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实验室操作人员洗手、消毒操作规程课件-新版.doc
手卫生及消毒PPT课件

5. 火罐、刮痧板、耳穴探棒:用后流动水清洗、擦干备用;如有污染用 含氯消毒液500mg/L擦拭。
6. 呼吸囊:流动水清洗、晾干备用 面罩:洗净,含氯消毒液500mg/L浸泡30分钟,流动水冲净、晾干
3. 一次性无菌物品不得重复使用,集中规范定点存放,放置整齐、无过 期。
4. ①无菌包:打开24小时有效;注明开启时间并签名。 ②杯钳罐:注明开启时间并签名,干罐保存4小时有效。 ③无菌盘: 4小时有效,注明铺盘时间并签名。 ④无菌干棉签、无菌溶液:开启后24小时有效,注明开启时间并签名 ⑤复合碘医用消毒棉签:开启后48小时有效,注明开启时间并签名。 ⑥75%酒精棉签、棉球:开启后24小时有效,注明开启时间并签名。 ⑦自封口包装的无菌物品用后及时封口。
医务人员洗手方法
消毒 隔离
无菌 物品 保管
无菌 物品 使用
环境 物品 表面
物品 消毒
医疗 废物
消毒隔离——无菌物品保管和使用
1. 灭菌物品与非灭菌物品分区放置,无菌物品专柜清洁、无积灰,标识 明显。
2. 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排列,先期先用,无过期。无菌包标识明显 ,包外有化学指示胶带,注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失效日期、打包者 姓名。包布一用一洗,保持清洁。
洗手及卫生手消毒时机
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 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 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 后。
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 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微生物实验室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微生物实验室清洁、消毒程序,防止样品被环境中的微生物污染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应用范围:适用于微生物实验室清洁、消毒。
责任人:微生物实验员内容:1 层流净化台、地面、墙面、门窗及顶棚、把手、各种固定用具等都应进行清洁、消毒。
2 每次试验前后及每周都应进行清洁、消毒。
3 清洁剂取洗涤剂加纯化水配成适宜浓度摇匀即可。
4 每周用消毒液擦拭门、窗、四壁及地面,消毒剂每月轮换配制。
5 消毒液配制5.1 2%来苏尔溶液按来苏尔:纯水(2:98)的比例混匀后,置干燥容器内密闭保存,备用。
5.2 75%酒精溶液:取药用酒精,按下法稀释需用酒精原液总量=需用配制的酒精浓度×需用配制的体积/酒精原液浓度。
取计算出的需用酒精原液总量,加入纯化水至需要配制体积,即为需要配制的酒精浓度。
例如:从95%工业酒精配制成75%酒精100ml;75%×100/95%=78.9ml需加入纯化水100-78.9=21.1ml5.3 0.2%新洁尔灭:量取5%新洁尔灭40ml加入纯化水至1000ml即可。
5.4 50%1,2-丙二醇:取1,2-丙二醇和纯化水按1:1比例混合,摇匀即可。
6 清洁、消毒方法:6.1 操作前的清洁消毒:操作前对工作间内各种表面、空气进行清洁或消毒。
6.1.1 层流净化台:用黄色专用丝光毛巾擦拭后,用消毒剂擦拭消毒。
6.1.2 墙面:用蓝色专用毛巾擦拭后,用消毒剂消毒。
6.1.3 地面:用绿色清洁剂溶液擦拭后,用消毒剂擦拭消毒。
6.1.4 空气消毒:微检室清洁、消毒后,打开层流净化台,使其开始运转,开启层流净化台紫外灯及微检室紫外灯照射消毒1小时,关闭紫外灯后,方可进行操作。
6.1.5 洁净用布要求:层流净化台用黄色丝光毛巾;墙面用蓝色丝光毛巾;地面用绿色丝光。
7 变更历史。
微生物及无菌知识培训、六步洗手法及进入洁净车间的程序 PPT课件

30~40℃,真菌为20~30℃。 4.氧气:大多数细菌和所有霉菌都是需氧菌(在 有氧环境中才能生长),少数细菌是厌氧菌(在 无氧环境中才能生长),有些细菌和酵母菌是兼 性需氧厌氧的,在有氧或无氧环境中都能生长繁 殖。 5.渗透压:微生物细胞膜和所有生物膜一样是一 种半透膜,可让水自由通过,对溶质则有选择性。 由于细胞壁的保护,微生物能存活在低渗透压的 水中。而在高渗溶液(如高浓度的盐溶液或糖溶 液、40%甘油)中,细胞会脱水并停止生长繁殖。 但也有一些专性耐高盐细菌只有在高盐(10~15%) 条件下才生长。 6.表面张力:表面活性剂可降低表面张力
生物)。事实说明,微生物有特别顽强的生存、 繁殖和变异能力来适应环境。 微生物种类繁多,有的对人有益,有的有害,有 的无益也无害。但在药品生产过程中,不可能对 环境中的各种微生物加以区别对待,为保证药品 的安全有效,需要对其进行控制。空气中的微生 物多数附着在灰尘上,或以芽孢形式悬浮于空气 中,1μm以下者处于悬浮状态,10μm以上者会逐 渐沉下来而形成菌尘。所以也要对尘粒进行控制。 大量临床资料表明,注射剂(尤其是静脉注射剂) 如污染了7~12μm的尘粒,可导致热原反应、肺动 脉炎、微血栓或异物肉芽肿等,严重的还会致人 死命。而如果污染了细菌,轻则局部红肿化脓, 重则引起全身细菌性感
育所必需,而其自身又不能合成的一类营养物质。 包括维生素、嘌呤和嘧啶等。
五.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1.营养物 2.pH值:各种微生物都有其最适宜的pH值,大 多数细菌最适pH为6.8~7.4,但一般有较大的容忍 度,在4~9也可存活和生长,少数细菌能在极端 pH值范围内生长。真菌适于pH值3~6的微酸性环 境,但在2~10也可生长。 3.温度:微生物适于生长繁殖要有适宜的温度, 当超过其最低或最高可耐受的温度时,即停止生 长或死亡。一般细菌最适温度为
微生物及无菌知识培训、六步洗手法及进入洁净车间的程序47页PPT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微生物及无菌知识培训、六步洗手法 及进入洁净车间的程序
•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
7、心急收 敛。
•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谢谢!
手卫生和消毒培训课件

Page 7
手卫生和消毒
医务人员洗手方法
Page 8
手卫生和消毒
消毒 隔离
无菌 物品 保管
无菌 物品 使用
环境 物品 表面
物品 消毒
医疗 废物
Page 9
手卫生和消毒
消毒隔离——无菌物品保管和使用
1. 灭菌物品与非灭菌物品分区放置,无菌物品专柜清洁、无积灰,标识 明显。
2. 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排列,先期先用,无过期。无菌包标识明显, 包外有化学指示胶带,注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失效日期、打包者姓 名。包布一用一洗,保持清洁。
6. 呼吸囊:流动水清洗、晾干备用 面罩:洗净,含氯消毒液500mg/L浸泡30分钟,流动水冲净、晾干
7. 呼吸机管路:每周更换,送消毒供应中心集中清洗消毒。一次性使用 螺纹管不得重复使用。
Page 14
手卫生和消毒
消毒隔离——物 品 消 毒
8. 止血带:流动水清洗,含氯消毒液250mg/L浸泡30分 钟,清水冲净擦干,一用一消毒。
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 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 后。
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
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Page 5
手卫生和消毒
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时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 手消毒:
1)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 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消毒隔离——物 品 消 毒
4. 雾化物品: ①一次性雾化设备:按产品使用说明使用。 ②台式雾化器:螺纹管、薄膜药杯用后流动水清洗,含氯消毒液 500mg/L浸泡30分钟,流动水冲净、晾干。 ③一次性口含嘴不得重复使用。
手卫生及消毒PPT课件

医务人员菌 物品 使用
环境 物品 表面
物品 消毒
医疗 废物
消毒隔离——无菌物品保管和使用
1. 灭菌物品与非灭菌物品分区放置,无菌物品专柜清洁、无积灰,标识 明显。
2. 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排列,先期先用,无过期。无菌包标识明显 ,包外有化学指示胶带,注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失效日期、打包者 姓名。包布一用一洗,保持清洁。
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搓揉双手,以减 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手消毒剂:用于手部皮肤消毒,以减少手部皮肤细菌的 消毒剂,如乙醇、氯己定、碘伏等。
速干手消毒剂:含有醇类和护肤成分的手消毒剂。 手卫生设施:用于洗手与手消毒的设施,包括洗手池、
水龙头、流动水、清洁剂、干手用品、手消毒剂等。
3. 吸氧物品: ①氧气鼻导管:专人专用,每日清洁。 ②湿化瓶:耐高温材质送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不耐高温材质( 氧气瓶及北院设备带使用)流动水清洗,含氯消毒液500mg/L浸泡30 分钟,流动水冲净、晾干。 ③湿化液使用蒸馏水,每日更换。长期吸氧患者湿化瓶每周按规范 消毒。
消毒隔离——物 品 消 毒
消毒隔离——环境及物体表面消毒
3. 擦拭布巾按颜色分区使用,用后清洗干净,用含氯消毒 液250mg/L浸泡30分钟洗净晾干。地巾标识明显,分区 使用,用后清洗干净,用含氯消毒液500mg/L浸泡30分 钟洗净晾干。
4. 终末消毒:各类物品按规范处理。床单元使用含氯消毒 液500mg/L擦拭。污染被服入袋定点放置、清点。按规范 使用床单元消毒机有记录。
4. 雾化物品: ①一次性雾化设备:按产品使用说明使用。 ②台式雾化器:螺纹管、薄膜药杯用后流动水清洗,含氯消毒液 500mg/L浸泡30分钟,流动水冲净、晾干。 ③一次性口含嘴不得重复使用。
手的卫生消毒PPT演示课件

10
5.护理感染病人(带多重耐药)或可能携带病 原微生物的病人后
6.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7.手上有可见的污染物或被病人的血液、体液
病毒。
33
0.1%新洁尔灭 0.1-0.5%洗必泰(氯己定):无刺激性无毒
性,有机物减弱杀菌作用,勿与肥皂、洗衣粉 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同用。
34
速干手消毒剂
手术室
35
36
工作人员手的采样
采样时间: 在接触病人,从事医疗活动前进行采样。 采样面积及方法
被检人五指并拢,将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 拭子一支在双手指曲面从指根到指端来回涂擦各两次 (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 cm2),并随之转动采样棉拭 子,剪去手接触部位,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ml采样 液的拭管内送检。采样面积按平方厘米(cm2)计算。
监护病房护士测得每只手指带菌量为103个菌 落。换药后带菌108个菌落;吸痰手带菌1010 个菌落,医务人员手上带茵量为108个菌落以 下时,一般不致病,但对免疫力低下者103个 菌落甚至更少即可致病。
因此,医护人员手的清洁与消毒非常重要。
7
1.卫生手消毒:污染后、杀灭大部分暂住菌 2.外科手消毒:手术前,杀灭及减少常住菌和
19
手未见污染物的消毒方法: 以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七步法,保证消毒剂完全覆盖手部皮肤,直至
干燥。 速干手消毒剂 :有醇类和护肤成分的手消毒
剂包括水剂、凝胶和泡沫型。
20
方法:消毒剂涂擦 手掌对手掌、手背对手掌、 指尖对手掌指缝相对互擦, 每步骤来回3次 2min,自然干
微生物实验室规范操作ppt课件

-
22
5.质量控制
1.药物敏感试验的质量控制:应包括30天的初始质
量稳定测试;每周一次的常规质量控制;5天的纠控 程序。
2.鉴定试剂质量控制:购入新的试剂;在更换批号; 更换生产厂家;结果发生异常等情况时均应进行质量 控制。
3.染色液质量控制:每天临床标本染色前应包括染 色结果阳性和阴性的对照物及染色液污染的质量检查。
微生物实验室规范操作
-
1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临床微 生物实验室提出三项指导性方针:
(1)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尽可能把目标集中在 快速诊断方面;
(2)显微镜检查对建立快速的初步诊断具有 很大价值;
(3)实验室人员必须主动与临床结合,将实 验室数据转化为临床有用的信息。
-
2
严峻的感染形势
感染性疾病并没有象人类曾经所预料的那样随着抗 感染化疗时代的到来而逐一销声匿迹。多种原因造 成的易感人群增加;
⑷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管理和医院感 染监测、控制和管理。
-
5
卫生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总后 卫生部发布卫医发 2004 285 号文件
关于实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 导原则》的通知
-
6
2009-01-9-11卫生部关 于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
星火计划启动
三年180个省市8个专业组,包括微生 物实验室,药房,呼吸,血液,儿科,ICU, 感染科,30000-45000个医生或实验
室接受培训.
-
7
萌芽计划:2009年6月启动
3年培训450名二级甲等医院微生物实验室技术 人员
目的
规范常规微生物检验技术 提高基层医院微生物检验人员的业务水平 更新老的实验诊断理念和方法
-
微生物及无菌知识培训六步洗手法及进入洁净车间的程序共63页文档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微生物及无菌知识培训六步洗手法及 进入洁净车间的程序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微生物无菌操作技术介绍课件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01
自动化无菌操作:通过智
能设备实现无菌操作的自
动化,提高工作效率
02
智能监控系统:实时监控
无菌操作环境,确保操作
安全
03
优化操作提供依据
04
智能决策支持:根据数据
分析结果,为无菌操作提
供智能决策支持
04 保障产品质量:确保生产过 程中的微生物污染得到有效 控制,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
无菌操作的基本原则
防止微生物污染:确保操作环境、 01 设备和人员无菌
保持无菌状态:操作过程中避免污 02 染,保持无菌状态
避免交叉污染:防止不同微生物之 03 间的交叉污染
定期检测:定期对操作环境和设备 04 进行微生物检测,确保无菌状态
微生物检测:无菌操作技术在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包括样品的采集、处理、检测等步骤。
微生物分离:无菌操作技术在微生物分离中的应用, 包括分离、纯化、保存等步骤。
微生物基因操作:无菌操作技术在微生物基因操作 中的应用,包括基因的提取、扩增、转化等步骤。
生物制药生产
01
微生物发酵:利用微生
物生产药物,如抗生素、
操作注意事项
操作前,确保无 菌操作台和实验 器材已消毒
01
操作过程中,避 免交叉污染,如 使用不同的实验 器材进行不同实 验
03
02
操作过程中,避 免触碰无菌操作 台和实验器材的 表面
04
操作结束后,及 时清理无菌操作 台和实验器材, 并再次消毒
微生物实验室操作
微生物培养:无菌操作技术在微生物培养中的应用, 包括培养基的制备、接种、培养等步骤。
微生物无菌操作技术的应用领域
食品工业: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微生物
关于微生物基本操作规范课件

湿热灭菌法
1.煮沸法:1个大气压下,煮沸的水温为100℃,一般细 菌繁殖体煮沸5~10分钟即被杀死。细菌芽胞常需煮沸1 ~2小时,才被杀死。水中加入2%碳酸钠,可提高沸点 达105℃,促进细菌芽胞的杀灭。
关于微生物基本操 作规范
主要内容:
➢§ 1 清洗、消毒和灭菌操作
➢§ 2 培养基的制备 ➢§ 3 采样和取、制样 ➢§ 4 接种、分离纯化 ➢§ 5 制片、染色及显微观察 ➢§ 6 实验室安全基础知识
§ 1 清洗、消毒和灭菌操作
1.1 玻璃器皿的清洗 1.1.1新购的玻璃器皿
碱性玻璃浸泡于1mol/L盐酸浸泡过夜,中和玻 璃中的碱性物质。 1.1.2用过的玻璃器皿
在高压蒸汽灭菌前要确保高压锅中的所有冷空 气已经排空,否则表上的蒸汽压与蒸汽温度之 间不具对应关系,这样会大大降低灭菌效果。
定期对灭菌效果进行监测和验证,可采用:
➢ 物理监测法(留点温度计法、热电偶法); ➢ 化学指示剂法(化学指示胶带、指示卡等); ➢ 生物指示法(孢子悬液、孢子条带等)监控高压灭菌
2.1.5 实验室制备个别成分培养基
4.高压蒸汽灭菌法:是灭菌效果最好、目前应用最广的灭菌
方法。方法是在一密闭蒸锅—高压蒸汽灭菌器内进行的。通常采 用纯饱和蒸汽压为103.4kPa,温度达121℃,维持15~30分钟,可 杀死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 适用于各种耐热、体积 大的培养基的灭菌,也适用于玻璃器皿、工作服、耐高温塑料用 品等物品的灭菌。
2.1.2根据培养基的物理状态来区分
固体培养基; 液体培养基; 半固体培养基。
微生物实验室操作人员洗手、消毒操作规程

(十)微生物实验室操作人员洗手、消毒操作规程一、目的建立进入微生物实验室操作人员的洗手、消毒的管理规定,防止手对药品、设备产生污染。
二、范围适用于微生物检查实验室所有工作人员。
三、内容3.1 所有进入微生物实验室的人员对洗手、消毒设备的使用负责。
3.2 微生物实验室操作人员对配制、添加、更换清洗剂、消毒剂及洗手、消毒设备的清洗、消毒负责。
3.3 QC主管对洗手、消毒设备的检查及管理负责。
四、规程4.1 清洗、消毒部位:双手。
4.2 清洗、消毒频次:每次进入洁净区前。
4.3 清洗剂:洗手液;清洗用水:饮用水。
4.4 消毒剂:0.1%新洁尔灭与75%乙醇轮换。
4.5 洗手方法:4.5.1 洗手前需确认手腕及手指上无手表、戒指、手链等饰品,手指甲长度不超过1mm。
4.5.2 先一手按洗手液储存器的按钮,一手接放出来的洗手液,按钮至少按两次。
4.5.3 再将洗手液揉搓均匀并使其遍布双手,整个过程至少一分钟以上。
4.5.4 用一手打开饮用水龙头开关,把双手放在水龙头下,让水龙头出水将双手上的洗手液冲洗至无滑腻感、无泡沫、污迹,如有则重复此步骤。
4.5.5 将双手放在自动烘手机下,由指尖至腕部、掌背至掌心方向来回烘手,至指尖至腕部均无水迹,有干燥感。
4.6 手消毒方法4.6.1 把双手放在自动喷雾消毒器下侧双手样图画下方1~2cm处片刻,消毒剂将自动喷在双手上,双手翻过来再喷一次,务必使消毒剂喷到手掌、手指、手腕的每一部分并保持一分钟以上,把手自然挥干。
4.7 添加、更换频次:4.7.1 洗手液:当洗手液储存器中洗手液液位在可视玻璃泡中位线下时添加至满。
4.7.2 消毒剂:应每天配制,更换,以确保消毒效果;两种消毒剂每月轮换一次,轮换时要将剩余的消毒液吸出后添加轮换的消毒液;做好消毒剂的配制使用记录。
4.5 附件洗手操作示意图(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微生物知识及洁净操作PPT课件

微生物:微生物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形 体微小、数量繁多、肉眼看不见,需借 助于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 倍、上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 最低等的微小生物。
-
1
微生物的特征
• 微生物一般指体形在0.1毫米以下的小生物, 个体微小的特性使微生物获得了高等生物
无法具备的五大特征:
-
11
第三节:药品生产中的微生物生态学分布
微生物生长繁殖的速度是十分惊人的,生态分布是 十分广泛的,这里有一组数字,可以给参与药品 生产的我们一个启迪:
• 每克新鲜植物叶子表面附生着大约100万个微生 物。
• 人的皮肤上平均每平方厘米含有10万个细菌,而 且繁殖速度惊人,刚洗过的皮肤,在几小时之内 细菌就可恢复到原来的数量。人的肠道内聚集有 100万亿左右的微生物,粪便中细菌大约占粪便 干重的1/3。这就告诉人们,为什么要便后洗手, 而无菌药品车间的操作工为什么不能裸手操作。
-
4
3、生长旺,繁殖快
• 微生物以惊人的速度生长。
• 例如大肠杆菌在合适的生长条件下,12.5~20分 钟便可繁殖一代,每小时可分裂3次,由1个变 成8个。每昼夜可繁殖72代,由1个细菌变成重 约4722吨,细菌数量的翻番只能维持几个小时
,不可能无限制地繁殖。因而在培养液中繁殖
细菌,它们的数量一般仅能达到每毫升1-10亿 个,最多达到100亿。尽管如此,它的繁殖速度
制药用水、操作人员、物料、设备等)的影响,都可能导 致药品的微生物污染。因此,药品GMP对各种要素都提 出了防止污染的基本要求
。污染药品的微生物已检出12个属的细菌,10个属的酵母菌 ,19个属的霉菌
1. 细菌 :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假单胞菌、变形杆菌、葡萄 球菌、梭状芽孢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微生物实验室操作人员洗手、消毒操作规程
一、目的
建立进入微生物实验室操作人员的洗手、消毒的管理规定,防止手对药品、
设备产生污染。
二、范围
适用于微生物检查实验室所有工作人员。
三、内容
3.1 所有进入微生物实验室的人员对洗手、消毒设备的使用负责。
3.2 微生物实验室操作人员对配制、添加、更换清洗剂、消毒剂及洗手、消毒设
备的清洗、消毒负责。
3.3 QC主管对洗手、消毒设备的检查及管理负责。
四、规程
4.1 清洗、消毒部位:双手。
4.2 清洗、消毒频次:每次进入洁净区前。
4.3 清洗剂:洗手液;清洗用水:饮用水。
4.4 消毒剂:0.1%新洁尔灭与75%乙醇轮换。
4.5 洗手方法:
4.5.1 洗手前需确认手腕及手指上无手表、戒指、手链等饰品,手指甲长度不超
过1mm。
4.5.2 先一手按洗手液储存器的按钮,一手接放出来的洗手液,按钮至少按两次。
4.5.3 再将洗手液揉搓均匀并使其遍布双手,整个过程至少一分钟以上。
4.5.4 用一手打开饮用水龙头开关,把双手放在水龙头下,让水龙头出水将双手
上的洗手液冲洗至无滑腻感、无泡沫、污迹,如有则重复此步骤。
4.5.5 将双手放在自动烘手机下,由指尖至腕部、掌背至掌心方向来回烘手,至
指尖至腕部均无水迹,有干燥感。
4.6 手消毒方法
4.6.1 把双手放在自动喷雾消毒器下侧双手样图画下方1~2cm 处片刻,消毒剂将自动喷在双手上,双手翻过来再喷一次,务必使消毒剂喷到手掌、手指、手腕
的每一部分并保持一分钟以上,把手自然挥干。
4.7 添加、更换频次:
4.7.1 洗手液:当洗手液储存器中洗手液液位在可视玻璃泡中位线下时添加至满。
4.7.2 消毒剂:应每天配制,更换,以确保消毒效果;两种消毒剂每月轮换一次,轮换时要将剩余的消毒液吸出后添加轮换的消毒液;做好消毒剂的配制使用记录。
4.5 附件
洗手操作示意图。