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天气预报
小学科学8《天气预报是怎么制作出来的》(教案)学年三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
小学科学8《天气预报是怎么制作出来的》(教案)学年三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天气预报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引言:天气预报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它帮助我们了解未来几天的天气情况,指导我们的日常活动和出行计划。
然而,你是否想过天气预报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呢?在这节课中,我们将一起学习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一、引入:1. 回顾课前巩固内容: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平时是如何获得天气预报的信息的?可以回答的问题包括: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取天气预报?为什么我们需要天气预报的信息?2. 导入新知:今天,我们将学习天气预报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二、学习内容:1. 什么是天气预报?天气预报是根据天气观测资料、气象模型和气象学知识,对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情况进行科学推测和预测的一种服务。
2. 制作天气预报的步骤:a. 天气观测:气象台通过气象仪器、卫星图像等方式对大气进行观测,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风向等数据的收集。
b. 数据分析:收集到的观测数据通过气象学知识和气象模型进行分析和处理,以找出天气变化的规律和趋势。
c. 预测模拟: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使用气象模型对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进行模拟和预测。
d. 编制预报:根据预测模拟的结果,编制天气预报报告,包括未来几天的天气情况、气候特点、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等。
e. 发布和传播:将编制好的天气预报通过不同的媒体和渠道发布和传播给大家,如电视台、广播、手机应用等。
3. 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气象观测的精准度、气象模型的准确性、气象学知识的应用等。
同时,天气预报也存在一定的误差,因为天气是自然现象,难以完全预测和掌控。
因此,在使用天气预报信息时,我们应该理性对待,结合实际情况做出判断和决策。
三、活动设计:1. 观察和记录天气变化:要求学生每天观察当天的天气情况,并记录下来,包括温度、天气状况、风向等。
学生可以使用一个小笔记本来记录。
2. 舞台表演:将学生分为不同组,每个组扮演天气预报员,编写脚本介绍未来几天的天气情况,并进行小型天气预报舞台表演。
《天气预报》科学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天气预报》科学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年级:小学四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天气预报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2. 培养学生观察天气变化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天气预报服务。
教学重点:1. 天气预报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2. 观察天气变化的方法。
3. 使用天气预报服务的技巧。
教学难点:1. 天气预报的专业术语。
2. 观察天气变化的方法。
二、教学准备教具准备:1. PPT课件。
2. 天气预报视频素材。
3. 天气预报实践材料。
教材准备:《科学》教材。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天气现象。
2.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天气预报吗?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介绍天气预报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2. 讲解天气预报的分类和获取途径。
三、案例分析(10分钟)1. 观看天气预报视频素材。
2. 分析天气预报中的专业术语和符号。
四、实践操作(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天气预报实践操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分享实践操作心得。
2. 教师总结天气预报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回顾上一课的内容。
2. 提问:你们学会如何观察天气变化了吗?二、观察天气变化(10分钟)1. 讲解观察天气变化的方法和技巧。
2. 学生分组,进行天气观察实践。
三、使用天气预报服务(10分钟)1. 介绍如何使用天气预报服务。
2. 学生分组,进行天气预报服务的实践操作。
四、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学生分享实践心得。
2. 教师总结天气预报服务的价值和注意事项。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观察并记录一周的天气变化。
2. 学会使用天气预报服务,为家人提供天气信息。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天气预报的基本概念和内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观察天气变化的能力。
3. 学生使用天气预报服务的技巧。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3.8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优质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天气》学本教学教学设计
(2)完成学生活动手册。
1.在卫星云图中,绿色区域表示()
A.海洋
B.陆地
C.云区
2.全球不同的地区放飞探空气球的时间应该()
A.全球统一
B.由国家决定
C.由地区决定
3.(多选)气象员对未来一定时间内的天气做出预报需要结合哪些信息?()
A.地面观测站的仪器获取的观测资料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天气》学本教学导学单
教师寄语
同学们,生活让人快乐,学习让人更快乐。
学习中有许许多多的快乐,如果你觉得不是,那就是你平时没有认真学习。
认真学习的话,你会发现学习中蕴涵着无穷的快乐。
认真学习使自己进步,只有不断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不断前行,做自己所能做的一切。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不要心存侥幸,避免贪婪心作怪。
人生就像一杯茶,不会苦一辈子。
但总会苦一阵子,没有开始的苦,就尝不到后来的甜。
苦苦甜甜就像一部交响曲,汇成我们的一生。
拒绝“苦”就等于关上“甜”的门。
须知,攀登的越高,走过的荆棘就越多。
学习没有捷径,只有踏踏实实的学习,一步一个脚印,成功才会属于你。
小学三年级科学备课教案范文:天气预报教案
小学三年级科学备课教案范文:天气预报教案一、教学内容天气预报二、教学目标1.了解天气预报的意义和目的;2.能够对不同的天气类型进行识别;3.能够根据天气情况进行简单的天气预报。
三、教学重难点1.天气预报的意义和目的;2.对不同的天气类型进行识别。
四、教学方法1.图片法,展示不同类型的天气图片;2.视频法,让学生观看天气预报视频,了解天气预报的内容和方式;3.演示法,进行简单的天气预报演示。
五、教学准备1.天气预报视频;2.天气图片和图表;3.气象仪器模型。
六、教学过程1.天气预报的意义和目的(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天气预报的意义和目的,以使学生了解天气预报的重要性。
天气预报主要是为了帮助我们了解未来的天气状况,以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出相应的安排。
2.区分不同的天气类型(25分钟)教师利用图片展示不同类型的天气情况,如大风、雨、晴天等,并让学生辨别不同的天气类型,了解它们与大自然的关系。
3.了解气象仪器(20分钟)教师通过气象仪器模型让学生了解仪器的用途及作用,以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的应对及理解天气预报。
4.简单天气预报方法的介绍(15分钟)教师通过演示法的方式向学生示范简单的天气预报方法,让学生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快速而正确地判断天气情况。
5.独立完成任务(20分钟)教师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个简单的天气预报任务,以检查学生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
七、教学评价1.学生能否掌握天气预报的意义和目的;2.学生能否正确区分不同的天气类型;3.学生能否了解不同的气象仪器及其用途;4.学生能否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天气预报。
八、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通过灵活的教学方式和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生动有趣中掌握了天气预报的一些基础知识,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对于学生的个体情况应适时辅导,确保每个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天气”单元的最后一课。
本单元以天气为主题,引导学生关注天气现象,了解天气变化的规律,以及天气预报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在前面几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天气的几个基本要素(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有了初步的认识,学会了使用简单的工具进行天气观测,并记录和描述天气现象。
本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出问题: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
2.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展示了天气预报制作的主要步骤,包括数据收集、数值天气预报、气象员做出预报、发布天气预报等。
3.天气预报的作用:让学生了解天气预报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如出行、农业生产、防灾减灾等。
教材的编写特点:1.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通过提出“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这个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2.内容贴近生活实际,易于学生理解。
天气预报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事物,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现象入手,介绍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
3.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教材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包括数据收集、数值天气预报、气象员做出预报、发布天气预报等环节。
2.了解天气预报中常用的气象观测仪器和方法。
3.认识天气预报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二)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通过观察、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2.能够运用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总结天气预报制作过程中的主要环节和方法。
3.能够与同学合作,进行天气预报制作过程的模拟实验。
(三)科学态度目标1.对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
小学科学《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优质课件
18
二、注重小组讨论,强化互动效率 小学科学本来就是一门以探究为基础的学科,因此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这门学科的时候,应当 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很多时候小学生并不愿意一个人去钻研某些科学知识,但是如果此 时教师能够注重小组讨论,为学生营造出和谐的互动气氛,那么相信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小组讨 论活动当中去,加强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与思考,强化活动效率。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在让他们进 行小组讨论的时候,教师需要注意提供及时的指导。在带领学生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时候,为了能 够体现出互动在整体教学过程中的价值,我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进行合作讨论。第一个讨论的内容是 绿豆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条件,我将学生分为学习小组,并引导他们在小组内进行积极的讨论,讨论 结束之后,将所得到的结果反馈给我。最终学生总结出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浇水,需要种到土里并且 要有合适的温度。经过讨论,学生对于这节课的重点内容之一有了准确的把握。其次我引出了第二 部分讨论的内容:如果改变其中的一个条件会有怎样的结果?可以改变哪些条件?如何用实验证明? 第二部分的讨论内容提出之后,小组里的成员立刻对问题进行了记录,并且通过合作与交流来共同 探讨问题,比如说在绿豆种子发芽过程中不同的浇水量、光照程度会对发芽产生哪些影响等等。教 师通过有效的小组讨论,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更加浓厚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引导他 们发挥自己的学习主体作用,对科学知识进行合理的探究。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适用于小学科学 教学,更适用于处于发展中的学生。
第三单元 天气
8. 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1
一、聚焦
我们已经学习了观察和记录天气,未来的天气
状况能够预测吗?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2
二、探索 1.天气预报的内容
3
天气状况: 雷阵雨
小学综合实践《天气预报》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天气预报》教案天气预报是小学综合实践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天气预报的意义和方法,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份小学综合实践《天气预报》教案,旨在帮助教师有条理地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学目标:1. 了解天气预报的定义和意义。
2. 学会观察并掌握天气变化的规律。
3. 学会运用天气预报的基本工具,如气象仪器和气象图。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演示天气预报的视频或图片资料,以及相关气象仪器和气象图。
2. 学生组装气象仪器的材料,如温度计、湿度计、风向仪等。
3. 准备一份天气变化图表。
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出话题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展示风景优美的天气图片或者播放天气预报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然后,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讨论,问他们对天气预报有什么了解、天气预报有什么作用等问题。
通过这个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步骤二:讲解天气预报的定义和意义在这一步骤中,教师可以简单地给学生讲解天气预报的定义和意义。
天气预报是根据天气变化的规律,通过观察和测量气象要素,给出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情况。
天气预报的意义就在于它对人们的生活、农业生产、航空交通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可以帮助人们做出合理决策。
步骤三:观察天气变化学生们可以分组进行观察天气变化的实验。
每个小组分配一张天气变化图表,选择一个时间段,如一周、十天等,观察并记录每天的天气状况,包括气温、天气现象、风向等。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气温计、湿度计等气象仪器上的指示来获取数据。
步骤四:制作天气预报图在这一步骤中,学生们可以根据观察的天气数据来制作天气预报图。
他们可以使用不同的气象符号和颜色来表示不同的天气状况。
并且,可以运用绘画和美术的知识,让天气预报图更加生动有趣。
步骤五:小组展示与讨论每个小组在完成天气预报图后,可以展示自己的成果,并向全班介绍他们观察到的天气变化及所作的预报。
天气预报简介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
天气预报简介
天气预报是根据大气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对某一地区未来的天气作出分析和预测,这是大气科学为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服务的重要手段,准确及时的天气预报对于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的趋利避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有极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天气预报的时限分:1-2天为短期天气预报,3-15天为中期天气预报,月、季为长期天气预报,1-6小时之内则为短临预报(临近预报)。
天气预报的主要方法,目前有天气学方法-以天气图为主,配合气象卫星云图、雷达等资料;数值天气预报-以计算机为工具,通过解流体力学,热力学,动力气象学组成的预报方程,来制作天气预报;统计预报-以概率论数理统计为手段作天气预报。
以上各种方法有时互相配合、综合应用,并广泛采用计算机作为工具。
1。
小学科学38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教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小学科学38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教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小学科学《38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天气预报的定义及其重要性;2.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3.能够使用简单的工具和方法制作一份天气预报。
【教学准备】PPT课件、黑板、白板、彩色粉笔、气象图表、温度计、风速表、云量示意图等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知(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天气预报的视频或展示一份天气预报图表,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于天气预报的好奇心,并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让学生描述天气预报的特点和作用。
Step 2 探索天气预报制作(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提问“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并与学生一起探究。
教师可使用PPT课件或黑板白板进行教学辅助,依次介绍天气观测与监测、天气数据收集与分析、天气预报制作与发布的过程,并结合实例进行解析。
Step 3 天气观测与监测(10分钟)教师讲解天气观测与监测的概念,并向学生介绍常用的观测工具,如温度计、风速表和云量示意图。
学生可以观察、模仿和操作这些工具,体验天气观测的过程。
教师鼓励学生提问,激发他们对于初级天气变化的兴趣。
Step 4 天气数据收集与分析(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天气预报需要收集哪些数据,并告诉学生天气数据可以通过各种天气观测设备进行收集。
教师可以展示实际的天气数据图表,让学生学会如何通过观察和分析数据来预测天气变化。
Step 5 天气预报制作与发布(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天气预报的制作流程,包括根据天气观测和数据分析编写天气预报文字、制作天气图表、选择合适的天气预报发布平台等。
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设计和制作一份简单的天气预报,让学生动手实践,增强他们的主动学习兴趣。
Step 6 提问与总结(10分钟)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提问的方式对课堂内容进行巩固和总结。
例如:“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有哪些关键步骤?”“天气预报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帮助?”等等。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天气预报是怎么制作出来的》课件
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4)天气会商。数值天气预报并不完 美,需要进行一定的人工修正。一般天 气预报在发布之前会经过预报员的讨 论,这称作天气会商。天气会商的结 果由首席气象预报员签发。
(5)发布天气预报。天气预报制作 完成之后,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 站、公共显示屏等向社会发布和传播。
总结:在制作天气预报的过程中,都经历了哪些阶段?
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数值天气预报
位于气象中心的超级计算 机对收集到的观测数据进行计 算,生成数值天气预报,为气 象员预测未来定时间内的天气 状况提供参考。
超级计算机
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气象员做出预报
气象员综合分析最新的卫星、 雷达、地面观测站、探空气球等 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数据,结合超级计算机做出的 数值天气预报结果,并考虑当地的 天气和气候特点,做出未来几天 的天气预报。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202X年X月
我们已经学习了观察和记录天气。 明天出门要不要带雨伞呢? 未来的天气状况能够预测吗?
天气预报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天气预报图
天气预报可以使我们预知未来一两天 或近期的天气变化,这对人们的日常 生活、生产都是十分重要的,天气预 报可以让人们根据天气的变化及早做 好准备,充分利用有利的天气,避免 和预防不利天气的危害。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天气预报主要由分布在全球各地的 气象部门制作并发布;制作天气预报大致有以下五个步骤:数据 收集、数值天气预报、气象员做出预报、天气会商、发布天气预 报;天气预报的制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气象员们要付出大 量艰辛的劳动;天气预报对我们的生活有着积极的意义。
获得天气预报的渠道
获得天气预报的渠道:电视、广播、 互联网、手机、等。 其中影响力最大的是电视天气预报。
小学科学8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教材解读及综合练习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
小学科学8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教材解读及综合练习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天气预报是指根据气象观测资料和对天气演变规律的分析,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情况。
在小学科学教材中,涉及到天气预报的内容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以及其中涉及到的科学原理。
本文将对小学科学教材中有关天气预报的内容进行解读,并提供综合练习,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天气预报的制作流程。
天气预报是通过收集、分析和解读大量的气象观测数据来进行的。
气象观测数据主要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风向和风速等方面的信息,这些数据通过气象观测仪器和设备收集到。
收集到的观测数据被输入到计算机模型中,通过数学和物理的运算处理,结合人工经验和专业知识,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情况。
在天气预报制作过程中,科学原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气象观测数据的收集依赖于科学仪器和设备的运作。
例如,温度计可以测量空气的温度,湿度计可以测量空气中的湿度,风向仪可以测量风的方向等。
这些仪器和设备都是基于物理原理设计和制造的,通过它们的运作,我们才能获得真实可靠的气象观测数据。
其次,气象数据的分析和解读也离不开科学原理的指导。
气象学是研究大气现象和天气变化规律的科学,通过气象学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读气象观测数据。
例如,我们知道气压的高低与气候的变化密切相关,气压升高预示着晴朗的天气,而气压降低则可能意味着天气将要转变。
此外,天气预报还需要借助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技术,对观测数据进行运算和处理。
这些数学模型是根据气象学和物理学的原理建立起来的,通过这些模型的运算处理,我们可以得到对未来天气的预测。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则可以提高数据的处理速度和准确性,使天气预报更加及时和准确。
从以上的解读中,我们可以看出天气预报制作的过程是基于科学原理的,涉及到物理、数学和计算机等学科的知识。
小学科学教材中的内容主要围绕着引导学生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了解背后的科学原理,以及培养学生对天气的观察和预测能力。
一年级科学教案:了解天气预报
一年级科学教案:了解天气预报天气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对于孩子们来说,能够认识和了解天气预报对日常生活的安排和准备都非常重要。
本篇文章将会介绍一些适合一年级学生的天气预报教案,帮助学生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天气预报。
一、目标在本节课中,学生将学会:1.认识不同天气;2.了解天气预报的由来和作用;3.使用简单的器材来测量天气;4.通过天气数据表分析当天的天气预报。
二、教学方法1.课堂讲解:在课堂上向学生讲解天气预报的作用和由来,以及如何使用天气仪器来测量天气;2.活动游戏: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分组完成实验室中的天气测量任务,以了解天气的变化;3.识别图表:通过识别图表,学生们可以对天气预报做进一步的了解。
三、教学内容1.天气介绍: 在教学前,向学生介绍天气的概念,让他们了解不同的天气类型,例如,晴天、阴天、多云、雨天、下雪和暴风雪等。
2.天气预报:让学生了解天气预报的由来,以及预报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在不同的天气情况下,人们可能会做出哪些准备和安排。
3.使用仪器测量天气:通过调查了解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为学生演示一些简单的仪器和工具,如一个温度计、气压计、风速计和雨量计的操作、原理和读数方法等。
4.预测天气: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天气预报,可以打印出一份当天的天气预报数据表。
请学生通过测量气温、风力、湿度和气压等,来预测当天的天气状况。
四、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一年级的学生们深入了解了天气预报的历史和作用,学会了使用天气仪器来测量天气,如何预测天气和如何分析天气预报。
学生也通过观察和记录天气的变化来加强了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在天气变幻多端的季节里,了解天气预报是非常必要的。
作为一个科学教师,我们应该给学生传授更多关于天气的知识,让他们能够自主地做出有利于生活的决策,为自己和家人建立健康、安全的日常生活方式。
《天气预报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湘科版》
《天气预报》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天气预报是人们平时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信息,通过天气预报可以及时了解未来几天的天气情况,帮助人们做出合理的出行和生活安排。
因此,通过设计一个关于天气预报的作业,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天气预报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设计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天气预报的作用和意义。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图表绘制能力。
三、设计内容:1. 学生将选择一个城市或地区,每天查看该地区的天气情况,并记录下来。
2. 学生需要整理所记录的天气信息,包括气温、天气状况、风力等。
3. 学生需要根据整理的天气信息,制作一个天气预报表格,包括未来一周的天气情况。
4. 学生需要撰写一份天气预报的文字描述,介绍所选择城市或地区未来一周的天气情况。
四、设计步骤:1. 学生选择一个城市或地区作为钻研对象。
2. 学生每天查看该地区的天气情况,并记录下来。
3. 学生整理所记录的天气信息,包括气温、天气状况、风力等。
4. 学生制作一个天气预报表格,包括未来一周的天气情况。
5. 学生撰写一份天气预报的文字描述,介绍所选择城市或地区未来一周的天气情况。
6. 学生提交完成的作业,包括天气预报表格和文字描述。
五、评判标准:1. 准确性:天气预报表格中的信息准确无误。
2. 完备性:天气预报表格包括未来一周的天气情况。
3. 清晰度:文字描述清晰明了,表达准确。
4. 创意性: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观察,加入一些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5. 完成时间:作业按时提交。
六、拓展延伸:1. 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城市或地区,比较它们之间的天气情况。
2. 学生可以尝试应用图表软件制作更加生动的天气预报表格。
3. 学生可以尝试预计未来几天的天气情况,看看自己的预计准确性如何。
通过这个关于天气预报的作业设计,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天气预报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图表绘制能力。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天气预报》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天气预报》教案:天气预报教学目标:1. 了解天气预报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掌握查看天气预报的方法;3. 学会运用天气预报信息做出周围环境适应的决策。
教学重点:1. 天气预报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查看天气预报的方法。
教学准备:1. PPT;2. 天气预报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导入:(10分钟)1. 通过向学生询问:“我们为什么要了解天气情况?”引导学生思考。
2. 引导学生讨论天气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并让学生举出一些例子。
讲授:(30分钟)1. 通过PPT向学生介绍天气预报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包括天气预报是通过收集气象资料进行分析和预测来告诉人们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情况,可以帮助人们及时做出适应周围环境的决策等。
2. 通过PPT向学生展示天气预报的常用图标和短语解释,让学生了解各种天气预报的图标和短语表示的意思。
3. 通过PPT向学生介绍如何查看天气预报,包括通过电视、电脑、手机软件等途径查看天气预报,并提醒学生注意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和即时性。
练习:(30分钟)1. 给学生发放一份天气预报的资料,让他们通过阅读资料回答相关问题,例如:“明天的天气情况如何?有没有雨?”等。
2.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利用查看到的天气预报信息讨论并制定当天的活动计划。
例如,如果天气预报说会下雨,学生应该提出在室内进行活动的建议等。
展示与总结:(20分钟)1. 让学生展示他们制定的活动计划,并让其他学生评论他们的计划是否合理。
2. 综合天气预报的重要性和学生的实际体会,引导学生总结天气预报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拓展活动:1. 带领学生制作天气预报图表,通过收集和整理天气数据来预测未来一周的天气情况,并邀请学校其他同学和老师参与预测和讨论。
2. 组织学生开展户外观察活动,让他们通过观察天空、温度、风向等来预测当天的天气情况,并与天气预报进行对比。
教学反思:1. 在讲授过程中,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引导他们思考和回答问题。
《天气预报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湘科版》
《天气预报》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天气是我们平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解天气情况可以帮助我们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
因此,通过设计一个“天气预报”作业,可以让学生在进修中了解天气预报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对天气变化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设计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天气预报的作用和意义;2. 培养学生对天气变化的敏感性和观察力;3. 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和图表制作能力;4.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设计内容1. 学生分组进行调研,收集当地天气情况及未来一周的天气预报数据;2. 学生根据收集的数据制作天气预报图表,并分析天气变化规律;3. 学生撰写天气预报报告,包括当地天气情况、气温变化趋势等;4. 学生进行小组展示,分享各自的天气预报报告。
四、设计步骤1. 组建小组:老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包括3-4名学生;2. 调研收集数据: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合作,调研当地天气情况并收集未来一周的天气预报数据;3. 制作天气预报图表:学生利用Excel等软件制作天气预报图表,展示气温变化、降雨情况等;4. 撰写天气预报报告:学生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撰写天气预报报告,包括当地天气情况、气温趋势、降雨概率等;5. 小组展示:学生进行小组展示,分享各自的天气预报报告,展示图表并进行讨论。
五、评判方式1. 天气预报图表的制作质量;2. 天气预报报告的撰写内容和逻辑性;3. 小组展示的表现和沟通能力;4. 学生对他人报告的提问和互动。
六、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次“天气预报”作业设计,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天气预报的重要性,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数据处理和图表制作的技能。
希望学生在未来的进修和生活中能够更加关注天气变化,做出合理的安排和决策。
教科(2023秋)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8 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教案
教科(2023秋)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8 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教案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天气这一章节的第8课《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主要介绍了天气预报的制作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天气预报的重要性以及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a. 了解天气预报的定义和作用。
b. 掌握天气预报的制作方法。
2. 能力目标:a.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b. 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天气预报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四、学情分析:学生具备基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但对于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可能还存在一定的模糊和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教学方法和实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1. 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引入天气预报的话题。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天气预报吗?它有什么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回答。
第二环节:知识讲解1.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向学生介绍天气预报的作用和重要性。
例如,教师可以展示一张天气预报图,解释图中的符号代表什么意思,如太阳代表晴天,云朵代表多云等。
2. 教师简要介绍天气预报的制作方法,如观察天气现象、收集气象数据、分析数据等。
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说明,例如教师可以说:“气象工会观察云的形状、风的方向和力度,还会测量温度和湿度等数据,然后根据这些数据来制作天气预报。
”第三环节:实例分析1. 教师选取一天的天气预报数据,与学生一起进行分析。
例如,教师可以展示一份天气预报表格,包括日期、温度、天气状况等信息。
2.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天气图标、温度、风向等信息,并解释这些信息是如何得出的。
例如,教师可以说:“当我们看到太阳的图标,就知道是晴天;当看到云朵的图标,就知道是多云;当看到雨滴的图标,就知道是雨天。
小学科学五年级《天气预报》教案3
小学科学五年级《天气预报》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天气预报的流程。
2、了解预报天气的常用简单方法,能坚持长期的天气预报活动。
3、能制作“气象科普小报”。
4、能讲述并掌握自己“气象科普小报”中的内容。
教学重点:1、“气象科普小报”制作步骤和方法。
2、各类简单的气象知识。
教学难点:1、理解天气预报对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影响。
2、理解天气预报不一定完全准确,理解特殊情况的出现。
教学过程:一、趣味阅读1、阅读:P23 连环画“下雨了” 。
2、讨论:下雨前的有哪些常见现象?如:空气闷、龟壳上凝结的水、燕子低飞、乌云等。
3、讲述:天气预报。
大家经常看(或听)天气预报吗?你为什要看(或听)天气预报呢?(从天气预报中可以知道未来天气的变化,我们就可以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带雨具等等。
)除了同学所说的以外,由于天气变化,影响着生产、交通等很多部门的活动,所以天气预报对于几乎所有的人都是非常必要的。
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有关天气预报的知识,并且掌握正确收看(或收听)天气预报的方法。
4、讨论:天气预报在生产、生活和其他领域有哪些重要意义?二、讨论与交流1、提问:还有哪些事物和现象也可以用来预报天气呢?2、举例:除了上面提到的现象外,一些动物、植物,包括人也能感觉到天气变化并做出反应。
请同学们列举 5 个以上“天气变化影响生物行为”的例子。
3、图片分析讲述:P24 教材上的图片,基本说明了天气预报的出台过程,大致可以把这些过程划分成“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三个环节。
同学们要在预报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国家为此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为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
三、长期测量讲述:同学们可不可以预报天气呢?是可以的。
除了利用身体的感觉器官来预报天气变化外,使用工具可以使我们的预报更准确。
讨论:我们准备预报哪几种气象?如何比较准确地预报天气?阅读:P27,气象谚语是人们长时期观测的总结,很帮助我们预报天气。
我们还知道哪些气象谚语?计划:分小组,准备进行中长期的测量、预报工作。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天气新8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1.【答题】对各种天气现象在未来某些时段的变化进行预报的活动称为().【答案】天气预报【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天气预报.【解答】对各种天气现象在未来某些时段的变化进行预报的活动称为天气预报.故此题的答案是天气预报.2.【答题】由分布在全球各地的()、()、地面观测站、探空气球等观测仪器,收集最新的观测数据,为天气预报提供科学依据.【答案】卫星雷达【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天气预报.【解答】由分布在全球各地的卫星、雷达、地面观测站、探空气球等观测仪器,收集最新的观测数据,为天气预报提供科学依据.故此题的答案是卫星、雷达.3.【答题】天气预报是多个领域的科学家、工作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答案】【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天气预报.【解答】天气预报是多个领域的科学家、工作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故此题是正确的.4.【答题】天气预报能完全准确预示即将到来的天气.()【答案】义【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天气预报.【解答】天气预报是对天气现象的预测,并不能完全准确预示即将到来的天气.故此题是错误的.5.【答题】某城市一日的天气预报为:多云转小雨,18℃〜29℃降水概率80%,这一天下雨的可能性很大.()【答案】【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天气预报.【解答】气象部门说降雨的概率在百分之七十以上,说明超过一半的几率可能会下雨,下雨的可能性比较大.故此题是正确的.6.【答题】天气预报不包括下列中的().A.气温预报B.气象灾害预报C.地震预报【答案】C【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天气预报.【解答】天气预报包括气温预报、气象灾害预报,不包含地震预报.选C.7.【答题】下图是气象卫星拍摄到的卫星云图,从图中看,A地区即将面临().A.台风B.地震C.火山爆发【答案】A【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天气现象.【解答】从图中看,A地区即将面临台风.选A.8.【答题】通常,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内().①阴晴②风③气温④降水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答案】C【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天气预报.【解答】一般,天气预报的内容包括:气温、风向和风力、天气的晴朗、空气质量、降雨概率、舒适度指数、紫外线强度等.选C.9.【答题】关于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A.数据收集-数值天气预报一气象员做出预报-天气会商一发布天气预报B.数据收集一天气会商一数值天气预报一气象员做出预报一发布天气预报C.天气会商一数据收集一数值天气预报一气象员做出预报一发布天气预报【答案】A【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天气预报.【解答】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为:数据收集一数值天气预报一气象员做出预报一天气会商一发布天气预报.选A.10.【答题】“未来两天内将有寒潮影响本市,气温下降6〜8℃,提醒市民注意增添衣服和预防感冒.”这说明天气影响().A.交通运输B.人们生活C.农业生产【答案】B【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解答】天气将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气温下降,人们要注意增添衣服和预防感冒.选B.11.【答题】阅读以下气象台对某市10月25日〜31日的气象预报,回答问题.(1)未来七天,该市的主要天气形势是().(2)未来七天,温差最大的是10月()日.【答案】(1)晴;(2)28【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天气预报.【解答】(1)未来七天,有五天是晴,所以该市未来七天的主要天气形势是晴; (2)未来七天,温差最大的是10月28日.相差13℃.12.【答题】天气预报主要由分布在全球各地的部门制作并发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短期天气预报的制作第一部分气象知识简介第二部分预报制作流程第三部分预报应用举例1 、高、低压环流在北半球,高压环流内风呈顺时针旋转;低压环流内风呈逆时针旋转。
气象知识简介图a高压环流图b 低压环流气象知识简介•2、寒潮——种大规模的强烈的冷空气活动。
常带来大风、降温或雨、雪天气。
发布寒潮警报的标准:①24小时内气温下降10℃以上,同时最低温度在5℃以下。
②长江流域及其以北地区48小时以内降温达到4℃以下,陆上有5-7级大风,海上有6-8级大风。
北路西北路西路高原路径影响我国的冷空气路径气象知识简介•3、锋面和气旋锋——冷暖气团之间的狭窄过渡带。
分为:冷锋、暖锋、准静止锋。
气旋——是与低压相伴随的环流运动。
热带气旋的划分:(强度不同)热带气旋分类名称符号风(m/s)风力等级热带低压TD10.8-11.76-7热带风暴TS17.2-24.48-9强热带风暴STS24.5-32.610-11台风T32.7-41.412-13强台风ST41.5-50.914-15超强台风SUPER TY≥51.0≥16气象知识简介•4、台风及命名台风——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很强的暖心型气旋性涡旋,是达到一定程度的热带气旋。
台风天气主要是灾害性的大风、暴雨、巨浪、暴潮。
台风眼——发展成熟的台风,在深厚云区的中间往往存在一个直径为几十公里,近似圆形的晴空少云区。
台风命名方案①命名方法台风委员会邀请所有成员国贡献等量的热带气旋名字,命名表按顺序命名,循环使用。
②名字的选择每个名字不超过9个字母;容易发音;没有不好的意义;不能是商业机构的名字。
③命名表命名表共有140个名字,分别来自中国、柬埔寨、朝鲜、香港、澳门、日本、老挝、马来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越南和密克罗尼西亚联邦。
命名表格式如下:英文名中文名名字来源意义Longwang龙王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司雨之神Sonamu 清松朝鲜一种四季常绿的松树Chanchu 珍珠澳门珍珠Wukong 悟空中国孙悟空Kaemi 格美韩国一种蚂蚁Shanshan 珊珊香港女孩儿名Yagi 魔羯日本魔羯星座Xangsane 象神老挝大象Bebinca 贝碧嘉澳门澳门奶牛布丁气象知识简介5、风暴潮——是来自海上的一种巨大的自然界的灾害现象,指由于强烈的大气扰动(如强风和气压骤变等)所招致的海面异常升高现象。
6、厄尔尼诺——赤道太平洋中东部地区海表温度大范围持续的异常增温现象。
气象知识简介7、单站气象要素填图格式8、降水量及测量从云中落下的液态或固态的水都叫降水。
降水的多少称为降水量。
测量:用量雨筒测量,单位毫米。
1毫米的雨量是指落在地上不渗透,不流失的情况下,水深为1毫米。
固体降水如雪、冰雹先将其化成水,在测定水的深度,方法同上。
气象知识简介雾——悬浮于近地面气层中的水滴、冰晶或两者的混合体而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的现象。
可将其分为:平流雾、辐射雾、蒸发雾。
•平流雾——暖而湿的空气流经冷的下垫面逐渐冷却形成。
•我国沿海地区,当海洋上的暖湿空气流向较冷的海面或陆地时常形成平流雾。
一日之中随时都可以出现,夜间和清晨为多。
中短期天气预报的制作第一部分气象知识简介第二部分要素预报及流程第三部分预报应用举例天气预报的种类通常可按预报时效长短、区域范围和服务对象进行分类。
(一) 按预报时效长短分:1.临近天气预报:对未来0—2小时内的预报。
2.短时天气预报:对未来0—6小时内的预报。
3.短期天气预报:对未来0—72小时的预报。
4.中期天气预报:对未来3—10天的预报。
5.长期天气预报:对未来10天—1个月的预报。
6.超长期天气预报(短期气候预测):1—12个月的预报。
7.气候预测:一年以上的预报。
短期天气预报的研究对象是天气尺度的系统(波长为1000—3000km)。
天气预报的种类(二).按区域范围分:可概括为:点、面、线点:单站天气预报,是指以单站为中心,半径为10—20km 范围内的天气预报。
面:区域天气预报,是指在一定地区范围内,如一个省,空军的飞行空域的天气预报。
线:如空军的航线天气预报,是指从起飞机场到降落机场整个航线地段的天气预报。
(三).按服务对象分:日常天气预报:电视或电台看或听到的。
专业性天气预报:对航空、航海、农林、渔、盐业服务的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的主要技术方法❖天气图预报方法❖数值预报方法(动力学方法)❖统计预报方法❖气象专家系统方法❖临近预报方法❖单站预报方法❖综合预报方法• 1 天气图方法:–以动力气象和天气学为理论基础,分析天气图上天气系统及其相应的天气演变规律,判断未来预报区内最可能出现的天气。
–1)优点:•历史悠久、理论成熟、经验丰富–2)缺点:•主观、定性•2数值预报方法(动力学方法):–对大气动力学方程组进行求解,来预报未来天气变化状态的方法。
–1)优点:客观、定量–2)缺点:预报存在误差。
主要有:•有些系统包的偏慢(快),须人工修正。
•存在系统性误差。
(由简化方程造成)•对一些系统(副高,切断抵压等)预报能力低。
•低纬、山地预报效果不如中高纬和平地好。
• 3 统计学方法:–应用数理统计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分析大量的历史气象资料,揭露天气变化的客观因果关系,找出天气、气候变化的统计规律,预报未来天气或天气形势的方法。
天气预报的主要技术方法• 4 综合预报方法:–前三种预报方法,各有其优越性和局限性,目前在实际预报业务中,采用的作法是参考各种预报方法的预报结论,再结合预报员的经验进行综合的分析和判断,得出预报结论。
❖临近预报方法:对未来0—2小时内的天气作外推预报单站预报方法:以气候规律为背景,单站资料为依据,群众经验为线索来预报本站天气的方法。
天气预报的总体思路•天气预报通常包括–天气形势预报(是基础):预报高、低压(脊、槽)、锋面等天气系统未来的生消、移动和强度的变化。
–气象要素预报(是目的):对风、云、能见度、气温、降水等的预报。
总的思路:调查了解过去天气形势,包括高空形势和地面形势。
各气象要素的实际情况分析分析现在天气形势。
预报:未来天气形势发展及要素变化情况预报流程图:调查分析预报型势要素高空地面强度移动用各种形势预报方法作出综合结论根据各要素的形成条件、影响因子及相应的预报方法做出预报结论。
常见气象要素的预报云和降水的预报风的预报能见度的预报气温的预报云和降水的预报分析天气形势:——造成系统性绝热上升运动的天气系统:槽(700、500、…、200hPa)——最主要系统A、中高云主要出现在脊后槽前的上升运动区。
当槽加深(减弱)时,中高云发展(减弱),云层增厚降低(变薄抬高),云区扩大(缩小)。
B、低槽过境,中高云消散:700hPa槽过,中云开始消;500hPa槽过,高云开始消(但要注意300、200hPa槽及锋区强度的影响)。
风的预报风向:以度(º)为单位:10º20º…360º;或间隔20º,如10-30º以16个方位表示:北、北北东、东北、东北、东、东、东南东、东南、南南东、南、南南西、西南、西南西、西、西北西、西北、北北西。
风速:通常以米/秒(m/s )为单位,北西南东北北东东北东东北东南东东南南南东南南西西南西北西西北北北西风的预报气压场的预报是预报风的基础。
风压定律是预报风的主要理论依据:风向:背风而立,高压在右(低压在左);风速:与气压梯度成正比(等压线越密风越大)风的预报地面大风的预报:大风:风速达12m/s(6级)以上的风(强的系统性风)地面大风出现的特定天气形势:1、冷锋后的偏北大风2、高压后部的偏南大风3、低压发展时的大风4、台风和雷暴大风能见度的预报1.定义:是指视力正常的人,在当时天气条件下,用目力所能见到目标的远近程度。
2.影响能见度的根本原因:------大气透明度•水汽凝结物:云、雾、降水…•固体浮游物:扬沙、沙暴、烟、霾、浮尘、吹雪…•凝集时,能见度差•扩散时,能见度好气温的预报最高气温:min maxT T 写在06h —18h 时段上最低气温:写在18h —06h 时段上预报用语:以摄氏度(°C )为单位,通常为具体数值。
如Tmin :15 °C ;Tmax :25 °C气温的预报有无锋面过境(即日变化为主还是平流变化为主)•天空状况•地形•气团变性•统计资料•最高气温•最低气温考虑预报中短期天气预报的制作●第一部分气象知识简介●第二部分预报制作流程●第三部分预报应用举例天气预报的应用•1、从地面图上了解上游大范围天气形势及各要素的实际状态。
从观测站了解当前本站周围气象要素的实际数据。
•2、分析云图•3、分析高空(500、700、850hpa)•4、分析地面图•5、分析传真图(数值预报产品)•6、综合给出结论高空天气图03.21.08-50003.21.08-700利用传真图制作预报实例高空实况分析地面实况分析24小时高空、地面预报利用传真图预报制作实例48小时高空、地面预报图利用传真图预报制作实例72小时高空、地面预报图利用传真图预报制作实例96小时高空、地面预报图利用传真图预报制作实例120小时高空、地面预报图日期天气风向风速能见度(海里)气温(度)17日08时———18日08时多云转少云北风5-6阵风6夜转南风4-5级>5 10-1818日08时———19日08时少云夜转多云偏南风4-5级2-5 -19日08时———20日08时多云-阴有阵雨偏南5级上半夜转北风5-6级2-5转>5 -20日08时———21日08时多云转少云北转南风4-5级>5转2-5 -21日08时———22日08时少云到多云偏南风4-5级2-5 -具体预报结果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