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专科小学教育《自然科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自然科学基础》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自然科学基础》期末题库及答案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自然科学基础》题库及答案一一、填空题(每空2分。
共20分)1.地球的外部圈层有大气圈、——和生物圈组成。
2.核酸可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RNA)两大类。
3.船上的旅客看到岸边的树向正南方向移动,旅客是以船为参照物的,这时船朝方向行驶。
4.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把——转变为有机物,同时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贮藏起来。
5.人类的营养素主要包括糖类、脂类、——矿物质、维生素等。
6.解决能源问题的出路,归纳为四个字,就是开源节流。
开源是——;节流就是节约使用能源,特别重视节约矿物燃料。
7.人类利用煤,——和天然气作为原料,它们被称为矿物能源。
8.用大小不同的力按同一个琴键时,发出的声音的响度不同,这是由于琴键振动的不同。
9.生物对环境产生很大作用,它能改变——,影响水循环,并参与岩石和土壤的形成。
10.工业“三废”指的是废气、废水、-------- 。
二、选择题(每题3分。
共30分)1.陆地地貌有五大类型,其中地表起伏大,绝对高度大手500米的类型是( )。
A.高原 B.平原C.山地 D.丘陵2.葡萄糖是生物体内的( )。
A.储能物质 B.调节物质C.主要组成物质 D.主要能源物质3.对于作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因为是匀速,所以物体的速度是不变的B.因为是匀速,所以物体运动的周期是不变的C.因为是匀速,所以物体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D.因为是匀速,所以物体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转过的角度相等4.根据太阳的位置确定的本地或本经度的时间称为( )。
国开 小学教育 自然科学基础 计分作业试题及答案

国开(中央电大)小学教育专科《自然科学基础》计分作业试题及答案三、简答题1. 声音的三要素是什么?为何二胡和小提琴的音色不同?本小题14分。
答:声音的三要素:音量、音调、音色。
音量,即声音的大小程度。
音的强弱是由发音时发音体振动幅度(简称振幅)决定的,两者成正比关系,振幅越大则音越“强”,反之则越“弱”。
音调,即声音的高低程度,音的高低是由发音时发音体振动频的快慢决定的,振动频率:一秒钟振动次数。
越快音调越高,越慢音调越低。
音色,音色指声音的感觉特性。
不同的发声体由于材料、结构不同,发出违章的单色也就不同,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音色的不同去分辨不同的发声体。
音色是声音的特色,根据不同的音色,即使在同一音量调,也能区分出是不同乐器或不同人发出的。
所以音色不同。
2.并联电路的特征是什么?答:(1)各用电器并列接收电路,电流不止一条路径。
(2)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控制其所在支路上的用电器。
(3)一条支路断路,不影响其他支路。
(4)一条支路被短路,整个电路都被短路。
3.什么是“温室效应”?主要的“温室气体”有哪些?答: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
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但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因其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主要的温室气体有:C02(二氧化碳)、CH4(甲烷)、N20(氧化亚氮)、HFCs(氢氟碳化物)、PFCs(全氟化碳)、SF6(六氟化硫)。
三、简答题:(1)什么叫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内因和外因)有哪些?答:化学反应的速率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它着眼于物质的种类和质量的变化。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分为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
内因是指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如金属钠与冷水剧烈反应,而镁和沸水仅能微弱反应。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决定因素是内因。
外因是指外界条件如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
20秋期国开(中央电大)小教专科《自然科学基础》网上计分作业一至四试题及答案

8.磁感应线是假想的。[答案]正确
9.电流就是指电的流动。[答案]错误
10.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个导体的电阻之和。[答案]错误
11.磁体上磁性最强的地方叫磁极。[答案]正确
12.交流是电流在交叉导线中的流动。[答案]错误
13.臭氧是有臭味的氧气。[答案]错误
14.K金是一类合金。[答案]正确
11.遗传多样性又叫基因多样性。[答案]正确
12.生物的离体保存的主要工具是基因库。[答案]正确
13.无氧呼吸中没有氧气参加。[答案]错误
14.食物在体内的消化是一类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答案]正确
15.吸收作用是指植物的叶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答案]错误
16.食糜是在口腔中形成的。[答案]错误
[答案]活细胞中全部有序的化学变化的总称
6.生物多样性是指( )。
[答案]地球上全部生命的总和
7.生态系统是指( )。
[答案]生物群落与环境条件共同形成的统一体
二、判断题
1.煤气的致毒成分是CO。[答案]正确
2.太阳能的基础是核能。[答案]正确
3.食盐溶于水是化学反应。[答案]错误
4.化学反应都是放热的。[答案]错误
三、简答题
1.生物的生殖方式有哪些类型?本小题13分。
答:生物体繁殖后代的方式多种多样,归纳起来可分为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大类。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子代,这种生殖方式叫做无性生殖。无性生殖中最常见的有分裂生殖、出芽生殖、营养生殖和孢子生殖4类。通过两性细胞的结合形成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叫有性生殖。两性细胞是指雌配子和雄配子或卵细胞和精子。有性生殖是生物界中最普遍的一种生殖方式,它包括同配生殖、异配生殖、卵式生殖和单性生殖4类。
电大小学教育专科【自然科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答案(附题目)

电大【自然科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电大【自然科学基础】形考作业一:第一章自然的探索一、填空题1.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和造纸术。
2.19世纪的三大发现是: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和达尔文进化论。
3.间接观察与直接观察相比,其优点是:扩大观察范围、提高观察的精确性、提高观察速度和能使感觉形式发生转换。
4.假说的基本特征是:具有一定的科学根据、具有一定的猜测性。
二、单项选择1.被尊称为近代科学之父的是(B)。
A. 牛顿 B.伽利略C. 哥白尼D.道尔顿2.不属于科学教育内涵的是(D)。
A.科学知识B.科学精神C.科学方法D.科学头脑3.给活力论致命打击的是(C)。
A.无机物合成酒精B.无机物合成醋酸C.无机物合成尿素D.无机物合成糖类4.不属于实验的一个阶段的是(D)。
A.准备阶段 B.实施阶段C.结果处理阶段D.提出假说阶段三、简答题1. 试述20世纪科技发展的特点。
答:20世纪科技发展的特点:一、科学技术经历了全面空前的革命(1)物理学领域 20世纪一开始就出现了持续了30年的物理学革命。
(2)化学领域 20世纪的化学发展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
(3)生物学领域已揭示了遗传物质DNA的结构和遗传密码,取得了时代的突破。
二、科学走向新的综合在技术领域中,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发明,使综合技术逐渐起着主导作用。
三、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1)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2)科学技术使人类生活发生巨大变化2. 简述观察与实验的区别和联系。
答:观察与实验一样,也是科学认识的基本方法。
单纯的观察只能在自然条件下进行,有局限性;不利于认清最本质的起决定作用的内部规律。
实验可以人为地变革和控制自然对象,再现最本质的方面,排除次要的、外在的以及偶然因素的干扰,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揭露自然现象的本质。
实验还具有可重复性,使实验现象再现,接受公众的检验,得到人们的认可。
3.什么叫直接实验和模拟实验?答:直接实验是实验手段直接作用于所研究的现象或对象的实验;模拟实验是实验手段通过与原型相似的模型间接作用于所研究的现象或对象的实验。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自然科学基础》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88)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自然科学基础》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88)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自然科学基础》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88)一、单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1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中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6个小题共12分)1.绝对零度是指( )。
A.水结冰的温度 B.零度以下的温度 C.一种特殊物质结冰的温度D.-273℃ 2.正电荷是指( )。
A.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 B.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所带的电C.毛皮摩擦金属棒所带的电 D.丝绸摩擦金属棒所带的电 3.动物关键期是指( )。
A.人生重要的商机 B.恋爱过程中的一段宝贵时期 C.动物在幼年生命期中一段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的时期 D.人类幼年一段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的时期 4.化学元素是指( )。
A.组成物质的最小颗粒 B.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C.物质分割的极限 D.组成体系的单元 5.成煤作用是指( )。
A.随着地壳下降、压力增大,成煤物质逐渐转变为烟煤、无烟煤的过程B.一种采煤过程 C.将煤运出地面的作用 D.将煤从沙石中选出的过程6.关于基因的正确说法是( )。
A.基因是遗传物质DNA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断 C.基因是遗传物质DNA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断D.基因是决定人遗传特征的基本物质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
12个小题共24分)7.光速在任何介质当中均为3亿米/秒。
( × ) 8.物体受力才会运动。
( × ) 9.有机物是一类以碳元素为主组成的化合物。
( √ ) 10.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弯了,这是由于光的反射现象造成的。
( ×) 11.磁体上磁性最强的地方叫磁极。
( √ ) 12.臭氧是有臭味的氧气。
( × ) 13.环境科学是着眼于长远未来和全球范围的安全事业。
( √ ) 14.生物的离体保存的主要工具是基因库。
电大专科小学教育《自然科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8-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半开卷)自然科学基础试卷2018年1月一、单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中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6个小题共12分)1.机械能是指( )。
A.某种机械的能量B.系统的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统称C.机械运动时具有的能D.机械潜在的做功本领2.关于电流的正确理解是( )。
A.电子的运动B.电子的定向运动C.电的流体D.一种带电的液体3.化学平衡是指( )。
A.体系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的一种状态B.化学反应式两边的物质平衡C.化学品供应时的称量平衡D.化学工业生产中的供求平衡4.光合作用是指( )。
A.光参与的化学作用B.光参与的物理学作用c.光参与的生物学作用D.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5.变异是指( )。
A.事物的变化B.生物中子代与亲代不完全相像的现象C.社会变革D.景物的变迁6.成煤作用是指( )。
A.随着地壳下降、压力增大,成煤物质逐渐转变为烟煤、无烟煤的过程B.一种采煤过程C.将煤运出地面的作用D.将煤从沙石中选出的过程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12个小题共24分)7.调查与统计是对于群体事件涨落性的研究方法。
( )8.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是不变的。
( )9.下雪天比融雪天暖和,是由于融雪要吸热。
( )10.音调的高低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
( )11.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个导体的电阻之和。
( )12.溶液是一种化合物。
( )13.化学反应都是放热的。
( )14.构成细胞的化合物主要是有机物。
( )15.食糜是在口腔中形成的。
( )16.减数分裂又称成熟分裂。
( )17.地壳是指大陆上面各种固体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
(18.环境科学是着眼于长远未来和全球范围的安全事业。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8个小题共16分)19.自然科学实践中常用的基本科学方法有:观测与实验、调查与____以及某些探索性方法。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自然科学基础》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88)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自然科学基础》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88)盗传必究一、单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1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中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6个小题,共12分)1.新陈代谢是指( )。
B.活细胞中全部有序的化学变化的总称2.排泄是指( )。
D.人和动物将新陈代谢最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3.大陆架是指( )。
A.大陆的水下延续部分,深度不超过200m4.小学学段是关键时段是因为( )。
D.小学生同时具备A、B、C三者5.绝对零度是指( )。
C.-273℃6.判断一种食物是酸性食品还是碱性食品是根据( )。
D.食物在人体内的代谢产物的性质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12个小题,共24分)7. 1962年出版的爱因斯坦的《寂静的春天》,开始了环境保护的新时代。
( × )8.质点是一种假想的模型。
( √ )9.热力学第一定律就是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的表现形式。
( √ )10.下雪天比融雪天暖和,是由于融雪要吸热。
( √ )11.绝缘体中是没有电的。
( × )12.水泥的水溶性是由于水泥的化学成分能与水结合,形成水合物。
( √ )13.煤气的致毒成分是CO。
( √ )14.遗传多样性又叫基因多样性。
( √ )15.构成细胞的化合物主要是有机物。
( × )16.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断。
( √ )17.人和高等动物的生命活动主要由体液和神经进行调节。
( √ )18.光年是时间的表述。
( ×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8个小题,共16分)19.自然科学实践中常用的基本科学方法有:观测与实验、调查与统计以及某些探索性方法。
20.从杠杆原理可知杠杆包含三点:支点、重点、力点。
精选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自然科学基础》简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88)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自然科学基础》简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88)盗传必究简答题1.说明人体的气体交换是怎样进行的。
答:气体交换包括肺换气和组织换气两部分,二者都通过扩散作用实现。
(2分)在肺换气中,肺泡里的氧分压高于肺循环毛细血管起始端部位静脉血的氧分压,因此氧从肺泡扩散入静脉血;而静脉血中的二氧化碳分压高于肺泡里的二氧化碳分压,所以二氧化碳从静脉血扩散到肺泡。
经过肺换气,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5分)在组织换气中,体循环毛细血管始端部位动脉血中的氧分压高于组织之间的氧分压,因此动脉血中的氧扩散人组织;组织里的二氧化碳分压高于动脉血里的二氧化碳分压,二氧化碳从组织间扩散人动脉血。
经过组织换气,动脉血逐渐变为静脉血。
(5分)2.土壤的本质属性是什么?在农作实践上中国土壤有哪些主要类型?答:土壤的本质特性是具有肥力。
这种肥力是指土壤为植物生长不断地供应和协调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4大肥力因素的能力。
(3分)在农作实践中,按土壤质地分为沙土、黏土和壤土。
(3分)沙质土壤通气和透水性能好,作物根系易于深入和发展,土温增高和有机质矿质化都较快,但保水供水性能差,易早。
(2分)黏质土通气和透水性差,作物根系不易伸展,但保水保肥供肥能力较强。
(2分)壤质土既有大孔隙,也有相当的毛管孔隙, 通气和透水性能好,保水保肥性强,土温稳定,黏性不大,耕性良好,适耕期长,宜于多种作物生长。
(2 分)3.简述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
答:能量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其总量不变,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
(4分)热力学第一定律:如果外界既向物体传热又对物体做功,那么物体内能的增加量就等于物体吸收的热量和外界对物体做功的总和。
(4分)热力学第二定律:表述一: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2023年电大专科小学教育自然科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23-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半开卷)自然科学基础试题2023年1月一、单项选择题(在各题旳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对旳旳,请将对旳答案旳序号,填写在题中旳括号内。
每题2分,6个小题共12分)1.机械能是指( )。
A.某种机械旳能量B.系统旳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旳统称 C.机械运动时具有旳能D.机械潜在旳做功本领2.有关电流旳对旳理解是( )。
A.电子旳运动B.电子旳定向运动C.电旳流体D.一种带电旳液体3.化学平衡是指()。
A.体系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旳一种状态B.化学反应式两边旳物质平衡C.化学品供应时旳称量平衡D.化学工业生产中旳供求平衡4.光合作用是指( )。
A.光参与旳化学作用B.光参与旳物理学作用c.光参与旳生物学作用D.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运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旳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旳过程5.变异是指( )。
A.事物旳变化B.生物中子代与亲代不完全相像旳现象C.社会变革D.景物旳变迁6.成煤作用是指( )。
A.伴随地壳下降、压力增大,成煤物质逐渐转变为烟煤、无烟煤旳过程B.一种采煤过程C.将煤运出地面旳作用D.将煤从沙石中选出旳过程二、判断题(每题2分.12个小题共24分)7.调查与记录是对于群体事件涨落性旳研究措施。
()8.匀速圆周运动旳速度是不变旳。
( )9.下雪天比融雪天暖和,是由于融雪要吸热。
( )10.音调旳高下由声源振动旳频率决定。
( )11.并联电路旳总电阻等于各个导体旳电阻之和。
()12.溶液是一种化合物。
( )13.化学反应都是放热旳。
( )14.构成细胞旳化合物重要是有机物。
( )15.食糜是在口腔中形成旳。
( )16.减数分裂又称成熟分裂。
( )17.地壳是指大陆上面多种固体岩石构成旳地球表层。
(18.环境科学是着眼于长远未来和全球范围旳安全事业。
(三、填空题(每题2分.8个小题共16分)19.自然科学实践中常用旳基本科学措施有:观测与试验、调查与____以及某些探索性措施。
国开(中央电大)专科《自然科学基础》网上形考(任务一至四、各章自测)试题及答案

国开(中央电大)专科《自然科学基础》网上形考(任务一至四、各章自测)试题及答案说明:适用于国开小学教育专科学员国开平台网上考试;形考比例100%,即全网核课程。
第一章实践活动实验:用量筒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物的体积量筒通常是测量液体的体积的,但也可以用来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物(如铁块、石块等)的体积。
办法是在大小合适的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放平后读出其体积,再放进被测固体物,使其沉底或用线悬挂于水中,此时水面上升再读出其体积。
两次体积之差,即为该固体物的体积。
想一想这是根据什么力学原理进行的。
如果被测物体是浮在液面上的,测量该怎样进行?实验要求:1.阅读本实验,按实验所提及的办法来测量物体的体积。
2.将实验的操作过程以视频或图片的方式上传到平台。
3.思考实验中的问题,并将答案整理后提交。
[答案]固体物沉入液体中会排出与固体物体积相同体积的液体。
要用两个测量筒AB,把固体物先用相同液体浸润后放入A中,然后从B中向A中加入已知体积的液体b,此时A中的体积读数为a,固体物体积V=a-b第二章自测练习1.关于物体内能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做功和热传递对于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2.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洒在地上的水变干了是吸热过程3.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霜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4.下列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 )。
[答案]胆矾5.下列有关晶体和非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答案]晶体具有自范性,非晶体没有自范性第三章自测练习1.水平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周期为T,振子在t1时刻的动量为p、动能为q,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在半个周期的时间内,弹簧的弹力的功一定为零2.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答案]入射角大于反射角3.蓝天上飘着白云,平静清澈的池塘中鱼自由游动。
人向池塘中看去,好像鱼在白云中游动,关于人看到的鱼和白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国家开放大学《自然科学基础》在线作业、在线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有效数字是指(d. 含最后一位估计值的测量数据)。
2.小学学段是关键时段是因为(c. 小学生同时具备A、B、C三者)。
3.动物关键期是指(d. 动物在幼年生命期中一段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的时期)。
4. 有效数字修约是指(b. 对测得的数值的位数确定的过程)。
5.“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第一句描述的运动的参考系是(d. 青山与河岸)。
6.物体运动是由于(a. 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7. 加速度是指(c. 速度的变化和所用时间的比值)。
8.机械能是指(c. 系统的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统称)。
9.对水的蒸发现象描述正确的是(d. 水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蒸发)。
10.物体的内能是指(a. 物体中所有分子的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11.绝对零度是指(d. -273℃)。
12.理想气体是指(a. 气体特有性质理想化的模型)。
(二)判断题1.1962年出版的爱因斯坦的《寂静的春天》,开始了环境保护的新时代。
()正确的答案是“错”。
2.1935年尼龙66的发明开始了信息技术的新纪元。
()正确的答案是“错”。
3.观测与实验是对于个体事物准确性的研究方法。
()正确的答案是“对”。
4.调查与统计是对于群体事件涨落性的研究方法。
()正确的答案是“对”。
5.地图就是指地球仪。
()正确的答案是“错”。
6.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等是牛顿第二定律。
()正确的答案是“错”。
7. 重力加速度是9.8米/秒。
()正确的答案是“错”。
8.质点是一种假想的模型。
()正确的答案是“对”。
9.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是不变的。
()正确的答案是“错”。
10.物体受力才会运动。
()正确的答案是“错”。
11.“火烤心前暖,风吹背后寒”说的是空气化学成分的变化。
()正确的答案是“错”。
12.热力学第一定律就是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的表现形式。
()正确的答案是“对”。
13.蒸发只能在液体的表面上进行。
()正确的答案是“错”。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自然科学基础(专)》2021-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自然科学基础(专)》2021-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地球的外部圈层有大气圈、和生物圈组成。
2.核酸可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 (RNA)两大类。
3.船上的旅客看到岸边的树向正南方向移动,旅客是以船为参照物的,这时船
朝方向行驶。
4.用绳子拴着小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移动,如果绳子突然断了,小车将作运动。
5.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把转变为有机物,同时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贮藏起来。
6.人类的营养索主要包括糖类、脂类、矿物质,维生素等。
7.人类利用煤,和天然气作为原料,它们被称为矿物能源.
8.电子计算机处理信息的主要特点是对信息进行存贮。
变换、加工。
然后再将加工后的信息输出。
9.生物对环境产生很大作用,它能改变,影响水循环,并参与岩石和土壤的形成。
10。
工业“三废”指的是废气、废水、。
二。
选择题
1.陆地地貌有五大类型,其中地表起伏大,绝对高度大于500米的类型是( )
A. 高原
B.平原
C. 山地
D.丘陵
2.葡萄糖是生物体内的( )
A. 贮能物质
B.调节物质
C. 主要组成物质
D.主要能源物质
3.甲、乙两车同向行驶,甲车的乘客看乙车时,觉得自己所坐的车在后退,这是因为( ) A. 乘客以乙车为参照物,而且乙车行驶比较快。
(完整版)电大专科小学教育《自然科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半开卷)自然科学基础试题2011年7月一、单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中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6个小题共12 分)1.物体运动是由于( ).A.受到外力的作用B.受到重力的作用C.一切物体都有惯性D.受到拉力的作用2.物体的内能是指( )。
A.分子的热运动的动能B.分子之间的势能C.分子的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D.物体中所有分子的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3.酸雨是指()。
4.生物多样性是指( )。
A.生物的多种色彩&生物分布的广泛性C.生物分布年代的久远性 D.地球上全部生命的总和5.关于基因的正确说法是( ).A.基因是遗传物质DNA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断C.基因是遗传物质DNA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断D.基因是决定人遗传特征的基本物质6.关于地震的正确说法是( )。
A.地牛翻身B.地球或地壳的快速颤动C.破坏性极大地灾难.D.偶尔发生的一种地理现象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12个小题共24分)7。
1935年尼龙—66的发明开始了信息技术的新纪元。
( )8.重力加速度是9。
8米/秒。
()9.蒸发只能在液体的表面上进行。
( )10.光速在任何介质当中均为3亿米/秒.()11.磁感应线是假想的。
( )12.K金是一类合金。
()13.太阳能的基础是核能。
( )14。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是食物链的通俗表述。
( )15。
食物在体内的消化是一类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
()16。
亲子鉴定主要是进行DNA分析。
( )17。
太阳是地球上所有能源的供给者。
()----------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18.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弯了,这是由于光的反射现象造成的。
(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8个小题共16分)19。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自然科学基础》2029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88)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自然科学基础》2029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88)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自然科学基础》2029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88)一、单项选择题I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1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中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6个小题共12分)1.关于力的正确说法是()。
A.物体受力才产生运动B.物体运动越快表明它受力越大C.静止的物体不受力D.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机械能是指()。
A.某种机械的能量B.系统的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统称C.机械运动时具有的能D.机械潜在的作功本领3.关于绿色化学理解正确的是()。
A.生产绿色颜料的化学工业B.环境无害化学C.植树造林的化学D.绿化环境的活动4.化学平衡是指()。
A.体系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的一种状态B.化学反应式两边的物质平衡C.化学品供应时的称量平衡D.化学工业生产中的供求平衡5.对水的蒸发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水在沸腾时才会蒸发B.水在冷却成冰后就不蒸发C.水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蒸发D.水在受热时才会蒸发6.大陆架是指()。
A.大陆的水下延续部分,深度不超过200mB.水深在200m以上的坡地C.水深在2000-5000m的半缓地带D.水深在4000-6000m的深海平原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12个小题共24分)7.物体受力才会运动。
(某)8.绝缘体中是没有电的。
(某)9.重力加速度是9.8米/秒。
(某)10.细胞是生物构成的基本单位。
(√)11.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个导体的电阻之和。
(某)12.亲子鉴定主要是进行DNA分析。
(√)13.化学反应都是放热的。
(某)14.煤气的致毒成分是CO。
(√)15.食糜是在口腔中形成的。
(某)16.太阳是地球上所有能源的供给者。
(某)17.地壳是指大陆上面各种固体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
(某)18.太阳能的基础是核能。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8个小题共16分)19.基本科学方法有观测、实验、调查与统计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半开卷)自然科学基础 试题2011年7月
一、单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 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中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6个小题共12 分)1.物体运动是由于( )。
A .受到外力的作用 B .受到重力的作用 C .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D .受到拉力的作用
2.物体的内能是指( )。
A .分子的热运动的动能 B .分子之间的势能
C .分子的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
D .物体中所有分子的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3.酸雨是指( )。
4.生物多样性是指( )。
A.生物的多种色彩 &生物分布的广泛性
C .生物分布年代的久远性
D .地球上全部生命的总和5.关于基因的正确说法是( )。
A .基因是遗传物质DNA 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B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断
C .基因是遗传物质DNA 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是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断
D .基因是决定人遗传特征的基本物质6.关于地震的正确说法是( )。
A .地牛翻身
B .地球或地壳的快速颤动
C .破坏性极大地灾难 .
D .偶尔发生的一种地理现象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12个小题共24分)
7. 1935年尼龙-66的发明开始了信息技术的新纪元。
( )8.重力加速度是9.8米/秒。
( )9.蒸发只能在液体的表面上进行。
( )
10.光速在任何介质当中均为3亿米/秒。
( )11.磁感应线是假想的。
( )12.K 金是一类合金。
( )
13.太阳能的基础是核能。
( )
14.“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是食物链的通俗表述。
( )15.食物在体内的消化是一类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
( )16.亲子鉴定主要是进行DNA 分析。
( )17.太阳是地球上所有能源的供给者。
( )
18.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弯了,这是由于光的反射现象造成的。
(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8个小题共16分)
19.科学精神的本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崇尚科学、破除迷信,也就是一切认识要经过实证,同时要反对对一切神秘事物的迷信和虚夸。
20.从杠杆原理可知杠杆包含三点:____、重点、力点。
21.分子动理论的三个要点是: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
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
---------------------
22.光的反射定律表明光线射到物体的表面会发生反射,反射光线在入射光线和法线决定的平面内,____。
23.欧姆定律表明,通过导体的电流J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
-----------------
24.营养物质中的三种重要供热有机物是____ 、蛋白质和油脂。
25.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有浓度、压强、温度和____。
,
26.生物的分类系统采取阶梯从属的等级,分为界、门、____、目、科、属、种七个等级。
四、计算题(8分)
27.弹簧振子的振幅是4cm,完成一次全振动,小球通过的路程是多少?如果频率是
5Hz,小球每秒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五、筒答题
28.什么叫做功?什么叫做能?
29.什么叫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有哪些主要类型?
30.说明人体血液循环的功能。
31.什么是大陆架?
六、论述题(本题16分)
32.试述现代达尔文学说的内容。
(每个要点要求适当展开或举例说明)
试卷代号:2088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半开卷)自然科学基础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1年7月
一、单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中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6个小题共12分)
1.C 2.D 3.A 41 D 5.C 6.B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12个小题共24分)
7.× 8.× 9.× 10.× 11.√12.√
13.√14.√15.√16.√ 17.× 18.×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8个小题共16分)
19.坚持真理
20.支点
21.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22.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3.反比
24.糖类
25.催化剂
26.纲
----------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四、计算题(8分)
27.解:振幅- 4cm,由O-B-O -C-O,路程为4×4cm—16 cm
频率,=5则小球每秒钟通过的路程为5×16cm- 80cm
五、简答题(四个小题:物理、化学、生物、地学各一个题目,可以任选其中的二个题目完成。
每小题12分.2小题共24分)
28.答: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移动,叫做力对物体做功。
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力和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的路程的乘积。
(6分)
能是能量的简称,是度量物质运动的一种物理量,表示物体做功的本领。
功和能是两个密切联系的物理量,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它具有的能量就越大;而且物体对外做了功,它具有的能量就减小。
(6分)
29.答:化学反应是物质中原子的重新排列和组合过程,这种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过程,叫做化学反应。
(6分)
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多少,把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即4类基本反应。
(6分)
30.答:血液循环的功能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运输代谢原料和代谢产物,保证身体新陈代谢的进行。
(4分)
(2)保持内环境相对稳定,为生命活动提供最适宜的条件。
(4分)
(3)运输白血球和淋巴细胞,有防御功能。
(4分)
31.答:大陆架是大陆的水下延续部分,平均坡度为0.1。
,深度一般不超过200m,宽度差别很大,我国东海大陆架宽至数千千米。
(6分)大陆架是一个广阔平坦的浅海区,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
(6分)
六、论述题(本题16分)
32.答:现代达尔文学说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结合群体遗传学以及生物学其他分支学科新成就而发展起来的,所以又叫做综合进化理论,这一学说的内容主要由以下4部分组成。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2)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货化的原材料。
(3)自然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
(4)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四个要点,每个要点4分,每一要点要求适当展开或举例说明,没有适当展开或举例说明的,酌情扣分)
----------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