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突水机制及对策
隧道突泥突水处理措施
隧道突泥突水处理措施
水突泥事故主要是在施工过程中,隧道施工掌子面前方或者开挖轮廓四周的特大岩溶溶腔突然压溃临界面,造成突水突泥地质灾害。
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应在开挖支护、涌出物处理、超前预报及注浆处理质量等方面进行加强。
1、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在开挖支护时,应遵循“缩短开挖、减弱爆破、加强支护、增加量测频率”的指导原则,严格控制现场开挖进尺。
缩短开挖、减弱爆破、加强支护、增加量测频率。
2、在发生小型突水突泥灾害后,进行涌出物处理时,应遵循先完善处理方案后清理的原则。
3、重点加强超前预报工作。
对于复杂不良地质,应该进行多类型超前预报相结合的方法,一般采用的超前预报方法有综合物探超前探测法、水平钻孔超前探测法、洞内综合地质法、围岩大变形与膨胀性预测预报法。
4、加强注浆质量。
注浆是目前处理溶腔特别是断层、富水裂隙的一项有效技术措施,通过注浆,达到堵水和加固地层的目的,从而保证隧道施工安全,目前注浆采用信息化注浆新技术和帷幕注浆。
岩溶隧道突水灾害与防治研究
岩溶隧道突水灾害与防治研究一、本文概述岩溶隧道突水灾害是一种常见且具有极大破坏性的自然灾害,对隧道施工安全、运营稳定以及周边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
本文旨在全面探讨岩溶隧道突水灾害的成因、机理、预测方法以及防治措施,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文章将对岩溶隧道突水灾害的定义、类型及特点进行概述,明确研究对象和范围。
深入分析岩溶隧道突水灾害的成因,包括地质条件、水文环境、施工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探讨突水灾害的发生机理,揭示其演化过程和影响因素的相互作用关系。
接下来,文章将介绍岩溶隧道突水灾害的预测方法,包括地质勘探、数值模拟、监测预警等方面的技术手段,以期实现对突水灾害的有效预警和防控。
重点阐述岩溶隧道突水灾害的防治措施,包括工程治理措施和非工程治理措施,旨在提高隧道的抗灾能力和保障隧道运营安全。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岩溶隧道突水灾害的防治提供科学、合理的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推动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和工程实践,为保障隧道施工安全、运营稳定以及周边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二、岩溶隧道突水灾害的成因分析岩溶隧道突水灾害的成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地质构造因素、水文地质条件、工程施工因素和运营管理因素等。
地质构造因素是岩溶隧道突水灾害发生的基础。
岩溶地区的地质构造复杂,岩溶发育强烈,岩溶管道和溶洞分布广泛。
这些岩溶构造的存在为地下水的流动提供了通道,一旦隧道穿越这些区域,就存在突水的风险。
岩溶地区的断层、褶皱等构造也会对地下水的流动产生影响,增加突水的可能性。
水文地质条件是岩溶隧道突水灾害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
岩溶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位高、水压大,且地下水动态变化复杂。
隧道施工过程中,若未能准确掌握地下水的情况,或未能采取有效的排水措施,就可能导致突水灾害的发生。
再者,工程施工因素也是岩溶隧道突水灾害发生的重要原因。
隧道施工过程中,若未能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开挖,或未能采取有效的支护措施,就可能导致隧道围岩失稳,进而引发突水灾害。
隧道工程中的涌水问题与应对方法
隧道工程中的涌水问题与应对方法隧道工程是现代城市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建设之一。
然而,在隧道建设中,涌水问题常常成为一大难题。
隧道中的涌水不仅会给工程进度造成延误,还会给人员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因此,探索隧道工程中的涌水问题及其应对方法,对于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非常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隧道工程中常见的涌水原因。
涌水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地下水位高,二是地质构造复杂。
对于地下水位高的情况,我们可以通过地质勘察和水文分析来提前了解。
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采取排水措施,例如井点降水、挡水墙等,以降低地下水位。
对于地质构造复杂的情况,我们需要在设计阶段进行详细的地质调查,以确定可能存在的裂隙、断层等地质问题,从而在施工中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
其次,针对涌水问题,隧道工程中有多种应对方法。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采用隔水帷幕。
隔水帷幕是通过注浆技术在隧道围岩周围形成一道密实的帷幕,阻止地下水进入隧道。
这种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注浆材料和注浆技术,以确保帷幕的稳定性和密实度。
另一种方法是采用地下水抽排法。
该方法通过在隧道施工过程中设置井点并利用抽水设备将涌入的地下水抽出,从而降低水位,减少涌水问题的发生。
此外,还可以采用封堵法、围护法等多种方法进行应对。
隧道工程中的涌水问题是一个复杂的技术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地质、水文、注浆等多个方面因素。
为了有效解决涌水问题,我们需要在工程设计前期加强勘察和分析工作,尽可能了解隧道施工地区的地质水文情况。
在隧道施工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应对方法,并在实施过程中加强监测和调整,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同时,还应加强技术培训和经验交流,以提高施工人员的应对能力。
总之,隧道工程中的涌水问题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挑战。
只有充分认识到涌水问题的重要性,加强地质和水文分析,选择合适的应对方法,并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测和调整,才能有效应对涌水问题,确保隧道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经验的积累,相信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涌水问题,推动隧道工程的稳定发展。
新探岩溶隧道突水灾害的防治
新探岩溶隧道突水灾害的防治在进行隧道开挖时,可能会遇到岩溶地层,其具有高压、富水的特点,通常会揭露隐伏的大型含水构造,如暗河、溶洞及岩溶管道等,从而诱发突水灾害,同时还会伴随有涌泥、涌沙,其会冲毁施工设备和隧道支护结构,不仅会影响施工进度,严重的时候还会危及人类的生命安全,因此加强对岩溶隧道突水灾害的分析和防治尤为重要。
1.岩溶隧道突水灾害的分析1.1岩溶隧道突水会对施工产生影响岩溶水害一般是由于岩溶隧道施工过程中揭穿了岩溶管道、暗河、岩溶裂隙密集带或溶腔,从而导致大量高压岩溶水突然涌出,对施工进度、施工设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岩溶隧道水害一般具有危害性、突发性大等特点,经常会酿成重大灾害事故,导致隧道施工被迫终止,严重的时候还会出现重大人员伤亡。
1.2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岩溶隧道突水不仅会对隧道施工进度和施工安全产生较大的影响,而且如果预防和处理措施不合理还会对周围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给人类的生活造成重大损失,具体表现为:(1)引起岩溶地面塌陷和沉降。
岩溶隧道突水会对周围所造成的影响比较大,尤其是岩溶地面塌陷和沉降。
由于地下水具有地壳表层分布普遍、高度流动性的特点,而且大部分的隧道施工均处于地下水富集带或附近,如果隧道施工触及导水通道,就有可能导致隧道水害。
(2)导致水资源枯竭。
岩溶隧道的开挖,不仅会揭露充水围岩,而且还要对地下水进行疏排。
随着地下水逐渐向隧道涌入,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并且降落(位)漏斗不断向周围扩展,从而使隧道周围的水资源变得越来越少,导致地下水补排关系和渗流场发生明显变化,地表河溪断流,井泉干涸,给人类的用水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2.岩溶隧道突水防治对策研究2.1岩溶突水超前地质预报由于岩溶隧道地质具有复杂性、多变性的特点,因此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好岩溶突水超前地质预报工作,从而对隐伏含水构造有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主要是结合当地的实际地质情况,然后借助长距离超前地质预测技术,对断层破碎带、富水地段等重点部位进行短距离超前地质预报,同时还需要加强超前钻探、地质素描及分析工作。
某隧道涌突水防治措施-secret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xx隧道涌突水防治措施一、工程概况xx隧道位于xx公路xx至xx高速路段,隧道越岭山脊为xx、xx山,地势中间高,两侧低,地面高程为800~1400m,相对高差600m。
隧道分左右线,左线全长4090m,出口里程LK17+440,右线全长4060m,出口里程LK17+445,左、右轴线间距40m。
xx单位承担左线出口1540m、右线出口1545m的施工任务,隧道纵坡+2.35%和+0.8%,为反坡排水施工。
隧址区地处xx右岸龙门山构造带中南段,隧道穿越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和三叠系须家沟组,主要出露三叠系上统须家沟组二段(T3xj2)、三段(T3xj3),岩性以泥岩、砂岩、炭质泥岩为主,隧道所处地区的气候特点是湿热多雨,秋雨绵绵,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000-1600m,最大降雨量2435mm,全年降雨日200天以上。
地下水主要为碎屑岩基岩裂隙水,地下水的补给主要靠大气降水。
xx隧道出口段大部分洞身段以滴水、浸水、渗水为主。
根据设计对隧道涌水量的预算结果,隧道正常涌水量为17070m3/d(双洞),最大涌水量为22763m3/d(双洞),若双洞同步掘进,则各洞的涌水量约占总涌水量的1/2。
隧道中部(LK16+690~860;K16+670~865)有一F10断层破碎带,含水性较强,地下水具承压性,岩性为泥岩为主夹砂岩,受构造影响很严重,岩体挤压强烈,节理裂隙发育,破碎。
岩体呈碎石状结构或块、碎状镶嵌结构。
Jv=20-30条/立方米。
断层下盘可能有层承压水,该段可能产生涌、突水危害。
该段设计上采用Ⅱ超封衬砌类型,主要采用超前钻孔进行探测,如果地下水量较大并具承压性,则采用预注浆止水,并在施作超前小导管注浆后开挖掌子面。
隧道排水系统按照“以排为主,防、排、截、堵相结合”的综合排水措施,在隧道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设置全封闭复合防水层防水,纵、横向设软式透水管盲沟,隧道路面低侧设矩形预制边沟,中心混凝土路面下方采用φ400mm钢筋混凝土圆管作为永久性排水设施。
隧道涌突水防治措施
隧道涌突水防治措施1 涌突水处治坚持“超前预报、以堵为主、堵排结合、限量排放”的原则,对大的涌突水进行注浆封堵,对小型涌水进行排放,避免地下水大量流失。
1)超前地质预报以工程地质综合分析为核心,直接探测与间接探测相结合,现场量测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由初步探测到详细探测,必要时采用超前钻孔予以验证。
制定详尽的超前预报方案。
2)预注浆措施及段落根据富水程度可采取全断面周边预注浆、周边预注浆、开挖后注浆等注浆方式,注浆材料可采用纯水泥浆、水泥水玻璃双液浆等。
对风险高、风险较高的段落进行预注浆。
风险一般的段落进行开挖后注浆。
同时加强结构支护措施。
2 注浆方案设计1)全断面深孔预注浆方案图1 全断面深孔预注浆设计图(单位:cm)(1)适用条件①大型溶洞软塑充填物;②厚度较大的软塑状富水断层破碎带,岩体结构为散体状结构,岩体完整程度为极破碎。
在确定实施前,应在超前地质预报(物探)指引下钻3~5 个超前钻孔以探明地下水发育情况、岩体结构类型、围岩含水情况或者溶洞、溶穴的方位、规模等地质概况。
各探水孔至少应有三孔出水,且单孔出水量均大于2m3/h,探水孔总流量大于20m3/h。
最终是否实施预注浆应结合物探结果、探水孔水量及围岩条件等综合判断。
(2)注浆加固范围注浆加固范围为开挖轮廓线外6m,注浆段一般长30~50m,设计暂按40m 考虑,分四段实施,第一段长13m,第二段长19m,第三段长28m,第四段长40m,一个注浆段完成后留5m 不开挖作为下一注浆段的止浆岩段。
(3)注浆孔布置注浆孔布置由工作面向开挖方向呈伞形辐射状,钻孔布置成数圈,内外圈按梅花形排列,并采用长短孔相结合,以达到注浆充分、不留死角为目的,浆液扩散半径2m,孔底间距不大于3m,孔径φ110mm。
(4)注浆材料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浆液浓度应根据岩体条件加以调整;初拟如下:C:S=1:(0.6~1.0)(体积比),水泥浆水灰比0.8:1~1:1,水泥采用42.5 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玻璃模数2.8,水玻璃浓度35°Be'(波美度)。
隧道涌突水原因和防治措施
◇ 科技论坛◇
科技 叠向导
2 0 1 3 年2 4 期
隧道涌突水原 因和防治措施
郏亚坤 樊 守乾 ( 郑州大学水 利与环境 学院 河南 郑州
【 摘
4 5 0 水是常见的施工 灾害之一 , 严重威胁着现场施 工安全及进度 。为 了能更 准确地预测预 防涌突水的发
生, 减少危 害, 从 常规地质 方法角度进行研 究 , 从 地下水补给、 流通、 存储 和水压等几方面进行 系统分析 , 解析 涌突水的原 因以及 可能性 , 并提 出
相 应 的 防 治措 施 。
【 关键词 】 隧道 ; 涌突水; 防治措施
的推移 , 围岩应力重分 布 、 不断松动 , 开挖面抵抗 能力不断降低 . 直到 发 生突水 涌泥. 其前兆为 : 开挖 面附近地 下水不是很发育 . 即裂 隙不发 育或者裂 隙为黏土充填 , 裂隙 中黏土逐渐挤出; 干燥 围岩 突然 出水 . 水 量不断增大 , 水从流出到喷出 , 水 中往往带有泥沙、 黏土 , 围岩掉块; 围 岩掉块或裂缝逐渐扩大; 岩石发生异常声响: 初期支护开裂掉块 、 支撑 拱架变形或者发生声响 1 . 1 地下水补给源[ 1 ] ( 2 ) 掌子 面爆破 时 , 迅速 减弱 了岩体 的抵抗 能力 , 打破原有 的平 衡, 即发生突水涌泥。 相对前者 , 这种可能性 比较大。不过通常 为了躲 1 . 1 . 1 大气降水补给 人员远离 。 造成人员伤害的可能性比较小 大气降水补给量 由降雨 量、地表汇水 和降水人渗能力综合 确定 . 炮, 且大气 降水有季节性 。主要通过大气 降水 补给的隧道段 , 可进行 如下 2 . 涌突水处治措施 分析 : 2 _ 1 处 理 方 法 岩溶地段隧道常用的处理方法, 有“ 引、 堵、 越、 绕” 四种 。 ( 1 ) 大气 降水补给不 丰富 的部分 . 可认定 为不存在持续 涌突水 的 遇到暗河或溶 洞有水 流时, 宜排不宜堵. 应 在查 明水源流向及其与 可能 , 需提防有些地方虽年降雨量少 , 但日 降雨量 颇高 。 加之地表汇水 随大位置的关 系后 , 用 暗管 、 涵洞 、 小桥等设施将水排 出洞外; 对 已停止 面积大 . 可能发生 短时间涌水 : 大气 降水补 给丰富 的部 分 . 可根据季 发育 、 跨径较小, 无水 的溶洞, 可根 据其与隧道相交 的位置及其充 填情 节降水量来 判断不 同季节涌突水 的可能 .根 据情况选择 避开丰水 季 况, 采用混凝土 、 浆 砌片石或 干砌 片石予 以回填 封闭等; 当隧道一侧遇 节, 切断补给源 . 或者选择合适的超前地质预报 。 到狭长而较 深的溶洞 . 可加深该侧 的边墙基础通过。 隧道底 部遇到有较 ( 2 ) 通常采 用年降雨 量或者月 降雨量计算 隧道地下水水 量 . 不考 大的溶 洞并有 流水 时. 可在隧道底部 以下砌 筑圬工 支墙 . 支撑隧道结 虑地表是否有集水 、 积水 地貌 。 这对 于整个隧道 日常涌水量 计算也许 构, 并在支墙 内套设涌管 引排溶 洞水; 在 岩溶 区施 工, 个别 溶洞处理 耗 合适 ; 但对大气降水补给能力强的地段 , 应根据地表集水 能力 、 降水入 时且 困难时, 可 采取迂 回导坑绕 过溶洞, 继续进行 隧道前方 施工, 并 同 渗能力 和降水 汇集速度等存 在较大差异的进行分段研究 . 具体情况具 时处理溶洞, 以节省时间, 加快施工进度 体分析。 2 . 2 具体措施日 1 . 1 . 2地表 水补 给 处 理涌突水可采用 超前钻孔排水 、 超前围岩预注 浆堵水 、 井 点降 地 表水补给与地表水系的分布形态 、 规模及流动 途径 有关。 由于 水等施工方法 。 大雨冲刷、 地表崩塌 、 地下通道坍塌或淤积堵塞等 , 可 能改变地表降水 超前钻孔 排水 是防止承压水突然袭击 的措施, 一 般用于开挖 面前 的汇集 地点和流动途 径 . 预报时应注意保持定期不定期地进 行地表调 方有 高压地下水或有充 分补给源 的涌突水且排放地 下水 不会影 响围 查 和水 文 观测 岩稳定及隧道周 围环境条件 1 . 1 - 3 含水层之 间的补 给 超前 围岩注浆堵水施工包括采用水 泥浆液或水 泥一 水玻璃浆液进 处 于隧道 以上 的含水体都 可能对 隧道进 行地 下水补给 需要注意 行地表 预注浆 或掌 子面预注浆, 注浆段 的长度根据地质条件 、 涌水量 、 的是补 给源不是一成 不变 的. 隧道开挖后 . 水 势水位 的变化会让原 来 机具设备能力 等因素确定。对于覆盖层较薄 的地段, 在 隧道两侧地表 的排泄 区成为补给源地。地 下水途径 可能因为局部堵塞而发生。 钻孔 注浆. 以形成 隔水 帷幕: 深埋 隧道或采 用地表钻 孔工作量 过大. 且 1 . 2含水构造 钻孔不易钻到突水层处 在隧道工作面朝掘进方向钻孔进行 掌子 面预 定义含水构造为 : 某部分岩土 中的空隙 . 某段时间 内。 地下水 的补 注浆时 , 注浆 长短结合, 并呈伞 形辐射状, 形 成隔水帷幕 , 根 据岩层 的破 充 比地下水 的流失速度快 .导致地下水在这部分空 隙中储 存起 来: 或 碎情况确定一次注浆段长度。 者某段 时间内 . 虽然地 下水 的补 充 比地下水 的流失速度 慢 . 导致这 部 布置注浆 孔时. 在水 流方 向及岩 层倾斜上 方, 钻孔 可距隧道 远些。 分空 隙中含水 量降低 . 但 这种变 化速度缓慢 . 地 下水在 这部分空 隙中 孔适 当密些; 布孔应先稀后 密 、 先外后内, 根据情况再增加钻孔 , 先钻一 能保持一定长 的时间 般的溶裂隙地层 的孔 , 再集 中于大的溶裂 、 溶洞层; 裂隙愈密小 , 孔数应 1 . 3地 下 水 流 动 途 径 增加反 之减少: 注浆泵压力低 . 孑 L 数应适 当增多 。 地下水 流动途径 指岩土 中的空隙 岩土 中的空 隙包 括土 中的孔 2 . 3 衬砌防排水 隙、 岩石 中的裂隙和可溶岩 中的溶 隙。岩土 因空隙的大小及数量不 同 衬砌防排水应采取 “ 以排为 主, 防、 排、 截相结合 ” 的原则, 以达到衬 导水 能力相 差甚 远 。 需 要提 醒的是 , 受 孔壁摩 擦 的影响 , 空 隙增 大 1 砌不漏水 、 隧底不涌水 、 路 面不积水的效果从 而保证 隧道结 构和设备 倍。 导水能力增加远不 1 倍。 正常使用 , 地下水环境也受到 了保护 。 地层 注浆堵水可起到封堵裂隙 、 其 中能很快地 汇聚地下水 的流动途径有 : 孔 隙发育 的碎 石土 、 节 隔离水 源、 堵塞水点, 以减少洞 内漏水量’ 防止地下水大量 泄漏 、 同时也 理密集带的裂隙带 、 断层破碎带 、 溶洞和岩溶管道等构造 。 能改善围岩条件, 为后 续的开挖 、 衬 砌创造好 的实施环境; 通过初 支和 1 . 4 水 压超过开挖面岩体的抵 抗能力 二衬 背后的排水系统. 将进入隧道 开挖 范围内的地下水排 出隧道 采 ( 1 ) 某开挖 面抵抗能 力刚好略大 于背后 的水压 。 开挖后 随着时 间 用防水板设 置衬砌 防水层, 用止水带等处理衬砌 的施 ( 下转第 3 6 1 页)
水工隧洞突涌水灾害及工程治理措施
地层
T1 T2z T1 T2z T3 T2b T2b T2y T2y T2y
岩性 细砂岩 大理岩 绿泥石片岩 大理岩 砂岩、板岩 大理岩、灰岩 大理岩 大理岩、灰岩 大理岩、板岩 大理岩、灰岩、板岩
单位长涌水量 (m3/d.km)
单位长涌水量(m3/d.km)
3000 降雨入渗系数法 地下水径流模数法
四号横向排水洞内溶蚀宽缝串浆
5.超高压力超大流量突涌水封堵
地下水处理专用沉箱施工技术
突涌水点地下水处理专用沉箱包括箱体和盖板,其关键技术是箱体无底板,箱体顶 部连接盖板,在箱体底部的地面开挖沟槽,它能使突涌水点、带状出水全部汇集到 沉箱内,通过排水管使汇集至沉箱内的地下水实现导排,大大降低地下水的应力破 坏,确保引水隧洞结构安全。解决了引水隧洞突涌水点堵排水的技术问题,为工程 的顺利进行起着重要保障作用。
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对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 排泄起着重要的影响
地层岩性
渗透系数较大的岩体,渗滴水较严重; 灰岩、白云岩等可溶岩类围岩,隧道涌 水量大、水量高
2#引水隧洞地质剖面图
引水隧洞分布 渗滴水
Annual rainfall (mm)
1400
1100
800
500
Rainfall (mm)
200 1960
侧导洞预注浆
1、掌子面超前预注浆
分别以下三种处理方式: 1、对高压、大涌水量的富水区进行全断面超前帷幕 预注浆堵水施工; 2、对低压、较大涌水量的富水区进行全周边超前帷 幕预注浆堵水施工; 3、对较小地下水量进行局部超前预注浆堵水施工。
3、开挖分流导水洞法
导水洞开挖 为了不影响掌子面正常 掘进,对开挖工作面前方 的高压大流量地下水采取 开挖导水洞进行排水。 导水洞的后期处理 掌子面正常掘进,强行 通过高压大流量地下水后 在掌子面与排水洞出口间 设置挡水围堰。
隧道突泥突水应急预案_
隧道突泥突水应急预案_隧道是一种固定地下交通工程,其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在隧道中发生突泥突水等紧急情况时,必须有应急预案来应对。
下面是一个针对隧道突泥突水的应急预案,详细介绍了应急组织、逃生措施、救援流程、危险源控制等内容。
一、应急组织1.隧道突泥突水应急预案由相关专家、管理人员、监测人员和救援队伍共同制定并负责实施。
2.应急组织要建立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应急响应、指挥调度、信息收集和发布等工作。
二、逃生措施1.各个位置设有逃生通道,通道应保持畅通,避免堵塞。
2.禁止逆向行驶,保持车道流通,确保救援车辆的进出。
3.突泥突水时,乘员被困车辆内,应紧闭车窗,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
4.乘客被困时,应保持冷静,听从工作人员指挥,并保持通信畅通,尽量提供准确的信息。
三、救援流程1.突泥突水发生后,应急指挥中心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应急处置。
2.在突入的泥水中被困的乘客,应立即向应急指挥中心报告,并表明被困位置和人数。
3.救援人员应迅速前往现场进行搜救工作,视情况进行疏散或是对被困人员进行救助。
4.在救援过程中,应注意人员安全和协调救援工作,保证救援效率。
四、危险源控制1.一旦发生突泥突水情况,应立即关闭进入隧道的入口和出口,避免更多的车辆进入受困。
2.同时,应立即启动隧道排泥排水系统,清理突入的泥水并排除故障。
3.对出现泥水溢出的地方,应加固并进行抢险处理,保证隧道的结构稳定和通行安全。
五、应急演练1.为了应对突泥突水紧急情况,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相关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2.演练应涵盖逃生、救援等方面的内容,模拟突泥突水的场景进行演练,加强团队协作和应急反应能力。
以上是关于隧道突泥突水的应急预案,其中包括了应急组织、逃生措施、救援流程、危险源控制和应急演练等内容。
在实际应急中,还应根据地方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调整和完善,以确保突发事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置,并最大限度地保障人员安全。
隧道防突涌水处置方案
隧道防突涌水处置方案
摘要
隧道作为现代交通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其中,隧道
内的涌水问题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隧道防突涌水的处置方案,涉及防范措施、应急处置、管理技术等方面。
防范措施
在隧道建设时,应尽量避免选择地质条件较差的地段建设,地质条件较差的隧
道容易发生坍塌、涌水等问题。
同时,在施工前应采取预处理措施,如注浆、加固等。
一旦涌水问题发生,应及时进行隔离、封闭,防止水流扩散,影响其它区域。
隧道防突涌水的措施还包括:设置排水管道,采用排水泵保持隧道内部的干燥,应急预案建设等。
应急处置
在发生涌水问题时,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的处置措施。
常见的应急
处理措施包括:
1.封堵漏水点:使用沙袋、钢板等材料封堵漏水点,避免水流蔓延至其
它区域。
2.排水抽水:开启设备,进行抽水排涝,及时排除隧道内的水分。
3.加固处理:在涌水问题得到缓解后,采取加固措施,防止出现下一次
涌水事件。
4.隔离封闭:涌水问题严重时,应及时隔离、封闭,防止水流扩散。
管理技术
隧道防突涌水的管理技术包括定期巡视、维护管理和智能化监测等。
在巡视时,应对隧道内涌水点、排水设备等进行保养和检查。
通过智能化监测,及时察觉隧道内涌水点或潜在的危险源,采取预防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结论
隧道防突涌水是隧道建设中的重要问题之一,采取预防措施、应急管理和监测
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涌水问题的发生,保障隧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高速公路隧道涌突水机制及防治措施
周陈 婴
(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武汉 4 3 0 0 5 6 )
Z HOU Ch e n - y i n g
( C C CCS e c o n d Hi g h wa y S u r v e y a n d D e s i g n I n s t i t u t e C o . L t d . , Wu h a n 4 3 0 0 5 6 , C h i n a )
【 中图分类号] U 4 5 3 . 6 l 【 文献标志码】 B 【 文章编号】 1 0 0 7 . 9 4 6 7 ( 2 0 1 6 ) 1 2 . 0 0 8 0 - 0 2
[ D OI ] 1 0 . 1 3 6 1 6  ̄ . c n k i . g c j s y s j . 2 0 1 6 . 1 2 . 0 1 9
na a l y z e s t h e h i g h wa yt un n e l g u s h i n gwa t e r i n r u s hp r e v e n t i o nme a s u r e s , t of ur t he r p r o mo t et h es o l u t i o no f t h eh i g h wa yt u n n e l us g h i n g wa t e r b u r s t i n g p h e n o me no n, p r o mo t et he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mo r ep e r f e c t u n i mp e d e dt r a i cc f o n s t r u c t i o n .
浅谈隧道突水突泥处理方案与技术
浅谈隧道突水突泥处理方案与技术隧道是一种深入山体或地下的通道,用于交通或地下工程的建设。
隧道的建设需要面对许多困难和挑战,其中之一就是隧道突水突泥问题。
这种情况发生时,隧道内的水和泥浆会影响到隧道的安全运行和建设进度,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处理方案和技术来应对突水突泥问题。
一、突水突泥问题的原因隧道突水突泥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隧道建设时,由于地形、地质条件、水文条件、人工因素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隧道周围的地层结构破坏或变形,使得隧道内的水和泥浆进入隧道内部。
常见的突水突泥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情况:1.地层漏水:当隧道穿越一些渗透性强的地质层时,地层内的地下水可能会倒灌入隧道内。
2.地层滑移:当隧道穿越一些断层、岩溶等地质结构时,隧道周围的地质结构会发生滑移等变形,导致隧道内的水和泥浆进入隧道内。
3.排水设施故障:排水设施是隧道建设中非常重要的设施,当排水设施故障时,就容易导致隧道内的水和泥浆进入隧道。
二、突水突泥问题的危害突水突泥问题会给隧道的建设和运行带来很大的危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隧道的稳定性受到影响:突水突泥会对隧道周围的地层结构和隧道内的结构物造成破坏,从而影响隧道的稳定性,甚至威胁隧道的安全运行。
2.施工进度受到影响:突水突泥问题会导致隧道施工进度放缓,从而增加建设成本,延误工期。
3.平面布置受到影响:突水突泥问题会导致隧道周围的施工场地受到水流和泥浆的影响,从而影响施工场地的平面布置。
4.对环境的污染:突水突泥会将水和泥浆带出隧道,对周围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三、突水突泥处理方案和技术为了解决突水突泥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处理方案和技术。
以下是常见的几种处理方案和技术:1.水封法:水封法是一种简单、实用的突水处理方法。
它的原理是以水的静水压力来抵制地下水的渗透,使水不流动,从而达到防渗效果。
2.注浆法:注浆法是指通过压力将浆液或树脂注入岩体中,从而使岩体变得紧实,防止渗水渗泥。
探析岩溶隧道涌突水的原因及治理技术
探析岩溶隧道涌突水的原因及治理技术岩溶地区的隧道建设一直是一个需要注意涌水问题的难题,如果隧道工程没有控制好涌水问题,将会对隧道的安全和使用造成严重的影响。
涌水问题的出现会给隧道建设带来诸多不可预测的风险,使得建设难度倍增。
因此,本文将从岩溶隧道涌突水的原因和治理技术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岩溶隧道涌突水的原因1.本构材料特性因素最直接的原因是构造形式,而构造形式则直接受到本构材料特性的影响。
这是岩溶隧道难以避免的基本问题。
本构材料特性因素是导致岩溶隧道涌突水的重要原因。
岩溶岩石层体具有不同的物理和机械性质,如破裂、受力即发生弹性应变、断裂和塑性变形等。
2.大气变量的影响另外,湿度、雨量、气压、气温和风速等大气变量的影响,也是影响岩溶隧道涌突水的重要原因。
在岩溶地区,大气变量的影响能够促进空气和水的流动,加剧洞穴场流的形成和水下流的运动,从而加剧隧道掘进过程中岩层的破碎和冷却、收缩,导致水的渗透、流动和涌出。
3.地下水质变化地下水质也是影响涌突水的重要因素。
地下水的不同化学成分、水位、渗透性、酸碱度和其它化学指标变化,都会对涌突水产生影响。
二、岩溶隧道涌突水的治理技术1.隧道设计在隧道设计阶段,应该充分考虑地形、地质条件等因素。
一般而言,采用刚性结构和较厚的岩层分界带来加强稳定性,依靠塑性的灵活性来承受荷载,提高隧道的承载能力,这种设计能够有效地避免涌水事故的发生。
2.加固护壁对于已建成的隧道,加固护壁是一个重要的治理措施。
在施工或后期补救性加固过程中,应采用适当的防水材料,如聚氯乙烯塑料、橡胶坝、钢材等结构材料,及时进行修复和加固措施。
如果隧道内涌水比较严重,可使用钢梁或混凝土墙体进行隔离、提升隧道的承载能力,并防止岩层的强制隔断导致负压引发涌突水等事故的发生。
3.使用抗涌处理剂抗涌处理剂的使用也是岩溶隧道涌突水治理的一种有效措施。
抗涌处理剂主要通过改善岩石孔隙环境,提高岩石抗损性能和固体防水性能,预防和治疗涌突水等极端影响,提高地基和建筑物的抗震性能,避免地基松动等不良现象。
如何防止突水和透水
工程实例二:某井筒透水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总结词
井筒透水事故是指在矿井建设过程中,由于井筒内部存 在水源,导致井筒内部进水,甚至淹没井筒的现象。此 类事故的预防和处理对于保障矿井建设和生产的安全至 关重要。
详细描述
该矿区在建设过程中,注重对井筒的防水和排水处理, 采取有效的防水措施,如设置防水闸门、构筑防水墙等 。在发生透水事故后,及时采取应急处理措施,如排水 、清理淤泥等,避免了事故的扩大和恶化。
选择适当的施工方法
要点一
总结词
选择适合地质条件的施工方法是防止透水的重要手段。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应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以减少对 井壁和周围土壤的干扰。例如,在易透水地层,可以采用 冻结法、注浆法或地下连续墙等施工方法来提高井壁的防 水性能。同时,严格控制挖掘深度和速度,避免因过度扰 动土壤而导致透水事故。
工程实例三:某隧道突水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总结词
隧道突水事故是指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 复杂或施工不当等原因,导致隧道内部突水的现象。 此类事故的预防和处理对于保障隧道施工和运营的安 全至关重要。
详细描述
该隧道在施工过程中,注重对地质条件的勘察和调查 ,加强对地下水的监测和预报,同时采取有效的防水 措施,如设置防水闸门、构筑防水墙等。在发生突水 事故后,及时采取应急处理措施,如堵塞漏水点、排 水等,避免了事故的扩大和恶化。
施工不当
施工过程中未采取有效的防水 措施,或施工方法不当。
设备损坏
隧道或地下设施的防水设备老 化或损坏,导致渗水。
突水和透水的危害
威胁施工安全
突水和透水可能导致隧道或地下设施 的结构不稳定,增加施工风险。
浅谈隧道工程涌水突泥成因及预防整治措施
浅谈隧道工程涌水突泥成因及预防整治措施摘要:隧道突水、涌泥为仅次于坍方的等地质灾害,对人员及财产造成重大的损失。
本文对突泥、涌水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根据不同成因,提出了预防和整治对策,为隧道涌水突泥灾害的分析、治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字:隧道工程涌水突泥成因预防整治措施1 前言随着我国隧道、矿山、水利及其它地下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遇到的工程地质条件不断复杂,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有挑战性,特别是高压、富水区高埋深岩溶隧道面临高压突泥、涌水的危险,本人在工作过程中,多次遇到突泥涌水事故,结合工作经验,对突泥涌水成因进行详细地分析,提出相应措施,对隧道突泥、涌水灾害的防治具有很重大的意义。
2 成因分析隧道涌水的实质是地下水原有的输水网络或存储条件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失去平衡而导致失稳的现象,其影响因素众多且复杂,但隧道涌水主要是因为大量的压力水存在,即一是富水,水量大,二是水有压力,即水头在隧道开挖面上方,这是形成涌水的两个必要条件。
压力水来源主要有承压水层、断层裂隙水、溶洞积水、暗河、地表水经裂隙补充、煤系地层中的老窖水及矿山老积水等;突泥造成的主要不良地质为位于岩溶发育地区的溶洞以及围岩中软弱夹层和淤泥带、煤矿采空区和其他矿洞积存的淤泥带、富水断层破碎带。
突泥涌水聚集在岩层中积聚了一定能量,由于超前探测手段不及时,未进行有效的排放消除积聚的能量,在隧道开挖过程中,因为坚硬的不透水层逐步减少,当不透水层承压能力少于水头压力时,不透水层被破坏,大量的水在压力作用下短时间突出,就造成涌水;当水中夹杂大量软弱填充物时,就形成突泥。
当隧道施工时存在以上情况时,必须要高度重视,要探明开挖掌子面前方实际情况,制定专项方案才能施工。
3 整治措施3.1预防措施隧道突泥涌水爆发时速度特别快(本人施工的云南大五山引水隧道曾爆发三次突泥涌水事故,其速度为15m/s),一旦爆发,人员根本来不及撤离,会带来人员伤害及大量财产损失,因此对突泥涌水主要是预防为主。
浅谈隧道突水突泥处理方案与技术
采取紧急排水、临时加固、抢险救援等措施,控 制灾情扩大。
资源调配
协调各方资源,确保应急处理所需的物资、人力 和设备得到及时调配和补充。
03
隧道突水突泥处理技术
隧道突水突泥处理技术
• 请输入您的内容
04
隧道突水突泥处理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高速公路隧道突水突泥处理
隧道概况
某高速公路隧道位于山区,全长10公里,施工过程中遭遇了突水 突泥灾害。
地下水作用
隧道施工过程中的排水措施不完善, 导致地下水在隧道内部积聚,形成较 大的水压,一旦发生渗漏或破裂,就 会引发突水突泥灾害。
危害性分析
01
02
03
施工安全
隧道突水突泥灾害对施工 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 威胁,同时也会对施工设 备造成损坏。
工程质量
隧道突水突泥灾害可能对 已施工完成的隧道结构造 成破坏,影响工程质量和 使用寿命。
。
智能化技术
利用传感器、监测设备等智能化手段 ,实时监测隧道突水突泥情况,实现 预警和快速响应。
标准化技术
制定隧道突水突泥处理技术标准和规 范,提高处理技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
未来挑战与机遇
挑战
随着隧道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地质 条件的日益复杂,隧道突水突泥处理 的难度越来越大,需要不断提高技术 水平和应对能力。
浅谈隧道突水突泥处理方案 与技术
汇报人: 2024-01-03
目录
• 隧道突水突泥概述 • 隧道突水突泥处理方案 • 隧道突水突泥处理技术 • 隧道突水突泥处理案例分析 • 隧道突水突泥处理的发展趋势
与展望
01
隧道突水突泥概述
定义与特征
定义
隧道突水突泥是指在隧道施工过 程中,突然发生的涌水、泥石流 等灾害,通常伴随着较大的地质 变化和施工风险。
第十四讲隧道工程突水突泥突石灾害分析讲述课件
地壳的升降、挤压或拉伸等运动导致岩体应力变化,当应力超
过岩体强度时,会发生破裂或崩塌。
地下水作用Leabharlann 02地下水对岩体的软化作用,降低岩体强度,同时水压的变化也
可能引发岩体崩塌。
人类工程活动
03
隧道开挖、地下水开采等人类工程活动可能对岩体产生扰动,
引发突石灾害。
突石灾害的预防与治理
加强地质勘察
详细了解隧道区域的地质条件、 岩体结构和地下水状况,为预
治理措施
对于涌水型突水灾害,可以采用排水、封堵等措施;对于突 泥型突水灾害,可以采用疏导、拦截等措施;对于涌砂型突 水灾害,可以采用填埋、支护等措施。同时,还需要根据具 体情况采取其他有效的治理措施。
隧道工程突泥灾害
03
分析
突泥灾害的分 类
溶洞型突泥
滑坡型突泥
由于隧道穿过的地层存在溶洞,当溶 洞内的泥水压力大于隧道围岩压力时, 溶洞内的泥水会突然涌入隧道内。
地下水作用
地下水的流动和压力是造成突泥灾害的重要因素 之一,特别是当隧道围岩中存在承压水时。
突泥灾害的预防与治理
加强地质勘察
在隧道设计施工前,应加强地质勘察工作,了解 隧道穿越地层的岩性、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 为预防和治理突泥灾害提供依据。
采取防水措施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防水措施,如 设置排水沟、进行注浆等,以降低地下水对围岩 的压力和冲刷作用。
特征
突发性、不可预测性、破坏性强、救援难度大。
灾害发生的原因
01
02
03
地质条件复杂
隧道穿越的地层可能存在 断层、破碎带、溶洞等不 良地质条件,容易引发突 水突泥突石灾害。
施工操作不当
第十四讲隧道工程突水突泥突石灾害分析讲述课件
隧道工程的历史与发展
古代隧道工程
古代隧道工程以山体隧道 为主,主要用于军事和交 通目的,如秦岭栈道等。
近代隧道工程
随着科技的发展,近代隧 道工程逐渐向大跨度、长 距离、深埋方向发展,如 英法海底隧道等。
现代隧道工程
现代隧道工程建设规模更 大,技术更加先进,如中 国高速铁路网中的隧道群等。
02
隧道工程突水突泥突石灾害
灾害成因
主要包括地质构造、地下水运动、施工操作不当、缺乏有效监测和预警机制等因 素。其中,地质构造和地下水运动是灾害发生的主要内因,而施工操作不当和缺 乏有效监测预警则是灾害发生的诱因。
03
隧道工程突水突泥突石灾害分 析
灾害分析方法
数值模拟
利用数值计算方法模拟隧道施工 过程中的水文地质条件、应力场 和渗流场等,预测灾害发生的风
提高勘察设计水平
加强勘察设计阶段的地质勘察工作,提高设 计水平和隧道工程的可靠性。
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应急救援能 力和水平。
05
隧道工程突水突泥突石灾害案 例分析
案例一:某隧道工程突水灾害
总结词
地下水压力大、缺乏有效排水措施
详细描述
某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遭遇了地下水压力大的地层。由于缺乏有效的排水措施,隧道内部积水无法及时排出, 最终导致了突水灾害的发生。
地质构造影响
断层、破碎带等地质构造容易成为地 下水的通道,引发突水灾害;同时, 这些构造也易导致岩体破碎,引发突 石灾害。
灾害预测与评估
灾害风险评估
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资料、数值模 拟结果和现场监测数据,评估隧 道施工可能遭遇的灾害风险等级。
灾害预警系统
建立灾害预警系统,通过实时监 测数据和预测结果,及时发出预 警信号,指导应急处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隧道工程突水机制及对策摘要:为了有效防治隧道工程发生的水害问题,可以利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和岩体结构的控制理论等,对其突水机制和对策进行研究。
从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水源的充足性和顺畅性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还要按照优势指标对隧道工程当中的断裂突水等级进行评价,本文借用G310(省界)大力加山至循化公路工程卧龙沟1号隧道出口左线洞内反坡排水工程案例,对隧道工程突水机制和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隧道突水;突出机制;对策现阶段,我国在基建工程上的数量突飞猛进,建设施工业得到了迅猛发展。
隧道工程的建设是基建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有助于交通运输业的有效性发展。
隧道工程项目施工技术进步与升级是人民群众需要大量关注的问题,所以,要注意存在的安全问题,通过对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技术的运用,减少危险事故的发生率,进而推动隧道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
一、隧道工程的突水机制(一)水源的分析水源水量的充足性是导致隧道工程发生突水问题的重要因素。
可以从被收集的隧道资料中看出,主要存在五种水源。
一是,隧道所在地的含水层,例如承压含水层。
施工时,当对地下含水层分布问题不重视的话,就会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很多突水问题;二是,当隧道工程的上方具有水库或者是工程在江、河、海底部存在,那么,水源的分布就会非常集中,很容易发生突水现象;三是,一些隧道工程周围具有溶洞和采空区,有大量的积水;四是,一旦出现洪灾,洪水就会沿很多通道达到地下,倒灌在隧道内;五是,很多富水优势的断裂层具有含水层特征,该断裂层会成为出水通道。
(二)通道分析原生断裂和施工扰动之后的活化或者是扩展断裂都是断裂的重要原生通道。
所指的原生通道是断裂,与之相应的在施工扰动之后的活化也是断裂活化。
断裂带具有较好的透水性,一般而言,断裂带本身是指地下水储集的地方,但是如果断层和某种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比较好,就会成为地下水的传输通道。
对断裂富水性和导水性造成影响的主要原因有,断裂时间性和断裂规模与空间结构以及力学性质等。
1.断裂规模和空间结构的分析新构造的断裂控水,不一定具有富水性,只会在断裂长度和深度上具有一定规模的话,就会具备地下水运动以及储集空间,就会富水。
如果断裂不但具有含水层,同时,还是导水通道,这时才会出现突水事故。
就算属于富水优势的断裂,还是一些段或者是某些部位的含水,不一定所有都是含水的,含水部位的富水性不一定都相同。
大断裂部位受力不均匀,因此,各位置的发育裂隙性存在很大差异,富水性不均匀,因此,具备断裂富水性分段特征。
比如,压性断裂,断裂面的部分位置受到局部张应力的影响,比如舒缓波状断裂平缓段和断裂面的转弯位置与主干断裂以及分支断裂的交会位置。
除此之外,如果一条断裂从不同岩性中进行穿梭,因为岩性存在差异,造成断裂不同部位的裂隙发育具有一定的差异。
2.施工扰动如果隧道工程在施工时和富水的优势断裂进行连接,发生突水事故的几率就非常大。
然而从很多工程实例中可以看出,原始的地质条件非导水断裂,还是会发生突水问题。
因此,可以看出,就算在开挖之前运用超前探水的策略,已经明确断裂的导水性,还是不能够对突水事故的不发生进行保障。
因为在该突水灾害当中,断裂富水和导水,并不是原始地质背景下所具有的,是开挖扰动所造成的断裂变形。
导致突水的断裂被称为“人工活化断裂”。
3.断裂的两盘岩性断层的两盘岩石性质对断层充填物本身的岩性和结构造成影响,同时,还对断层带宽度和破碎程度以及裂隙发育的程度造成直接影响,进而,直接影响断层带本身的富水性以及导水性。
如果构造破坏的强度一致,不同性质的岩石裂隙在发育特点上存在一定差异,泥岩和页岩与凝灰岩以及枚岩等多种软弱塑性岩层断层带破碎非常少,具有较好的充填效果,同时,密度也比较大,延伸性不好,不能储存并传导地下水。
石英岩和石英砂岩与多数在岩构造裂隙发育中侵入的岩石,都比较稀疏,然而张开度非常好,延伸的长度也比较大,储集与传导地下水的性能非常好。
此外,石灰岩等容易溶岩石的构造裂隙的张开度也比较好,具有较好的延伸性,可溶性的岩石当中的溶孔和溶隙与溶洞在地下水的含量上非常大,如果和断层裂隙一起组合为较复杂的含水系统,工程开挖的过程中就会容易出现突水事故。
断裂破碎带岩石,也就是断层岩特点和断层的性质密切相关。
普通张性断层的岩疏松裂隙会逐渐张开,压性断层的变形挤压并紧闭,其中扭性断层在两者之间。
上述特点对断层的透水性造成直接影响。
除此之外,断层岩性质还受到断层两盘岩石性质的影响。
脆性岩断层岩碎粒的空隙非常大,具有较好的透水性。
但是塑性岩层例如页岩等,由于断层两盘之间的相对位移被拖曳挤入,填于断层带中,促使其阻水性能比较好。
一般阻水性和塑性岩层本身的厚度是正比例关系,但是和塑性岩层距离是反比关系。
也就是随着远离塑性的岩层,减少断层带当中的塑性物质,阻水的性能也相对减小。
4.断裂时间性断裂经历了自己的发展史,在不同时期,其所呈现的特点也就不同。
断裂面一直在演化。
其形成的越早,断裂面的胶结就会越好,总是会“愈合”,没有较好的断裂导水性能;但是断裂的形成会越来新,断裂本身的切割性和连通性就会越好,具有较少的充填物,断裂带胶结比较差,较强的富水和导水性能。
断裂走向和活动性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
新断裂具有比较明显的方向性,与此同时,还在方向上具有一定的变异性,因为我国大陆东和西两单元的构造活动在地史上具有非同步性,其应力场复合的叠加效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方向本身的鲜明性进行弱化。
对先前构造进行继承的前提下,发展为新的构造断裂,构造继承性对构造方向本身的鲜明性造成影响。
所以,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不但要对新构造断裂的方向性进行掌握,还要对其进行教条化,值得一提的是,具体的应力场与边界条件所造成的影响。
5.断裂力学特征的分析张性断裂是导水与富水的,随后才是扭性断裂,但是压性断裂并不属于导水的。
所产生的张性与张扭性断裂受到低围压条件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张开的程度非常大,具有不平的断裂面,破碎带当中的破碎物都是大小不一的棱角状的岩块角砾岩。
破碎物具有疏松和空隙发育的特点,同时,在透水性与含水性上都非常强。
压性与压扭性断裂受到高围压的作用,同时受到强烈挤压所形成,具有较好的闭合性,破碎带的物质主要是压碎岩和强烈片理化与糜棱岩化粉碎性的物质,在透水性与含水性上比较差。
然而具有较大规模的压性以及压扭性断层,其两盘都是脆性或者是可溶性的岩石,就会对带裂隙的发育造成影响,还是具有一定的含水条件。
所以,对于该类断层富水性的判断,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然而一般压性的断层和生裂隙构造相伴,是发育比较好的。
扭性断层带的构造裂隙在发育上处于张性和压性两者间,张扭性的断层裂隙具有较大的张开度,压扭性断层的裂隙具有张开度小的特点。
此外,很多扭性断裂面都是倾向陡立,并且具有低序次张性的断裂发育,容易受到地表水补给以及地下水垂直渗入,经过强烈冲刷与溶蚀作用,让裂隙张开的程度越来越好。
所以,扭性断裂面导水性能并不见得比张性断裂面差。
然而,如果部分大规模的压性断裂两盘属于脆性或者是可溶性的岩层,上盘会对带裂隙发育造成直接影响,一般具有含水条件。
断裂属于先压后张时,具有张性断裂的疏松多隙破碎带与压性断裂非常宽的影响带,受到适当岩性条件的影响,具有非常强的富水性。
入股断裂为先扭后张,受到剪应力的影响会先成断裂面光滑,后期受到拉张应力的影响,断裂面的张开度逐渐增大。
(三)工程案例分析1.工程概况G310(省界)大力加山至循化公路工程卧龙沟1号隧道是一座上、下分离的四车道高速公路小半径曲线隧道,右线起讫桩号:K6+008~K8+562.63,全长2554.63m,纵坡为2.3%;左线起讫桩号:ZK6+062~ZK8+688,全长2626m,纵坡为2.2%。
隧道进出口相对高差达58m。
2.水文地质条件隧道所处地区属高原地区气候,地表水体为雨季冲沟内短暂性流水及春季冰雪融化水,水量受降雨及季节控制,暴涨暴落。
该段隧址区地下水主要为风化裂隙水,主要分布在K6+830~K7+070、K7+240~K7+550段,易形成突水、涌水,影响隧道稳定。
隧道进出口附近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以地下径流形式排泄;斜坡部位以沿裂隙渗流形式或受地形切割排出地表。
隧道区基岩主要为花岗岩、卵石、角砾夹碎石等,局部为碎屑岩夹层或滑层,地质构造复杂,构造线密集,断层发育。
隧道实测涌水量:2016年11月23日,隧道设计涌水量Qs=(8688-7939)/2626*1000=285.2m³/d,实际涌水量Qs1=(2*2*H1)/T1=(2*2*0.75)/(4*60)*3600*24=1080m³/d。
2016年11月26日,隧道设计涌水量为Qs=(8688-7933.6)/2626*1000=287.3m³/d。
;测量实际涌水量Qs1=(2*2*H1)/T1=(2*6*0.34)/127*3600*24=2775.6m³/d。
设计正常涌水量如下表所示:现场实际涌水量远大于设计正常涌水量,拟定专项排水方案。
3.排水方案(1)隧道反坡排水的特点反坡施工即洞内施工前进方向为下坡,洞内水向工作面汇集,需要及时抽排,以防止施工掌子面水积聚过深,影响隧道围岩的稳定和危及隧道施工的机械设备及施工人员的完全,影响正常的施工生产。
(2)总体方案反坡排水,需采用机械排水,设置多级接力排水,工作面积水采用移动式污水泵抽至临时积水坑内,其余已施工地段隧道渗(涌)水经隧道内侧沟自然汇集到临时积水坑内,由移动式潜水泵将积水经排水管路抽排至固定式积水坑内,如此由固定式增压泵接力将洞内积水抽排至洞外,经多级沉淀池沉淀后排放。
高差计算:ZK8+688~ZK7+939段749×22‰=16.5mZK8+688~ZK7+933.6段754.4×22‰=16.6m抽水机配置:按实际涌水量考虑排水能力,选用大流量、低扬程抽水机,设备分阶段投入。
选用污水泵,流量190m3/h,扬程25m,功率22Kw。
掌子面处活动泵站选用潜水泵,排水能力为15m3/h,扬程25m,功率7.5Kw,排水能力为30m3/h,扬程25m,功率15Kw,数量根据掌子面的水量配备,施工中不少于3台。
工作水泵按使用6台(7.5KW)、备用1台(15KW)、检修1台(7.5KW)配备。
泵站级数的确定采用如下公式计算:泵站级数:m=(L×Z)/(h×r)L-反坡抽水长度,L=754.4m;Z-隧道排水坡度,ZK8+688~ZK7+939段,Z=2.2%;ZK8+688~ZK7+933.6段,Z=2.2%;h-水泵扬程,h=25mr-压力折减系数,取0.5。
m=1.3,在施工中设2级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