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城小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一年级语文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主备人:宋小蒙
一、单元分析
本单元围绕“自然”这个主题编排了《秋天》《小小的船》《江南》《四季》4 篇课文。
这些课文题材丰富,体裁各异,有散文、儿童诗、古诗和儿歌。
课文语言简洁明快、亲切自然,能唤起学生对四季的感受,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低年段的语文教学要将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任务。
读正确就是能读准字音,读出轻声、儿化等。
读流利就是不单字读,要努力做到连词读,不丢字、添字,能正确停顿等。
作为本册教材的第一个课文单元,从一开始就要重视朗读基本功的训练,提醒学生用普通话朗读,读准字音,重点读好“一”的不同读音。
要重视教师的范读作用,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充分朗读,通过倾听、模仿和比较,不断提高朗读能力。
本单元的课文内容都是四季中典型的自然现象或场景,但因为中国幅员辽阔,物候差异较大,课文中的事物学生不一定都熟悉,教师可以适当地给学生提供相关的图片或视频,丰富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认知,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在正确朗读课文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模仿课文中简单的短语
和句式,表达他们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二、教材分析
《秋天》是一篇写景散文。
课文抓住天气、树叶、天空、大雁等事物的特点,描写了秋高气爽、黄叶飘落、北雁南飞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全文有 3 个自然段,每一段观察角度、观察的对象各不相同。
第一自然段以天气转凉、黄叶飘飞写出秋天的特征。
第二自然段取仰视角度,写出天空的蓝和高,以及雁阵的飞行方向和队形变化。
第三自然段用感叹句充分表达作者面对秋天到来的喜悦之情。
秋季景色优美,作者所选的景象都很具有代表性。
课文有两幅插图,其中“落叶、雁群”与课文描述情景对应。
“成熟的庄稼”“捧着松果的小松鼠”揭示了秋天更多样的特点,留给读者对于秋天美好的遐想。
《小小的船》是一首富有童趣、朗朗上口的儿童诗。
诗歌将弯弯的月儿和小小的船巧妙地联系起来,描绘了一幅有趣的夜景图——月儿是停泊在天空中的小船,“我”坐在“船”上看闪闪的星星和蓝蓝的天。
诗歌以合理的比喻为纽带,将遥挂天空的月儿瞬间拉到眼前,把现实和奇妙的幻想不留痕迹地融合在一起。
读着诗歌,脑海中便会闪现一幕幕形色兼具的图景,带来亦真亦幻的奇妙感受。
诗歌共有两句,第一句运用比喻,将弯弯的月儿和小小
情之欢快,就不难想象了。
这是多么秀丽的江南风光!
诗歌主要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描述,来表达人们采莲时的愉快心情。
连用5 个叠句,手法独特,不仅不会让人感到重复,还使得全诗节奏变得轻快愉悦,更能表现鱼的灵动和采莲人的快乐。
本课以传统水墨画配图,整个画面,花青中略带墨韵,色彩清新,格调高雅,正所谓“水墨江南”。
寥寥几笔的三两片荷叶,疏密结合、高低错落的构图,把莲叶茂密的样子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正是中国画笔墨以少胜多的代表。
最后,那几条简笔画成的鱼儿,形象稚拙中不失灵动,使整个画面灵气十足。
《四季》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
作者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了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特点,表达了对四季的喜爱之情。
全文共 4 个小节,运用拟人化的写法,语言亲切且富有情趣,使用叠词,富于童趣且朗朗上口,各小节语言句式、结构大致相同,便于学生仿说。
所配 4 幅插图,色彩明丽,形象优美,便于学生观察和想象,是发展学生观察、想象能力的媒介。
《我们做朋友》这是本册教材的第二次口语交际。
首先
交代了本次交际的内容,再通过图画,呈现交际的情景,直观示范“聊天”,便于学生效仿。
小贴士告知了本次口语交际的要点。
教材在内容安排上充分考虑学生交际的心理,把朝夕相处的同学作为交际对象,降低了交际的难度。
同龄人之间,有共同的话题和爱好,便于交际活动的有效开展。
此时,学生已入学两个多月,班里同学基本已认识,但有些还互相不太熟悉。
通过这次自我介绍,可以增进了解,成为新朋友。
和身边的人聊平常的事,属于日常交谈。
交际时,语言表达上可自然、随意些,但在态度礼仪上,要文明有礼。
有的学生和别人说话,眼睛不正视对方,看着地面或四处瞟,这是不够自信的表现,也是缺乏基本的交际礼仪。
本次口语交际,强调了交际的基本原则,提示学生“说话的时候,看着对方的眼睛”。
通过本次口语交际活动,也引领学生在日常交谈中,能够主动实践,养成良好的交际习惯。
语文园地四共安排了 5 个板块的内容。
“识字加油站”编排了6对反义词,让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发现意思相反或者相对的词,并且也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来识字。
“字词句运用”编排了12个词语,让学生在复习巩固熟字新词的基础上,说说自己喜欢的四季。
“展示台”引导学生做自己的姓名卡片,并且能从卡片上认识同学的名字。
“日积月累”编排的是珍惜时间的名言。
“和大人一起读”编排的是一篇科学童话《小松
鼠找花生》。
通过和大人一起阅读,了解花生的生长规律,激发对大自然的兴趣。
三、预习要求
1.读熟课文
2.圈出生字
3.标注自然段
四、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
《秋天》
(1)本课要求学生掌握 3 个偏旁,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偏旁,偏旁的学习和掌握对于学生识记字形和理解字义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课的 3 个偏旁,都是以前学过的字变化而来的。
可以再现以前学过的“木、口、人”,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字变成偏旁后的差别,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偏旁表义的特点建立偏旁和字义之间的联系。
(2)在巩固撇、捺写法的基础上,本课要学写新笔画横撇。
教师在范写过程中,引导学生边说笔画名称边学写。
本课要写的 4 个生字中,“了”和“子”、“人”和“大”有一定的联系,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加以区别,指导学生在写好“了、人”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比较,自主练写“子、大”。
《小小的船》
(1)识字。
本课所学的 10 个生字,同韵的生字有“看、见、
闪”,可以对比着读一读。
“船”是一个三拼音节,学生不易读准,要加强范读指导。
平舌音“在”、翘舌音“闪”、轻声“的”和后鼻音“两、星”,要注意读准。
本课要求学生掌握新偏旁门字框,门字框源于“门”字,可结合生活实际,联系门的样子进行识记。
汉字中,四四方方像一个框框把里面的部分围起来的偏旁一般称“框”。
教学中,注意渗透多种识字方法。
有的可用编字谜的方法:“两”——一横一框,一对小人藏中央;“头”——一点一点大;“里”——土中长出一个太阳。
有的可用做动作模拟字形的方法:“看”——将一只手罩在眼睛上往远处看;“闪”——请一个同学双脚平开,站到门框下。
识记生字的过程中让学生跟着动起来,在说一说,演一演的活动中,让识记活动变得丰富有趣。
还可以将生字与熟字组成新词让学生读一读。
如“船头、两头、看见、里头、星星”,通过组词巩固识记,扩展词语。
(2)写字。
指导写字,关注学生的书写坐姿和握笔姿势,学写新笔画横折钩、竖弯钩。
教师在范写过程中,引导学生边说笔画名称,边学写。
书写时,可引导学生发现“月、儿、头”3 个字撇的同异:“月、儿”的撇同为竖撇,要写得正一些,“头”的撇则要写得斜一些,不过它们都要写得修长、舒展。
《江南》
(1)识字。
引导学生读准“江、东”的后鼻音和“南、莲”的前鼻音。
“南、莲”的读音,要区别鼻音和边音,可以在词语教学中进一步正音。
本课要求学生掌握2个偏旁,其中三点水、草字头有明显的表义特点,可以让学生建立偏旁和字义之间的联系。
知道带三点水的字一般都与水有关,带草字头的字一般与植物有关。
识记字形,理解字义,可以采用多种方法。
有的可以采用图示记字法,如“江、采、鱼”,教师提供江水流动、采摘果实、鱼儿嬉戏的图片,让学生建立文字与图片的联系。
有的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想生活中在哪里见到过这个字,如“可乐”中“可”,路牌上常见“东、南、西、北”表示方位的汉字。
有的可以通过偏旁归类来识记,如“莲”,草字头代表植物,说明“莲”可能指的是一种植物。
还可以用熟字组成新词,引导学生巩固识字。
如“长江、江水、南瓜、南京、可爱、可以、可乐、采花、莲花、西瓜、西面、北京、北方”。
(2)写字。
学写笔画竖钩、竖弯,可以先复习巩固之前学过的笔画弯钩、竖弯钩,让学生对比发现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老师在范写过程中,一边写一边强调新笔画的特点。
《四季》
(1)识字。
字音方面,三拼音节“尖、说、夏”,翘舌音“说、春”,后鼻音“青、冬”,前鼻音“尖、春、弯”,要注意读准。
“地”是多音字,本课中读轻声,可通过“顽皮地说”这一词组
达到练习巩固的目的。
本课要求学生掌握的偏旁有 3 个,虫字旁可以再现以前学过的“虫”字来帮助识记;学习折文时,可以和生字教学相结合,先一起出示“冬、夏”两字,引导学生观察相同点,从而识记该偏旁;学习言字旁时,可以告诉学生这个偏旁由“言”字演变而来,表示说话的意思。
本课中有很多生字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小 + 大 = 尖;虫 + 土 + 土 = 蛙。
有的生字可以根据偏旁表义的特点了解字义,如“说”。
有的可以通过观察图片,如“尖”,可以提供草芽尖尖的图片,上小下大,就是“尖”。
“弯”的字形识记,可以提供弯弯的谷穗的图片,建立文字与图片的联系。
再准备软铜丝或细电线,折一折,扭一扭,做动作帮助学生识记。
比较难记的“就”字可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将字形和字义联系起来。
如,在教学诗歌第四节时,出示词语“就是”,让学生用“就是”说说话,如,“我就是小鱼。
”“这就是我的小书包。
”“他就是喜欢看书。
”
(2)写字。
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天”和“是”,说说结构,找找共同点,都有撇、捺,但各自的位置不同,大小不同。
教师可以充分运用课件,让学生比较观察,认识“天”的撇、捺书写要舒展平缓,“是”的撇在左下,平捺穿过竖中线。
“四”可以和之前学写过“田、西”作比较,感受结构特点。
然后通过课件演示笔顺,让学生知道全包围结构的字“先里面后封口”的书写规律。
五、教学措施
1.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积累文章中的好词佳句。
2.围绕专题进行自渎、感悟、理解、拓展运用等活动贯穿教学的全过程。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章的语文文字之美。
3.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方法识字认字,学会利用偏旁部首和在生活中识字。
六、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1.要注重渗透多种识字方法,降低难度。
2.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借助课文插图,或引导学生想象课文呈现的画面。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指导写字,关注学生的书写坐姿和握笔姿势
七、课时安排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