储性、传递性、共享性和失真性,其实信息的特征远不止这5种,请同学们课后根据自己的理解,查阅相关资料进行补充和完善。

课题:信息技术与信息的编码(第1单元第1节第2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2)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简史和发展趋势。

(3)了解信息的编码方法和度量单位。

重点与难点:重点: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难点:信息的编码方法。

教学过程:一、引入我们现在上的是什么课课程表上写的是什么课二、信息技术1、信息技术:是指信息的获取、存储、加工处理、传递、利用和服务过程中涉及的相关技术。

主要由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传感技术等组成。

其中计算机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

2、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应用观看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应用的视频。

讨论学习:3、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展望(1)发展语言的产生文字的出现造纸和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应用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结合(2)展望20世纪90年代以来,寻找替代硅晶制造芯片的新材料。

例如:模糊计算机、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超导计算机、以蛋白质分子作芯片的生物计算机。

让计算机具有处理模糊概念的本领。

虚拟现实计算机功能强大,是不是比人更聪明电子计算机的智能是人类智慧给予的,所以绝对不会超过人类。

讨论学习: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带来重大的社会变革,例如,许多语言和文化将会消失,同时一些新兴的网络语言不断出现,你如何看待这些变化三、信息的编码由于计算机既“看不见”文字、图片,又“听不懂”人类的语言,更不便于处理这些信息,所以必须采取适当的手段和方法对信息进行数字化编码。

只有将数字、文字图像、声音和视频等不同类型的信息转换成二进制代码,才便于计算机加工处理。

1、二进制二进制:二进制数是用0和1两个数码来表示的数。

它的基数为2,进位规则是“逢二进一”,运算规则:0+0=0,0+1=1,1+0=1,1+1=102、字符编码各种字符在计算机内一律用二进制编码表示。

一个西文字符与一个确定的编码相对应。

一个汉字字符则与一组确定的编码相对应。

(1)ASCⅡ代码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简称ASCⅡ码八进制十六进制十进制字符八进制十六进制十进制字符00000nul1004064@01011soh1014165A02022stx1024266B03033etx1034367C04044eot1044468D05055enq1054569E06066ack1064670F(2)汉字国标码1980年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GB2312—1980,即汉字国标码,解决了常用汉字的编码问题。

1993年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国际标准我国制定了 GB —1993。

2000年制定了GB18030—2000,收录了27000多个汉字。

(3)多媒体信息编码图像、声音、视频等多媒体信息要通过采样、压缩等手段进行数字化。

实践学习:用0和1表示简单图形,例如:“心形”图。

小结: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展望信息的编码二进制字符编码后记:这节课是中学生的信息技术的第二节课,使学生对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及信息的编码有所了解。

同时通过观看视频,使学生对信息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

课题:有效获取信息(第1单元第2节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与要求:1、知识与技能(1)了解常见的几种搜索引擎的特性,总结提高搜索效率的经验。

(2)了解常见的下载工具,学会使用其中一种工具软件下载信息。

(3)学会查看信息存储空间以及文件的大小,会使用工具软件对文件进行压缩和解压缩。

2、过程与方法(1)熟悉获取信息的基本方法和途径。

(2)能够根据需要确定信息需求,选择合适的途径获取信息,并能够甄别信息。

(3)综合利用多种网络通讯工具开展深入、持续的网络合作与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综合多种因素判断信息的可靠性,养成从权威网站获取信息的习惯。

4、行为与创新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形成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1)掌握利用关键字搜索信息的方法和技巧,学会下载文字、图片、文件等信息。

(2)信息获取过程的分析和信息获取方案的确定。

2、难点(1)分析获取信息的一般过程。

(2)总结提高搜索效率的经验。

三、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大家都知道我国的神舟六号飞船于2005年10月12日发射成功,并成功地返回地球。

体现了我国航天技术的先进水平。

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感到极大的骄傲。

那么神舟六号之前的神舟一号、二号、三号、四号、五号飞船的发射时间大家都了解么2、新课讲授(1)信息的需求分析(2)获取信息的途径(3)从因特网获取信息我们想获取因特网上的信息时,要满足三个条件:①、你的计算机必须是能够上网的;②、要有搜索引擎。

典型的搜索引擎有、、③、有效的关键词。

文件下载的方法:1、文件保存法:仅适用于对当前网面。

2、目标另存法:对下载的文件点击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目标别存为”→选择保存文件路径、给文件取名→单击“保存”即可。

3、工具法:如网络蚂蚁(NetAnts)、网际快车(FlashGet)等,以NetAnts 为例介绍它们的用法:我们先来认识NetAnts的界面,接下来介绍几种下载文件的方法:①打开网页,直接在浏览器中单击要下载的文件,NetAnts就会自动启动,并且弹出“添加任务”对话框,单击“确定”按钮,NetAnts就会自动开始文件下载。

②在打开的网页中,用右键单击要下载的文件,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download by NetAnts”命令,出现“添加任务”对话框。

③在浏览器中直接拖曳要下载的文件到NetAnts界面中的浮动窗口,然后松开鼠标,就可以把该任务添加到任务列表中。

④使用NetAnts的“添加任务”命令。

你可以单击“编缉”→“添加任务”命令或工具栏上的“添加一个新任务”按钮,出现“添加任务”对话框,在URL 中输入下载文件的地址,然后单出“确定”即可。

⑤在浏览器中单击下载文件的同时按下Alt键,也可以把它添加到任务列表中。

任务设计:1、保存一个网页文件到D区,命名为“网页下载”。

2、下载winzip或winrar压缩工具,并安装。

3、利用压缩工具压缩D区中名为“网页下载”的文件,并与原文件比较大小,然后再将其解压缩。

(4)信息的甄别和引用(5)信息的管理四、教学后记:在针对学生已经学习了第一节,已经知道了信息的重要性,但却不懂如何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考虑到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的知识点较抽象这一特点,本节课试图先从生活中的两个人类主动获取信息的简单例子出发,引发学生思考、总结后归纳出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